一、浙江上虞建筑业产值突破 200亿元大关(论文文献综述)
车晓荣[1](2021)在《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文中提出对口援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国家战略模式,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对口援疆对提升“五化”协同发展,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及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自2010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以来,产业援疆成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新亮点,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按照新“产业援建”理念,找准着力点,健康稳步推进产业援疆、不断探索和创新产业援疆方式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台州市产业援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进行分析,对新时期兵团经济快速运行及美丽新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在系统梳理对口援疆对产业结构优化贡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适合台州市产业援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贡献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方法,同时论文对产业援疆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有序分析,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对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并且在国家各部委和浙江省、台州市的无私援助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一二三”型优化调整为“一三二”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产融合互动发展。另外研究发现第一师阿拉尔市作为兵团南疆中心城市,其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产业门类中无南疆区域的优势产业,服务方式无特色及优势,产业没有形成品牌化,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区域产业高地未形成,各行业之间关联度不密切,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能力弱,未形成规模和集聚发展态势;接着,论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模型从中计算出援疆资金和招商引资的投资率、贡献率和拉动率三个指标来衡量其对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台州市援疆资金不断增加,支援建设的项目从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到到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台州市大力援助及第一师阿拉尔的自身努力下,国民生产生产总值增速较快,处于南疆兵团经济发展的前列;(2)产业援疆作为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工作亮点,经过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的探索创新,产业援疆工作成效显着,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比重从“一二三”优化调整为“一三二”。(3)产业援疆资金和招商引资资金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工业发展的贡献度因政策的不一样,每年波动较大,另外产业援疆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数据的变化。短期内有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推动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快速运行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援疆的对策建议,并为产业援建项目调整修订提供依据:(1)提升特色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2)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3)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就业;(4)开展电商、旅游、金融和电力四业共援,全力拓展就业渠道;(5)出台鼓励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的优惠政策。基于上述结论,论文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应彰显兵团绿色发展要求,在台州市产业援疆的背景下,大力构建一个服务与社会、服务与兵团、为民所思、为民所想、经济利益等一体化发展的兵团兴新城市。
李明杰[2](2019)在《基于渔业经济基础的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以中国沿海11省(市)为例》文中认为休闲渔业起源于传统渔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渔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休闲渔业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渔业资源(渔村资源、渔业生产资源、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人文资源等),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渔业与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向社会提供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本文主要研究问题:(1)渔业经济基础与休闲渔业发展的理论关系探讨。(2)渔业经济增长与休闲渔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阐述了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的概念和闲暇消费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2)分析了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3)对沿海11省(市)休闲渔业发展和渔业经济增长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渔业经济和休闲渔业发展进行理论关系探讨。(4)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处理后,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豪斯曼检验,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对休闲渔业发展和渔业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实证分析。(5)基于实证分析的影响系数构建协调发展度公式,得出沿海11省(市)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发展类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对沿海11省(市)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国沿海11省(市)渔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作为第三产业的休闲渔业发展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休闲渔业总产值低;作为第一产业的渔业经济(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养殖、淡水捕捞产值的总和)产值却较大,渔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2)从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分析得出,渔业经济是基础,休闲渔业是渔业经济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产业,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能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休闲渔业已经成为渔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成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成为渔民转产转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3)对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沿海11省(市)休闲渔业发展对渔业经济增长均存在促进作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上海、辽宁、河北、天津休闲渔业总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它们的渔业经济总值分别增加0.296277、0.354882、0.539908、0.255381、0.368887、0.292771、0.391838、0.128307、0.333172、0.415840、0.194363个单位。渔业经济增长对休闲渔业发展正向影响明显,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上海、辽宁、河北、天津渔业经济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它们的休闲渔业总产值分别增加2.891892、2.411555、4.215720、1.492757、1.556509、2.661025、2.391332、12.47884、1.572340、0.774829、3.066786个单位。(4)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边际作用呈现高协调度发展;辽宁、江苏、浙江、海南、山东的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边际作用呈现较高协调度发展;天津和广东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边际作用呈现较底协调度发展;河北和福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边际作用呈现低协调度发展。建议:我国沿海地区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不断加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融合发展。
张莞[3](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包伟杰[4](2018)在《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科技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产业、金融、对外贸易等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市场的“神经”。而中国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了持续的提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倡议,不仅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不断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诚意,这将对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经济体,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9.3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为12.24万亿美元,中美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前世界经济增速趋于放缓,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投资就业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而中国经济发展则暴露出了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宏观政策调控失准、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两国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 80%,中国经济的发展则过度依赖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而当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扩大的情况下,短时期内不得不依靠巨大的政府投资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不足而投资过热的结构性难题,由此也引发了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过大、企业杠杆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目标带来阻碍,应该看到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差距,反思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形成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方面其直接反应出了构成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其又间接反应出了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动力基础,进而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作为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演化趋势,其较为直观的描述了一国经济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欠发达到发达、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发展的路径。总的来说,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助于一国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冲击,从而才能使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探究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特征、驱动因素、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以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逻辑规律、路径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两国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尤其是着重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差距。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更多的参考,我国经济能够在科学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实现长期平衡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理论和文献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内容涵盖了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理论和研究综述。为论文的写作找到强有力的理论及文献支撑。第二部分则主要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基本逻辑与分析框架进行研究,首先是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划分,这是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出发点。其次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产业结构的演进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等。第三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等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通过构建模型(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研究驱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第四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路径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将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各自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美国涉及的时间范围从19世纪初期工业化开始阶段至今,中国涉及的时间范围相对较短,从1952年至今。比较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情况。在对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三次产业各产业的内部,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三次产业中包含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中美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分时段比较。第五部分主要是基于之前章节对于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将产业结构放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主要而言是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如何通过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第六部分基于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相应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各驱动因素与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灰色关联度;构建VAR模型(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差分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驱动因素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最后,得出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等。中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在大方向上趋于一致,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关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国的产业结构形态由最初的“一二三”最终演进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伴随着行业革命的不断推动,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比重在不断分化,产业结构内部得以持续优化。不过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特征还是有所差异,中国与美国产业结构演进深度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况且两国的产业发展也正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正日益深刻影响着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而两国又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双方之间不仅直接面临着合作与竞争,还面临着旧有的经济制约因素和新的工业革命挑战。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贸易开放、交流合作、互惠互利会是大的方向和趋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中美需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寻求三次产业之间和内部的平衡发展,努力促成行业的变革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5](2017)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纺织产业等重点传统产业分行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绍兴市纺织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绍政办发[2017]5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绍兴市纺织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绍兴市化工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绍兴市金属加工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绍兴市黄酒产业传承发展行动方案》、《绍兴市珍珠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
李振波[6](2017)在《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都市圈这一新型城镇结构体系开始在世界各国出现,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多个大型都市圈。实践经验表明都市圈这一结构突破了原有行政地域限制,能够实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从而更好地实现分工协作以及提高产业效率,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形态、内部经济联系机制、管理与改善机制对城市高效、和谐发展有积极意义。宁波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具有较好的区位发展优势,宁波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正在带动周边地区形成集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港航服务、商贸服务、海洋经济为一体的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已经在国务院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被列为五大都市圈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都市圈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都市圈的特征、含义、影响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以及主流的都市圈经济联系研究方法、研究模型进行了明确,之后从经济、产业、人口分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建设、区域规划、县域特色等全方位角度分析了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对宁波都市圈范围划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上本文首先依据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从节点分析法、行政地理划分等方法对宁波都市圈的范围进行初步定性划分,之后通过经济距离、经济联系引力强度以及联系场强等经济联系强度实证模型划定了宁波都市圈的判定向量,再结合断裂点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宁波都市圈各节点的断裂点从而明确宁波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包括核心圈、紧密圈、半紧密圈以及松散圈四部分。同时本文根据四大结构划分采用城市首位度指标、经济联系城市流强度模型、扩展强度模型以及分形特征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特征进行探究,并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四大都市圈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层面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圈极核度低、紧密圈发展不平衡、外圈层一体化程度弱等。最后在总结文章理论和实证部分基础上提出宁波都市圈进一步协调发展、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总体思路以及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程彩霞[7](2016)在《市场拓展有力 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时期浙江建筑业发展报告》文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浙江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年均增长14.8%和10.8%,市场开拓成绩优异,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行业集中度提升。但企业平均效益水平、技术竞争优势仍有待提高。
赵伟平[8](2015)在《基于都市圈背景的上虞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郡县治,天下安。县级行政建制是联结城乡、稳定农村的重要层级,县域经济是承上启下、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作为行政区经济的一种典型样式,县域经济在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后,已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和制约,尤其是在实施“省管县”体制的浙江,县域经济的局限性和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如何加速转型,实现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的新跨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论文以2013年实行撤市设区的上虞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行政区经济、县域经济、都市圈经济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杭甬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和绍兴的大城市规划,研究了周边都市圈经济发展和绍兴大城市建设可能给上虞的重大影响,梳理了解放以来上虞的发展历史,比较了绍兴三区的发展情况,并对上虞的发展形势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虞发展战略、总体定位和都市圈融入方向,并提出了支撑上虞未来发展的支撑体系。论文提出,撤市设区后的上虞必须加速融入都市圈的发展。建议今后一段时期上虞的战略定位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融合互动、生态优化、统筹共享的发展战略,在都市圈经济中主动融入绍兴、连接杭甬、呼应沪温,把上虞打造成为实业之区、创新之都、休闲之乡、品质之城、幸福之地。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建议加强支撑上虞经济发展的七大体系建设,包括硬件方面的空间平台支撑体系、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现代产业支撑体系、资源环境支撑体系,软件方面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社会发展支撑体系、行政服务支撑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戴国琴,朱伟强,陈华鹏,邵日建,杨贇,俞辉[9](2015)在《杭州市建筑业专业企业发展特点与提升路径》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杭州市建筑业完成产值3755.47亿元,同比增长13.54%,居全国前列;实现增加值415.31亿元,同比增长3.6%;上缴各种税金102.05亿元,同比增长15.83%;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达127.41万人,同比增长27.04%。但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杭州市建筑业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体现在专业企业(本文中所指的建筑业专业企业,主要是指建筑业资质序列中的专业承包、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园
杨胜利[10](2014)在《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劳动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早已被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着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优势正在淡化,中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消减期,经济增长必须向提高质量转变。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已经日益提上日程。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上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性以及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以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结构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GIS绘图、综合评价、国内外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转型期劳动力资源的阶段性特征、优化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优化配置的目标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介绍,并对研究范围和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为文献评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规律与阶段性特征。第三部分,为全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构建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框架,对就业政策以及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模型。第四部分,主要对转型期人口结构变动下上海劳动力市场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产业、空间、总量以及国际比较四个方面对上海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从定‘量角度对上海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合理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上海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劳动力资源需求趋势进行了研究。第六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从人口流动机制变迁、劳动力供需平衡、外来劳动力需求与外来劳动力就业服务进行了研究。第七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从人力资本提升的经济效应、就业效应、外溢效应、影响因素以及上海的人才政策、人才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八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综合评价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主要是解决谁来配置、效果如何以及如何改进的问题。通过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分工理论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资源优化配置情况、政府和市场职能角色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九部分,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上海劳动力资源面临着进一步优化配置。推进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加快人才资源集聚,进一步扩大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2.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同于其他资源配置,它是人的配置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双向结合体,是生活层面与生产层面的统一。劳动者既有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再生产的需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更有对科技创新、改革开放、自由流动的需求。3.上海劳动力资源集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上海发展的优势所在。虽然,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技能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产业布局日益合理、区域分工日益清晰,为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的内外部环境。4.推进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该坚持,“产业先行、职责明确、合理分工”的原则。首先,要打破地域限制,本着立足上海、带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思想,做好整体规划,实现产业链的合理衔接。其次,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政府需要提供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强行调控不利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5.要在转型期提高上海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要提升劳动力资源开发服务水平、优化劳动力资源成长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解决人才发展中所面临的创业平台、薪酬待遇、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问题。6.外来劳动力资源在上海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大对外来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服务和管理,营造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上海户籍劳动力供给存在明显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外来劳动力资源总量会以结构优化的方式继续增加,以满足上海经济发展的需求。7.转型期上海经济增长不仅需要保证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供给,还要保证劳动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才资源较普通劳动力资源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劳动力资源总量在产业间的分布存在一个适度的规模,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海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水平会出现上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就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但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规模水平、环境水平以及配置效率短期内会有所下降。8.转型期经济发展中对不同职业劳动力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专业技术人员与上海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远大于普通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与上海经济发展关联度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海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呈增大趋势,而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比较优势呈变小趋势。按照市场规律,企业追逐利润,产业偏好低成本,未来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进一步从上海向外转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增大。这说明政府可以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人口调控的目标。9.转型期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即配置目标是多层次的、劳动力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配置方式是多层次的。在配置目标上要努力实现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供需平衡、合理流动、充分就业等;在劳动力需求上要保障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要兼顾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求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在配置方式上要通过积极有效而差别化的配置方式来实现对外来劳动力、本地户籍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1.本文构建了开放区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界定,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迁、人力资本提升、综合评价、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发挥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期劳动力优化配置的目标与路径。2.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指标体系对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情况进行了评价与测度,探寻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各主体角色演变及配置效应变动,得出在转型期政府的配置效应呈逐渐增大趋势,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会出现拐点,向提升质量转变。3.本文以转型期所面临的“新常态”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总量供需平衡、素质提升和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迁、人力资本提升为主要途径,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相关检验模型对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趋势进行了分析。
二、浙江上虞建筑业产值突破 200亿元大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上虞建筑业产值突破 200亿元大关(论文提纲范文)
(1)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1.2.2 对口支援及对口援疆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 |
1.2.3 产业结构优化测评理论及方法 |
1.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新疆及兵团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
1.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援疆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对口支援的内涵 |
2.1.2 对口援疆的内涵 |
2.1.3 产业援疆的内涵 |
2.1.4 产业援疆政策的理论分析 |
2.2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的内涵 |
2.2.2 产业结构的内涵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2.2.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分析 |
第3章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现状 |
3.1 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1 区位优势概况 |
3.1.2 第一师经济社会发展与兵团总体差异 |
3.1.3 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
3.2 第一师阿拉尔市资源优势 |
3.2.1 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 |
3.2.2 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
3.2.3 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
3.3 第一师阿拉尔市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宏观分析 |
3.3.1 第一师阿拉尔市生产总值发展趋势 |
3.3.2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分析 |
3.4 三次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分析 |
3.4.1 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一产业内部发展现状 |
3.4.2 第一师阿拉尔二产业内部发展现状 |
3.4.3 第一师阿拉尔第三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分析 |
3.5 第一师产业产业发展劣势和制约瓶颈 |
3.5.1 产业结构仍然不优 |
3.5.2 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3.5.3 第二产业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
3.5.4 第三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与布局不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4.1 浙江省台州市对口支援第一师阿拉尔具体情况分析 |
4.1.1 第一师阿拉尔市投资援建取得的成果及效益 |
4.1.2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分析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构建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构建 |
4.3 投资贡献度及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
4.3.1 经济总量的投资贡献分析 |
4.3.2 经济增速拉动的贡献度分析 |
4.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贡献度分析 |
4.4.1 产业援疆对第一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
4.4.2 产业援疆对第二产业发展贡献度分析 |
4.4.3 产业援疆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动能胶着期 |
5.1.2 产业援疆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成效明显 |
5.1.3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趋势明显 |
5.2 对策及政策建议 |
5.2.1 提升特色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
5.2.2 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
5.2.3 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就业 |
5.2.4 开展电商、旅游、金融和电力四业共援,全力拓展就业渠道 |
5.2.5 出台鼓励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的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渔业经济基础的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以中国沿海11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小结和研究方向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念 |
2.1 渔业经济与休闲渔业 |
2.1.1 渔业经济 |
2.1.2 休闲渔业 |
2.2 基本理论 |
2.2.1 闲暇消费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第3章 沿海地区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分析 |
3.1 沿海地区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
3.1.1 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
3.1.2 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
3.2 我国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我国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我国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3.3 我国沿海11 省(市)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4章 渔业经济增长与休闲渔业发展关系分析及实证研究 |
4.1 我国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4.2 面板回归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 |
4.2.3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4.2.4 协整检验 |
4.2.5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与估计 |
4.3 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
5.2.2 加强休闲渔业政策扶持,做好休闲渔业顶层设计 |
5.2.3 创新休闲渔业发展方式,拓宽休闲渔业投融资渠道 |
5.2.4 加强休闲渔业制度管理,重视休闲渔业监测检查 |
5.2.5 加强休闲渔业发展与渔业经济增长的融合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4)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可能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背景和范式 |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一、三次产业之间演进规律 |
二、产业发展的阶段规律 |
三、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 |
四、劳动力转移规律 |
五、比较劳动生产率演进规律 |
六、三次产业内部演进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背景选择与理论范式 |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的区域国际分工背景 |
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的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背景 |
三、同时开发发展模式的产业政策和政府主导背景 |
四、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理论范式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背景设定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的背景与范式 |
一、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背景: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全球化 |
二、市场机制取代计划体制对产业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 |
三、资源约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和速度 |
四、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的范式 |
五、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产业驱动范式 |
六、中美两国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性 |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及其技术进步影响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 |
二、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分析 |
一、需求因素分析 |
二、供给因素分析 |
三、国际贸易 |
四、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三节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机理分析 |
一、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
二、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
三、考虑人力资本情况下的索罗模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特征及趋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三、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比较 |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一、中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二、中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三、中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
二、货物贸易结构 |
三、服务贸易结构 |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
二、出口贸易结构 |
三、进口贸易结构 |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二、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假设条件、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假设条件 |
二、变量选取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 |
一、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VAR模型 |
一、单整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四、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 |
五、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六、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三次产业演进历程的异同点 |
二、中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的异同点 |
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四、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五、国际贸易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
六、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
第二节 启示之处 |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具有针对性 |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助力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
三、合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 |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相关研究综述 |
2.1 都市圈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空间结构 |
2.1.2 都市圈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
2.1.3 都市区与都市圈、城市群概念辨析 |
2.1.4 都市圈的内涵 |
2.2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与空间经济联系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 |
2.3 我国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实证研究综述 |
2.4 宁波都市圈实证研究现状综述 |
2.5 综合评述 |
3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理论与方法 |
3.1 都市圈的概念与特征 |
3.2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理论与方法 |
3.2.1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理论 |
3.2.2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方法 |
3.3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影响因素与模型选择 |
3.3.1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影响因素 |
3.3.2 都市圈空间经济联系模型选择 |
4 宁波都市圈发展历程与空间范围界定 |
4.1 宁波都市圈发展历程 |
4.1.1 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历程 |
4.1.2 宁波都市圈内部圈层发展现状 |
4.1.3 宁波都市圈外部圈层发展特点 |
4.2 基于现有规划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 |
4.2.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 |
4.2.2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 |
4.3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计算 |
4.3.1 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及计算 |
4.3.2 经济距离计算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基于断裂点模型的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计算 |
4.4.1 断裂点模型 |
4.4.2 宁波都市圈断裂点模型计算结果 |
4.5 宁波都市圈具体空间范围及比较分析 |
5 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特征与比较分析 |
5.1 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与比较分析 |
5.2 宁波都市圈城市流强度研究与比较分析 |
5.2.1 城市流强度模型概述 |
5.2.2 城市流强度实证分析 |
5.3 宁波都市圈扩展强度研究与比较分析 |
5.3.1 扩展强度模型 |
5.3.2 扩展强度实证分析 |
5.4 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Pareto分形特征 |
5.4.1 分形理论概述 |
5.4.2 宁波都市圈空间分形维数测算 |
5.5 宁波都市圈经济联系实证结论 |
5.5.1 中心城区辐射能力弱 |
5.5.2 紧密圈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
5.5.3 外部圈层一体化程度较低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推进宁波都市圈建设的对策建议 |
6.2.1 制定都市圈整体规划,明确各大圈层职能 |
6.2.2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提高都市圈首位度 |
6.2.3 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城市流强度 |
6.2.4 完善都市圈基础设施,加快对外扩展速度 |
6.2.5 强化都市圈内部特色,打造宁波城市品牌 |
6.2.6 巩固现有都市圈范围,加速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市场拓展有力 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时期浙江建筑业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
二、市场开拓成绩优异 |
三、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
四、行业集中度提升 |
五、存在的不足 |
六、建议 |
(8)基于都市圈背景的上虞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 |
1.2.1 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内行政区经济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研究 |
2.1.3 国外类似行政区经济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
2.2 都市圈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都市圈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都市圈理论的研究 |
2.2.3 关于都市圈边界和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研究 |
2.3 浙江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转型的研究 |
2.3.1 县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3.2 浙江省“省管县”模式的研究 |
2.3.3 浙江县域经济如何融入都市圈经济的相关研究 |
2.4 简要小结 |
3 上虞所处的都市圈发展趋势分析 |
3.1 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及对上虞的影响 |
3.1.1 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沿革 |
3.1.2 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趋势 |
3.1.3 上虞与上海的经济社会联系 |
3.2 杭甬都市圈的发展及对上虞的影响 |
3.2.1 浙江四大都市圈的发展 |
3.2.2 杭州、宁波都市圈的比较分析 |
3.2.3 上虞的尴尬 |
3.3 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及对上虞的影响 |
3.3.1 绍兴的基本情况 |
3.3.2 绍兴的城市之痛和产业之痛 |
3.3.3 行政区划调整后绍兴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 |
3.3.4 绍兴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对上虞转型发展的影响 |
4 上虞发展现状分析及战略定位研究 |
4.1 上虞概况及现状比较 |
4.1.1 上虞概况 |
4.1.2 建国以来上虞的发展历程回顾 |
4.1.3 上虞与越城、柯桥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
4.2 上虞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发展优势 |
4.2.2 发展劣势 |
4.2.3 发展机遇 |
4.2.4 发展挑战 |
4.3 撤市改区后上虞的发展战略及定位 |
4.3.1 今后一段时期上虞的发展战略 |
4.3.2 上虞融入都市圈的方向选择 |
4.3.3 未来上虞发展的功能定位 |
4.3.4 未来上虞发展的空间布局 |
5 上虞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
5.1 空间平台支撑体系 |
5.1.1 构筑“一核两区一带多点”的空间结构 |
5.1.2 突出重点区块的开发建设 |
5.1.3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 |
5.1.4 打造美丽乡村休闲带 |
5.2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5.2.1 坚持交通先行 |
5.2.2 完善水利命脉 |
5.2.3 推进其他基础配套 |
5.3 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
5.3.1 着力建设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
5.3.2 积极培育四大新经济增长点 |
5.3.3 以“四换三名”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 |
5.4 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
5.4.1 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
5.4.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5.4.3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
5.4.4 千方百计引进人才 |
5.5 资源环境支撑体系 |
5.5.1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
5.5.2 着力打造清水环境 |
5.5.3 推进集约节约用地 |
5.5.4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 |
5.6 社会发展支撑体系 |
5.6.1 不断强化就业保障 |
5.6.2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 |
5.6.3 致力优化社会治理 |
5.7 行政服务支撑体系 |
5.7.1 主动激发开放动力 |
5.7.2 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
5.7.3 全力打造高效服务政风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建议 |
6.2 不足或深化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杭州市建筑业专业企业发展特点与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现状 |
(一) 专业企业生产规模发展迅速 |
(二) 部分专业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
1. 钢结构强劲发展 |
2. 园林绿化全国闻名 |
3. 建筑装饰亮点纷呈 |
4. 建筑智能化产业异军突起 |
(三) 专业企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1. 具有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 |
2. 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
3. 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
4. 具有较强的项目管控能力 |
二、存在问题 |
(一)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1. 中、小型专业企业数量太多, 实力雄厚的建筑业强企不多 |
2. 专业分布较为集中, 同质竞争相对激烈 |
(二) 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 人才储备有待进一步充实 |
(四) “走出去”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
三、政策建议 |
(一) 强化行业顶层设计, 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
1. 强化行业调研, 科学规划建筑业专业领域发展 |
2. 强化政策扶持, 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发展 |
3. 坚持市场导向, 引导企业深耕细分市场 |
(二) 强化质量诚信管理, 打造专业领域品牌 |
1. 引导企业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
2. 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意识 |
(三)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
1.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
2. 鼓励企业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3. 推动建筑施工方式根本转变 |
4. 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 |
(10)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转型期 |
1.2.2 劳动力资源 |
1.2.3 劳动力市场 |
1.2.4 资源配置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文献评述 |
2.1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来源 |
2.1.1 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1.2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1.3 新结构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1.4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与标准 |
2.2.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
2.2.3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配置机制 |
3.1.1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
3.1.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 |
3.1.3 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
3.2 就业政策与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 |
3.2.1 就业政策的含义与作用 |
3.2.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
3.2.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
3.3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宏观层次的分析 |
3.3.2 微观层次的分析 |
3.4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 |
3.4.1 国外借鉴 |
3.4.2 本文理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口变动中的劳动力资源现状 |
4.1 人口变动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
4.1.1 全国人口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4.1.2 上海人口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4.1.3 上海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与供需矛盾 |
4.2 上海劳动力资源基本现状及其特点 |
4.2.1 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的现状 |
4.2.2 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分布现状 |
4.2.3 上海劳动力资源空间分布的现状 |
4.2.4 上海劳动力资源素质提升的现状 |
4.3 上海劳动力资源现状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1 上海劳动力资源规模优势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2 上海劳动生产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3 上海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4 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
5.1 基于钱纳里模型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验证 |
5.1.1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
5.1.2 经济发展阶段中产业结构验证 |
5.1.3 上海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
5.2 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配置合理性分析 |
5.2.1 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配置扭曲度分析 |
5.2.2 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5.2.3 产业结构、市场机制、人力资本与偏离度实证分析 |
5.3 上海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3.1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3.2 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3.3 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4 劳动力资源职业构成、产业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4.1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5.4.2 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 |
5.4.3 劳动力资源职业构成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区域比较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
6.1 市场化进程与人口流迁 |
6.1.1 人口流迁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
6.1.2 上海经济增长、人口流动、资本投入实证分析 |
6.2 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
6.2.1 上海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资源需求趋势 |
6.2.2 上海劳动力资源供给趋势 |
6.2.3 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与优化配置 |
6.3 上海人口流迁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 |
6.3.1 上海外来劳动力职业构成与来源地 |
6.3.2 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环境分析 |
6.3.3 上海人口流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力资本提升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
7.1 上海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提升 |
7.1.1 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
7.1.2 人才资源、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7.2 上海人才政策与人才结构优化 |
7.2.1 上海人才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
7.2.2 上海人才结构与优化 |
7.3 人力资本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7.3.1 人力资本提升路径 |
7.3.2 劳动力再生产、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本提升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评价与分析 |
8.1 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
8.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8.1.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设计 |
8.1.3 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
8.1.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选取 |
8.2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评价 |
8.2.1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目标模型 |
8.2.2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分析 |
8.2.3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其他地区比较 |
8.3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设计 |
8.3.1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层次结构 |
8.3.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8.4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 |
8.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8.4.2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8.4.3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其他地区比较 |
8.5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应评估 |
8.5.1 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8.5.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
9.1 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
9.1.1 坚持市场优先,政府主导的原则 |
9.1.2 坚持以扩大就业和优化人才结构为宗旨的原则 |
9.1.3 坚持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的原则 |
9.1.4 坚持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层次原则 |
9.2 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
9.2.1 完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促进劳动力流动 |
9.2.2 构建指标体系,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估 |
9.2.3 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加强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
9.2.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向高端产业转移 |
9.2.5 完善政府责任体系,促进劳动力就业 |
9.2.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 |
9.2.7 改善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浙江上虞建筑业产值突破 200亿元大关(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D]. 车晓荣.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基于渔业经济基础的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以中国沿海11省(市)为例[D]. 李明杰.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3]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D]. 包伟杰. 云南大学, 2018(04)
- [5]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纺织产业等重点传统产业分行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J].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9)
- [6]宁波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及经济联系比较研究[D]. 李振波. 宁波大学, 2017(02)
- [7]市场拓展有力 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时期浙江建筑业发展报告[J]. 程彩霞.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11)
- [8]基于都市圈背景的上虞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D]. 赵伟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7)
- [9]杭州市建筑业专业企业发展特点与提升路径[J]. 戴国琴,朱伟强,陈华鹏,邵日建,杨贇,俞辉. 建筑, 2015(04)
- [10]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杨胜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