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阳[1](2021)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节能潜力评估与系统配置优化》文中提出在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海水淡化工程发展迅速,其中反渗透工艺依靠其自身技术的成熟性和方便性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对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设计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工程设计经验和厂家提供的计算软件,虽然可以保证设计的基本要求,但是无法保证最优的设计结果。因此有必要采用过程综合设计的方法,对反渗透工程进行整体上的配置设计,使其达到既能明显减少总投资成本又能有效降低能耗的目的。首先,对反渗透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相关探讨,考虑到浓差极化现象的存在,对反渗透膜的过程单元模型进行了叙述,基于一级一段和一级二段两种工艺结构对反渗透工程的过程模型进行分别的搭建。完整的建立了两个单目标(分别为总投资水平和单位水能耗)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和一个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其次,介绍了“体现能源”概念,给出了体现能源多尺度投入产出法的计算过程,并将其概念引入反渗透工程,紧接着给出了工程节能潜力的评估规程和体现能源消耗度评估指标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案例工程进行节能评估。证实了系统核算方法与工程的能源核算对接性较好,能够提高工程能耗计量的准确性。随后,创新性的将体现能源引入反渗透工程的设计问题中,对反渗透工程的配置过程进一步优化设计。在此数学模型下得到了系统最佳配置,与上文得到的数据对比发现此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工程的配置结构与能耗组成,且在满足能耗最低的前提下,能够减少工程总投资成本,本工作为工程能够系统的减少投资成本和节约能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讨论了能量回收装置对反渗透工程节能潜力和配置的影响。并基于现有的泵-马达能量回收试验台进行模拟实验,对此试验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有无能量回收装置对系统能耗的影响情况,实验后与模型求解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准确性。
赵相山[2](2021)在《膜法淡化高含盐量苦咸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淡水资源对于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随着世界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淡水资源危机日益加重。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来说,从可利用的水源上积极探索、开发新的技术是解决这些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关键。目前的苦咸水淡化工作普遍采用单一的纳滤和反渗透工艺,专门针对纳滤和反渗透混装工艺的系统研究很少。特别是针对真实高含盐量地表进水条件下淡化性能的研究对于苦咸水淡化工作来说更加具有示范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设计一套高效、经济的苦咸水淡化设备用于解决这些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课题采用真实地表水作为进水,首先评价了微絮凝-精密过滤-超滤系统作为预处理的性能,其次在操作压力变化的条件下研究纳滤和反渗透不同膜元件数量和组合形式下的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组装工艺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系统的长期运行实验来考察淡化系统的性能,另外在面对10 g/L以上的高含盐量进水时,对脱盐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进行淡化系统的运行成本估算。结果表明,以微絮凝-精密过滤-超滤为淡化系统的预处理工艺,能够满足纳滤和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脱盐系统组合工艺中,纳滤和反渗透混装系统优于单一的纳滤或者反渗透,反渗透在前的混装方式比纳滤在前更加经济高效。长期运行实验表明,系统在1.3 MPa的操作压力下,回收率可以保持在60%以上,产水符合饮用水标准。整个小型淡化设备的运行成本为29.95元·m-3,日产水量能够满足小型村庄的供水需求,可以用来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小规模人群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善罡[3](2020)在《鄂尔多斯矿井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矿井水处理在我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早期普遍采用简单沉淀、过滤后回用,随着水资源的紧张和对产品水质的要求,增加了除盐系统,目前国内除盐主要靠反渗透技术来实现。我国每年矿井水排放至少22亿吨,直接外排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对水资源产生极大浪费,把矿井水处理并回收利用是当前最佳选择。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储量大且煤矿数量多,是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区域。这些地区矿井水如何有效处理,对全国煤矿矿井水处理具有示范作用近年,内蒙古自治区要求所有矿井实现零排放,否则就不予通过验收、不许进行煤炭生产。为达到矿井水零排放的环保要求,鄂尔多斯中天合创能源有限公司门克庆煤矿根据井下涌水水质水量,对该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系统主要分为矿井水脱盐工艺段、二次浓缩工艺段和蒸发结晶工艺段三部分,通过脱盐和二次浓缩工艺段回收约90%矿井水;浓缩后的高浓盐水进入蒸发结晶工艺段,产出副产品盐硫酸钠和氯化钠。脱盐工艺段规模2000 m3/h,二次浓缩工艺段规模510 m3/h,蒸发结晶工艺段处理规模100 m3/h。门克庆煤矿井下涌水采用平流沉淀、迷宫净水器等技术方法处理水中悬浮物。深度处理系统以预处理后的矿井水为原水,采用陶瓷超滤除杂、化学除硬、离子交换除硬、反渗透脱盐、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蒸发浓缩、硫酸钠MVR结晶、氯化钠双效蒸发结晶、杂盐干化等技术方法,回收水资源和无机盐资源。根据鄂尔多斯当地政府要求,门克庆煤矿矿井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在系统产品水达到地表Ⅲ类水质标准,氯化物≤250 mg/L,硫酸盐≤250 mg/L的前提下,当地政府对这部分达标矿井水统筹利用。因此,本项目产品水设计以地表Ⅲ类水质为准的前提下保证氯化物≤250 mg/L,硫酸盐≤250 mg/L。
王伟[4](2020)在《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文中指出煤矿开采不可避免地排放矿井水,同时部分煤矿位于缺水地区。研究矿井水的处理与利用,有利于缓解煤矿缺水现状,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发展。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开展了高矿化度水处理技术、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实践,拓展了矿井水综合利用途径,提高了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该研究可望为改进矿井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深入分析了某煤矿矿井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该煤矿建井期间,矿井涌水量一度达到1600m3/h,投产以后很快趋于稳定,涌水量为1200m3/h左右。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3煤顶底板砂岩水和底板三灰水,3砂含水层涌水量为460m3/h左右,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430m3/h左右,温度大于40℃,矿化度超过4g/L,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水,为中低温高矿化度矿井水。(2)提出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方案并开展了工程应用。设计了“超滤+反渗透(BWRO)+一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反渗透(SWRO)+二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离子交换+脱碳塔+电渗析+MVR蒸发结晶”的组合工艺方案,处理规模为740m3/h,设计进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为4540mg/L、2510mg/L,出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低于1600mg/L、650mg/L,满足山东省地方排放标准,同时优化管网布置,将部分出水用于煤矿生活、办公场所及东副立井工业场地。分析蒸发冷冻母液水质,提出后续蒸发结晶脱除氯化钠、杂盐途径,提高出水水质。(3)优化了中低温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方案。根据煤矿供暖现状,进行热量平衡核算,分析利用矿井水余热代替现有锅炉进行煤矿供暖的可行性,结合该煤矿工业广场布局及现有供水管网布置,确定煤矿余热资源优化布局及建设方案,实现了煤矿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本论文有图30幅,表23个,参考文献82篇。
吴永亮[5](2020)在《某PT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TA)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产量也逐年增加,其废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目前采用传统处理工艺的PTA废水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但是随着国家对工业企业排放管控越来越严,同时水资源循环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实现大量的PTA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内某石化有限公司现有PTA生产废水为研究目标,通过调查和技术论证,提出了对原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的方案,其中以反渗透技术作为废水脱盐工艺,以超滤单元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制定了“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双膜分离法”为主的改造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GBT19923-2005)的水质标准,小部分的外排水的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超滤膜为陶氏的DOWTM超滤膜(IMT10060 UF/MB/G),采用外压式的进水方式,使得超滤膜相对不容易堵塞。改造后超滤膜的平均净产水量为300 m3/h,水回收率为88%,运行膜通量为35 L/m2·h。经超滤处理后出水中悬浮固体物质和浊度明显降低,到达了反渗透进水预处理的要求。反渗透单元采用的是为陶氏FILMTECTM反渗透膜,反渗透的排列结构设计为一级二段式,其处理水量为300 m3/h,回收率为70%,脱盐率为95%,平均膜通量为16.0 L/m2·h。针对膜污染的问题,通过论证分析确定了膜清洗方法,并提出了膜单元的长期运行维护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新改造工艺的主要设备及用药量和清洗频率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完成相关设计图纸绘制。
曲建胜[6](2020)在《混凝—超滤作为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机理及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应对全球水危机的重要战略手段,一直以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日趋成熟,工程应用成本的下降和膜性能的提升,超滤已经取代诸如砂滤等许多传统工艺,成为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的首选预处理技术。然而,膜污染问题依旧严重影响超滤工艺的运行成本及出水水质,化学混凝作为改善水质和缓解膜污染的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着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因此,开展以混凝-超滤为核心的反渗透膜前预处理技术研究,优化混凝-超滤技术的操作参数,探索混凝对膜污染的控制机制,对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工业常用的聚合氯化铝(PACl)为混凝剂,研究混凝工艺参数对絮体形态的调控机制以及对海水中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将混凝与超滤工艺相结合,重点研究包括混凝剂投加量、水力条件、跨膜压差等工艺参数对混凝缓解膜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最后考察沉淀工艺和助凝剂对混凝控制膜污染的强化效果,从而形成适用于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前预处理的混凝-超滤集成工艺。主要结论如下:研究表明,体积较大和结构较密实的絮体有利于混凝沉淀的处理效果,而采用多级搅拌的絮凝方式可以明显加快絮体的成长速度。有机物的去除率主要与混凝剂的投加量有关,这是由于水体中小分子或可溶性的有机物难以通过优化水力条件等物理方法增强其去除效果。40 mg/L的混凝剂投加量可以形成较大絮体粒径和较密实的絮体。混凝剂投加量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明显,而混凝时长的增加能够很好的强化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但对有机物去除率影响很小。快搅搅拌强度对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均无太大影响。在混凝剂投加量为40 mg/L、采用300r/min的转速快搅2 min,100-50-30 r/min各5 min,沉淀30 min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对混凝-超滤预处理工艺而言,絮体粒径大、分形维数低的絮体可以形成疏松多孔的滤饼层,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混凝-超滤过程中的运行条件来最大程度缓解超滤膜污染。20 mg/L的PACl投加量可以形成最大絮体粒径的同时维持絮体的松散结构,这是混凝机理处于电中和区域的特性导致的。混凝-超滤过程中,20 mg/L的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和8min的絮凝时长,0.025 m/s的膜表面过滤流速可以在维持絮体粒径在200μm以上的同时冲刷膜表面和交换膜组件中浓水,进一步提高了水通量。而60 k Pa的跨膜压差可以在保持较低的膜污染速率时获得较高的水通量,维持超滤膜长期有效的稳定运行。对海水而言,超滤出水中粒径分布的峰值出现在0.6~2 nm处,有效去除了海水中300~1000 nm粒度区间内次微米级别的污染物,出水SDI15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与混凝-超滤工艺对比,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超滤膜污染问题,但是对于膜通量与出水水质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对于污染程度较低的海水而言,混凝-超滤工艺在维持较低的膜污染同时克服了混凝-沉淀-超滤工艺混凝剂投加量大、絮凝和沉淀时间长的缺陷。而非离子型PAM的投加由于其大分子结构对膜孔的堵塞吸附作用造成了水通量的下降,对海水的混凝-超滤过程并不适用。
李琨[7](2020)在《纳滤分离煤化工浓盐水的效能及膜污染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化工行业基于煤炭储备丰富、生产清洁能源及能源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近年来发展迅猛。但该行业具有高污染和高耗水的特点,且多分布于环境容量差的地区。为了缓解环境保护和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环保部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提出近零排放的严格要求。煤化工浓盐水来自于煤化工废水处理末端的反渗透浓水,由于具有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及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成为煤化工废水处理近零排放的瓶颈。本文针对煤化工浓盐水无机盐资源化及该过程中出现膜污染现象,探究了煤化工浓盐水的纳滤分离效能、溶质截留机理及膜污染机理。最后应用碟管式纳滤膜进行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分离及资源化技术中试试验,探究了碟管式纳滤膜对煤化工浓盐水的分离效能,其次分析工业盐质量、环境经济效益及运行投资费用,为应用纳滤实现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本文通过考察煤化工浓盐水的纳滤分离效能随溶液组分、浓度、p H值及运行压力的变化,探讨了单价盐、多价盐和有机物的截留机理及影响因素。当运行压力为1.5 MPa时,NF270型号纳滤膜对煤化工浓盐水中硫酸根和COD的截留率分别为90.52%和74.64%,分别低于盐混合液的3.1%和12.75%,该现象归因于煤化工浓盐水中高浓度无机盐和有机物与纳滤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截留效能的影响,附着于纳滤膜表面的有机物会削弱纳滤膜与离子之间的静电排斥效应,降低硫酸根截留率。同时由于纳滤膜孔受到高浓度无机盐影响出现膜孔溶胀现象,从而降低空间位阻效应对有机物的截留效能。纳滤截留煤化工浓盐水时出现氯离子负截留率现象,其原因为硫酸根作为煤化工浓盐水的多价同离子,在静电排斥作用下优先被截留,为了保持纳滤膜两侧溶液的电中性条件,氯离子透过纳滤膜进入产水的传输作用被促进,导致纳滤膜产水中氯离子浓度高于煤化工浓盐水,从而出现负截留现象。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是影响浓盐水资源化的重要污染物,本文分析纳滤对煤化工浓盐水中特征难降解有机物(Typical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unds,TRCs)的截留效能,优化道南空间位阻与介电排斥模型(Donnan steric pore model&dielectric exclusion,DSPM&DE)模型,提出了适用于煤化工浓盐水的纳滤截留模型参数。NF270对苯酚和吲哚的试验截留率分别为61.05%和85.62%,分别低于其截留率预测值63.27%和86.46%。正十一烷的分子量大于苯酚和吲哚,因此其试验截留率和模型预测截留率高于苯酚及吲哚。苯酚、吲哚及正十一烷的纳滤截留率表明,纳滤能够有效截留低于纳滤膜截留分子量的煤化工浓盐水TRCs。通过分析电中性TRCs物化性质及DSPM&DE模型公式,认为电中性TRCs试验截留率与模型预测截留率之间的偏差归因于分子尺寸、分子结构及亲疏水性。通过正电性TRCs的纳滤截留效能试验得知,正电性TRCs的试验截留率低于具有相同分子量的电中性TRCs的试验截留率,并且正电性TRCs的DSPM&DE模型预测截留率略高于其试验截留率。通过优化分配系数及介电排斥效应提高了DSPM&DE模型预测煤化工浓盐水TRCs截留率的精确度。煤化工浓盐水对纳滤膜具有高污染性,本文通过分析纳滤膜通量变化、产水水质变化及污染膜表征,探讨了膜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纳滤分离试验进行至20 h时,NF270的膜通量与初始膜通量之比下降至57.97%,总有机碳、不定形硅和总溶解性固体的截留率分别从84.41%、73.26%和71.55%降低至69.37%、50.99%和53.64%,氯离子截留率从-9.82%提高至-4.23%。降低不定形硅浓度或升高溶液p H值,纳滤膜污染减轻,膜通量增大,并且有机物、总溶解性固体和不定形硅截留率提高。通过纳滤原膜与污染膜表征分析得知纳滤分离煤化工浓盐水过程中膜表面形成一种以硅胶体为主,同时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多孔花菜状的复合污染层,该膜污染层受到无机盐/有机物/硅胶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试验初期,煤化工浓盐水中的有机物首先附着于纳滤膜表面。继而截留于膜表面的不定形硅通过聚合作用形成硅胶体污染层。随着分离过程进行,纳滤膜污染层中的硅胶体与煤化工浓盐水中的不定形硅通过沉淀-沉淀作用形成严重的膜污染。采用多种化学清洗药剂对煤化工浓盐水污染膜进行清洗,探讨纳滤膜污染清洗效能。Na OH溶液和EDTA溶液的清洗效能高于柠檬酸溶液,清洗后纳滤膜通量分别恢复至初始膜通量的93%和99%。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分离及资源化中试试验探究了煤化工工业盐资源化效能。试验应用“钝化络合预处理-碟管式纳滤-臭氧催化氧化-蒸发结晶”集成技术实现煤化工工业盐制备。碟管式纳滤膜将煤化工浓盐水中氯化钠与无机盐总量的质量比和氯化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分别从0.64:1和2:1显着提高至0.91:1和27:1。MVR蒸发器平均蒸发量为492.12 kg/h,进料量介于0.8~1.3 m3/h之间,压缩机进出口温差和压力波动为0.2℃和1.5 k Pa。应用蒸发结晶将煤化工浓盐水制备为氯化钠,氯化钠工业盐的产量为33 kg/h,该氯化钠工业盐达到国家干盐优级品标准。基于中试试验运行情况分析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分离及资源化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前景的实现煤化工浓盐水工业盐资源化的技术。
孟凡[8](2020)在《用于苦咸水淡化的纳滤/反渗透工艺运行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咸水(Brackish water,BW),由于含较高的盐分,严重影响到以其为饮用水源的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以纳滤(Nanofiltration,NF)/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技术为主的新型水处理脱盐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苦咸水,采用纳滤/反渗透技术,分别从膜参数、预处理工艺以及中试运行三个方面优化,为纳滤/反渗透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WAVE和IMSDesign模拟,考察了纳滤/反渗透系统在不同回收率条件下运行效能情况,为后续中试试验的膜参数选取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回收率指的是膜系统中产水占进水的百分比,原则上,回收率越大,膜系统产水效果越好。但模拟结果表明,当回收率由50%上升到80%时,纳滤膜的脱盐率平均值从93.10%下降到85.16%,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平均值从99.30%下降到97.58%;纳滤膜的渗透率平均值从6.48 LMH/bar降低到5.02 LMH/bar,反渗透膜的渗透率平均值从3.31 LMH/bar降低到2.75 LMH/bar;纳滤膜的吨电耗平均值由0.29 KWh增加到0.36 KWh,反渗透膜的吨电耗平均值由0.54 KWh增加到0.62 KWh。采用浓水回流的方法提高回收率,则相应回流的浓水量增多,膜前渗透液的浓度也会变大,能耗会相应增加,产水效果亦会变差,但相应单位原水水耗会降低,可为缺水地区提供借鉴意义。实验考察了岸滤(Bank filtration,BF)、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吸附与超滤(Ultrafiltration,UF)三种预处理工艺,对滤膜的污染调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就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而言:岸滤去除率为41.50%,粉末活性炭吸附产水为40.37%,超滤产水为48.15%;预处理产水效果:超滤好于岸滤,而岸滤又好于粉末活性炭吸附。就三种预处理工艺与纳滤相连,运行50 h纳滤膜的比通量而言:岸滤与纳滤耦合比通量为0.785,粉末活性炭吸附与纳滤耦合为0.778,超滤与纳滤耦合为0.793。对膜污染的缓解仍然是超滤最好。经过比较,超滤预处理工艺,由于产水水质较好,对后续膜污染的缓解效果更佳,且产水水质稳定,适用的水质范围较广,可选为后续中试试验的预处理方案。结合软件模拟对纳滤/反渗透膜参数优化以及实验室小试对预处理工艺优化的理论经验,中试试验对比了以集成超滤作为预处理的纳滤/反渗透系统的产水性能与经济性差异。结果表明,当回收率由50%上升到80%时,纳滤膜的平均脱盐率从97.25%下降至94.07%,反渗透膜的脱盐率从99.43%下降至99.05%;纳滤膜的渗透率平均值从5.44 LMH/bar降低到4.61 LMH/bar,反渗透膜的渗透率平均值从2.90 LMH/bar降低到2.53 LMH/bar;纳滤膜的电耗平均值由0.64 KWh增加到0.76 KWh,反渗透膜的电耗平均值由1.91 KWh增加到2.06 KWh。相较于反渗透,纳滤的产水水量较高,能耗较低,产水水质也能达到用水标准,而且其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也更为经济,故选择纳滤作为当地深度水处理工艺较为合适。另外中试试验对比了阻垢剂投加前后,膜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阻垢剂的投加,能显着地减缓膜污染,保证纳滤/反渗透系统在较高的通量下运行,对实际纳滤/反渗透膜系统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建斌[9](2020)在《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严重污染的水体将明显减少,一些重点区域禁止污水排放。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6月1日发布了《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明确了火电厂工艺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提出了各类废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的技术手段。对工业用水和排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燃煤电厂具有循环冷却水排水量大的特点,从节约水资源考虑,对其进行节水及零排放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某燃煤电厂为对象,首先进行全厂水平衡试验,通过试验摸清电厂各个系统用水量、排水量、水质和运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存在问题进行诊断,根据不同系统提出不同节水优化方案;接下来对添加优选阻垢缓蚀剂的循环水通过模拟连续运行试验,判定系统是否有结垢和腐蚀倾向;最后,对电厂末端废水水质水量进行分析,探讨末端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结论如下:为摸清电厂用排水情况,针对电厂进行冬夏两季水平衡试验。水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厂冬季全厂取水量为816.8m3/h,单位发电取水量为1.81m3/(MW·h),总排废水为175.7m3/h,复用水率为97.3%。夏季全厂取水量为1179.7m3/h,单位发电取水量2.69m3/(MW·h),总排废水为276.9m3/h,复用水率为97.8%,单位发电取水量和复用水率均满足相关要求。根据电厂的运行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废水回用方式,充分利用各系统用排水的水质特性,做到梯级利用、一水多用。针对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偏低的问题,讨论不同浓缩倍率下循环排污水量及节水率的变化,进行循环水阻垢缓蚀剂筛选和模拟现场试验连续运行528h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号阻垢缓释剂为筛选最佳药剂。添加优选阻垢剂加药量为6mg/L和10mg/L的循环水在浓缩倍率5.0±0.2倍情况下均未发生结垢现象,316L不锈钢和20G碳钢腐蚀率最大分别为0.00034mm/a和0.00098mm/a,腐蚀率均满足相关要求。部分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后,循环水浓缩倍率可从2.03.0倍提高到4.0倍以上,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后,仅处理210m3/h循环排污水可实现循环排污水不外排。通过对电厂脱硫废水和树脂再生酸碱水组成的末端废水进行水质水量分析,确定末端废水总量。针对脱硫废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高等特点,进行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探讨。结论如下:末端废水总量约为21.5m3/h,通过低温多效蒸发减量到5m3/h,减量后的废水最终进行旁路烟道蒸发结晶固化到除尘器内,实现废水零排放。
郭诗韵[10](2020)在《多级膜法处理含镍废水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镍废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重金属废水,目前我国对含镍废水的处理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此外,重金属资源匮乏,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将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对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为了加快推进重金属相关行业清洁化改造,对重金属废水提出了“零排放”的要求。单一的传统处理工艺处理含镍废水,其出水水质均不满足“零排放”的要求,因此亟需研究出合适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含镍废水,以解决重金属废水污染以及回用等问题。膜分离法因具有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污染小并能回收重金属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含镍废水的深度处理中。本试验采用多级膜法和混床工艺深度处理含镍废水并将其回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超滤运行条件,研究了膜通量、操作压力、过滤周期对超滤产水回收率、膜污染和出水水质的影响。(2)通过改变反渗透运行条件,研究了浓水回流量、运行压力对产水水质、产水量、回收率和系统脱盐率的影响。(3)联合运行多级膜法和混床工艺处理含镍废水,研究工艺运行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分析工艺运行的效果和处理成本。试验结论如下:(1)超滤装置出水SDI值和浊度基本不会受到膜通量、操作压力和过滤周期改变的作用,而产水回收率、超滤膜污染速率会受到上述3个单因素改变的作用。增大3个单因素,均会使超滤装置的产水回收率增大,同样也使超滤膜表面更易被污染物附着,结果膜两侧压力差变大,超滤膜的比通量减小。结合本试验的超滤出水水质、产水回收率和膜污染等影响条件,超滤处理含镍废水所选择的最佳工作条件为:膜通量90 L/(m2·h)、操作压力0.1 MPa、过滤周期40 min。(2)浓水回流量和运行压力这2个单因素的改变会影响反渗透装置的产水量、回收率、脱盐率,而不会影响装置出水水质。仅加大运行压力时,装置产水量增大,回收率和脱盐率一同增加;仅提高浓水回流量时,装置产水量减少,回收率和脱盐率一同减少。综合考虑反渗透浓水回流量和运行压力等影响条件,反渗透系统在这些影响条件下选择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浓水回流率的50%,运行压力5.5MPa。(3)测试运行多级膜法和混床设备40 d中,其工作状态、处理效果都比较良好。设备工作期间出水浊度均值只有0.05 NTU;pH值接近中性且在出水中没有发现重金属Ni2+和SS的存在,最终出水中COD、NH3-N和电导率等其他指标远低于原水的水平,均能满足企业的回用标准。某砂轮厂采用该组合工艺,通过实际运行处理含镍废水,该工艺产生的再生水可完全被再次使用,实现了重金属废水“零排放”,每吨废水的处理成本为18.53元,极具经济性。该项目能够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和减少环境污染,极具环境友好性,可以为类似的废水处理工艺提供转换范本。
二、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节能潜力评估与系统配置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反渗透海水淡化(SWRO)概况 |
1.2.1 反渗透基本原理 |
1.2.2 反渗透工艺发展现状 |
1.3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研究现状 |
1.3.1 反渗透工程设计研究现状 |
1.3.2 反渗透工程能耗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渗透工程配置的数学规划模型 |
2.1 引言 |
2.2 反渗透系统的组成 |
2.2.1 采水及预处理 |
2.2.2 能量回收装置 |
2.2.3 膜组件 |
2.2.4 其他部分 |
2.3 反渗透系统过程模型 |
2.3.1 过程单元模型 |
2.3.2 工艺系统模型 |
2.4 反渗透工程数学规划模型 |
2.4.1 单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
2.4.2 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
2.5 实例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不同给水含盐量对系统配置的影响 |
2.6.2 不同规划模型下系统的最优配置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节能潜力评估 |
3.1 引言 |
3.2 体现能源概念 |
3.3 体现能源多尺度投入产出方法 |
3.3.1 体现能源投入产出模拟 |
3.3.2 体现能源三尺度投入产出模拟 |
3.4 工程节能潜力评估规程 |
3.4.1 建立海水淡化工程的投入清单 |
3.4.2 选取合适的体现能源强度数据库 |
3.4.3 确定各项的体现能源强度 |
3.4.4 工程的体现能源与其消耗度计算 |
3.4.5 工程节能潜力评估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优化配置设计 |
4.1 引言 |
4.2 反渗透工程优化配置数学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现能源概念下系统的最优配置 |
4.3.2 两种反渗透工艺结构间系统的最优配置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能量回收装置对工程节能潜力与配置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能量回收装置对工程节能潜力的影响 |
5.2.1 从直接能耗的角度研究 |
5.2.2 从体现能耗的角度研究 |
5.3 能量回收装置对工程配置的影响 |
5.4 泵-马达能量回收试验台模拟实验 |
5.4.1 实验台组成 |
5.4.2 设备与仪器仪表选型 |
5.4.3 泵-马达式能量回收型试验台数学规划模型 |
5.4.4 实验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膜法淡化高含盐量苦咸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苦咸水淡化的必要性 |
1.3 苦咸水脱盐技术简介 |
1.3.1 热法脱盐技术 |
1.3.2 膜法脱盐技术 |
1.4 苦咸水淡化的预处理 |
1.4.1 采用常规方法的预处理 |
1.4.2 采用膜法的预处理 |
1.5 课题的引出和课题的意义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膜性能参数 |
2.2 实验水质 |
2.2.1 水源地选取 |
2.2.2 水质监测 |
2.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2.4 原水水质参数 |
2.3 苦咸水淡化工艺流程 |
2.3.1 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
2.3.2 脱盐系统工艺 |
2.3.3 系统的清洗 |
2.4 苦咸水淡化成套设备组成及安装 |
2.4.1 淡化成套设备组成 |
2.4.2 淡化设备的安装 |
2.5 实验操作及分析方法 |
2.5.1 实验操作 |
2.5.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系统性能评价 |
3.1 预处理系统性能评价 |
3.1.1 预处理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3.1.2 预处理产水的SDI15 |
3.1.3 预处理对COD去除的效果 |
3.2 脱盐系统性能评价 |
3.2.1 操作压力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3.2.2 操作压力对截留性能的影响 |
3.2.3 脱盐系统不同组装形式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长期运行 |
4.1 系统的长期运行 |
4.1.1 长期运行期间水质的变化 |
4.1.2 长期运行期间脱盐系统的性能 |
4.1.3 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1.4 高含盐量进水的淡化性能 |
4.2 系统的运行成本估算 |
4.2.1 系统能耗 |
4.2.2 运行成本估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附件1 水质分析 |
附件1a:2019 年六月份湖水水质全分析 |
附件1b:2020 年七月份湖水水质全分析、产水生活用水指标检测和脱盐进水检测 |
附件2:产水量、截留率归一化为进水含盐量 7.5 g/L 的计算过程 |
致谢 |
(3)鄂尔多斯矿井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矿井水处理项目背景 |
1.2 鄂尔多斯目前矿井水处理现状 |
1.3 矿井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 |
第2章 预处理工艺技术分析 |
2.1 矿井水原水水质分析 |
2.2 矿井水预处理后水质情况 |
2.3 矿井水预处理系统 |
第3章 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分析 |
3.1 矿井水深度处理系统 |
3.1.1 脱盐工艺段 |
3.1.2 二次浓缩工艺段 |
3.1.3 蒸发结晶工艺段 |
3.2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介绍 |
3.2.1 矿井水预处理系统 |
3.3 矿井水深度处理系统 |
3.3.1 工艺规模 |
3.3.2 脱盐工艺段 |
3.3.3 二次浓缩工艺段 |
3.3.4 蒸发结晶工艺段 |
第4章 运行工艺自动控制 |
4.1 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
4.2 控制范围 |
4.3 仪表自动化控制水平 |
4.4 检测仪表的选型和设置 |
4.5 主要仪表设备选型 |
4.6 电缆敷设及防火 |
4.7 仪表电源、接地、气源 |
4.7.1 电源 |
4.7.2 气源 |
4.8 保温防护 |
4.9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及安防门禁系统 |
4.10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矿矿井水的利用现状 |
2 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特征 |
2.1 矿井水来源分析 |
2.2 水质变化情况 |
2.3 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设计 |
3.1 处理规模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3.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路线 |
3.4 工艺比选 |
3.5 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 |
3.6 小结 |
4 中低温矿井水热源应用 |
4.1 热源应用技术 |
4.2 煤矿热源需求及供暖现状 |
4.3 煤矿余热资源赋存及利用现状 |
4.4 煤矿余热资源利用布局优化 |
4.5 余热利用效果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某PT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PTA废水特点 |
1.2.1 PTA合成工艺 |
1.2.2 PTA废水特点 |
1.2.3 回用水水质标准 |
1.3 PTA废水处理工艺 |
1.3.1 生物化学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4 膜分离技术 |
1.4.1 膜分离机理 |
1.4.2 膜分离分类 |
1.5 双膜分离技术 |
1.5.1 超滤膜 |
1.5.2 反渗透膜 |
1.5.3 “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 |
1.6 论文研究目的 |
1.6.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6.2 设计内容 |
第2章 升级改造方案设计 |
2.1 现有废水水质水量 |
2.2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
2.2.1 预处理工艺选择 |
2.2.2 脱盐工艺的选择 |
2.2.3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艺单元的设计计算 |
3.1 现有处理工艺 |
3.2 改造预处理单元设计 |
3.2.1 二沉池设计 |
3.2.2 V型滤池设计 |
3.2.3 平面布置 |
3.2.4 高程布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膜组件选择和设计 |
4.1 超滤工艺 |
4.1.1 膜元件选择 |
4.1.2 膜组件设计 |
4.1.3 配套设备 |
4.2 反渗透工艺 |
4.2.1 膜元件选择 |
4.2.2 膜组件设计 |
4.2.3 配套设备 |
4.3 超滤单元膜清洗 |
4.3.1 超滤膜污染 |
4.3.2 超滤膜清洗方法 |
4.3.3 CEB反洗过程设计 |
4.4 反渗透膜清洗设计 |
4.4.1 反渗透膜污染 |
4.4.2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的运行和维护 |
5.1 工艺运行情况 |
5.2 双膜系统的维护 |
5.2.1 超滤单元的维护 |
5.2.2 反渗透单元的维护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设计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混凝—超滤作为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机理及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水淡化技术 |
1.3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 |
1.3.1 世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 |
1.3.2 国内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 |
1.4 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技术 |
1.4.1 传统预处理技术 |
1.4.2 膜法预处理技术 |
1.5 超滤预处理技术 |
1.5.1 超滤 |
1.5.2 反渗透海水淡化超滤预处理工艺进展 |
1.6 超滤膜污染 |
1.6.1 膜污染分类 |
1.6.2 超滤膜污染控制 |
1.7 混凝-超滤预处理技术 |
1.7.1 混凝 |
1.7.2 混凝-超滤耦合 |
1.7.3 混凝缓解膜污染影响因素 |
1.8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课题研究内容 |
1.9.1 主要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原水水质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中空纤维超滤膜 |
2.2.3 膜组件 |
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3.1 混凝沉淀实验方法 |
2.3.2 混凝超滤实验方法 |
2.3.3 混凝-超滤工艺优化实验 |
2.4 水质分析方法 |
2.4.1 常规分析方法 |
2.4.2 纳米粒度分析 |
2.5 絮体结构分析 |
2.5.1 絮体粒度分析 |
2.5.2 分形维数 |
2.6 中空纤维膜污染分析方法 |
2.6.1 膜污染阻力计算方法 |
2.6.2 膜表面形态分析 |
3 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条件和机理研究 |
3.1 序言 |
3.2 混凝剂投加量 |
3.2.1 Zeta电位随投加量变化 |
3.2.2 浊度随投加量变化 |
3.2.3 有机物去除效果随投加量变化 |
3.2.4 絮体粒度随投加量变化 |
3.3 快搅阶段转速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3.1 浊度随快搅转速变化 |
3.3.2 有机物去除效果随快搅转速变化 |
3.4 搅拌时长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4.1 浊度随搅拌时长变化 |
3.4.2 有机物随搅拌时长变化 |
3.4.3 絮体粒径随搅拌时长变化 |
3.5 小结 |
4 混凝优化超滤膜过滤条件研究 |
4.1 序言 |
4.2 混凝剂投加量优化实验 |
4.2.1 不同投加量下通量变化 |
4.2.2 不同投加量下膜阻力分析 |
4.2.3 不同投加量下絮体特性 |
4.2.4 不同投加量下UV254去除率 |
4.3 混凝时长对膜污染的影响 |
4.3.1 不同混凝时长下通量变化 |
4.3.2 不同混凝时长下絮体特性 |
4.3.3 不同混凝时长下的分形维数 |
4.3.4 不同混凝时长下的UV254去除变化 |
4.4 进水流速对膜污染的影响 |
4.4.1 不同流速下的膜通量变化 |
4.4.2 不同流速下的絮体特性 |
4.5 跨膜压差对膜污染的影响 |
4.5.1 不同跨膜压差下的纯水通量 |
4.5.2 跨膜压差对混凝-超滤过程的影响 |
4.6 小结 |
5 混凝-超滤工艺优化研究 |
5.1 序言 |
5.2 沉淀工艺对混凝缓解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3 PAM对混凝缓解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4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比 |
5.4.1 不同预处理工艺通量下降对比 |
5.4.2 不同预处理工艺浊度去除效果对比 |
5.4.3 不同预处理工艺有机物去除效果对比 |
5.4.4 不同预处理工艺出水SDI15和纳米粒度分析 |
5.4.5 不同预处理工艺膜表面形貌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纳滤分离煤化工浓盐水的效能及膜污染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煤化工行业在我国能源战略地位的分析 |
1.1.2 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的瓶颈 |
1.1.3 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的行业意义 |
1.1.4 煤化工浓盐水来源及水质特性 |
1.2 煤化工浓盐水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超滤膜处理技术 |
1.2.2 反渗透技术 |
1.2.3 电渗析分离及浓缩技术 |
1.2.4 其他膜处理技术 |
1.2.5 膜技术处理煤化工浓盐水难点分析 |
1.3 纳滤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纳滤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纳滤膜形态及材料 |
1.3.3 纳滤膜结构 |
1.4 纳滤的截留机理及传质模型 |
1.4.1 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
1.4.2 细孔模型 |
1.4.3 电荷模型 |
1.4.4 道南空间位阻模型 |
1.4.5 道南空间位阻与介电排斥模型 |
1.5 纳滤膜污染机理及控制研究 |
1.5.1 纳滤膜污染类型 |
1.5.2 纳滤膜污染清洗控制 |
1.5.3 纳滤膜污染监测方法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的来源 |
1.6.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水质检测项目与方法 |
2.2 实验设计 |
2.2.1 纳滤膜性能测试 |
2.2.2 煤化工浓盐水纳滤分离小试试验 |
2.2.3 DSPM&DE模型预测有机物截留率试验 |
2.2.4 膜污染清洗试验 |
2.2.5 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分离及资源化中试研究 |
2.3 分析及表征方法 |
2.3.1 常规分析方法 |
2.3.2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3.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 |
2.3.5 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章 纳滤膜煤化工浓盐水分离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盐混合液的纳滤分离效能 |
3.2.1 运行压力对离子截留率影响 |
3.2.2 溶液浓度及组分对离子截留率影响 |
3.2.3 纳滤对有机物截留效能 |
3.2.4 有机物浓度对离子截留效能的影响 |
3.3 纳滤对煤化工浓盐水分离影响分析 |
3.3.1 运行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
3.3.2 有机物截留率随运行压力变化 |
3.3.3 运行压力对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分析 |
3.3.4 pH值对离子分离效能影响 |
3.3.5 有机物截留率随pH值变化分析 |
3.3.6 重金属的截留效能分析 |
3.4 煤化工浓盐水纳滤分离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纳滤截留机理及模型应用 |
4.1 引言 |
4.2 纳滤分离TRCS效能研究 |
4.2.1 纳滤分离电中性TRCs效能 |
4.2.2 纳滤对正电性TRCs分离效能 |
4.2.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3D-EEM) |
4.3 DSPM&DE模型建立及预测 |
4.3.1 DSPM&DE模型建立 |
4.3.2 DSPM&DE模型参数计算 |
4.3.3 电中性TRCs截留率预测 |
4.3.4 正电性TRCs截留率预测 |
4.3.5 煤化工浓盐水TRCs的截留机理分析 |
4.4 DSPM&DE模型优化 |
4.4.1 DSPM&DE模型优化 |
4.4.2 优化DSPM&DE模型预测及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化工浓盐水纳滤膜污染机理及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纳滤膜污染随时间变化 |
5.2.1 膜通量衰减特征 |
5.2.2 溶质截留率随运行时间变化 |
5.2.3 膜污染对NF270截留效能影响 |
5.3 膜复合污染影响分析 |
5.3.1 硅浓度对膜污染及截留效能影响 |
5.3.2 有机物浓度对膜污染及截留效能影响 |
5.3.3 膜污染及溶质截留率随pH值变化 |
5.4 纳滤膜污染表征及分析 |
5.4.1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AFM) |
5.4.2 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表征(SEM-EDS) |
5.4.3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ATR-FTIR) |
5.4.4 煤化工浓盐水纳滤膜污染机理 |
5.5 膜污染清洗效能分析 |
5.5.1 膜污染清洗效能分析 |
5.5.2 膜污染清洗液成分分析 |
5.5.3 化学清洗后纳滤膜表面形态 |
5.5.4 低氮杂环浓盐水纳滤膜污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化工浓盐水工业盐分离及资源化中试研究 |
6.1 引言 |
6.2 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分离及资源化技术 |
6.3 钝化络合预处理技术 |
6.4 碟管式纳滤膜分离技术 |
6.4.1 碟管式纳滤分离离子效能 |
6.4.2 碟管式纳滤截留有机物效能 |
6.4.3 纳滤回收率对截留率影响 |
6.5 臭氧催化氧化有机物去除效能 |
6.6 蒸发结晶制备工业盐 |
6.7 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成本分析 |
6.7.1 环境及经济效益分析 |
6.7.2 投资及运行费用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用于苦咸水淡化的纳滤/反渗透工艺运行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我国苦咸水现状 |
1.1.2 传统苦咸水处理技术发展 |
1.1.3 新型苦咸水处理技术发展 |
1.2 纳滤/反渗透技术的概况 |
1.2.1 纳滤/反渗透技术与应用 |
1.2.2 纳滤/反渗透的截留原理 |
1.2.3 纳滤/反渗透过程中的膜污染 |
1.3 纳滤/反渗透系统设计过程 |
1.4 纳滤/反渗透处理预处理工艺 |
1.4.1 预处理工艺概况 |
1.4.2 超滤预处理工艺 |
1.4.3 岸滤预处理 |
1.4.4 粉末活性炭吸附预处理 |
1.5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软件模拟膜系统的设计与选取 |
2.1.2 预处理装置 |
2.1.3 中试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2.1 进水水质 |
2.2.2 实验用膜 |
2.3 检测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
2.3.2 膜运行参数计算 |
2.3.3 膜阻力分析方法 |
第3章 纳滤/反渗透工艺膜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不同回收率下纳滤/反渗透的产水水质比较分析 |
3.2.1 产水以及浓水电导率 |
3.2.2 系统脱盐率 |
3.2.3 硬度、硫酸盐、氯化物去除率 |
3.3 不同回收率下纳滤/反渗透的产水水量比较分析 |
3.3.1 产水渗透率 |
3.3.2 产水标准通量 |
3.4 不同回收率下纳滤/反渗透的能耗比较分析 |
3.4.1 进水压力 |
3.4.2 电耗 |
3.4.3 水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滤/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不同滤料对岸滤运行的效能影响 |
4.2.1 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2 对TOC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3 对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4 对天然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 三种预处理工艺的产水效能对比研究 |
4.3.1 对TOC和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2 对浊度与电导率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3 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
4.4 三种预处理工艺对膜污染缓解效能的对比研究 |
4.4.1 对膜通量的影响 |
4.4.2 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 |
4.4.3 对膜表面有机污染物累积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滤/反渗透工艺运行优化 |
5.1 引言 |
5.2 纳滤/反渗透的产水效能比较分析 |
5.2.1 无机盐 |
5.2.2 产水电导率与脱盐率 |
5.2.3 浓水电导率 |
5.3 纳滤/反渗透的运行情况分析 |
5.3.1 运行压力与产水指标 |
5.3.2 产水渗透率 |
5.3.3 电耗 |
5.3.4 阻垢剂投加 |
5.3.5 产水与原水掺混比例 |
5.4 经济性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火力发电厂用水需求 |
1.1.3 火力发电厂节水要求 |
1.2 火力发电厂取水量和排水量分析 |
1.2.1 电厂取水量要求 |
1.2.2 锅炉补给水系统 |
1.2.3 冷却水系统 |
1.2.4 脱硫工艺用水系统 |
1.2.5 除灰渣和输煤系统 |
1.2.6 其他用水系统 |
1.3 火力电厂取水水质和排水水质分析 |
1.3.1 取水水质分析 |
1.3.2 排水水质分析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燃煤电厂水平衡测试及问题诊断 |
2.1 试验目的 |
2.2 水平衡试验 |
2.2.1 试验原则和方法 |
2.2.2 试验过程 |
2.2.3 测试结果 |
2.2.4 测试结果分析 |
2.3 各用水系统问题诊断 |
2.3.1 原水预处理系统 |
2.3.2 除盐水系统 |
2.3.3 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4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5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2.4 小结 |
3 燃煤电厂节水分析及优化 |
3.1 燃煤电厂节水的主要途径 |
3.2 原水预处理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3 锅炉补给水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 循环水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1 开式循环水系统改造 |
3.6.2 节水量与循环水浓缩倍率的关系 |
3.6.3 循环水药剂筛选试验 |
3.6.4 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 |
3.6.5 循环水动态试验结论 |
3.6.6 循环排污水减量处理 |
3.6.7 循环水系统水务管理 |
3.7 其他系统节水建议 |
3.8 小结 |
4 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探讨 |
4.1 末端废水水质和水量分析 |
4.1.1 末端废水水质分析 |
4.1.2 末端废水水量分析 |
4.2 末端废水处理技术路线 |
4.2.1 工艺回用 |
4.2.2 浓缩减量 |
4.2.3 固化处理 |
4.3 电厂工艺选择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作者简介 |
(10)多级膜法处理含镍废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镍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理处理法 |
1.2.3 生物处理法 |
1.2.4 深度处理技术比较 |
1.3 多级膜法技术和混床工艺简介 |
1.3.1 多级膜法技术简介 |
1.3.2 混床工艺简介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 |
2.1 原工艺处理效能分析 |
2.1.1 含镍废水来源及水质 |
2.1.2 原废水处理工艺 |
2.1.3 深度处理工艺 |
2.2 试验用水 |
2.3 超滤试验设计 |
2.3.1 超滤工艺流程 |
2.3.2 超滤试验装置 |
2.3.3 超滤膜技术参数 |
2.4 反渗透试验设计 |
2.4.1 反渗透工艺流程 |
2.4.2 反渗透试验装置 |
2.4.3 反渗透膜技术参数及进水水质要求 |
2.5 混床试验设计 |
2.5.1 混床工艺流程 |
2.5.2 混床试验装置 |
2.6 主要药剂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6.1 主要药剂 |
2.6.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7 试验主要技术参数 |
第3章 超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膜通量对超滤系统运行的影响 |
3.1.1 超滤产水率的分析 |
3.1.2 超滤膜污染的分析 |
3.1.3 超滤出水水质的分析 |
3.2 操作压力对超滤系统运行的影响 |
3.2.1 超滤产水率的分析 |
3.2.2 超滤膜污染的分析 |
3.2.3 超滤出水水质的分析 |
3.3 过滤周期对超滤系统运行的影响 |
3.3.1 超滤产水率的分析 |
3.3.2 超滤膜污染的分析 |
3.3.3 超滤出水水质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渗透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浓水回流量对反渗透系统运行的影响 |
4.1.1 试验进水水质 |
4.1.2 反渗透产水水质的分析 |
4.1.3 反渗透产水量的分析 |
4.1.4 反渗透回收率的分析 |
4.1.5 反渗透脱盐率的分析 |
4.2 运行压力对反渗透系统运行的影响 |
4.2.1 试验进水水质 |
4.2.2 反渗透产水水质的分析 |
4.2.3 反渗透产水量的分析 |
4.2.4 反渗透回收率的分析 |
4.2.5 反渗透脱盐率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级膜法+混床工艺处理含镍废水的运行效果研究 |
5.1 多级膜法+混床工艺处理含镍废水的运行情况分析 |
5.1.1 超滤跨膜压差的分析 |
5.1.2 超滤进出水浊度的分析 |
5.1.3 超滤SDI值的分析 |
5.1.4 反渗透产水量的分析 |
5.1.5 反渗透脱盐率的分析 |
5.2 进出水水质分析 |
5.3 工程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
5.3.1 工程应用 |
5.3.2 工程效果 |
5.3.3 经济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节能潜力评估与系统配置优化[D]. 王忠阳. 燕山大学, 2021(01)
- [2]膜法淡化高含盐量苦咸水的研究[D]. 赵相山.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3]鄂尔多斯矿井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D]. 善罡.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D]. 王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某PT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设计研究[D]. 吴永亮. 吉林大学, 2020(01)
- [6]混凝—超滤作为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机理及效能研究[D]. 曲建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纳滤分离煤化工浓盐水的效能及膜污染机理研究[D]. 李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用于苦咸水淡化的纳滤/反渗透工艺运行与优化[D]. 孟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D]. 张建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多级膜法处理含镍废水的应用研究[D]. 郭诗韵.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