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种发芽率速测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1](2019)在《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出光合性能强和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高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并确定其在甘肃省的栽培条件和适应性。本研究以6个小黑麦种质(C17、C19、C22、C24、C31、石大1号)为试材,于2016-2017年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GGE双标图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黑麦种质的光合性能和氮素利用及分配,并研究了光合性能强、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最佳种质的栽培条件及适应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6个参试小黑麦种质中新品系C31和C19的光合性能较优。随生育时期推移,小黑麦光合性能相关指标(除气孔限制值外)先增加后减少,但最高值所处的生育时期各异;随着生育时期推移,气孔限制值先减少后增加,抽穗期最低。出苗后54 d参试小黑麦种质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干草产量、枝条数显着正相关,粗蛋白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消化率显着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评价表明,有机物积累和小黑麦感病性对光合性能有显着影响。2.分蘖期-开花期小黑麦根系、茎秆、叶片的全氮含量逐渐降低,根系、茎秆、叶片干物质产量和氮素产量逐渐增加;分蘖期-孕穗期不同器官氮素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根系,抽穗期-开花期的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花序>根系。参试的6个小黑麦种质中,C31和C19的氮利用率较高。孕穗期对饲草型小黑麦氮素产量和氮素分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小黑麦种质的氮利用效率,再次是开花期根系氮素产量高低。3.(1)C31的干草产量(15514.92 kg·hm-2)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干草产量(11270.50 kg·hm-2)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石大1号的株高(152 cm)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31的枝条数(745.42万枝·hm-2)最高,除了与C17(681.25万枝·hm-2)无显着性差异外,显着高于其他种质;通过参试小黑麦种质营养品质比较可知,C24的CP含量(12.36%)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NDF(55.38%)含量最低,与C22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低于其他种质。C24的ADF(36.20%)含量最低,显着低于C17、C19。C24的DMD含量(63.08%)显着高于其他种质(2)小黑麦品系C31在甘肃省合作试验点(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兰州试验点(甘肃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均适合,但在合作试验点表现更佳;C17适合于合作点,C19适合于兰州点,石大1号和C22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值较低,不适合在兰州点和合作点生长。4.筛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最适合的栽培条件,本研究利用3因素(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降雨量)5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构建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三元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的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均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氮肥施用量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产量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种植密度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的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P<0.05)。(2)三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与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着(P<0.01)。(3)小黑麦新品系C31适合在生长季降雨量为318 mm-325 mm的合作地区生长。(4)生长季降雨量为322.07 mm时,小黑麦新品系C31的干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佳。在此降雨量下,氮肥施用量为289.17 kg N·hm-2,种植密度为579.40万基本苗·hm-2,模型预测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6732.50 kg·hm-2,干草营养品质的最大值为0.71。本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5.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本试验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小黑麦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肃南县康乐乡)开花期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其中临洮点有灌溉条件,其他试点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区。利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法和GGE(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对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参试的4个小黑麦种质中,品系P2的干草产量最高(12831.74 kg·hm-2),营养评价值最高(0.67),在临洮点和玛曲点具有广阔推广利用前景;品系P4的干草产量较高(10764.78 kg·hm-2),营养评价值较高(0.5);石大1号和中饲1048由于营养评价值低或干草产量低,在甘肃省6个试验点表现均不理想,不适合种植。(2)6个试点中,临洮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127.92 kg·hm-2)较高(位居第2),营养评价值(0.51)最高;玛曲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072.19 kg·hm-2)较高(位居第3),营养综合评价值(0.50)较高(位居第2),肃南马蹄乡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230.00kg·hm-2)最高(位居第1),营养综合评价值(0.47)较差(位居第4),其他3个试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较差;综合6个试验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评价值,临洮和玛曲为种植小黑麦最理想的区域。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小黑麦种质鉴定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张薇,耿雷跃,杨雅华,张启星[2](2015)在《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以2014年收获的5个粳稻品种和2013年收获的5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浓度的红墨水溶液和3个浓度的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对10份试验材料分别浸种4.5、12.0、24.0 h,测定种子的生活力,并与实际发芽率进行比较。研究表明:5.0%红墨水溶液和0.10%TTC溶液测定的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结果相关系数更高,TTC染色法比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不同浸种时间对这2种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以0.10%TTC和5.0%红墨水浸种12 h为佳,可以准确预测水稻发芽率。
周晓慧[3](2014)在《勋章菊抗寒新品种选育及低碳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勋章菊(Gazania rigens L.)为菊科勋章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非,头状花序,色彩丰富,昼开夜合,单花寿命长达10d左右。具有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抗逆性强、一次建植可多年保持成坪效果等优良特性,既可观叶也可观花,既能盆栽观赏也能露地栽植,是扮靓城市绿化景观、丰富地被草花多样性、构建低碳园林的新优地被花卉。本研究对勋章菊主要农艺观赏性状、优良单株选育、杂交亲本及后代植株在人工模拟自然环境(温度和干旱)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快速繁殖及低碳栽培养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园艺实习基地保存的种质资源园艺性状进行调查,进行人工杂交,并将收获的种子进行穴盘育苗,从‘星白’ב红纹’的杂交组合中选出一个优良单株(‘XH’),与亲本相比‘XH’的观赏价值更高。(2)低温(6℃、3℃、0℃、-3℃、-6℃)胁迫处理24h后,3个勋章菊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强度增加而升高;MDA含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与温度之间呈显着相关性;Pn、Tr、WUE、LUE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3℃处理24h后‘星白’、‘XH’和‘红纹’叶片变软下垂呈水渍状,‘XH’植株有少量叶片呈现绿色。-6℃胁迫处理时,‘星白’、‘XH’和‘红纹’植株已全部死亡,表明‘XH’抗寒能力高于‘红纹’。(3)高温(35℃、40℃、45℃、50℃、55℃)胁迫处理24h后,3个品种勋章菊相对电导率、MDA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ro含量逐渐上升;相对电导率、Pro含量与温度之间呈显着相关性;Pn、LUE随着温度胁迫程度增加,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Gs、Tr、WUE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0℃胁迫处理下,‘星白’、‘XH’和‘红纹’叶片边缘开始反卷变干,幼叶边缘同时有少量灼烧状斑点出现,‘XH’植株受害程度介于亲本之间。55℃胁迫处理下,‘星白’、‘XH’和‘红纹’植株已干枯死亡。‘XH’各生理指标介于双亲之间,其抗高温能力大小介于二者之间。(4)干旱(1d、4d、7d、10d、13d、16d)处理下,3个品种勋章菊相对电导率、Pro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MDA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勋章菊Pro含量与干旱胁迫天数之间呈现出极显着正相关性;Pn、Gs、Tr、WUE、LUE与干旱胁迫天数之间均呈现出极显着负相关性。干旱胁迫处理16d时,‘红纹’大部分叶片已干枯,‘星白’及‘XH’叶片有近一半叶片干枯。(5)利用改进容量法和称重法对勋章菊蔓枝及完整植株进行蒸腾速率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蔓枝和完整植株蒸腾速率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相同品种中,完整植株的蒸腾速率明显大于插穗;这一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植物日耗水量。(6)扦插育苗中,权衡生根率、生根量、根长及土壤成团情况四方面综合指标,基质种类以100%园土、园土:草木灰=1:2(V:V)为佳,‘星白’和‘红纹’均有很好的扦插效果,生根率在80%以上。(7)在苏州地区,‘XH’品种可以在不加温的条件下进行冬季扦插,使勋章菊的周年扦插育苗成为可能;采用大孔(54cm×48cm×8.5cm)穴盘进行扦插繁殖,有效缩短了育苗时间,减少了移钵嫁植的中间过程。
苗西磊[4](2013)在《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收获前的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气候灾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严重危害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穗发芽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培育抗穗发芽新品种一直是国际和国内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寻找新的抗穗发芽材料和抗穗发芽基因,并获得与抗穗发芽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现多个抗穗发芽基因的聚合,以期培育抗穗发芽新品种,对于保证我国小麦品质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CA0431/中优206配制的群体进行QTL定位分析,找到与CA0431穗发芽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期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二是利用中优206/CA9550//中优206复交F4代群体进行与穗发芽相关的Vp-1B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培育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系(种)。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本课题组培育的白粒抗穗发芽品系CA0431与优质强筋高感穗发芽小麦品种中优206杂交产生的F2及F2:3代群体,共220个株系,进行QTL分析。一共筛选了1,444对分子标记,有31对在双亲及抗感池中表现出了一致的多态性。然后,用这31对标记检测整个F2群体基因型并进行作图,形成了9个连锁群,覆盖了383cM的遗传距离。穗发芽抗性的广义遗传力为0.71。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定位到4个至少在2个环境下稳定存在的QTLs,分别位于2B和3A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QPhs.caas-2BL,QPhs.caas-3AS,QPhs.caas-3A和QPhs.caas-3A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7-9.9%、11.8-27.7%、2.8-16.3%和4.1-5.6%。在单个环境下一共可解释的总的表型变异为32.3-55.1%。这4个QTL均来自CA0431,其中,QPhs.caas-3AS是一个主效QTL,且在所有环境下稳定存在。而QPhs.caas-2BL是一个新的QTL,两侧标记分别为Xbarc1042和Xmag3319,在多个环境下也稳定存在,而且,这2个QTL所在的标记区间都较小,可以有效地用于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标记辅助育种。2.CA9550是本课题组培育的白粒抗穗发芽品系,其基因型为Vp-1Bbb,在中优206/CA9550//中优206杂交组合复交F1代,应用Vp-1Bb标记进行辅助筛选,后经3代自交和农艺性状选择,于复交F4代群体(90个株系)进行与穗发芽相关的标记Vp-1Bb的检测和抗穗发芽验证。结果,Vp-1Bbb基因型株系的平均穗发芽率最低,表明该基因对穗发芽的抗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与抗穗发芽亲本CA9550穗发芽率差异较大,说明CA9550的穗发芽抗性不仅仅是由Vp-1Bb基因控制,而是有多个基因控制的。同时我们也看出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若非质量性状,对于数量性状而言,单纯的依靠1-2个标记来进行筛选,其提高穗发芽抗性的有效性并不是很好。
任晶晶[5](2013)在《提高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品质的分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子居于农林业生产链条的最上源,是农林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种子品质优劣是影响农林业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是影响种子品质的原因众多,不仅包括种子基因,还包括了种子传粉或受精成败、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昆虫感染等原因。由于这些不可抗力的影响,收集的林木种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空粒、涩粒以及其它没有发芽力的种子。如何将这些空粒、涩粒及其它没有发芽力的种子进行剔除是我国林业种子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人工林面积大,根据全国森林资源第七次清查显示,中国森林面积为1.95亿公顷。其中,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占人工林面积的57%。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粗放,林业生产科技投入不足,种子分选技术的研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林业主要造林树种播种种子的品质差,种子发芽率低,出苗不均一,成为当前林业持续高效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对提高我国林木种子品质的需求极为迫切,开展林木种子分选技术的研究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不同种子适宜的水引发温度、引发含水量及引发时间,确定适合不同种子的水引发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合不同树种种子的干燥时间,完善IDS分选技术的条件,最后用近红外光谱仪对不同树种种子活力进行扫描分析,通过对不同波长分选结果的比较,研究适合不同树种的近红外光谱种子分选技术,建立适合南方林业实际生产的种子分选方法,提高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品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种种子的适宜水引发条件差异明显。杉木种子的最佳引发条件为在引发含水量40%、10℃下引发7d。马尾松种子的最佳引发条件为在引发含水量35%、15℃下引发7d。湿地松种子的最佳引发条件为在引发含水量40%、15℃下引发14d。火炬松种子的最佳引发条件为在引发含水量40%、15℃下引发7d。2、水引发分选技术可以显着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引发后的杉木种子的发芽率比未引发的杉木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13.77%,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增加了1.30d。引发后的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比未引发的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35.33%,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增加了2.92d。引发后的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比未引发的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4.74%,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减少了2.82d。引发后的火炬松种子的发芽率比未引发的火炬松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12.82%,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减少了1.17d。3、在干旱处理和人工老化处理中,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强,马尾松种子、湿地松种子和火炬松种子的发芽能力都在下降。在同等胁迫强度下,引发处理与未引发处理相比,引发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更高,发芽能力更强,证明引发处理过的种子的抗干旱的能力和抗老化的能力更强。4、不同树种种子的IDS分选条件不同。杉木种子的最佳IDS分选条件为:先将种子在引发温度10℃、引发含水量40%下引发7d,然后在30℃下干燥2h,然后将种子投入水中,收集下沉的种子。马尾松种子的最佳IDS分选条件为:先将种子在引发温度15℃、引发含水量35%下引发7d,然后在30℃下干燥4h,然后将种子投入水中,收集下沉的种子。湿地松种子的最佳IDS分选条件为:先将种子在引发温度15℃、引发含水量40%下引发14d,然后在30℃下干燥4h,然后将种子投入水中,收集下沉的种子。火炬松种子的最佳IDS分选条件为:先将种子在引发温度15℃、引发含水量40%下引发7d,然后在30℃下干燥4h,然后将种子投入水中,收集下沉的种子。5、IDS分选技术可以显着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分选后的杉木种子发芽率比未分选的杉木种子发芽率提高了27.19%,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增加了1.54d。分选后的马尾松种子发芽率比未分选的马尾松种子发芽率提高了37.23%,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增加了0.64d。分选后的湿地松种子发芽率比未分选的湿地松种子发芽率提高了5.15%,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减少了2.94d。分选后的火炬松种子发芽率比未分选的火炬松种子发芽率提高了5.84%,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减少了2.25d。IDS分选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品质。6、有活力种子与无活力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差异较大。近红外分选技术可以通过判别模型分析,鉴定出不同活力的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该技术可以作为林木种子种质资源鉴定的新技术。7、通过不同活力种子含水量差别与近红外光谱的对应关系,建立鉴定种子活力的方法。分析不同波长、不同判别模型对不同种子的分选效果发现,适合杉木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分选技术的条件为:波长780-2500nm、用PLS-DA分析、分辨率0.5nm、扫描次数32次。适合马尾松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分选技术的条件为:波长780-1100nm、用PLS-DA、OPLS-DA分析均可、分辨率0.5nm、扫描次数32次。适合湿地松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分选技术的条件为:波长780-2500nm和1100-2500nm均可、用PLS-DA、OPLS-DA分析均可、分辨率0.5nm、扫描次数32次。适合火炬松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分选技术的条件为:波长780-2500nm、用OPLS-DA分析、分辨率0.5nm、扫描次数32次。8、根据分选目的不同,选择不同分选技术。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种子品质,可选择水引发技术,简便高效;若剔除种子中空粒、涩粒等,可选择IDS分选技术,可以将种子中的绝大部分空粒、涩粒等无活力种子去除;若对单粒种子进行分选,可以选择NIR分选技术,对4种树种种子的有活力种子及无活力种子的识别率均可达到100%。
张坤[6](2008)在《麦秸强化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研究及场地中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综述了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盐”“油”污染土壤污染特性以及修复难点。基于秸秆类生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提出了麦秸促进油盐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的设想,即在耕作层土壤构建疏松麦秸层抑制返盐,利用麦秸转化产物吸附重金属离子以及为外源石油烃降解微生物提供优质碳源,促进其生长及对石油烃的降解。开展了实验室规模的油盐混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土柱实验表明疏松麦秸层可以促进洗盐和抑制返盐;麦秸转化所产生的糖类物质可为外源石油烃降解微生物阴沟肠杆菌(E. cloacae)和刺孢小克银汉霉菌(C. echinulata)提供优质碳源,麦秸转化所产生的腐殖酸可以吸附液相体系中的重金属离子;添加麦秸不仅可促进外源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对石油烃的降解,还可抑制土着微生物的竞争作用;随着石油烃的降解,土壤疏水性明显下降,有利于加速洗盐。考察了E. cloacae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优化了表面活性剂的产生条件(碳源、氮源、pH值等)。结果表明:E. cloacae所分泌的表面活性剂属不饱和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菲从模拟土壤——高岭土脱附到液相中,提高其生物可利用度而加速其生物降解。添加葡萄糖可促进E. cloacae分泌表面活性剂及其对于菲的降解。开展了面积7000m2的陈旧型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场地中试。结果表明:在耕作层土壤中构建疏松麦秸层可提高洗盐效率;修复地块的土壤电导率及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接近或达到正常耕地水平;施加麦秸的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显着提高,石油烃降解率达67%,小麦产量达正常耕地的72%。依据中试建立了修复技术场地实施规范。制备了包埋多环芳烃类降解真菌P. chrysosporium的木质素-海藻酸钙超大孔微球。结果表明:超大孔微球传质效果好并符合所包埋真菌的贴壁生长特性,促进了真菌的生长,引入木质素使得超大孔载体在包埋真菌的同时吸附富集菲,提高了其生物可利用度,有利于提高菲的降解速率。超大孔载体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石油烃降解菌菌剂形式。
刘世平[7](2006)在《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稻麦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栽培方式,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农田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稻麦的生长。通过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稻麦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周年效益的研究,揭示新型耕作栽培方式土壤供肥特征和稻麦吸肥与生长发育规律,为稻麦轻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为有效地开展免耕、合理轮耕和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网室和大田小区3年4种不同耕作栽培方式的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稻田免耕套种小麦留茬高度超过30 cm时,对晴天的透光率影响较大,影响小麦苗期生长。因此,从透光对小麦生长和秸秆自然还田两方面考虑,留茬高度在20~30 cm时较为适宜。免耕与秸秆覆盖麦田苗期高温晴天中午土壤的温度降低,而早晚的土温略高,土温的日较差比较小,日均土温稍有降低,而低温晴天和阴天的日均土温略高。(2)麦田干旱时免耕覆盖土壤含水率较高,下雨后透水性较好。免耕覆盖有助于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径流,增加水分渗透。在网室水泥池不渗漏的情况下,稻田秸秆还田后水体的pH值降低,化学耗氧量(COD)提高。还田30天内,pH值免耕覆盖还田比翻耕不还田最多降低1.0左右;翻耕还田、免耕高茬、免耕覆盖还田的COD分别为翻耕不还田的3倍、8-12倍和11-17倍。大田水体的pH值和COD变化没有这样大,对水稻生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3)免耕套种的耕层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均有所增加,但不会明显影响稻麦的生长。秸秆还田3年后,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翻耕还田比翻耕不还田分别增加2.0%-8.3%、2.9%-4.7%、0.1%-3.1%、10.7%-23.5%,以速效钾增加的幅度最高。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氮有一定的缓冲和调节作用,翻耕秸秆还田处理前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后期速效氮含量明显上升。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活动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碳源,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磷、钾的有效化,也有利于后期土壤速效磷、钾的提高,微生物生物量N增加,麦收时翻耕秸秆还田处理耕层土壤微生物量N最高,稻收时以免耕覆盖还田微生物量N最高,均为翻耕不还田的1倍。(4)麦田埋在土层7cm和14cm的秸秆腐解速度较快,且以埋深14cm最快,覆盖在表层较慢,说明秸秆与土壤密切接触,有利于秸秆腐解。稻田由于有水层的作用和高温高湿的环境,覆盖在表层秸秆腐解也较快。麦季稻秸覆盖还田一季后秸秆残留率在60%左右,埋在土层的残留率在40%左右;稻季麦秸覆盖还田一季后秸秆残留率在25%左右,而埋在土层的残留率在20%左右。覆盖还田秸秆固定的氮素较多,对稻麦生长供应的氮素没有翻入土壤的多,但可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提高氮肥利用率。随着还田秸秆的腐解,秸秆含氮率逐渐增加,全碳含量逐渐下降,秸秆C/N比降低。麦田稻秸表层C/N比一直较高,而稻田的麦秸表层C/N比最低,7cm最高。麦田和稻田前期不同埋深对秸秆全碳的影响不显着,C/N比主要取决于秸秆的含氮率。一季后麦田稻秸的C/N比在30左右,稻田麦秸的C/N比在15以上,比土壤腐殖质的C/N比高,说明一季后秸秆还都未完成其腐殖化过程。(5)秸秆覆盖会影响小麦种子的发芽出苗,基本苗减少,秸秆较多处小麦冻害较重。小麦累积干物重以翻耕处理较高,免耕处理较低,成熟期免耕比翻耕平均低15%左右,而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与翻耕秸秆覆盖还田、免耕高茬与翻耕不还田差异不显着。由于免耕套种小麦的含N、P率略低,含K率持平,累积N、P、K吸收量比翻耕处理低20%左右。在同期播种,相同播量的情况下,免耕套种小麦穗数较少,千粒重较高,第一年实际产量略低。但随着连续免耕时间的延长,残留秸秆较多,稻田水绵严重,影响套种小麦出苗,免耕处理产量明显降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比翻耕不还田平均降低7.27%,必须改变播种方式或轮耕。耕翻秸秆覆盖还田在麦季的产量有增有减,比翻耕不还田平均减产1%左右。免耕与秸秆还田的小麦容重降低,但出粉率提高,可改善小麦的商品品质。在土壤肥力较低时,免耕处理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降低趋势。而秸秆覆盖还田可提高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利于改善中、强筋专用小麦的品质。(6)与移栽稻相比,免耕套种水稻株高较低,单茎叶面积略小,生物量低,但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量增加迅速。从秸秆还田来看,水稻干物质的积累翻耕秸秆还田低于翻耕不还田,免耕套种覆盖低于免耕高茬,翻耕移栽秸秆还田处理在拔节期表现尤其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含氮磷钾率逐渐下降,秸秆还田前期与水稻争氮,后期又释放氮素供水稻吸收,植株含氮率成熟期免耕套种与移栽相差不大,但无论是秸秆还是籽粒,免耕和翻耕秸秆还田都显着高于翻耕不还田。成熟期植株含P、K率也以免耕和翻耕秸秆还田处理为高,翻耕不还田较低。累积吸收N、P、K的量均以免耕覆盖和翻耕秸秆还田处理较高,免耕高茬和翻耕不还田较低,免耕覆盖还田与翻耕还田、免耕高茬与翻耕不还田间差异不明显。解决好套种水稻的立苗和草害等问题,套种水稻的产量可与移栽水稻的产量持平或略增。翻耕秸秆还田的水稻产量最高,平均比翻耕不还田增产3%左右。免耕套种覆盖还田也能获得较高产量,比翻耕不还田增产0.8-3.1%。在亩穗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免耕套种水稻每穗实粒数较少,千粒重较高,套种水稻可获得较高产量。主要是水稻后期根系活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抗病抗逆性强。水稻免耕套种可明显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其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翻耕移栽秸秆还田也能提高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略有降低。水稻免耕套种和秸秆还田可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使其胶稠度变软,稻米品质变优;而水稻移栽秸秆还田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略增,胶稠度变硬。(7)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表明,不同处理养分肥力指标(NFI)以免耕秸秆还田最高,耕翻不还田最低;但综合肥力指标(IFI)却以耕翻秸秆还田最高,免耕高茬最低,主要受土壤容重影响。可以认为,综合肥力指标是耕地现实持续生产力的标志,养分肥力指标是耕地潜在持续生产力的标志。翻耕秸秆还田耕地现实持续生产力最好,免耕秸秆还田有较高的耕地潜在持续生产力。免耕套种的小麦产量较低,水稻产量有所增加,考虑节省的秧田种植小麦,则稻麦年产量免耕套种高于翻耕。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在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后,采用稻麦免耕套种方式,能增加稻麦两熟的周年产量,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收效果。稻麦周年产量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以免耕套种秸秆还田最高,免耕高茬次之,翻耕秸秆还田较低,翻耕不还田最低。翻耕秸秆还田比不还田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如果考虑到秸秆还田后所带来的土壤肥力效应和减少肥料用量,增产增收效果更为明显。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运用综合评分法对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周年生产力综合评价,选择产量和产值作为高产的指标,选用低成本和纯收入作为高效的指标,选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NFI和IFI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根据高产、高效和可持续等总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高产为35%,高效为35%,可持续为30%,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高产指标中年产量为20%,总产值为15%:高效指标中总成本为15%,纯收入为20%,可持续指标中NFI为10%,IFI为20%。4个耕作栽培方式综合评分结果:免耕套种秸秆还田得分最高,周年生产力最好,免耕高茬次之,耕翻还田再次,耕翻不还田得分最低,周年生产力最差。
顾松平[8](2003)在《麦种有效性速测法》文中研究表明 一、保温瓶速测法 取麦种两份,每份100粒,放入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分别装入两只小布袋中。在保温瓶内放1/3的水,水温调至30~35℃。将装好种子的两只小布袋用线绳吊在保温瓶内上方的水蒸气中,以后每天检查一次保温瓶内水温,使其始终保持在30~35℃,3天后取出麦种,根据发芽情况计算出发芽率。 二、砖块速测法 取麦种两份,每份100粒,选30平方厘米的疏松土壤,松土整平后浇透水。找两块吸湿性强的砖块吸足水分。先用砖块在整平的土壤上规划好区域,将两份麦种分别撒在两块砖规划的区域内,压上砖块。将砖块浇透水,以后每天浇一次水,保
顾松平[9](2003)在《麦种发芽率速测法》文中研究指明
张天福[10](2002)在《棉种发芽速测法》文中指出
二、麦种发芽率速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种发芽率速测法(论文提纲范文)
(1)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光合性能 |
2.1.1 叶面积指数 |
2.1.2 光合生理指标 |
2.2 氮素利用和分配 |
2.2.1 氮效率指标 |
2.2.2 氮效率的决定因素 |
2.3 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
2.4 小黑麦的栽培技术研究 |
2.5 小黑麦的适应性研究 |
3 研究内容 |
3.1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
3.2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
3.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
3.4 饲草型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
3.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
4 研究目标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性能 |
2.1.1 小黑麦种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
2.1.2 不同生育时期间小黑麦光合性能的差异 |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
2.2 小黑麦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与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关系 |
2.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
2.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
2.5.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1 主成分 |
2.5.2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2 主成分 |
2.6 基于光合性能的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光合性能差异分析 |
3.2 光合性能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3.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
3.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
3.6 基于光合性能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
4 结论 |
第三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含量 |
2.1.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
2.1.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小黑麦不同器官氮含量差异 |
2.2 氮素产量 |
2.2.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
2.2.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
2.2.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氮素产量差异 |
2.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分配的规律 |
2.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综合分析 |
2.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
2.4.2 饲草型小黑麦主成分分析 |
2.5 基于氮利用效率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
2.5.1 小黑麦种质间的差异 |
2.5.2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氮含量的差异分析 |
3.2 氮素产量的差异分析 |
3.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产量分配的规律 |
3.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
3.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
3.4.2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
3.5 基于氮利用效率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
4 结论 |
第四章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括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相关指标 |
2.1.1 试验点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
2.1.2 小黑麦种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
2.1.3 试验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
2.2 小黑麦营养品质相关指标 |
2.2.1 试验点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
2.2.2 小黑麦种质间营养品质的差异 |
2.2.3 试验点×小黑麦种质交互作用间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
2.3 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3.1 建立标准品种和供试种质的各项性状 |
2.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3.3 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重 |
3 讨论 |
3.1 不同试验点间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
3.2 小黑麦种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
3.3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交互作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
3.4 小黑麦种质的综合评价 |
4 结论 |
第五章 饲草型小黑种质的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草产量 |
2.2 营养品质 |
2.3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
2.4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分析 |
2.4.1 全局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
2.4.2 局部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
2.5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验证 |
3 讨论 |
3.1 降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
4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草产量 |
2.1.1 单因素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
2.1.2 试点×种质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
2.2 营养品质 |
2.2.1 单因素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
2.2.2 试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
2.3 综合评价 |
2.4 小黑麦种质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平均表现及稳定性 |
2.4.1 干草产量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
2.4.2 营养品质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
2.5 小黑麦种质最佳种植区域的筛选 |
2.5.1 干草产量 |
2.5.2 营养品质 |
2.6 小黑麦种质与环境的优选 |
3 讨论 |
3.1 高产优质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
3.2 小黑麦种植区域的筛选 |
4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研究 |
1.2 小黑麦氮素利用和分配 |
1.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
1.4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
1.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
1.6 整体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2)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常规方法。 |
1.2.2 红墨水染色法。 |
1.2.3 TTC染色法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 。 |
1.3 数据处理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种子活力与发芽率相关性 |
2.2 方差分析 |
2.3 TTC法和红墨水法的比较 |
2.4 不同浓度的红墨水测定种子生活力比较 |
2.5 不同浓度TTC测定种子生活力比较 |
2.6 依据回归方程测定实际发芽率 |
3 结论与讨论 |
(3)勋章菊抗寒新品种选育及低碳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勋章菊研究现状 |
1.1.1 勋章菊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
1.1.2 勋章菊优良特性 |
1.1.3 勋章菊属分类研究 |
1.1.4 勋章菊相关研究 |
1.2 抗性研究进展 |
1.2.1 抗寒性研究 |
1.2.2 抗热性研究 |
1.2.3 抗旱性研究 |
1.3 逆境胁迫对光合特性影响概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勋章菊杂交优良单株选育及农艺性状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人工杂交 |
2.2.2 杂交后代初选、复选 |
2.2.3 勋章菊亲本及 F1 农艺性状 |
2.3 讨论 |
2.3.1 人工杂交 |
2.3.2 杂交后代初选、复选 |
2.3.3 勋章菊亲本及 F1 农艺性状 |
第三章 温度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3 样品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低温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特性影响 |
3.2.2 低温胁迫对勋章菊生理特性影响 |
3.2.3 高温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特性影响 |
3.2.4 高温胁迫对勋章菊生理特性影响 |
3.3 讨论 |
3.3.1 低温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2 低温胁迫对勋章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3 高温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4 高温胁迫对勋章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3 样品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旱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特性影响 |
4.2.2 干旱胁迫对勋章菊生理特性影响 |
4.2.3 蒸腾速率测定 |
4.3 讨论 |
4.3.1 干旱胁迫对勋章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2 干旱胁迫对勋章菊影响 |
4.3.3 蒸腾速率测定 |
第五章 勋章菊低碳栽培技术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1.3 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效育苗技术 |
5.2.2 建植后养护技术 |
5.2.3 生长年限对勋章菊扦插苗景观效果影响 |
5.3 讨论 |
5.3.1 高效育苗技术 |
5.3.2 建植后养护技术 |
5.3.3 生长年限对勋章菊扦插苗景观效果影响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主要缩略词 |
致谢 |
(4)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穗发芽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
1.2 小麦穗发芽鉴定方法 |
1.3 影响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因素 |
1.3.1 环境因素的影响 |
1.3.2 籽粒休眠与穗发芽抗性 |
1.3.3 α-淀粉酶与穗发芽抗性 |
1.3.4 α-淀粉酶抑制蛋白与穗发芽抗性 |
1.3.5 迟熟α-淀粉酶(LMA)与穗发芽抗性 |
1.3.6 其它因素对穗发芽的影响 |
1.4 降低穗发芽危害的途径 |
1.4.1 栽培途径 |
1.4.2 化学药剂途径 |
1.4.3 加工途径 |
1.4.4 遗传育种途径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CA0431/中优206穗发芽抗性QTL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调查及穗发芽鉴定 |
2.1.3 统计分析 |
2.1.4 基因组DNA提取 |
2.1.5 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Analysis)分池分析法 |
2.1.6 分子标记的检测 |
2.1.7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穗发芽抗性分析 |
2.2.2 遗传图谱的构建和穗发芽抗性QTL的检测 |
2.2.3 不同QTL的组合效应 |
2.3 讨论 |
2.3.1 穗发芽研究方法 |
2.3.2 穗发芽抗性QTL位点 |
2.3.3 QTL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抗穗发芽分子标记Vp-1Bb辅助选择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调查及穗发芽抗性鉴定 |
3.1.3 基因组DNA提取 |
3.1.4 分子标记的检验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群体及双亲的穗发芽率 |
3.2.2 不同株系的分子标记鉴定 |
3.2.3 不同基因型之间穗发芽率之差异 |
3.3 讨论 |
3.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性验证 |
第四章 结论 |
4.1 CA0431/中优206穗发芽抗性QTL分析 |
4.2 抗穗发芽分子标记Vp-1Bb辅助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提高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品质的分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引发分选技术研究进展 |
1.1.1 种子引发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2 种子引发效果的研究进展 |
1.1.3 水引发效果的研究进展 |
1.2 IDS分选技术研究进展 |
1.3 近红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NIR技术的基础理论 |
1.3.2 NIR技术的关键因素 |
1.3.3 NIR技术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引发分选技术试验设计 |
2.2.2 IDS分选技术试验设计 |
2.2.3 NIR光谱分选技术试验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2.4.1 水引发分选技术及IDS分选技术数据统计分析 |
2.4.2 NIR分选技术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的作用 |
3.1.1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杉木种子的影响 |
3.1.2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马尾松种子的影响 |
3.1.3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湿地松种子的影响 |
3.1.4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火炬松种子的影响 |
3.2 不同种子水引发分选技术分选效果研究 |
3.2.1 干旱处理对不同种子水引发分选技术分选效果的作用 |
3.2.2 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种子水引发分选技术分选效果的作用 |
3.3 IDS分选技术对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的作用 |
3.3.1 IDS分选技术对杉木种子的影响 |
3.3.2 IDS分选技术对马尾松种子的影响 |
3.3.3 IDS分选技术对湿地松种子的影响 |
3.3.4 IDS分选技术对火炬松种子的影响 |
3.4 不同种子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分选效果研究 |
3.4.1 NIR分选技术对杉木种子的作用 |
3.4.2 NIR分选技术对马尾松种子的作用 |
3.4.3 NIR分选技术对湿地松种子的作用 |
3.4.4 NIR分选技术对火炬松种子的作用 |
3.4.5 NIR吸收谱带鉴别不同活力种子的原因分析 |
3.4.6 适宜不同树种的NIR分选条件选择 |
3.5 适宜不同树种的分选技术选择 |
4 讨论 |
4.1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种子的作用 |
4.1.1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
4.1.2 水引发分选技术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4.2 IDS分选技术对种子的作用 |
4.3 近红外光谱(NIR)分选技术对种子的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麦秸强化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研究及场地中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2 盐污染土壤的治理 |
1.2.1 油田产出水污染 |
1.2.2 土壤水盐运动 |
1.2.3 盐污染土壤的治理 |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3.1 生物修复技术分类 |
1.3.2 生物强化修复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
1.3.3 生物可利用度 |
1.3.4 生物强化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4.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泌 |
1.4.2 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作用机制 |
1.5 油盐污染土壤特点及治理难点 |
1.5.1 油盐污染土壤特点 |
1.5.2 治理难点 |
1.6 秸秆类生物质强化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机理的提出 |
1.6.1 秸秆类生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 |
1.6.2 麦秸强化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机理 |
1.7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麦秸的生物转化及其对盐污染治理过程的强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麦秸的生物转化 |
2.2.3 腐殖酸对Cu~(2+)的吸附 |
2.2.4 水浸洗盐 |
2.3 麦秸的生物转化 |
2.3.1 麦秸的降解及糖产物分析 |
2.3.2 麦秸的结构变化 |
2.3.3 麦秸在土壤中转化形成腐殖酸 |
2.4 腐殖酸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
2.4.1 腐殖酸的表征 |
2.4.2 腐殖酸对Cu~(2+)的吸附 |
2.4.3 Cu~(2+)的脱附 |
2.4.4 泥浆体系下Cu~(2+)的吸附 |
2.5 油盐污染土壤洗盐模拟研究 |
2.5.1 石油烃含量对污染土壤洗盐的影响 |
2.5.2 麦秸促进洗盐效果考察 |
2.5.3 麦秸层对返盐的抑制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麦秸强化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细菌、真菌的培养及接种 |
3.2.3 石油污染土壤样品制备 |
3.2.4 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强化修复 |
3.2.5 细菌和真菌生物量的检测 |
3.2.6 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测定 |
3.2.7 石油中饱和烃、芳烃、沥青胶质的测定 |
3.3 麦秸对微生物的影响 |
3.3.1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行为 |
3.3.2 脱氢酶活性 |
3.4 石油烃的生物降解 |
3.4.1 总石油烃含量的变化 |
3.4.2 石油烃组分分析 |
3.4.3 污染土壤疏水性变化 |
3.4.4 油盐污染土壤修复策略 |
3.5 麦秸对土着菌竞争作用的抑制 |
3.6 N、P 元素含量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E. cloacae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鉴定及其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E. cloacae 的培养 |
4.2.3 培养液乳化系数的测定 |
4.2.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粗提及鉴定 |
4.2.5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
4.2.6 菲的脱附 |
4.2.7 菲的生物降解 |
4.2.8 菲的检测 |
4.3 E. cloacae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鉴定 |
4.3.1 显色反应 |
4.3.2 FTIR 谱图 |
4.3.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4.3.4 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活性的pH 值稳定性 |
4.4 E. cloacae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过程优化 |
4.4.1 碳源的影响 |
4.4.2 碳氮比的影响 |
4.4.3 pH 值的影响 |
4.5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菲生物可利用度及其生物降解的影响 |
4.5.1 菲的生物可利用度 |
4.5.2 菲的生物降解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麦秸强化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业试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场地 |
5.2.2 工业试验方法 |
5.2.3 土壤取样及检测 |
5.2.4 土壤电导率检测 |
5.2.5 小麦产量及品质测定 |
5.2.6 统计分析方法 |
5.3 洗盐过程 |
5.3.1 土壤电导率 |
5.3.2 土壤盐离子含量变化 |
5.3.3 麦秸层转化 |
5.4 石油烃生物降解 |
5.4.1 微生物的生长 |
5.4.2 总石油烃含量变化 |
5.5 试验地块的理化性质分析与土壤生态环境的恢复 |
5.5.1 理化性质分析 |
5.5.2 生态环境恢复 |
5.6 小麦种植试验 |
5.6.1 小麦种植前土壤参数 |
5.6.2 小麦出苗、生长及产量 |
5.6.3 小麦品质检测 |
5.7 成本核算 |
5.8 本章总结 |
第6章 木质素-海藻酸钙超大孔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考察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P. chrysosporium 孢子接种物的制备 |
6.2.3 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 |
6.2.4 微球传质性能的考察 |
6.2.5 P. chrysosporium 的培养 |
6.2.6 菲的吸附实验 |
6.2.7 菲的降解实验 |
6.2.8 菲浓度测定 |
6.2.9 海藻酸钙微球的表征 |
6.3 超大孔微球制备 |
6.3.1 海藻酸钠浓度对微球形态的影响 |
6.3.2 海藻酸钙超大孔微球的制备 |
6.4 P. chrysosporium的生长行为 |
6.4.1 P. chrysosporium 的生长动力学 |
6.4.2 P. chrysosporium 生长特性考察 |
6.5 固定化P. chrysosporium对菲的生物降解 |
6.5.1 菲吸附等温线 |
6.5.2 菲吸附动力学 |
6.5.3 菲的生物降解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附录A.1 实验仪器 |
附录A.2 主要试剂 |
附录B 微生物检测方法 |
附录B.1 细菌平板计数法 |
附录B.2 麦角固醇含量测土壤中真菌生物量 |
附录C 土壤相关分析 |
附录C.1 土壤腐殖酸的提取方法 |
附录C.2 脱氢酶活性测定(TTC assay) |
附录C.3 土壤疏水性的检测方法 |
附录D 其他分析方法 |
附录D.1 石油组分分析 |
附录D.2 DNS 方法检测葡萄糖浓度 |
附录D.3 Cu~(2+)的测定方法 |
附录E 海藻酸钙微球制备原理及仪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稻麦两熟耕作栽培方式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
2.1.1 稻麦两熟耕作栽培方式的研究概况 |
2.1.2 稻麦两熟耕作栽培方式的新特点 |
2.1.3 稻麦两熟耕作栽培方式的发展趋势 |
2.2 国内外免耕研究概况与进展 |
2.2.1 国外免耕研究概况 |
2.2.2 国内免耕研究概况与进展 |
2.2.2.1 免耕研究取得的成就 |
2.2.2.2 免耕技术发展趋势 |
2.2.3 轮耕研究进展 |
2.3 稻麦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 |
2.3.1 秸秆还田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3.2 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 |
2.3.3 秸秆还田的分解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4 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
2.4 稻麦免耕套种秸秆还田农作制的研究概况 |
2.4.1 稻套麦的研究概况 |
2.4.2 麦套稻的研究概况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式 |
2.3.1 供试品种 |
2.3.2 种植方式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透光率测定 |
2.4.2 土壤温度测定 |
2.4.3 土壤水分测定 |
2.4.4 稻田水体pH值、化学耗氧量测定 |
2.4.5 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测定 |
2.4.6 土壤有机质利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
2.4.7 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留茬高度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1 对麦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2 对麦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3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的影响 |
3.2.3.1 对麦田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的影响 |
3.2.3.2 对稻田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供肥特性的影响 |
3.3.3.1 麦田土壤的供肥特性 |
3.3.3.2 稻田土壤的供肥特性 |
3.4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稻田水体pH值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秸秆还田若干效应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一 稻麦秸秆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芽、幼根生长的影响 |
2.1.1 供试地点 |
2.1.2 供试品种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试验二 麦稻两熟地区秸秆不同埋深对还田秸秆腐解进程的影响 |
2.2.1 供试地点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3.1 秸秆腐解速度的测定 |
2.2.3.1 秸秆全氮和全碳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麦秸秆浸出液对小麦发芽率和幼芽、幼根生长的影响 |
3.1.1 稻麦秸秆浸出液对小麦发芽率和幼芽、幼根生长的影响 |
3.1.2 稻麦秸秆浸出液对水稻发芽率和幼芽、幼根生长的影响 |
3.2 麦田稻秸的腐解进程 |
3.2.1 不同埋深对稻秸腐解速率的影响 |
3.2.2 秸秆含氮率与残留氮量 |
3.2.3 秸秆全碳含量 |
3.2.4 秸秆C/N比 |
3.3 稻田麦秸的腐解进程 |
3.3.1 不同埋深对麦秸腐解速率的影响 |
3.3.2 秸秆含氮率与残留氮量 |
3.3.3 秸秆全碳含量 |
3.3.4 秸秆C/N比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式 |
2.3.1 供试品种 |
2.3.2 种植方式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小麦植株生长的测定与调查 |
2.4.2 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2.4.3 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4.4 小麦品质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小麦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1 株高 |
3.1.2 节间长度 |
3.1.3 叶面积 |
3.1.4 根系 |
3.1.5 干物质积累 |
3.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小麦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
3.2.1 植株含氮率和累积吸氮量 |
3.2.2 植株含磷率和累积吸磷量 |
3.2.3 植株含钾率和累积吸钾量 |
3.3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4.1 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3.4.3 对小麦淀粉粘滞性RVA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式 |
2.3.1 供试品种 |
2.3.2 种植方式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1 水稻植株生长的测定 |
2.4.2 水稻根系生长与活力测定 |
2.4.3 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2.4.4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 |
2.4.5 稻米品质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1 对株高的影响 |
3.1.2 对水稻伸长节间长度的影响 |
3.1.3 对上三叶叶片大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3.1 对上三叶叶片大小的影响 |
3.1.3.2 对上三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4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水稻根系分布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1 对水稻根系分布的影响 |
3.2.2 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水稻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
3.3.1 对水稻植株含氮率和累积吸氮量的影响 |
3.3.2 对水稻植株含磷率和累积吸磷量的影响 |
3.3.3 对水稻植株含钾率和累积吸钾量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1 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3.5.2 对稻米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
3.5.3 对米粉粘滞性特征值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土壤肥力和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和指标选择 |
2.1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 |
2.2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周年生产力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 |
3.1.1 对评价指标值的处理 |
3.1.2 单项肥力权重的确定 |
3.1.3 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计算 |
3.2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分析 |
3.2.1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的稻麦周年产量生产力 |
3.2.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的稻麦周年经济生产力 |
3.2.2.1 稻麦周年投入结构的分析 |
3.2.2.2 稻麦周年经济效益分析 |
3.3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周年生产力综合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 稻麦两熟制还田秸秆的腐解进程和C、N矿化 |
1.3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
1.3.1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3.2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土壤肥力和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
2 讨论 |
2.1 关于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与农田生态环境的问题 |
2.2 关于秸秆还田的效应和技术问题 |
2.3 关于麦套稻的问题 |
2.4 关于稻麦两熟制土壤可持续耕作问题 |
2.4.1 稻麦两熟制传统土壤耕作与少免耕的利弊 |
2.4.2 轮耕是稻麦两熟农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技术措施 |
2.4.3 稻麦两熟制土壤耕作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3 主要创新点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3.1 主要创新点 |
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麦种发芽率速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D]. 刘晶.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2]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J]. 张薇,耿雷跃,杨雅华,张启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8)
- [3]勋章菊抗寒新品种选育及低碳栽培技术研究[D]. 周晓慧. 苏州大学, 2014(10)
- [4]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 苗西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5]提高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品质的分选技术研究[D]. 任晶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1)
- [6]麦秸强化油—盐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研究及场地中试[D]. 张坤. 清华大学, 2008(11)
- [7]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D]. 刘世平. 扬州大学, 2006(01)
- [8]麦种有效性速测法[J]. 顾松平. 农村经济与技术, 2003(01)
- [9]麦种发芽率速测法[J]. 顾松平. 中国农垦, 2003(01)
- [10]棉种发芽速测法[J]. 张天福. 中国种业,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