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过敏大豆制品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梅,彭乔烽,魏嘉[1](2020)在《大豆致敏蛋白脱敏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大豆是一种富含多种优质营养蛋白的主要生产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等领域,同时也含有能够引起过敏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致敏蛋白,且含量较高,引起的过敏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攀升,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生命健康问题。按照传统方法避免食用大豆产品并不可行,因此通过一定的脱敏方法降低大豆蛋白致敏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大豆致敏蛋白的过敏机制、脱敏方法及低致敏性大豆制品的开发,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邢广良[2](2019)在《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蛋白质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主要营养素之一。单一蛋白来源的食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混合蛋白食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明确提出“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着力发展双蛋白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本文以优质植物蛋白来源的豆浆和优质动物蛋白来源的牛奶混合后作为营养基质,以乳酸菌联合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作为“生物凝固剂”发酵制备双蛋白凝胶,并将其命名为“双蛋白生物豆腐”,其兼得植物-动物蛋白互补的营养特征和益生特性。虽然大豆和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二者均含有可引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蛋白质。通过“生物凝固”方式制备的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抗原性是否发生变化有待探究。本文基于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乳酸菌联合MTG酶诱导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蛋白质的凝胶行为,为进一步探索其凝胶机理奠定基础;通过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探究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经乳酸菌、MTG酶或两者联用处理的大豆蛋白及牛奶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抗原性变化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通过监测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得知混合乳仅在MTG酶作用下孵育4 h不能凝乳,仅在乳酸菌作用下能凝乳但储能模量(G’)值显着低于乳酸菌和MTG酶联用时的G’值(P<0.05)且二者联用制备的双蛋白凝胶中蛋白网络结构更加致密。蛋白电泳及质谱结果表明,乳酸菌和MTG酶联合使用能够明显增加蛋白质之间或者之内的共价交联程度,其凝胶过程可分为三步:首先大部分大豆蛋白的7S和11S酸性亚基先被MTG酶交联,该阶段体系内pH值变化不明显;随后,所有7S亚基、11S酸性亚基以及牛奶蛋白中部分β-CN和κ-CN亚基被交联,这期间乳酸菌开始产酸,蛋白质表面负电荷逐渐被中和;最后,除部分11S碱性亚基及部分酪蛋白、乳清蛋白亚基外,绝大多数的蛋白亚基均被交联,蛋白表面的负电荷为零,蛋白网络结构形成。整体而言,经过4h孵育,双蛋白凝胶中包含所有的7S蛋白亚基,11S酸性蛋白亚基(A1a,A1b,A2,A3 及 A4)和部分 11S 碱性蛋白亚基(B1a)、αs1-CN、αs2-CN、β-CN、κ-CN及β-LG。在混合体系中,大豆蛋白相比牛奶蛋白而言更容易被MTG酶交联,这与大豆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赖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2.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添加MTG酶会显着影响生物豆腐消化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程度,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水解度、小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低于未添加MTG酶组,但其蛋白颗粒的粒径分布在各消化阶段均显着高于不添加MTG酶的生物豆腐(P<0.05)。这些结果证实MTG酶的添加使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抵抗胃肠道消化酶水解的能力增强,这对于增加饱腹感、控制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或许具有积极影响。3.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以豆浆、牛奶以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比较MTG酶、乳酸菌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时对各体系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β-LG)抗原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经过体外消化后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豆浆或牛奶的单一体系还是混合乳体系,相比于单独使用乳酸菌或单独使用MTG酶而言,乳酸菌和MTG酶联合使用更有利于降低大豆蛋白及β-LG的抗原性,特别是在混合乳体系内,降低效果尤为显着。胃肠道消化期间,经MTG酶交联后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β-LG的抗原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添加乳酸菌和MTG酶制备的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及β-LG的抗原性在消化前后均表现出最低值,这为开发低致敏性的大豆牛奶制品提供理论支撑。4.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在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与单独使用乳酸菌或MTG酶的样品组相比,二者联用可使体系内粒子的平均粒径显着增大(P<0.05),Zeta-电位绝对值显着降低(P<0.05)且游离巯基含量也明显下降。MTG酶的交联作用可以改变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使α-螺旋含量占比升高,而无规则卷曲结构占比量下降,从而使蛋白结构趋向于有序,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出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LG潜在的抗原表位,与现有研究报道的抗原表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预测得到的抗原表位能被MTG酶交联起来,这可能是导致过敏蛋白抗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龚育清[3](2015)在《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消化性和过敏原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大豆蛋白不仅可用于生产各式各样的豆制品,还作为配料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然而,大豆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八大类过敏食品之一,其中,大豆球蛋白被认为是大豆中主要过敏原之一,占种子总蛋白的19.5%~23.1%。据调查发现,世界范围内,约有0.4%的儿童受到大豆过敏的影响,此外,随着大豆制品越来越多,成年人大豆过敏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作为一种常用的交联酶,能改善蛋白质凝胶特性、流变学特性、溶解性、乳化性和保水性等加工特性,因而在大豆蛋白产品或添加大豆蛋白的产品中被大量使用,然而MTG改性修饰对大豆过敏原蛋白的过敏原性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本文以大豆球蛋白为研究对象,探讨MTG交联修饰对蛋白结构、消化性、抗原性和过敏原性的影响,为通过MTG调控大豆球蛋白以及大豆蛋白产品的过敏原性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工作分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大豆球蛋白及其酸性链和碱性链的分离纯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MTG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与过敏原性的影响;pH-shifting与MTG协同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与过敏原性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利用凝胶过滤层析和亲和层析制备出纯度高达94%的大豆球蛋白,并将大豆球蛋白变性后利用等电点沉淀法成功将大豆球蛋白酸性链和碱性链进行分离。利用酸水解法对大豆球蛋白及其酸、碱性链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性链和碱性链氨基酸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酸性链中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总含量远高于碱性链,碱性链中含有量非常高的疏水性氨基酸。2.通过SDS-PAGE鉴定和溶解度分析,探讨了 MTG催化大豆球蛋白中酸性链和碱性链发生交联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球蛋白酸性链和碱性链都是MTG的有效底物,但是,对于天然大豆球蛋白而言,由于其碱性链位于大豆球蛋白六聚体分子内部,使得MTG无法接近其相应的作用位点,因而很难催化其发生交联反应;酸性链与碱性链交联后可以提高碱性链的溶解性,有利于碱性链的展开。3.采用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解析MTG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TG交联修饰能提高天然大豆球蛋白的热稳定性,有利于蛋白保持有序的二级结构,维持其稳定的空间结构;而对于热变性预处理的大豆球蛋白,MTG交联修饰能促进蛋白质结构的展开,并有降低其疏水性的作用。4.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和竞争ELISA法评估MTG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消化性以及抗原性与过敏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球蛋白经MTG交联修饰后,改性蛋白的消化性明显降低,且消化产物的抗原性显着升高,而消化产物的过敏原性与预处理条件有关,其中天然大豆球蛋白经MTG交联修饰后其消化产物的过敏原性增强,而热变性预处理的大豆球蛋白经MTG交联修饰后其消化产物的过敏原性显着降低。5.通过表面游离巯基含量检测、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解析pH-shifting与MTG协同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酸性条件(pH 1)pH-shifting能够促使大豆球蛋白空间结构的展开,改变其原有的低聚体结构,并通过二硫键的重排产生大量以二硫键桥连的高聚物;而碱性条件(pH 13)pH-shifting则不仅会破坏大豆球蛋白的低聚体结构,还能使大豆球蛋白部分水解。对于pH1-shifting处理的大豆球蛋白,MTG交联对其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包埋和折叠为主;而对于经pH13-shifting处理的大豆球蛋白,MTG交联对其结构的影响较小。6.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和竞争ELISA法评估pH-shifting与MTG协同修饰对大豆球蛋白消化性、抗原性与过敏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1-shifting与MTG交联复合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豆球蛋白的过敏原性,但是会导致其抗原性显着性增强,同时增强其抗胃肠消化性;而pH13-shifting与MTG交联复合改性不仅可以显着的降低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和过敏原性,同时,复合改性蛋白具有与天然大豆球蛋白相似的消化性。
黄海燕,张慧,陈亮,肖志刚[4](2015)在《食品中过敏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物过敏这一食源性疾病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生产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依据近年来有关食品过敏的研究成果,从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食物过敏因素来源、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及食物过敏因素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综述了食物过敏因素的研究进展。对过敏因素在食品加工处理的稳定性研究,过敏原检测方法,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研究现状,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颁布的法规,对食物过敏因素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新的展望,未来食品过敏的研究将从过敏食物或食品的适当标注,开发低敏食品并的建立和使用食物过敏数据库几个方面入手来控制食品过敏因素的风险。
高学梅,席俊,陆启玉[5](2014)在《大豆中主要过敏原的研究现状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引起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过敏原食物之一。该文重点介绍了大豆中主要过敏原Gly m Bd 30K、Gly m Bd 28K和Gly m Bd 60K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龚育清,杨安树,陈红兵,祖琴琴[6](2014)在《基于生物技术控制大豆过敏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大豆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大豆也是公认的八大主要过敏食物之一。大豆中的主要过敏原包括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以及7S球蛋白组分中两个低丰度蛋白Gly m Bd 28K和Gly m Bd 30K等。迄今为止,生物育种、酶法改性和微生物发酵等生物技术是控制大豆过敏原致敏性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些方法还能改善大豆及其制品的功能特性。其中,生物育种是一种从根源上去除大豆过敏原蛋白的方法;酶法改性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具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前景;而微生物发酵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生产脱敏大豆蛋白制品的方法。
郑留学[7](2013)在《速溶豆芽粉及其制备发酵酸奶的研究》文中指出实验室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垦农29、垦农30、黑农53三个品种大豆在发芽期间的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大豆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大分子量蛋白质逐渐分解,而小分子蛋白则有所增加,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模式逐渐接近。大豆发芽期间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饱和脂肪酸比例有所上升,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但降幅不大。大豆发芽过程中,矿物质元素钙、铁、磷、总灰分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有所下降;维生素C和异黄酮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为此,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豆发芽过程中各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的变化,确定最佳发芽时间,最后以发芽96h的大豆芽为材料,研究速溶豆芽粉的制备工艺,再以鲜牛乳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研制一种具有豆香味并具有保健功能的酸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速溶豆芽粉制备工艺的研究根据蛋白质的溶出率,对加热搅拌法和超声波法制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制浆法为超声波法,超声波法制浆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10,超声时间为40min,超声温度为45℃。速溶豆芽粉制备过程中煮浆温度95℃、煮浆时间10min,豆浆真空浓缩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90MPa,喷雾干燥时进风温度为185℃、出风温度85℃。(2)速溶豆芽粉理化性质分析速溶豆芽粉蛋白质含量55.3%,脂肪含量14.1%,水分3.6%符合《GBT18738-2006速溶豆粉和豆奶粉》营养标准;外观、气味与滋味、杂质等感官指标符合上述标准;大肠菌群、致病菌与霉菌符合上述标准,受实验条件限制,菌落总数略微超标。(3)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的研究以鲜牛奶为原料,研制了一种颜色为乳黄色、口感细腻、质地均匀、具有豆香味的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研究了白砂糖、速溶豆芽粉和β-环状糊精对速溶豆芽粉酸奶品质的影响,确定了速溶豆芽粉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速溶豆芽粉4%,白砂糖8%,β-环状糊精0.2%,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5h。
李阳,薛文通[8](2013)在《食物致敏蛋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食物过敏现已成为食品安全事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食物过敏病症给人类带来的困扰,综述了引起过敏的食品来源,识别食物致敏蛋白现状,食品变应原的致敏机理以及利用物理化学方法、酶法、生物技术方法脱除过敏蛋白的技术进展。从而根据上述理论对开发低过敏以及抗过敏食品作出指导,并且规范食品过敏原检测技术。
罗春萍[9](2011)在《热加工、辐照及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与抗原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人类最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之一,也是八大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之一。近年来,由于花生过敏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探索降低花生过敏性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Ara h 6是花生主要过敏原之一,可引发63%的花生过敏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本论文工作以Ara h 6为对象,研究加工对花生过敏原结构及抗原性的影响,旨在阐明Ara h 6经加工后的结构变化与其抗原性的关系。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花生过敏原Ara h 6的纯化与提取、兔抗Ara h 6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热加工和辐照及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与抗原性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从新鲜花生仁中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6,并通过SDS-PAGE电泳、MALDI-TOF/MS质谱对分离所得目标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所得的Arah 6的纯度大于95%,得率为18.3%。该方法简单、易操作、重现性好,适用于实验室少量制备。2.以纯化的Ara h 6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Ara h 6的兔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其效价和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抗体效价为1:100,000,特异性强,可满足抗原性评估的要求。3.对Ara h 6纯化蛋白和花生粗蛋白分别进行不同的热处理,通过SDS-PAGE电泳、圆二色谱、紫外光谱、荧光探针光谱检测Ara h 6热加工后的结构变化,并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热加工后Ara h 6纯化蛋白和花生粗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Ara h 6经热处理后,其最大紫外吸光值增大,疏水性增强,各类型二级结构相互转变,且115℃热处理可使Ara h 6形成多聚体;抗原性分析结果则表明,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强,Ara h 6纯化蛋白和粗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由此推断,Ara h 6蛋白经热加工后的构象变化导致了它的抗原性降低,蛋白构象对于Ara h 6蛋白的抗原性起着关键的作用。4.对Ara h 6纯化蛋白和花生粗蛋白分别进行辐照和超高压微射流处理,通过SDS-PAGE电泳、圆二色谱、紫外光谱、荧光探针光谱检测Ara h 6加工后的结构变化,并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加工后Ara h 6纯化蛋白和花生粗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Ara h 6经辐照或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蛋白质分子展开,疏水基团暴露,二级结构改变,且辐照处理可使Ara h 6形成多聚体;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或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的增加,Ara h 6纯化蛋白和粗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由此推断,辐照和超高压微射流处理破坏了Ara h 6蛋白的结构特征,导致该蛋白抗原性降低,该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对其抗原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庄逸林,周木龙,李锋[10](2007)在《食品过敏原的HACCP控制》文中提出食物过敏作为食源性疾病,越来越引起广大食品消费者、生产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应用HACCP原理,通过对食品中过敏原的危害分析,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食品过敏原的控制途径。
二、低过敏大豆制品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过敏大豆制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致敏蛋白脱敏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蛋白过敏机制 |
2 脱敏方法 |
2.1 物理方法 |
2.1.1 热处理 |
2.1.2 超高压 |
2.1.3 高压脉冲电场 |
2.1.4 超声波 |
2.2 化学方法 |
2.2.1 盐析与p H |
2.2.2 化学试剂 |
2.2.3 糖基化 |
2.3 生物技术 |
2.3.1 酶解 |
2.3.2生物育种 |
2.3.3 微生物发酵 |
3 低致敏大豆制品的开发 |
4 展望 |
(2)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双蛋白营养工程 |
1.1 我国双蛋白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
1.2 大豆及牛奶的营养价值 |
1.2.1 大豆的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 |
1.2.2 牛奶的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 |
1.3 双蛋白食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生物豆腐与双蛋白生物豆腐 |
2 食物过敏与大豆、牛奶抗原蛋白 |
2.1 食品过敏及其免疫学发生机制 |
2.2 基于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方法 |
2.3 大豆蛋白主要的过敏原 |
2.3.1 β-伴大豆球蛋白(7S) |
2.3.2 大豆球蛋白(11S) |
2.3.3 Gly m Bd 28K |
2.3.4 Gly m Bd 30K(P34) |
2.4 牛奶蛋白主要的过敏原 |
2.4.1 α-乳白蛋白 |
2.4.2 β-乳球蛋白 |
2.4.3 酪蛋白 |
2.5 大豆和牛奶中主要过敏原蛋白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
2.5.1 热加工处理改性 |
2.5.2 超高压改性 |
2.5.3 糖基化改性 |
2.5.4 微生物发酵改性 |
2.5.5 酶法改性 |
3 谷氨酰胺转氨酶 |
3.1 谷氨酰胺转氨酶作用机制 |
3.2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过敏原蛋白的研究 |
4 体外胃肠道消化研究进展 |
4.1 体外消化模型的分类 |
4.1.1 静态消化模型 |
4.1.2 动态消化模型 |
4.2 体外消化模型在食物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4.2.1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的评定指标 |
4.2.2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的研究方法 |
4.3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在过敏原研究中的应用 |
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5.1 研究目的意义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2.1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 |
5.2.2 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
5.2.3 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
5.2.4 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原料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豆浆牛奶混合乳的制备 |
1.2.2 凝乳过程中混合乳的流变特性测量 |
1.2.3 凝乳过程中混合乳的pH测定 |
1.2.4 扫描电镜测定双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 |
1.2.5 SDS-PAGE |
1.2.6 蛋白电泳凝胶消化和MALDI-TOF-MS分析 |
1.2.7 2-DE分析 |
1.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乳酸菌及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流变特性和pH的影响 |
2.2 乳酸菌及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 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图谱 |
2.3.1 乳酸菌、MTG酶单独或联合使用时对蛋白交联的影响 |
2.3.2 乳酸菌存在条件下MTG酶用量对双蛋白凝胶中蛋白交联的影响 |
2.2.3 MTG酶存在条件下乳酸菌用量对双蛋白凝胶中蛋白交联的影响 |
2.4 高分子量蛋白聚合物的成分分析 |
2.5 乳酸菌联合MTG酶制备双蛋白凝胶的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 |
2.6 乳酸菌和MTG酶制备双蛋白凝胶时蛋白质的凝胶行为变化图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双蛋白生物豆腐的制备 |
1.2.2 体外消化实验 |
1.2.3 粒径分析 |
1.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1.2.5 SDS-PAGE |
1.2.6 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 |
1.2.7 蛋白质消化率测定-pH下降法 |
1.2.8 小肽含量分析 |
1.2.9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1.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各消化阶段的粒径分析 |
2.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 SDS-PAGE分析 |
2.4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水解度的测定 |
2.5 小肽含量分析 |
2.6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样品的制备 |
1.2.2 pH的测定 |
1.2.3 体外消化实验 |
1.2.4 SDS-PAGE凝胶电泳 |
1.2.5 大豆蛋白抗原性分析 |
1.2.6 牛奶β-乳球蛋白抗原性分析 |
1.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和讨论 |
2.1 孵育期间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pH值的变化 |
2.2 不同处理后豆浆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蛋白质的电泳图谱 |
2.3 不同处理后牛奶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蛋白质的电泳图谱 |
2.4 不同处理对豆浆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大豆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
2.5 体外消化过程中大豆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
2.6 不同处理对牛奶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
2.7 体外消化过程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混合乳的制备 |
1.2.2 Zeta-电位及平均粒径测定 |
1.2.3 FTIR测定 |
1.2.4 游离巯基(-SH)含量的测定 |
1.2.5 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1.2.6 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表位的预测分析 |
1.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和讨论 |
2.1 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Zeta-电位及粒子平均粒径的测定 |
2.2 FTIR分析 |
2.3 游离巯基含量分析 |
2.4 蛋白表面疏水性分析 |
2.5 抗原表位的预测和比对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3)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消化性和过敏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大豆过敏 |
1.2 大豆中主要过敏原 |
1.2.1 大豆球蛋白 |
1.2.2 β-伴大豆球蛋白 |
1.2.3 Gly m Bd 30K |
1.2.4 Gly m Bd 28K |
1.3 生物加工技术控制大豆过敏原致敏性 |
1.3.1 育种 |
1.3.2 酶法改性 |
1.3.3 微生物发酵 |
1.4 转谷氨酰胺酶概述 |
1.4.1 转谷氨酰胺酶作用机理 |
1.4.2 转谷氨酰胺酶改性过敏原蛋白 |
1.5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豆球蛋白及其酸、碱性链的分离纯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蛋白质浓度测定 |
2.3.2 大豆球蛋白的分离纯化 |
2.3.3 大豆球蛋白酸碱性链的分离 |
2.3.4 大豆球蛋白及其酸、碱性链的氨基酸组成 |
2.4 讨论 |
2.4.1 大豆球蛋白及其酸、碱性链的分离纯化 |
2.4.2 大豆球蛋白酸、碱性链的氨基酸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TG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与过敏原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豆球蛋白酸、碱性链交联产物的SDS-PAGE分析 |
3.3.2 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酸、碱性链溶解性的影响 |
3.3.3 交联修饰大豆球蛋白的SDS-PAGE分析 |
3.3.4 交联修饰前后大豆球蛋白圆二色谱的变化 |
3.3.5 交联修饰前后大豆球蛋白紫外光谱的变化 |
3.3.6 交联修饰前后大豆球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
3.3.7 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胃肠消化性的影响 |
3.3.8 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
3.3.9 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过敏原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MTG催化大豆球蛋白酸、碱性链交联的差异性 |
3.4.2 MTG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与消化性的影响 |
3.4.3 MTG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过敏原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H-shiting与MTG协同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与过敏原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pH-shiting条件对大豆球蛋白表面游离巯基含量的影响 |
4.3.2 复合改性大豆球蛋白的SDS-PAGE分析 |
4.3.3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的表面游离巯基含量的影响 |
4.3.4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圆二色谱的影响 |
4.3.5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紫外光谱的影响 |
4.3.6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3.7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胃肠消化性的影响 |
4.3.8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
4.3.9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过敏原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结构与消化性的影响 |
4.4.2 复合改性对大豆球蛋白过敏原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与特色 |
5.3 展望 |
5.3.1 酶法复合改性调控大豆球蛋白过敏原性 |
5.3.2 MTG交联修饰调控大豆蛋白产品的过敏原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食品中过敏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 |
2 食物过敏因素 |
2.1 食物过敏蛋白质 |
2.1.1 植物性食物过敏原 |
2.1.2 动物性食物过敏原 |
2.2 食品添加剂 |
2.3 转基因食物过敏因素 |
2.4 其他食物过敏问题 |
3 食物过敏原的检测 |
3.1 放射性过敏原吸附抑制试验 |
3.2 免疫-PCR |
3.3 免疫学检测 |
4 食物过敏因素的风险控制 |
4.1 对有关食物或食品做适当标注 |
4.2 食物过敏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 |
4.3 开发低敏食品 |
5 结 语 |
(5)大豆中主要过敏原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过敏与营养健康 |
1.1 大豆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 |
1.2 大豆过敏危害 |
2 大豆中的主要过敏原 |
2.1 Gly m Bd 30K |
2.2 Gly m Bd 28 K |
2.3 Gly m Bd 60K |
3 展望 |
(6)基于生物技术控制大豆过敏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中主要过敏原 |
1.1 大豆球蛋白 |
1.2 β-伴大豆球蛋白 |
1.3 Gly m Bd 28K |
1.4 Gly m Bd 30K |
2 生物脱敏技术 |
2.1 生物育种 |
2.1.1常规育种 |
2.1.2基因工程技术育种 |
2.2 酶法改性 |
2.2.1酶水解 |
2.2.1.1限制性酶解 |
2.2.1.2深度酶解 |
2.2.2酶促交联 |
2.2.3酶复合改性 |
2.3 微生物发酵 |
3 展望 |
(7)速溶豆芽粉及其制备发酵酸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大豆中的营养物质 |
1.1.2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
1.1.3 大豆的加工及利用 |
1.1.4 酸奶与大豆酸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豆加工利用新动态 |
1.2.2 发芽大豆的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速溶豆芽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发芽豆粉浆制备工艺的研究 |
2.2.2 煮浆条件的研究 |
2.2.3 真空浓缩条件的研究 |
2.2.4 喷雾干燥条件的研究 |
2.2.5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6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7 蛋白质溶出率的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Folin-酚法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2 加热搅拌法单因素实验 |
2.3.3 加热搅拌法正交试验 |
2.3.4 超声波法单因素实验 |
2.3.5 超声波法正交实验 |
2.3.6 煮浆条件的研究 |
2.3.7 真空浓缩条件的研究 |
2.3.8 喷雾干燥条件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速溶豆芽粉理化性质的分析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速溶豆芽粉感官指标的检测 |
3.2.2 速溶豆芽粉理化指标的检测 |
3.2.3 速溶豆芽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速溶豆芽粉感官指标检测结果 |
3.3.2 速溶豆芽粉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
3.3.3 速溶豆芽粉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的研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工艺流程 |
4.2.2 速溶豆芽粉用量的确定 |
4.2.3 白砂糖用量的确定 |
4.2.4 β-环状糊精用量的确定 |
4.2.5 原料添加量的优化 |
4.2.6 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的品质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速溶豆芽粉用量的确定 |
4.3.2 白砂糖用量的确定 |
4.3.3 β-环状糊精用量的确定 |
4.3.4 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原料配比正交实验结果 |
4.3.5 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感官指标检测结果 |
4.3.6 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
4.3.7 速溶豆芽粉发酵酸奶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 |
4.3.8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食物致敏蛋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物致敏蛋白识别 |
1.1 植物性食物致敏蛋白 |
1.2 动物性食物致敏蛋白 |
1.3 食品添加剂 |
1.4 转基因食品 |
2 食物过敏蛋白致敏机理 |
2.1 食物抗原决定簇 |
2.2 过敏原交叉反应性 |
2.3 过敏原生物学特性 |
3 食物蛋白脱敏研究现状 |
3.1 物理化学方法 |
3.1.1 超高压技术 |
3.1.2 热处理技术 |
3.1.3 其他方法 |
3.2 酶法 |
3.3 生物技术方法 |
3.3.1 发酵法 |
3.3.2 基因工程法 |
3.4 展望 |
3.4.1 低过敏及抗过敏食品开发 |
3.4.2 过敏原检测技术 |
4 结语 |
(9)热加工、辐照及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与抗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花生过敏原 |
1.1.1 Ara h1 |
1.1.2 Ara h2 |
1.1.3 Ara h3 |
1.1.4 Ara h6 |
1.1.5 其它花生过敏原 |
1.2 加工对食物过敏原的影响 |
1.2.1 热加工对过敏原的影响 |
1.2.2 非热加工对过敏原的影响 |
1.2.3 加工对花生过敏原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花生过敏原Ara h 6的分离纯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花生脱脂 |
2.3.2 蛋白浸提 |
2.3.3 花生过敏原Ara h 6的纯化 |
2.3.4 SDS-PAGE检测所分离蛋白的纯度 |
2.3.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6 质谱鉴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花生蛋白粗提物的电泳分析 |
2.4.2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6 |
2.4.3 花生过敏原Ara h 6的质谱鉴定结果 |
2.4.4 花生过敏原Ara h 6纯化得率 |
2.5 讨论 |
2.5.1 花生过敏原蛋白的粗提 |
2.5.2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6 |
2.5.3 花生过敏原Ara h 6的鉴定 |
2.6 小结 |
第3章 抗花生过敏原Ara h 6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溶液的配制 |
3.3 方法 |
3.3.1 抗原的准备 |
3.3.2 免疫方案 |
3.3.3 血清的分离 |
3.3.4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3.3.5 间接ELISA测抗体效价 |
3.3.6 免疫印迹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方正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最佳二抗稀释度 |
3.4.2 免疫过程中抗体效价的变化 |
3.4.3 免疫印迹鉴定抗体特异性 |
3.5 讨论 |
3.5.1 抗花生过敏原Ara h 6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5.2 抗体的效价鉴定 |
3.5.3 抗体特异性 |
3.6 小结 |
第4章 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及抗原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溶液的配制 |
4.3 方法 |
4.3.1 样品的制备 |
4.3.2 热处理 |
4.3.3 SDS-PAGE电泳检测 |
4.3.4 圆二色谱分析 |
4.3.5 紫外光谱分析 |
4.3.6 荧光光谱分析 |
4.3.7 抗原性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热处理前后Ara h 6的电泳分析 |
4.4.2 热加工对Ara h 6二级结构的影响 |
4.4.3 热加工对Ara h 6紫外光谱的影响 |
4.4.4 热加工对Ara h 6疏水性的影响 |
4.4.5 热加工对Ara h 6抗原性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的影响 |
4.5.2 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抗原性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非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h6结构及抗原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溶液的配制 |
5.3 方法 |
5.3.1 样品的制备 |
5.3.2 非热加工处理 |
5.3.3 SDS-PAGE电泳检测 |
5.3.4 圆二色谱分析 |
5.3.5 紫外光谱分析 |
5.3.6 荧光光谱分析 |
5.3.7 抗原性检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非热处理前后Ara h 6的电泳分析 |
5.4.2 非热加工对Ara h 6二级结构的影响 |
5.4.3 非热加工对Ara h 6紫外光谱的影响 |
5.4.4 非热加工对Ara h 6疏水性的影响 |
5.4.5 非热加工对Ara h 6抗原性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非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的影响 |
5.5.2 非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抗原性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食品过敏原的HACCP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食品过敏原的主要危害 |
3 食品过敏原的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
4 建议 |
4.1 对食物过敏原成分作出适当、准确的标识[5] |
4.2 建立和使用食物过敏原数据库[6] |
4.3 开发低敏食品[7~8] |
4.4 加强教育和培训 |
四、低过敏大豆制品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致敏蛋白脱敏方法研究进展[J]. 马小梅,彭乔烽,魏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9)
- [2]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D]. 邢广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修饰对大豆球蛋白结构、消化性和过敏原性的影响[D]. 龚育清. 南昌大学, 2015(07)
- [4]食品中过敏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J]. 黄海燕,张慧,陈亮,肖志刚.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5]大豆中主要过敏原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高学梅,席俊,陆启玉. 粮食与油脂, 2014(12)
- [6]基于生物技术控制大豆过敏原的研究进展[J]. 龚育清,杨安树,陈红兵,祖琴琴.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0)
- [7]速溶豆芽粉及其制备发酵酸奶的研究[D]. 郑留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3(10)
- [8]食物致敏蛋白研究进展[J]. 李阳,薛文通.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01)
- [9]热加工、辐照及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过敏原Ara h 6结构与抗原性的影响[D]. 罗春萍. 南昌大学, 2011(04)
- [10]食品过敏原的HACCP控制[J]. 庄逸林,周木龙,李锋. 检验检疫科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