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胡静杉[2](2021)在《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白桦—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合理经营天然林的角度,通过对白桦—兴安落叶松林的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林分内部结构现状,确定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1.通过对林分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树种组成方面,兴安落叶松所占比例均大于白桦,兴安落叶松是优势树种;林分直径分布均呈反“J”型曲线;蓄积结构方面,兴安落叶松的林分蓄积量均大于白桦的林分蓄积量,且渐伐林的兴安落叶松占比最大,占样地总蓄积量的90%;3种林分总体都处于聚集分布状态;原始林、皆伐林均处于中度混交状态,而渐伐林处于弱度混交状态;林分在生长上均接近中庸状态。2.通过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当角尺度为0.5时,即林分处于随机分布状态,胸径生长量最大;混交度越大,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越大,强度混交对林分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当大小比数为0.5时,即林分处于中庸状态,胸径生长量最大。3.从生态效益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将白桦—兴安落叶松林的针叶树与阔叶树的比例定在7:3-9:1之间;直径分布应呈反“J”型曲线;q值保持在1.2-1.7之间;小、中、大径级目标蓄积比例为2:3:5;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范围为1837-2934株·hm-2;角尺度处于0.475-0.517之间,林分为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达到0.75以上,且越大越好;大小比数在中庸状态最多,劣势状态最少的状态。
王冰[3](2021)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源与汇,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循环,尤其是森林土壤碳库源/汇功能转换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措施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趋势及其潜力,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机碳组分研究为基础,从有机碳组分的保护机制出发,探讨土壤总有机碳、不同保护机制组分有机碳和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系统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深入揭示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稳定与累积机制,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的碳汇潜力,为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精确、定量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库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的化学指标呈现一定的空间特征。p H值较稳定,气候、植被、土壤等结构性因素对铵态氮(NH4+-N)、速效钾(AK)和有效磷(AP)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而总磷(TP)、有机磷(OP)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化学指标含量总体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一定东西对称分布特征,总磷和有机磷随纬度降低先增后减,其它各指标呈斑块状分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理化指标呈现一定剖面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铵态氮、速效钾、有机磷等养分指标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 H、容重和除CaO外的各金属氧化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表层含量与其它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钾表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而有机磷呈现倒“V”字型趋势,p H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随林龄增加而减少。(2)大兴安岭林区土壤表层(0-20cm)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8.60 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3.35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幂函数方式下降,表聚性特征明显,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平均贡献率为71.8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速效钾、总磷、有机磷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和除CaO外其它金属氧化物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字型变化特征,不同林龄阶段的含量大小依次为幼龄林(64.49 g/kg)>成过熟林(55.34 g/kg)>中龄林(53.22 g/kg)>近熟林(46.81 g/kg);不同林龄阶段,各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64.14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63.48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9.99 g/kg);在0-10cm土层,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显着小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型间差异减小;林型不同,其土壤总有机碳的主导因子不同。(3)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含量大小依次为:非保护有机碳(uPOM,21.51 g/kg)>化学保护有机碳(CPOM,10.00 g/kg)>物理保护有机碳(pPOM,2.9 g/kg)>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pcPOM,2.72 g/kg)。4种组分均表现为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沿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山脉走向)发生变化。兴安落叶松林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依次为:uPOM(36.91 g/kg)>CPOM(6.90 g/kg)>pPOM(2.78g/kg)>pcPOM(1.09 g/kg);除pcPOM外,其它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聚特征明显。林龄、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林木生长,uPOM先减后增,pPOM和CPOM先增后降又增,pcPOM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uPOM在各林型中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52.72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5.33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8.61 g/kg);pPOM和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p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各有机碳组分不仅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各组分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各组分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养分和金属氧化物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组分间相关程度存在差异性。(4)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形态以平滑棒形居多,平均含量为16.42g/kg,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为274.09 mg/kg,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0.56%。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经、纬度地带性特征,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随经度升高先增后降,基本沿山脊呈对称分布。土壤植硅体及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随气温的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平均含量为19.10 g/kg,土壤植硅体碳的平均含量为588.57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表聚效应明显。林型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具有一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储量为99.32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69、6.35、5.88、21.75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4.99%、6.39%、5.92%、21.90%;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0.59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0.6%。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218.47 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95、11.35、3.90、28.12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71.38%、5.19%、1.79%、12.87%;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2.13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0%。不同林龄、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存在一定差异。
崔佳佳[4](2021)在《气候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群落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发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利用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和群落谱系结构,结合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的响应规律,进一步揭示大兴安岭植物群落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解释大兴安岭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群落构建方式的影响:在植物物种多样性方面,物种种数表现为:南部>中部>北部,大兴安岭的北部、中部和南部总体较为稳定,生态系统复杂性较高,在目前情况下群落所处的生境较佳;大兴安岭森林群落构建的聚集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系统发育多样性由北到南逐渐减少,群落构建整体呈竞争分化状态;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降水和云覆盖率具有相关性,中部区域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温度和潜在蒸发散具有相关性,南部区域的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温度具有相关性。2.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群落构建方式的影响: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原始林植物物种数少于过伐林植物物种数,由于在采伐的干扰,原始林内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优于过伐林,但均匀度和优势度一致,过伐林与原始林的物种分配状况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一致,总体趋于稳定;在群落构建机制方面,过伐林表现出不断聚集的趋势,而原始林的聚集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韩雪敏[5](2021)在《大兴安岭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及调整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固定样地,运用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研究蒙古栎次生林的直径分布特征;采用Weibull分布、Gamma分布、Logistic分布和Normal分布4种分布函数对蒙古栎次生林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拟合检验,选出最适合描述蒙古栎次生林直径分布的分布函数;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曲线等,分析了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动态变化,并采用点格局方法研究了蒙古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提出蒙古栎次生林的结构调整方案,以期为今后大兴安岭蒙古栎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蒙古栎次生林的直径结构呈不规则的反“J”型分布,平均直径为10.2cm,直径变化范围介于5.0cm-35.7cm之间;Gamma分布函数拟合蒙古栎次生林直径分布的效果较好,Logistic分布和Normal分布的拟合效果次之,而Weibull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差。(2)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趋势,其中,Ⅰ、Ⅱ龄级(小树)个体数占所有龄级总个体数的46%,Ⅲ、Ⅳ龄级(中树)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32%,Ⅴ、Ⅵ、Ⅶ龄级(大树)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22%。表明蒙古栎次生林低龄级个体补充充足,大树个体则相对较少,新生个体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种内竞争会不断增强。(3)蒙古栎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直线),死亡率和消失率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随着群落演替,蒙古栎个体逐渐趋于成熟,导致蒙古栎个体种内竞争加强,种群的死亡率逐渐升高。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在未来2,4,6年后蒙古栎种群将呈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4)样地中蒙古栎的株数密度大小为小树>中树>大树。蒙古栎种群整体上呈聚集分布,主要是受到小径级与中径级林木的影响;小树与中树,小树与大树以及中树与大树之间均不相关,说明蒙古栎不同龄级间各自相互独立,这有利于蒙古栎种群的稳定增长。(5)根据目前蒙古栎次生林的现状,提出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抚育和人工补植三种方式对蒙古栎次生林结构优化调整,旨在把现有林分构建成“复层、异龄、混交”林分,进而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促进蒙古栎次生林的演替。
王楚博[6](2021)在《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对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该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现地调查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林场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16-2018年林地变更资料,分析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相应的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结果表明:(1)林场包括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用材林3个经营区,有林地面积54940.9 hm2,灌木林面积5887.8 hm2,森林覆被率92.46%,活立木蓄积1280813 m3,平均蓄积量仅为23.3m3/hm2,仅为中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25.95%;天然起源幼龄林占绝对优势,均为同龄纯林,蒙古栎林和黑桦林占78.68%和18.98%。森林绝大多数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2)增加了特种用途林中的风景林,林场林种体系由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3个一级林种及7个相应的二级林种构成,形成了与水源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用材林区对应的林种体系。(3)制定龄组调整实施方案,分步骤提出了将占绝对优势的幼龄林龄组结构进行调整的操作步骤和调整时间节点,经过5个龄级期限的调整,可使林场森林达到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面积基本相等。(4)制定了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方案,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逐渐提高林分非优势树种的混交比例形成混交林。风景林和护路林采用景观树种丰富和改善现有森林植被的森林景观,增加观景台周围可视范围森林景观美景度,改善道路内湾通透度和通直道路绿植单一状况,丰富植物科普园和“接待处”的植物种类和观赏价值。(5)针对宜林荒山荒地提出以封育草灌为主,辅以雨季穴状补播锦鸡儿灌丛草场植被恢复方案。(6)明确了林场森林抚育目标、原则、对象与措施,落实了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公益林成熟林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抚育间伐技术,提出了林分改造和补植更新的具体措施。
孙瀚博[7](2021)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对科尔沁右翼前旗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林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现地调查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林场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16-2018年林地变更资料,分析森林资源现状和相应的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结果表明:(1)国有林场包括水源保护、防风固沙、用材林、经济林4个经营区,有林地面积244227.9 hm2,灌木林面积95401.4 hm2,森林覆被率94.12%;活立木蓄积6574488m3,平均蓄积量26.87m3/hm2,仅为第中国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的29.93%;天然起源幼龄林占明显优势,均为同龄纯林,蒙古栎林和黑桦林面积占47.89%和39.88%;7个林场有防护林和用材林,3个林场有经济林。森林绝大多数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2)各林场均规划增加了经济林及其面积,林种结构由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3个一级林种及5个相应的二级林种构成,形成了与水源保护区、防风固沙区、用材林区、经济林区对应的林种结构。(3)制定龄组调整实施方案,按三种情况分步骤提出了幼龄林占明显优势、中龄林和过熟林占一定优势,不平衡龄组结构进行调整的操作步骤和调整时间节点,经过5个龄级期的调整,可使林场森林各龄组林面积基本均衡。(4)制定了树种组成调整方案,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逐渐提高林分非优势树种的混交比例形成混交林,进而改善林分结构,提高防护功能。(5)针对宜林荒山荒沙立地条件较差、土层瘠薄、风沙灌草地、位置偏远、比重很小、人工造林的难度较大的特点,提出以封山(沙)育草灌为主,辅以雨季穴状补播锦鸡儿恢复灌丛草场植被恢复方案。(6)明确了林场森林抚育目标、原则、对象,针对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水源保护、防风固沙经营需求,落实了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公益林成熟林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和补植更新的具体措施。(7)制定了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背风向阳防护林林地。通过更新采伐更换沙果、苹果、蓝莓,营建经济林方案。
仲召亮[8](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提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孟勐[9](2020)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林火是造成森林退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影响了其多种功能的发挥,对火干扰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功能的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通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强度火烧迹地植被-凋落物-土壤的恢复过程及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植被-凋落物-土壤之间的协同恢复机制,为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主要为:中度火干扰当年以灌木为主,15年后演替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7落3白);重度火干扰当年以草本为主,8-15年后形成灌丛,30年后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5白)。轻度火烧对植被演替有促进作用,中度/重度火烧迹地自然恢复年限需要15-30年。2.不同强度火干扰后植被覆盖度有明显下降,4年是植被的快速恢复期,之后趋于平稳。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轻度火干扰后1-10年间不可持续地、相对稳定地快速恢复,10-30年间持续地缓慢恢复;中度火干扰后1-10年间不可持续地、不稳定地显着恢复,10-30年间持续地、稳定地快速恢复;重度火干扰后1-20年间不可持续地、不稳定地快速恢复,20-30年间持续地、稳定地快速恢复。3.轻度火干扰后,直径结构呈右偏峰状,与未干扰无明显变化,中度/重度火干扰后,直径结构呈右偏峰状,大径级(14-20cm)林木占比68~100%,30年后,更新林木生长成6-10cm径阶的林木,直径结构呈左偏峰状。未干扰的林分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均呈聚集分布,火干扰后聚集强度均明显增加。火干扰促进了更新,更新苗呈聚集分布,随干扰强度的增加,更新速度减缓。火干扰后,喜光植物柴桦、兴安杜鹃、柳兰等侵入,增加了林下植被多样性,其中,中度/重度的柴桦、兴安杜鹃、柳兰在群落中占优势。4.火干扰后,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生物量的恢复时间分别为2个月、3-8年、30年。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凋落物现存量分别损失了 56.58%、87.23%、99.37%,30年内未恢复。5.未干扰的凋落物 TC、TN、TP 含量分别为 322.56~442.78g/kg、19.37~27.43g/kg、0.25~0.51g/kg,相比对照样地,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TP含量分别增加了 10~18%、33~75%、50~100%,TC和TN含量分别减少了 4~7%、10~16%、30~39%和8~11%、15~20%、40~52%。相比对照样地,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凋落物C/P分别下降了 5~19%、22~34%、36~60%。轻度火干扰后,土壤 TOC、TN、TP、TK、AP 含量分别上升30~33%、1~2%、2~9%、1~4%、15~17%,30年内恢复至火前水平;中度火干扰后,土壤TOC、TN分别下降了 11~18%、24~28%,TP、AP、TK、AN含量分别上升了 6~7%、15~16%、19~23%、2~4%,重度火干扰后,土壤TOC、TN、AP含量分别下降了 47~51%、21~24%、11~16%,TP、TK、AN含量分别上升了 33~35%、41~48%、29~34%,其中,AP含量30年内未能恢复,其他营养元素在30年内恢复至火前水平。火干扰后,土壤C/N上升了 48~53%、27~32%、1~2%、C/P下降了0~3%、6~8%、61~64%。火干扰加快了凋落物中磷元素的释放,促进了土壤氮和磷的矿化作用。6.轻度/中度火干扰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别降低了5~6%、9~10%,真菌群落多样性分别降低了7~8%、8~10%;重度火干扰后,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9~11%,以变形菌和绿弯菌为主,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 12~14%,以古根菌为主,除重度真菌外均能在30年内恢复。火干扰后,土壤固碳、木质素降解、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和有机态磷的水解作用增强,反硝化作用减弱。林火对土壤碳、氮、磷循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7.植被-土壤之间表现为正向互作效应: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累有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和凋落物营养元素的积累,进而促进土壤养分的恢复;土壤微生物受到植被和土壤共同驱动,同时参与到养分循环中,促进了土壤和植被的恢复。其中,土壤TN、TOC、AP含量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功能恢复受到乔灌草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及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驱动。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恢复速度快于土壤恢复速度(演替协同度指数>1)。8.根据植物和土壤功能恢复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考虑不同强度火烧迹地的生境和自然演替规律,为了促进演替进程,提出抚育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土壤调控、菌根菌剂等人工快速恢复和功能提升技术模式。
李昂[10](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林分结构 |
1.3.2 林分非空间结构 |
1.3.3 林分空间结构 |
1.3.4 林分经营密度 |
1.3.5 林分空间结构对生长量的影响 |
1.3.6 林分目标结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林分非空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1.4.2 林分合理经营密度研究 |
1.4.3 林分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 |
1.4.4 林分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的构建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植物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2.2.2 非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
2.2.3 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
2.2.4 林分合理密度研究 |
2.2.5 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 |
2.2.6 林分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的确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非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1.1 树种组成 |
3.1.2 直径分布 |
3.1.3 蓄积结构 |
3.2 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2.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
3.2.2 树种空间混交程度 |
3.2.3 林木个体大小分化程度 |
3.3 林分合理密度研究 |
3.3.1 主要树种的胸径-冠幅模型及检验 |
3.3.2 不同径级林分的最大密度模型及检验 |
3.3.3 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确定及检验 |
3.4 空间结构对林分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
3.4.1 不同角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混交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大小比数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
3.5 林分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体系的确定 |
3.5.1 树种组成的确定 |
3.5.2 直径结构的确定 |
3.5.3 蓄积结构的确定 |
3.5.4 合理经营密度的确定 |
3.5.5 空间结构的确定 |
3.5.6 林分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的确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划分研究 |
1.2.2 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
1.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森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
2.1.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土壤样品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理化特征 |
3.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1.1 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性统计特征 |
3.1.2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指标的剖面分布特征 |
3.2.2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4 兴安落叶松林各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 |
4.1.1 土壤总有碳的数据检验与变换 |
4.1.2 土壤总有机碳的模型筛选 |
4.1.3 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分析 |
4.1.5 土壤总有机碳的通径回归分析 |
4.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2.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4.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3.1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4.3.2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3.3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4.1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4.4.2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4.3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特征 |
5.1.1 有机碳组分团聚体含量特征 |
5.1.2 有机碳组分特征 |
5.1.3 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特征 |
5.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2.1 有机碳组分总体特征 |
5.2.2 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
5.2.3 有机碳组分间关系 |
5.2.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3.1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
5.3.2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特征 |
5.3.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
5.3.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4.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
5.4.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
5.4.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
5.4.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大兴安岭林区植硅体碳特征 |
6.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空间特征 |
6.1.1 土壤植硅体形态特征 |
6.1.2 土壤植硅体碳描述性统计特征 |
6.1.3 土壤植硅体碳地带性特征 |
6.1.4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间的相关关系 |
6.1.5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6.1.6 土壤植硅体碳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特征 |
6.2.1 土壤植硅体剖面特征 |
6.2.2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
6.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3.1 土壤植硅体碳统计特征 |
6.3.2 土壤植硅体碳剖面特征 |
6.3.3 土壤植硅体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6.3.4 土壤植硅体碳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4.1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
6.4.2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
6.5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5.1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
6.5.2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
6.6 讨论与小结 |
6.6.1 讨论 |
6.6.2 小结 |
7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碳储量估算 |
7.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储量 |
7.2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 |
7.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气候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1.2.2 采伐及气候对森林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及数据采集 |
2.2.2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2.3 谱系结构 |
2.2.4 气候数据的获取 |
3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大兴安岭北部、中部和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1 大兴安岭北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1.2 大兴安岭中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1.3 大兴安岭南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1.4 物种多样性 |
3.2 大兴安岭森林群落构建机制 |
3.2.1 谱系树 |
3.2.2 谱系结构 |
3.3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影响 |
4 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过伐林与原始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
4.1.1 过伐林物种组成及灌草层植物重要值 |
4.1.2 原始林物种组成及灌草层植物重要值 |
4.1.3 物种多样性 |
4.2 大兴安岭过伐林与原始林的群落构建机制 |
4.2.1 谱系树 |
4.2.2 谱系结构 |
5 讨论 |
5.1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1 大兴安岭北部、中部和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 |
5.1.2 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
5.1.3 环境因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影响 |
5.2 采伐对大兴安岭群落结构的影响 |
5.2.1 大兴安岭过伐林与原始林植物多样性 |
5.2.2 大兴安岭过伐林与原始林的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
6 结论 |
6.1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 采伐对大兴安岭群落结构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大兴安岭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及调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林分直径分布研究 |
1.3.2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
1.3.3 林分结构调整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森林植被 |
2.1.4 土壤类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及调查 |
2.2.2 直径分布 |
2.2.3 年龄结构及动态 |
2.2.4 静态生命表编制及时间序列分析 |
2.2.5 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直径结构分析 |
3.1.1 直径分布特征 |
3.1.2 参数估计 |
3.1.3 直径拟合及检验 |
3.2 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 |
3.2.1 年龄结构特征 |
3.2.2 静态生命表分析 |
3.2.3 存活曲线分析 |
3.2.4 生存分析 |
3.2.5 种群动态变化时间序列预测 |
3.2.6 种群点格局分析 |
3.2.7 空间关联性分析 |
3.3 蒙古栎次生林结构调整方案 |
3.3.1 调整目标 |
3.3.2 调整原则 |
3.3.3 调整方法 |
3.3.4 具体措施 |
3.3.5 改造效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森林经营研究进展 |
1.1.1 森林分类经营技术 |
1.1.2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 |
1.1.3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
1.1.4 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 |
1.1.5 生态旅游经营技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扎赉特旗概况 |
2.1.2 神山林场概况 |
2.2 研究资料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分析 |
2.3.2 现地调查 |
2.3.3 归纳总结 |
2.4 森林健康评价标准 |
2.5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2.5.1 评价指标 |
2.5.2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计算方法 |
2.5.3 森林生态功能及等级划分标准 |
3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3.1 林地面积分析 |
3.2 林木蓄积资源分析 |
3.3 森林(林地)分类分析 |
3.3.1 公益林(地) |
3.3.2 商品林(地) |
3.4 有林地资源分析 |
3.4.1 起源 |
3.4.2 林种 |
3.4.3 龄组 |
3.4.4 优势树种 |
3.5 灌木林资源分析 |
3.5.1 起源 |
3.5.2 林种 |
3.5.3 主要树种 |
3.6 森林资源质量分析 |
3.6.1 森林健康 |
3.6.2 森林自然度 |
3.6.3 群落完整性 |
3.6.4 林地生产力分析 |
3.6.5 生态功能等级分析 |
3.7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
3.7.1 森林资源现状 |
3.7.2 林种体系特点 |
3.7.3 有林地资源龄组结构特点 |
3.7.4 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特点 |
3.7.5 宜林地资源的特点 |
3.8 森林资源经营的特点 |
4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4.1 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
4.1.1 具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 |
4.1.2 具有神秘悠远的蒙元祭祀文化 |
4.1.3 旅游资源丰富且结合性好 |
4.2 生态旅游生物资源现状分析 |
4.2.1 景观植物资源分析 |
4.2.2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4.3 生态旅游景区林种树种分析 |
4.3.1 林种组成分析 |
4.3.2 树种配置分析 |
4.4 各景点基本情况分析 |
4.4.1 石老爷峰景区分析 |
4.4.2 博格达乌拉敖包景区分析 |
4.4.3 情侣峰景区分析 |
4.4.4 韶荣奥拉景区分析 |
4.5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特点分析 |
5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
5.1 林种体系完善对策 |
5.2 龄组结构调整对策 |
5.3 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对策 |
5.3.1 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改造对策 |
5.3.2 风景林和护路林改造对策 |
5.4 宜林地植被恢复对策 |
5.5 森林抚育措施改善对策 |
5.5.1 森林抚育目标 |
5.5.2 森林抚育原则 |
5.5.3 森林抚育对象与措施 |
5.5.4 抚育间伐技术 |
5.5.5 林分改造措施 |
5.5.6 补植更新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科尔沁右翼前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森林经营技术研究概况 |
1.1.1 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 |
1.1.2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
1.1.3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 |
1.1.4 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 |
1.1.5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
1.1.6 森林分类经营技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 |
2.1 科尔沁右翼前旗概况 |
2.2 林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资料分析 |
3.3 现地调查 |
3.4 归纳总结 |
3.5 森林健康评价标准 |
3.6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3.6.1 评价指标 |
3.6.2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计算方法 |
3.6.3 森林生态功能及等级划分标准 |
4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4.1 林地面积分析 |
4.2 林木蓄积资源分析 |
4.3 森林(林地)分类分析 |
4.3.1 公益林(地) |
4.3.2 商品林(地) |
4.4 有林地资源分析 |
4.4.1 树种起源 |
4.4.2 林种结构 |
4.4.3 龄组比例 |
4.4.4 优势树种 |
4.5 灌木林资源分析 |
4.5.1 林种 |
4.5.2 主要树种 |
4.5.3 盖度等级 |
4.6 森林资源质量分析 |
4.6.1 森林健康 |
4.6.2 森林自然度 |
4.6.3 群落完整性 |
4.6.4 林地生产力分析 |
4.6.5 生态功能等级分析 |
4.7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
4.7.1 森林资源现状 |
4.7.2 林种结构特点 |
4.7.3 有林地资源龄组结构特点 |
4.7.4 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特点 |
4.7.5 宜林地资源的特点 |
4.8 森林资源经营措施 |
5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
5.1 完善林种结构 |
5.2 调整树种组成 |
5.3 龄组面积平衡调整 |
5.3.1 幼龄林优势林场各龄组面积平衡调整方案 |
5.3.2 幼中龄林优势林场各龄组面积平衡调整方案 |
5.3.3 幼中过熟林优势林场各龄组面积平衡调整方案 |
5.4 宜林地植被恢复措施 |
5.5 完善森林抚育措施 |
5.5.1 森林抚育目标 |
5.5.2 森林抚育原则 |
5.5.3 森林抚育对象 |
5.5.4 抚育间伐技术 |
5.5.5 补植更新措施 |
5.6 经济林营造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
2.2.1 野外实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
2.3.2 森林碳汇计算 |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3.2.5 综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4.2.5 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5.2.5 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6.2.5 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7.1 研究区概况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7.2.5 综合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8.1 研究区概况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8.2.5 综合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9.1 必要性与意义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9.2.5 综合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
10.1 必要性与意义 |
10.2 数据统计分析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4 综合分析 |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
10.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火灾及其恢复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
1.2.2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演替特征 |
1.2.3 火干扰后凋落物和土壤的养分特征 |
1.2.4 火干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火烧迹地景观尺度时空变化特征 |
2.1 研究方法 |
2.1.1 火烧迹地提取和分级 |
2.1.2 土地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
2.1.3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分析 |
2.2 火烧迹地的分布特征 |
2.2.1 火烧迹地识别结果评价 |
2.2.2 不同火烈度火烧迹地面积统计 |
2.3 火烧迹地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
2.3.1 土地覆盖类型时空分布 |
2.3.2 不同类型火干扰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特征 |
2.4 火烧迹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 |
2.4.1 FVC时间变化特征 |
2.4.2 FVC空间变化趋势 |
2.4.3 FVC稳定性的空间格局 |
2.4.4 FVC持续性的空间格局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小结 |
3 火烧迹地植被演替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植被因子调查 |
3.1.3 乔木及更新苗的直径分布 |
3.1.4 乔木及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
3.1.5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种间格局 |
3.1.6 植被生物量测定 |
3.1.7 演替阶段划分 |
3.2 乔木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 |
3.2.1 乔木的数量特征 |
3.2.2 林分直径结构特征 |
3.2.3 乔木层空间分布格局 |
3.3 更新苗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 |
3.3.1 更新苗的数量特征 |
3.3.2 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
3.4 林下灌草的群落特征 |
3.4.1 林下灌木的群落特征 |
3.4.2 林下草本植被的群落特征 |
3.4.3 林下灌草群落种间关联性 |
3.5 地上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 |
3.5.1 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
3.5.2 地上生物量恢复特征 |
3.6 演替阶段的识别 |
3.6.1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程度的量化 |
3.6.2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阶段的识别 |
3.7 讨论与小结 |
3.7.1 讨论 |
3.7.2 小结 |
4 火烧迹地土壤恢复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凋落物和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4.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
4.1.4 数据处理 |
4.2 凋落物层现存量和养分特征 |
4.2.1 凋落物层现存量 |
4.2.2 凋落物层养分元素含量 |
4.2.3 凋落物层化学计量特征 |
4.2.4 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储量特征 |
4.3 土壤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 |
4.3.1 土壤养分含量 |
4.3.2 土壤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
4.4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
4.4.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
4.4.2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
4.4.3 土壤元素循环相关功能特征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植被-土壤驱动因子分析 |
5.1.2 植被-土壤协同恢复作用 |
5.2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的耦合关系 |
5.2.1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RDA分析 |
5.2.2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 更新苗密度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
5.3.1 更新苗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5.3.2 更新苗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
5.4 林下灌草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
5.4.1 林下灌草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
5.4.2 林下灌草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5.5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
5.5.1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植被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 |
5.5.2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 |
5.6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
5.6.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
5.6.2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 |
5.6.3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CCA分析 |
5.6.4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 |
5.7 植被-土壤协同演变特征 |
5.7.1 植被-土壤结构方程模型 |
5.7.2 植被-土壤系统协同效应 |
5.8 讨论与小结 |
5.8.1 讨论 |
5.8.2 小结 |
6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模式 |
6.1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模式 |
6.2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技术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结构研究[D]. 胡静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D]. 王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气候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D]. 崔佳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大兴安岭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及调整技术研究[D]. 韩雪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D]. 王楚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7]科尔沁右翼前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D]. 孙瀚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8]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9]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D]. 孟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10]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