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血压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

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血压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病人应用的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余柔,刘进[1](2021)在《控制性降压在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降压在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关于控制性降压在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包括85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术中不采用控制性降压相比,采用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MD=-267.35,95%CI(-314.54,-220.16),P<0.000 01]、减少异体输血量[MD=-292.84,95%CI(-384.95,-200.73),P<0.000 01],降低术后24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MD=-1.08,95%CI(-1.82,-0.34),P=0.004],但两组在术后96 h MMSE评分[MD=-0.11,95%CI(-0.50,0.28),P=0.57]和术中尿量[MD=57.93,95%CI(-152.57,268.44),P=0.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控制性降压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对维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影响;对术后认知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短期内可恢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贺杰[2](2020)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脊柱手术患者按照乳酸钠林格液与6%羟乙基淀粉130/0.4比为1:1,输入量为15mL/kg实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46例,年龄1860岁,BMI为1824 kg/m2,ASA分级为ⅠⅡ级。患者入室后均输入10mL/kg乳酸钠林格液从而补充患者因禁食禁水所丢失液体量,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按照6%羟乙基淀粉130/0.4与乳酸钠林格液比为1:1快速输注,输注量为15mL/kg,速度为25mL/min。分别于AHH前(T0)、AHH后30min(T1)、术后第1天(T2)测凝血功能和快速血栓弹力图。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总输液量、输血量及出血量。结果:T0、T1和T2各参数均数比较,R值、Hb和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进一步行组内间的比较,R值、Hb和Hct在T0与T1和T1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与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和Hct从干预前到干预后30min,再到干预后1天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R值从干预前到干预后30min,再到干预后1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余参数的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按照乳酸钠林格液与6%羟乙基淀粉130/0.4比为1:1,输入量为15mL/kg实施AHH,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舒礼佩[3](2019)在《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骨科手术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也可以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术中输异体血的概率,节约用血且安全性好,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该文通过对减少骨科手术术中出血量及输异体血的措施和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控制性降压技术,最后对控制性降压常见药物,骨科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综合研究来提升控制性降压技术的应用,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张楠,屈跃军,白振宇[4](2016)在《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血液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血液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预计出血量>600m L的125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单纯AHH,研究组70例患者行AHH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对比两组血液保护效果,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及异体血输入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T2、T3时间段Hb水平显着低于T1(P<0.01),但仍处于代偿范围,两组T1、T2、T3、T4时间段内MAP、HR、Sp O2、Pa O2、Hb、Hct、PT、PLT指标组内、组间对比(P>0.05);研究组自体血回输量多于对照组,异体血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寒战、荨麻疹等并发症对比(P>0.05)。结论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血液保护效果显着,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朱玉民[5](2016)在《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脑肿瘤手术中,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的应用对颅脑肿瘤患者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接受脑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N和T两组(n=21),每组21例。N组患者只进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T组患者采用ANIH和氨甲环酸联合应用。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和尿量,记录术前1天和术后1天监测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记录其分析ANIH前、ANIH后和自体血回输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T组失血量(438.5±66.8)ml比于N组失血量(524.0±81.5)ml少,自体血回输后,T组血红蛋白为(10.5±0.5)g/L,高于N组血红蛋白(8.4±0.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和N组尿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别。术前和术后1天,凝血因子APTT、PT、TT和FIB无明显改变,但是术后D-二聚体在T组为(0.75±0.37)mg/L,比术前(0.34±0.17)mg/L有一定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可以产生协同节血效果,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可以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

卓明[6](2015)在《控制性降压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术后肝肾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需行肝切除术患者40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ASA分级I-II级,均无手术禁忌症,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40例患者根据配对设计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入室后均连接监护仪行生命体征监测,并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及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监测。两组患者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给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长托宁、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泵注丙泊酚4-10mg/kg·h、瑞芬太尼20μg/kg·h、顺阿曲库铵0.15mg/kg·h维持麻醉深度。观察组采取控制性降压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术前限制液体输入,术中泵注艾司洛尔0.1-0.8mg/kg·h及硝酸甘油0.06-0.2mg/kg·h,维持CVP1-4cmH2O、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于90-100mmHg,且维持尿量≥1ml/Kg·h,若尿量<30ml/h,则快速输注晶体液体200-300ml。观察组肿瘤切除、止血完成前适当限制液体的输入,止血完成后停止降压,快速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恢复收缩压、CVP至正常水平。对照组采取控制性降压,不限制液体输入,应用艾司洛尔0.1-0.8mg/kg·h及尼卡地平0.03-0.1mg/kg·h控制收缩压于90-100mmHg之间,且维持CVP于5-10cmH2O之间,止血完成后停止控制性降压,适当输入液体,维持收缩压及中心静脉于正常范围。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输血量;抽取两组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压积;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7d行血生化检查,比较血清胆红素、血浆清蛋白、凝血酶原延长时间指标进行肝功能评估;并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7d测定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评估肾功能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ASA分级、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肝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输血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3)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压积显着高于对照组,且低于术前水平,均P<0.05。4)两组患者术后1d、3d、7d血清胆红素、血浆清蛋白、凝血酶原延长时间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与术前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腹水、肝性脑病。两组患者术后1d、3d、7d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与术前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肝切除术可显着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肝门阻断时间,减少手术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且对术后肝肾功能均无显着影响,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赵敏,王程,帅培玉,王虹英[7](2015)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采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异体输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在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采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CH)的方法,以观察节约血液的效果及该技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预计出血量>400 m L的ⅢⅣ级手术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NH+CH组和对照组,各30例。ANH+CH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行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下,中心静脉采自体血,并行ANH,在术中出血较多的时段行CH以减少术中出血。手术重大步骤完成,出血基本控制后行自体血回输。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于采血完毕(T1)、回输自体血前(T2)、回输自体血后(T3)分别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术中血红蛋白(Hb)<70 g/L回输自体血,术后Hb>90 g/L不输异体血。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处理。结果 ANH+CH组实施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基本维持平稳。所有患者采血量(408.3±142.1)m L,出血量(705.4±586.8)m L,出血量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和对照组患者比较节约血量(549.2±250.2)m L,术后随访未见脏器功能损害等相关并发症,ANH+CH组以术前(T0)为基础值,凝血酶原时间(PT)、血细胞比容(Hct)、Hb、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T1、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上各项指标的平均值都在可接受的不影响凝血功能的范围内;回输自体血前后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Hct、Hb、FIB、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伤口不愈合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采自体血回输联合CH可明显减少异体输血的几率与输血量,适度的血液稀释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

李燕茹[8](2014)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应用于脊柱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脊柱骨病外科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脊柱复杂手术术中行ANH联合CH患者55例(观察组)及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脊柱复杂手术术中单纯行CH的55患者(对照组)进行总结比较。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按Gross公式行ANH至Hct为0.30,两组均于手术开始时泵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行控制性降压至MAP为60~70mmHg。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To)、麻醉诱导后CH前(T1)、CH平稳后20min(T2)、手术结束前30min(T3)及术毕即刻(T4)记录MAP、HR;在T0、T2、T4、术后第一天(T5)及出院前(T6)检测Hb、Hct、PLT:在T0、T5时点检测PT、APTT、FIV;在T2、T4时点检测pH.PaC02.Pa02.BE. HCO3-、Sa02、Glu;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术中及术后异体输血量、输血例数、术后24h引流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点的MAP均较T0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T1、T2时点的HR均较T0显着降低(P<0.05)。术中同一时点两组间MAP、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输液量及尿量显着增加,术中异体输血量及异体输血例数显着降低(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异体输血量、输血例数、引流量无显着差异(P>0.05)。③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点Hb、Hct均明显降低(P<0.05);除T2时点外,其余各时点两组间Hb、Hct均无明显差别(P>0.05)。④与T0比较,T5时点观察组PT明显延长,FIB明显减少,APPT无明显改变。结论与单独行控制性降压比较,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显着降低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凝血功能异常,是脊柱手术较为理想的血液保护方法。

傅爱丽,黄海英[9](2013)在《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腰椎减压内固定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对照组36例仅给予AHH,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观察两组患者AHH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手术成功,无肺水肿、心衰、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2.19±25.27)min,与对照组的(157.36±27.4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755.56±124.39)ml,未输注异体血,显着少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的(1121.47±115.86)ml和异体血输注量的(602.93±157.2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86、-23.005,均P<0.01)。两组AHH后至术毕,各项指标变化均处于正常范围,其中Hb、Hct和FIB与术前相比显着降低(t=7.434、4.205、5.633,均P<0.01),PT和APTT与术前相比显着延长(t=3.894、5.406,均P<0.05或0.01),HR与术前无显着改变(P>0.05),MAP和CVP与术前相比均显着升高(P<0.05或0.01),但观察组AHH后60 min MAP和CVP显着低于对照组(t=3.950、6.552,均P<0.01)。结论 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可有效减少腰椎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朱钧,赵晓亮,冯晖,郑宏[10](2007)在《脊柱手术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脊柱手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凝血功能影响及降压效果分析。方法:将随机选择的骨科手术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Ⅰ组),AHH 组(Ⅱ组)和 AHH+CH 组(Ⅲ组)。AHH 组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CH 组在血液稀释后术中控制性降压至基础血压的75%。观察术中出血,记录输血情况;监测血流动力学,并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O)、稀释后10min(T1)、手术开始后40min(T2)、术后第1天测血常规、红细胞比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Ⅲ组失血与Ⅰ组和Ⅱ组比明显减少(P<0.05);Ⅲ组病人术中输血例数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输血量相比Ⅱ和Ⅲ组比Ⅰ组明显减少。各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各组凝血功能变化无差异且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或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有利于减少并体输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病人应用的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病人应用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2)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退出研究病例标准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1.5 试验用药与液体
    2.试验方法
        2.1 麻醉前患者相关准备
        2.2 麻醉的实施
        2.3 AHH的实施
        2.4 监测指标
        2.5 质量控制
    3.统计方法
    4.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减少骨科手术术中出血量及输异体血的措施
2 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的重要性
3 控制性降压技术
    3.1 控制性降压技术的基础理论
    3.2 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3.3 控制性降压技术
4 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4.1 控制性降压常见药物
        4.1.1 麻醉药物
        4.1.2 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甘油、嘌呤类衍生物)
        4.1.3 交感神经节阻滞药(三甲噻芬、阿方那特)
        4.1.4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4.1.5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4.1.6 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联合阻断药
        4.1.7钙离子通道阻断药
        4.1.8 三磷酸腺苷(ATP)
    4.2 骨科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
        4.2.1不同的控制性降压技术
        4.2.2不同的药物配合
5 控制性降压的注意事项
    5.1 麻醉要求
    5.2 补充血容量
    5.3 降压幅度
    5.4 通气与氧合
    5.5 停止降压
    5.6 控制性技术亦有很多并发症
6 小结

(5)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对象与纳入标准
        1.1.1 试验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麻醉方法
        1.3.1 麻醉诱导
        1.3.2 麻醉维持
        1.3.3 麻醉监测
    1.4 术后监测
    1.5 试验方案
        1.5.1 试验分组
        1.5.2 N组试验方案
        1.5.3 T组试验方案
        1.5.4 术中处理
    1.6 观察指标
        1.6.1 术中一般情况
        1.6.2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1.6.3 术中一般情况和凝血指标的观测
    1.7 指标测定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液稀释前后Hb、Hct、PLT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3.1 血液稀释对机体的影响
        3.1.1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机体的影响
        3.1.2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其他麻醉方法在手术中的应用
    3.2 开颅手术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
    3.3 氨甲环酸在手术中的应用
    3.4 氨甲环酸联合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应用
4 结论
    4.1 ANIH联合TA降低颅脑手术术中术后出血
    4.2 ANIH联合TA对近期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控制性降压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及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入选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病例分组
    2.2 试验仪器、设备及药物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药物
    2.3 试验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麻醉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血细胞压积(HCT)比较
    3.4 两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3.4.1 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3.4.2 两组患者血浆清蛋白水平比较
        3.4.3 两组患者凝血酶原延长时间比较
    3.5 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3.5.1 两组患者尿素氮水平比较
        3.5.2 两组患者肌酐水平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7)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采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异体输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麻醉方法
    1.3操作方法
    1.4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讨论

(8)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病人应用的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制性降压在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余柔,刘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01)
  • [2]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D]. 贺杰.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 舒礼佩. 中外医疗, 2019(21)
  • [4]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血液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J]. 张楠,屈跃军,白振宇. 医药论坛杂志, 2016(08)
  • [5]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影响的研究[D]. 朱玉民. 桂林医学院, 2016(02)
  • [6]控制性降压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D]. 卓明. 南昌大学, 2015(01)
  • [7]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采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异体输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赵敏,王程,帅培玉,王虹英. 华西医学, 2015(04)
  • [8]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D]. 李燕茹.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3)
  • [9]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 傅爱丽,黄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 2013(22)
  • [10]脊柱手术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J]. 朱钧,赵晓亮,冯晖,郑宏. 新疆医学, 2007(06)

标签:;  ;  ;  ;  

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血压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