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内情(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1](2021)在《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
王雨[2](2021)在《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
李国亮[3](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蒋沫沫[4](2018)在《刘仲华生平及相关史事考论》文中指出刘仲华是山西社会主义共青团组织的早期参加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央特科情报工作负责人、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其经历隐秘而复杂,且有些经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史事相关联,但囿于资料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记录和评价。本文在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刘仲华的生平进行了考察、考订,并结合相关史事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综述学术界研究动态和探讨研究的空间、创新和不足,简述思路和框架以及介绍主要参考文献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章,对刘仲华的生平进行系统考察,在必要的环节综合运用各种资料进行考证,展示刘仲华本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活动的轨迹。其中,第一章主要考察刘仲华的家世及他早期参与革命的经历。在利用新发掘的档案资料基础上,还原了刘仲华领导山西省立一中学生运动,梳理了刘仲华在冯玉祥部、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军运工作的基本史实,客观反映刘仲华在早期阶段的革命历程。第二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进入上海中央军委以后至上海临时中央局结束期间的经历。这一时期是刘仲华从事中国共产党秘密战线工作的重要时期,他的工作包括交通、军事、情报、破坏等活动。在领导中央特科期间,刘仲华曾掩护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云等重要领导人;负责联络吉鸿昌、邓宝珊、陈离、黄申芗、刘仲容等爱国人士;领导王世英、谢甫生、项与年、靖任秋、卢志英、张育民等情报人员;多次获取有关国民党“围剿”苏区中央的重要情报。根据共产国际驻沪代表及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刘仲华临危受命,领导上海临时中央局重建组织机构,恢复对白区各省党组织的领导关系,恢复与中共北方局的联络。在领导上海临时中央局期间,刘仲华还具体领导特科及电台的工作,负责与共产国际代表及全总、青年团代表的联络。此时正值国民党特务组织对在上海的中共党组织大肆破坏之时,上海临时中央局的工作最终难以为继,刘仲华竭力安排重要人员疏散撤退。第三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期间的工作。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刘仲华返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职务。刘仲华在帮助李宗仁整肃军纪、配合李宗仁与中共建立联系的同时,不忘利用公开身份对第五战区内面临暴露危险的中共秘密党员及组织施以保护。刘仲华忍辱负重、忘却自身安危地帮助刘少奇、李先念开展对李宗仁的统战工作,帮助豫鄂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提供物资上的帮助。在屡次申请恢复中共党员身份未获批准后,刘仲华加入由中共南方局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同盟,采取另一种形式促进共同抗战的胜利。第四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北平和谈期间的工作。这一阶段,刘仲华进行了在中共及李宗仁之间的联络工作,促进双方沟通的同时还向中共报告李宗仁部的重要情报,帮助中共掌握李宗仁专用的电台号码及密码,帮助转移和谈代表团成员张治中、邵力子等人的家属。通过刘仲华的努力安排,和谈破裂后,为代表团中国民党方面人士弃暗投明解除了后顾之忧。第五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建国后参与的建设工作的情况。新中国成立之初,刘仲华利用政务院参事、各界人民代表会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等一系列民主人士的身份参政议政。在担任地政局局长、房管局局长、园林局局长的十几年间,刘仲华为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李宗仁归国一事对于新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周恩来的安排,刘仲华参与了李宗仁归国的前期筹备工作、机场迎接、出席记者招待会等。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主要考察刘仲华生平中被“误会”、怀疑及“文革”受迫害等相关史事,同时进行了考证和分析。包括刘仲华被认定发表违反“联蒋抗日”方针的文件,特科被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怀疑并认定已经由国民党特务掌握,领导特科的刘仲华等人曾遭到立案审查并被组织“割断关系”的过程和成因。这些事情成为刘仲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的一部分“罪名”。同时,刘仲华参与原上海地下组织成员写信反对江青与毛泽东结婚也成为刘仲华在“文革”中遭到迫害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是结论,在前文考察、考证、评析的基础上对刘仲华的生平进行总结。刘仲华从事革命活动的年代正处于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他的一生遭遇过误解、冤屈,但他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中国人民的利益、党的利益、中国革命的利益为出发点。作为一名从事秘密战线的人员,刘仲华做过的工作大多未获披露,但是他为党的贡献、为革命事业的付出应得到合理的记录和评价。
郭胜华[5](2018)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指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方针,从而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刻回答新形势下城市工作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周恩来在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遵循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城市接管和建设工作,并提出了诸多关于城市接管和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新中国城市管理和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事实上,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周恩来就开始关注城市问题。他要求全党和人民军队在接管城市的同时,必须维护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状况,并从接管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诸多重要指示。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城市接管的有序推进,周恩来的城市建设思想也更加成熟和全面。在经济建设层面,他指出不仅要全面恢复城市工业生产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活动,还要通过税收、财政管理、扶持就业等手段切实改善城市经济面貌,同时也不能忘记乡村为支持新民主主义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在政治建设层面,要通过人才干部建设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深化与市民的联系,通过争取民主党派和发挥地方政权积极性增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活力,通过人民司法工作和精简编制体现人民政权的公平、提高人民政权的效率;在文化建设层面,他强调要重视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加强对各文化领域知识分子的改造并使其为人民政权服务,要通过发展电影事业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执政党建设层面,他要求全党坚决摒弃以党代政的工作习惯,加强思想改造和实践锻炼,清除旧的作风和传统,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这些思想理论,内容丰富,现实性强,影响深远,为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城市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的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是科学的,是党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道路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永久的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市民幸福感的提升、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城市发展潜力的深度发掘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城市工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其思想理论的精华运用到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进程之中,以充分体现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宋志艳[6](2017)在《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外交决策机制是理解其外交政策和行为动机的一把钥匙,在快速崛起并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外交战略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进轨迹来看,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形成与构建,深受内外环境和观念认知的影响,组织机构、决策模式及身份定位也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决策体制。本文深入剖析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内在机理,从学理角度探讨其优长与不足,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发展完善,以期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挑战,从而更为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在借鉴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通过运用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基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一方面分析国际环境变迁对中国外交决策的结构性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着重揭示国内政治环境、组织机构、外交观念与中国外交决策行为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期为中国外交决策机制构建分析框架,探究其主要特征与运作模式。本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第一章系统梳理外交政策分析的总体发展状况。本章集中介绍了外交政策分析的理论历程、主要贡献、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目的是通过详细分析当前外交政策分析在理论与决策模式研究方面的进展,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为开展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构建以“决策环境—组织机构—观念认知”为链条的分析框架。着重分析国内外政治互动如何影响外交决策,在具体阐释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以及权力架构与外交决策关系的同时,也注重观念等非物质性因素的作用,旨在从理论上阐释国内政治因素与外交决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外交决策机制分析框架。第三章综合分析中国外交决策的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在梳理中国外交决策组织机构演进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国外交决策机制中所承担的枢纽功能。中国外交决策组织架构的根本特点在于集中统一,外交决策权属于少数高层决策者,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部门和组织参与到外交决策中来,赋予中国外交决策组织机制以民主化色彩,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分散化的态势,基本形成了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党、政、军、民不同程度参与及影响外交决策的格局。第四章集中阐释观念因素对中国外交决策产生的潜在影响。围绕中国决策层的时代观、利益观和身份观的变迁,深入解读观念认知如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进不断实现转型,并主导和形塑了中国的对外战略,以期从中探寻中国外交决策的深层动机。中国决策层的观念认知与外交行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中蕴涵着外交传统、历史经验以及意识形态等价值判断,因此在中国的对外决策中发挥了行动向导和决策基准的作用。第五章总结和概括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运作模式与主要特征。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形成了以高层决策者为核心的“同心圆”决策模式,具有四个鲜明特征——“政党主导型”、“精英决策型”、“共识决策型”、“渐进调试决策型”。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具有延续性与变化性、民主化与分权化、多元化与分散化、专业化与制度化等显着特点,同时也应该增强协调性、提升战略预判力、改革外交权力配置等,尽可能地改革体制机制中不尽合理的部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为:为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构建以“决策环境—组织机构—观念认知”为链条的分析框架,试图突破局限于外交决策模式或组织机制的单—研究范式,将外交决策机制视为一个既关涉实体机构组成,也涵盖行为模式、政治思维和观念认知等的政治系统,并对之开展综合研究。总结和概括中国外交决策的“同心圆”模式,认为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初步形成了围绕决策核心,党、政、军、民不同程度参与外交决策的多元化格局,且越是无限接近决策核心的阶层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力越大。深入剖析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运作机制,指出其具有决策、协调、咨询等多种功能,是中国外交决策组织机构的枢纽,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认知理论阐释外交观念与中国外交决策之间的关系,中国决策层的时代观、利益观和身份观成为影响决策环境与政策行为之间的媒介,外在环境的变化首先通过决策者的观念认知反映出来,然后推动具体外交政策的形成,充分表明观念认知对政策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力。
郝在今[7](2016)在《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文中认为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行至福地!这就是1935年10月毛泽东到达西北的心态。顿时诗如泉涌,毛泽东接连吟出三首。《七律·长征》有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这个生长于温暖环境的南方人,竟然把踏入苦寒之地当作喜事。《念奴娇·昆仑》有句:"环球同此凉热"。这寸步难行的崇山峻岭,居然又是放眼世界的战略高地。《清平乐·六盘山》有句:"不到长城非好
赵崧杰[8](2016)在《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文中指出本文以中朝关系建立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从1945年“八·一五”朝鲜半岛光复到1950年“六·二五”朝鲜战争爆发,在将近四年间内,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形势经历了剧烈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也与北朝鲜在此期间逐渐发展为坚实、稳定的同盟。早在1920年代,就有许多朝鲜革命者来到中国参加革命运动,他们中共产主义者可分为“延安派”和“抗联派”。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后,一部分朝鲜革命者率先回到北朝鲜组建政权,另一部分人则继续留在中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解放战争。在此期间,他们在中国的朝鲜族聚居区内建立了后方根据地,并组建了多支朝鲜族部队。中共将这批在华工作的朝鲜干部视为“双重国籍”,东北解放后,这些干部带部队进入北朝鲜,并转入朝鲜人民军,为统一朝鲜半岛做战斗准备。在北朝鲜,金日成等干部在建立起政权后,对当时正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中共东北局给予了大量支援。在整个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中朝双方间建立了密切的人员、物资往来,尤其是北朝鲜对中共的援助达到了近乎倾囊相助的程度。而朝鲜的付出也在后来的两国关系中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便是为人所熟知的中朝传统友谊。本论文从解放战争时期中朝共产主义者间的关系切入,探究双方建立友谊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以地方基层的史料来考察其背后折射出的中朝关系史。
易振龙[9](2016)在《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对于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现有研究十分薄弱,存在加强研究的必要。本文以1978年至1992年间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总结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及成功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为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镜鉴和启示。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正文共分五章。绪论包含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等各项内容。第一章分析中国干部选拔的理论及实践基础。首先阐述中国传统选官理念与实践的演变历程,然后简要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干部选拔理论及其在苏联的实践,紧接着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选拔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对西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简要阐述。这一章旨在从四个角度(中国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外部借鉴)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章阐述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条件。着重从现实需要和改革既有条件方面论述。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干部队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存在巨大差距,突显了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另一方面,随着拨乱反正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改革的组织条件、理论准备和外部环境逐渐具备。总之,改革因现实需要而产生了内在动力,又因既有条件的促成而具备了改革的可能。第三章论述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组织路线的调整、干部选拔方针的确立以及思想理论的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干部选拔指导思想的革新;从离退休制度、干部能上能下、顾问委员会三个角度分析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举措及实施过程;从推进干部年轻化、探索集体交接班制度、加强干部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和实践。第四章分析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本章围绕“谁来选”、“选拔谁”、“如何选”这三个核心要素展开。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主体逐渐多元化,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个人、群众都成为干部选拔的主体。影响干部选拔的因素发生改变,干部选拔对象出现精英转化趋势。多种干部选拔方式得以运用,干部选拔的具体操作流程更为规范,干部选拔的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第五章对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进行实效性评价,归纳了其在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和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五大成就;其次,总结了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形成的五项经验;最后,分析了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的不足并简要阐述了原因。结束语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通过阐述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启示,对深化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作出若干思考。
王小平[10](2013)在《肃反运动研究(1951-1960) ——兼以山西肃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1951——1960年间发生的“肃清反革命运动”的专题研究。肃反运动开始于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动了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5月中旬,镇压反革命运动进入收缩阶段。同时从社会上的大规模清理,转入清理党政军内部。5月2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清理“中层”“内层”问题的指示》。肃反运动实际上开始。为了处理那些清理“中层”、“内层”过程中被发现有政治历史问题的党员,1951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清理“中层”“内层”运动中对共产党员所有隐瞒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的处理办法(草案)》。这项党内清理工作一直延续到1953年12月。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清理“中层”、“内层”的运动,引起中共中央决定再次审查干部。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这一审干工作一直延续到1955年10月。在审干过程中,先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潘扬事件和胡风事件。中共中央抓住这两个事件,大张旗鼓地开展肃反运动。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此后,中央和全国各级党、政府、人民解放军、群众团体、企业,都普遍展开了“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斗争。1956年12月,第一批肃反运动结束。之后,中共中央又开展了第二、第三、第四批肃反运动。1958年12月,肃反运动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在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影响下,肃反运动由松变紧。直到1960年9月,中共中央发现公安部对敌情估计失当,才停止了肃反运动。在肃反运动过程中,中共中央共先后颁布过六项政策:即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判别标准与处理政策;调查取证政策,包括有关调查范围、手续的规定与邮检的政策;关于逮捕、审查、审批权限的政策;甄别定案政策;关于参加肃反运动的职工及各类被审查人员待遇的政策;关于被审查者中逃跑、自杀人员的处理政策。与全国肃反运动同步,山西省也开展了肃反运动,先后分七批进行,于1962年4月结束。在这期间,山西省委十人小组用四种方法推动运动: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全省肃反运动的规划和动员,派出检查组检查各地的运动情况,创办《肃反简报》交流信息,推广各地肃反斗争的经验。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些具有山西特点的政策,比如,甄别定案、逮捕人犯、调查制度、关于同志会骨干分子界定的政策。山西兴县于1956年7月展开了肃反运动,先后分七批进行,于1962年3月结束。县委五人小组开展运动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党委重视、调查取证、开展肃反斗争、甄别定案。这场政治清理运动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被清洗人员多,对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当代史的研究中,它还是一个没有认真开垦的园地。现有的许多论着,多半停留在概念化简单结论的层次上。因此,有必要还原真相,检讨历史。本文的贡献是:(1)弄清了全国肃反运动的起止时间和发动原因;(2)梳理了全国肃反运动的过程,讨论了肃反运动的六项政策;(3)重点论述了山西肃反运动的经过,并叙述了兴县的肃反运动;(4)提出了作者对肃反运动的否定的评价。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目前还无法收集到更多档案资料。因此,本文现有篇章档案材料比较丰富,但还没有条件对全国各省的普遍情况作详细研究。
二、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内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内情(论文提纲范文)
(3)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刘仲华生平及相关史事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四、本文的思路和框架 |
五、参考文献概述 |
第一章 早期革命经历 |
第一节 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一、家世与成长 |
二、青年学会干事 |
三、学生运动领袖 |
四、经李大钊介绍入党 |
第二节 在冯玉祥部的军运工作 |
一、在冯部的经历 |
二、随鹿钟麟访苏 |
三、东路军司令部俱乐部任主任 |
四、杨虎城部政治军事学校教官 |
五、秘密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 |
第三节 参与组织皖北阜阳起义 |
一、到皖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 |
二、皖北特委委员 |
三、离开皖北 |
第二章 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
第一节 在中央军委的交通与情报工作 |
一、初涉交通与情报工作 |
二、负责军委情报工作 |
第二节 领导特科和上海临时中央局 |
一、恢复电台和领导特科 |
二、出任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 |
三、领导上海临时中央局工作 |
第三节 上海时期具体的情报和保卫工作 |
一、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 |
二、上海地下交通和保卫工作 |
第三章 在第五战区的统战工作 |
第一节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徐州时期 |
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 |
二、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委员 |
三、青年干部训练班教官 |
四、被迫离开徐州 |
第二节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老河口时期 |
一、重任李部参议 |
二、战区军纪督察处督察官 |
三、“阵中小学”理事 |
第三节 身在李营心在党 |
一、帮助中原局与李部建立统战关系 |
二、联系与配合李先念部 |
三、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 |
四、处理杜石公叛变事件 |
第四章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中的多重身份 |
一、从汉中行营到北平行营 |
二、利用官方身份参与经商 |
三、协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
第二节 为国共和谈而奔走 |
一、为和谈初探消息 |
二、接待“南京人民代表团”和“上海和平代表团” |
三、“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顾问 |
第三节 和谈背后的工作 |
一、帮助中共秘密掌握电台 |
二、安排和谈代表家属转移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 |
第一节 从政务院参事到人大代表 |
一、政务院参事 |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
三、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第二节 从地政局到房产局 |
一、地政局局长 |
二、房地产管理局局长 |
三、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及市政建设委员会委员 |
第三节 在园林局的十年 |
一、园林局局长 |
二、重新入党 |
三、北京市政协常委 |
第四节 迎接李宗仁归国与“文革”遭受迫害 |
一、迎接李宗仁回国事宜 |
二、“文革”遭受迫害含冤病逝 |
第六章 刘仲华被组织“割断关系”、受迫害及相关史事考析 |
第一节 刘仲华被“误会”与“反蒋抗日”方针转变的时间和路径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反蒋抗日”方针的转变 |
三、中共中央关于“反蒋抗日”方针的转变 |
四、上海临时中央局关于“反蒋抗日”的文件与刘仲华“误会”的由来 |
第二节 “莫须有”的上海特科和刘仲华“叛变案” |
一、事情的由来 |
二、上海地下党组织和特科受到严重怀疑 |
三、刘仲华等人被立案审查和错误定性 |
第三节 “文革”期间遭受迫害的原因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
二、中共其他领导人关于城市工作的主要论述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解放战争后期军事形势的变化 |
二、新解放区土改运动的顺利推进 |
三、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蓬勃发展 |
四、新形势下党的历史角色和任务的变化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接管的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接管策略的思想 |
一、“坚决实行疏散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
二、“具体研究新解放城市的办法,暂不忙取消各城市的军管” |
三、“党的政策必须适时地向群众公开”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经济接管的思想 |
一、“要用很大的力气来整顿城市生产” |
二、财经领域的“分权与集权要适当”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政治接管的思想 |
一、对旧政权的接管“应掌握既坚决又慎重的方针” |
二、旧人员要“争取改造,使大部跟我们走” |
三、接管初期“应以各界代表会为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文化接管的思想 |
一、文化机构接管“以求符合坚持改造稳步前进的方针” |
二、知识分子接管要坚持“要团结,要安定”的工作思路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建设的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经济建设的思想 |
一、“在城市,重点在恢复工业生产” |
二、“城市在安定后,就应收税,要适当” |
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应该予以扶助使其发展” |
四、“平衡收支,稳定物价” |
五、“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政治建设的思想 |
一、“建政工作应以开好城市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中心” |
二、“民主党派还要跟我们一道走” |
三、“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
四、“人事部门在编制上注意减少层次,精简机构”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思想 |
一、“文化教育既是'先锋',又是'殿军'” |
二、知识分子的改造“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三、“电影事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求发展” |
四、“团结全国科学家,走向新时代新科学的发展道路”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关于城市党建工作的思想 |
一、应当改变“以党的名义下达命令的习惯” |
二、广大干部“应挤出时间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 |
三、我们必须“彻底清除旧的作风和传统” |
四、我们“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的贡献和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工作思路 |
二、科学梳理了城市工作全局的诸多关系 |
三、有效推动了城市接管和建设的进程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的启示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思路,提升居民幸福感 |
二、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能力 |
三、传承和保护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增强城市认同感 |
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协同发展 |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强化党委在城市工作中的领导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核心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核心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评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三节 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运用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外交决策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外交政策分析学术史回顾 |
一、第一阶段——奠基期 |
二、第二阶段——发展期 |
三、第三阶段——彷徨期 |
四、第四阶段——创新期 |
第二节 外交政策分析的特点及趋势 |
一、外交政策分析的主要特点 |
二、外交政策分析的问题与困境 |
三、外交政策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西方外交决策理论模式 |
一、理性决策模式 |
二、组织过程/官僚政治模式 |
三、心理认知模式 |
四、双层博弈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外交决策机制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外交决策环境 |
一、外交决策的国际环境 |
二、外交决策的国内环境 |
第二节 外交决策机构 |
一、作为决策主体的国家 |
二、核心外交决策者——国家领导人 |
三、外交决策政治及行政机构 |
第三节 外交决策观念 |
一、外交决策中的观念及其构成 |
二、观念对外交决策的作用 |
三、观念发挥作用的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外交决策组织机构 |
第一节 中国外交决策机构的历史沿革 |
一、中国外交决策组织机制的发展进程 |
二、外交决策组织机制的发展完善 |
三、外交决策组织机制的新进展 |
第二节 中国外交决策的核心决策层 |
一、中国的外交决策核心 |
二、中国外交决策协调机构 |
第三节 外交决策重要参与及执行机构 |
一、外交决策执行机构 |
二、党政外交决策咨询机构 |
第四节 外交决策外围组织机构 |
一、大众传媒 |
二、外交政策智库 |
三、公众舆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的外交观念与外交决策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利益观的嬗变 |
一、理想主义的政治利益观 |
二、现实主义的经济利益观 |
三、务实主义的综合利益观 |
四、世界主义的共同利益观 |
第二节 中国决策层时代观的变迁 |
一、战争与革命 |
二、和平与发展 |
三、合作与共赢 |
第三节 中国决策层的国家身份观 |
(一) 中国国家身份定位的变迁 |
(二) 中国身份观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外交决策的模式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外交决策的模式 |
一、政党主导下的“同心圆”决策模式 |
二、“精英型决策模式” |
三、“共识型渐进调试决策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外交决策的特征 |
一、继承性和变迁性 |
二、民主化和分权化 |
三、多元化和分散化 |
四、专业化和制度化 |
第三节 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
一、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 |
二、完善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7)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落脚龙兴地——苦战两万里,寻得生存地 |
1.中国共产党最危难的时候 |
2.落脚陕北的第一动作 |
3.第一个“西北局” |
4.北国风光 |
5.斯诺采访中共的特务头子 |
第二章刀把子不能丢!——合作局面中仍有隐蔽斗争 |
1.从“西北保卫局”到“边区保安处” |
2.是谁伏击周恩来? |
3.两个奇怪的“和尚” |
4.出逃事件 |
5.锄奸! |
第三章“双重政权”——确立人民政权的巧妙手法 |
1.旬邑事件 |
2.化装侦察 |
3.绥德反腐 |
4.淳化事件 |
5.拔钉子 |
第四章惊天特务案——“化敌为我服务”的防奸保卫政策 |
1.汉中有个“死间”班 |
2.陇东发案 |
3.延安追踪 |
4.反用敌特 |
5.一网打不尽 |
第五章“抢救失足者”——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
1.“反特”与“运动”同步 |
2.边保老号来了个“川岛芳子” |
3.群众运动+逼供信 |
4.绥德甄别 |
5.“刘巧儿告状” |
第六章和战之间——战略转换情报当先 |
1.爷台山战事 |
2.智窃密电码 |
3.从延安上东北 |
4.激活“冷藏间谍” |
5.南下北返 |
第七章心战——大力开展策反敌军工作 |
1.安边起义“火车头” |
2.西北有个“民主联军” |
3.习仲勋策动横山起义 |
4.美军情报官在延安 |
5.“特务”入党 |
第八章陕北转战——全国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 |
1.军事机密 |
2.军统和边保同时追悼他 |
3.游击战争 |
4.保卫昆仑纵队 |
5.彭德怀和习仲勋抢先收到胡宗南的作战电报 |
第九章从延安到全国——为新中国竖立安全屏障 |
1.从“首府”走向“首都” |
2.从“延安”进“西安” |
3.从大西北到大西南 |
4.明暗易位 |
5.反击恐怖狂潮 |
(8)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与综述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回顾 |
三 本文侧重 |
第二章 “抗联派”朝鲜干部进驻东北 |
一 “抗联派”的形成 |
二 “抗联派”干部随苏军开赴东北 |
三 进入牡丹江前后的工作 |
四 “抗联派”干部在延边的工作 |
五 双重领导模式的确立 |
六 总结 |
第三章 “延安派”朝鲜干部参加东北解放战争 |
一 朝鲜义勇军的组建 |
二 返回朝鲜受挫 |
三 朝鲜义勇军一支队在南满的活动 |
四 朝鲜义勇军三支队在北满的活动 |
五 朝鲜义勇军五支队进入东满地区 |
六 朝鲜义勇军七支队的活动 |
七 总结 |
第四章 朝鲜族根据地的创建 |
一 朝鲜族根据地的建立基础 |
二 地方军政系统的整合与运作 |
三 延边根据地的活动 |
四 北满根据地的活动 |
五 南满根据地的活动 |
六 冲突爆发:朝鲜干部间的分歧与矛盾 |
七 余论 |
第五章 朝鲜师的组建及入朝 |
一 “朝鲜师”的编成 |
二 解放战争中的“朝鲜师” |
三 “朝鲜师”的“入朝”问题 |
四 余论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与北朝鲜联系渠道的建立 |
一 金日成对中国革命的态度 |
二 金日成与抗联战友 |
三 前往朝鲜的东北局干部 |
四 东北局设立驻朝鲜平壤办事处的设立 |
五 东北局驻朝鲜各地分办事处的设立 |
六 结论 |
第七章 战略大后方:朝鲜对东北解放战争的支援 |
一 朝鲜向东北民主联军无偿提供武器 |
二 东北各地与朝鲜的物资交换 |
三 朝鲜为中共人员、物资转移提供便利 |
四 余论 |
第八章 结论 |
一 档案中的“概念”误区 |
二 朝鲜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与中朝关系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图1:北朝鲜境内主要铁路交通线 |
图2:“延安派”与“抗联派”的根据地发展(1945.9~12) |
后记 |
(9)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六、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干部选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选官理念与实践 |
(一) 中国古代重视官员选拔及德才标准的优良传统 |
(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实践历程 |
(三) 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及其变革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干部选拔理论及在苏联的实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干部选拔理论 |
(二) 列宁的干部选拔理论 |
(三) 苏联干部选拔制度及其实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的理论和实践 |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干部选拔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选拔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 |
第四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
(二)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三) 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影响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条件 |
第一节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新的政治路线要靠新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
(二) 现有组织状况不适应党和国家的要求 |
(三) 原有干部选拔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
第二节 干部工作的拨乱反正 |
(一) 平反冤假错案 |
(二) 清理“三种人” |
第三节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思想条件逐渐具备 |
(一) 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思想及“两个凡是”的批判 |
(二)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突破 |
(三) 对借鉴资本主义有益成果的新认识 |
(四)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外部参照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良好开局 |
第一节 革新干部选拔指导思想 |
(一) 组织路线: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二) 基本方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
(三) 时代标准:有改革开放实绩 |
(四) 选拔途径:走群众路线和加强民主 |
(五) 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 |
第二节 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
(一) 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 |
(二) 探索干部任期制和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
(三) 设置顾问委员会 |
第三节 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 |
(一) 推进干部年轻化 |
(二) 探索集体交接班制度 |
(三) 加强中青年干部的教育和培养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基本要素分析 |
第一节 “谁来选”:干部选拔主体多元化 |
(一)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干部选拔主体多元化 |
(二) 干部选拔主体分析 |
(三) “官民”共选干部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选拔谁”:选拔客体的精英转化 |
(一) 改革开放初期影响干部选拔的因素 |
(二) 推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选拔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客体的精英转化趋势 |
第三节 “如何选”:规范干部选拔的方式和程序 |
(一) 创新干部选拔方式 |
(二) 完善干部选拔程序 |
(三) 加强对干部选拔的监督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评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成就和意义 |
(一) 初步建立了一支“四化”干部队伍 |
(二) 顺利实现了高层干部的新老交替 |
(三) 提高了干部选拔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
(四) 促进了选人用人观念和执政理念的更新 |
(五) 为深化选拔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
(一) 将时代需求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相结合 |
(二) 将核心领导层的强力推动和致力于顶层设计相结合 |
(三) 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党的正确引导相结合 |
(四) 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五) 将坚持干部选拔的基本原则与借鉴优秀管理经验相结合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局限性 |
(一) “民选”和“官选”的相互关系尚未理顺 |
(二) 干部选拔政策的执行具有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
(三) 尚未构建干部选拔的全新体系 |
结束语 有关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10)肃反运动研究(1951-1960) ——兼以山西肃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想与方法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全国肃反运动概述 |
第一节 肃反运动的酝酿 |
一、镇压反革命运动概述 |
二、肃反运动的起点 |
三、肃反运动和审干工作的结合 |
四、潘扬事件促进肃反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
五、“七一”指示的发布和中央十人小组的建立 |
第二节 肃反运动的发动 |
第三节 肃反运动的高潮 |
第四节 肃反运动的结束 |
第二章 肃反运动的各项政策 |
第一节 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判别标准与处理方法 |
一、反革命分子的判别标准 |
二、现行反革命分子与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区别 |
三、坏分子的判别标准 |
四、对一般反革命分子的解释 |
五、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处理方法 |
第二节 调查取证 |
第三节 逮捕、审查、审批政策 |
一、逮捕政策 |
二、关于肃反对象定案处分的初步决定 |
三、关于肃反对象定案处分的审核权 |
第四节 甄别定案政策 |
一、甄别定案小组人员的组成 |
二、甄别定案的程序 |
第五节 各类人员的经济待遇政策 |
一、劳动教养的反革命分子的生活待遇 |
二、基本建设单位职工的工资待遇 |
三、被逮捕、隔离反省人员的工资待遇 |
四、被管制的反革命分子的工资待遇 |
五、逮捕和隔离反省的人在扣押期间的工资待遇 |
第六节 自杀、逃跑人员的处理政策 |
一、自杀人员的处理政策 |
二、逃跑人员的处理政策 |
第三章 山西肃反运动的过程和开展方法 |
第一节 山西肃反运动的过程 |
一、第一阶段的肃反 |
二、第二阶段的肃反 |
三、第三阶段的肃反 |
四、第四阶段的肃反 |
第二节 山西省推动肃反运动的方法 |
一、召开各种会议 |
二、派出检查组赴各地检查督促 |
三、通过简报交流信息,指导运动 |
四、总结推广各地斗争方法 |
第三节 颁布政策 |
一、审批案件和逮捕犯人的政策 |
二、“阎匪特务分子”和“同志会骨干分子”的政策界定 |
三、关于利用档案的规定 |
四、调查站工作的政策 |
第四章 兴县肃反运动 |
第一节 兴县概况与社会政治状况 |
一、兴县概况 |
二、兴县社会政治状况 |
第二节 兴县肃反运动的开始 |
第三节 兴县肃反运动的发展 |
第四节 兴县肃反运动的全面展开 |
第五节 兴县肃反运动的结束 |
第六节 兴县肃反运动的方法 |
一、党委重视 |
二、调查取证 |
三、对肃反对象组织重点斗争 |
四、甄别定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内情(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D]. 王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D]. 王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4]刘仲华生平及相关史事考论[D]. 蒋沫沫. 吉林大学, 2018(12)
- [5]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城市接管和建设思想研究(1948-1952)[D]. 郭胜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6]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D]. 宋志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J]. 郝在今. 当代, 2016(05)
- [8]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D]. 赵崧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9]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D]. 易振龙. 武汉大学, 2016(06)
- [10]肃反运动研究(1951-1960) ——兼以山西肃反为例[D]. 王小平.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