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机箱实现按需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若琳[1](2021)在《CEE实验中TOF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在建设的低温高密核物质谱仪CEE(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主要用于研究核物质相结构和核物质状态方程等重要科学问题。该实验包含多种探测器。其中,TOF子探测器是实现GeV能区带电粒子鉴别的重要手段。经过估算,在经过触发后,总实验的数据率可达到1.25 GByte/s,TOF系统的数据率可达到99.7MByte/s,在设计中为了使TOF子探测器系统的数据获取(Data AcQuisition,DAQ)系统可与其他子系统的DAQ系统互相兼容,在设计CEE实验TOF子探测器系统的DAQ系统时应考虑到全局的要求,满足总实验的数据率要求。基于系统的传输和处理要求,借鉴当前大数据处理的流处理思想,设计了具有通用性的D-Matrix流处理数据获取架构。该架构将源源不断产生的数据视为流,同时将DAQ中的如事例组装、命令分发等处理任务抽象为一系列流处理节点级联和组合。该架构将不同的信息抽象为不同的流,建立统一的标准数据帧和标准接口,并将不同的传输技术抽象为统一的传输模型,使得DAQ系统中传输和处理部分解耦,可灵活移植到别的实验平台中。除此之外,D-Matrix架构中流处理节点具有高速模块化特点,并实现了软件和固件版本,因此可在系统中进行灵活部署。在本文中引入了 D-Matrix流处理数据获取架构并介绍了其核心组成模块的实现,具体包含可应用于不同传输场景的流传输模型和流处理节点等。并在分析系统的流信息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流的处理模式。之后,介绍了 CEE实验TOF子探测器的数据获取系统硬件架构,并基于对系统资源和流信息的分析,将D-Matrix架构应用于该硬件架构之上,完成DAQ系统处理需求。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进行模块级和系统级测试。验证了传输模型和流处理节点功能正确性,同时整个系统传工作稳定,可正确完成事例组装、命令分发等任务。本文引入的D-Matrix流处理数据获取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应对未来实验规模扩大,同时具有通用性,可方便移植于其他实验平台中。
叶丹戈[2](2021)在《网络化通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满足某些领域电子设备在生产制造场景中―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测试的需求,用于通用测试系统的工程方法研究和实现日益增多。本文以网络化通用测试系统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测试流程的抽象,通用资源管控功能和网络化测试系统等功能部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本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用于射频/数字类产品测试的通用网络化测试系统,主要包含两大功能块。第一个部分是通用测试框架。通过设计并实现一种针对射频/数字类产品的通用测试框架,对常用测量仪器和通信总线等测量信号的程控进行封装,将共性测试指标的测试过程用XML文本来描述,将测试程序集的开发简化为在该框架下用XML语言描述信号流向,实现最终测试和测试数据处理等功能。最终达到简化测试开发和应用的目的。第二个部分是测试管理系统。设计并实现一个网页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按照产品种类编号对产品对应的测试程序集进行上传、下载、运行和更新等功能,完成对测试对象(射频/数字类模块级电子产品)的信号注入和测量,将测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数据库,以供后续使用。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测试系统能够更便捷的被用户使用。
周佳倩[3](2020)在《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调节接触网张力,改善高速列车弓网受流条件,保障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对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进行在线监测,可及时发现接触网隐患和故障,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保障接触网运行安全。接触网状态主要受温度影响,同时还受风速、弓网接触、自由振动等的影响,在接触网补偿装置上反映为b值(坠陀串最下端坠陀的底面到地面的距离)的变化。目前还没有人根据补偿b值对接触网状态进行预测和判定,本文设计了一套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接触网状态的预测和判定及故障报警功能。为研究接触网补偿b值随风速变化的振动特征,本文以京津接触网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搭建12跨接触网模型,以Davenport谱为目标谱,采用线性滤波法自回归模型模拟脉动风速时程,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接触网补偿位移随风速变化的振动特征,结合参考文献总结出接触网在风致振动、弓网接触、自由振动下的振动频率、振动波形、振动时长等特点。由于补偿装置风致振动位移在风速大于30m/s时与接触悬挂断线导致的b值变化相近,且风致振动频率包含自由振动和弓网振动频率,为准确判定接触网状态,本文利用基于虚拟观测量的固定点(Fast ICA)算法将风致振动位移从总位移中分离,同时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最小失真准则(FFT-MDP)的方法消除分离信号幅值、相位、排序的不确定性,再根据分离风致振动位移后的补偿位移判断接触悬挂断线故障和根据振动特征判定自由振动与弓网振动状态。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开发了一套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下位机从功能设计、节电设计、数据通信、电源设计等方面着手开发,经计算,下位机采用节电方案可有效节省10Ah电量,实际耗电量约为不采用节电方案时的33.9%。根据《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接触网正常运行时补偿装置a、b值不得小于200mm,当b值超出规定值时下位机将通过短信发出故障预警。上位机从指令控制、无线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处理分析、状态判定与预测等方面着手开发,不仅能判断接触悬挂断线故障和接触网振动状态,还可预测补偿装置b值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曲线对比判断接触网卡滞、零件松动等故障。目前该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在北京动车段,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获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校准证书,在智能监测、故障预警、数据管理和铁路6C系统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调节接触网张力,改善高速列车弓网受流条件,保障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对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进行在线监测,可及时发现接触网隐患和故障,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保障接触网运行安全。接触网状态主要受温度影响,同时还受风速、弓网接触、自由振动等的影响,在接触网补偿装置上反映为b值(坠陀串最下端坠陀的底面到地面的距离)的变化。目前还没有人根据补偿b值对接触网状态进行预测和判定,本文设计了一套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接触网状态的预测和判定及故障报警功能。为研究接触网补偿b值随风速变化的振动特征,本文以京津接触网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搭建12跨接触网模型,以Davenport谱为目标谱,采用线性滤波法自回归模型模拟脉动风速时程,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接触网补偿位移随风速变化的振动特征,结合参考文献总结出接触网在风致振动、弓网接触、自由振动下的振动频率、振动波形、振动时长等特点。由于补偿装置风致振动位移在风速大于30m/s时与接触悬挂断线导致的b值变化相近,且风致振动频率包含自由振动和弓网振动频率,为准确判定接触网状态,本文利用基于虚拟观测量的固定点(Fast ICA)算法将风致振动位移从总位移中分离,同时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最小失真准则(FFT-MDP)的方法消除分离信号幅值、相位、排序的不确定性,再根据分离风致振动位移后的补偿位移判断接触悬挂断线故障和根据振动特征判定自由振动与弓网振动状态。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开发了一套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下位机从功能设计、节电设计、数据通信、电源设计等方面着手开发,经计算,下位机采用节电方案可有效节省10Ah电量,实际耗电量约为不采用节电方案时的33.9%。根据《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接触网正常运行时补偿装置a、b值不得小于200mm,当b值超出规定值时下位机将通过短信发出故障预警。上位机从指令控制、无线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处理分析、状态判定与预测等方面着手开发,不仅能判断接触悬挂断线故障和接触网振动状态,还可预测补偿装置b值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曲线对比判断接触网卡滞、零件松动等故障。目前该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在北京动车段,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获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校准证书,在智能监测、故障预警、数据管理和铁路6C系统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王尧[4](2018)在《基于云的面向广发银行的虚拟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重要数据不断集中,应用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同时,商业银行的机房规模不断扩大,机房的维护费用持续增长,但是设备的性能却无法被充分利用。所以,更好的利用软硬件资源,精简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基础架构,提高商业银行网络和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各种资源的良好管理,减少信息化系统基础架构的扩张,用较少的成本投入来实现高效的产出,已经成为所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云计算环境下广发银行一级分行虚拟化设计与实现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广发银行一级分行的现有基础架构,通过分析和研究虚拟化技术实现原理和关键技术,搭建数据中心私有云平台。本文通过VMware vSphere虚拟化技术设计了快速有效而且具有可扩展性的服务器资源池架构,该资源池具备资源管理、用户管理、HA管理、迁移管理、克隆和模板管理、备份和还原管理等功能;同时通过Cisco的虚拟交换技术和虚拟防火墙技术设计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底层架构,该网络架构主要包含VSS虚拟交换机统一管理和Active/Active防火墙故障切换。项目设计从广发银行一级分行现有架构出发,以节省资源、节约成本、增强可用性为设计原则。
王程[5](2019)在《超级基站计算资源分配算法研究及资源管理模块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无线移动业务需求越来越高,促使移动通信系统接入网从传统的分布式单一基站简单物理叠加的部署方式向集中式基站池架构演变,利用集中式架构统一调度和管理的特点来提高系统计算资源使用率,解决如“潮汐效应”这种计算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导致的系统计算资源浪费问题。本论文针对集中式蜂窝网架构——超级基站资源池计算资源的分配以及计算资源管理模块展开了相应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超级基站中所建立的虚拟基站共享计算资源,针对资源共享时带来的计算开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优化,提出了基于负载均衡的计算资源分配算法SLB(Service Load Balance,SL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超级基站资源池计算资源使用率,降低了计算单元的开启数量。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虚拟基站负载的动态变化可能导致的大量虚拟基站迁移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减少虚拟基站迁移的计算资源分配算法RVBSM(Reducing Virtual Base Station Migration,RVBSM),根据未来一段时间内虚拟基站负载随时间规律性迁移的特征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计算资源的统一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虚拟基站由于负载的动态变化而发生的迁移数量,降低了系统开销和网络负担。2.本文设计并实现了超级基站资源池计算资源管理模块,针对超级基站中计算资源监测和管理的特点,以及所设计的计算资源分配算法的执行需求,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设计了资源管理模块的架构。通过计算资源监测、计算资源分配、数据持久化以及资源映射维护等子模块实现对超级基站大规模集中式的计算资源池的统一调度和管理。3.对超级基站资源池计算资源管理模块以及计算资源分配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功能验证和测试,对本文设计的超级基站系统计算资源管理方法和策略进行验证。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超级基站资源池计算资源管理模块满足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计算资源的统计复用以及大规模软硬件架构的可扩展性功能。
贺靖伦[6](2019)在《面向服务的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本体建模与仿真》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制造业强国都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实施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而基于CPS的新一代分布式生产模式,即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CPPS)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几年,针对CPPS的研究主要倾向于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研究,而针对新生产模式下的制造资源虚拟化与服务化关键技术研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CPPS系统具有较高的动态与异构特性,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分布式生产环境下的制造资源虚拟化参考框架,以期解决CPPS系统内制造资源的统一分类、定义、描述与共享问题,从而支撑CPPS系统的快速可重构建模;(2)在实现CPPS制造资源虚拟化的基础上,如何实现CPPS制造资源模型与制造任务的动态匹配与数据融合,从而支撑CPPS系统的动态运行。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上述两个问题,着重从CPPS制造资源的服务化、虚拟化以及任务需求动态匹配方面展开研究:(1)首先,针对新生产模式下的制造资源虚拟化与服务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一种面向服务的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Service-oriented 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o-CPPS)为研究对象,对So-CPPS的内涵、整体架构及特征进行研究。(2)其次,在对So-CPPS制造资源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提炼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资源的层次、智能、粒度与功能特性对So-CPPS制造资源进行抽象分类与详细定义,从而建立一种面向So-CPPS系统的制造资源体系。(3)据此,运用形式化方法对So-CPPS制造资源体系进行描述,并基于本体构建So-CPPS制造资源的语义模型和数据模型,完成So-CPPS制造资源的全局统一描述与共享,实现基于本体的So-CPPS制造资源虚拟化组态配置,支撑So-CPPS系统的快速可重构建模;在实现全局制造资源语义描述与语义理解的基础上,以动态制造任务需求为驱动因素,基于So-CPPS制造资源数据模型,构建面向任务需求的制造资源动态匹配模型,实现So-CPPS制造资源模型与制造任务的动态匹配与数据融合,支撑CPPS系统的动态运行。(4)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应用场景完成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的实例化;在此基础上,运用Anylogic仿真平台进行So-CPPS本体模型的仿真,验证具体应用场景中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对于资源的统一分类、定义、描述与共享,以及在此基础上,验证So-CPPS制造资源模型与制造任务的动态匹配与数据融合。本文共包含图60幅,表30个,参考文献73篇。
亓小明[7](2019)在《德州电信IP RAN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4G、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等技术的产生及大规模应用,传统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MSTP)技术已无法满足德州电信通信网络的承载需求,IP化的无线接入网(Internet Protocol-Radio Access Network,IP RAN)技术具有高效承载、扩展灵活,支持点到多点间通信、资源管理便捷的优点,成为德州电信传送网建设的必然选择。德州电信从2013年开始进行IP RAN部署建设,截止2018年底已实施了5年,IP RAN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区域试点到规模覆盖的过程。在IP RAN网络建设过程中,针对德州电信业务发展需求,在不同的建设期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需求侧重的网络覆盖。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2013年为初步部署期。当年工程核心层搭建完成ER及以上层面网络架构,汇聚、接入层覆盖德城区、开发区主城区业务发展热点区域,部署完成5对汇聚路由器设备(B设备)、91端接入路由器设备(A设备),接入层A设备成环率93.4%。工程建设完成后,IP RAN网络规模初具雏形,实现对主城区85%以上3G4G基站覆盖;满足主城区90%以上移动用户的数据流量承载,覆盖区域内单基站无线数据峰值速率由不足20M提升至150M;具备主城区90%以上政企客户业务接入能力。(2)2014-2015年为规模部署期。核心层面,网络架构保持不变、ER设备按需扩容板卡;汇聚、接入层面,市区5对B设备对上行带宽由2×GE改造为1×10GE,搭建十个县IP RAN汇聚层的网络架构并在县城区规模部署接入层A设备。共新增部署14对B设备、306端A设备,接入层成环率89.3%。经过建设,德州电信IP RAN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接入能力持续提升,IP RAN网络实现覆盖主城区100%3G4G基站,覆盖县城区90%以上3G4G基站,覆盖乡镇30%以上的3G4G基站;满足主城区、县城区98%以上移动用户数据承载;满足主城区100%政企客户业务接入能力、区县城区90%以上政企客户业务接入能力。(3)2016年之后为按需扩容期。网络建设内容主要为扩大原有IP RAN网络的覆盖范围,部分发达乡镇部署B设备节点实现乡镇业务全覆盖,同时针对原有覆盖薄弱区、新兴业务区进行补点覆盖。新增部署16对乡镇B设备、347台A设备,接入层成环率91.2%。截止2018年底,德州电信IP RAN网络部署已基本完善,IP RAN网络实现对德州境内所有3G4G基站覆盖;承载100%移动客户流量,4G站点覆盖区域的移动网络峰值流量较3G时提升约10倍;实现全市市区、县城、乡镇100%政企客户业务接入能力。通过德州电信这5年来的IP RAN建设,德州电信IP RAN传送网具备了较强的综合业务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性。同时,随着5G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在传送网层面,未来德州电信的IP RAN传送网可通过在现有基础上的网络演进,具备实现4G/5G业务统一承载的应用前景。
洪崴[8](2019)在《多域环境下网络切片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应用的普及,在多域网络环境中,面临着大量并行业务上线的情形和数据量大幅增长的需求,同时还需要保证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性能,所以,如何统一控制和管理及如何更合理的分配物理资源是重要的问题。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的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分离网络控制与数据平面,为不同的业务需求灵活分配共享的虚拟化网络服务资源,提高网络可扩展性的同时,支持多种多租户网络业务的隔离。然而,考虑实际通信过程中有线、无线混合组网的复杂通信环境,更多不同的服务类型,多域网络切片仍然面临这网络异构带来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多域异构网络设计一种多域网络切片框架,将网络划分为控制平面、切片平面和数据平面三个层次。在控制平面为不同业务逻辑分别生成对应的转发逻辑,然后由切片平面根据网络资源统计信息进行转发逻辑的跨异构域整合与重构,形成数据平面转发规则,最后交由数据平面的软件交换机执行并实现网络切片。同时针对该框架设计提出一种实现方案,在控制平面基于Floodlight控制器进行扩展开发,实现业务逻辑到转发逻辑的映射过程。在切片平面,基于FlowVisor实现跨域网络切片的按需分配与转发规则的重构。在数据层面,基于软件交换机实现切片流量的转发与隔离。搭建有线、无线网络混合的多域网络仿真环境,分别测试基于带宽需求的多域网络切片划分实验和基于业务类型的多域网络切片划分实验,验证提出的多域网络切片框架的可行性,切片之间的隔离性,可以满足切片基本性能,使得网络更具有弹性。
李冬宁[9](2019)在《基于测试模型的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及其验证》文中指出自动测试系统最早出现在军用领域,如今在军事、民用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自动测试系统依然存在测试程序集移植性差、信息共享能力弱等问题。因此业界提出ATML(自动测试标记语言)、STD(信号与测试定义标准)等一系列规范实现自动测试系统的模型化描述,模型化的信息包括测试仪器、适配器、被测对象等测试模型。标准统一的测试模型描述提高了测试系统间测试信息的共享、交互能力,有利于实现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是实现自动测试系统可重构技术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测试模型的标准描述方法及建模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被测对象实体、测试序列、适配器及测试仪器的标准描述方法及建模实现研究当前的可重构测试技术以及被测对象实体、测试序列、适配器和测试仪器的标准描述方法,提出相应的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元素模型结构。开发了一款测试模型建模软件,通过该软件对测试模型信息进行编辑,将测试模型封装为XML描述文件。2)研究测试资源分配方法设计测试仪器自动匹配的方法以及测试路径搜索算法。以被测对象实体、测试序列、测试仪器和适配器的模型描述文件为基础,实现测试需求与测试仪器之间的自动匹配。3)验证模型描述方法及仪器自动匹配方法研制了硬件适配器,并搭建测试硬件平台。以机载成品为被测对象建立它的实体、测试序列描述文件,硬件平台解析测试序列文件从测试动作中获取测试需求,再从测试仪器描述文件确定仪器资源且驱动仪器完成对机载成品的测试。统一标准化的测试信息描述文件奠定了测试程序集可移植的基础,采用XML语言建模提高了自动测试系统建模的开发效率。仪器资源自动分配的方法提高了系统测试仪器资源分配效率及测试效率。硬件平台通过实例验证了测试模型标准描述的方法及仪器自动匹配的有效性、可行性。
马亮[10](2018)在《企业新一代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IT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施,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关注的重点领域。S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企业数据中心存在的维护管理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逐渐暴露,已经难以满足各类业务应用不断增长的IT需求。本文从传统企业数据中心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出发,结合S公司实际情况,根据当前先进的企业数据中心理念和技术,设计并实现了S公司的新一代企业数据中心。本人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S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了解了S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认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应用应该朝“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转型。因此,S公司数据中心的底层基础设施也应当向“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转变,构造“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ervice Oriented Data Center,SODC)。在打造SODC的过程中,数据中心级以太网(Data Center Ethernet,简称DCE)技术是设计的核心。通过DCE技术的运用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可以克服传统数据中心的弊端,实现性能、可扩展性、安全、可靠性和可管理性的大幅度提升,为企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虚拟机箱实现按需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机箱实现按需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CEE实验中TOF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CSR外靶实验简介 |
1.1.2 TOF探测器及其电子学 |
1.2 CEE实验系统对于DAQ系统的要求 |
1.3 国内外数据获取系统现状 |
1.3.1 ATLAS实验 |
1.3.2 PANDA实验 |
1.3.3 LHCb实验 |
1.3.4 总结特点 |
1.4 CEE实验TOF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设计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D-matrix流处理数据获取架构简介 |
2.1 D-matrix流处理架构的核心特点 |
2.1.1 “流”中信息的纯净性 |
2.1.2 流数据的组织方式 |
2.1.3 同数据域下流处理节点之间的任意互连特性及其实现 |
2.1.4 跨物理节点的传输接口模型 |
2.1.5 传感器读出节点抽象模型 |
2.1.6 标准流处理节点 |
2.2 流处理模式 |
2.2.1 数据流 |
2.2.2 命令流和命令反馈流 |
2.2.3 其他流 |
2.3 小结 |
第3章 多通道数据流传输模型的实现 |
3.1 硬件到硬件的MPP模型 |
3.1.1 Aurora 64/66B |
3.1.2 数据拆分/组装模块 |
3.1.3 反压通知/响应模块 |
3.1.4 仲裁/分发模块 |
3.2 硬件到软件的MPP模型 |
3.2.1 PCIe总线 |
3.2.2 分散收集DMA (SG DMA)和循环缓冲区 |
3.2.3 分发模块 |
3.3 软件到软件的MPP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流处理节点及核心节点实现 |
4.1 合并节点 |
4.1.1 桶排序算法 |
4.1.2 归并算法 |
4.2 SDMF编码器/解码器 |
4.2.1 SDMF解码器 |
4.2.2 SDMF编码器 |
4.3 其他节点 |
4.3.1 数据特征提取节点 |
4.3.2 基于DDR构建的虚拟FIFO(Virtual FIFO,VFIFO)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D-Matrix架构的CEE实验TOF子探测器系统 |
5.1 硬件架构 |
5.1.1 传输方案 |
5.1.2 PXI通用读出卡(Common Read-Out-Board on PXI,CROB_on_PXI) |
5.1.3 PCIe通用读出卡(Common Read-Out-Board on PCIe,CROB_on_PCIE) |
5.1.4 服务器集群 |
5.2 流节点在DAQ系统中的部署 |
5.3 小结 |
第6章 测试结果 |
6.1 传输模型的性能测试 |
6.1.1 硬件到硬件MPP模型 |
6.1.2 硬件到软件MPP模型 |
6.2 流处理节点功能测试 |
6.3 D-Matrix架构可行性测试 |
6.4 数据获取系统原型测试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网络化通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础应用技术简介 |
2.1 Lab VIEW与 C#技术简介 |
2.2 XML技术概述 |
2.3 SQL Server数据库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概述 |
3.2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3.2.1 测试序列编写与解析 |
3.2.2 资源管控 |
3.2.3 测试序列部署和使用功能分析 |
3.2.4 测试项目管理 |
3.2.5 测试数据管理和资源使用统计 |
3.3 系统硬件功能需求分析 |
3.3.1 测试系统硬件组成 |
3.3.2 信号注入与测量需求 |
3.3.3 通信总线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CSCI级设计决策 |
4.1.1 CSCI输入/输出设计决策 |
4.1.2 CSCI行为决策 |
4.1.3 CSCI数据库/数据文件设计决策 |
4.1.4 其它设计决策 |
4.2 CSCI体系结构设计 |
4.2.1 CSCI部件 |
4.2.2 执行方案 |
4.2.2.1 服务端执行方案 |
4.2.2.2 客户端执行方案 |
4.2.3 部分接口设计 |
4.3 部分功能流程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实现 |
5.1 XML测试文件设计与测试解析功能模块 |
5.2 资源管控功能模块 |
5.3 网页端测试与配置功能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硬件配置 |
6.1 测试系统硬件组成的准则 |
6.2 数字类产品测试系统配置 |
6.3 射频类产品测试系统配置 |
6.4 实现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接触网仿真研究 |
1.2.2 接触网状态监测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接触网状态影响因素及相关检测结果分析 |
2.1 接触网结构概述 |
2.1.1 接触网基本组成结构 |
2.1.2 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 |
2.2 接触网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温度影响 |
2.2.2 覆冰影响 |
2.2.3 风力影响 |
2.2.4 弓网接触 |
2.2.5 自由振动 |
2.3 接触网状态检测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风力对接触网补偿装置补偿位移的影响 |
3.1 接触网有限元模型 |
3.1.1 有限元建模理论 |
3.1.2 接触网模型和基本参数 |
3.1.3 接触网模型边界条件 |
3.2 接触网补偿装置风致振动分析 |
3.2.1 风的基本特征 |
3.2.2 基于线形滤波法的风场模拟 |
3.2.3 接触网补偿装置风振响应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下位机研发 |
4.1 下位机主要功能与硬件架构 |
4.2 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
4.3 数据采集与存储显示模块设计 |
4.3.1 微控制器选型及电路主接线 |
4.3.2 距离传感器选型及误差校正 |
4.3.3 温度传感器选型 |
4.3.4 滤波电路设计 |
4.3.5 液晶显示模块 |
4.3.6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4 下位机无线通信方案设计 |
4.4.1 通信模块选型 |
4.4.2 工作模式选择与参数设置 |
4.4.3 短信报警功能设计 |
4.5 节电方案设计 |
4.6 电源模块设计 |
4.6.1 蓄电池与太阳能板选型 |
4.6.2 下位机电压适配方案 |
4.7 监测系统安装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5 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上位机研发 |
5.1 上位机软件主要功能和结构 |
5.2 上位机无线通信方案设计 |
5.2.1 组网方式和网络接入方式选择 |
5.2.2 网络地址转换设计 |
5.2.3 通信的实现 |
5.3 上位机主要功能设计 |
5.3.1 指令控制功能 |
5.3.2 基础参数设置功能 |
5.3.3 数据查询与显示功能 |
5.3.4 状态判定与预测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6.2 数据存储与数据库管理功能设计 |
6.3 固定点算法 |
6.3.1 数学模型 |
6.3.2 信号特性检验 |
6.3.3 基于虚拟观测的固定点算法 |
6.3.4 基于FFT-MDP方法消除固定点算法不确定性 |
6.3.5 算法仿真 |
6.4 接触网状态研究分析 |
6.4.1 悬挂装置断线 |
6.4.2 振动状态判定 |
6.4.3 状态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云的面向广发银行的虚拟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技术概述 |
2.1 虚拟化技术 |
2.2 服务器虚拟化 |
2.2.1 Vmware vSphere虚拟化平台 |
2.2.2 基于OpenStack开源云平台技术 |
2.2.3 Vmware与OpenStack对比 |
2.3 网络虚拟化 |
2.3.1 虚拟防火墙技术 |
2.3.2 虚拟交换技术 |
2.3.3 SDN网络虚拟化 |
2.3.4 传统网络虚拟化技术与SDN网络虚拟化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发银行一级分行虚拟化分析与设计 |
3.1 项目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分析 |
3.1.2 项目需求概述 |
3.2 总体架构设计 |
3.2.1 服务器虚拟化 |
3.2.2 网络虚拟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发银行一级分行虚拟化实现 |
4.1 服务器虚拟化实现 |
4.1.1 部署步骤 |
4.1.1.1 VMware ESXi安装及配置 |
4.1.1.2 创建vCenter Server数据库 |
4.1.1.3 vCenter角色分配 |
4.1.2 系统测试 |
4.1.2.1 运维管理 |
4.1.2.2 虚拟机管理 |
4.1.2.3 监控管理 |
4.1.2.4 备份与恢复 |
4.1.2.5 高可用性设置 |
4.1.2.6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测试 |
4.1.3 效果分析 |
4.2 网络虚拟化实现 |
4.2.1 Active-to-Active防火墙 |
4.2.1.1 网络搭建 |
4.2.1.2 防火墙虚拟化功能测试 |
4.2.2 VSS交换机虚拟化 |
4.2.2.1 网络搭建 |
4.2.2.2 交换机虚拟化功能测试 |
4.2.3 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超级基站计算资源分配算法研究及资源管理模块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集中式蜂窝网架构下计算资源分配与管理研究概述 |
2.1 集中式蜂窝网络架构概述 |
2.1.1 C-RAN架构概述 |
2.1.2 超级基站架构概述 |
2.2 集中式架构计算资源分配相关研究 |
2.3 集中式计算资源管理模块相关研究 |
2.3.1 OpenStack资源管理平台 |
2.3.2 Google大规模集群管理系统Borg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级基站计算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
3.3 基于负载均衡的计算资源分配算法 |
3.3.1 问题解空间分析 |
3.3.2 算法设计 |
3.4 减少虚拟基站迁移的计算资源分配算法 |
3.4.1 问题分析 |
3.4.2 算法设计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级基站计算资源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计算资源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4.1.1 计算资源管理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4.1.2 计算资源管理模块扩展需求分析 |
4.2 计算资源管理模块架构设计 |
4.3 计算资源管理模块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维护方式 |
4.3.2 数据库存储表设计 |
4.4 计算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模块设计 |
4.4.1 计算资源分配子模块设计 |
4.4.2 计算资源监控子模块设计 |
4.4.3 数据持久化子模块设计 |
4.4.4 计算资源映射维护子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级基站计算资源管理模块测试 |
5.1 测试平台与环境 |
5.2 单元测试 |
5.2.1 计算资源分配子模块测试 |
5.2.2 计算资源监控子模块测试 |
5.2.3 数据持久化子模块测试 |
5.2.4 计算资源映射模块测试 |
5.3 系统测试 |
5.3.1 虚拟基站建立测试 |
5.3.2 虚拟基站迁移测试 |
5.3.3 计算资源动态分配、释放与复用测试 |
5.3.4 大规模软硬件架构扩展测试 |
5.3.5 算法在实际系统中验证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面向服务的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本体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系统架构研究现状 |
1.2.2 制造资源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制造资源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的主要来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整体框架 |
2 So-CPPS内涵及制造资源分类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So-CPPS的概述 |
2.2.1 So-CPPS内涵 |
2.2.2 So-CPPS架构 |
2.2.3 So-CPPS特征 |
2.3 So-CPPS模式下的制造资源分类方法 |
2.3.1 So-CPPS模式下制造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3.2 So-CPPS模式下制造资源分类原则 |
2.3.3 So-CPPS模式下制造资源分类 |
2.3.4 So-CPPS模式下制造资源编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本体的So-CPPS制造资源建模 |
3.1 引言 |
3.2 So-CPPS制造资源建模策略 |
3.2.1 So-CPPS制造资源建模方法与技术选择 |
3.2.2 So-CPPS制造资源建模框架 |
3.2.3 So-CPPS制造资源建模流程 |
3.3 基于本体的So-CPPS制造资源模型构建 |
3.3.1 So-CPPS制造资源形式化描述 |
3.3.2 So-CPPS制造资源层次结构模型 |
3.3.3 So-CPPS制造资源语义本体模型 |
3.3.4 So-CPPS制造资源数据本体模型 |
3.3.5 So-CPPS制造资源组态模型 |
3.4 基于任务需求的So-CPPS制造资源映射模型 |
3.4.1 So-CPPS制造资源与任务需求匹配模型 |
3.4.2 So-CPPS制造服务解析过程 |
3.4.3 基于资源任务匹配模型的So-CPPS建模与运行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ylogic的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仿真 |
4.1 引言 |
4.2 基于Anylogic的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仿真策略 |
4.2.1 Anylogic仿真平台概述 |
4.2.2 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仿真流程 |
4.2.3 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仿真场景构建 |
4.3 So-CPPS仿真场景制造资源模型实例化 |
4.4 基于Anylogic的仿真验证 |
4.4.1 基于Anylogic的So-CPPS制造资源本体模型仿真场景实现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德州电信IP RAN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IPRAN研究背景 |
1.2 IPRAN网络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 主要内容及组织架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PRAN技术分析及网络建设策略 |
2.1 IPRAN关键技术 |
2.1.1 MPLS技术 |
2.1.2 VPN技术 |
2.1.3 高可靠性技术 |
2.1.4 QoS技术 |
2.1.5 时钟同步技术 |
2.2 IPRAN技术与其他传送网技术的对比 |
2.2.1 IP RAN技术与MSTP技术对比 |
2.2.2 IP RAN技术与PTN技术对比 |
2.3 IPRAN网络架构及组网规范 |
2.3.1 IP RAN网络架构及建设原则 |
2.3.2 IP RAN网络组网规范 |
2.4 IPRAN网络与其他专业协同建设策略 |
2.4.1 IP RAN网络与光缆网协同建设 |
2.4.2 IP RAN网络与OTN系统协同建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州电信IPRAN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
3.1 IPRAN承载业务类型分析 |
3.1.1 IP化基站回传业务 |
3.1.2 政企客户业务 |
3.2 IPRAN网络承载需求 |
3.2.1 传送网网络现状 |
3.2.2 IP RAN网络承载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州电信IPRAN网络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工程概况 |
4.2 IPRAN系统方案 |
4.2.1 系统建设模型 |
4.2.2 设备选型 |
4.3 IPRAN技术方案 |
4.3.1 业务承载方案 |
4.3.2 路由协议方案 |
4.3.3 VPN部署方案 |
4.3.4 时钟同步方案 |
4.3.5 网络管理方案 |
4.4 IPRAN网络组织结构方案 |
4.4.1 整体方案 |
4.4.2 核心汇聚层组网方案 |
4.4.3 接入层组网方案 |
4.5 光缆网配套方案 |
4.5.1 中继光缆配套方案 |
4.5.2 接入光缆配套方案 |
4.6 WDM\OTN系统配套方案 |
4.6.1 城域OTN系统 |
4.6.2 市县OTN系统 |
4.6.3 县乡OTN系统 |
4.7 其他相关方案 |
4.7.1 供电系统方案 |
4.7.2 布线系统方案 |
4.7.3 机房相关方案 |
4.8 网络建设成效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多域环境下网络切片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 |
2.1 软件定义网络 |
2.1.1 OpenFlow |
2.1.2 Open vSwitch |
2.2 网络虚拟化技术 |
2.2.1 Mininet |
2.2.2 Mininet-WiFi |
2.2.3 网络功能虚拟化 |
2.3 多域网络切片 |
2.4 本章小结 |
3 多域网络切片框架设计 |
3.1 多域网络切片框架设计 |
3.2 控制平面设计 |
3.3 切片平面设计 |
3.4 数据平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域网络切片实现 |
4.1 控制平面实现 |
4.2 切片平面实现 |
4.3 数据平面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域网络切片实验验证 |
5.1 多域网络仿真环境搭建 |
5.1.1 Mininet安装 |
5.1.2 Mininet-Wifi安装 |
5.1.3 多域网络仿真 |
5.2 基于带宽需求的多域网络切片划分实验 |
5.2.1 实验场景 |
5.2.2 实验步骤 |
5.2.3 实验结果 |
5.3 基于业务类型的多域网络切片划分实验 |
5.3.1 实验场景 |
5.3.2 实验步骤 |
5.3.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宄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测试模型的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及其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测试模型描述方法与测试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 |
2.2.1 可重构硬件技术 |
2.2.2 可重构软件技术 |
2.3 ATML与 STD标准 |
2.3.1 ATML标准体系 |
2.3.2 STD标准结构 |
2.4 测试模型描述方法研究 |
2.4.1 UUT实体模型标准化描述 |
2.4.2 测试序列模型标准化描述 |
2.4.3 测试仪器模型标准化描述 |
2.4.4 适配器模型标准化描述 |
2.5 仪器资源自动分配方法研究与仿真 |
2.5.1 仪器资源自动分配方法研究 |
2.5.2 测试路径建模与路径搜索算法研究仿真 |
2.5.3 仪器调度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模型建模软件开发设计 |
3.1 引言 |
3.2 测试模型建模软件总体设计 |
3.2.1 软件架构及建模的工作流程 |
3.2.2 描述文件的封装与解析技术 |
3.3 测试模型建模设计 |
3.3.1 UUT实体建模设计 |
3.3.2 测试序列建模设计 |
3.3.3 测试仪器建模设计 |
3.3.4 适配器建模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重构测试硬件平台搭建与验证 |
4.1 引言 |
4.2 硬件平台设计 |
4.2.1 硬件平台验证方案 |
4.2.2 硬件适配器设计 |
4.3 硬件平台测试验证 |
4.3.1 测试方案 |
4.3.2 测试问题及解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企业新一代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IT行业的意义 |
1.1.2 企业IT面临的挑战 |
1.1.3 传统数据中心的弊端 |
1.2 本文整体思路 |
第二章 新一代数据中心关键技术 |
2.1 数据中心概念和分级 |
2.1.1 数据中心的定义 |
2.1.2 数据中心的分类 |
2.2 网络融合技术 |
2.2.1 以太网光纤通道技术 |
2.2.2 数据中心桥接技术 |
2.2.3 多链接透明互联技术 |
2.3 网络架构设计 |
2.4 虚拟化技术 |
2.5 安全技术 |
2.6 绿色节能 |
第三章 S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设计需求与实现 |
3.1 S公司信息化建设背景 |
3.2 S公司数据中心的设计需求 |
3.3 S公司数据中心的技术目标 |
第四章 S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设计与实施 |
4.1 S公司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
4.1.1 S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网络分层结构 |
4.1.2 数据中心分布层设计 |
4.1.3 数据中心接入层设计 |
4.2 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控制与负载均衡设计 |
4.2.1 S公司数据中心各应用情况 |
4.2.2 应用优化和负载均衡设计 |
4.3 数据中心服务质量设计 |
4.3.1 带宽及设备吞吐量设计 |
4.3.2 低延迟设计 |
4.3.3 无丢弃设计 |
第五章 新一代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综合对比 |
5.1 传统技术领域对比 |
5.2 下一代数据中心技术能力对比 |
5.3 商务对比 |
5.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虚拟机箱实现按需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 [1]CEE实验中TOF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研究[D]. 刘若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网络化通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叶丹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数据分析[D]. 周佳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基于云的面向广发银行的虚拟化设计与实现[D]. 王尧.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超级基站计算资源分配算法研究及资源管理模块实现[D]. 王程.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1)
- [6]面向服务的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本体建模与仿真[D]. 贺靖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德州电信IP RAN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D]. 亓小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8]多域环境下网络切片的设计与开发[D]. 洪崴.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2)
- [9]基于测试模型的可重构测试技术研究及其验证[D]. 李冬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10]企业新一代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马亮. 吉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