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织服装类出国展览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陈日红[3](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认为“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刘思思[4](2020)在《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出国展览行业作为会展业的一个重要细分行业,是连接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桥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为出国展览行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出国展览一直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首选途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意愿更为强烈,同时对出国参展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以出国展览为主营业务的出展企业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资本实力弱、创新能力差等较多问题,不仅缺乏优质的国际品牌展览会项目,所提供出展服务也是千篇一律,难以满足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提升营销服务水平成为了出展企业在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问题。B会展公司是中国较早一批从事出国展览的会展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承办境外自办展和代理国际品牌展项目数量较多的出展企业之一,是中国出展企业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出国展览行业为研究背景,以B会展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对会展营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出国展览业的宏观环境和B会展公司所处的出展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结合公司目前的出展营销现状,总结公司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以此帮助公司识别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并创建竞争定位。在明确竞争定位后,借鉴同行经验,提出了公司在出展项目组合及出展服务、价格组合、销售渠道、促销手段、人员培训、有形展示、服务过程等方面的7Ps营销组合策略。本文通过对B会展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旨在帮助提高B会展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出展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建议,也为同类出展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价值。
李艺[5](2018)在《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力图突破现有研究现状,即从思想入手,对沈从文服饰思想进行全面整体性梳理。通过对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服饰审美思想、服饰展示思想及服饰美育思想的内涵和特征的阐述与提炼,阐发沈从文服饰思想,揭示沈从文对于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独特认识及其思想价值意义。第一章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对沈从文在纺织服饰领域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其研究视角独特,具有学科跨界与融合的学术特质,形成了独特而有价值的学术风格。特别是其代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复兴的理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探索民族文化复兴思路提供了蓝本,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巨着,并成为服饰史的开山之作,为后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思想基础,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第二章对研究对象生平与文化身份进行了概括梳理,确立了沈从文的文化身份,提出沈从文不仅是“文物历史学家”“形象历史学家”,还是“服饰文化学家”这一观点。第三章对沈从文服饰研究主要成果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在沈从文上个世纪50年代初撰写的有关丝绸、刺绣、纺织服饰图案、纹样、印染工艺、服饰制度、服饰民俗等30余篇文论里,还有一些未发表的关于纺织服饰陈列、服饰名物制度、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章中亦都闪烁着沈从文思想的光芒,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是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的重要基础。第四章深入探讨了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揭示出沈从文不仅认识到服饰的物质之美,还充分认识到服饰的精神性特征,认识到服饰是一种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自觉地完成了从书写的服饰之美到作为符号的服饰之美及作为视觉呈现、精神展示的服饰之美的华丽转身。第五章从服饰与审美、服饰审美思想的生发及表征,探讨沈从文美在生命,美在自然,美在民间的民族服饰审美观,分析了沈从文美在材质、美在细节、美在工艺、美在时尚的服饰审美观;第六章从服饰陈列展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出发,深入阐释了沈从文从崇尚转向展示、古为今用、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思想。第七章从服饰美育“心育论”,服饰对文明“生命”的启迪,服饰对人类“人性”的感化三方面对沈从文服饰美育观及方法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沈从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服饰美育思想。第八章对沈从文服饰思想的渊源与价值意义进行归纳整理,揭示其服饰思想的延续性、独特性及多维性,从思想史价值、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来总结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价值意义。第九章最后通过比较、思考、分析的方式总结沈从文服饰思想,力图在国际视野中审视沈从文服饰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沈从文在现代服饰领域和服饰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并提出个人就此课题的相关想法拙见。
张雷[6](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张汇文[7](2017)在《近现代我国服装展演的演变及启示》文中提出服装展演指用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展示服装的行为,是伴随工业经济而产生的新兴事物。我国的服装展演自近代时期而起,经历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期间经历了繁荣、沉寂到复兴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程,最终迎来了顺利发展。它的发端、演变及发展,都反映着服装业的发展、民众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缩影。近代我国的服装展演,具有文化交流、商业推广与公益等性质,且参演人群较为多样化,对于当时服装行业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解放以及女性权益的进步都起到了不小的推进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转变、战时思想延续和经济尚未复苏等原因,但依然在1955到1956年间,在中央的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解放思想,迎来了服装展演的小高峰。这个阶段出现的服装展演通常为静态展示,用人形模特、人台衣架和手绘款式图等形式进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展演逐渐复苏,迎来了快速发展。政策的支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都为服装展演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改革开放后的服装展演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禁止到开放,由业余到专业,这些都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动态服装表演的复苏,为服装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展示我国服装文化,让社会风气变得开放,美化人民的生活,带动了许多周边行业的发展。本文对近现代我国服装展演的成因、性质和特征进行归纳,从服装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还原我国服装展演发展历程,从而探究它的发展规律,得出其在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这对未来服装行业和服装展演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帮助。
高洁[8](2015)在《基于SCP范式的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会展业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带动了国内旅游、交通、餐饮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其特殊的产业带动效应,会展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远远超出会展产业自身的范畴。然而,由于缺乏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结构滋生出的各种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梳理了会展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对会展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决定要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对会展业的市场结构是如何通过影响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而影响会展产业发展的机理进行了说明。文章从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和市场壁垒四个维度对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中国会展业区域发展不平衡、规模效益小未形成集聚效应、差异化程度不足竞争手段单一、资本壁垒低制度壁垒高的结论,并进而在SCP范式的分析框架内,分析了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对会展企业行为和会展业市场绩效的影响。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还对中国会展业的产业组织政策内容进行了梳理,发现了中国会展产业政策中政府参与过多、行业协会职责不清的问题,进而在推进并购促规模经济形成、规范竞争特色化反垄断、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办展、放宽审批要求降低行政壁垒等几个方面对中国会展业的产业组织政策提出了建议。中国会展产业的市场结构存在不足,自我调节机制不能有效进行,对会展企业行为和会展市场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及时制定政策规范、加强监管力度;协会应立足本职,加强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
乔京晶[9](2012)在《巴黎服装会展与北京服装会展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装会展是关乎纺织服装全行业或几个方面的专业展会,为展商和经销商搭建交易平台,促进贸易,不仅拉动举办城市经济效益,宣传举办城市的文化特色。法国巴黎的服装会展是世界上是最着名的,不仅为参展商和贸易商达成贸易,同时还发布了对未来时装流行的预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专业买家。巴黎服装会展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展览管理科学,布展分类细致,并且充满了创造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服装会展业就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以北京国际服饰博览会(CHIC)最为出名,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比较世界时装之都巴黎的服装会展,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巴黎服装会展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分析CHIC2012的展会现场所做的调查问卷,从硬件设施、组织效果、文化创意这三个方面对巴黎国际成衣展和北京国际服饰博览会(CHIC)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借鉴巴黎的成功经验,促进北京时装之都的建设。本文认为:北京服装会展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服装会展的水平,但是在组织效果、文化创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北京服装会展想要取得巴黎服装会展那样的成就与效果,就必须提高组织管理的专业化,提升文化创意水平。只有办出具有特色服装会展才能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和买家,才能把北京服装会展推向世界的舞台。
姜图图[10](2012)在《时尚设计场域研究 ——1990-2010年中国时尚场域理论实践和修正》文中研究指明时尚不仅仅是流行文化现象,也不仅仅是个人审美的产物,而是一种由场域的力量关系所决定的社会产品,而时尚设计则是导向这种社会产品的社会实践方式。本文把时尚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时尚设计生产的制度背景的考察,对布迪厄的艺术生产制度分析进行验证和发展。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主要案例来自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文章通过对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时尚生产进行分析,从制度、政策、文化和经济等各个结构性因素加以考察,试图揭示时尚设计在场域中的实践逻辑。本文把时尚设计纳入当代文化生产范畴加以考察,强调艺术、设计与文化之间界限的模糊性。本研究并非是静态的结构分析,文章把实践主体(时尚设计师)放在场域结构中,通过考察主体的实践,发现主体在逾越既有的结构规范,如何拉伸、冲破和扩张制度的边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时尚生产方式,说明时尚场域的力量关系和生产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形成了以创新经济为条件的一个对应时尚生产场域的分析结构——在布迪厄二元对立分析框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界于有限生产和大众生产的亚场域之间产生一个指向模糊地带——拓展生产的亚场域,通过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的不同力量关系及变化,来分析时尚设计作为时尚的生产方式在场域中的建构方式和时尚生产的动力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再反思当前中国的时尚设计和教育。本文的研究使用了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把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动以及具体的个案和实地调查,成为本文论述的主要依据。
二、纺织服装类出国展览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织服装类出国展览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
2.2.1 工部美术学校 |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
2.2.3 东京美术学校 |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
4.3.3 其他日本教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及会展营销 |
2.2 7Ps营销理论 |
2.3 服务营销在会展营销中的运用 |
2.4 关系营销在会展营销中的运用 |
2.5 其他营销理念在会展营销中的运用 |
2.6 其他会展营销相关研究 |
2.7 现有研究评述 |
第三章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现状分析 |
3.1 B会展公司概况 |
3.2 B会展公司组织结构 |
3.3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及存在的问题 |
3.3.1 出国展览项目现状 |
3.3.2 出国展览盈利模式现状 |
3.3.3 出国展览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1.5 自然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供方议价能力 |
4.2.2 买方议价能力 |
4.2.3 现有行业竞争对手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3 公司SWOT分析 |
4.3.1 内部优势(S) |
4.3.2 内部劣势(W) |
4.3.3 外部机会(O) |
4.3.4 外部威胁(T) |
第五章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制定及实施 |
5.1 营销策略制定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及服务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服务过程控制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服装史研究视域的转换 |
1.1.2 沈从文服饰研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 |
1.4.2 国外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内容框架 |
第2章 时代背景与文化人生 |
2.1 生平简介 |
2.2 时代背景 |
2.2.1 维新变法与五四运动激发了沈从文的救国热情 |
2.2.2 新文化运动促进沈从文创作的民本思想 |
2.3 文化人生 |
2.3.1 文化觉醒 |
2.3.2 沈从文的文化抉择 |
2.3.3 西南联大期间深层的文化积淀 |
2.3.4 新中国成立初沈从文对政治、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
2.3.5 政治变迁与政权更迭成就了沈从文服饰研究道路 |
2.4 文化人生之总结 |
第3章 沈从文服饰研究主要成果及其特征 |
3.1 服饰研究类 |
3.1.1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内容及特征 |
3.1.2 《中国丝绸图案》内容及特征 |
3.1.3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龙凤艺术》内容及特征 |
3.2 《织绣染缬与服饰》内容及特征 |
3.3 纺织服饰陈列展示内容及特征 |
第4章 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 |
4.1 服饰与文化 |
4.2 服饰物质文化思想 |
4.3 服饰社会文化思想 |
4.4 服饰精神文化思想 |
4.4.1 民族服饰观 |
4.4.2 服制度文化观 |
4.4.3 服饰民俗文化观 |
4.5 背景及价值意义 |
第5章 沈从文服饰审美思想 |
5.1 服饰与审美 |
5.2 服饰审美思想的生发 |
5.3 服饰审美思想的表征 |
5.3.1 服饰物质之美 |
5.3.2 服饰技术之美 |
5.3.3 服饰精神之美 |
第6章 纺织服饰陈列与展示思想 |
6.1 由崇尚转向展示 |
6.2 陈列展示与文化“实践” |
6.3 博物馆教育场域 |
6.4 纺织服饰陈列展示宗旨 |
第7章 沈从文服饰美育思想 |
7.1 服饰美育思想的萌发 |
7.2 服饰美育观 |
7.2.1 服饰美育“心育论” |
7.2.2 服饰对文明“生命”的启迪 |
7.2.3 服饰对“人性”的感化 |
7.3 服饰美育方法论 |
第8章 思想渊源及价值 |
8.1 沈从文服饰思想渊源 |
8.1.1 爱与美的哲学思考 |
8.1.2 服饰是历史的符号 |
8.1.3 沈从文服饰思想与文学的关系 |
8.1.4 思想对方法的影响 |
8.1.5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它着录的关联 |
8.2 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价值 |
8.2.1 思想史价值 |
8.2.2 社会影响 |
8.2.3 学术价值 |
第9章 结论 |
9.1 比较与思考 |
9.1.1 与原田淑人的比较 |
9.1.2 与彼得?伯克的比较 |
9.2 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从文纺织服饰类着作部分书影 |
附录 B 文章图录来源说明 |
附录 C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
1.4.1 本文的切入点 |
1.4.2 本文的框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未来的展望 |
1.6 本章小结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2.1 染料的制作 |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5.4 本章参考文献 |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近现代我国服装展演的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启蒙期——近代中国早期服装展演 |
2.1 我国服装展演的背景与发端 |
2.1.1 我国服装展演的时代背景 |
2.1.2 我国服装展演的发端 |
2.2 近代中国早期服装展演的形式 |
2.2.1 沙龙形式 |
2.2.2 综艺形式 |
2.2.3 商业发布形式 |
2.2.4 照片形式 |
2.2.5 人形模特 |
2.2.6 静态陈列 |
2.3 近代中国早期服装展演的性质 |
2.3.1 文化性 |
2.3.2 商业性 |
2.3.3 公益性 |
2.3.4 综合性 |
2.4 近代中国早期服装展演的特征 |
2.4.1 服装种类多样化 |
2.4.2 节目内容丰富化 |
2.4.3 参演人员多元化 |
2.5 近代中国早期服装展演的意义 |
2.5.1 对服装经济的启蒙意义 |
2.5.2 对文化的启蒙意义 |
2.5.3 对思想的启蒙意义 |
第三章 沉寂期——新中国初期的服装展演 |
3.1 时代背景与服装展演境况 |
3.2 1955到1956年间服装展演发展背景 |
3.2.1 政策支持,民众响应 |
3.2.2 纺织业发展趋势 |
3.3 新中国初期服装展演的方式 |
3.3.1 人形模特 |
3.3.2 人台、衣架 |
3.3.3 手绘款式图 |
3.3.4 试穿服装图片报道 |
3.4 新中国初期服装展演的特征 |
3.4.1 数量少 |
3.4.2 持续时间短 |
3.4.3 面向群众 |
3.4.4 展示内容随政治风向而变化 |
3.5 新中国初期服装展演的影响 |
3.5.1 引导人民审美趣味 |
3.5.2 促进纺织服装业发展 |
第四章 复苏期——改革开放后的服装展演 |
4.1 改革开放后服装展演的发展背景 |
4.1.1 思想解放 |
4.1.2 服装思想解放 |
4.1.3 经济体制改革 |
4.2 服装表演队的初创 |
4.2.1 上海服装表演队 |
4.2.2 北京服装表演队 |
4.3 改革开放后服装展演的类型 |
4.3.1 服装信息发布会 |
4.3.2 商业发布会 |
4.3.3 欣赏性表演 |
4.3.4 竞赛类表演 |
4.3.5 静态展示 |
4.4 改革开放后服装展演的特征 |
4.4.1 由引进来到走出去 |
4.4.2 由禁止到开放 |
4.4.3 由业余到专业 |
4.5 改革开放后服装展演的作用 |
4.5.1 获得经济效益 |
4.5.2 进行文化交流 |
4.5.3 开放社会风气 |
4.5.4 发展周边行业 |
第五章 演变历程分析与启示 |
5.1 我国服装展演的演变原因 |
5.1.1 思想因素 |
5.1.2 政治因素 |
5.1.3 经济因素 |
5.2“演”的变化 |
5.2.1 表演人员称谓 |
5.2.2 表演人员身份 |
5.2.3 表演方式 |
5.2.4 表演舞台 |
5.2.5 发展原因 |
5.2.6 与同期国外比较 |
5.2.7 男子服装表演的发展 |
5.3“展”的沿用 |
5.3.1 沿用原因 |
5.3.2 所占比重 |
5.3.3 人形模特的变化 |
5.4 我国服装展演的商业性 |
5.5 我国服装展演的文化性 |
5.6 对当代社会启示 |
第六章 主要结果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2:近代中国服装表演史料收集列表 |
(8)基于SCP范式的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会展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 |
2.1 会展市场结构的内涵 |
2.1.1 会展市场与市场结构 |
2.1.2 会展产业链的构成 |
2.2 会展市场结构的判别 |
2.2.1 市场结构类型 |
2.2.2 市场结构的判别要素 |
2.2.3 会展业市场结构的判别要素 |
2.3 会展市场结构的SCP范式 |
2.3.1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 |
2.3.2 SCP范式下会展市场结构对会展企业行为的影响 |
2.3.3 SCP范式下会展市场结构对会展市场绩效的影响 |
第3章 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3.1 中国会展市场集中度分析 |
3.1.1 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
3.1.2 中国会展市场集中度 |
3.2 中国会展市场规模经济分析 |
3.2.1 会展产业总体规模 |
3.2.2 会展规模经济的测度 |
3.2.3 中国会展市场规模经济分析 |
3.3 中国会展产品差异性分析 |
3.3.1 会展主题差异性 |
3.3.2 品牌效应差异性 |
3.3.3 举办时间差异性 |
3.4 中国会展市场壁垒分析 |
3.4.1 资本壁垒 |
3.4.2 制度壁垒 |
第4章 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及影响 |
4.1 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的问题 |
4.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
4.1.2 规模效益小未形成集聚效应 |
4.1.3 差异化程度不足竞争手段单一 |
4.1.4 资本壁垒低制度壁垒高 |
4.2 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对会展企业行为的影响 |
4.2.1 对价格行为的影响 |
4.2.2 对上市行为的影响 |
4.2.3 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
4.3 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对会展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4.3.1 对产值占GDP比例的影响 |
4.3.2 对产值结构的影响 |
4.3.3 对行业利润率的影响 |
第5章 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的产业政策建议 |
5.1 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现状 |
5.1.1 中国会展产业政策内容 |
5.1.2 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的问题 |
5.2 对中国会展业的产业组织建议 |
5.2.1 推进并购促规模经济形成 |
5.2.2 规范竞争特色化反垄断 |
5.2.3 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办展 |
5.2.4 放宽审批要求降低行政壁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巴黎服装会展与北京服装会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章 服装会展概述 |
2.1 会展的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 |
2.1.2 市集的形成 |
2.1.3 成熟时期 |
2.2 服装会展的内涵 |
2.2.1 服装会展的定义 |
2.2.2 服装会展的性质分类 |
2.3 服装会展的功能 |
2.3.1 服装会展的经济贸易功能 |
2.3.2 服装会展业拉动经济效益的功能 |
2.3.3 服装会展业对城市宣传的功能 |
2.4 服装会展的特征 |
2.4.1 服装会展的体验性与参与性 |
2.4.2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
2.4.3 经济与文化的结合 |
2.4.4 科技性和时尚性 |
2.5 服装会展业的发展条件 |
2.5.1 服装会展业发展的城市环境 |
2.5.2 服装会展业发展的硬件设施 |
2.5.3 服装会展业发展的软件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巴黎服装会展 |
3.1 巴黎服装会展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
3.1.1 巴黎成为欧洲流行的中心 |
3.1.2 定制业的崛起 |
3.1.3 成衣业的爆发 |
3.2 巴黎服装会展的历程 |
3.2.1 首届巴黎博览会 |
3.2.2 1900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
3.2.3 1925 巴黎装饰艺术展 |
3.2.4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了服装专业会展 |
3.3 巴黎服装会展现状及特点 |
3.3.1 国际参与程度非常高 |
3.3.2 注重创新意识,文化气息浓厚 |
3.3.3 主办机构专业化 |
3.3.4 展会从业人员专业化 |
3.4 案例研究:巴黎国际成衣展 Prêt a Porter |
3.4.1 巴黎国际成衣展简介 |
3.4.2 展商情况 |
3.4.3 观众情况 |
3.4.4 巴黎国际成衣展的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服装会展发展概述 |
4.1 北京服装会展发展的历程 |
4.1.1 时装宣传 |
4.1.2 零售为目的展销会 |
4.1.3 贸易为目的的展览会 |
4.2 北京服装会展的现状及特点 |
4.2.1 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在国内最高 |
4.2.2 场馆面积大,设施先进 |
4.2.3 有地方特色 |
4.3 案例研究 -中国国际服饰博览会 CHIC |
4.3.1 中国国际服饰博览会简介 |
4.3.2 中国国际服饰博览会的发展历程 |
4.3.3 CHIC2012 展商情况 |
4.3.4 专业观众情况 |
4.3.5 中国国际服饰博览会的特点 |
4.4 CHIC2012 实地调研 |
4.4.1 调研工作筹划 |
4.4.2 问卷及采访概况 |
4.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4 问卷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巴黎服装会展与北京服装会展比较 |
5.1 硬件设施比较 |
5.1.1 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气候,环境 |
5.1.2 场馆建设 |
5.1.3 展会规模 |
5.2 组织效果比较 |
5.2.1 展会组织者比较 |
5.2.2 展会定位,参展商的选择与专业观众 |
5.2.3 专业观众 |
5.2.4 展会组织周期 |
5.2.5 展区规划 |
5.2.6 相关活动 |
5.2.7 现场管理 |
5.3 文化与创意比较 |
5.3.1 文化底蕴 |
5.3.2 创意 |
5.3.4 城市文化定位与行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巴黎服装会展业对北京服装会展业发展的启示 |
6.1 北京服装会展的不足之处 |
6.1.1 缺少行业约束,专业性有待提高 |
6.1.2 展会定位不确定, 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
6.1.3 缺乏服装会展专业人才 |
6.1.4 缺乏创意,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不够 |
6.2 北京服装会展发展的思考 |
6.2.1 继续推广“时尚之都”的城市定位,提高自主服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
6.2.2 加强行业监管机制,主办方加强管理能力 |
6.2.3 明确展会定位,展商,专业观众选择专业化 |
6.2.4 加强专业会展人才的培养 |
6.2.5 弘扬文化创意,发掘民族特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时尚设计场域研究 ——1990-2010年中国时尚场域理论实践和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引子 |
一、 中国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与产业 |
(一) 历史和发展 |
(二) 矛盾和改革 |
(三) 教育改革和局限 |
二、 时尚产业和时尚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和主要问题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理论预设 |
三、 主要问题及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论 |
一、 社会学的质性研究 |
二、 资料收集和分析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时尚作为社会产品 |
第一节 时尚概念的变迁 |
一、 时尚是“炫耀性消费”的产物 |
二、 时尚是模仿的产物 |
三、 时尚是集体选择的结果 |
第二节 时尚生产和场域 |
一、 时尚作为空间关系和系统生产 |
二、 时尚是场域斗争和“共谋”的结果 |
(一) 时尚场域的内部斗争 |
(二) 大师的“魔力”和继承 |
(三) 集体信仰和共谋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到时尚生产场域的分析 |
第一节 场域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布迪厄对艺术生产场域的分析 |
一、 艺术的法则 |
二、 艺术场域的制度结构 |
(一) 艺术市场 |
(二) 艺术评论 |
(三) 展览体系 |
三、 对艺术生产场域制度分析的反思及启发 |
第三节 法国时尚生产场域分析 |
一、 法国时尚产业制度 |
二、 政府、机构和个体 |
(一) 法国政府参与时尚生产 |
(二) 时尚场域权力机构 |
(三) 设计师身份的独立 |
三、 时尚展览和评价体系 |
第四节 后布迪厄理论的时尚生产场域 |
一、 高级时装和成衣业的媾和 |
二、 创造性在时尚生产中的合法性 |
三、 权力争夺:冲突、对抗和融合 |
第四章 中国式时尚设计场域及结构 |
第一节 中国时尚场域的历史和阶段 |
一、 时尚作为产业的觉醒 |
(一) 时尚从身体开始 |
(二) 时尚生产从无到有 |
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
(一) 全球化生产的机遇和挑战 |
(二) 新经济时代的时尚生产 |
三、 小结 |
第二节 场域结构分析 |
一、 中国时尚生产场域结构图 |
二、 有限生产的亚场域 |
三、 大众生产的亚场域 |
四、 拓展生产的亚场域 |
第五章 从大赛看中国式时尚生产场域的形成 |
第一节 以“兄弟杯”为例的大赛制度 |
一、 政府和行业机构的共同推动的“兄弟杯” |
二、 艺术和实用 |
第二节 从大奖赛看设计师选拔 |
一、 中国时装设计师产生的背景 |
二、 吴海燕、马可 |
三、 从大赛看作品风格与展示 |
第三节、大赛和时尚传播 |
第四节 教育和大赛 |
一、 院校发展背景 |
二、 院校和大赛的互动成长 |
三、 大赛对人才培养的补充作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从市场化看中国式时尚生产场域 |
第一节 2000 年后的时尚生产 |
第二节 市场和设计师生存 |
一、 新锐设计师和市场 |
二、 设计师明星制度 |
第三节 创意产业下的时尚设计要求 |
一、 以新锐为面具的原创设计 |
二、 艺术作为生产力 |
三、 视觉和形象的制度化 |
第七章 对中国时尚生产场域的总结和反思 |
第一节 对中国时尚生产场域的总结 |
第二节 对当下时尚生产和教育的反思 |
一、 时尚生产的“惯习” |
二、 对当下时尚设计教育的反思 |
(一) 时尚教育的自律性 |
(二) 创意产业对设计教育的要求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纺织服装类出国展览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研究[D]. 刘思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5]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D]. 李艺.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8)
- [6]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7]近现代我国服装展演的演变及启示[D]. 张汇文. 江南大学, 2017(03)
- [8]基于SCP范式的中国会展业市场结构研究[D]. 高洁. 湖南大学, 2015(03)
- [9]巴黎服装会展与北京服装会展对比研究[D]. 乔京晶.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6)
- [10]时尚设计场域研究 ——1990-2010年中国时尚场域理论实践和修正[D]. 姜图图.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