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中国粉体技术》征订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赖世贤[1](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张晓雪[2](2020)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李普曼、考夫卡、卢因等人开始,有关“场”或“场域”的概念就与舆论研究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被公认为是场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将场域理论运用到媒介现象的观察分析中。此外,布迪厄所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等相关理论也对舆论研究具有很大帮助。场域理论与文化再生产理论相结合,可以用来分析舆论对于社会可能产生的重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舆论场域中诸多因素发生变化,舆论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社会的变革性作用越来越强烈。伴随着这种变化,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表达现象,开始逐步突破原有的影响范围,对社会形态产生建构作用,舆论社会作为一种舆论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渐趋产生。参考丹尼尔·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界定,本文拟定了中国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结合这一指标体系,考证了舆论社会在我国形成的时间节点。其后,就中国舆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舆论社会的关系结构和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为舆论社会勾画了一幅未来图景,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舆论社会在学理上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形态的形成势必要符合一系列的指标特征,并通过这些指标特征与舆论社会形成之前的社会产生明显区隔。本文参照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界定,为我国舆论社会的形成制定了一个指标体系,分别是:(1)舆论结构:从“宣传”到“沟通”,即从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宣传框架”转向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沟通框架”;(2)舆论主体:从“单元”到“多元”,即舆论场域中的话语权由以往的“精英化”逐步转向“平民化”,全员凭借技术手段普遍参与成为新的主体特征;(3)舆论影响:从“社会反映”到“社会建构”,即舆论以其特有的生产链条和运行机制,重构着社会的组织、圈层以及交往方式,舆论成为社会的鲜明标签;(4)舆论效能:从“周期应用”到“全程赋能”,即舆论赋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全程性动力,舆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经常性手段。在明确了指标体系后,本文从这些指标形成的时间去考证,最终提出中国于2015-2016年间正式进入了舆论社会。2.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包括舆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舆论场域要素以及舆论社会形成后的构成要素。舆论社会的形成与舆论场域的变迁密不可分,场域中的要素变化成为舆论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舆论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一旦形成,它自身又会包含许多现实要素。经过梳理,本文从技术变革、商业资本、信息要素等三方面来探讨场域要素变迁与舆论社会的形成,并勾画出各要素与舆论社会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3.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作为一种亚文化社会形态,舆论社会与其他宏观社会形态相比,同样具备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一个社会形态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舆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也不例外。媒介技术是舆论社会中的核心生产力,与作为舆论社会生产关系存在的媒介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主客交流,构成了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4.舆论社会中的关系结构舆论社会由媒介连接在一起,又不以媒介的某一端为中心,这种由媒介开始,但又不完全以媒介为中心的去中心化发散式的关系,成为舆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典型特征。关系意味着权力,关系意味着地位。此时,媒介赋权在由媒介延伸开来的各种关系组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与之前布迪厄场域理论中资本的力量不谋而合。据此,本文用舆论场域中媒介赋权的视角来审视舆论社会中的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发现其与前舆论社会相比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5.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舆论治理在国家层面尚没有作为一个正式的治理概念加以推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有关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决议中,仍然将舆论治理具体化为舆论引导机制加以论述。但是,在学术层面,舆论治理早已不是一个新的提法,特别是在网络场域中,探讨网络舆论治理的文章也有很多。舆论社会中,围绕舆论社会治理重提舆论治理,似乎更有必要,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文将舆论治理视为舆论社会的治理手段,将其与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其他手段相比较,并提出了“舆论治理”与“治理舆论”在主客体、出现时间、治理手段和治理目的等方面的差异。此外,针对各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舆论社会中舆论治理的创新性实体机构进行了专门论述,并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阐述了构建基层主流舆论场对于促进基层舆论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6.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舆论社会已经到来,从构成要素到运行机制,从关系结构到舆论治理,舆论社会的轮廓逐步清晰。未来舆论社会究竟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本文将结合业界和学界专家对于未来舆论发展、技术发展、社会发展等几方面的预测,结合未来舆论场域可能出现的变化,试着勾画一幅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具体来说,本文认为未来舆论社会将在四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分别是智能传播将成为舆论社会的主要特征,扁平化机制将主导舆论社会的运行,“身体在场”成为舆论社会关系结构的新方向,舆论治理将进入国家核心治理体系。
何璐[3](2018)在《介入与扩展:9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 ——以《天涯》的“大文学”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地处海南的《天涯》以复兴“大文学”传统进行改版,引起了学界乃至思想文化界的强烈反响。随着时代背景的风云激变以及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近十年来《天涯》也逐渐进入了“低落”期。虽然,作为一个“探索者”形象的《天涯》一直在积极努力地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脚步,尝试与各类新媒体融合,甚至期望利用新媒体探寻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的狂暴席卷下,这种略显“个人英雄主义”的奋力反抗,更像是的一叶风雨飘摇的孤弱扁舟,映射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苍凉之感,同时,也显示出一种落日余晖的悲壮情怀。本文试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考察一本文学期刊实践“大文学”理念的背景、过程、成果以及现状,来对这一时期的“大文学”理念及其相关实践进行还原性地回溯,在此基础上论述,新媒体时代之下的文学参与时代对话、介入文化语境、介入不同文学形态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今天重提“大文学”理念、扩展文学范式的合理性。本文从介入与扩展两个向度探讨了“大文学”这个概念对于当下文学的推进意义。其中,扩展主要体现在文学边界与范畴的延展。从这个角度去看,“大文学”并不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概念,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在沉积了古代中国文人的文学习惯与观念的同时,又逐渐汲取了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经验。这种边界的延展使得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学刊物寻找到了一条短暂的出路,即20世纪末以《天涯》为代表的“综合化”改版热潮。而“大文学”的介入主要可作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介入”是作为一种文学信念来叙述的,也即文学对于现实的介入。《天涯》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意义非凡的尝试,在面临“纯文学”以及文人身份被边缘的困境之时,他们以边缘化的身份介入现实、介入话语中心,在复兴“文、史、哲三位一体”的大文学传统的视野下进行了颇具影响力的跨文体实践。另一方面是从文体以及文学生态的角度去谈,“介入”是指文学介入新的表现形态,以达到与新媒体、数字化的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对于此,《天涯》也做出了努力,但是面对各类新媒体的井喷式地生长速度,《天涯》显现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然,这也是传统文学形态在面临新兴载体形态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事实上,本文在此所提的“大文学”理念更多地是指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和视野,而非某种具体的、固定不变的文学定义,这是一个不断流变、不断演进的理念,并非一个过去式的概念,因此它应当具有不断变化、更新的共时性和时代性意义。基于此,本文在最后概述了新媒体时代下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以及“大文学”应如何“介入”与“扩展”,从而取得合理性。在笔者看来,重点在于,我们的文学、文学创作者以及研究者应该要有摒弃的勇气、创造的能力、更新的信念。
纪文婷[4](2015)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萌发与完善》文中指出我国现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确保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文件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对其政策文件进行研究,为促进培育工作取得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过分析政策出台的相关经济社会背景,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新型职业农民概念演变为划分依据,将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分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并梳理近两年地方层面出台的配套扶持政策,从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对象、政策保护和政策差异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为了解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需求,对三省七地120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电话回访,了解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发展现状以及对当前政策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对日本和美国农业农村情况以及相关政策演变研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如制订完善的土地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等。从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生成的理论研究、政策需求的实证研究以及国外政策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决定和修订过程农户参与程度不高、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不够等,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如培养积极务农观念、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大资金投入等六方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其政策完善迫切而现实。
张立伟[5](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杜馨瑞[6](2014)在《《读者》(原创版)杂志研究》文中认为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作为期刊业的翘楚,在盈利模式上一直面临如何深度开发品牌市场价值,即如何利用生产品牌延伸品来增加利润以保证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面对受众市场的分化、文化观念的多元化,近年来《读者》杂志社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创办系列子刊便是其首要选择。子刊萌芽是市场分化的必然产物,《读者》(原创版)是创刊于2004年10月的一份原创类综合文化杂志,它是《读者》面临文摘类期刊同质化愈演愈烈,力图挽救困境而变招的产物;是迄今读者集团创办的最成功的一份子刊。目前,国内多家有实力品牌杂志都纷纷上演子刊扩张之路,在全新的领域发展系列刊物,但无论是发行量、市场占有量还是子刊品牌受众认同均如此之高的还是比较少见的,《读者》(原创版)的成功经验为期刊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蓝本。但是目前学术界将个案研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研究《读者》主刊、美国《读者文摘》等资深名牌期刊身上,而对像《读者》(原创版)这种期龄短、销售量持续增长的新生子刊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读者》(原创版)为研究对象,对近百期原创版内容进行文本分析,从编辑学角度对该刊物的创刊历程、内容特色、编辑风格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分析和解读,以总结探讨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对保证刊物持续发展的根本作用,指出(原创版)发展中存在的局限,以为我国品牌期刊发展子刊提供参考。本文共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读者》(原创版)研究的背景、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对有关《读者》研究的专着、论文及其子刊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办刊理念、文本、品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概貌逐一梳理总结,得出目前国内研究经验性总结多于理论上的研究,侧重主刊成功因素分析,忽略子刊的发展研究。第二章概述《读者》(原创版)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刊物发生及发展过程的分析,对《读者》(原创版)的现状、办刊宗旨、受众定位等进行了阐释。《读者》(原创版)是商业与文化的共同建构体,同质化愈加严重的媒介环境推动了《读者》(原创版)问世,读者集团厚积薄发、积极策划为其成长打下扎实基础。第三章是对《读者》(原创版)内容所做的综述,主要从传播内容分类、杂志栏目与内容的关系、栏目设置三方面展开。栏目设置体现了刊物的办刊理念,也是杂志内容变化的风向标。《读者》(原创版)栏目设置灵活,保持稳定的同时又不断创新,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调整栏目。第四章分析《读者》(原创版)的内容特点。通过对原创版杂志内容认真解读、分析,探讨了(原创版)文本内容特点:以平民化视角呈现多元文化的精髓,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结合的产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的结晶;重视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播,时刻注入情感关怀,关注公益事业;图文并茂,为读者提供另类的视觉盛宴。第五章从编辑风格、阅读感受以及编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等多角度分析《读者》(原创版)的风格特色。指出(原创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维护读者、作者及编者的权益,同时为三方搭建沟通桥梁。能够接纳社会各阶层投稿者,文章内容涵盖古今中外,雅中带俗,俗中透雅,为读者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不少篇章是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第六章指出《读者》(原创版)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认为母刊的品牌资源效应一方面是其发展的优势,同时也是其打造自身品牌价值、扩大新读者群的障碍。由此,子刊想要成功,并不断发展成长,必须走出母刊羽翼的光环,着力打造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发展新的读者群体。最后,提出内容质量才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其他如编辑策略、营销理念成功与否都以内容成功为基础。
陈娟[7](2012)在《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图景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追问中国传媒业中这一独特报种“弱质”的根源何在;农村类报纸有没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中兴”;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中和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内,农村类报纸怎么转型,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是本论文的思考脉络和研究目标所在。本文通过聚焦《南方农村报》的市场化生存个案,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对其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类报纸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的生存方式、转型路径、经营理念等,及其对农村报业发展具有普适意义的运作规律是什么?(3)在融媒时代,农村类报纸的市场模式、盈利模式如何突破?研究方法上,本文总体上采用案例研究法,即针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总体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选取其中典型的、对同类报纸具有启示性的市场化转型案例“南方农村报”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嵌入多个次级分析单位,包括新闻业务转型、报社的经营转型、数字化转型等,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中,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考察其转型的理念、运作方式,并对其转型经验进行理论提升。为了增强本研究的外在效度,遵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复现逻辑(replication logic),本研究在次级分析单位中增加了复现案例,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部分验证。本文总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本研究重在“发现规律”)——总结概括、理论提升的逻辑思路展开,总体框架及各章节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提出“农村类报纸面临转型”的问题(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提出“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凸显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进行纵向梳理和理论概括,第三章对农村类报纸的生存空间进行横向考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中国农村类报纸正面临着转型的历史机遇——必须转型而且能够转型。第二部分,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三步走”的规律(第四章至第八章)。这部分重在从媒体经营管理的角度,找到农村类报纸由弱转强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推导。其中,第四章论证了“南方农村报”是在新的媒体生存环境中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回答了“南方农村报”是怎样转型的、内在规律是什么等问题。第五章论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第一步,是由“综合纸”转型为注重市场细分的“专业纸”,同时考察其品牌战略转型问题;第六章论述转型的第二步,是由“专业纸”进一步转型为具备多元经营格局的“专业涉农媒体企业”;第七章在上两章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推导出其转型的第三步,即由涉农媒体企业转型为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多平台联合的全媒体“涉农大平台”。第八章考察了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其核心动力是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持续动力是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第三部分,总结概括与理论提升(第九章),并对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探讨。第九章提炼出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几个核心话语,以这种形式对本研究的核心成果进行总结。这几个核心话语分别是:1.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即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以差异化赢得竞争优势,从而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2.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即通过与其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的品牌营销,将报纸的专业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而转化为影响力优势,以此促进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的构建;3.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这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方向,能使其彻底突破发展瓶颈,完成由“农村类报纸”到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涉农大平台”的身份转型。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涉农媒体是中国传媒产业大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学界对它的研究也甚少,本文对涉农媒体的典型代表——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做系统研究,拓展了报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领域。2.在选题和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选取了“市场化转型”这一对于整个农村类报纸发展来说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题目进行研究,既新颖独到,也没有掣肘于我国农村类报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总体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目前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运作最为成功的“南方农村报”为重点研究对象,辅以历史研究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对该案例的多个次级单位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打开视野,综合考察其他同类报纸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异中求同,发现规律,增强了本研究的普适意义。3、在资料方面。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类报纸历史演进和现状方面,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后“农”字号报刊的史料,以及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情况的详细统计等。此外,本研究对《南方农村报》的转型情况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得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是本文资料方面的创新。4、本研究创新之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观点的创新。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七点:(1)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梳理出“两条发展脉络”,指出目前的农村类报纸是其中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的发展结果。(2)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类报纸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勾勒出其从“革命报刊”到“组织媒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历经80年代的整体“兴盛”、90年代的整体“衰落”、直到新世纪的“分化”的过程。(3)提出中国“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4)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三步走”规律,并进行了理论概括。(5)提出“涉农媒体跨行业营销体系再造”的概念及其模型。(6)提出“涉农媒体双边市场二次成长”理论:涉农媒体通过营销体系创新将媒体平台一方的“读者”市场下沉到“农民”群体,同时,将平台另一方的“广告商”市场下沉到“农资企业”,以此完成农村报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市场的成长意味着媒体平台生存空间的扩大。(7)提出“涉农媒体多平台联合”的概念及其模型。单一平台指的是传统的“内容提供平台”;多平台联合指的是成长后的媒体平台,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平台,还包括网络技术催生的全媒体服务平台,并指出这是涉农媒体市场化转型的方向。
周天智,高兴明,赵旭东,彭明文[8](2005)在《几种移动式清理筛清理稻谷的效果浅析及改进意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总结了TCQYl00/320、TQL2a150×150、TQZYl50×200、TQZY l80×200四种型号移动式清理筛的结构特点及用于清理稻谷的实际效果,分析探讨了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祁营[9](2012)在《浙江省新课改之社会环境研究 ——家长参与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从总体上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了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新课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社会环境,尤其是学生家长这一群体,对新课改的影响已经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浙江省新课改的社会环境现状,首先对当前学术界以及舆论界关于新课改的社会环境方面的研究与问题做了梳理,同时也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文件,大概了解目前浙江省新课改的社会环境现状,这里的社会环境除了包括家长群体,还包括了教辅市场,网络媒体的关注重点等;其次编制了《中小学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调查问卷》,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出了36所学校,共发放了1800份问卷;最后,对回收回来的数据进行SPSS分析处理,得出浙江省家长参与新课改的现状、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后期访谈(家长卷、专家卷)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以及给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家长参与新课改意愿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但是家长的参与途径较为单一;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未有明显变化,“减负”效果不佳;家长对教辅市场需求仍很高,是学生平时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家长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家长对教辅市场极为不满,重利润轻质量现象严重: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参与渠道未受到家长的认可,参与效果不佳;家长们只对班主任老师较为了解,而对科任老师的了解度较低。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最后给出中小学家长参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应对,最终构建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家长支持体系。
邹国彪[10](2011)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已被确立为中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肩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不但面临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考验,而且还要面对数字出版、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从战术层次应用向战略层次应用、从局部应用向全局和全面应用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图书发行业面临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这种调整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在图书发行领域的应用。为此,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加大了对信息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和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寻找图书发行界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在界定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从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希望在中国图书发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在论文中,作者尝试建立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作者认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中国图书发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宏观层面,需要优化行业管理体系,加强有关法律建设,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的政策扶持,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和加快出版发行行业标准化建设。微观(企业)层面,需要构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制定和执行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在流程再造基础上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并迅速介入数字出版物发行。本论文以湖南新华发行集团为典型案例,剖析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介绍他们在ERP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数字出版物发行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及设想,希望能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内容结构如下:第1章:引言。阐述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目的和背景,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在对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包涵的内容,提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我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历史与现状。第3章: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分析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和必要性,介绍图书发行企业电子商务需求;最后就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原则、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4章: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作者在厘清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了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研究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可行性和策略。第5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在这一章,就掣肘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提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为了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IT规划,重视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同时提出,良好的信息化宏观外部环境和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也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第6章:研究结论及局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推进,同时对本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了说明。
二、2004年《中国粉体技术》征订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中国粉体技术》征订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界中的场域理论与舆论研究 |
二、中国近代以来舆论变迁及观点简述 |
三、中国当代舆论场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三节 场域视角下的社会舆论和舆论社会 |
一、社会舆论:作为社会现象的舆论存在 |
二、舆论社会:作为社会形态的舆论存在 |
三、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 |
四、舆论社会形成的时间考证 |
第二章 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 |
第一节 技术变革: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动力源 |
一、技术进步对于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
二、技术要素对于舆论社会的建构意义 |
第二节 商业资本:舆论社会形成中的筹码作用 |
一、商业资本与社会舆论的相生相悖 |
二、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商业资本 |
第三节 信息要素: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内容贡献 |
一、舆论场域中的信息内容及其呈现 |
二、舆论社会形成中的作品变迁 |
第四节 制度要素:舆论社会形成中的机制规约 |
一、政治制度对于舆论场域的普遍性约束 |
二、中国舆论社会机制规约的独特性 |
第三章 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一、舆论社会中核心生产力的存在 |
二、舆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存在 |
第二节 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 |
一、社会治理中的舆论社会运行 |
二、舆论社会中的客体主体化 |
三、主客交流中的社会运行 |
四、舆论场域与其他场域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舆论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
第一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媒介的关系 |
一、舆论社会中的媒介间共生 |
二、舆论社会中的媒介间竞争 |
第二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人的关系 |
一、作为主/客体的“人”与媒介的关系 |
二、作为媒介的“人”与媒介的关系 |
第三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
一、生存空间转换:社会对于媒介的包容性表现 |
二、社会治理构建:媒介对于社会的功能性表现 |
第四节 舆论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分析 |
一、人:舆论社会中的权力中枢角色 |
二、媒介:权力结构中的中继与传导角色 |
三、社会:权力传导的接收与消化角色 |
第五章 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 |
第一节 舆论治理:舆论社会的治理手段 |
一、舆论治理的地位及其协作关系 |
二、“舆论治理”与“治理舆论”的差异化辨析 |
第二节 融媒体中心:舆论治理的实体支撑 |
一、融媒体中心在舆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
二、构建主流舆论场实现舆论治理的底层支撑 |
第六章 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 |
一、智能传播将成为舆论社会的主要特征 |
二、扁平化机制将主导舆论社会的运行 |
三、“身体在场”成为舆论社会关系结构的新方向 |
四、舆论治理将进入国家核心治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介入与扩展:9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 ——以《天涯》的“大文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大文学”理念的提出与演变 |
第一节 大文学观念的发展源流 |
一、大文学观念的传统源流 |
二、近现代文学史中的“大文学”观念 |
三、8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观念 |
第二节 90年代以来“大文学”理念的构成背景 |
一、消费文化及新媒体对文学的裹挟 |
二、文学意义的扩大化 |
三、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学期刊 |
第二章 探索者:《天涯》的崛起与“失落” |
第一节 《天涯》的起落 |
一、“探索者”《天涯》的崛起 |
二、《天涯》的“失落” |
第二节 《天涯》式的“大文学”理念的实践 |
一、介入现实与扩展范畴 |
二、文本内容中所体现的“大文学” |
三、《天涯》杂志与新媒体的合谋 |
第三节 《天涯》“失落”的部分原因 |
一、矛盾性:迎合读者与自我坚持 |
二、来自新媒体更强劲的冲击 |
第三章 共时性:重提“大文学”理念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文学”理念 |
一、跨越界限:各媒介形式的融合 |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勃兴 |
三、去中心化的“互读”倾向 |
第二节 介入:文学与时代语境的对话 |
一、介入新的表现形态与时代语境 |
二、跳出精英化与庸俗化的圈子 |
第三节 扩展:建立一种文学新范式的合理性 |
一、何为当下文学新范式 |
二、文学性与审美性:合理的限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萌发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新型职业农民 |
1.2.2 农民教育 |
1.2.3 教育政策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民教育政策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小结 |
第2章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生成及特征分析 |
2.1 政策生成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
2.1.1 部分农村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
2.1.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
2.2 国家层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2.2.1 新型农民阶段——1978年-1992年 |
2.2.2 向职业农民过渡阶段——1993年-2002年 |
2.2.3 职业农民阶段——2003年-2010年 |
2.2.4 新型职业农民阶段——2011年至今 |
2.3 地方层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地方扶持政策 |
2.4 政策特征分析 |
2.4.1 政策目标: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 |
2.4.2 政策实施对象:从小农户向农业大户转变 |
2.4.3 政策保护:从负保护向正保护转换 |
2.4.4 政策差异:地方差异性突出 |
2.5 小结 |
第3章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需求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与方法 |
3.2.1 研究工具:调查问卷 |
3.2.2 研究方法:调查法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
3.3.2 研究对象务农需求统计 |
3.3.3 研究对象培训需求统计 |
3.3.4 研究对象政策需求统计 |
3.4 小结 |
第4章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及其借鉴 |
4.1 日本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研究 |
4.1.1 农业和农村概况 |
4.1.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政策发展历程 |
4.2 美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研究 |
4.2.1 农业和农村概况 |
4.2.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政策发展历程 |
4.3 借鉴 |
4.3.1 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4.3.2 制订完善的土地政策 |
4.3.3 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建议 |
5.1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5.1.1 政策决策和修订过程中农户参与程度不高 |
5.1.2 政策宣传与解读力度不够 |
5.1.3 政策落实后期保障不足 |
5.2 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建议 |
5.2.1 培养积极观念从基础教育抓起 |
5.2.2 增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
5.2.3 各部门协调配合,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 |
5.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经费管理 |
5.2.5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考核、激励机制 |
5.2.6 加强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后期保障 |
5.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读者》(原创版)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读者》研究的相关专着 |
1.2.2 《读者》研究的相关论文 |
1.2.3 关于《读者》子刊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传播平台的建构:《读者》(原创版)的发生与发展 |
2.1 商业与文化同构:推动《读者》(原创版)创刊 |
2.1.1 期刊同质化愈演愈烈,为《读者》(原创版)提供契机 |
2.1.2 读者集团步步为营,为提高(原创版)办刊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
2.2 《读者》(原创版)基本面貌 |
2.2.1 刊物概述 |
2.2.2 办刊宗旨 |
2.2.3 读者群体及分布 |
第3章 《读者》(原创版)内容综述 |
3.1 传播内容分类 |
3.2 期刊的栏目设置与内容编排 |
3.3 《读者》(原创版)栏目设置 |
第4章 《读者》(原创版)文本特点 |
4.1 从平民化视角呈现多元文化的精髓 |
4.1.1 立足本土文化,包容世界优秀文化 |
4.1.2 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相结合 |
4.2 发扬传统道德精髓,注入情感关怀 |
4.2.1 倡导真善美,挖掘人性光芒 |
4.2.2 关注公益,注入大爱 |
4.3 图文并茂,为读者提供视觉盛宴 |
4.3.1 透过插图反映文章思想和意境 |
4.3.2 文图相依,劳逸结合 |
第5章 《读者》(原创版)的个性特色 |
5.1 以人为本:维护读者、作者及编者三方权益 |
5.2 雅俗共参:俗中带俗,俗中透雅 |
5.3 开放包容:包容世界优秀文化,接纳社会各阶层写作爱好者 |
5.4 常读常新: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 |
第6章 《读者》(原创版)的局限及未来发展 |
6.1 存在的问题与局限 |
6.1.1 始终成长在母刊光环笼罩下 |
6.1.2 新受众群体队伍发展缓慢 |
6.2 未来发展之路及启示 |
6.2.1 扩大品牌影响力 |
6.2.2 培养读者忠诚度,巩固原有读者群,继续发展新受众 |
结语 内容质量——期刊发展的根本保证 |
参考文献 |
附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 |
二、 农村类报纸转型就有出路 |
三、 重新崛起的《南方农村报》成为农村传媒业亮点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概念厘定 |
一、 理论假设和中心论点 |
二、 概念厘定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路径设计 |
二、 总体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设计 |
四、 研究方法叙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撑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相关理论支撑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发展脉络 |
一、 第一条脉络:远离政治意识形态 |
二、 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 |
第二节 对不同时期农村类报纸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 |
一、 1949 年之前:革命报刊 |
二、 1949 年至 1978 年:组织媒介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类报纸发展的“三阶段”概括 |
第三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角色演进 |
一、 1949 年至 1978 年: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 |
二、 1978 年至 1988 年: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 |
三、 1988 年至 2002 年:被边缘化的“鸡肋” |
四、 2002 年至今:角色分化 |
第四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制度演进 |
一、 党报的附属机构 |
二、 经营管理制度层面有所突破 |
三、 制度变迁呈现历史后向依赖 |
四、 探索现代媒体企业制度 |
第三章 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生存空间的宏观分析 |
第一节 潜在市场日益扩大 |
一、 农村受教育人口数量不断扩大 |
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
第二节 潜在市场需求迫切——读者亟需但农村“报荒” |
一、 农村“报荒”现象普遍 |
二、 报纸是农村居民获取实用信息的首选媒介 |
第三节 现实市场分区域旺盛上升空间大 |
一、 《南方农村报》的崛起 |
二、 《南方农村报》广告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
第四章 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 |
第一节 对“转型”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一、 转型 |
二、 社会转型 |
三、 媒体转型 |
第二节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
一、 “媒体”与“媒体企业” |
二、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南方农村报”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 |
一、 “南方农村报”概况及转型动因 |
二、 “南方农村报”转型路线及表现 |
第五章 转型第一步:由“综合纸”到“专业纸” |
第一节 “专门为农民说话”——持续而理性的舆论监督报道 |
一、 涉农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界定 |
二、 《南方农村报》的舆论监督报道:持续、理性、建设性 |
三、 为农民说话的专业理念和技巧 |
第二节 “专业为农业服务”——“大农财”新闻及《农财宝典》 |
一、 “大农财”新闻:对农村财富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面”的观照 |
二、 《农财宝典》:对农村财富增长的机遇与威胁进行“点”的开掘 |
第三节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南农评论” |
一、 自己的声音——务求独到而扎实 |
二、 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但求犀利而有建设性 |
三、 农民的声音——引导其主张权利、理性发声 |
四、 网络的声音——撷“微”言议热点以理性砭时弊 |
第四节 后“专业”时代的品牌战略构想 |
一、 由涉农新闻产品品牌到涉农媒体企业品牌 |
二、 由单一品牌格局到多品牌格局 |
三、 突破传媒品牌内涵成就大“三农”领域的品牌 |
第六章 转型第二步:由“专业纸”到专业涉农媒体企业 |
第一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媒体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 |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活动营销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
第二节 “南方农村报”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构建 |
一、 平衡策略推进基础业务 |
二、 纵深策略开掘增值业务 |
三、 专业策略拓展相关多元业务 |
四、 “全媒体”业务探索 |
第三节 复现案例:《河北农民报》的经营创新 |
一、 “报友俱乐部”——实现报纸与读者的双向服务与共赢 |
二、 经营“报农”肥料——依托报纸品牌优势的相关多元业务 |
第四节 涉农媒体的经营创新 |
一、 “创新”理论及创新性评估维度 |
二、 “嵌入”农资行业——涉农媒体营销体系跨行业再造 |
第七章 转型第三步:由以“纸”为核到“涉农大平台” |
第一节 “双边市场”与媒体的“平台”属性 |
一、 “双边市场” |
二、 媒体本身就是“平台” |
第二节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
一、 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一次成长” |
二、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
第三节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的多平台联合 |
一、 涉农媒体具备构建涉农交易平台的优势 |
二、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构想 |
第八章 转型实现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核心动力: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
一、 “草根”媒体的“边关文化” |
二、 “边缘”媒体的“主流化生存” |
第二节 持续动力: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 |
一、 对农村类报纸“走市场”的历时考察 |
二、 “整体转制”推动农村类报纸持续转型 |
第九章 总结: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核心话语 |
第一节 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 |
第二节 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 |
第三节 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 |
附录:现有农村类报纸一览表(2012 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8)几种移动式清理筛清理稻谷的效果浅析及改进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 TCQYl00/320型清理筛 |
1.1 结构及原理 |
1.2 实际应用效果及存在的缺陷 |
2 TQL2a150x150型清理筛 |
2.1 结构及原理 |
2.2 实际应用效果及存在的缺陷 |
3 TQZYl50x200型清理筛 |
3.1 结构特点 |
3.2 TQZYl50×200型清理筛的应用效果 |
3.3 TQZYl50×200型清理筛的主要缺陷 |
4 TQZYl80x200型清理筛 |
4.1 TQZYl80×200型清理筛的结构及应用特点 |
4.2 存在的主要缺陷 |
(9)浙江省新课改之社会环境研究 ——家长参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提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价值 |
(二) 核心概念 |
1. 基础教育 |
2. 新课程改革 |
3. 社会环境 |
4. 家长参与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1. 收集资料的方法 |
2. 分析资料的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一) 文献趋势分析 |
1. 家长参与新课改的文献趋势分析 |
2. 社会机构参与新课改的文献趋势分析 |
(二) 文献内容分类综述 |
1.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社会环境方面的研究 |
2. 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社会环境研究现状 |
(三) 文献述评 |
1.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证调查 |
(一) 研究目的与假设 |
(二) 问卷调查 |
1. 问卷编制 |
2. 问卷试测及修改 |
3. 正式施测 |
(三) 访谈调查 |
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2. 访谈研究的样本选取 |
3. 访谈实施过程 |
4. 内容分析及其步骤 |
5. 访谈内容分析的编码 |
三、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 |
(一) 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家长参与意愿普遍较高,参与意识较强 |
2.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改革的途径单一,效果不理想 |
3. 学生的学习压力未有明显变化,“减负”效果不佳 |
4. 教辅市场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市场需求仍很高 |
(二) 家长参与新课改的满意度情况 |
1. 家长对教辅市场极为不满,重利润轻质量现象严重 |
2. 参与渠道未受到家长的认可,参与效果欠佳 |
3. 家长对班主任老师较为了解,对于科任老师了解度较低 |
(三) 家长群体参与新课改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随着家长年龄段的增长,家长的满意度也随之下降 |
2. 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对教师的认识与理解程度也越高 |
3. 所念年级的不同影响家长对教辅市场、教师等层面上的态度 |
4. 学校位置不同影响家长对教师、学校等方面的态度 |
5. 孩子入学方式不同的家长在若干层面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6. 家长的不同职业影响着家长对教师的看法 |
四、构建新课程改革的家长支持体系 |
(一) 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应对 |
1. 保护家长的参与热情,积极开通参与途径 |
2. 加强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宣讲,着力转变家长传统教育观念 |
3. 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管理教辅市场的质量 |
4. 针对不同的家长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沟通、培训措施 |
(二) 构建新课改的家长支持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外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
1.2.2 电子商务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
1.2.3 信息技术对数字出版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难点 |
1.3.4 创新之处 |
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
2.1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内涵 |
2.1.1 图书、出版、出版业及图书发行 |
2.1.2 信息技术、信息化和信息革命 |
2.1.3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包含的内容 |
2.1.4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 |
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 |
2.2.1 信息技术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
2.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政策环境的影响 |
2.2.3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产业的影响 |
2.2.4 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
2.2.5 信息技术对读者的影响 |
2.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历史 |
2.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现状 |
2.4.1 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 |
2.4.2 电子商务应用得到了初步发展 |
2.4.3 ERP、CRM等先进信息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 |
2.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ERP系统建设 |
2.5.1 公司信息化历史和战略构想 |
2.5.2 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2.5.3 ERP系统建设情况 |
2.5.4 ERP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
3 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
3.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简介 |
3.1.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定义 |
3.1.2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内涵和特点 |
3.1.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表现形式 |
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及必要性 |
3.2.1 实施电子商务背景 |
3.2.2 实施电子商务必要性 |
3.2.3 实施电子商务S W O T分析 |
3.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需求 |
3.3.1 电子商务市场需求 |
3.3.2 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需求 |
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 |
3.4.1 实施原则 |
3.4.2 实施方案 |
3.4.3 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
3.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发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
3.5.1 基本情况 |
3.5.2 主要目标 |
3.5.3 子平台 |
3.5.4 商业模式 |
4 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 |
4.1 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 |
4.1.1 数字出版定义 |
4.1.2 数字出版物类型 |
4.1.3 数字出版发展现状 |
4.2 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 |
4.2.1 技术日渐成熟 |
4.2.2 政策促进发展 |
4.2.3 传统出版机构参与 |
4.2.4 产业链逐渐形成 |
4.2.5 盈利模式逐步清晰 |
4.2.6 终端产品推陈出新 |
4.3 信息化是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基础 |
4.3.1 数字出版物营销需要信息技术“集成” |
4.3.2 数字出版物营销是信息化高级阶段 |
4.4 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可行性和策略 |
4.4.1 可行性 |
4.4.2 策略 |
4.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数字出版内容集成分发平台” |
4.5.1 建设目标 |
4.5.2 建设原则 |
4.5.3 商业模式 |
4.5.4 建设内容 |
5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 |
5.1 企业流程再造 |
5.1.1 企业流程再造基本理论 |
5.1.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原则与目标 |
5.2 企业文化 |
5.2.1 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 |
5.2.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需要先进企业文化 |
5.2.3 如何营造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图书发行企业文化 |
5.3 IT规划 |
5.3.1 IT规划内涵、作用和功能 |
5.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必要性 |
5.3.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存在的问题 |
5.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实施原则 |
5.4 行业标准化 |
5.4.1 标准化内涵与意义 |
5.4.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必要性 |
5.4.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现状与问题 |
5.4.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方法与策略 |
5.5 宏观外部环境 |
5.5.1 优化出版业管理体系 |
5.5.2 健全有关出版法律法规 |
5.5.3 推进图书发行产业信息化 |
5.5.4 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政策研究与扶持 |
5.5.5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 |
5.5.6 加强图书发行业信息标准建设力度 |
5.6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
5.6.1 提高企业对信息化认识 |
5.6.2 加强对信息技术管理 |
5.6.3 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
5.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 研究结论与局限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论文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2004年《中国粉体技术》征订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2]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D]. 张晓雪. 山东大学, 2020(01)
- [3]介入与扩展:9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 ——以《天涯》的“大文学”实践为例[D]. 何璐.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4]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萌发与完善[D]. 纪文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5]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读者》(原创版)杂志研究[D]. 杜馨瑞.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D]. 陈娟. 暨南大学, 2012(10)
- [8]几种移动式清理筛清理稻谷的效果浅析及改进意见[J]. 周天智,高兴明,赵旭东,彭明文. 粮食流通技术, 2005(05)
- [9]浙江省新课改之社会环境研究 ——家长参与的视角[D]. 祁营.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10]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邹国彪. 武汉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