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不要害怕“犯错”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不要害怕“犯错”

一、鼓励学生课堂不怕“犯错”(论文文献综述)

温晓娜[1](2021)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各类学生被侵权、被伤害事件频频曝光下,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的情况成为了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随着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广大公众对于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教育惩戒问题虽然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切口,却关系到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战略,关系到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大问题,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大战略。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择NJ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基于原因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的提升策略,希望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的有效落地有所帮助,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教育管理手段之间的良性循环。本研究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阐述了教师惩戒权的相关理论,界定了教师惩戒权的含义、性质,提出了教师惩戒权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教师惩戒权的重要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通过调查问卷,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的现状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整体分析、各维度的差异分析。第三章结合量化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现状的优势及不足,并进一步深入总结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第四章基于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现状的问题分析,提出优化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的针对性策略。

苏嘉莉[2](2021)在《意大利中高级水平成年汉语学习者语音石化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汉语在意大利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汉语学习当中,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除了在校学生外,意大利的汉语学习者还包括社会上不同领域的成年人成年学习者的人数众多。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在汉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语音标准度是检验学习者汉语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但是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很多成年学习者,特别是到了中高级水平阶段的成年学习者,普遍出现语音石化的问题。为了考察意大利中高级水平成年汉语学习者的语音石化问题,本文通过课堂观察、语料分析和访谈手段,对他们的语音石化特征、造成语音石化的原因、缓解语音石化的对策三部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意大利中高级水平成年汉语学习者的语音石化现象普遍,且在声韵调上均有所体现,大致呈现出声调>韵母>声母的趋势,其中声调石化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声母和韵母石化。声母石化主要有平翘舌音不分,送气和不送气音用反或混用,尖音问题,将r发成颤音[r],将h读成韵母u,在零声母音节中增加声母;韵母石化有前后鼻音不分,后鼻音增加g,将u发成u,将un发成ong,将ou发成uo,将iu发成io,将ou发成o,将in发成i,将i发成e,增加介音i;声调石化有四声混用、变调不对以及轻声错误。造成学生语音石化的原因有:学生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年龄、动机和性格的影响,输入、输出机会的缺乏。教师对语音重视不够,缺乏合适的情感反馈和认知反馈,缺乏足够的纠音时间和有效的纠音对策,个别教师自身语音存在问题。教材拼音标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且少部分拼音标注有误。大班课程在时间和人数上的限制以及HSK辅导课教学目标的应试性,汉意语音差异带来的母语负迁移。为缓解石化,学生应当明确汉语语音学习的目标;同时建立工具型和融合型动机;提高输入和输出率;培养不怕犯错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当重视语音教学;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情感和认知反馈;在语音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汉意语音差异,帮助学生减少母语负迁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输入内容和正确的输入途径;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输出;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和增补,及时发现和反馈教材上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努力改进口音问题。

原源,原一川,王建琳,周志丹[3](2021)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冒险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外语学习冒险理论(Ely, 1986, Wen&Johnson, 1997),采取实证定量问卷调查方法,对云南某民族中学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高中生的冒险观念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英语善学者具有中等冒险精神;2)多数学生已认识到冒险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英语学习,但他们的行为与观念并不完全一致,因而行动上较少冒险;3)在中等冒险水平之内,冒险与英语水平呈正相关;4)少数民族和汉族高中生、受试男女学生在冒险观念和行为以及英语成绩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在冒险观念上,因家庭住址的不同和英语考试成绩等级而存在差异。

杨占东[4](2020)在《泰国中高级学生汉语谚语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谚语语义凝练,内涵深刻,应用广泛,在实践中能够提高语言的张力与准度。汉语谚语的学习和使用是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学习者容易在谚语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目前学界对学生习得谚语的偏误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对于谚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仍须进一步的探讨。文章以《汉语教程》第三册、《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和高级飞翔篇中所涉及到的谚语为语料,选取泰国六所华校中高级阶段学生,针对学生习得谚语的情况进行调查,以问卷和观察法收集偏误语料,从语法结构、语义理解和语用三个方面对偏误语料进行分析,并归纳学习者习得偏误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由调查结果得知:调查对象在习得谚语习得偏误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区分谚语概念、谚语语义理解、语用方面。偏误形成内因有学习者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回避与迁移三个方面;外因有汉泰谚语客观差异、教材因素、教师因素。针对偏误原因,文章提出强化语法规则、语义对比讲解和创设语用环境三方面的教学原则,以“结构-功能-文化”与文化体验为教学方法,设计了谚语教学案例,记录教学实践过程,并对比谚语授课班两学期成绩,反思并总结教学意见。文章中调查收集的谚语偏误语料与纠正谚语习得偏误的教学经验等内容,为泰国的汉语教学者预测及纠正学生谚语偏误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案例和方法。

刘畅[5](2020)在《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有意义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相对于普通教师而言,高职教师面对的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及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具有特殊性,其学科教学知识的样态也更具独特性。本研究通过探究高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揭示其发展路径,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其进行反思与传承,同时为新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两所高职院校的六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课堂观察、深度访谈及实物收集等方法自下而上收集资料,并对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分析,以鲜活的方式呈现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表征,探索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路径。本研究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阐释研究意义,进行文献述评及概念界定,确定研究内容,说明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及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文章的理论基础,阐释了野中郁次郎知识发展的SECI模型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三章为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及情境知识,各部分知识相互影响、相互糅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第四章为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表征,归纳为言语表征、非言语表征、操作表征及教学情境表征四类,其中包括口诀、手势语、画图、直观教学等十一种具体的表征形式;第五章为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路径,主要从社会化、外在化、融合化和内化这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需要经过奠基之路、提升之路、催化之路及深化之路,即通过接受职前教育、课堂观摩、教师协作、参加比赛及自我反思等途径才能不断完善;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总结了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表征,呈现其发展路径,并基于研究结果从教师及高职学校两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对研究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雅杰[6](2020)在《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教育影响因素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外出留学成为更多家庭和学生地选择。许多学生纷纷走出国门,去往不同国家学习先进知识经验,同时体验一番别样的文化氛围。留学生作为跨文化背景下旅居者的特殊群体,学习适应状况直接影响其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学业,甚至影响留学生的心理状态。本研究聚焦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结合文化休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力图回答和分析以下三个问题: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现状、不同教育因素对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的动态影响过程、从留学生层面出发提出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学习适应的提升策略。跨文化背景下地学习适应是复杂、动态的过程,本研究希望可以全面深入了解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因而,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中发现影响留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相关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探析。本研究的发现是:第一,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呈中等稍偏上水平,学习适应表现出两大特点:个体学习适应水平两极化、学习初期适应水平变化明显。第二,课程设置、学习评定、课堂教学等八个教育因素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第三,教育因素对留学生学习适应地影响具有多样性、间接性、相互性的特点。基于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和教育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从转变课堂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法、坚持英语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升留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

钟仙灵[7](2020)在《外语学习中的冒险及教学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成功的语言学习与课堂上的冒险行为密切相关,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往往善于冒险。适度的冒险有利于外语学习,但过度或低度的冒险不利于外语学习。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适度冒险行为,必须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改变学生不愿冒险的观念,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王君[8](2020)在《回归生活的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但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产生偏差,劳动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与生活中逐渐被忽视,从而学生的劳动品质水平也令人担忧,他们不愿意劳动,劳动技能差,有的甚至鄙视劳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加强劳动教育重新成为国家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又一次引发我们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虽然在出台的各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劳动品质这个概念,但如今所倡导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等都属于劳动品质的内容,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良好劳动品质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的劳动实践中进行检验。生活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走进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体现生活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这一主张与回归生活的教育理论相契合,劳动教育回归生活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须的。本文就是基于回归生活这一视角,探讨劳动教育问题及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从知情意行各方面推动小学生劳动品质的形成。本研究是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以及知行合一理论为依据,结合当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核心素养中劳动意识的培养,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对回归生活的劳动教育特点、小学生劳动品质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根据品质概念的内涵以及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归纳出小学生劳动品质包括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和劳动行为习惯四个方面。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现状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和观察提纲。以Q市M小学为个案,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学生问卷,教师和家长访谈,校园观察,了解M小学学生劳动品质水平,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然后根据对M小学的现状调查以及相关劳动教育的研究概括总结出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小学生劳动品质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学校劳动教育有待加强、家庭劳动教育欠缺等。并且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整理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三方面探索出回归生活的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路径。

王园园[9](2020)在《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情感表达要靠语言,语言中蕴含着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积极的、消极的甚至是中性的。因此,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形成、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人格的涵养等方面都发挥着弥散性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理想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培养都与教师的一言一行有直接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儿童的情感、道德等方面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对儿童今后的成长往往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进行调查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目前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现状如何?在不同的情境当中,教师语言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性的?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例如,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教师语言及教师情感表达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接下来对教师语言、教师情感及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中将教师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主要有情感词汇、语调语速、节奏、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和站姿等方面。其次,笔者主要通过对两所学校的老师发放问卷并对实习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观察访谈,以了解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法了解教师对语言中情感表达的重视程度、影响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因素及教师采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否与年龄、性别、教龄、任教年级、学历和执教学科等因素相关,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意识地注意语言中的情感表达、不同的情境中教师情感表达方式的性质、是否能被学生接受认可、能否规范学生的行为、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等。问卷及访谈观察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对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意识薄弱,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效果与初衷相悖,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缺失教育意义,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存在情绪化现象,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单一,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受传统权威观念的束缚。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小学教师过于重视成绩,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心理沟通,教师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教师缺乏对自身情感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教师应重视语言中情感表达蕴含的教育意义,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应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情感,学校管理者应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Nik Norafiqah Binti Nik Ibrahim[10](2020)在《戏剧教学法在马来西亚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稳步发展,20所公立高校都开设了汉语作为第二语主修或选修课程。但是由于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未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影响了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选择更加有利于提升汉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是很紧迫的问题。戏剧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和交际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沟通力,通过有意义的情景中的学习,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本研究主要探索戏剧教学法运用于马来西亚高校汉语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初级汉语教学中运用戏剧教学法开展了 3次教学实验,采用了分角色对话、即兴表演和角色扮演等练习手段,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表明马来西亚高校学生认同教师用戏剧教学法设计开展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验组的测试成绩比对照组进步更大,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采用戏剧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验证。本研究填补了戏剧教学法在马西来亚高校汉语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空白。本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界定了“戏剧”和“戏剧教学法”概念,对于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戏剧教学法”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运用情况;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和实施,介绍了研究对象和环境,具体陈述了 3次实验过程;第四部分为实验效果验证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反馈信息、测试成绩分析、教师反思,对于戏剧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阐述;第五部分为结语,介绍研究结论,提出教学建议,展望未来研究。

二、鼓励学生课堂不怕“犯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鼓励学生课堂不怕“犯错”(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现实需要教师惩戒权
        (二)教师惩戒权是教师职业权利的重要内容
        (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的已有研究不多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四、概念界定
        (一)惩戒
        (二)教师惩戒权
    五、文献综述
        (一)关于惩戒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小结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师惩戒权的理论探究
    一、教师惩戒权的含义
    二、教师惩戒权的性质
    三、教师惩戒权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依据
        (二)教育学依据
        (三)心理学依据
        (四)法律依据
    四、教师惩戒权的重要性
        (一)保障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二章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的整体水平较好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惩戒权的教育观念最好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惩戒权的认知情况比较好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惩戒权的规则意识一般
        (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惩戒权的维权意识较差
        (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惩戒权的家校问题处理能力最薄弱
    二、不同群体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差异分析
        (一)性别不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状况不同
        (二)不同任教年级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存在不同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维权意识存在不同
        (四)不同教龄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维权意识存在不同
        (五)不同学历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维权意识存在不同
第三章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现状的优劣分析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的优势
        (一)教师实施惩戒的目的是正当的,具有教育性
        (二)教师对有关教师惩戒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熟悉
        (三)教师在实施惩戒后会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惩戒内涵的认识不准确
        (二)“不敢管”现象普遍存在
        (三)惩戒的具体实施受教师主观情绪、经验判断与自身素质的影响
        (四)惩戒效果不理想
    三、教师惩戒权行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外部环境不利于教师惩戒权的行使
        (二)教育系统内部缺乏教师惩戒权的有效保障
        (三)学生家长存在不恰当的观念
        (四)教师自身对惩戒权的行使难以聚焦
第四章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的保障策略
    一、营造健康的教育外部环境
        (一)完善立法,提供明确依据
        (二)发挥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教育系统内部推动教师惩戒权的有效落地
        (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健全师生管理制度
        (三)注重对教师惩戒权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
    三、学生家长合力管理,实现“家校共育”
        (一)更新教育理念
        (二)加强教育监督
    四、教师提升实施教师惩戒权的专业素养
        (一)加强有关教师惩戒权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增强法律意识
        (三)强化心理素质
        (四)尊重学生权益
        (五)促进家校沟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2)意大利中高级水平成年汉语学习者语音石化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1.3.1 石化的定义、分类及核心意义
        1.3.2 国内外语言石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国内语音石化问题研究综述
        1.3.4 意大利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理论依据
        1.4.1 中介语理论
        1.4.2 对比分析理论
        1.4.3 语言迁移理论
第二章 课堂观察实况
    2.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产出意愿
        2.1.1 是否主动开口
        2.1.2 每次回答老师问题时的答案的长度
    2.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产出频率
    2.3 学生对教师纠音的态度
    2.4 纠音之后学生语音改变情况
    2.5 小结
第三章 语料分析及语音石化特征
    3.1 语料介绍
    3.2 语料分析结果
        3.2.1 生词语料分析结果
        3.2.2 课文语料分析结果
    3.3 语音石化特征
        3.3.1 声母石化特征
        3.3.2 韵母石化特征
        3.3.3 声调石化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造成石化的原因分析
    4.1 母语负迁移
    4.2 学生原因
        4.2.1 认知因素
        4.2.2 生理因素
        4.2.3 情感因素
        4.2.4 其他因素
    4.3 教师原因
        4.3.1 对语音的重视程度不够
        4.3.2 缺乏合适的情感和认知反馈
        4.3.3 缺乏足够的纠音时间和有效的纠音对策
        4.3.4 教师语音存在问题
    4.4 教材原因
        4.4.1 拼音标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4.4.2 少部分拼音标注有误
    4.5 课型原因
    4.6 小结
第五章 缓解石化的对策分析
    5.1 针对学生的对策
    5.2 针对教师的对策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价值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1 生词和课文录音内容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冒险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实证定量问卷调查研究方法(13)。
    (一) 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 数据的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的冒险观念与行为(Risk-taking concept and behavior)
        1.冒险观念
        2.冒险行为
        3.冒险观念与行为差别
    (二)冒险观念和行为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
        1.冒险观念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
        2.冒险行为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
    (三)英语学习冒险观念和行为以及英语成绩的个体因素的差异
        1.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
        2.家庭住址
        3.英语考试成绩分数段
四、结 论
    (一)主要发现
    (二)研究的启示

(4)泰国中高级学生汉语谚语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泰国学生谚语习得情况调查
    2.1 调查对象
    2.2 语料来源
    2.3 调查结果反馈
        2.3.1 谚语讨论会成果反馈
        2.3.2 谚语考试结果反馈
        2.3.3 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第3章 泰国学生谚语偏误类型分析
    3.1 语法结构偏误
        3.1.1 单句谚语形式偏误
        3.1.2 复句谚语形式偏误
    3.2 谚语语义偏误
        3.2.1 词义理解偏误
        3.2.2 多音字、近义词义偏误
        3.2.3 语义偏离
    3.3 语用不当偏误
第4章 泰国学生谚语偏误成因分析
    4.1 汉泰谚语差异
        4.1.1 汉泰谚语概念差异
        4.1.2 汉泰谚语语义差异
    4.2 教材因素
        4.2.1 《博雅汉语》谚语数量不足
        4.2.2 《汉语教程》谚语应用不足
    4.3 学习者因素
        4.3.1 学习风格与策略影响
        4.3.2 话题回避与迁移影响
    4.4 教师因素
        4.4.1 谚语教学意识淡薄
        4.4.2 语用分类意识薄弱
    小结
第5章 对外汉语谚语教学研究
    5.1 谚语教学内容选取
        5.1.1 汉泰近义谚语选取
        5.1.2 课外谚语选取
    5.2 谚语教学原则
        5.2.1 语法规则强化
        5.2.2 语义对比讲解
        5.2.3 语用环境创设
    5.3 谚语教学方法
        5.3.1 “结构-功能-文化”教学法
        5.3.2 “体验文化”教学法
    5.4 谚语教学案例设计
        5.4.1 综合课教学案例设计
        5.4.2 文化课教学案例设计
        5.4.3 汉泰翻译课案例设计
    5.5 对外汉语谚语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对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谚语的问卷调查
附录2 春府大众国际中学
附录3 春府大众国际中学
附录4 学生作业展示
附录5 谚语讨论会原始语料收集
致谢

(5)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述评
        (一)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研究
        (二)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研究
        (三)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路径研究
    四、概念界定
        (一)高职教师
        (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三)发展路径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二)研究方法
    七、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八、研究的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SECI模型的内涵
    二、SECI模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
    一、学科知识——教师PCK的基础
        (一)专业知识
        (二)职业知识
        (三)安全教育知识
    二、教学策略知识——教师PCK的核心
        (一)教学组织策略知识
        (二)课堂管理策略知识
    三、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PCK的纽带
        (一)关于高职学生特点的知识
        (二)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
        (三)对于学生易犯错知识的把控
    四、情境知识——教师PCK的触媒
        (一)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室环境
        (二)营造平等多样的课堂学习情境
    五、统合的知识——教师PCK的落脚点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表征
    一、言语表征
        (一)幽默诙谐的教学言语
        (二)朗朗上口的口诀
        (三)贴近生活的范例
    二、非言语表征
        (一)手势语
        (二)专业手法
    三、操作表征
        (一)画图
        (二)示范操作
        (三)直观教学
    四、教学情境表征
        (一)项目教学
        (二)小组打擂活动
        (三)安全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路径
    一、社会化——教师PCK发展的奠基之路
        (一)职前教育
        (二)企业工作
        (三)课堂观摩
    二、外在化——教师PCK发展的提升之路
        (一)教学实践
        (二)教师协作
    三、融合化——教师PCK发展的催化之路
        (一)参加比赛
        (二)参与专题培训
    四、内化——教师PCK发展的深化之路
        (一)在行动中反思
        (二)对行动的反思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反思
        (一)研究者的自我反思
        (二)对研究的反思
        (三)研究的效度及推广度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6)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教育影响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留学生
        1.3.2 学习适应
        1.3.3 教育影响因素
    1.4 研究综述
        1.4.1 学习适应的内涵研究
        1.4.2 学习适应的重要性研究
        1.4.3 学习适应的问题研究
        1.4.4 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1.4.5 学习适应的对策研究
        1.4.6 研究不足
第2章 学习适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文化休克理论
        2.1.1 文化休克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2.1.2 吉尔伯特的学习文化休克理论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
    2.3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2.3.1 雅斯贝尔斯的文化教育观
        2.3.2 雅斯贝尔斯对教学方式的分析
第3章 研究设计及学习适应现状分析
    3.1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3.1.1 研究内容
        3.1.2 研究设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参与式观察
    3.3 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整体状况分析
        3.3.1 性别与学习适应
        3.3.2 年龄与学习适应
        3.3.3 学习阶段与学习适应
        3.3.4 在新西兰学习时间与学习适应
        3.3.5 出国经历与学习适应
第4章 学习适应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4.1 课程设置:“灵活又迷茫”
        4.1.1 选课制度灵活—“我该怎么选?”
        4.1.2 课程安排差异大—“被学会了”
    4.2 学习评定:“形式多变,突击无效”
        4.2.1 作业形式复杂—“没有最后的考试,但每周都在考试”
        4.2.2 考试内容应用性强—“记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4.3 教学模式:“课上开心,课下累心”
        4.3.1 教学形式多样—“游戏课堂”
        4.3.2 课堂发言困难—“怎么都不习惯”
        4.3.3 课堂理解不易—“两倍时间都不够!”
    4.4 学习方式:“要坚持还是要改变?”
        4.4.1 学习计划制定—“跟着学校走”
        4.4.2 学习方式改变—“想象丰满,现实骨感”
    4.5 教师角色:“相见容易,相处难”
    4.6 同学交流:“怕英语更怕文化差异”
    4.7 学校管理:“需要耐心的周到”
        4.7.1 管理部门分工细致—“无奈的耐心”
        4.7.2 管理方式自主性强—“全都靠自己”
    4.8 语言环境:“习得容易,保持难”
    4.9 教育因素对留学生学习适应影响的特点
        4.9.1 多样性
        4.9.2 间接性
        4.9.3 相互性
第5章 提高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水平的策略
    5.1 转变课堂学习观念,主动融入课堂
        5.1.1 拒绝做课堂的听众
        5.1.2 课堂发言要“迈出第一步”
    5.2 改变学习方法,尝试独立学习
        5.2.1 调整学习计划,适合自己最重要
        5.2.2 改变学习方式,学会独立学习
    5.3 坚持英语学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5.3.1 跳出“小圈子”,融入新环境
        5.3.2 改变英语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英语环境
    5.4 问题解决不能“坐、等、靠”
        5.4.1 学习遇难不怕麻烦,主动询问老师
        5.4.2 发挥主观能动性,遇事及时解决
    5.5 积极与同学交流,建立个人支持网
        5.5.1 积极与中国同学交流,建立新社会支持网
        5.5.2 积极与其他国家同学交流,丰富新社会支持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Ⅰ
附录 Ⅱ

(7)外语学习中的冒险及教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
2 冒险有利于外语学习
3 冒险程度与学习效果
4 外语教学启示
    4.1 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4.2 改变学生不愿冒险的观念
    4.3 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4.4 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8)回归生活的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劳动品质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小学生劳动品质的养成受到忽视
        3.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的根本途径是回归生活
        4.目前关于小学生劳动品质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教育回归生活
        2.小学生劳动品质
        3.劳动教育
        4.养成
    (二)回归生活的劳动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2.教育内容的生活性
        3.教育过程的体验性
        4.教育力量的综合性
    (三)小学生劳动品质构成
        1.劳动认知
        2.劳动情感
        3.劳动意志
        4.劳动行为习惯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知行合一理论
二、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现状调查——以Q市M小学为例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
        4.调查方法与工具编制
    (二)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
        1.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现状
        2.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状况
        3.家庭对小学生劳动教育情况
三、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劳动品质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1.小学生劳动认知缺乏
        2.小学生劳动情感淡漠
        3.小学生劳动意志薄弱
        4.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二)学校劳动教育有待加强
        1.课程开设不足,劳动教育流于形式
        2.劳动教育内容枯燥,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3.受劳动教育方式局限,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
        4.劳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三)家庭劳动教育欠缺
        1.家长“包办代劳”现象严重
        2.缺乏系统性安排
        3.家长劳动教育方式有误
四、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影响劳动品质水平
    (二)学校教育理念有偏差,劳动教育受到忽视
        1.重智育轻劳动教育
        2.教师劳动教育责任意识薄弱
    (三)学校劳动教育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
        1.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
        2.劳动教育实施缺乏保障
        3.劳动教育评价系统不完善
    (四)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相对局限,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五)劳动教育的方法不科学,劳动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六)家长价值取向扭曲,对学生期望出现偏差
    (七)生育政策下新型家庭结构的影响
五、回归生活的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路径探析
    (一)回归生活的学校劳动教育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切实重视劳动教育
        2.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3.开发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实施体验性教学
        5.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坚持教劳相结合的原则
        6.尊重性别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回归生活的家庭劳动教育举措
        1.提高劳动教育意识,创造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
        2.合理安排劳动内容,激发小学生劳动兴趣
        3.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激发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在生活实践中养成劳动品质
        1.完善小学生的劳动认知
        2.涵养小学生的劳动情感
        3.磨炼小学生的劳动意志
        4.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状况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状况家长访谈提纲
致谢

(9)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易受忽视
        3.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应深入研究
        4.笔者的亲身经历引发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3.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4.问卷法
    (五)研究思路
一、教师语言、教师情感及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
    (一)教师语言的含义、类型与特点
        1.教师语言的含义
        2.教师语言的类型
        3.教师语言的特点
    (二)教师情感的含义、构成、特性与功能
        1.教师情感的含义
        2.教师情感的构成
        3.教师情感的特性
        4.教师情感的功能
    (三)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
        1.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性向
        2.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方式
二、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现状调查分析—以Q市两所小学为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与调查工具的编制
        1.问卷法与问卷的编制
        2.访谈法与访谈提纲的编制
        3.观察法与观察提纲的编制
    (四)调查实施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实施访谈
        3.实施观察
    (五)调查结果
        1.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性向分析
        3.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
        4.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对学生的影响
        5.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意识及其差异性
三、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教师对语言中情感表达的意识薄弱
    (二)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效果与初衷相悖
    (三)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缺失教育意义
    (四)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存在情绪化现象
    (五)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单一
    (六)小学教师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受传统权威观念的束缚
四、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教师过于重视成绩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心理沟通
    (三)教师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
    (四)教师缺乏对自身情感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五、提高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适切性的对策
    (一)教师应重视语言中情感表达蕴含的教育意义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师应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情感
    (四)学校管理者应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调查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三: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调查研究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四: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与学生反应观察记录表
致谢

(10)戏剧教学法在马来西亚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3.1 准实验研究方法
        1.3.2 问卷调查
        1.3.3 访谈
        1.3.4 测试分析
    1.4 概念界定
        1.4.1 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
        1.4.2 戏剧教学法
第二章 戏剧教学法概述
    2.1 戏剧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
    2.2 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交际法理论
    2.3 戏剧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和特点
        2.3.1 戏剧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2.3.2 戏剧教学法教学特点
    2.4 文献综述
        2.4.1 戏剧教学法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2.4.2 戏剧教学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 戏剧教学法在马来西亚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戏剧教学法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3.1 实验设计
        3.1.1 实验对象
        3.1.2 戏剧教学法的训练手段
    3.2 研究目的
    3.3 实验实施
        3.3.1 分角色对话
        3.3.2 即兴表演
        3.3.3 角色扮演
    3.4 实验反思
        3.4.1 分角色对话
        3.4.2 即兴表演
        3.4.3 角色扮演
第四章 戏剧教学法教学实验效果验证
    4.1 学生反馈
        4.1.1 问卷调查分析
        4.1.2 访谈分析
        4.1.3 测试成绩分析
    4.2 教师反思
        4.2.1 角色对话
        4.2.2 即兴表演
        4.2.3 角色扮演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和价值
    5.2 教学建议
        5.2.1 教师需要更全面和细致的课前准备
        5.2.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鼓励学生课堂不怕“犯错”(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惩戒权行使现状研究[D]. 温晓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意大利中高级水平成年汉语学习者语音石化原因及对策研究[D]. 苏嘉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冒险实证研究[J]. 原源,原一川,王建琳,周志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1(02)
  • [4]泰国中高级学生汉语谚语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D]. 杨占东.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3)
  • [5]高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发展路径研究[D]. 刘畅.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6]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学习适应教育影响因素探析[D]. 张雅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7]外语学习中的冒险及教学启示[J]. 钟仙灵.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06)
  • [8]回归生活的小学生劳动品质养成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D]. 王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小学教师语言中情感表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园园.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戏剧教学法在马来西亚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为例[D]. Nik Norafiqah Binti Nik Ibrahim.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标签:;  ;  ;  ;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不要害怕“犯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