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器的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栋[1](2021)在《新型多端能量路由器故障特性研究与保护》文中指出随着绿色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装置以及各种形式电能负荷的接入,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已不能满足各种电源形式、多向能量流动和功率流动的控制要求,同时无法匹配电力市场发展需求,以电子电力变换技术为基础创建能量路由器,一方面能为多种类型的能源发电装置、负荷装置提供更多的接口选择,保持电气形式丰富度,还实现了能源的多方向流动和对功率流的主动控制。与移动信息交换技术的紧密融合使得能量路由器获得了即时通讯和智慧决策能力,能够依据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以及电力负荷用户和控制中心的信号指示,实现对电网能量流动的主动调控。首先,论文分析和介绍能源路由器的研究情况、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等,重点分析能量路由器的作用机理、拓扑结构信息,以此为前提提出了一种四端口的能量路由器,并介绍了其拓扑结构以及各个模块所选用的控制策略。接下来,根据能量路由器的结构特性,以此判断能源路由器的故障问题和问题成因,电路故障主要包括电容、高频变压器、电子器件等类型的故障问题,基于故障类型匹配相应检测方式。在主电路故障研究方案中,为了解决能量路由器故障,设计了桥臂冗余措施和旁路冗余措施,选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创建独立模型,结合仿真实验,分析冗余措施的操作性。文章还根据能量路由器的应用场景,创建独立的能量路由器,保持仿真模型的完整性,客观评估能量路由器输入、输出端口故障,主要是短路故障、断路故障与能量路由器的相互影响机制。最后,论文通过应用能量路由器,实现有效的保护作用,完成系统设计工作,评估硬件保护电路需求,介绍分析电流、湿度、温度、电压等多层次保护的作用机理,制定能量路由器常规运作的思路。最后,搭建了小型能量路由器样机,并且在试验样机中搭建了简单的故障保护系统。
王加澍[2](2021)在《交直流混合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拓扑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传统化石燃料作为常规能源的日益短缺和负面环境影响促使全球研究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这些可再生能源大多依赖于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这种间歇性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高度渗透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能源安全。此外,电力系统的结构正在从单向潮流的传统电网转变为分布式发电结构的智能电网。在此背景下,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电能路由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作为传统变压器实现电压变换和电压隔离,还可以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端口,实现不同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接入。因此,本文对交直流混合多端口电能路由器这一核心设备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首先,对电能路由器的拓扑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几种拓扑的优缺点,确定具有直流端口的三级式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拓扑,包括级联H桥整流级、中间DAB隔离级以及低压交、直流输出级三个部分。研究级联H桥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级联H桥电路四种工作状态,确定其载波移相的调制方式;对比分析隔离级半桥及全桥结构,确定隔离级的DAB结构,分析DAB在单移相控制下的六种工作模式,并分析DAB传输功率与占空比关系;给出低压交直流端口的拓扑结构,并分析其功能要求。其次,对三级式电能路由器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电能路由器的参数设计与系统效率及性能密切相关,在确定完整流级的连接方式、级联H桥数目以及各级拓扑后,讨论电能路由器参数设计的原则及特点,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设计三级式电能路由器的关键参数。整流级分析设计交流侧滤波电感和直流滤波电容这两个参数;隔离级设计变压器漏感和低压直流母线电容的参数;输出级参数设计类似于整流级,确定输出级的滤波电感和电容。然后,对三级式电能路由器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级联H桥电路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平均模型的线性化建立小信号模型,并采用共同占空比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直流侧电压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对传统的电压均衡方法进行改进;建立DAB隔离级的开关等效模型和小信号模型,基于单移相控制采用一种无需电流传感器的功率均衡方法,节约了成本。针对低压输出端口母线电压不稳定问题,着重探究了电力弹簧控制方法,对低压交、直流负载端口提出一种基于电力弹簧的控制策略,有效保证了端口电压的稳定,提高了电能路由器的可靠性。最后,搭建交直流混合多端口电能路由器的仿真模型。对电能路由器运行在稳定状态、负载切换状态及交直流端口接入分布式光伏的3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并将电能路由器应用于改善电能质量,对电压暂升和暂降两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交直流混合多端口电能路由器能够实现不同电能形式和多种电压等级间的互联互通,为分布式电源及负载提供电压稳定的标准化接口,在实现电压隔离变换的同时提高了电能质量。
赵文广[3](2021)在《多端口区域电能路由器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电能路由器即可为多种分布式发电、储能、负载和配电网络提供灵活多变的电气接口,又可依托信息流控制实现不同电气端口间功率潮流大小和方向的主动控制,在分布式光伏、储能、交/直流负载和交/直流配电网络共存的用户侧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区域电能路由器依托直流母线实现多种能源终端的互联,直流母线电压的高效稳定控制至关重要,但用户侧的源-网-荷-储的多样性带了运行工况的复杂性,给区域电能路由器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对区域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与运行工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典型运行工况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实现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的高效稳定运行。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分析并总结了区域电能路由器的基本功能需求与架构,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思想的区域电能路由器实现方案,通过模块化功率单元可有效构建区域电能路由器多种典型端口,基于Ether CAT总线技术的模块化通讯控制单元可有效实现区域电能路由器的信息流传递,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对应的实验平台,为区域电能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案;2)针对并网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优化的问题,分析了并网下恒功率负载和分布式储能类端口在线接入/切出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产生影响的机理,利用一种基于能量反馈的并网端口控制策略有效消除恒功率负载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采用电压前馈的方式有效抑制了分布式储能类端口启动及稳态工作点变化时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的影响,有效的提升了并网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3)针对孤岛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优化的问题,结合直流端口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孤岛下传输功率和恒功率负载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解耦的直流端口输出电压控制策略,通过理论对比分析与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解耦控制策略可有效解决孤岛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随传输功率增大而恶化的问题,并可同时抑制恒功率负载的不利影响,提升孤岛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性能;4)在实现并网和孤岛两种基本运行工况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启动、过载/过充、并网与孤岛间切换等多种复杂工况下直流母线电压的多端口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自治-集中协调的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各端口本地控制器的分布自治可有效实现多种突发工况下直流母线电压的可靠控制,通过中央控制器的集中协调可有效协调各端口功率潮流,实现多种可预测工况下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该控制策略充分发挥区域电能路由器通讯控制单元优势,有效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功率潮流控制,通过相关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性提升多工况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性能。
侯磊,杨欣可,沙云鹏,范中华,路鹏程[4](2021)在《新型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的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存在一定的端口电路信号输出冲突,导致电能路由器的自适应功率分配效率较低,且研究时间较长。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对多端口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特征进行检验并分析其内部需求,查找与其内部自动限流功能相关性较强的基础数据,在获取数据后执行内部关键技术研究,划分变换单元组合技术、端口插线技术、多端口装置协调控制技术以及通信与内部能量管理技术四个研究模块。实验表明,本研究路由器自适应功率分配效率高。
支婷[5](2020)在《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网络架构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地满足多元化新业务所带来的通信需求。因此,如何设计新型网络架构,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网络的弊端,已成为信息领域最为迫切的研究内容之一。智慧标识网络通过灵活化的连接调度实现对网络的智慧化协同管控,是一种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网络架构。而由于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开放性,攻击者仍然能在分析新型网络架构特征的基础上探寻新型攻击方式,网络中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因此,本文针对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安全性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分析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的安全性优势及其可能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针对智慧标识网络中的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提出相应的攻击检测和防御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服务机理关键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类与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了智慧标识网络的安全性优势,给出其可能遭受的主要安全威胁。首先,从智慧标识网络的体系架构模型出发,阐述了具备“三层、两域”特征的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然后,重点论述了其服务机理在服务命名与解析、路由、缓存、传输控制、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绿色节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详细分析了智慧标识网络在抵御传统网络攻击方面表现出的安全性优势,给出其在服务解析和服务缓存方面可能遭受的安全威胁,为本文后续关于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安全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方向。(2)针对智慧标识网络中的虚假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尼不纯度的攻击检测和防御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攻击导致的路由器资源消耗。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拓扑接近中心度的攻击防御部署机制。其次,提出了基于服务标识基尼不纯度的攻击检测机制,通过统计服务请求中服务标识基尼不纯度的分布情况,判断网络中的路由器遭受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的可能性。提出恶意服务请求的识别机制,并抑制恶意服务请求包的准入速率。性能评估实验显示,通过调节相关参数可实现攻击检测率达到88%时,攻击误报率低于10%。结果表明提出的机制能够有效抵御智慧标识网络中的虚假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3)针对智慧标识网络中的真实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詹森香农(Jensen-Shannon,JS)散度的攻击防御机制,在保障攻击检测高准确性的同时,提升了合法用户的服务请求满足率。首先通过特征提取、特征标记及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功能实现对攻击的检测,使用基于KKT条件的增量学习方法完成支持向量机的更新。其次,为实现细粒度的攻击防御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JS散度的恶意服务标识前缀识别机制,设计了通告消息回溯机制向下游路由器通告恶意前缀,抑制恶意服务请求接入网络。仿真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支持向量机攻击检测率为99%时,误报率为1%。结果验证了该机制抵御真实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的准确性与有效性。(4)针对智慧标识网络中用户与服务提供者协作式的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度的攻击早期检测机制,能够有效缓解攻击导致的网络拥塞,降低合法用户的服务获取时延。首先分析了攻击模型中服务请求条目超时时间的解析机制。基于此攻击模型,提出根据路由器接口信誉度动态调节服务请求包占用率的管控阈值,对不同信誉度接口采取不同的服务请求包丢弃概率。仿真实验显示,该机制可将合法用户的服务获取时延从攻击时的6.49秒降低至平均时延0.14秒,用户的服务请求包满足率从攻击时的0.78%提升到高于80.77%的值。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智慧标识网络对于协作式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的抗毁性。
李德政[6](2020)在《低轨遥感卫星组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低轨遥感卫星在农业观测、城市管理、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星载处理器、星载路由器等卫星载荷的进步,搭建低轨遥感卫星网络受到各个国家和商业公司的高度关注。作为空间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IN)的基本组件,低轨遥感卫星网络通过遥感数据的在轨获取、处理与分发,提供网络化的遥感数据服务,拥有着巨大的商业前景以及极高的国家战略地位。然而,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的节点高动态、链路间歇性、终端与卫星切换频繁等特点使得卫星组网面临多种挑战。本文针对低轨遥感卫星组网的上述挑战,提出融合了动态路由、弹性传输、内置移动性以及主动安全的弹性增强的低轨遥感卫星网络架构,从路由、传输、移动性管理以及网络安全四个方面提出四项组网关键技术以应对组网过程中面临的多种挑战,通过关键技术的协同实现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的高效、弹性、可靠、安全传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弹性增强的低轨遥感卫星网络架构研究。将动态路由、弹性传输、内置移动性和主动安全等关键技术融合进低轨遥感卫星网络中,从路由、传输、移动性支持、安全等方面全方位地增强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的弹性,使得卫星网络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依然可以保证高效的路由与传输、无缝的终端访问切换、高可靠的网络数据安全与传输安全。(2)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的动态路由、弹性传输、内置移动性机制研究。采用基于全局唯一的设备标识(Global Unique Identification of Equipment,E-GUID)寻址的方式,针对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的节点异构、传输间歇性、终端切换频繁等挑战,提出三项关键技术以提升路由、传输、移动性的弹性,即通过提出基于路径质量辅助和生存时间感知的动态路由算法、逐跳弹性传输机制、存储辅助的内置移动性方案以实现低轨遥感卫星网络弹性、可靠、高效的星间与星地数据传输。依赖MATLAB、Satellite Tool Kit(STK)搭建了基于树莓派的低轨遥感卫星网络半实物仿真平台,利用仿真平台收集的真实数据评估了提出的弹性增强的低轨遥感卫星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的性能与开销。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组网关键技术的信令开销、存储开销、能源开销均较低,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提出的协议与算法能够很好的感知拓扑变化并保证传输的高效性与可靠性。(3)低轨遥感卫星网络中基于临时路径区块链的全路径主动安全框架。针对现有卫星网络安全机制存在的安全机制孤立、端节点布置、检测颗粒稀疏等挑战提出一个基于临时路径区块链的主动安全框架,保护低轨遥感卫星网络的整条数据传输路径。通过建立临时路径区块链(Temporary Path Blockchain,TPB),用于记录和审计传输过程中路径上各节点行为,区块链的防篡改、可追溯属性保证了记录的可靠性。通过基于节点信用的权益证明(Proof of Reliability,PoR)算法来实现全路径安全策略共识。通过内置在TPB中的安全审计策略,实现全路径节点对于传输路径的协同保护。本文还给出了 TPB针对低轨遥感卫星网络中存在的中间人攻击和Coremelt攻击的具体应用实例,对Coremelt攻击检测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主动安全架构能够及时有效检测和抵御低轨遥感卫星网络中的Coremelt攻击。(4)星载路由器的原型系统研制。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采用CPU+FPGA的硬件模式,根据低轨遥感卫星在轨自组网的星载路由器需求,研制具备在轨组网、高速转发、移动性支持、远程控制、故障恢复、版本升级等能力的低轨遥感卫星星载路由器。本文给出了星载路由器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案与具体步骤,测试结果证明研制的星载路由器满足低轨遥感卫星在轨自组网需求。
赵亮[7](2020)在《面向家庭能源路由器的双向AC/DC变换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一代能源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分布式发电和能量多方向流动的需求。双向AC/DC变换器作为能源互联网硬件基础——能源路由器的核心组件,在系统稳定运行与能量合理调配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针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多模态控制及提高滤波性能、改善电能质量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本文基于家庭能源路由器的应用背景,对双向AC/DC变换器进行了硬件设计与多模态控制策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源功率解耦技术的研究。首先,基于家庭能源路由器的应用背景,对双向AC/DC变换器进行功能与电路分析。提出一种家庭能源路由器架构,由功率网络、通信网络及控制网络组成,明确其基本功能并设计能量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特性与主要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并网逆变、并网整流和离网逆变三种运行模态,选择单相全桥拓扑作为主拓扑,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的模态。其次,对双向AC/DC变换器进行电路设计,并搭建1k W双向AC/DC变换器硬件平台。根据双向AC/DC变换器的性能与指标要求,采用Si C MOSFET搭建功率电路,并进行交流电感与直流电容的计算与选型;设计驱动电路、反馈控制电路和EMI滤波电路,完成硬件平台搭建与调试,并进行双向AC/DC变换器调试与功能测试。然后,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多模态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双向AC/DC变换器平均模型与交流小信号模型,并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推导出dq解耦控制策略;设计电流内环补偿器,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与动态性能;结合能源路由器的工作情况和双向AC/DC变换器的主要功能,设计双向AC/DC变换器多种模态下的控制策略,并对整体的控制结构进行设计。最后,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有源功率解耦技术进行研究。进行双向AC/DC变换器功率流的分析,选择电容储能型Buck辅助电路作为独立的功率解耦电路,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进行关键储能器件的储能分析与参数设计,提出纹波电流补偿控制策略并设计控制系统,通过仿真验证功率解耦方法的有效性。本课题的研究对双向AC/DC变换器在家庭能源路由器中的作用、高性能控制策略以及高功率密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赵珊珊[8](2020)在《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2年能源互联网概念在工业界的提出,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系统成为各国电气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为此我国国家电网制定了能源互联网建设计划,旨在实现2021年能源互联网的初步建成。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向配电网中加入电能路由器的角度,研究了其对系统运行优化的影响,从含有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的稳态潮流计算和供电路径优化两个方面,对面向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技术开展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电能路由器本身对配电网运行优化的作用。本文针对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设备电能路由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已有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模型详细推导了电能路由器的不同端口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原有的配电网系统进行修改,向其中加入了电能路由器,并对修改后系统的稳态潮流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推导了含有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最后,采用统一迭代法并结合极坐标下的牛顿法对修改后的电力系统网络进行算例验证,分析所采用的潮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加入电能路由器对配电网节点电压质量的影响。其次研究了优化含有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供电路径对系统运行优化的影响。本文对加入了电能路由器后的配电网的供电路径产生的非典型辐射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和荧光标记法的供电路径可行性修正方法,并结合加入了修正算子后的免疫克隆算法,求解含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的最优供电路径。最后,对加入了电能路由器之后的配电网电能质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算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的方法对于配电网优化运行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加入电能路由器后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末端电压,采用本文所提出的供电路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加入电能路由器之后供电路径不可行的问题,以最小有功功率损耗和最小节点电压偏移为目标进行供电路径寻优,能够有效地提升配电网运行的优化效果。
刘振[9](2019)在《适应新能源接入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于是,相关学者提出了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想,其目的在于输送与消纳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在电网中,传统工频变压器是电能变换的重要装置,但它存在体积大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电力电子变压器应运而生,而能量路由器则是在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能变换装置,并且能量路由器已经成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为了满足能源互联网需要接入新能源与储能装置的要求,本文以能量路由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以及样机方案设计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对小水电、光伏、储能装置三个外接物理源进行数学建模,并分析了三个外接物理源的特性,为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的选型打下基础;对比分析了能量路由器的常见拓扑结构,并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与外接物理源的特性选定适用于本课题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共设置四个端口,包括小水电输入端口、并网端口、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阐述了能量路由器四个端口的工作原理。(2)针对能量路由器的四个端口分别进行数学建模,由此提出适用于各端口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各端口的控制框图,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了使能量路由器的各端口能够相互协同工作,提出了双层控制策略,其上层为多模态协调控制策略,下层为上述四个端口独立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模拟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在多场景下的运行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层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对能量路由器的四个端口进行协调控制,使得直流母线电压和输出功率保持稳定。(3)详细阐述了能量路由器小型样机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功率子模块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功率子模块主电路参数设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通信方案设计、锁相与同步控制方案设计以及均流方案设计。其中,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又包括电源模块设计、AD采样模块设计、主控制器模块设计、通信模块设计、故障保护模块设计。并且对小型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
陈爱康[10](2019)在《能源互联网多能协同规划与控制》文中指出人类生产力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导致对能源的需求激增,而传统的化石能源无论在储量还是环境问题上都逐渐显露出疲态。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成为了近几年的热点话题,激励了人们对可再生、低污染、高效能源的探索及利用。能源互联网就是应运而的一个融合了能源和信息技术的能源利用体系,其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和利用率。能源互联网的规划和运行控制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其更是理论落实到实际工程的关键一步。本文针对能源互联网的规划和运行控制,从园区级能源局域网的规划、区域能源广域网的规划、能源路由器的动态建模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城市化、功能区域化的大趋势中,能源互联网中最为基础且典型的构成部分就是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综合能源系统。这些系统除了基础的供能、能量转换、储能等元件,还存在有着区域产业特色的能源元件,而目前对于能源互联网的规划研究中忽略了对其的规划研究。本文从能源、环境、负荷三方面对园区进行定位分析,并基于此构建园区级能源局域网的物理规划架构,提出以园区定位为导向,考虑园区内部多能协调优化运行的规划方法。同时,因为产业园区分散的特性,其往往是单独规划与运行,而造成了区域内能源、环境、经济的整体效益不高。本文提出虚拟能源路由器的概念,在能源集线器扩展模型和混合潮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虚拟能源路由器多能耦合的关联模型,并以此提出包含虚拟能源路由器内部路由算法的规划方法,从而实现了区域内虚拟能源路由器的规模化效益。此外,能源路由器因为其内部多能强耦合特性导致了其运行控制颇为复杂。本文分析了能源路由器的耦合机制,构建了能源路由器的多时间尺度动态模型,并基于此来探讨能源路由器的耦合机制和稳定性,为能源互联网的运行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路由器的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由器的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多端能量路由器故障特性研究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
2.1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 |
2.1.1 拓扑对比 |
2.1.2 能量路由器matlab/simulink整体仿真模型 |
2.2 能量路由器的控制策略 |
2.2.1 高压交流输入模块的控制策略 |
2.2.2 中间变换器控制策略 |
2.2.3 高压直流输入模块控制策略 |
2.2.4 中低压交流输出模块控制策略 |
2.2.5 低压直流输出模块控制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路由器故障分析与检测 |
3.1 能量路由器故障分析 |
3.2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故障检测 |
3.2.1 开关器件故障检测 |
3.2.2 高频变压器故障检测 |
3.3 能源路由器故障运行策略 |
3.3.1 中间变换器模块故障检测 |
3.3.2 输入输出模块故障检测 |
3.4 仿真试验 |
3.4.1 交流输入模块恢复实验 |
3.4.2 中间多变换器模块恢复实验 |
3.4.3 交流输出模块恢复实验 |
3.4.4 直流输出模块恢复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系统故障对能量路由器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
4.1 端口故障保护策略 |
4.2 端口短路故障保护仿真试验 |
4.2.1 交流输入模块故障保护仿真试验 |
4.2.2 交流输出模块故障保护仿真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量路由器故障保护系统设计 |
5.1 能量路由器硬件保护方案 |
5.2 能源路由器软件保护逻辑 |
5.2.1 电流保护逻辑 |
5.2.2 电压保护逻辑 |
5.2.3 温、湿度保护逻辑 |
5.3 能量路由器系统保护设计 |
5.3.1 开机自检保护 |
5.3.2 待机模式 |
5.3.3 启动保护 |
5.3.4 故障停机保护 |
5.4 能量路由器小型样机研制 |
5.4.1 能量路由器硬件设计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交直流混合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拓扑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
1.2.2 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研究 |
1.2.3 电能路由器控制策略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能路由器各级工作原理分析 |
2.1 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拓扑 |
2.2 三相级联H桥整流器 |
2.2.1 单相H桥模块工作原理分析 |
2.2.2 级联H桥模块调制方法 |
2.3 双向DC-DC全桥变换器 |
2.3.1 DAB工作原理分析 |
2.3.2 DAB有功传递分析 |
2.4 低压负载端口 |
2.4.1 低压交流负载端口 |
2.4.2 低压直流负载端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路由器关键参数设计 |
3.1 主电路结构确定 |
3.2 电能路由器关键参数设计 |
3.2.1 整流级主要参数设计 |
3.2.2 DAB主要参数设计 |
3.2.3 输出级主要参数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能路由器控制策略研究 |
4.1 三相整流级控制研究 |
4.1.1 级联H桥数学模型 |
4.1.2 级联H桥电压均衡控制 |
4.2 DC-DC隔离级控制研究 |
4.2.1 DAB级数学模型 |
4.2.2 DAB级功率均衡控制 |
4.3 基于电力弹簧的低压负载端口控制研究 |
4.3.1 电力弹簧理论 |
4.3.2 低压交流端口的建模与控制 |
4.3.3 低压直流端口的建模与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能路由器仿真与分析 |
5.1 仿真建模 |
5.2 工况Ⅰ:电能路由器稳定运行 |
5.3 工况Ⅱ:低压端口负载切换 |
5.4 工况Ⅲ:低压端口接入分布式光伏 |
5.5 电能路由器在电压畸变时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端口区域电能路由器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能路由器的研究现状 |
1.2.2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电能路由器及其运行工况分析 |
2.1 区域电能路由器功能需求与架构 |
2.1.1 区域电能路由器功能需求 |
2.1.2 区域电能路由器基本架构 |
2.2 区域电能路由器典型端口 |
2.2.1 并网端口 |
2.2.2 直流端口 |
2.2.3 分布式储能端口 |
2.3 区域电能路由器实现方案 |
2.3.1 功率变换单元 |
2.3.2 通讯控制单元 |
2.3.3 区域电能路由器实验平台 |
2.4 区域电能路由器运行工况与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
2.4.1 区域电能路由器运行工况分析 |
2.4.2 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网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并网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问题分析 |
3.2.1 恒功率负载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影响 |
3.2.2 储能端口启动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影响 |
3.3 并网下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策略 |
3.3.1 基于能量反馈的并网端口控制方法设计 |
3.3.2 基于电压前馈的储能端口控制方法设计 |
3.4 并网下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性能分析 |
3.4.1 恒功率负载的抑制效果性能分析 |
3.4.2 储能端口平滑启动的性能分析 |
3.5 实验验证 |
3.5.1 恒功率负载的影响与抑制实验 |
3.5.2 储能端口的启动冲击与抑制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孤岛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孤岛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与问题分析 |
4.2.1 孤岛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系统设计 |
4.2.2 孤岛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问题分析 |
4.3 孤岛下基于解耦的直流母线电压优化控制策略 |
4.3.1 基于解耦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设计 |
4.3.2 基于解耦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参数设计 |
4.4 孤岛下基于解耦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性能分析 |
4.4.1 输出阻抗特性分析 |
4.4.2 指令跟踪性能分析 |
4.4.3 恒功率负载的影响分析 |
4.5 实验研究 |
4.5.1 负载阶跃的对比验证实验 |
4.5.2 指令阶跃的对比实验验证 |
4.5.3 恒功率负载影响的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工况下区域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
5.1 引言 |
5.2 基于分布自治-集中协调的协调控制策略 |
5.2.1 多工况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问题分析 |
5.2.2 基于分布自治-集中协调的直流母线电压协调控制 |
5.3 基于分布自治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
5.3.1 并网端口控制算法 |
5.3.2 储能端口控制算法 |
5.3.3 直流端口控制算法 |
5.4 基于集中协调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
5.4.1 启动协调控制算法 |
5.4.2 孤岛运行协调控制算法 |
5.4.3 配电网恢复协调控制算法 |
5.5 参数设计 |
5.5.1 储能端口参考值生成单元参数设计 |
5.5.2 并网端口能量反馈控制单元参数设计 |
5.5.3 直流端口参数设计 |
5.6 实验研究 |
5.6.1 多工况下分布自治策略实验验证 |
5.6.2 多工况下集中协调策略实验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新型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端口电能路由器直流母线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特征 |
2 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 |
2.1 变换单元组合技术研究 |
2.2 端口插线技术研究 |
2.3 多端口装置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
2.4 通信与内部能量管理技术研究 |
3 实验与研究 |
4结束语 |
(5)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新型网络架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4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及安全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架构 |
2.3 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服务机理 |
2.3.1 服务标识设计原理 |
2.3.2 服务注册机制 |
2.3.3 服务查询与应答机制 |
2.3.4 服务机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2.3.5 面临挑战 |
2.4 服务机理安全性分析 |
2.4.1 安全性优势 |
2.4.2 安全威胁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基尼不纯度的虚假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防御机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研究现状 |
3.2 虚假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模型 |
3.3 基于基尼不纯度的攻击检测与防御机制 |
3.3.1 攻击检测和防御机制部署方案 |
3.3.2 攻击检测机制设计 |
3.3.3 攻击防御机制设计 |
3.4 仿真实验与性能评估 |
3.4.1 仿真环境与参数 |
3.4.2 攻击检测的准确性分析 |
3.4.3 攻击防御的有效性分析 |
3.4.4 复杂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SVM和JS散度的真实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防御机制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现状 |
4.2 真实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模型 |
4.3 基于增量支持向量机的攻击检测机制 |
4.3.1 支持向量机原理简述 |
4.3.2 攻击检测特征参数 |
4.3.3 特征参数标记方法 |
4.3.4 攻击检测机制设计 |
4.4 基于JS散度的攻击防御机制 |
4.4.1 恶意服务请求识别方法 |
4.4.2 攻击响应方法 |
4.5 实验仿真与评估 |
4.5.1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 |
4.5.2 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的影响分析 |
4.5.3 攻击检测的准确性分析 |
4.5.4 攻击防御的有效性分析 |
4.5.5 复杂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誉度的协作式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检测机制 |
5.1 引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现状 |
5.2 协作式服务请求包泛洪攻击模型 |
5.3 基于信誉度的攻击检测机制 |
5.3.1 攻击检测机制设计 |
5.3.2 信誉度的计算方法 |
5.3.3 自适应最大丢包概率 |
5.3.4 服务请求列表占用率的阈值 |
5.3.5 优化的丢包概率计算方法 |
5.4 实验仿真与评估 |
5.4.1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 |
5.4.2 用户与服务提供者协作式攻击的影响 |
5.4.3 RVED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5.4.4 大规模拓扑下的RVED性能分析 |
5.4.5 复杂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低轨遥感卫星组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星间路由 |
1.2.2 传输协议 |
1.2.3 移动性管理 |
1.2.4 网络安全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卫星网络组网技术基础 |
2.1 引言 |
2.2 空间信息网络 |
2.3 低轨遥感卫星 |
2.4 星间与星地通信链路 |
2.5 区块链与网络安全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弹性增强的低轨遥感卫星网络架构 |
3.1 引言 |
3.2 网络架构 |
3.3 基于路径质量和生存时间感知的动态路由 |
3.4 逐跳弹性传输 |
3.4.1 协议设计 |
3.4.2 传输过程 |
3.4.3 RST的有限状态机 |
3.5 存储辅助的内置移动性解决方案 |
3.5.1 终端接入表的维护与更新 |
3.5.2 星地接续传输 |
3.6 开销分析与性能评估 |
3.6.1 开销分析 |
3.6.2 能耗分析 |
3.6.3 性能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块链的全路径主动安全框架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传输路径上的网络攻击 |
4.3.1 DDoS攻击 |
4.3.2 Coremelt攻击 |
4.3.3 Crossfire攻击 |
4.4 基于临时路径区块链主动安全框架 |
4.4.1 系统架构 |
4.4.2 TPB的初始化与释放 |
4.4.3 链式账本 |
4.4.4 基于节点信用的权益证明共识算法 |
4.4.5 安全审计 |
4.5 应用实例 |
4.5.1 网络环境 |
4.5.2 中间人攻击 |
4.5.3 DDoS攻击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星载路由器原型系统 |
5.1 引言 |
5.2 功能需求 |
5.3 硬件架构 |
5.4 业务流程 |
5.5 软件平台 |
5.5.1 整体架构 |
5.5.2 路由学习模块 |
5.5.3 链路模块 |
5.6 功能与性能测试 |
5.6.1 单星功能测试 |
5.6.2 多星功能测试 |
5.6.3 性能测试 |
5.6.4 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面向家庭能源路由器的双向AC/DC变换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能源路由器 |
1.2.2 双向AC/DC变换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家庭能源路由器中双向AC/DC变换器的功能与电路分析 |
2.1 引言 |
2.2 家庭能源路由器的架构与能量管理策略 |
2.2.1 家庭能源路由器的架构 |
2.2.2 家庭能源路由器的功能 |
2.2.3 家庭能源路由器能量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
2.3 双向AC/DC变换器的运行模式与电路分析 |
2.3.1 双向AC/DC变换器的三种运行模态 |
2.3.2 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选择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向AC/DC变换器电路设计及硬件平台搭建 |
3.1 引言 |
3.2 双向AC/DC变换器的参数计算与器件选型 |
3.2.1 功率器件的选取 |
3.2.2 交流电感计算与设计 |
3.2.3 直流母线电容计算与设计 |
3.3 双向AC/DC变换器电路设计 |
3.3.1 驱动电路的设计 |
3.3.2 反馈与控制电路设计 |
3.3.3 EMI滤波器设计 |
3.4 双向AC/DC变换器硬件平台及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向AC/DC变换器的多模态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双向AC/DC变换器大信号与小信号模型 |
4.2.1 开关模型 |
4.2.2 静止坐标系开关平均模型 |
4.2.3 同步旋转坐标系平均模型 |
4.2.4 交流小信号模型 |
4.3 基于电流内环补偿器的双向AC/DC变换器电流环 |
4.3.1 电流环路dq解耦控制 |
4.3.2 电流内环补偿器 |
4.4 双向AC/DC变换器多模态控制系统 |
4.4.1 并网状态逆变模式 |
4.4.2 并网状态整流模式 |
4.4.3 离网状态逆变模式 |
4.4.4 系统整体控制结构 |
4.5 仿真与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向AC/DC变换器有源功率解耦技术 |
5.1 引言 |
5.2 双向AC/DC变换器功率流分析 |
5.3 有源功率解耦电路分析与参数设计 |
5.3.1 有源功率解耦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
5.3.2 电容储能分析与参数选择 |
5.3.3 电感储能分析与参数选择 |
5.4 纹波电流补偿控制及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
1.2.2 电能路由器研究现状 |
1.2.3 含电能路由器的电网潮流计算研究现状 |
1.2.4 配电网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能源互联网中电能路由器的潮流计算模型研究 |
2.1 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
2.1.1 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 |
2.1.2 电能路由器控制方法 |
2.2 电能路由器端口数学模型 |
2.2.1 交流端口稳态模型 |
2.2.2 直流端口稳态模型 |
2.2.3 电能路由器损耗模型 |
2.2.4 电能路由器端口控制方程 |
2.3 含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整体潮流计算模型 |
2.3.1 配电网负荷模型 |
2.3.2 配电网功率平衡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含电能路由器的配网潮流计算研究 |
3.1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3.2 含电能路由器的统一迭代法潮流计算 |
3.2.1 统一迭代法潮流计算可行性分析 |
3.2.2 网络节点导纳矩阵的建立 |
3.2.3 牛顿法中雅克比矩阵的建立 |
3.2.4 参数约束条件 |
3.2.5 整体潮流计算流程设计 |
3.3 算例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含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供电路径可行性修正算法 |
4.1 非可行路径解编码的分析及修正方法 |
4.1.1 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 |
4.1.2 含电能路由器的可行路径解编码的分析 |
4.2 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和荧光标记法的路径可行性编码修正 |
4.2.1 基于荧光标记法的虚拟端口支路编码识别 |
4.2.2 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的非可行路径解修正 |
4.3 算例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含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供电路径优化方法研究 |
5.1 配电网供电路径优化方法 |
5.2 含电能路由器的配电网供电路径优化 |
5.2.1 免疫克隆算法 |
5.2.2 供电路径优化目标函数 |
5.2.3 求解最优供电路径具体步骤 |
5.3 算例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适应新能源接入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
1.2.2 能量路由器的研究现状 |
1.2.3 能量路由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项目基本情况 |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1 外接物理源的建模及工作特性分析 |
2.1.1 光伏端口接入模型 |
2.1.2 储能接入端口建模 |
2.1.3 小水电接入端口建模 |
2.1.4 外接物理源的特性分析 |
2.2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选择及其工作原理 |
2.2.1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选择 |
2.2.2 能量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2.3 选定拓扑结构与常见拓扑结构的对比分析 |
2.3.1 常见单相拓扑结构对比分析 |
2.3.2 所提拓扑结构与常见单相拓扑结构的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路由器的建模及控制策略 |
3.1 能量路由器的建模 |
3.1.1 小水电输入端口的建模 |
3.1.2 并网端口的建模 |
3.1.3 光伏端口的建模 |
3.1.4 储能端口的建模 |
3.2 能量路由器的控制策略 |
3.2.1 系统协同控制策略 |
3.2.2 小水电输入端口的控制策略 |
3.2.3 并网端口的控制策略 |
3.2.4 光伏端口的控制策略 |
3.2.5 储能端口的控制策略 |
3.3 PI控制器参数设计 |
3.3.1 小水电输入端口PI控制器参数设计 |
3.3.2 并网端口PI控制器参数设计 |
3.3.3 光伏端口PI控制器参数设计 |
3.3.4 储能端口PI控制器参数设计 |
3.4 仿真验证 |
3.4.1 小水电输入端口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3.4.2 并网端口的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3.4.3 光伏端口的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3.4.4 储能端口的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3.4.5 多场景模式下的能量路由器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量路由器小型样机方案设计 |
4.1 小型样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1.1 装置研制要求 |
4.1.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1.3 功率子模块主电路拓扑结构 |
4.1.4 功率子模块主电路参数设计 |
4.2 控制系统硬件及通信方案设计 |
4.2.1 系统控制板结构设计 |
4.2.2 通信方案设计 |
4.3 同步控制和均流控制 |
4.3.1 锁相与同步控制 |
4.3.2 均流控制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能源互联网多能协同规划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互联网发展概况 |
1.1.1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 |
1.1.2 能源互联网的物理架构 |
1.1.3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
1.2 能源互联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不确定性因素研究现状 |
1.2.2 多时间尺度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多能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2.4 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园区级能源局域网规划 |
2.1 园区定位 |
2.1.1 园区分类 |
2.1.2 园区影响因素分析 |
2.2 园区级能源局域网规划问题设计 |
2.2.1 物理规划架构 |
2.2.2 元件模型 |
2.2.3 规划模型 |
2.3 算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能源广域网规划 |
3.1 虚拟能源路由器 |
3.1.1 能源路由器 |
3.1.2 虚拟能源路由器概念 |
3.2 区域能源广域网规划问题设计 |
3.2.1 基础模型 |
3.2.2 关联模型 |
3.2.3 规划模型 |
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源互联网的运行控制 |
4.1 能源路由器多时间尺度动态模型的搭建 |
4.1.1 能源路由器多能耦合机制分析 |
4.1.2 能源路由器动态模型搭建 |
4.1.3 多时间尺度动态模型仿真算法 |
4.2 算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四、路由器的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多端能量路由器故障特性研究与保护[D]. 董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2]交直流混合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拓扑与控制研究[D]. 王加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多端口区域电能路由器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研究[D]. 赵文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新型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J]. 侯磊,杨欣可,沙云鹏,范中华,路鹏程. 信息技术, 2021(01)
- [5]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D]. 支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6]低轨遥感卫星组网关键技术研究[D]. 李德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面向家庭能源路由器的双向AC/DC变换器技术研究[D]. 赵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技术研究[D]. 赵珊珊.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适应新能源接入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D]. 刘振. 湖南大学, 2019(01)
- [10]能源互联网多能协同规划与控制[D]. 陈爱康.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