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化住宅三表出户远抄与管理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华[1](2017)在《建立校园住宅“三表”计量出户管理网络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校园住宅"三表"管理网络系统,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检测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实现了校园住宅读取"三表"计量数据,不入户的目的。采用该系统是为学校耗能抄收管理工作,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张欢欢[2](2015)在《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的仪表智能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抄表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动化抄表技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量技术,不仅使用方便、计量准确而且抄表速度快,便于管理。目前,电表、水表、燃气表等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动化抄表技术也逐渐得到普及,但是如何实现一个更简单、可靠、高效的自动化抄表技术,一直以来是各个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追求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自动化抄表技术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目前使用的自动化抄表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的摄像直读抄表方法。本文所设计的目标板是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A为核心,并且在目标板上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搭建ARM-Linux平台。针对该抄表方法中的仪表读数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识别算法,即根据仪表图像的特点,在高斯滤波、最大类间方差法以及形态学运算对仪表图像预处理之后,利用轮廓检测以及连通域分割等方法对表盘区域和单个数字进行分割,然后采用数字结构特征法,对分割出的数字进行识别。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对仪表图像的读数进行有效识别,并且搭建的硬件平台性能稳定。将该应用程序移植到硬件平台进行测试后发现,USB摄像头拍摄仪表图像并且保存位图文件需要240ms,从保存的仪表图像中进行读数识别需要3130ms,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从而为摄像直读抄表系统奠定了基础。
刘捷艳[3](2018)在《基于顾客满意度的A物业管理公司服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常住居民数量大幅上涨,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物业管理的触角也逐渐向住宅小区延伸,规模也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物业管理问题也开始出现,物业服务管理公司与业主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住户投诉率也逐年上升。因此,衡量物业管理服务的供给质量,评估住户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水平,一方面可以推动物业管理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其在同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住户获得优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住户的幸福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本文通过对文献和理论成果的大量查阅和归纳总结,结合对当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存在矛盾等问题的深入分析,选取株洲市一家住宅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研究工具对A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服务水平、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该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现状,找出限制、影响和提高物业管理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张丽莉[4](2012)在《高层住宅厨房与燃气内线协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得到了迅猛长足的发展。一座座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既有功能单一的居民住宅楼,又有集商贸、办公、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鉴于北方地区气候和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进行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时,就必须解决在多层建筑设计与燃气管和燃气供应设计的协调性,必须注意相互的特殊性。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高,燃气管和燃气供应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高层建筑室内燃气管道的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较多,如附加压力大,高层建筑沉降量大,立管较长且热伸缩量大,计量的先进性和用气安全要求标准高等等。燃气管道设计必须适应其特殊环境的变化和要求,选择和创造各种新的设计思路、人性化和安全化设计。燃气进户处对建筑外立面的整体影响是最明显的。由于北方地区气候的特殊性,住宅燃气管道进户主要分地上进户和地下进户两种,地上进户处必须做保温。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应有不低于0.01坡向凝水缸或燃气分配管道的坡度。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燃气管道进入住宅建筑后,需进行横向穿越,逐步引向各用气房间。底层是商业网点的高层民用建筑,燃气管道横向穿越时需要考虑建筑的防火分区,穿越房间的使用功能。当建筑设计有特殊美观要求时可敷设在能安全操作、通风良好和检修方便的吊棚内。室内管线也可以先安装主管道和燃气表,用户入住后,根据用户厨房布局安排再安装表后管,燃气表和用气设备之间的管线按照用户的生活习惯布置,设计更加更加人性化。燃气立管尽量于排水管道设置在一起,这样可以方便以后用户装修。或将燃气表后下降管与表前主管道设置在一起,方便用户装修。厨房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炊事活动,其设备主要洗涤池、案桌、灶炉、贮物柜、乃至排气设备、冰箱、烤箱、洗碗机、微波炉、餐桌等。设计当中应坚持住宅现场实地察看,与业主交流,了解建筑设计的特点,做出多个方案以选择最佳的。建立以用户为关注焦点,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在设计时站在住户的角度,从生活方式、住户心理等多方面考虑问题,照顾到用户的实用要求和个性追求,从而使燃气设计符合众多住户的要求。本论文通过对高层民用住宅室内燃气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影响的分析,找出实际当中不合理的现象,解决北方地区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使燃气设计布局合理、功能实用,并且尽量不影响建筑外立面和内部房间的使用功能。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媛媛[5](2011)在《无线智能水表系统》文中认为水表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计量工具。为了满足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的需求,自来水管理部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人工入户手工抄表的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建设部提出城镇住宅居民“三表出户”的要求之后,许多水表生产厂家都在进行产品新型化的探索,广泛采用无线自动抄表技术,推动了水费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本文针对传统抄表技术中存在的低效、易错、能耗高等缺陷,首次创新的选用NXP公司的节能JN5148作为主控芯片,集成了32位的处理器和2.4G的无线收发器,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GPRS网络与水表计量自动化结合起来制成了无线智能水表系统。该系统利用JN5148突出了能源敏感计量产品设计中对微控制器低功耗和32位处理的优势,在智能供水网络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平台,即使在低流量状态下也能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具有无需网络布线、快速组网、协议简单、传输可靠、耗电量低、运行成本低和寿命长等优势。本文首先对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设计思想和构成框架;其次对无线智能水表进行了设计分析,着重介绍了控制器部分的指标数据,对传感器、显示器和电源部分也做了设计和分析;再次对集中器也进行了设计分析,重点对GPRS模块电路部分进行了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控制器和电源部分也做了设计和分析,最后得出了该系统优于传统的机械仪表的结论。同时,利用JN5148优势的尖端技术,显示出模块化软件和一个高度灵活的微控制器架构的结合,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逐步改善了传统的“人工抄表--7计费--催费”的管理模式,加快了公用事业的智能化进程。
余霜[6](2011)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房地产开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进入农村市场,将启动农村消费需求,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促进农业现代化。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房地产企业的加入,无论是在微观上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在宏观上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房地产开发的相关问题。农村房地产开发中存在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村房地产开发规划不规范;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农村住宅整体形象差;市场行为不规范;农民意识落后。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是可行的。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农村房地产开发提供历史机遇。其次,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拉动新农村房地产业发展。最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提供机遇。新农村房地产开发存在多种形式,主要有征地、土地出租、宅基地作价入股、土地整理这四种模式,不同模式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房地产开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新农村房地产市场发展。统筹兼顾,综合改革,积极有序地培育农村房地产市场;以土地集中开发﹑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为导向,做大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容量;建立城乡统筹的制度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良好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
杨姗[7](2010)在《我国农村住宅厨房整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住宅厨房不只是一个炊事的场所,还是农民生活的重心,也是最能代表乡村特色的功能空间之一。但调研中发现,现有的农村住宅厨房要么沿袭传统形式杂乱无章,要么复制城市厨房背离生活习惯,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因此,农村住宅厨房设计的研究和完善直接关系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新农村住宅建设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调研清晰地描绘出我国农村住宅厨房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农村人口、地域、生产生活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出农村住宅厨房合理的空间设计。文中第一部分提出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课题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提出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总结实态调查报告,分析我国农村住宅厨房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对农村住宅厨房进行了合理分类;第三部分是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功能整合设计,在科学分析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功能设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厨房合理的数量设置、空间组合模式与平面布局模式;第四部分是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室内环境整合设计,分析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室内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而研究如何改善厨房的物理环境、卫生环境及管线布置,以期对农村住宅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孙焰[8](2010)在《我国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村镇住宅建设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村镇住宅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着缺乏规划性、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住宅功能性欠缺和公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村镇住宅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一定时期内村镇住宅的需求量做出远景预测,对解决当前村镇住宅建设中存在的无规划盲目开发、建设过程科技含量低、浪费现象严重等方面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村镇住宅建设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和PEST分析法,分析了村镇住宅建设的内容和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其中重点研究了对村镇住宅有影响的各方面因素。根据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结合村镇住宅建设的现状,建立了一定时期内的预测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短期内,在我国村镇住宅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村镇住宅建设用地即可,不需要再新增住宅建设用地。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建立了村镇住宅战略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SWOT分析法来对村镇住宅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创新性地建立了需求预测模型对一段时期内村镇住宅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这几点创新为制定村镇住宅建设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张红星[9](2010)在《小康社会与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信息技术向社会各方面的渗透,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之改变,人们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建设以实现对社区的现代化管理,并为居民提供完善的、高质量的服务。不论是从时代发展角度,还是从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的需求出发,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议题。虽然我国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促进了国家信息化,乃至经济和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社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发展的不平衡性、总体发展策略和保障持续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以社区基本功能与内涵为前提,阐述了信息化与智能化社区的概念及其对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作用,并对国内外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状况和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发展特点做了初步分析,结合信息化的区域化发展、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及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更新等方面,揭露了我国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分层次地对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中遇到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从社区信息基础结构和网络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我国社区信息化发展做了相关分析。社区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是社区居民小康标准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有必要将社区信息化和智能化列为评价标准,并有科学的纳入方法。根据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对小康社会的影响,按照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相关原则和框架,逐步提出社区信息化指标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想,并结合现有事实材料以及实际调研情况,对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实现程度及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最后,遵循提出的“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区”等原则,为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基本框架、对策以及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
刘宪理[10](2009)在《论当前住宅燃气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住宅建筑愈来愈精致,高层建筑愈来愈多,对室内燃气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应树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考虑到燃气设计和住宅设计的相互影响,应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二、现代化住宅三表出户远抄与管理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化住宅三表出户远抄与管理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建立校园住宅“三表”计量出户管理网络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传统的计量、收费方式存在的不足 |
3“三表”计量出户管理的发展历程 |
3.1 在国外, “三表”计量出户收费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 |
3.2 在国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在相关技术领域陆续地开展了一些工作, 采用微电子技术对水、电、煤气计量仪表改进, 已有一些阶段性成果。 |
4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5.1 从校园管理上讲。 |
5.2 从技术上讲, “三表”管理网络系统还具有重要信息的瞬时传输功能。 |
5.3 |
6 结束语 |
(2)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的仪表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自动化抄表的研究动态 |
1.3 OCR 文字识别研究现状 |
1.4 摄像直读抄表系统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开发平台概述 |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硬件平台设计 |
2.2.1 处理器模块 |
2.2.2 电源电路模块 |
2.2.3 存储电路模块 |
2.2.4 图像采集模块 |
2.2.5 网络传输模块 |
2.2.6 串口电路模块 |
2.3 嵌入式平台搭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仪表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
3.1 仪表图像采集 |
3.1.1 嵌入式 V4L2 编程简介 |
3.1.2 图像的文件格式 |
3.1.3 图像采集实现 |
3.2 图像预处理 |
3.2.1 图像灰度化 |
3.2.2 图像去噪 |
3.2.3 图像二值化 |
3.2.4 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仪表读数识别 |
4.1 表盘区域分割 |
4.2 数字分割 |
4.3 数字识别 |
4.3.1 常用的数字识别算法 |
4.3.2 本文识别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
5.1 仪表读数识别实验 |
5.2 性能测试 |
5.2.1 系统调试内容 |
5.2.2 系统调试结果 |
5.2.3 系统识别率的影响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顾客满意度的A物业管理公司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1 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住宅物业管理概述 |
2.1.1 住宅物业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2.1.2 住宅物业管理的特征 |
2.2 顾客满意度相关理论 |
2.2.1 顾客满意度的定义 |
2.2.2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行业的顾客满意度内涵 |
2.2.3 顾客满意度KANO分析模型 |
第三章 株洲市A物业管理公司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
3.1 A物业管理公司简介 |
3.2 A物业管理公司顾客满意度调查设计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内容 |
3.2.3 调查方法 |
3.2.4 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住户基本型需求得不到保障 |
3.3.2 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有待增强,住户期望性需求得不到满足 |
3.3.3 小区软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高,住户兴奋性需求得不到激发 |
第四章 A物业管理公司服务优化建议 |
4.1 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保障住户基本需求 |
4.1.1 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 |
4.1.2 着力优化停车位管理难题 |
4.1.3 加速推进基础设施自动化水平 |
4.2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响应住户期望诉求 |
4.2.1 加强物业队伍规范建设,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
4.2.2 改善小区卫生安全环境,优化住户居住体验 |
4.2.3 优化住户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沟通效率和效果 |
4.3 巩固小区住户忠诚度,激发住户兴奋型需求 |
4.3.1 打造小区特色文化菜单 |
4.3.2 提高投诉建议处理效率 |
4.3.3 加快推动服务转型升级 |
第五章 A物业管理公司服务优化实施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层住宅厨房与燃气内线协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住宅设计与室内燃气设计的相互影响 |
2.1 建筑设计对燃气内线设计影响 |
2.1.1 燃气设计强制性规定 |
2.2 住宅厨房燃气设计的问题 |
2.2.1 预留进气孔 |
2.2.2 预留排气孔 |
2.2.3 厨房通风面积不足 |
2.2.4 住宅厨房布局 |
2.3 高层建筑的沉降对管线的影响 |
2.3.1 建筑沉降对燃气管道的影响 |
2.3.2 消除燃气附加压力的必要性 |
2.4 厨房燃气管道敷设设计影响 |
2.4.1 管道设计 |
2.4.2 燃气引入管阀门设计 |
2.4.3 暗设燃气管道设计 |
2.4.4 管道穿越设计 |
2.5 室内燃气管道布置对厨房影响 |
2.5.1 材料 |
2.5.2 安装 |
2.5.3 热补偿和附加压力 |
2.5.4 管道安装 |
2.6 燃气表安装对厨房空间影响 |
2.6.1 燃气表户内安装方式 |
2.6.2 燃气表高位安装 |
第三章 减少燃气内线影响的厨房设计方法 |
3.1 空间预留 |
3.1.1 建筑为燃气进户设备预留空间 |
3.1.2 室内管线为燃气预留 |
3.1.3 阳台设置燃气管线 |
3.2 厨房空间和通风 |
3.2.1 室内燃具的排烟设计 |
3.2.2 居民用灶具安装 |
3.3 厨房与其他房间 |
3.3.1 卫生间 |
3.3.2 卧室与客厅 |
3.4 厨房设备 |
3.4.1 设置管道井 |
3.4.2 紧急切断阀系统、防雷、防静电及防腐 |
3.4.3 烟道的设计 |
3.5 住宅智能化趋势明显 |
3.5.1 精装房将成为趋势 |
3.5.2 中高层住宅安全性 |
3.5.3 厨房设计中的不合理情况 |
第四章 燃气内线设计与厨房设计的协调方法 |
4.1 压力管道计算 |
4.1.1 附加压头 |
4.1.2 应力计算 |
4.1.3 热补偿 |
4.2 消除燃气附加压力的措施 |
4.2.1 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系统 |
4.2.2 液化石油气系统 |
4.2.3 对燃气管道自重的处理 |
4.2.4 建筑物的沉降对燃气管道的影响 |
4.2.5 其他安全措施 |
4.3 地下室燃气设施 |
4.3.1 燃气管线建议地下进户 |
4.3.2 地下室管道安装 |
4.3.3 对强制通风、换气及防爆的要求 |
4.4 室内管线设计更加人性化 |
4.4.1 集中式挂表 |
4.4.2 分散式挂表 |
4.4.3 个性化安装 |
4.5 考虑其他设备的使用 |
4.5.1 排油烟机及其它设备 |
4.5.2 煤气、天然气的改造 |
4.6 管道敷设 |
4.6.1 管道井与管道补偿 |
4.6.2 室内燃气管道的暗设 |
4.6.3 放散管设置 |
4.6.4 建筑外立面设置 |
第五章 厨房燃气内线协调设计实例 |
5.1 沈阳以及其它地区消除沉降处理方法 |
5.1.1 现有沈阳地区消除沉降的处理方法 |
5.1.2 参数 |
5.1.3 土质 |
5.2 厨房燃气管道布置实例 |
5.2.1 Ⅱ型厨房 |
5.2.2 Ⅰ型厨房 |
5.2.3 Ⅰ型厨房(有阳台) |
5.2.4 U型厨房 |
5.2.5 开放式厨房 |
5.2.6 L型厨房 |
5.2.7 H型厨房 |
5.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无线智能水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水表的沿革和现状 |
1.2.1 水表的沿革 |
1.2.2 水表的现状 |
1.2.3 现阶段水表的应用举例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概述 |
2.1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1.1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关键技术 |
2.1.2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2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设计思想 |
2.2.1 智能小区的水务监控网络应用 |
2.2.2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设计思想 |
2.3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及各部分的作用 |
2.3.1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
2.3.2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各部分的作用 |
第3章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设计 |
3.1 无线智能水表的设计 |
3.1.1 控制器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3.1.2 传感器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3.1.3 显示器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3.1.4 电源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3.2 集中器的设计 |
3.2.1 控制器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3.2.2 GPRS模块电路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3.2.3 电源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4.2.1 智能化小区无线智能水表系统应用 |
4.2.2 无线智能水表系统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6)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房地产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部分 |
1.3.2 国外部分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人居环境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 |
2.2.2 农村房地产 |
第三章 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探讨 |
3.1 农村房地产的发展现状 |
3.2 农村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
3.2.2 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
3.2.3 农村房地产开发规划不规范 |
3.2.4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
3.2.5 农村住宅整体形象差 |
3.2.6 市场行为不规范 |
3.2.7 农民意识落后 |
3.3 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可行性 |
3.3.1 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历史机遇 |
3.3.2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拉动新农村房地产业发展 |
3.3.3 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提供机遇 |
3.4 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几种模式 |
3.4.1 征地模式 |
3.4.2 土地出租模式 |
3.4.3 宅基地作价入股模式 |
3.4.4 土地整理模式 |
第四章 典型案例——街子古镇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区域概况 |
4.3 建设内容和规模 |
4.3.1 总平面布置 |
4.3.2 建筑设计 |
4.3.3 公用工程 |
4.3.4 消防 |
4.3.5 环境质量综合保障 |
4.4 建设条件 |
4.4.1 工程地质条件 |
4.4.2 主要施工条件 |
4.4.3 工程建设管理 |
4.4.4 环境影响评价 |
4.5 社会效益分析 |
4.5.1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
4.5.2 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
4.5.3 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
4.5.4 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五章 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政策建议 |
5.1 综合改革,谨慎、有序开发农村房地产市场 |
5.1.1 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审批管理 |
5.1.2 完善金融体制,形成新农村房地产投融资渠道 |
5.1.3 有步骤、有计划发展新农村房地产市场 |
5.2 推动“三个集中”,做大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容量 |
5.2.1 土地集中开发 |
5.2.2 农民集中居住 |
5.2.3 产业集中布局 |
5.3 建立城乡统筹的制度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新农村房地产开发的良好环境 |
5.3.1 完善劳动力就业管理制度 |
5.3.2 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 |
5.3.3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5.3.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5.4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 |
5.4.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
5.4.2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
5.4.3 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
第六章 结论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我国农村住宅厨房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况 |
1.1.1 学术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农村住宅厨房设计研究基础 |
2.1 整合设计理论 |
2.1.1 整合设计内涵 |
2.1.2 整合设计原则 |
2.2 人体工程学理论 |
2.2.1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 |
2.2.2 厨房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 |
2.2.3 住宅厨房“工作三角” |
2.3 家庭生活行为研究 |
2.3.1 家庭生活行为概念 |
2.3.2 农村家庭生活饮食行为 |
2.4 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实态调研分析 |
2.4.1 室内设施配备 |
2.4.2 多种燃料利用 |
2.4.3 内部空间组成 |
2.4.4 室内环境情况 |
2.5 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分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村住宅厨房的功能整合设计 |
3.1 厨房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使用者的差异 |
3.1.2 地域习俗的特色 |
3.1.3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
3.1.4 燃料利用多样化 |
3.1.5 室内设施的更新 |
3.2 厨房数量合理设置 |
3.2.1 厨房数量与家庭结构对应设计 |
3.2.2 厨房数量与生产方式对应设计 |
3.3 空间组合整合设计 |
3.3.1 厨房与外部空间的联系 |
3.3.2 厨房与内部空间的联系 |
3.3.3 厨房视觉动线联系 |
3.3.4 典型空间组合模式设计 |
3.4 平面布局整合设计 |
3.4.1 内部空间组成 |
3.4.2 主要设备配建 |
3.4.3 组合形式分析 |
3.4.4 适宜空间尺度设计 |
3.4.5 典型平面布局模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农村住宅厨房室内环境整合设计 |
4.1 厨房室内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 |
4.1.1 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 |
4.1.2 住宅类型的变革 |
4.1.3 室内设备设施的更新 |
4.2 提升物理环境的室内整合设计 |
4.2.1 空气环境 |
4.2.2 光环境 |
4.2.3 物理环境提升整合策略 |
4.3 改善卫生环境的室内整合设计 |
4.3.1 污物处理 |
4.3.2 物品储藏 |
4.3.3 卫生环境改善整合策略 |
4.4 优化管线布置的室内整合设计 |
4.4.1 给排水系统 |
4.4.2 供暖系统 |
4.4.3 配电系统 |
4.4.4 燃气系统 |
4.4.5 管线布置优化整合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我国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3 国内外村镇住宅发展概况 |
3.1 国外村镇住宅发展概况 |
3.2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概况 |
3.2.1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历程 |
3.2.2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现状 |
3.2.3 基于村镇住宅现状的SWOT分析 |
4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展望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外部因素分析 |
4.1.2 内部因素分析 |
4.2 远景预测 |
4.2.1 趋势判断 |
4.2.2 需求估量 |
5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战略研究 |
5.1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战略方针 |
5.2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战略目标 |
5.2.1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总目标 |
5.2.2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分类目标 |
5.3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总体战略 |
5.4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战略重点 |
5.4.1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的主体战略 |
5.4.2 辅助战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9)小康社会与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社区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功能 |
1.2.1 社区的基本内涵 |
1.2.2 社区的主要功能 |
1.3 信息化与智能化社区 |
1.3.1 社区信息化 |
1.3.2 社区智能化发展 |
1.4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
1.4.1 信息化的区域化发展 |
1.4.2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
1.4.3 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更新 |
第2章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的形成与发展 |
2.1 国内外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状况 |
2.1.2 国内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状况 |
2.1.3 国内外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特点 |
2.1.4 我国社区信息化、智能化进展中暴露的问题 |
2.2 信息基础结构与社区网络的现实状况分析 |
2.2.1 信息基础结构与网络规范 |
2.2.2 社区网络的现实状况 |
第3章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与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
3.1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
3.1.1 信息化在社区的应用、普及成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
3.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 |
3.2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分析 |
3.2.1 构建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2 现有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框架 |
3.3 社区信息化的量化测度 |
3.4 社区信息化指标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路径 |
3.4.1 社区信息化指标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必然性 |
3.4.2 社区信息化指标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路径选择 |
第4章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运行状况的评价与重构 |
4.1 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状况调查实例 |
4.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2 对社区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及应用分析 |
4.1.3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分析 |
4.1.4 居民所在小区智能化现状调查情况 |
4.1.5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的现状认识与评价 |
4.2 信息化状态下的社区重构 |
4.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智能化准则 |
4.2.2 构建信息化、智能化和谐社区 |
4.2.3 结合社区信息化指标保障社区可持续发展 |
4.3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框架和对策 |
4.3.1 信息化、智能化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 |
4.3.2 我国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策略 |
第5章 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与展望 |
5.1 逐步实现网络化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
5.2 网络化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中各主体的作用 |
5.3 网络化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的功能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论文相关的调查问卷 |
(10)论当前住宅燃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家庭用气的设计方案 |
2 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燃气设计的影响 |
2.1 人们要求提高 |
2.2 整体厨卫 |
2.3 管线集中暗装 |
2.4 房型变化 |
2.5 设计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 |
2.6 住宅智能化趋势明显 |
2.7 精装房将成为趋势 |
2.8 中高层住宅 |
2.9 住宅安全性 |
3 室内燃具的排烟设计 |
4 室外挂表的注意事项 |
5 燃气设计必须与时俱进 |
结束语 |
四、现代化住宅三表出户远抄与管理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立校园住宅“三表”计量出户管理网络系统[J]. 刘庆华. 江西化工, 2017(06)
- [2]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的仪表智能识别技术研究[D]. 张欢欢.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0)
- [3]基于顾客满意度的A物业管理公司服务优化研究[D]. 刘捷艳.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5)
- [4]高层住宅厨房与燃气内线协调设计研究[D]. 张丽莉.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5)
- [5]无线智能水表系统[D]. 马媛媛.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06)
- [6]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房地产开发问题研究[D]. 余霜.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3)
- [7]我国农村住宅厨房整合设计研究[D]. 杨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2)
- [8]我国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D]. 孙焰.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2)
- [9]小康社会与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问题研究[D]. 张红星. 兰州理工大学, 2010(03)
- [10]论当前住宅燃气设计[J]. 刘宪理. 商品与质量, 2009(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