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尔·萨根 一位普及科学的斗士(论文文献综述)
许卓[1](2021)在《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文中指出
张鼎杰[2](2020)在《马尔库塞论技术与社会主义》文中研究表明在马尔库塞(Hebert Marcuse)的激进的技术批判思想中,其实隐匿着一条不太受人关注的重要线索,即他关于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的论述。事实上,马尔库塞在激烈地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统治的同时,还关注着变异的现代技术对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决定性影响,并尝试探索一种建基于“新科学”和“新技术”、以“和平生存”为特征的理想社会——乌托邦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在马尔库塞那里,从早年到晚年有一个明显的“断裂”:在早年时期,马尔库塞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了早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人的本质的实现;而到晚年时期,他把早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与弗洛伊德主义的本能学说揉和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昭显感受性的解放,技术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同时,他吸收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并以此为理论武器来反思、批判发达工业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性和历史性,认为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技术是20世纪以来出现所谓的“极权主义国家”现象的深刻根源。马尔库塞认为,“极权主义国家”是将技术的统治与控制功能推向了极致的必然产物;并且,在技术统治的现代性模式下,社会主义也难逃其厄运。因为,在技术统治盛行的时代,不管是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还是苏联的“集权社会主义”,都不仅无法实现马克思的终极关怀——自由人的联合体,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故此,他提出,应当明确赋予技术以政治价值而发展出一种承载解放力量的新科学和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未来社会主义的替代选择形式——构建一种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最终理想。马尔库塞以苏联社会主义为靶子,展开对所谓社会主义“极权国家”与技术的关系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对所谓自由社会的建构(尽管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为我们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技术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和意义。但是,马尔库塞以技术为单一的尺度来衡量社会的性质和发展、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爱欲理论来替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阶级意识理论等等,却是颇为偏激而荒谬的。
李想[3](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王蕾[4](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说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薛佳玥[5](2017)在《科学传播中的“变异”研究 ——从“斯科普斯审判案”到《风的传人》》文中提出科学史上的许多事件,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媒介传播等因素的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最后在大众之间流传的版本甚至与历史完全不同,出现了一种科学传播的“变异”现象。本文以着名的“斯科普斯审判案”为例,深入探究了这背后的原因。1925年,着名的“世纪审判”在美国田纳西州上演,教师斯科普斯由于违反了“不允许在公立学校教授进化论”的法案,被告上法庭,由两位着名律师进行论战,最终仍被判处败诉。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轰动,但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公众对案件的认知逐渐发生了偏颇,案件发生后30多年,电影《风的传人(Inheritthe Wind)》上映,电影也对历史作出很大改动,公众看到的几乎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但是却大获成功,电影的剧情也逐渐成为大众心目中案件的本来面目。这起案件的真实情况与电影改编的对比是个极其有趣的现象,1925年之后的几十年内美国经历了许多大事,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改变,都给案件的传播造成多影响,有许多因素都促成了公众对案件的认知变化,也影响了电影的改编理念。本文即抓住这一切入点,首先深入分析历史史料,摆脱公众对案件的流行认知,还原了审判发生的背景,案件进行中的真实情况,案件中各个人物的观点,在当时造成的影响力。随后,文章以电影作为公众认知的代表版本,详细探究了电影对历史的更改,电影以公众认知为基础,以电影的艺术传播特点为理论指导,对事件片段和主角形象都作出了很大改动,再次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之后,文章详细分析了 1925年到1960年间影响科学传播的各类因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对美国社会的媒体传播、社会政治、宗教发展、公共教育等领域的变化作了深入分析。最后,文章还分析了电影作为科学传播中的一环,在产生轰动后对案件的传播造成的后续影响。本文对于科学传播的“变异”分析,能够为类似的科学传播案件提供参考意见。
张虎[6](2013)在《奥尔罕·帕慕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奥尔罕·帕慕克是一位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正本清源、填补疏漏,以学术争辩的方式展开自己的批评与诠释,对帕慕克做一个综合性的专题研究。首先,针对以帕慕克与土耳其之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学批评的缺席,本文试从凯末尔与世俗主义改革、伊斯兰主义、土耳其妇女、少数族裔四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帕慕克对土耳其近百年历史的矛盾态度,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同情性认知,对本土妇女生存境遇的关注,对土耳其少数族裔政策的批判。这四方面基本涵盖了现代土耳其发展史上的主要问题。之后,本文将帕慕克批评中文化杂合派与文化冲突派的论争引入这一研究领域,指明学界对“多余”的主人公与“媚俗”的爱情叙事的误读——其实,它们才是帕慕克文化观的核心部分。最后,结合对帕慕克的“故乡”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论述,揭示帕慕克小说中“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忘怀政治,皈依爱情。其次是对帕慕克的写作文化渊源的探求。帕慕克的写作主要有两个文化源头,一是苏非神秘主义,一是后现代主义。这导致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分两派,在这两派的论述中,存在诸多论战与困惑。本文试图在这两种观点间寻找契合点,因为在帕慕克的身上二者是融合为一的,并剔除其中的过度诠释,彰显帕氏文本中最鲜明的苏非主义特征和后现代主义特征,即“苏非化的主人公”与“不确定性”。所谓苏非化的主人公,指的是从《白色城堡》到《雪》,帕慕克的主人公皆源自一个人物原型——苏非,这表现在他们的弃世、缄默、痴情、认知自我、追寻真主、爱安拉等言行特征中,而不确定性指的是,帕氏文本的情节、主题、人物皆具有不确定性,这最终根源于土耳其文化与身份的不确定性。缝合苏非派与后现代派的研究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分析《黑书》中的卡利普与帕慕克、博尔赫斯的比较研究入手,希望能呈现出一个在艺术形式上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帕慕克形象。再者,实际上目前帕慕克的批评研究已走入一个瓶颈阶段。国内外学界围绕文化杂合、苏非主义、呼愁等问题反复论述,难以论述出什么新意。但是,30多年来,帕慕克的写作在不断地变化,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思想艺术价值。那么,它们是什么?这是现有批评框架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选取了《白色城堡》、《黑书》、《新人生》、《我的名字叫红》等七部作品为例,运用弗洛伊德、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唐·库比特、列斐伏尔等人的思想理论,从情节、人物、结构等不同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在这些新理论、新视角的观照下,对一些学术疏漏加以弥补,如对《新人生》与神秘道三段论关系的阐释;对一些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提出质疑与论辩,如对《我的名字叫红》中“橄榄”形象的重读;对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另一种新的解答,如对《黑书》文体定位的讨论;对一些未被发现的亮点与价值加以揭示,如对《伊斯坦布尔——记忆与城市》的空间权力批评和对《纯真博物馆》中“物”的关注。这是帕慕克作品的一只万花筒。它将澄清目前帕慕克研究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并为今后的帕慕克评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最后,本文将解析帕慕克创作中更为核心的几个问题,它们不仅贯穿于帕慕克的一生创作与所有作品中,而且是与本文每一章节的研究关联、互补的。它们是帕慕克写作的自传性、帕慕克的文艺理论、帕慕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研究、艺术风格或“呼愁”。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老问题,但皆未能得到清晰有效的诠释。弗洛伊德说,作品是作家装饰过的白日梦。每一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自传性写作,帕慕克也不例外,他将自己的阅历、思考与性格气质赋予笔下的主人公,将他的父母、祖父母与生活现实搬入小说中。但目前关注这一问题的人非常少。与此相似的是对帕慕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本文试以《白色城堡》与《双重人格》的比较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展开开疆拓土。2009年,帕慕克在哈佛大学做诺顿演讲后,他的文艺理论成为一个新问题。介于学界尚未展开对它的研究,本文试初探之。最后不得不论述的是帕慕克的写作风格,虽然关于它的论述已经层层叠叠,但要问呼愁转化为帕慕克诗学形态的独特性在哪里,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本文试从帕慕克的个人气质、诗学表征、文化渊源、历史与时代内涵等方面分析呼愁,回答“呼愁何以成为一种呼愁”这一批评难题。总之,本论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真实的帕慕克研究体系。它既是对以往帕慕克研究的一个批评性总结,同时,也将为今后的评论与研究提供一个系统、详实的基础。
施敏[7](2012)在《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社会变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科书是这种变迁具体的、集中的文本体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梳理,以文本解读和内容分析的方式对新中国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变迁过程加以考察,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国家是如何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来建构官方经典,从而在传授官方知识的同时,努力实现思想控制的目的,使得受教育者按照国家意志建立国家认同感。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自1949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反映出的时代印记;国家话语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本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览性地考察各个年代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如何反映了社会变迁;第二章,交代国家话语介入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从教科书制度到教学大纲和选文标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国家始终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第三章至第七章分析了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包括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语文教科书中建构的经典体系、以解读鲁迅作品为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对经典阐释的改写、对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的操纵与利用,以及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国家介入教科书有赖于制度,而教科书制度就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教育观念等息息相关。国家作为课程知识准入的最终决定主体,从教科书制度的确立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它在教科书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语文教科书中选文标准的政治性倾向的分析,体现出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过程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教科书的过程,语文教科书就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之一。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代言人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趋利”选择,充斥在各个时代的课文中。毛泽东是中学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符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方式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统治阶级的权力通过对教科书的影响,使教科书中的“合法知识”成为巩固自身权力合法化的有效工具和手段。1949年以后,国家的文化建构与党派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建构也受到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在对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取舍之间不仅反映出统治阶级对于文化资本的分配,更体现出拥有法定知识选择权的统治阶级把自己认可的经典变成“所有人的经典”,从而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利益的经典体系,使得意识形态的控制渗透其间,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充分体现出国家权力控制着“经典大门的开关”。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入选作品篇数仅次于毛泽东的人就是鲁迅。经过语文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鲁迅其人其文成为人们探讨“国民性”的必然话题。根据对鲁迅作品被选入教科书的情况,探究这些作品在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过程中的更替、保留、退出,从而窥见在这位作家经典地位型塑的过程中国家意识形态对他的改写与利用。除了传授本国文化以外,通过对外国作品在1949年以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沿革、经典建构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变迁中依据自己的政治利益需要,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操纵与利用。通过对六十年以来语文教科书中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变迁的梳理,可以发现,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载体的应有功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几乎是贯彻其的一根“红线’而随着社会变迁,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变化,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变化基本上是对应国家意识形态作出符合其要求的反应。通过对自1949年以来的六十年间在我国中学通行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对语文教科书内容所反映的政治思想、价值理念的控制是相当有力的。国家统治者通过将自己认可的思想、观念渗入语文教科书,潜移默化地让青少年接受并内化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
林晓文[8](20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新时期伪科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seudoscience(伪科学)一词公认最早出现在1843年,是由一个希腊词根pseudo和一个拉丁词根scientia组成。Pseudo对应英文为false,scientia对应英文为science。西方伪科学源起于19世纪初期北美的招魂术和降神术,到了19世纪中后期,伪科学逐渐开始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科学没有国界,而伪科学也没有国界,肆虐西方一百余年的伪科学,近百年来也在神州大地上为非作歹。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间的这一时期里,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伪科学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当人类步入新世纪,尤其是在上世纪末中国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这一当时中国最大伪科学之后,中国的伪科学不断地更新换代、改头换面、偷梁换柱,但仍旧继续严重危害着国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与以往研究伪科学的文章大多立足于全面笼统地研究整个历史时期的伪科学不同,把主要把研究的重点定位于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为便于区别把这一时期称为新时期)的伪科学,目的在于使研究更加有侧重点与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以法轮功为界把新时期伪科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法轮功取缔前与取缔后的伪科学,并对之展开剖析。通过客观描述新时期的伪科学的历史沿革,分析其界定的研究现状与困境,以新的理论思维,探讨性地提出新的界定理论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三大理论标准——真理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来重新界定新时期伪科学,随之进一步对它的表现形式、特征与本质以及危害与防治对策等展开研究。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为指导,本着科学的精神,弘扬科学正气,无情批判新时期伪科学,力争为当前中国当前社会伪科学研究及科普宣传、科技发展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朱文信[9](2011)在《梵·吠檀多·瑜伽 ——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的十九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印度的民族与印度的文化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其中尤其受到挑战的是印度的传统宗教。本文就是介绍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位挑起重振印度传统文化与印度宗教的历史使命的先知式人物维韦卡南达的思想。维韦卡南达是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1893年人类首届世界宗教议会上最辉煌的人物,他虽然年寿不到四十就英年早逝,但其罕见的智慧、深闳的学养与杰出的事功在他10来年时间的各地奔走中,已经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还在延续。本文的导论部分重点介绍了维韦卡南达的生平与研究概况,为他的整体思想脉络的呈现也提供一个相对宏观的轮廓,同时也指出本论的研究进路与东西方许多研究者的差异。它主要体现在四个不同的层次上的论述,这四个层次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第一部分是背景部分,专门论证梵(Brahman)的三个特征,即存在、智慧和喜乐。梵是所有印度思想家与宗教家共有的精神源头,也是维韦卡南达的宗教思想和立论的根本依据,但是我们在这里尝试着一种新的做法,即把梵的这三个特征放在世界三大文明即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去考察,展现印度特有的智慧传统,以及不可穷尽的高明之处。因直接涉及维韦卡南达的地方不多,故该部分只是作为背景展开;第二部分是吠檀多的哲学部分,我们把维韦卡南达的思想从三个维度——宇宙、神和人—一展开论述,这是受到雷蒙·潘尼卡的启迪。我们在论证中发现,这每一个维度只要深入下去,就会触及莫测的神秘实体,所以这三个维度看似构成了不同的张力,其实却拥有同一个根基,这个根基在印度的智慧传统中就是梵,在吠檀多不二论的传统中,同时也就是“自我”(Atman);第三部分是瑜伽的部分,维韦卡南达显然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其实他更与印度所有杰出的宗教家相似,是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的,也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而且,他在欧美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吠檀多哲学与瑜伽实践的方法。在这一部分里,我们根据维韦卡南达对于瑜伽的分类,从行动瑜伽、奉爱瑜伽、智慧瑜伽和胜王瑜伽四个角度进行介绍,我们在论述中,也可以发现,其实这四类瑜伽已经含摄了无数的个体臻达神圣者的道路,这四类瑜伽也是他的全部哲学的实践基础,与前面的理论部分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呼应;第四部分是宗教思想部分,我们知道维韦卡南达是怀抱强烈的救世使命的,他要把印度的灵性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有实用主义的高明处理,四种瑜伽的分类,在认识神圣者方面具有同等的有效性;而吠檀多不二论又提供了所有宗教的共有基础,这就避开了宗教相遇时之冲突的可能,这些都是维韦卡南达所要传达的实用智慧,这一层面也被威廉·詹姆斯看出;但这只是一个侧面,他在传播宗教思想的同时,即指向尘世的和谐共存的同时,也在各地建立了托钵僧制度,赞美远离人间的隐秘修行,这又构成了他的神秘背景;以上就是我们在论述维韦卡南达思想的四个不同的层次,它们整体上同时形成了两个对应的部分,即前面部分的梵与吠檀多的哲学理论,与后面部分的瑜伽和哲学运用。这四个层次看似由一浩淼高处的云端一直通往人间,由纯粹的理论描述一直到这种理论修行的种种法门。但毕竟维韦卡南达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所以,他的实践本身又返回到了神秘。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我们提出了维韦卡南达的三重身份:哲学家、实践家与神秘家。前两者构成了后者的两翼,后者也许才是他的真正身份,只是这一点我们单从文字的阅读是无法真正得知的。最后我们也提出了在当今中国对于像维韦卡南达这样的印度宗教哲学家的研究之意义,而不能闭户造车,据古自雄。
林朝霞[10](2007)在《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文学思潮被看作“创作方法”的产物。而这种创作方法论仅仅肯定了现实主义(以及附属于它的浪漫主义)的合法性,而排除了启蒙主义等其他文学思潮的存在。同时,国内外文学史也大都没有把启蒙主义作为独立的文学思潮,而仅仅当作一种社会思潮,造成了文学思潮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缺失。这两种原因,导致五四文学以及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主义性质被抹杀,并被错误地冠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名称。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而不是什么创作方法的产物;同时,启蒙主义是争取现代性的文学思潮,是与其他文学思潮并列的独立的文学运动。因此,运用现代性理论重新界定各种文学思潮,包括启蒙主义,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前提。本文正是从现代性角度,重新考察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本文共分三编。上编以“现代性”为理论支撑,纠正创作方法论的长期误导,透析现代性与文学思潮的内在关系,梳理西方从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并着重分析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生背景、思想倾向、具体特征、主要类型、流变过程等,作为研究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参照系。中编以五四新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辩驳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论,从现代性角度确定五四文学的性质,提出五四文学开启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追溯它的历史背景,描摹它的发展脉络,对比它与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差异,并评判它的历史意义。下编将新时期文学纳入研究视野,从历史任务、思想倾向、内容主题等方面研究它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渊源关系,并详细考察它的演变过程、风格特征,从而确认它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属于中国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二、卡尔·萨根 一位普及科学的斗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卡尔·萨根 一位普及科学的斗士(论文提纲范文)
(2)马尔库塞论技术与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课题来源与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与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及其技术实现路径 |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
(一)早年时期:社会主义即人的本质的实现 |
(二)晚年时期:社会主义即昭显感受性的解放 |
二、技术进步: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
(一)对“革命”理论的质疑 |
(二)三种“拯救”尝试的破产 |
(三)技术:通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第三章 技术异化与社会主义畸形化 |
一、技术异化造成“极权主义国家” |
(一)技术异化:“极权主义国家”的缘起 |
(二)技术理性:“极权主义国家”的显着特征 |
二、技术异化与社会主义畸形化的症候分析 |
(一)技术统治:“国家社会主义”的症候分析 |
(二)技术合理性的全面控制:“苏联社会主义”的症候分析 |
1.经济领域:极致的工业化 |
2.政治领域:变质劳动的蒙昧意识形态 |
3.文化领域:“现实主义的”巫术 |
第四章 摆脱技术异化的“新社会主义” |
一、“新社会主义”的筹划和生物学基础 |
(一)技术重建:“新社会主义”的筹划 |
(二)爱欲的加持:“新社会主义”的生物学基础 |
二、“新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和阵地 |
(一)“新左派”:“新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 |
(二)公社:“新社会主义”的阵地 |
第五章 对马尔库塞技术与社会主义批判思想的批判 |
一、技术决定社会性质的谬见 |
二、技术消极功能的片面放大 |
结语:回到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
小结 |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小结 |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
小结 |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
二、民族魂的书写 |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科学传播中的“变异”研究 ——从“斯科普斯审判案”到《风的传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斯科普斯审判案”的经过 |
2.1 案件背景 |
2.2 庭审经过 |
2.3 案件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风的传人》对事件的改编分析 |
3.1 电影与事件的双重关系 |
3.2 电影情节改编分析 |
3.3 电影的传播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案件科学传播的影响因素 |
4.1 传播者分析 |
4.2 传播媒介分析 |
4.2.1 媒体报道误导 |
4.2.2 历史书籍记载 |
4.2.3 电影艺术改编 |
4.3 传播环境影响 |
4.3.1 宗教与公共教育 |
4.3.2 社会政治影响 |
4.4 受众与传播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科学与媒体 |
5.2 科学与书籍记录 |
5.3 科学与文艺作品改编 |
5.4 科学与传播环境 |
5.5 科学传播中的“变异”过程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奥尔罕·帕慕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文化杂合与文化冲突 |
第二节 苏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第三节 “呼愁”风格、英译与跨学科研究 |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
第五节 奥尔罕·帕慕克研究:一个综合性的专题研究 |
第一章 文化批评:现代土耳其的兴起、文化论争与伊斯坦布尔 |
第一节 帕慕克、凯末尔与世俗主义改革 |
一、凯末尔与世俗主义改革 |
二、批判之笔:“欧奴”、反伊斯兰、精英主义与粗暴化倾向 |
三、帕慕克对凯末尔的英雄化书写 |
第二节 帕慕克与伊斯兰主义 |
一、帕慕克与伊斯兰主义 |
二、帕慕克的伊斯兰主义者:妙医师、努斯莱特与神蓝 |
三、“穆斯林愤怒的根源” |
第三节 土耳其妇女史:从谢库瑞到卡迪菲 |
一、谢库瑞与奥斯曼传统妇女 |
二、法蒂玛——被改革的一代 |
三、“共和国的女儿” |
四、属下境遇1:贞洁观 |
五、属下境遇2:教育、工作与暴力问题 |
六、头巾女孩——文化交锋的牺牲品 |
七、卡迪菲之路 |
第四节 少数族裔叙事 |
一、基督徒、斯拉夫人——帝国的“齐米” |
二、艾斯特——帕慕克笔下唯一一个生动鲜活的少数族裔形象 |
三、亚美尼亚人 |
四、库尔德人 |
五、希腊人 |
第五节 文化冲突、文化杂合与“多余”的主人公 |
一、文化冲突 & 文化杂合 |
二、帕慕克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与结构 |
三、“媚俗”、“多余”的主人公与“新象征”的本义 |
第六节 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 |
一、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 |
二、帕慕克的小说与伊斯坦布尔 |
三、伊斯坦布尔——“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 |
第二章 文化探源:神秘主义 & 后现代 |
第一节 帕慕克的小说与苏非神秘主义 |
一、帕慕克与苏非主义 |
二、帕慕克的“苏非”:从《白色城堡》到《雪》 |
三、身份之谜——《黑书》中卡利普的人物形象探析 |
第二节 帕慕克的小说与欧美文学、后现代主义 |
一、帕慕克与欧美文学、后现代主义 |
二、帕慕克创作的不确定性 |
三、帕慕克与博尔赫斯三题 |
第三章 文本与文论:库比特、神秘道、空间权力……延异诗学 |
第一节 《白色城堡》的身份重构 |
一、身份幻象 |
二、无意识自我 |
三、双重身份 |
第二节 “没有人永远是自己”——《黑书》再解读 |
一、后现代神秘主义:喻体的失落 |
二、身份与“呼愁”:本体的失落 |
三、“没有人永远是自己” |
第三节 《新人生》与“神秘道”三段论 |
一、《新人生》的论争与“爱”的传统 |
二、“神秘道”三段论 |
三、忧伤的“沉思冥想” |
四、“朝圣之旅”的苦行 |
五、“自我死亡”与“人主合一 |
第四节 为《我的名字叫红》中的“橄榄”一辩 |
一、橄榄是谁 |
二、两位死者 |
三、橄榄之路 |
四、橄榄之死 |
五、橄榄之色 |
第五节 《伊斯坦布尔——记忆与城市》的空间权力分析 |
一、走向空间批评 |
二、伊斯坦布尔的权力之战:话语空间、日常空间与建筑空间 |
三、后帝国主义 |
第六节 反讽叙事、德里达与《雪》之论争 |
一、反讽:土耳其的“同”与“异” |
二、文化冲突与互文诗学 |
三、“每个人都有一片代表自己生命的雪花”——帕慕克的“延异”诗学 |
第七节《纯真博物馆》中的“物”与爱情 |
一、“物”世界 |
二、科隆包、耳坠与芙颂的抗争 |
三、博物馆与凯末尔的幸福 |
第四章 边缘问题:自传、文论、比较研究与“呼愁”风格 |
第一节 帕慕克写作的自传性 |
一、自画像与白日梦 |
二、“黑玫瑰”、中产阶级生活与家族史 |
三、思想国与精神世界 |
第二节 帕慕克、文学理论及其他 |
一、阅读小说的9个步骤 |
二、小说的“真”与“假” |
三、人物、情节与时间 |
四、诗、画与物 |
五、小说的“中心” |
第三节 《白色城堡》与《双重人格》的比较研究 |
一、土耳其与俄罗斯 |
二、《白色城堡》与《双重人格》 |
三、帕慕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第四节 “呼愁”——论帕慕克写作的艺术风格 |
一、帕慕克与“呼愁” |
二、小说与“呼愁”:独特的诗学意蕴 |
三、“呼愁”的文化之源:奥斯曼与西方 |
四、“呼愁”的历史、时代缘由:帝国之忧 |
五、“呼愁”何以成为一种“呼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教科书与社会变迁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 |
一、建国初期——“唱支山歌给党听” |
二、“大跃进”时期——写实的艰难与虚幻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语录大潮与批判狂飙 |
四、拨乱反正期——思想政治并重 |
五、改革开放发展期——批判与守望 |
六、新世纪的一纲多本——立人为本 |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与国家话语——嵌入的路径 |
一、教科书制度的基本模式 |
二、教学大纲目的的变化 |
三、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 |
四、选文标准——教化与社会主义新人 |
第三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叙事手段——语文教科书与中国共产党 |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向“伟大领袖”——毛泽东 |
二、群星闪烁——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领导人 |
三、政治化文本——语文教科书中的党的文献 |
第四章 国家话语与经典建构 |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作家 |
二、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之作 |
三、“红色经典”的祛魅 |
第五章 鲁迅——国家意识形态的采纳与重构 |
一、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地位 |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史概略 |
三、鲁迅——“圣化”之路 |
四、对鲁迅作品的时代诠释 |
第六章 政治操纵与思想利用——语文教科书中的外国作品 |
一、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
二、不同年代入选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作品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
三、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外国作品及经典作家的建构 |
四、关于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原则探究 |
第七章 连续与断裂——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 |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十年的张扬 |
二、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 |
三、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的回归 |
结语 作为社会控制中介的语文教科书 |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话语与思想灌输 |
二、语文教科书中国的国家知识与政治认同 |
三、语文教科书中官方知识的传播与再生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新时期伪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状况及不足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局限 |
五、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新时期伪科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剖析法轮功取缔前的伪科学 |
第二节 法轮功取缔后伪科学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第二章 伪科学界定的研究状况与困境 |
第一节 国外伪科学界定的研究状况 |
第二节 国内伪科学界定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伪科学界定研究的困境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伪科学界定标准的探讨 |
第一节 伪科学界定的主体与客体 |
第二节 三大界定标准 |
一、真理标准 |
二、生产力标准 |
三、以人为本标准 |
第四章 新时期伪科学的表现形式、特征与本质 |
第一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表现形式 |
一、经济与政治诈骗 |
二、学术造假 |
三、名人迷信 |
四、公众科普知识欠缺 |
第二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特征与本质 |
一、新时期伪科学的特征 |
二、新时期伪科学的本质 |
第五章 新时期伪科学的危害、预防与治理 |
第一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危害 |
一、对个人层面产生的危害 |
二、对国家社会层面产生的危害 |
第二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预防与治理 |
一、加强科普知识宣传与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
二、强化科技管理、健全科技法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9)梵·吠檀多·瑜伽 ——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 |
第一章 梵 |
引言 |
第一节 原人四足:存在 |
第二节 自知曰明:智慧 |
第三节 虚己之爱:喜乐 |
第二章 吠檀多哲学 |
引言 |
第一节 宇宙 |
第二节 神 |
第三节 人 |
第三章 瑜伽 |
引言 |
第一节 行动瑜伽 |
第二节 奉爱瑜伽 |
第三节 智慧瑜伽 |
第四节 胜王瑜伽 |
第四章 宗教思想 |
引言 |
第一节 宗教实用主义 |
第二节 宗教神秘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年谱 |
附录二:桑雅士之歌 |
后记 |
作者简历 |
(10)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去蔽与还原 |
一、五四文学研究述评 |
二、现代性与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现 |
三、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延伸 |
上编 现代性与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章 现代性和文学思潮 |
第一节 三位一体:现代性透视 |
第二节 文学思潮: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 |
第二章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正名” |
第二节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特征 |
第三节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三种类型 |
第四节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世界性 |
中编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章 中国五四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现代性与文化转型 |
第二节 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及其自我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知识分子文化圈的形成:同人杂志和同人社团的出现 |
第四节 西方文学的传播和清末民初的文学积淀 |
第二章 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性质 |
第一节 五四文学性质的认定 |
第二节 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 |
第三节 五四文学浪漫主义的缺席 |
第三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端:向旧文学宣战 |
第二节 发展阶段:新文学的涌现(1917-1921) |
第三节 高潮:新文学的繁盛(1921-1927) |
第四节 尾声:启蒙主义的退潮 |
第四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
第一节 个性化写作的出现 |
第二节 文学独立与启蒙的二律背反 |
第三节 平民主义的高歌与贵族精神的低吟 |
第四节 知识分子代言人的出现 |
第五节 忧愤感伤、焦虑彷徨的时代精神 |
第六节 拿来主义和艺术风格的杂糅性 |
第五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世界化 |
第二节 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开创 |
下编 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章 重建现代性与启蒙主义的回归 |
第一节 现代性任务的重新提出 |
第二节 国家意识形态的转轨 |
第三节 民间意识的崛起和知识分子的觉醒 |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主义性质 |
第一节 关于新时期文学性质的论辩 |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历史任务和思想倾向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主题 |
第三章 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潜流:地下文学的萌动 |
第二节 发生与发展:反叛革命古典主义 |
第三节 转折:启蒙的吊诡 |
第四节 尾声:众声喧哗结束启蒙时代 |
第四章 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
第一节 对革命古典主义的反驳与个性化写作的复苏 |
第二节 文学制度与被规训的文学 |
第三节 平民精神与文学轰动效应 |
第四节 乐观精神与国民性批判的弱化 |
第五节 多元开放的品格 |
第五章 新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革命古典主义的终结 |
第二节 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恢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卡尔·萨根 一位普及科学的斗士(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D]. 许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马尔库塞论技术与社会主义[D]. 张鼎杰. 广西大学, 2020(07)
- [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科学传播中的“变异”研究 ——从“斯科普斯审判案”到《风的传人》[D]. 薛佳玥.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6]奥尔罕·帕慕克研究[D]. 张虎. 南开大学, 2013(07)
- [7]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D]. 施敏. 南京大学, 2012(07)
- [8]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新时期伪科学研究[D]. 林晓文. 漳州师范学院, 2012(10)
- [9]梵·吠檀多·瑜伽 ——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D]. 朱文信. 浙江大学, 2011(11)
- [10]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D]. 林朝霞. 厦门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