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批 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吴兴晔[2](2021)在《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共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论是乡村旅游人数还是乡村旅游收入都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除了符合当下人们对于美好田园生活的精神追求,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建设方面,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有效助力乡村脱贫致富。而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在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乡村建设方面处于核心地位。随着旅游产业的介入,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以京津冀地区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村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乡村公共空间在旅游影响下的特征及演变。综合梳理了京津冀地区27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情况、旅游资源及旅游类型,并从村落选址、村落布局、路网肌理、公共建筑、节点空间等方面总结了其公共空间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选取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柳沟村、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作为典型对象,深入分析了其村落概况、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乡村公共空间。对其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最终提出京津冀地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原则与策略。

刘霜婷[3](2021)在《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文明的“根”、“脉”、“魂”,从历史脉络的格局深入研究黄河文化,就等于抓住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是新时代下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气。近几年,随着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黄河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但是对于黄河文化整体的认知以及黄河文化遗产构成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研究从黄河文化的内涵认知着手,总结归纳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本研究首先以习总书记对黄河文化的本质内涵“根”、“脉”、“魂”三个角度的高度凝练依托和关键点,从时间、空间两大方面全面地进行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构成要素、属性特征等内容梳理。根据社会学、水利学、历史学等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诞生于黄河流域这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内的黄河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这是由于黄河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等属性特征。黄河文化最早因华夏始祖炎黄二帝而表现为根祖文化,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产生了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等多文化要素。而陕西段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所在,其文化内涵也是由多文化要素的构成,基于此构建了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认知框架和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体系。接着,结合陕西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方志,从空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进行分析,时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在黄河文化内涵框架支撑下,梳理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具体要素,形成了5大文化内涵构成要素,15个文化主题,38个子文化主题,诠释了陕西黄河文化在整体黄河文化五类构成要素——“根祖文化”、“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最后,通过搭建陕西黄河文化“内涵构成——文化主题——遗产载体”遗产构成体系,以内涵构成分类为主体,以体现黄河文化连续性、根源性、主体性为核心梳理遗产载体,明确遗产载体的起源时间、载体类型、空间分布和保护层级,建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出首批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该清单总共包括陕西黄河文化遗产340处,其中“根祖文化”系列遗产85处,“中心文化”系列遗产194处,“农耕文化”系列遗产17处,“治黄文化”系列遗产18处,“红色文化”系列遗产31处。

曹慧君[4](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是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的文化线路类型的遗产,它是沟通亚欧大陆东西方多种文明区域、多个国家政权间的交流孔道,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其衍生并留存有数量极多的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陕西地区仅有7处遗产点被纳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丝绸之路陕西段是整个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陕西地区参与了线路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留存有大量反映线路历史内涵的文化遗产,若这些文化遗产能与线路的价值产生历史关系,即形成线路特定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就应被视为线路遗产构成要素,共同支撑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收集整理,对丝绸之路整体历史脉络与时空框架进行了梳理认知,并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基于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对丝绸之路突出普遍价值进行梳理,在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四个方面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进行归纳总结。继而对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交流内容与丝绸之路陕西段的线路变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梳理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沿革以及不同时期线路上交流输入及输出的不同内容,同时理清陇关道与萧关道两条主干道及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的次要道路。基于对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交流内容、线路变迁的分析研究,得到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作用,结合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自上而下归纳整理得到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四条历史文化价值:(1)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2)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3)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4)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最后在省域范围内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识别判定工作,构建“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真实性与关联性分析,补充完善丝绸之路陕西段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最终得到:(1)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创发展”系列遗产;(2)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商贸往来”系列遗产;(3)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传播”系列遗产;(4)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张能,武廷海,王学荣,王彬[5](2020)在《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空间是承载历史文化资源的国土空间。以历史文化空间为载体,促进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研究阐释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体系,提出对我国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价值评估的思路;进而搭建全国历史文化资源空间信息平台,开展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阐明我国重要历史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支撑全国和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及创新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机制。

向远林[6](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石磊[7](2020)在《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法治基础——写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征集公众意见之际》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名单公布,传统村落保护再次受到各方广泛的关注。保护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保护"的基本原则,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应将整体保护传统村落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征集公众意见之际,笔者建议在《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章节加入相关法条,列明保护传统村落的整体乡村景观,并建议将《传统村落乡村景观保护条例》的制定工作提上日程。

谢漪[8](2020)在《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 ——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长久以来,对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大都偏重于村庄物质聚落,而忽视聚落与外围自然环境区域的关系研究。在工业化与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空间及水乡景观都面临着多种威胁和挑战。为了揭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本文聚焦于珠三角水乡地区,并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实证案例展开研究,探讨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特色,分析了不同类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挑战,并针对昌教水乡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空间演变进行详细探究,揭示其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昌教村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思路与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是人工聚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其村落的文化生态特色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聚落中的人工物质空间上,也体现在核心聚落外围的自然生态空间上;第二,不同类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面临的保护挑战有所区别,其中城郊型水乡聚落既不像城中型聚落一般完全失去了村落外围的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也不像远郊型聚落一样远离城镇建成区,受城镇化浪潮的影响小。城郊型水乡聚落面临着城镇化的首要冲击,其聚落与环境的保护发展需求尤为迫切;第三,本文通过Arc GIS与Fragstats分析,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景观水平指数两个层面对昌教村的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村域层面,昌教村传统的自然生态空间发展受到制约与侵蚀,村落水乡空间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深;在传统聚落区层面,传统村居、河涌水系等空间的景观优势度不断下降,新建村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整体聚落的破碎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第四,目前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习惯性地将保护范围聚焦在以人工建造系统为主的传统聚落区,而忽视了对外围大面积水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缺少村落层面细致的保护与实施规划,相关规划难以跟进实现,也是影响水乡文化生态保护乃至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五,本文提出了聚落环境一体化保护策略、完善水乡聚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水乡聚落的更新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品质治理制度、完善聚落文化生态保护的考核与监督工作等策略。通过针对性策略的提出,对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也希望对同类城郊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李博[9](2020)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针对该省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湖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省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已开发出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旅游资源亟待挖掘。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亟需对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素及旅游开发潜力展开研究。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探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助熵权法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文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区;市州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在区县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在全省75个县市区,其中11个县市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不少于20个;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分布带的走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地区,还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态势。(2)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地貌、植被盖度、河流水系、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高级景区等是重要的外部推手,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影响较为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较广,全省79个县市区内明显分布着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二级潜力区位于一级潜力区的外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45个县市区内,即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且一级潜力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沿路”、“沿河”等空间分布规律。(3)为保护和发展湖南省传统村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等建议。

勾娜[10](2020)在《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街区是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现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等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也是颇值得注意的。本文选择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七个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即长沙市太平街、潮宗街,岳阳市洞庭南路、陆城南北正街,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沙湾历史街区,永州市柳子街。本文在界定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各街区及其资源,认为其历史文化、教育、科学价值,是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其次,从理念影响、价值驱动、需求推动的角度论述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再次,从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认为其开发利用模式有两种:政企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其中,政企主导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永州柳子街)和企业主导型(凤凰古城历史街区和沙湾历史街区);政企合作型可分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型(长沙太平街、潮宗街和岳阳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政府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型(岳阳陆城南北正街)。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行阐述,并总结了这些街区开发利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本文综合考察,认为七个街区的开发利用有如下问题: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协调;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针对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趋势,为问题解决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从开发利用入手,为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批 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批 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1.1.2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旅游
        1.1.3 旅游影响下乡村公共空间问题日益凸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3.3 国外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
        1.3.4 国内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
    1.4 相关概念阐述
        1.4.1 乡村旅游
        1.4.2 乡村旅游重点村
        1.4.3 乡村公共空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旅游及公共空间基础研究
    2.1 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2.1.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2.1.2 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1.3 京津冀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势
        2.1.4 京津冀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不足
    2.2 乡村旅游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分析
        2.2.1 旅游资源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2.2.2 游客需求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2.3 经典案例分析
        2.3.1 日本群马县水上町
        2.3.2 美国田纳西州黑莓牧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基本概况
    3.1 京津冀地区基本概况
        3.1.1 京津冀地区自然环境
        3.1.2 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资源
    3.2 京津冀地区旅游重点村概况
        3.2.1 分布情况
        3.2.2 产业类型
    3.3 京津冀地区旅游重点村空间特征
        3.3.1 村落选址
        3.3.2 村落布局
        3.3.3 路网肌理
        3.3.4 公共建筑
        3.3.5 节点空间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共空间案例分析
    4.1 案例选取分析
    4.2 北沟村
        4.2.1 村落概况
        4.2.2 旅游资源概况
        4.2.3 空间结构
        4.2.4 公共空间分析
    4.3 柳沟村
        4.3.1 村落概况
        4.3.2 旅游资源概况
        4.3.3 空间结构
        4.3.4 公共空间分析
    4.4 郭家沟村
        4.4.1 村落概况
        4.4.2 旅游资源概况
        4.4.3 空间结构
        4.4.4 公共空间分析
    4.5 李家庄村
        4.5.1 村落概况
        4.5.2 旅游资源概况
        4.5.3 空间结构
        4.5.4 公共空间分析
    4.6 案例总结
        4.6.1 案例经验
        4.6.2 案例不足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探讨
    5.1 设计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地域性原则
        5.1.3 人本性原则
        5.1.4 生态性原则
    5.2 设计目标
        5.2.1 序列性空间
        5.2.2 乡土性空间
        5.2.3 多样性空间
        5.2.4 共生性空间
    5.3 设计要点
        5.3.1 交通空间
        5.3.2 公共建筑
        5.3.3 节点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讲好中国故事”与住建部课题的提出
        1.1.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关于黄河文化研究
        1.3.2 关于文化遗产研究
        1.3.3 关于黄河文化遗产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黄河文化内涵认知
    2.1 孕育黄河文化的自然环境
        2.1.1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1.2 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壤
        2.1.3 黄河水系支流
    2.2 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
        2.2.1 黄河文化的起源阶段
        2.2.2 黄河文化的形成
        2.2.3 黄河文化的鼎盛时期
        2.2.4 黄河文化的迟滞与式微时期
        2.2.5 黄河文化的挑战与再生时期
    2.3 黄河文化区分布
    2.4 黄河文化本质
        2.4.1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
        2.4.2 黄河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脉”
        2.4.3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2.5 黄河文化构成
        2.5.1 根祖文化
        2.5.2 中心文化
        2.5.3 农耕文化
        2.5.4 治黄文化
        2.5.5 红色文化
    2.6 黄河文化的属性特征
        2.6.1 连续性
        2.6.2 根源性
        2.6.3 正统性
        2.6.4 包容性
        2.6.5 创新性
    2.7 小结
3 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构成研究
    3.1 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
    3.2 陕西黄河文化历史发展沿革
        3.2.1 陕西黄河文化起源
        3.2.2 陕西黄河文化的发展
        3.2.3 陕西黄河文化的鼎盛
        3.2.4 陕西黄河文化的衰退
        3.2.5 陕西黄河文化再生
    3.3 陕西黄河文化内涵研究
        3.3.1 根祖文化
        3.3.2 中心文化
        3.3.3 农耕文化
        3.3.4 治黄文化
        3.3.5 红色文化
    3.4 小结
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
    4.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方法
    4.2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梳理逻辑
        4.2.1 按文化构成要素分类
        4.2.2 体现黄河文化的连续性
        4.2.3 以黄河文化的根源性、主干性为核心
    4.3 遗产载体梳理范围
        4.3.1 时间范围
        4.3.2 空间范围
        4.3.3 载体范围
    4.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清单
        4.4.1 “根祖文化”系列遗产
        4.4.2 “中心文化”系列遗产
        4.4.3 “农耕文化”系列遗产
        4.4.4 “治黄文化”系列遗产
        4.4.5 “红色文化”系列遗产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认知黄河文化内涵
        5.1.2 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
        5.1.3 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建立黄河流域共同体的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工作
附录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信息汇总表
附录2 图录
附录3 表录
致谢

(4)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丝路故事”是“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
        1.1.2 丰富的历史遗产共同支撑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指导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遗产研究领域价值认知演变
        1.4.2 文化线路相关理论
        1.4.3 丝绸之路相关研究
        1.4.4 丝绸之路陕西段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1.5.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1.6 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与整体价值认知
    2.1 丝绸之路历史脉络梳理
        2.1.1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2.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初步发展
        2.1.3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步入黄金时代
        2.1.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2.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认知
    2.3 丝绸之路价值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学者对丝绸之路价值的研究
        2.3.2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突出普遍价值
    2.4 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
        2.4.1 政治交往之路
        2.4.2 经济贸易之路
        2.4.3 文化交流之路
        2.4.4 民族交融之路
    2.5 小结
3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3.1 丝绸之路陕西段自然地理环境
    3.2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沿革
    3.3 丝绸之路陕西段线路变迁
        3.3.1 开通及初发展阶段
        3.3.2 兴盛繁荣阶段
        3.3.3 逐渐衰退阶段
    3.4 丝绸之路陕西段发生的交流内容
        3.4.1 两汉时期
        3.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3.4.3 隋唐时期
        3.4.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
    3.5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作用
        3.5.1 政治管理方面
        3.5.2 经济贸易方面
        3.5.3 文化传播方面
        3.5.4 社会交流方面
    3.6 立足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陕西段历史文化价值认知
        3.6.1 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3.6.2 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
        3.6.3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
        3.6.4 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
    3.7 小结
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4.1 “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构建
        4.1.1 构建理论
        4.1.2 框架构建
    4.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原则
        4.2.1 真实性
        4.2.2 关联性
    4.3 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分析
        4.3.1 真实性分析
        4.3.2 关联性分析
        4.3.3 遗产分析结果
    4.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
        4.4.1 “开创发展”系列遗产
        4.4.2 “商贸往来”系列遗产
        4.4.3 “宗教传播”系列遗产
        4.4.4 “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4.5 小结
5 结语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
    5.4 遗产保护规划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件1 图目录
附件2 表目录
附录3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分析结果表
致谢

(6)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3.2.1 远古的呼唤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5.1.3 景观意象提取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 ——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
        1.1.2 快速城镇化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要素的保护挑战
        1.1.3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要素保护带来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域与实证案例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传统村落概念解析
        2.1.2 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等的关系
        2.1.3 村落空间形态概念解析
    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2.1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进展
        2.2.2 快速城市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
        2.2.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2.2.4 基于Citespace的岭南水乡相关研究态势分析
    2.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特色与保护挑战
    3.1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3.1.1 岭南水乡概念介绍
        3.1.2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3.2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形态类型
        3.2.1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聚落的形成
        3.2.2 岭南水乡村落的形态类型
    3.3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特色与价值
        3.3.1 自然生态系统特色与价值
        3.3.2 人工建造系统特色与价值
        3.3.3 民俗文化系统特色与价值
    3.4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挑战
        3.4.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挑战
        3.4.2 不同类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挑战分析
        3.4.3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文化生态特色与价值
    4.1 昌教村概况与历史沿革
        4.1.1 昌教村区位地理环境
        4.1.2 昌教村社会经济概况
        4.1.3 昌教水乡聚落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4.2 昌教村文化生态要素与空间构成
        4.2.1 自然生态系统
        4.2.2 人工建造系统
        4.2.3 民俗文化系统
    4.3 昌教村文化生态空间特色与价值
        4.3.1 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特色与价值
        4.3.2 人工建造系统的空间特色与价值
        4.3.3 民俗文化系统的空间特色与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昌教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空间演变
    5.1 昌教村土地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5.1.1 昌教村土地利用现状
        5.1.2 昌教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5.2 昌教村域空间演变与景观破碎度
        5.2.1 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5.2.2 用地类型变迁分析:日趋衰弱的传统水乡风貌
        5.2.3 指数演变分析:乡村景观复杂化程度与破碎化日益严重
        5.2.4 村域空间演变的动力因子分析
    5.3 昌教传统聚落区空间演变与景观破碎度
        5.3.1 用地类型变迁:逐渐凋零的传统聚落风貌
        5.3.2 建筑高度变迁:趋于密集压抑的空间感受
        5.3.3 指数演变分析:传统村居逐步失去优势景观地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评价与保护问题
    6.1 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评价
        6.1.1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评价
        6.1.2 人工建造系统保护评价
        6.1.3 民俗文化系统保护评价
    6.2 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问题
        6.2.1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问题
        6.2.2 人工建造系统保护问题
        6.2.3 民俗文化系统保护问题
    6.3 昌教村文化生态空间演变驱动因素
        6.3.1 区位因素
        6.3.2 经济因素
        6.3.3 社会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思路与策略
    7.1 相关规划检讨与反思
        7.1.1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
        7.1.2 《顺德区杏坛镇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7.1.3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昌教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规划(2006-2020)》
        7.1.4 岭南水乡“桑基鱼塘”恢复性保护案例:佛山市南海区“渔耕粤韵文化产业园”的规划与反思
    7.2 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思路与重点
        7.2.1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可能的保护利用途径:在乡村文化生态体系重构中创造土地利用增值空间
        7.2.2 聚落空间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思路
        7.2.3 重视更新建设中的水乡文化传承
        7.2.4 重视保护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品质
    7.3 昌教村文化生态保护策略
        7.3.1 打造多元产业融合的岭南水乡保护发展示范区
        7.3.2 推行聚落环境一体化的保护策略
        7.3.3 完善水乡聚落的更新建设管理机制
        7.3.4 完善生态环境品质治理制度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究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昌教村访谈名单
附录2 :昌教村大事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1.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区位
    2.2 自然地理
    2.3 社会经济
    2.4 交通网络
    2.5 旅游发展
        2.5.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概况
        2.5.2 旅游业发展概况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3.1 传统村落概况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3.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3.2.2 变异系数分析
    3.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3.3.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3.3.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3.3.3 网格维数分析
    3.4 湖南省传统村落市县分布特征
        3.4.1 市州分布特征
        3.4.2 县域分布特征
    3.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特征
    3.6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关联特征
        3.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4.1.1 湖南省旅游传统村落概况
        4.1.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4.1.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人文地理因素
    4.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
        4.2.1 评价指标确定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评价指标分级
        4.2.4 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
    4.3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3.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4.3.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
    5.1 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5.2 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
    5.3 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
    5.4 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
    5.5 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市场营销理论
第二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及文化资源分析
    第一节 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长沙市太平街及其文化资源
        二、长沙市潮宗街及其文化资源
    第二节 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岳阳市陆城南北正街及其文化资源
        二、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三、凤凰县沙湾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四、永州市柳子街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第三节 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
        二、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第三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用理念的影响
        一、国际社会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二、国内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第二节 实现历史街区经济价值的现实驱动
        一、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二、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
        一、社会生活需求的推动
        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推动
第四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模式
        一、政企主导型开发利用模式
        二、政企合作型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一、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二、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三、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特色
        一、保护街区文化遗产,体现遗产的公共属性
        二、发挥街区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化
        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四、整合开发遗产资源,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一、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
        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协调
        三、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
    第二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提升遗产管理效力,彰显开发模式的生命力
        二、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批 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共空间研究[D]. 吴兴晔.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D]. 刘霜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D]. 曹慧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J]. 张能,武廷海,王学荣,王彬.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0(01)
  • [6]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7]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法治基础——写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征集公众意见之际[J]. 石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 ——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D]. 谢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 勾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