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综述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综述

一、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成波[1](2021)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文中提出面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断流及萎缩等不可逆转的水环境恶化问题,亟需重点研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及补偿机制,以促进该区域河流水生态健康的恢复。基流保障是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但目前为止对基于生态效益和可接受经济损失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基流保障补偿量、基流保障补偿机制及补偿资金分担量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 4种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模型;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机制。本文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本文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水力学及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维持河流水沙平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质净化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适宜生态流速;结合3个适宜生态流速确定1个可以同时满足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基于3个河流生态保护目标耦合生态流速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非汛期的耦合生态流速范围为[0.39,0.46 m/s]和汛期耦合生态流速底限值为0.80 m/s;2)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为[5.66,7.42 m3/s],汛期河道生态基流底限值为21.69 m3/s;3)2000~2015年生态基流平均保障率为28.95%,不能达到政府部门要求的90%保障率。(2)将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别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计算了河流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价值,并将两个价值加和,当其总价值达到最大值时,生态服务功能需水量即为河道生态基流:计算基流保障的农业经济损失,将其划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经济损失,并在基流保障经济损失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变化区间划分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河道生态基流临界值的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结合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农业损失概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将河流水资源划分为生态基流和经济用水,分别计算了经济用水效益和生态用水价值,以前者作为后者的机会成本,结合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以渭河干流宝鸡段枯水年为例,结果表明: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化、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损失概率及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分别为该段河流流量的35.02%、21.59%及33.83%。(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定义、内涵、计算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河流考核指标定量化构建了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并在分析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非汛期适宜河道生态基流底限为5.66 m3/s;2)基于投入成本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为2.69亿元;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0.95亿元;4)上述两个补偿量差异较大原因是人们对基流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和外部性效应,本文以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主,符合现阶段生活水平。(4)利用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过程中不同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辨明了其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结合5种补偿途径的优缺点明确了补偿途径的最佳补偿方案;在补偿主体分享基流价值和其总价值比例的基础上建立了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模型;结合补偿主、客体、最佳补偿方案、补偿量及补偿资金分担量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机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2010年非汛期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补偿主体分别为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及渭南市政府,补偿客体为受损农户和灌区管理局;2)现金、智力和项目补偿的3者组合是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3)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分别为70.81%、22.84%和6.35%(陕西省(包含西安市和渭南市)、宝鸡市和咸阳市);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分别为0.67、0.22及0.06亿元。

伊丽[2](2021)在《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分析与补水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具有水陆相兼性和过渡性的一种独特生态系统,它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综合影响,湿地退化呈现普遍化、加速化和严重化的趋势,严重制约着区域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湿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制度保障。生态需水和生态补水是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两大核心问题,开展湿地生态需水与补水保障方案研究,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雄安新区高速城市化的建设背景下,以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核心,河流湿地作为生态恢复的纽带,分析白洋淀的生态水文过程演变,计算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情况,模拟分析不同生态补水方案下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情景,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采用统计学方法、趋势性检验分析方法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法等从白洋淀气象要素、水文要素和湿地结构类型进行演变规律的分析,主要结论为:白洋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潜在蒸散发量分别为509.2mm、883.8mm,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多年平均气温为12.55℃,年平均气温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以水位作为典型水文要素进行研究,确定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和适宜生态水位分别为5.89m和7.14m,确定了年内理想的水位变化过程;白洋淀湿地结构类型变化情况明显,具体表现为居民地面积不断增加、挺水植物面积减少、旱地和开阔水体波动变化。(2)通过构建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确定雄安新区发展阶段湿地生态保护目标,计算得到雄安新区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其中,河流湿地丰、平、枯水年生态需水量为19300.2×104m3/a、19366.5×104m3/a和19368.1×104m3/a。白洋淀生态需水量包括白洋淀生态耗水量和生境蓄存量,在丰、平、枯水年生态需水量为40312.8×104m3/a、44371.9×104m3/a和46407.8×104m3/a;受白洋淀生态蓄存水量的影响,白洋淀生态耗水量和生态需水量年内需水变化过程并不匹配。(3)充分挖掘雄安新区湿地多水源联合调配补水的潜力,构建不同水平年雄安新区湿地生态补水保障方案,基于水量平衡原理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年生态补水需求不同,丰水年考虑上游水库的联合调度补水的方案A2、平水年综合考虑上游水库联合调度、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案B4和枯水年在现有调引水工程的基础之上考虑了南水北调东线应急补水的方案C4基本满足雄安新区生态需水量、白洋淀年内水位变化过程和生态换水量保障需求。

万中宇[3](2021)在《京津冀层次化生态需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既是维持生命和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用水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用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掠夺性开采水资源的状况时有发生,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研究区域生态需水的层次化需求,对保障区域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京津冀生态环境现状出发,根据生态需水在不同年际间以及不同水平年的变化特性,提出了生态需水层次化概念,将生态需水分为最小需水、适宜需水和理想需水,阐述了不同层次生态需水的内涵。在具体计算对象上,分别从河道、水库、湖泊湿地三个方面对京津冀生态需水进行集成性计算,充分反映不同类别水生态系统的需水情况,有效表征了京津冀生态需水的总量。基于Google卫星影像和91卫图专属图层,在京津冀全范围内,测量了 40条主要干流及一级支流河道的河长、河宽数据,提取了 62个水库湖泊湿地现状下的水面面积,并分析了不同需水对象间的水量交换关系。绘制了京津冀区域主要水系河网图,有效解决了京津冀生态需水计算所需大量基础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采用河道生态需水计算功能法对河道生态需水进行分层次计算。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内河道最小、适宜、理想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4.18亿m3、45.20亿m3、58.27亿m3。采用湿地生态需水计算功能法对京津冀全区域内水库、湖泊湿地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内水库生态需水总量为3.97亿m3,主要湖泊湿地最小、适宜、理想生态需水总量分别为5.00亿m3、7.03亿m3、11.09 亿 m3。基于不同需水层次下的河道生态需水量、湿地生态需水量、河道湿地重复生态需水量,计算得到京津冀最小、适宜、理想生态需水总量分别为42.81亿m3、54.37亿m3、70.01亿m3。引入生态需水率指标,京津冀最小生态需水率为39%;适宜生态需水率为49%;理想生态需水率为63%。即在分别满足最小、适宜、理想生态需水的条件下,当地生态需水总量分别约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4成、5成、6成。研究结论可以为北方城市群区域生态需水估算提供参考性阈值。

贾子烨[4](2021)在《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生态流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水电站在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改变了下游河段的天然水文情势,在坝址~厂房之间易形成减脱水河段,影响下游河流生态环境。水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是维持水电站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研究分析水电站应下泄的最小生态流量对维持下游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流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水电站生态流量,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后,得到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推荐值,制定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标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取酉水街水文站作为观音峡水电站、黑峡子水电站、八仙园一级、二级水电站的参证站,选取升仙村水文站作为马家沟水电站、白果树水电站、狮坝水电站和双溪水电站的参证站。依据酉水街水文站1959~1998年和升仙村水文站1957~2002年实测径流资料,通过水文比拟法得到各水电站坝址处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不同频率年径流量和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流量。(2)选用水文学法中常用方法分别计算了观音峡水电站、黑峡子水电站、八仙园一级、二级水电站、马家沟水电站、白果树水电站、狮坝水电站、双溪水电站的生态流量。对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计算季节变化趋势明显的河道生态流量时,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Texas法的计算结果适用性较低。基流比例法和年内展布法的计算结果最为合理。(3)用传统水力学法中湿周法计算了观音峡水电站、黑峡子水电站、马家沟水电站和双溪水电站坝址断面处的生态流量。依据流域内珍惜保护鱼类,观音峡水电站选用秦岭细鳞鲑作为指示物种,黑峡子水电站选择川陕哲罗鲑作为指示物种,马家沟水电站以多磷铲颌鱼为指示物种,分别用不同的生态水力学法计算水电站在鱼类产卵期和非产卵期应下泄的生态流量。(4)邀请专家学者和水电站工作人员依据不同水电站的特性,对不同计算方法指示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加权平均得到观音峡水电站、黑峡子水电站、八仙园一级、二级水电站、马家沟水电站、白果树水电站、狮坝水电站、双溪水电站非汛期时生态流量推荐值为0.67m3/s、1.38 m3/s、1.42 m3/s、1.71 m3/s、2.02 m3/s、2.09 m3/s、2.37 m3/s、2.65 m3/s;汛期时生态流量推荐值分别为1.51 m3/s、2.66 m3/s、3.79 m3/s、4.54 m3/s、5.11 m3/s、5.99 m3/s、6.79 m3/s、7.10 m3/s。(5)在计算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时,当水电站坝址下游有生物需求时,可选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生态流量,当水电站坝址下游无生物需求时,可选用基流比例法计算生态流量。非汛期时各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标准应取多年平均流量的10%,汛期时各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标准可以以多年平均流量的20~30%为准。

檀月[5](2021)在《沙颍河周口断面生态流量核算及其闸坝调度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依赖性资源,也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组成部分,河流运动在物质交换、能量输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河流生态流量可作为水资源开发管控、优化调配以及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本依据,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维护河流的生态功能。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生活的飞速进步,河流生态用水面临威胁。目前,我国所拥有的闸坝数量居于世界第一,其在防治洪旱、保障供水、调度生态流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开展河流生态流量核算并利用闸坝调度进行保障对于维护水生态环境、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生态流量和闸坝调度方面的概念、方法和实践进行了综述;其次介绍了河流生态流量概念,对生态流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类,并选取了在我国较为常用的三类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此后,研究选取沙颍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周口断面作为核算断面,根据周口断面的特征和水文数据选取适用于沙颍河周口断面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即年内展布法、Qp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流量历时曲线法,采用以上四种计算方法进行沙颍河周口断面生态流量核算,同时将核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Tennant法将核算值与对照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这四种计算方法均适用于沙颍河周口断面的生态流量核算,其核算结果是合理的,该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推荐范围为4.3-8.9m3/s。最后,研究提出了在周口断面前和后设置重要控制闸坝从而实现周口断面生态流量调度的方案,并对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措施以及组织管理措施给出了相关建议,从而为该断面的生态流量保障提供了决策支持。本研究提出了沙颍河周口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推荐范围,并形成了沙颍河周口断面的闸坝调度措施建议,此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流域的生态流量核算提供方法参考,也可为相关部门保障生态流量的闸坝调度方案的制订给予借鉴。

赵芬,庞爱萍,李春晖,郑小康,王烜,易雨君[6](2021)在《黄河干流与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通过回顾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成果,从生态需水研究的研究对象及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了黄河干流和河口生态需水的研究现状和面临挑战。目前,有关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的生态需水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对黄河流域生态需水基础理论基本规律的认识相对清晰,但对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不统一,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黄河生态需水在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实践中难以达到预期结果。今后仍需在逐步积累的实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的生态需水研究,重点开展基于河流和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需水研究;基于生态-水文响应关系并综合其他保护目标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还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权衡以及未来水沙条件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寻求合理的能应用到实际水量配置方案中的生态需水量等。并将生态需水成果与黄河水量生态调度有效结合起来,在水量调度实践中予以论证。

熊泗军[7](2020)在《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调控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山区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一些山区河流原始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破坏,尤其是一些山区梯级小型引水式水电站的建设,导致大坝和电站厂房之间的河段出现脱(减)水现象,从而产生河流断流、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落实国家保护河流生态政策,恢复已遭到破坏的河流生态迫在眉睫,其中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合理设计配置河流的生态基流。因此,以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为例,开展生态基流调控保障研究,对保护五道沟河河流生态、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关于生态基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生态基流的概念、内涵及特性,并主要从优缺点和适用性两方面对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以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为例,结合已有的长系列实测水文资料,分别使用最小月平均流量法、流量历时曲线法、Tennant法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定量计算了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的生态基流,得到的结果分别为0.337m3/s、0.41m3/s、1.03m3/s。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最后确定五道沟河的生态基流为1.03m3/s。(3)采用实测年平均流量法、多年平均法以及典型年法对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的生态基流量进行盈缺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年际的年平均流量能全部满足五道沟河的河道生态基流量要求,其他年内的流量分析都表明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尤其非汛期(1月、2月、12月)缺水相对于汛期较严重。通过对元宝电站、蒸发渗漏、水质净化等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发现元宝电站的开发建设对生态基流影响显着。(4)选择发电效益最大化为调度目标,以生态基流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并选取典型年对调控模型进行求解。比较研究了电站调控、生态堰坝调控、电站调控和生态堰坝共同调控三种不同的生态基流调控保障措施,提出了保障生态基流量、经济效益合理、水资源科学调配的相应措施。

刘璐[8](2020)在《基于岸边带植物生境保护的汾河河道生态流量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引起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河道生态流量的大小在维系河道内不断流的同时,应能维持河道外一定功能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本研究以汾河干流为例,通过室内盆栽实验得出的植物对水流因子的响应情况,对兰村、义棠、柴庄三个断面沿程岸边带植物生长进行动态预测,最后计算出满足河道不同断面考虑岸边带植物生长需求的生态流量,为恢复岸边带植被生长提供一定帮助,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选取汾河干流岸边带常见的三种植物香蒲、水蓼、萎蒿,通过室内盆栽实验分析岸边带植物对水流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含水率为25%时植物生长情况最好,土壤质量含水率为15%时是可以维系植物生长的最低土壤水分,半淹是植物生长能承受的最大淹没程度,植物对水分胁迫具有一定的抗逆性。2对汾河干流主要断面进行水文分析,采用圣维南方程建立—维水流预测模型,预测了河道径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与实测结果比较,模型预测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汾河干流各断面区段的流量,为植物生长动态预测提供参照。将实验所得植物生长最小、最适宜、最大淹没深度对比河道实测平均断面水深,对植物动态生长进行预测,能够较准确的判断岸边带植物的生长情况。3基于常见方法和考虑岸边带植物生长法,计算了不同的河道断面兰村、义棠、柴庄的生态需水量。常见方法计算分别采用中位数法、7Q10法、年内展布法和多年月平均流量法四种方法,选取Tennant法评价较好的多年月平均流量作为各断面的生态流量。考虑岸边带植物生长法将多年月平均流量作为河道基流,以面积定额法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出选定断面河段沿程岸边带植物生长需水量,采用Thornthwaite公式计算出选定断面河段沿程岸边带潜在蒸发量,最后综合考虑各子生态需水量,计算得出所求生态流量。4对比两种计算结果,考虑岸边带植物生长法计算的生态流量更能够满足植物关键生长期生长需水量,综合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结果为:兰村断面每个月生态流量(108m3)依次为:0.14、0.16、0.28、1.28、1.41、1.56、2.17、2.67、0.60、0.47、0.24、0.16;义棠断面每个月生态流量(108m3)依次为:0.42、0.43、1.19、2.91、4.77、6.07、6.78、6.93、2.23、1.41、0.53、0.38;柴庄断面每个月生态流量(108m3)依次为:1.03、0.92、1.63、4.10、4.67、5.13、7.63、9.20、3.66、2.23、1.23、1.01。

杜慧华[9](2020)在《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受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与气候变化等因素驱动,全球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水危机。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时程分配严重不均,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且大部分被弃入海。因此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实施洪水资源利用,把汛期部分洪水转化为可被利用的水资源,增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矛盾,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洪水资源利用的本质是实现“灾害水”向“资源水、生态水”的转化,是一种尽可能多的将汛期洪水转化为常规水资源的过程。由于洪水具有“利”“害”双重属性,因此在进行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时,需要综合协调流域用水需求与防洪安全、平衡效益与风险而适度开发。尽管洪水资源利用概念提出及大规模研究始于21世纪初,但已有成果大多集中在开发利用技术上,尚未在流域洪水资源适度开发理论及其潜力评价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以承担适度风险,获得最大洪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出发点,在探讨流域洪水资源适度利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洪水资源适度潜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并在研究区进行了实例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洪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难以定量表征所能接受风险的适度性的问题,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理论。以流域出口的不同的洪水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剖析洪水资源特性及其要素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利用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洪水资源适度开发利用概念模型,并利用KKT优化条件,分析了洪水资源利用中开适度开发利用的判断条件。(2)针对利用资源量的概念表征洪水资源潜力存在缺陷的问题,建立了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的计算框架。基于洪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及内涵,分析了影响洪水资源潜力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适度开发利用判断条件,提出协调供需双侧变化和平衡风险效益影响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的具体计算方法。(3)为科学评估流域洪水资源利中的风险,提出了基于高维Copula函数的流域整体设计洪水与地区组成计算模型及求解策略。利用高维非对称嵌套Copula函数表征了流域洪水的响应关系;并针对求解高维Copula函数现有方法的结果稳健性不足的劣势,提出了降维求解思路和智能计算方法。(4)基于洪水资源适度潜力计算框架和方法,以沭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实例验证。根据研究区域内水利工程及其运行管理特点构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模拟模型,论述了洪水调控能力与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洪水调控能力与洪水资源利用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流域出口的弃水减少量和调节期结束时水库库容增加量为效益增量判别指标,以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的超标准水量作为风险增量判别指标,对流域适度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适度潜力为年均1818万m3。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艾亚迪[10](2020)在《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规则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完善和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发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运行中的生态环境效应。通过调整和优化现有水利工程调度方式,统筹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竞争性用水矛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与和各行业竞争性用水矛盾日趋严峻,导致了河道外生产生活用水大量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造成一些河流水系出现断流、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衰退等问题。为此,选择以“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规则优化研究”为重点,分析和探讨我国北方河流生态保护目标,构建北方河流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规则优化模型,分析和提出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方案,旨在通过调整和优化闸坝调度规则来满足河流生态用水需求,为落实“河长制”和深化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北方河流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针对北方河流开发利用程度高、河流丰枯差异大的现实情况,设置生态水量管理分阶段目标,构建北方河流“生态水量、保证率”双控管理指标体系,提出面向北方河流的生态水量推荐计算方法。(2)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设计。基于M-5型调度规则,在传统闸坝供水调度线的基础上,把河道内生态用水户作为独立用水户,设置相应的限制供水线,拟定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图,在传统的调度规则的基础上,设计增加考虑河道内生态用水需求的调度规则。(3)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优化模型构建。以河流“生态水量、保证率”双控管理指标作为生态调度目标,构建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人工智能算法(NSGA-Ⅱ)求解,通过多方案比选,给出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和调度方案推荐系列结果,为实现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提供依据。(4)实例应用。以青岛市大沽河为应用实例,根据大沽河区域特点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结合现状及未来全市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调整优化情况,明确大沽河生态水量管理目标,建立大沽河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通过概化各类水利工程、供水单元、生态控制断面之间拓扑关系,构建基于生态需水的大沽河闸坝调度规则优化模型,分析各水平年不同情景下闸坝调度方案;通过综合比选,给出不同水平年大沽河闸坝推荐调度方案及调度效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优化模型,能够给出合理有效的闸坝调度规则,提高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可为调整闸坝调度规则和优化闸坝调度运行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二、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道生态基流定义
        1.2.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1.2.4.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机制
        1.2.5. 河道生态基流管理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状况
    2.1. 研究区域
    2.2. 基础数据
        2.2.1. 区域水资源量
        2.2.2. 气候状况
        2.2.3. 河流泥沙
        2.2.4. 社会经济
        2.2.5. 行业用水
        2.2.6. 土地利用
        2.2.7. 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2.3. 宝鸡峡塬上灌区概况
    2.4.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基于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1. 河流生态保护目标选择
    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2.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3.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3.2.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3.2.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3.3.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3.3.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3.3.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3.3.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流速
        3.3.5.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
        3.3.6. 结果合理性分析
        3.3.7. 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现状评价
    3.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价值最大和可接受损失保障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1.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4.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1.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4.2. 不同类型经济用水效益计算方法
        4.2.1. 工业用水效益
        4.2.2.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
        4.2.3. 其他经济用水效益
        4.2.4. 不同经济用水的总效益
    4.3. 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3.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4.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3.3. 渭河干流宝鸡段的河道生态基流
    4.4.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4.1. 优先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农业经济损失评估
        4.4.2.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4.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4.5. 基于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5.1.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5.2.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及其价值的拟合曲线
        4.5.3.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与农业灌溉用水的拟合曲线
        4.5.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4.6. 四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5.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5.1.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5.1.2. 渭河干流宝鸡段适宜河道生态基流
    5.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5.2.1. 计算模型理论基础分析
        5.2.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
    5.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
        5.3.1. 基于成本投入的农业补偿量
        5.3.2.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
    5.4. 本章小结
6.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6.1.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6.1.1. 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6.1.2.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主体分析
        6.1.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客体分析
    6.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6.2.1. 生态补偿途径的划分
        6.2.2. 基于生态补偿途径的补偿量计算模型
        6.2.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6.2.4. 渭河干流宝鸡段多种生态补偿方案
    6.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方法
        6.3.1. 不同层次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6.3.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6.3.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6.3.4.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
    6.4. 渭河干流宝鸡段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6.4.1. 河流生态基流服务功能影响范围界定
        6.4.2.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6.4.3.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分析与补水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1.2.2 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1.2.3 湿地生态补水研究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雄安新区湿地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动植物资源
    2.2 工程概况
        2.2.1 水利工程概况
        2.2.2 防洪工程概况
        2.2.3 调引水工程措施
    2.3 水质概况
    2.4 土地利用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洋淀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分析
    3.1 数据的收集
    3.2 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分析方法
        3.2.1 线性回归法
        3.2.2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3.2.3 湖泊生态水位确定方法
        3.2.4 水位变化过程评价指标
        3.2.5 遥感影像的提取及验证
    3.3 白洋淀气象要素演变分析
        3.3.1 降水量演变分析
        3.3.2 潜在蒸散发量演变分析
        3.3.3 气温演变分析
    3.4 白洋淀水文要素演变分析
        3.4.1 历史水位演变分析
        3.4.2 水位时期的划分
        3.4.3 生态水位的确定
        3.4.4 年内水位变化过程分析
    3.5 白洋淀湿地结构演变分析
        3.5.1 湿地结构类型
        3.5.2 湿地结构变化分析
        3.5.3 湿地结构转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计算
    4.1 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2 湿地生态需水的内涵
        4.2.1 湿地生态需水基本内涵
        4.2.2 湿地生态需水的影响因素
    4.3 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的构建
        4.3.1 模型的结构
        4.3.2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4.4 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计算
        4.4.1 生态目标的确定
        4.4.2 典型年的选取
        4.4.3 生态需水计算参数的选取
        4.4.4 河流湿地生态需水计算
        4.4.5 白洋淀生态需水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雄安新区湿地生态补水保障研究
    5.1 生态补水的概念及内涵
        5.1.1 生态补水概念
        5.1.2 生态补水保障原理
        5.1.3 生态补水保障目标
    5.2 雄安新区湿地来水情况
        5.2.1 天然来水
        5.2.2 再生水
        5.2.3 生态补水
    5.3 雄安新区湿地生态补水保障分析
        5.3.1 生态补水要素分析
        5.3.2 生态补水方案的设置
        5.3.3 生态补水方案保障结果分析
    5.4 建议与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京津冀层次化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需水的概念
        1.2.2 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
    1.3 研究不足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及其层次化生态需水
    2.1 研究区域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京津冀社会经济概况
        2.1.3 京津冀水资源概况
    2.2 京津冀主要水系划分
        2.2.1 主要水系划分
        2.2.2 季节性河流
    2.3 京津冀水库湖泊湿地分布
    2.4 生态需水内涵与层次的界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生态需水计算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河道基础数据测绘
        3.1.2 河道外基础数据测绘
        3.1.3 气象数据处理
    3.2 计算方法
        3.2.1 河道生态需水功能法
        3.2.2 水库湖泊湿地生态需水功能法
    3.3 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
        3.3.1 河道各类生态需水计算
        3.3.2 同水系河道水量交换关系
        3.3.3 京津冀河道生态需水总量
    3.4 水库湖泊湿地生态需水计算
        3.4.1 水库生态需水计算
        3.4.2 湖泊湿地生态需水计算
    3.5 河道与湖泊湿地水量交换关系
    3.6 京津冀生态需水总量计算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化区域生态需水计算对比研究
    4.1 生态需水结果的合理性讨论
        4.1.1 北运河生态需水
        4.1.2 相关文献计算结果
    4.2 京津冀生态需水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生态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1.2.1 生态流量的概念
        1.2.2 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
        1.2.3 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1.2.4 陕西省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2 气候气象
    2.3 生态环境
        2.3.1 植物
        2.3.2 动物
        2.3.3 水生生物
    2.4 流域水电站概况
    2.5 水文站概况
第三章 湑水河流域径流分析
    3.1 参证站选择
    3.2 参证站径流分析
        3.2.1 年径流频率计算
        3.2.2 最枯月平均流量频率计算
        3.2.3 径流年内分配
    3.3 各水电站径流分析计算
        3.3.1 多年平均径流量
        3.3.2 不同频率年径流量
        3.3.3 最枯月平均流量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文学法的生态流量分析计算
    4.1 水文学方法简介
    4.2 计算方法选取
    4.3 生态流量计算
        4.3.1 Tennant法
        4.3.2 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
        4.3.3 基流比例法
        4.3.4 Texas法
        4.3.5 年内展布法
    4.4 计算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力学法的生态流量分析计算
    5.1 水力学方法简介
    5.2 典型水电站概况
    5.3 减脱水河段的影响
        5.3.1 对下游用水的影响
        5.3.2 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5.3.3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4 断面选取
    5.5 指示物种选取
    5.6 计算方法选取
    5.7 生态流量计算
        5.7.1 湿周法
        5.7.2 生态水深~流速法
        5.7.3 生态水力半径法
    5.8 小结
第六章 生态流量综合分析
    6.1 方法概述
    6.2 调查问卷情况
        6.2.1 调查主要内容
        6.2.2 调查问卷发放及数据处理
    6.3 计算结果综合分析
        6.3.1 非汛期生态流量分析
        6.3.2 汛期生态流量分析
    6.4 梯级水电站生态流量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沙颍河周口断面生态流量核算及其闸坝调度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河流生态流量概念与计算方法
    2.1 河流生态流量概念
    2.2 河流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2.2.1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介绍
        2.2.2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类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沙颍河周口断面生态流量核算
    3.1 沙颍河流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水资源条件概况
    3.2 周口断面及沙颍河生态流量调度保障目标
    3.3 周口断面生态流量核算
        3.3.1 年内展布法生态流量核算
        3.3.2 Qp法生态流量核算
        3.3.3 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生态流量核算
        3.3.4 流量历时曲线法生态流量核算
    3.4 周口断面核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3.4.1 核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3.4.2 核算结果与对照值的对比分析
        3.4.3 周口断面最小生态流量推荐范围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沙颍河周口断面闸坝调度措施研究
    4.1 闸坝调度机理
    4.2 闸坝调度模型
    4.3 闸坝调度措施
    4.4 监测和预警措施
    4.5 组织管理措施
        4.5.1 确定原则
        4.5.2 保障措施
        4.5.3 管理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黄河干流与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
    1.1 研究区域
    1.2 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
2 黄河干流和河口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2.1 黄河干流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2.2 黄河河口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2.3 不同研究方法优缺点
3 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存在的不足
    3.1 维持生态系统完整和功能的生态需水研究不足
    3.2 对黄河生态需水量时空特异性的认识不足
    3.3 对黄河生态需水量结果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较少
4 结论及展望

(7)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调控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生态基流研究现状
        1.2.2 国内生态基流研究现状
        1.2.3 生态基流调控保障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生态基流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相关概念辨析
    2.2 生态基流的内涵与特性
    2.3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研究
        2.3.1 国外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2.3.2 国内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2.4 国内外生态基流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2.4.1 各种计算方法比较及优缺点分析
        2.4.2 外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差异性分析
    2.5 小结
3 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的计算及确定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水文气象
    3.2 五道沟河河道特征及生态环境功能分析
        3.2.1 五道沟河河道特征
        3.2.2 五道沟河主要功能
        3.2.3 五道沟河生态环境现状
    3.3 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计算
        3.3.1 最小月平均流量法计算生态基流
        3.3.2 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生态基流
        3.3.3 Tennant法计算生态基流
    3.4 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量计算结果讨论
    3.5 小结
4 五道沟河生态基流的影响因素及盈缺分析
    4.1 河道生态基流量的盈缺分析
        4.1.1 实测年平均流量与生态基流量的对比
        4.1.2 多年平均法和典型年法分析五道沟河生态基流盈缺情况
    4.2 水电站对生态基流量的盈缺影响
        4.2.1 元宝电站概况
        4.2.2 元宝水电站对生态基流的影响
    4.3 蒸发渗漏及水质对生态基流量的盈缺影响
    4.4 其他因素的影响
    4.5 小结
5 生态基流的调控与保障措施探讨
    5.1 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的调控方法及途径
    5.2 元宝水库生态调度模型
        5.2.1 基本概念
        5.2.2 模型建立
        5.2.3 模型约束条件
        5.2.4 模型算法优化
    5.3 模型求解
    5.4 生态基流的保障措施研究
        5.4.1 生态工程和电站调度共同作用
        5.4.2 生态工程措施单独作用
        5.4.3 加强水库联合调度
        5.4.4 完善水资源监督与管理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研究工作
致谢

(8)基于岸边带植物生境保护的汾河河道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需水研究现状
        1.2.2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研究现状
        1.2.3 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计算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岸边带植物对水流因子响应的室内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植物和土壤
        2.1.2 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水分及胁迫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2.2.2 土壤水分及胁迫对植物株高的影响
        2.2.3 土壤水分及胁迫对植物活叶片数的影响
        2.2.4 土壤水分及胁迫对植物植物最大叶片长度的影响
        2.2.5 土壤水分及胁迫对植物植物干重的影响
        2.2.6 土壤水分及胁迫与植物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汾河干流水文水环境及岸边带植物生长预测
    3.1 汾河流域概况
    3.2 水文分析
    3.3 一维水流模型
        3.3.1 一维水流模型及其解析解
        3.3.2 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3.4 植物生长动态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流-植物响应关系的汾河干流生态需水研究
    4.1 汾河干流基本生态需水量计算
    4.2 汾河干流岸边带植物生态需水量计算
    4.3 汾河干流岸边带蒸发需水量
    4.4 基于水流-植物响应关系汾河干流生态需水量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1.3.2 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
        1.3.3 洪水资源潜力评价
        1.3.4 研究进展评述
    1.4 问题剖析
        1.4.1 洪水的资源特性
        1.4.2 洪水资源利用内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水资源系统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河流水系
        2.1.2 水利工程
    2.2 基本资料
        2.2.1 降雨资料
        2.2.2 径流资料
    2.3 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2.3.1 数据与方法
        2.3.2 降水时间特征
        2.3.3 降水空间特征
        2.3.4 日降水集中指数
    2.4 流域需水分析
        2.4.1 最小生态需水
        2.4.2 农业需水
        2.4.3 跨流域调水
    2.5 小结
3 基于最可能地区组成的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
    3.1 概述
    3.2 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框架
    3.3 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理论
        3.3.1 Copula函数
        3.3.2 数学模型
    3.4 模型的构建方法
        3.4.1 边缘分布函数选择
        3.4.2 Copula函数选择
    3.5 模型在复杂流域中的应用
        3.5.1 智能优化算法的整体求解
        3.5.2 二维Copula函数的分层求解
    3.6 沭河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
        3.6.1 分区洪水边缘分布
        3.6.2 高维联合分布
        3.6.3 分层联合分布
        3.6.4 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
        3.6.5 整体设计洪水过程线
    3.7 本章小节
4 基于系统模拟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评价
    4.1 概述
    4.2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与效益模拟框架
    4.3 洪水资源利用中的风险与效益
        4.3.1 风险分析
        4.3.2 效益分析
    4.4 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模拟方法
        4.4.1 河道洪水演进
        4.4.2 水库调洪
        4.4.3 径流调节
    4.5 沭河流域应用分析
        4.5.1 模型框架
        4.5.2 相关参数
        4.5.3 现状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节
5 基于适度开发理论的洪水资源潜力评价
    5.1 概述
    5.2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
        5.2.1 洪水资源利用的适度性
        5.2.2 经济社会用水与洪水资源潜力
        5.2.3 适度潜力的概念辨析
    5.3 适度潜力评价框架与流程
        5.3.1 适度潜力评价框架
        5.3.2 适度潜力评价流程
    5.4 沭河流域洪水资源量
        5.4.1 洪水资源量
        5.4.2 洪水资源不可利用量
        5.4.3 洪水资源可利用量
        5.4.4 洪水资源现状利用量
        5.4.5 洪水资源理论潜力
    5.5 沭河流域洪水资源适度潜力
        5.5.1 流域洪水调控能力方案集
        5.5.2 效益与流域调控能力
        5.5.3 风险与流域调控能力
        5.5.4 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
    5.6 经济社会用水对洪水资源适度潜力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经历与成果

(10)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规则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2.2 生态调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河流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
    2.1 河流生态水量管理对象
    2.2 河流生态水量管理目标
    2.3 北方河流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2.3.1 构建原则
        2.3.2 管理指标
        2.3.3 构建流程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优化模型
    3.1 建模原则
    3.2 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
        3.2.1 闸坝调度规则基本形式
        3.2.2 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线设置
        3.2.3 基于生态需水的闸坝调度规则设计
    3.3 模型架构
        3.3.1 一般框架
        3.3.2 系统概化
        3.3.3 目标函数
        3.3.4 约束条件
        3.3.5 调度规则
    3.4 模型求解
        3.4.1 求解方法
        3.4.2 求解步骤
    3.5 方案比选
    3.6 小结
第四章 实例应用
    4.1 概况
        4.1.1 基本情况
        4.1.2 径流特征及演变情况
        4.1.3 河道断流情况
        4.1.4 问题诊断
    4.2 大沽河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
        4.2.1 生态控制断面选取
        4.2.2 生态保护目标确定
        4.2.3 生态水量管理指标确定
        4.2.4 生态水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4.3 基于生态需水的大沽河闸坝调度规则优化
        4.3.1 系统概化
        4.3.2 模型参数及输入条件
        4.3.3 情景设置
        4.3.4 调度方案比选
        4.3.5 方案调度效果展示
    4.4 大沽河闸坝推荐调度规则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在校期间获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D]. 成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雄安新区湿地生态需水分析与补水保障研究[D]. 伊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京津冀层次化生态需水研究[D]. 万中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生态流量研究[D]. 贾子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沙颍河周口断面生态流量核算及其闸坝调度措施研究[D]. 檀月.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黄河干流与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J]. 赵芬,庞爱萍,李春晖,郑小康,王烜,易雨君. 生态学报, 2021(15)
  • [7]五道沟河元宝电站段生态基流调控保障研究[D]. 熊泗军.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8]基于岸边带植物生境保护的汾河河道生态流量过程研究[D]. 刘璐.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9]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D]. 杜慧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基于生态需水的北方河流闸坝调度规则优化研究[D]. 艾亚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标签:;  ;  ;  ;  ;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