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造山川秀美新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凤[1](2021)在《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已经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愿景,这既是施政所指,也是民心所向。因此,全面系统总结习近平从知青时期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为研究对象,由绪论和六个章节对文章主题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形成过程、实践特点以及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第二至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分别论述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通过梳理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时期、浙江时期以及十九大以来的实践历程,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详细研究习近平关于美丽山川、美丽人居、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探索,以便于系统完整的掌握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脉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思想成长的范例,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思路,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步伐。第六章主要阐述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坚守人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和统筹谋划全局的实践特点,阐明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全人类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理论意义,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杨春艳[2](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指出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吴文丽[3](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 ——以富阳东梓关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极具价值的特殊类型,浙江省省内历史文化村落数量大、分布广,情况复杂且各具特色,将美丽乡村与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相结合,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重心应放在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创新活化方面。本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背景,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相关理论阐述、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以及具体案例分析,吸收其中优秀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依据传承与活化过程中各环节的重要程度与先后次序,结合系统论思想,归纳出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分步实施策略。分步实施策略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写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保障村民和游客基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文化村落中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村落资源要素的传承与活化是基础,写明了村落资源要素的类型,各资源要素的整合方式与活化方法;资源要素的串联驱动是关键,农业是驱动发展的基础,旅游是驱动发展的主要方式,“生态博物馆模式”、“田园休闲模式”、“互联网+模式”等都是将村落资源要素有效串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旅游发展模式,村落景观营造是驱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传承与活化成果的反馈修正是体系持续运转的保障,依靠村落考核监督、游客反馈、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以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村落富阳东梓关村为案例地,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东梓关村现状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分步实施策略的指导,针对东梓关村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整合与活化、驱动模式的应用(农业、旅游业、景观营造)、监督反馈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村落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结论认为,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对村落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与活化,通过农业、旅游业及景观营造等多种方式驱动发展,并通过不断反馈调整,实现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持续健康开展。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研究,为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与启示。
田涛[4](2015)在《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局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全国30多座城市都斥巨资重建古城,近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保护条例》也都明确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古城复兴规划编制方面尚且存在七个方面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以“保”为主的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建设的迫切性与文化沉淀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3)文化资源的“无形性”与城市价值兑现的“有形性”之间的矛盾;(4)文化资源的“散点性”与文化系统的“体系性”之间的矛盾;(5)古城特色品牌建设与千城一面的文化抉择之间的矛盾;(6)古城复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古城复兴规划方法缺失的矛盾;(7)保护规划编制容易与落实难的矛盾。古城复兴规划是城市规划行业践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路径和体系的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古城复兴为例,以“基础研究(问题梳理)-理论构建(哲学思辨)-文化梳理(基因凝炼)-空间规划(实证解析)-方法总结(理论完善)”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论证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GIS三维模拟等方法,对古城复兴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古城复兴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与解析,总结了我国在古城复兴理论构建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古城复兴的哲学解析,明确古城复兴的含义具体特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质,针对不同条件的古城,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挖掘古城文化基因,达到古城“生态、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空间、功能”的双三维动态耦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古城文化精神,构建古城特色空间风貌,激活古城产业功能活力,回归古城“天人合一”的永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借鉴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规划、有机疏散理论及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古城复兴思想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古城复兴中的“生态、历史与民俗”等三个文化维度的概念,搭建了文化锥形体模型;总结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搭建了古城复兴理论体系;再次,提出了基于古城文化资源梳理,运用层析分析法凝炼古城文化基因的方法;总结了古城复兴规划的定义、目标、流程、基本方法、空间规划体系及支撑系统,确立了从古城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城市文化基因凝炼——古城复兴规划目标及策略——古城功能及空间整合——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古城复兴支撑体系等一套完整的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明确了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包括宏观的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中观的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及文化廊道规划,微观的文化遗址公园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展示规划、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城墙景区展示规划、工业遗产活化规划、城市空间风貌分区管控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而,分析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安的文化资源,重点提出了西安的生态、历史及民俗文化基因,并在宏观结构模式,中观脉络模式,微观提炼符号方面进行了赋形,为在西安城市空间设计中传承或演绎西安城市文化基因奠定了基础。然后,论文提出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总体目标为“世界文化古都、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教育基地”;战略为“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策略为“古城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及搭建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并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引导、中观文化脉络控制及微观文化场景塑造”等三个方面搭建了西安的古城复兴空间构架;提出了西安城市管理“两套体系、三个层级、网格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并重、立体化、网格化的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最后,基于问题梳理、哲学思辨、基因凝炼、实证解析等,论文系统总结了古城复兴原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古城复兴策略:文化基因梳理方法及空间规划模式;古城复兴技术应对: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即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及八个阶段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具体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包括:(1)全面梳理古城文化资源,(2)分析文化资源现存的文化载体,(3)剖析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的高度,(4)构建城市文化基因库,(5)运用层次分析法凝炼具体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6)将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形式化,模式化,形成若干文化基因空间模块,(7)通过文化模块的运用组合实现文化单元的文化复兴;(8)出台古城复兴规划实施的导则或政策,并将规划管控内容融入法定程序,实现构建“天人合一”传统活力城镇的目标。论文对于古城复兴的时空结构理论搭建、古城复兴的文化基因凝炼方法及空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点学术观点,直接为西安古城复兴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古城复兴规划提供借鉴,有助于推动古城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持续进步。
孙央丽[5](2014)在《绿色的推动者——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绿化低碳事迹》文中研究说明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有会员1000多人,为了推动妇女参与环境保护,促进家庭与生态和谐发展,协会一直致力推动环保宣传教育,走进社区家庭。2006年2013年,本着改变从行动开始,直接深入基层一线的工作方式,在121个村庄(社区),3万余人参与了节能减排活动,成为节能节水,推动绿色生活,创建低碳家园的践行者。
于幸泽[6](2013)在《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是:现代的建筑造型基础教学及其训练方法。内容包括: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造型艺术教学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建筑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分析与实践训练方法教学研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建筑设计和造型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分析造型艺术和建筑设计在当代视觉艺术系统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强调建筑造型教学中要把“造型表达能力”与“创意思维设计能力”相互结合,发挥造型基础教学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教学本身研究,对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做了科学的分析,使建筑造型基础课程具有系统化和规律性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总结了中国建筑美术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目前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的弊端,同时比较发达国家建筑造型教学的先进内容,阐述造型基础教学对建筑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当下中国建筑造型基础教学应采取的教学思路。本文研究目标是通过造型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造型艺术中的“感性元素”,使他们认识到建筑设计不仅具有计划的形式美感,还有设计师“偶发”或“无意识”的艺术表现形式地渗入,打破了学生认为建筑设计就是服务性创新活动的浅层认识。在实践教学研究中,从实践教学和赏析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实例论述,把创意思维课程和色彩课程作为建筑造型实践教学的重点课程,并独立研发了系列创意思维课程和色彩应用课程,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实践的论证。艺术赏析教学方向重点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形态和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其教学宗旨是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建筑学生的当代艺术素养。本文在具体教学实践研究中,强调“艺术实践的感受过程”和“艺术观察事物的行为方法”,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着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培养而展开。通过系统的研究表明建筑造型基础教学是建筑基础教学的重点部分,是建筑内部整体教学“创新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成份.是激活学生的“感性素质”,培养他们艺术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最好途径。
李淼[7](2013)在《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新中国电影中非常独特的一种“类型”,它一方面以边疆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丰富了新中国电影的影像表现区间,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重塑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从而成为构建新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数量和样式繁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以云南少数民族为表现区间和主要内容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无疑是这其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中国大陆生产的,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影像表现区间,且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主要或次主要角色的电影(故事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分析、史论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电影学、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边疆想象、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分析其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叙事特征、美学风格,剖析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场域”中的权力纠葛关系,力图探究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怎样建构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形象,解析少数民族电影与边疆少数民族想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本质和内涵。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明选题的缘起、意义和价值,并对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从而确立本研究的范围、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流变,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分为“十七年”(1949——1966)、“新时期”(1978——1989)、“90年代”(1990——2001)、“新世纪”(2002——2012)四个阶段,探讨了各阶段内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演变轨迹,指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各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第二章借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从“异域想象”、“风情想象”、“少数民族形象想象”三个方面,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问题,并进一步借用空间文化理论,指出云南边疆想象是想象“乌托邦”与现实“异托邦”的空间意义生产。第三章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建构机制,电影文本投射出了“政治文化”、“中原文化”、“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族群身份的建构和认同的影响,并反映出了族群身份从内隐到突显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第四章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内蕴的文化隐喻,从“疾病隐喻”、“社会性别隐喻”两大方面,分析了云南影像叙事文本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中所起到的隐喻作用,从而阐明其文化建构意义。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扩展中国电影的文化地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为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身份起到了重要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与严格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相比,真正由云南少数民族创作者拍摄,真实反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并具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云南少数民族电影”还没有出现。云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张晨霞[8](2012)在《晋南帝尧传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帝尧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经过孔子等儒家思想的圣化,其“德”之精神得到传扬,他所开创的尧天舜日更成为中国古代理想政治生活的投影。帝尧传说具有高度的神圣性,通过历代社会的治道和实践,帝尧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符号,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由此形成了帝尧神圣文化的“大传统”。这一传统在区域社会中逐渐地方化,晋南将帝尧传说视为本地的传统资源,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构拟,将传说与地方风物、山水遗迹、风俗传统相结合,创造了帝尧文化的区域特色。帝尧传说植根于晋南生活之中,成为一个容纳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神圣秩序意义与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载体。帝尧传说与地方社会发生联系,其形成、展演与持续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民众通过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将传说与地方风物相结合,延续了帝尧传说的口头叙事传统,表现了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民众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分配、解释与命名,从而构筑了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神山圣水。在尧都区、翼城县、浮山县、洪洞县、绛县等区县形成的地域文化圈内,帝尧传说的分布状态和叙事主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众有时将传说与本地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威风锣鼓的源起、砂锅制作技艺等,增强了传说的表现力。帝尧传说已经融入了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节庆习俗方面,民众精英、香客与普通民众三个阶层的不同诉求,最终强化了晋南的尧王信仰。民众对庙宇神像的集体记忆、修庙时的禁忌、与大传统的冲突以及文化重建,都表明了他们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认知。地方学者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中介,特定的身份使他们成为尧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以乔忠延为代表的地方学者群体经过去神话化和功绩化,生产了真实而丰满的帝尧圣人,塑造了帝尧“国祖”、“文明始祖”的形象。他们以尧都平阳立论,通过追溯帝尧时代重现了临汾的过去圣地和历史中心地位。帝尧传说中体现的地域关系,不仅联结了临汾与周边区县,而且折射出临汾在这个晋南区域内的重要地位。在帝尧圣人与尧都圣地建构的基础上,地方学者从血缘、地域和尧文化主题三个方面使帝尧根祖化,创造性地发展了“圣人子孙”的身份,以此勾连起民众与帝尧、民众与本地、本地民众之间、帝尧与本地、外地民众与本地域等多重关系,为晋南烙印了“帝尧文化圣地”的地域标签。在面对外在的质疑和危机时,地方学者寻找了更加恰切的传说叙述模式,以演述的权力和自身的权威进行圣地建构。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力量、重塑神圣象征意蕴等实践方式,谋划了晋南地方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他们使权力政治与商业资本合谋,以追求旅游和经济效应为目标,将帝尧的传说内容及象征意义展演开来,具体体现为国家化、景观化、文化产业化,以期实现文化生产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更迭、相互的利益之争,导致尧文化传统建构的断裂,甚至出现危机。尽管如此,政府的积极建构使帝尧传说附加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得到传播,新的文化象征重新在地方话语中活跃起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借助国家话语,开发本地尧文化资源,谋求地方新的发展,然而单纯的经济意识将使政府陷入文化发展的困境之中。晋南地区的帝尧传说,在多主体多层次的神圣叙事过程中,努力建构了当地的圣地形象。
陆一波[9](2011)在《党报“主题报道”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题报道”是近年来党报涌现出的一种全新新闻实践。业界普遍认为,“主题报道”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主题报道”起到了传达党的主张、推动实际工作、动员组织群众及形成舆论强势等作用,已成为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新平台、新载体。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主题报道”展开深入研究:第一,通过对《人民日报》的检索,追溯“主题报道”兴起和流行的时问节点;并引入议程设置理论,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主题报道”作出全新定义。同时,从党报定位和功能出发,探讨党报开展“主题报道”的理论背景。第二,从“主题报道”的表现形式切入,研究“主题报道”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内容分析、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三份党报进行研究,从中看出党报“主题报道”的基本现状以及不同定位的党报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主题报道”特点。第三,从党报作为党的执政资源这一特殊属性出发,分析“主题报道”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同时分析新形势下开展“主题报道”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理念到方法提出“主题报道”创新、提升的路径。论文将通过对党报“主题报道”实践的研究分析,形成一定成果,以期对改进和提升党报“主题报道”有所裨益和启发。
郭茂全[10](2011)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西部散文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西部散文不仅表征着中国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建设,在民族精神的重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有李若冰、杨闻宇、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张昆华、凌渡、史小溪、刘志成、邢秀玲、冯艺、潘琦、庞俭克、郭文斌、马步升、梅卓、吴景娅、冯秋子、和谷、王蓬等。与中部、东部的散文相比,新时期西部散文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文化意蕴,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最后为结论。论文第一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首先确定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重点评述在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的论着中对西部散文的评价,归纳、总结现有的西部散文研究成果,探寻西部散文研究可能拓展的一些向度。第二章为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西部散文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至第四次文代会前为第一个时期,是当代西部散文发展的前期。第四次文代会后至当下为第二个时期,即西部散文的新时期。前期西部散文的思想表现与艺术探索影响了新时期的西部散文创作。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西部散文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审美特征。第三、四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即精神高原的坚守、生命意识的张扬、苦难意识的表达与边缘意识的书写。在政治热情消退与物质欲望膨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西部散文坚持和弘扬着散文的精神品性,守望和重铸着人类的精神高原。西部散文在理解生命、对话生命、与传达生命中自觉张扬着生命意识,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深切关怀。西部严酷的自然生态与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苦难的历史记忆促成了西部散文的苦难意识,道德净化、宗教悲悯与审美表现成为作家超越苦难的方式。西部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边缘文化特征,西部作家以边缘的身份和策略来对抗他者的歧视、阐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对话与理解。第五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中,乡土与城市成为西部散文表现的重要内容。西部散文展现了作家乡土记忆的形成,呈现着西部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阐明了西部乡土精神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散文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西部散文寻找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城市生活的困境,表达城市建设的理想,是作家对城与人关系思考的诗性呈现。第六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中国西部因其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西部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部作家有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他们倚重地域文化又寻求着超越,并主动调适着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改革开放后,赴国外参观考察与工作学习的经历不断拓展、刷新了西部作家的审美体验,西部域外散文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域外体验,西部作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中思考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第七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民族散文家是西部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追述民族历史、呈现民族文化、探寻民族心理、思考民族发展中表现出了自觉的族群观念,并在话语方式、抒情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西部女性散文家是“温柔”西部的体验者与表达者,其散文展现了西部女性的成长历程、情爱理想、身体意识、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生存中的各种困境,在建构情感世界时表现出自觉的性别意识。第八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西部是中国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西部散文家有着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各种生态文化资源的影响下,西部散文家呈现生态危机,表现生态理想,体现出守望绿色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怀。西部悠久的历史为散文家提供了丰厚的话语资源,他们阅读着历史文献,拜谒着历史遗迹,想象着历史人物的爱憎悲欢,以散文的形式反思历史、对话历史、表达历史,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在结论部分,论文总结、归纳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历程、精神特质及其文化意蕴,进一步阐明西部散文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西部散文的创作趋势,探讨西部散文的研究动向。
二、再造山川秀美新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造山川秀美新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分析法 |
3.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道家“天地大美”思想 |
2.儒家“善美合一”思想 |
3.佛家“万物平等”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和解”理论 |
2.马克思主义的“美的规律”理论 |
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毛泽东的环境保护理念 |
2.邓小平的协调发展理念 |
3.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
4.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二、初心萌发:初显保护环境意识 |
(一)保护环境观念的初立 |
1.对基层环境现状的切身体会 |
2.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真切体认 |
(二)积累基层生态环保经验 |
1.务实行动,投身陕北环境治理 |
2.多措并举,净化美化“高产脏县” |
三、施政福建:构建“生态强省” |
(一)关于建设秀美山川的的实践探索 |
1.发展特色风景,打造秀美景观 |
2.实施造林绿化,点亮“闽东之光” |
3.推动长汀治理,建设优美生态县 |
(二)关于建设优美舒适人居环境的实践探索 |
1.发动全民参与,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
2.深入基层一线,指导人居环境治理 |
(三)关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
1.明晰城市定位,建设“海上花园” |
2.制定发展规划,率先提出“城市生态建设” |
3.延续城市文脉,保持城市个性美 |
四、主政浙江:唱响“美丽浙江”主旋律 |
(一)奠定“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1.实施“千万工程”,统筹城乡发展 |
2.建设美村,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
(二)制定“绿色浙江”的建设目标 |
1.走在时代前列,力促环保工作 |
2.创新发展理念,造就秀美山川 |
3.革新实践方式,建节约型社会 |
五、大国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
(一)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正式形成 |
(二)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建设目标 |
1.建设美丽山川 |
2.建设美丽人居 |
3.建设美丽乡村 |
4.建设美丽城镇 |
六、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及重要意义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 |
1.坚守人民情怀 |
2.坚持问题导向 |
3.注重调查研究 |
4.统筹谋划全局 |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意义 |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
2.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3.贡献了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中国智慧 |
(三)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现实意义 |
1.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 |
3.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问题点与难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
小结 |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
(一)题材创新 |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
(三)套色木刻 |
(四)早期风格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
(一)林业题材 |
(二)工业题材 |
(三)农业题材 |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
(三)重色版和副版 |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
小结 |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一)由农村到城市 |
(二)由垦荒到城市 |
(三)由叙事到抒情 |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晁楣年表 |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 ——以富阳东梓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村落面临的问题 |
1.1.2 村落传承与活化过程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美丽乡村建设 |
1.4.2 传统村落 |
1.4.3 历史文化村落 |
1.4.4 传承 |
1.4.5 活化 |
1.5 相关理论 |
1.5.1 新共生理论 |
1.5.2 有机更新理论 |
1.5.3 社区参与理论 |
1.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6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研究综述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1.1 国内研究动态及相关政策 |
1.6.1.2 小结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6.2.1 国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政策 |
1.6.2.2 小结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8.1 研究难点 |
1.8.2 研究创新点 |
2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1 韩国河回村 |
2.1.1 河回村文化资源的传承 |
2.1.1.1 山水资源 |
2.1.1.2 建筑资源 |
2.1.1.3 古树资源 |
2.1.1.4 非物质文化资源 |
2.1.2 河回村文化资源的活化 |
2.1.2.1 村落傩文化主题的挖掘与开发 |
2.1.2.2 村落旅游业的发展 |
2.2 安徽宏村 |
2.2.1 安徽宏村文化资源的传承 |
2.2.1.1 村落选址布局 |
2.2.1.2 建筑资源 |
2.2.1.3 水系资源 |
2.2.1.4 非物质文化资源 |
2.2.2 安徽宏村文化资源的活化 |
2.3 案例总结 |
3 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分步实施策略 |
3.1 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 |
3.1.1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
3.1.1.1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村民的重要性 |
3.1.1.2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游客的重要性 |
3.1.2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 |
3.1.2.1 道路空间建设的特殊性 |
3.1.2.2 管线综合类建设的特殊性 |
3.1.2.3 工程设施建设的特殊性 |
3.2 村落资源要素的传承活化是基础 |
3.2.1 资源要素的分类与整合 |
3.2.1.1 资源要素的分类 |
3.2.1.2 资源要素的整合 |
3.2.2 资源要素的活化 |
3.3 资源要素的串联驱动是关键 |
3.3.1 农业是驱动发展的基础 |
3.3.1.1 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布局 |
3.3.1.2 农业产品的特色化打造 |
3.3.1.3 农业生产的景观化营建 |
3.3.2 旅游是驱动发展的最主要方式 |
3.3.2.1 旅游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
3.3.2.2 旅游驱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2.3 旅游驱动下的要素串联模式 |
3.3.2.4 不同村落类型的模式选择 |
3.3.3 景观营造是驱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
3.3.3.1 景观营造的思路 |
3.3.3.2 景观营造的原则 |
3.4 成果反馈修正是保障 |
3.4.1 旅游活动与居民生活矛盾的解决 |
3.4.2 反馈体系的建立 |
3.4.2.1 村落考核监督体系 |
3.4.2.2 游客反馈体系 |
3.4.2.3 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 |
4 实践研究:东梓关村的传承与活化 |
4.1 前期分析 |
4.1.1 基本情况 |
4.1.1.1 项目背景 |
4.1.1.2 区位与人口 |
4.1.1.3 交通条件 |
4.1.1.4 历史沿革 |
4.1.1.5 资源特色 |
4.1.1.6 公共设施现状 |
4.1.1.7 产业现状 |
4.1.2 存在问题分析 |
4.2 分步实施策略的运用 |
4.2.1 东梓关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4.2.1.1 道路与交通设施 |
4.2.1.2 公共服务设施 |
4.2.2 东梓关村资源要素的传承与活化 |
4.2.2.1 资源要素的整合 |
4.2.2.2 资源要素的活化 |
4.2.3 东梓关村资源要素的串联驱动 |
4.2.3.1 东梓关村农业产业驱动 |
4.2.3.2 东梓关村旅游产业驱动 |
4.2.3.3 东梓关村景观营造驱动 |
4.2.4 东梓关村监督反馈体系的建立 |
4.2.4.1 东梓关村考核监督体系 |
4.2.4.2 东梓关村游客反馈体系 |
4.2.4.3 东梓关村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古城复兴概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古城复兴基础理论综述 |
2.1 城市文化 |
2.2 古城保护 |
2.3 城市更新 |
2.4 城市复兴 |
2.5 城市文化规划 |
2.6 综合评述 |
2.7 小结 |
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 |
3.1 古城复兴的内涵解析 |
3.1.1 古城复兴时代价值观 |
3.1.2 古城复兴保护发展观 |
3.1.4 古城复兴多元诉求观 |
3.1.5 古城复兴多维耦合观 |
3.1.6 古城复兴深层内涵 |
3.2 相关学术理论借鉴 |
3.2.1 相关理论借鉴 |
3.2.2 古城复兴理论特质 |
3.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
3.3.1 古城复兴理论基本框架 |
3.3.2 古城复兴理论基础 |
3.3.3 古城复兴域 |
3.3.4 古城复兴两组维度 |
3.3.5 古城复兴静态结构理论: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 |
3.3.6 古城复兴动态结构理论: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 |
3.4 时空结构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
4.1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
4.1.1 古城文化资源初步梳理 |
4.1.2 古城文化基因价值甄别 |
4.1.3 古城文化基因评价筛选 |
4.1.4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
4.2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模式 |
4.2.1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概念 |
4.2.2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借鉴 |
4.2.3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组成 |
4.3 本章小结 |
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体系 |
5.1 古城复兴规划的角色与定义 |
5.1.1 古城复兴规划作用 |
5.1.2 古城复兴规划定位 |
5.1.3 古城复兴规划路径 |
5.1.4 古城复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5.2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 |
5.2.1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体系的构成 |
5.2.2 古城复兴规划战略 |
5.2.3 古城复兴规划策略 |
5.3 古城复兴规划流程 |
5.4 古城复兴规划基本方法 |
5.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及体系 |
5.6 古城复兴规划的支撑体系 |
5.7 本章小结 |
下篇:西安古城复兴规划实践 |
6 西安古城复兴的现状与问题 |
6.1 西安城市概况 |
6.1.1 历史沿革 |
6.1.2 地形地貌 |
6.1.3 社会经济发展 |
6.2 研究范围界定 |
6.3 西安古城复兴经验 |
6.4 西安古城复兴存在的问题 |
6.5 西安城市发展机遇 |
6.6 西安古城复兴问题的规划应对 |
6.7 本章小结 |
7 西安古城文化基因梳理及空间表征 |
7.1 西安城市文化资源梳理 |
7.1.1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
7.1.2 西安文化资源分类梳理 |
7.1.3 西安文化资源分布特征 |
7.1.4 西安文化资源演变特征 |
7.2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 |
7.2.1 生态文化:山水塬城禀赋 |
7.2.2 历史文化:东方营城理念 |
7.2.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积淀 |
7.3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表征 |
7.3.1 宏观: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 |
7.3.2 中观:脉络 |
7.3.3 微观:符号 |
7.4 本章小结 |
8 西安古城复兴的规划实践 |
8.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与策略 |
8.1.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 |
8.1.2 发展战略: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 |
8.1.3 发展策略 |
8.2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
8.2.1 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 |
8.2.2 市域文化体系规划 |
8.2.3 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 |
8.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
8.3.1 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 |
8.3.2 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 |
8.3.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 |
8.3.4 文化廊道规划 |
8.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
8.4.1 文化遗址公园 |
8.4.2 特色文化街区 |
8.4.3 古镇名村 |
8.4.4 城墙景区 |
8.4.5 工业遗产 |
8.4.6 城乡空间风貌管控 |
8.4.7 古树名木 |
8.4.8 非物质遗产 |
8.5 本章小结 |
9 西安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管控 |
9.1 古城复兴导向下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
9.2 古城复兴导向下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应用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期待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城市文化特色方面的项目 |
附录1 本文研究的古城释义 |
附录2 老城区文化极核复兴规划 |
附录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区复兴规划 |
附录4 文化遗址公园复兴规划 |
附录5 特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 |
附录6 古镇名村复兴规划 |
附录7 城乡空间风貌分区管控 |
(5)绿色的推动者——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绿化低碳事迹(论文提纲范文)
迈入环保的起点 |
宣传生态家园理念 |
推动家庭参与环保 |
手拉手绿染三秦 |
(6)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关系综述 |
1.1. 造型艺术与形表达 |
1.1.1 :造型艺术起源及特征 |
1.1.2 :造型艺术表达要素 |
1.2. 中世纪美术与建筑的形态 |
1.2.1 :早期基督教的建筑美术 |
1.2.2 :中世纪美术与建筑 |
1.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建筑设计 |
1.3.1 :画家、雕刻家与建筑设计 |
1.3.2 :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与建筑实践 |
1.4. 现代艺术思潮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1.4.1 :新艺术运动与建筑设计 |
1.4.2 :现代艺术流派与建筑设计 |
1.5. 当代艺术观念与当代建筑设计 |
1.5.1 :当代艺术特征 |
1.5.2 :当代艺术与当代建筑设计 |
1.6. 结语 |
第二章 :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
2.1. 想象力与创造力 |
2.1.1 :想象力的特征 |
2.1.2 :创造性思维 |
2.1.3 :创造力的特征 |
2.1.4 :结语 |
2.2. 艺术表现力与建筑设计 |
2.2.1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
2.2.2 :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
2.2.3 :体积的艺术表现力 |
2.2.4 :结构的艺术表现力 |
2.2.5 :结语 |
2.3. 个人修养与设计 |
2.3.1 :思想修养与设计 |
2.3.2 :知识修养与设计 |
2.3.3 :情感修养与设计 |
2.3.4 :艺术修养与设计 |
2.2.5 :结语 |
2.4. 审美意识与设计 |
2.4.1 :审美观念和设计 |
2.4.2 :审美意识和设计 |
2.4.3 :结语 |
第三章 :建筑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分析与实践研究 |
第一节:建筑造型基础课程特点 |
1.1 : 中国传统建筑美术教学特征 |
1.1.1 : 中国建筑美术教学背景 |
1.1.2 :中国建筑美术教学现状 |
1.1.3 :中国建筑美术教学弊端 |
1.2 :国外建筑造型艺术教学特点综述 |
1.2.1 :德国包豪斯学院教学体系 |
1.2.2 :法国建筑造型教学模式 |
1.2.3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 |
1.2.4 :美国建筑学院的艺术课程 |
1.2.5 :日本建筑造型基础教学 |
1.3 :结语 |
第二节:当下中国建筑造型基础课应采取的教学理念 |
2.1 : 教学观念 |
2.1.1 :改变教学思路 |
2.1.2 :重组课程结构 |
2.1.3 :加强信息环境 |
2.2 授课方法 |
2.2.1 :鼓励激发 |
2.2.2 :启发引导 |
2.2.3 :纵向比较 |
2.2.4 :因材施教 |
2.3 :鉴赏与实践 |
2.3.1 :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
2.3.2 :加强艺术创作实践 |
第三节:建筑造型基础课程研究 |
3.1: 创意思维实践课程 |
3.1.1 :创造性思维 |
3.1.2 : 表达与创造(课程实验) |
3.1.2.1 :实物转换至创造图象 |
3.1.2.2 :影视观念抽取及创造图像 |
3.1.2.3 : 音乐的转换至构成练习 |
3.1.3 : 创意表现课程阐述与总结 |
3.1.3.1 :教学目标 |
3.1.3.2 :课程总结 |
3.2 :色彩课程 |
3.2.1 :色彩的基本原理 |
3.2.2 :设计色彩 |
3.2.3 : 色彩的应用表达 |
3.2.3.1 :色彩的形态生成与变化分析 |
3.2.3.2 :色彩的直觉表达和感性实验 |
3.2.3.3 :空间色彩的营造与研究 |
3.2.4 : 色彩课程分析与总结 |
3.2.4.1 :教学目标 |
3.2.4.2 :课程总结 |
3.3 :写生课程 |
3.3.1 :素描写生与素描造型 |
3.3.2 :色彩写生与色彩认知 |
3.3.3 : 素描写生与形象观察 |
3.3.3.1 :动物骨骼-形态认知(自然博物馆参观与写生研究) |
3.3.3.2 :以小见大-联想再现(小物件形态分析与写生放大) |
3.3.3.3 :静物写生-立体表达(结构研究与空间研究) |
3.3.4 : 色彩写生与色彩造型 |
3.3.4.1 :植物色彩-自然色调和与造型 |
3.3.4.2 :人体色彩-主观色尝试与表现 |
3.3.4.3 :风景色彩-综合色彩与色调分析 |
3.3.5 :写生课程阐述与总结 |
3.3.5.1 :教学目标 |
3.3.5.2 :课程总结 |
3.4 :赏析课程 |
3.4.1 : 当代艺术赏析课程的意义 |
3.4.1.1 :认识当代艺术形态 |
3.4.1.2 :中国当代艺术形态 |
3.4.2 : 艺术赏析的课程内容 |
3.4.2.1 :当代绘画与观念 |
3.4.2.2 :装置艺术与材料 |
3.4.2.3 :新媒体艺术概念与表达 |
3.4.2.4 :实验电影(影像)与观念 |
3.4.2.5 :当代摄影的艺术理念 |
3.4.2.6 :行为艺术与观念 |
3.4.3 : 艺术赏析课程总结 |
3.4.3.1 :课程总结 |
3.4.3.2 :评分标准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对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
三、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社会历史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流变(1949——2010) |
第一节 “十七年”政策文化导向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初创与繁荣(1949——1966) |
一、 建国初期民族文化政策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初步探索(1949——1956) |
二、 “双百”方针指引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短暂繁荣(1957——1966)38 |
第二节 “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影响下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78——1989) |
一、 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延续性创作 |
二、 文化反思中的少数民族题材探索影片 |
三、 少数民族题材商业类型片的初步尝试 |
第三节 90 年代转折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90——2001) |
一、 文化经济政策指引下的商业娱乐片创作 |
二、 国家政策和经济效益双重制约下的主旋律影片创作 |
三、 坚持民族文化省思的艺术影片创作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化创作(2002——2010) |
一、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现实主义坚守 |
二、 产业化格局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商业化探索 |
三、 文化自觉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原生态”创作 |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 |
第一节 异域化的空间想象 |
一、 边地山川的奇绝与秀美 |
二、 山水田园的诗情画意 |
三、 原生态的边地云南景象 |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习俗的想象 |
一、 少数民族音乐与歌舞奇观 |
二、 民族服饰文化的展演 |
三、 民族习俗与节庆的仪式化呈现 |
四、 对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电影化改编 |
第三节 对少数民族形象的想象性建构 |
一、 定型化的少数民族形象 |
二、 协商性的少数民族形象 |
三、 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形象 |
第四节 想象“乌托邦”与现实“异托邦”——云南边疆影像的空间意义生产 |
一、 云南边疆影像的空间表述方式 |
二、 从想象“乌托邦”到现实“异托邦” |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投射:国家认同替代族群认同 |
一、 以阶级认同替代族群认同 |
二、 以领土意识突显国家认同 |
三、 图解新中国民族关系和社会主义“新生活”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投射:华夏认同置换族群认同 |
一、 “寻根思潮”的文化投射 |
二、 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同源联想 |
第三节 全球化的投射:民族认同与全球化过程 |
一、 云南影像中的全球化投射 |
二、 全球化想象与民族文化的多重认同 |
第四节 从内隐到突显:族群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
一、 政治话语中族群身份的内隐 |
二、 协商性的族群身份建构 |
三、 文化视域中族群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隐喻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 |
一、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构成元素 |
二、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作用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社会性别隐喻 |
一、 民族身份的男性化隐喻 |
二、 族群身份的女性化隐喻 |
三、 性别认同的流动性与凝固性 |
小结 |
结语 |
一、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价值 |
二、 对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
三、 《赛德克·巴莱》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论文 |
附录 |
一、 个案分析:对电影《阿诗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
二、 电影《阿诗玛》的文化传播调查问卷 |
三、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1954—2010) |
四、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创作访谈纪实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晋南帝尧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传说研究现状 |
一、帝尧传说的基础研究 |
二、帝尧传说与晋南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视点 |
一、传说与历史、记忆理论 |
二、传说的地方化理论 |
三、文化阐释学与地方性知识理论 |
四、传统的发明理论 |
五、大小传统理论 |
第四节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主要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历程 |
四、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帝尧传说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帝尧传说的历史演进 |
一、帝尧传说的形成期(先秦) |
二、帝尧传说的兴盛期(秦汉) |
三、帝尧传说的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至唐) |
四、帝尧传说的新发展(宋元) |
五、帝尧传说的推进期(明清) |
六、帝尧传说的学术反思(民国至建国) |
第二节 帝尧传说的圣化 |
一、帝尧圣人的特质 |
二、帝尧治世的内涵 |
三、帝尧的圣化 |
第三节 帝尧传说的地望辨析 |
一、尧之出生地 |
二、尧之起兴地 |
三、尧之都城地 |
四、尧之崩葬地 |
第二章 晋南尧文化资源考论 |
第一节 晋南文化地理资源 |
一、晋南历史地域沿革 |
二、山川地理环境 |
三、文化传统与陶唐遗风 |
四、考古文化 |
第二节 尧庙、尧陵与祭祀传统 |
一、尧庙与尧陵的历史 |
二、空间格局与意义特征 |
三、帝尧的国家正祀与地方祭尧 |
第三节 帝尧传说的风物特征 |
一、山川 |
二、祠庙 |
三、地名 |
四、古迹(附人物) |
第三章 民众与帝尧传说叙事 |
第一节 传说的叙事类型 |
一、帝尧成长传说 |
二、帝尧家事传说 |
三、农业事功传说 |
四、政治功绩传说 |
第二节 传说的地方化叙事 |
一、尧都区帝尧传说叙事 |
二、翼城县帝尧传说叙事 |
三、浮山县帝尧传说叙事 |
四、洪洞县帝尧传说叙事 |
五、绛县帝尧传说叙事 |
第三节 传说与民众信仰的生成 |
一、民众精英对尧王祖先的崇信和主导 |
二、香客对尧王天官的信仰巩固和强化 |
三、普通民众对尧王的认识和期待 |
第四节 以庙宇为中心的神圣叙事 |
一、庙宇与地方选择性记忆 |
二、民间修庙与文化重建 |
三、庙宇复建与信仰冲突 |
第五节 民间叙事的特性 |
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明 |
二、信仰的实用性 |
三、集体的地域认同 |
第四章 地方学者与帝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晋南学者群体 |
一、探索起步阶段 |
二、蓬勃发展阶段 |
三、稳步推进阶段 |
第二节 彰显圣人形象 |
一、帝尧形象演变 |
二、帝尧去神话化 |
三、帝尧功绩化 |
第三节 巩固尧都地位 |
一、尧都临汾之说 |
二、平阳的帝尧时代 |
三、帝尧活动地域圈 |
四、考论地方风物 |
第四节 认同帝尧之祖 |
一、血缘上的子孙 |
二、临汾本土之根 |
三、从血缘寻根到文化寻根 |
第五节 危机与叙述模式 |
一、帝尧的原真性与建构性 |
二、尧文化的地域性与公共性 |
三、尧文化的影响力与局限性 |
第六节 重建文化圣地 |
一、尧文化生产语境 |
二、圣地中心的建构 |
三、尧文化与旅游开发 |
第五章 地方政府与帝尧文化生产 |
第一节 文化生产的“国家化”(1996—2000年) |
一、地方政府的历史意识 |
二、尧文化的多维生产 |
三、以尧庙为中心的行为建构 |
第二节 文化景观的再造(2000-2006年) |
一、景观建构的背景 |
二、想象中的尧都:华门景观的再造 |
三、想象中的尧都:华表、天安门、天坛等景观复制 |
四、想象中的圣人国祖:尧庙景观的再造 |
五、尧文化趋于“淡隐”:以旅游为中心的景观建构 |
第三节 打造“文化产业”(2006—2011年) |
一、现代发展中的文化乡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 |
二、尧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
三、尧文化的再“品牌化” |
四、尧文化产业群 |
第四节 周期性建构与内在博弈 |
一、地方权力主导者的博弈 |
二、地方政府的区别建构 |
三、周期性生产的困境 |
第五节 “非遗”与文化生产 |
一、政府的主导性地位 |
二、政府的“非遗”保卫战 |
三、尧文化申遗的两难 |
四、“后非遗”时代的文化产业 |
五、走向旅游文化商品 |
结语 神圣叙事中的圣地建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党报“主题报道”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题报道"的源起和定义 |
第一节 "主题报道"的兴起和流行 |
第二节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定义"主题报道" |
第三节 党报定位与"主题报道"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题报道"现状研究 |
第一节 "主题报道"的常见形式 |
一、报道体裁 |
二、报道分类 |
第二节 "主题报道"的现状和特点 |
一、现状分析 |
二、特点研究 |
三、个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题报道"的创新提升 |
第一节 "主题报道"作用的再认识 |
第二节 新形势下开展"主题报道"的机遇与挑战 |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 ties) |
四、威胁分析(Threats) |
第三节 创新"主题报道"的路径和方法 |
一、理念创新与新闻本源的回归 |
二、内容是创新的关键所在 |
三、"主题报道"的创新表达 |
本章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部散文发展的回溯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概述 |
第三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一) |
第一节 精神高原的坚守 |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张扬 |
第四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二) |
第一节 苦难意识的表达 |
第二节 边缘意识的书写 |
第五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城市体验 |
第六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西部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域外地域文化 |
第七章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性别意识 |
第八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历史想象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再造山川秀美新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D]. 黄金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 ——以富阳东梓关村为例[D]. 吴文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5]绿色的推动者——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绿化低碳事迹[J]. 孙央丽. 国土绿化, 2014(11)
- [6]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 于幸泽. 中央美术学院, 2013(10)
- [7]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D]. 李淼. 上海大学, 2013(07)
- [8]晋南帝尧传说研究[D]. 张晨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党报“主题报道”实践研究[D]. 陆一波. 复旦大学, 2011(01)
- [10]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 郭茂全. 兰州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