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科术后疼痛与护理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霞[1](2021)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6例分2组实施,分别给予不同的普通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模式,研究其临床反馈效果。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进行优化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方面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治疗过程中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普通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干预是目前手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满意度。
程志珍[2](2021)在《音乐疗法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音乐疗法干预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为儿童临床护理中音乐疗法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医院经超声诊断明确室间隔缺损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宣教、常规护理等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第一天持续至出院的音乐疗法干预,干预总体曲库内包含镇静型、解郁型、兴奋型,干预持续至出院。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患儿心理状况(如睡眠、焦虑、抑郁)、术后疼痛指标、术后临床及康复指标进行收集。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描述,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面积、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总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总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音乐疗法干预组术后心理评估中的睡眠状态(P=0.011,P<0.05)、焦虑状态(P=0.024,P<0.05)、抑郁状态(P=0.016,P<0.05)的评分情况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音乐疗法干预组的疼痛相关评估指标如:FLACC评分(P=0.012,P<0.05)及额外镇痛药物使用剂量(P=0.040,P<0.05)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音乐疗法干预组的术后临床指标和康复指标如:术后平均收缩压(P=0.014,P<0.05)、平均心率(P=0.016,P<0.05)、平均CRP(P=0.013,P<0.05)、拆线天数(P=0.035,P<0.05)、住院总时间(P=0.041,P<0.05)的情况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可安全用于儿童开胸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儿术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和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佐证和实际经验。
安妮[3](2021)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构建适合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通过询证医学制定全方位护理计划,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促进加速康复护理的发展。[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与病历回顾,确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医嘱项目与护理项目,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初表,通过专家咨询进行优化,经过预实验确定临床护理路径的可实施性,形成最终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表(护士篇与患者篇)。2.通过随机抽样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11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进行治疗的10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情况下开展新型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管拔出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肺功能比较、术后第一天至出院日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护理质量评估,比分析两组差异并进行效果评价,总结护理经验。3.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效益指标、实验室指标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上六分钟步行距离、疼痛评分的评价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 果]1.通过翻阅病历回顾系统,收集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治疗且围术期实施ERAS措施的患者病历资料63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变异,59例无并发症。对选取病历进行分析。确定平均住院日14.01±2.19;术前住院日3.76±1.04;术后住院日10.19±1.55;平均住院费用42101.55±6826.73.构建肺癌患者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篇以时间为横轴,护理诊疗项目为纵轴,形成换患者入院至出院路径表格。患者篇以护理篇时间为参考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表格,责任护士严格执行路径表,并及时准确记录。2.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吸烟情况、宗教信仰、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形式、手术部位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同基线下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康复指标分析:实验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平均缩短1.76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胸管拔出时间分析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时间缩短1.1天(P<0.01)。4.效益指标:两组患者在总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总的住院时间缩短2.08天,差异与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平均减少7484.95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疼痛评估分析: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根据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疼痛评分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3.84,P<0.01);在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F=105.50,P<0.01);对时间于组别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具有统计学意义(F=5.63,P<0.01)。6.6min步行实验分析:根据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有所改变术后患者的步行距离明显小于术前患者的步行距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1,P<0.05);在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有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F=3297.03,P<0.05);对时间与组别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具有统计学意义(F=4.30,P<0.01)。7.肿瘤患者护理质量调查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肿瘤护理质量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对于ERAS护理组患者在支持与确认、灵性关怀、归属感、重视、尊重五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肺功能结果分析: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术前Fev1与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Fev1与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 论]肺癌患者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构建与实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恢复,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经济效益,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结局,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快速康复护理的发展。
严艳[4](2021)在《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自全面施行“二孩政策”以来,我国剖宫产率在不断提高。有研究显示,我国剖宫产率高居世界第一,各城市普遍在40%以上,个别地区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10%~15%。疼痛作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新型镇痛药物及镇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疼痛问题,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效果不佳,特别是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临床上认为除了镇痛药物,正确的健康教育也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目的调查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知信行综合干预方案并应用,探讨传统健康教育和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以提高其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方法1.现状调查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新乡市某三级医院妇产科的37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进行现状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知信行综合干预方案并应用。2.类实验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新乡市某三级医院妇产科的306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围术期的传统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产妇在接受术后的传统常规健康教育外,同时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收集两组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得分、疼痛评分、自控镇痛泵使用及术后恢复情况方面的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录入数据,双人核对。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编制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行为共43个条目。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41,重测信度为0.80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现状调查378例剖宫产产妇知识、信念、行为及知信行总得分分别为(36.35±1.94)分、(39.49±0.67)分、(31.13±0.94)分和(107.09±2.80)分。影响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总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副反应、子女情况(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的知识、信念、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0.540和0.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类实验研究306例剖宫产产妇干预一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知识、信念、行为和KAP总得分四个维度均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知识、信念、行为及知信行总得分的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妇术后VAS得分、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相关知识、信念、行为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同时,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有子女、月收入水平高且有副反应的产妇知信行水平高。3.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
萨普热·阿布都艾尼[5](2021)在《胃、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患者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以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份期间接受胃癌根治术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符合纳入标准73例住院患者,其中行腔镜手术患者50例,行开放性手术患者23例。采用患者自评术后疼痛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V2.0)对患者术前评估,术后随访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分析术后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疼痛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另外对开腹组和腔镜组患者进行对比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两种手术方式所导致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服用镇痛药物后缓解情况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总计纳入73例接受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是术后第1天至术后3个月。1)术后第1、3、7、14、21天及1、2个月的术区中重度疼痛(VAS评分>3分)发生率依次为100%、94.6%、72.6%、45.2%、21.9%、5.5%、0%;2)通过单因素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自我健康评分、手术方式、术前存在的慢性疼痛、术前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是影响胃、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6.282,χ2=31.083,χ2=5.828,χ2=40.795,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术前存在的慢性疼痛,术前较高的焦虑症状是影响胃、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3.862、0.121、0.497,95%的可信区间:1.714~5.335、0.017~0.181、-3.247~0.683,P<0.05);4术后轻、中、重度疼痛对患者行走、睡眠、自我照顾、日常活动有影响(χ2=186.663、210.477、32.822、162.495,P<0.05);5)腔镜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开腹组提前,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比开腹组低和用镇痛药后缓解程度比开腹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手术方式、术前疼痛、焦虑抑郁情绪、自我健康评分是胃肠外科手术出现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出现的轻度、中重度疼痛及运动诱发疼痛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不同疼痛程度之间对HRQOL的影响有差异,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对HRQOL的影响呈增高趋势。腔镜手术具有首次下床时间早,术后恢复较快和疼痛程度比开腹手术低等优势。通过研究发现临床上应促进术后恢复,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做法,并实现充分的镇痛,以加快恢复身体健康以及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
韩艳,姜文彬,刘红,徐晓林,魏明,杜忠军,魏丽丽[6](2020)在《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构建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敏感指标,为动态监测和评估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客观及可量化的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小组讨论法初步拟定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敏感指标。于2019年7—9月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确立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敏感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包含3项结构指标、3项过程指标、4项结果指标的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7;2轮函询结果专家协调系数(W)分别为0.27、0.32(P<0.01)。结论构建的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科学实用,有利于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
姜颖,林颖,蒋明瑾,姚淑贞,马毓敏,徐俐[7](2020)在《中医医院外科护士术后疼痛认知及护理质量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中医医院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认知及护理质量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1月选取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外科系统工作的81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静脉自控镇痛基础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81名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平均得分为(47.03±9.74)分,不同学历、职称、护龄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药物镇痛知识、静脉自控镇痛知识缺乏,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质量不佳,普遍存在忍痛现象。结论中医院外科护士的术后疼痛认知亟须提高,管理者可通过强化护士疼痛管理专项培训、加强多学科协作的术后疼痛管理、积极发挥中医特色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等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李秋燕[8](2019)在《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同时为护理管理者更好地应用此方法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消失后,符合纳入标准的6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2)采用常规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疼痛质量管理,观察组(n=32)在常规疼痛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用追踪方法进行管理。首先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生活区域、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经验、术前HSS评分等,其中年龄和病程、术前HSS评分等计量资料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生活区域、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经验等计数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处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的静息疼痛评分和运动疼痛评分;使用拟定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质量评价表》评估术后3天疼痛护理质量情况;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7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7天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以上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生活区域、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经验、术前HS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静息疼痛评分和运动疼痛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3天疼痛质量包括疼痛评估、疼痛处理、疼痛护理记录、患者疼痛教育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7天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7天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中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在疼痛质量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足,明确疼痛质量管理改进的重点;通过有效疼痛管理,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进一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刘雪莲[9](2018)在《外科护士疼痛护理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外科护士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善术后疼痛护理质量,加强护士的疼痛教育至关重要。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是针对医务人员应具备的绩效特征设计并实施教育的框架,通过可观察及可测量的绩效指标确定学习者应达到的能力。国际疼痛研究学会于2013年发布医务人员跨学科疼痛评估与治疗核心能力教育专家共识,为设计、细化和修订疼痛课程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尚未见根据疼痛核心能力教育专家共识设计课程对外科护士进行疼痛培训的研究尝试。研究目的评价疼痛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实施前后,外科护士的疼痛核心能力知识水平、术后疼痛护理实践行为及患者术后疼痛强度的变化。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在某大学附属医院外科病区工作的护士及在相应病区住院的择期手术患者的病历记录为研究对象。护士纳入标准:外科临床护理岗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注册护士(含试用期);护士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实习及进修护士;研究期间休假或在外院进修者。患者病历记录纳入标准:择期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至少1天。排除标准:术后未入住在外科病区的患者。研究工具:1.临床疼痛知识测验(Clinical Pain Knowledge Test,CPKT)由Bernhofer和Marie于2017年设计,可用于了解疼痛知识水平及评价疼痛培训的效果。共23个条目,包括4个疼痛管理核心能力知识维度,总分以正确回答总题数的百分率计,各维度得分以正确答题数除以该维度总题数的百分率计。2.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Knowledge and Attitude Survey Regarding Pain,KASRP)由Ferrell和McCaffery设计,用于测量护士的疼痛知识和态度水平,也可用于评价疼痛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最新版于2014年修订,共41个条目,总分以正确回答总题数的百分率计。3.手术患者疼痛治疗护理记录检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含患者的手术基本信息及术后疼痛治疗;护士疼痛护理实践行为相关条目;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等。研究步骤:1.干预措施设计外科护士疼痛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由多学科疼痛治疗团队进行授课。护士参加2次理论授课,每次4学时。培训后发放学习资料;建立微信群,在线视频学习和交流,分享及传播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2.数据收集理论授课前后分别对参加培训的外科护士发放CPKT和KASRP,收集干预前、后护士的疼痛相关知识数据。按比例分层随机抽取授课前一周、授课后一周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病历记录,调查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护士的疼痛护理实践和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记录。研究结果1.护士的疼痛相关知识得分培训前后135名和107名护士分别参加测试,护士的CPKT得分由45.6±12.3分增加至54.2±10.2分(t=5.786,P<0.001)。其中,疼痛的多维性、疼痛评估与测量、疼痛治疗和知识应用4个疼痛管理核心能力知识维度得分显着提高(34.1和 43.0、39.5 和 50.6、47.2 和 54.4、62.8 和 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2、Z=-3.981、Z=-3.051 和Z=-2.252,P值均<0.05)。培训前后护士的 KASRP得分由48.9±10.2分显着增加至61.6±12.1分(t=8.880,P<0.001)。对CPKT和KASRP分别测量的护士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干预前后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 0.423 和 0.465,均为P<0.001。2.护士的疼痛护理实践行为干预前、后各203例患者病历纳入调查,干预前后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记录的比例由 59.6%(n=121)增加至74.9%(n=152)(χ2=10.746,P=0.001)。首次术后疼痛评估间隔时间由平均494.3min缩短至257.6min(Z=-3.495,P<0.001);记录疼痛强度评估工具的比例由81.8%(n=99)增加至95.4%(n=145)(χ2=13.079,P<0.001);术后当天至第7天疼痛评估记录天数由平均4.0天增加至4.9天(Z=-3.307,P=0.001),疼痛评估记录次数由平均7.7次增加至9.2次(Z=-3.086,P=0.002)。3.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记录干预后患者术后当天疼痛程度最痛评分由平均2.1分降低至1.7分(Z=-2.486,P=0.013);术后第1天至第3天疼痛程度最痛评分由平均2.1分降低至1.6 分(Z=-2.172,P=0.030)。研究结论疼痛核心能力培训提升了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核心能力知识水平,改变了术后疼痛护理实践的部分行为,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强度。
陈佳佳[10](2018)在《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构建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检验其科学性及有效性。方法:①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指标原始稿,通过小组讨论法构建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5名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展开咨询,构建指标终稿,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②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自设《病区资料调查问卷》、《患者病历调查问卷》和《患者疼痛结局调查问卷》;并通过小组讨论法构建术后疼痛管理综合评分方法,包括各项指标的评分等级、评价方式和总分计算方法。采用目的和便利取样法,选择9家医院的骨科科室开展实证研究。首先,检验自设问卷的信效度;其次,通过综合评分方法及两种传统的综合评分方法(加权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计算各科室得分并排序,对上述3种方法评价得出的骨科排名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此外,将9个科室分为无痛病房和非无痛病房两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得分之间的差异,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区分度;最后,通过自设《指标体系应用体会调查问卷》调查12名调查员应用指标体系的体会。结果:①本研究构建的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结构、过程和结果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0.4和0.4;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前3位的分别为镇痛效果(0.27)、疼痛评估与再评估(0.16)、镇痛治疗(0.16);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前3位的是中重度活动性疼痛发生率(0.14)、中重度静息痛发生率(0.08)、镇痛健康教育充分率(0.07)。两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15/15),专家权威系数为0.915。②《患者疼痛结局调查问卷》共提取了 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38%,总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95;《病区资料调查问卷》、《患者病历调查问卷》及《患者疼痛结局调查问卷》的I-CVI在0.875-1之间,S-CVI分别为0.98、0.97和0.98。构建的综合评分方法由各项指标的评分等级(完全达标至完全不达标5个等级,分别赋予1、0.75、0.5、0.25、0分)、评价方式(病历调查、患者调查)及总分计算方法组成,综合评分方法结果与加权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P<0.000)、0.833(P<0.005)。骨科无痛病房的结构指标得分、过程指得分、结果指标得分及总分均优于骨科非无痛病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3.33%)人认为指标体系有效、敏感,且愿意使用该指标体系。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区分度。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及32项三级指标;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具有良好信效度及区分度,能体现术后疼痛管理多环节及多学科合作的特点,可有效区分不同科室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优劣,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二、外科术后疼痛与护理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科术后疼痛与护理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实验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分析比较不同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情况下并发症发生率 |
2.2 分析比较不同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情况下临床效果 |
3 讨论 |
(2)音乐疗法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音乐疗法 |
1.3.2 焦虑 |
1.3.3 抑郁 |
1.3.4 疼痛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伦理原则 |
2.4 实验分组 |
2.5 实验方法 |
2.5.1 对照组与干预组的常规护理 |
2.5.2 音乐疗法 |
2.6 疗效评价 |
2.6.1 一般资料及术后临床指标收集 |
2.6.2 患儿睡眠、焦虑及抑郁评分 |
2.6.3 患儿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额外镇痛药物剂量统计 |
2.7 质量控制 |
2.7.1 设计阶段 |
2.7.2 手术及护理阶段 |
2.7.3 术后干预阶段 |
2.7.4 评估人员 |
2.7.5 资料录入阶段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患儿一般情况的分析 |
3.2 两组患儿术前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3 对照组患儿手术前后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4 干预组患儿手术前后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5 两组患儿手术后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6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估 |
3.7 两组患儿术后临床指标及康复比较 |
3.7.1 两组患儿干预前临床指标比较 |
3.7.2 对照组患儿组内临床指标比较 |
3.7.3 干预组患儿组内临床指标比较 |
3.7.4 两组患儿干预后临床指标比较 |
3.7.5 两组患儿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
4.1.1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睡眠状况的改善作用 |
4.1.2 音乐疗法对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改善作用 |
4.2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 |
4.3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临床指标及康复的改善作用 |
4.3.1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 |
4.3.2 音乐疗法对于患儿术后康复的改善作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综述 心胸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与构建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干预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型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第二部分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
1 研究方法 |
2 预调查 |
3 结果 |
4 预调查结果 |
5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6 讨论 |
第三部分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干预效果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胃、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患者一般特征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患者术后疼痛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V2.0) |
2.1 术前评估 |
2.2 术后随访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术后急、慢性疼痛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中医医院外科护士术后疼痛认知及护理质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调查工具及观察指标 |
1.2.1. 1 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 |
1.2.1. 2 静脉自控镇痛基础知识 |
1.2.1. 3 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护理质量 |
1.2.2 调查方法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中医医院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情况 |
2.1.1 81名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总体认知 |
2.1.2 不同学历、职称、护龄护士的疼痛知识与态度得分比较 |
2.1.2 81名护士PCIA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
2.2 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护理质量 |
3 讨论 |
3.1 外科护士的疼痛知识与态度对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意义 |
3.2中医院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及管理现状 |
3.2.1 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有待加强 |
3.2.2 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有待提高 |
3.3 在患者术后疼痛质量管理中融入多学科协作及中医特色的对策与建议 |
4 小结 |
(8)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
1.2 疼痛的相关知识 |
1.3 疼痛相关概念 |
1.4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危害 |
1.5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研究现状 |
1.6 追踪方法学的相关知识 |
1.7 追踪方法学的应用进展 |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本研究的目的 |
2.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拟定《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痛疼护理质量评价表》 |
2.2 样本量的估算 |
2.3 分组 |
2.4 资料收集 |
2.5 具体实施方法 |
2.6 观察指标及量表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医学伦理原则 |
2.9 质量控制 |
2.10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疼痛护理质量评价 |
3.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3.5 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 |
4 讨论 |
4.1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 |
4.2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
4.3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分析 |
4.4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
5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5.1 研究的创新性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5.3 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外科护士疼痛护理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3. 研究步骤 |
4.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外科护士的疼痛相关知识水平 |
2. 外科护士的疼痛护理实践行为 |
3. 手术患者的疼痛治疗和强度评分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
前言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现状 1.3 |
概念界定 1.4 |
理论基础 1.5 |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
研究内容 1.7 |
技术路线 2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1 |
文献研究构建指标原始稿 2.2 |
小组讨论法形成指标初稿 2.3 |
德尔菲法确立指标终稿 2.4 |
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权重 3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3.1 |
构建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综合评分方法 3.2 |
指标体系信效度及区分度检验 4 |
讨论 4.1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分析 4.2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4.3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4.4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4.5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5 |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
结论 5.2 |
创新点 5.3 |
研究局限及展望 5.4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
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Ⅱ |
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Ⅲ |
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Ⅳ |
指标体系应用体会调查问卷 附录Ⅴ |
作者简历及成果 |
四、外科术后疼痛与护理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J]. 李艳霞. 人人健康, 2021(15)
- [2]音乐疗法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程志珍. 南昌大学, 2021(01)
- [3]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D]. 安妮.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D]. 严艳.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胃、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D]. 萨普热·阿布都艾尼.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成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J]. 韩艳,姜文彬,刘红,徐晓林,魏明,杜忠军,魏丽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23)
- [7]中医医院外科护士术后疼痛认知及护理质量调查[J]. 姜颖,林颖,蒋明瑾,姚淑贞,马毓敏,徐俐. 上海护理, 2020(07)
- [8]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秋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外科护士疼痛护理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价[D]. 刘雪莲.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5)
- [10]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 陈佳佳.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