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毛泽东农民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徐金梅[1](2020)在《毛泽东革命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革命问题是毛泽东一生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革命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毛泽东革命观既是引导近代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以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点,尝试梳理毛泽东革命观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厘清革命概念的涵义,探析毛泽东革命观的科学内涵,进而阐明毛泽东革命观所具有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毛泽东革命观是在多种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在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其革命的理想追求是改造中国与世界,革命的道路选择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的具体步骤是“两步走”战略。毛泽东革命观始终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有着区别于其他革命理论的特征——鲜明的人民性、坚定的阶级性和高度的实践性。在毛泽东革命观的发展过程中,革命对象的变化是其萌芽、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其萌芽阶段,毛泽东对于革命的认识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于革命对象的认识还未清晰;在其发展成熟阶段,于不断的斗争探索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应当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主题由“革命”转向了“建设”,阶级矛盾已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而毛泽东对革命对象的认识出现的偏差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总体而言,毛泽东革命观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应当得到承认的。同时,毛泽东革命观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应得到重视。
何成宁[2](2020)在《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始终都是最重要的精神武器。抗战时期,毛泽东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其以往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中华民族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潮流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在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体现,伴随毛泽东的一生。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在此背景下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集中迸发,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了整个抗日战争,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内容指向。毫无疑问,在任何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都需要大力弘扬。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宝库,对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是在毛泽东以往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历史背景下得以迸发和进一步发展的。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的源泉。其二是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及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与抗争精神都是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其三是世界反法西斯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是各个国家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尊严源源不竭的动力。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反对投降主义和卖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抗战时期,毛泽东以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爱国理论以及反法西斯国际主义为来源,结合抗战的具体实践升华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全新的表达。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爱国主义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团结抗战的强大凝聚力。这个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在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使得抗战救国、实现民族复兴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使命,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救国就要坚决抗战、持久抗战,在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同时,抗战胜利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将抗战胜利和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相结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第二,爱国主义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是关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主体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人民力量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三,爱国主义是团结抗战的强大凝聚力。首先,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各阶级、党派的共同选择。其次,用爱国主义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战。最后,用爱国主义调动全民共同抗战。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救国力量,批驳卖国主义和汉奸言论,推动抗战不断取得胜利。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在抗战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爱国主义理论。其二,启迪和滋养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其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第一,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旗帜,挖掘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第二,发扬爱国奋斗精神、努力追逐中国梦。第三,始终重视爱国主义在民族复兴中的精神动力作用。第四,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第五,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总之,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张亚男[3](2020)在《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产物。集体主义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社会中的共同体主义。在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集体主义被阶级利己主义所取代。近代,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社会运动的不断兴起,形成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揭示了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个人与集体之间道德关系的准确把握。纵观集体主义的研究,有很多思想家为集体主义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代表。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是当时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开启了救亡图存之路。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正是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背景下萌芽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这些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些历程中逐步发展走向成熟。除了上述的现实条件外,儒家的传统思想和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理论为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批判继承了儒家的“仁爱”“忠德”、“大同”思想,深化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真实的共同体、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相关论述。这些都使得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内容得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国主义和国际和平为基石,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为目标。同时,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在个人方面强调了个人在思想上和马克思主义保持一致,行动上顾全大局。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强调个人要对集体负责,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对团结人民、利益的处理问题和集体主义教育作出了理论概括。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仍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新发展理念、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和推进,也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政治生态的构建和重大灾难事件的应对。所以我们要重视集体主义的养成,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结合,在时间、空间上实现教育的衔接,使集体主义教育贯穿人的整个人生。总之,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是处理利益关系的价值尺度,也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指导方略。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层次分明且内涵丰富,为我国继续推进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力量。
杨丽[4](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张启森[5](2020)在《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早年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熏陶,之后受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教育,在批判吸收中形成了自己的早期哲学思想。毛泽东并非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二元论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由于所处内忧外患的时代环境,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便同他对救国救民道路探索紧密相联系起来。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接触到的改造社会理论及时运用于实践进行试验,不断清除思想中一切不适宜改造中国的理论,逐步实现哲学立场的转变。但是,对于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定位和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时间、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完成标准等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依据大量一手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把握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过程、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当代的启示。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论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和创新等。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具体包括对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哲学立场和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时间等概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包括家庭教育、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熏陶、西方近代哲学思想、近代仁人志士思想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第四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揭示。第五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基本过程进行探索,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916年以前)、由唯心主义向二元论的转变(1916年-1918年)和由二元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1919年-1921年初)。第六部分对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特点与当代启示进行分析,认为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过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二是在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中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对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启示,一是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二是要坚持优良学风,发扬知行结合的实践精神,三是要勇于探索,坚持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
赵磊[6](2020)在《毛泽东历史观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历史观基于深厚的理论渊源以及丰富的实践基础而产生。在早年的私塾教育和新式教育中,毛泽东受到中国传统史学、湖湘文化的影响,早期历史观中有着深厚的内圣外王之道。毛泽东投身社会的实际斗争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下,他的历史观从倡导不流血革命的唯心史观彻底转向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的阶级史观、人民史观得以形成和发展,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生产力史观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毛泽东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据此,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发展出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表现为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总结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完整概念,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呈现出螺旋前进的特点。在革命中,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扎根人民群众当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社会的发展形态、历史的发展规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指引革命的发展,而要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就要研究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根据战争环境的变化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人们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使得实践和认识的内容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是为“实践第一”的辩证实践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人作为驾驭社会矛盾的主体,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才能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界。毛泽东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历史主体性不容置喙。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强调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指出只有团结中国最广大的农民阶级,组成工农联盟才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历史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通过研究毛泽东的历史观有助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时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李天赐[7](2020)在《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民生问题与人民生活幸福息息相关,历来是执政者所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分关心民生建设。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核心领导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毛泽东民生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支撑,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中的实践,不断孕育而生,形成了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湖湘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而革命实践则直接推动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逐步深化,其民生思想发展也日趋成熟。毛泽东民生思想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三大特征,而毛泽东民生建设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没有脱离时代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核心问题,片面空谈民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改善保障民生,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毛泽东致力于反对一切官僚特权,惩治贪污腐败,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毛泽东民生思想实践取得的效果显着,首先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巩固了新中国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再次,毛泽东着眼于新中国民生建设的基础性和根基性工作,为中国当前民生事业取得重要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可否认,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举国之力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偏重于积累,未能及时充分地改善人民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很多方面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民生价值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全面改善民生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民生的新境界等。毛泽东主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化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的方法对当今社会党风廉政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雪[8](2020)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毛泽东立足于抗战全局,继续探索农民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与抗战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毛泽东农民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不仅对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核心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形成条件,分为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论述、中国传统重农思想及早期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探索是这一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以来农民问题的凸现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革命实践是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基本特征。一方面,从阶级斗争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转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农村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坚持游击战争的基础三个维度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历史生成;另一方面,从时代性与务实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三个层面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从农民革命主体思想、农民经济利益保障思想、农民政治参与思想和农民教育改造思想等方面尝试性地构建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论述了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从历史地位看,这一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从当代价值看,这一思想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樊雪峥[9](2020)在《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培育新人,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使命。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新人培育观点,指导了党育人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其系统的新人培育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了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进步。本文将从形成发展、内涵特征、途径方法、当代启示四个主要方向入手,对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选题缘起、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分析学界已有成果,以充分说明研究的主旨,是本文之起点。第一章,对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系统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其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毛泽东继承和吸收了中华文化有关思想之精华,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新人培育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其求学、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进一步发展时期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章,新人之“新”——详细阐述毛泽东心中的新人观。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上,对新人之“新”进行了多维透视,规定了新人之本质特征。同时,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能够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新人形象,反映了毛泽东对新人“规格”的丰富思考。这样的新人培育思想,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等鲜明价值立场。第三章,新人之“育”——深入研究毛泽东对新人培育的探索。毛泽东为新人的培育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规定了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榜样教育等具体方法,并将推进教育工作改革、舆论宣传引导、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为其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四章为本文落脚点,阐述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特点、意义及价值。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呈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革命性与科学性交融、示范性与大众性协调、现实性与超越性交织的基本特点。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人培育的思想,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人培育积累了智慧,同时也为当下时代新人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陈杏[10](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运动蓬勃高涨。但是,敌强我弱,且力量悬殊太大。要打败强大而凶狠的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华民族各个阶级和阶层就必须紧紧地凝聚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然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推行单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根本不能承担起领导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重任。历史的重任就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头。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群众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成为成熟的理论形态。在这一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工作方法、领导艺术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深化,上升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与此同时,党的群众路线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在抗日战争的独特环境中,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极其鲜明特点,即: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为目标,指向清晰;为调整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采用灵活的践行方式;践行对象多样,适用于一切坚持抗战的阶级和阶层;坚持党的领导,以保证群众路线的成效。党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要始终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主张化为群众的行动;三要协调好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画好最大“同心圆”;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经验对我们党在新时代创造性地运用群众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论毛泽东农民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毛泽东农民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革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
2 毛泽东革命观的科学内涵 |
2.1 作为核心概念的“革命” |
2.2 毛泽东革命观的基本构成 |
2.3 毛泽东革命观的思想根基 |
2.4 毛泽东革命观的鲜明特征 |
3 毛泽东革命观的形成与发展 |
3.1 社会反思中的思想萌芽:五四运动前的毛泽东革命观 |
3.2 斗争探索中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革命观 |
3.3 客观条件变化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革命观 |
4 毛泽东革命观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
4.1 毛泽东革命观的历史贡献 |
4.2 毛泽东革命观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 |
五、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
一、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 |
二、“甲午战争”与爱国救亡意识的觉醒 |
三、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与五四爱国运动 |
四、九一八事变和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 |
五、卢沟桥事变与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
第二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 |
二、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及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 |
三、世界反法西斯国际主义 |
第三节 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毛泽东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 |
二、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是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
第一节 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成为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一、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
二、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第二节 坚决抗战、持久抗战是抗日救国的集中体现 |
一、坚决抗战、挽救民族危亡 |
二、持久抗战、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 |
三、爱国主义是抗日救国的动力源泉 |
第三节 民族复兴是爱国主义的目标 |
一、抗战奠定民族复兴的基础 |
二、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
第一节 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 |
一、唤醒人民的爱国热情 |
二、牢固树立民族意识、国家意识 |
三、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
四、共产党人是践行爱国主义的先锋和表率 |
第二节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
二、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主体作用 |
第三节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
一、抗战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抗战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三、抗战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
四、爱国主义教育在抗战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是团结抗战的强大凝聚力 |
第一节 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二、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阶级的共同选择 |
三、国共合作是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
四、爱国主义是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用爱国主义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战 |
一、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日救亡 |
二、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三节 用爱国主义调动全民共同抗战 |
一、发展壮大抗日救国力量 |
二、批驳卖国主义和汉奸言论 |
三、推动抗战不断取得胜利 |
第五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促进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爱国主义理论 |
二、启迪和滋养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
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 |
二、爱国主义始终是凝聚全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
三、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抗战时期与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相关着作 |
致谢 |
发表论文清单 |
(3)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以传统优秀儒家文化为理论资源 |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儒家“忠德”思想的借鉴与传承 |
三、儒家“大同”思想的吸收与展望 |
第二节 以马恩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 |
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深化 |
二、真实的“共同体”的呈现 |
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升华 |
第三节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转型 |
二、中国革命之路的实践 |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
第二章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个人层面 |
一、思想上与马克思主义观点相一致 |
二、行动上以把握全局为重 |
三、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 |
第二节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社会层面 |
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
三、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处理方式 |
第三节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国家层面 |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二、以爱国主义和国际和平为基石 |
三、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 |
第三章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 |
一、有利于新发展理念的推进 |
二、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
三、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当代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
二、有利于政治生态的构建 |
三、有利于重大灾难事件的应对 |
第四章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养成 |
第一节 家庭教育 |
一、培养个人归属感和集体观念 |
二、家风家规的引导 |
三、明确家庭教育目标 |
第二节 学校教育 |
一、从品德形成的过程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
二、创新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方式 |
三、优化集体主义教育的学校环境 |
第三节 社会教育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
三、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
4.3.1 敢于斗争 |
4.3.2 善于斗争 |
4.3.3 勇于胜利 |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
4.4.1 理论批判 |
4.4.2 实践批判 |
4.4.3 自我批判 |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 |
2.2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
2.3 哲学立场 |
2.4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时间 |
第三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3.1 家庭教育 |
3.2 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熏陶 |
3.3 西方近代哲学思想 |
3.4 近代仁人志士思想的影响 |
第四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
4.1 客观条件 |
4.1.1 中国近代革命需要有科学的哲学作为指导 |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4.1.3 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先驱的影响 |
4.2 主观条件 |
4.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
4.2.2 批判性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 |
4.2.3 重视哲学在救国救民与改造社会中的指导作用 |
第五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基本过程 |
5.1 早期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916年以前) |
5.1.1 对佛教的信仰 |
5.1.2 崇拜康梁,赞成君主立宪制 |
5.1.3 “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 |
5.1.4 崇尚英雄豪杰救世的唯心史观 |
5.2 由唯心主义向二元论的转变(1916年-1918年) |
5.2.1 “精神不灭,物质不灭”的二元论 |
5.2.2 “无我论”到“唯我论”的主体意识觉醒 |
5.2.3 唯心主义历史观为主导,唯物史观思想因素开始萌芽 |
5.2.4 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
5.3 由二元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1919年-1921年初) |
5.3.1 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
5.3.2 唯物史观的初步确立 |
5.3.3 对驱张和湖南自治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 |
5.3.4 哲学立场的根本转变 |
第六章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
6.1 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的特点 |
6.1.1 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 |
6.1.2 在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中理解马克思主义 |
6.2 对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启示 |
6.2.1 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
6.2.2 坚持优良学风,发扬知行结合的实践精神 |
6.2.3 勇于探索,坚持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毛泽东历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一)课题来源 |
(二)创新点 |
(三)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毛泽东历史观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毛泽东历史观的思想基石 |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熏陶 |
(二)湖湘文化的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 |
二、毛泽东历史观的实践基础 |
(一)亡国灭种的现实危机和天崩地裂的社会剧变 |
(二)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实践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唯物辩证史观 |
一、毛泽东论辩证唯物主义 |
(一)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
(二)实践第一的观点 |
二、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历史规律论 |
一、毛泽东论中国社会形态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
(二)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
二、毛泽东论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
(一)新的进步的东西终究要代替旧的落后的东西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
(三)过渡时期的理论 |
三、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
(一)革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
(二)革命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 |
四、毛泽东论军事斗争规律 |
(一)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
(二)根据战争环境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历史实践论 |
一、知行合一辩证实践论 |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三)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二、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
(一)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 |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
第五章 毛泽东的历史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三)正确认识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一)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
(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
三、无产阶级是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 |
四、工农联盟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 |
(一)中国的工农联盟是一种天然的联盟 |
(二)实行土地改革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第一要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对现有成果的总结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
一、 关于民生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民生的内涵 |
(二) 民生与民本、民主的区别 |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 |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 |
(三) 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及特征 |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萌芽和形成 |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生理念 |
(二) 改善民生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基 |
(三) 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 |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实践的成就与局限 |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巨大成就 |
(二) 毛泽东民生建设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党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 |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
(二) 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民生价值标准 |
二、 民生建设既要全面推进也要与时俱进 |
(一) 全方位地推进新时代的民生建设事业 |
(二) 与时俱进地拓展民生工作的外延和内涵 |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民生建设的动力和基石 |
(一)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
(二)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民生的新境界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 |
一、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论述 |
(二)中国传统重农思想 |
(三)早期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
二、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
(一)近代以来农民问题的凸现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革命实践 |
第二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基本特征 |
一、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从阶级斗争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转变 |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 |
(三)农村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坚持游击战争的基础 |
二、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时代性与务实性相统一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农民革命主体思想 |
(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二)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
(三)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 |
二、农民经济利益保障思想 |
(一)适时调整土地政策 |
(二)适时采取恰当的经济政策 |
(三)组织农民走合作社道路 |
三、农民政治参与思想 |
(一)农民是政治动员的主要对象 |
(二)动员和组织农民参加边区民主选举 |
(三)加强农民党员的政治修养 |
四、农民教育改造思想 |
(一)唤醒农民民主政治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提高农民知识水平的文化教育 |
(三)提高农民战斗能力的军事教育 |
(四)破除农民封建迷信思维的科学技术教育 |
第四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一、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 |
(二)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抗战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 |
二、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高度重视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
(二)改善和保障民生,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
(三)组织农民,走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 |
(四)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9)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时代背景 |
0.1.2 理论意义 |
0.1.3 实践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研究梳理 |
0.2.2 简要评价 |
0.3 研究方法和重难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 |
1.1.2 继承中华文化有关思想之精华 |
1.1.3 吸收并超越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 |
1.2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实践基础 |
1.2.1 得益于毛泽东早年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
1.2.2 脱胎于毛泽东对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
1.2.3 反映了毛泽东在应对世界之变局时的从容坚定 |
1.3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
1.3.1 萌芽期——在新民思想的影响下 |
1.3.2 形成期——求知识与劳力之接近 |
1.3.3 发展期——发展苏维埃的文化教育 |
1.3.4 成熟期——战争中造就革命的先锋 |
1.3.5 进一步发展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探索与挫折 |
第二章 新人之“新”:毛泽东心中的新人 |
2.1 毛泽东对新人之“新”的多维透视 |
2.2 毛泽东关于新人“规格”的丰富思考 |
2.2.1 新人的基本形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
2.2.2 新人的理想模式——“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
2.2.3 新人的基本特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2.2.4 新人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
2.3 毛泽东新人观贯穿的鲜明价值取向 |
2.3.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3.2 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
2.3.3 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 |
第三章 新人之“育”:毛泽东关于新人培育的探索 |
3.1 关于新人培育的基本原则 |
3.1.1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
3.1.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 |
3.1.3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
3.1.4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 关于新人培育的具体方法 |
3.2.1 采用启发式教育 |
3.2.2 注重因材施教 |
3.2.3 坚持教学相长 |
3.2.4 发挥榜样作用 |
3.3 关于新人培育的实现路径 |
3.3.1 不断推进教育工作的改革 |
3.3.2 发挥宣传工作的引导作用 |
3.3.3 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 |
第四章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特点与价值 |
4.1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
4.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1.2 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 |
4.1.3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交融 |
4.1.4 示范性与大众性的协调 |
4.1.5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交织 |
4.2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历史意义 |
4.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 |
4.2.2 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
4.2.3 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积累了智慧 |
4.3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4.3.1 启示着当下“培养什么人”的理论架构 |
4.3.2 警示着我们把握“为谁培养人”的原则与方向 |
4.3.3 为“怎么培养人”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一)群众 |
(二)群众路线 |
(三)政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框架 |
五、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直接理论来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厚文化根基 |
二、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一)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成功经验 |
(二)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教训 |
三、全民族抗战的新形势要求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群众路线 |
(一)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
(二)抗日救亡运动蓬勃高涨 |
(三)两条抗战路线尖锐对立 |
(四)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成熟 |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 |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成熟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
(一)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创造抗战历史的动力 |
(二)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抗战服务 |
(三)工作方法:从抗日群众中来,到抗日群众中去 |
(四)领导艺术:同抗日群众在一起,而又领导群众抗日 |
(五)组织保障:建设“广大群众性”的党,壮大抗战力量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 |
一、党的群众路线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实践 |
(一)进行政权建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
(三)开展整风运动,全党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
(四)开展社会建设,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
二、党的群众路线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实践 |
(一)深入开展抗日救国宣传 |
(二)大力支持人民民主运动 |
(三)团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
(四)争取国民党左派和地方实力派 |
三、党的群众路线在沦陷区的实践 |
(一)广泛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
(二)争取与瓦解伪军和日伪政权 |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斗争 |
(四)开展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
(五)发动各种力量支援抗日根据地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明特点 |
(一)目标指向清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
(二)践行方式灵活:旨在调整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
(三)践行对象多样:适用于一切坚持抗战的阶级和阶层 |
(四)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群众路线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主张化为群众的行动 |
(三)协调好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画好最大“同心圆” |
(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结束语 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论毛泽东农民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革命观研究[D]. 徐金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2]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何成宁. 新疆大学, 2020(06)
- [3]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研究[D]. 张亚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
- [5]毛泽东早期哲学立场转变研究[D]. 张启森. 西北大学, 2020(07)
- [6]毛泽东历史观研究[D]. 赵磊. 湘潭大学, 2020(02)
- [7]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李天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抗战时期毛泽东农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李雪.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0)
- [9]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D]. 樊雪峥. 武汉大学, 2020(04)
- [10]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D]. 陈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