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延多夫的神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高源[1](2021)在《理想人格的互鉴:芬兰学派奥古斯丁学新诠释及其与中国哲学的相遇》文中认为奥古斯丁学已渐趋成为国内教父学与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多侧重欧陆或英美的论争文献,而北欧跨语际情境下的研究状况却少有述及。根植于路德称义问题的创新诠释,北欧边境上以芬兰学派为代表的教父学研究展示出丰富而鲜明的特色。其诠释之"新"体现于成神观念、成神路径、成神境界等多重维度的文献发现与理论突破,展现了本体论与现象学路径相结合的人格理想的重新定位。虽然以曼多马为代表的芬兰学派最初勃兴于与俄国东正教的交锋,然而其"参与神性"的理想人格观突破了原有宗教哲学对话模式而拓延至与东方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相遇,显示出与儒家天人合一理想、佛教顿悟成佛理念、道家仙化人格理论的遥相呼应。聚焦理想人格的诠释传统,不仅对深度把握北欧边境上的奥古斯丁暨教父学研究动态有所裨益,也将为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北欧"哲学互动开拓新的理论资源。
王通[2](2019)在《弗·洛斯基宗教人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拉基米尔·洛斯基(Vladimir Lossky,1903-1958年)是19世纪现代俄罗斯东正教神学思想家。他的宗教人学思想传承了中世纪希腊基督教神秘神学的思想,并在现代神学思想语境中进行解释和延伸。洛斯基宗教人学建立在巴黎俄罗斯东正教团体对人与上帝关系的讨论的基础之上。洛斯基从《圣经》中上帝造人的观点出发,思考上帝圣三位一体实体与位格。通过构建上帝的理念世界,区分上帝的本质和上帝的能量来证明与上帝合一的可能性。上帝的本性不可知,但他的本质可以通过能量揭示出来,人能够在本性的非受造的恩典中把握三位一体的上帝形像,从而克服“非存在”与“虚无”。他认为人可以通过人格性来塑造自己,通过“个人意志”和“自然意志”的完善来参与上帝能量,发挥恩典的善,克服来自“非存在”的恶。弗·洛斯基认为圣父的救赎体现在圣子的降临和圣灵的临在上,而人需要奉献自己本性来接受恩典服从上帝意志,道成肉身和神化是彼此符合互为前提的。洛斯基通过对圣子化身,对基督和圣灵的身体——教会的形象,还有教义之外神性的语言——上帝的光的说明阐释恩典如何作用在人的救赎上。从而论证人作为受造物的自由使命因恩典而成为可能。洛斯基宗教人学具有唯意志主义特征,他阐发了人的本性参与上帝的态人性论。他的人学观点对现代心理学具有启发意义,但他理论本身的模糊性和哲学语言在神学视域中阐述的不足也构成了其后学者关于其宗教人学的争论。
高源[3](2018)在《芬兰学派奥古斯丁成神论思想研究及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成神论为欧洲基督教思想传统中的核心命题之一,无论在奥古斯丁影响下的欧洲拉丁西方还是在希腊俄国东方基督宗教世界中,都占据根基性地位。处于德国与北欧奥古斯丁—路德传统以及俄国东正教对话要冲中的芬兰学派,在成神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有突破性诠释。回归芬兰学派暨北欧奥古斯丁研究传统与俄国东正教对话的语境,结合古典教父们的传统教义以及最新发现的奥古斯丁成神论文献,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前芬兰学派奥古斯丁成神论的前沿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徐晓燕[4](2018)在《回归圣事存在论 ——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文中指出托马斯·默顿(ThomasMerton,1915-1968)这位20世纪美国着名修士,因其着述主题颇丰,而常被称为灵修作家、神秘主义、和平主义者、社会活动家、宗教对话先驱。在这些多样且张力巨大的创作主题背后,默顿总是给人留下思想前后不一致的印象。本文试以历史的方法和神学的视角,将默顿置于20世纪的天主教神学发展及美国的政治历史背景中,以超性秩序与本性秩序之间的关系为线索串联其庞大丰富的作品,来探讨其思想的变化与成熟。本文认为,默顿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从早期的超性-本性二元的思维格式转向了“圣事存在论”的整全视野,并以这种神学视野出发在晚期考量美国的社会与政治、天主教修道革新及宗教对话等议题。本文以默顿早期至后期思想的演变为经,以其晚期发展出的三大主题(社会正义、修道革新与宗教对话)为纬,安排行文结构。第一章是对论文题目的解释。第二章是略述默顿在修道之前的生平事迹和皈依经历,并且给出了默顿所皈依的天主教正经历着新经院主义、返本溯源运动和现代主义神学之间互相竞争角逐的神学背景,为理解默顿思想的变化与成熟奠定基础。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了默顿1941年进入修道院直到1968年于曼谷离世的整个修道时期。第三章通过探讨默顿早期作品(1944-1952)提炼他在这个时期对“默观”的看法,分析默顿因受新经院主义的教育而生发出对“默观”的矛盾态度。第四章以默顿成熟时期的作品(1953-60年代初)为对象,分析他如何因着外界思想(“返本溯源”神学家、俄罗斯正教神学家等)的启发与互动,在内心发生微妙的变化,并体现于其日记与灵修着作中。本文认为,默顿在思考与体悟天主之创世、基督的经世和作为天主肖像与模样的人之本体问题时,逐渐形成以“圣事”与“实在”之关系来理解受造世界与天主之关系的“圣事存在论”视野,也就是说,天主于受造秩序的奥秘临在使后者获得圣事特征,而受造秩序的圣事本性意味着其对神圣实在的恒常参与。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默顿晚期(60年代初-1968年)转向社会的内在与外在原因,并指出“圣事存在论”是默顿晚期涉足社会正义、修道革新与宗教对话这三个不同论域时共同的神学根据与神学关切。通过将默顿置于20世纪天主教神学背景中,本文向读者交代了默顿思想的演变与坚持,借此与梵二会议前后的天主教神学的发展相互映照。如果说梵二前后的天主教内部的神学斗争是理解默顿思想的背景,那么默顿思想的转变与坚持可算是梵二前后不同天主教神学之间角逐的缩影。
张少博[5](2018)在《非实在的罪——论巴特的罪观兼与东正教罪观的比较》文中认为巴特的罪观是其神学人论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其《教会教义学》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他从基督论的视角出发,关注于罪的消除。对原罪做出异于西方神学传统的解释,剔除了罪的遗传性,将罪的本质归结为虚无,突出罪的非实体性。而这种在西方基督教传统中颇为独特的罪观却与东正教传统的罪观内在相通,并且由此推论出的人性论也迥异于为汉语世界所熟知的传统西方基督教所持的人性败坏说。
聂建松[6](2017)在《亚略巴谷的(托名)狄奥尼修斯的“象征”思想之浅析》文中研究表明亚略巴谷的狄奥尼修斯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其着述对于其后的基督教思想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狄氏的思想中,"象征"这一概念可谓是核心性的。狄氏不仅专就此概念单独写过《象征神学》一文(此文或已散佚),而且还将这一概念作为一条重要线索贯穿于整部狄氏作品之中。因此,对于"象征"这一概念进行发掘,有助于我们理解狄氏的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基督教思想中的核心部分。
黎学军[7](2017)在《中国学者眼里的俄国宗教哲学》文中提出俄国宗教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属于小众领域,作者少、关注者少,研究历程也是几经起伏:一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前跟随苏联哲学家的提法认为俄国宗教哲学是俄国小资产阶级迷惑大众的东西,没有太多学术价值;二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我国学界主流认为俄国宗教哲学之所以重新兴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淡化使然,它本身并不值得重视;三是21世纪之后,俄国宗教哲学被我国学者纳入西方存在主义思潮范畴,研究西方哲学的同时加以关注。
李天昀[8](2017)在《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的人性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赞诺夫(1856-1919)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其成名作、代表作《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一般认为成书于1891年。在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相信上帝的理由”是成立的,主要包括对于哲人品质的规定、宗教的起源、宗教与哲学、历史、科学的关系、上帝存在的证明、宗教的三大行为。与此同时,“不信上帝的理由”也是成立的。“不信上帝的理由”主要包括“宗教大法官的辩证法”对于上帝存在的两次批判。针对“宗教大法官的辩证法”对于上帝存在的第一次批判,罗赞诺夫认为因为人的“本质”(essence,或者称之为“性”)存在瑕疵,所以我们不能像伊凡·卡拉马佐夫那样,因为世界历史中的“恶”(evil)而否定上帝存在。针对“宗教大法官的辩证法”对于上帝存在的第二次批判,罗赞诺夫做了更加详尽的回应。俄语中的“Великийинквизитор”既可以指“宗教大法官”,又可以指“宗教裁判官”。“宗教大法官”问题诞生于“宗教大法官”的真理观与圣经解释学。“宗教大法官”问题主要包括“宗教大法官”的三大核心思想、两大原则及其道路与对于启蒙现代性的批判。罗赞诺夫在回应康德与托尔斯泰人性论思想的基础之上建构起了自己的人性论思想。罗赞诺夫的宗教哲学认为人的“人格”(personality,或者称之为“心”)并没有“罪”(sin),“人格”中的理性、情感与意志正是对于真理、善与自由的不懈追求,“人格”可以自由自觉地向善,无需“宗教大法官”的外在强制。以此为据,罗赞诺夫对于“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的自由论问题与末世论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进而讨论了精神自由、物质利益与世界末日等等复杂深刻的神学、宗教哲学问题。罗赞诺夫认为这就回应了“宗教大法官的辩证法”对于上帝存在的第二次批判。在“宗教文化学”或者“宗教-文化研究”视域之中,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在汉语语境之中有着重大的当代价值。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道德”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不但如此,在基督教语境中的“灵的道德”与“灵的幸福”之间存在着更加明显的“二律背反”。中国儒家人性论从“幸福”推论出“道德”,是一种“灵的幸福”,与此同时,西方基督教人性论从“道德”推论出“幸福”,是一种“灵的道德”。在中国儒家人性论的“灵的幸福”与西方基督教人性论的“灵的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难以调和的“二律背反”。罗赞诺夫在《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提出的人性论思想来源于希腊教父哲学、东正教与俄罗斯宗教哲学的传统教义,实际上是一种调和“灵的道德”与“灵的幸福”的“第三条道路”。
C.C.霍鲁日,张百春[9](2016)在《新教父综合与俄罗斯哲学》文中认为在西方思想里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西方古典哲学传统,即"4世纪教父→奥古斯丁→阿奎那→笛卡尔和世俗化唯心主义",另一个是东方正教传统,即"4世纪教父→认信者马克西姆→帕拉马→20世纪东正教唯能论"。索洛维约夫为其奠定基础的俄罗斯哲学是西方古典传统里的一个学派。这个地位导致俄罗斯哲学先天地包含一些局限。弗洛罗夫斯基创立的新教父综合是俄罗斯思想的一次向根源的转折,在此之后,俄罗斯思想回归到东方正教传统。只有在这个传统里,未来的俄罗斯哲学才能克服过去的局限,完成自己的精神使命。
赵天一[10](2016)在《帕拉马斯“能”的神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公元14世纪,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灵修主义神学家格里高利·帕拉马斯(1296-1359)“能”的神学进行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文本是格里高利所着的《三部曲》的英译本、一百五十篇训导词的英译本、梅延多夫所着的《帕拉马斯研究》英译本及其他相关的中外文献。依据对帕拉马斯生平、历史背景的分析,以及对帕拉马斯英译本的原着的解读,对帕拉马斯“能”的神学进行一些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言部分是对帕拉马斯神学的研究现状的简要介绍。第一章主要是对帕拉马斯着作及其生平的简要介绍。第二章是对帕拉马斯神学背景的简要介绍,解释帕拉马斯在神学上对东正教的教父学和灵修学的传承关系。第三章是对帕拉马斯神学进行的系统的介绍,主要是围绕着帕拉马斯“能”的神学进行的。结论的部分是对帕拉马斯神学进行一个整体的概括和论述,分析帕拉马斯对东正教及西方教会的影响,指出帕拉马斯“能”的神学的核心内涵和神学主旨。格里高利·帕拉马斯是东正教神学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在东正教神学体系的地位可以和托马斯·阿奎那在西方教会中的地位相当。自帕拉马斯起,东正教教父学和灵修学的传统发生了融合,并逐渐形成东正教神学现在的格局。由于帕拉马斯的时代处于拜占庭帝国将倾之时,可以说,帕拉马斯的神学思想是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神学的集大成者。帕拉马斯对“能”的神学的提出,也打破了古希腊哲学中企图通过逻辑和对自然世界的逐渐认识来认识上帝和世界的壁垒。它将东正教中的上帝从一个绝对不可理解,不可接触的上帝一分为二,一半是上帝的本质,这部分是不可接触的;另一半是上帝的“能”,这种能作为恩典降到人间,使人得以对上帝进行直接的认识。
二、梅延多夫的神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延多夫的神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弗·洛斯基宗教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创新 |
1.选题意义 |
2.研究方法与创新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1)东正教人学思想源流 |
(2)洛斯基人学思想概述 |
(3)国外最新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1.人学 |
2.宗教人学 |
一、人的来源 |
(一)人的灵魂——“上帝的流溢” |
1.“幽暗”中的神圣 |
2.灵魂的直观 |
(二)上帝的理念世界 |
1.“逻各斯”——上帝神圣之意志 |
2.实体位格的理念世界 |
(三)三位一体的上帝 |
1.“圣灵”——上帝神性之传达 |
2.“圣父”——上帝神性之源泉 |
3.“圣子”——上帝神性之化身 |
二、人的本性 |
(一)人本性中的恩典 |
1.“恩典”——人的自然意志 |
2.“善”——人的自我决定 |
(二)人本性的完善 |
1.参与上帝的能量 |
2.“向善”—本性的驱动 |
(三)本性的历程 |
1.人的灵魂特质 |
2.“善恶的分合”——灵魂的演化 |
三、人的人格性 |
(一)人格性的内涵 |
1.个体的塑造和完善 |
2.“自由意志”——上帝与人的共同选择 |
(二)人格性的作用 |
1.“恶”——嗜“无”的黑暗精灵 |
2.个人意志的自由选择 |
(三)堕落人性的完善 |
1.虚无引动之后果 |
2.恩典最终之目的 |
四、人的救赎与自由 |
(一)圣子的化身 |
1.基督诞生——上帝的救赎安排 |
2.道成肉身—神化与救赎 |
(二)圣灵的奥秘 |
1.“临在于世”——上帝的神秘“标记” |
2.神圣联结的实现 |
(三)世俗的自由之路 |
1.基督和圣灵之体——教会 |
2.光—神圣的“语言” |
五、对洛斯基宗教人学的评价 |
(一)洛斯基宗教人学的价值意义 |
(二)洛斯基宗教人学的理论意义 |
(三)洛斯基宗教人学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致谢 |
(3)芬兰学派奥古斯丁成神论思想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神论 (becoming God) 作为基督教思想核心命题的教义史背景 |
(一) 《圣经》对成神的叙述 |
(二) 希腊东方教父们对成神论的经典阐释 |
二、当代希腊俄国教父学家与东正教神学家对奥古斯丁成神论的批评 |
三、奥古斯丁成神论新材料的发现与芬兰学派的研究 |
(4)回归圣事存在论 ——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1 导论 |
1.1 研究主题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2 托马斯·默顿与二十世纪的天主教 |
2.1 追寻者托马斯·默顿 |
2.1.1 客居者的游移 |
2.1.2 困惑中的指南针 |
2.1.3 迈向革责玛尼 |
2.2 梵二前后天主教神学发展的张力 |
2.2.1 新经院哲学的序曲 |
2.2.2 新经院主义与现代主义危机 |
2.2.3 返本溯源运动 |
2.2.4 梵二会议的新局面 |
2.3 默顿与二十世纪天主教 |
3 成为默观者:受新经院主义影响的早期默顿 |
3.1 默观:圣化的必经之路 |
3.1.1 目的与现实:默观的开端 |
3.1.2 默观生活的进阶:主动默观与倾注默观 |
3.1.3 倾注默观: 信徒的普遍圣召 |
3.2 真假神秘主义之分辨 |
3.2.1 两种极端:假神秘主义与教条主义 |
3.2.2 类比原则与真神秘主义 |
3.3 默观与行动的张力 |
3.3.1 革责玛尼修院:默观视野的失落 |
3.3.2 默观先于行动:修会圣召的争论 |
3.4 约纳的征兆:转化的开始 |
3.5 小结 |
4 圣事存在论的觉醒 |
4.1 天主的沉默与奥秘 |
4.1.1 在圣召困惑中体悟天主奥秘 |
4.1.2 冒险与不确定:形而上之孤寂 |
4.2 天主的临在与行动:圣索菲亚与道成肉身 |
4.2.1 圣索菲亚:天主在造物中的临在 |
4.2.2 道成肉身的奥迹:虚己的基督 |
4.3 天主的肖像:人本性中的神圣渴望 |
4.4 重溯教父资源与回归奥秘神学 |
4.4.1 早期基督教脉络下的“奥秘” |
4.4.2 自然默观与圣事存在论 |
4.4.3 狄奥尼修斯传统与现代“神秘主义”的演变 |
4.5 圣事性思维的陶成:论圣事、时间与语言 |
4.5.1 “标记”与“实在”:圣事存在论的基本关系 |
4.5.2 时间与历史:基督奥迹的场域 |
4.5.3 语言与静默 |
4.6 小结:再思“默观” |
5 先知与批判:圣事存在论在不同论域的表达 |
5.1 “有罪旁观者”的发声 |
5.1.1 转向社会:经历与作品 |
5.1.2 异化的时代:后基督教时期的社会与教会 |
5.1.3 信与不信的悖论: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疾病 |
5.1.4 非暴力选择:以圣事存在论为基础 |
5.2 修道主义的返本溯源 |
5.2.1 梵二前“因循守旧”的修道主义 |
5.2.2 梵二后的激进改革 |
5.2.3 先知精神与默观生活的统一 |
5.3 宗教对话与自我理解 |
5.3.1 默顿与铃木禅的对话 |
5.3.2 亚洲之旅 |
5.4 小结 |
6 结语“圣事存在论”与“现代性”兼论对汉语神学的启发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已发表学术论文 |
会议论文 |
(5)非实在的罪——论巴特的罪观兼与东正教罪观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特论罪的基督论导向 |
二、巴特对原罪的论述 |
三、巴特论罪的本质 |
四、与东正教罪观的比较 |
五、结语 |
(7)中国学者眼里的俄国宗教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人在研究 |
二、研究什么 |
三、结语 |
(8)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的人性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的界定 |
第三节 选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一、生平与创作的介绍 |
二、私生活的道德批判 |
三、宗教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
第四节 选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哲学批判 |
二、文学研究者的翻译介绍 |
三、哲学研究者的深度阐释 |
第五节 选题的五大研究方法 |
一、俄罗斯与欧洲 |
二、东正教与天主教 |
三、宗教与政治 |
四、自由与奴役 |
五、性善与性恶 |
第六节 选题的两大创新点 |
一、“罪”与“恶”的概念疏证 |
二、“罪”与“恶”的历史沿革 |
第二章 《传说》人性论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罗赞诺夫及其时代 |
一、罗赞诺夫的生平与创作 |
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 |
第二节 《传说》人性论的现实基础 |
一、《传说》人性论与俄罗斯极权主义 |
二、《传说》人性论与俄罗斯政教关系 |
第三节 《传说》人性论的理论视域 |
一、中国哲学与人性论传统 |
二、西方哲学与人性论建构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性论批判 |
第三章 《传说》人性论中的“本质”与罪恶问题的辩护 |
第一节 《传说》中的罪恶问题的提出背景 |
一、对于哲人品质的规定 |
二、宗教的起源 |
三、宗教与哲学、历史、科学的关系 |
四、上帝存在的不证自明性 |
五、宗教的三大行为 |
第二节 《传说》中的罪恶问题与人性论问题的凸显 |
一、“辩证法”的界定 |
二、“辩证法”的两大性质 |
三、“辩证法”对于宗教的第一次批判 |
四、《传说》人性论的反驳机制 |
五、“辩证法”对于宗教的第二次批判 |
第四章 《传说》人性论中的“人格”与“宗教大法官”的传说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宗教大法官”问题的诞生 |
一、“Великий инквизитор”新证 |
二、“宗教大法官”的真理观 |
三、“宗教大法官”的圣经解释学 |
第二节“宗教大法官”问题的界定 |
一、“宗教大法官”的三大核心思想 |
二、“宗教大法官”的两大原则及其道路 |
三、启蒙现代性及其批判 |
第五章 《传说》人性论中的“人格”与“宗教大法官”的传说的前提批判 |
第一节 《传说》视域中的俄罗斯与欧洲人性论传统 |
一、《传说》视域中的康德人性论 |
二、《传说》视域中的马尔萨斯人性论 |
三、《传说》视域中的托尔斯泰人性论 |
第二节 《传说》人性论中的人格结构 |
一、真理与理性 |
二、善与情感 |
三、自由与意志 |
第六章 《传说》人性论中的“人格”与“宗教大法官”的传说的结论反思 |
第一节 《传说》人性论视域中的自由论问题 |
一、精神自由与肉体自由 |
二、精神自由与物质利益 |
三、人类的三大不平等现象及其批判路径 |
第二节 《传说》人性论视域中的末世论问题 |
一、基督教史上的主客二分 |
二、内在联合、外在结合与全世界和谐 |
三、人类的两次堕落与世界历史的终结 |
第七章 跨文化视域中的《传说》人性论及其当代价值 |
第一节 跨文化视域中的二律背反 |
一、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至善” |
二、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与“幸福” |
三、基督教中的“道德”与“幸福” |
第二节 耶儒人性论中的二律背反 |
一、儒家人性论及其“灵的幸福” |
二、基督教人性论及其“灵的道德” |
三、“灵的道德”与“灵的幸福”的二律背反 |
第三节 《传说》人性论中的“第三条道路” |
一、对于“心”与“性”的界定 |
二、“性朴”及其对于“灵的幸福”的超越 |
三、“心善”及其对于“灵的道德”的超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新教父综合与俄罗斯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派 |
二、转折(Kehre) |
三、传统 |
(10)帕拉马斯“能”的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帕拉马斯“能”的神学的概念及选题意义 |
帕拉马斯神学的研究现状 |
写作思路和文本结构 |
第一章 帕拉马斯生平及其主要着作 |
1.1 格里高利·帕拉马斯的生平 |
1.2 14世纪的东罗马帝国 |
1.3 帕拉马斯的主要着作 |
第二章 帕拉马斯神学的产生背景 |
2.1 帕拉马斯神学的东正教根基 |
2.2 帕拉马斯神学的教父学成分 |
2.3 帕拉马斯神学的苦修主义成分 |
2.4 帕拉马斯神学的后世影响及结论 |
第三章 帕拉马斯“能”的神学的主要内容 |
3.1 帕拉马斯的神学结构 |
3.2 认识上帝的方法 |
3.3 否定神学和灵修活动 |
3.3.1 神的恩典的超越性 |
3.3.2 肉体可以成圣 |
3.4 “能”的神学的定义及其内容 |
上帝的本质与能并不相同 |
上帝的能是非被造的 |
上帝的本质与能之间的区别无损其单一性 |
“神圣”这个词不仅仅应用于上帝的本质,也用于其“能” |
上帝的能是由本质而出的 |
人能参与到上帝的能中,但是不能参与到其本质之中 |
神圣的能肉眼可见,然而其仍是非物质和非被造的 |
能与三个位格都有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梅延多夫的神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想人格的互鉴:芬兰学派奥古斯丁学新诠释及其与中国哲学的相遇[J]. 高源. 学术月刊, 2021(09)
- [2]弗·洛斯基宗教人学研究[D]. 王通.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3]芬兰学派奥古斯丁成神论思想研究及其新进展[J]. 高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4]回归圣事存在论 ——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D]. 徐晓燕. 浙江大学, 2018(05)
- [5]非实在的罪——论巴特的罪观兼与东正教罪观的比较[J]. 张少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6]亚略巴谷的(托名)狄奥尼修斯的“象征”思想之浅析[A]. 聂建松. 外国哲学(第三十四辑), 2017
- [7]中国学者眼里的俄国宗教哲学[J]. 黎学军.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4)
- [8]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的人性论思想研究[D]. 李天昀.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1)
- [9]新教父综合与俄罗斯哲学[J]. C.C.霍鲁日,张百春. 世界哲学, 2016(03)
- [10]帕拉马斯“能”的神学研究[D]. 赵天一.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