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全占东[2](2021)在《基于不同雨型的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输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岫岩县大洋河上游大型土壤渗漏装置,对棕壤坡地裸露、干草敷盖、植草覆盖3种存在方式,在3年期间32场次天然降雨下的径流输出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小雨雨型下裸露处理、干草敷盖和林草覆盖均未形成地表径流,而中雨雨型下壤中流与地表径流总量之比依次为12%、81%、58%,干草敷盖促进降雨入渗的性能最好;大雨及以上雨型下裸露形式以地表径流为主,其占比达到90%,而敷盖和覆盖处理以壤中流产流为主,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地表入渗量;在开发低山丘陵区坡地时,为实现较好的保水保墒效果应采取植物栽种、辅以覆盖的措施。
孔德杰[3](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于元芬,郭明先,孟飞,宋婧,林丽蓉[4](2020)在《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文中提出为分析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的持水、释水及孔隙特性,用离心机法测定了鄂南一个典型红壤坡地的8种植被地块(3种树龄的杉树、茶树、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桂花树)4个深度(20、40、60、90 cm)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而计算了土壤不同孔隙度,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数据,同时获得土壤比水容量曲线。结果表明:①VG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黏质红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81 4~0.999 4之间;②土壤持水能力的变化主要出现在低于500 kPa的土壤水吸力范围内,土壤释水过程大多发生在低吸力范围内(0~500 kPa)。试验坡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是40.4%~47.0%,其中毛管孔隙度约为39.2%,而有效孔隙度仅为15.0%左右,因此土壤水分有效性整体较差;③持水能力最好的是茶树、大杉树和小杉树3个地块,多数地块的表层土壤较深层土壤有更好的排水能力,但深层土壤的持水能力强于表层土壤。研究坡地的土壤虽然属于同一种类型土壤,但不同植被、不同深度的土壤持水能力、释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分析红壤坡地水分动态分布规律时应考虑在内。
于元芬[5](2020)在《不同植被覆盖下红壤优先流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红壤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2.7%),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南方发展农林果业的重要土壤资源之一。虽然区域水热条件优越,但是季节性干旱问题一直非常严重。季节性干旱问题与土壤水分的动态分布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密切相关,降雨和植被是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优先流是土壤水分对降雨的一种响应模式,黏质红壤坡地水分在季风区降雨条件和植被互作下的降雨响应模式具有一定区域特性。优先流的存在能够促进水分运移,增加深层土壤的储水能力,缓解季节性干旱问题;而不同植被下,由于土壤性质及根系等特征的不同,其优先流的程度也存在差异,对于缓解季节性干旱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镇一个典型红壤缓坡地为研究场地,选取11年龄杉树、6年龄杉树、红叶石楠(8年树龄)、无患子(6年树龄)和桂花树(6年树龄)五种植被地块为研究对象,在2017-2019年进行连续3年的气象与土壤水分高频动态监测,获取自然降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土壤优先流响应特征;同时进行野外染色示踪试验,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根系指标,分析红壤缓坡地不同植被覆盖下优先流路径在剖面中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明确黏质红壤优先流的发育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优先流对土壤水分运移、分布及贮存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五种植被地块下的优先流类型都属于大孔隙流,其中11年龄杉树、6年龄杉树、红叶石楠和无患子地块主要属于孔洞流,而桂花树地块属于裂隙流。在不同植被地块和不同土壤层次下的优先流形态特征不同,说明优先流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性。11年龄杉树地块的总染色面积最大(1556 cm2),其优先流区与基质流区的分界(20 cm深度处)也最明显,表层存在大量开放性连通孔隙。桂花树地块的总染色路径数量(1031个)以及染色路径宽度(Stained path width,SPW)<10mm的路径数量(701个)最多,其优先流路径的连通性最好;其次是6年龄杉树地块。桂花树地块的优先流路径连通性是五种植被地块中最好的,发育程度也最好。而红叶石楠地块优先流路径的连通性最差,优先流最不发育。(2)大雨及以上级别(降雨量≥25 mm)的降雨都容易引发红壤坡地优先流的产生,红壤坡地中各个深度层次都会出现优先流现象,大雨事件下一般会触发浅层次(40 cm和60 cm)的优先流发生,而暴雨则会触发深层次(90 cm)的优先流发生。在降雨量一定的条件下,雨强对优先流的影响显着,雨强越大,优先流出现的频率越高。五种植被地块下,40 cm和60 cm是最容易产生优先流的层次。(3)土壤性质中,有机质对优先流的影响最显着。在五种植被地块中都发现优先流与有机质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能够促进土壤中优先流的发生。土壤质地对优先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无患子和桂花树地块中,无患子地块出现了明显的质地分层现象,40 cm深度以上的粉粒含量较高,土质较硬,土壤的渗透性差,抑制了优先流的向下运移,优先流主要分布在0-40 cm深度处;而桂花树地块的优先流与粘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粘粒含量的存在导致土壤的胀缩性明显,干缩裂缝现象突出。各种植被地块显示,土壤容重对优先流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4)根系对优先流的影响显着,后者与前者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径级的植物根系和根系腐烂形成的根孔是优先流的主要运移路径。但是,在桂花树地块中,干缩裂缝现象非常明显,对优先流的影响远大于根系的影响,这个地块的优先流指标与根系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总体上,黏质红壤坡地的优先流现象较明显,其发育特征是降雨条件、土壤性质(有机质、粘粒含量)及不同径级植物根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区域特征。优先流的存在既能改变红壤坡地水分的时空分布,也能增加土壤深层次的储水。研究结果对采用植被措施调控红壤坡地水分和缓解季节性干旱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张淑娟[6](2020)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变化及抗剪强度的响应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水库在发电、防洪、航运和水资源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同时,也改变了长江河道的格局、水文节律和相关地表过程。水库采取旱季高水位、雨季低水位的“蓄清排浑”运行模式,产生水位落差30米的反季节消落带,在水位上升和骤降过程及反复干湿交替作用下,消落带土壤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将发生巨大变化,降低了消落带坡地土体稳定性,往往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认识消落带土壤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机制是研究消落带土壤侵蚀机理、研发固土护岸水土保持技术的前提。开展消落带极端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结构与土力学特性的响应机制,对消落带地貌过程、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生态过程机理与规律的认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可为消落带环境整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带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150 m~175m不同水位高程和180 m高程的土壤样品,采用干筛法、湿筛法和Le Bissonnais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结合干湿交替模拟实验,应用工业微CT技术和同步辐射微CT技术,探测分析了消落带土体和团聚体的三维立体结构,定量评价了土壤孔隙变化特征;应用直剪试验测试了不同干湿交替作用强度下的土壤抗剪强度指标;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了消落带干湿交替情景下土壤抗剪强度指标对土壤结构的响应关系。主要创新性结果如下:(1)三峡水库消落带周期性水位涨落对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影响显着。经过10年的反复水位涨落及干湿交替作用,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0.25 mm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3.59%和31.43%,其中?5mm的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最为显着,最大降幅分别为19.71%和85.20%;<0.25 mm的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增幅分别为289.97%和402.97%。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显着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66.43%和81.35%;团聚体破碎率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显着增加,最大增幅为463.06%。表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和反复干湿交替作用加速了团聚体破碎,显着降低了团聚体的稳定性,淹水时间越长,团聚体越不稳定。(2)三峡水库消落带周期性水位涨落及干湿交替作用对土体与团聚体孔隙特征影响显着。与未淹水高程土体相比,消落带土体总孔隙度降幅为17.88%~33.21%,其中以(29)1000?m的孔隙度降低最为显着,降幅为20.66%~44.96%;瘦长型孔隙度占比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降低,最大降幅为19.60%,规则孔隙度和不规则孔隙度占比随水位高程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164.96%和147.89%。室内模拟干湿交替实验结果表明,土体总孔隙度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而增大,6次干湿交替实验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幅为288.09%,其中以?1000?m的孔隙度增加最为显着,增幅为420.67%;6次干湿交替后瘦长型孔隙度占比增加了10.62%,规则孔隙度和不规则孔隙度占比分别降低了59.62%和17.13%。团聚体总孔隙度随水位高程降低整体呈现降低趋势,最大降幅为56.16%;与未淹水高程团聚体孔隙相比,消落带内团聚体孔隙中(29)100?m通气孔隙度降幅为45.33%,(27)30?m的贮存孔隙和30-100?m的毛管孔隙度增幅分别为57.97%和114.84%;瘦长型孔隙度占比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降低,最大降幅为21.18%,规则孔隙度和不规则孔隙度占比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75.49%和66.43%。表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和反复干湿交替作用改变了土体和团聚体孔隙特征,随着淹水时间和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增大。(3)三峡水库消落带水位周期性涨落及干湿交替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特征影响显着。7个水位高程土壤呈现出剪切硬化特性,黏聚力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最大增幅为141.63%;内摩擦角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整体呈降低的趋势,最大降幅为48.32%。室内模拟干湿交替实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作用下土壤呈现出剪切硬化特性,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显着降低,6次干湿交替后黏聚力降低了46.99%,内摩擦角降低了49.73%。表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和反复干湿交替作用改变了土壤抗剪强度,水位高程越低,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越显着。(4)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了土壤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土壤结构指标的回归模型。在黏聚力模型中,30-100?m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规则孔隙占孔隙度的百分比、瘦长孔隙占孔隙度的百分比、团聚体孔隙度等指标对黏聚力有重要作用,其中,30-100?m的通气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是控制黏聚力的主要结构特征因子。在内摩擦角模型中,总孔隙度、有机碳、MWDFW、MWD湿、FD湿、团聚体孔隙度、?100?m孔隙度等指标对内摩擦角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总孔隙度和有机碳是控制内摩擦角的主要结构特征因子。
金慧芳[7](2019)在《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壤坡耕地是我国南方丘陵区重要的耕地资源类型。长期以来由于降雨、不合理耕作及土壤管理等因素影响,该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层质量和物理性能退化明显,土壤生产力急剧下降且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障碍类型表现,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的差异性影响,有利于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也是实现红壤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以红壤坡耕地耕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流域尺度坡耕地耕层野外实地调查、地块尺度坡耕地耕作措施定位试验、室内耕作压实模拟试验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建立了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划分了红壤坡耕地耕层障碍类型,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措施、耕作压实对坡耕地耕层物理特性的影响作用,从保水抗旱、固土抗蚀及地力提升角度,提出三种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措施及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恢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农作物生产适宜性调控及水土流失阻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及障碍类型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耕层厚度、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粘粒、土壤抗剪强度、有机质和有效磷组成。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适宜性水平差异明显,耕层平均厚度(18.83±4.9)cm接近作物生长适宜厚度;粘粒平均质量分数为(12.28±6.72)%,土壤抗剪强度平均值为(3.78±1.01)kg/cm2,不合理耕作方式和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红壤坡耕地耕层类型可划分为粘重板结型障碍耕层、侵蚀退化型障碍耕层、水分限制型障碍耕层、土壤酸化型障碍耕层、薄化型障碍耕层和无障碍耕层六种。坡耕地耕层主要障碍因素表现为土壤粘粒含量多、pH值小、耕层厚度薄和土壤抗剪强度小。基于坡耕地耕层质量与农业生产、降雨等人为和自然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耕层退化驱动因素(D)、合理耕层构建环境压力(P)、耕层状态表现(S)、耕层问题影响(I)和耕层调控响应对策(R)五方面,构建DPSIR概念模型。基于DPSIR的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明显同向或反向路径关系。R随I反方向变化率为11%;P和I随R的反方向变化率分别为3%和39%,采取积极的响应对策对抑制耕层质量退化、改善耕层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2、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各种措施下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均为负偏态分布,免耕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强,土壤团聚度明显高于其他措施。>10mm团聚体含量依次为免耕(NT,36.15%)、压实(C,30.74%)、深松+压实(CS,29.28%)、常规翻耕(CK,25.13%)和深松耕作(S,17.33%),107cm和75cm团聚体含量也表现出类似变化规律。免耕和压实处理对提升坡耕地耕层土壤水稳性作用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措施。>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CK(4.67%)最低,NT(12.43%)和CS(13.65%)最大;>0.25mm团聚体保存几率和水稳定性指数均以C(1.8,2.64)最大,CK(1.3,2.27)最小,这说明压实处理提高了耕层土壤颗粒间密实度,而免耕则对耕层土壤扰动小,结构相对稳定。免耕和压实处理对坡耕地耕层土壤力稳定性增强作用明显高于其他措施。免耕2030cm耕层土壤抗剪强度(6.13kg/cm2)最大,深松耕作010cm耕层(1.87kg/cm2)最小;土壤紧实度均值以S(232.01 N/cm2)最小,C(319.72 N/cm2)最大。免耕土壤可蚀性K值为0.26,其对提升坡耕地耕层土壤抗侵蚀作用最为显着;其它措施的土壤可蚀性K值分别为CS(0.386)、S(0.426)、C(0.436)和CK(0.472)。耕作深度、耕作方式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坡耕地土壤抗侵蚀性能产生影响。3、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及蓄持性能影响深松耕作(S)对坡耕地耕层土壤通气孔隙度、导水功能孔隙度增强效应及土壤入渗性能改善明显要优于其他措施,而压实处理(C)对土壤入渗具有一定滞后性。土壤通气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20cm耕层,以S(66.16%)最大,常规翻耕CK(40.52%)和C(39.52%)最低;土壤导水孔隙度依次为S(7.39%)、免耕(NT,6.4%)、深松+压实处理(CS,6.13%)、CK(4.36%)和C(2.51%)。深松耕作坡耕地耕层土壤优先流路径较其他措施明显,S染色面积以5级(5.58%)、7级(7.48%)和9级(6.67%)最大,NT以2级(3.82%)和3级(3.95%)最大。深松耕作对坡耕地耕层土壤持水性能增强作用明显优于其他措施。土壤总库容以S(42.48t/hm2)最大,C(39.47t/hm2)最小;土壤实际库容依次为S(342.67t/hm2)、C(316.07t/hm2)、CK(315.1t/hm2)、CS(305.35t/hm2)和NT(304.61t/hm2),土壤水库持水效率变化规律也类似。深松耕作坡耕地耕层土壤抗旱性能(4.342)明显优于其他措施,抵御季节性干旱效应显着,而压实处理(-3.191)则由于持水空间不足,抗旱性能较差。4、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孔隙结构和蓄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维持耕层土壤蓄持性能角度,坡耕地疏松(容重为1.1g/cm3)和正常(容重为1.3g/cm3)耕层耕作压实不宜超过2次。耕层土壤孔隙度、稳定入渗率和最大有效库容均随压实次数呈逐渐降低趋势。随压实次数由1次变为2次、3次和4次,生长季(含水率为20%)正常耕层土壤孔隙度分别为41.78%、38.81%、35.56%和33.57%。在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疏松耕层土壤孔隙度明显大于正常与紧实(容重为1.5g/cm3)耕层;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雨季(含水率为25%)、生长季(含水率为20%)和旱季(含水率为15%)耕层压实3次后,土壤孔隙度均趋于稳定。压实2次后,耕层土壤稳定入渗趋近于0,土壤最大有效库容趋于稳定,这会加速犁底层的形成。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抗侵蚀性能影响显着,从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角度,坡耕地耕层耕作压实以2次为宜。耕层土壤粘聚力随压实次数、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土壤内摩擦角随压实次数和土壤容重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增大呈降低趋势。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疏松耕层压实4次,正常耕层压实3次,紧实耕层压实1次后土壤粘聚力无明显变化。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旱季、生长季和雨季耕层土壤压实2次后土壤粘聚力趋于稳定。在各容重和含水率水平下,耕作压实3次后,耕层土壤内摩擦角趋于稳定,压实次数是影响耕层土壤内摩擦角的主要因素。耕作压实显着影响红壤坡耕地耕层稳定性能,从维持耕层稳定和作物生长适宜性角度,坡耕地耕层压实不宜超过3次。土壤紧实度随压实次数、容重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在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疏松耕层压实2次后土壤紧实度变化幅度依然较大;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旱季压实3次后,耕层土壤紧实度变化趋于稳定。压实次数与容重交互作用下,压实3次后耕层厚度趋于稳定。压实次数与含水率交互作用下,压实3次后耕层厚度趋于稳定。紧实耕层在雨季耕层薄化明显,在旱季耕层薄化程度较低。5、不同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效应从保水、保土、保肥及增产潜力角度看,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诊断指标适宜性阈值为耕层厚度≥20.39cm,土壤饱和导水率≥6.24mm/min,土壤粘粒为1071.93%,土壤抗剪强度≥3.16kg/cm2,土壤有机质含量≥15.23g/kg,有效磷≥58.48mg/kg。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障碍类型的物理性能调控效应具差异性。深松耕作对耕层增厚、土壤水分蓄持性能改良效应明显,S和CS较CK可分别增加耕层厚度45.45%和13.64%,其他措施对耕层厚度无明显效果。压实处理耕层土壤抗剪强度最大(5.81kg/cm2),而深松耕作耕层土壤抗剪强度较CK降低了39.91%。NT和S对耕层养分改良效应明显优于其他措施。深松耕作对水分限制型和耕层薄化型障碍耕层调控效应最为明显,免耕与压实处理对侵蚀退化型障碍耕层则以调控效果最优,而深松+压实处理对各障碍耕层综合调控效应适中。深松耕作和免耕对坡耕地耕层质量改善效应明显优于其他措施,CK、C、S、NT和CS处理下坡耕地耕层质量指数分别为0.45、0.37、0.58、0.53和0.50。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措施有保水抗旱型深松耕作措施,固土抗蚀型水土保持措施,地力提升型绿肥套作措施;因此,从保水抗旱、固土抗蚀和地力提升角度,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推荐技术模式为“深松+绿肥+植物篱”。
程陈艳[8](2019)在《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方红层软岩岩性特殊,受湿润多雨气候条件影响,表土层丧失以后,红层软岩岩性决定其抗侵蚀风化的能力和速度。在红层软岩裸露地表之后,其侵蚀速度受日晒及降雨因素控制,日晒加连续降雨二者交替作用,红层软岩由原本的状态不断崩解碎裂,逐渐形成红层荒漠景观。荒漠化在景观特征上,以表层土被蚀为初始标志,以密集侵蚀沟(鸡爪沟)出现为典型标志。江西省红壤侵蚀面积在南方8个红壤省中居第三位,出露的红层荒漠化面积广泛,严重影响着生态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荒漠化特征的江西省吉泰盆地的次级红层盆地——永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影像分析、土壤剖面测制和理化特征分析,结合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和盆地沉积相类型,阐明红层荒漠演化过程中的侵蚀沟类型及特征和不同演化阶段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控制红层荒漠化形成的因素,为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利用荒漠化的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开发成旅游资源,打造以荒漠化为主体的地学文化村,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永阳盆地是一个陆相沉积盆地,盆地边缘出露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盆地内岩性为第四系网纹红土,主要发育河流冲积相、残积-坡积相,受岩性因素制约,大部分的荒漠化区(点)出露在抗侵蚀能力最弱的第四系冲积层和残积—积层上。(2)区内荒漠化在影像上主要呈四种形态:出现在整片山地上,向山地两边堆积分布的“枫叶状”、地势较低的山丘,扩张趋势先横向再纵向,扩张速度较快的“片状”、平坦开阔的地势区,荒漠化呈横向扩张的“星点状”、出现在单斜山丘易受侵蚀一面的“带状”。(3)通过提出的荒漠化/土地退化的分级标准,利用研究区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出区内荒漠化的面积,根据野外调查结合等级划分标准,对荒漠化程度进行归类统计,结合数据将区内荒漠化分轻度荒漠、中度荒漠、重度荒漠和极度荒漠四个等级,轻度荒漠化面积成为主体,且有轻度向中度荒漠化过渡趋势。四个等级的荒漠化对应四种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鸡爪沟特征具有明显差异。(4)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分析表明,随着荒漠化程度不断加深,植被逆行演替加重,土壤层厚度逐渐减小,极度荒漠化期的土层总厚度仅40cm;表土层土壤含水率仅13.447%27.16%,表明其保水能力差;白垩系风化土壤和网纹红土风化土壤pH值测定结果表明,前者pH值为7.088.20,呈过碱状态,后者为4.255.39,呈过酸状态;区内土壤呈不同程度荒漠化区土壤理化分析表明,区内土壤性质为沙质土,组分含量以粉砂(2-63μm)和中细砂(>125μm)占主导,均超50%,最高可达85%,粘土(<2μm)含量极少,色度数据及比重数据反映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氮(N)磷(P)钾(K)养分含量数据表明,土壤综合养分过低,在土壤养分分级表列为三、四、五等级,这些都是影响植物逆向演替的重要因素。(5)红层荒漠化由开始到结束共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模拟荒漠化演化模式,从单一的植被类型区为发源地,在气候、人为活动、以及红层软岩自身特性等因素影响下,表土层零星出露,中期—中后期风化侵蚀加速缺失,此后基岩裸露,在不断遭受侵蚀的过程中,侵蚀沟逐渐发育,侵蚀方向为面状(横向)转为下切(纵向)侵蚀,到后期出现密集的“鸡爪沟”,呈现出现有的荒漠景观。(6)针对区内土壤理化性质(pH值、土壤层厚度、含水率、养分含量等)和地势坡度等特征,为区内后期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相对应的治理建议,并提出将区内中后期和后期极具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的荒漠化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荒漠化相关的地学旅游文化村品牌,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荒漠化景观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梁羽石[9](2019)在《红壤区不同根型苎麻保水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红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由于区域气候和土壤特性等因素影响,导致水热不均,季节性干旱问题凸显,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苎麻作为一种南方经济作物,其水土保持性能优越,研究不同根型苎麻的保水性能及土壤理化性质机理,有助于深入掌握不同根型苎麻间保水性能差异和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探索红壤抗旱途径、提升土壤水分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期下各根型苎麻的蓄水保水能力,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对不同根型苎麻水分性能差异的影响,结合两次收获期的产量数据,筛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苎麻根型与品种,为红壤区水土保持、季节性干旱防御和推动苎麻种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各苎麻均使用破杆麻的条件下,选取浅中深三种苎麻根型,每个根型选择三个品种,对不同根型苎麻的丰水期表层含水量、土层蓄水率和少水期表层含水量、土层贮水量进行测定;对二麻、三麻进行测产;对试验期间容重、田间持水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综合不同根型品种苎麻各方面性能筛选出水土保持性能较好、产量较高的优良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丰水期期间,深根型苎麻的表层蓄水性能最好,中根型次之,浅根型较差。浅根型苎麻在降雨条件下可在雨后短时间内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较高,但若干天后开始向浅根型苎麻表层含水量跌至最低、深根型在不同土层含水量升至最高的趋势发展,并逐渐向深根型苎麻的表层保水性能最好这一长期规律靠拢。少水期期间,深根型苎麻的表层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均为最好,中根型次之,浅根型较差;浅根型与深根型的表层含水量均呈显着性差异(p<0.05)。深根型在各个土层的保水性能均为最好,且土层越深,深根型的保水性能优势越明显。苎麻根系越深,各土层之间贮水量相关性越强,土壤贮水量与各土层贮水量的联系也越紧密。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方面,深根型苎麻降低容重的能力和改善田间持水量、团聚体和有机质的能力均为最强,中根型和浅根型较弱。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不同苎麻蓄水保水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容重、团聚体和田间持水量因素也对改良土壤整体理化性质和提升苎麻各时期水分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保水机理进行分析可知,不同根型苎麻均对土壤理化性质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不同苎麻蓄水保水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通过有机质含量的增长,降低了土壤容重,提升了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含量。最终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提升了土壤中的水分性能。深根型苎麻因其根系长度优势导致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能力最强、不同时期的水分性能最好。二麻和三麻的测产方面,中根型苎麻在物理性状和产量结果方面均表现最优,浅根型和深根型次之;两次测产产量最高的品种均为中根型的BD0717,增幅最大的品种是浅根型的大方园麻。从二麻到三麻,浅中深三种根型的产量分别提升了34.67%、32.68%和34.74%。对不同品种苎麻进行评分筛选,结果显示深根型苎麻在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理化性质方面能力突出,产量方面较为一般,整体得分较高;中根型苎麻在产量方面表现较优秀,而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理化性质方面稍弱,整体得分次之;浅根型苎麻在各方面表现都较差,整体得分最低。从实际应用出发,保持土壤水分方面推荐使用深根型的巴中青杆麻;改善土壤结构方面推荐使用深根型的黄白麻;增产高产方面推荐使用中根型的BD0717;均衡以上三个因素推荐使用深根型的湘苎1号。
郭明先[10](2019)在《降水和植被对红壤坡地干湿季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壤坡地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是重要的农林生产资源。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因水热季节分布不均,存在明显的干湿季差异,是形成季节性干旱的重要原因。但是,人们未充分掌握红壤坡地土壤水分的干湿季动态分布规律,植被和降水对红壤坡地土壤水分的干湿季特性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在鄂南典型红壤缓坡地上,选择茶树、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4个地块作为研究对象,对降雨、植被、土壤水分开展为期3年的定位高频监测,研究降雨特征及其对坡地土壤储水的影响,植被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变化和剖面分布的影响,以及降雨和植被综合影响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坡地土壤储水量变化与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大雨(日降雨>25 mm)以上级别的降雨均能有效增加坡地土壤储水量。同种降雨量等级下,降雨强度成为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提升土壤含水量作用最大的降雨强度介于816mm/h之间。综合考虑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特征,将研究坡地的降雨类型划分为雨型Ⅰ(大雨量大雨强降雨)、雨型Ⅱ(中雨量中雨强降雨)、雨型Ⅲ(小-中雨量大-超大雨强降雨)和雨型Ⅳ(小雨量小雨强降雨)。从降雨场次来讲,雨型IV是研究坡地的主要降雨类型(占总降雨场次的74.5%),但是这种雨型对增加坡地土壤储水的作用最小;4种雨型增加坡地土壤储水量的作用表现为雨型Ⅰ>雨型Ⅱ>雨型Ⅲ>雨型Ⅳ,不同降雨类型之间的坡地土壤储水量变化差异显着。(2)不同植被地块之间的水力性质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茶树地块在降雨时的渗透能力(表层)和在干旱时的持水能力都更强,其次是无患子和油菜地块,红叶石楠地块最差。茶树、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的枯落物生物量分别为23.3 g/m2、127.8 g/m2、22.6 g/m2、7.5 g/m2,最大持水率分别达到枯落物自身干重的1.94倍、2.50倍、2.21倍、2.41倍,叶面积指数分别为1.13、3.00、01.50(落叶期11月次年3月为0)、01.20(休闲期6月10月为0)。土壤水力性质、植被冠层及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不同,是植被地块之间土壤储水量、土壤水分动态及土壤水分剖面分布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3)植被地块之间的土壤水分剖面差异与不同植被的根系分布和根系吸水能力(根系耗水)密切相关。在根系剖面分布中,茶树根系集中在40 cm以上,油菜和无患子根系主要分布在60 cm以上,红叶石楠根系可以到达90 cm深度。红叶石楠属于深根系植被,总根长密度(RLD)峰值出现在40 cm深度,该植被地块不同深度的RLD明显高于其它植被地块的RLD。4种植被不同深度的根系耗水量与细根根长量呈正相关,根系耗水量在湿季整体表现为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茶树,在干季干旱过程中表现为红叶石楠>无患子>茶树>油菜(休闲期,有少量杂草生长)。(4)雨型(降雨量、雨强及降雨历时)、植被特征(冠层、枯枝落叶、根系)及土壤前期含水量综合影响红壤坡地土壤水分的响应深度和水文过程特征(侧向流和优先流的发生)。雨型Ⅰ、雨型Ⅱ和雨型Ⅲ都能引起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明显响应,但雨型Ⅳ多数情况下只引起土壤表层(如20 cm深度)水分发生变化。在同种雨型下,连续降雨比次降雨更能增加坡地的土壤储水量。总体上,4种雨型都有土壤侧向流发生,其中尤其以连续降雨或土壤前期含水量较高时更容易出现土壤侧向流;植被当中除了坡位最高的茶树地块没有发生侧向流之外,其它地块都有出现。优先流现象主要出现在大雨强中,包括雨型Ⅰ和雨型Ⅲ;此外,根系通道也是优先流发生的重要条件,例如红叶石楠地块根系分布最深,可以达到90 cm深度,是所有地块中唯一在90 cm深度出现优先流的地块。
二、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条件 |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
2.4.2 中亚热带红壤 |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
3.3.1 林分特征 |
3.3.2 气候条件 |
3.3.3 土壤性质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
3.6 讨论 |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
3.6.3 不确定性分析 |
3.7 小结 |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
4.1 引言 |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
4.2.5 敏感性分析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
4.4 讨论 |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
4.4.4 滞后效应 |
4.4.5 创新与不足 |
4.5 小结 |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5.2.4 气候变量 |
5.2.5 数理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
5.5 小结 |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3-PG模型原理 |
6.2.3 模型参数 |
6.2.4 模拟精度评价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
6.4 讨论 |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2)基于不同雨型的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试验方法 |
1.1 试验地段 |
1.2 设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雨型下的输出特征 |
2.2 中雨型下的输出特征 |
2.3 大雨及以上雨型下的输出特征 |
2.4 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输出特征 |
2.5 讨论分析 |
3 结 论 |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测试方法 |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
3.1.1 土壤全氮含量 |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
4.6.1 土壤碳氮比 |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
4.7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
8.1 讨论 |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
8.2 结论 |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
8.3 创新性 |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
8.4.1 研究不足 |
8.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样采集和测试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VG模型输出参数 |
2.2 土壤的持水特性 |
2.3 土壤的释水特性 |
2.4 土壤的孔隙特性 |
3 结 论 |
(5)不同植被覆盖下红壤优先流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优先流及其环境效应 |
1.2.2 土壤优先流的影响因素 |
1.2.3 土壤优先流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数据采集 |
2.2.1 气象要素高频监测 |
2.2.2 土壤水分高频监测 |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4 植被调查和根系测定 |
2.2.5 土壤优先流染色示踪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1 降雨时优先流的判断 |
2.3.2 染色示踪优先流路径的获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降雨不同植被下的红壤优先流现象 |
3.1.1 大暴雨下的红壤优先流响应 |
3.1.2 暴雨下的红壤优先流响应 |
3.1.3 大雨下的红壤优先流响应 |
3.1.4 中雨下的红壤优先流响应 |
3.1.5 小雨下的红壤优先流响应 |
3.1.6 小结 |
3.2 染色示踪不同植被下的红壤优先流特征 |
3.2.1 土壤剖面优先流分布状况 |
3.2.2 土壤优先流染色面积比 |
3.2.3 土壤优先流表面积密度 |
3.2.4 土壤优先流路径数量 |
3.2.5 小结 |
3.3 优先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3.3.1 染色前后的土壤水分分布 |
3.3.2 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 |
3.3.3 优先流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3.3.4 小结 |
3.4 优先流与植物根系的关系 |
3.4.1 不同植被的根系分布 |
3.4.2 优先流与根系分布的相关性 |
3.4.3 小结 |
4 讨论 |
4.1 红壤优先流的发育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
4.2 优先流现象对红壤坡地水分运动分布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变化及抗剪强度的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预期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土壤结构研究进展 |
2.1.1 土壤团聚体研究 |
2.1.2 土壤孔隙研究 |
2.1.3 CT无损探测技术 |
2.2 土壤抗剪强度研究 |
2.2.1 土壤抗剪强度研究方法 |
2.2.2 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
2.2.3 干湿交替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2.3 消落带研究 |
2.3.1 国外消落带的研究进展 |
2.3.2 三峡水库消落带研究进展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三峡水库消落带概况 |
3.2 典型消落带—忠县库段消落带概况 |
3.3 采样点概况 |
3.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4章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
4.1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
4.1.1 干筛法与湿筛法 |
4.1.2 Le Bissonnais法 |
4.1.3 团聚体稳定性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
4.2.2 基于LB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
4.3 讨论 |
4.3.1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 |
4.3.2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显微CT技术分析消落带土壤孔隙特征 |
5.1 土壤孔隙分析方法 |
5.1.1 土体孔隙特征分析方法 |
5.1.2 团聚体孔隙特征分析方法 |
5.2 干湿交替模拟实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水位高程原状土体孔隙特征 |
5.3.2 干湿交替作用下原状土体孔隙特征 |
5.3.3 不同水位高程团聚体孔隙特征 |
5.4 讨论 |
5.4.1 土体孔隙特征变化 |
5.4.2 团聚体孔隙特征变化 |
5.5 小结 |
第6章 消落带土壤抗剪强度 |
6.1 测定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水位高程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
6.2.2 干湿交替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消落带土壤抗剪强度对土壤结构变化的响应 |
7.1 分析方法(PLSR)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建立模型 |
7.2.2 模型验证 |
7.2.3 土壤抗剪强度主控因子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退化特征及障碍因素 |
1.1.1 坡耕地退化特征 |
1.1.2 坡耕地障碍因素 |
1.2 坡耕地耕层及耕层质量 |
1.2.1 坡耕地耕层内涵 |
1.2.2 坡耕地耕层质量 |
1.3 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1.3.2 耕作方式对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1.3.3 耕作机械对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1.4 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应 |
1.4.1 农业技术措施及效应 |
1.4.2 生物措施及效应 |
1.4.3 工程措施及效应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技术路线 |
2.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3章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及障碍类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坡耕地农业生产环境调查 |
3.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3.2 红壤坡耕地农业生产特征 |
3.3 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属性变异特征 |
3.4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特征 |
3.4.1 最小数据集建立及准确性验证 |
3.4.2 坡耕地耕层质量差异性分析 |
3.5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障碍特征 |
3.5.1 坡耕地耕层障碍类型划分 |
3.5.2 坡耕地耕层障碍因子诊断 |
3.5.3 水分限制型障碍耕层特征 |
3.5.4 侵蚀退化型障碍耕层特征 |
3.5.5 薄化型障碍耕层特征 |
3.6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3.6.1 基于DPSIR的影响因素路径关系 |
3.6.2 耕层质量的驱动因素(D)分析 |
3.6.3 耕层质量的环境压力(P)分析 |
3.7 讨论 |
3.8 小结 |
第4章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稳定性变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4.2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变化 |
4.3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水稳性变化 |
4.4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力稳定性变化 |
4.5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可蚀性变化 |
4.5.1 耕层土壤可蚀性变化 |
4.5.2 耕层土壤稳定性对可蚀性的影响 |
4.5.3 耕层土壤可蚀性的指示意义 |
4.6 讨论 |
4.6.1 土壤侵蚀对耕层质量的影响 |
4.6.2 耕层土壤稳定性差异的成因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及蓄持性能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5.1.3 数据计算及分析 |
5.2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水文特性变化 |
5.3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功能孔隙变化 |
5.3.1 耕层土壤容积含水率变化 |
5.3.2 耕层土壤功能孔隙变化 |
5.4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土壤入渗速率及路径变化 |
5.4.1 耕层土壤入渗速率变化 |
5.4.2 耕层土壤入渗路径变化 |
5.4.3 耕层蓄持性能变化 |
5.5 不同耕作措施下耕层水分蓄持性能变化特征 |
5.5.1 耕层蓄持性能变化 |
5.5.2 耕层抗旱性能响应分析 |
5.6 讨论 |
5.6.1 耕层水分蓄持性能差异性成因 |
5.6.2 耕层蓄持性能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 |
5.7 小结 |
第6章 耕作压实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耕作压实模拟试验 |
6.1.2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6.2 耕作压实对耕层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
6.3 耕作压实对耕层水分蓄持性能变化的影响 |
6.3.1 耕层蓄持性能变化 |
6.3.2 耕层蓄持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4 耕作压实对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的影响 |
6.4.1 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变化 |
6.4.2 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6.5 耕作压实对耕层土壤紧实度变化的影响 |
6.6 耕作压实对耕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
6.7 讨论 |
6.7.1 耕作压实对耕层物理性能影响的成因分析 |
6.7.2 深松对耕作压实的调控效应 |
6.8 小结 |
第7章 不同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效应 |
7.1 坡耕地合理耕层阈值分析 |
7.2 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质量及其属性的调控作用 |
7.2.1 对耕层质量的调控 |
7.2.2 对耕层土壤属性的调控 |
7.3 保护性农业技术措施的调控效应 |
7.4 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措施 |
7.4.1 保水抗旱型深松耕作措施 |
7.4.2 固土抗蚀型水土保持措施 |
7.4.3 地力提升型绿肥套作措施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试验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等 |
(8)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红层与红色荒漠化的关系梳理 |
1.2.3 荒漠化与红壤关系梳理 |
1.2.4 红层荒漠化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遥感影像解译 |
1.4.2 野外调查、剖面测制与采样 |
1.4.3 红壤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1.4.4 红色荒漠化景观演化综合研究 |
1.5 创新点 |
1.6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气候与降水 |
2.1.2 地貌与植被 |
2.1.3 环境地质问题 |
2.2 地质概况 |
2.2.1 盆地地层岩性 |
2.2.2 盆地构造特征 |
3 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 |
3.1 荒漠化基本特征 |
3.1.1 荒漠化分布及形态 |
3.1.2 侵蚀沟影像特征 |
3.2 荒漠化类型 |
3.2.1 荒漠化程度划分 |
3.2.2 荒漠化面积 |
3.3 典型荒漠化景观特征 |
3.3.1 轻度荒漠化景观 |
3.3.2 中度荒漠化景观 |
3.3.3 重度荒漠化景观 |
3.3.4 极度荒漠化景观 |
3.4 鸡爪沟形态差异因素 |
4 红层荒漠化区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 |
4.1 土壤剖面结构特征 |
4.2 土壤物理特征 |
4.2.1 土壤含水率特征 |
4.2.2 土壤pH值特征 |
4.2.3 土壤色度特征 |
4.2.4 土壤比重特征 |
4.2.5 土壤粒度特征 |
4.2.5.1 粒度组成特征 |
4.2.5.2 粒度参数特征 |
4.3 土壤元素化学特征 |
4.3.1 土壤N含量特征 |
4.3.2 土壤P含量特征 |
4.3.3 土壤K含量特征 |
4.4 理化性质对荒漠化的影响 |
5 红层荒漠化演化及治理利用 |
5.1 红层荒漠化演化 |
5.1.1 红层荒漠化演化阶段 |
5.1.2 红层荒漠化演化模式 |
5.2 治理现状与利用方式 |
5.2.1 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现状 |
5.2.2 区内荒漠化治理现状 |
5.3 红层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
5.4 红层荒漠景观充分利用——地学旅游文化村建设设想 |
5.3.1 可行性评价 |
5.3.2 拟路线及项目规划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9)红壤区不同根型苎麻保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红壤区季节性干旱研究现状 |
1.2.2 苎麻保水性能研究现状 |
1.2.3 苎麻生物特征及产量研究现状 |
1.2.4 苎麻保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保水性能试验 |
2.3.2 生物特征及测产试验 |
2.3.3 保水机理试验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保水性能试验 |
2.4.2 生物特征及测产试验 |
2.4.3 保水机理试验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丰水期不同根型苎麻水分变化特征 |
3.1.1 丰水期不同根型苎麻表层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 |
3.1.2 丰水期不同根型苎麻雨后1天与3天后各土层含水量变化特征 |
3.1.3 小结 |
3.2 少水期不同根型苎麻水分变化特征 |
3.2.1 少水期浅根型苎麻水分变化特征 |
3.2.2 少水期中根型苎麻水分变化特征 |
3.2.3 少水期深根型苎麻水分变化特征 |
3.2.4 少水期三种根型苎麻水分变化特征 |
3.3 丰水期与少水期不同根型苎麻蓄水与保水性能比较 |
3.4 不同根型苎麻各类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及机理 |
3.4.1 不同根型苎麻容重与孔隙度变化特征 |
3.4.2 不同根型苎麻田间持水量变化特征 |
3.4.3 不同根型苎麻水稳性团聚体变化特征 |
3.4.4 不同根型苎麻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
3.4.5 不同根型苎麻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性能机理研究 |
3.4.6 各品种根系特征与不同时期水分性能相关性分析 |
3.4.7 小结 |
3.5 不同品种苎麻测产结果分析 |
3.5.1 不同品种苎麻二麻测产结果分析 |
3.5.2 不同品种苎麻三麻测产结果分析 |
3.5.3 两次测产结果整体分析 |
3.5.4 小结 |
3.6 不同根型苎麻品种筛选 |
4 讨论 |
4.1 土层蓄水率概念引用 |
4.2 不同根型苎麻少水期试验土层选择 |
4.3 不同品种苎麻少水期贮水量聚类分析 |
4.4 中根型不同时期表层蓄水保水能力变化差异分析 |
4.5 不同根型苎麻品种筛选结果对比 |
5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降水和植被对红壤坡地干湿季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1.2.2 降水对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影响 |
1.2.3 植被对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坡地概况 |
2.2 坡地调查和动态观测 |
2.2.1 植被特征调查 |
2.2.2 土壤性质测定 |
2.2.3 土壤含水量动态观测 |
2.2.4 气象因子动态观测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降雨特征下红壤坡地土壤储水量变化 |
3.1.1 降雨特征指标及分类 |
3.1.2 降雨量等级对坡地土壤储水的影响 |
3.1.3 降雨强度等级对坡地土壤储水的影响 |
3.1.4 降雨历时等级对坡地土壤储水的影响 |
3.1.5 降雨类型对红壤坡地土壤储水的影响 |
3.1.6 小结 |
3.2 不同植被的地下部和地上部特征 |
3.2.1 植被根系 |
3.2.2 冠层和枯枝落叶 |
3.2.3 小结 |
3.3 不同植被下的红壤土壤水分干湿季动态分布 |
3.3.1 不同植被地块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3.2 不同植被地块的土壤储水量差异 |
3.3.3 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异性 |
3.3.4 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
3.3.5 小结 |
3.4 不同雨型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4.1 不同雨型下不同植被地块的土壤储水差异 |
3.4.2 次降雨下不同植被地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4.3 连续降雨下不同植被地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4.4 小结 |
4 讨论 |
4.1 红壤坡地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素 |
4.2 植被对红壤坡地干湿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不同雨型的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输特征研究[J]. 全占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06)
-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J]. 于元芬,郭明先,孟飞,宋婧,林丽蓉. 节水灌溉, 2020(09)
- [5]不同植被覆盖下红壤优先流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于元芬.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变化及抗剪强度的响应机理[D]. 张淑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7]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耕层物理性能影响及调控研究[D]. 金慧芳. 西南大学, 2019(05)
- [8]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D]. 程陈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9]红壤区不同根型苎麻保水机理研究[D]. 梁羽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降水和植被对红壤坡地干湿季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影响[D]. 郭明先.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