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旅游购物商店的营销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古兆慧[1](2020)在《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研究 ——基于新零售模式》文中提出现阶段社会经济正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社会大众的收入及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趋激烈。对于免税零售行业而言,以往较为轻松的发展时代已经过去,其经营主体需要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予以更多的关注,才能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学术界对于免税零售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基于不同涉入度理论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现阶段传统零售行业的销售表现出缺乏创新等问题,线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过程已经逐渐结束,竞争正向着更加激烈的方向演变。最近,综合了线上线下服务、现代物流和大数据概念的新零售行业开始如火如荼发展起来,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能够使低成本数据传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基于网络进行商品、客户以及交易等信息的传递,从而使消费者的体验障碍被打破,同时也有利于销售渠道的拓展。不仅能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免税店自身营运效率的提升和营运成本的节省,表现出较大的社会效益。本文首先对免税店新零售营销的大背景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了整理与梳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从而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传统营销理论、新零售理论、免税业理论,通过对理论的介绍来为本文关于凯旋门法国免税店新零售营销的研究奠定理论依据;接着进行深入研究了霍尔果斯中哈合作中心法国免税店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发展状况,发现凯旋门法国免税店现有的新零售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类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第二类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第三类线下购买,线上推广运营。并结合4Ps营销理论对凯旋门法国免税店的新零售营销策略中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及渠道策略等结合实际进行调研分析,现有的产品策略、及其他多方面的策略的综合效果进行建模实证分析,并找出新零售背景下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所存在的问题。在产品策略问题上,其问题表现在产品过于强调品牌效应,忽视客户真正产品需求方面;在价格策略上,其问题表现在价格体系混乱;在渠道策略方面,存在衔接性不足、渠道建设滞后问题;在促销问题上,其问题表现在促销体系不完善。并针对新零售背景下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新零售模式下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设计与优化,需要结合STP理论分析来明确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的优化策略方向;在优化策略的制定上,主要通过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精准产品体系、制定明确的价格体系、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衔接性、完善促销体系来实现,从而确保凯旋门法国免税店的持续发展能够获得有效的保障。
郑飞[2](2020)在《百丈漈风景区的旅游体验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因其相较其他产业的绿色性、无烟化特性,受到世界各地政府的一致推崇。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经济的逐步成长,发展迅速。2018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将旅游列为“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的七大领域之首进行详细阐述,由此可知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体验逐步变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旅游体验,既有解决实践存在问题的需求,也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有鉴于此,笔者以浙江省文成县百丈漈(4A级)风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利益相关人等方法,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知名瀑布景区的管理启示,提出完善景区旅游体验质量管理的建议。全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明确关键概念,梳理文献,了解目前研究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问卷调查选取中国旅游研究院编制的《旅游满意度调查问卷》,访谈则利用自编提纲对专家进行咨询,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景区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国内外知名瀑布景区管理经验借鉴。通过介绍国内外知名瀑布景区管理经验,得到对景区开展管理工作的有益启示;第四部分为完善景区旅游体验质量管理的建议。即在前文实证研究及国内外启示的基础之上,从深化体制改革、升级硬件设施、扩大宣传力度、数据驱动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兼顾当地居民利益等方面提出建议。下面就实证研究、对策建议进行逐一述之。实证研究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结果发现:一、相较于文成整体服务水平,旅客对文成旅游业形象更持正面评价;二、旅游服务各项中旅游景点满意度最高,最低的为旅游购物满意度;三、旅客总体满意程度评价满意及以上的累积占比85.17%,未来重游的可能性评价很大可能及以上的累积占比80.00%,推荐他人意愿评价推荐及以上的累积占比87.74%;四、参团与否在总体满意度、未来重游可能性、推荐他人意愿上均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五、推荐他人意愿在不同婚姻、职业中有着显着性差异;六、总体满意度、重游可能性、推荐他人意愿三者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综合分析,景区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产品营销方式存在滞后;第二、周边配套产业还未成型,如旅游购物产业等;第三、区内硬件设施尚待完善。如公共厕所设计不合理、景区内部标识设置不全、非核心景点硬件落后、没有缆车、停车场设备反应慢等问题;第四、景区环线交通设置不合理,游客普遍反映不便利;第五、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足,服务态度不积极,专业能力有待加强;第六、景区内设表演形式化,游客参与度不高。针对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知名瀑布景区管理启示,笔者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机制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权责分工,推进管理标准化,编制管理手册,将处置对象、流程、决策机制、反馈机制、协商机制、执行机制等进行标准化;二、升级景区硬件设施,优化环线交通。针对公厕设计不合理、景区LOGO设置不充分、非核心景点硬件落后等问题,在公厕大门内侧适当的位置设置遮挡或屏风,及时更新非核心景点陈旧设施,兴建如观光缆车或电梯等;三、数据驱动管理,创新表演内容。建议景区可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指导管理和实践,进而构建模型并进行预测训练,以期超前部署。此外,可在景区表演上引入文化元素,增加刘伯温文化主题表演、山水歌舞等;四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出台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神秘人”考核,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追责并责令改正;五是兼顾当地居民利益,形成共同体。景区优惠政策可适当倾向周边村民,如门票优惠、招工优先、在不违反制度前提下可优先在周边摆点设店等,使村民能共享景区发展的收益。
付英娟[3](2020)在《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认为亚洲是继北美、欧洲邮轮旅游成熟发展后,最受瞩目的新兴邮轮旅游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客源市场,中国邮轮旅游极具发展潜力。但是,邮轮入境旅游发展不尽人意,邮轮旅游出入境市场发展极其不平衡。中国邮轮港口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尚未形成。为了解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素,以及如何进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要借鉴和学习成功经验,进而解决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旅游目的地质量。对世界着名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成果进行比较,总结其成功经验并且加以学习,有利于加快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的步伐,提高中国邮轮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而促进邮轮经济发展。本文借鉴邮轮港口竞争力和旅游目的地系统相关的研究成果,综合筛选出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的各个比较维度,并且构建了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比较框架体系。以世界着名邮轮旅游目的地迈阿密、巴塞罗那、新加坡和巴哈马、马赛为比较对象,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归纳和图表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对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纵向分析。同时,从邮轮旅游吸引物、邮轮基础及社会经济条件、邮轮旅游市场三个方面,对各比较对象的建设成果进行横向比较,并总结其建设经验。结合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趋势和现状,得出对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启示:中国邮轮旅游存在盲目追求母港建设,国民邮轮旅游认知不足,目的地基础配套不完善以及港口和城市发展协调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要依据港口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要协调港口与城市关系,并通力合作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要从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营销,特别是国际营销,邮轮人才培养以及邮轮旅游国内市场消费群体培育等方面加强建设。
高宏[4](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林蒂娜[5](2020)在《面向中国游客吴哥窟旅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柬埔寨旅游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旅游业收入占柬埔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加大,柬埔寨开始把本国的旅游业发展作为政府的首要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到柬埔寨境内旅游,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柬埔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柬埔寨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也有隐忧。吴哥窟古迹位于柬埔寨暹粒省,作为蕴含独特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对国际游客具有强大吸引力。但是,近年来柬埔寨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道路交通条件较差、食宿条件难以保障以及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游客旅游体验下降,对旅游营销不利,致使柬埔寨旅游业的形象和声誉受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层分析,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其次对旅游商品、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以及旅游满意度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调查柬埔寨吴哥窟的中国游客旅游营销,对其旅游行为进行研究,收集关于吴哥窟旅游购物的相关信息,再次提发展出吴哥窟旅游的基本情况,并归纳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在暹粒省的中国游客入境旅游的目标市场,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暹粒省的旅游营销策略,以提高吴哥窟景点旅游在国际旅游上的份额,最后提出柬埔寨吴哥窟旅游的营销策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进行市场细分等途径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针对游客制定合理的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并积极开展促销活动;重视对分销渠道的管理以及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提升游客服务管理和有形展示体验能够让游客更了解旅游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从而提升游客满意度。
李艳[6](2019)在《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遗产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化遗产地因为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本质上,文化遗产地的空间表征是在国家权利话语基础上展开的经由规划师、专家、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经营者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权利、资本、技术的融合统一。一旦“遗产地空间”和“旅游”结合,遗产地的建构和表征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当旅游者涉入到此空间中,开始通过人的感官对文化遗产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旅游者主体开始对空间进行解构性分析,遗产地空间的建构与解构成为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而这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以往有关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其视角大多基于文化遗产地的客体视角,后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者主体的感知,但鲜有研究能够结合主客两种视角来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而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文化遗产地的表征与解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正是推动构建理想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主客双方对于旅游体验价值影响及生成作用。本研究将按照三个相互递进的研究进程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遗产地空间有关旅游吸引物的建构表征与游客感知与解构之间的互动,意在探讨旅游体验的生成及影响因素;2)游客旅游体验感知要素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影响关系。意在基于游客主体层面探讨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是如何生成以及相关体验要素对各个体验价值维度的影响;3)依据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对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进行分类,借由游客感知这一中间媒介,关联起管理者设计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最终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构建出符号互动下主客之于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研究范式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论述,鉴于本研究关注具体旅游情境下游客动态性、主观性的心理特征,在本体论中存在“多重事实”以及在认识论中的“主观的”视角,更符合“解释学社会学范式”,本研究更适宜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因为定量研究的前提,按照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缺乏对经验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单案例嵌入式研究为策略,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城墙为案例地,基于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以立意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别访谈客体——西安城墙景区管理者,主体——游客,借助Nvivo11软件结合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处理一手访谈数据,得到初始范畴与主范畴。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赖性,选取大众点评、猫途鹰以及马蜂窝三大网络平台上针对西安城墙旅游体验感知点评的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高词频统计,并对词频进行编码并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进行匹配校验,实现了初始范畴与主范畴的覆盖与重叠。最终以初始范畴,主范畴,归纳出核心范畴,构建了西安城墙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客体层面:1)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建构主体为国家、政府、旅游开发商、规划师、学者以及旅游经营者,他们分别代表着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以“大众传媒”、“节事活动”以及“媒介事件”等形式出现,它们作为非现场符号生产的过程联合促成了文化遗产地西安城墙的“意象”;2)进入到现场的符号生产本质是旅游吸引物的现场表征阶段。主题、对应文化要素、活动以及配套设施是这一个系统的核心,系统要素可以分为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它们分别代表着非文化主题商品、服务;融入了文化主题的商品、服务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切体验属性;主体层面:3)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主体是旅游者,他们通过由管理者客体构建的一切有关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信息加上口碑传播构建了对于西安城墙的幻想和期待,这一阶段是符号想象的预体验阶段,催生了旅游需求及旅游动机。经由实地探访,旅游者开始对文化遗产空间中的“景观”、“标识”和“人”进行符号阅读,旅游吸引物感知最终表现为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这些感知要素影响了游客旅游体验中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的生成。主客互动层面:4)基于主题、对应要素、主题活动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吸引物表征生成的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直接影响着游客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而这五大属性组的体验感知又生成了旅游体验价值。管理者立意对旅游体验的塑造借助游客感知最终影响了旅游体验价值;5)只有主客双方在以上层面实现了良好的积极互动,才能构建值得回忆的旅游体验,并影响游客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的视角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首次在实证领域揭示文化遗产地旅游空间中,由管理者设计表征的体验属性与游客感知属性之间符号互动过程,这是在实证领域校验主客双方互动过程及结果,深化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其次,在微观层面关注旅游者动态性、情境性的旅游体验心理活动并衍深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目前有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依旧借鉴的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价值理论,该研究丰富了旅游体验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体系。最后,本研究焦点是遗产地旅游吸引物表征、遗产地旅游体验感知和旅游体验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这样的关联互动,可追本溯源,找到影响旅游体验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要素,并发掘旅游体验价值实现过程。这不仅对于遗产地旅游空间管理方更好地设计表征体验产品有启发,也可使得其他文化遗产地体验设计者受益,从而最终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价值。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武鹏宇[7](2019)在《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旅游购物研究》文中指出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基本载体和实现单元,旅游购物可以促进旅游消费水平增长,是旅游业产生经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的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是旅游业发展程度的直接体现。旅游商品是旅游购物的实现基础,旅游商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之一,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日益发达,旅游人次逐年递增,旅游业产生的生产总值逐年递增,但是旅游购物的发展相对缓慢,与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论文以山西临汾的洪洞大槐树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游客的购物行为角度入手,对景区旅游购物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大槐树景区旅游购物的研究促进景区旅游购物的发展。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旅游购物进行理论分析。在分析了选题背景之后,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论文的主题,确定文章的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其次,是对大槐树景区进行实证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景区访谈等方式,调查景区旅游购物的发展现状和游客的购物行为。根据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在大槐树景区实地调研,走访购物商店,与景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对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设计和发放问卷,对筛选出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汇总论文需要的数据信息。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大槐树景区游客旅游购物行为的特征。最终,通过对景区旅游购物发展现状和游客购物行为分析的总结,发现大槐树景区旅游购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旅游购物的相关建议。最后,是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大槐树旅游购物的研究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以便以后更好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展望。
张莞[8](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魏超[9](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王家庭,毛文峰,臧家新,卢星辰[10](2017)在《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我国旅游购物陷阱分析——基于利益分配链主体的博弈视角》文中提出旅游购物市场的购物陷阱一直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作为利益链分配主体的旅游中介、旅游购物商店和旅游者的非均衡博弈是此类陷阱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运用博弈一般均衡分析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对旅游购物商店之间以及旅游中介和旅游者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最后就博弈产生的恶性价格竞争和代理成本问题提出诚信进化和旅游中介创新的相关建议。
二、论旅游购物商店的营销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旅游购物商店的营销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研究 ——基于新零售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免税店营销的研究综述 |
1.3.2 新零售营销的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传统营销理论 |
2.2 新零售理论 |
2.2.1 新零售理论的提出 |
2.2.2 “新零售时代”商业模式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2.3 免税业理论 |
第3章 新零售模式下凯旋门法国免税店化妆品营销现状分析 |
3.1 凯旋门法国免税店简介 |
3.2 凯旋门法国免税店现有新零售营销模式 |
3.2.1 新零售的营销模式之一:线上购买,线下体验 |
3.2.2 新零售的营销模式之二:线上下单,线下提货 |
3.2.3 新零售的营销模式之三:线下购买,线上推广运营 |
3.3 凯旋门法国免税店现有新零售营销策略 |
3.3.1 产品策略 |
3.3.2 价格策略 |
3.3.3 渠道策略 |
3.3.4 促销策略 |
3.4 凯旋门法国免税店新零售营销策略实施效果实证 |
3.4.1 样本数据情况 |
3.4.2 信度检验 |
3.4.3 效度检验 |
3.4.4 相关分析 |
3.4.5 回归分析 |
第4章 新零售背景下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所存在的问题 |
4.1 产品过于强调品牌效应,忽视客户真正产品需求 |
4.2 价格体系混乱 |
4.3 线上线下渠道衔接性不足,线下渠道建设滞后 |
4.3.1 线上线下渠道衔接性不足 |
4.3.2 线下零售店铺扩张缓慢 |
4.4 促销体系不完善 |
4.4.1 品牌包装及宣传与定位不符 |
4.4.2 品牌宣传没有合适方法 |
4.4.3 抖音促销活动匮乏 |
第5章 新零售模式下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优化 |
5.1 凯旋门法国免税店STP新零售营销策略选择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适用凯旋门免税店新零售营销模式及策略的优化策略 |
5.2.1 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精准产品体系 |
5.2.2 制定明确的价格体系 |
5.2.3 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衔接性 |
5.2.4 完善促销体系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2)百丈漈风景区的旅游体验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结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文献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旅游体验 |
(三)质量管理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旅游体验概念相关文献 |
(二)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
(三)旅游体验测评相关文献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章 百丈漈风景区简介 |
一、景区位置和概况 |
二、景区旅游资源构成 |
(一)人文诗作 |
(二)自然景观 |
三、百丈漈景区管理机构 |
第4章 百丈漈风景区旅游体验实证研究 |
一、问卷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工具 |
(三)抽样方法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研究小结及讨论 |
二、访谈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工具 |
(三)景区存在的问题 |
三、实证综合讨论 |
(一)景区周边产业亟待发展 |
(二)产品营销方式存在滞后 |
(三)区内硬件设施尚待完善 |
(四)景区环线交通设置不合理 |
(五)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
(六)景区内设表演形式化 |
第5章 国内外知名瀑布景区管理经验借鉴 |
一、国外知名景点经验 |
(一)尼亚加拉瀑布景区 |
(二)维多利亚瀑布景区 |
二、国内知名景点经验 |
(一)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
(二)云台山地质公园 |
三、国内外经验启示 |
(一)健全管控体系,完善旅游发展资源 |
(二)补齐周边设施短板,兼顾当地居民利益 |
(三)完善监督制度,定期进行景区维护 |
第6章 完善景区旅游体验质量管理的策略 |
一、加强顶层机制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一)明确权责分工,推进管理标准化 |
(二)制定科学规划,改善景区周边环境 |
(三)构建便利交通网,升级景区配套产业 |
二、升级景区硬件设施,优化环线交通 |
(一)改造公厕,替换陈旧设施 |
(二)方便游客,制定灵活性条例 |
三、数据驱动管理,创新表演内容 |
(一)善用数据,实施超前管理 |
(二)引入文化元素,丰富表演内容 |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
五、兼顾当地居民利益,形成共同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一)数据分析结果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主要举措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三、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旅游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旅游体验访谈提纲 |
致谢 |
(3)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3 研究述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邮轮旅游 |
2.1.2 邮轮经济 |
2.1.3 邮轮港口 |
2.1.4 旅游目的地 |
2.1.5 邮轮旅游目的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第3章 世界邮轮旅游目的地发展概况 |
3.1 世界主要邮轮旅游目的地 |
3.2 中国主要邮轮旅游目的地 |
3.2.1 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趋势及现状 |
3.2.2 国内主要邮轮港口发展 |
3.2.3 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现状及问题 |
第4章 世界着名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发展历程 |
4.1 世界主要母港型邮轮旅游目的地发展历程 |
4.1.1 迈阿密的发展历程 |
4.1.2 巴塞罗那的发展历程 |
4.1.3 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
4.2 挂靠港型邮轮旅游目的地发展历程 |
4.2.1 巴哈马 |
4.2.2 马赛 |
4.3 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及总结 |
第5章 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框架体系 |
5.1 比较维度的确立 |
5.2 构建比较维度框架体系 |
第6章 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 |
6.1 邮轮旅游吸引物 |
6.1.1 资源 |
6.1.2 邮轮旅游产品 |
6.2 邮轮旅游基础及社会经济条件 |
6.2.1 设施 |
6.2.2 环境 |
6.3 邮轮旅游市场 |
6.3.1 管理 |
6.3.2 潜力 |
6.4 世界着名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及总结 |
6.4.1 迈阿密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
6.4.2 巴塞罗那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
6.4.3 新加坡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
6.4.4 其他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
6.4.5 国际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成熟经验总结 |
第7章 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启示 |
7.1 中国邮轮旅游港口城市与国际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比较 |
7.2 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
7.2.1 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要根据不同港口条件分类开发 |
7.2.2 港城协调合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
7.2.3 加强国际营销创新营销方式 |
7.2.4 培育国内邮轮市场的消费群体 |
7.2.5 亟需培养和引进邮轮旅游人才 |
第8章 结语 |
8.1 总结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面向中国游客吴哥窟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及动态 |
二、国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动态 |
三、国内研究发展现状及动态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旅游市场理论基础 |
第一节 4Ps营销理论 |
第二节 7Ps营销理论 |
第三节 旅游产品与网络营销理论 |
第三章 吴哥窟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柬埔寨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一、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
二、亚洲游客数量稳定增长,中国游客数量仍居首位 |
二、地区结构保持不变,金边及其周围地区增速显着 |
第二节 吴哥窟旅游发展现状 |
一、吴哥窟简介 |
二、吴哥窟旅游发展现状 |
三、吴哥窟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三节 吴哥窟景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二、旅游产品销售存在困难 |
三、景点服务质量相对较差 |
第四章 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市场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调查地点选取与问卷发放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一、参与调研中国游客的基本信息 |
二、参与调研中国游客基本出行信息 |
第三节 中国游客吴哥窟旅游行为分析 |
一、中国游客到吴哥窟旅游原因分析 |
二、中国游客吴哥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
第五章 面向中国游客吴哥窟旅游营销策略建议 |
第一节 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
一、加强国际合作力度,整合旅游线路 |
二、进行市场细分,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
三、重视景区文化探索,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第二节 制定合理的旅游价格 |
第三节 完善促销及推广策略 |
一、增加促销方式,加强促销力度 |
二、整合各方平台,加强推广工作投入 |
第四节 重视旅游分销渠道管理 |
第五节 提高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 |
第六节 提升游客管理服务和有形展示体验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旅游体验研究 |
2.1.1 体验的定义 |
2.1.2 旅游体验内涵 |
2.1.3 旅游体验的内容研究 |
2.1.4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2.1.5 旅游体验的策划与管理 |
2.2 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符号学的概念及内涵 |
2.2.2 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化表征 |
2.2.3 旅游吸引物表征的符号学解析 |
2.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
2.3.1 顾客价值 |
2.3.2 顾客体验价值 |
2.3.3 旅游体验价值概念 |
2.3.4 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因素 |
2.3.5 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 |
2.4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
2.4.1 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 |
2.4.2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研究 |
2.4.3 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 |
2.5 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研究概念界定 |
3.1.1 文化遗产旅游 |
3.1.2 旅游体验价值 |
3.2 研究理论基础 |
3.2.1 符号论与旅游吸引物理论 |
3.2.2 符号互动论与旅游吸引物的解构 |
3.2.3 真实性理论 |
3.2.4 空间三元论 |
3.3 本文理论体系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1.1 解释社学会研究范式 |
4.1.2 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
4.1.3 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单案例嵌入式研究 |
4.2.2 案例地选择—西安城墙 |
4.2.3 抽样选择 |
4.2.4 半结构化访谈 |
4.3 数据采集 |
4.3.1 预调研 |
4.3.2 正式的数据收集 |
4.3.3 网络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分析原则 |
4.4.2 三级编码 |
4.5 数据呈现 |
4.6 可信赖性(确实性)检验 |
4.7 研究伦理 |
第五章 符号生产——西安城墙空间生产与旅游吸引物表征 |
5.1 旅游空间生产 |
5.1.1 文化主题 |
5.1.2 文化要素 |
5.1.3 支撑系统 |
5.2 旅游吸引物表征 |
5.2.1 军事文化表征 |
5.2.2 历史文化表征 |
5.2.3 现代文化表征 |
5.3 旅游吸引物符号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符号阅读——西安城墙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解构 |
6.1 数据分析过程——初始范畴与主范畴提炼 |
6.2 数据呈现与研究分析 |
6.2.1 主题感知 |
6.2.2 氛围感知 |
6.2.3 节事感知 |
6.2.4 真实性感知 |
6.2.5 服务感知 |
6.2.6 五大属性组间的互动 |
6.3 .内容分析法 |
6.3.1 样本选取 |
6.3.2 样本处理 |
6.3.3 词频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比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符号互动下西安城墙主客双方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 |
7.1 游客体验感知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1.1 数据分析过程与呈现 |
7.1.2 认知价值 |
7.1.3 情感价值 |
7.1.4 休闲娱乐价值 |
7.1.5 功能价值 |
7.2 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与旅游体检价值 |
7.2.1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与体验属性 |
7.2.2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3 主客互动旅游体验价值生成模型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客双方文化符号互动的关联及差异 |
8.1.2 游客主体符号阅读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3 文化遗产地客体符号表征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4 主客双方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
8.2 研究不足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 B 管理者访谈内容 |
附录 C 旅游者访谈提纲 |
附录 D 部分游客访谈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旅游购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购物 |
2.1.2 旅游商品 |
2.1.3 购物行为 |
2.1.4 相关概念关系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大槐树景区旅游购物发展现状分析 |
3.1 旅游购物商店现状 |
3.1.1 旅游购物商店分布 |
3.1.2 旅游购物商店类型 |
3.2 旅游商品发展现状 |
3.2.1 旅游商品种类 |
3.2.2 旅游商品档次 |
3.2.3 旅游商品价格 |
3.2.4 旅游商品品牌与包装 |
3.2.5 旅游商品的质量与特色 |
3.2.6 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 |
3.2.7 旅游商品的文化元素 |
3.3 购物环境与服务态度现状 |
3.3.1 购物环境 |
3.3.2 商品展示 |
3.3.3 服务态度 |
3.4 旅游商品营销现状 |
3.4.1 营销观念 |
3.4.2 市场定位 |
3.4.3 促销活动 |
3.4.4 营销渠道 |
3.4.5 企业竞争 |
第四章 大槐树景区游客购物行为分析 |
4.1 游客个人信息分析 |
4.2 游客购买意愿 |
4.3 旅游商品的消费水平 |
4.4 旅游商品的偏好 |
4.5 了解商品的途径 |
4.6 购买旅游商品的目的 |
第五章 大槐树景区旅游购物存在问题分析 |
5.1 无效供给 |
5.1.1 吸引力不足,购买力低 |
5.1.2 商品的包装简单 |
5.1.3 商品的实用性不强 |
5.1.4 旅游购物服务能力欠缺 |
5.1.5 商品营销手段单一 |
5.2 供需错位 |
5.2.1 商品的种类供需错位 |
5.2.2 商品的文化供需错位 |
5.2.3 心理需求的供需错位 |
5.3 供给短板 |
5.3.1 旅游购物的范畴 |
5.3.2 商品同质化严重 |
5.3.3 商品属性单一 |
第六章 大槐树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建议 |
6.1 提高对旅游购物的认识 |
6.2 改善购物环境和服务水平 |
6.3 提高商品吸引力 |
6.3.1 增加商品种类 |
6.3.2 加强商品特色和文化内涵 |
6.3.3 优化商品价格结构 |
6.3.4 完善商品包装 |
6.3.5 个性化产品与服务 |
6.4 多元化营销 |
6.4.1 活动营销 |
6.4.2 网络营销 |
6.4.3 定制营销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土特产价格目录表 |
附录2 :生活实用品价格目录表 |
附录3 :工艺品价格目录表 |
附录4 :大槐树景区游客购物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选择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资料获取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大城市 |
2.1.3 大城市边缘区 |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
2.1.5 旅游转型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城乡互动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2.4 旅游转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乡村旅游研究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态势 |
3.1.3 研究评述 |
3.2 旅游转型研究 |
3.2.1 国外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研究态势 |
3.2.3 研究评述 |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3.1 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国内研究态势 |
3.3.3 研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
4.3.1 市场消费特征 |
4.3.2 产品供给特征 |
4.3.3 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发展演化特征 |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
5.1.1 转型原则 |
5.1.2 转型目标 |
5.1.3 转型战略 |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
5.2.1 初始阶段 |
5.2.2 发展阶段 |
5.2.3 成熟阶段 |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
5.3.1 旅游产品维度 |
5.3.2 空间结构维度 |
5.3.3 参与主体维度 |
5.3.4 旅游效应维度 |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
5.4.1 供给要素 |
5.4.2 需求要素 |
5.4.3 支持要素 |
5.4.4 技术要素 |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
5.5.1 需求系统 |
5.5.2 中介系统 |
5.5.3 引力系统 |
5.5.4 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
6.2.1 旅游产品转型 |
6.2.2 空间结构转型 |
6.2.3 参与主体转型 |
6.2.4 旅游效应转型 |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
6.3.1 转型影响要素 |
6.3.2 转型内部动力 |
6.3.3 转型总体思路 |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
6.4.1 景区升级模式 |
6.4.2 社区提升模式 |
6.4.3 文化重构模式 |
6.4.4 主题休闲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7.1 典型案例选取 |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
7.2.1 木兰草原概况 |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
7.3.1 杜堂村概况 |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
8.1.1 制度障碍 |
8.1.2 需求障碍 |
8.1.3 能力障碍 |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我国旅游购物陷阱分析——基于利益分配链主体的博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文献 |
二、博弈视角下旅游购物的“陷阱区”分析 |
(一) 旅游购物市场利益链分配主体冲突分析 |
(二) 旅游购物商店之间恶性价格竞争博弈 |
(三) 旅游者和旅游中介博弈的代理成本 |
三、防范旅游购物陷阱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快旅游购物商店的诚信进化 |
1. 增强旅游购物商店产品多样性和创新性 |
2. 量化考核旅游购物商店的经营服务行为 |
3. 完善旅游购物市场的战略化管理 |
4. 完善旅游信息机制, 加强旅游信息监管 |
(二) 加强旅游中介创新 |
1. 强化产品创新 |
2. 推动组织创新 |
3. 促进技术应用创新 |
四、论旅游购物商店的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凯旋门法国免税店营销模式及策略研究 ——基于新零售模式[D]. 古兆慧. 新疆大学, 2020(07)
- [2]百丈漈风景区的旅游体验质量管理研究[D]. 郑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付英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0(01)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5]面向中国游客吴哥窟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 林蒂娜.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D]. 李艳. 西北大学, 2019(04)
- [7]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旅游购物研究[D]. 武鹏宇. 山西大学, 2019(01)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我国旅游购物陷阱分析——基于利益分配链主体的博弈视角[J]. 王家庭,毛文峰,臧家新,卢星辰. 创新,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