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韩家亮[1](2021)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模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黑叶猴是仅分布于亚洲卡斯特石山的濒危珍稀灵长类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约为2000只。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为500~600只,是世界上现存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本论文基于野外黑叶猴位点数据、保护区DEM图层、地表覆被图层,生境调查,采用Arc GIS、FRAGSTATS、空间分布模型(SAR)、MaxEnt模型和Graphab等开展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模式、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偏好选择海拔低于800 m、坡度大于30°、距河流距离小于600 m、距道路距离大于900 m、距居民点距离大于1 200 m、距耕地距离大于900 m、植被类型为灌木和阔叶林的生境。结果表明,黑叶猴生境选择主要受地理因子、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资源选择模型(RSF)进一步表明,海拔、坡度、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类型、乔木胸径、灌木基径共同决定了黑叶猴的生境选择。(2)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面积为68.8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14%。空间利用最大坡度为20°~30°,达20.99 km2,占总利用面积的30.56%,同时空间利用率随着坡度增加而升高,坡度大于60°的空间利用率达85.71%。(3)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主要干扰类型包括道路、耕地和居民建筑。黑叶猴的空间分布密度受人为干扰的影响,与道路距离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域达到1400 m。(4)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0.95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8%,其中36.29 km2位于核心区,24.66 km2位于缓冲区和试验区;距河流距离、海拔和坡度在模型预测中贡献度最高;保护区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指数(PC)为9.8×10-4,景观连通性较差。
陈瑞[2](2021)在《非人灵长类妊娠与性别鉴定尿液糖蛋白相关糖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动物妊娠诊断以及性别鉴定有助于准确计算雌性生殖率和性比,而这对于建立种群增长模型以及进行生存力分析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妊娠诊断和性别鉴定技术应用于非人灵长类。本研究利用糖组学凝集素芯片以及质谱技术鉴定黑叶猴妊娠与性别尿液糖蛋白糖型差异。利用川金丝猴进一步验证此种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非人灵长类,以此来评估尿液糖蛋白糖型作为非人灵长类妊娠诊断和性别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首先利用凝集素芯片技术鉴定黑叶猴妊娠雌性(5例)与非妊娠雌性(包括非妊娠雌性(10例)和分娩后雌性(4例),雌性与雄性(10例)组间尿液糖蛋白糖型差异。其次,针对黑叶猴妊娠雌性与非妊娠雌性,雌性与雄性,分别筛选出凝集素STL、SBA,借助MALDI-TOF-MS技术鉴定完整N-糖链结构,用来研究相关N-糖链变化情况。最后,结合川金丝猴糖蛋白糖型研究结果,分别筛选出凝集素BS-I、MAL-I,利用相同的方法鉴定川金丝猴妊娠雌性与非妊娠雌性,雌性与雄性相关N-糖链变化情况。(1)糖蛋白糖型研究结果显示:在黑叶猴中,凝集素STL在妊娠雌性中表达较高,凝集素PTL-I、PNA、SNA在非妊娠雌性中表达较高,凝集素Jacalin、BS-I、SBA在雌性中表达较高。(2)两种非人灵长类妊娠诊断N-糖链研究结果显示:妊娠雌性中所检出的差异凝集素所识别的N-糖链结构多于非妊娠雌性,而且妊娠雌性中唾液酸化N-糖链多于非妊娠雌性,ratio值>1.5。黑叶猴中16种N-糖链(m/z 1079.375,1316.630,1589.545等)只出现在妊娠雌性中,而3种N-糖链(m/z 1095.370,1479.547,1641.599)只出现在非妊娠雌性中;m/z 1584.578,1606.560注释的N-糖链在妊娠雌性中相对丰度高于非妊娠雌性,ratio值>1.5。川金丝猴中19种N-糖链(m/z 1707.658,1729.616,1751.597等)只出现在妊娠雌性中,7种N-糖链(m/z 1501.529,1542.555,1549.538等)只出现在非妊娠雌性中;11种N-糖链(m/z为1515.508,1622.555,1762.583等)在妊娠雌性中相对丰度高于非妊娠雌性,ratio值>1.5,3种N-糖链(m/z为1606.560,1730.636,2412.890)在妊娠雌性中相对丰度低于非妊娠雌性,ratio值<0.67。(3)两种非人灵长类性别鉴定N-糖链研究结果显示:黑叶猴雌性中所检出的N-糖链结构多于雄性;11种N-糖链(m/z 1460.502,1751.597,1770.642等)只出现在雌性中,6种N-糖链(m/z 1704.608,1793.644,1812.653等)只出现雄性中;5种N-糖链(m/z 1606.560,1647.587,2021.731等)在雌性中相对丰度高于雄性,ratio值>1.5,m/z1743.538注释的N-糖链在雌性中相对丰度低于雄性,ratio值<0.67。川金丝猴中m/z1438.520,1752.618注释的N-糖链只出现在雄性组中;m/z 1905.548注释的N-糖链在雌性中的相对丰度高于雄性,ratio值>1.5。在黑叶猴妊娠诊断与性别鉴定研究中,差异凝集素所识别的N-糖链在糖链数量、糖链种类、糖链结构、相对丰度以及唾液酸化和岩藻糖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相应的差异,而川金丝猴中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说明尿液糖蛋白糖型有作为非人灵长类妊娠诊断和性别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说明糖组学方法可以用来表征妊娠以及性别,这将为非人灵长类妊娠诊断以及性别鉴定提供参考。
黄颖[3](2021)在《白头叶猴的觅食量和群体觅食研究》文中提出觅食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所有动物都需要食物来获取能量,以建立,发展和维持自己的身体。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是栖息于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珍稀濒危灵长类野生动物,与其他灵长类相比,白头叶猴有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窄和栖息地环境特殊等特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白头叶猴形成与喀斯特石山环境相适应的有效的觅食和活动策略。本研究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2020年5月至2020年8月,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保护区板利片区(107°30′—107°1′E,22°15′—22°16′N)的两群白头叶猴G-ZWY和G-DS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媒体摄像技术和焦点取样法相结合,收集有关觅食行为回合的数据,并通过对广西崇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头叶猴觅食行为回合中觅食量的初步研究进一步丰富白头叶猴觅食生态学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群白头叶猴共收集到1372个有效视频,共记录1559个有效觅食行为回合和采食51种植物(28科43属51种)。2.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是9.98±15.44g,未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为7.10±9.99g,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较高于未哺乳成年雌性的平均觅食量;哺乳成年雌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18.98±113.14s,未哺乳成年雌性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16.32±119.20s。成年雄性的平均觅食量为7.18±10.20g。成年雌雄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没有显着差异。成年雌性觅食行为回合平均值为117.34±117.50s,成年雄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为133.80±139.73s。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与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有显着差异性,而其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没有显着差异性。哺乳成年雌性的觅食量与成年雄性觅食量有显着差异性,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与成年雄性没有显着差异性。3.成年雌雄觅食各部位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嫩叶:Z=-1.011,P=0.312;成熟叶:Z=-0.624,P=0.532;果实:Z=-1.955,P=0.051;花:Z=-1.371,P=0.170)。成年雌性取食嫩叶、成熟叶、花和果实觅食行为回合的平均觅食量分别为7.07±10.54 g、14.99±16.84g、4.99±2.89g、6.64±7.44g,成年雄性取食各部位平均觅食量分别为5.20±6.25 g、15.41±16.44g、6.61±2.66g、3.63±4.89g;成年雌雄性觅食成熟叶的持续时间表现有差异性(成熟叶:Z=-2.545,P=0.011),而觅食其他部位持续时间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嫩叶:Z=-0.778,P=0.437;花:Z=-1.105,P=0.269;果实:Z=-0.098,P=0.922)。成年雌性各部位的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13.4±97.00 s、113.5±98.97s、58±39.96s和169.2±232.62s,成年雄性取食各部位的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17.9±88.64s、195.5.5±190.20s、38±15.67s和169.6±222.41s。4.成年雌性取食四种主要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萍婆(Sterculia monosperma)、山葛藤(Pueraria lobata)和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觅食行为回合的平均觅食量分别为:5.821±16.14g、1.85±17.48g、8.73±10.33g、2.48±2.33g,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25.5±102.45s、130.59±110.34s、88±74.77s和154.5±119.70s。成年雄性取食其的平均觅食量分别为:3.74±4.53g、11.41±8.89g、9.89±14.39g、1.67±1.54g,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69.6±181.79s、143.14±100.96s、108.5±91.89s和74±58.60s。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取食萍婆的觅食量表现有差异性(萍婆:Z=-3.477,P=0.001),而觅食其他植物的觅食量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构树:Z=-0.636,P=0.525;山葛藤:Z=-0.183,P=0.855;菟丝子:Z=-0.961,P=0.337)。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菟丝子的持续时间表现有差异性(菟丝子:Z=-2.438,P=0.015),而觅食其他植物的持续时间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构树:Z=-1.053,P=0.293;萍婆:Z=-0.776,P=0.438;山葛藤:Z=-1.426,P=0.154)。5.两群猴子观察到出现觅食群体大小为2只、3只、4只、5只、6只、7只和10只的次数分别占总记录的37.3%、33.8%、8.5%、6.8%、6.8%、5.1%、1.7%。记录到采食17种植物,在采食的植物中,觅食占比大于20%的有2种。觅食群体大小和觅食速率两者不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429,P=0.337;而觅食群体大小和觅食占用时间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r=0.893,P=0.007。
钟倩[4](2021)在《白头叶猴的手偏侧研究》文中认为行为偏侧是大脑左右半球的不对称性引起功能上的不对称性,在动物适应性生存和进化上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对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大脑右半球进化为控制意识的主导区域,而左半球则主导着处理结构化动作序列的日常行为。人类与非人灵长类均存在明显的行为偏侧。然而,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在各种任务中表现出一致的右手偏好,且在群体水平也是如此(90%)。虽然非人灵长类动物手偏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部分只针对少数几个物种。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全部生活于喀斯特石山环境中,营半树栖半地栖生活,与人类具有亲缘关系,是典型的群居社会性物种,研究其行为偏侧对了解非人灵长类及人类的适应性性进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于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板利片区的2群野生猴群共(27只)成年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摄像机收集焦点取样数据,开展白头叶猴自发性的觅食和理毛行为的行为偏侧研究,并以此探讨树栖灵长类白头叶猴对石山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影响行为偏侧的因素。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自由取食任务中,27只个体(成年雌性:25只,成年雄性:2只)均在个体水平上出现手偏好。其中,4个个体呈左手偏好,9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4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未出现明显手偏好(t=1.536,df=26,P=0.137)。理毛任务中,21个个体(成年雌性:21只)在个体水平上出现手偏好差异。其中,5个个体呈左手偏好,9个个体呈右手偏好,7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889,df=20,P=0.384)。在自由取食任务中,群体水平上手偏好的方向和强度未表现出性别差异(HI值:U=9.500,Z=-1.436,P=0.151;ABS-HI值:U=18.500,Z=-0.602,P=0.547);在2个任务中的手偏好方向和强度未出现显着性差异(HI值:U=278.000,Z=-0.104,P=0.917;ABS-HI值:U=212.500,Z=-1.477,P=0.140)。2、在自由取食任务中较多利用乔木支持物,其次是藤本,然后依次是灌木、裸地、裸岩,其占比分别是43.58%,28.87%,17.25%,6.60%,4.70%。在5种支持物上进行自由取食任务只出现个体水平上的手偏好,未出现群体水平上的手偏好。乔木:个体水平上,5个个体呈左手偏好,9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3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847,df=26,P=0.405)。灌木:个体水平上,5个个体呈左手偏好,8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3个个体呈无偏好,群体水平上无明显手偏好(t=1.250,df=25,P=0.223)。藤本:个体水平上,3个个体呈左手偏好,9个个体呈右手偏好,9个个体呈无偏好,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1.565,df=20,P=0.133)。裸地:个体水平上,3个个体呈左手偏好,3个个体呈右手偏好,5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084,df=10,P=0.935)。裸岩:个体水平上,3个个体呈左手偏好,3个个体呈右手偏好,6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380,df=11,P=0.711)。群体水平上的手偏好方向和强度跟支持类型无明显相关关系(HI:r=-0.016,P=0.922;ABS-HI:r=0.177,P=0.274)。3、在自由取食任务采用扶坐姿势最多,其次是坐姿势,然后是趴姿势、双足站立姿势其占比分别是55.32%,36.26%,5.94%,2.48%。4种姿势进行自由取食任务都只出现了个体水平上的手偏好,未出现群体水平上的手偏好。趴姿势:在个体水平上,5个个体呈左手偏好,10个个体呈右手偏好,6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748,df=20,P=0.463)。坐姿势:在个体水平上,6个个体呈左手偏好,8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2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099,df=25,P=0.922)。扶坐姿势:在个体水平上,5个个体呈左手偏好,9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3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1.532,df=26,P=0.138)。双足站立姿势:在个体水平上,2个个体呈左手偏好,3个个体呈右手偏好,3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248,df=7,P=0.811)。群体水平上的手偏好方向和强度与姿势类型无明显相关关系(HI:r=-0129,P=0.483;ABS-HI:r=0.217,P=0.234)。4、在自由取食任务中取食最多的植物部位是叶,其次是茎,然后是果实和花,其占比分别是62.40%,19.61%,13.51%,4.48%。在取食4种植物部位时均出现了个体水平上的手偏好,未出现群体水平上的手偏好。花:个体水平上,3个个体呈左手偏好,5个个体呈右手偏好,4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1.138,df=26,P=0.265)。叶:个体水平上,4个个体呈左手偏好,9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4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1.250,df=25,P=0.223)。果实:个体水平上,6个个体呈左手偏好,5个个体呈右手偏好,10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上无明显偏好(t=0.306,df=20,P=0.763)。茎:个体水平上,8个个体呈左手偏好,7个个体呈右手偏好,8个个体呈无偏好,在群体水平上无明显偏好(t=-0.025,df=22,P=0.981)。群体水平上的手偏好方向和强度与取食的植物部位无明显相关关系(HI:r=-0.248,P=0.104;ABS-HI:r=0.056,P=0.710)。5、白头叶猴在自由觅食和理毛任务中,个体水平上出现左手偏好,右手偏好和无偏好的现象,由于白头叶猴是半地栖灵长类,随着陆地生活方式的进化,右手不再是支撑姿势所必需的,所以出现了右手偏好的情况,但仍保留有树栖灵长类的特点左手偏好,这符合姿势起源假说。在自由取食任务中,在群体水平上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引起这样的原因是白头叶猴其成年雌雄性体型相差不大,二者体重在身体长轴上分布相似,因此未引起手偏好。在自由取食和理毛任务中都无群体水平上的偏好,虽然取食和理毛任务中也会协调使用双手,但自发性的取食任务和理毛任务是灵长类动物生存生活的本能,相较于管子任务等其复杂度低,则不容易表现出群体水平上的行为偏侧,符合任务复杂度理论。
杨婵[5](2021)在《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声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声行为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动物的声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声音的声学特征、发声者的行为模式、接受者的行为反应。以声音信号为介导研究动物的声音通讯是目前声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滇金丝猴是世界上现存分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营树栖生活,声音通讯是其个体间进行情感交流与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由于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少、分布海拔高,野外观测条件受限,目前有关滇金丝猴声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我们运用焦点动物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习惯化滇金丝猴群进行声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期探讨滇金丝猴的声音通讯策略。研究期间我们观察了9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共74只滇金丝猴个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滇金丝猴的声音谱系。对记录到的18种声音进行声谱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声音的声学特征和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单音节声音和由单音节重复排列组成的声音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比较四种不同声音类型的发声频次,结果显示冲突叫声的发声频次显着低于联系叫声(t=-4.032,df=863,p<0.01)和友好叫声(t=-8.687,df=1527,p<0.01)的发声频次;警报叫声的发声频次显着低于友好叫声(t=-7.826,df=1168,p<0.01)和联系叫声(t=-3.731,df=504,p<0.01)的发声频次。2.建立滇金丝猴的声音释义“词典”。利用ASO模式建立了13种滇金丝猴的声音含义。比较不同声音发出时不同含义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记录到的所有声音中有12种声音发出时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这表明滇金丝猴的声音包含特定含义,个体间能通过声音进行准确地信息传递,有效避免由于环境障碍造成的交流限制。3.滇金丝猴的声行为受不同性别、年龄和社会单元的影响。比较成年雄性个体和成年雌性个体四种声音类型的发生频次,结果显示:(1)成年雄性的声音种类数(7种)少于成年雌性(17种);(2)成年雄性警报叫声的发声频次显着低于成年雌性(t=-11.656,df=1145,p<0.01);(3)成年雄性友好叫声的发声频次显着高于成年雌性(t=11.925,df=3067,p<0.01)。比较不同年龄组四种声音类型的发声频次,结果显示:(1)成年个体冲突叫声、警报叫声和友好叫声的发声频次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个体;(2)成年个体联系叫声的发声频次显着低于青少年(t=-5.831,df=1398,p<0.01)和婴幼猴(t=-5.023,df=1023,p<0.01)。比较一雄多雌单元与全雄单元四种声音类型的发声频次,结果显示:(1)一雄多雌单元冲突叫声(t=-3.304,df=6436,p<0.01)和友好叫声(t=-3.254,df=6806,p<0.01)的发声频次低于全雄单元;(2)一雄多雌单元联系叫声(t=8.191,df=1848,p<0.01)的发声频次高于全雄单元。这些结果表明,滇金丝猴的声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因素导致的声行为差异不同。本文通过滇金丝猴的声行为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声音角度揭示灵长类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对复杂生态环境的适应策略;另外结合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相关研究,可以为物种分类和种间比较提供基础资料。
张琼[6](2020)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疾病模型化 ——RBPJ基因靶点评价》文中认为实验动物是由野生动物驯化或改造而来。实验动物科学为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手段、评价标准和模式动物,同时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社会价值转化方向。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和需求,反过来又为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实验动物科学与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转化医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加强。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人类的近亲,在探索生命起源、医疗卫生、药物开发、临床前试验及药物检定与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和行之有效的实验手段之一。利用现有科学技术,建立非人灵长类野生动物种质资源系统,不仅可以加强我国特有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与基础医学、临床医疗及药物研发等相关领域间的协作,加快野生动物资源朝科学研究方向的社会价值转化;同时,有利于非人灵长类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疾病,但目前缺少遗传背景与人类高度相似、重复性高、尤其是可以有效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机理评价和新型靶点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编码转录因子RBPJ基因的失活和失调会影响Notch等信号的功能,导致周细胞的识别标记改变,触发内皮细胞行为的根本性变化,造成脑部缺血性损伤等。但是RBPJ因子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以及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作为脑血管疾病模型靶点的可行性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通过分析已公开发表的实验动物,特别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RBPJ因子相关的DNA、RNA及蛋白质等资源为引导,研究实验动物资源在基础医学和人类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和途径,评价RBPJ因子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疾病模型化靶点的可行性。以400例脑血管病患者和60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液标本为研究材料,提取和鉴定RBPJ基因,使用PCR、case-control、蛋白质印迹、plink等方法和软件,分析RBPJ因子与脑血管病致病性的关系。进一步,评价RBPJ因子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疾病模型化靶点的具体操作方向和可行性。1.基于实验动物与人类RBPJ基因的进化关系与RBPJ因子作为模型化靶点的可行性研究应用生物学软件,使用邻域连接方法推断进化历史,对RBPJ基因的RNA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对RBPJ基因分布,RBPJ蛋白一般性、保守性及三级结构等特点进行分析。RBPJ基因的RNA序列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关系,较啮齿类和家畜动物最为接近,属于同一大枝;人类与黑猩猩的关系,较其它灵长类动物更为亲近,属于同一小枝。RBPJ蛋白序列进化结果表明,人类、黑猩猩和猴类属于同一大枝,家鼠、兔形目、牛及羊等,进化距离与人类相对比较远。RBPJ基因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人类、黑猩猩及滇金丝猴位于4号染色体,猕猴、狒狒及鼠类位于5号染色体。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等电点、分子量等分析结果显示,RBPJ蛋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RBPJ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三级结构,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啮齿类、家畜类等实验动物中非常相似,进一步表明,RBPJ蛋白对生物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综合上述结果表明,RBPJ基因或者因子本身可作为脑血管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的靶分子,非人灵长类尤其是黑猩猩在RNA和氨基酸进化关系、染色体分布、蛋白分子量、等电点等特点最为相似,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以RBPJ基因为靶点的脑血管疾病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2.基于RBPJ因子与脑血管病致病性关系的研究提取400例脑血管病患者和600例正常对照人群,共计1000份血液标本的基因组DNA,对RBPJ基因的剪切位点与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表明,RBPJ 基因中的 rs2871198,rs1397731,rs3822223,rs2077777,rs2270226 和rs2788861变异杂合度非常高。RBPJ基因中的rs2077777和rs2270226变异,在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别非常大。统计学分析发现,rs2077777和rs2270226变异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明显相关。进一步Hardy-Weinberg平衡和HapMap-CHB数据库数据比较分析发现,本次实验数据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同时与HapMap-CHB数据库中数据特点一致。从趋势、显性及隐性三种遗传模型角度分析发现,RBPJ基因中的rs2077777,rs2270226变异在隐性遗传模式下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蛋白印迹结果显示,RBPJ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在rs2270226 T/T 组与 rs2270226 C/C 组中比较高;在 rs2270226 T/C 组中比较低。RBPJ蛋白序列结构分析发现,RBPJ基因中的rs2270226变异位于RBPJ因子的中央阻遏结构域、N-末端区域。综合上述结果表明,RBPJ因子的中央阻遏结构域、N-末端区域、以及RBPJ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建立非人灵长类脑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靶点。本文研究表明,RBPJ基因或者因子本身有可能作为脑血管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的靶分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以RBPJ基因为靶点的脑血管疾病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RBPJ基因中的rs2270226和rs2077777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相关;RBPJ因子的中央阻遏结构域、N-末端区域、以及RBPJ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建立非人灵长类脑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靶点;以评价实验动物与人类RBPJ因子为切入点,有效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病模型,有助于疾病的机理分析、预防、治疗及靶点药物的研发。
李聪[7](2020)在《景观格局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估》文中指出物种在穿过异质景观时不仅可以获取新的资源类型,同时也会受到一定阻力,减少了物种间扩散和建立新种群的机会,限制物种分布,导致种群数量降低和种间隔离。通过分析景观异质性与物种运动策略(Movement)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和掌握景观格局如何影响物种生存,以及物种如何利用和感知环境从而对不断变化的景观格局做出的各种行为反应。因此,为了解异质景观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Arc GIS 10.3、及FRAGSTATS等软件计算了滇金丝猴的在不同季节的日移动距离(Daily path length,DPL)、活动范围、栖息地的景观格局指数(Landscape pattern index)及构建成本距离模型(Cost distance model),分析了异质景观的季节性差异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由于在异质景观中物种的种群发展受各因素间协同作用的影响,如疾病、人为干扰等,本研究还利用Max Ent模型评估滇金丝猴栖息地的适宜性,基于是否考虑人为干扰两种情景模式构建物种分布模型,鉴定影响物种分布的关键因素,探讨人为干扰对滇金丝猴分布的影响,从而为保护濒危物种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的加剧,导致景观异质性更加显着,复杂的景观结构限制了滇金丝猴的运动。滇金丝猴会避开由高强度人为干扰导致的破碎化栖息地,而选择栖息在人为干扰较小,食物供应增加的区域。这些不受干扰或较少干扰的地区含有高密度的地衣,这为滇金丝猴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2)基于两种情景下构建的Max Ent模型结果表明,人为干扰限制了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面积(减少约5%),并在海拔分布上有所扩散。变量中加入人为干扰(道路和居民区)会提高模型的性能。(3)人为干扰因子比环境因子对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影响更大(56%vs44%,T-test:P<0.1),说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选择及分布扩散极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对模型贡献最大的是栖息地与道路的距离(约占44.8%,T-test:P<0.05),说明道路是影响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分布的最主要因子,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到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可达性有关。适宜栖息地的分布还与植被分布相关,验证了环境中的资源分布对物种分布及栖息地选择有着深远影响。(4)公路及居民点等人为干扰因子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增加,栖息地的适宜度也随之增加,说明人为干扰会降低滇金丝猴栖息地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滇金丝猴主要集中在澜沧江和腊普河沿岸具有大量地衣的森林之中,适宜海拔高度为2700-3900 m。本研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将景观异质性与滇金丝猴的运动策略相结合,分析了环境与物种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构建Max Ent模型评估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分布,分析了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探讨人为干扰对滇金丝猴生存的影响。为滇金丝猴的恢复和管理提供了科学建议,为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有效参考。
肖航[8](2020)在《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研究 ——季节和地域性差异》文中指出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石山地区。随着人类活动增加,栖息生境的破碎化趋势加剧,为了解季节性、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等因素对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影响,我们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岜盆片区和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瑞片区中的白头叶猴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三个片区的猴群的粪便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种类、感染强度和感染率检测,并根据结果分析季节性、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对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感染及传播的影响,分析造成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的因素,为有效降低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抑制寄生虫传播途和减少寄生虫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检测出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肠道寄生虫共10种:阿米巴原虫(Amoeba sp.)、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pp.)、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p.)、猴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apiostomun)、球虫(Isospora sp.)、钩虫(Ancylostoma sp.)、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卷口线虫(Streptopharagus spp.)、司氏伯特绦虫(Bertiiella studeri)。2.对板利片区感染率较高的8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进行季节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除阿米巴原虫外,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猴结节线虫、球虫、钩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旱、雨季感染率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雨季感染率显着高于旱季。3.三个片区中,板利片区感染10种肠道寄生虫,岜盆片区共感染7种,陇瑞片区仅5种。对三个片区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进行地域性分析,结果表明:1月,板利-岜盆片区共同感染的7种寄生虫感染率差异均不显着;6月,板利-岜盆片区共同感染的7种寄生虫感染率除阿米巴原虫外,其他6种肠道寄生虫地域性差异均显着;2月和11月板利-陇瑞片区共同感染的5种寄生虫感染率地域性差异均不显着;岜盆-陇瑞片区旱季共同感染的5种寄生虫中,阿米巴原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感染率地域性差异显着,猴结节线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地域性差异不显着。4.对感染率最高的三种线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猴结节线虫)进行感染强度(EPG值)统计,其中食道口线虫和类圆线虫感染强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猴结节线虫感染强度较低,当前感染强度不足以导致白头叶猴种群爆发大规模肠道寄生虫流行病。
魏斌[9](2020)在《圈养黄颊长臂猿社会与繁殖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行为是动物交往的基础,灵长动物作为最高等的动物对其社会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繁殖行为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中心,与社会行为生态学关系密切,其通过性行为表现。南宁动物园拥有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圈养黄颊长臂猿(Hylobates gabriellae)种群,同时也是黄颊长臂猿的主要繁育基地以及其它动物园的提供者,其种源质量直接影响着全国黄颊长臂猿的种群的发展。但这些后代都来自于大约12只雄性和15只雌性个体,存在较大近交风险。物种分类鉴定和繁殖行为研究为长臂猿的发展提供较好基础。人工繁育为可以更好的保护野外的长臂猿种群,也为探讨人工养殖条件下长臂猿的行为特点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此,2018年9月26日至2019年7月29日,我们采用全时段记录法对南宁动物园的3群黄颊长臂猿4号笼、5号笼、17号笼进行了研究,系统收集了各个猴群的社会行为活动、活动时间分配、繁殖行为等数据,总共记录到19891次社会与繁殖行为节目。通过对比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差异,探讨黄颊长臂猿的行为差异,以及该行为产生的机制和生物学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社会行为:(1)在所有行为模式中,趋进、挨坐、跟随、理毛四种行为占有的比率最高,分别占有率为29.00%、21.52%、21.41%、15.45%,总共占有全部18种行为的87.38%。(2)在所有行为总持续时间中,趋近、理毛、挨坐三种行为占有的比率最高,分别占有率为24.01%、20.40%、46.60%,占全部18种行为的91.01%。平均持续时间为19.00、30.29、49.55秒。(3)理毛行为各个月份相差不大,但雌雄作为发起者差异显着,其中雌性对雄性发起的次数为640次,发起率为84.90%;雄性对雌性发起的次数为114次,发起率为15.10%。(4)全年共记录到230次攻击行为,其中5月份记录到的攻击次数最多,共116次攻击行为,因为5月份是繁殖期的高峰,说明繁殖期间雌雄猿的攻击性均较强。全年共记录雄性发起攻击行为167次,雌性发起攻击行为63次,分别占比为72.50%和27.50%。(5)全年共收集玩耍行为共计958次,其中雌性对雄性发起569次,发起率为59.40%;雄性对雌性发起369次,发起率为40.60%。2.繁殖行为:(1)笼养长臂猿的交配活动季节性变化很明显,繁殖类型属于季节性繁殖类型。在全年共记录到的663次繁殖行为当中,3、4、5月的繁殖行为次数最多,次数分别有92次、94次、143次。(2)雄性个体是繁殖行为的主要发起者,占群内邀配总数96.53%,共640次;雌性邀配占总数的3.47%,共23次。雌性个体间在繁殖行为上差异比较明显。社会关系对雌雄性个体间在繁殖行为上具有明显的影响。(3)交配型是两种特殊的单次射精和多次射精。邀配的行为过程步骤如下:(1)求爱、(2)爬跨、(3)插入、(4)抽搐、(5)射精、(6)舔食手上残留精液。第(2)、(3)、(4)和(5)步是紧密相连的发生时间,还有明显舔交配后残留的精液现象。笼养不同于野外的环境条件,黄颊长臂猿在笼养条件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活动,如一些社会和繁殖行为的适应和生活习性的变化。探讨黄颊长臂猿在笼养状态下社会和繁殖行为特点。本实验一共探讨了玩耍行为、攻击行为、示好和解行为和繁殖行为共四大类行为。研究结果证实黄颊长臂猿的玩耍行为符合运动技能假说,部分符合社会关系假说,结果显示玩耍行为有加强社会关系的功能。在攻击行为中发现一些雄性长臂猿攻击比较严重,这对繁殖行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在于配对的选择,一般尽量从年龄较小个体进行合笼挑选。从示好和解行为占了90%以上得出三笼长臂猿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主要倾向还是比较融洽的,说明和解和妥协对维系和延续群体和物种是不可或缺的。繁殖行为上尽量从年青的个体进行合笼配对,这样对于增强友谊,进行繁殖配对前期训练,提高配对成功率,有利于增加繁殖成功。对于年龄较大的长臂猿的繁殖主要在于社会关系是否融洽和繁殖期间的营养管理,此外由于年龄偏大还需注意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方谷[10](2020)在《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社会稳定机制与社群动力:雌性迁移与雄性行为策略》文中认为在长期的进化中,群居性动物为了响应环境的变化,形成了多样的社群体系。灵长类作为进化最高等的物种之一,产生了重层社会(Multilevel Society)这一最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研究者们对于非人灵长类的重层社会结构模式与进化途径有了突破性进展,并提出了不同的猜想,验证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开展。我国特有物种川金丝猴具有典型的重层社会结构,可以为复杂社会形成与维系机制的研究提供良好模板。本研究以秦岭野生川金丝猴作为研究对象,从动物社会系统内部调节的角度入手,通过长期的观察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社群动态模型分析,亲缘关系鉴定,多元矩阵比较等统计学方法,探究复杂社会结构下,秦岭金丝猴繁殖群和全雄群的社会稳定机制与社群维系动力。针对雌雄两性个体在繁殖群与全雄群内的行为策略,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说:1)雌性迁移与繁殖单元之间的社会稳定相关;2)雄性亲缘影响了全雄群内部亚单元的形成;3)复杂社会结构为个体带来了如:留幼现象、同性性行为之类的,多样化行为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与建立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s,LMM),对于繁殖群内的社会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在单元大小、单元等级、个体变迁这些影响因素中,单元间雌性的迁入与社群的聚类系数显着相关(LMM:p<0.001),即雌性在单元间的迁移与社群的凝聚力相关。单元间雌性亲缘矩阵与社会联属矩阵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单元之间的行为联属显着地受到了雌性亲缘的影响,雌性亲缘越近的单元,行为联属越强(MRQAP:p=0.000)。说明雌性亲缘有可能是维系单元间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利用长期的社群动态跟踪,我们研究了秦岭金丝猴雄性的出生迁移模式。自2001年至2016年,共有112只雄性秦岭金丝猴迁移。在其中存在着6例特殊案例,雄性后代在性成熟后仍留在“家庭”单元内。通过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我们发现,如果主雄的任期较长,那么它的雄性后代有更大的概率推迟迁移。同时,社会网络分析显示,延迟迁移的雄性后代彼此之间与其主雄间具有较强的社会关系,而与其单元内雌性无这种关系。我们认为这种特殊出生迁移模式是主雄在性内竞争与亲缘选择下的结果,与其社会结构相关。重层社会的社会结构使得雄性个体产生了多样的繁殖策略。3.由于争夺繁殖资源,雄性与雄性间的关系往往具有竞争性和侵略性。然而在拥有重层社会结构的灵长类中,雄性灵长类会组成完全由雄性构成的群体,并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即全雄群。我们观察并记录了一只外来的雄性金丝猴迁入全雄群的过程。并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和遗传鉴定,分析了这只雄性的迁入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这只雄性迁入后在全雄群中通过招募形成了一个新的亚群体,并且与已有的亚群体相比,新的亚群体成员间表现出明显的亲缘关系。被招募个体为之前亚单元的边缘个体。说明亲缘选择显着影响了全雄群内亚单元的形成。4.为了研究秦岭金丝猴的同性爬跨类型与具体行为意义,我们采用了全事件记录法对一群野生秦岭金丝猴进行了观察。统计所有同性爬跨行为后发现,在全雄群中共发生了三种不同类别的爬跨行为:1)青少年雄性的相互爬跨;2)成年雄性对青少年雄性的爬跨;3)成年雄性对亚成年雄性的爬跨。其中,由成年雄性发起的爬跨行为约占77.4%,说明成年雄性比青少年雄性的等级更高,而青少年间的爬跨行为多为玩耍行为,说明这种行为只是一种模仿行为。除此之外,研究发现了一对特殊案例,其个体角色固定,爬跨持续时长也显着较长。在观察中,出现了多次肛门插入,被爬跨者也出现了射精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一对特殊案例可能是由性驱使的同性性行为。说明了秦岭金丝猴的雄性存在着一定的同性容忍力。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亲缘选择在秦岭金丝猴的重层社会结构稳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繁殖群内,“家庭”之间的社会联属与其雌性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显着相关;而在全雄群内,雄性的亲缘关系促进雄性联盟的形成。复杂重层社会结构也为个体带来了多样的行为策略,雄性家长可以利用留幼行为提高自身的适合度,而全雄群内的同性爬跨行为也表明在繁殖资源缺失时,个体存在着潜在的同性容忍力。这种多样化的行为策略模式,也是重层社会结构的社群动力之一。
二、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模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黑叶猴概述 |
1.1.1 黑叶猴简介 |
1.1.2 黑叶猴的历史分布 |
1.1.3 黑叶猴的现代分布特征 |
1.1.4 黑叶猴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域地质地貌 |
2.1.3 研究区域气候水文 |
2.1.4 研究区域动植物资源 |
2.1.5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3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生境特征及生境选择研究 |
3.1 生境选择概述 |
3.1.1 生境选择 |
3.1.2 生境选择影响因素 |
3.1.3 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2.1 黑叶猴的生境选择 |
3.2.2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利用生境因子比较 |
3.3 结果 |
3.3.1 黑叶猴的生境选择 |
3.3.2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核心区与非核心区的生境选择比较 |
3.3.3 讨论 |
3.4 小结 |
4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和景观格局研究 |
4.1 空间利用和景观格局概述 |
4.1.1 空间利用 |
4.1.2 景观格局 |
4.2 研究方法 |
4.2.1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 |
4.2.2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的空间利用景观格局 |
4.3 研究结果 |
4.3.1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的特征 |
4.3.2 黑叶猴空间利用的景观特征 |
4.4 讨论 |
4.4.1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 |
4.4.2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的景观特征 |
4.5 小结 |
5 人为干扰对黑叶猴的影响 |
5.1 人为干扰研究概况 |
5.2 人为干扰的调查 |
5.2.1 调查方法 |
5.2.2 调查表格填写 |
5.2.3 干扰数据的确定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3.1 干扰因素确定 |
5.3.2 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 |
5.3.3 黑叶猴的空间分布模型建立 |
5.3.4 人为干扰模型建立 |
5.4 研究结果 |
5.4.1 人为干扰分布状况 |
5.4.2 主要干扰因子的空间分异 |
5.4.3 黑叶猴的空间分布与人为干扰关系模型 |
5.4.4 人为干扰变量的影响域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生境的适宜性评价 |
6.1 生境适宜性评价概述 |
6.1.1 生境适宜性评价 |
6.1.2 景观连接度评价 |
6.2 分析方法 |
6.2.1 模型变量的筛选 |
6.2.2 模型运行 |
6.2.3 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 |
6.3 结果 |
6.3.1 MaxEnt预测结果评价 |
6.3.2 黑叶猴的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 |
6.3.3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适宜生境分布 |
6.3.4 麻阳河自然保护黑叶猴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
7.1 结论 |
7.2 保护管理建议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非人灵长类妊娠与性别鉴定尿液糖蛋白相关糖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糖组学简介 |
1.1.1 糖组学与妊娠 |
1.1.2 糖组学与性别 |
1.2 妊娠诊断与性别鉴定研究现状 |
1.2.1 妊娠诊断 |
1.2.2 性别鉴定 |
1.3 非人灵长类 |
1.3.1 川金丝猴 |
1.3.2 黑叶猴 |
1.3.3 非人灵长类妊娠研究现状 |
1.3.4 非人灵长类性别研究现状 |
1.4 糖组学与尿液 |
1.5 糖组学检测技术 |
1.5.1 凝集素芯片技术 |
1.5.2 MALDI-TOF-MS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黑叶猴尿液糖链谱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尿液样本收集与处理 |
2.2.3 尿液蛋白浓度测定 |
2.2.4 凝集素芯片实验 |
2.2.5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BCA尿液蛋白定量 |
2.3.2 凝集素芯片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糖蛋白糖链结构鉴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样本收集与处理 |
3.2.3 凝集素分离糖蛋白 |
3.2.4 N-糖链的分离与纯化 |
3.2.5 MALDI-TOF/TOF-MS鉴定N-糖链 |
3.2.6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黑叶猴妊娠质谱结果 |
3.3.2 黑叶猴性别质谱结果 |
3.3.3 川金丝猴妊娠质谱结果 |
3.3.4 川金丝猴性别相关质谱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妊娠诊断 |
4.2 性别鉴定 |
4.3 尿液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申请(授权)专利 |
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3)白头叶猴的觅食量和群体觅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觅食行为的发展及研究 |
1.1.1 灵长类的觅食行为 |
1.2 白头叶猴的相关研究 |
1.2.1 白头叶猴的分布及保护现状 |
1.2.2 白头叶猴的种群结构及栖息生境 |
1.2.3 白头叶猴的食性 |
1.2.4 白头叶猴的活动节律及栖息地利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点、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预观察 |
2.3.2 个体识别 |
2.3.3 觅食量的计算 |
2.3.4 食物组成 |
2.3.5 群体觅食观察 |
2.3.6 数据分析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食物组成 |
3.2 觅食量平均值的比较 |
3.2.1 哺乳成年雌性和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2 哺乳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3 未哺乳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4 成年雌雄取食嫩叶、成熟叶、花和果实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2.5 四种主要食物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量平均值比较 |
3.3 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3.1 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3.2 哺乳成年雌性和未哺乳成年雌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3.3 成年雌雄取食嫩叶、成熟叶、花和果实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平均值比较 |
3.3.4 四种主要食物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觅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比较 |
3.4 觅食群体大小和觅食率、觅食占用时间的相关性 |
第4章 讨论 |
4.1 白头叶猴成年雌雄觅食量 |
4.2 白头叶猴觅食持续时间差异 |
4.3 觅食群体大小对觅食行为的影响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植物名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白头叶猴的手偏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行为偏侧 |
1.2.1 行为偏侧的影响因素之一:性别 |
1.2.2 行为偏侧的影响因素之二:任务复杂度 |
1.2.3 行为偏侧的影响因素之三:姿势姿态 |
1.2.4 灵长类动物的姿势行为 |
1.2.5 感知行为偏侧 |
1.3 白头叶猴的研究概况 |
1.3.1 白头叶猴的分布区域和保护现状 |
1.3.2 白头叶猴的栖息环境以及对栖息地的利用 |
1.3.3 白头叶猴的食性和时间活动分配 |
1.3.4 白头叶猴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个体识别的方法 |
2.4 行为定义和操控手的定义 |
2.5 姿势的定义 |
2.6 数据收集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自由取食任务和理毛任务的手偏侧 |
3.2 白头叶猴在不同支持物下的手偏侧 |
3.2.1 白头叶猴在乔木支持物上的手偏侧 |
3.2.2 白头叶猴在灌木支持物上的手偏侧 |
3.2.3 白头叶猴在藤本支持物上的手偏侧 |
3.2.4 白头叶猴在裸地支持物上的手偏侧 |
3.2.5 白头叶猴在裸岩支持物上的手偏侧 |
3.3 自由取食任务中白头叶猴在不同姿势下的手偏侧 |
3.3.1 白头叶猴在趴姿势上的手偏侧 |
3.3.2 白头叶猴在坐姿势上的手偏侧 |
3.3.3 白头叶猴在扶坐姿势上的手偏侧 |
3.3.4 白头叶猴在双足姿势上的手偏侧 |
3.4 自由取食任务中白头叶猴取食不同植物部位的手偏侧 |
3.4.1 白头叶猴取食花的手偏侧 |
3.4.2 白头叶猴取食叶的手偏侧 |
3.4.3 白头叶猴取食果实的手偏侧 |
3.4.4 白头叶猴取食茎的手偏侧 |
第4章 讨论 |
4.1 自由取食任务和理毛任务的手偏侧 |
4.2 白头叶猴在不同支持物上的手偏侧 |
4.3 白头叶猴在不同姿势时的手偏侧 |
4.4 白头叶猴在取食不同植物部位的手偏侧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声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动物声行为研究概述 |
1.1.1 其他动物声行为研究进展 |
1.1.2 灵长类声行为研究进展 |
1.1.3 灵长类声行为的影响因素 |
1.2 滇金丝猴简介 |
1.2.1 滇金丝猴的形态学及分类学描述 |
1.2.2 滇金丝猴的数量和分布 |
1.2.3 滇金丝猴的社会结构 |
1.2.4 滇金丝猴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动物资源 |
2.1.4 植物资源 |
2.2 研究对象 |
2.2.1 人工辅助投食 |
2.2.2 个体识别 |
2.2.3 年龄性别组划分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数据收集 |
2.3.2 数据收集标准 |
2.3.3 实验器材 |
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滇金丝猴的声音谱系 |
3.1.1 冲突叫声 |
3.1.2 警报叫声 |
3.1.3 联系叫声 |
3.1.4 友好叫声 |
3.2 滇金丝猴的声音含义 |
3.2.1 滇金丝猴的ASOs系统 |
3.2.2 滇金丝猴的声音释义“词典” |
3.3 滇金丝猴性别、年龄组及不同社会单元对声行为的影响 |
3.3.1 不同性别个体声行为差异 |
3.3.2 不同年龄个体声行为差异 |
3.3.3 不同社会单元声行为差异 |
第4章 讨论 |
4.1 滇金丝猴声音谱系的分析讨论 |
4.2 滇金丝猴声音含义的分析讨论 |
4.3 滇金丝猴声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疾病模型化 ——RBPJ基因靶点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实验动物类型多样 |
1.1.2 国内外实验动物资源的特点与差别 |
1.1.3 实验动物资源是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础 |
1.1.4 不同物种的实验动物资源在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1.1.5 实验动物的动物基因工程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
1.1.6 实验动物的动物基因资源在人类疾病当中的应用 |
1.1.7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的优势与特点 |
1.1.8 人类脑血管病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
1.1.9 RBPJ和人类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 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疾病模型化:RBPJ基因靶点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2.2.5 研究方法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RBPJ基因在人类和部分实验动物当中的进化特点分析 |
2.3.2 RBPJ基因的蛋白质在人类和部分实验动物当中的进化特点分析 |
2.3.3 RBPJ基因一般性质的分析 |
2.3.4 RBPJ蛋白氨基酸组成特点分析 |
2.3.5 RBPJ蛋白保守性分析 |
2.3.6 RBPJ蛋白三级结构 |
2.3.7 RBPJ不同生物组织中表达分析 |
2.3.8 研究人群临床特点 |
2.3.9 基因组DNA的鉴定结果 |
2.3.10 基因扩增鉴定结果 |
2.3.11 RBPJ基因功能多态性分析 |
2.3.12 RBPJ基因功能多态性rs2077777,rs2270226杂合度分析 |
2.3.13 RBPJ基因多态性和脑血管病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2.3.14 RBPJ基因多态性和脑血管病相关性分析 |
2.3.15 RBPJ基因多态性在实验人群中的Hardy-Weinberg分析 |
2.3.16 RBPJ基因多态性和脑血管病相关性的可信度分析 |
2.3.17 多角度分析脑血管病与RBPJ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2.3.18 基因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标准浓度和吸光度曲线拟合分析 |
2.3.19 RBPJ基因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2.3.20 rs2077777,rs2270226在RBPJ中的位置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文所用实验动物与人类RBPJ基因的RNA序列 |
附录B 本研究所用RNA序列Similarity和Absolute complexity分析 |
附录C 本研究所用RNA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分析 |
附录D 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和人类RBPJ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
附录E 本研究所用蛋白序列Similarity和Absolute complexity分析 |
附录F 本研究所用RBPJ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分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景观格局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景观格局概述 |
1.1.1 景观格局简介 |
1.1.2 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
1.1.3 景观破碎化对物种生存的影响 |
1.1.4 景观破碎化对灵长类的影响 |
1.1.5 景观破碎化与灵长类运动策略的研究进展 |
1.1.6 栖息地破碎化的度量方式 |
1.2 滇金丝猴简介 |
1.2.1 滇金丝猴的形态描述 |
1.2.2 滇金丝猴的数量与分布 |
1.2.3 滇金丝猴的社会结构 |
1.3 滇金丝猴与其栖息环境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点及对象 |
2.1 研究地点 |
2.1.1 地势地貌 |
2.1.2 植被类型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人口及交通情况 |
2.2 研究对象 |
3 景观格局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方法 |
3.2.1 数据采集 |
3.2.2 季节划分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4.1 限制滇金丝猴迁移扩散的原因 |
3.4.2 景观异质性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 |
3.4.3 云南松林的适宜性 |
3.4.4 冬季日移动距离最短 |
4 滇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分布及影响因素 |
4.1 前言 |
4.2 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 |
4.3.1 Max Ent预测结果检测 |
4.3.2 人为干扰对适宜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
4.3.3 滇金丝猴分布与各个变量的关系 |
4.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研究 ——季节和地域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肠道寄生虫 |
1.2.1 肠道寄生虫概述 |
1.2.2 肠道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
1.2.3 影响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因素 |
1.2.4 常见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种类及形态特征 |
1.3 研究对象 |
1.3.1 白头叶猴的分类及保护现状 |
1.3.2 白头叶猴的分布及栖息环境 |
1.3.3 白头叶猴的饮食习惯 |
1.3.4 白头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
1.3.5 白头叶猴的活动范围及栖息地利用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品采集及保存 |
2.3.2 预实验 |
2.3.3 实验操作 |
2.3.4 数据分析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检测出的肠道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 |
3.2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季节差异 |
3.3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地域差异: |
3.3.1 三个片区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差异 |
3.3.2 板利-岜盆片区2019年1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
3.3.3 板利-岜盆片区2019年6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
3.3.4 板利-陇瑞片区2019年2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
3.3.5 板利-陇瑞片区2019年11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
3.3.6 岜盆-陇瑞片区旱季地域性差异分析 |
3.4 白头叶猴线虫EPG值 |
第4章 讨论 |
4.1 感染肠道寄生虫种类及EPG值 |
4.2 季节变化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
4.3 地域性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
4.4 保护建议 |
4.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圈养黄颊长臂猿社会与繁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灵长动物的社会行为 |
1.2 长臂猿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
1.2.1 长臂猿的形态分类及分布 |
1.2.2 长臂猿的繁殖行为 |
1.2.3 长臂猿的食性及活动节律分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对象 |
2.3 数据采集方法 |
2.3.1 预实验 |
2.3.2 观察记录方法 |
2.4 社会行为的类型定义 |
第3章 研究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笼养长臂猿的社会行为 |
4.1.1 长臂猿的玩耍行为 |
4.1.2 长臂猿的攻击行为 |
4.1.3 长臂猿的友谊和解行为 |
4.2 长臂猿的繁殖行为 |
4.2.1 长臂猿的邀配类型 |
4.2.2 长臂猿的繁殖季节 |
4.2.3 长臂猿的性腺激素、繁殖周期与繁殖行为的关系 |
4.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社会稳定机制与社群动力:雌性迁移与雄性行为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群居性动物的概念与社会体系 |
1.2 非人灵长类的社群体系 |
1.3 重层社会系统研究概述 |
1.3.1 重层社会在动物界中的分布 |
1.3.2 重层社会的界定 |
1.3.3 灵长类重层社会的“非洲起源-分裂模型” |
1.3.4 灵长类重层社会的“亚洲起源-聚合模型” |
1.4 川金丝猴的物种概述 |
1.4.1 分类、分布及保护现状 |
1.4.2 形态特征 |
1.5 川金丝猴的研究进展 |
1.5.1 生态学研究 |
1.5.2 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 |
1.5.3 繁殖群相关研究 |
1.5.4 全雄群相关研究 |
1.5.5 繁殖群与全雄群间联系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对象 |
2.3 年龄划分 |
2.4 行为数据收集方法 |
2.4.1 繁殖群社会动态数据 |
2.4.2 行为定义 |
2.4.3 行为记录方法定义 |
2.5 分子数据收集方法 |
2.5.1 样品收集 |
2.5.2 DNA提取、扩增与检测 |
第三章 雌性迁移对于繁殖群稳定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雌性迁移的影响因素 |
3.3.2 雌性迁移与单元间行为联属 |
3.4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雄性后代留群现象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繁殖群动态变化数据收集 |
4.2.2 留幼单元内部社会网络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主雄任期对于留幼现象的影响 |
4.3.2 留幼个体行为策略 |
4.4 讨论 |
第五章 亲缘选择影响全雄群内的结构形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全雄群行为联属数据收集 |
5.2.2 全雄群个体遗传学数据收集 |
5.3 研究结果 |
5.3.1 亚单元分析 |
5.3.2 亲缘关系分析 |
5.3.3 确认LD-AMU内新成员的社会属性 |
5.4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全雄群内的同性爬跨行为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全雄群同性性行为数据收集 |
6.2.2 全雄群同性性行为年龄组划分 |
6.3 研究结果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空间利用模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 韩家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非人灵长类妊娠与性别鉴定尿液糖蛋白相关糖基化研究[D]. 陈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3]白头叶猴的觅食量和群体觅食研究[D]. 黄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白头叶猴的手偏侧研究[D]. 钟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声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婵.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6]非人灵长类动物脑血管疾病模型化 ——RBPJ基因靶点评价[D]. 张琼.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景观格局对滇金丝猴运动策略的影响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估[D]. 李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研究 ——季节和地域性差异[D]. 肖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9]圈养黄颊长臂猿社会与繁殖行为研究[D]. 魏斌.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10]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社会稳定机制与社群动力:雌性迁移与雄性行为策略[D]. 方谷. 西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