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元素的迁移形式富集机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海东[1](2021)在《相山铀矿田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在相山铀矿田研究中发现,富大铀矿体中磷含量明显增高,矿石中P2O5与U、Th、REE元素的含量上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开展相山矿田内各地质体中磷与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学、模拟实验等研究,分析磷对U、Th、REE元素的活化、运移、沉淀富集的影响,探索铀矿石中磷的特征及对铀成矿的意义。首先,测试了各类背景岩石、弱蚀变围岩、强蚀变近矿围岩、不同品位铀矿石和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对应的蚀变矿物等地质体中P2O5、U、Th、REE等的含量,并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各种地质体中这些组分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成岩过程、蚀变过程及矿化过程中磷对U、Th、REE等组分富集的影响。其次,应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对富大铀矿体内与铀相关的磷灰石的种类、赋存特征、结构形态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大量测试,研究富大铀矿体中磷、铀等组成的矿物学特征及相互关系。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磷和U活化、磷灰石吸附铀沉淀两个方向的模拟实验,了解磷与U、Th、REE等元素的迁移规律,验证磷灰石可吸附U、REE等沉淀富集;再结合已有成矿温度、年代等方面的成果,分析相山铀矿成矿作用中磷对成矿的意义。取得以下成果:(1)各类背景围岩中P2O5的含量相差不大,但U、Th、REE含量相差较大。P2O5含量,变质岩中平均值0.13%,碎斑熔岩中平均值0.03%,花岗斑岩中平均值0.11%。P2O5含量在背景岩石中总体含量较低,且在变质岩与花岗斑岩中相近,略高于碎斑熔岩。U含量,变质岩中平均值2.7×10-6,碎斑熔岩中平均值8.46×10-6,花岗斑岩中平均值5.85×10-6,这几种背景围岩U含量有3倍左右的变化,且铀含量高低顺序为碎斑熔岩>花岗岩>变质岩。在变质岩重熔形成碎斑熔岩、花岗斑岩等演化过程中,U、Th、REE等明显富集,但P2O5含量变化不明显,由此推测相山矿田在成岩过程中从早到晚U、Th、REE等明显富集,P2O5无富集。(2)矿化过程中P2O5与U、Th、REE等元素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1)在含矿剖面中,从未蚀变→近矿蚀变围岩→矿体中,P2O5与U、Th、REE等元素逐渐增加。(2)铀矿石中P2O5与U、Th、ΣREE、LREE、HREE等总体呈正相关关系,U含量越高,P2O5与这些元素正相关性越明显。特富矿石(铀品位高于1%)中,P2O5与Th、ΣREE、HREE等明显富集,为重稀土富集型,P2O5与U等元素总体呈显着正相关。(3)斑岩型和熔岩型矿床内P2O5与U、Th、ΣREE、LREE、HREE均呈非线性的正相关性,P2O5含量熔岩型矿床含量比斑岩型高,U含量也是如此。在相山矿田无论贫富铀矿石中,P2O5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岩石,且与U、Th、REE正相关,是良好的铀矿化标志和找矿标志。(3)蚀变过程中P2O5与U、Th、REE同步增长,显示P2O5对这些成矿组分活化迁移有促进作用。相山矿田中,长石和云母等主要组成矿物蚀变过程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总体上,不同蚀变程度的长石P2O5与U、Th等元素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长石蚀变为绢云母蚀变为绿泥石过程中,U、Th含量增加,P2O5含量减少。不同蚀变程度的黑云母P2O5与U、Th等元素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稀土含量越高,相关性越明显;黑云母蚀变为绿泥石过程中,U、Th含量增加,P2O5含量减少。磷铀活化迁移实验表明,P2O5与U、Th、ΣREE、LREE、HREE在酸性条件下,从固态进入液相状态,且酸性越强进入液相状态的比例越高,叠加氧化条件后磷和铀进入液相状态的比例再次提高。以上蚀变过程及活化迁移实验结果都表明,在酸性热液环境中磷对U、Th、REE等从固态进入液相状态有积极作用,利于其活化迁移。(4)P2O5对相山矿田铀沉淀富集形成富大矿体有重要的意义,是相山铀矿田形成富大铀矿体不可或缺的因素。(1)相山矿田富大铀矿体中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可大致分为自形-半自形磷灰石和它形两类。前者不含铀矿物,粒度一般较大,包裹体成群出现,均一温度集中在165~288℃,铀矿物主要成星点状或细脉状分布在其周围或裂隙中。后者表面较为粗糙,为微晶磷灰石堆积而成,包裹体小且少,均一温度233℃、373℃、383℃,一般磷灰石内有粒状或微小的星点状铀矿物。(2)磷灰石在酸性条件下可吸附铀,反应可自发进行,磷灰石吸附铀后无新的U与P的矿物相生成,铀呈非晶质态吸附在磷灰石表面,主要是化学吸附,同时伴有物理吸附。(3)结合前人关于相山存在早、晚两期成矿阶段的认识,P2O5在两期铀沉淀成矿阶段意义有一定的差异。早期成矿阶段(115±0.5)Ma,主要是在斑岩形成后期,形成的U矿石品位较低,P2O5活化酸性火山岩和斑岩中的铀等成矿元素,热液温度高,成矿温度约为310℃,与微晶磷灰石包裹体均一温度233℃、373℃、383℃相近,推测微晶磷灰石主要形成于早期成矿阶段。晚期成矿阶段(98±8)Ma,也是红盆形成阶段,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热液主要来源于盆地脱水后的深大断裂增温的盆地水,磷能促进铀等成矿组分从固相进入热液活化迁移,受控盆断裂长期影响热液量大、作用时间长,成矿温度低,约为220℃上下,与中粗粒自形-半自形磷灰石包裹体均一温度165℃-288℃相近。推测中粗粒磷灰石主要形成于晚期阶段。两个成矿期次可以单独成矿,如云际矿床早期铀成矿作用特征较为明显,形成的矿石U品位低;也可两期叠加成矿,两期叠加成矿是相山矿田富大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如山南和邹家山矿床。创新性认识主要有:相山矿田铀矿化中P2O5含量与U、Th、REE总体正相关,P2O5是富大铀矿成矿和找矿的重要标志。热液环境中P2O5能促进U、Th、REE等从固相进入液相,在相山两期热液成矿阶段,P2O5对铀活化迁移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变质岩重熔的成岩阶段这两者相关性不明显。相山铀矿成矿过程中磷灰石对铀的吸附沉淀,也是铀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在早晚两期成矿中,磷对铀的迁移、活化、沉淀都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兰茜[2](2021)在《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文中提出白云鄂博矿是我国特有的多元素共生矿床,其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然而,复杂的矿相结构与化学组成为回收利用其中的稀土资源带来很大难度。而且目前缺乏稀土体系高温相图与稀土矿物的基础数据,导致稀土体系高温冶金过程的研究十分受限。因此,本论文围绕我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及冶炼渣中稀土资源的分离提取,系统开展了多元稀土渣系高温相图、典型稀土相的相平衡与结晶长大动力学规律、稀土渣系中不同稀土相的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与表征等科学问题,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基于白云鄂博典型稀土矿渣冶炼工艺与成分的差异,探究了四种稀土基础渣系(CaO-SiO2-Ce2O3、CaO-SiO2-CaF2-Ce2O3、CaO-SiO2-CaF2-P2O5-Ce2 O3、CaO-SiO2-CaF2-P2O5-FexOy-RE2O3)的相平衡关系,并依据相图的基本构筑规则绘制了相应的等温相平衡图,丰富了稀土渣系高温相图及热力学平衡数据;结合相图与稀土渣的组成范围,在液相与单一稀土相的平衡区域内对稀土相的相平衡、结晶长大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分离提取多元稀土渣系中稀土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长大的最佳条件下,于各个稀土相的熔析结晶区间内施加超重力场,借助其强化相际分离的特点,实现了多元稀土渣系中不同稀土相的选择性分离。同时对获取的高纯稀土相进行解析与表征,补充了目前缺失的稀土相化学式、XRD标准图谱、晶体结构等基本信息,完善了不同稀土相的基础物理化学数据。在获得的热力学数据及结晶动力学规律的支持下,对稀土精矿、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的选择性分离进行了应用探索研究。根据稀土精矿中不同稀土元素Ce、La、Pr、Nd的梯级结晶规律,实现了不同稀土相的梯级分离;开展了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的公斤级实验,证实了超重力选择性分离的实际效果,为该技术路线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本论文为我国稀土矿及冶炼渣中稀土组分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为稀土熔渣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对于我国稀土矿及冶炼渣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黄玉凤[3](2021)在《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文中提出稀土元素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尤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因而被世界多国列为战略资源。21世纪以来,全球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外掀起了稀土矿床科学研究及勘查工作的新浪潮。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矿产,其重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80%以上,更提供了目前全球市场90%以上的重稀土矿产品,因而备受世人瞩目。近年来,国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如首次在宁都地区发现了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在上犹加里东期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了轻、重稀土矿。因此,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不同类型成矿母岩(变质岩、花岗岩)风化成矿的差异及母岩对成矿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同类型母岩如何控制不同矿化类型(轻、重稀土)?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完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因理论以及指导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找矿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赣州宁都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以及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三个典型矿床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剖面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开展详细的分析,并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查明了三个剖面基岩稀土元素赋存状态、风化特征以及对成矿的控制因素。通过对比,系统地总结了基岩的组成和结构等特征对风化壳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本论文工作获得主要认识结论如下:1、查明了宁都浅变质岩风化壳稀土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1)成矿母岩为变质细砂-粉砂岩,稀土平均含量约198μg/g,稀土主要赋存于(含)稀土矿物中。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热液成因的水磷铈矿和REE-绿帘石中的稀土元素占全岩的62.6%。因此,热液蚀变对变质岩稀土元素含量和赋存状态的改变是变质岩风化成矿的关键。(2)变质岩的低渗透率导致风化壳发育程度较弱。风化壳中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高岭石、水黑云母,黏土矿物的组成及演化控制了风化壳p H值。在低渗透率和p H值共同作用下,稀土矿体常就位于风化壳浅部,矿体层稀土平均含量约962μg/g,浸出率约75%。(3)风化壳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风化壳下部(半风化层)稀土元素分异受矿物的差异溶解控制;风化壳上部(全风化层及红土层)稀土分异受黏土矿物对轻重稀土的差异吸附控制;剖面中Ce异常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2、查明了上犹复式花岗岩风化壳中轻、重稀土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1)上犹复式岩体风化壳中轻、重稀土矿的形成主要受基岩稀土配分特征控制。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早期侵入体风化形成轻稀土矿,晚期侵入体风化形成重稀土矿,而两期侵入体分别以富轻稀土、重稀土为特征,故在各自风化壳中分别形成轻、重稀土矿。因此,上犹复式岩体晚期侵入体风化壳是寻找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的重要靶区。(2)上犹复式岩体晚期侵入体局部经历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造成全岩稀土含量显着降低,并改变了原岩含稀土矿物组成,使易风化的磷灰石转变为难风化磷钇矿、独居石。因此,该地区热液蚀变不利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形成。(3)富重稀土剖面风化强,矿体位于4~9 m,稀土平均含量为439μg/g,浸出率约为65%~80%;富轻稀土剖面风化弱,富集层位于0~6 m,稀土平均含量为328μg/g,浸出率约为67.8%~87.5%。稀土元素的分异主要受黏土矿物吸附作用影响,在风化壳上部相对富集轻稀土,下部相对富集重稀土。3、对比并总结了母岩特征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1)基岩稀土含量是风化成矿的基础。基岩中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控制其风化壳中稀土矿化类型,富重稀土的基岩风化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富轻稀土的母岩风化则形成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2)热液蚀变作用直接影响基岩稀土元素含量及(含)稀土矿物组合。一方面热液可以带入或带出稀土;另一方面热液可以将难风化的稀土矿物转变为易风化的稀土矿物,也可以使易风化的稀土矿物转变为难风化的稀土矿物。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岩风化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潜力。(3)基岩的结构特征影响其风化壳的渗透系数,进而影响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黏土矿物组成以及矿体在风化壳中的富集层位。
徐飞[4](2021)在《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紧缺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近期研究发现在我国许多地区煤中伴生有丰富的关键元素,燃烧后富集于煤灰中,使得煤灰有可能成为关键金属的新型替代资源。本文选取富含多种关键金属的重庆电厂中煤样及其燃烧产物进行研究,利用ICP-MS、XRD、XRF、SEM-EDS、TG-DSC和逐级化学提取等技术方法,研究煤及煤灰关键元素的富集程度、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探讨关键元素在燃煤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后续从煤及煤灰中提取关键元素提供科学参考。电厂原煤中富集关键元素Li、Ga、Sr、Zr、Nb、Hf、Ta和REY,而Rb、Cs、U和Ge的含量处于正常水平。Li和Ga主要赋存于高岭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而部分Ga与黄铁矿有关;Sr的赋存状态多样,其载体为方解石、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同时还以游离形式存在煤中;Nb、Ta、Zr和Hf的载体为黏土矿物、锆石和锐钛矿;REY主要与硅铝酸盐矿物有关,部分以独立矿物(磷稀土矿)的形式存在煤中。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行为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灰中Li、Sr、Zr、Nb、Cs、Hf、Ta、U、Ge和REY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Ga的含量增大,而Rb的含量减小。从提取利用的角度考虑,Ga、Sr和REY在温度为700℃时活化效果最好,Li在500℃时活化效果最好,但是Zr、Nb、Hf和Ta受其载体矿物的影响,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内无法被活化。结合热力学计算模拟结果,确定了部分关键元素在700℃煤灰中的赋存形态:Li主要以硅铝酸盐(Li Al Si O4、Li Al Si2O6、Li2Al2Si8O20和Li Al Si2O6(β))的形式存在;Ga主要以氧化物(Ga2O3)的形式存在;Sr主要以Sr Si O3的形式存在;Nb的化合物较稳定,主要以氧化物(Nb O2和Nb2O5)的形式存在;LREY中的Ce主要以Ce O2、Ce O1.83、Ce O1.72和Ce Al O3的形式存在,MREY中的Y主要以Y2Si2O7和少量的YFe O3的形式存在,HREY中的Er主要以Er Fe O3和Er2O3的形式存在。大部分关键元素的含量在不同的燃煤产物中表现为飞灰>炉渣>底灰,飞灰中关键元素Li、Ga、Sr、Zr、Hf、Nb、Ta和REY均表现为富集。其中Li、Ga、Nb、Ta和REY在小粒径、非磁性的飞灰组分中富集。以飞灰为例,大多数关键元素主要赋存于硅铝酸盐玻璃相中,其次是在莫来石-石英相中。
潘金禾[5](2021)在《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及富集提取研究》文中认为稀土元素(镧系元素、钇和钪),属于战略性金属,由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传统矿石资源的供给紧张,从二次资源中回收稀土元素成为了研究热点。煤被认为是未来稀土重要来源之一,部分地区煤或煤灰中稀土元素接近或达到传统稀土矿品位。本论文研究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揭示粉煤灰形成过程中稀土元素转化规律(赋存成因),比较多种方法对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开发焙烧-水洗-酸浸回收工艺,为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研究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和赋存状态,揭示了稀土元素在粉煤灰中的赋存规律: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明确了铝硅酸盐态是稀土赋存的主导形态;利用筛分、磁选和小浮沉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分配规律,发现稀土元素在非磁性组分、细颗粒和密度为2.4-2.8 g/cm3的组分中富集;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发现稀土元素与铝硅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建立了稀土元素与铝硅元素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稀土元素赋存载体的微观形态,包括稀土矿(或附着于玻璃相)、稀土氧化物、在玻璃相中以及铁氧化物结合四种形式。在赋存状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四种模型矿物:独居石(磷酸盐类稀土资源)、氟碳铈矿(碳酸盐类稀土资源)、离子型稀土矿(铝硅酸盐类稀土资源)和改性褐煤(有机质中稀土资源),利用滴管炉模拟煤燃烧过程,研究了稀土元素从煤到灰转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成因。煤中磷酸盐稀土矿经过燃烧后仍将以磷酸盐稀土矿形式存在,碳酸盐稀土矿和有机质中的稀土矿将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煤系铝硅酸盐中稀土元素极有可能发生氧化反应,仍与铝硅酸盐结合,燃烧温度差异将导致铝硅酸盐相的不同变化,进而影响稀土元素可浸出性:800℃时,铝硅酸盐矿物发生脱氢反应,颗粒呈碎屑状,可浸出稀土元素占比提高,而在1200℃时,铝硅酸盐矿物生成莫来石,颗粒呈球状或片状,可浸出稀土元素占比降低。比较了六地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浸出极限,发现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浸出率高于煤粉炉粉煤灰。考察了粒度和磁性分级对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广安粉煤灰中稀土元素从782ppm到1025ppm的富集,稀土元素浸出率实现了提高,可能是由于浸出接触面积的增加。研究了浮选操作参数对未燃碳的脱除效果,精矿中稀土元素并未明显富集,浮选不能提高稀土浸出率。研究了碱溶脱硅反应动力学,发现脱硅过程符合“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受化学反应控制和固态层扩散作用控制。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结合反应物浓度和硅脱除率,利用微分法计算反应级数,分别是1.02和0.73。根据阿仑尼乌兹方程,结合温度和硅脱除率,利用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1-X)1/3=72.15×105exp[-70890/RT]t和1+2(1-X)-3(1-X)2/3=42.72×10-5exp[-3.21/RT]t,在温度和NaOH浓度适宜时,存在第三阶段,铝硅沸石生成,附着在颗粒表面。利用分步碱溶脱硅降低溶液中铝硅含量,避免了沸石相的产生,有利于硅的脱除,实现了稀土元素从1025ppm到2135ppm的富集,铝硅脱除顺序的差异,为二者协同回收提供了可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表明,碱溶脱硅中Si(2p)和Al(2p)的结合能降低,表明了Si-O和Al-O键的断裂和玻璃相的破坏,有利于稀土浸出率的提高。分步脱硅稀土浸出率优于一步脱硅,浸出率的提高主要因为减少了反应生成的铝硅酸胶体对粉煤灰颗粒的包裹,有利于浸出反应的进行。开展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焙烧浸出试验研究,提出多种添加剂在焙烧过程中的不同反应假设,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各个反应发生的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焙烧产物物相组成,验证了反应的存在。根据水洗和酸浸结果,判断了最佳焙烧温度在熔点附近,选取NaOH和Na2CO3为焙烧添加剂,二者焙烧产物主要为Na2Si O3和Na Al Si O4,分别在水洗过程中溶解和在酸浸过程中与盐酸反应,水洗残渣为多孔结构,有利于稀土浸出,酸浸渣为硅酸受热分解后的二氧化硅。选用二氧化硅、莫来石和氧化铁粉末作为粉煤灰的模型化合物,计算了粉煤灰与NaOH完全反应理论需要量,1g粉煤灰需要0.65g NaOH才完全反应,并通过热重曲线验证拟合效果。利用Optimal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焙烧—酸浸工艺操作参数与稀土元素浸出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形成焙烧-水洗-酸浸的联合工艺回收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该论文有图108幅,表30个,参考文献235篇。
孔志岗[6](2020)在《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 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 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刘和武[7](2020)在《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宿县矿区构造煤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煤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紧密围绕构造煤中矿物与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与机理的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揭示了构造煤有机质的动力变质作用与矿物的变形、变位与变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应力-应变的响应特征,进一步阐释了元素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及造煤中元素的迁移变化机理,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不同序列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脆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高应变速率的挤压、拉张或剪切应力环境,脆-韧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强烈的剪切应力环境,韧性变形构造煤多形成于低应变速率的挤压或剪切应力环境。从超微观角度揭示了构造煤脆、韧性变形机理,与脆性变形作用相比,韧性变形作用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促进了煤分子发生结构松弛作用并产生可移动分子相,使得煤体塑性增强,更容易发生韧性变形;煤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宿县矿区低煤级烟煤发生脆、韧性变形转换的条件为温度100200?C,差应力100150MPa。(2)从复合煤分子结构模型出发,揭示了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路径与机理。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主要包括松弛作用与重排作用,脆性变形构造煤分子结构中弱键结合力优先断裂,煤交联网络分子结构的松弛作用占主导地位;脆-韧性及韧性变形构造煤中分子结构的重排作用显着增强,一方面是由于剪切应力对动力变质具有更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韧性变形作用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更有利于分子结构演化。(3)阐释了构造煤中矿物的变形、变位及变质特征。随着构造煤变形强度增加,矿物在机械破碎与研磨作用下粒径减小,磨圆度增加,在压剪应力作用下矿物不仅形貌特征被改变,也发生了局部迁移聚集作用。此外,构造应力作用使得物质代入作用增强(尤其在断层面附近),导致煤中矿物发生机械混杂作用,粘土矿物作为应力敏感矿物的代表,在应力作用下不仅物理结构被改变,化学结构也发生规律性演化;此外,应力改性作用还增强了粘土矿物吸附元素的能力。(4)揭示了煤有机质的组成元素及具有有机亲和性元素的动力分异机制。应力作用下构造煤化学结构动力变质作用一方面通过杂原子官能团的降解作用使得有机质组成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构造煤分子结构的演化作用虽然并未引起有机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但通过改变原子间的连接与组合方式,使元素的赋存状态发生规律性变化;此外,杂原子官能团作为有机结合态微量元素的重要吸附位点,应力作用下的降解导致相关微量元素发生迁移变化。(5)阐释了具有无机亲和性的元素迁移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出矿物的应力诱导混入、局部动力迁移及动力变质为无机亲和性元素迁移变化的主要作用类型。应力诱导混入作用通过影响裂隙充填矿物的分布来控制元素的迁移变化;局部动力迁移作用通过煤体流变作用使矿物局部运移,导致与矿物相关的元素也发生迁移变化,并在特定位置富集;矿物动力变质作用则通过应力作用下矿物化学结构的演化控制元素的迁移散失与富集。(6)筛选出应力敏感元素,并将其划分为富集型与散失型两种类型,揭示了构造煤孔隙结构特征与富集和散失型应力敏感元素分布特征的内在联系,认为应力敏感元素的迁移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对构造煤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指示意义,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该论文有图211幅,表32个,参考文献390篇
张建[8](2020)在《贵州茶叶主产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地来源示踪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18年低,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4.78×105hm2,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影响贵州茶叶种植和生长的关键环境地球化学因子至今尚不十分清楚,贵州茶叶产地溯源研究也未得到系统开展。因此,调查贵州普安、安顺、都匀、雷山、黎平、湄潭凤冈、石阡茶区后,在掌握地层和岩性基础上,采集基岩、土壤、茶叶样品,测定样品多元素含量和土壤p H值,分析茶叶87Sr/86Sr组成。探讨基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阐明不同地质背景基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及成因。分析土壤矿质元素分布特征,从地质背景角度探讨地层岩性对土壤矿质元素分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系统评价土壤和茶叶质量安全。探讨土壤-茶叶体系金属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分析土壤金属元素全量和p H值对茶叶相应元素含量的影响。利用茶叶多元素指纹对其产地进行溯源,此外,探讨土壤多元素在茶叶产地溯源中的角色,同时探讨稀土元素指纹在茶叶产地溯源和品种鉴别中的应用。最后,探讨茶叶矿质元素与87Sr/86Sr所构成二元判别图解对茶叶产地来源判别的效果,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贵州茶叶主产区出露多套地层,除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外,从板溪群番召组至第四系更新统均有分布,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碎屑岩多种矿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碳酸盐岩。黎平、安顺石炭系马平群和二叠系茅口组灰岩Cd含量较高,介于0.457~3.57 mg/kg之间,平均为2.01 mg/kg(n=4)。都匀茶区泥盆系石英砂岩多种矿质元素含量较低。石阡寒武系白云岩Tl、Pb、As、Sb和Hg含量较高,与寒武系清虚洞组地层矿化作用有关。与地壳丰度相比,各茶区基岩有害元素含量均较低。2.表层土呈极强酸性(p H=4.02),深层土呈强酸性(p H=4.5),茶园土壤酸化严重,与茶树的植物生理特性和施肥有关。碳酸盐岩原生土多种矿质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高于碎屑岩原生土,而K含量相反。受白云岩分布所控制的耕土Mg含量较高,与碎屑岩分布相关的耕土K含量较高。安顺茶区部分耕土As、Hg、Sb、Cr和Ni含量较高,与区域地层矿化作用和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Cr、Ni富集有关。石阡耕土Cd、Pb、Tl含量较高,与二叠系灰岩分布和寒武系清虚洞组矿化作用有关。都匀、雷山茶区耕土多金属元素含量较低,与碎屑岩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影响茶树生长的环境地球化学因素主要为碎屑岩区土壤K、Al含量高,而Ca、Mg、As、Hg、Cd、Sb、Cr和Ni含量低。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相比,表层土Cu、Cd、As、Cr、Ni、Pb、Zn和Hg平均含量均未超标,由于局部矿化作用和元素高背景存在,耕土重金属点位超标率分别为24.6%、23.59%、10.62%、6.67%、4.62%、3.08%、2.62%和1.03%。3.茶树老叶Ca、Fe、Mn、Se和Sr含量高于嫩叶,而嫩叶Mg、P、S、K、Na、Cu、Zn、Ni、Co和Rb含量高于老叶。都匀、雷山老叶茶Mn、Ni、Co、Mo、Se、Cr、Tl和Al含量最低,与碎屑岩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所有嫩叶茶Cu、As、Cd、Pb、Hg和Cr含量均未超过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欧盟(EU)茶叶标准,而部分老叶茶存在点位超标现象。老叶Al、As、Cd、Cr、Pb、Hg、Sb和Tl含量高于嫩叶,避免老叶茶混入,有利于提高贵州茶叶的质量安全。4.茶叶对Ca、Mn、K、P和S呈强烈富集(BCF>1),对Cu、Zn、Ni、Se、Sr和Cd为中等富集(0.1<BCF<1),对Na、Co、Mo、Pb和Sb为微弱富集(BCF<0.1)。嫩叶茶Mg、K、Na、P、S、Cu、Zn、Co和Ni的富集能力强于老叶,而Al、Fe、Ca、Mn、Se、Mo、Sr、As、Hg、Pb、Cd、Cr、Sb和Tl富集能力弱于老叶,与老叶中非营养元素的长期累积和二次转移能力较弱有关。茶叶Ca、Mg、As、Cd、Tl、Mn、Cu、Co、Ni和Sr含量与耕土相应元素呈显着正相关(p<0.05)。茶叶金属元素含量与耕土p H值呈一定程度负相关,茶园土壤酸化促使茶叶金属元素累积,防止茶园土壤进一步酸化尤为重要。5.安顺、湄潭凤冈、雷山茶叶2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三地区间差异显着(p<0.05)。各地区茶叶拥有其自身独特的元素地球化学指纹特征。线性判别分析(L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8.9%和100%。进一步利用茶叶与土壤呈显着相关的矿质元素进行产地溯源,效果较好,茶树品种对产地溯源的判别结果影响较小。此外,利用稀土元素指纹对茶叶产地(普安、都匀、黎平)溯源和同一茶区的茶树品种判别,LDA模型正确判别率分别为86.3%和95.5%,效果较好。6.贵州茶叶87Sr/86Sr组成变化范围较大,介于0.707879±0.000012~0.724356±0.000016之间(n=28),茶叶87Sr/86Sr组成受不同地层基岩的控制作用明显。茶叶U、Pb、Al、Fe、Li、Na、Bi、Ba、Zn和Ge含量分别与87Sr/86Sr组成构成二元判别图解可将普安、都匀、黎平茶叶有效区分,溯源效果较好。就安顺、雷山、湄潭凤冈茶叶而言,茶叶87Sr/86Sr组成与矿质元素结合仅能溯源个别产区。
陈洁宜[9](2020)在《黔西南地区土壤铊表生富集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铊(Thallium,Tl)元素具有剧毒性并在地壳中分散分布。近年来人为活动造成的Tl污染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生态问题,然而关于自然土壤中Tl的异常富集的研究报道较少。前期调研发现碳酸盐岩风化成土Tl相对富集,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壤Tl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因素。但具体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Tl的迁移转化过程规律和富集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Tl的表生富集机理,为土壤Tl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表层自然土壤Tl含量分布的调研基础上,选取黔西南2个岩性不同,即杉林脚(SLJ)灰岩和干龙洞(GLD)白云岩风化壳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质量平衡系数、CIA系数等探讨了黔西南典型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Tl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形态特征,揭示Tl的表生富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两个风化壳中Tl均呈现表生富集现象。其各层土壤Tl含量均高于母岩、上陆壳平均成分(UCC)和中国土壤背景值。SLJ剖面以残渣态Tl为主,GLD剖面则以铁锰结合态Tl为主。两个剖面的铁锰结合态Tl百分比值均高于一般土壤。(2)2个碳酸盐岩风化壳剖面的上覆土壤均是下伏碳酸盐岩基岩原位自然风化的产物。具体地,下伏基岩与上覆土壤的不活动性元素对,如TFe2O3-Al2O3、Zr-Hf、Nb-Ta显示出极高的相关性;稀土配分模式具有良好的继承性。(3)碳酸盐岩风化的二阶段模式。在风化过程中,碳酸盐矿物大量溶解,大多数元素(如Ca、Mg、Na、Sr、U、Co、Pb、Cu、Mo等)淋滤亏损,而Tl只有少量淋滤亏损,不溶性残留物的体积已大大减少,Tl随着不溶物堆积富集,且在岩/土界面容易出现富集峰。Tl元素在界面附近发生沉淀富集,来源应是源于剖面上部的淋滤和迁出,其次,岩/土界面处pH值较高,MnO2、黏土矿物等吸附Tl的能力较强。对于GLD剖面,土壤Tl之所以异常高,一部分得益于碳酸盐岩基岩(白云岩)具有高的Tl含量。另外,质量平衡系数计算结果揭示了SLJ剖面土壤发育成熟,演化程度高的特点,而GLD反之。(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Na、Mn、Al、Ti、Fe和Si等元素与Tl的相关性较显着,尤其是Fe和Mn,当地自然土壤Tl的高背景值与Fe和Mn的高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参照矿物学特征,粘土矿物,石英和铝氧化、铁锰氧化物等非晶态氧化物可能是Tl的主要载体。Tl可以直接取代伊利石晶层边缘的K+和蒙皂石的层间结构中的Na+。在绿泥石中,Tl也可能与Mn2+结合。在石英表面,Tl可能会形成配位形态。pH值会间接影响Tl的竞争吸附,当风化剖面土壤pH值接近中性时,Tl优先与MnO2结合,导致风化壳中无定形、晶形Fe-Mn结合态含量高于残渣态。总之,黔西南喀斯特地区自然土壤中Tl的富集主要受控于基岩(石灰岩或白云岩)中Tl含量和风化成土演化程度,pH值会间接影响Tl的吸附形式。本论文研究为喀斯特地区土壤Tl地质高背景形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新认识。
张倩[10](2020)在《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文中提出地球关键带是地表岩石-土壤-生物-水-大气互相作用的区域,关键带对生态环境的生存繁衍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与岩石、水、生物和大气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通常作为地球关键带的中心环节来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关键带中物质循环过程的影响,本论文选取贵州普定陈旗流域和福建九龙江流域为作为研究区。普定陈旗流域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土壤瘠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受农业活动干扰;而九龙江流域分布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地层,受人为活动影响更为广泛,化肥过量施用及矿产资源盲目开采等问题突出。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两个流域土壤剖面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揭示它们在土壤剖面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并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为:(1)普定陈旗和九龙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普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4.6138.8 g kg-1)远高于九龙江流域的土壤(1.214.4 g kg-1),普定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更有助于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但增加了Cr、Fe、Ni以及稀土元(REEs)的迁移性,不利其富集。两个流域土壤粘粒含量高、含铁氧化物矿物多,都有利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2)两个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发现普定浅层土壤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顺序为:农田>灌丛>弃耕地>草地>次生林地,而九龙江流域浅层土壤为:弃茶园地>林地,与农业活动输入有关。在垂向剖面上,两个流域的重金属均表现为表层富集,含量从地表到30 cm逐渐递减,30 cm以下无明显变化,表明这两个流域浅层土壤重金属的富集与大气沉降和农业活动密切相关,深层土壤重金属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3)稀土元素含量及配分模式的研究表明普定农田和弃耕地表层土壤中(50)REEs介于231248 mg kg-1之间,高于次生林地、草地和灌丛地的土壤(145223 mg kg-1);九龙江流域废弃茶园的浅层土壤中(50)REEs介于92103 mg kg-1,高于林地(4167 mg kg-1),可能都与农业活动输入REEs有关。普定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剖面中REEs的配分模式相似,均表现为中稀土相对于轻、重稀土有明显富集,农田和弃耕地土壤REEs的分异程度更明显;九龙江流域不同土壤剖面REEs的分异有差异,主要源于各土壤剖面发育的母岩不同。在垂向剖面上,两个流域的(50)REEs整体上呈现随深度递增的趋势,主要与成土过程中不断的淋溶作用有关;部分剖面从上到下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主要受外源输入和淋溶作用共同影响。(4)基于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两个流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而不同土地利用下Cd对生态危害达到中等或强度级别。两个流域土壤中稀土元素未显示出明显的人为活动污染,主要为自然来源。整体上,普定土壤表现出轻微生态危害;九龙江流域未受农业干扰的土壤(林地)也处于轻微生态危害,而废弃茶园地土壤表现出中等生态危害。
二、稀土元素的迁移形式富集机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元素的迁移形式富集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相山铀矿田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实物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相山铀矿化特征 |
3 相山矿田各类背景围岩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3.1 变质岩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3.2 熔岩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3.3 斑岩中P与 U、Th、REE等相关性 |
3.4 不同背景围岩中P与 U、Th、REE等含量和相关性比较和启示 |
3.5 小结 |
4 典型矿床矿石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4.1 熔岩型矿体剖面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4.1.1 邹家山矿床矿化剖面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1.2 云际矿床矿化剖面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2 熔岩型矿床矿石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4.2.1 邹家山矿床不同品位铀矿石中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2.2 云际矿床不同品位铀矿石中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2.3 王家边勘查区不同品位铀矿石中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3 斑岩型矿体剖面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4.3.1 山南矿区矿化剖面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3.2 沙洲矿床矿化剖面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4 斑岩型矿石中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4.4.1 山南矿区不同品位铀矿石中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4.2 沙洲矿床不同品位铀矿石中磷与成矿元素的特征及相关性 |
4.5 小结 |
5 主要矿物蚀变过程P与U、REE等元素变化特征 |
5.1 概述 |
5.2 长石蚀变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5.2.1 蚀变长石岩相学特征 |
5.2.2 取样和测试方法 |
5.2.3 蚀变长石微区成分及磷与成矿元素特征 |
5.2.4 长石蚀变的绢云母微区成分及磷与成矿元素特征 |
5.3 云母蚀变P与 U、Th、REE等特征及相关性 |
5.3.1 蚀变黑云母微区成分及磷与成矿元素特征 |
5.3.2 黑云母蚀变的绿泥石微区成分及磷与成矿元素特征 |
5.4 小结 |
6 磷灰石特征及对U成矿的意义 |
6.1 相山矿田磷灰石及其相关组成的特征 |
6.1.1 磷灰石组分特征 |
6.1.2 磷灰石类型 |
6.2 磷灰石对铀活化、迁移和沉淀成矿的实验研究 |
6.2.1 不同矿石浸泡过程P与 U、Th、REE等迁移特征 |
6.2.2 磷灰石吸附U成矿实验模拟 |
6.2.3 磷灰石包裹体测试及挥发分 |
6.3 磷灰石对U成矿的意义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2)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元素概论 |
2.2 稀土资源概述 |
2.2.1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
2.2.2 白云鄂博稀土矿特点及主流工艺 |
2.3 白云鄂博稀土渣利用现状 |
2.3.1 白云鄂博矿火法冶炼技术发展 |
2.3.2 稀土渣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4 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利用现状 |
2.4.1 白云鄂博矿选矿技术发展 |
2.4.2 稀土精矿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5 超重力分离技术 |
2.5.1 超重力分离技术与发展 |
2.5.2 超重力分离技术在冶金领域的应用 |
2.6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6.1 研究思路 |
2.6.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多元稀土渣系等温相图 |
3.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3.1.1 平衡物相组成 |
3.1.2 CaO-SiO_2-Ce_2O_3等温相图 |
3.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3.2.1 平衡物相组成 |
3.2.2 CaO-SiO_2-CaF_2-Ce_2O_3等温相图 |
3.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3.3.1 平衡物相组成 |
3.3.2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等温相图 |
3.4 本章小结 |
4 稀土相相平衡研究 |
4.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4.1.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1.2 铈钙硅石相相平衡 |
4.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4.2.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2.2 铈氟硅石相相平衡 |
4.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4.3.1 铈磷灰石相形成机理 |
4.3.2 铈磷灰石相相平衡 |
4.4 CaO-SiO_2-CaF_2-P_2O_5-Fe_xO_y-RE_2O_3体系 |
4.4.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4.2 不同稀土相相平衡 |
4.5 本章小结 |
5 稀土相析出与长大动力学 |
5.1 稀土相形核、析出与长大动力学机理 |
5.1.1 稀土相形核规律 |
5.1.2 稀土相析出动力学 |
5.1.3 稀土相长大动力学 |
5.2 CaO-SiO_2-Ce_2O_3体系 |
5.2.1 铈钙硅石相形核规律 |
5.2.2 铈钙硅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2.3 钸钙硅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3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5.3.1 铈氟硅石相形核规律 |
5.3.2 铈氟硅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3.3 铈氟硅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4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5.4.1 铈磷灰石相形核规律 |
5.4.2 铈磷灰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4.3 铈磷灰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5 本章小结 |
6 稀土相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与表征 |
6.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6.1.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钙硅石相 |
6.1.2 铈钙硅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6.2.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氟硅石相 |
6.2.2 铈氟硅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6.3.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磷灰石相 |
6.3.2 铈磷灰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4 CaO-SiO_2-CaF_2-P_2O_5-Fe_xO_y-RE_2O_3体系 |
6.4.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不同稀土相 |
6.4.2 不同稀土相的解析与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7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稀土渣中稀土相应用研究 |
7.1 稀土精矿中Ce、La、Pr、Nd梯级分离 |
7.1.1 原料表征 |
7.1.2 稀土精矿的矿相演变及元素迁移规律 |
7.1.3 超重力梯级分离稀土精矿中稀土相 |
7.2 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放大试验研究 |
7.2.1 白云鄂博矿高温还原熔分 |
7.2.2 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概述 |
1.2.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与命名 |
1.2.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分布 |
1.2.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工业指标及储量规模划分 |
1.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研究现状 |
1.3.1 成矿母岩研究 |
1.3.2 风化过程及风化壳特征 |
1.3.3 风化过程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分异特征 |
1.3.4 稀土元素迁移-富集-分异影响因素 |
1.3.5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论文工作情况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变质沉积地层 |
2.1.2 区域岩浆岩 |
2.1.3 区域岩浆岩、变质沉积地层稀土元素丰度 |
2.2 区域地理概况 |
2.3 研究区风化壳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和测试方法 |
第4章 宁都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 |
4.1 变质岩基岩特征 |
4.1.1 岩相学特征 |
4.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
4.1.3 水磷铈矿物相鉴定 |
4.1.4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4.1.5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变质岩风化壳特征 |
4.2.1 矿物组成特征 |
4.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
4.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4.3 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 |
4.3.1 成矿特征 |
4.3.2 控矿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 |
5.1 重稀土基岩特征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锆石U-Pb年龄 |
5.1.5 基岩与两期侵入体关系 |
5.2 重稀土风化壳特征 |
5.2.1 矿物组成特征 |
5.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
5.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5.3 母岩特征对成矿的制约及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
5.3.1 母岩对重稀土成矿的制约 |
5.3.2 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 |
6.1 轻稀土基岩特征 |
6.1.1 岩相学特征 |
6.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基岩与两期侵入体关系 |
6.2 轻稀土风化壳特征 |
6.2.1 矿物组成特征 |
6.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
6.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6.3 母岩特征对成矿的制约及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
6.3.1 母岩对成矿的制约 |
6.3.2 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特征及控制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中关键元素的研究 |
1.2.2 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的迁移 |
1.2.3 煤灰中关键元素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创新性 |
第2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2.1 样品采集和准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
2.2.2 模拟燃烧 |
2.2.3 煤及煤灰的矿物学研究 |
2.2.4 煤及煤灰元素分析 |
2.2.5 逐级化学提取 |
第3章 煤中关键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 煤质特征 |
3.2 电厂原煤的矿物学特征 |
3.2.1 电厂原煤的XRD分析 |
3.2.2 电厂原煤的SEM-EDS分析 |
3.3 电厂原煤的元素分析 |
3.3.1 电厂原煤的常量元素氧化物分析 |
3.3.2 电厂原煤的关键元素分析 |
3.3.3 电厂原煤的关键元素的赋存状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形态转化的热力学计算 |
4.1 模拟计算的初始条件 |
4.2 关键元素的模拟计算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的迁移规律 |
5.1 燃煤矿物转化 |
5.2 不同燃烧条件下的关键元素的迁移规律 |
5.2.1 不同温度下关键元素含量变化 |
5.2.2 不同温度下关键元素的形态变化 |
5.2.3 不同气氛下关键元素的含量变化 |
5.2.4 不同气氛下关键元素的形态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厂燃煤产物中关键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6.1 燃煤产物性质 |
6.1.1 燃煤产物的化学组成 |
6.1.2 燃煤产物的矿物学特征 |
6.2 燃煤产物中关键元素的富集特征 |
6.3 燃煤产物中关键元素的分布规律 |
6.4 燃煤产物中关键元素的赋存状态 |
6.4.1 关键元素的矿物相和化学组成相关关系 |
6.4.2 逐级化学提取 |
6.5 回收利用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及富集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煤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
2.2 稀土元素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3 试验材料及性质分析 |
3.1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3.2 物理性质分析 |
3.3 粉煤灰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4.1 逐级化学提取 |
4.2 不同粒度级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
4.3 不同磁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
4.4 不同密度级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
4.5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与常量元素的关系 |
4.6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赋存载体 |
4.7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形成过程中稀土赋存转化规律 |
5.1 研究目的及策略 |
5.2 稀土元素载体模型矿物选择与性质 |
5.3 模型矿物热重分析 |
5.4 模型矿物的模拟燃烧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物理化学富集及可浸出性评估 |
6.1 研究目的及策略 |
6.2 物理分选对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 |
6.3 脱硅反应对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 |
6.4 富集方法对粉煤灰中稀土元素浸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焙烧-酸浸提取工艺研究 |
7.1 研究目的及策略 |
7.2 试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
7.3 粉煤灰焙烧-酸浸机理分析 |
7.4 焙烧过程优化试验 |
7.5 水洗过程优化试验 |
7.6 酸浸过程优化试验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2.1 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钨岩浆的形成机制 |
1.2.2 S型、A型、I型花岗质岩石与钨成矿作用 |
1.2.3 矽卡岩型钨矿的研究现状 |
1.2.4 江南钨矿带东部与弱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研究现状 |
1.2.5 皖南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褶皱 |
2.2.3 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特点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岩浆岩及岩相学特征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矿物特征 |
3.6 矿化蚀变分带 |
3.6.1 蚀变分带 |
3.6.2 矿化分带 |
3.7 矿化阶段划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
4.1.3 锆石Lu-Hf同位素 |
4.1.4 锆石微量元素 |
4.2 岩石分异程度 |
4.3 岩石成因类型 |
4.4 成岩时代 |
4.5 成岩条件 |
4.5.1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
4.5.2 温度 |
4.5.3 压力和深度 |
4.5.4 氧逸度 |
4.6 成岩作用机制 |
4.6.1 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成因 |
4.6.2 MME的成因 |
4.6.3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
4.7 成岩物质来源 |
4.8 成岩模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1 石榴子石显微结构 |
5.1.2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
5.1.3 石榴子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5.1.4 石榴子石生长模式 |
5.1.5 辉石 |
5.1.6 角闪石类 |
5.1.7 绿帘石 |
5.1.8 硅灰石 |
5.2 白钨矿特征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5.2.1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
5.2.2 白钨矿矿物化学特征 |
5.2.3 成矿过程的示踪 |
5.3 W的成矿作用过程 |
5.4 成矿时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
6.1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 |
6.1.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时限 |
6.1.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6.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矿床的岩体特征 |
6.2.1 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2.2 弱分异还原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2.3 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
6.3.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
6.3.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及含煤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 矿区地质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3 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 |
3.1 实验系统与步骤 |
3.2 实验样品变形条件与宏观力学表现 |
3.3 实验变形煤宏、微观变形特征 |
3.4 实验变形煤中有机质与矿物变化规律 |
3.5 实验变形煤中元素分布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构造煤变形特征及动力变质作用 |
4.1 构造煤样品采集 |
4.2 构造煤宏、微观变形特征 |
4.3 构造煤中摩擦面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
4.4 构造煤有机结构动力变质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构造煤中矿物变形、变质与元素分异特征 |
5.1 构造煤中矿物变形与变质特征 |
5.2 构造煤中元素分异特征 |
5.3 构造带内元素迁移变化规律 |
5.4 构造煤动力变质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构造煤中矿物与元素动力分异机理及指示意义 |
6.1 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
6.2 构造煤有机质结构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3 构造煤中矿物应力响应特征与机制 |
6.4 元素的动力分异特征与机理 |
6.5 应力敏感元素与构造煤瓦斯特性间的内在联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贵州茶叶主产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地来源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茶叶种植和生长的农业地质背景研究 |
1.2.2 土壤-茶叶体系金属元素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
1.2.3 饮茶途径有害元素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
1.2.4 茶园土壤酸化机制研究 |
1.2.5 茶叶Mn、Al、F富集机理与解毒机制研究 |
1.2.6 茶叶及其它农产品的产地来源示踪研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分布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2 地层岩性 |
2.3 样品采集 |
2.3.1 采样点布设 |
2.3.2 样品采集 |
2.4 茶树品种 |
2.5 样品整理与前处理 |
2.6 样品测试分析 |
2.6.1 土壤pH值测试 |
2.6.2 岩石-土壤多元素含量测试 |
2.6.3 茶叶多元素测试 |
2.6.4 嫩叶锶同位素(~(87)Sr/~(86)Sr)组成分析 |
2.7 实验的质量控制 |
2.8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三章 贵州茶叶主产区基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不同茶区基岩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
3.1.1 基岩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2 基岩有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3 基岩有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叶主产区原生土及耕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1 茶园深层土及表层土pH值 |
4.2 不同茶区原生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原生土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原生土有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原生土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
4.3 不同茶区耕层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耕层土主量元素分布特征 |
4.3.1.1 耕层土Al、Fe、K和 Ca含量 |
4.3.1.2 耕土Mg、Na、P和 S含量 |
4.3.2 耕层土有益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3.2.1 耕土Mn、Cu、Co和 Ni含量分布特征 |
4.3.2.2 耕土Mo、Se、Sr和 Zn含量 |
4.3.3 耕层土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
4.3.3.1 耕层土As、Hg、Sb、Cd、Pb和 Cr含量分布特征 |
4.3.3.2 耕层土Tl、Sn、V和 Sc含量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茶叶矿质元素分布特征、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 |
5.1 茶树嫩叶及老叶矿质元素分布特征 |
5.1.1 茶叶主量元素分布特征 |
5.1.1.1 嫩叶茶Ca、Mg、P和 S分布特征 |
5.1.1.2 老叶茶Ca、Mg、P和 S分布特征 |
5.1.1.3 嫩叶及老叶茶中K的分布特征 |
5.1.1.4 嫩叶及老叶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5.1.2 茶叶有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1.2.1 嫩叶及老叶有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1.2.2 不同茶区嫩叶及老叶Fe、Mn、Ni、Co、Mo和 Sr对比 |
5.1.2.3 不同地区嫩叶及老叶Cu、Zn、Se和 Rb分布特征对比 |
5.1.3 茶叶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
5.1.3.1 嫩叶及老叶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
5.1.3.2 不同地区嫩叶及老叶Al、As、Cd和 Cr对比 |
5.1.3.3 不同地区嫩叶及老叶Pb、Hg、Tl和 Sb对比 |
5.2 茶叶矿质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5.2.2 有益微量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5.2.3 有害元素生物富集特征 |
5.3 土壤金属含量及pH值对茶叶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1 茶叶元素与土壤元素相关性分析 |
5.3.2 土壤pH与茶叶(嫩叶及老叶)元素含量相关性 |
5.3.3 冗余分析(RDA)揭示茶叶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元素地球化学指纹示踪贵州茶叶产地来源 |
6.1 茶叶元素地球化学指纹用于产地来源示踪 |
6.1.1 安顺、雷山和湄潭凤冈茶叶元素含量特征 |
6.1.2 主成分分析 |
6.1.3 线性判别分析 |
6.1.4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6.2 基于土壤-茶叶相关元素的产地来源示踪 |
6.2.1 普安、都匀和黎平茶叶及土壤样品特征 |
6.2.2 三地区茶叶元素含量 |
6.2.3 三地区土壤元素含量 |
6.2.4 茶叶元素与土壤元素相关性分析 |
6.2.5 主成分分析 |
6.2.6 逐步线性判别分析示踪茶叶产地来源 |
6.2.7 茶叶品种对产地来源示踪的影响 |
6.3 土壤-茶叶相关元素判别安顺、雷山和湄潭凤冈所产茶叶 |
6.3.1 三地区土壤-茶叶矿质元素相关性 |
6.3.2 未考虑品种因素的逐步线性判别分析 |
6.3.3 考虑品种因素的逐步线性判别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稀土元素在茶叶产地来源示踪及品种判别中的应用 |
7.1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示踪贵州茶叶产地来源 |
7.1.1 不同地区茶叶样品来源 |
7.1.2 普安、都匀和黎平三地区茶叶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7.1.3 主成分分析 |
7.1.4 线性判别分析 |
7.1.5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7.2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的四个茶叶品种判别 |
7.2.1 四个茶叶品种来源 |
7.2.2 四个品种茶叶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7.2.3 主成分分析用于品种判别 |
7.2.4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7.2.5 逐步线性判别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茶叶锶同位素组成及其对产地来源示踪的指示 |
8.1 七地区茶叶样品对应的地质背景及品种 |
8.2 茶叶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
8.3 茶叶锶同位素组成用于产地来源示踪 |
8.3.1 普安、都匀和黎平茶区 |
8.3.2 安顺、雷山和湄潭凤冈茶区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国际学术交流 |
(9)黔西南地区土壤铊表生富集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2.1 样品采集与剖面特征 |
2.2.2 样品前处理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XRD分析 |
2.3.2 XRF分析 |
2.3.3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 |
2.3.4 化学连续提取 |
2.3.5 土壤样品pH值测定 |
第三章 结果 |
3.1 Tl的分布特征 |
3.1.1 研究区表层自然土Tl含量分布特征 |
3.1.2 风化壳中Tl的垂向分布特征 |
3.1.3 风化壳中Tl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
3.2 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组成 |
3.2.1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3.2.3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3.3 pH特征 |
3.4 风化壳的矿物组成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物源分析 |
4.1.1 Ti、Fe、Al元素的相关性 |
4.1.2 高场强元素(Zr、Hf、Nb和 Ta)的相关性 |
4.2 风化壳中元素的迁移释放 |
4.2.1 主量元素的垂向迁移特征 |
4.2.2 微量元素的垂向迁移特征 |
4.2.3 稀土元素的垂向迁移特征 |
4.2.4 Tl的垂向迁移特征 |
4.3 风化过程中Tl的富集特征 |
4.3.1 主量元素与Tl的相关性 |
4.3.2 微量元素与Tl的相关性 |
4.3.3 矿物相与Tl含量的相关性 |
4.4 风化过程对Tl的影响 |
4.4.1 风化特征 |
4.4.2 风化程度与Tl的相关性 |
4.5 土壤pH值与Tl含量间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认识 |
5.2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或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10)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研究区背景、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贵州普定陈旗流域概况 |
2.2 福建九龙江流域概况 |
2.3 样品采集 |
2.4 样品分析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3.2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表层重金属分布特征 |
3.3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
3.4 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
3.5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 |
3.6 小结 |
第4章 普定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
4.1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
4.2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
4.3 稀土元素的标准化分布模式 |
4.4 Ce和 Eu异常 |
4.5 稀土元素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
4.6 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异的控制因素 |
4.7 小结 |
第5章 九龙江流域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5.2 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5.3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
5.4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 |
5.5 小结 |
第6章 九龙江流域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
6.1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
6.2 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模式 |
6.3 Ce和 Eu异常 |
6.4 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异的控制因素 |
6.5 小结 |
第7章 普定和九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
7.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
7.2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 |
7.3 土壤稀土元素风险评价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稀土元素的迁移形式富集机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相山铀矿田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D]. 高海东.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2]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D]. 兰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D]. 黄玉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D]. 徐飞.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及富集提取研究[D]. 潘金禾.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D]. 孔志岗. 长安大学, 2020
- [7]构造煤中应力敏感元素与矿物动力分异特征及机理研究[D]. 刘和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贵州茶叶主产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地来源示踪研究[D]. 张建. 贵州大学, 2020(04)
- [9]黔西南地区土壤铊表生富集特征及机理研究[D]. 陈洁宜. 广州大学, 2020(02)
- [10]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D]. 张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