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税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利息税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对利息征税后我们应做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月[1](2021)在《双边税收协定下特许权使用费税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廖志娟[2](2020)在《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变缓,面临着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转型的巨大挑战。201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下降,而且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也不断下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资料显示,1998—2018年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高达50%,由此可见,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研究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且,在减税降费的政策背景下,设计可以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税收政策细节,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内容,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找出了针对这一话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第二章是基础理论介绍,归纳和总结了税收负担、税制结构和投资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分析中提炼出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影响投资的两条作用路径。第三章是我国税收负担、税制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我国企业的总体税负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三者关系提出了五个研究假设,并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计量分析的软件来验证假设是否符合预期。在实证研究部分,选取了wind数据库里2010—2018年600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将这九年的数据运用到计量模型中来验证五个假设。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负担的增加会抑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验数据显示实际有效税收负担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着为负,系数为-0.135,这表明企业税收负担每增加1%,固定资产投资率将下降0.135%。(2)与增值税相比,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实验数据显示,增值税税负的回归系数为-0.0658,而且不显着;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回归系数为-0.516,并在1%水平上显着。增值税税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影响不显着可能与增值税等间接税容易转嫁有关。(3)税负对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存在显着的负影响,而对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和大型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说明税收政策对于不同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存在差异。鉴于以上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关政策建议:(1)适度减少税收,刺激固定资产的投资。在目前投资增长速度下降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税收收入,刺激企业投资,保证较高的投资发展速度来带动经济的发展。(2)在进行财税政策的变动时,我们应该考虑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减税政策,不搞“一刀切”,并且,加快推进“费改税”进程,改善税收制度。政府必须有步骤地、阶段性地、持续地降低社保缴费率。通过减税和降费相结合,降低企业的税费综合成本,为后续的经济增长释放新动力。(3)对于增值税条例的完善,需要不断打通进项税额的抵扣链条,并增加扣除范围。例如可以在进项税额扣除中增加利息支出扣除比例、人力费用支出的扣除比例,并增加社保费的扣除项目。目前最新的增值税税率是三档税率,多档税率下的进项税抵扣会有差异,会影响市场主体的决策行为,为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并降低税率,逐步将三挡税率转变为两档税率,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4)在制定一项税收政策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生的影响;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例如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可以允许扣除一部分。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负,可以考虑将因投资造成的损失结转到以后年度,可以设定为结转五年或者两年等不同年限

马津润[3](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杨万寿[4](2019)在《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中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戴维·施韦卡特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以及总结反思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失败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有三个主要特征,即生产性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和新的投资由社会所调控。施韦卡特在探索研究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探索,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研究相关理论着作的基础上,对戴维·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剖析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还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不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还展开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内容包括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在论述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时可以看出,该理论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西方资源配置理论的影响。本章指出,施韦卡特在研究马克思的经典着作的基础上吸收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合理性内涵,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表现为对民主的批判”;“马克思批判的只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第三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内容包括“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以及“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第四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辨析。内容包括“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表现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用车间民主代替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用投资的民主管理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合理性表现在:市场结构体系不完整;企业民主管理存在低效率;投资基金分配方式过于简单化;实现途径带有“乌托邦”色彩。第五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在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区别,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虽然二者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但在制度环境、根本目标、理论实践等方面还存在区别。同时,本章还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包括:指导思想的超越、领导力量的超越、政府职能的超越。第六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他山之石”。本文在研究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具有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在理论方面的借鉴价值包括:非比较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替代制度理论的启迪。在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包括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开拓、资本主义非可持续性批判的理论省示、“经济民主”理论的民主意义。施韦卡特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为其“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现实依据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其理论解释的对象。结论对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总结。虽然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有不合理性与不足,但是其模式创造性地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我们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在当前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借鉴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性内涵,并将其合理性内涵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

薛特智[5](2017)在《中国宏观税负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成为人类社会近百年来遭遇的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至今日,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但无论是国际经济形势还是国内经济情况都仍然严峻而复杂。美国特朗普拟行的税制改革计划中提倡的减税方针,旨在为美国家庭和企业减轻税收负担、简化税制结构、创造就业岗位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但对他国的经济增长会有抑制作用。为此,遏制经济下行,努力提振经济也正是当下我国政府倾力为之的一项中心工作。宏观税负首先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宏观税负。为了应对本轮全球危机的深度冲击,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于刺激经济发展。从前期效果来看,随着“4万亿”强经济刺激政策的药力殆尽,由其诱致的产能过剩、物价普涨、杠杆累叠、泡沫聚焦等负面效应日益显现。为此,利用税收本质调控经济增长成为本轮宏观政策操作的“重头戏”。自2012年起,我国经济治理的思路逐步由“总量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宏观政策调控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施力点由偏重需求端向供给端转变,由此使得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逐渐向税制改革移动。为了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导向下,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控风险的改革攻坚战,对我国宏观税负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进行分析论述。第二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对经济增长基本理论、税收负担基本理论、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等分国外、国内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三章为宏观税负的相关理论分析。首先,对宏观税负的内涵进行阐述,明确了宏观税负的基本概念、统计口径及衡量指标;其次,明确了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其次,对宏观税负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理论以及最优税负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对我国宏观税负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首先,本章将建国至今的税制改革历程分三个时间段进行阐述;其次,对我国的税负水平与税负结构进行测算与分析;最后,就我国宏观税负的成因与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为我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首先,对我国三大口径宏观税负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就我国区域税负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对我国宏观税类结构与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最优宏观税负进行测算。第六章为世界主要国际宏观税负的比较分析。本章通过对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各国的宏观税负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总结得出其他各国通过宏观税负调节经济增长的经验借鉴。第七章为降低宏观税负的对策性分析。提出了在当前背景下,通过调节宏观税负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罗亚苍[6](2016)在《税收构成要件论》文中认为税收是国家存续的财力保障,也是公共服务的必要成本。税收法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重点内容。税收构成要件,其重要性不出犯罪构成要件其右,理当充当起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平衡器,支撑税法学科独立发展和税法体系日趋完善的基石。深刻剖析税收的内在因子,实现对税收传统三性特征的超越,成为研究税收构成要件的逻辑起点。追溯构成要件词源,横向鉴比犯罪行为和民事行为等构成要件为拓展税收构成要件理论提供充足养分。梳理国外税收构成要件理论轮廓,归纳出构成要件的要素成分、个性特征、内在效力和谱系类型,搭建起中国特色的税收构成理论框架。税收构成要件的理论机能在于,是统摄权利和权力二元结构的税权博弈载体和利益平衡器。立法上体现为国家税权与公民税权博弈的类型化结果;执法上关系到国家公法债权的实现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司法上审查监督国家税权正当行使和保障维护纳税人正确行使税权。税收法律关系模型逻辑混乱,税收构成要件模型理当是其最优替换模型,成为税收债务的理论模型和判断标准。税收构成要件,既是税法独立于民法、行政法的理论依托,也是税法衔接公法和私法的理论载体,还是税法完善与税制改良的理论指针。税收构成要件的实践价值表现在,作为构成事实和法定后果的组合物,税收征管以稽征经济原则主导,征收机关依法尽职权调查,纳税人承担协力义务并享有不得“自证其罪”的权利。我国税收核定是一种“特型化”的程序,主要针对税收逃避和违反协助义务行为,基于量能课税原则由征收机关刺破表面形式或纳税调整或确定税额等;税务诉讼举证应采“客观举证主义为主+主观举证主义为辅”原则,其核心在于按利益导向,各方均应对自己有利的规范要件事实进行主张和举证;要件事实的证明程度,对税收债务的成立、减损灭失等原则上适用优势证明标准,即一方提出证据另一方无法辩驳则成立。税收构成要件的理论基础,是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形式与实质均具有独立价值。税收法定主义、量能课税原则、实质课税原则、信赖保护等税法原则汇聚了税收构成要件的法定、公定和确定的理论源泉。税收构成要件是诸要素的复合物。税收构成要件主体,即纳税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性,主要强调税收债务的财产负担能力,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区别于身份或资格导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税收负担义务是绝对、天然、有限和财产负担性的类型法定的公法债务。税收客体兼具经济给付能力和法律负担能力,是对私法权利客体和经济财富客体的统摄化、类型化、法定化的结果。权利客体负担税收债务的正当理由,一来自伦理义务,即财产权服务于人类价值因而被承认并受其限制;二是法定义务,财产与公众的关系越紧密,则其承担的社会义务越多。税收客体的经济类型化,是经济学派建构演绎发展税收理论的重要内容,税法类型化则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税基是对税收负担能力的定量评价,对税收客体的具体量化。税基的法定结构,或以单位面积或重量、合同金额等单一可辨的标志确认;或通过相对复杂的总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成本费用扣除等计算。税基将税收客体价值和技术衡量标准连接起来,但财会计量与税收处理并非完全一致,税法通常进行特别调整。归属,即税收客体与特定纳税人的结合关系,是基于经济或法律的双重关系;形式与实质的归属区别,是不同法律推理方式的反映。民事法人身财产关系是税法适用的基础条件,应作为判断税收负担能力的起点,当违反量能负担等实质原则时,则应允许税法对民法形式事实进行税法实质化。税率,是应纳税额与纳税对象之间的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立法上税率的确定,关系到量能课税原则及税制调节收入再次分配功能的的实现。历经三次重大税制改革,税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法治化程度不高,以税收构成要件为脊柱推进税制法治化将成为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比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构成要件提出立法完善建议。企业所得税,将法定税种名称改为公司所得税或法人所得税,原则上按照属地管辖标准区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法人的认定标准原则上按民事法、公司法、行政法等基础法律规范进行认定;取消非居民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税收客体应专章安排,成为建立法际衔接关系的制度考量;按应税所得额设置差别比例税率以避免扭曲经济。个人所得税,应完善纳税人和纳税单位制度,补充调整新的所得类型,统并归类现有所得类型,完善不征税收入制度,完善成本费用扣除制度,建立超额累进税率为主的税率制度。增值税,应完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纳税人、起征点制度;统一提炼增值税的税收客体、免税客体;统一界定增值税不征税客体;完善销项税基确认的一般规则,完善进项税额抵扣制度;完善税率制度,设置税率档次不超过四挡。应补强作为税收构成要件源头规则的宪法规范,税收法定、量能课税等基本原则应入宪;中央税和地方税的立法、征收、分成等应设置简约的宪法条款;应明确规定税收构成要件基本要素的宪法条文。税收规范性文件是税收构成要件的末梢规范,往往基于蓬勃的行政立法性冲动而作出越位规定,应对其质量实施系统控制。满足税收构成要件则税收债务产生,纳税申报和税收核定是税收债务确定的核心制度。税收构成要件的矫正制度,包括税法遵从之培养和税收规避之否认,完善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税收构成要件的相邻制度,突出权责法定的超出要素主体制度,税务局是法定授权的组织法意义上的法律主体。稽查局法定授权其专司偷逃骗抗税案件查处。强调权利导向的审批改革制度,不受约束的权利无益于权利意识培养,要提升税收优惠法治内涵,规范优惠享受监管手段,强化税收优惠配套措施。凸显行政自觉的权力清单制度,并非如列出“菜单”般简单,应对隐蕴的制度价值、功能定位、本质属性等理论凝结并反哺实践及时纠偏,推进制度建设,才能焕发制度生命力。注重执法联动的两法衔接制度,立足于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活动的无缝对接,是一种良性的执法互动机制,更是确保税收债务实现的震慑制度。

王倩[7](2014)在《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出口和投资陷入疲软,无法继续拉动经济增长,“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马车之一再次被重视。“十二五”规划建议将不断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作为重点方针之一,通过改革与民生最息息相关的各项政策,使得驶入分配更加合理、稳定就业、社会保障健全、税收制度日趋额完善,从而切实的使民众增加消费需求,加快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与消费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革税收政策中不适于且阻碍消费的内容,使得税制得到优化。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大量阅读和学习,阐述了我国目前消费现状与税收对宏微观消费的影响,结合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指出了我国税制中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存在的问题。进而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各个税种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税负的影响,认为多因素导致消费率的长期低迷,例如税收、居民可支配收入、劳动者就业及社会保障等经济因素均有一定影响。结合美国的相关税收政策,以及美国刺激经济和保障居民收入的优惠政策,探讨了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关注税收制度的改革。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看,2013年我国四个季度的税收收入达到110497亿元,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为主体的流转税贡献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但是若要保证税制结构的合理,各个税种及其所占比例性都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本文还利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并且将行为经济学与税收政策的实行相结合,从消费者心理这一角度出发来探究政策发布的更加人性化的方法。本文的结论为:我国目前税制结构尚不完善,以间接税为主的结构需要有所改变,应扩大结构性减税的范围,继续稳妥的将“营改增”这一改革进行行业和地区的不断扩充,消费税要发挥其本身调节、优化消费结构以及引导消费倾向的作用,探索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路径,将房产税的改革真正践行,同时仍需不断进行地方主体税种的建设,开征环境税等新税种以更加符合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征社会保障税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提高消费能力,优化税收制度,提出更多可行性高、有效性强的税收政策调整来促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

周琦深[8](2013)在《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与税收征管》文中指出个人所得税是直接对个人(自然人)各项所得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它是政府稳定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组织财政收入的方式与手段。特别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税收的征管水平和全社会的纳税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规模及其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征管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制约征管个人所得税的因素和问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经历了专门管理、征收管理稽查三者相分离、征收管理稽查三位一体模式和现行征管模式这四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同时,我国还应积极主动的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本文从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及个税的纳税遵从的角度进行研究,对解决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个人纳税遵从水平和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点;同时本文还将归纳和梳理在经典偷逃税模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税率、稽查率、罚款率、收入以及会对税收遵从产生影响作用的税收道德、税制公平认知、纳税人的自然属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税收遵从成本等这些理论文献。(本文从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出发,明确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同时将经典偷逃税模型所涉及到的税率、稽查率、罚款率、收入,以及影响税收遵从的税收道德、税制公平认知、纳税人自然属性、公共产品供给和税收遵从成本等理论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其次,本文对最优税理论的发展进历程进行了回顾,本文归纳整理了最优税从最优商品税到最优个人所得税的理论研究,并归纳了国内学者对个税问题的探讨,指明了我国个税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我国改革开放后个人所得税的发展阶段进行归纳,同时还对中西方的征管模式进行分类,以及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制约因素。再次,本文在有限理性人的假设下,对我国现有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征管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本文基于框架效应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了纳税人的纳税遵从行为,另一方面,同时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税收征管效率进行研究,并以武汉市为对象进行数据收集和探讨。最后,本文从完善个税征管模式与提高税收遵从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并从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税模式、合理设置税率、优化税制结构和建立个人“一户式”收入档案登记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本文跳出了传统纳税遵从理论下完全理性纳税人的假设,将框架效应这个非理性特征纳入纳税遵从行为的研究,剖析了纳税人决策时的心理规律,并运用更加贴近现实纳税行为的前景理论进行了解释。为了系统地研究框架效应对纳税决策行为的影响,本文将框架效应分为风险选择框架效应和目标框架效应,分别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当税率较低时,纳税人的遵从决策中不存在显着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但随着税率的升高,风险决策框架效应逐渐显着存在于纳税人的纳税决策行为中,且显着性越来越强。本文通过DEA分析法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显着地影响着税收征管效率,其中较高地征纳服务水平和税务人员的较高素质等因素对税收征管体系的整体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它们在DEA模型分析中能够获得较高地产出效应。此外,税务机关在不断推进税收信息化工作,逐渐完善税收缴纳手段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推行柔性执法,贯彻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这样才能协调好征纳双方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遵从水平。

陈红国[9](2013)在《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野》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取了公平效率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作为通篇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贯穿红线。全文按照先理论前引后分项研究再整体展望的逻辑结构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立法路径、税制模式、纳税人制度、税基制度、税率制度、征管及法律救济制度等六项具体法律制度进行了路径式的梳理与研究。公平与效率历来都是所有税种研究的基础理念,是评判一个税种开征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个人所得税自诞生之日起就背负了公平与效率的深沉历史责任,虽然英国的个税诞生之时是应战争而设,应效率而生,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个税已然成为调节收入差距、均衡社会贫富分化的不二税种,公平理念的彰显更能突出个税的本质内涵。个税的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注重同样的人纳同样的税,纵向公平注重不同能力的人纳不同的税。个税的效率原则包含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内容,个税更注重行政效率。个税的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当然,现代个税理论发展更注重对个税公平原则的研究。考察中国三十二年税收调整经济的方式与路径,我们发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在调整之路中往往处于厚此薄彼的态势,看似“兼顾公平”却有将公平处于边缘或去“公平”化之嫌。实务研究表明,现行中国个税不能很好调校收入差距,征税前后,其不能在总体上改观高收入群体与普通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个税的征纳结构表现为一个倒金字塔形态。现行个税往往被看成效率的标志,非公平的选择,其在个税实践中,在不能体现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忽视了个税公平的彰显。由此,在正确对待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时,应将公平与效率置于相互契合的有机统一体中。路径依赖理论是着名经济学家诺思所提出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认为,初始的路径选择对于以后的制度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新的制度改革又是路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修正与完善,这是路径依赖中的一种惯性作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于研究中国个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轮个税制度的改革都有可能依赖于上一轮制度的改革或初始的路径选择。1980-1992年间的三大个税法确立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从路径依赖原理角度而言,这十二年间设立的所有制度均是路径的初始选择。初始的选择决定了路径演变的方向,良性合理的制度将会在路径发展过程中得到保留,并且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例如:个税的税务行政与行政诉讼制度、纳税申报制度、代扣代缴制度、超额累进税率制度、费用扣除制度、免税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非合理的制度则会在路径发展过程中得到修正或摒弃,例如:单一的分类税制模式、繁杂的多级税率制、僵化的免征额制度、不公平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非均衡的法律责任制度等。在个税演进的任何阶段,公平与效率的评判贯穿路径演进的始终。从三大个税的立法背景与立法目的,到各种具体制度,都可以进行公平与效率的推演。从立法的初始背景,可以评判个税设置初衷是为了达到均衡贫富的公平目的,还是为了达到筹集财政的效率目的;从税制模式的选择,可以评判其是属于彰显公平的综合模式,还是属于注重效率的分类模式,或属于折衷公平效率的二元模式;从个税的税基,可以评判其税目甄别、费用扣除、免税项目上公平与效率的各种抉择;从税率结构、税级设计,可以评判其是考虑效率更多一些,还理注重公平更多一些;从个税的征管制度,可以评判纳税申报、代扣代缴是否有利于征纳行为的高效运行;从个税的法律责任,可以评判制度是否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进行了公平的分配;从个税的法律救济制度,可以评判其是否有效地保护了纳税人的权利。正是因为从路径依赖理论和公平效率抉择两个方面对1980-1992年间的个税演变进行了框架性的梳理,才使得我们有理由分析公平与效率视野下1993年至2012年的立法演进路径。个税的整体立法改革存在着诸多的困境,这种困境表现在个税的弱小地位,个税差异性立法、协商民主立法、个税立法权限之间,作为解决困境的方式有很多,本文认为,个税在立法改革路径中,应推改革中国整体税种的结构设计,大幅提高个税的比重;推进个税的法典化,逐步限制行政机关的立法权;维持中央立法的统一性,限制个税的地区差异性立法;稳步推进个税立法的整体性改革,常态个税立法的细节性调整;继续推行协商民主式立法,推动广大纳税人参与个税立法的互动过程。税制模式改革是决定着个税改革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三大个税在初始路径选择中确定了各自的税制模式,80年个税确定了分类税制模式,86年个体户所得税确定了单项的分类征收模式,86年个人调节税更适宜定性为分类综合的混合税制模式。93年三税合一改革时,保留了分类税制模式,直到今天,二十年过去了,中国没有对分类税制模式进行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改革。税法理论上认为,在三种税制模式中,综合所得税制模式最符合公平原则,而分类税制模式则更有利于个税分类征管,利于税收效率的实现。而分类综合税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集合了前二者的优点。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实证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现行的分类税制下,公平的天平是失衡的,以劳动所得为主的工薪所得所占个税的比例一直高达七成左右,而以资本所得为主股利、红利、利息等所得所占的比例不足二成。不同的纳税人会因分项所得不同、收入来源不同、缴纳次数不同而导致纳纵向与横向公平的丧失。中国个税税制模式改革的方向早在1995年就已确定,在国家规划层面,分类综合税制模式一直是改革所确定的目标。但十多年来,改革只停留在书面的计划阶段。从世界各国税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单纯的分类税制模式或综合所得模式都已不再是一种改革方向,而将分类和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的各自优点进行混合的分类综合模式已然成为相当多国家个税改革的趋势。中国政府既然已在国家计划中确定了分类综合模式,就无需作目标上的更改,因为根据中国国情及个税征管的实际情况,综合模式、单一税制模式均不适合中国改革的现行状况。推进分类综合税制模式的改革须是渐进的。在改革安排上,应先分类后综合,先“小综合”逐步走向“大综合”,平稳地过渡到以综合为主、分类为辅的所得税征收制度。个人所得税的主体法律制度经过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三大个税确定了三种法律主体,一是80年个税的外籍人员主体,二是86年个体户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主体,三是86年个人调节税的中国公民主体。三种个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纳税人主体制度的多头及无序管理,也因此而留下了主体制度改革的空间。在初始路径选择的影响下,93年三税合一改革时,个人所得税法摒弃了三大个税主体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人主体制度。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身份的认定主要采用时间与住所两个标准,住所标准包含了家庭、户籍、经济利益三种因素。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主要区别在于税收优惠上,总体而言,非居民纳税人所享有的个税优惠幅度大于居民纳税人。在个税实践中,居民纳税人贡献的税收比例明显大于非居民纳税人,但非居民纳税人的税收贡献也不可小视。三十二年的纳税人主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税的发展,但其也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比如纳税人主体制度的边缘化、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非概念化、统一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缺位等。纳税人主体制度的改革可以从提高纳税人基数、建立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明确定义居民与非居民、改革纳税人身份认定规则等几方面着手,以此加强纳税人主体制度,并为个税改革的成功提供有利的条件。个税的税基主要研究税基范围、费用扣除及免税项目。税基的调整直接关系到个税的横向与纵向公平,而免税制度作为一种税收优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了个税的激励效率。三十二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税基范围的调整几经变化;免税项目的设置直接关系税基综范围的扩大与缩小;而费用扣除则是历次个税改革的核心。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三大个税确定了各自税基范围,80年个税确定了六项税范围;86年个体户所得税确定了单项所得范围;86年个人调节税确定了八项税基范围。80年代三大个税在初始路径选择中所确定的税基范围直接影响了93年统一个税法的税基范围。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下,现行个税法共确定了十一项税基范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个税的税基范围正趋于稳定,但也存在着某些困境,一是稳定的税基与变化的趋势之间的困境。二是最优税基理论与具体税基制度间的困境。三是拓宽税基范围的困境。四是现行个税如何回应现实生活中关于资本转让所得、遗产所得、虚拟财产所得的困境。作为一种学术探讨,论文认为稳步推进税基范围,优化现行税基所得项目,增加资本利得项目或开征资本利得税,同时也认为开征遗产税的时机未形成。免税制度关系到个税践行的公平与效率,本质上作为一种税收优惠制度,其在保障弱势群体、保障民生生计上具不可替代的公平展示效用,另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的免税又可促进某种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80年代三大个税确定了各自的免税项目,93年统一人个税法在三大个税的基础上确定了10类免税项目。从1993-2012年二十年时间里,立法及行政机关又相继确定了76项免税项目。免税制度发展表明,现行个税法关于免税的基础理论是多元化的,在此过程中,免税制度在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理论博弈中存在着诸多的困境,这个困境中的严肃性体现在个税的免税设计是否应限制于立法机关的基本立法;税务主管机关的授权性免税是否应减少;免税项目的设置是应原则化还是应具体化;地方政府是否应授予一定权限内的免税设置权等。这个困境中的灵活性体现在免税项目的设置期限是应长期化还是常态化;免税更改的标准是否一定要回应社会某些形态或情况的变化;免税项目名称的设置是应模糊化还是应明确化等。论文认为,回应路径发展中困境的改革方式是应制度性地协调处理好免税设置的严肃性与灵活性;将免税权限集中归位于立法机关,减少行政机关的免税设置权,而免税项目的设计应多基于公平目的而设,而少出于效率目的。个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与调整是三十二年来个税改革的热点与核心话题。80年代三大个税确定了定额标准扣除和定率比例扣除两种基本制度,这两种制度直接被93年统一个税所吸纳。在二十年的制度发展中,个税从生计扣除、成本扣除、特别扣除三个方面设置了96项扣除项目。现行费用扣除制度直接依赖于税制模式的改革,近年实践表明,现行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着五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分项扣除与综合扣除博弈问题;二是现行工薪项目的费用扣除额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之间脱节的问题;三是生计扣除项目设置范围过窄问题。四是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制问题;五是标准扣除未指数化调整问题。作为改革的关键措施,费用扣除制度应向综合扣除方向发展;应推行标准费用扣除额与人均消费支出相互联动的机制;应扩大生计扣除项目的范围,建立选择性扣除制度;应彻底废除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制度;应设置指数化的标准额扣除调整机制。世界各国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累进税率模式,另一种比例税率模式。采用何种税率模式,取决于该国所采用的税制模式。整体而言,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三大个税所采用的税制模式是分类税制模式,该模式直接决定了中国的基本税率模式,即同时采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路径的初始选择确定双重的税率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1993至2012年间,中国税率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超额累进税率的改革,其主要围绕税率级次及级距的调整而进行。2011年个税改革时,对工薪所得、个体所得、承包承租所得的税率级次及级距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整,其中将工薪所得的9级调低至7级,并同时调整了相应的税率;调整了个体所得的级距水平。税率模式直接体现了个税的公平,并能影响到个税效率的实现,其中超额累进税税率模式被公认为是最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最能体现税公平的税率模式,而比例税率虽然在个税的公平上有所欠缺,但其所挥的效率机能是强大的,尤其是低比例税率更容易促进纳税人缴纳个税的积极性,也能促进个税文化的形成。减少税率级次,整体降低税率水平,是当今世界税率改革的趋势,中国个税的改革也应符合这个趋势。除此之外,税率改革中还应涉及最高边际税率调整、超额累进消失、指数化调整、家庭扶养因素、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区别对待等问题。论文认为中国税率的改革应设置指数化税的税率调整方式;改革应借鉴国外的“累进消失制度”;应将家庭婚姻扶养等因素纳入税率调整的基础原因。唯有如此,个税税率的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个税的征管制度直接决定了个税开征的效率,且最终能影响个税践行的公平。80年代三大个税的初始路径选择中确定了源泉扣缴和纳税申报两种典型制度。源于中国个税分类税制模式的决定性影响,两种制度从路径选择伊始就出现一头轻、一头重的非均衡发展局面。其中代扣代缴制度得到了十足的发展,逐渐成为个税征管最重要的制度。而个税的申报制度源于中国税收文化的不发达、个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时至今日,都没能成为个税的主体制度。在路径发展过程中,个税申报制度中诞生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申报制度,此制度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税申报制度失衡发展的局面,但在整体了也没有达到其开征的预想目的,未能挽回个税申报因扣缴制度成功而被淡化的局面。个税的法律责任制度是促使个税高效开征的重要配套制度。80年三大个税各自确定了法律责任制度,此间的法律责任制度属于一种粗线条的制度。93年个税法统一以后,个税的法律责任制度不再由《个人所得税法》单独规定,而统一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个税与其他税种的法律责任制度进行了同质化处理。个税的法律救济制度也随着个税制度的建立而形成,税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曾原则性地规定于80年代三大个税中,自90年代统一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施行后,个税的法律救济制度就失去了个性化的特征。个税征管制度的改革是路径发展必然趋势,现行个税征管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纳税申报制度的改革,而全员申报制度、家庭计征、双向申报、申报激励等制度的创设是申报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个税征管配套制度的改革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强化储蓄实名存款制度、建立全新的现金管理机制等是配套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个税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改革在于完善个税的法律环境建设,改革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建立和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重新分配举证责任、细化自由裁量权是制度改革的趋势。在梳理完各项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后,论文对个人所得税的演进路径做了一个整体的展望,展望以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立法修改建议稿方式展现,作为一个研究成果,该立法修改建议稿也作为博士论文最后的结论。

李德升[10](2012)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低能耗等特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广泛应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同时,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在各行各业不断扩散和渗透,带动了其他产业进而是整个经济的增长。目前,软件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世界各国对软件产业越来越重视,将其作为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遗余力地支持其创新和发展。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美国、欧盟、印度等软件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水平较弱。由于软件产业具有技术外溢性、高风险、高投资、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而且与国际科技竞争和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了各种财税支持政策。我国基本形成了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但许多政策还不够完善,需要适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改进。国内对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对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系统的研究也较少。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借鉴与国内实践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软件产业实际情况,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依据、必要性、原理、效果和具体措施,对支持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研究,探讨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力图形成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的分析框架,并提出政策建议。全文共8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分析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软件产业领域的研究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安排与介绍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软件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意义,主要介绍了软件和软件产业的概念、分类和特征,从全球背景、国际竞争和国内现实等角度分析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软件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就业、国家安全等都有重要意义。第3章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简述了经济发展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从这些理论视角对软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软件产业的演化机理和演化动力机制、软件产业的生命周期、集聚发展和后发优势、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创新模式、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等理论性问题。第4章主要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首先回顾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然后重点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发展特点是: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增长在高位趋于平稳;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方向调整加快;业务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企业兼并重组现象增多。同时,我国软件产业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国际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还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成本不断上升、行业规范管理更加复杂等挑战。第5章的主题是软件产业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从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软件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提出了政府介入软件产业的基本理论依据,并阐述了财税政策是政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本章分析了财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政策作用环节和政策支持的主要领域。第6章为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评价,主要回顾了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及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了我国现行软件产业的主要财税政策,并对其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对现行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体上看,我国已经形成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基本体系,政策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政策间的协调性不够,优惠方式和支持对象的选择不够科学,政策对相关因素和中小企业考虑不周,政策在实际操作还存在交叉、模糊不清的问题。第7章的主要任务在于总结和梳理世界软件产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在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其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本章主要选取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为样本,分别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财税政策进行总结,并对财税政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国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财税政策手段工具多种多样,而且各国都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同时各国还异常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并以立法来保障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连贯性与协调性。这些国外经验为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借鉴。第8章是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选择及相关建议。为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功能,更好地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本章首先明确了完善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支持政策体系的原则、目标与方向,认为要加强政策间的整合和统筹,支持重点转向技术研发,支持方式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并重,优惠对象从特定企业转向以项目和业务为主,优惠倾向从规模企业转向中小企业,并要充分发挥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然后,本章从财政支出、税收优惠和财政投融资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具体的财税政策建议,并初步形成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支持框架。软件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系列环境的配合。本章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建议,包括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最后,本章还对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绩效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和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绩效的建议。

二、对利息征税后我们应做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利息征税后我们应做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1.2.2 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1.2.3 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与文章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文章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内涵及其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税收负担
        2.1.2 税制结构
        2.1.3 固定资产投资
    2.2 基本理论
        2.2.1 税收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的基本理论
        2.2.2 税制结构影响企业投资的基本理论
    2.3 税收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路径分析
        2.3.1 资本成本
        2.3.2 市场价格
3 我国税收负担、税制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税收负担现状
    3.2 现行税制结构
    3.3 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4 税收负担、税制结构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1.1 研究假设
        4.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1.3 变量选取
        4.1.4 实证模型构建
    4.2 回归结果及分析
        4.2.1 税收负担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结果分析
        4.2.2 税制结构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结果分析
        4.2.3 税收负担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产权性质的作用
        4.2.4 税收负担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性质的作用
        4.2.5 税收负担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规模的作用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合评述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苏东社会主义遭受挫折
        2.1.2 西方资本主义弊端显现
    2.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2.2 西方资源配置理论的影响
第3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
    3.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3.1.1 用车间民主取代资本主义中劳动工资制度
        3.1.2 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一样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3.1.3 对投资进行民主管理
    3.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3.2.1 生产性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
        3.2.2 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
        3.2.3 新的投资由社会所调控
    3.3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3.3.1 “经济民主”的扩展
        3.3.2 资本主义向“经济民主”的转型过渡
        3.3.3 资本主义和平过渡的条件
第4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辨析
    4.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4.1.1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4.1.2 用车间民主代替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
        4.1.3 用投资的民主管理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
    4.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合理性
        4.2.1 市场结构体系不完整
        4.2.2 企业民主管理存在低效率
        4.2.3 投资基金分配方式过于简单化
        4.2.4 实现途径带有“乌托邦”色彩
第5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
    5.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5.1.1 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5.1.2 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
        5.1.3 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5.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5.2.1 制度环境的区别
        5.2.2 根本目标的区别
        5.2.3 理论实践的区别
    5.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
        5.3.1 指导思想的超越
        5.3.2 领导力量的超越
        5.3.3 政府职能的超越
第6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他山之石”
    6.1 在理论方面的借鉴价值
        6.1.1 非比较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6.1.2 替代制度理论的启迪
    6.2 在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
        6.2.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开拓
        6.2.2 资本主义非可持续性批判的理论省示
        6.2.3 “经济民主”理论的民主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宏观税负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税收负担理论
        2.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
        2.1.3 金融危机后各国税收理论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宏观税负衡量的口径
        2.2.2 宏观税负的水平
        2.2.3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2.4 最优宏观税负理论
        2.2.5 近年税制改革理论
第3章 宏观税负相关理论分析
    3.1 宏观税负的定义和统计口径
        3.1.1 宏观税负的定义
        3.1.2 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
        3.1.3 测量宏观税负的动态指标
    3.2 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3.2.1 经济因素
        3.2.2 政府职能及公共产品供应
        3.2.3 税收制度
    3.3 宏观税负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3.3.1 宏观税负对储蓄的影响机制
        3.3.2 宏观税负对投资与资本的影响机制
        3.3.3 宏观税负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机制
    3.4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3.4.1 税收乘数理论
        3.4.2 税收负担与经济稳定
    3.5 最优宏观税负的相关理论
        3.5.1 拉弗曲线
        3.5.2 巴罗内生经济模型
第4章 中国宏观税负现状分析
    4.1 我国税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4.1.1 计划经济时期税制改革(1949—1977)
        4.1.2 改革开放初期税制改革(1978—1992)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税制改革(1992—2016)
    4.2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测算及分析
        4.2.1 总量指标变动及趋势分析
        4.2.2 相对量指标变动及趋势分析
        4.2.3 动态指标变动及趋势分析
    4.3 我国宏观税负结构测算与分析
        4.3.1 宏观税负的产业结构
        4.3.2 宏观税负的税制结构
        4.3.3 宏观税负的地区结构
    4.4 我国宏观税负的问题与成因
        4.4.1 宏观税负的问题
        4.4.2 我国宏观税负问题产生的成因
第5章 中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
    5.1 宏观税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5.1.1 模型设定
        5.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1.3 模型回归
        5.1.4 回归结果分析
    5.2 宏观税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3 模型回归
        5.2.4 回归结果分析
    5.3 税类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3.3 模型回归
        5.3.4 回归结果分析
    5.4 税制结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5.4.1 模型设定
        5.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3 模型回归
        5.4.4 回归结果分析
    5.5 我国最优宏观税负的测算
        5.5.1 模型设定
        5.5.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5.3 模型回归
        5.5.4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世界主要国家宏观税负的比较分析
    6.1 美国税制现状
        6.1.1 税权结构
        6.1.2 税制结构
        6.1.3 税制演化
        6.1.4 美国税制主要特点
    6.2 日本税制现状
        6.2.1 税权结构
        6.2.2 税制结构
        6.2.3 日本税制主要特点
    6.3 德国税制现状
        6.3.1 税权结构
        6.3.2 税制结构
        6.3.3 德国税制的主要特点
    6.4 法国税制现状
        6.4.1 税权结构
        6.4.2 税制结构
        6.4.3 法国税制的主要特点
    6.5 世界其他国家的宏观税负
        6.5.1 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
        6.5.2 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
    6.6 比较与借鉴
        6.6.1 明确界定政府职能是优化税收结构的前提
        6.6.2 选择适合自身的税权结构模式
        6.6.3 建立较为完善的税制结构
        6.6.4 确定适当的宏观税负水平
第7章 降低宏观税负的对策性分析
    7.1 优化税收的立法权配置
    7.2 进一步推进直接税各税种改革
        7.2.1 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课征模式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
        7.2.2 加快推进房产税的改革
        7.2.3 尽快通过费改税的形式开征社会保障税
        7.2.4 适时开征遗产税
        7.2.5 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7.3 进一步推进间接税各税种改革
        7.3.1 增强增值税的税收中性
        7.3.2 加强消费税的调节功能
        7.3.3 加快资源税的改革
    7.4 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体系
        7.4.1 推进税收优惠的预算化管理
        7.4.2 合理强化税收优惠的区域导向
        7.4.3 努力提高税收优惠的合意性
        7.4.4 定期开展税收优惠的绩效评估
        7.4.5 减税降费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税收构成要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时代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税收构成要件理论溯源
        1.2.2 税收构成要件概念构建
        1.2.3 税收构成要件要素组成
        1.2.4 税收构成要件机能分析
        1.2.5 税收构成要件要素调整
        1.2.6 税收构成要件类型概括
        1.2.7 总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税收构成要件本源论
    2.1 税收因子分析:超越传统三性
        2.1.1 本质因子:君主供奉·国家收入·权利成本
        2.1.2 政治因子:个人治权·法律意志·公共服务
        2.1.3 经济因子:任性征税·有限干预·课税禁区
        2.1.4 法治因子:社会契约·形式法治·实质法治
    2.2 构成要件溯源:脱胎刑事程序
        2.2.1 构成要件词源:从程序到实体
        2.2.2 构成要件涅盘:从法学到法外
    2.3 构成要件类型:鉴视相邻学科
        2.3.1 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犯罪行为的类型化
        2.3.2 民事行为构成要件:民事行为的规范化
        2.3.3 构成要件法律模型:公私行为的统摄化
    2.4 构成要件嬗变:融合公私法域
        2.4.1 税收构成要件理论轮廓
        2.4.2 税收构成要件要素类别
        2.4.3 税收构成要件特征分析
        2.4.4 税收构成要件效力结构
        2.4.5 税收构成要件类型谱系
第3章 税收构成要件机能论
    3.1 税收构成要件理论机能:正当与否的理论模型
        3.1.1 理论机能之一:私权与公权的碰撞和平衡
        3.1.2 理论机能之二:税法与他法的衔接和界分
        3.1.3 理论机能之三:税法与税制的发展和完善
    3.2 税收构成要件的实践机能:应税与否的测量标尺
        3.2.1 实践机能之一:构成事实和法定后果的组合物
        3.2.2 实践机能之二:职权调查和协力义务的聚焦体
        3.2.3 实践机能之三: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的连接桥
第4章 税收构成要件原理论
    4.1 税收构成要件的税法原则
    4.2 税收法定主义:税收构成要件的法定
        4.2.1 德国模式:二元结构的税收法定
        4.2.2 日本类型:规范结构的税收法定
        4.2.3 台湾样本:混合结构的税收法定
        4.2.4 中国路径:开放结构的税收法定主义
    4.3 量能课税原则:税收构成要件的公定
        4.3.1 实质标准的公定力:负担能力
        4.3.2 实质标准的抽象性:量化平等
    4.4 实质课税原则:税收构成要件的确定
        4.4.1 实质课税原则在德国:民事基础关系与税法经济实质的抵牾
        4.4.2 实质课税原则在日本:法的实质主义和经济实质主义的对抗
        4.4.3 实质课税原则在法国:意思自治权利与法定税收债务的冲突
        4.4.4 实质课税原则在美国:主观商业目的与客观经济结果的协调
        4.4.5 实质课税原则在台湾:要件事实认定和税法解释适用的统一
        4.4.6 实质课税原则在中国:独立税法价值与独特执法指引的昭示
第5章 税收构成要件要素论
    5.1 税收构成要件主体
        5.1.1 碎片化的法律人形象
        5.1.2 抽象化的纳税人脸谱
        5.1.3 类型化的纳税人印象
        5.1.4 具体化的纳税人角色
    5.2 税收构成要件客体
        5.2.1 税收客体属性: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
        5.2.2 税收客体负担:伦理义务和法定义务
        5.2.3 税收客体类型:经济类型和税法类型
        5.2.4 税收客体界定:非经营收入和非法收入
    5.3 税收构成要件税基
        5.3.1 税基的法律内涵
        5.3.2 税基的法定结构
        5.3.3 税基的度量标准
    5.4 税收构成要件归属
        5.4.1 税收客体归属的独立价值
        5.4.2 税收客体归属的二元评价:经济归属和法律归属
        5.4.3 税收客体归属的双重属性:形式归属和实质归属
        5.4.4 税收客体归属的确定方式:立法规范和执法规则
        5.4.5 税收客体归属的变更原因:合意行为和事实行为
    5.5 税收构成要件税率
        5.5.1 税率属性
        5.5.2 税率适用
        5.5.3 税率刚性
第6章 税收构成要件各税论
    6.1 税收体系与税收构成要件
        6.1.1 税制变迁与改革
        6.1.2 税制的法治化——以税收构成要件为脊柱
    6.2 企业所得税构成要件
        6.2.1 企业所得税构成要件的域外考察
        6.2.2 企业所得税构成要件的本土完善
    6.3 个人所得税构成要件
        6.3.1 个人所得税构成要件域外考察
        6.3.2 个人所得税构成要件的本土完善
    6.4 增值税构成要件
        6.4.1 增值税构成要件的域外考察
        6.4.2 增值税构成要件的本土完善
    6.5 契税构成要件的立法完善--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分析视角
第7章 税收构成要件制度论
    7.1 税收构成要件的规则制度
        7.1.1 补强税收构成要件的宪法规范
        7.1.2 严控税收构成要件的末梢规范
    7.2 税收构成要件的效力制度
        7.2.1 纳税申报制度的重建
        7.2.2 税收核定制度的重构
    7.3 税收构成要件的矫正制度
        7.3.1 税收构成要件教化:税法遵从之培养
        7.3.2 税收构成要件刚性:税收规避之否认
    7.4 税收构成要件的相邻制度
        7.4.1 突出权责法定的超出要素主体
        7.4.2 强调权利导向的审批改革制度
        7.4.3 凸显行政自觉的权力清单制度
        7.4.4 注重执法联动的两法衔接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7)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税收与消费的理论分析
    2.1 我国消费状态概述
        2.1.1 消费率下降
        2.1.2 消费差距拉大
        2.1.3 消费结构失衡
    2.2 税收对宏观消费的影响
        2.2.1 税收对社会消费总量的影响
        2.2.2 税制结构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
    2.3 税收对微观消费的影响
        2.3.1 税收与消费结构的关系
        2.3.2 税收对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的影响
    2.4 税收与消费中的行为经济学理论
        2.4.1 概述行为经济学理论特点
        2.4.2 行为经济学对税收政策的启示
第3章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3.1 收入形成环节的个人所得税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3.1.1 数据及平稳性检验
        3.1.2 变量协整检验
        3.1.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2 消费环节的城镇居民流转税税负分析
        3.2.1 增值税的税负分析
        3.2.2 消费税的税负分析
        3.2.3 营业税消费品的税负分析
    3.3 通过财产税制度,对收入所形成的财产存量进行调节
第4章 美国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的方式和借鉴
    4.1 美国税收政策概述
    4.2 美国销售税课税原则及其对我国货物劳务税改革的借鉴
        4.2.1 美国销售税及其特点
        4.2.2 中美消费税对比及其对消费的影响
    4.3 完善的社会保障税提升消费预期
第5章 改善消费、提升消费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5.1 从税收收入功能入手,完善税制与政策
        5.1.1 完善个人所得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强居民购买力
        5.1.2 积极推进“营改增”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升级
        5.1.3 房地产税与住房消费公平
        5.1.4 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5.1.5 扩大公共消费以增强社会的可预期性
    5.2 从促进消费供给入手,完善税制与政策
        5.2.1 优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5.2.2 优化促进新型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5.3 从市场与社会的分工合作入手,完善税制与政策
    5.4 行为经济学对税收决策的启示
        5.4.1 利用心理账户采取相应退税政策
        5.4.2 利用参考点的存在强化纳税人纳税意识
        5.4.3 利用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加强税收征管能力
        5.4.4 发布消息时遵循确定性效应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与税收征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基本理论
    2.1 基于前景理论的个税遵从理论
    2.2 公平原则下的个税理论
    2.3 效率原则下的个税理论
    2.4 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
3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3.1 个人所得税税制的三种模式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发展历程
    3.3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的演变历程
    3.4 制约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因素
    3.5 “理性”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因素
    3.6 影响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环境因素
4 个人纳税遵从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条件
    4.4 实验步骤
    4.5 结语
5 基于框架效应的个人纳税遵从决策的实验研究
    5.1 框架效应概述
    5.2 风险选择框架影响纳税遵从的实验研究
    5.3 目标框架影响纳税遵从的问卷调查
    5.4 本章小结
6 个人所得税征管体制与效率分析
    6.1 我国个税的征管体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6.2 税收征管效率理论的构建
    6.3 个人纳税征管效率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6.4 本章小结
7 完善个税征管模式与提高税收遵从的政策建议
    7.1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税模式
    7.2 调整税率完善税制结构
    7.3 合理制定费用扣除规则保护纳税人基本权益
    7.4 扩大和规范税基减少税收优惠
    7.5 逐渐建立个人“一户式”收入档案登记制度
    7.6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征管效率
8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2 读博期间主要参与项目列表
附录3 调查问卷

(9)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演进的理论前引
    第一节 个税公平与效率的一般理论
        一、 个税诞生过程的公平与效率的考证
        二、 现代个税的公平与效率理论
    第二节 个税公平效率于中国的一般概况
        一、 中国个税公平效率的整体理论背景
        二、 中国个税公平效率的整体实践状况:倒金字塔结构
        三、 中国个税公平的根基:弱化的纳税人意识
        四、 学界对于个税公平效率观的整体研究
        五、 中国税收公平与效率关系逻辑辩证
    第三节 路径依赖理论与个税路径演进的理论联系
        一、 路径依赖理论概述
        二、 个税法律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整体立法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人所得税的立法路径
        一、 1980-1992 年立法统计
        二、 相关立法技术的说明
        三、 立法路径
        四、 立法目的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法律制度的立法路径
        一、 1993—2012 年个税的立法统计
        二、 个税立法的特点
        三、 重大立法事件的路径评判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整体立法的路径展望
        一、 现行个税整体立法改革的困境
        二、 个税整体立法的路径展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基础架构——税制模式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税制模式的演进路径
        一、 个税税制模式的基本划分
        二、 1980—1992 年个税的税制模式
        三、 1980—1992 年个税税制模式的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税制模式的演进路径
        一、 1993 年个税法确定的税制模式
        二、 关于三种税制模式的公平与效率评判
        三、 中国现行分类税制模式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税制模式改革的路径展望
        一、 世界各国税制模式的发展趋势
        二、 中国税制模式改革选择的评判
        三、 中国税制模式改革所遭遇的现实困境
        四、 中国税制模式改革的安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主体制度——纳税人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纳税人制度及演进路径
        一、 1980 年个税的纳税人制度
        二、 1986 年个体户所得税的纳税人制度
        三、 1986 年个人调节税的纳税人制度
        四、 1980-1992 年纳税人制度的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纳税人制度及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年涉及纳税人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
        二、 纳税人身份的分类及现行状况
        三、 纳税人制度的路径梳理
    第三节 纳税人制度的路径展望
        一、 纳税人制度的现实困境
        二、 纳税人制度改革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税基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税基及演进路径
        一、 个税税基的基础理论
        二、 1980 年个税的税基及路径梳理
        三、 1986 年个体户所得税的税基及路径梳理
        四、 1986 年个人调节税的税基及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税基及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个税税基范围的演进路径
        二、 1993—2012 年个税免税制度的演进路径
        三、 1993—2012 年个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三节 个税税基制度演进的路径展望
        一、 个税税基范围的改革展望
        二、 免税制度的改革展望
        三、 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展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关键要素——税率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税率制度及演进路径
        一、 税率制度的理论简介
        二、 1980 年个税的税率制度及路径影响
        三、 1986 年个体户所得税的税率制度及路径影响
        四、 1986 年个人调节税的税率制度及路径影响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税率制度的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年涉及税率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
        二、 1993 年个税与三大个税关于税率制度的横向对比与路径演绎
        三、 1993—2012 年个税税率制度的归类解析
        四、 现行个税税率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评判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一、 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整体减少累进税率档次
        二、 引进累进消失税率制度,大幅调整级距
        三、 将婚姻与家庭因素纳入计征体系
        四、 整合劳动所得的税率,提高非劳动所得的税率
        五、 实行税率指数化的改革调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保障制度——征管与法律救济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征管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演进路径
        一、 个税征管的法律制度
        二、 个税的法律责任制度
        三、 个税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征管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年涉及个税征管及法律救济制度的法律规范
        二、 1993—2012 年个税征管的法律制度的路径演绎与评判
        三、 1993—2012 年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制度的路径演绎与评判
    第三节 个税征管和法律救济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一、 个税申报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二、 个税扣缴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三、 个税征管配套制度的改革展望
        四、 个税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制度的改革展望
    本章小结
结论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演进的整体设计
附件: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立法统计
    附件1:1980—1992 年个税法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2:1993—2012 年个税法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3:1993—2012 年关于税基范围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4:1993—2012 年关于免税制度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5:1993—2012 年关于费用扣除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6:关于个税征管制度及法律责任制度的立法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软件产业发展及政策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软件产业发展及政策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软件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意义
    2.1 软件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2.1.1 软件的定义及特征
        2.1.2 软件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2.1.3 软件产业的价值链
    2.2 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必要性
        2.2.1 全球背景
        2.2.2 国际竞争
        2.2.3 国内现实
    2.3 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3.1 软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3.2 软件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3.3 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 软件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经济发展理论
        3.1.1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3.1.2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3.1.3 信息技术及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1.4 服务业与经济效率
    3.2 演化经济学理论
        3.2.1 演化经济学理论概述
        3.2.2 软件产业演化机理
        3.2.3 软件产业演化的动力机制
    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3.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3.2 产业结构理论
        3.3.3 产业集聚理论
        3.3.4 产业后发优势理论
    3.4 技术创新理论
        3.4.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3.4.2 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机制与创新模式
    3.5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5.1 新制度经济理论概述
        3.5.2 制度与软件产业发展
4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分析
    4.1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历程
        4.1.1 启蒙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4.1.2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4.1.3 开拓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4.1.4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4.2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4.2.1 产业规模
        4.2.2 产业结构
        4.2.3 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
        4.2.4 产品和技术创新
        4.2.5 软件企业
        4.2.6 软件人才
        4.2.7 区域分布
    4.3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特点
        4.3.1 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4.3.2 产业增长在高位趋于平稳
        4.3.3 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方向调整加快
        4.3.4 业务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4.3.5 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4.3.6 企业兼并重组现象增多
    4.4 我国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4.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4.2 面临的挑战
5 财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依据和政策手段
    5.1 软件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5.1.1 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5.1.2 政府介入软件产业的基本理论依据
        5.1.3 软件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几种视角
    5.2 软件产业发展与财税政策
        5.2.1 财税政策是政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5.2.2 软件产业发展与财税政策效应:需求角度
        5.2.3 软件产业发展与财税政策效应:供给角度
        5.2.4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5.4 财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5.4.1 主要政策工具
        5.4.2 政策作用环节
        5.4.3 政策支持的主要领域
6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评价
    6.1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及相关制度演变回顾
    6.2 我国现行软件产业的财税政策运用
        6.2.1 财政直接投入
        6.2.2 税收政策
        6.2.3 政府采购政策
    6.3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效果的定性分析
        6.3.1 推动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为软件企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6.3.2 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软件产业地位
        6.3.3 促进软件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6.3.4 培育了一支软件企业队伍,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得以提升
        6.3.5 带动了大量就业,造就了大批软件人才
        6.3.6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6.3.7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带动税收总量增长
    6.4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
        6.4.1 整体政策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中的效果分析
        6.4.2 财政投入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效果分析
        6.4.3 软件产业总体税负分析
        6.4.4 软件产业税负结构分析
    6.5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7 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财税政策比较与借鉴
    7.1 主要经济体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实践及相关财税措施
        7.1.1 美国
        7.1.2 欧盟
        7.1.3 日本
        7.1.4 韩国
        7.1.5 印度
        7.1.6 爱尔兰
    7.2 主要经济体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比较分析
        7.2.1 共同点
        7.2.2 差异性
    7.3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8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选择及相关建议
    8.1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选择的目标与原则
        8.1.1 财税政策选择原则
        8.1.2 财税政策选择目标
    8.2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调整和完善的方向
        8.2.1 加强政策的整合和统筹
        8.2.2 财政支持重点转向技术研发
        8.2.3 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并重
        8.2.4 优惠对象从特定企业转向需要支持的项目和业务
        8.2.5 优惠倾向从规模企业转向中小企业
        8.2.6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8.3 调整与完善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8.3.1 财政支出政策
        8.3.2 税收优惠政策
        8.3.3 财政投融资政策
        8.3.4 支持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总结
    8.4 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建议
        8.4.1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8.4.2 完善市场环境
        8.4.3 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
        8.4.4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8.4.5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8.5 加强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绩效管理
        8.5.1 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绩效管理概述
        8.5.2 加强软件产业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8.5.3 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绩效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对利息征税后我们应做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边税收协定下特许权使用费税收问题研究[D]. 张馨月. 延边大学, 2021
  • [2]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D]. 廖志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3]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杨万寿. 吉林大学, 2019(02)
  • [5]中国宏观税负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薛特智. 辽宁大学, 2017(06)
  • [6]税收构成要件论[D]. 罗亚苍. 湖南大学, 2016(06)
  • [7]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D]. 王倩.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 [8]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与税收征管[D]. 周琦深.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9]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野[D]. 陈红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3(02)
  • [10]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李德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标签:;  ;  ;  ;  ;  

利息税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