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明[1](2012)在《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一种需水量很大的栽培作物,对水依赖性较强,结合生产实际,该文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包括应用抗旱水稻品种、推广旱育秧、采用旱整地方式栽培、大田地膜覆盖栽培和大田旱直播全程地膜覆盖栽培,可较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促进水稻生产顺利进行。
王化琪[2](2001)在《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水资源贫乏,能源紧张,旱涝灾害频繁。水稻是耗水、耗能大户,且费工费时,水稻面积扩张已近极限,单产增长已趋于徘徊。到21世纪,随着人口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压力将越发加大,粮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培育水稻抗旱品种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早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同小麦相似,全生长期勿须水层管理,全靠自然降雨或在此基础上仅辅以少量灌溉,灌水量也仅是水稻的1/4~1/10。旱稻可育秧在
贾振业,王贵平,孟德,刘晓冬,乔永成[3](2001)在《抓住西部开发的机遇 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文中提出
王化琪,马敦武[4](2000)在《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国水资源贫乏,能源紧张,旱涝灾害频繁。水稻是耗水、耗能大户,且费工费时,水稻面积扩张已近极限,单产增长已趋于徘徊。到21世纪,随着人口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压力将越发加大,粮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培育水稻抗旱品种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旱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同小麦相似,全生长期勿须水层管理,全靠自然降雨或在此基础上仅铺以少量灌溉,灌水量也仅是水稻的1/4~1/10。旱稻可育秧在水田或旱地移栽。过去农家旱稻老品种产量很低,人们只把它当“小杂粮”种植,如今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区绝迹。 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北方稻作研究
崔国贤[5](1999)在《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的变异特征及其适应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旱作是近年来在水稻节水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也是节水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发展水稻覆盖旱作,对干旱半干旱及季节性干旱地区发展稻作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和土培试验,比较研究了作物秸杆、地膜等覆盖旱作栽培水稻与传统淹水栽培水稻营养生理变化的差异及其适应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覆盖旱作能获得稳定而较高的产量。1998年在江苏沿海滩涂轻质盐碱地上全生育期不灌溉,进行秸秆和地膜覆盖旱作,杂交稻汕优63产量达7669.5 kg/ha,常规稻台粳1号为6718.5 kg/ha,约为当地常规栽培产量的80-90%。但在中-重质盐碱地上旱作时产量大幅降低,初步认为水溶性盐在0.8ms/cm以上的盐碱地不宜进行水稻旱作。2.水稻旱作后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发生变化。旱作水稻生育期延长7-14d,收获指数、每穗谷重、每穗粒数、结实率、穗长、千粒重、籽粒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而单穴成穗数、单穴最高分蘖数及每公顷有效穗数则因旱作土壤、移栽密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有利于有效穗提高和穗大谷粒数多的品种并从栽培上提高每公顷有效穗是提高旱作水稻产量的关键。3.水稻旱作后发生形态适应性变化。旱作水稻植株高度降低13-21%,根冠比降低6-46%,叶片变短1-24%,叶片变宽12-18%,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降低9-61%,单株总主根数降低1-34%,根系干重降低4-64%,而细根和根毛大量发生,白根数和白根所占比例显着增加。4.水稻旱作后发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旱育秧苗期,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MDA、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叶片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叶绿素a与b及总量、叶片与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均显着增加,叶水势、光合速率显着降低,叶绿素a/b比值变化很小,而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MDA含量、气孔阻力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孕穗抽穗期,旱作水稻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及植株全氮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叶绿素a与b及总量始终较高,且叶绿素a/b的比值降低0.12个单位,光合速率趋于接近,叶室相对湿度显着减少,气孔阻力显着增加。5.旱作水稻内源激素发生明显变化。旱作水稻孕穗期叶片ABA、根系ABA和根系GA显着增加,叶片GA、叶片CTK和根系CTK显着减少,叶片IAA弱有增加,而汕优63根系IAA显着增加,85-15根系IAA显着减少。进入乳熟期,叶片IAA、根系CTK和叶片GA显着增加,叶片ABA和根系ABA均不同程度减少,根系GA、根系IAA、叶片CTK因品种不同而明显不同。
二、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抗旱水稻品种 |
2 推广旱育秧 |
3 采用旱整地方式栽培 |
4 大田地膜覆盖栽培 |
5 大田旱直播全程地膜覆盖栽培 |
(5)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的变异特征及其适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Ⅰ植物对缺水的感知与信息传递 |
Ⅱ水分胁迫下植物氮素营养的生理生化特征 |
Ⅲ水稻的抗旱性及其旱作适应性 |
Ⅳ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指标及其综合评价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室外大田试验 |
2、室内土壤盆栽试验 |
3、分析测定项目与方法 |
4、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产量构成 |
1.1 覆盖旱作水稻生长发育特点 |
1.2 覆盖旱作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的变化特点及适应机制 |
2.1 覆盖旱作水稻的生态环境变化 |
2.2 覆盖旱作水稻外部形态的变化 |
2.3 覆盖旱作水稻根系活力的变化 |
2.4 覆盖旱作水稻水分状况的变化 |
2.5 覆盖旱作水稻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 |
2.6 覆盖旱作水稻膜脂过氧化及膜透性的变化 |
2.7 覆盖旱作水稻光呼吸的变化 |
2.8 覆盖旱作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变化 |
2.9 覆盖旱作水稻氮素营养的变化 |
2.10 覆盖旱作水稻光合作用的变化 |
2.11 覆盖旱作水稻内源激素的变化 |
2.12 覆盖旱作水稻铁素营养的变化 |
2.13 GA 及硅肥对覆盖旱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
讨论 |
1、关于旱作水稻的内源激素及其调控作用 |
2、关于旱作水稻的形态及生理适应机制 |
3、关于水稻旱作的研究展望 |
4、关于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J]. 王绍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4)
- [2]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J]. 王化琪.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Z1)
- [3]抓住西部开发的机遇 搞好农业技术推广[J]. 贾振业,王贵平,孟德,刘晓冬,乔永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02)
- [4]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J]. 王化琪,马敦武. 河北农业科技, 2000(01)
- [5]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的变异特征及其适应机理研究[D]. 崔国贤. 南京农业大学,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