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GPS网坐标变换参数的直接解(论文文献综述)
罗超[1](2020)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理论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整体最小二乘(TLS)能有效解决参数估计中观测向量和模型系数阵同时包含误差的情形。在坐标转换中,顾及模型中两套坐标误差的参数解算是整体最小二乘典型应用之一。本文围绕着坐标转换的模型表示、模型选取、参数估计以及其他等问题,结合整体最小二乘及其拓展理论开展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大地测量问题中模型系数阵包含误差的特性,分别以线性和非线性情形对所采用的EIV模型进行概括总结。系统地推导了六种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TLS)基本解法,并证明这些解法相互等价。分别对约束、混合、参数加权以及Procrtues分析下的WTLS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推导。针对坐标转换模型在形式和种类上的多样性,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维度、不同参数量以及不同旋转表示的统一表达模型,为参数估计提供了便捷。此外还利用多重假设检验和信息准则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讨论坐标转换模型的选取。(2)对于坐标转换的参数估计,除了采用WTLS法、约束WTLS法和Procrtues WTLS法解算之外,还综合这三种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可适用于任意权阵且计算效率高的重心化WTLS法。对于局部区域下转换模型呈现病态的问题,由于在该情形下WTLS正则化法可概括其他的WTLS抗病态法,如岭估计法、截断奇异值法和谱修正迭代法等,因此提出了正则化参数近似估计、利用自适应步长矩阵改进的WTLS正则化法;同时也研究了混合WTLS、重心化WTLS和数值改造法等处理坐标转换病态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坐标值包含粗差的问题,分析了WTLS下模型的残差特性,制定出利用L1估计获取稳健初值、等价权函数临界值自适应可变的抗差WTLS估计方案,由于良好观测量的残差仍然可能受到粗差的影响,所以在该抗差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粗差影响和进行粗差补偿的两种改进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能进一步改善抗差效果和解算精度。对于随机模型为异方差结构的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LS-VCE)原理推导了WTLS的方差分量估计,由于估计的方差分量可能会出现负值,所以推导了基于重新参数化的非负估计;但非负估计的准确性可能受模型结构的影响,故又利用可靠的先验信息对非负估计进行改进,以确保估计的精度和准确性。(3)在坐标转换更新问题中,为能充分利用先验信息同时又避免异常先验成果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在推导的参数加权WTLS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单因子和分类矩阵的两种参数加权WTLS自适应解法;此外数据融合算法与基于可靠先验信息的自适应解具有几乎一致的解算精度,所推导的四种参数解融合算法在多组参数融合中有着较高的计算效率。对于多坐标系的统一转换和多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分别以三套坐标系的统一转换和机器视觉的手眼标定模型为例进行研究和讨论,针对这两类问题分别推导了相应的WTLS解和约束WTLS解。在坐标转换无缝推估模型中,以两套坐标系中顾及所有公共点和非公共点推估模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推估预测值与平差残差值的相互关系,概括出可适用于任意情形的坐标转换推估解。(4)最后结合三个实际测量案例展示了论文中坐标转换的部分解法和应用。其中案例一分析了在坐标框架转换解算中重心化WTLS法与目前其他主流方法的异同;案例二讨论了应用坐标转换抗差估计和无缝推估模型来分别解决高铁控制网起算点兼容性分析和更新问题的可行性;案例三比较了在手眼标定解算中WTLS法与其他方法的异同。
刘基余[2](2020)在《WGS-84坐标的变换基础——GNSS测量成果应用问题之二》文中提出本文论述了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中点位坐标的两种变换途径。
曾安敏[3](2017)在《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涉及基准约束及其影响、组合模型、区域框架的数据处理、速度场模型建立、框架间坐标转换等内容,这些研究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分析了自适应参数估计与内外部精度的关系。随机模型可依据内部精度进行自适应调整,也可依据外部精度或半外部精度进行自适应调整。现有随机模型自适应估计理论都与内部精度、外部精度或半外部精度有关,进而将相应参数估计也分为内部、外部和半外部自适应参数估计,分析了这几类自适应参数估计的特点和主要性质,指出这几类自适应估计的应用前提和存在的问题。2.综合分析了基准定义中的约束方法及其影响。基于框架点平差前后坐标所确定的坐标转换参数为零这一约束条件构造了相似变换基准,推导了大地控制网中平移、旋转和尺度的内约束条件,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从理论上证明了重心基准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基准。从参数估值验后精度最优条件出发,推导了最小约束条件的最优选择公式,分析了最小约束条件下观测噪声、基准噪声、异常误差对框架建立的影响,分析指出:基准噪声虽然不影响“观测网形结构”,但影响框架坐标精度。3.推导了基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双约束的参数最小二乘解及其验后精度估计模型。作为双约束参数解的特例,给出了仅含函数模型约束或仅含随机模型约束的参数解,以及无任何约束的参数解。从理论上讨论了双约束参数解的性质,分析指出:函数模型约束自身的误差将给参数估计带来强制性扭曲(简称“硬性影响”);先验随机模型自身的误差将给参数估计带来随机性影响(简称“软性影响”),随机模型误差影响可以通过随机模型验后估计进行补偿。4.从坐标转换模型和时变框架模型出发,推导了建立长期框架的组合模型。给出了同一技术坐标时间序列的组合模型和不同技术间的组合模型,构建了基于各技术单历元处理结果的分步融合模型和一步整体融合模型,证明了二者的关系:以单历元观测法方程N阵为权矩阵,分步融合模型完全等价于一步整体融合模型。利用IGS第二次重处理的单天解结果,计算了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5年跨度的长期解,在X、Y、Z方向WRMS优于3 mm,与ITRF2014的结果相比,X、Y、Z方向标准差分别为3.45 mm、4.04 mm、2.84 mm,速度标准差分别为1.53 mm/a、1.46 mm/a、1.21 mm/a。5.研究了区域参考框架建立时的基准约束问题,包括基准约束方法、基准点的选择以及基准点坐标框架对结果的影响。采用相似变换基准法,利用基准点在ITRF97、ITRF2008框架下的坐标作为基准定义,经框架间转换后结果仍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在X、Y、Z方向的平均偏差约2 mm、17 mm、6 mm,去除系统性差异后其标准差为1.1 mm、0.8 mm、0.5 mm,但基线长度差异小,最大也不超过1 mm;采用ITRF97坐标作为基准定义,随机约束法和相似变换法的结果之差的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5.6 cm、1.9 cm、5.27 cm,而采用ITRF2008框架坐标时,随机约束法和相似变换法的结果之差的标准差为1.26 cm、0.27 cm、0.15 cm,明显优于ITRF97所计算的结果。6.处理了“陆态网络工程”260个基准站4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和2000个区域站2期重复观测数据。以基准站的周数据作为输入,采用法方程组合得到了长期累积解,在X、Y、Z方向的内部精度分别为0.3 mm、0.5 mm、0.4 mm;获得了2000个区域站2009年、2011年的最小约束解,其点位标精度三个分量均优于2 cm;建立了ITRF2008与长期解间的转换关系,在X、Y、Z方向的平移参数分别为0.03 mm、17.25 mm、4.16 mm,旋转参数分别为0.278 mars、-0.150 mars、0.229 mars。7.利用我国1998-2009年10年数据获得的1070个点实测速度,构建了顾及板块运动的速度场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将拟合推估法与多面函数拟合法相结合构造了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扩大了拟合推估模型的应用范围。信号协方差矩阵经自适应因子调整后,外部精度有一定改善,较拟合推估法,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东方向精度从1.81 mm/a提高到1.76mm/a,北方向从1.78 mm/a提高到1.35 mm/a;采用正双曲面函数作为核函数时(平滑因子取10时),多面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稳定,东方向、北方向的精度为2.51 mm/a、1.77 mm/a;采用正三次曲面函数的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较拟合推估模型,外部检查点的东方向精度从1.81 mm/a提高到1.25 mm/a,北方向从1.78 mm/a提高到0.89 mm/a,但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的结果与核函数的选取有关。8.将相似变换作为坐标变换函数模型的趋势项,把模型变换后的残差看成随机场,针对原框架和目标框架坐标均存在误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顾及框架间误差的坐标转换拟合推估模型。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信号向量与观测向量的先验权比,构建了一种坐标变换的自适应拟合推估算法,并将其应用于1980西安坐标系(XAS80)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坐标转换,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拟合推估的坐标变换结果精度明显优于相似变换结果和拟合推估变换结果,提高了坐标转换精度。9.针对原框架和目标框架坐标均存在误差、非公共点与公共点间存在相关性,以及转换系数矩阵中仅部分元素存在误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同时考虑框架内误差以及转换点间相关性的基准转换严密模型,该模型将公共点和非公共点联合处理,同时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和所有计算点的坐标转换值,推导出了新的严格坐标转换公式,该公式为传统坐标转换公式基础上增加一改正量的形式;进一步,推导了原框架和目标框架坐标的方差不一致情况下的坐标转换模型的自适应解法;最后,利用“陆态网络工程”2000个区域站的实测坐标进行坐标转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严密模型较传统坐标转换模型具有更高的坐标转换精度。
刘春阳[4](2016)在《三维坐标转换的Gauss-Helmert模型及其抗差解法》文中认为三维坐标转换在大地测量、GNSS、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三维激光扫描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大多数的坐标转换问题还依赖于传统的坐标转换模型和方法,转换的精度往往偏低,理论和应用上的局限性也越发明显。针对高精度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维坐标转换的关键在于精确的求解转换参数,而求解的转换参数精度的高低取决于转换模型的精度。传统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主要基于经典的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原理,通过建立Gauss-Markov模型进行转换参数的求解,当旋转角较小时,可采用线性Bursa-Wolf模型进行求解,但当旋转角较大时,线性Bursa-Wolf模型求解的坐标转换参数会严重失真,甚至导致转换失败,这时需要采用非线性Bursa-Wolf模型进行参数的求解。传统的基于LS原理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仅考虑了观测向量的随机误差,而忽略系数矩阵中含有的观测值的随机误差,模型并不十分合理。通过引入变量误差模型(errors-in-variables,EIV)可以有效解决系数矩阵存在的随机误差问题,EIV模型主要是基于整体最小二乘(total least squares,TLS)估计,同时对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随机误差进行处理,若考虑到不等精度观测,则TLS估计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eight total least squares,WTLS)估计。本文首先通过研究TLS估计的基本原理,以直线拟合的简单算例为基础,实现TLS的几种解算方法,在等精度观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基于奇异值分解的TLS直接解法和基于非线性拉格朗日函数的TLS迭代算法进行拟合参数的求解,在不等精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基于非线性拉格朗日函数的WTLS迭代算法和基于Newton-Gauss法的WTLS迭代算法进行拟合参数的求解。最后将TLS和WTLS算法引入到三维坐标转换中,考虑到Gauss-Helmert模型是标准EIV模型的广义表达,本文推导了三维坐标转换的Gauss-Helmert模型,并通过采用Newton-Gauss迭代算法,实现其参数的求解算法。相较于现有研究,新算法在推导的复杂度和待估参数的数目上,有一定的优势,且求解的转换参数精度与现有高精度转换模型一致。在三维坐标转换中,观测值常常会受到粗差污染,本文首先研究了LS和WTLS抗差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抗差解法,虽然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robust weight total least squares,RWTLS)估计可以有效解决三维坐标转换中存在随机误差和粗差的情况,但传统的三维坐标转换的RWTLS算法直接采用残差构造权因子函数不能顾及结构空间抗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Gauss-Helmert模型的三维坐标转换的抗差解法。基于Gauss-Helmert模型建立了三维坐标转换的Bursa-Wolf模型,推导了三维坐标转换Gauss-Helmert模型的残差协因数阵表达式,由此获得标准化残差,基于标准化残差构造权因子函数,同时实现观测空间和结构空间抗差,最后通过Newton-Gauss法,推导其迭代算法。通过算例表明,新算法基于标准化残差构造权因子函数同时实现了观测空间和结构空间的抗差,且随着粗差数目的增多,算法的稳健性仍然较好,较现有研究,新算法在处理含有粗差污染的三维坐标转换问题上更具优势。
何海清[5](2013)在《低空摄影测量航带重构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空、计算机、信息、传感器等技术迅猛发展,低空数字摄影测量以其机动灵活、快速高效、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对地观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低空对地摄影,可获取直观地、全面地、动态地反映地表现状的多源、多尺度、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卫星与传统航空摄影不足,应用优势十分突出。其中,以无人机、飞艇为平台的低空数字摄影测量广泛运用于资源环境调查、城市规划、灾害应急监测等领域。相比传统的航空航天摄影,低空摄影在平台、飞行高度、传感器、摄影姿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平台飞行过程中易受气流等外力影响,使得获取的影像存在覆盖面积小、像幅数多、重叠度不规则、旋偏角大等问题。同时,快速响应是低空摄影测量的一大优势,高自动化、快速处理影像数据十分重要。因此,低空摄影测量给可靠、高效、自动地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已无法满足低空摄影测量的需要。本文旨在提高低空影像数据处理的稳健性、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从影像航带自动重构、低空摄影相机标定、影像匹配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研究了无需人工干预和外部信息支持的航带自动重构方法低空摄影测量航带排列大多通过人工或POS数据来完成,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或普适性不强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无需人工干预和外部信息支持的航带自动重构方法,实现仅依靠影像内部特征重构航带。通过特征聚类分析构建SIFT特征词汇树,利用TF-IDF数值统计方法量化每一影像为一个向量来描述,比对描述向量的相似性,并结合影像匹配、几何图理论等构建影像关联网络,以趋势线追踪和邻近关系生长方式重建航带影像序列,可实现航带自动重构。经几组低空影像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效率也较高,可满足低空影像航带自动快速重构的需要。(2)研究了参考对象全自动检测的低空摄影相机标定方法低空摄影相机大多为非量测数码相机,影像畸变相对较大,且为满足不同环境航测需要,可能需要频繁更换镜头,快速稳健地标定相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利用操作系统函数自动生成的高精度格网作为参考对象,本文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与局部Hough变换的格网全自动检测方法,并结合二维DLT及光束法平差和验后迭代选权解算相机参数来实现相机标定。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较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3)研究了SIFT、ASIFT、相位相关法联合的低空影像匹配策略低空影像由于存在比例尺差异大、旋偏角大、地形起伏相对较大、重复纹理等问题,常规的影像匹配方法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同名点。本文提出了SIFT、 ASIFT、相位相关法联合的低空影像匹配策略。利用SIFT或ASIFT或相位相关法进行粗匹配,然后在左影像提取格网化的Harris亚像素角点,通过核线相关和最小二乘法在右影像搜索同名点来实现影像精确匹配。经多组低空影像试验,验证了本文影像匹配策略可获得数量较多且分布均匀的同名点,能满足低空摄影测量转点的要求。(4)研究了低空影像相对定向与模型连接方法传统航空影像相对定向元素确定的初值难于近似表达低空影像基线和旋偏角值,从而影响相对定向元素结果值的精度及迭代解算效率。本文提出了直接解与连续相对定向结合的两步法,以直接解作为初值代入连续相对定向进行迭代解算的两步过程来实现低空影像相对定向,通过试验验证了两步法提高了相对定向元素精度。同时,由于低空航带立体模型连接过程中存在难于用简单的数学关系式来精确表达的累积误差、航带扭曲等问题,本文通过改变基准影像和多项式非线性改正方法来减小低空影像模型连接中的累积误差,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明显减小航带变形。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利用Visual C++平台开发了低空摄影相机标定与影像畸变差改正系统,以及航带重构、低空影像匹配等程序。同时,通过研究低空影像拼接、正射影像制作、地面三维仿真和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尉伯虎[6](2011)在《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基准转换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地理信息空间基准在测绘及相关产业乃至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障作用。随着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空间基准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因此,不同空间基准之间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针对空间基准转换涉及的基本概念、公式、算法模型等内容,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应用开展详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概述了地理信息空间基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及其周边部分国家空间基准的应用传承情况,讨论了空间基准转换的重要意义,研究了空间基准转换的主要内容,综合评述了地理信息空间基准转换研究的技术现状。为实现工程区内空间基准转换奠定了基础。(二)详细讨论了空间基准转换主要算法。在介绍大地坐标变换基本公式的基础上,研究了空间坐标转换中所涉及的各种模型和算法,包括三参数模型、布尔莎模型、莫洛金斯基模型、武测模型、简化模型;在介绍工程基准及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了常见的GPS高程拟合模型。(三)研究了空间基准转换模型的适用性。详细分析和对比了空间坐标转换的各种模型,探讨了空间坐标转换模型的参数求解方法及其适用性,在讨论常见高程拟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移动曲面法、多面函数法等拟合方法提出了改进算法。(四)在分析测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空间坐标转换模型和算法加以实践。求解了工程区内空间坐标转换的转换参数,结合各种模型的适用性,对各种模型的转换精度做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讨论了转换参数的稳定性以及转换误差的来源。(五)通过测区实验,对文章中涉及的高程拟合模型进行了验证,对比和分析了各种高程拟合模型的拟合精度,详细论述了各种算法的区域适应性,并通过高程拟合的精度评定方法,给出了各种高程拟合模型最后达到的水准等级。
李梦丹,廖祥春[7](2010)在《大地测量学》文中研究表明
孔冷进[8](2009)在《GPS网与地面网之间转换的数学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己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根据GPS定位得到的观测成果通常是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GS-84中的坐标或坐标差,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往往是地面点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坐标,只有通过坐标转换,才能在实际中所采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坐标转换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几种坐标系以及转换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根据测区起算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选择不同的转换数学模型,针对目前三维转换模型尺度因子的单一性与旋转参数的近似化处理,提出了三向尺度因子的新观点,并讨论了旋转参数线性化的前提条件,建立了全新的九参数三维转换模型;根据内外符合精度分析了起算点的选择和转换精度。本文运用Excel电子表格实现了九参数转换模型的参数求解和坐标转换的计算过程,使计算过程方便、快捷,并且也适合非专业测绘人员的使用;本文以一个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曾安敏[9](2008)在《动态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有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的大地测量观测,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观测设计方案、不同的观测仪器、不同的卫星轨道、不同的坐标基准等,可能会导致动态大地测量观测数据间存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以及基准误差。本文引入自适应序贯平差、异常误差补偿法、自适应拟合推估、Voronoi图、最小曲率等理论方法,对动态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中异常误差的影响、异常误差的影响控制、函数模型的建立、随机模型的确定、基准的统一以及速度场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数据处理中。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分析了动态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观测异常误差、参数先验信息异常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分别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两方面提出了异常误差的控制方法。在随机模型方面,引入自适应序贯平差法、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法来控制异常误差的影响;在函数模型方面,提出了异常误差的函数模型补偿法,通过对残差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并判断出异常误差的位置,再引入相应的异常参数,并同主参数一并解算。实际算例表明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两方面都能很好地控制异常误差的影响。2.由于参数间可能存在一些约束条件,为此分析了参数间约束条件对序贯平差结果的影响,详细地推导了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抗差估计以及附加约束条件的自适应序贯平差。推导的公式简单实用,保留了序贯平差公式的递推特点,为定量分析约束条件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提供了严密的估计公式。3.不同种类、不等精度的动态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是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问题。为此,我们讨论了多种数据融合方法,即抗差解融合、方差分量解融合、抗差解的方差分量融合以及顾及参数先验信息的自适应融合等,解决了动态大地测量的数据融合的容错性、观测量间的平衡性以及观测量与参数先验信息间的平衡性等问题。在观测信息的数据融合方面,考虑到观测量含有异常误差的实际情况,把抗差估计、序贯平差和方差分量估计结合起来,推导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的序贯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抵制粗差对结果的影响,克服了严密公式占用内存大、计算繁琐的缺点。4.信号向量先验协方差矩阵与观测向量的协方差矩阵直接影响拟合推估解精度。为此,引入自适应滤波思想,构造了自适应拟合推估解法,并讨论了两种自适应因子的构造方法,即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法和极大似然方差分量估计法。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信号向量先验协方差矩阵与观测向量的协方差矩阵的协调性,平衡了信号与噪声对拟合推估解的贡献,能够明显提高拟合推估解的质量和稳定性。5.大地测量基准的统一问题是大地测量数据融合的前提。本文讨论了常用的基于相似变换的基准统一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自适应拟合推估、Delauney三角形以及最小曲率法在基准统一中的应用,这三种方法都能较好地顾及不同坐标系间局部变形特征。通过西安1980坐标系到中国2000坐标系坐标转换的实际算例表明,这三种方法明显优于相似变换,基于自适应拟合推估解的坐标转换外部精度最高。6.对利用GPS观测数据求解速度问题,讨论了复测GPS网数据处理中的系统误差及其补偿法;讨论了采用基线向量求解速度的直接解法以及利用各历元的测站坐标求解速度的改进解法,最后引入自适应滤波来求解速度,这种方法通过区域背景场提供速度基准,能够合理平衡基线向量与速度先验信息对速度参数的贡献问题。
马少君[10](2008)在《GPS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完善,GPS数据处理方法与理论也获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国外比较成熟的软件有瑞士Bernese大学的Bernese软件、美国MIT的GAMIT/GLOBK软件、德国GFZ的EPOS.P.V3和美国JPL的GIPSY等。国内主要以同济大学刘大杰教授提出的三维平差模型和武汉大学的二维平差模型为代表,并且开发了专用的GPS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包:同济大学的TGPPSW和TGPPSm、武汉大学的GPSAdj和PowerAdj。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原有的传统的控制网情况千差万别,而且许多工程控制网的情况又非常特殊,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GPS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从坐标转换的空间三维线性模型出发,介绍了适用于微小旋转角的几种坐标转换模型及坐标差转换模型,接着介绍了适用于任何角度的两种非线性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GPS控制网无约束平差的原理及其将平差成果向当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并论述了GPS控制网在国家坐标系的约束平差原理,重点介绍了利用E1椭球作为过渡的在地方坐标系中的约束平差原理,这样就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GPS数据处理方法,并最终编写了GPS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最后,论文对软件的使用和内部函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任何旋转角度的GPS控制网平差模型。
二、局部GPS网坐标变换参数的直接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部GPS网坐标变换参数的直接解(论文提纲范文)
(1)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理论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整体最小二乘研究现状 |
1.2.2 坐标转换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整体最小二乘理论与方法 |
2.1 最小二乘和整体最小二乘 |
2.1.1 最小二乘 |
2.1.2 整体最小二乘 |
2.2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2.2.1 适用于大地测量的EIV模型 |
2.2.2 拉格朗日乘数法 |
2.2.3 Gauss-Markov模型法 |
2.2.4 极大似然估计法 |
2.2.5 不同方法的等价性证明 |
2.3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拓展 |
2.3.1 约束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2.3.2 混合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2.3.3 参数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2.3.4 Procrustes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第3章 坐标转换模型的统一表示及选取 |
3.1 坐标转换模型 |
3.1.1 坐标转换模型 |
3.1.2 旋转矩阵的表示 |
3.2 坐标转换模型的统一表示 |
3.2.1 坐标转换无约束模型的统一表示 |
3.2.2 坐标转换约束模型的统一表示 |
3.3 坐标转换模型的选取 |
3.3.1 基于多重假设检验的模型选取 |
3.3.2 基于信息准则的模型选取 |
3.3.3 实验与分析 |
第4章 坐标转换的整体最小二乘估计 |
4.1 坐标转换的整体最小二乘估计 |
4.1.1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迭代法 |
4.1.2 约束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迭代法 |
4.1.3 Procrustes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4.1.4 重心化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
4.1.5 实验与分析 |
4.2 坐标转换的整体最小二乘抗病态估计 |
4.2.1 病态分析及整体最小二乘抗病态估计 |
4.2.2 整体最小二乘正则化法的分析及改进 |
4.2.3 坐标转换的抗病态估计 |
4.2.4 实验与分析 |
4.3 坐标转换的抗差整体最小二乘估计 |
4.3.1 经典抗差理论 |
4.3.2 抗差整体最小二乘估计及改进 |
4.3.3 坐标转换的抗差估计 |
4.3.4 实验与分析 |
4.4 坐标转换的整体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 |
4.4.1 整体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 |
4.4.2 方差分量的非负估计及改进 |
4.4.3 坐标转换的方差分量估计 |
第5章 坐标转换拓展问题的研究 |
5.1 坐标转换的更新与融合 |
5.1.1 参数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自适应解 |
5.1.2 数据融合算法 |
5.1.3 实验与分析 |
5.2 多坐标系的转换模型 |
5.2.1 多坐标系的统一转换 |
5.2.2 多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5.2.3 实验与分析 |
5.3 坐标转换无缝推估模型 |
5.3.1 顾及所有坐标点的推估模型 |
5.3.2 任意情形下的推估模型 |
第6章 坐标转换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6.1 坐标框架转换 |
6.2 高铁控制网起算点的兼容性分析及更新 |
6.3 机器人视觉的手眼标定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A |
附录 B |
(2)WGS-84坐标的变换基础——GNSS测量成果应用问题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 7个坐标变换参数的“查取”途径 |
2 7个坐标变换参数的“自求”方法 |
(3)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球参考框架研究进展 |
1.2.1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进展 |
1.2.2 我国地球参考系及其框架进展 |
1.3 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坐标系的发展 |
1.3.1 GPS卫星导航系统——WGS84 |
1.3.2 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GRTF |
1.3.3 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PZ90 |
1.3.4 COMPASS/BDS卫星导航系统——BDS2000 |
1.3.5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坐标框架的思考 |
1.4 多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数据融合处理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本理论 |
2.1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模型 |
2.1.1 地固坐标系到惯性坐标系 |
2.1.2 GNSS观测模型 |
2.1.3 VLBI观测模型 |
2.1.4 SLR观测模型 |
2.1.5 不同技术比较 |
2.2 数据处理基本理论 |
2.2.1 (抗差)最小二乘估计 |
2.2.2 (自适应)Kalman滤波 |
2.2.3 (抗差)方差分量估计 |
2.2.4 估计理论分析 |
2.3 多空间数据融合处理模式 |
2.3.1 基于观测信息的融合 |
2.3.2 基于法方程的融合 |
2.3.3 基于结果的融合 |
2.3.4 三种融合模式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基准约束及其影响 |
3.1 概述 |
3.2 不同基准约束及比较 |
3.2.1 基本理论 |
3.2.2 常用的基准约束 |
3.2.3 相似变换基准与重心基准的关系 |
3.2.4 未去除先验信息的影响 |
3.3 最小约束条件的最优选择 |
3.3.1 噪声对结果协方差的影响 |
3.3.2 基准点异常误差的影响 |
3.3.3 最小约束的最优选择 |
3.3.4 计算与分析 |
3.4 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双约束基准 |
3.4.1 双约束参数解向量 |
3.4.2 双约束模型理论分析 |
3.4.3 计算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融合模型 |
4.1 概述 |
4.2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数学模型 |
4.2.1 时变框架间坐标转换模型 |
4.2.2 同一技术测站坐标序列的组合 |
4.2.3 不同技术间测站坐标的组合 |
4.2.4 简单分析 |
4.3 多类观测多历元坐标序列的分步融合 |
4.3.1 同类观测多历元数据组合 |
4.3.2 多类观测长期解的数据融合 |
4.3.3 简单分析 |
4.4 不同技术多历元坐标序列的整体融合 |
4.4.1 整体融合模型 |
4.4.2 与分步融合解的关系 |
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处理策略 |
4.5.2 长期解的整体精度分析 |
4.5.3 中国部分IGS站的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国家)参考框架建立的数据处理 |
5.1 概述 |
5.2 区域框架向参考框架靠拢的基准约束 |
5.2.1 区域框架建立中的基准约束方法 |
5.2.2 基准定义的基准点选择 |
5.2.3 基准点框架坐标对结果的影响 |
5.2.4 随机约束法和相似变换法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
5.3 基于法方程叠加的平差模型 |
5.3.1 基本模型 |
5.3.2 计算过程 |
5.3.3 计算与分析 |
5.4 “陆态网络工程”数据处理结果 |
5.4.1 基线处理 |
5.4.2 基准站数据处理 |
5.4.3 区域站数据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球参考框架维持的速度场模型建立 |
6.1 概述 |
6.2 多面函数法确定水平运动速度场 |
6.2.1 多面函数拟合法 |
6.2.2 核函数的选择 |
6.2.3 计算与分析 |
6.3 顾及板块运动的速度场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
6.3.1 板块运动的拟合推估模型 |
6.3.2 顾及板块运动的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
6.3.3 协方差函数拟合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水平运动速度场核函数配置模型 |
6.4.1 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 |
6.4.2 简单讨论 |
6.4.3 计算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顾及框架点坐标误差的框架转换模型 |
7.1 概述 |
7.2 坐标转换的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
7.2.1 考虑框架间误差的坐标转换函数模型 |
7.2.2 自适应拟合推估解 |
7.2.3 算例与分析 |
7.3 坐标转换的联合模型 |
7.3.1 基本理论 |
7.3.2 联合模型解算方法 |
7.3.3 简单分析 |
7.4 方差不一致的自适应求解 |
7.4.1 公式推导 |
7.4.2 自适应因子确定 |
7.5 计算与分析 |
7.5.1 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
7.5.2 计算结果精度分析 |
7.5.3 不同先验方差的影响分析 |
7.5.4 小结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三维坐标转换的Gauss-Helmert模型及其抗差解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全文结构安排 |
2 整体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和方法 |
2.1 最小二乘平差原理 |
2.2 整体最小二乘估计 |
2.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整体最小二乘直接解法 |
2.4 基于非线性拉格朗日函数的整体最小二乘迭代解法 |
2.4.1 等观测精度下的迭代解法 |
2.4.2 不等观测精度下的迭代解法 |
2.5 基于Newton-Gauss法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迭代算法 |
2.6 算例分析 |
2.6.1 算例1 |
2.6.2 算例2 |
2.7 本章小结 |
3 三维坐标转换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 |
3.1 基于最小二乘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 |
3.1.1 三维坐标转换的线性模型 |
3.1.2 三维坐标转换的非线性模型 |
3.2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 |
3.3 三维坐标转换的非线性Gauss-Helmert模型及其解法 |
3.4 算例分析 |
3.4.1 算例1 |
3.4.2 算例2 |
3.4.3 算例3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维坐标转换的Gauss-Helmert模型的抗差解法 |
4.1 抗差估计 |
4.1.1 抗差估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4.1.2 抗差估计的基本原理 |
4.1.3 基于标准化残差和中位数的抗差估计模型 |
4.1.4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抗差解法 |
4.2 基于Gauss-Helmert模型的三维坐标转换的抗差解法 |
4.2.1 基于IGG Ⅲ方案的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 |
4.2.2 检验量的推导 |
4.2.3 算法的迭代过程 |
4.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低空摄影测量航带重构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低空摄影平台及常用相机 |
1.2.2 非量测相机标定研究现状 |
1.2.3 航带重构研究现状 |
1.2.4 影像匹配研究现状 |
1.2.5 低空摄影测量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低空摄影相机标定 |
2.1 成像模型 |
2.1.1 线性模型 |
2.1.2 非线性模型 |
2.2 二维直接线性标定法 |
2.3 格网点全自动检测 |
2.3.1 目标区自动识别 |
2.3.2 格网点定位 |
2.3.3 试验与分析 |
2.4 影像畸变差改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带重构 |
3.1 航带重构常用方法概述 |
3.1.1 手工重构航带 |
3.1.2 POS数据支持下的航带自动重构 |
3.2 航带影像序列关联 |
3.2.1 基于内容的影像检索策略 |
3.2.2 词汇树构建 |
3.2.3 关联约束 |
3.2.4 基于几何图理论的关联网络构建 |
3.3 自动重构航带关联影像序列 |
3.3.1 自由坐标系下影像定位 |
3.3.2 航带影像序列追踪 |
3.4 试验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空影像匹配 |
4.1 传统航空影像匹配 |
4.1.1 基于灰度的匹配 |
4.1.2 基于特征的匹配 |
4.2 SIFT特征匹配 |
4.3 低空影像匹配策略 |
4.3.1 SIFT辅助的匹配 |
4.3.2 ASIFT辅助的匹配 |
4.3.3 相位相关法辅助的匹配 |
4.3.4 联合匹配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 |
5.1 自动转点与串点 |
5.2 相对定向 |
5.2.1 单独像对相对定向 |
5.2.2 连续像对相对定向 |
5.2.3 低空影像相对定向两步法 |
5.3 模型连接 |
5.4 绝对定向 |
5.5 区域网平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航带自动重构的低空摄影测量试验 |
6.1 相机标定程序 |
6.2 影像快速拼接 |
6.3 正射影像制作 |
6.4 地面三维仿真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6)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基准转换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理信息空间基准 |
1.2 空间基准转换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理信息空间基准应用传承 |
2.1 我国的地理信息空间基准 |
2.2 我国周边主要国家的地理信息空间基准 |
2.2.1 美国 |
2.2.2 日本 |
2.2.3 朝鲜半岛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基准转换的理论基础 |
3.1 大地坐标变换基本公式 |
3.1.1 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相互变换 |
3.1.2 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相互变换 |
3.2 空间坐标转换模型 |
3.2.1 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 |
3.2.2 三参数坐标转换模型 |
3.2.3 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 |
3.3 GPS 高程拟合模型 |
3.3.1 高程基准及相互关系 |
3.3.2 高程拟合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基准转换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4.1 空间坐标转换模型对比与分析 |
4.2 转换参数的求解与使用 |
4.2.1 三点法 |
4.2.2 多点法 |
4.2.3 平面坐标转换参数求解 |
4.2.4 转换参数的使用 |
4.3 GPS 高程拟合模型分析及改进 |
4.3.1 GPS 高程拟合模型分析 |
4.3.2 GPS 高程拟合模型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基准转换应用实践 |
5.1 实验区概况 |
5.2 GPS 控制网的建立 |
5.3 空间坐标转换 |
5.3.1 空间坐标转换模型诊断与应用 |
5.3.2 空间坐标转换参数的稳定性分析 |
5.4 高程拟合 |
5.4.1 GPS 高程拟合精度评定方法 |
5.4.2 高程拟合模型诊断与应用 |
5.4.3 GPS 水准精度评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8)GPS网与地面网之间转换的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常见的几种坐标系 |
2.1 地心坐标系 |
2.1.1 定义 |
2.1.2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
2.2 参心坐标系 |
2.2.1 定义 |
2.2.2 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2.3 站心坐标系 |
2.3.1 定义 |
2.3.2 站心坐标系与参心(或地心)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2.4 协议地球坐标系与世界大地坐标系 WGS-84 |
2.5 地方独立坐标系 |
2.5.1 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
2.6 我国的国家坐标系 |
2.6.1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
2.6.2 1980 年西安坐标系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坐标系统的坐标转换模型 |
3.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 |
3.1.1 三参数模型 |
3.1.2 布尔沙一沃尔夫模型 |
3.1.3 莫洛金斯基模型 |
3.1.4 武测模型 |
3.2 坐标转换中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 |
3.2.1 三点法 |
3.2.2 多点法 |
3.3 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转换 |
3.3.1 大地坐标系转换成空间直角坐标系 |
3.3.2 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成大地坐标系 |
3.4 GPS 测量数据向地面坐标系的二维转换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点点位可靠性分析 |
4.1 公共点兼容性对 GPS 网坐标转换成果的精度影响 |
4.2 基准点兼容性检验的基本检验量及其相互关系 |
4.3 公共点兼容性检验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
4.4 算例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模型的选择及应用 |
5.1 无公共点的转换模型 |
5.2 一个或两个公共点的转换模型 |
5.3 三个或四个及四个以上公共点的转换模型 |
5.3.1 坐标轴的旋转 |
5.3.2 坐标轴的平移 |
5.3.3 尺度统一 |
5.4 数学模型运算的 Excel 电子表格设计 |
5.4.1 参数解算的 Excel 电子表格设计 |
5.4.2 坐标转换的 Excel 电子表格设计 |
5.5 转换模型的精度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动态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有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技术发展 |
1.1.1 阶段平差 |
1.1.2 粗差定位与抗差估计 |
1.2 大地测量基准发展情况 |
1.2.1 国际大地测量基准简介 |
1.2.2 我国大地测量基准简介 |
1.2.3 坐标系统统一研究 |
1.3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序贯平差异常误差的影响及其质量控制 |
2.1 异常误差对序贯平差结果的影响 |
2.1.1 参数先验信息异常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
2.1.2 观测数据异常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
2.1.3 参数先验值与观测量同时异常时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
2.2 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原理 |
2.2.1 M-LS 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 |
2.2.2 自适应序贯平差 |
2.2.3 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 |
2.2.4 公式分析 |
2.2.5 算例与分析 |
2.3 异常误差的函数模型平差补偿法 |
2.3.1 异常误差的确定 |
2.3.2 先验信息异常的函数模型补偿 |
2.3.3 观测异常的函数模型补偿 |
2.3.4 异常的函数模型补偿 |
2.3.5 算例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 |
3.1 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 |
3.1.1 公式推导 |
3.1.2 精度估计 |
3.1.3 约束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
3.2 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抗差估计 |
3.2.1 第一种解法——整体解法 |
3.2.2 第二种解法——分步解法 |
3.2.3 等价权的确定 |
3.3 附加约束条件的自适应序贯平差 |
3.3.1 公式推导 |
3.3.2 简单分析 |
3.4 算例与分析 |
3.4.1 模拟水准网数据计算 |
3.4.2 实测重力网数据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类大地测量观测信息的数据融合 |
4.1 方差分量估计 |
4.1.1 Helmert 方差分量估计严密公式 |
4.1.2 Helmert 方差分量估计简化公式 |
4.1.3 Helmert 方差分量抗差估计 |
4.2 (抗差)方差分量估计的序贯算法 |
4.2.1 公式推导 |
4.2.2 计算步骤 |
4.2.3 算例与分析 |
4.3 多类大地观测数据的自适应融合 |
4.3.1 各类观测信息抗差解的融合 |
4.3.2 各类观测信息单独抗差解的方差分量融合 |
4.3.3 顾及参数先验信息的自适应融合 |
4.3.4 简单分析 |
4.3.5 算例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准的统一与维持 |
5.1 概述 |
5.2 基准统一的常用方法 |
5.2.1 相似变换模型 |
5.2.2 相似变换与多项式拟合的组合法 |
5.3 自适应拟合推估及其在坐标变换中的应用 |
5.3.1 拟合推估基本原理 |
5.3.2 自适应拟合推估 |
5.3.3 由方差分量表示的自适应因子 |
5.3.4 算例与分析 |
5.4 基于VORONOI 图的的基准转换与统一 |
5.4.1 Voronoi 图与Delaunay 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
5.4.2 D-三角网的构造 |
5.4.3 基于三角形的坐标转换模型 |
5.4.4 算例与分析 |
5.5 基于最小曲率的基准转换与统一 |
5.5.1 最小曲率基本原理 |
5.5.2 最小曲率格网化差分方程 |
5.5.3 未测点的位移估值计算 |
5.5.4 算例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PS 求解速度场 |
6.1 GPS 网数据处理 |
6.1.1 GPS 系统误差 |
6.1.2 GPS 系统误差的补偿 |
6.1.3 系统误差显着性检验 |
6.1.4 算例与分析 |
6.2 GPS 数据求解速度场 |
6.2.1 最小二乘直接解法 |
6.2.2 方差分量估计的直接解法 |
6.2.3 间接解法 |
6.2.4 算例与分析 |
6.3 KALMAN 滤波求解速度场 |
6.3.1 区域背景场 |
6.3.2 滤波基本原理 |
6.3.3 自适应滤波解原理 |
6.3.4 算例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GPS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GPS数据后处理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GPS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 |
2.1 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 |
2.1.1 WGS-84坐标系 |
2.1.2 北京54坐标系 |
2.1.3 西安80坐标系 |
2.1.4 各种坐标系椭球参数的比较 |
2.1.5 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 |
2.2 参考椭球体 |
2.3 空间三维线性转换模型 |
2.3.1 Bursa-Wolf模型 |
2.3.2 布尔沙坐标差转换模型 |
2.3.3 Molodensky模型 |
2.3.4 范士转换模型 |
2.3.5 算例分析 |
2.3.6 算例分析 |
2.4 空间三维非线性转换模型 |
2.4.1 数学模型 |
2.4.2 算例 |
2.4.3 第二种大旋转角坐标转换数学模型 |
2.4.4 非线性模型同样适用于线性模型 |
第3章 GPS控制网数据预处理 |
3.1 无约束平差及其成果转换 |
3.1.1 无约束平差的数学模型 |
3.1.2 高斯投影转换 |
3.1.3 确定地方椭球 |
3.1.4 转换到地方独立坐标系 |
3.1.5 精度评定 |
3.1.6 算例分析 |
第4章 GPS控制网三维约束平差 |
4.1 已知点兼容性检核 |
4.2 GPS控制网约束平差原理 |
4.2.1 数学模型 |
4.2.2 在国家坐标系中平差 |
4.2.3 算例分析 |
4.2.4 在地方坐标系中平差 |
4.2.5 算例分析 |
第5章 软件设计 |
5.1 软件的总体设计 |
5.2 使用方法 |
5.2.1 WGS-84坐标系下无约束平差 |
5.2.2 无约束平差后投影至地方坐标 |
5.2.3 约束平差 |
5.2.4 大旋转角约束平差 |
5.3 软件的详细介绍 |
5.3.1 数据文件 |
5.3.2 数据预处理 |
5.3.3 约束平差 |
5.3.4 大旋转角的约束平差 |
5.3.5 图形输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局部GPS网坐标变换参数的直接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理论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研究[D]. 罗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WGS-84坐标的变换基础——GNSS测量成果应用问题之二[J]. 刘基余. 数字通信世界, 2020(02)
- [3]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D]. 曾安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06)
- [4]三维坐标转换的Gauss-Helmert模型及其抗差解法[D]. 刘春阳.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5]低空摄影测量航带重构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 何海清. 武汉大学, 2013(07)
- [6]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基准转换研究与实践[D]. 尉伯虎.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7]大地测量学[J]. 李梦丹,廖祥春. 测绘文摘, 2010(04)
- [8]GPS网与地面网之间转换的数学模型[D]. 孔冷进. 江西理工大学, 2009(S2)
- [9]动态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有关问题研究[D]. 曾安敏. 长安大学, 2008(08)
- [10]GPS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 马少君. 同济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