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格雷夫斯病和类风湿关节炎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格雷夫斯病和类风湿关节炎一例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Graves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娟[1](2021)在《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等。虽然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疾病均可导致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ILD),但是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CTD-ILD)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尽相同。因此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无明确的CTD-ILD诊断标准,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CTD-ILD不同表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危险因素,旨在对诊疗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2009年-2020年初次诊断为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2.对结缔组织病依据有无合并间质肺分为合并间质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3.分别比较不同结缔组织疾病合并间质肺和未合并间质肺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4.应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疾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肺组平均年龄大于未合并间质肺组((49)<0.05)。首发症状中,合并间质肺组呼吸系统症状较未合并间质肺组多见((49)<0.05)。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肺胸部CT/HRCT以斑片影多见。实验室检查中,合并间质肺组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较未合并间质肺组水平高((49)<0.05),高密度脂蛋白较未合并间质肺组水平低((49)<0.05)。合并间质肺组核糖体U1RNP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肺组阳性例数较干燥综合征未合并间质肺低((49)<0.05),JO-1抗体阳性例数较未合并间质肺组高((49)<0.05)。老年(年龄≥60岁)(OR=5.541,95%CI:1.409-21.797)、HDL降低(OR=8.192,95%CI:1.065-63.004)者为干燥综合征发生间质肺的危险因素。2.肌炎/皮肌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发病年龄高于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发病年龄((49)<0.05)。在首发症状中,合并间质性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均以皮疹多见((49)<0.05);合并间质肺组呼吸系统症状较未合并间质肺组多见((49)<0.05),肌无力18例(46.7%)、皮疹26例(66.7%)比未合并间质肺组少见((49)<0.05)。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肺胸部HRCT/CT以斑片影(29例40.8%)最多见。实验室检查中,合并间质肺组C-反应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球蛋白、Ig M较未合并间质肺组高((49)<0.05),血清白蛋白较未合并间质肺组水平低((49)<0.05)。自身免疫性抗体中,合并间质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均以52KD蛋白阳性最常见((49)<0.05)。CRP(OR=1.187,95%CI:1.052-1.338)升高为肌炎/皮肌炎发生间质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发病年龄高于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发病年龄((49)<0.05)。在首发症状中,合并间质性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均以关节疼痛多见((49)<0.05);合并间质肺组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咳嗽、咳痰、浮肿、发热较未合并间质肺组多见((49)<0.05),晨僵比未合并间质肺组少见((49)<0.05)。胸部HRCT/CT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肺部改变以斑片影最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肺组白细胞、LDH、肌钙蛋白、PCT、λ轻链、C4、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O、CA125、鳞状上皮SSc均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未合并间质肺组高((49)<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类风湿因子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未合并间质肺组低((49)<0.05)。合并间质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均以52KD蛋白阳性最常见((49)>0.05);合并间质肺组干燥综合征SSA抗体、组蛋白抗体较未合并间质肺组阳性率高((49)<0.05),史密斯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增殖性细胞核抗体较未合并间质肺组阳性率低((49)<0.05)。抗O(OR=1.070,95%CI:1.002-1.142)水平增高、细胞角蛋白19片段(OR=21947.218,95%CI:6.139-78461528.392)水平增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4.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间质性肺组平均年龄高于未合并间质肺组((49)>0.05)。首发症状中,合并间质肺组以关节疼痛多见(P<0.05),未合并间质肺组以皮疹多见((49)<0.05)。合并间质肺组关节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较未合并间质肺组多见((49)<0.05),皮疹、浮肿比未合并间质肺组少见((49)<0.05)。胸部HRCT/CT显示以斑片影(52例92.9%)最多见。实验室检查,合并间质肺组血红蛋白、球蛋白、CEA、HCT、CRP、AFP、CA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2微球蛋白较未合并间质肺组高((49)<0.05),LDL、ALB、HDL、Ig A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合并间质肺组低((49)<0.05)。自身免疫性抗体中,合并间质肺组JO-1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较未合并间质肺组阳性率低((49)<0.05)。高GP、高CRP、低ALB、高CA153、高β2微球蛋白为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5.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发病年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首发症状中,合并间质肺组发热、雷诺现象、关节肿胀、疼痛较未合并间质肺组多见((49)<0.05),皮疹、皮肤硬化比合并间质肺组少见((49)<0.05)。胸部HRCT/CT显示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肺以斑片影、囊状影最多见。合并间质肺组淋巴细胞计数较系统性硬化症未合并间质肺组高((49)<0.05),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较系统性硬化症未合并间质肺组低((49)<0.05)。自身免疫性抗体中,合并间质肺组和未合并间质肺组均以硬皮病70抗体阳性最常见((49)>0.05)。结论:1.不同类型CTD患者,合并间质肺时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有差异。2.同一类型CTD患者,合并间质肺组与未合并间质肺组临床表现、实验室等辅助检查有差异。3.不同CTD患者发生ILD危险因素不同。老年(年龄≥60岁)、HDL降低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高CRP水平为肌炎/皮肌炎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GP、高CRP、低ALB、高CA153、高β2微球蛋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高抗O水平、高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牧亚峰[2](2021)在《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动物模型,研究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及甲状腺炎症损伤的作用。2.以肠道为切入点,探讨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与弗氏佐剂皮下免疫注射联合高碘水喂养制备AIT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自实验第7周开始,各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周,于实验第12周结束后行标本采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结肠组织肠黏膜形态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FT3、FT4、TGAb、TPOAb、TNF-α、IFN-γ、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s Ig A含量变化;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TLR4、My D88、NF-κB p65 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TLR4、My D88、IKKβ、p IKKβ、NF-κB p65蛋白表达以及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表达;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及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1.实验一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炎症损伤的影响1.1 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FT3、FT4、TGAb、TPOAb、TNF-α、IFN-γ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T3、FT4、TGAb、TPOAb、TNF-α、IFN-γ水平下降,说明各药物能够抑制AIT大鼠甲状腺功能,下调甲状腺自身抗体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1.2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滤泡腔萎缩,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组织炎症评分增高。经硒酵母及不同剂量芪箭消瘿方干预后,甲状腺滤泡结构完整性有不同程度恢复,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甲状腺组织炎症评分也逐渐下降。结果表明芪箭消瘿方能够改善AIT大鼠甲状腺组织炎症损伤。2.实验二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2.1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甲状腺组织TLR4 m RNA、My D88 m RNA、NF-κB p65 m 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中、高剂量组甲状腺组织TLR4 m RNA、My D88 m RNA、NF-κB p65 m RNA表达减少,而芪箭消瘿方低剂量组表达虽然减少,但没有统计学差异。2.2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甲状腺组织TLR4、My D88、IKKβ、p IKKβ、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中、高剂量组甲状腺组织TLR4、My D88、IKKβ、p IKKβ、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而芪箭消瘿方低剂量组表达虽然减少,但没有统计学差异。3.实验三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3.1物种多样性结果:模型组Shannon、Simpson、chao、ace指数上升,但统计学差异均不显着,表明AIT大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增加、丰度升高,存在菌群过度生长。与模型组相比,硒酵母组Shannon、Simpson、chao、ace指数增加,而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Shannon、Simpson、Chao、Ace指数下降。对照组和模型组在PC1水平上呈明显分开,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在PC1水平上偏离模型组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各给药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发生显着变化。3.2门水平物种组成:在门水平(Phylum)上,各组大鼠肠道菌群主要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柔膜菌门Tenericutes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主要门类,前3种为优势菌门。模型组大鼠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值(F/B)比例升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下降。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比例及F/B值下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上升。3.3属水平物种组成:在属水平(Genus)上,各组大鼠肠道菌群主要包括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克里斯滕森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等,其中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与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组间变化显着。模型组大鼠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丰度下降。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剂量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呈不同程度回升。而芪箭消瘿方高剂量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呈下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中、高剂量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丰度呈下降趋势,芪箭消瘿方低剂量组成上升趋势,均没有统计学差异。3.4代谢通路预测结果:各组大鼠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大体相似,除未知功能外,其余代谢功能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发生、DNA复制重组和修复、能量生成和转化、无机离子运输和代谢、核苷酸转运和代谢、信号转导机制、辅酶运输和代谢等功能。4.实验四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4.1 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及结肠组织s Ig A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及结肠组织s Ig A水平升高。4.2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部分断裂、不完整,黏膜隐窝形态扭曲,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经硒酵母及不同剂量芪箭消瘿方干预后,AIT大鼠结肠黏膜完整性有所恢复,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4.3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出现部分断裂,连接开放、疏松,桥粒密度下降,微绒毛数量减少,且排列较紊乱。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连续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连接更加紧密,肠上皮微绒毛数量增加,排列较模型组整齐。4.4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1.芪箭消瘿方可能通过调控AIT大鼠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甲状腺滤泡结构的炎症损伤,起到保护甲状腺的作用。2.芪箭消瘿方可能通过调节AIT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结构,改善肠黏膜屏障损伤而起到治疗作用。

余凯慧[3](202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痛经以及不孕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目前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最近有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AID)与该病之间具有临床相关性,而且在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疾病进展及转归上均有一定关联,但是各项研究结果尚不统一。故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探索EMs的潜在病因机制及靶向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并启发临床医师在对两病进行诊治时,进行必要的联动思考和筛查。研究方法:本 meta 分析从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及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期间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研究的病例对照研究,制定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来筛选文献,纳入的原始研究NewOttawaScale(NOS)评分需≥5分,并从中提取有效数据绘制表格,运用RevMan5.3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累计14篇文献被纳入至本研究中,结果显示:(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健康对照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9,95%CI:(1.38,2.86),P<0.0001]。(2)亚洲组与欧洲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OR=1.37,95%CI:(1.02,1.84),P=0.03)和(OR=3.74,95%CI:(1.22,11.47),P=0.02);而其他地区相关性并不明显(P值>0.05)。(3)在不同疾病的分析中,内异症与SLE,SS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相关性疾病(包括AITD及单纯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病例)之间相关性并不显着(P值均>0.05),而在CD,IBD,RA三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以上三种疾病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但基于有限的数据分析表明:(1)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较健康人高。(2)亚组分析表明,亚洲与欧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显着相关性,而其他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相关性。(3)尚不能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具有临床相关性,但与乳糜泻,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具有临床相关性。

李变利[4](2021)在《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常见的包括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DIAIH)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其中DIAIH与DILI、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疾病特征极其类似,这给临床医生鉴别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尽早的明确诊断,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正确的方向,有效阻止疾病进展,改善预后。故本研究旨在分析DIAIH和DILI、AIH除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和病理组织方面存在的差异外,还可能存在的其他临床特征差异,为能早期鉴别诊断DIAIH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方法:1.收集我院(即石河子大学一附院)2014年12月至2020年6月诊断的DIAIH、DILI、AIH患者的初诊临床资料。2.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DIAIH组与DILI组、DIAIH组与AIH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用药史、初次就诊时的主要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ALP、GGT、TBIL、DBIL、IBIL、TBA、G)、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指标(包括WBC、N、L、M、E、B)、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差异性。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DIAIH患者14例,女、男性分别为9例、5例;DILI患者135例,女、男性分别为68例、67例;AIH患者50例,女、男性分别为35例、15例。就性别分布,DIAIH组、AIH组中其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为常见,DILI组中男、女性患者占比各约为50%。DILI组、AIH组分别与DIAI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患者年龄特征分析:患者发病年龄,DIAIH组平均年龄为61.50±15.28岁,高发病年龄段为>55岁,占总构成比的78.6%;DILI组平均年龄为51.96±16.85岁,AIH组平均年龄为57.36±12.92岁,高发病年龄段均为40~55岁,分别占总构成比的44.4%和50.0%,DIAIH组发病年龄较DILI组偏大(P<0.05),较AI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诱发疾病的药物种类分析:本组数据中,诱发DIAIH的药物种类较少,占比最大的是中草药,其次是他汀类降脂药、再次为抗菌药物。诱发DILI的药物种类较多,第一位是中草药,第二位为抗菌药物,第三位则为抗结核药物。4.临床症状分析:在本组数据中,DIAIH组、DILI组、AIH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以疲乏、食欲减退,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腹痛、腹胀,及尿黄最为常见。DILI组患者出现肝外系统表现(皮疹、皮肤瘙痒、双下肢水肿)的频率高于DIAIH组和AIH组,而无症状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以AIH组最为常见。5.血清生化分析:DIAIH组与DILI组相比,前者初次就诊时血清GGT、G、TBA指标升高更明显(均P<0.05);两组的ALT、AST、ALP、TBIL、DBIL、I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IAIH组与AIH组相比,前者血清ALT、AST指标升高更显着,而血清ALP水平则与之相反(均P<0.05);两组的TBIL、DBIL、IBIL、GGT、G、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血清白细胞及分类的分析:DILI组、AIH组分别与DIAIH组相比,血清中WBC、N、L、M、E、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分析:此次研究数据中,DIAIH、DILI、AIH组合并肝外其他系统免疫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7.1%、5.2%、18.0%,DILI组、AIH组分别与DIAI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DIAIH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且也可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2.中草药是诱发DIAIH的最常见药物。3.在初次就诊时,DIAIH患者血清GGT、G、TBA水平升高程度较DILI患者更显着,血清ALT、AST升高较AIH患者更明显,但ALP较低,这或可为DIAIH与DILI、AIH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乔晶[5](2021)在《Graves眼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及硒干预对其远期预后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Graves病(Graves’disease)除了累及甲状腺,还可以损害其他组织或器官,如引起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GO是一种相对罕见但毁容、致残的眼眶疾病。眼外肌和眼眶结缔组织发生免疫性炎症反应是GO的病理学特征,而这种炎症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导致的。根据研究自身抗原、免疫细胞等均能引起该病发生,但我们并不了解其起病的机理。有充分的实验证实外泌体中的miRNA功能失调可以导致多种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GO患者血清外泌体的miRNA的差异性表达,为使用血清外泌体miRNA进行靶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探讨硒干预轻中度Graves眼病的远期预后影响。方法:1.GO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收集Graves眼病患者6人的血清,提取外泌体,进行外泌体鉴定和外泌体miRNA的二代测序,预测靶基因。2.硒干预Graves眼病的远期预后影响分析:纳入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就诊的轻中度Graves眼病患者74人,进行双盲对照试验,予以硒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每天口服硒酵母片(200μg)与等剂量安慰剂,6个月停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停药5年时三个时间点对纳入患者进行评估,检测患者的甲功、TPOAb、TGAb、TRAb,检查眼部症状体征,评估患者眼部炎症活动度,严重程度,并对试验对象进行Graves眼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GO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性表达:1)30个miRNAs在GO患者中表达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过表达miRNAs18个,低表达miRNAs12个。2)GO富集的靶点主要在生物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细胞成分中的“细胞膜”,分子功能中的“蛋白结合”。将差异miRNA靶基因KEGG富集性分析,p值排序前3位的富集通路依次为“p53信号通路”、“HIF1信号传导途径”、“受泛素引导的蛋白降解过程”,“癌症通路”为基因计数最多的通路。3)我们预测的靶基因中有19个低表达基因,10个高表达基因,其中低表达基因CYP19A1、AIFM2和EIF1AY编码参与细胞凋亡或细胞周期下调的蛋白。AIFM2和UTY编码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PRDM1编码参与非淋巴器官T淋巴细胞建立的蛋白,DDX3Y编码在干扰素α和β通路中具有刺激作用的蛋白。ITIH5编码一种参与稳定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过表达基因中PAX9和FGF14,编码有利于细胞生长、增殖的蛋白,PLEKHA2编码一种参与脂质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的蛋白,RNF144B编码一种参与凋亡抑制的蛋白。2.硒干预Graves眼病的远期预后影响分析:1)治疗6个月时,硒治疗组的磨砂感和结膜充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停药5年时两组患者眼部症状改善状况无明显差别。2)治疗6个月时,硒治疗组C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CAS评分则没有较大变化,停药5年时,两组的CAS评分均有较大改善(p<0.05)。3)治疗6个月时,两组的突眼度均无明显改善,停药5年时,两组的眼球突眼程度对比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4)治疗6个月时,停药5年两组的眼睑裂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差异。5)治疗6个月时,硒治疗组视功能评分、社会心理评分、量表总分与治疗对比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三个分值较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停药5年时,两组的三个分值对比治疗前均提升显着(p<0.05)。6)治疗6个月时,硒治疗组TRAb水平相对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TRAb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5年时,两组的TRA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停药5年时两组的TRAb阳性率无显着差异。7)两组停药5年时较治疗前有更高的TPOAb或TGAb阳性率(p<0.05)。8)停药5年时甲功正常患者比甲功异常患者的好转更显着(p<0.05),TRAb阴性患者比TRAb阳性患者的好转更显着(p<0.05)。结论:1.GO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过表达miRNAs18个,低表达miRNAs12个。将差异miRNA靶基因KEGG富集性分析,p值排序前3位的富集通路依次为“p53信号通路”、“HIF1信号传导途径”、“受泛素引导的蛋白降解过程”,“癌症通路”为基因计数最多的通路。我们最终预测的29个靶基因中,CYP19A1、AIFM2、EIF1AY、AIFM2、UTY、PRDM1、DDX3Y、ITIH5、PAX9、FGF14、PLEKHA2、RNF144B可能在Graves眼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硒干预Graves眼病的远期预后影响分析: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硒治疗6个月时显着改善眼病的活动度,眼部症状体征,以及眼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长期随访观察至停药5年时无论是否接受过硒治疗,GO炎症活动度,眼部症状体征,生活质量均明显好转,TRAb水平均显着下调,接受6个月硒干预对Graves眼病远期疗效和预后转归无影响。随访观察中发现甲功正常、TRAb阴性患者的预后改善比例显着高于甲功异常、TRAb阳性患者。

马蓉艳[6](2020)在《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指标特点等,探讨慢性炎症及免疫异常与MDS发病的相关性,阐述MDS免疫功能紊乱对疾病的影响及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首次确诊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完善或既往有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Ds)病史的142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自身免疫异常或ADs,将患者分为三组:(1)合并ADs组(n=33);(2)无相关症状的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n=19,简称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3)无自身免疫异常组(n=90,为对照组)。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清EPO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2016WHO分型、IPSS-R预后分组、转白率及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MDS患者中52例(36.6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其中33例(23.24%)合并明确诊断的ADs,19例(13.38%)仅合并血清免疫检查异常。与无自身免疫异常组相比,合并ADs组:女性、MDS-EB-1亚型、IPSS-R评分为中高危组比例较高,血清EPO水平较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IL-6、TNF-α、IFN-γ、IL-17水平较高(P<0.05);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位发病年龄较大且年龄≥60岁患者占有比例较高,外周血中仅IL-6、IFN-γ水平较高(P<0.05),但在性别、2016 WHO分型构成比、IPSS-R预后分组、转白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三组间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TET2、SF3B1等基因突变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但TET2在合并ADs组中突变频率最高,DNMT3A在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突变频率最高,U2AF1、SF3B1在无自身免疫异常组中突变频率最高。异常染色体核型、突变基因与相关免疫学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合并ADs组、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无自身免疫异常组(分别为34.00个月、37.00个月vs48.00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7、0.208),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ADs是影响MDS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MDS合并自身免疫异常高达36.62%,合并ADs与MDS-EB-1亚型、IPSS-R评分较高危组及预后不良相关,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MDS其炎症和免疫指标变化更为明显,提示慢性炎症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参与了MDS的发生、发展,该研究结果对指导MDS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周子惠[7](2020)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情况,伴发甲功异常的RA患者代谢障碍情况及相关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RA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人。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整理RA患者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免疫学指标及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对RA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及相关抗体进行分析。对甲状腺功能异常RA患者和普通RA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组间比较,观察RA合并甲功异常患者的代谢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药物治疗对代谢异常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共有17例(17%)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高于对照组7例(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促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中甲状腺功能异常RA患者和普通RA患者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者胆固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证明胆固醇水平与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显着相关(OR=2.426,P<0.05)。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发现羟氯喹治疗可降低RA合并甲功异常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胆固醇水平较普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高;羟氯喹治疗可能降低RA合并甲功异常患者的胆固醇水平。

刘亚玲[8](2020)在《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总结归纳伴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D)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加临床对重症肌无力共病的认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对可能伴AD的MG患者及MG患者合并的AD病种进行筛查。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MG的1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MG抗体谱(AChRAb、MuSKAb、TitinAb、LRP4Ab)、胸腺情况(正常、胸腺增生、胸腺瘤)、Osserman分型、甲状腺情况(FT3、FT4、TSH、TRAb、TPOAb、TGAb、甲状腺彩超)、结缔组织因子等。分析重症肌无力抗体谱中不同抗体阳性的MG在发病年龄、性别、胸腺增生发生率、胸腺瘤发生率、临床分型、伴AD等临床特点上的差异;将病例按照伴AD的病种不同分为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TD)的MG患者组、伴其他AD的MG患者组、伴两种AD的MG患者组和单纯MG患者组。观察单纯MG组、伴AD的MG组、伴ATD的MG组、伴其他AD的MG组、伴两种AD的MG组患者的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分布特点,进一步比较单纯MG组患者发病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与单纯MG患者相比,分析伴AD的MG患者、伴ATD的MG患者及伴其他AD的MG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MG抗体阳性率、AChRAb阳性率、胸腺增生、胸腺瘤、临床分型等临床特点上的差异,同时比较伴ATD的MG患者与伴其他AD的MG患者之间的差异;伴两种AD的MG患者、伴一种AD的MG患者与单纯MG患者三组之间在发病年龄、性别、MG抗体阳性率、AChRAb阳性率、胸腺增生、胸腺瘤、临床分型等临床特点上的差异。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的统计描述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D)表示,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Q=0.05;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AChRAb阳性MG相比较,MuSKAb阳性MG患者中女性、全身型、胸腺正常、不伴AD的患者比例较高,但二者在发病年龄、性别、胸腺增生、胸腺瘤发生率及临床分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MG患者及不伴AD的MG患者均存在2个发病年龄高峰,且高峰年龄一致(30-34岁、45-59岁),在高峰年龄段中,MG发病率无性别差异;伴AD的MG患者发病率无明显年龄相关性。3.与单纯MG患者相比较,伴AD的MG患者一般发病年龄小、女性多见、MG抗体阳性率低,以眼肌型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腺增生、胸腺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相比单纯MG患者,伴ATD的MG患者发病年龄小,女性多见、眼肌型多见,胸腺瘤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5.伴其他AD的MG患者较单纯MG患者发病年龄小,女性多见,MG抗体阳性率及胸腺瘤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胸腺增生发生率及临床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伴ATD的MG与伴其他AD的MG相比较,在发病年龄、性别、MG抗体阳性率、胸腺增生发生率、胸腺瘤发生率、临床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单纯MG患者相比,伴一种和两种AD的MG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小,女性多见,眼肌型多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一种AD的MG患者MG抗体阳性率低、胸腺瘤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伴一种AD的MG患者,伴两种AD的MG患者胸腺瘤发生率高,且眼肌型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ChRAb 阳性与MuSKAb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性别、胸腺、临床类型及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2.发病年龄早、女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大,其中,未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能性大;未合并胸腺瘤且重症肌无力抗体阴性的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大。3.伴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的可能性小;伴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如合并胸腺瘤,则需警惕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可能。

卢泽芬[9](2020)在《AITD肾脏组织IP10的表达及盐酸吡格列酮对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不仅造成甲状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表现还涉及甲状腺外的多个组织、器官。肾脏病变是AITD较常见的器官损伤,常引起尿蛋白增加,严重病例会导致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被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性肾病。但由于病变隐匿,AITD患者肾脏损伤的情况常常被忽视,针对AITD患者肾脏损伤的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较少。本课题主要针对AITD肾脏损伤的炎症因子途径进行研究,探讨趋化因子IP10在AITD肾脏的表达情况,及应用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对IP10在AITD小鼠肾脏的表达的作用,以期为AITD肾脏损伤的炎症因子途径以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1.临床病例研究:收集肾内科进行肾脏穿刺的患者的病例,按照是否合并AITD分为AITD组和非AITD组,通过血清学检测对AITD组患者和非AITD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肾功能、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补体C3、补体C4、Ig A、Ig M、Ig G进行比较,观察AITD是否对患者甲状腺功能以及肾脏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观察AITD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患者肾脏穿刺组织染色,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肾脏组织趋化因子IP10及TPO染色情况。2.动物实验研究:应用异种蛋白——猪甲状腺球蛋白溶于完全弗氏佐剂,配置成2mg/m L的溶液,对6周龄C57BL/6小鼠腹部多点皮下注射进行免疫,并于2周、3周、4周、5周、6周时加强免疫。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完全弗氏佐剂于相同部位进行注射。6周后检验造模是否成功。将检验造模成功的AITD小鼠随机分成单纯AITD组(M组)、盐酸吡格列酮干预组(P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N组),每组10只。实施干预方案:P组小鼠每只每日给予0.2ml 2.0mg/ml PIO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N组、M组小鼠每只每日给予0.2ml 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干预4周后处死。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苦味酸法、脲酶法等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浆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肌酐、尿素氮水平,观察各组小鼠血清学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IP10、TNF-α的表达,探索盐酸吡格列酮对小鼠肾脏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1.与非AITD组患者相比,AITD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量显着较高(P<0.05),其他肾脏功能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与非AITD组患者相比,AITD组患者的血清补体C4水平较低(P<0.05),血清Ig A、Ig M、Ig G显着升高(P<0.05);3.与非AITD组患者相比,AITD组患者肾脏穿刺组织中TPO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显着较高(P<0.05);4.与非AITD组患者相比,AITD组患者肾脏穿刺组织中IP1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显着较高(P<0.05);5.对小鼠肾脏IP10、TNF-α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蛋白表达检测发现,与N组相比,M组和P组IP10、TNF-α表达显着较高(P<0.05),且P组显着低于M组,P<0.05。结论:1.TPO在AITD患者肾脏穿刺组织染色阳性,为肾脏组织遭受免疫复合物激发的免疫攻击提供了条件。2.趋化因子IP10在AITD组患者肾脏穿刺组织中染色阳性率较非AITD组显着增加,表明AITD患者肾脏组织炎症反应加剧。3.盐酸吡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趋化因子IP10及炎症因子TNF-α在AITD小鼠肾脏的表达。

黄丹[10](2020)在《OX40/OX40L共刺激信号调控Tfh细胞功能参与Graves’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Tfh细胞和OX40/OX40L分子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的比例、OX40在各种不同T细胞(包括效应T细胞、Treg细胞和Tfh细胞)上的表达及其配体OX40L在抗原提呈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甲状腺腺瘤患者、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55-CD127+CXCR5+PD1+Tfh细胞比例,同时分析Tfh细胞上OX40的表达情况以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上OX40L的表达情况。另外,还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效应T细胞和Treg细胞上OX40分子的表达。[结果](1)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Tfh比例显着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Graves’病患者外周CD4+T细胞内的IL-21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甲状腺腺瘤患者(p<0.001);Tfh细胞中IL-21表达趋势与此一致,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Graves’病患者外周Tfh细胞表面OX40分子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COS+Tfh细胞上OX40表达水平显着高于ICOS-Tfh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Graves’病患者外周效应CD4+T细胞中OX40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p<0.05),且Treg细胞中OX40表达趋势与此一致(p<0.05)。(5)Graves’病患者外周APCs上OX40L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raves’病患者外周Tfh细胞比例上调,且IL-21分泌增多,提示异常增加的Tfh细胞可能参与了 Graves’病的发生发展。(2)Graves’病患者外周OX40+Tfh细胞比例上调,且OX40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fh细胞上,提示该疾病中OX40分子可能与Tfh细胞的异常活化密切相关。(3)Graves’病患者外周效应CD4+T细胞和Treg细胞上OX40分子表达上调,Treg细胞上OX40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向效应T细胞分化,从而放大效应T细胞的功能,这可能加速了Graves’病的发生。(4)Graves’病患者外周APCs上OX40L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可见APCs表面表达的OX40L可能与效应CD4+T细胞、Tfh细胞和Treg细胞上表达的OX40相互作用,从而传递OX40信号促进Treg细胞向效应T细胞分化,影响效应T细胞和Tfh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并进而促进Graves’病的免疫病理进程。第二部分OX40+Tfh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目的]研究OX40分子在感染扁桃体Tfh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比较OX40-Tfh细胞和OX40+Tfh细胞中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明确OX40+Tfh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本部分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OX40分子在不同分化阶段Tfh细胞中的表达差异,进而采用磁珠分选和流式分选获得OX40-Tfh细胞和OX40+Tfh细胞,通过基因转录组测序研究OX40-Tfh细胞和OX40+Tfh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并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OX40-Tfh细胞和OX40+Tfh细胞中相关分子和转录因子在蛋白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CXCR5high Tfh细胞中OX40分子表达显着高于CXCR5low Tfh细胞和CXCR5-非Tfh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与OX40-Tfh细胞相比,OX40+Tfh细胞中多种Tfh细胞相关分子及促进Tfh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包括 CXCR5、CXCL13、PDCD1、IL-21、BATF、CD200、BTLA、TNFRSF18、ASCL2、IRF4、STAT1、TRAF4等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而抑制Tfh细胞分化、功能以及向GC迁移的基因转录水平则下调,包括CCR7、ID2、KLF2、PIK3IP1、GPR183;此外,OX40+Tfh细胞中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参与DNA复制所必需的蛋白以及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包括CDK4、CDK6、MCM家族基因、CDC45、E2F家族基因等也上调表达,而多种抑制细胞周期的基因以及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包括CDC14A、CDKN1B、GADD45A、SMAD3、BCL2L11、ATM等则下调表达。(3)与OX40-Tfh细胞相比,在蛋白水平上OX40+Tfh细胞中高表达Bc16、IL-21、CXCR4、Ki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OX40L在感染扁桃体组织B细胞和CD11c+HLADR+髓系APCs上表达水平较高。[结论](1)OX40分子主要表达于成熟的GC Tfh细胞上,而在Tfh前体细胞和非Tfh细胞上表达较低。(2)OX40+Tfh细胞中多种Tfh细胞相关分子及促进Tfh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的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而抑制Tfh细胞分化、功能以及向GC迁移的基因转录水平下调,提示OX40信号能够有助于Tfh细胞的分化和GC定位;OX40+Tfh细胞中还有多种促进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的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而多种抑制细胞周期的基因以及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转录水平则下调,提示OX40信号可能有助于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3)蛋白水平上,OX40+Tfh细胞中表达更高水平的Bc16、IL-21、CXCR4、Ki67,进一步证明该细胞是一群增殖和迁移能力较强的分化成熟的Tfh细胞。(4)OX40L在感染扁桃体APCs中高表达,提示OX40L可以与Tfh细胞上的OX40结合从而通过OX40信号影响Tfh细胞。第三部分OX40/OX40L信号对Tfh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OX40信号对不同分化阶段Tfh细胞的影响,探讨OX40信号促进Tfh细胞辅助B细胞分化和分泌抗体的作用以及信号传递途径。[方法]本部分首先通过sOX40L蛋白激发CD4+T细胞,经qPCR实验检测Tfh细胞相关分子表达情况,进而通过流式分选CXCR5high和CXCR5low两群Tfh细胞,同样通过sOX40L激发,研究OX40/OX40L信号对Tfh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B细胞分别与OX40-Tfh和OX40+Tfh细胞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共育,研究OX40/OX40L信号对Tfh细胞功能的影响;最后用流式细胞术研究OX40/OX40L调控Tfh细胞所涉及的信号通路。[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加入sOX40L蛋白后CD4+T细胞中Bcl6、CXCR5、PD-1和IL-2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Blimp-1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2)加入sOX40L蛋白后,CXCR5high和CXCR5low这两群Tfh细胞中CD4+CXCR5highPD-1high的GC Tfh细胞比例都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论是CXCR5high组还是CXCR5low CD4+CXCR5lowPD-1low的Tfh前体细胞比例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加入sOX40L蛋白后,与对照组相比,CXCR5high Tfh细胞中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1),而在CXCR5low Tfh细胞中无明显差异。(4)OX40-Tfh细胞与B细胞共育时,加入sOX40L蛋白后,CD19+CD27+CD38+浆细胞比例升高(p<0.001);OX40+Tfh细胞与B细胞共育时,加入sOX40L蛋白后浆细胞比例同样升高(p<0.01),且高于OX40-Tfh细胞与B细胞共育组(p<0.0001),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IgG,结果与此一致。加入阻断型Anti-OX40L单抗,浆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1)。(5)加入sOX40L蛋白后,Tfh细胞中pPI3K和pAkt比例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OX40/OX40L信号能够上调Bcl6、CXCR5、PD-1和IL-21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Blimp mRNA表达水平,提示OX40/OX40L信号可以促进CD4+T细胞向Tfh细胞分化。(2)OX40/OX40L信号可能有助于促进Tfh前体细胞向GC Tfh细胞分化,并维持GC Tfh细胞的比例,但不能维持Tfh前体细胞的比例。(3)OX40/OX40L信号主要抑制GC Tfh细胞凋亡,对Tfh前体细胞的凋亡没有明显抑制作用。(4)OX40信号激发的Tfh细胞能够显着促进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并分泌IgG抗体,而OX40信号阻断实验进一步证明了 OX40L逆向信号在Tfh对B细胞辅助中的重要作用,即OX40/OX40L信号能够增强Tfh细胞辅助B细胞的功能。(5)OX40/OX40L对Tfh细胞的影响部分依赖于PI3K/Akt信号通路。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Graves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Graves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CTD-ILD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
        1.2.2 CTD-ILD临床表现
        1.2.3 CTD-ILD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CTD-ILD一般情况
    3.2 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肺组与未合并间质肺组组间比较
    3.3 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肺组与未合并间质肺组组间比较
    3.4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肺组与未合并间质肺组组间比较
    3.5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间质肺组与未合并间质肺组组间比较
    3.6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肺组与未合并间质肺组组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
    4.2 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
    4.3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
    4.4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间质性肺炎
    4.5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性肺炎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芪箭消瘿方研究基础
    1 芪箭消瘿方的历史源流
        参考文献
    2 芪箭消瘿方的组方分析
        参考文献
    3 芪箭消瘿方的各药研究
        参考文献
    4 芪箭消瘿方的药效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炎症损伤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6.参考文献
    实验二 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6.参考文献
    实验三 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6.参考文献
    实验四 芪箭消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6.参考文献
结语
    1.结论
    2.创新点
    3.不足之处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三 中药配方颗粒检验报告单
    附录四 甲状腺冰冻切片组织评分标准
致谢

(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述
    1.2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检索策略
    2.2 文献筛选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质量评价
    2.4 数据提取
    2.5 统计学分析
        2.5.1 效应指标选择及统计学意义
        2.5.2 异质性检验
        2.5.3 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检索结果和及纳入流程
    3.2 纳入文献的特点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合并统计分析
        3.3.2 单种疾病的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讨论
    4.2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2.2 分组分析
    3.统计学方法
    4.技术路线
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1.1 DILI组、AIH 组分别与DIAIH 组性别比较
        1.2 DILI组、AIH 组分别与DIAIH 组年龄及分层比较
    2.DIAIH 组、DILI组、AIH 组用药情况
    3.DIAIH 组、DILI组、AIH 组临床症状情况
    4.生化指标
        4.1 DIAIH组与DILI组生化指标比较
        4.2 DIAIH 组与AIH 组生化指标比较
    5.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指标
        5.1 DIAIH组与DILI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指标比较
        5.2 DIAIH 组与AIH 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指标比较
    6.DIAIH 组、DILI组、AIH 组并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性肝损伤、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Graves眼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及硒干预对其远期预后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Graves眼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纳入排除标准
        2.2 主要的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2.3 数据分析程序
        2.3 实验方法
        2.3.1 标本收集和处理
        2.3.2 外泌体提取
        2.3.3 外泌体的鉴定
        2.3.4 外泌体的miRNA测序
    3 结果
        3.1 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特征
        3.2 外泌体透射电镜成像
        3.3 GO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差异miRNA表达
        3.4 miRNA靶基因预测和富集性分析
        3.4.1 差异miRNA的靶基因预测
        3.4.2 差异miRNA-靶基因的网络关系
    4 讨论
第二部分:硒干预对Graves眼病远期预后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Graves眼病活动度、严重度评估
        2.2.1 Graves眼病炎症活动度评估
        2.2.2 Graves眼病严重度评估
        2.3 生活质量评分
        2.4 实验仪器、试剂、药物
        2.4.1 实验试剂
        2.4.2 实验仪器
        2.4.3 实验药物
        2.5 实验室检测标准
        2.6 伦理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和特征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症状、体征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突眼度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睑裂比较
        3.6 两组患者GO-QOL治疗前后视功能评分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O-QOL社会心理功能评分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O-QOL量表总分比较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RAb水平比较
        3.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或 TGAb阳性率比较
        3.11 硒治疗对GO预后的影响
        3.12 甲功水平、TRAb、吸烟情况、I~(131)治疗情况对GO预后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外泌体及其mi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自我简介

(6)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随访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与MDS相关的自身免疫异常的特征
    3.2 性别和年龄分层比较
    3.3 MDS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比较
    3.4 初诊时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
        3.4.1 血清EPO水平
        3.4.2 T淋巴细胞亚群
        3.4.3 细胞因子水平
        3.4.4 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和预后分组
        3.4.5 基因突变
    3.5 转白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3.5.1 三组MDS患者转白率比较
        3.5.2 三组MD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
        3.5.3 MDS患者中影响生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合并ADs的 M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4.2 合并ADs的 MDS患者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分析
    4.3 合并ADs的 MDS患者预后分析
    4.4 合并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的MDS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4.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
附录 C 临床综述
    参考文献

(8)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与分组
        2.2.2 检测方法
        2.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不同MG抗体相关的MG临床特点
        3.1.2 伴不同AD的MG患者的发病率
        3.1.3 伴不同AD的MG发病年龄的分布特点
    3.2 伴不同AD的MG患者与单纯MG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3.2.1 伴AD的MG患者与单纯MG患者组临床特点比较
        3.2.2 伴ATD的MG患者与单纯MG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3.2.3 伴其他AD的MG患者与单纯MG患者组临床特点比较
        3.2.4 伴ATD的MG患者与伴其他AD的MG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3.2.5 伴两种AD的MG患者、伴一种AD的MG患者与单纯MG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4 讨论
    4.1 MG患者临床特点
        4.1.1 MG一般临床特点
        4.1.2 不同MG抗体相关的MG特点
        4.1.3 伴不同AD的MG患者的发病率
        4.1.4 伴不同AD的MG发病年龄的分布特点
    4.2 伴不同AD的MG与单纯MG的临床特点比较
        4.2.1 伴AD的MG和单纯MG的临床特点比较
        4.2.2 伴ATD的MG和单纯MG的临床特点比较
        4.2.3 伴其他AD的MG与单纯MG的临床特点比较
        4.2.4 伴ATD的MG患者与伴其他AD的MG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4.2.5 伴两种AD的MG患者、伴一种AD的MG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4.3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AITD肾脏组织IP10的表达及盐酸吡格列酮对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IP10在AITD肾脏穿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研究方法
        1.1.4 检测方法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肾脏活检患者中AITD的患病率
        1.2.2 AITD组患者与非AITD组患者性别分布特点
        1.2.3 AITD组患者与非AITD组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1.2.4 AITD组与非AITD组血清免疫指标的比较
        1.2.5 AITD组与非AITD组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
        1.2.6 AITD组与非AITD组甲状腺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1.2.7 AITD组与非AITD组生化指标的比较
        1.2.8 AITD组与非AITD患者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类型比较
        1.2.9 AITD组与非AITD组患者肾脏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比较
    1.3 讨论
        1.3.1 AITD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3.2 AITD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1.3.3 AITD对肾脏的影响
    1.4 小结
二、PIO 对 AITD 小鼠肾脏组织 IP10 及 TNF-α作用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猪甲状腺球蛋白注射诱导AITD小鼠模型
        2.2.2 AITD模型组(M组)和对照组(N组)小鼠血清TSH和甲状腺相关抗体TGAb比较
        2.2.3 两组小鼠甲状腺组织切片HE染色
        2.2.4 三组小鼠T3、T4、TSH、TGAb、TPOAb、肌酐、尿素比较
        2.2.5 各组小鼠肾脏TNF-α、IP10 免疫组化染色
        2.2.6 各组小鼠肾脏TNF-a、IP10 Western blot结果
    2.3 讨论
        2.3.1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2.3.2 IP10在AITD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2.3.3 盐酸吡格列酮对肾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沧州市人民医院患者肾脏穿刺知情告知书
综述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多器官损害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OX40/OX40L共刺激信号调控Tfh细胞功能参与Graves’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1. Tfh细胞的分化
    2. OX40/OX40L信号参与T细胞分化
    3. OX40/OX40L信号参与调控Tfh细胞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Tfh细胞和OX40/OX40L分子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OX40~+Tfh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OX40/OX40L信号对Tfh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综述 调控Tfh细胞的信号通路及其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获得的基金资助
致谢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Graves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型分析[D]. 李凤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D]. 牧亚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D]. 余凯慧. 南昌大学, 2021(01)
  • [4]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D]. 李变利.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Graves眼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及硒干预对其远期预后影响的前瞻队列研究[D]. 乔晶.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D]. 马蓉艳. 兰州大学, 2020(04)
  • [7]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D]. 周子惠.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8]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D]. 刘亚玲. 郑州大学, 2020(02)
  • [9]AITD肾脏组织IP10的表达及盐酸吡格列酮对其作用的研究[D]. 卢泽芬.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OX40/OX40L共刺激信号调控Tfh细胞功能参与Graves’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 黄丹.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格雷夫斯病和类风湿关节炎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