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云[1](2020)在《箭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及网状进化》文中提出由杂交和基因渐渗导致的网状进化是促进竹类植物分化和多样化的重要驱动力。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mend.Yi)隶属于北美箭竹族的刚竹属分支,该属竹种在高山及亚高山林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己有研究表明以营养器官形态性状为主要依据所构建的箭竹属并不是一个单系类群,部分研究结果支持将大部分的箭竹属竹种和玉山竹属(Yushaania Kengf.)竹种合并为广义箭竹属,但由于取样和所用分子标记不同,关于两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同时,箭竹属内各分支与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在叶绿体树和核基因树中存在冲突,属间或种间是否存在杂交或基因渐渗也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在广泛取样的基础上,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多个核基因序列重建箭竹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确定箭竹属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主要分支的形态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属间或种间的杂交模式,从而探讨竹类植物在属间或种间水平上存在网状进化的可能。本研究利用46个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包括21个箭竹属竹种、6个玉山竹属竹种和10个近缘属的17个竹种,加上同科不同亚科的玉米(Zea mays L.)和水稻(Oryza stativa L.)作为外类群。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箭竹属及其近缘属可以划分为8个主要分支,其中原归置于箭竹属的打母牛(Faargesia damuniu Yiet J.Y.Shi)与筱竹属(Thamnocaalamus MunroMunro)的筱竹(Thamnocalamus spathiflorus(Trinius)Munro)构成筱竹属分支(Thamnocalamus clade),圆芽箭竹(Fargesiasemiorbiculata Yi)、颈鞘箭竹(Fargesia collaris Yi)和吉隆箭竹(Fargesia gyirongensis Yi)构成镰序竹属+喜马拉雅筱竹属分支(Drepanostachyum+Himalayacalamus),这表明主要依据营养器官形态性状所界定的箭竹属并不是单系类群,其余6个分支为箭竹属具佛焰苞分支(Fargesia spathe clade)、刚竹属分支(Phyllostachys clade)、悬竹属分支(Ampelocalamus clade)、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玉山竹分支(Yushania niitakayamensis clade)和西藏箭竹分支(Fargesiamacclureana clade),其中刚竹属分支、巴山木竹和悬竹属分支是嵌套在广义箭竹属中,并依次与箭竹属具佛焰苞分支构成姐妹类群,所取样的玉山竹属竹种则嵌套在玉山竹分支中,该分支与西藏箭竹分支为并系。结合各分支的花序结构,本研究认为应该将玉山竹属竹种和大部分箭竹属竹种合并为广义箭竹属,广义箭竹属竹种共享圆锥或总状花序顶生于花枝顶端,花序基部包被有一系列不同程度扩大的叶鞘这一性状。为进一步研究箭竹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及不同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是否存在冲突,本研究对130个竹种包括箭竹属71个竹种72个个体、玉山竹属39个竹种、箭竹属的6个近缘属的18个竹种和簕竹超族的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 Munro)利用 nrITS 序列和 3 个核基因(gpa1、pabp1和rpb2)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基于nrITS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分为7个主要的分支,但大部分箭竹属和玉山竹属竹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未解决。温带木本竹类的3个核基因分别可得到A型和B型同源基因序列表明其四倍体起源,联合3个核基因A型同源基因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巴山木竹属竹种嵌套在广义箭竹属中,并可划分为两大组,其中箭竹属具佛焰苞分支、高山巴山木竹分支(Alpine Bashania Olade)和扭马(Fargesia yajiangensis Yi)构成组A-I,剩余广义箭竹属竹种可划分为玉山竹分支、短锥玉山竹分支(Yushania brevipaniculata clade)、裸箨海竹分支(Yushania qiaojiaensisf.nuda clade)和西藏箭竹分支,并与巴山木竹分支竹种构成组A-Ⅱ,其中高山巴山木竹分支与箭竹属具佛焰苞分支构成最近姐妹类群,而联合3个B型同源基因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各分支的系统发育关系模糊。不完全谱系分选、杂交/基因渐渗、叶绿体捕获、快速辐射分化可能是导致本研究中叶绿体树和核基因树拓扑结构不一致的原因。本研究推测箭竹属具佛焰苞分支可能为杂交起源类群。PhyloNetwork结果表明广义箭竹属内各分支间存在基因渐渗。根据核基因A型和B型同源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序列可推测广义箭竹属中存在多个杂交种。本研究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杂交,从现有的种间杂交到各分支水平的杂交或基因渐渗。辐射分化和网状进化在广义箭竹属竹种的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广义箭竹属及其近缘属的界定困难,以及杂交在竹类植物属间或属内演化中的重要性。
赵长云[2](2019)在《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文中指出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课题。回交法能快速地向轮回亲本中导入控制其它优良性状的基因,是聚合优良基因、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11和K62为轮回亲本,分别用3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通过不同回交次数育成的36个回交改良系,以及用3个骨干系为测验种按3×38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的11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改良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遗传变异、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比较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的改良效应,明确回交改良系的育种应用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性状变异分析显示,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K11和K62的改良效果均存在差异。供体A2、A3、B1和B2对降低株高、穗位高和减少叶片数的改良效果显着,但A2和B3具有增加雄穗分支数的效应;供体A1、A2和A3能有效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少秃尖长,从而提高单株产量,虽然B1、B2和B3能显着增加穗长,但同时增加了秃尖长,因而对单株产量的改良效果不大。针对上述性状而言,回交1-5次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育种实践上回交1-2次即可。2.分子标记研究表明,40对SSR引物在2个轮回亲本和36个回交改良系中共检测到81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025个,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片段,平均2.475个。轮回亲本与其改良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随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以遗传相似系数0.86为阈值,采用类平均法(UPGMA)将测验种和改良系划分为8大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供体A1、A2和A3改良系与K11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6.0、9.3和10.2个,而B1、B2和B3改良系与K62间分别为7.3、5.3和1.7个;回交0-5次改良系与2个相应轮回亲本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20.7-1.3个和13.3-0个,平均差异位点数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回交4次以上绝大多数改良系与轮回亲本间差异位点数为0-2个,可判定为相同或相似系。因此,实际育种中应根据改良目标灵活确定回交次数。3.配合力联合方差分析结果,单株产量等13个所有考察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株高等6个性状SCA达到显着水平;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GCA和9个性状SCA与地点间互作达极显着水平,说明这些性状配合力受环境影响大。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不同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应差异较大,在2个试点中,供体A3、B1和B3改良系产量GCA正向显着高于轮回亲本的个(次)数分别为8、12和5,表明这3个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果显着。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改良系平均产量GCA效应值与轮回亲本趋于一致,而回交0-5次改良系正向显着个(次)数分别为6、7、6、5、6和6,说明不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GCA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实际育种中回交1-2次即可。4.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在铁岭和荥阳试点,改良系组合比相应轮回亲本组合(分类对照)增产的组合数分别有68和54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9.6%和47.4%,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19%-27.70%和0.08%-22.43%。其中,供体A3和B1的改良效果最好,其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均高达20个(次),其次为A2和B3;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8和17个(次),改良效果好。2试点改良系组合比郑单958(统一对照)增产组合数分别为65和8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7.0%和7.0%,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83%-16.53%和0.57%-10.09%。其中,供体A3、B1和B3在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分别为10、23和16个(次),对产量杂种优势改良效果好;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4和11个(次),与分类对照优势改良效果趋势一致。K324×B1-0在铁岭和荥阳点比郑单958分别增产17.59%和10.09%,K128×B3-1等11个组合在铁岭点比郑单958增产10%以上,达显着水平,推荐进入高一级试验。5.综合分析表明,与相应轮回亲本比较,改良系A3-1、B1-1、B1-2和B3-1的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均达4个以上,产量显着增加或相当,株高和穗位高显着降低,其单株产量GCA效应值显着提高,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A2-3和B2-2株高和穗位高GCA负效应值显着降低,可作为矮化育种潜力亲本;B1-0百粒重和粒深GCA正效应值显着提高,是改良籽粒性状的优良材料。
陈启文[3](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刘树新,张建国[4](2015)在《浅析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主要措施》文中认为玉米杂交制种的最终目的是向市场提供足够数量优质的杂交种子,以保证玉米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文从杂交制种的种植密度、去雄、辅助授粉等关键环节探讨了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主要措施。
李梦寒,胡单,谢传晓[5](2015)在《西藏粒用型饲料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影响单株籽粒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西藏玉米的引种、育种及其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粒用型饲料玉米的15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多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依据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百粒重>单株穗数>穗行数>行粒数;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发展是玉米高产的基础;西藏高产型粒用饲料玉米的外部形态应具备株高中等、茎秆粗壮、穗多、穗大、穗重、籽粒饱满等特征。
白玛卓玛,吕铁柱,侯奕瑾,刘翠花,果珍,陈普云,拉巴次旦[6](2013)在《西藏自然条件下玉米种子耐贮藏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联系前后两季作物的桥梁。在西藏林芝地区自然条件下,玉米种子保存5年后,中糯1号、中糯2号、陕白糯11号、陕彩糯301、黑育1号、陕甜糯1号、本育9号七个品种的平均发芽率。中糯2号和陕甜糯1号的发芽势最高,说明这两个品种耐贮藏,播种后出苗相对整齐一致。陕甜糯1号的发芽率、发芽势均高。在西藏常温下自然保存玉米种子,种子寿命比内地低海拔地区延长1~2年。
杨虎[7](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刘翠花,于平,张澈,朗色,张红锋,郭健斌[8](2009)在《西藏“本育9号”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采用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父母本行比为2∶4,父本分两期播种,"本育9号"(7884-7(♀)×M017(♂))玉米杂交制种在西藏林芝地区取得成功,制种产量为3375kg/hm2,同时还可生产父本3960kg/hm2。这不仅解决了西藏玉米制种难的问题,而且为建立玉米杂交选育科研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打下了基础;可为生产上就近提供玉米杂交种,对提高西藏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全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刘翠花,王庆祥,田晓梅,大次卓嘎,张格杰[9](2002)在《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结果表明 :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玉米杂交种四单 19在西藏林芝和拉萨均可种植 ,其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较高 ;在西藏林芝首次进行四单 19(吉 4 4 4×Mo17)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试验 ,初步取得了成功 ,在 933m2 土地上生产出 95 2kg杂交种和 74 2kg父本自交系
刘翠花,王庆祥,胡书银,张格杰,刘依兰,胡单,田晓梅[10](2001)在《西藏高原玉米杂交制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箭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及网状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现状 |
1.2 箭竹属的研究进展 |
1.2.1 箭竹属的建立及分类历史 |
1.2.2 箭竹属属下分类系统 |
1.2.3 箭竹属及其近缘属 |
1.3 应用于竹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的分子标记 |
1.3.1 叶绿体基因组在竹类植物中的应用 |
1.3.2 核基因在竹类植物中的应用 |
1.4 系统发育关系冲突的原因 |
1.5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 |
2.1.1 取样 |
2.1.2 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和注释 |
2.1.3 数据分区分析 |
2.1.4 系统发育分析 |
2.1.5 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的检测 |
2.1.6 不完全谱系分选和杂交检测 |
2.1.7 性状的祖先状态重建 |
2.1.8 分化时间的估算 |
2.2 基于多个核基因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2.2.1 取样 |
2.2.2 总DNA提取 |
2.2.3 核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 |
2.2.4 核基因克隆 |
2.2.5 核基因序列处理 |
2.2.6 系统发育分析 |
2.2.7 物种树的构建 |
2.2.8 物种网络分析 |
2.2.9 基于核基因联合序列的性状祖先状态重建 |
2.2.10 基于nrITS序列的分化时间估算 |
2.3 广义箭竹属竹种形态数据的筛选和测量 |
2.4 生态位模拟 |
2.4.1 广义箭竹属分布数据采集 |
2.4.2 气候变量的获得和筛选 |
2.4.3 生物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4.4 最大熵模型构建 |
2.4.5 模型精确度的检测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二十八个叶绿体基因组序列 |
3.2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1 序列矩阵信息 |
3.2.2 系统发育关系 |
3.2.3 拓扑结构检测 |
3.2.4 杂交和不完全谱系分选检测 |
3.3 nrITS序列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
3.4 核基因序列 |
3.4.1 核基因rpb2序列特征 |
3.4.2 核基因gpa1序列特征 |
3.4.3 核基因pabp1序列特征 |
3.5 基于核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1 基于核基因rpb2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2 基于核基因gpa1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3 基于核基因pabp1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4 基于核基因联合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5 杂交和不完全谱系分选的推测 |
3.6 广义箭竹属中关键性状的演化 |
3.6.1 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
3.6.2 形态性状的PCA分析 |
3.6.3 形态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6.4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广义箭竹属性状的祖先状态重建 |
3.6.5 基于核基因的广义箭竹属性状的祖先状态重建 |
3.7 广义箭竹属的分化时间推断 |
3.7.1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分化时间估算 |
3.7.2 基于nrITS序列的分化时间估算 |
3.8 广义箭竹属的生态位模拟 |
第4章 讨论 |
4.1 箭竹属单系性 |
4.2 广义箭竹属与近缘属系统发育关系 |
4.3 广义箭竹属及其近缘属的网状关系 |
4.3.1 系统发育网络 |
4.3.2 广义箭竹属内杂交种 |
4.4 杂交和快速辐射分化 |
4.5 广义箭竹属属下系统发育 |
4.6 广义箭竹属形态性状的演化式样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1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意义 |
1.1.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
1.1.3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
1.2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
1.2.1 筛选、改良地方种质资源 |
1.2.2 人工合成群体改良 |
1.2.3 物理、化学诱变改良 |
1.2.4 回交改良 |
1.3 玉米种质回交改良研究与应用 |
1.3.1 自交系改良 |
1.3.2 创建近等基因系 |
1.3.3 创制雄性不育系 |
1.3.4 外来种质利用 |
1.4 种质资源的评价 |
1.4.1 表型性状评价 |
1.4.2 分子标记评价 |
1.4.3 配合力评价 |
1.4.4 杂种优势评价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性状及方法 |
2.2.3 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3.1 主要性状差异比较 |
2.3.2 SSR数据分析 |
2.3.3 配合力分析 |
2.3.4 杂种优势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改良系主要性状表现 |
3.1.1 主要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3.1.2 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 |
3.1.2.1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3.1.2.2 供体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2.3 回交次数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3 主要产量性状改良效果 |
3.1.3.1 主要产量性状比较 |
3.1.3.2 供体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3.3 回交次数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
3.2 改良系SSR标记遗传变异 |
3.2.1 SSR标记扩增结果 |
3.2.2 轮回亲本与改良系间遗传相似系数 |
3.2.3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2.4 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分析 |
3.3 改良系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1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方差分析 |
3.3.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3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3.1 改良系主要性状GCA效应 |
3.3.3.2 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
3.3.3.3 回交次数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
3.3.4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4.1 单株产量SCA相对效应值 |
3.3.4.2 供体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
3.3.4.3 回交次数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
3.4 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
3.4.1 分类对照优势分析 |
3.4.1.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 |
3.4.1.2 供体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
3.4.1.3 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
3.4.2 统一对照优势分析 |
3.4.2.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 |
3.4.2.2 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农艺经济性状的改良效应 |
4.2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配合力的影响 |
4.3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4.4 回交改良系的应用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历 |
(4)浅析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主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适宜的生产基地 |
2 提高亲本种子的纯度 |
3 合理密植 |
4 覆膜栽培 |
4.1 覆膜栽培技术对土壤的改良 |
4.1.1 增温 |
4.1.2 保墒 |
4.1.3 增肥 |
4.1.4 改善土壤性状 |
4.2 覆膜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
5 科学去雄 |
6 辅助授粉 |
6.1 摇株授粉 |
6.2 采粉授粉 |
7 结论 |
(5)西藏粒用型饲料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地概况 |
1.2试验材料 |
1.3试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供试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2供试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
2.3供试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间的通径分析 |
2.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3结论与讨论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西藏“本育9号”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试验地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4.1 播前准备与肥料施用。 |
1.4.2 间苗、定苗、去杂。 |
1.4.3 中耕除草与培土。 |
1.4.4 及时对母本去雄。 |
1.4.5 收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本育9号”制种技术的改进 |
2.2 “本育9号”玉米杂交制种取得成功 |
2.3 玉米杂交种“本育9号”适合西藏林芝种植 |
3 小结 |
(9)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试验地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 选地及隔离。 |
(2)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3) 调节父、母本播种期。 |
(4) 播种方式。 |
1.4 田间管理 |
(1) 施足底肥和种肥。 |
(2) 间苗、定苗和去杂。 |
(3) 中耕除草与培土。 |
(4) 及时对母本去雄。 |
(5) 分收分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父母本杂交制种结果 |
(1) 生育期。 |
(2) 经济性状。 |
(3) 产量水平。 |
2.2 玉米杂交种四单19在西藏林芝、拉萨的试验结果 |
3 小 结 |
(10)西藏高原玉米杂交制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试验地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4.1 肥料施用 |
1.4.2 间苗、定苗、去杂 |
1.4.3 中耕除草与培土 |
1.4.4 及时对母本去雄 |
1.4.5 收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农249制种取得初步成功 |
2.2 制种产量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
2.3 玉米杂交种东农249适合西藏种植 |
3 小结 |
四、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箭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及网状进化[D]. 周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2]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D]. 赵长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4]浅析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主要措施[J]. 刘树新,张建国. 新疆农业科技, 2015(05)
- [5]西藏粒用型饲料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研究[J]. 李梦寒,胡单,谢传晓.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8)
- [6]西藏自然条件下玉米种子耐贮藏特性研究[J]. 白玛卓玛,吕铁柱,侯奕瑾,刘翠花,果珍,陈普云,拉巴次旦. 西藏科技, 2013(03)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西藏“本育9号”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研究[J]. 刘翠花,于平,张澈,朗色,张红锋,郭健斌. 西藏科技, 2009(03)
- [9]西藏玉米杂交种的繁育技术研究[J]. 刘翠花,王庆祥,田晓梅,大次卓嘎,张格杰. 玉米科学, 2002(S1)
- [10]西藏高原玉米杂交制种研究[J]. 刘翠花,王庆祥,胡书银,张格杰,刘依兰,胡单,田晓梅. 作物杂志,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