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EEE 802.16a的OFDMA物理层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唐秋璇[1](2020)在《IEEE 802.11ax中基于业务QoS优先级的上行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由于具有吞吐量高、成本低、布网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地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随着无线通信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共享一个AP,这导致用户的接入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如今,传统的IEEE 802.11标准中的单信道接入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密集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所以最新的IEEE802.11ax标准成为了人们研究和讨论的重点。IEEE 802.11ax标准由于在物理层引入了OFDMA技术,将整个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使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子信道上传输数据,这样不仅增加了用户接入信道的概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但是,目前很多基于IEEE802.11ax的多址接入协议仅仅考虑了吞吐量的增加,并没有考虑不同优先级业务对Qo S的需求,所以研究出一种面向Qo S的IEEE 802.11ax多址接入协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Qo S优先级的上行多址接入协议,该协议用来解决不同优先级业务对Qo S的需求。在信道竞争阶段,通过全信道侦听的方法保证了OFDMA机制下多个子信道的同步性,同时在STA发送的RTS帧中新增了一个Type字段来区分不同优先级的业务用户。在数据传输阶段,针对低优先级业务用户提出了拒绝接收的概率,将用户被拒绝接收的概率与该用户MAC层的重传次数联系在一起。如果该用户的重传次数越多,则说明此时信道竞争越激烈,那么就应该提高低优先级业务用户被拒绝接收的概率来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用户的Qo S。本文新增了一个R-ACK帧来表明低优先级业务用户是否被拒绝接收,如果AP向STA发送了R-ACK帧,则表明该用户发送的数据被拒绝接收。随后,本文通过改进的二维马尔可夫模型对所提出的多址接入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饱和条件下吞吐量和平均时延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多址接入协议可以使高优先级业务用户占用更多的信道资源,在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用户吞吐量的同时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用户的平均时延以及其数据包被丢弃的概率。
郑远[2](2020)在《下一代WLAN基于OFDMA的高吞吐量信道接入策略》文中提出即将于2020年发布的IEEE 802.11ax标准,首次引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机制,以应对密集网络环境下的信道竞争,提升频谱使用效率和网络吞吐率。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能够有效拓展多用户并行传输功能,提升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效率,支持数量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接入到互联网,应对复杂多样的网络环境。然而,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WLAN面临着在密集网络环境下同时执行数据传输的用户数量多、信道资源紧缺、信道冲突发生概率高的问题,由此带来网络整体信道利用率低下、数据传输延迟较长、网络吞吐率低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IEEE 802.11ax标准的信道接入协议和信道资源分配方案进行研究,旨在提高WLAN的吞吐量并满足数据传输过程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指标。本文主要的工作和创新之处如下:提出了基于OFDMA的重传次数感知信道访问(RNACA)方案。IEEE802.11ax标准提供的上行链路基于OFDMA的随机接入(Uplink OFDMA-based Random Access,UORA)机制支持多个用户同时在不同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中传输上行数据。借助UORA协议,接入点(Access Point,AP)使用触发帧为关联的移动工作站(Station,STA)动态宣布可供STA争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单元(Random Access RU,RA-RU),关联的STA采用退避机制竞争RU,随后在竞争获得的RU上并发传输数据。UORA机制的不足之处在于:在RU数量足以供STA使用的情况下,一旦STA传输失败,就将其OFDMA竞争窗口大小加倍,带来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时延,影响了信道利用效率以及网络吞吐率。本文所提出的RNACA方案可以克服上述UORA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在RNACA方案中,定义了考虑当前传输次数、最大重传次数、资源单元数量和关联STA数量的概率,在STA使用信道发生冲突需要重传数据时,STA通过使用这个概率来决定是否扩大其竞争窗口大小,从而达到有效使用信道并且提高整个网络吞吐率的目的。利用概率论对RNACA方案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得到STA在发送数据包时一次传输尝试中成功传输的概率、数据包时延以及网络吞吐率。由此形成一个以吞吐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数据包最大重传次数为优化变量的最优化问题。通过解这个最优化问题,得出最大重传次数的最优值,并将之用于RNACA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 802.11ax标准所提出的UORA方案相比,本文的RNACA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数据包传递延迟。提出基于OFDMA的上行链路信道保留资源分配(UCR)方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性较高的业务对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Qo S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在密集网络环境下用户的Qo S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本文提出的UCR方案致力于满足视频流量站对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有低时延、高吞吐量、低丢包率等Qo S指标。UCR方案根据数据传输的需求,将STA分为高优先级的视频流量站点和较低优先级的非视频流量站点,为视频流量站点保留信道资源,使其得以长时间连续传输数据,提高了高优先级STA的信道接入成功率和吞吐量,减少了其数据包发送时延。UCR方案扩展了传统的RTS(Request to Send)/CTS(Clear to Send)四次握手机制,并对RTS、CTS、ACK(确认)帧进行扩展,定义了Qo SRTS、Qo S-CTS、Qo S-ACK帧结构,使其适用于UCR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UCR方案能够提高视频流量站的吞吐量,降低其时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最新一代WLAN,以提高其吞吐量。
曾英杰[3](2019)在《面向大规模AGV调度的802.11ax无线控制网络仿真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控制网络在互联网领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无线控制网络具有自组织、部署简捷和可密集分布等特点,几乎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其中智能物流仓储作为无线控制网络的一个典型应用,在近年来一直受到持续关注。传统的物流仓储单方面靠人工来运作是远远不够的。仓库内的货位划分不清晰、堆放不整齐错放乱放等等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以及货物损坏和人员安全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额外成本。智能的无人仓库储运系统就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本文通过对智能物流仓储场景下的无线控制网络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提取,面向时延、网络容量等网络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并设计了网络的整体解决方案。在PHY层,本文主要根据IEEE 802.11ax的OFDMA特性建立了带宽分割模型,并通过分析网络中节点数据的传输过程,构建了一个端到端时延模型和面向时延优化的用户资源调度的优化模型;利用该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的用户资源调度算法和在MU-MIMO下的高效的用户分组算法。为了处理用户密集程度过高给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实现并评估了IEEE 802.11ax标准中的网络扩容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对基础服务集颜色比特的识别和基于网络分配向量以及动态调整灵敏度阈值与发射功率来忽略来自覆盖基础服务集的节点的流量,进而达到减少数据冲突和干扰、增加网络容量的目的。此外,由于本文所使用的NS-3网络仿真平台并不完全支持IEEE 802.11ax的PHY层和MAC层的某些特性,所以本文的另一项工作是对该网络仿真平台进行相关功能模块的适配和扩展。实验证明,基于递归的用户资源调度算法与传统Besteffort、贪婪算法相比,性能分别高出25%和33%;应用上述网络扩容技术的802.11ax网络与默认配置下的802.11ac网络相比,在提升了吞吐量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由于密集用户带来的数据冲突和干扰,使得网络中所有BSS的吞吐量更加均衡。
闻浩海[4](2019)在《下一代无线局域网QoS增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移动业务呈现出类型多、流量大的特点,WLAN设备的部署密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WLAN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WLAN在密集接入场景中存在着碰撞概率大、协议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下一代WLAN着重提升密集接入场景下的频谱效率和用户体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技术作为一种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技术,能将链路资源更合理分配至各种业务,从而尽可能满足不同业务对网络性能的需求,因此研究适用于下一代WLAN的高效QoS保障技术拥有重要意义。下一代WLAN使用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上行随机接入(UL OFDMA-based Random Access,UORA)机制进行随机接入,但UORA机制对业务类型不进行区分,因此无法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QoS保障,且UORA机制存在着无法高效利用资源单元(Resouce Unit,RU)的问题,从而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为了能在下一代WLAN的场景中提供高效QoS保障机制,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首先,本文对传统WLAN的接入及QoS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针对下一代WLAN的密集接入场景,本文提出了基于估计STA数量的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通过将RU划分为四种接入类型(Access Categorie,AC)专用的RU,再对每种AC的接入站点(Station,STA)数量进行估计,并利用每种AC的传输概率对待接入的STA数量进行估计,进而精确调整每种AC的RU数量和传输概率,使RU尽可能分配至高优先级的AC并使每种AC的RU利用率处于最优值附近,从而为各种业务提供高效的QoS保障;为此,本文对RU的利用率与接入的STA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导出RU利用率最高时对应的最优接入STA数量;若能在待接入STA数量较多时将实际接入的STA数量限制在此最优值,则可使RU利用率维持在最高点附近,而这需要获取实际待接入的STA数量的信息。下一代WLAN的上行随机接入结果中RU的使用情况提供了和接入STA数量有关的丰富信息,故本文对系统的接入概率模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各种接入结果所对应的概率函数;随后本文利用此概率函数通过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接入的STA数量进行估计,并通过仿真对估计性能进行了评估;本文对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在各种情况下RU的平均利用率、平均丢包率和每个数据包的平均发送次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分析,再将仿真得出的结果和理论推导得出的性能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本文在开放无线研究平台(Wireless Open Access Research Platform,WARP)的软硬件架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原型平台。本文对WARP的High MAC软件部分进行大幅度改造,向High MAC中增加四个AC的待发送数据队列,并对其以太网中断处理函数进行改造,实现了High MAC按AC对业务进行分类管理。随后本文设计了在High MAC中使用虚拟RU模拟OFDMA上行接入流程,并使用虚拟RU实现了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对原型平台的性能进行验证。
吴鸣晴[5](2019)在《下一代WLAN中基于OFDMA的MAC协议》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WLAN的MAC层和物理层采用IEEE 802.11ax标准,这个标准计划于今年发布,并首次引入上行链路正交频分多址的物理层技术,实现WLAN上行多用户并行传输。基于IEEE 802.11ax标准中涉及的新技术设计新的MAC协议,包括接入协调方案、资源单元分配方案等,对提高下一代WLAN频谱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下一代密集WLAN的接入协调方案中资源单元利用率低、资源单元分配不合理以致网络吞吐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公平混合接入协调方案和最大化吞吐率的资源单元分配方案,并搭建了相应的仿真环境进行仿真和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包括:1.针对下一代WLAN协调接入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公平发送混合式接入协调方案。通过对接入协调方案进行建模分析,推导出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机会公平因子,并提出了公平因子优化问题,并通过优化问题的求解,得到最大化公平因子的资源单元分配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本文所提出的混合式接入协调方案进行性能评估和分析,并与现有轮询方案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在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上行链路传输中,相较于现有轮询方案,能获得更加公平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机会。2.针对下一代WLAN资源单元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高吞吐率资源单元分配方案。首先,在考虑资源单元分布和信道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吞吐率模型,推导得出了网络吞吐率,并提出了最大化网络吞吐率的优化问题。其次,通过求解该优化问题,得到相应的高吞吐率资源单元分配方案,并给出该方案的流程和步骤。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本方案进行了性能评估与分析,并与现有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资源单元分配方案以及802.11ac的不考虑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传统方案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在满足资源单元分布和信道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最优的WLAN吞吐率,与现有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资源单元分配方案以及802.11ac的不考虑正交频分多址技术的传统方案相比在吞吐率性能上具有优势。
邓莹莹[6](2018)在《IEEE 802.11ax MAC协议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局域网的迅速普及,为了应对无线网络设备密集、无线接入频繁、无线业务种类繁多的网络环境,IEEE协议组织于2013年3月启动了对下一代WLAN标准修正案IEEE 802.11ax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和网络吞吐率,IEEE802.11ax将在物理层引入OFDMA、全双工、高阶调制等技术,同时MAC层协议规范也需进行相应的改进以适配物理层技术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对IEEE 802.11ax标准化研究现状的跟进,完成相应MAC协议的创新优化设计。基于高密集场景下的多用户接入问题,本文对IEEE 802.11ax OFDMA上行接入机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一种基于传输需求反馈的上行调度机制以提高系统在密集场景下频谱利用率。在物理层自干扰消除实现的基础上,本文对WLAN全双工传输MAC协议进行了设计,提出机会式全双工与调度式全双工两种传输方法,基于地址识别可以应用于全双工站点与半双工站点并存的场景,在兼容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了WLAN全双工传输。另外,针对低端频谱饱和化问题与高频段通信存在的限制因素,本文提出一种2.4/5GHz+60GHz协作的高低频协作传输机制,基于IEEE 802.11ax与IEEE 802.11ad两项标准,对高低频协作传输MAC协议进行了设计,在有效利用高频资源的同时,通过低频辅助保证其传输距离和可靠性,有效的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吞吐量。本文对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ax MAC协议的优化设计,均是以兼容现有标准为前提,以实现更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吞吐量为目标,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对推进新标准的制定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虎[7](2016)在《下一代WLAN中面向QoS/QoE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种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和各类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用户对随时随地高速接入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以其方便部署、费用低、速率快等优势,已成为用户无线接入的重要方式。目前,下一代WLAN的标准——IEEE 802.11ax已经进入关键技术研究和提案讨论阶段,并预计于2019年正式发布。在密集用户场景中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支持,是IEEE 802.11ax的关键技术目标之一。在WLAN中,各类业务根据其数据流向可以分为上行(从用户到接入点)业务和下行(从接入点到用户)业务。上行业务在进行数据传输前需要进行网络接入,因此接入效率对其QoS具有严重影响。下行业务由AP负责调度和管理,同时,视频业务在下行业务中占据重要的比例,除了QoS支持外,用户更期望在观看视频业务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QoE保障。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下一代WLAN中面向上行业务QoS和下行业务QoE的多址接入技术,其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提出了面向上行业务QoS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协议。针对OFDMA机制中上行视频业务传输时延无法被可靠保障的问题,通过冗余接入机制提高视频业务用户的接入成功率,通过优先级资源分配算法和帧聚合机制保障视频业务数据分组的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当接入子信道数为4时,视频帧的最大传输时延可以被保障在小于视频帧产生周期(0.033s)的范围。2、提出了面向上行业务QoS的信道绑定多址接入协议。针对IEEE 802.11ac中基于信道绑定的多址接入协议接入效率低且未考虑QoS保障的问题,使用主/从信道多子信道接入机制提高密集用户场景中用户的接入效率,通过基于QoS需求的资源分配算法实现对上行视频业务QoS的保障。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保障上行视频业务QoS性能方面远优于IEEE 802.11ac中基于信道绑定的多址接入协议。3、提出了面向下行业务QoE的两级资源分配算法。针对WLAN中上下行资源共享和视频业务变码率导致播放缓冲区动态变化的问题,基于HTTP视频流业务播放流畅度分析模型,AP根据视频业务用户反馈的缓冲区状态计算视频业务用户对下载速率的需求,通过调整最小竞争窗的方式进行第一级(在上行业务和下行业务之间)资源分配,通过基于令牌的优先级调度算法进行第二级(在下行视频业务用户之间)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两级资源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播放过程中的播放停顿事件,并同时保障视频业务用户间的公平性。4、提出了面向下行业务QoE的接纳控制和资源分配算法,针对同一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中用户数过多时,用户资源需求超过网络最大吞吐量导致视频业务QoE无法被保障的问题,将视频业务用户的播放流畅度期望与背景业务用户的吞吐量期望进行统一化处理,通过接纳控制定理对新用户的入网请求进行决策,并根据网络中用户数的变化进行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同时支持对下行视频业务用户播放流畅度期望以及上下行背景业务用户吞吐量期望的保障。
王宁[8](2013)在《基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仿真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是构成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无线移动宽带领域。802.16e作为其支持移动宽带的无线接入空中标准,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同时它的物理层主要技术OFDMA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因此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IEEE802.16e的OFDMA系统进行研究和仿真。1、介绍了IEEE802.16标准的制定过程及发展现状,阐述了OFDM和OFDMA的原理,并且对IEEE802.16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2、给出了OFDMA系统上下行链路收发机的系统模型,并介绍了基于IEEE802.16e标准的OFDMA物理层规范,包括符号结构,物理层的TDD帧结构说明,以及上下行链路的子信道分配方式。3、用C++语言对OFDMA系统的上下行链路收发端进行了仿真。详细的阐述了发送端基带帧的形成过程中每个模块的原理和接收端恢复发送数据过程中每个基本模块的原理,并对各模块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最后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仿真分析。4、对OFDMA系统下行链路的定时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进行研究。在分析了定时偏差、载波频偏和采样钟频偏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前导序列的三段伪周期性和共轭对称性两种定时同步算法,并提出了基于CP的小数倍频偏估计和基于导频的整数倍频偏估计算法。最后根据系统的特点,给出了适用于下行OFDMA系统的同步流程,并对其仿真分析。5、对OFDMA上行链路的初始测距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了解上行链路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初始测距过程,主要包括初始测距码的产生和测距码在时域与频域的搜索算法,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张俊博[9](2012)在《基于IEEE 802.16e OFDMA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EEE 802.16e是无线城域网(WMAN)的一个标准,为宽带接入技术的一种。作为IEEE 802.16e标准的主流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在WIMAX系统的物理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OFDMA技术,它是支持移动性的IEEE 802.16e标准的基础,因此对OFDMA技术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IEEE 802.16e标准为基础,介绍了IEEE 802.16e协议体系和基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从基本术语、数据映射、帧结构和子载波分配等方面描述了OFDMA物理层规范;介绍了在IEEE 802.16e协议下,信道编码的详细过程,包括随机化、编码、交织、调制等,重点描述了卷积码(CC)、卷积Turbo码(CT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等信道编码技术以及基于维特比算法的CC译码、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的CTC译码和基于BP算法的LDPC译码;接着介绍了无线衰落信道的传播特性,基于导频的最小平方差(LS)、线性最小均方差(LMMSE)、低阶线性最小均方差(LR-LMMSE)等OFDMA信道估计技术;然后介绍了为了降低峰值功率提高系统性能所采用的限幅加窗、压扩变换、选择性映射和部分传输序列等减小峰值功率的技术;最后以前面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了本文的物理层仿真平台,给出了物理层仿真参数,通过理论和仿真结合的方法,对物理层OFDMA技术在性能和复杂性方面进行了讨论。本文讨论的结果可以作为应用研究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丹[10](2010)在《时变信道环境下基于IEEE802.16e协议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IEEE 802.16协议是IEEE 802工作组制定的宽带无线通信标准,目的在于解决城域网中用户站点和核心网间“最后一英里”的高速宽带无线接入问题。IEEE 802.16e是IEEE 802.16d的移动性增强版,它在2~6GHz的特许频段内支持终端移动性,提供了一种可为用户在快速移动条件下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服务的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OFDM/OFDMA因其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成为包括IEEE802.16e移动通信网络在内的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核心技术。随着载频及终端移动速度的提高,移动信道在一个OFDM符号间隔内拟平稳的假设不再成立。当信道在一个码元间隔内变化时,信道时变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将破坏子载波正交性,由此造成的子载波间干扰(ICI)将严重影响系统性能。传统的OFDM时变信道估计技术在时域进行,可对一个码元间隔内的信道的时变特性进行精确估计,获得信道频域矩阵,保证在均衡时较好的去除信道时变造成的ICI。但上述研究成果均基于理想的假设条件:信道为整数倍采样信道、导频分布满足采样定理要求的理想导频模式,利用理想的导频恢复的信道时域响应无能量泄露。在实际的OFDM/OFDMA系统中,无线信道一般为非整数倍采样信道,并且系统导频通常无法满足所要求的理想模式,造成现有算法的性能严重受限。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IEEE802.16e协议为基础,分别对实际的OFDM及OFDMA系统下的时变信道估计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现有OFDM时变信道估计算法的局限性,结合实际的IEEE802.16e OFDM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线性模型的OFDM频域线性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利用线性模型拟合信道频域传输函数在一个符号内的线性时变,进而估计得到信道频域矩阵,能够保证在均衡时去除信道线性时变造成的ICI。所提频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在频域处理,不受信道时域响应能量泄露的影响,适用于实际的OFDM系统。(2)针对终端移动速度增加、信道在一个符号内时变加剧,影响信道估计的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时变信道估计中利用差分编码方法消除导频子载波上来自相邻数据子载波ICI干扰的方法,以有效降低导频子载波上的ICI污染的功率水平,保证时变信道估计算法的估计精度。(3)在一个IEEE802.16e OFDM实际系统中,随着车速的增大,信道在一个符号间隔内呈现非线性时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扩展模型的OFDM频域非线性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利用基扩展模型拟合信道在一个符号内的非线性时变。根据信道的非线性时变程度及所需的导频开销,分别提出了利用相邻符号内导频辅助估计及利用当前符号内导频辅助估计的方法,并给出各自的适用范围。(4)本文进一步结合IEEE802.16e OFDMA协议,针对实际的OFDMA系统中用户只能利用其占用的时频单元块内的导频完成信道估计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在实际的非整数倍采样信道下,信道在一个符号内呈现线性及非线性时变时,适用于实际OFDMA系统的频域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填补了目前现有OFDMA信道估计算法无法跟踪信道在各符号内时变的技术空白,可对信道在每个符号内的线性及非线性时变进行精确拟合,保证在均衡时较好的去除信道时变造成的ICI,可为系统支持120km/h250km/h的车载移动通信提供可靠保证。(5)最后,对以上研究成果与多入多出多天线技术的结合进行了研究讨论。得到的结论为:在移动环境下,只要各天线的导频正交,OFDM系统中已有的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均可以沿用至MIMO-OFDM系统中。但是,由于多天线系统需要估计的信道参数相对单天线系统成倍增加,需要的导频开销也应随之增加。当系统导频开销一定时,多天线系统的信道估计精度相对单天线系统必然有所降低。因此,在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的信道特性及系统提供的导频开销综合考虑应用多天线是否能带来效益。
二、基于IEEE 802.16a的OFDMA物理层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EEE 802.16a的OFDMA物理层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IEEE 802.11ax中基于业务QoS优先级的上行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IEEE802.11 MAC层接入机制概述 |
2.1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2.2 MAC层控制帧格式 |
2.3 DCF接入机制 |
2.3.1 帧间间隔 |
2.3.2 基本接入机制 |
2.3.3 RTS/CTS接入机制 |
2.3.4 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 |
2.4 PCF接入机制 |
2.4.1 建立CFP |
2.4.2 CFP期间的数据传输 |
2.4.3 PCF接入机制的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EEE802.11ax中的多址接入协议 |
3.1 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资源分配 |
3.2 IEEE802.11ax标准PHY层和MAC层的改进 |
3.3 基于AP管控的多址接入 |
3.4 基于分布式的多址接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QoS的上行多址接入协议及其性能分析 |
4.1 系统模型 |
4.1.1 研究场景 |
4.1.2 问题分析 |
4.2 多址接入协议的具体描述 |
4.2.1 信道竞争阶段 |
4.2.2 数据传输阶段 |
4.3 性能分析 |
4.3.1 改进的二维马尔可夫模型 |
4.3.2 饱和吞吐量分析 |
4.3.3 饱和时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1 仿真工具介绍 |
5.2 仿真参数设置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2)下一代WLAN基于OFDMA的高吞吐量信道接入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OFDMA的信道接入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信道资源分配方案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IEEE802.11标准概述 |
2.1.1 IEEE802.11标准发展过程 |
2.1.2 IEEE802.11ax标准 |
2.2 正交频分多址复用技术 |
2.3 IEEE802.11 MAC层 |
2.3.1 MAC层的主要功能及信道接入机制 |
2.3.2 分布式协调方案 |
2.3.3 CSMA/CA机制 |
2.3.4 退避算法 |
2.3.5 RTS/CTS四次握手机制 |
2.4 IEEE802.11ax的信道接入 |
2.4.1 基于触发帧的上行多用户调度接入 |
2.4.2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的上行随机接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FDMA的重传次数感知信道访问方案 |
3.1 问题描述 |
3.2 重传次数感知信道访问方案 |
3.2.1 网络场景 |
3.2.2 重传次数感知信道访问(RNACA)方案 |
3.2.3 节点传输数据包的状态及其转换图 |
3.2.4 确定成功传输的概率 |
3.3 吞吐量分析与优化 |
3.3.1 数据包发送时延和吞吐量的推导 |
3.3.2 优化问题 |
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FDMA的上行链路信道保留资源分配方案 |
4.1 问题描述 |
4.2 上行链路信道保留资源分配方案 |
4.2.1 网络场景 |
4.2.2 信道资源的分布 |
4.2.3 上行链路信道保留资源分配方案 |
4.3 基于优先级的MAC层控制帧结构 |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4.4.1 仿真环境配置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面向大规模AGV调度的802.11ax无线控制网络仿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辆自组织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工业监控网络研究现状 |
1.2.3 802.11 在无线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2.1 无线控制网络需求分析 |
2.2 基于802.11ax的无线控制网络方案设计 |
2.2.1 整体解决方案设计 |
2.2.2 子模块设计 |
2.3 802.11 ax的主要特征 |
2.3.1 物理层参数变化 |
2.3.2 上下行MU-MIMO传输 |
2.3.3 上下行OFDMA传输 |
2.4 NS-3 仿真器扩展 |
2.4.1 NS-3 仿真器简介 |
2.4.2 NS-3 仿真器的适配和功能扩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户资源调度方法 |
3.1 基于OFDMA的带宽分割模型设计 |
3.2 基于802.11ax的端到端时延模型设计 |
3.2.1 下行阶段时延建模 |
3.2.2 上行阶段时延建模 |
3.3 基于时延模型的用户资源调度的优化模型 |
3.4 基于递归的用户资源调度算法 |
3.5 MU-MIMO下的用户分组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密集用户场景下的网络扩容技术 |
4.1 需求分析 |
4.2 基于基础服务集颜色(BSS Color)的空间复用 |
4.3 基于网络分配向量(NAV)的空间复用 |
4.4 灵敏度阈值以及发射功率的动态调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实验测试 |
5.1 802.11 ac与802.11ax在默认情况下的传输时延对比 |
5.2 用户资源调度仿真实验 |
5.2.1 多算法的用户资源调度仿真实验 |
5.2.2 递归算法下的用户资源调度仿真实验 |
5.3 网络扩容技术仿真实验 |
5.3.1 网络扩容技术实验设计及评价指标设计 |
5.3.2 用户密集度影响的实验分析 |
5.3.3 空间复用技术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下一代无线局域网QoS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QoS保障技术概述 |
2.1 QoS保障技术分类及其评价指标 |
2.1.1 QoS保障技术分类 |
2.1.2 QoS保障技术的评估指标 |
2.2 无线局域网接入机制及QoS保障技术分析 |
2.2.1 DCF和 PCF |
2.2.2 EDCA和HCCA |
2.3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场景及QoS保障问题分析 |
2.3.1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场景分析 |
2.3.2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传输机制 |
2.3.3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传输机制仿真分析 |
2.3.4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QoS保障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增强QoS保障技术 |
3.1 系统理论模型分析 |
3.1.1 系统接入效率分析 |
3.1.2 系统接入概率分析 |
3.1.3 系统模型仿真验证 |
3.2 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技术 |
3.2.1 STA接入数估计 |
3.2.2 基于估计STA数量的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 |
3.2.3 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性能分析 |
3.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3.3.1 仿真流程及参数介绍 |
3.3.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增强QoS保障技术原型平台实现 |
4.1 系统平台简介 |
4.2 WARP软硬件架构简介 |
4.2.1 WARP硬件架构简介 |
4.2.2 WARP软件架构简介 |
4.3 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原型平台实现方案 |
4.3.2 High MAC |
4.3.3 Low MAC |
4.4 自适应增强QoS保障机制原型平台测试 |
4.4.1 测试场景 |
4.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下一代WLAN中基于OFDMA的MAC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一代WLAN的接入协调方案 |
1.2.2 下一代WLAN的上行数据传输资源单元分配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IEEE802.11 标准 |
2.1.1 IEEE802.11 标准发展历史 |
2.1.2 IEEE802.11ac和 IEEE802.11ax |
2.2 IEEE802.11 帧格式 |
2.2.1 MAC帧一般格式 |
2.2.2 IEEE802.11ax标准的触发帧格式 |
2.3 IEEE802.11 工作频段 |
2.4 OFDMA技术 |
2.5 IEEE802.11 MAC协议 |
2.5.1 MAC层体系结构 |
2.5.2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
2.5.3 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 |
2.5.4 基于触发帧的上行接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FDMA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公平发送混合接入协调方案 |
3.1 问题描述 |
3.2 系统模型 |
3.2.1 网络模型 |
3.2.2 资源单元分布 |
3.2.3 缓冲区状态报告公平发送机会混合接入框架传输过程 |
3.3 理论分析 |
3.3.1 公平因子 |
3.3.2 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机会公平因子 |
3.3.3 求解优化问题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仿真配置 |
3.4.2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FDMA的高吞吐率资源单元分配方案 |
4.1 问题描述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模型 |
4.2.2 OFDMA的调制和编码方案 |
4.2.3 高吞吐率资源单元分配方案的多用户并行上行链路传输过程 |
4.3 理论分析 |
4.3.1 网络吞吐率模型 |
4.3.2 吞吐率优化问题 |
4.3.3 求解优化问题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配置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IEEE 802.11ax MAC协议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IEEE802.11AX标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下一代WLANMAC协议功能演进 |
2.1 引言 |
2.2 IEEE802.11MAC协议基础 |
2.3 基于OFDMA的多用户接入 |
2.4 WLAN全双工传输 |
2.5 WLAN多频段协作通信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OFDMA的多用户接入MAC协议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AP集中式信道资源预留 |
3.3 OFDMA多用户调度过程 |
3.4 OFDMA上行接入资源指示设计 |
3.5 OFDMA上行调度过程优化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WLAN全双工传输MAC协议设计 |
4.1 引言 |
4.2 全双工传输MAC协议设计 |
4.3 全双工传输辅助参数设计 |
4.4 基于物理层信令触发的全双工帧格式设计 |
4.5 全双工WLAN吞吐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低频协作传输MAC协议设计 |
5.1 引言 |
5.2 60GHZ信道建模 |
5.3 IEEE802.11ADMAC协议研究 |
5.4 高低频协作传输MAC协议设计 |
5.5 仿真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
附录2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7)下一代WLAN中面向QoS/QoE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WLAN标准概述 |
1.1.2 IEEE 802.11标准物理层演进 |
1.1.3 IEEE 802.11标准MAC层简介 |
1.1.4 下一代WLAN的标准IEEE 802.11ax |
1.1.5 中国对下一代WLAN标准的贡献 |
1.2 下一代WLAN中的多址接入协议 |
1.2.1 基于AP调度的多用户接入 |
1.2.2 基于分布式的多用户接入 |
1.2.3 下一代WLAN中分布式的多用户接入框架 |
1.3 WLAN中的QoS和QoE研究现状 |
1.3.1 IEEE 802.11标准中的QoS机制 |
1.3.2 WLAN中QoS研究现状 |
1.3.3 WLAN中QoE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向上行业务QoS的OFDMA多址接入协议 |
2.1 系统模型 |
2.1.1 网络场景 |
2.1.2 问题分析 |
2.2 协议具体描述 |
2.2.1 竞争阶段 |
2.2.2 资源分配阶段 |
2.2.3 传输阶段 |
2.2.4 帧结构设计 |
2.3 理论分析 |
2.4 仿真设计与分析 |
2.4.1 仿真平台介绍 |
2.4.2 仿真设计 |
2.4.3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上行业务QoS的信道绑定多址接入协议 |
3.1 系统模型 |
3.1.1 网络场景 |
3.1.2 问题分析 |
3.2 协议具体描述 |
3.2.1 信道绑定建立机制 |
3.2.2 网络接入机制 |
3.2.3 QoS保障机制 |
3.2.4 协议总流程 |
3.2.5 帧结构设计 |
3.3 仿真设计与分析 |
3.3.1 仿真设计 |
3.3.2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LAN中下行视频流业务QoE评估与分析 |
4.1 系统模型 |
4.1.1 网络场景 |
4.1.2 问题分析 |
4.2 视频流业务QoE评估方法研究 |
4.2.1 视频流业务的网络传输与用户播放 |
4.2.2 HTTP视频流业务QoE客观评估 |
4.3 播放流畅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4 多址接入协议对播放流畅度的影响 |
4.5 仿真设计与分析 |
4.5.1 仿真设计 |
4.5.2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下行业务QoE的两级资源分配算法 |
5.1 系统模型 |
5.1.1 网络场景 |
5.1.2 问题分析 |
5.2 两级资源分配算法 |
5.2.1 缓冲区状态反馈机制 |
5.2.2 第一级资源分配算法 |
5.2.3 第二级资源分配算法 |
5.2.4 两级资源分配算法工作流程 |
5.2.5 帧结构设计 |
5.3 仿真设计与分析 |
5.3.1 仿真设计 |
5.3.2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下行业务QoE的接纳控制和资源分配算法 |
6.1 系统模型 |
6.1.1 网络场景 |
6.1.2 问题分析 |
6.2 接纳控制和资源分配算法 |
6.2.1 播放流畅度期望与吞吐量期望统一化 |
6.2.2 接纳控制定理 |
6.2.3 接纳控制和资源分配算法工作流程 |
6.2.4 帧结构设计 |
6.3 仿真设计与分析 |
6.3.1 仿真设计 |
6.3.2 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8)基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仿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OFDMA和OFDM技术原理 |
1.2.1 OFDM系统的概述 |
1.2.2 OFDMA系统的概述 |
1.3 IEEE802.16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OFDMA系统模型和参数规范 |
2.1 OFDMA系统模型 |
2.2 IEEE802.16E的OFDMA物理层规范 |
2.2.1 OFDMA符号描述和参数 |
2.2.2 OFDMA帧结构 |
2.2.3 OFDMA子信道分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802.16E的OFDMA基带系统设计与仿真 |
3.1 发射端流程与仿真 |
3.1.1 前导符号产生 |
3.1.2 数据符号的产生 |
3.2 无线信道的仿真模型 |
3.2.1 Jakes信道模型 |
3.2.2 ITU信道参数 |
3.3 接收端流程与仿真 |
3.4 系统整体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FDMA下行链路同步算法 |
4.1 下行链路同步分析 |
4.1.1 下行链路的传输模型 |
4.1.2 符号定时偏差的影响 |
4.1.3 载波频偏的影响 |
4.1.4 采样时钟同步偏差的影响 |
4.2 OFDMA下行链路同步算法 |
4.2.1 粗定时同步算法 |
4.2.2 细定时同步联合小数倍频偏估计 |
4.2.3 定时和小数倍频偏估计的联合算法 |
4.2.4 整数倍频偏估计 |
4.3 下行链路同步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FDMA上行链路的初始测距 |
5.1 OFDMA上行链路系统传输模型 |
5.2 上行链路初始测距算法 |
5.2.1 测距信号的产生 |
5.2.2 初始测距算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9)基于IEEE 802.16e OFDMA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IEEE 802.16系列标准 |
1.2 OFDMA物理层核心技术简介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OFDMA物理层规范 |
2.1 OFDMA概述 |
2.2 IEEE 802.16e的OFDMA帧结构 |
2.3 OFDMA子载波分配 |
2.4 本章小结 |
3 OFDMA信道编码算法研究 |
3.1 随机化 |
3.2 信道编码 |
3.2.1 卷积码(CC) |
3.2.2 卷积Turbo码(CTC) |
3.2.3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
3.3 交织 |
3.4 数据调制 |
3.5 本章小结 |
4 OFDMA中的信道估计 |
4.1 无线衰落信道的传播特性 |
4.1.1 无线信道的大尺度衰落 |
4.1.2 阴影衰落 |
4.1.3 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
4.1.4 无线信道的时变性及多普勒频移 |
4.2 OFDMA信道估计技术 |
4.2.1 最小平方差(LS)算法 |
4.2.2 线性最小均方差(LMMSE)算法 |
4.2.3 低阶线性最小均方差(LR-LMMSE)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5 OFDMA峰平比研究 |
5.1 OFDMA峰平比及其分布 |
5.1.1 PAPR(峰平比)的定义 |
5.1.2 PAPR的概率分布 |
5.2 限幅和峰值加窗技术 |
5.3 压扩变换 |
5.4 选择性映射(SLM)减小PAR |
5.5 部分传输序列(PTS)减小PAR |
5.6 本章小结 |
6 OFDMA物理层仿真及分析 |
6.1 仿真平台开发环境介绍 |
6.2 OFDMA编解码仿真及分析 |
6.2.1 CC编码下误码率分析 |
6.2.2 CTC编码下系统误码率分析 |
6.2.3 LDPC编码下系统误码率分析 |
6.3 OFDMA信道估计仿真及分析 |
6.4 OFDMA物理层仿真平台设计 |
6.4.1 仿真平台流程框图 |
6.4.2 物理层参数设置 |
6.4.3 主要模块功能介绍 |
6.4.4 仿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时变信道环境下基于IEEE802.16e协议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信道估计概述 |
1.2.1 信道估计方法的基本分类 |
1.2.2 OFDM 系统的信道估计 |
1.3 移动环境下OFDM/OFDMA 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移动环境下OFDM 系统信道估计研究现状 |
1.3.2 移动环境下OFDMA 系统信道估计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无线信道特征及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容量的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无线信道特征及信道模型 |
2.2.1 大中尺度衰落 |
2.2.2 小尺度时间频率双选择性衰落 |
2.2.3 无线信道的信道模型 |
2.3 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容量的影响分析 |
2.3.1 存在估计误差时的系统模型 |
2.3.2 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信道容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变信道环境下OFDM 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 |
3.1 IEEE 802.16e OFDM 协议系统模型 |
3.1.1 OFDM 系统收发处理过程 |
3.1.2 物理层PDU 的基本构成 |
3.2 快变信道下OFDM 系统的ICI 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
3.2.1 ICI 的成因分析 |
3.2.2 ICI 的影响分析 |
3.3 现有OFDM 快时变信道估计算法分析 |
3.3.1 现有算法主要思想 |
3.3.2 现有算法的局限性分析 |
3.4 一种基于分段线性模型的OFDM 频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
3.4.1 算法基本思想 |
3.4.2 线性模型下的OFDM 系统频域模型 |
3.4.3 基于分段线性模型的OFDM 频域时变信道估计算法 |
3.4.4 算法实现过程 |
3.4.5 性能仿真分析 |
3.4.6 小结 |
3.5 时变信道估计中导频子载波上ICI 的消除方法 |
3.5.1 导频子载波上的ICI 污染 |
3.5.2 一种编码消除导频子载波上ICI 污染的方法 |
3.5.3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3.5.4 小结 |
3.6 一种基于基扩展模型的OFDM 频域快变信道估计方法 |
3.6.1 算法基本思想 |
3.6.2 基扩展模型下的OFDM 系统频域模型 |
3.6.3 利用前后相邻符号内的导频辅助估计 |
3.6.4 利用当前符号内的分组导频辅助估计 |
3.6.5 算法统一实现过程 |
3.6.6 性能仿真分析 |
3.6.7 小结 |
3.7 时变信道环境下IEEE802.16e OFDM 系统信道估计的综合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变信道环境下OFDMA 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 |
4.1 IEEE 802.16e OFDMA 协议系统模型 |
4.2 现有OFDMA 系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
4.2.1 现有算法主要思想 |
4.2.2 现有算法的局限性分析 |
4.3 线性时变环境下OFDMA 系统的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
4.3.1 一种基于分段线性模型的OFDMA 频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
4.3.2 算法在上行链路的应用 |
4.3.3 算法在下行链路的应用 |
4.3.4 性能仿真分析 |
4.4 非线性时变环境下OFDMA 系统的快变信道估计算法 |
4.4.1 一种OFDMA 频域非线性时变信道估计算法 |
4.4.2 算法在上行链路的应用 |
4.4.3 算法在下行链路的应用 |
4.4.4 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变信道环境下MIMO-OFDM/OFDMA 系统的信道估计 |
5.1 MIMO-OFDM/OFDMA 系统模型 |
5.2 MIMO-OFDM 系统的信道估计 |
5.2.1 现有MIMO-OFDM 系统信道估计研究现状 |
5.2.2 IEEE 802.16e MIMO-OFDM 系统的信道估计 |
5.3 MIMO-OFDMA 系统的信道估计 |
5.4 本章结论 |
总结 |
附录 英文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IEEE 802.16a的OFDMA物理层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IEEE 802.11ax中基于业务QoS优先级的上行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唐秋璇.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下一代WLAN基于OFDMA的高吞吐量信道接入策略[D]. 郑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面向大规模AGV调度的802.11ax无线控制网络仿真与优化[D]. 曾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下一代无线局域网QoS增强技术研究[D]. 闻浩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下一代WLAN中基于OFDMA的MAC协议[D]. 吴鸣晴.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IEEE 802.11ax MAC协议优化设计[D]. 邓莹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7]下一代WLAN中面向QoS/QoE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周虎.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5)
- [8]基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仿真与研究[D]. 王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9]基于IEEE 802.16e OFDMA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俊博.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时变信道环境下基于IEEE802.16e协议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 李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