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快速测定的应用研究

CO_2快速测定的应用研究

一、CO_2快速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生盛[1](2021)在《氮源对斜生栅藻生长及脂质积累影响》文中指出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一种新型原料,微藻的生物量和脂质含量与生物柴油产量密切相关。氮元素是微藻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同时氮源又是影响微藻生长和脂质积累的重要因子。本课题首先针对磷酸香兰素比色法不足,优化了磷酸香兰素比色法测定脂质的条件,得到了能快速测定微藻脂质的方法,并且通过测定斜生栅藻的脂质验证了优化后磷酸香兰素比色法;然后研究了氮源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包括对斜生栅藻的生物量、叶绿素a、细胞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氮源对斜生栅藻代谢物,尤其是脂质积累影响,确定了提高脂质含量的最佳氮源培养条件,为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一定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优化后磷酸香兰素比色法测定斜生栅藻脂质时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同时磷酸香兰素溶液用量减少了2 m L,检测时间缩短了15 min,检测效率提高了150%。磷酸香兰素法测定微藻脂质的最佳条件:大豆油和氯仿甲醇比例2:1的有机溶剂配制脂标准溶液;添加2 m L浓硫酸加热反应5 min,冷却后添加3 m L磷酸香兰素溶液(其中香兰素浓度为1.2 g·L-1,磷酸浓度51%)再反应5 min,在530 nm下测得吸光值得到微藻脂质量。(2)氮源为CO(NH2)2和NaNO3时有利于斜生栅藻生长;而氮源为NH4Cl时不利于斜生栅藻生长和积累生物量。当CO(NH2)2浓度为8.82 m M时斜生栅藻生物量较高,其藻液OD680为1.463,细胞干重达到1.155 g·L-1,细胞密度达到3.7×107cell·m L-1;当NaNO3浓度为17.64 m M时斜生栅藻生物量较高,其藻液OD680为1.535,细胞干重达到1.048 g·L-1,细胞密度达到2.98×107cell·m L-1。(3)氮源为CO(NH2)2时有利于斜生栅藻脂质的积累,并且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氮浓度越低越有利于斜生栅藻脂质的积累,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当氮源为2.94 m M CO(NH2)2时,斜生栅藻的脂质含量可达34.48%,脂生产速率为21.257 mg·L-1·d-1,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到57.07%。另外,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图分析可知,氮源对-C-H、-OH、C=O等官能团具有影响,进一步说明氮源对斜生栅藻的脂质合成存在影响。

段定[2](2021)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分子印迹电化学或比色传感器检测农药残留及抗菌药物》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金属团簇与有机桥联配体通过配位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有机-无机杂化晶态化合物,受益于其超大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隙、可调节的组分和结构等优势,现已被广泛用于开发和制备多功能多孔材料。MOFs含有的过渡金属节点(如Zn、Co、Cu)经过特殊的手段处理后,衍生得到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MOFs独特的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接触和富集底物。因此,以MOFs作为前驱体制备催化材料成为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传感器技术,尤其是电化学传感器和比色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响应迅速和检测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质量控制、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旨在通过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金属氧(硫)化物复合材料,结合分子印迹技术,构建性能优异的电化学传感器和比色传感器,用于农药残留和抗菌药物的分析检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第二章实验中,我们首次使用钴(II)离子交换的锌基生物金属有机框架-1(Zinc-based biologic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1,Zn-bio-MOF-1)作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CoS纳米颗粒附着的ZnS棒(CoS/ZnS复合物)。其中,钴离子与Zn-bio-MOF-1的二甲基铵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后得到Co@Zn-bio-MOF-1。将CoS/ZnS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并通过电聚合法在CoS/ZnS复合材料表面修饰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得到了一种快速、灵敏和高选择性地检测有机氯农药地茂散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地茂散的氧化峰电流密度在浓度0.003-0.2μM和0.2-3.2μM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87 n M,灵敏度为52.273μA?μM?1?cm?2。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并成功应用于检测甘草、黄瓜、河水和土壤样品中的地茂散。(2)在第三章实验中,我们通过煅烧Zn-Co普鲁士蓝类似物(Prussian blue analogue,PBA)得到Zn O/Zn Co2O4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底,在其表面合成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再次经过煅烧后得到了具有层状结构的Ni Co2O4@Zn O/Zn Co2O4微球(Microspheres,MSs)。Ni Co2O4@Zn O/Zn Co2O4MSs不仅具有p-n异质结特性(Ni Co2O4、Zn Co2O4为p型半导体,Zn O为n型半导体),还具有特殊结构(层状导电网络支撑微球的结构)的高比表面积。将该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可显着增强对五氯硝基苯(Pentachloronitrobenzene,PCNB)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因此,基于Ni Co2O4@Zn O/Zn Co2O4 MSs和分子印迹聚合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灵敏地和高选择性地检测PCNB。在最佳条件下,PCNB的还原峰电流密度在浓度为0.05-5.5μM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33 n M,灵敏度为6.118μA?μM?1?cm?2。本章实验所提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并成功用于测定甘草、河水和土壤样品中的PCNB。(3)在第四章实验中,我们首次通过煅烧锶离子交换的钴基普鲁士蓝类似物,衍生得到钙钛矿氧化物Sr Co O3和Co3O4的复合材料,并修饰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后探究了其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其中,Sr Co O3的掺杂和CQDs的修饰不仅促进了反应体系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电子空穴对(h+)的生成,还加速了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和H2O2之间的电子转移,因此反应体系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得到显着提高。此外,我们发现替加环素(Tigecycline,TGC)与CQDs@Sr Co O3/Co3O4复合材料的络合作用增强了反应体系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并以此建立了一种检测TGC的分子印迹比色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2-6.0μM,检测限为4.46 n M,并成功应用于检测人血清和河水样品中的TGC。(4)在第五章实验中,我们通过煅烧铜-钴普鲁士蓝类似物衍生得到Cu O/Co3O4微球,并证明了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基于Cu O/Co3O4复合材料对底物TMB的催化氧化活性,结合分子印迹技术构建了一种检测氟康唑(Fluconazole,FCZ)的分子印迹比色传感器。当FCZ与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印迹位点结合时,减小了Cu O/Co3O4复合材料的催化面积,抑制了反应体系对TMB的催化氧化活性,导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氧化产物ox TMB的吸光度值减弱。在0.8-8.6μM的FCZ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差值与FCZ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1.3 n M。所制备的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并成功用于检测人血清中的FCZ。

昌姗[3](2021)在《碳酸酐酶在地质聚合物微球表面的固定及其催化吸收CO2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二氧化碳(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何资源化利用CO2是21世纪广大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碳的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CCS)技术被认为是众多碳减排方法中最具现实意义和可能性的途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以及原核生物中的含锌金属酶,可以高效催化CO2的可逆水合反应。碳酸酐酶仿生法固定CO2因绿色环保、高效、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成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究热点。但碳酸酐酶价格昂贵,且游离酶稳定性低,对有机溶剂、高温或强酸强碱环境敏感,不易回收利用,因此碳酸酐酶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酶的固定化技术不仅可以使酶像固体催化剂一样回收再利用,同时还能提高酶的稳定性,保持高催化性能。固定化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形状,可置于反应床或连续反应器中连续生产,且反应过程可控。本文以绿色环保、来源广泛的矿渣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碱激发剂,采用悬浮分散固化法制备地质聚合物微球作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使用吸附-交联法将碳酸酐酶固定在地质聚合物微球上,即可得到固定化碳酸酐酶(ICA)。实验结果表明,粒径范围为74~106μm的微球比表面积最大为88.5963 m2/g,因此后续实验中将该粒径范围的微球作为载体。由固定化实验可知,碳酸酐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碳酸酐酶溶液浓度为1 mg/m L,pH 8.0,反应温度30℃,吸附时间2 h,载体用量为100 mg,交联剂浓度0.2 wt%,交联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的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最高可达55.9%。碳酸酐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较游离酶提高了5℃;最适pH值为8.0,较游离酶提升了0.5。相较于游离酶而言,固定化酶在4℃和25℃下的贮存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固定化酶在连续操作使用5个循环后仍能保持46.1%的相对活性。游离碳酸酐酶的米氏常数(Km)和Vmax分别为7.6283 m M和1.6011 m M·min-1,固定化酶的Km和Vmax则分别为21.549 m M和5.0525 m M·min-1,二者的总活度(Kcat/Km)分别为61.5015和12.3593 M-1·s-1。固定化碳酸酐酶催化吸收CO2的研究中,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反应温度T=30℃时,CO2的吸收效果最为显着,23%的时间内完成了84.2%的催化反应,催化吸收CO2的气体量是空白实验的46倍。当气体流量Gv为300 m L/min时,固定化酶催化吸收CO2的效果最好。固定化酶的用量越多,催化能力越强,但从经济性以及反应操作的可控性出发,在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应当选择适当的酶量来进行实验。固定化碳酸酐酶催化CO2矿化反应的研究中,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对CO2矿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在碳酸酐酶存在的体系中,CO2的矿化反应十分显着,沉淀生成的现象较为明显;随着温度升高,游离酶及固定化酶的活性增加,但C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缓冲溶液的存在有助于反应体系中pH的维持,在pH较低的环境下,CO2的水合反应以及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受到抑制,难以产生足够的CO32-来与Ca2+反应形成沉淀。

谢子恒[4](2021)在《化学探针的制备及其在钴离子、硫化氢和水含量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高效灵敏的检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金属离子含量的异常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硫化氢(H2S)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气体信息传递素,在人体内的浓度异常会引发许多疾病,因此,金属离子和硫化氢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在许多有机活动中都被视为杂质,甚至会阻碍有机反应的进行,因此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检测对化学化工、食品安全等领域都非常重要。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类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化学探针,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配体结构的改变对协同配位性能和传感性能的影响,揭示混合双配体策略的适用性。通过改变有机配体的结构特征,研究了一系列混合双配体体系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HAB-Mp Tpy体系对Co2+展示了高选择性,加入Co2+后,在538 nm处与395 nm处紫外—可见吸收峰强度与Co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地溶液颜色由浅黄色变为粉色。因此,DHAB-Mp Tpy体系可以作为比色化学探针应用于Co2+检测方面。2.研究了一种基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和Zn2+离子组合体系的H2S比色化学探针。PAN-Zn2+组合体系对H2S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当加入H2S后,S2-与Zn2+结合形成Zn S,使PAN-Zn2+组合体系解体,释放出PAN,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黄色。本研究中H2S的检测策略为后续构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类探针提供了一种思路。3.为了解决化学探针因溶解度较差,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的缺陷,在PAN-Zn2+组合体系的研究基础上,制备了一种磁性有机-无机杂化材料MMPs@U67B@Zn,并探索了其在水溶液中对阴离子的荧光传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MMPs@U67B@Zn对H2S具有选择性,通过470 nm处荧光峰强度的变化,可以定量检测水溶液中的H2S。4.在许多化学反应中,水的存在具有阻碍反应进行的劣势。为了实现水含量的检测,制备了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TEA-SBA-15,探索了TEA-SBA-15对有机溶剂中水含量检测的应用,并研究了结构对杂化材料光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EA-SBA-15可以定量地检测CH3CN、Et OH、DMSO、CH3OH和THF中的痕量水。

张状状[5](2021)在《半干旱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泊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富营养化浅湖由于具有物质交换频繁、初级生产力高、有机物丰富等特性,对湖泊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富营养化草型浅湖乌梁素海作为研究区,在湖泊内沉水植被区选取有黄苔爆发的S1点和无黄苔爆发的S2点两个监测点,于2019年的4~10月(湖泊非结冰期)进行每月一次的原位昼夜监测,通过顶空平衡法测定水体表层和底层温室气体分压(pCO2,pCH4),通过静态箱法计算获得水-气界面的温室气体通量(FCO2,FCH4),继而分析温室气体分压及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O2和FCO2的昼夜变化特征:S1点表层和底层pCO2整体变化为日出后逐渐减小,并在下午达到最小值,随后夜间逐渐升高,并在日出前达到最高。通过比较底层和表层pCO2发现,底层pCO2通常大于表层,且表层pCO2日内变化幅度通常大于底层。S1点FCO2在夜间为正,为CO2的源,日落后排放速率逐渐增加,在日出之前达到最大,且S1点夜间CO2排放占全天排放的大部分比例;FCO2白天变化表现为日出后排放速率逐渐降低,吸收速率逐渐增加,通常在下午达到最小排放速率或者最大吸收速率。S2点表层和底层pCO2在白天和夜间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白天变化幅度大于夜间,且表层和底层pCO2在一天内均具有较小的差异。当S2点为CO2的源时,白天和夜间排放速率基本相同;当S2点为CO2的汇时,CO2的吸收主要来自于白天,在夜间吸收仅占据全天吸收量较少的一部分。2.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O2和FCO2的月变化特征:S1点表层和底层pCO2在非结冰期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S1点水体在4、5、6(阴天)、10月为CO2的源,而在7、8、9月表现为CO2的汇。S2点的表层和底层pCO2从4月到10月整体呈现下降趋势。S2点在4月和7月(阴天)为CO2的源,在5、6、8、9、10月为CO2的汇。另外,S1点和S2点结果均显示融冰期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湖泊释放CO2的关键时期,占据非结冰期内CO2释放的较大比例。S1点在非结冰期内整体表现为CO2的源,FCO2的平均排放速率为5.54 mmol m-2 d-1;S2点为CO2的汇,FCO2的平均吸收速率为7.30 mmol m-2 d-1。3.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H4和FCH4的昼夜变化特征:S1和S2点表层和底层pCH4总体具有白天逐渐升高、夜间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在白天某些时间点具有较大的pCH4值,底层pCH4在白天和晚上大部分时间均大于表层pCH4。此外,S1点和S2点的FCH4在两点均表现出了白天具有较大的排放量,而在晚上排放量相对较小的变化特征。4.乌梁素海S1点和S2点pCH4和FCH4的月变化特征:S1点和S2点表层和底层pCH4在4、5、10月较低,而在6-9月较高,且S1和S2点在6-9均表现为底层pCH4显着大于表层pCH4,而在温度较低的4月和10月,表层pCH4和底层pCH4的差异不明显。FCH4具有显着的月份变化特征,4、5、10月CH4排放量较低,而6-9月排放量非常高。在非结冰期,湖泊在S1和S2点皆为CH4的源,且S1点的FCH4的平均排放速率为10.44 mmol m-2 d-1,S2点的平均排放速率为9.05 mmol m-2 d-1。5.乌梁素海环境因子对碳循环的影响:湖泊pCO2和FCO2受到黄苔藻类爆发和沉水植被的影响较大,富营养化对减少CO2的排放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天气状况、溶解氧和温度都对CO2的变化有影响。pCH4和FCH4受到温度的影响极大,同时也受到黄苔、沉水植物、溶解氧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日动态变化中,湖泊FCO2主要受到黄苔、沉水植物和其他初级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使得由早到晚呈现吸收先增强后减弱或者转为释放的趋势,而FCH4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呈现白天释放较多、夜晚释放较少的特征。

郭慧卿[6](2021)在《基于同步辐射与模拟计算研究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同步辐射技术研究了赤峰(CF)、锡盟(XM)、义马(YM)煤与生物质(SD)在氩气(Ar)和CO2气氛下单独热解及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过程中硫在固相中的迁移行为;利用热解-质谱(Py-MS)结合同步辐射考察了鄂尔多斯(Ordos)煤在Ar、不同浓度CO2、3%O2气氛下热解过程中硫的逸出与迁移行为,用该法同样考察了纯黄铁矿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脱硫机理;最后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噻吩和苯并噻吩在惰性和氧化性气氛下的脱硫机理,得出结论如下:一、同步辐射考察煤与生物质单独热解及共热解过程中硫在固相中的迁移行为XM、CF和YM煤在Ar和CO2气氛下热解及共热解后亚砜几乎消失。在Ar气氛下单独热解与共热解时,半焦中均有Ca S生成;在CO2气氛下稳定噻吩硫发生富集。对于黄铁矿含量较高的YM煤,在Ar和CO2气氛下热解后硫酸盐降低,这与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的硫酸铁不稳定易分解有关。CF和XM煤在Ar气氛下热解及共热解后硫酸盐均增加,而CO2气氛却抑制了硫酸盐的生成。对于黄铁矿含量较高的CF和YM煤,CO2气氛与生物质均有利于FeS在900℃之前分解。二、Py-MS结合同步辐射考察Ordos煤热解过程中硫逸出及硫在固相中的迁移行为Py-MS实验表明,Ar气氛下Ordos原煤中H2S的逸出主要来自黄铁矿的分解。85%CO2气氛明显促进了Ordos原煤H2S的逸出,其他几种CO2气氛均抑制了原煤的黄铁矿硫向H2S的转化。25%CO2气氛明显促进了Ordos脱灰煤、脱黄铁矿煤中H2S的逸出。Ar气氛下Ordos原煤、脱灰煤中羰基硫(COS)的逸出主要来自于黄铁矿的分解。纯CO2气氛对原煤、脱灰煤、脱黄铁矿煤的COS逸出促进作用均最强。25%CO2气氛对脱黄铁矿煤COS的逸出,在较低的温度下就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与Ar气氛相比,不同浓度的CO2气氛对Ordos原煤、脱灰煤、脱黄铁矿煤的SO2逸出均有促进作用。其中,85%CO2气氛对原煤生成SO2的促进作用最强,对脱灰煤和脱黄铁矿煤分别是75%和25%CO2时最强。3%O2气氛在低温就能促进煤中有机硫和黄铁矿硫分解。3%O2气氛促进有机硫分解生成COS强于CO2气氛,而对黄铁矿硫分解生成COS弱于CO2气氛,这是由于3%O2气氛下黄铁矿的分解产物主要为SO2。3%O2气氛对FeS2等的分解作用强于Ar和CO2气氛,使得含硫气体的逸出温度明显低于Ar和CO2气氛。同步辐射结果表明,Ordos原煤、脱灰煤及脱黄铁矿煤在Ar、CO2、3%O2气氛下热解时,亚砜类硫随着温度的升高均下降。Ordos原煤经Ar气氛和3%O2气氛热解后,硫酸盐和磺酸盐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说明原煤热解生成的SO2易与碱性矿物质结合生成硫酸盐。脱灰煤及脱黄铁矿煤在3%O2气氛下热解后磺酸盐的量增加。3%O2气氛对FeS有较强的分解作用,因此在该气氛下较低温度时没有检测到FeS。三、同步辐射结合Py-MS考察黄铁矿在不同气氛下热解脱硫机理Ar气氛下,黄铁矿在500℃以上开始分解,700℃时完全分解为FeS。而FeS在600℃以上又可分解生成Fe和单质硫。但FeS在Ar气氛下较稳定,1000℃时仍不能全部分解。CO2气氛下,黄铁矿在400 ℃以上开始分解,700℃时几乎完全分解为FeS。FeS在600℃以上又可分解生成单质Fe和硫单质。FeS在800℃以上可与CO2反应生成Fe3O4和COS。但FeS在CO2气氛下仍较稳定,1000℃时也不能全部分解。3%O2气氛下,黄铁矿在400 ℃以上就可与O2反应生成Fe2O3和SO2。Fe2O3和SO2又可与O2反应生成Fe2(SO4)3。此反应是可逆反应,Fe2(SO4)3在高于600 ℃后又可分解为Fe2O3和SO2。黄铁矿在500℃-600 ℃间可强烈分解,并在600 ℃时完全转化为FeS。600 ℃以上,生成的FeS也可与O2生成Fe2O3和SO2,导致Fe2(SO4)3的量增加。四、模拟计算研究噻吩、苯并噻吩作为煤基模型化合物在惰性和氧化性气氛的脱硫机理在惰性气氛下,噻吩、苯并噻吩通过H2分子直接进攻其S原子或C-S键进行脱硫在理论上不可行。在惰性气氛下,噻吩、苯并噻吩的稠环化反应在热力学上可成为一种潜在的脱硫方法,由于仅有两步基元反应的稠环化脱硫过程比氢迁移过程和C-S键断裂过程简单得多。氧化性气氛下,噻吩、苯并噻吩的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稠环化反应进行。噻吩、苯并噻吩的脱硫机理最可能由氧化剂·OH引发,而不是由O2直接进攻其C-S键引发。

郐凌云[7](2021)在《pH响应释放型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制备及其果蔬保鲜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果蔬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在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但采摘后品质极易受损。如何有效预防采后腐败、减少损失已成为目前果蔬产业的热点问题。精油是良好的防腐保鲜剂,但稳定差、易挥发等缺点成为制约其高效应用的主要瓶颈。鉴于此,本研究着眼于果蔬采后因代谢反应产生酸性气体导致顶空酸性微环境的形成,基于酸敏亚胺键,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一种pH响应型抗菌保鲜剂——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CS-Cin),其能够通过感知pH信号的变化实现抗菌精油肉桂醛释放的动态调控。本文对席夫碱保鲜剂的稳定性、pH响应控释性能及抑菌性能进行研究,并在验证其对采后果蔬的防腐保鲜效果后,进一步根据果蔬储存的实际应用需求对席夫碱衍生物的pH响应释放性能进行优化调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基于壳聚糖的活性氨基与肉桂醛的醛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合成CS-Cin。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验证了产物的成功合成;考察了壳聚糖相对分子量、脱乙酰度和反应摩尔比对取代度及pH响应性的影响;并从肉桂醛利用率及经济性角度确定最佳反应参数为:壳聚糖相对分子量为150 k Da、脱乙酰度为90%,及肉桂醛/壳聚糖反应摩尔比为4:1,该参数下的取代度为0.26。此外,肉桂醛在不同pH条件下呈现pH响应性的差异,表明CS-Cin具有作为pH响应控释材料的潜质。进一步探究CS-Cin的pH响应控释行为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pH缓冲溶液体系中,CS-Cin经pH 3.0和5.0的酸性介质处理96 h后可释放80%的肉桂醛。在酸性气氛体系中,肉桂醛的释放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CO2体积分数从5%升至20%时肉桂醛的累积释放量可增加15%。表明CS-Cin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CO2浓度的改变可触发C=N键断裂并释放肉桂醛。并通过抑菌实验证实了CS-C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微酸性条件下抑制率分别达到86.17%和93.65%,而中性条件下的抑菌率仅为9.21%和13.04%。因此,CS-Cin具有良好的pH响应抑菌能力。其次,考察了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对果蔬的防腐保鲜应用。选取西兰花和草莓为果蔬代表,其呼吸强度分别属于“特别高”及“较高”类型并均对防腐保鲜有较高需求。考察了CS-Cin对两种果蔬的采后保鲜效果,定期取样测定果蔬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变化,结果表明CS-Cin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能力,可有效抑制腐败菌生长,延缓果蔬品质劣变。其中,由于西兰花呼吸强度极高,包装顶空微环境酸化更为明显,等量的CS-Cin在西兰花包装体系中的肉桂醛释放量相比于草莓增大了20%,初步证实了CS-Cin的响应释放特性和果蔬实际产CO2、产酸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最后,对pH响应控释性能进行优化调控。果蔬包装环境中CO2累积情况与其自身呼吸代谢特性密切相关,而CO2的大量积累易增加腐败风险,因此需要灵敏度更高的保鲜剂。选用γ-聚谷氨酸与壳聚糖复合提高湿度敏感性,通过气体致孔法制备多孔壳聚糖,并进行席夫碱改性得到肉桂醛-多孔壳聚糖席夫碱(Porous CS-Cin)。衍生物的取代度可随致孔剂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并证实多孔孔道结构中孔径和孔隙率的变化能够影响活性反应位点与肉桂醛的接触机会,提高肉桂醛利用率。进一步探究了多孔结构对pH响应控释行为的影响得到,Porous CS-Cin对于pH信号的改变有更加灵敏的响应性。当环境pH从7.0下降至6.0时,Porous CS-Cin能够1 min内快速响应,迅速释放20%的肉桂醛。此外,再次选用呼吸强度较高的跃变型果实西兰花来验证Porous CS-Cin的保鲜效果得到,致孔剂添加量为10%时制得Porous CS-Cin具有较高取代度的同时兼具响应灵敏度和响应释放量的调控优势,对西兰花的防腐保鲜效果最佳。本研究制备的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能够有效避免肉桂醛的易挥发、不稳定的应用局限性,并具有良好的pH响应敏感性,实现了肉桂醛释放的可控性,获得了释放特性与果蔬保鲜需求的基本同步,为高效防腐保鲜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前景的策略。

周斌[8](2021)在《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亟待得到解决。其中,采空区煤自燃火源的精准探测一直是制约矿井火灾高效治理的一项难题。基于探测原理的不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火源位置探测方法。地表同位素测氡法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不受探测地形限制等优势,有望为隐蔽火源位置的精准探测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数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煤自燃氡气析出特性及氡气运移规律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进行了大量实际探测。尽管地表同位素测氡法在现场判定采空区火源位置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煤自燃过程中的氡气析出机理尚未完全清晰,这制约了地表测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采空区上覆岩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现有理论不能完全对各类地质条件下的地表测氡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地表测氡技术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常温下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随后结合小型煤氧化升温实验、数值模拟实验和大型煤自燃实验对煤自燃过程中的氡气析出机理及不同覆岩分布下的采空区氡气运移规律进行了串联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参考多孔介质单颗粒氡射气模型,建立了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模型。对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主要受到镭核素含量、矿物含量、水分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煤氧化升温特性,对氧化升温过程中可能影响氡气析出的水分、孔隙、裂隙、矿物、自燃气体等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2)以褐煤、长焰煤、弱粘煤、气煤、焦煤、贫瘦煤和无烟煤7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为研究对象,对其常温下的氡气析出强度以及影响氡气析出的主要物性参数(镭核素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和孔隙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增加,氡气析出浓度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煤种氡气析出强度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7,由大到小依次为镭核素含量、孔体积、水分含量和矿物含量。(3)在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率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单峰”或“双峰”特征。褐煤和气煤的氡气析出率“单峰”峰值位于100°C,弱粘煤、焦煤和贫瘦煤(样品1)的氡气析出率“单峰”峰值位于200°C,长焰煤和贫瘦煤(样品2)的氡气析出率呈“双峰”形态变化,其主峰分别位于200°C和250°C,次峰位于100°C。(4)结合氡气析出影响因素实验对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水中氡气的溶解与毛细孔中氡气的吸附、封闭是煤体氡气赋存的主要方式。在氧化升温阶段,水分蒸发和煤体热解造成煤体氡气析出率明显增加,水中溶解的氡原子数量与毛细孔中封闭的氡原子数量差异导致了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率曲线呈现“单峰”或“双峰”变化。对于高变质煤种,其热解温度相对较高,氡气析出率达到峰值的温度点相对较大。(5)在讨论均匀多孔介质氡气运移一般微分方程的基础上,简化得到了覆岩介质空间氡气运移的二维偏微分方程。“两带”覆岩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垮落带区域的氡气浓度呈线性趋势缓慢降低,裂隙带区域的氡气浓度呈对数形式快速减小。“两带”覆岩氡气运移速率越大,地表氡气异常越明显。当氡气穿过含水层覆岩向地表方向运移时,地表氡气异常现象有所减弱。“三带”覆岩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曲下沉带区域较低的氡气运移效率使得氡气在到达地表之前就已经发生完全衰变,地表无氡气异常现象产生。随着“三带”覆岩氡气运移速率加快,采空区氡气成功穿过覆岩到达了地表并在地表形成氡气浓度异常。由多煤层采空区运移至地表的氡原子数量与单煤层采空区地表的氡原子数量相差较小,二者属于同一氡气浓度水平。(6)以补连塔矿32201工作面为地质原型进行的“两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升温阶段,水分蒸发和煤体热解导致煤自燃区域测得的氡气浓度有小幅度升高。当煤体发生小范围燃烧时,地表区域的氡气浓度上升至其本底浓度的2.32~5.56倍。随着煤燃烧范围扩大,地表氡气浓度增大至其本底浓度的4.35~10.42倍。当覆岩有含水层分布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减弱至本底浓度的2.53~7.45倍。以斜沟矿区8#回采煤层为地质原型进行的“三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煤体发生燃烧时,完整性好、空隙率低的弯曲下沉带岩层阻碍了氡气的快速上移,地表无氡气异常现象发生。随着煤燃烧范围扩大,聚集于裂隙带区域的气体在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作用下向地表方向运移,地表氡气浓度上升至本底浓度的2.00~6.75倍。当下部13#煤层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燃烧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是其本底浓度的1.78~4.90倍,单煤层和多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异常范围有所重合。

伍丹[9](2021)在《预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和橙子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鲜切果蔬营养丰富,同时方便、快捷,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鲜切果蔬经过加工处理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极大的加剧了鲜切果蔬的品质劣变和货架期缩短。因此,具有针对性的开发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意义重大。为了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并确定鲜切果蔬微孔气调包装的包装参数,研究了微孔包装的气体交换模型和鲜切果蔬的呼吸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微孔气调包装的气体交换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米氏方程中的非竞争性抑制模型和所建立的气体交换模型非常适宜表征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的呼吸速率及其在包装袋内的气体浓度变化。适宜150±2 g鲜切茄子和200±2 g鲜切橙子的微孔气调包装分别为4孔直径103μm和5孔直径207μm的PET包装袋。为了确定纳米氧化锌作为涂膜添加剂时的安全使用剂量,研究了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锌的抑菌性和细胞毒性,以及不同浓度和粒度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对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的粒度越小,抑菌作用和细胞毒性越强,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优于酿酒酵母。纳米氧化锌涂膜时锌的迁移量与其浓度有关,而与粒度关系较小。在锌迁移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抑菌活性(100 nm氧化锌对酿酒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80 mg L-1)、细胞毒性(100 nm的氧化锌浓度≤50 mg L-1)和剂量最低原则,采用400 mg L-1的100 nm氧化锌进行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后续的涂膜处理具有较大的安全性。考虑到鲜切茄子在冷藏期间品质劣变主要表现为褐变和微生物侵染,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100 nm氧化锌400 mg L-1,壳聚糖1.5%,甘油0.45%)结合微孔气调包装(103μm,4孔)联合处理对鲜切茄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联合处理有效改善了包装袋内的气体环境,显着抑制了鲜切茄子冷藏期间的软化、质量损失(1.21%)、呼吸速率(5.10 m L CO2kg-1h-1)和微生物生长(5.53 log CFU g-1)。同时,有效延缓了总花青素和总酚含量的下降(保留率分别为70.77%和88.88%),有效抑制了鲜切茄子的褐变并保持较高的视觉指数(5.67),使鲜切茄子在15天内保持了较高的品质。考虑到鲜切橙子在冷藏期间品质劣变主要表现为失水、异味和真菌侵染,研究了加压氩气(2 MPa,30 min)与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同上)结合微孔气调包装(207μm,5孔)的联合处理对鲜切橙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联合处理有效地减少了鲜切橙子的质量(4.23%)和抗坏血酸损失,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有效抑制呼吸速率(10.51 m L CO2kg-1h-1)及细菌和真菌(5.74 log CFU g-1和4.83 log CFU g-1)的生长,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感官评分和水分均匀性。此外,联合处理的鲜切橙子具有最小的挥发性特征气味,而鲜切橙子冷藏后期的异味与醛,醇,酯和萜烯等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关。联合处理使得鲜切橙子在16天内保持了较高的品质。

孙梦婷[10](2021)在《过氧乙酸强化电化学体系处理有机废水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兴盛,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已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电化学方法(Electrochemistry,EC)因可有效降解水中有机物而倍受关注。但传统EC存在活性自由基产率低、能耗大等缺点。基于过氧乙酸(PAA)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生成多种自由基,其氧化性能强、半衰期较长,能长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兼备杀菌作用。本研究将PAA与EC结合,构建协同体系,强化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具体内容包括:(1)建立了 EC/PAA体系,研究其对亚甲基蓝(MB)的脱色效率和机理。考察了 PAA浓度、电流密度、初始溶液pH值和初始MB浓度等条件的对MB脱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B浓度为10 mg L-1、PAA浓度为3.6 mmol L-1、电流密度为10 mA cm-2和溶液pH为3.0的情况下,反应120分钟后MB的脱色率达93.99%。保持溶液为酸性或中性,增加PAA浓度、电流密度会促进MB脱色。Cl-、HCO3-、SO42-、腐殖酸(HA)和过量PAA会抑制MB脱色。此外,EC/PAA体系对甲基橙(MO)、罗丹明B(RhB)、四环素(TCH)、甲硝唑(MTZ)、磺胺甲恶唑(SMX)均具有较好降解效果。依据自由基掩蔽实验结果推测,在阳极表面发生水分子失电子生成羟基自由基(.OH)、在阴极附近氧气得电子生成超氧阴离子(O2·-)、·OH活化PAA生成过氧酰基自由基(CH3CO3·)和酰基自由基(CH3CO2·),这些是MB去除的主要活性物质。(2)建立了 EC/F e2+/PAA体系,研究其对MB的脱色效率和机理。结果表明,60分钟内MB的脱色率为98.97%。EC/F e2+/PAA体系对MO、RhB、TCH、MTZ均有良好去除效果。酸性条件下,增加PAA浓度、Fe2+浓度、电流密度有利于MB脱色。Cl-、HCO3-、SO42-、HA的存在会抑制MB的脱色。自由基掩蔽实验结果表明,·OH、CH3CO3·和CH3CO2·在该体系中起关键作用。EC/Fe2+/PAA体系促进了 Fe3+/Fe2+循环并增强了 PAA的活化。(3)建立了EC/Fe3+/PAA体系,研究其对MB的脱色效率和机理。结果表明,60分钟内MB的脱色率为91.00%。酸性条件下,增加PAA浓度、Fe3+浓度、电流密度有利于MB降解。HA反应前期能加速MB去除,但反应最终会抑制MB脱色率。EC/Fe3+/PAA体系对MO、RhB、MTZ均有良好去除效果,但对具有杂环结构的TCH去除效果欠佳。自由基掩蔽实验表明·OH、CH3CO3·和CH3CO2·为主要的活性物种。

二、CO_2快速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_2快速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氮源对斜生栅藻生长及脂质积累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微藻脂质测定方法
        1.2.1 重量法
        1.2.2 细胞染色法
        1.2.3 磷酸香兰素比色法
        1.2.4 时域核磁共振法
        1.2.5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1.2.6 近红外光谱法
    1.3 微藻生长的影响因素
        1.3.1 藻种
        1.3.2 营养源
        1.3.3 环境因素
        1.3.4 培养系统
    1.4 氮源对微藻生长及脂质积累影响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藻种
        2.1.2 培养基的配制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微藻的培养
        2.2.2 测定方法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实验设计
        2.3.1 磷酸香兰素比色法的脂质测定条件优化
        2.3.2 氮源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2.3.3 氮源对斜生栅藻脂质积累的影响
3 磷酸香兰素比色法脂质测定条件优化
    3.1 标准脂质的选取
    3.2 氯仿甲醇比例的影响
    3.3 浓硫酸用量的影响
    3.4 香兰素浓度的影响
    3.5 磷酸含量的影响
    3.6 磷酸香兰素溶液用量的影响
    3.7 反应时间的影响
    3.8 磷酸香兰素比色法优化前后微藻脂质检测
    3.9 本章小结
4 氮源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4.1 氮源对藻液pH的影响
    4.2 藻液的OD_(680) 的变化
    4.3 氮源对藻干重的影响
    4.4 藻细胞密度的变化
    4.5 氮源对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4.6 藻对氮的吸收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氮源对斜生栅藻代谢物质的影响
    5.1 氮源对藻脂质的影响
    5.2 氮源对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3 氮源对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4 氮源对藻官能团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2)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分子印迹电化学或比色传感器检测农药残留及抗菌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
        1.1.1 金属有机框架的概述
        1.1.2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制备
        1.1.3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电催化材料
        1.1.4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模拟酶
    1.2 电化学传感器
        1.2.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1.2.2 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1.3 比色传感器
        1.3.1 比色传感器概述
        1.3.2 比色传感器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1.4 分子印迹技术
        1.4.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1.4.2 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应用
    1.5 本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锌基生物金属有机框架-1(Co@Zn-bio-MOF-1)衍生物硫化钴/硫化锌(CoS/ZnS)复合材料构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药地茂散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Zn-bio-MOF-1 的制备
        2.2.3 Co@Zn-bio-MOF-1 的制备
        2.2.4 CoS/ZnS以及derivative-ZnS(d-ZnS)的制备
        2.2.5 MIP/CoS/ZnS/GCE传感器的制备
        2.2.6 实际样品中地茂散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ZnS、CoS/ZnS和 MIP/CoS/ZnS/GCE的表征
        2.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3 MIP/CoS/ZnS/GCE制备条件的优化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5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2.3.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的考察
        2.3.7 实际样品中地茂散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钴酸镍@氧化锌/钴酸锌(Ni Co_2O_4@ZnO/ZnCo_2O_4)复合材料制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药五氯硝基苯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Zn_3[Co(CN)_6]_2的合成
        3.2.3 ZnO/ZnCo_2O_4的制备
        3.2.4 Ni-Co LDH@ZnO/ZnCo_2O_4的制备
        3.2.5 NiCo_2O_4@ZnO/Zn Co_2O_4的制备
        3.2.6 MIP/NiCo_2O_4@ZnO/ZnCo_2O_4/GCE传感器的制备
        3.2.7 实际样品中五氯硝基苯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与电极的表征
        3.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3.3 MIP/NiCo_2O_4@ZnO/ZnCo_2O_4/GCE制备条件的优化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5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3.3.6 选择性考察
        3.3.7 重现性、可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考察
        3.3.8 实际样品中五氯硝基苯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量子点/钴酸锶/四氧化三钴(CQDs@Sr Co O_3/Co_3O_4)复合材料制备分子印迹比色传感器检测抗菌药物替加环素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Co_3[Co(CN)_6]_2前驱体的合成
        4.2.3 Sr~(2+)离子交换的Co_3[Co(CN)_6]_2的制备
        4.2.4 SrCoO_3/Co_3O_4以及derivative-Co_3O_4(d-Co_3O_4)的制备
        4.2.5 CQDs以及CQDs@SrCoO_3/Co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4.2.6 MIP/CQDs@SrCoO_3/Co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4.2.7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研究
        4.2.8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机理实验
        4.2.9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动力学研究
        4.2.10 比色法检测替加环素
        4.2.11 选择性考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复合材料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考察
        4.3.3 传感系统的反应机理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5 稳态动力学研究
        4.3.6 比色法检测替加环素
        4.3.7 选择性考察
        4.3.8 实际样品中替加环素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u-Co普鲁士蓝类似物衍生氧化铜/四氧化三钴(Cu O/Co_3O_4)复合材料制备分子印迹比色传感器检测抗菌药物氟康唑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Cu_3[Co(CN)_6]_2前驱体的合成
        5.2.3 CuO/Co_3O_4的制备
        5.2.4 MIP/CuO/Co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5.2.5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研究
        5.2.6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机理实验
        5.2.7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动力学研究
        5.2.8 比色法检测氟康唑
        5.2.9 选择性考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表征
        5.3.2 复合材料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考察
        5.3.3 传感系统的反应机理
        5.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5.3.5 稳态动力学研究
        5.3.6 比色法检测氟康唑
        5.3.7 选择性考察
        5.3.8 实际样品中氟康唑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碳酸酐酶在地质聚合物微球表面的固定及其催化吸收C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1.2.1 吸附法
        1.2.2 吸收法
        1.2.3 膜分离法
        1.2.4 生物酶法
    1.3 碳酸酐酶的简介
        1.3.1 碳酸酐酶的性质与分类
        1.3.2 碳酸酐酶催化CO_2水合反应的机理
        1.3.3 碳酸酐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1.4 酶的固定化技术
        1.4.1 酶的固定化方法
        1.4.2 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地质聚合物的简介
        1.5.1 地质聚合物的概念
        1.5.2 地质聚合物的结构
        1.5.3 地质聚合物的反应机理
        1.5.4 地质聚合物的原料
        1.5.5 地质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及主要表征手段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2.3.2 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2.3.3 碳酸酐酶的固定化实验
        2.3.4 酶活性的测定
        2.3.5 酶的固定化效率评价指标
        2.3.6 反应条件对碳酸酐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2.3.7 碳酸酐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2.3.8 碳酸酐酶催化吸收CO_2的研究
        2.3.9 碳酸酐酶催化CO_2矿化反应的研究
第三章 载体及固定化酶制备与表征
    3.1 载体及固定化酶的表征分析研究
        3.1.1 GMS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分析
        3.1.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1.3 扫描电镜(SEM)
        3.1.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 反应条件对碳酸酐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2.1 pH值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2.3 固定化时间的影响
        3.2.4 载体用量的影响
        3.2.5 交联剂浓度的影响
        3.2.6 交联反应时间的影响
    3.3 碳酸酐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3.3.1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值
        3.3.2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3.3.3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贮存稳定性
        3.3.4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3.3.5 动力学常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碳酸酐酶催化吸收CO_2的研究
    4.1 实验装置和方法
    4.2 固定化碳酸酐酶催化吸收CO_2实验
        4.2.1 温度对固定化碳酸酐酶催化效果的影响
        4.2.2 气体流量对固定化碳酸酐酶催化效果的影响
        4.2.3 固定化酶的用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4.2.4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4.3 形貌与结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酸酐酶催化CO_2矿化反应的研究
    5.1 矿化实验
    5.2 不同因素对矿化实验的影响
        5.2.1 碳酸酐酶用量
        5.2.2 反应温度
        5.2.3 缓冲溶液
    5.3 形貌与结构表征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5.3.2 扫描电镜
        5.3.3 元素含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化学探针的制备及其在钴离子、硫化氢和水含量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化学探针的结构和原理
        1.1.1 光化学探针的结构
        1.1.2 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原理
        1.1.3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1.1.4 比色探针的响应机理
    1.2 钴离子探针的研究进展
    1.3 硫化氢探针的研究进展
    1.4 水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机双配体类化学探针在Co~(2+)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
        2.3.1 储存液的配制
        2.3.2 单配体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2.3.3 SDAP-Tpy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3.4 SDAP-Dpa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3.5 DHAB-Mp Tpy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3.6 DHAB-MpTpy对 Co~(2+)的识别性能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配体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2.4.2 SDAP-Tpy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4.3 SDAP-Dpa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4.4 DHAB-MpTpy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能
        2.4.5 DHAB-MpTpy对 Co~(2+)的识别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1-(2-吡啶偶氮)-2-萘酚-Zn~(2+)组合体系的硫化氢探针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 储存溶液的配置
        3.3.2 PAN对 Zn~(2+)的滴定实验
        3.3.3 PAN-Zn~(2+)体系对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AN及 PAN在 Zn~(2+)和H_2S存在下的吸收光谱
        3.4.2 PAN-Zn~(2+)体系对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
        3.4.3 PAN-Zn~(2+)配合物检测H_2S的现场适用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磁性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荧光探针及其在硫化氢检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步骤
        4.3.1 MMPs@U67B@Zn的制备
        4.3.2 储存溶液的配置
        4.3.3 MMPs@U67B@Zn对阴离子的选择性实验
        4.3.4 MMPs@U67B@Zn对 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MPs@U67B@Zn微球的表征
        4.4.2 MMPs@U67B@Zn对阴离子的响应性研究
        4.4.3 MMPs@U67B@Zn对 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联噻吩醛功能化SBA-15 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含量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步骤
        5.3.1 TEA-SBA-15 的合成
        5.3.2 储存溶液的配置
        5.3.3 TEA-SBA-15 对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TEA-SBA-15 的表征
        5.4.2 TE与SBA-15 嫁接前后的光谱性能: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5.4.3 TEA-SBA-15 检测有机溶剂中的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半干旱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测定方法
        1.2.2 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研究进展
        1.2.3 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乌梁素海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水文气象概况
        2.1.3 水生植被概况
    2.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2.1 采样点时间和采样点设置
        2.2.2 温室气体通量和分压数据的采集、测定与计算
        2.2.3 气象数据和水质数据采集、测定与计算
第三章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O_2分压和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乌梁素海CO_2 分压时空变化
        3.1.1 CO_2 分压昼夜变化
        3.1.2 CO_2 分压月变化
    3.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时空变化
        3.2.1 CO_2 通量日变化
        3.2.2 CO_2 通量月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H_4分压和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乌梁素海CH_4 分压时空变化
        4.1.1 CH_4 分压昼夜变化
        4.1.2 CH_4 分压月变化
    4.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H_4通量时空变化
        4.2.1 CH_4 通量昼夜变化
        4.2.2 CH_4 通量月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乌梁素海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变化影响
    5.1 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5.1.1 环境因子昼夜变化特征
        5.1.2 环境因子月变化特征
    5.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乌梁素海水-气界面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基金项目资助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基于同步辐射与模拟计算研究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分类
    1.2 煤的结构和组成及煤中硫的赋存形式
        1.2.1 煤的结构和组成
        1.2.2 煤中硫的赋存形式
    1.3 煤中硫的测定分析方法
        1.3.1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1.3.2 煤中形态硫的测定
        1.3.3 现代仪器分析对煤中有机硫的分析
    1.4 煤的脱硫方法简介
    1.5 煤的热解
    1.6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规律
        1.6.1 无机硫的迁移规律
        1.6.2 有机硫的迁移规律
        1.6.3 含硫有机模型化合物中硫迁移规律
        1.6.4 不同形态硫间的相互转化
    1.7 影响煤热解脱硫的因素
        1.7.1 煤自身条件的影响
        1.7.2 外在生物质加入的影响
        1.7.3 热解操作条件的影响
    1.8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同步辐射研究生物质与中、低黄铁矿煤共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
    2.1 实验部分
        2.1.1 样品的选择与处理
        2.1.2 热解实验
        2.1.3 S K-edge XANES与 X-ray fluorescence(XRF)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S K-edge XANES分析原煤和木屑中的硫形态
        2.2.2 S K-edge XANES研究木屑和煤单独热解时硫的迁移行为
        2.2.3 S K-edge XANES研究木屑和煤在Ar气氛下共热解时硫的迁移行为
        2.2.4 S K-edge XANES研究木屑和煤在CO_2气氛下共热解时硫的迁移行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步辐射与热解-质谱法研究高黄铁矿煤在不同气氛下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
    3.1 实验部分
        3.1.1 样品的选择与处理
        3.1.2 热解-质谱实验
        3.1.3 同步辐射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气氛对热解过程中硫逸出的影响
        3.2.2 同步辐射研究硫在固相中的迁移行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步辐射研究黄铁矿的热解行为
    4.1 实验部分
        4.1.1 样品选择与处理
        4.1.2 同步辐射实验
        4.1.3 热解-质谱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黄铁矿在Ar气氛下热解硫迁移行为
        4.2.2 黄铁矿在CO_2气氛下热解硫迁移行为
        4.2.3 黄铁矿在3%O_2气氛下热解硫迁移行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噻吩和苯并噻吩在惰性和氧化性气氛下脱硫机理的理论研究
    5.1 理论计算方法
        5.1.1 几何优化和能量计算
        5.1.2 速率常数计算
        5.1.3 MBO键级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惰性气氛噻吩、苯并噻吩的脱硫机理
        5.2.2 氧化性气氛噻吩、苯并噻吩的脱硫机理
        5.2.3 速率常数
        5.2.4 热力学参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下一步工作
    6.1 取得的一些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pH响应释放型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制备及其果蔬保鲜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果蔬保鲜研究现状
        1.1.1 果蔬采后品质及包装内环境变化
        1.1.2 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概况
    1.2 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
        1.2.1 植物精油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1.2.2 肉桂精油及其研究现状
        1.2.3 肉桂精油的安全性
        1.2.4 肉桂精油的载体化研究现状
    1.3 pH响应控释材料
        1.3.1 pH响应控释材料研究现状
        1.3.2 基于酸敏亚胺键的pH响应席夫碱
        1.3.3 壳聚糖席夫碱基衍生物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制备及pH响应性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制备
        2.3.2 取代度的测定
        2.3.3 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结构及基本性能表征
        2.3.4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检测肉桂醛释放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壳聚糖分子量及脱乙酰度下CS-Cin的制备
        2.4.2 壳聚糖分子量及脱乙酰度对pH响应行为的影响
        2.4.3 不同反应摩尔比下CS-Cin的制备
        2.4.4 反应摩尔比对pH响应行为的影响
        2.4.5 CS-Cin的基本性能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pH响应控释特性及抑菌性能探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CS-Cin在 pH缓冲溶液体系中的释放
        3.3.2 CS-Cin在酸性气氛体系中的释放
        3.3.3 pH响应抑菌性能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S-Cin在缓冲溶液体系中的pH响应控释行为分析
        3.4.2 CS-Cin在高湿酸性气氛模拟体系中的pH响应控释行为分析
        3.4.3 CS-Cin的 pH响应抑菌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对果蔬的防腐保鲜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CS-Cin对西兰花的采后保鲜
        4.3.2 CS-Cin对草莓的采后保鲜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S-Cin对西兰花的防腐保鲜作用
        4.4.2 CS-Cin对草莓的防腐保鲜作用
        4.4.3 CS-Cin在西兰花和草莓两种包装体系中的释放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pH响应释放性能优化调控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多孔壳聚糖的制备
        5.3.2 肉桂醛-多孔壳聚糖基席夫碱的制备
        5.3.3 取代度的测定
        5.3.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
        5.3.5 微观形貌电镜观察
        5.3.6 CS-Cin和 Porous CS-Cin在不同pH下的释放动力学
        5.3.7 席夫碱衍生物对西兰花的采后保鲜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多孔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5.4.2 多孔壳聚糖对席夫碱衍生物性能的影响
        5.4.3 多孔壳聚糖席夫碱对西兰花的防腐保鲜作用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氡气基本性质
        1.2.2 多孔介质氡气析出研究现状
        1.2.3 氡气长距离运移研究现状
        1.2.4 测氡法探测煤自燃火源位置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及长距离运移理论分析
    2.1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
        2.1.1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模型
        2.1.2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影响因素
    2.2 氧化升温过程中破碎煤体氡气析出
    2.3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长距离运移
        2.3.1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长距离运移机理分析
        2.3.2 覆岩分布特征对氡气长距离运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常温下不同煤种氡气析出规律及物性参数影响研究
    3.1 常温下不同煤种氡气浓度测定
        3.1.1 实验部分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煤种物性参数对氡气析出的影响
        3.2.1 实验部分
        3.2.2 铀镭核素含量测定结果
        3.2.3 水分含量及灰分含量测定结果
        3.2.4 孔隙结构参数测定结果
        3.2.5 煤种物性参数与氡气析出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氡气析出特性实验研究
    4.1 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氡气析出率变化
        4.1.1 实验部分
        4.1.2 小波分析数据处理
        4.1.3 氡气析出率计算模型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氧化升温过程中氡气析出影响因素实验
        4.2.1 实验部分
        4.2.2 等温干燥实验结果及分析
        4.2.3 低温氮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4.2.4 微观裂隙及矿物电镜扫描实验结果及分析
        4.2.5 室温下处理煤样氡气浓度测定实验结果及分析
        4.2.6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覆岩分布下采空区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5.1 均匀多孔介质氡气运移方程
    5.2 “两带”覆岩分布下氡气运移的数值模拟
        5.2.1 “两带”覆岩氡气运移二维数学模型
        5.2.2 基于有限差分的数学模型求解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2.4 含水层对氡气运移的影响
    5.3 “三带”覆岩分布下氡气运移的数值模拟
        5.3.1 “三带”覆岩氡气运移二维数学模型
        5.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3 多煤层采空区对氡气运移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实验研究
    6.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及采空区煤自燃模拟系统研发
        6.1.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6.1.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装置
        6.1.3 气体取样测量
        6.1.4 装置气密性保障
    6.2 “两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规律研究
        6.2.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
        6.2.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
        6.2.3 监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6.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5 含水层对煤自燃氡气运移的影响
    6.3 “三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规律研究
        6.3.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
        6.3.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
        6.3.3 监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6.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5 多煤层采空区对煤自燃氡气运移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预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和橙子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鲜切果蔬保鲜研究现状
        1.1.1 鲜切果蔬的概述
        1.1.2 鲜切果蔬的品质变化
    1.2 鲜切果蔬预处理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1.2.1 可食用涂膜
        1.2.2 纳米氧化锌涂膜
        1.2.3 加压气体处理
    1.3 鲜切果蔬气调包装研究现状
        1.3.1 气调包装
        1.3.2 微孔气调包装
        1.3.3 气调包装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1 微孔气调包装适用性
    2.2 材料、设备与处理
        2.2.1 材料及处理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鲜切果蔬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模型的建立
        2.3.1 鲜切果蔬呼吸模型的确立
        2.3.2 微孔气调包装气体扩散机理
        2.3.3 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数学模型
        2.3.4 鲜切果蔬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模型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设置
        2.4.2 顶空气体分析
        2.4.3 数据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微孔参数
        2.5.2 呼吸速率模型的建立
        2.5.3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微孔包装气体交换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的抑菌性、毒理学及其复合涂膜锌迁移量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设备与处理
        3.2.1 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纳米复合涂膜液的制备
        3.2.5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涂膜处理
    3.3 实验方法
        3.3.1 抗菌活性测定
        3.3.2 毒理学分析
        3.3.3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锌(Zn)含量的测定
        3.3.4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抗菌活性
        3.4.2 细胞毒性
        3.4.3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中Zn含量的变化
        3.4.4 纳米氧化锌添加的安全剂量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的保鲜研究
    4.1 前言
        4.2.1 材料
    4.2 材料、设备和处理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壳聚糖和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液制备
        4.2.5 微孔气调包装处理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设置
        4.3.2 指标测定方法
        4.3.3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顶空气体分析
        4.4.2 呼吸速率
        4.4.3 质量损失率和硬度
        4.4.4 褐变度和视觉指数
        4.4.5 总酚含量和总花青素含量
        4.4.6 细菌菌落计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加压氩气与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橙子的保鲜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设备与处理
        5.2.1 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加压氩气处理
        5.2.5 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液制备
        5.2.6 微孔气调包装处理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设置
        5.3.2 指标测定方法
        5.3.3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顶空气体分析
        5.4.2 呼吸速率
        5.4.3 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
        5.4.4 质量损失和NMRI结果分析
        5.4.5 电子鼻分析
        5.4.6 感官分析
        5.4.7 微生物分析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过氧乙酸强化电化学体系处理有机废水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级氧化技术
        1.2.1 高级氧化技术概述
        1.2.2 电化学氧化法研究进展
        1.2.3 基于过氧乙酸的高级氧化技术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化学活化过氧乙酸体系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设计
        2.2.4 监测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体系中MB脱色效率
        2.3.2 反应参数对EC/PAA体系性能的影响
        2.3.3 EC/PAA体系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2.3.4 自由基掩蔽实验
        2.3.5 UV-Vis和 TOC分析
        2.3.6 亚甲基蓝的降解路径推测
        2.3.7 EC/PAA体系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化学协同二价铁活化过氧乙酸体系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设计
        3.2.3 检测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体系中MB脱色效率
        3.3.2 反应参数对EC/Fe~(2+)/PAA体系性能的影响
        3.3.3 EC/Fe~(2+)/PAA体系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3.3.4 活性物质的鉴定
        3.3.5 协同体系中PAA利用率
        3.3.6 铁离子在溶液中的变化和沉积
        3.3.7 UV-Vis和 TOC分析
        3.3.8 EC/Fe~(2+)/PAA体系反应机理
        3.3.9 电能消耗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化学协同三价铁活化过氧乙酸体系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体系中MB脱色效率
        4.3.2 协同体系中PAA利用率
        4.3.3 反应参数对EC/Fe~(3+)/PAA体系性能的影响
        4.3.4 EC/Fe~(3+)/PAA体系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4.3.5 自由基掩蔽实验
        4.3.6 铁离子在溶液中的变化和沉积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CO_2快速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氮源对斜生栅藻生长及脂质积累影响[D]. 张生盛.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分子印迹电化学或比色传感器检测农药残留及抗菌药物[D]. 段定.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3]碳酸酐酶在地质聚合物微球表面的固定及其催化吸收CO2的研究[D]. 昌姗. 广西大学, 2021(12)
  • [4]化学探针的制备及其在钴离子、硫化氢和水含量检测中的应用[D]. 谢子恒. 广西大学, 2021(12)
  • [5]半干旱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研究[D]. 张状状. 内蒙古大学, 2021
  • [6]基于同步辐射与模拟计算研究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D]. 郭慧卿.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7]pH响应释放型肉桂醛-壳聚糖席夫碱的制备及其果蔬保鲜应用研究[D]. 郐凌云. 江南大学, 2021(01)
  • [8]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D]. 周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预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和橙子保鲜效果的研究[D]. 伍丹. 江南大学, 2021(01)
  • [10]过氧乙酸强化电化学体系处理有机废水效能的研究[D]. 孙梦婷. 燕山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CO_2快速测定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