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DSA在头颈部应用的技术探讨

旋转DSA在头颈部应用的技术探讨

一、旋转DSA应用于头颈部的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庞嫣琼[1](2020)在《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背景颅内动脉瘤在我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瘤体破裂引发颅内出血,导致较高致残及致死率,后期治疗和康复也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经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ngraphy,MSCTA)和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SA是临床上公认的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率和敏感性可达99%,然而DSA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造影剂注射过程中需要使用导管法,往往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由于MRI检查的时间较长,对术后的评估较差,对于早期的颅内动脉瘤很难发现,一般不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2]。CTA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具有无创性,还有检查成本低、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的优点,它可以快速获得脑血管的解剖影像,不仅可以任意角度观察目标血管,还可以通过局部放大的方法显示和分析病变的细节特征[3]。CTA扫描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为动脉瘤的诊断和围手术期评价提供客观依据[4]。本研究期望能通过对比分析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解剖参数测量方面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探讨CTA的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目的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测量结果、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穿支血管方面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探讨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检查影像资料,对比CTA及DSA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动脉瘤形态(包含轮廓、大小、位置等)及瘤体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对比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程度和存在差异,从而探讨CTA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分析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检查影像检查资料,结果发现:(1)CTA测出的动脉瘤数113个,在与DSA的检查结果(DSA共检出动脉瘤116个)对比当中,发现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数目分别为5个和2个,而在这些假阴性的结果中并没有最大径大于3mm的瘤体实例出现,测得CTA的灵敏度为95.7%。而进一步将CTA与DSA的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对应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2)对比两组瘤体的最大径和瘤颈测量数据,对于测量结果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评价、t检验验证,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获得的瘤体最大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瘤颈的测量上,CTA与D-DSA两组测量值(?x±s,mm)分别为4.06±1.18mm、3.54±1.15mm,P值<0.05,提示CTA在有关瘤颈的测量上准确度欠佳。(3)DSA检查获得的对瘤颈部区域显示程度的影像资料均处于尚清晰和清晰之间,而CTA检查除去上述两种情况,还有6例显示模糊的图像,通过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深一步的秩和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为,Z值为-2.889,所得P值为0.004,明显小于0.05,表明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其周围的穿支血管方面要优于CTA。结论1.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的测量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TA检查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可靠方法;2.DSA对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穿支血管显示方面的情况要优于CTA,DSA检查目前仍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吴晓玲[2](2020)在《低辐射剂量全模型迭代脑CT灌注成像的颅脑侧支循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的CT灌注(CTP)检查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可以重组出多期相CT灌注血管图像(CTPA)。本研究探讨基于IMR技术的低辐射剂量CTP原始容积数据重组的多期相CTPA图像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及烟雾病(MMD)患者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两个部分:1.搜集68例单侧MCA狭窄患者,所有患者行CT平扫、CTP、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利用CTP原始数据重组出多期相CTPA图像,评估CTP伪彩图主观图像质量,CTPA与CTA血管强化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CTPA与CTA主观图像质量及侧支循环评分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2.搜集1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行CT平扫、CTP、CTA检查,利用CTP原始数据重组出多期相CTPA图像,对CTPA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以DSA为“金标准”,多期相CTPA和DSA对侧支血管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CTP伪彩图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为(7.28±1.09)分,其中评分为4分者3例(4%),5分者3例(4%),6分者6例(9%),7分者16例(24%),8分者40例(59%)。56例(83%)患者伪彩图图像质量良好,可以满足诊断需求。CTPA主观图像质量良好,血管边缘光滑,动脉远端分支显示清晰,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在动脉强化、小动脉细节显示及静脉污染方面CTPA组图像质量优于CTA组(均P<0.05)。CTPA组血管强化CT值(390.94?78.02 vs.116.13?52.66)、SNR(17.07?10.11 vs.13.00?6.80)及CNR(14.95?8.74 vs.5.42?2.87)高于CTA组(均P<0.05),图像噪声高于CTA组(30.25?16.24 vs.12.34?10.88,P<0.001)。CTPA组侧支评分高于CTA组(1.79?0.64 vs.1.22?0.77,P<0.001)。CTA只能显示动脉期的脑内主要动脉,而CTPA可显示延迟显影的侧支血管。54%(37/68)患者CTPA侧支评分高于CTA,46%(31/68)患者二者侧支评分结果相同。CTPA组中有71%(48/68)侧支循环良好,CTA组中有31%(21/68)侧支循环良好。有些患者的侧支血管在单期CTA中显示不佳,在多期相CTPA中显示良好。2.CTPA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为(2.83±0.38)分,图像质量良好,血管边缘光滑,动脉远端分支显示清晰,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多期相CTPA与DSA对侧支血管评估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78),观察者间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92),CTPA与DSA对侧支血管评估的相关系数为0.864(P<0.01)。结论:基于IMR算法的CTP检查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不仅可以获得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还能利用CTP原始数据重组出多期相CTPA图像,CTPA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需求,还可以全面评估单侧MCA狭窄及MMD患者的侧支循环状态。

林成,张强,朱安林,孙琦,张浩,单桐辉,潘文龙,赵浩[3](2018)在《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之间我院收住的经头颈CTA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疾病(动脉瘤或动脉狭窄)患者30例。其中17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病变血管进行3D-DSA检查,并将患者3D-CTA图像融合于血管造影机中,分别将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融合对比,验证CTA与DSA图像位置准确度、血管直径、病变大小的差别。另13例拟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将头颈3D-CTA融合于血管机,利用3D-CTA实时引导并完成介入治疗操作,评价融合的准确度,比较射线照射剂量及造影剂使用量。结果17例患者头颈CTA图像与2D、3D-DSA图像的匹配准确。13例介入患者头颈CTA图像可以成功的应用于神经介入操作过程中3D路图的实时引导,准确完成介入手术;两组患者造影剂使用量分别为(68.5±6.9)ml和(109.5±12.4)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910.1±95.8)mGy和(1769.0±303.2)mGy,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A影像融合技术因其高度的准确性,可以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治。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引导神经介入操作,增加工作效率,同时又能显着降低射线辐射量和造影剂使用量,因此可以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武洪林[4](2017)在《双源CT颈颅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等渗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初步研究目的评估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双低)等渗对比剂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CTA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A组(双低剂量组):管电压80/Snl40 kVp,图像使用SAFIRE重建,对比剂32ml(威视派克270mgI/ml)。B组(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00/Snl40 kVp,图像FBP重建,对比剂40ml(优维显370mgl/ml)。记录头颈部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对比噪声比、信噪比,以及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等,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了 A组的升主动脉噪声值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图像的血管CT值、噪声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少了 23.8%(t=-9.316,P<0.001)。A组每例患者的碘摄入量为8.6g,较B组14g下降了41.6%。两组病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A组3.62±0.57,B组3.63±0.50。B组得分较前者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9,P=0.898)。两名医生对图像质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663(P<0.001),表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等渗对比剂可以用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基础上,能同时减少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第二部分基于动态扫描的个性化方案在头颈部CTA双低剂量的自身对照研究目的:比较同一组患者头颈部CTA常规与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碘负荷量。方法:收集23例患者,每例患者首次均行常规头颈部CTA检查(常规方案),复查时均行双低剂量检查(双低方案)。常规方案使用管电压100/140SnkVp,以及次高渗对比剂370mgI/ml,用量40ml,注射速率5ml/s。双低方案使用管电压80/140SnkVp,以及等渗对比剂270mgI/ml,根据团注法动态时间密度曲线的峰值密度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案,注射速率4.5-6ml/s之间,对比剂用量32-42ml不等。比较两种方案病例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及碘负荷量。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分别为双低方案3.86±0.39,常规方案3.90±0.35,后者得分高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729,P=0.084)。两名医生对图像质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642(P<0.001);各段动脉CT值比较,双低方案稍低于常规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方案SNR(signal-to-noise ratio)除了升主动脉、基底动脉高于常规方案外,其余部位均减低(P>0.05)。双低方案CNR(contrast-to-noise ratio)除了基底动脉略高于常规方案外,其余各节段动脉均低于常规方案(P>0.05)。双低方案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较常规方案分别减少26.2%及23.8%(P<0.001);双低方案碘负荷量较常规方案减少了 43.8%。。结论: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双源CT头颈部血管造影双低剂量扫描结合个性化注射方案,能显着减少有效辐射剂量和碘负荷。第三部分稀释等渗对比剂动态扫描在双源CT头颈部双低剂量CTA中的初步研究目的:评估稀释等渗对比剂动态扫描在双源CT头颈部双低剂量血管造影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头颈部CTA患者89例,分成两组。A组(实验组,59例):管电压80/Snl40kVp,图像使用SAFIRE重建。动态扫描使用稀释对比剂,用量27ml,内含270mgI/ml对比剂6ml,注射速率4.5ml/s。实际造影时,根据动态扫描时间密度曲线的峰值密度,选择不同的个性化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I/ml)注射方案,用量20-36ml,注射速率4-6ml/s。B组(对照组,30例):管电压100/Snl40 kVp,图像FBP重建,对比剂40ml,注射速率5ml/s(优维显370mgI/ml)。记录头颈部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对比噪声比、信噪比,以及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等,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平均辐射剂量DLP及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8.3%及28.6%。实验组平均碘摄入量为9.7±1.2g,较对照组18.5g减少了47.6%。其中4例患者碘摄入量仅为7.0g,较对照组减少了62.2%。实验组在颈总动脉上段、颈内动脉下段及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强化程度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各段无显着性减低(P>0.05)。实验组CNR、SNR在颈总动脉上段、颈内动脉下段显着降低(P<0.05),其余部位无显着性降低(P>0.05)。两名医生对图像质量的评分分别为实验组3.62±0.55,对照组3.65±0.51(2=-0.003,P=0.998)。两组病例图像质量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45(P<0.001)。结论:头颈部双源CT双低剂量血管成像中,利用稀释等渗对比剂进行动态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实际造影时所需的对比剂用量及扫描触发时间,在提供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基础上,达到降低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剂量的目的。

刘洋[5](2017)在《光子探测器双源CT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比较光子探测器双源CT联合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较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评价影像检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下一步的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案的选择给予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间临床怀疑存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疾病,需要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使用Stellar光子探测器双源CT,排除标准:对比剂过敏者、孕妇及昏迷者等情况,最终入选156例纳入本研究。将受试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实验组:使用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两组均7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选择Stellar光子探测器双源CT进行头颈部CTA检测,在检查前4h嘱患者禁食,针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因为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解,尤其嘱托检查后大量饮水,以促进对比剂的排出。患者常规右侧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疑诊锁骨下动脉病变时,经足背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于检查前进行碘过敏实验。在进行检查前,去除活动义齿等金属异物,扫描角度与听眶线平行,设置完成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使用提前预热好的对比剂,装入双筒高压注射器中。将注射器由肘静脉进行穿刺注射,采用团注跟踪技术,触发监测层面设于主肺动脉分叉层面的降主动脉,延迟10s开始采集数据,触发阈值设定为100 HU,达到阈值后延迟2s扫描。实验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开启Care Dose 4D功能自动调节管电流,球管旋转速度:0.2s/r,准直器宽度:2×128×0.6mm,螺距:0.7。对比剂注射时间固定为10 s,≤45Kg的患者注射速率为4.0 ml/s,以45Kg为基准,体重每增加10Kg,注射速率增加0.5 ml/s。对比剂用量=注射速率×注射时间(10s)。对照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开启Care Dose 4D功能自动调节管电流,球管旋转速度:0.2s/r,准直器宽度:2×128×0.6mm,螺距:0.7。固定对比剂用量为60mL,所有患者对比剂注射速度恒定,注药速度保持在4.0 ml/s,采用团注跟踪(Bolus Tracking)智能触发扫描模式。触发点、扫描方向和范围同实验组一致。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成像质量,对影像学检查有效情况进行对比,并通过统计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对检查潜在危险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以综合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案临床应用的优劣差异。其中成像质量采用主、客观两种评价方式。客观成像质量评价参考系统所测数值,对通过计算获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主观评价由2名专业影像科医师,依据4分制评分标准对所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成像质量评分。记录CT扫描机自动生成的辐射剂量参数,包括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参数及对比剂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本研究所用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成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用kappa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客观成像质量的研究方面,对照组AOAR部位SNR数值对照组19.6±9.6、实验组38.8±10.6,CCA部位SNR数值对照组20.3±10.3、实验组41.8±11.5,ICA部位SNR数值对照组16.8±16.7、实验组31.4±17.2,MCA-M1部位SNR数值对照组13.6±11.5,实验组22.5±16.3。对照组SNR数值平均17.6±10.8,实验组平均33.6±13.6,实验组SNR各数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CNR数值计算方面,CNR>8即认为图像均可评定为质量优,本研究中CNR均>8。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部位CNR数值均高于8分,其中照组AOAR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7.1±6.3、实验组32.1±8.1,CCA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5.9±5.4、实验组35.9±10.7,ICA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5.5±10.8、实验组25.5±10.0,MCA-M1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1.2±6.7,实验组18.2±8.5。对照组CNR数值平均14.9±5.9,实验组平均27.9±6.8,实验组CNR各数值均较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对照组各数值均小于实验组(P<0.01)。2.两组患者主观成像质量的研究方面,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对照组3.14±0.52分、3.21±0.50分,平均得分3.17±0.52分;实验组为3.83±0.41,3.78±0.40,平均得分3.81±0.41分。2名专家的成像评分一致性评价良好,对照组kappa值为0.76,实验组kappa值为0.78,实验组各专家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主观图像质量实验组优于对照组。3.辐射剂量评价方面,客观使用辐射剂量参考影像学设备自主收集所提示的系数,对照组CTDIvol、DLP、ED分别为4.017±1.33mGy、217.6±74.22mGy·cm、1.12±0.15mSv,相较于实验组CTDIvol、DLP、ED计数分别为1.347±0.29mGy、78.25±13.94mGy·cm、0.42±0.05mSv,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辐射有效剂量较对照组降低62.51%,且评价指标CT剂量指数与剂量长度乘积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明显数值上偏低(P<0.05)。4.对比剂剂量方面,实验组的对比剂剂量均值为(49.1±5.4)ml,对照组的对比剂量均值为60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5),实验组对比剂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10.8±2.1)ml。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CT联合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中,较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相比,可显着减少对比剂的注射剂量,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两种检查方案的成像质量都为优,但个性化对比剂的注射方案可以显着提高图像的SNR和CNR,可以显着提高患者血管成像质量,具有更加理想的成像质量,更有利于临床医生成像的正确判读。故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用光子探测器双源CT血管成像,结合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减低辐射剂量,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磊[6](2016)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症状性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作为参照标准,评价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及伴发动脉瘤的可靠性,探讨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方法:搜集我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临床怀疑有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患者44例,其中男29例、女15例。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弓以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在十天内行DSA检查。CTA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128层螺旋CT机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来分析动脉血管情况,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图像后处理方法有: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表面阴影显示(SSD)。CTA将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和易损斑块。把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动脉血管的CTA与DSA检查结果,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和伴发动脉瘤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CTA诊断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44例968段血管CTA和DSA诊断符合数为935(96.5%),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总的敏感度93.6%,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8.3%,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172;CTA显示38个钙化斑块、41个混合斑块和76个易损斑块;CTA诊断伴发动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性检查方法,在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和伴发动脉瘤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能清晰显示狭窄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评估斑块性质。CTA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DSA用于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术前诊断和术后效果评价。

孙士龙,李传东,王玉丽,刘瑞宏[7](2015)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中的辐射剂量现状》文中指出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头颈部血管众多检查方式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被公认为脑血管疾病诊断、术前评估和术后评价的"金标准"。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可从多个角

薛玉富,罗勇[8](2010)在《旋转DSA应用于头颈血管成像中的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克服常规DSA影像中血管重叠的问题,各位学者采用旋转DSA来作为补充,本研究旨在探讨旋转DSA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及各项技术参数。方法:本组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55.8±8.5岁,全部39例行常规DSA,其中21例行旋转DSA。全

郭元星,欧陕兴,曾小涛,钱民,刘海凌,陈莹[9](2010)在《双能量CT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术(DECTA)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自2009年2月至2009年8月应用DECTA检查疑有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146例,结果阳性患者中16例接受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DECTA和DSA检查的影像资料及诊断结果。结果 DECTA检查表现正常69例,显示头颈部血管疾病77例(77/146,52.74%)。其中15例患者DSA检查显示头颈部血管疾病,与DECTA检查相符(15/16,93.75%),包括动脉瘤8例,颅内动脉、椎动脉局限性狭窄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颜面部血管畸形和颅内血管畸形各1例。另1例患者CTA检查发现2个小动脉瘤,而DSA检查未发现。结论 DECTA能清晰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及肿瘤供血动脉,与全脑DSA结果符合率高,对于诊断颈部和颅内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刘嘉[10](2009)在《CT、MR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T、MR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头颈部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治疗有赖于早期、准确的诊断。CTA和CE-MRA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狭窄的情况,CTP和PWI可以显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具有无创、省时、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应用于脑血管疾病中。本课题将CT、MR血管成像联合灌注成像应用于头颈部动脉狭窄中,评价CT、MR血管成像联合灌注成像对头颈部动脉狭窄及所致的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一部分:头颈部动脉狭窄的CTA、CE-MRA与DSA的对照研究目的:探讨CTA、CE-MR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通过与DSA的比较评价CTA、MRA的优缺点。材料和方法:115例临床怀疑有缺血性脑病的患者85例行同期行头颈部CTA和DSA检查,82例同期行头颈部CE-MRA和DSA检查,68例同期行CE-MRA和CTA检查,60例同期行CTA、CE-MRA、DSA检查。CTA、CE-MRA的图像采用减影方法进行3D重建,得到VR、MIP和MPR图像。(1)以DSA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分别评价CTA、CE-MR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实验组(NASCET)的标准将动脉狭窄分为四个等级,以DSA为金标准分别评价CTA、CE-MRA在狭窄程度评估上与DSA的一致性(3)对同时行CTA、CE-MRA检查的患者,比较CTA与CE-MR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1)115例患者共有189条头颈部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与DSA比较,CTA、CE-MRA与DS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T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度分别为93.6%、99.5%、,CE-MRA为86.7%、99.0%(2)CTA及CE-MRA在评价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上,与DSA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7、0.75(3)68例同期行CTA和CE-MRA的患者,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03;60例同期行CTA、CE-MRA及DSA的患者,以DSA为金标准,CTA与CE-MR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99.4%和89.3%,99.1%。结论:CTA、CE-MRA均是可靠的无创血管成像方法,可以较好的显示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为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信息,在评价动脉狭窄程度上与DSA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CTA与CE-MRA有很高的一致性。第二部分:CT、MR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系统狭窄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动脉狭窄的脑CTP和PW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动脉狭窄的程度与灌注成像表现的关系。材料和方法:94例经DSA诊断为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中89例行CTP检查,35例行MR-PWI,30例同期行CTP及PWI检查。经灌注后处理软件,分别得出CTP及PWI的CBF图、CBV图、MTT图及TTP图及灌注参数值(1)对灌注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CTP、PWI的灌注表现(2)分别比较69例CTP灌注异常、30例PWI灌注异常患者的患侧和健侧灌注参数,评价CTP、PWI各灌注参数中敏感性指标(3)分别分析89例行CTP检查、35例行PWI检查的患者的单侧动脉狭窄程度与灌注参数的相关性(4)对30例同期行CTP和PWI检查的患者,比较两种检查评价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一致性及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89例CT灌注检查患者中,69例患者出现灌注异常,均发现患侧TTP延迟。单侧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CTP表现为患侧CBV、CBF无明显改变,TTP延迟。35例行PWI检查的患者中,30例患者出现灌注异常,均发现患侧rMTT、TTP延迟。单侧动脉度狭窄、闭塞患者的PWI表现为患侧rCBV、rCBF无明显改变,rMTT、TTP延迟;(2)对于CTP成像,颈动脉系统动脉狭窄的程度与患侧CBV、CBF值及患/健侧CBV、CBF比值无相关性(p>0.05),与患侧TTP值及患/健侧TTP值的相关性分别为0.587、0.682;对于PWI成像,颈动脉系统单侧动脉狭窄的程度与患侧CBV、CBF值及患/健侧CBV、CBF比值无相关性(p>0.05),与患侧rMTT、TTP值的相关性分别为0.396、0.672,与患/健侧rMTT、TTP比值的相关性分别为0.477、0.684(3)CTP、PWI诊断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一致性很好;CTP和PWI的各灌注参数中,两种检查患/健侧TTP比值相关性较好,为0.852。结论:CTP、PWI是评价颈动脉系统动脉狭窄后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敏感方法。单侧动脉狭窄的程度与MTT、TTP有相关性,但是与CBV、CBF无相关性,因此动脉狭窄的程度不能完全预测脑血流动力学情况。CTP、PWI评价单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灌注异常的一致性很高。CTA或CE-MRA联合CTP或PWI可直观显示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及病变血管供血区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侧支循环情况等,对临床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二、旋转DSA应用于头颈部的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转DSA应用于头颈部的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低辐射剂量全模型迭代脑CT灌注成像的颅脑侧支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T辐射剂量问题
    1.2 迭代重建技术简介
    1.3 侧支循环的重要性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低辐射剂量全模型迭代脑CT灌注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侧支循环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检查方案与参数
        2.2.2 图像后处理
        2.2.3 图像分析
        2.2.4 辐射剂量
        2.2.5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一般临床资料
        2.3.2 辐射剂量
        2.3.3 图像评价
    2.4 讨论
        2.4.1 头颅CT灌注概述
        2.4.2 降低CT灌注辐射剂量的方法
        2.4.3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2.4.4 侧支循环评估的重要性
        2.4.5 灌注重组多期相CTA图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辐射剂量全模型迭代脑CT灌注在烟雾病患者的侧支循环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检查方法与参数
        3.2.2 图像后处理
        3.2.3 图像分析
        3.2.4 辐射剂量
        3.2.5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一般临床资料
        3.3.2 辐射剂量
        3.3.3 图像质量评价
    3.4 讨论
        3.4.1 CT灌注辐射剂量问题
        3.4.2 迭代重建技术的应用
        3.4.3 输入动脉的选择
        3.4.4 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的重要性
        3.4.5 灌注重组多期相CTA图像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4)双源CT颈颅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双源CT低管电压及低剂量等渗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动态扫描的个性化方案在头颈部CTA双低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稀释等渗对比剂动态扫描在双源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光子探测器双源CT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症状性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中的辐射剂量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3D-DSA技术的问世
2 3D-DSA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3 3D-DSA技术的辐射效应与剂量评价指标
4影响3D-DSA技术辐射剂量的因素
5结语

(10)CT、MR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头颈部动脉狭窄的CTA、CE-MRA 与DSA对照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CT、MR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系统狭窄中的 应用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旋转DSA应用于头颈部的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D]. 庞嫣琼.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低辐射剂量全模型迭代脑CT灌注成像的颅脑侧支循环研究[D]. 吴晓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 林成,张强,朱安林,孙琦,张浩,单桐辉,潘文龙,赵浩.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8(02)
  • [4]双源CT颈颅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剂量的研究[D]. 武洪林.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5]光子探测器双源CT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D]. 刘洋.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6]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症状性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D]. 张磊. 青岛大学, 2016(03)
  • [7]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中的辐射剂量现状[J]. 孙士龙,李传东,王玉丽,刘瑞宏.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01)
  • [8]旋转DSA应用于头颈血管成像中的技术探讨[A]. 薛玉富,罗勇. 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0
  • [9]双能量CT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郭元星,欧陕兴,曾小涛,钱民,刘海凌,陈莹.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09)
  • [10]CT、MR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D]. 刘嘉. 第二军医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旋转DSA在头颈部应用的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