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秦梦云,杨威,吕媛媛,张明高,韩红彦[1](202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多靶点干预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参与高血压发病和维持不可或缺的环节;RA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中主要包括直接肾素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它们作用于RAAS不同靶点,对RAAS抑制剂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地位和意义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三者各靶点作用特点的进行总结,以揭示RAAS抑制剂多靶点干预的重要性和意义。
梁金碧[2](2022)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肾内科疾病患者展开研究,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有25例,治疗无效0例,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疗显效+有效有20例,治疗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80.0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8.00%;对照组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疾病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患者的用药效果有保障,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
刘清霞[3](2021)在《Alamandine通过MrgD受体抑制NOX4诱导自噬减轻肺纤维化》文中研究说明背景Alamandine(ALA)及其受体Mas相关G蛋白耦合受体(MrgD)是最近被报导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成分。ALA可由血管紧张素(1-7)(Ang(1-7))脱羧形成,也可以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水解血管紧张素原A(Ang A)形成。ALA主要通过激活MrgD受体起作用,它的作用包括舒张血管、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脏、抑制氧化应激、减轻心脏及肾脏纤维化等作用。然而,ALA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及MrgD受体是否在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目前尚不清楚。目的1、在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上验证ALA减轻AngⅡ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的假说及探讨相关通路。2、采用qPCR技术分析MrgD受体是否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3、观察ALA在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探讨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第三至第五代C57/B小鼠原代肺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α-colllgen Ⅰ、CTGF、LC3B、NOX4、P62的蛋白水平;qPCR检测原代肺成纤维细胞MrgD mRNA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H2O2;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流水平。2、体内实验采用气管内滴入BLM的方法构建C57/B小鼠肺纤维化的模型。28天后取下肺组织,control组、BLM组、BLM+ALA组及BLM+pirfenidone组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情况,Masson染色分析组织胶原的情况,Ashcroft score及masson进行肺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检测组织LC3B、NOX4、P62免疫强度,试剂盒检测组织H202及HYP的含量。3、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LA减轻小鼠肺成纤维细胞胶原的沉积。ALA(10-7mol/L)预处理肺成纤维细胞,随后暴露于AngⅡ(10-7mol/L)24h,ALA能明显减少肺成纤维细胞α-collagen Ⅰ、CTGF的蛋白水平。2、ALA通过MrgD受体起作用。qPCR检测提示肺成纤维细胞MrgD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加入MrgD受体抑制剂D-Pro7-Ang-(1-7)后ALA的抗纤维化作用明显被逆转。3、ALA通过抑制NOX4减轻肺纤维化。ALA(10-7mol/L)、NAC(10-3mol/L)、H202(5x10-5mol/L)分别预处理肺成纤维细胞后,随后加入 AngⅡ(10-7mol/L)作用24h,Control组α-collagenⅠ、NOX4蛋白表达量及H2O2浓度无明显升高,AngⅡ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AngⅡ+ALA组明显低于AngⅡ组与AngⅡ+NAC组相近,与AngⅡ+H202组相反。4、ALA通过诱导自噬减轻肺纤维化。ALA(10-7mol/L)、rapamycin(10-6mol/L)、bafilommycicn A1(2.5x10-8mol/L,)分别预处理肺成纤维细胞1h,随后加入AngⅡ(10-7mol/L)作用 24h。AngⅡ组与control组比,α-collagenⅠ、P62、NOX4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LC3BⅠ向LC3BⅡ转化明显减少,AngⅡ+ALA组较A即Ⅱ组α-collagenⅠ、P62、NOX4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LC3BⅠ向LC3BⅠ转化增多,与AngⅡ+rapamycin组相同。加入自噬晚期抑制药物bafilomycicn A1后ALA诱导的自噬
李红林[4](2021)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使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χ2=6.667,P=0.010);治疗后,2组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χ2=5.192,P=0.023)。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患者症状,促使疾病好转,可在临床推荐使用。
高诗雅[5](2021)在《应用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轻度蛋白尿的疗效、ACEI与ARB的治疗效果有否差别,以及槐杞黄颗粒(HQH)的辅助治疗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在一项10家医院参与的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多中心研究中,114例轻度蛋白尿患儿为观察对象,4岁≤年龄≤16岁,平均年龄(9.50±2.90)岁,男63例,女51例,各组年龄及性别无显着差异;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均为血尿合并蛋白尿,随机分为4组,A组32例(单独应用ACEI治疗),B组26例(单独应用ARB治疗),C组31例(ACEI+HQH),D组25例(ARB+HQH),治疗后动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及组间对比,探讨治疗效果。结果:(1)血尿、尿蛋白变化114例患儿经过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并随访共6个月,A组有2例患儿脱落,B组有4例患儿脱落,108例患儿治疗后,11例患儿蛋白尿未转阴(A组5例,B组4例,C组1例,D组1例),未转阴患儿中仅1例(A组)尿蛋白升高,24h UP<25.0mg/kg/d,A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83.3%,有效率96.7%;B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81.8%,有效率100%;C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96.8%,有效率100%;D组患儿蛋白尿治愈率96.0%,有效率100%;15例患儿血尿未转阴(A组6例,B组5例,C组2例,D组2例),其中6例患儿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升高(A组2例,B组2例,C组1例,D组1例),血尿治愈率分别为80.0%,81.8%,93.5%,92%;有效率分别为93.3%,91.0%,96.7%,96.0%;(2)A、B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C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C组血尿、蛋白尿下降更明显,C组血尿、蛋白尿治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D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D组血尿、蛋白尿下降更明显,D组血尿、蛋白尿治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儿接受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A组2例患儿出现干咳,无患儿出现头晕及低血压。结论:ACEI/ARB单独应用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有效,两种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ACEI/ARB联合HQH治疗HSPN轻度蛋白尿效果更好;应用ACEI/ARB过程中未出现患儿头晕及低血压现象,为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患儿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张磊[6](2020)在《肾内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肾内科疾病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对照组为76.19%,研究组为95.24%。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中,对照组为(3.56±1.23)d,研究组为(2.65±1.15)d。两组数据对比皆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晨阳,邵冬雪,郑曦,焦光宇,郝丽英[7](2020)在《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文中研究表明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不仅可以诱发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也能导致心肾系统等相关疾病。SARS-CoV-2的受体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本文通过阐述ACE2在心脏和肾脏中的作用,分析SARS-CoV-2感染引起患者心肾损伤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COVID-19及研发抗SARS-CoV-2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章萌[8](2020)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血管疾病,其定义为腹主动脉局部扩张,直径大于3cm或超过正常主动脉直径50%。AAA主要累及肾动脉分支以下的腹主动脉,患者通常没有症状,即使医生查体也难以触及扩张的腹主动脉,患者常由于其他临床指征行腹部超声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AAA,因此早期发现极为困难。一旦发生AAA破裂,死亡率高达85%-90%,几乎是不治之症。如何发现AAA的发病原因和快速膨胀因素并进行有效的抑制,是临床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尽管在AAA发病机制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预测因子或药物治疗来降低AAA的发病风险或限制其进展。当男性和女性患者的AAA内径分别大于55mm和50mm时,可实施外科矫正术或血管内介入手术,术后存活率超过95%。因此,对于预防AAA破裂,手术矫正和支架介入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这些操作均有创伤性和并发症。大力研发可抑制AAA发生和发展的新药,已成为AAA研究领域中的当务之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由165个氨基酸和4条分子量为34kd的紧密球状结构的碳水化合物侧链组成。EPO对正常红细胞的产生至关重要,主要由胎儿肝脏及成年人肾脏合成。EPO主要通过刺激造血系统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起到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EPO可在缺氧时由肾小管间质细胞产生,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和抑制红细胞祖细胞的凋亡而增加红细胞数量。此外,EPO潜在的造血外功能也备受关注。研究表明,EPO可由肾脏以外组织产生,且EPORs在红系祖细胞以外的其他组织中亦有广泛分布。肾脏以外产生的EPO是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的途径而发挥作用,而非造血功能中的激素样作用。在创伤和炎症反应中,EPO及其受体表达明显增加,从而触发创伤组织和器官中的关键保护反应。EPO的组织保护作用已在多个动物的疾病模型中得到证实,包括局灶性脑缺血、栓塞性卒中、创伤性脑损伤、心肌缺血、急性肾损伤、肢体缺血、组织创伤等。临床研究表明,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给予EPO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最近的研究发现,EPO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促进血管新生。接受腹主动脉腔内修复的AAA患者有三分之一患有贫血,其血红蛋白水平与AAA的大小呈独立负相关,但其机制并不明确。最近一项高脂血症小鼠中输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实验研究发现,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减弱了 AAA的进展。众所周知,慢性贫血和HIF可增加EPO的生成,而最近的证据表明,Ang Ⅱ可直接刺激造血祖细胞的受体或间接调节EPO的基因表达来影响造血功能。有罕见病例报道,一位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并应用重组人EPO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原因地对重组人EPO产生了耐药性,并CT检测发现了 AAA。这些临床和实验研究强烈提示EPO和AAA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主动脉壁新生血管的形成,也被称为血管新生,是实验和临床AAAs的病理标志。有证据表明,主动脉瘤管壁内的血管新生可能在动脉瘤的进展和破裂中起关键作用。在人动脉瘤组织中,尤其是在邻近破裂区域和被白细胞浸润的区域,血管新生更为普遍。抑制实验性AAA进展的药物,也会减少动脉壁血管新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密切参与新血管形成的过程,并发挥关键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而MMPs与动脉管壁的降解和破裂有关。缺氧和炎症是刺激血管新生的两个关键因素。HIF-1α及其靶基因在人类和实验性AAAs中表达增加。抑制HIF-1a治疗可以阻止实验性AAA进展,并减轻管壁白细胞浸润、血管新生和MMPs的过度表达。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与血管新生相关,因为大多数白细胞能够产生一系列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蛋白酶,如糜蛋白酶、胰蛋白酶、MMPs。有报道称肥大细胞特异性的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诱导内皮细胞(ECs)表达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其利用趋化因子受体2(CCR2)作为募集趋化因子的受体,降解基质蛋白,促进血管新生,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AAA发生和发展过程涉及了多种病理过程,比如血管新生、炎症浸润、氧化应激和平滑肌细胞凋亡等,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如下科学假说,在ApoE-/-小鼠或野生型小鼠中,EPO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导致AAA的发生,并且EPO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增加炎症浸润,诱导平滑肌凋亡,导致AAA的发生,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们精心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内外实验。研究目的1.探讨EPO是否可在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中导致AAA的产生及其剂量效应;2.探讨EPO对小鼠AAA的影响是否受高脂喂养和高脂血症的影响;3.探讨EPO通过何种类型受体发挥作用对AAA产生影响;4.探讨EPO引起小鼠AAA的病理生理机制;5.探讨EPO对血管壁三种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6.探讨在AAA临床患者中,血清EPO与AAA的发生有无关联。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1)雄性ApoE-/-小鼠60只,全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EPO 2,500 IU/kg/day、EPO 5,000 IU/kg/day 和 EPO 10,000 IU/kg/day腹腔注射,期间每天观察小鼠有无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和原因,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2)雄性ApoE-/-小鼠60只,全程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EPO 2,500 IU/kg/day、EPO 5,000 IU/kg/day 和 EPO 10,000 IU/kg/day腹腔注射,期间每天观察小鼠有无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和原因,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3)雄性野生型小鼠60只,全程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EPO2,500 IU/kg/day、EPO 5,000 IU/kg/day 和 EPO 10,000 IU/kg/day腹腔注射,期间每天观察小鼠有无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和原因,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4)雌性APoE-/-小鼠30只,全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雌性野生型小鼠30只,全程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EPO5,000IU/kg/day腹腔注射,期间每天观察小鼠有无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和原因,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5)雄性ApoE-/-小鼠45只,全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雄性野生型小鼠45只,全程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焦谷氨酸螺旋B表面肽(pHBSP)30 mg/kg/day和pHBSP 300mg/kg/day持续泵入,期间每天观察小鼠有无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和原因,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6)雄性ApoE-/-小鼠或野生型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泵入,实验组给予Ang Ⅱ(1.44mg/kg/day)持续泵入,全程给予高脂高胆固醇喂养或普通饲料喂养,期间每天观察小鼠有无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和原因,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2.鼠尾血压测量应用小动物鼠尾血压计测量所有小鼠的血压,测量部位为小鼠尾动脉,每只小鼠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数值。3.组织取材小鼠取材前饥饿6-8小时,麻醉小鼠后取材,留取全血、血清、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脂肪组织和主动脉;各组织一部分放入液氮速冻,-80℃冰箱保存,一部分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以备后续实验。4.血脂血常规、肝肾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检测各组小鼠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5.血管组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接受EPO中剂量注射的ApoE-/-小鼠3只,正常对照组3只,取出其主动脉组织,加入RNAlater液氮速冻,送至北京诺禾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RNA测序。6.病理学检测腹主动脉组织或肝肾组织制备石蜡切片,主要进行H&E染色、Verhoff弹力纤维染色和 Masson 染色。对 Endomucin、MMP2、MMP9、MT1-MMP、CD68、ICAM-1、VCAM-1、IL-6、IL-1β、MCP-1和TNF-α等指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 CD68、IL-6、IL-1β、MCP-1、TNF-α、CD144 和 Ki67 等指标进行组织免疫双荧光染色。7.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提取腹主动脉段血管组织蛋白和各种细胞总蛋白,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配制SDS-PAGE凝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胶原Ⅰ、胶原Ⅲ、MMP2、MMP9、MT1-MMP、VEGF、TGF-β1、KDR、Tie2、CD68、ICAM-1、VCAM-1、IL-6、IL-1β、MCP-1和TNF-α的蛋白含量。8.明胶酶谱实验配制含1%明胶的SDS-PAGE凝胶,提取腹主动脉段血管组织蛋白和各种细胞总蛋白,并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使用明胶酶谱试剂盒检测MMP2和MMP9的蛋白酶活性。9.RNA 提取、mRNA 逆转录、RT-PCR提取腹主动脉段血管组织RNA和各种细胞总RNA,应用TaKaRa#RR047A逆转录试剂盒进行mRNA逆转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出循环阈值Ct值,通过公式2-ΔΔCT计算出cDNA的相对表达水平。10.细胞培养和信号通路(1)根据EPO浓度梯度预实验,5 IU/mL EPO刺激HUVEC 24小时,所表达的MMP2和MMP9酶活性最高,因此接下来的细胞实验选用EPO 5 IU/mL刺激24小时,作为实验组条件;(2)HUVEC、HAEC、HASMC和巨噬细胞:实验组加入5IU/mLEPO,对照组加入等体积1x PBS,刺激24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3)HUVEC实验组加入5 IU/mL EPO,对照组加入等体积1x PBS,刺激24小时,收集上清;加入预先种好板的HASMC中,刺激24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4)HUVEC实验组加入5 IU/mL EPO,对照组加入等体积1x PBS,刺激24小时,收集上清;加入预先种好板的巨噬细胞中,分别刺激0、2、4、6、8和10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5)HUVEC实验组加入10mg/L pHBSP,对照组加入等体积1xPBS,刺激24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6)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DMSO(作为溶剂对照),EPO组加入EPO(5 IU/mL)+DMSO,JAK2 抑制剂组加入 EPO(5 IU/mL)+TG101348(1 μM)[49,50],STAT5 抑制剂组加入 EPO(5IU/mL)+CAS285986-31-4(50μg/mL),刺激24小时,收集细胞或者观察拍照。11.EDU细胞增殖实验使用EDU试剂盒检测HUVEC或HASMC的增殖能力。12.内皮细胞迁移实验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检测HUVEC和HAEC在EPO作用下的迁移能力。13.体外小管生成实验利用低生长因子Matrigel基质胶观察HUVEC和HAEC在EPO作用下体外小管生成能力。14.主动脉环出芽实验取野生型小鼠胸主动脉段,将血管剪成长约1mm的小段,置于Matrigel基质胶中,加入相应的药物刺激,每天观察拍照,软件分析计算主动脉出芽数量和长度。15.单核-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将HUVEC给予EPO刺激24小时;用BCECF-AM(pH荧光探针)标记THP-1细胞悬液;取1x105/mL THP-1混悬液加入到上述HUVEC细胞培养板中,孵育至少1小时;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6.TUNEL细胞凋亡检测给予HASMC EPO或者EPO处理过的HUVEC上清干预,使用TUNEL试剂盒检测HASMC的凋亡情况。17.腹腔巨噬细胞的提取选取8-12周雄性野生型小鼠,提前3天给予腹腔注射6%淀粉溶液1mL;小鼠脱颈处死,撕开皮肤,充分暴露腹膜;用无菌注射器注入DMEM于腹腔中,回抽液体至新的50mL离心管中;冲洗腹腔3次,直至DMEM变澄清,得到腹腔巨噬细胞混悬液。18.体内基质胶塞血管新生实验使用高浓度Matrigel基质胶,配制基质胶与药物混合液,取0.7mL基质胶混合液,注入小鼠皮下。14天后,切除基质胶塞;4%多聚甲醛固定过夜,观察基质胶塞大体形态颜色;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19.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PO的水平。20.腹主动脉瘤病人血清收集我们纳入40例AAA患者,在患者住院24小时内采集血样。患有贫血、心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排除入组。纳入45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21.数据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误来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事后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EPO剂量依赖性地诱导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AAA的发生腹腔注射高中低剂量EPO4周后,发现EPO剂量依赖的增加了小鼠AAA的发生率,腹主动脉直径明显增加;同时,小鼠死亡率也呈剂量依赖性增加。EPO高剂量组诱导ApoE-/-小鼠AAA发生率与Ang Ⅱ相当,而EPO高剂量组诱导野生型小鼠AAA发生率明显高于Ang Ⅱ。2.EPO导致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腹主动脉管壁增厚弹力板断裂结果显示注射低中高剂量EPO后,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弹力纤维断裂,管腔内可伴有血栓形成。3.EPO不影响ApoE-/-、鼠和野生型小鼠血压和血脂的变化EPO注射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EPO低中高剂量组血压并无显着差异;同样,EPO注射后没有影响小鼠血脂水平变化。由此推断,EPO注射4周,对小鼠的血压和血脂无显着影响。4.EPO不影响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肝功和肾功的变化EPO注射四周后,与对照组相比,EPO低中高剂量组的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取对照组和EPO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和肾脏进行H&E染色,组织形态亦没有明显差别。由此,从药物毒理学角度推测,EPO注射4周,并没有引起肝脏和肾脏的功能障碍。5.高脂饮食不影响EPO对ApoE-/-小鼠AAA形成的剂量效应在全程普通饲料喂养过程中,发现EPO剂量依赖的增加了 ApoE/-小鼠AAA的发生率,且与高脂喂养模型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同时,高脂喂养与否,EPO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高脂饮食不影响EPO对ApoE-/-小鼠AAA形成的剂量效应。6.EPO可诱导雌性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AAA的发生结果显示,在中剂量EPO刺激下雌性ApoE-/-小鼠和雌性野生型小鼠均有AAA发生,但都略低于雄性小鼠发生率,这符合人类AAA发病率中,男性高于女性的特征。7.pHBSP不能剂量依赖性的诱导小鼠AAA的发生结果显示pHBSP不能诱导两种基因型的小鼠发生AAA,因此推断EPO可能通过同源二聚体受体发挥作用,导致AAA。8.AAA患者血清EPO水平明显增高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肾功能和药物治疗方面没有显着差异,但吸烟者在AAA组比正常对照组更常见。通过分析显示,年龄在>65岁和≤65岁之间、男性和女性之间、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的腹主动脉直径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在这组患者中,AAA直径不受传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AA患者的血清EPO水平显着升高,这表明该组患者分泌了更多的EPO于循环血液中。9.基因测序分析EPO对ApoE-/-小鼠主动脉组织mRNA表达谱的影响基因本体论分析发现,两组间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血管形态发生、血管新生、细胞周期和迁移、炎症反应、白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重塑中。10.血管新生和胶原代谢参与EPO诱导AAA的过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O组腹主动脉管壁胶原显着减少,尤其是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MMPs蛋白表达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EPO组腹主动脉管壁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VEGF、TGF-β1、KDR和Tie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11.炎症反应参与EPO诱导AAA的过程结果显示,EPO组腹主动脉CD68阳性细胞浸润动脉壁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 ICAM-1、VCAM-1、IL-6、IL-1β、MCP-1 和 TNF-α 等炎症因子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多于对照组。CD68阳性细胞来源的炎症因子明显增高。MSD检测发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12.EPO对小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影响给予小鼠EPO注射4周后,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O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而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别。13.三种细胞中内皮细胞EPOR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相比,内皮细胞的EPOR表达最高,提示EPO可能主要以内皮细胞为靶点发挥作用。14.EPO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通过EDU实验可以观察到EPO促进HUVEC增殖。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到EPO促进HUVEC和HAEC迁移。15.EPO促进内皮细胞体外小管形成和小鼠主动脉环出芽结果显示EPO组内皮细胞更容易形成闭合的管状结构。小鼠胸主动脉环种植于Matrigel基质胶中,在EPO刺激下,主动脉环比对照组更容易出芽,出芽的数量和出芽长度明显增加。16.EPO促进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给予EPO刺激后HUVEC或HAEC的MMPs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EPO组细胞的KDR和Tie2表达明显增高。17.pHBSP不能促进HUVEC迁移、体外小管形成和MMPs的表达结果显示,对照组和pHBSP组细胞迁移数量无明显差别,形成小管数量和小管总长度无显着差异。给予pHBSP刺激后HUVEC的MMPs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8.EPO促进内皮-单核细胞间的粘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O组粘附的单核细胞数明显增多,由此得出,EPO能够促进内皮-单核细胞间的粘附作用。19.EPO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直接给予EPO刺激,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无意义;溶剂对照或EPO刺激HUVEC 24小时后,取细胞培养液来刺激巨噬细胞,结果显示,IL-6、IL-1β和TNF-α在6小时明显增高,MCP-1在8小时明显增高,由此得出,内皮细胞参与是EPO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上调的关键环节。20.EPO对巨噬细胞MMPs表达的影响溶剂对照或EPO刺激巨噬细胞24小时后,两组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和酶活性无明显差别。溶剂对照或EPO刺激HUVEC 24小时后,取细胞培养液来刺激巨噬细胞,结果发现,两组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依然没有明显差别。由此推断,EPO并不能影响巨噬细胞MMPs的表达。21.EPO对平滑肌细胞胶原蛋白、MMPs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给予浓度梯度的EPO刺激HASMC后,其胶原Ⅰ、胶原Ⅲ、MMP2和MMP9表达没有明显变化。EPO组HASMC表达BCL2和BAX与对照组也没有明显差异。溶剂对照或EPO刺激HUVEC 24小时后,取细胞培养液来刺激平滑肌细胞,结果显示,EPO组HASMC表达胶原Ⅰ和胶原Ⅲ明显减少,而MMP2和MMP9蛋白表达和酶活性明显增加。EPO组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表达促凋亡蛋白BAX明显多于对照组。22.EPO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接给予EPO刺激,诱导的HASMC增殖和凋亡的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溶剂对照或EPO刺激HUVEC 24小时后,取细胞培养液来刺激HASMC,结果显示EPO组TUNEL 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DU 阳性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3.EPO在体内水平促进血管新生和炎症浸润14天后从小鼠体内取出基质胶塞显示:混有溶剂对照的基质胶塞呈清晰的黄色,而含有EPO的基质胶塞呈红色,说明基质胶塞内形成了血管。EPO组侵袭的细胞和血管数量明显增多。EPO组CD144和Ki67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EPO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EPO组切片CD68阳性细胞浸润程度和炎症因子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EPO促进炎症细胞入侵和炎症因子的表达。24.EPO通过JAK2/STAT5通路诱导血管新生结果显示,EPO明显增强了 JAK2和STAT5的磷酸化水平,而JAK2抑制剂明显抑制了 JAK2和STAT5的磷酸化水平,STAT5抑制剂只抑制了 STAT5的磷酸化水平,并没有影响JAK2的磷酸化水平。加入JAK2抑制剂和STAT5抑制剂后明显抑制了内皮细胞闭合管状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结果可知,EPO通过JAK2/STAT5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25.EPO诱导AAA形成和发展的机制通过以上体内体外实验,我们基本得出EPO诱导AAA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为:EPO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激活JAK2/STAT5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基质金属蛋白分泌、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平滑肌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增强炎性细胞聚集和炎症因子释放,导致AAA的形成和发展。实验结论1.EPO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 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AAA的形成,EPO导致ApoE-/-小鼠AAA发生率与Ang Ⅱ相当,EPO导致野生型小鼠AAA发生率明显高于Ang Ⅱ;2.EPO是通过(EPOR)2同型二聚体发挥作用促进AAA的形成;3.EPO通过引起血管新生、炎症反应和胶原降解而导致AAA的形成;4.EPO通过内皮细胞的介导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炎症因子,抑制HASMC胶原分泌,促进HASMC凋亡。研究背景在腹主动脉瘤(AAA)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AAA常与主动脉壁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相关,因此传统认为AA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但这一传统观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与不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相比,合并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颈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AAA的OR值分别为1.72、1.59、1.51和1.18。在6446例接受颈动脉、股动脉和腹主动脉超声检查的Troms0研究中,斑块负荷与AAA发生率之间无量效关系,提示动脉粥样硬化与AAA可能是伴随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却是AAA的保护性因素,在美国310万人AAA流行病学调查中,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AAA的OR值为0.75,提示糖尿病可使AAA风险减少25%。这一反常现象提示,动脉粥样硬化与AAA可能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疾病。吸烟与AAA的发生有很强的临床联系。吸烟人群中AAA的患病率是终身不吸烟人群的四倍以上。一份比较慢性吸烟者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风险的报告显示,罹患AAA的风险比罹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高出三倍,比罹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近五倍。2011年在瑞典进行的26256例65岁以上老年男性超声检查结果表明,AAA的发病率已下降至2.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吸烟人群的减少,提示控制吸烟可能是一个预防AAA的有效策略。基于这些临床观察,慢性吸烟可能是AAA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除了吸烟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男性、年龄、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和家族病史。动物模型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可以提供AAA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理解。目前,AngⅡ注射模型是最常用的AAA动物模型。在高脂喂养的ApoE-/-或LDLR-/-小鼠皮下埋置微量渗透泵,持续注射大剂量Ang Ⅱ,可导致AAA,因此目前有关AAA发生和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主要来自于这类模型的研究。已提出的AAA发病机制包括:氧化应激机制:AAA患者或小鼠模型中促氧化剂增多,而抗氧化剂减少,从而导致ROS水平的上升,氧化应激增加,刺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表达,内源性Ang Ⅱ增多,炎症反应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机制:持续滴注AngⅡ首先导致腹主动脉的炎症反应,继之出现弹性蛋白降解、血管中层断裂和管腔扩张,这些作用通过AT1R所介导,使用ACEI、ARB和ACE2过表达等方法以减少Ang Ⅱ的产生和作用,均可减轻小鼠AAA病变。AMPKa2激活机制:尼古丁和Ang Ⅱ可通过激活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增加胞内的活性氧水平,活性氧可激活AMPK,形成AMPKa2/AP-2o/MMP2级联反应,从而活化MMP2的基因转录,最终导致血管壁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加速,引发AAA。胶原代谢机制:炎性因子不仅通过刺激MMPs表达而增加细胞外间质的降解,而且使得胶原合成障碍,加速AAA的形成。由于AAA是一个病因不明、病程迁延、病变发展、治疗有限、预后险恶的多因素疾病,且所得出的干预靶点在临床试验中尚无成功的先例,因此,对于AAA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Ang Ⅱ可以促进特定造血细胞系的増殖,而且Ang Ⅱ也参与了EPO在体内的调控。对健康志愿者的临床研究表明,Ang Ⅱ通过激活AT1R使血清EPO浓度升高约35%或更高。此外,在另一项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中,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显着降低了血浆EPO水平,降幅高达20-30%。这些发现表明Ang Ⅱ在体内通过受体依赖信号调节EPO的产生,但EPO是否介导了Ang Ⅱ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且引起AAA产生尚无报道。结合本研究论文I和论文Ⅱ的结论,EPO能够导致AAA的产生,因此我们假设在ApoE-/-小鼠中,EPO介导了Ang Ⅱ诱导的AAA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以验证此假说。研究目的1.探讨EPO/EPOR信号通路在Ang Ⅱ诱导AAA过程中起到的作用;2.探讨Ang Ⅱ诱导野生型小鼠AAA发生率较低的原因;3.探讨Ang Ⅱ作用于EPO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1)雄性ApoE-/-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泵入+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Ang Ⅱ组给予Ang Ⅱ持续泵入+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Ang Ⅱ+IgG2a组给予Ang Ⅱ持续泵入+EPO尾静脉注射,Ang Ⅱ+EPO中和抗体组给予Ang Ⅱ持续泵入+EPO中和抗体尾静脉注射,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2)实验组为EPOR+/-ApoE-/-双敲小鼠,对照组为同窝ApoE-/-小鼠,同时给予Ang Ⅱ持续栗入,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3)雄性野生型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栗入,实验组给予Ang Ⅱ持续泵入,全程给予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小鼠给予安乐死。2.细胞培养和分组(1)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溶剂对照),Ang Ⅱ(50μM)组,Ang Ⅱ+替米沙坦(lμM)组,AngII+PD123319(50μM)组,刺激12小时,收集细胞;(2)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溶剂对照),Ang Ⅱ(50μM)组,Ang 11+替米沙坦(lμM)组,AngII+U0126(50μM)组,刺激12小时,收集细胞。3.鼠尾血压测量在给予药物干预4周末,应用小动物鼠尾血压计测量所有小鼠的血压,测量部位为小鼠尾动脉,每只小鼠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数值。4.组织取材步骤小鼠取材前饥饿6-8小时,麻醉小鼠后取材,留取全血、血清、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脂肪组织和主动脉;各组织一部分放入液氮速冻,-80℃冰箱保存,一部分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以备后续实验。5.血常规检测使用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腹主动脉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对IL-6、IL-lβ、MCP-1和TNF-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提取腹主动脉段血管姐织蛋白和各种细胞总蛋白,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配制SDS-PAGE凝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EPO、EPOR、ERK1/2的蛋白含量。8.RNA提取、mRNA逆转录、RT-PCR提取腹主动脉段血管组织RNA和各种细胞总RNA,应用TaKaRa#RR047A逆转录试剂盒进行mRNA逆转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出循环阈值Ct值,通过公式2-△△CT计算出cDNA的相对表达水平。9.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PO的水平。10.数据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误来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事后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户<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EPO在Ang Ⅱ诱导ApoE-/-小鼠发生AAA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显示,Ang Ⅱ组和Ang Ⅱ+IgG2a组AAA发生率明显增高;Ang Ⅱ组和Ang Ⅱ+IgG2a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Ang Ⅱ+EP0中和抗体组AAA发生率降为20%。Ang Ⅱ+EP0中和抗体组腹主动脉直径明显降低,死亡率明显下降。2.EPOR在Ang Ⅱ诱导ApoE-/-小鼠发生AAA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EPOR-/-纯合小鼠致死,故我们只能获得EPOR+/-杂合小鼠。给予Ang Ⅱ埋泵4周后,结果显示与ApoE+小鼠组相比,EPOR+/-ApoE-/-双敲小鼠组AAA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腹主动脉直径明显降低,死亡率降低至0。3.EPOR敲除抑制Ang Ⅱ诱导ApoE-/-小鼠AAA中炎症因子的表达EPOR+/-ApoE-/-双敲小鼠组腹主动脉管壁IL-6、IL-lp、MCP-1、TNF-a的表达明显少于ApoE-/-小鼠组。4.各组小鼠血清EPO水平比较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给予Ang Ⅱ千预后,Ang Ⅱ组的血清EPO水平比对照组高出2倍以上。同样给予Ang Ⅱ干预的ApoE-/-小鼠的血清EPO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小鼠的血清EPO水平。在野生型小鼠中,EPO注射组导致的血清EPO水平远高于Ang Ⅱ干预组。在Ang Ⅱ和EPO诱导的ApoE-/-小鼠和野生型小鼠AAA发病机制中EPO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EPO介导了Ang Ⅱ诱导ApoE-/-小鼠的脾肿大和造血增加解剖小鼠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ngll组小鼠有明显的脾肿大现象,且脾脏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EPO中和抗体治疗后,脾脏的大小和重量明显减少,且可显着抑制Ang Ⅱ诱导的RBC、HGB和HCT的增加。而EPOR+/-ApoE-/-小鼠与ApoE-/-小鼠相比,经Ang Ⅱ干预后造血表型无明显改变。6.Ang Ⅱ上调EPO表达的机制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表达EPO水平明显增高,Ang 11+替米沙坦组表达EPO水平显着低于Ang Ⅱ组,Ang Ⅱ+PD123319组表达EPO水平与Ang Ⅱ组无明显差异。Ang Ⅱ+U0126组表达EPO含量明显低于Ang Ⅱ组。Ang Ⅱ对786-0和HASMC有同样的作用。实验结论1.EPO/EPOR信号通路在Ang Ⅱ诱导AAA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2.血清EPO水平在Ang Ⅱ和EPO诱导的ApoE-/-和野生型小鼠AAA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3.Ang Ⅱ通过AT1R/ERK1/2通路上调肾脏细胞和平滑肌细胞EPO表达,分别增加循环EPO水平和局部组织EPO水平。
杨莉[9](2020)在《舒脑欣滴丸及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不易根治。据既往报道,高血压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肾脏损害、脂肪肝等。近年来,高血压的并发症使控制血压变得更加困难。舒脑欣滴丸由川芎和当归两味中药组成。在前期研究中已经表明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但是降压机制尚不明确。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此,本研究拟开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对舒脑欣滴丸降压机制以及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进行探究。同时,探讨舒脑欣滴丸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具有降压作用和肾脏的保护作用。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舒脑欣滴丸降压相关靶点通路和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舒脑欣滴丸参与了血液循环和血压的调节。舒脑欣滴丸可能作用于NOS3靶点作用于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调节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达到降压作用。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对靶点进行相关验证。舒脑欣滴丸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并且长期用药可以保持血压平稳。相关生化分析也证明,舒脑欣滴丸可以有效地调节NO/eNOS。同时,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ROS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氧化物质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证实舒脑欣滴丸通过降低氧化应激降低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伤。此外,本研究探究了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和肾脏保护作用。联合用药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组。同时,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地降低主动脉壁厚度。通过调节NO/eNOS、ET-1和血脂异常来降低血压。同时,联合治疗对肾脏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联合治疗比卡托普利单独使用更有效地降低Cr和BUN水平。在蛋白质水平上,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显着增加Bcl-2的水平,并显着降低肾组织中IL-1β,NF-κB,Bax,Cytc,caspase 3、8和9的蛋白表达。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组在Cyt c、Bcl-2和caspase 9上的表现优于卡托普利组。我们推测,联合治疗肾保护的基础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凋亡标志物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舒脑欣滴丸通过作用于eNOS调节NO水平以及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发挥其降压和肾保护作用。舒脑欣滴丸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凋亡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脏损伤。
陈皓[10](2020)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E、AngⅡ、ACE2、Ang(1-7)水平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心衰患者血清RAS组分[ACE、Ang Ⅱ、ACE2、Ang(1-7)]水平变化。2比较心衰(不同心功能分级、NT-pro BNP水平、射血分数及合并房颤)患者血清RAS组分水平有无差异。3探讨血清RAS组分水平能否作为心衰患者出院后短期MACE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就诊的无心衰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选取心血管内科病区就诊的心衰患者(145例)纳入心衰组。住院期间随访观察,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心脏彩超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分析入选者血清ACE、Ang Ⅱ、ACE2、Ang(1-7)水平。依据心功能分级、NT-pro BNP水平、射血分数及是否合并房颤进行分层后比较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有无差异。对心衰患者进行短期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随访记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血清RAS组分水平能否作为短期MACE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应用ROC曲线检验评估预后能力。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心衰组人数145例,其中男性91例(62.8%),女性54例(37.2%),平均年龄(66.21±9.55)岁;对照组人数40例,其中男性17例(42.5%),女性23例(57.5%),平均年龄(63.35±5.39)岁。2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ACE水平较高(47.34±7.36 vs 52.22±8.50ng/L,P<0.05),Ang Ⅱ水平较高(21.12±3.94 vs 23.29±4.19pg/ml,P<0.05),ACE与ACE2比值(ACE/ACE2)较高(2.48±0.54 vs 2.73±0.60,P<0.05),Ang Ⅱ与Ang(1-7)比值[Ang Ⅱ/Ang(1-7)]较高(0.26±0.05 vs 0.31±0.07,P<0.05)。3与NYHA Ⅱ~ⅡI级组患者相比,NYHA IV级组Ang Ⅱ、Ang Ⅱ/Ang(1-7)水平较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1、0.216,P分别为0.030、0.009),而Ang(1-7)水平呈降低趋势(78.09±11.45 vs 74.33±9.29ng/L,P<0.05)。4与低NT-pro BNP组患者相比,高NT-pro BNP组Ang Ⅱ、Ang Ⅱ/Ang(1-7)水平较高且与NT-pro BNP水平分层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6、0.316,P分别为0.002,<0.001),而Ang(1-7)水平较低且与NT-pro BNP水平分层呈负相关(r=-0.232,P=0.005)。5与HFp EF组患者相比,HFr EF组Ang Ⅱ水平较高(22.70±3.96 vs 24.59±4.42pg/ml,P<0.05),Ang Ⅱ/Ang(1-7)水平较高(0.29±0.06 vs 0.34±0.08,P<0.05),而Ang(1-7)水平较低(77.92±11.07 vs 73.80±9.66ng/L,P<0.05);进一步比较HFp EF组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的RAS组分水平,与NYHA Ⅱ~ⅡI组相比,NYHA IV级组HFp EF心衰患者的Ang Ⅱ水平较高(21.98±3.55 vs 24.44±4.42pg/ml,P<0.05),Ang Ⅱ/Ang(1-7)水平较高(0.28±0.06 vs 0.33±0.07,P<0.05)而Ang(1-7)水平较低(79.17±11.71 vs 74.85±8.77ng/L,P<0.05)。6与心衰SR组比较,心衰AF组Ang Ⅱ水平较高(22.75±3.95 vs 24.33±4.47pg/ml,P<0.05)。7心衰患者短期MACE事件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ng Ⅱ、高NT-pro BNP水平、低LVEF为心衰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事件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286(1.145~1.444)、7.000(2.709~18.089)、5.362(2.095~13.721),P均<0.05]。Ang Ⅱ关于预测短期MACE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95%可信区间为0.653-0.825,最佳诊断的Cut-off值为24.01pg/ml,灵敏度为70.3%,特异度为70.2%。结论1心衰患者血清ACE、Ang Ⅱ水平增高,且存在ACE/ACE2与Ang Ⅱ/Ang(1-7)水平相对升高。2心衰患者血清Ang Ⅱ水平增高、Ang(1-7)水平降低与心功能恶化相关。3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Ang Ⅱ水平。4血清Ang Ⅱ、高NTpro BNP、低LVEF为心衰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事件的危险因素,Ang Ⅱ水平对短期MACE事件具有预测价值。图1幅;表14个;参205篇。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多靶点干预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接肾素抑制剂 |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3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
4 结语 |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 |
2.2 两组疗效对比 |
2.3 两组肾功能对比 |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
3 讨论 |
(3)Alamandine通过MrgD受体抑制NOX4诱导自噬减轻肺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Alamandine通过MrgD受体抑制氧化应激诱导自嗟减轻AngⅡ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Alamandine通过自嗤减轻小鼠肺纤维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综述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肺部疾病 |
综述二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Alamandine及MrgD受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择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
2.3 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5)应用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A、B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2 A、C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3 B、D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降压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肾内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2.2 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
3 讨论 |
(7)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SARS-CoV及SARS-CoV-2的细胞受体研究 |
2 RAS系统和ACE2 |
3 ACE2在心脏的分布情况及作用 |
4 ACE2在肾脏的分布情况及作用 |
5 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肾损伤的机制 |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肾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策略 |
6.1 调节RAS系统的药物 |
6.2 靶向作用于ACE2的药物 |
6.3 其他治疗方法及策略 |
7 小结及展望 |
(8)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小鼠发生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论文Ⅱ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腹主动脉瘤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外文论文3 |
(9)舒脑欣滴丸及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血压及其治疗药物 |
1.1.1 发病机制 |
1.1.2 高血压治疗药物 |
1.2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1.3 舒脑欣滴丸研究进展 |
1.3.1 成分 |
1.3.2 药理作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物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网络药理学分析 |
2.4.2 动物及给药方案 |
2.4.3 血压测量及样本取材方法 |
2.4.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4.5 活性氧(ROS)检测 |
2.4.6 生化分析 |
2.4.7 酶联免疫分析(ELISA)实验 |
2.4.8 原位末端凋亡检测(TUNEL)分析 |
2.4.9 Western blot分析 |
2.4.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舒脑欣滴丸降压相关靶点通路 |
3.1.1 舒脑欣滴丸活性成分靶点的获取 |
3.1.2 舒脑欣滴丸与高血压靶点相关性分析 |
3.1.3 靶点功能与通路的富集分析 |
3.1.4 小结 |
3.2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作用机制研究 |
3.2.1 大鼠体重及血压 |
3.2.2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NO、AngⅡ和ET-1的影响 |
3.2.3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
3.2.4 小结 |
3.3 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及肾脏保护作用 |
3.3.1 大鼠体重及血压 |
3.3.2 联合用药对主动脉壁厚度、NO途径、AngⅡ、ET-1的影响 |
3.3.3 联合用药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3.3.4 舒脑欣滴丸联合卡托普利用药预防肾脏损伤 |
3.3.5 舒脑欣滴丸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调节炎症和细胞凋亡 |
3.3.6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E、AngⅡ、ACE2、Ang(1-7)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研究方案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相关诊断标准和定义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
1.2.2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血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3 不同NT-pro BNP水平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4 不同左室射血分数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5 房颤与窦性心律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6 心衰患者出院后短期MACE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心力衰竭现状 |
1.3.2 心力衰竭患者循环RAS组分水平失衡 |
1.3.3 RAS组分水平与心功能相关 |
1.3.4 不同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RAS组分水平比较 |
1.3.5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RAS组分水平变化 |
1.3.6 RAS组分水平与心衰患者预后 |
1.3.7 局限性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RAS双径路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2.1 RAS经典途径:ACE-Ang Ⅱ-AT_1R轴 |
2.1.1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 |
2.1.2 AngⅡ两种效应受体 |
2.2 RAS新通路:ACE2-Ang(1-7)-Mas R轴 |
2.2.1 ACE2的发现和作用 |
2.2.2 Ang(1-7)的生成与生物学作用 |
2.2.3 ACE2-Ang(1-7)-Mas R轴对心血管的有益作用 |
2.3 HF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及前景 |
2.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多靶点干预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秦梦云,杨威,吕媛媛,张明高,韩红彦.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2(02)
-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观察[J]. 梁金碧.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02)
- [3]Alamandine通过MrgD受体抑制NOX4诱导自噬减轻肺纤维化[D]. 刘清霞.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 李红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13)
- [5]应用ACEI/ARB及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轻度蛋白尿的疗效分析[D]. 高诗雅.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肾内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分析[J]. 张磊. 继续医学教育, 2020(11)
- [7]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J]. 张晨阳,邵冬雪,郑曦,焦光宇,郝丽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10)
- [8]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章萌. 山东大学, 2020(12)
- [9]舒脑欣滴丸及联合卡托普利降压和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杨莉.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10]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E、AngⅡ、ACE2、Ang(1-7)水平分析[D]. 陈皓.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血管紧张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论文; epo论文; 腹主动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