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蜈蚣病

如何预防蜈蚣病

一、怎样防治蜈蚣病害(论文文献综述)

邹强[1](2021)在《不同栽培措施对低海拔地区花魔芋生长和土传病害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花魔芋土传性病害高发且无有效防治手段,极大影响了魔芋产业的发展。而低海拔地区种植魔芋会加重魔芋病害的发生。研究适应低海拔地区花魔芋种植技术,探讨不同栽培措施对低海拔地区花魔芋生长和病害发生的影响,对促进魔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了三种栽培措施,即低海拔地区常规栽培方式(遮阳网进行魔芋净作)、避雨栽培(塑料膜搭建避雨环境+遮阳网)、荫蔽栽培(通过加厚遮阳网制造荫蔽环境)。通过分析田间出苗率、植株形态大小、叶片光合参数、病害发病率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栽培措施对花魔芋土传病害发生以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不仅能有效降低魔芋软腐病等病害的发生(相比常规栽培,发病率降低60%以上),且能有效降低杂草对魔芋土传性病害的影响,这与魔芋田间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降低有关;避雨栽培有利于魔芋出苗但植株发育受阻,表现为植株矮小,这与避雨后田间土壤温度升高以及含水率降低有关;避雨栽培对田间环境(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杂草生物量)的改变对魔芋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影响显着,尤其是根际细菌,导致其多样性降低,但对病原菌同样如此。

李小兰[2](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包炎琳[3](2020)在《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文中提出为建立和发展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IMTA),特选择浙江嵊泗三横山岛礁海域建立了鱼-贝IMTA养殖模式,研究了三横山岛礁海域底栖海藻对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响应机制。首先对三横山岛大黄鱼与黑鲷网箱养殖区、厚壳贻贝养殖区以及非养殖区水质和沉积物富营养物质进行了全年监测、评价和比较分析,同时在鱼-贝IMTA养殖前后,对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大型海藻季节性分布特征进行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鱼-贝-藻IMTA养殖模式,并研究鱼-贝-藻IMTA养殖系统海域水质和沉积物微生物分布特征,为发展具有更好生态效益和更好经济效益的岛礁海域鱼-贝-藻IMTA养殖模式奠定理论基础。,使其作为该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检测指标。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三横山岛养殖海域生态健康水平评价2019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对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水质进行监测,其温度(T)范围为10.12~24.57℃,年均温度17.82℃,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性变化;盐度(PSU)整体范围在25.45~31.12,年均盐度为28.06;p H年波动范围在7.98~8.77,年均值为8.22,秋季较高,其他三个季度无明显差异;溶解氧(DO)的变化趋势明显,范围为4.679~25.393 mg/L,年均值12.985 mg/L,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范围为0.115~4.356mg/L,年均值为1.470 mg/L;整个2019年,p H值符合II/III类海水水质标准,DO值和COD值均符合I类海水水质标准。其营养盐溶解性无机氮(DIN)的年均值为0.338mg/L,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4月(春季)和7月(夏季),NO2--N,NO3--N、NH4+-N分别占DIN 6.94%、91.89%和1.17%;溶解性无机磷(DIP)的年均值为0.029mg/L,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月(秋季)和1月(冬季),活性硅酸盐(Si O32--Si)年均值为1.088 mg/L,整体水质呈II-III类水质,2019年养殖区富营养化指数平均值为2.053,年均水平为中度富营养化。海区四个季度有机污染指数均值未4.450,呈严重污染状态;与2015年养殖前进行比较发现,下山横山岛养殖行为对水质已经产生了污染。三横山岛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氮(TN)含量范围为0.398~1.238 g/kg,年均值为1.007 g/kg;总磷(TP)含量范围为0.253~0.813 g/kg,年均值为0.458 g/kg;有机碳(OC)含量范围为5.391~13.263 g/kg,年均值为9.858 g/kg。根据单因子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可知,养殖海域沉积物中TN污染严重,TP已经出现污染,OC还未受到污染。2、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时空分布2016年在鱼-贝IMTA养殖系统建立前,对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其中冬季共采集到大型海藻16种,其中红藻门10种,绿藻门4种,褐藻门2种。2019年在鱼-贝IMTA养殖系统建立后,对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进行了全年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海藻36种,其中红藻门24种,绿藻门4种,褐藻门8种。其中,2019年冬季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分别为为14种和564.084 g/m2。与2016年冬季相比,2019冬季出现不同类型的海藻为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 Yamada),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Okamura)Kawaguchi),平滑叉节藻(amphiroa ephedrae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es),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Postels et Ruprecht)J.Agardh),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ey)Setchell)和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Hudson)J.V.Lamouroux);相同的种类有: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J.V.Lamouroux),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 Linnaeus),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石莼(Ulva lactuca L.),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Mertens ex Roth)Kuntze)和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C.Agardh)。通过对养殖前后大型海藻的分布调查,筛选出了三横山岛具有代表意义的经济大型海藻,分别为三横山岛主要经济藻类有石莼(Ulva pertusa)、刺松藻(Codium fragile)、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ey)Suringar)等,以上经济海藻可作为建立完整IMTA养殖模式的候选种。3、三横岛养殖海域微生物种群演替变化与评价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在研究区域共鉴定到浮游细菌50门1138属7327 OTU,其中网箱养殖区50门1120属7104 OTU,贻贝养殖区45门937属4629OUT,非养殖区49门878属4264 OUT。三个区域浮游细菌丰度结果显示位列前三的门类组成一致,分别为变形菌门,蓝藻门和拟杆菌门,但丰度比例有一定差异。在纲水平上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三个区域丰度前5的细菌均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产氧光细菌纲,拟杆菌纲,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通过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可知,硝酸盐(NO3--N)是影响鱼类养殖区浮游细菌群落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温度是贻贝养殖区影响菌群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共鉴定到沉积物细菌60门1007属9467 OTU,其中网箱养殖区59门984属8651 OTU,贻贝养殖区58门857属7059OUT,非养殖区56门764属5832 OUT,各养殖区域沉积物中丰度前5的细菌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和绿弯菌门;变形菌门的占比丰度鱼类养殖区最高,贻贝养殖区次之,非养殖区最小。对沉积物在纲水平上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鱼类网箱养殖区和贻贝养殖区丰度为前5的细菌为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拟杆菌纲,α-变形菌纲和,而在非养殖区,丰度为前5的细菌为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厌氧绳菌纲,α-变形菌纲。在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的沉积物微生物中,γ-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的丰度最大,即变形菌纲是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沉积物中丰度最高的微生物种群。

胡超逸[4](2020)在《蜈蚣标准化养殖与多组学品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为《中国药典》收载蜈蚣药材唯一基原。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导致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人工养殖一直未有成熟技术报导。而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其体长是影响蜈蚣药材价格的主要因素,多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ubspinipes因与少棘巨蜈蚣外形相似但体长较长,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多混为蜈蚣药材高价销售。少棘巨蜈蚣所在的唇足纲含有三千多个物种,普遍富含毒液,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但唇足纲所属的各蜈蚣目之间在形态分类学存在明显的争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毒液资源的合理开发。另外,少棘巨蜈蚣资源严重减少和部分区域逐渐枯竭现状的出现,传统依赖于野生捕捉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优良蜈蚣品种的选育、推广已成为推广蜈蚣养殖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蜈蚣药材在鉴定、分类和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采用以下方法:1)对蜈蚣野生习性进行细心观察,总结药农多年的养殖经验,发现并归纳了一套标准化的蜈蚣养殖过程;并进一步补齐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缺失,综合文献梳理、产地调研和市场调研结果,理清蜈蚣市场流通现状和商品规格等级沿革,制定标准草案,征求专家意见反馈的方式制定了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2)对少棘和多棘巨蜈蚣线粒体COI序列进行比对,根据变异位点情况采用LAMP Designer软件设计了一套少棘巨蜈蚣LAMP引物,在恒温条件下考察了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3)针对唇足纲存在的形态分类学争议,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结合唇足纲已经公布的7种其他蜈蚣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对、构建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唇足纲ML系统发育树。4)结合养殖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蜈蚣本草考证发现的蜈蚣存在“红足”和“黄足”两种性状以及市场流通的蜈蚣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湖北和浙江的特点,收集了来自于湖北和浙江两个主产区的红足与黄足蜈蚣共9条,采用转录组联合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湖北黄足蜈蚣(HY)、湖北红足蜈蚣(HR)和浙江红足蜈蚣(ZR)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在蜈蚣生长过程中的抗性蛋白。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主要结果和讨论如下:1.蜈蚣独特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严格要求是限制人工养殖的主要障碍,蜈蚣作为夜间活动动物,每年4-5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9月份孵化成为幼蜈蚣。并且为满足蜈蚣群居的特性,设计了鸡蛋托状专用养殖模具,将新鲜食物钉在固定的木板上有效避免蜈蚣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根据文献梳理、市场调研和产地调研结果,蜈蚣药材目前有蜈蚣条和蜈蚣皮两种商品规格,蜈蚣条根据体长分为三个等级,蜈蚣皮作统货销售。2.针对于少棘巨蜈蚣和伪品多棘巨蜈蚣COI序列变异位点,设计出一套含有2条外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环引物的特异性LAMP引物,该引物可在65℃恒温条件下与少棘巨蜈蚣特异性结合,30 min内少棘巨蜈蚣反应体系由紫色变为天蓝色,而伪品多棘巨蜈蚣显紫色不变,同时,该反应灵敏性较高,可以检测到的少棘巨蜈蚣DNA达到皮克级别。3.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成功组装,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011bp,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14个tRNA和2个rRNA基因组成,且发现9个短片段重复序列(SSR)变异位点,ML系统发育树显示,蚰蜒目作为独立的一支,而在另一支内部,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显示了更近的亲缘关系,少棘巨蜈蚣所在的蜈蚣目则作为石蜈蚣目与地蜈蚣目的姊妹群存在。4.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湖北黄足蜈蚣(HY)与湖北红足蜈蚣(HR)具有更为相似的基因表达情况,仅存在6个显着性差异表达基因,而湖北红足蜈蚣(HR)与浙江红足蜈蚣(ZR)共有1579个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总量显示湖北红足蜈蚣(HY)与浙江红足蜈蚣(ZR)均比湖北黄足蜈蚣(HY)具有更高的蛋白总量;与湖北蜈蚣相比,两个病毒防御蛋白在浙江红足蜈蚣(ZR)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于少棘巨蜈蚣在流通、应用和人工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一套标准的、具有大规模推广价值的养殖技术,还制订了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用以引导蜈蚣药材市场流通。将LAMP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蜈蚣药材检测,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市场快速检测蜈蚣药材真伪。线粒体基因组的组装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为唇足纲分类提出了更为丰富的数据支撑。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显示了在少棘巨蜈蚣生长和进化过程中,区域环境因素相比于蜈蚣足部颜色具有更大的影响,红足蜈蚣具有比黄足蜈蚣更高的蛋白含量,病毒防御蛋白的在不同蜈蚣之间的差异表达对于指导蜈蚣优良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闫智臣[5](2020)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重要的粮食基地,绿肥-主作物间作是该区常见的种植模式。目前尚不明确该系统下主作物病害发生、危害及绿肥对主作物病害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调查了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武威试验站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主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并在温室内就该区主要栽培模式毛苕子(Vicia villosa)间作小麦(Triticum aestivum)系统主作物及绿肥对病害的调控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探索发展生态绿色病害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肥-玉米(Zea mays)、小麦、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间作系统下,3种主作物病害主要为:玉米的锈病(Puccinia sorghi)、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圆斑病(Bipolaris zeicola),小麦的离蠕孢综合症叶斑病(B.sorokiniana)以及马铃薯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2、间作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毛苕子、针叶豌豆(Pisum sativum)和甜豌豆(Lathyrus odoratus)等绿肥可降低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发病率1.97%39.37%:(1)间作箭筈豌豆降低小麦离蠕孢综合症叶斑病发病率10.53%13.63%;间作箭筈豌豆+毛苕子降低玉米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发病率25.27%,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2.84%29.67%,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26.38%。(2)间作针叶豌豆降低玉米锈病发病率1.97%34.80%;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2.83%29.90%,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39.37%。(3)间作甜豌豆降低玉米锈病发病率2.93%28.87%,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14.00%。3、温室模拟田间毛苕子-小麦间作发现,毛苕子、小麦可相互影响彼此病害的发生:间作小麦使毛苕子发病率显着增高48.67%143.62%;小麦离蠕孢综合症可造成小麦产量减产16.04%42.81%,间作毛苕子减少小麦产量损失5.98%8.10%。4、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可影响土壤中AM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田间试验中共检测到4目8科13属23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科(Glomeraceae)占各样本的46.67%81.09%,为所有样本的优势科,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层状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lamellosum)为优势种,相对丰度分别在10.97%54.11%和15.15%45.56%之间。主作物的种类是影响AM真菌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间作绿肥可相对提高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土壤速效钾(AK)和全氮(TN)含量显着影响土壤AM真菌群落,且AM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越高,主作物病害发病率越低。对田间土壤养分与病害发生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早疫病与AK显着正相关,玉米叶斑病和SOM显着负相关。因此可通过间作绿肥和适当施肥,实现该区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治。

程宇坤[6](2019)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与产量相关性状多样性评价及其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地方种质,又称农家品种、本地品种,是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为干预后保存下来的作物遗传资源,具备了对当地自然生态条件的较强适应性和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潜力,是现代小麦改良重要的重要基因源。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小麦主要生产区,也是我国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主要病区。鉴于此,本研究对来自长江中下游麦区的210份小麦地方种质进行系统的苗期、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和产量相关性状鉴定,以期获得一批能直接用于当前小麦条锈病抗性及产量育种的优异种质。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来自长江中下游麦区的2份优异地方种质(安岳红小麦和宜宾猪儿麦)为亲本,通过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结合小麦55K SNP芯片技术,进行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和产量相关性状QTL作图,以期获得控制来自小麦地方种质的条锈病抗性和产量相关性状潜在的新QTL区段,为当前小麦条锈病抗性及产量育种提供有效基因源。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基于前人已报道的342个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以Maccaferr和Andrzej等人构建的小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为参考图谱,基于元分析技术构建了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数量性状(MQTL)图谱。该图谱涵盖194个小麦抗条锈病MQTL。其中,81个MQTL与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DS)相关、31个与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相关、15个与病程曲线下面积相关(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AUDPC)、44个与DS和IT共相关、6个与DS和AUDPC共相关、13个与IT和AUDPC共相关、4个与其他条锈病抗性性状相关。这些抗条锈病一致性QTL定位于小麦21条染色体,呈非均匀分布,在12个小麦染色体区段成簇存在,分别在2A、4A、5A、1B、2B、3B、5B、6B、7B、1D、2D、7D染色体上。通过与已发表的正式命名抗条锈病基因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式命名基因定位于MQTL簇区段,说明这些MQTL簇区段很可能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热点区域。2.对210份来源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进行苗期混合小种抗病性鉴定,并于2017年和2018年两年分别在四川崇州和绵阳利用混合小种进行人工接种成株期鉴定和产量相关性状性状分析。结果表明,4份地方种质(红芒糙、早五天、光头麦、圆锥麦)表现为苗期近免疫(IT=0和0;),占所有材料的1.90%。102份地方种质表现为稳定的成株期抗性,占48.57%。结合苗期和成株期抗性表型分析,3份材料表现出全生育期抗性,占1.43%。产量相关性状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麦区在2个环境下均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结合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共鉴定出6份条锈病抗性优异且产量相关性状突出的小麦地方种质:大和尚头(安徽)、肥西三月黄(安徽)、临平洋麦(浙江)、宜宾猪儿麦(四川)、安岳红小麦(四川)和眉山光头麦(四川)。3、苗期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表明,安岳红小麦(AYH)条锈病抗性属于成株期抗性,受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AYH/台长29(TC 29)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扫描,构建了高密度SNP分子连锁图谱。共锚定1143个SNP分子标记,涵盖小麦21条染色体,总长度2822.05c M。基于成株期条锈病最终严重度(Final Disease Severity,FDS)、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和病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AUDPC)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共检测到5个控制成株期条锈病抗性QTL,分别位于1D、2A、5B、和7D染色体上,暂命名为QYr AYH.Sicau-1D.1,QYr AYH.Sicau-2A.1,QYr AYH.Sicau-5B.1,QYr AYH.Sicau-7D.1,以及QYr AYH.Sicau-7D.2,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6.10~31.65%。基于已构建的小麦条锈病一致性数量性状位点图谱中国春物理图谱(IWGCS Ref Seq v1.0)发现,QYr AYH.Sicau-7D.2和QYr AYH.Sicau-5B.1可能是控制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潜在的新QTL。遗传效应分析表明,这些QTL或其组合,能显着降低小麦成株期条锈病严重度。针对检测到的2个新QTL,分别开发了能有效鉴定QYr AYH.Sicau-7D.2和QYr AYH.Sicau-5B.1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KASP),KASP_AX-109750388和KASP_AX-110527974。结合63份四川育成品种进行KASP标记特异性检测,来自四川麦区的育成小麦品种仅有少数育成品种携带鉴定的成株期条锈病抗性QTL。4、利用已构建的SNP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对AYH/TC29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小穗数(SPN)、穗长(SL)、有效分蘖(PTN)、小穗粒数(KNL)、穗粒数(KNS)、穗粒重(KWS)和千粒重(TKW)等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2个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4.67~24.43%。其中,25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超过10%的,分布于1A、2A、2B、2D、3A、3D、4A、4D、5A、5D、6B、6D和7D染色体上。其中,位于4D染色体上控制穗长的QSLAYH.Sicau-4D.1,在2个环境中均能稳定表达。同时发现,1A、3A和4D染色体上分别携带有1个具有一因多效QTL。其中,1A染色体AX-111216460~AX-108728119区间同时控制着有效分蘖、穗粒数和千粒重;3A染色体AX-110922897~AX-111072779区间同时控制着穗粒数和穗粒重;4D染色体AX-109564839~AX-109449898区段同时控制穗长和穗粒数。5、苗期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表明,宜宾猪儿麦(YBR)条锈病抗性属于成株期抗性,受QTL控制。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YBR/TC29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扫描,构建了高密度SNP分子连锁图谱。共锚定1487个SNP分子标记,涵盖小麦21条染色体,总长度3526.69c M。基于成株期条锈病FDS、IT和AUDPC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共检测到5个控制成株期条锈病抗性QTL,分别位于2A、2B、5B、和7D染色体上,暂命名为QYr YBR.Sicau-2A.1,QYr YBR.Sicau-2B.1,QYr YBR.Sicau-5B.1,QYr YBR.Sicau-7D.1,以及QYr YBR.Sicau-7D.2,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4.94~19.81%。基于已构建的小麦条锈病一致性数量性状位点图谱和比较基因组学发现,QYr YBR.Sicau-7D.1和QYr YBR.Sicau-5B.1与安岳红小麦中QYr AYH.Sicau-7D.1和QYr AYH.Sicau-5B.1共定位在同一区间,表明这两份地方种质可能存在相同的控制小麦成株期条锈病QTL。遗传效应分析表明,这些QTL或其组合,能显着降低小麦成株期条锈病严重度。6、利用已构建的SNP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对YBR/TC29 RIL群体进行小穗数(SPN)、穗长(SL)、有效分蘖(PTN)、小穗粒数(KNL)、穗粒数(KNS)、穗粒重(KWS)和千粒重(TKW)等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1个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4.79~16.39%。其中,13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超过10%的,分布于1A、2B、3B、4B、5A、5B、6B和7A染色体上。其中,在5A和7A染色体上分别携带有1个具有一因多效QTL。5A染色体AX-110360226~AX-110938645区间同时控制着穗长和穗粒数;7A染色体AX-108902579~AX-08847997区间同时控制着小穗粒数和千粒重。

杨力生[7](2019)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隶属禾本科小麦族小麦属,是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小麦黑胚病(Black point of wheat)是一种世界性小麦病害,显着降低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抑制小麦的发芽及幼苗生长。本研究以717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和163份中国小麦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连续两年在四个不同环境下的黑胚病表型鉴定,进行地方品种和栽培品种黑胚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筛选具有黑胚病抗性的优异种质资源;利用高通量DArT-seq芯片和Wheat660芯片对717份材料进行全基因组黑胚病抗性关联分析。在4个检测环境下(2017年绵阳、2017年崇州、2018年绵阳、2018年崇州)对717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2个检测环境下(2017年崇州、2018年崇州)对163份小麦栽培品种进行黑胚病鉴定,发现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在所有的环境下黑胚率较栽培品种低,平均黑胚率为15.60%,可为现代育种改良黑胚病抗性提供种质资源;筛选出7份地方品种和6份栽培品种具有黑胚病抗性,其中蜀麦969、泛麦3号、光头麦(AS661763)、中信麦98、AS661463、轮造987、郑麦98抗性稳定。结合材料来源地的环境因素分析,发现年降雨量、年积温和年均日照对黑胚病抗性有明显影响。来自我国降雨量最多的两个麦区:长江中下游秋播春麦区(III-YTS)和西南春(秋播)麦区(IV-SAS)的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率最低,具有较好的黑胚病抗性;而来自西北春麦区(VIII-NWS)的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率最高,黑胚病抗性最差。利用DArT-seq和Wheat660芯片获得717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基因型数据,结合黑胚病表型鉴定结果,采用TASSEL软件中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黑胚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检测到了与小麦黑胚病抗性性状相关联的15个QTL区段,包括9个DArT-seq标记和45个SNP标记,分别位于1B(5)、2A(23)、3A(4)、5A(2)、5B(4)、6A(2)、6B(2)、6D(8)、7A(2)、7B(2)染色体上,解释2.60-17.49%的表型变异。

杨龙[8](2019)在《根际微生物对砷形态及三七(Panaxnotoginseng)砷累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但是三七根际微生物导致的根腐病及砷在三七植株内的累积严重制约着云南省三七的产量与质量。前人研究发现从三七根际分离的某些微生物对导致其根腐病的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生防菌应用在三七根腐病的生物防治中。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研究证明某些微生物具有转化砷的能力,并可以因此影响植物对砷的吸收,但是三七根际微生物中分离的根腐病病原菌和根腐病生防菌是否具有砷的转化能力,是否影响砷在三七植株内的迁移累积等尚不明确。因此,本文聚焦三七砷累积和根腐病防治这两个现实问题,探究三七根际微生物对砷形态及三七内砷累积的影响,以期为三七植株内砷累积的调控和根腐病问题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选取了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前期从三七根际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四株根腐病病原真菌、两株生防真菌、四株生防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含有100 mg/L As(V)和不含砷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比两种条件下供试微生物的生长状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检测菌液和菌体中As(V)和As(Ⅲ)的浓度,探究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的耐砷性和对砷形态的转化能力;在获得砷耐受能力及形态转化能力较强的三七根际微生物后,分别将其定植在生长于人工添加砷浓度为100 mg/kg的三七根部土壤中,约两个月后收获三七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分别测量土壤、三七各部分器官(根、茎、叶)中砷的总浓度,通过根系砷富集系数和砷在三七各器官间的迁移系数分析定植的三七根际微生物对砷在三七中累积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三株生防细菌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 YIMPH10006、食酸戴尔福特菌D.acidovorans YIMPH10032、美丽短芽孢杆菌B.formosus YIMPH110001、一株生防真菌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和一株病原真菌柔毛镰刀菌F.flocciferum在100 mg/kg As(V)环境生长良好,是良好的耐砷菌。2、根腐病病原真菌柔毛镰刀菌F.flocciferum和根腐病生防真菌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都具有较强砷还原能力,菌液中只有As(Ⅲ);根腐病生防细菌中,食酸戴尔福特菌D.acidovorans YIMPH10032和美丽短芽孢杆菌B.formosus YIMPH10001砷还原能力强于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 YIMPH10006,As(Ⅲ)/[As(Ⅲ)+As(Ⅴ)]值分别为 0.94±0.04、0.89±0.03、0.72±0.05。这些微生物可能都存在砷转化和外排的相关基因。3、本研究中三七各部分的总砷含量大小规律为茎>叶>根,三七根茎叶中有40%的样品中砷浓度超过1 mg/kg的优质三七质量控制指标,有5.6%样品中砷浓度超过2 mg/kg的三七安全质量指标。4、不同三七根际微生物处理条件下,三七根部对土壤中砷的吸收能力没有显着变化(p>0.05),三七根部砷富集系数均小于0.02,但是基于微生物的砷转化能力将其分为强弱两组后,微生物定植对三七根部砷富集能力有“强+强”>“强+弱”>“强”>“弱”>“不加菌”的变化趋势。5、砷在三七植株各器官间的迁移按照容易程度排序为“根—茎”>“茎—叶”,定植不同三七根际微生物对砷的迁移过程影响不显着(p>0.05),这些微生物可能并没有影响到三七体内的砷迁移。因此可以推测施用生防菌对三七根腐病进行防治时并不会增加砷在三七内部的迁移过程及积累风险。

龚成文,谢志军,米永伟,武伟国,蔺海明,孙裕,张东佳[9](2018)在《当归栽培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当归[A 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为伞形科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药,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1-2],早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当归人工栽培已见诸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700多年。随着气候变化与科技进步,当归栽培技术不断变革创新,经历了平地作畦种、育

周婷娜[10](2016)在《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病虫草害调查及其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实地调查了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害、虫害及杂草危害,对部分种类的发生规律和主要草坪病虫草害进行了防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主要病害共9种,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腐霉枯萎病、褐斑病、币斑病和春季死斑病等4种;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害分别是蝼蛄、蛴螬、地老虎、草地螟和粘虫;球场发生的主要杂草种类为14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占调查总数的28.57%;莎草科杂草主要有2种,占调查总数的14.29%;阔叶类杂草8种,占到调查总数的57.14%。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5%代森锰锌600倍液和5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对褐斑病、币斑病以及叶斑病防治效果好;80%喷克可湿粉1000倍对腐霉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虫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拜威奥力克对鲚螬、地老虎,草地螟、蝼蛄、粘虫均有较高防效;拜威草虫净对跻螬、粘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到90%;绝地无虫对这五种虫害防效较差;虫螨无踪对草地螟、地老虎防效率达90%,防效较好;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坪阔净对香附子的防除没有效果,莎灭的防除效果最佳;坪阔净对水蜈蚁的防除无效,附子绝根的防除效果最好;坪阔净对马唐的防除效果最低,翠坪的防除效果最好。

二、怎样防治蜈蚣病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防治蜈蚣病害(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栽培措施对低海拔地区花魔芋生长和土传病害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国魔芋产业介绍
        1.2.2 魔芋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2.3 魔芋病害研究进展
        1.2.4 魔芋草害研究进展
        1.2.5 土壤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试验设计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花魔芋田间环境的影响
    2.1 材料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田间空气温湿度
        2.2.2 田间土壤容重及土壤温湿度
        2.2.3 田间杂草生物量
第三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花魔芋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出苗率
        3.2.2 不同栽培措施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花魔芋土传性病害的影响
    4.1 材料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土传性病害及占比
        4.2.2 发病率及发病部位
第五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花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1 材料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总DNA提取和检测
        5.1.3 PCR扩增
        5.1.4 PCR产物鉴定、纯化及定量
        5.1.5 构建PE文库及Illumina测序
        5.1.6 分析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细菌样本比较分析
        5.2.2 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5.2.3 真菌样本比较分析
        5.2.4 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专着类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第四节 特殊病种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第一节 蛇叹肿毒
        一、蛇叹肿毒概述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第二节 小儿疳积
        一、小儿疳积概述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四、小儿疳积现状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第三节 肚腹痛
        一、肚腹痛概述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第四节 心头痛
        一、心头痛概述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水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1.2 海水养殖对底质环境的影响
    1.3 我国近海潮间带大型海藻的分布及生态效益
        1.3.1 大型海藻的生态效益
        1.3.2 鱼-贝-藻IMTA生态养殖系统
    1.4 海水养殖对微生物影响
        1.4.1 海洋水体中的微生物
        1.4.2 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目的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全年水质底质环境影响与评价
    2.1 2019年四季水质监测与评价
        2.1.1 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水质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2019年四季底质监测与评价
        2.2.1 调查内容及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第三章 岛礁鱼-贝IMTA模式对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点设置与调查方法
        3.1.2 生物量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2016年(养殖前)大型海藻分布特征
        3.2.2 2019年(养殖后)大型海藻分布特征
        3.2.3 三横山岛潮间带部分大型底栖海藻生境图
    3.3 讨论
        3.3.1 三横山岛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构成及变化特征
        3.3.2 环境因子对海藻群落变化的影响
        3.3.3 养殖前后大型海藻的种数变化及经济种筛选
第四章 岛礁鱼-贝IMTA模式对附近海域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与评价
    4.1 2019年四季浮游微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4.1.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2 2019年四季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4.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创新性及展望
    5.1 结论
        5.1.1 对三横山岛养殖海域生态健康水平进行评价
        5.1.2 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时空分布
        5.1.3 下三横岛养殖海域微生物种群演替变化
    5.2 创新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蜈蚣标准化养殖与多组学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蜈蚣标准化养殖与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第一节 蜈蚣标准化养殖研究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蜈蚣生长习性研究
        2.2 人工养殖蜈蚣厂区规划
        2.3 蜈蚣的养殖管理
        2.3.1 蜈蚣的日常饲养管理
        2.3.2 蜈蚣的繁殖管理
        2.4 蜈蚣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与防治
        2.5 蜈蚣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3 讨论
    第二节 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本草考证及文献调研
        1.2 市场调研
        1.3 产地调研
        2 实验结果
        2.1 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研究进展
        2.2 蜈蚣药材市场流通现状
        2.3 蜈蚣药材产地生产流通现状
        3 讨论
第二章 LAMP技术快速检测少棘巨蜈蚣及其混伪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少棘巨蜈蚣LAMP引物设计
        2.2 .DNA提取和稀释定量
        2.3 .LAMP反应体系
        2.4 .蜈蚣药材混伪品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反应条件的确定
        3.2 反应灵敏度
        3.3 蜈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LAMP检测
    4 讨论
第三章 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组装
        2.2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对
        2.3 系统发育
    3 实验结果
        3.1 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3.2 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
        3.3 蛋白编码基因(PCG)分析
        3.4 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红足与黄足蜈蚣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第一节 红足与黄足蜈蚣转录组差异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样品
        2 实验方法
        2.1 少棘巨蜈蚣RNA提取
        2.2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 转录组测序
        2.2.2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组装
        2.2.3 功能基因注释
        2.2.4 基因表达水平及表达差异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总RNA质量检测和组装结果分析
        3.2 Unigene蛋白质数据库比对结果
        3.2.1 GO注释和分类
        3.2.2 KEGG注释结果
        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3.4.1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3.4.2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4 讨论
    第二节 红足与黄足蜈蚣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样品
        2 实验方法
        2.1 蛋白质提取
        2.2 蛋白定量及质量检测
        2.2.1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2.2.2 SDS-PAGE
        2.3 Lable free蛋白质组分析
        2.3.1 胰蛋白酶溶解
        2.3.2 液相色谱质谱(LC-MS)
        2.3.3 数据处理、蛋白质鉴定和无标记定量
        3 实验结果
        3.1 蛋白质提取质量
        3.2 Lable-free蛋白质组鉴定结果
        3.2.1 鉴定结果
        3.3 蛋白质功能注释
        3.3.1 GO功能注释
        3.3.2 KEGG代谢途径注释
        3.4 不同蜈蚣蛋白质组相对定量
        3.5 差异蛋白富集分析
        3.5.1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3.5.2 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3.6 免疫通路相关差异蛋白
        4 讨论
结语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
致谢

(5)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肃省玉米、小麦、马铃薯主要病害
        2.1.1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1.2 小麦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1.3 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2 不同绿肥-主作物模式病害防控研究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4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病害调查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点概况
        3.1.2 样地设立情况
        3.1.3 田间管理措施
        3.1.4 病害调查方法
        3.1.5 病原的分离鉴定
        3.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3.2 结果
        3.2.1 绿肥间作玉米病害
        3.2.2 绿肥间作小麦病害
        3.2.3 绿肥间作马铃薯病害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毛苕子-小麦系统病害发生情况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点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数据采集
        4.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
        4.2.1 小麦离蠕孢综合症的发病情况
        4.2.2 毛苕子匐柄霉叶斑病的发病情况
        4.2.3 小麦、毛苕子生长及生理生化
        4.2.4 不同处理对温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5 各生理指标与小麦、毛苕子发病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第五章 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土壤AM真菌多样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设立
        5.1.2 土壤采集
        5.1.3 土壤DNA提取及PCR扩增
        5.1.4 高通量测序分析
        5.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5.1.6 数据的分析处理
    5.2 结果
        5.2.1 土壤养分含量
        5.2.2 OTU聚类分析
        5.2.3 AM真菌群落多样性
        5.2.4 AM真菌群落组成
        5.2.5 组间差异分析
        5.2.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与产量相关性状多样性评价及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条锈病及其危害和防治
        1.1.1 小麦条锈病
        1.1.2 小麦条锈病特点
        1.1.3 小麦条锈病防治
    1.2 小麦抗条锈病研究进展
        1.2.1 小麦抗条锈病类型
        1.2.2 已正式命名的抗条锈病基因
        1.2.3 成株抗性研究进展
        1.2.4 抗条锈病在地方种质中的研究进展
    1.3 抗病性遗传研究方法
        1.3.1 常规杂交法
        1.3.2 基因推导分析
        1.3.3 非整倍体法和细胞分子遗传学
        1.3.4 DNA分子标记和基因芯片技术
        1.3.5 元分析
    1.4 QTL作图基本原理与方法
        1.4.1 QTL作图原理
        1.4.2 QTL作图群体
        1.4.3 QTL作图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图谱(MQTL)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小麦抗条锈病QTL信息搜集
        2.1.2 小麦抗条锈病QTL整合
        2.1.3 小麦抗条锈病QTL元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抗条锈病QTL信息收集和图谱整合
        2.2.2 小麦条锈病QTL元分析
        2.2.3 小麦抗条锈病QTL一致性遗传图谱的构建
    2.3 讨论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与产量相关性状多样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苗期条锈病鉴定
        3.1.3 苗期条锈病抗性鉴定设计与方法
        3.1.4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方种质成株期田间鉴定
        3.1.5 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1.6 表型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苗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多样性分析
        3.2.2 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多样性分析
        3.2.3 不同省份抗条锈病材料分布
        3.2.4 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3.2.5 条锈病抗性稳定种质资源筛选
    3.3 讨论
第四章 地方种质安岳红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苗期条锈病鉴定
        4.1.3 苗期条锈病抗性鉴定设计与方法
        4.1.4 安岳红小麦RIL群体成株期田间鉴定
        4.1.5 表型数据处理
        4.1.6 亲本和群体基因组DNA的提取和SNP检测分析
        4.1.7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4.1.8 运用完备区间作图法BIP和 MET模式表型鉴定数据定位
        4.1.9 QTL命名
        4.1.10 KASP标记开发设计及特异性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苗期鉴定结果
        4.2.2 安岳红小麦群体成株期的条锈病鉴定分析
        4.2.3 55K Axiom?Biobank芯片数据分型结果及连锁图谱构建
        4.2.4 同一环境BIP和不同环境MET的 QTL定位
        4.2.5 5个QTL的物理定位
        4.2.6 控制小麦成株抗条锈病QTL遗传效应分析
        4.2.7 成株期抗条锈病2个QTL的 KASP标记开发
    4.3 讨论
        4.3.1 安岳红小麦群体单环境BIP模型和多环境MET模型作图比较
        4.3.2 与已知基因位置比较
        4.3.3 KASP标记
        4.3.4 定位5个重要QTL结果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第五章 安岳红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田间设计
        5.1.3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5.1.4 表型数据处理
        5.1.5 DNA提取及SNP分型
        5.1.6 遗传图谱构建
        5.1.7 利用BIP和 MET两种模式对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
        5.1.8 QTL命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安岳红小麦群体及其亲本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5.2.2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结果
    5.3 讨论
        5.3.1 产量相关性状单环境BIP模型和多环境MET模型作图比较
        5.3.2 一因多效QTL
        5.3.3 比较已报道产量相关性状QTL结果
第六章 地方种质宜宾猪儿麦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宜宾猪儿麦与台长29的RIL群体抗条锈病接种菌种
        6.1.3 苗期条锈病抗性鉴定设计与方法
        6.1.4 宜宾猪儿麦RIL群体成株期田间鉴定
        6.1.5 表型数据处理
        6.1.6 亲本和群体基因组DNA的提取和SNP检测分析
        6.1.7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6.1.8 运用完备区间作图法BIP模式和MET模式表型鉴定数据定位
        6.1.9 QTL命名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苗期鉴定结果
        6.2.2 宜宾猪儿麦群体成株期的条锈病鉴定分析
        6.2.3 55K芯片数据分型结果及连锁图谱构建
        6.2.4 同一环境BIP和不同环境MET的 QTL定位
        6.2.5 5个QTL的物理定位
        6.2.6 控制小麦成株抗条锈病QTL遗传效应分析
    6.3 讨论
        6.3.1 宜宾猪儿麦单环境BIP模型和多环境MET模型作图比较
        6.3.2 与安岳红小麦定位结果及已知基因位置比较
        6.3.3 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在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第七章 宜宾猪儿麦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田间设计
        7.1.3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7.1.4 表型数据处理
        7.1.5 DNA提取及SNP分型
        7.1.6 遗传图谱构建
        7.1.7 利用BIP和 MET两种模式对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
        7.1.8 QTL命名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宜宾猪儿麦群体及其亲本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7.2.2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结果
    7.3 讨论
        7.3.1 产量相关性状单环境BIP模型和多环境MET模型作图比较
        7.3.2 一因多效QTL
        7.3.3 比较已报道产量相关性状QTL结果及安岳红小麦结果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7)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黑胚病研究现状
        1.1.1 小麦黑胚病
        1.1.2 小麦黑胚病的危害
        1.1.3 小麦黑胚病的发病因素
        1.1.4 小麦黑胚病的鉴定方法
        1.1.5 小麦黑胚病的防控方法
        1.1.6 小麦黑胚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研究现状
        1.1.7 小麦黑胚病抗性遗传研究现状
    1.2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
        1.2.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种质资源
        1.2.2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
        1.2.3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研究现状
    1.3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3.1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基础
        1.3.2 关联分析的步骤
        1.3.3 关联分析的优势
        1.3.4 关联分析在小麦数量性状中的研究进展
        1.3.5 SNP标记及其开发在小麦中的应用
    1.4 本章小结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黑胚病抗性鉴定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总体评价
        2.2.2 来自不同麦区地方品种之间的黑胚病抗性比较
        2.2.3 黑胚病抗性资源筛选
        2.2.4 黑胚病遗传分离群体构建
    2.3 讨论
        2.3.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黑胚病抗性对比
        2.3.2 环境因子与小麦黑胚病抗性的关系
        2.3.3 具有黑胚病抗性的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的筛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表型鉴定
        3.1.3 基于DAr T-seq芯片和Wheat660 SNP芯片的基因型分型
        3.1.4 关联分析
        3.1.5 单倍型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关联分析
        3.2.2 QTL位点的单倍型鉴定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历

(8)根际微生物对砷形态及三七(Panaxnotoginseng)砷累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砷污染及其危害
        1.2.2 植物对砷的吸收和富集
        1.2.3 微生物对砷的转化及对植物砷吸收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微生物对砷形态的影响
        2.2.1 微生物培养
        2.2.2 微生物生长曲线
        2.2.3 微生物菌液处理及菌体砷提取
        2.2.4 微生物砷形态测定
        2.2.5 加砷条件下病原菌和生防菌对峙培养
    2.3 微生物对三七砷累积和吸收转运的影响
        2.3.1 三七种植
        2.3.2 微生物定植
        2.3.3 土壤样品和三七样品的采集
        2.3.4 土壤和三七砷分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
    3.1 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防菌与砷的相互影响
        3.1.1 砷对供试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生长的影响
        3.1.2 供试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防菌对砷形态的转化的影响
        3.1.3 供试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的对峙培养
    3.2 接种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生防菌对三七吸收砷的影响
        3.2.1 接种供试微生物后土壤总砷浓度变化
        3.2.2 接种供试微生物对三七不同部位总砷浓度的影响
        3.2.3 接种供试微生物后对三七砷累积和吸收转运系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及生防菌对砷形态的转化机制
    4.2 三七根际微生物对三七砷累积和吸收转运过程的影响
5. 主要结论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当归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归植物营养学研究
    1.1 当归成药期需肥规律
    1.2 土壤环境条件对当归生长影响
    1.3 当归对矿质元素吸收
    1.4 当归成药期施肥效应
2 当归早期抽薹研究
    2.1 种子种苗繁育控制研究
    2.2 生态因子和栽培因子控制研究
    2.3 合理施肥与化学控制研究
3 当归连作障碍研究
    3.1 当归连作障碍机制研究
    3.2 当归连作障碍消减研究
4 当归主要病害研究
    4.1 当归麻口病研究
    4.2 当归根腐病研究
5 展望

(10)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病虫草害调查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害的研究
        1.2.2 高尔夫球场草坪虫害的研究
        1.2.3 高尔夫球场草坪杂草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试验地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球场草坪情况
    2.2 试验内容
    2.3 试验方法
        2.3.1 种类调查
        2.3.2 草坪病虫草害的防治研究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病虫草害调查结果
        3.1.1 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害
        3.1.2 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虫害
        3.1.3 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杂草
        3.1.4 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杂草危害情况调查
    3.2 草坪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研究
        3.2.1 草坪主要病害的防治研究
        3.2.2 草坪主要虫害的防治研究
        3.2.3 草坪主要杂草防除研究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怎样防治蜈蚣病害(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栽培措施对低海拔地区花魔芋生长和土传病害发生的影响[D]. 邹强.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3]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D]. 包炎琳.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蜈蚣标准化养殖与多组学品质评价研究[D]. 胡超逸.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D]. 闫智臣. 兰州大学, 2020(12)
  • [6]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与产量相关性状多样性评价及其QTL定位[D]. 程宇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7]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病抗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杨力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根际微生物对砷形态及三七(Panaxnotoginseng)砷累积的影响[D]. 杨龙. 云南大学, 2019(03)
  • [9]当归栽培研究进展[J]. 龚成文,谢志军,米永伟,武伟国,蔺海明,孙裕,张东佳.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05)
  • [10]湖南龙湖高尔夫球场草坪病虫草害调查及其防治研究[D]. 周婷娜.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9)

标签:;  ;  ;  ;  

如何预防蜈蚣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