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会应在西部大开发中展身手(论文文献综述)
周芳[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孙心乙[2](2020)在《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辽西蒙古族喀喇沁部为守护“扎萨克”(旗主)衙门府,在今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有众多防御型营屯。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些营屯在防御使命终结后,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实现了由“军屯”向“民屯”的过渡,营屯内的蒙古族民众也由“兵民一体”的屯戍转为定居式农耕。历经岁月淘洗,这些蒙古族营屯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演化:一些营屯由内至外已与当地汉族村落并无二致;而另一些却仍保留防御型营屯的某些特质,尤其营屯内的“海青格热”传统民居,已成为今日辽西乡村的一道风景,在吸引外界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吸附了较多的发展能量。近年来,一些海青格热民居保存较好的营屯,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北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宝贵样本。本研究以辽西蒙古族营屯和“海青格热”民居为对象,依托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运用现代生态学“生态位”理论、建筑学“场所”理论等,对蒙古族营屯的建筑特质、变迁演化、运行机制、更新策略等展开系统研究,扩充了蒙古族民居的研究范畴。全文设六个章节展开研究和论述,并运用典型个案分析方法,选取四个形制不同的营屯,分别对其差异性演化、运行机制调适及更新实践进行了解析,揭示了营屯演化和更新的规律与逻辑。提出,营屯所处“生态位”(自然的和社会的)的规定性是制约营屯演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不仅导致营屯在演化形制上出现差异,呈现不均衡性,也制约营屯在当下的更新基础、能量吸附与发展幅度。研究揭示了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问题。由于缺少科学规划与专业指导,近年来一些营屯更新呈现出恣意无序、开发无度态势,对营屯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或正在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与毁坏。这些问题与乱象,亟待专业机构予以规划指导,从某种意义上看,建筑学“进场补位”已刻不容缓。研究开掘了营屯内隐的“场所”意义。营屯是辽西农耕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的物化与载体,海青格热民居已成为当地蒙古族区别“我群”与“他群”的重要标识,具有“双遗产”属性与价值,对其实施保护与更新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研究落点在为营屯的更新“建模”并制定可行策略。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需求强烈,及更新理论与更新策略欠缺。研究认为:营屯更新应根据具体营屯所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予以分级定位,将“场所”精神重建与生态化更新并置,以浓化民族传统、开掘聚落内涵为发展路向,实施或“借势发展”或“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可组构上、下、内、外互动的“多元行动方”动力框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更新模式,以推动目标达成。本研究对具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其他区域传统村落的更新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蒋晓颜[3](2020)在《“土地”与“大地” ——红柯小说的西部文学空间》文中研究指明红柯的创作在当代文坛上可谓独树一帜,他以自己成长于陕西周原的生活经历和深入新疆西域十年的生命体悟为素材,写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空间色彩的小说,打造了属于他的西部文学空间。这些小说着力于空间的展现与建构,而不以情节、人物的设置为先,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呈现出截然的差别,成为了继柳青、杜鹏程、陈忠实、贾平凹之后陕西第三代文学的领军人物,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红柯文学中的新疆为人们所称道,但很少有人关注到他文学中的故乡。笔者以他作品及自述中经常成对出现的“土地”和“大地”来分别指代他的故乡陕西西土地区和他工作过的新疆西域地区,这两块地理空间正是红柯从事文学创作赖以存在的西部文学空间。本文以红柯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土地”和“大地”为切入点,来研究红柯西部文学空间的内容、建构及文学意义。论文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梳理了红柯的生平及其小说的创作情况、当前学界对红柯研究的现状、西部文学空间的相关概念,并说明本项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正文的第一部分以“土地”和“大地”为切入点,从自然空间、民俗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红柯西部文学空间的广阔内容。正文的第二部分讨论了红柯西部文学空间的建构,首先梳理了红柯在“土地”空间和“大地”空间的生活学习经历,这对于他的创作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探究了红柯建构西部文学空间的技巧,主要分析时间淡化的技巧及并置空间的建立;再次分析空间中的人物以及两个空间在“生命观”上的差别;最后分析仪式空间的建构,小说中的仪式空间实际上是“土地”空间和“大地”空间的缩影。正文的第三部分讨论了红柯西部文学空间的文学意义,首先探讨红柯将“土地”文学空间和“大地”文学空间连通起来构筑西部文学空间的过程;其次讨论了两个西部空间和现代性空间彼此之间的交融与问题,在讨论“土地”空间和“大地”空间的关系中,对文化和现实进行反思,在讨论两个西部空间面对现代性的关系中,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结语部分则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以期从整体上阐明本文的研究价值。
秦伟新[4](2018)在《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2014年是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1))组建20周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成立十年有余,既需要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也亟需探究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目前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是依据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开发性金融理论分别展开的。从理论上看,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开发性金融理论都是中国本土的学术原创,还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学等理论学说进一步完善并寻求理论创新,这也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构建更具东方与中国特色和环境需要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的迫切需要。所以,文章不仅有助于繁荣和推进发展金融学及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当前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政策性职能”的强化及回归,以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一百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共同经历了创立、发展、变革与完善等历史阶段,虽然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因各自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和制度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从理论上看,政策性金融本身又具有其内在的、必然的、一般性的规律。本文按照“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经验借鉴→体制构建”的研究思路,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历史检验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系统和多种计量软件综合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市场决定与“三行一保”(2)的发展进程与改革动因、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国家治理机制建设、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六大核心内容方面,立足市场决定视野,跨学科创新性地研究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分析范式。主要是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根基即市场决定理论及相关理论;依据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范畴进行再界定,阐述本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政策性金融与相关理论范畴比较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决定理论提出新的政策性金融观,力图构建能体现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效率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归纳分析我国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体制变迁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相结合并以前者为重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创新性提出社会合理性范畴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进行理论实证分析。然后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实证分析其经济有效性水平,以及影响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实证基础。第三,以我国目前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三行一保”为研究对象,先分别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现状问题和改革动因,其次运用PEST-SWOT法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第四,研究了适应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国家治理机制问题。从制度嵌入性视角探析国家建设与非市场治理机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影响方式、相互关系及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和外部差别监管体制等方面,探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国家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第五,采用国际比较研究方法,梳理分析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及最新动向。重点围绕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和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对国外相关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基本理论、政策实践、最新动向、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并得出对我国有益的若干深刻启示。第六,是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案选择与对策研究。首先,对基于不同视阈、不同立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方案进行归纳、比较和评析;其次,以市场决定为导向,参考社会企业模式和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关经验,分别探讨“三行一保”的改革方向及目标、职能定位以及相应的改革创新模式;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土特色考量,提出可供政府制定政策参考的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产生实际的政策咨询价值。本成果的创新点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视角新。研究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精神,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市场规则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之间的耦合机制,结合组织社会学、国家治理、开发性金融等相关理论,从而提出了市场决定理论,即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研究内容新。从机构自身和国家治理内外两大系统着手,多角度全面研究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路径机制;以突出社会合理性特征的政策实现度评价为重点,创新性设计政策性金融机构指标体系,并进行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理论实证等,从而实现由单一的经济有效性分析,向社会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二元分析的新探索。三是应用对策新。对比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最新实践并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中国政策性金融服务供给现状、需求影响因素,从具体实证中观察总结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规律和改革最佳方案,既有理论方案对比分析,又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机构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从而使对策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杨婷[5](2018)在《教育家霍懋征个体成长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呼唤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教育家个体成长史研究,重点探究影响教育家成长的深层次原因,并揭示教育家成长的共性规律。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选择当代着名教育家霍懋征,重点探究其从一名普通小学教师成长为着名教育家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为当代教育家成长提出启示意义。影响霍懋征成长为教育家的因素很多,通过归纳总结,将从霍懋征的成长环境、成长历程、教育创新、关键人物影响以及个人特质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霍懋征的成长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霍懋征的成长历程是个不断拾级而上的过程,其成长历程主要从理想萌发期、探索发展期、韬光养晦期、发展成熟期四个阶段展开论述。立足实践,大胆创新是霍懋征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主要从霍懋征的教育创新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对其教育创新实践展开论述。孙文景、赵树楷、叶圣陶、方明等关键人物影响是霍懋征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助力。此外,霍懋征优秀的个人特质也是其成长为教育家不可忽视的因素。最后,基于霍懋征个体成长史研究,本研究为当代教育家成长提出四点启示:即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趋势,能动利用环境;不断拾级而上,形成教育理念;注重立足实践,大胆开拓创新;坚定教育志向,发扬优秀特质。
杨晴[6](2016)在《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石河子农机装备制造产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形成初级阶段的石河子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集群。石河子农机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起到推动作用,对于释放农村劳动力,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石河子农机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大部分企业体量小,产品单一雷同,缺乏具有影响力、能带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行业内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产品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机产业链条短,关联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制约了石河子农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农机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开展了为期较长时间对石河子农机产业的发展历史、企业规模、产业集群的现状的调查,分析石河子市农机产业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而提出了发展石河子农机产业的建议。鉴于石河子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升石河子地区农业机械产业发展水平,现需要对已有的农机企业进行兼并整合,加快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缩小与先进地区在工艺和装备上的差距,提高农机产品的竞争力。根据对石河子地区发展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机遇的分析,农业机械产业正面临大发展的大好时机,石河子在农业装备制造业上已具备了大发展的多项优势,因此通过科学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石河子农机产业的产、学、研一体的体系,把石河子建设成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石河子农业装备制造业将提高产业附加值,形成农机行业领域的中高端农机产业集群,在西部地区,该市农业装备产业无论在制造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和研发方面都处于领头羊地位;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行业集中度处于高水平状态,关键性行业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产业规模在西部也占有一定比重,真正把石河子打造成为西部现代化农业装备制造业基地。
杜丽[7](2016)在《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历史上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等原因,苗族从早期居住地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不断迁徙到中国贵州、湖南、云南等边疆省份与国外。云南苗族多于元明清时期分批渐次迁入,至今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生存与发展困难。近代以来,基督宗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与在部分汉族地区遇到的重重阻力相反,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信教民族中就包括苗族,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引人思考。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云南南部(滇南)苗族主要信仰天主教,云南东北地区(滇东北)和北部(滇北)苗族主要信仰基督教的特点。相比较湖南、贵州和四川的苗族研究,云南苗族研究成果较少,且侧重对苗族传统文化和经济层面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本论文通过对云南信教苗族,特别是选取数个最具代表性苗族村落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可以以点带面,全面展示当今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信仰图景,揭示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进而趋利避害,引导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和宗教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在中国巨大社会变迁中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督宗教在云南苗族社会文化中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选题依据、理论方法以及前期学者们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历史,介绍所选苗族调研点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文化论的理论观点,结合田野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分析在社会变迁中基督宗教对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主要运用宗教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从社会个体——苗族信徒和社会团体——教会两个方面,阐述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运用宗教文化论的观点,结合田野调查,从苗族基督宗教礼俗和伦理两个方面,探讨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文化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和宗教文化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宗教世俗化等多方面变迁对云南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预测云南苗族社会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郑芮[8](2014)在《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研究》文中指出会展业作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新兴升起的产业,越来越朝着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将会展业视为触摸世界的窗口。会展业为旅游业带来更为广泛的客源市场。与此同时,旅游业又增加了会展业对目标客户的吸引力。鉴于会展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于会展旅游的研究,特别是在调节地区旅游淡旺季及提高旅游收入、解决地区旅游瓶颈问题方面,会展旅游业都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合研究法对会展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展览、节事及奖励旅游等活动紧密结合并且为旅游者及其为出行初衷的,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其次,通过使用PEST分析方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对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目前所处的政治、经济、自然与社会、技术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性都市,其极高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引领度和社会集聚度,具有发展会展旅游的巨大优势。然后,运用比较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得出乌鲁木齐在发展会展旅游中相比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其他国内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及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IPA分析法具体分析了其发展会展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职能缺失、会展旅游主题不明确、宣传力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展旅游服务意识缺乏。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对策,以期提升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竞争力,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夏艺诚[9](2013)在《涉林企业并购融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十八大之后,农业产业化政策逐步落实,中国林业企业并购的数量和规模还将大幅增加,这势必要求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为其配合。本文期望通过对融资理论的探讨,比较研究成熟资本市场上并购融资工具的运用,来探讨中国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工具的有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涉林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求为我省涉林并购走出融资困境提供一些理论的依托和现实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对并购融资研究现状及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结构等等;第二部分分别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对并购融资理论研究发展进行综述介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现状、方式;第四部分对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基本方式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介绍国外企业并购融资的基本经验和启示;第六部分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涉林企业存在的问题;第七部分主要从建立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的环境支持体系、优化涉林企业融资的监督、开拓涉林企业并购融资新渠道等三个大方面介绍完善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的建议,为中国涉林企业并购融资提供智力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本文的选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绿色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对涉林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二、本文在对并购融资问题研究时选择融资工具在运用上不多的产业(林业)作为研究的重点,且努力做到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其三、本文在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分析和思考。在对理论进行探讨时,文章从宏观角度出发;在分析中国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工具运用的现实及问题之时,文章结合了宏观政策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两方面的考量;其四、在提出对策建议的部分,文章从宏观角度提出了解决并购融资工具发展的环境支持体系,从微观角度提出了目前涉林企业内部如何解决并购融资问题具体方式。
王洪祥[10](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二、学会应在西部大开发中展身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会应在西部大开发中展身手(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表演理论 |
二、社区理论 |
三、社会变迁理论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
一、健身健体价值 |
二、教育教化价值 |
三、娱乐健心价值 |
四、社会治理价值 |
五、经济发展价值 |
六、文化传承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
一、个案选取原则 |
二、个案选取方法 |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
一、田野概况 |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
一、田野概况 |
二、尚寨竹马表演 |
三、尚寨竹马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
一、田野概况 |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目标 |
三、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民居与村落研究范式的转变 |
1.2.2 传统村落更新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范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畴 |
1.3.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辽西蒙古族营屯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辽西蒙古族相关研究 |
2.1.1 辽西地区农耕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 |
2.1.2 辽西蒙古族文化的现代重构研究 |
2.1.3 辽西蒙古族聚落与民居相关研究成果与现状 |
2.2 聚落及其建筑内涵研究 |
2.2.1 场所理论 |
2.2.2 建筑叙事研究 |
2.3 生态位理论与村落生态化更新研究 |
2.3.1 生态位理论及其拓展研究 |
2.3.2 “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与探索 |
2.3.3 村落生态化更新理念及其旨向 |
2.3.4 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4 现代视域下村落运行系统的相关研究 |
2.4.1 村落运行的自组织研究 |
2.4.2 村落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研究 |
2.5 小结 |
3 蒙古族营屯的建构属性与机制转化 |
3.1 营屯的防御属性建构与运行机制 |
3.1.1 喀喇沁左翼“扎萨克”衙门的护卫机制 |
3.1.2 营屯的他组织运行特点 |
3.1.3 营屯运行中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比较 |
3.1.4 营屯运行研究视角的构建 |
3.2 营屯形制与防御型特质 |
3.2.1 以旗王府为中心的防御型营屯设置 |
3.2.2 “五营环卫”的营屯布局 |
3.2.3 “兵民一体”的屯戍特质 |
3.3 营屯的空间图式与防御功能表达 |
3.3.1 营屯的空间图式 |
3.3.2 作为营屯界域的“马蔺道” |
3.3.3 防御功能在民居建筑中的落点与表达 |
3.4 防御使命的终结与营屯的衰落 |
3.4.1 旗王府的焚毁与营屯防御使命的终结 |
3.4.2 他组织运行机制的抽空与营屯的衰落 |
3.4.3 由防御型“军屯”向“民屯”的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营屯的建筑特点与“场所”意义 |
4.1 营屯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子 |
4.1.1 营屯演化的形制差异 |
4.1.2 由“军屯”到“民屯”的运行机制调适 |
4.1.3 海青格热民居的自主营造 |
4.1.4 营屯的俗常生活 |
4.2 营屯民居建筑的形制特点及其建筑的叙事性 |
4.2.1 海青格热与满族民居比较 |
4.2.2 海青格热与汉族囤顶民居比较 |
4.2.3 海青格热与汉族平顶式民居比较 |
4.2.4 营屯的建筑叙事 |
4.3 营屯的场所意义 |
4.3.1 关于海青格热的族群记忆 |
4.3.2 营屯的“场所”特征与内涵认同 |
4.3.3 建筑构件的符号展演与象征意味 |
4.3.4 场所精神对营屯建筑演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营屯更新的路向探索与典型案例分析 |
5.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及其制约性 |
5.1.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评估 |
5.1.2 营屯文化结构质素辨析 |
5.1.3 营屯物质要素更新的途径 |
5.1.4 生态位法则对营屯更新的制约性 |
5.2 形制差异的营屯更新案例剖析 |
5.2.1 生态文化村——白音爱里 |
5.2.2 宗教旅游村——官大海 |
5.2.3 原生态改造村——东哨镇十家子村 |
5.2.4 整体移民村——南山村 |
5.2.5 经验与问题 |
5.3 营屯更新中的矛盾与调适 |
5.3.1 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 |
5.3.2 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材料 |
5.3.3 消费观念与居住品位 |
5.3.4 整体更新与个性需求 |
5.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4.1 建筑适应性的社会边界 |
5.4.2 建筑适应性的空间尺度 |
5.4.3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镜像 |
5.4.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6 复杂系统运行下营屯更新的模式建构与实施策略 |
6.1 复杂系统运行下的营屯更新动力与路向 |
6.1.1 营屯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 |
6.1.2 基于自组织的内源演替与内生性需求 |
6.1.3 基于他组织的能量注入与伴生性“人为”接合 |
6.1.4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营屯更新的路向选择 |
6.2 营屯更新中的系统运行张力与多向度动力 |
6.2.1 文化政治场域中的建筑:权力操作与资源分配 |
6.2.2 营屯更新的“多声部”语境辨析 |
6.2.3 多向度驱动力与“生态宜居”理念磨合 |
6.2.4 纠偏与调控:营屯更新的幅度与限度 |
6.3 新语境下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3.1 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
6.3.2 建筑学的“进场补位”及其作为 |
6.3.3 营屯更新中的“多主体”互动与协同 |
6.3.4 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4 营屯更新的策略实施与目标旨向 |
6.4.1 基于生态位法则的“借势发展”与“错位竞争” |
6.4.2 “双遗产”特质开掘与更新潜能激活 |
6.4.3 文化意义再生与多元价值创化 |
6.4.4 场所重建:营屯更新的目标旨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土地”与“大地” ——红柯小说的西部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红柯生平及小说创作情况概述 |
(二) 当前红柯评论与研究现状 |
1. 对作品反映出的西部特征研究 |
2. 对作品主题和审美的研究 |
3. 对作家和文本的比较研究 |
4. 对作品地域性与生态书写研究 |
(三) 相关概念的梳理 |
1. 有关“西部”的概念 |
2. 有关“空间”的概念 |
3. 西部文学空间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 |
一、 红柯小说西部文学空间的内容 |
(一) 自然空间 |
1. 土地——以河流、土塬为例 |
2. 大地——以荒漠、绿洲为例 |
(二) 民俗空间 |
1. 土地——以婚俗《百鸟朝凤》、耍社火为例 |
2. 大地——以唱劝奶歌、传统舞蹈《萨吾尔登》为例 |
(三) 文化空间 |
1. 土地——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汉族理性文化 |
2. 大地——以游牧文化为基础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非理性文化 |
(四) 精神空间 |
1. 土地——以儒家士精神和道家自然精神、阴柔精神为主 |
2. 大地——以生命精神、生态精神为主 |
二、 红柯小说西部文学空间的建构 |
(一) “土地”与“大地”间的游走 |
(二) 空间建构的技巧 |
1. 时间的淡化 |
2. 并置空间的建构 |
(三) 空间中的人物 |
1. “土地”空间的人物——被操控的生命 |
2. “大地”空间的人物——生命的平等 |
(四) 仪式空间的建构 |
1. 逼仄的土地仪式空间 |
2. 广阔的大地仪式空间 |
三、 红柯小说西部文学空间的文学意义 |
(一) “土地”与“大地”的连通 |
1. 从土地出走 |
2. 在大地驰骋 |
3. “土地”与“大地”的连通 |
(二) 流动的三重现代性空间关系 |
1. 对文化和现实的反思:“土地”空间与“大地”空间的关系 |
2. 对现代性的反思:两个西部空间面对现代性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析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分析范式 |
2.1 市场决定理论 |
2.1.1 市场决定范畴界定 |
2.1.2 市场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3 市场决定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2.1.4 与本研究相关的其他主要理论 |
2.2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理论范畴的界定 |
2.2.1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 |
2.2.2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定位 |
2.2.3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内涵 |
2.2.4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识别标准 |
2.2.5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 |
2.3 基于市场决定的新政策性金融观 |
2.3.1 政策性金融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
2.3.2 新政策性金融观的提出 |
第3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
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体制演进及效率分析方法 |
3.1.1 我国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 |
3.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二元结构分析 |
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合理性分析 |
3.2.1 社会合理性的科学内涵 |
3.2.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合理性内涵和评价指标 |
3.2.3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理论实证分析 |
3.3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济有效性分析 |
3.3.1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有效性分析的方法—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
3.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3.4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
3.4.1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问卷调查与因素分析 |
3.4.2 影响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因素分析 |
3.5 中国政策性机构效率水平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4章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改革的动因与环境分析 |
4.1 市场决定视角下―三行一保‖的改革发展进程及评析 |
4.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3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发展评析 |
4.2 市场决定下―三行一保‖创新改革的动因分析 |
4.2.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3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动因分析 |
4.3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态势 |
4.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
4.3.2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发展态势的SWOT分析 |
第5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治理机制分析 |
5.1 国家治理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5.1.1 国家治理的内涵 |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和机理分析 |
5.1.3 国家治理机制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改革中的实现路径 |
5.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依法治理机制 |
5.2.1 依法治国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内在关系 |
5.2.2 国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立法责任和原则 |
5.3 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 |
5.3.1 客户群体公共战略性与构建扶持补偿机制的基本依据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与方式 |
5.4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差别监管体制机制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外部差别化监管的根本原因 |
5.4.2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外部差别化监管的基本原则 |
5.4.3 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外部差别化监管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6章 市场决定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 |
6.1 基于市场原则的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思想 |
6.1.1 国外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认知不尽统一 |
6.1.2 国外关于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体系的的基本内容 |
6.2 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基于市场的改革发展及最新动向 |
6.2.1 国别视角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的最新发展实践 |
6.2.2 综合视角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实践及最新动向 |
6.2.3 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改革发展的特点 |
6.3 国外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6.3.1 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态势 |
6.3.2 以市场决定理论为基石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的相关边界和范畴 |
6.3.3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扎实推进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 |
6.3.4 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2.0版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7章 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案选择与建议 |
7.1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评析 |
7.1.1 战略客群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不同方案比较 |
7.1.2 治理水平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不同方案比较 |
7.1.3 综合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同方案的评析 |
7.2 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
7.2.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 |
7.2.2 创新推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教育家霍懋征个体成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第二章 霍懋征的成长环境 |
一、家庭环境 |
二、学校环境 |
(一) 求学阶段的学校环境 |
(二) 从教阶段的学校环境 |
三、社会环境 |
第三章 霍懋征的成长历程 |
一、理想萌生期(1921—1943年) |
二、探索发展期(1944—1966年) |
(一) 从小学到教育部,学习探索 |
(二) 重回二小,大胆实践 |
三、韬光养晦期(1967-1977年) |
四、发展成熟期(1978-2010年) |
(一) 再回二小,闯出霍氏风格 |
(二) 借助多元途径,传播教育经验 |
第四章 霍懋征的教育创新 |
一、教育创新初期(1954-1966年) |
(一) 语文教学法“读讲法” |
(二) 开辟第二课堂 |
二、教育创新中期(1978-1985年) |
(一) “十六字”语文教改方针 |
(二) “文道统一”观 |
(三) “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八字教育方针 |
三、教育创新后期( 1986-2010年) |
(一) 老君堂办学 |
(二) 素质教育“十学会” |
(三) 编写首部农村小学语文教材 |
第五章 关键人物对霍懋征的影响 |
一、家庭中的关键人物 |
(一) 母亲孙文景 |
(二) 丈夫赵树楷 |
二、从教后的关键人物 |
(一) 叶圣陶 |
(二) 方明 |
第六章 霍懋征的个人特质 |
一、矢志不渝,痴心不改 |
(一) 植根小学,终身不悔 |
(二) 百折不挠,坚守教育 |
二、以爱育人,用心施教 |
(一) 爱心育人 |
(二) 因材施教 |
三、心系教育,无私奉献 |
(一) 不辞辛劳,免费送教上门 |
(二) 心系教育,呼吁教育发展 |
第七章 启示 |
一、顺应时代趋势,能动利用环境 |
二、不断拾级而上,形成教育理念 |
三、注重立足实践,大胆开拓创新 |
四、坚定教育志向,发扬优秀特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外发达国家农机产业发展研究 |
2.1 国外发达国家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1 国外发达国家农机产业发展的概况 |
2.1.2 国外发达国家产业发展趋势 |
2.1.3 国外发达国家农机产业面临的问题 |
2.2 国外发达国家农机产业发展经验分析 |
2.2.1 构建政策法规与经济环境支撑体系 |
2.2.2 加大农机装备的研发力度 |
2.2.3 大力发展本国的农机制造企业 |
2.2.4 正确选择农机产业发展模式 |
第三章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3.1 新疆、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历程 |
3.1.1 新疆农机产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
3.1.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历程 |
3.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3.2.1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
3.2.2 石河子市农机企业聚集 |
3.2.3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
3.2.4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落后 |
3.2.5 企业用地受限,影响企业发展 |
第四章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4.1 SWOT分析方法 |
4.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分析 |
4.2.1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发展的优势(S) |
4.2.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的劣势(W) |
4.3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 |
4.3.1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的机会(O) |
4.3.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的威胁(T) |
4.4 构建SWOT矩阵 |
第五章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设计 |
5.1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原则与指导思想 |
5.1.1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原则 |
5.1.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5.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 |
5.2.1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战略定位 |
5.2.2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战略目标 |
第六章 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保障 |
6.1 规划、建设农机产业园,引导农机企业规模经营 |
6.2 积极培育和吸引人才,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6.3 申请扶持资金,加快企业发展进度 |
6.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进程 |
6.5 制定产业优惠政策,推动企业长足发展 |
6.6 利用兵团组织化优势,加大企业产品推广力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苗族宗教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三、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理论方法 |
一、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云南苗族基督教概述 |
第一节 云南苗族历史和现状概述 |
第二节 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传入历史 |
第三节 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现状和调研点情况 |
一、富明县小水井村 |
二、昭通市彝良县老鹰山 |
三、红河州开远市份玉村 |
四、文山市冷水沟村 |
第三章 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人——苗族社会和基督宗教文化中的性别与角色 |
一、中老年苗族男性信徒在苗族社会的角色和作用 |
二、中老年女性信徒在苗族社会的角色和作用 |
三、游走在神圣和世俗——“信仰社区”内外的年轻信徒 |
第二节 组织——苗族社会和基督宗教的分工与张力 |
一、基督宗教组织与运作 |
二、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云南苗族教会 |
第三节 苗族宗教精英与教会组织 |
一、苗族教会中的宗教精英 |
二、当前苗族教会组织存在的情况 |
三、苗族宗教精英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礼俗文化——符号体系视角下的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
一、苗族传统礼俗与基督宗教礼俗 |
二、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礼俗 |
第二节 伦理文化——整合视角下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
一、苗族信徒宗教伦理 |
二、婚恋、家庭伦理 |
三、社会伦理 |
第三节 宗教文化视角下信仰基督宗教云南苗族的礼俗和道德伦理 |
一、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礼俗中的文化意义 |
二、云南苗族的基督宗教道德伦理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五章 社会变迁中的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 |
第一节 社会变迁对基督宗教的影响 |
一、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 |
二、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 |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
四、宗教世俗化浪潮的影响 |
第二节 社会变迁冲击下的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
一、苗族信徒群体 |
二、苗族教会 |
三、苗族教会基督宗教礼俗和道德伦理 |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下云南苗族基督宗教发展趋向和对策思考 |
一、两种发展趋势 |
二、引发的对策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会展旅游研究概况 |
1.4.2 国内会展旅游研究概况 |
1.4.3 综合评价 |
第二章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的 PEST 分析 |
2.1 政治法律环境 |
2.1.1 政策支持 |
2.1.2 安全状况良好 |
2.2 经济环境 |
2.2.1 城市经济富有活力 |
2.2.2 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
2.3 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 |
2.3.1 气候适宜 |
2.3.2 区位条件优越 |
2.3.3 文化底蕴深厚 |
2.4 技术环境 |
2.4.1 科教文化水平薄弱 |
2.4.2 人力资源条件匮乏 |
2.5 总结 |
第三章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 |
3.1 乌鲁木齐会展业旅游业发展现状 |
3.1.1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接待情况 |
3.1.2 会展展馆设施 |
3.1.3 宾馆(酒店)设施情况 |
3.1.4 旅行社及旅游资源现状 |
3.1.5 乌鲁木齐会展企业 |
3.2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比较优势 |
3.3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潜力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3 指标量化 |
3.3.4 评估模型及计算结果 |
第四章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特征项感知的 IPA 分析 |
4.1 设计方案 |
4.2 样本确定 |
4.3 分析方法 |
4.4 结论 |
第五章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比较分析 |
5.1 北京 |
5.2 上海 |
5.3 德国 |
5.3.1 总结 |
第六章 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发展建议 |
6.1 明确政府主导的定位 |
6.2 建立统一的会展业自律性组织 |
6.3 发展品牌性强的会展旅游项目 |
6.4 完善配套服务与设施 |
6.5 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契机 |
6.6 开展针对性强的会展旅游市场营销 |
6.7 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9)涉林企业并购融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并购融资研究及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外并购融资研究概述 |
1.2.2 国内涉林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
1.3 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企业并购融资相关理论 |
2.1 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 |
2.1.1 净收益(NI) |
2.1.2 净营业收入理论 |
2.1.3 传统理论 |
2.2 MM理论 |
2.2.1 MM无公司税模型 |
2.2.2 MM公司税模型 |
2.2.3 米勒(Miller)模型 |
2.3 权衡理论 |
2.3.1 财务拮据成本 |
2.3.2 代理成本 |
2.4 不对称信息理论 |
2.5 公司控制权理论 |
3 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现状 |
3.1 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现状 |
3.1.1 中国林业的基本情况 |
3.1.2 涉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环境 |
3.1.3 中国涉林企业发展概况 |
3.2 涉林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
3.2.1 国有林场融资现状 |
3.2.2 森林工程企业融资 |
4 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基本方式分析 |
4.1 涉林企业并购债务性融资的分析 |
4.1.1 并购贷款融资分析 |
4.1.2 并购中利用发行债券或票据融资分析 |
4.1.3 涉林企业并购中租赁类融资的运用分析 |
4.2 涉林企业并购权益性融资方式的分析 |
4.2.1 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并购分析 |
4.2.2 换股并购融资分析 |
4.2.3 员工持股ESOP融资分析 |
4.3 涉林企业并购混合性融资的分析 |
4.3.1 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的分析 |
4.3.2 管理层收购(MBO)融资分析 |
5 国外企业并购融资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企业并购融资的基本方式 |
5.1.1 债务融资工具 |
5.1.2 权益性融资工具 |
5.1.3 混合融资工具 |
5.2 国外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基本启示 |
5.2.1 杠杆收购,垃圾债券的使用 |
5.2.2 交易所并购有很大优势 |
5.3 可转换债券的充分应用 |
6 中国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 涉林产业自身发展不足 |
6.1.1 计划经济烙印深 |
6.1.2 员工思想观念传统 |
6.1.3 资本市场规则熟练程度不够 |
6.2 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并购 |
6.2.1 产业链未完全形成,企业间关联程度低 |
6.2.2 产业结构不优,影响并购能力 |
6.3 行政兼并违背融资本意 |
6.3.1 涉林行业的行政兼并 |
6.3.2 并购后遗症现象的负面作用 |
7 促进涉林企业并购融资行为有效发展的建议 |
7.1 建立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的环境支持体系 |
7.1.1 优化经济政策环境 |
7.1.2 给予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 |
7.1.3 完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 |
7.1.4 完善金融市场 |
7.2 开拓涉林企业并购融资新渠道 |
7.2.1 建立林业信贷支持体系 |
7.2.2 设立涉林企业并购基金 |
7.2.3 创造条件,吸引信托产品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学会应在西部大开发中展身手(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D]. 孙心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土地”与“大地” ——红柯小说的西部文学空间[D]. 蒋晓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D]. 秦伟新. 辽宁大学, 2018(01)
- [5]教育家霍懋征个体成长史研究[D]. 杨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6]石河子市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杨晴.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7]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杜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8]乌鲁木齐会展旅游研究[D]. 郑芮. 新疆大学, 2014(02)
- [9]涉林企业并购融资行为研究[D]. 夏艺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9)
- [10]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