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一、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薇,曹国伟,周子航,王卫振,辛国省,蔡正云,顾亚玲,张娟[1](2022)在《鸡肉品质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鸡(Gallus)肉品质的追求,育种工作者对鸡肉质性状的研究越来越多。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IMP)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是影响鸡肉风味的显着呈味物质,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改善鸡肉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IMP和IMF合成代谢途径中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分析,旨在挖掘其作用机制与功能,提高选择效率,改善鸡肉品质,并为鸡的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陈怡博[2](2021)在《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是肉质鲜味重要的指标,动物宰杀后,供氧停止时合成一定量的ATP迅速降解为IMP。IMP以从头合成途径为主,最后可生成腺苷酸(AMP)和鸟苷酸(GMP),AMP和GMP又可补救生成IMP。本研究以略阳乌鸡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略阳乌鸡肌肉中IMP的高效提取和检测方法;采用已优化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日龄(60、90、120、150、180、210)、不同组织(腿肌和胸肌)以及不同储藏温度(4℃和-18℃)下肌肉IMP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RT-q PCR法比较了IMP合成降解相关基因在不同性别、不同日龄、不同组织间的肌肉IMP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了IMP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实验建立了精确度高、重现性好的色谱方法。最终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采用DIONEX Ulti 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COSMOSIL Packed Column C18(4.6mm×250 mm,Φ5μm)色谱柱,甲醇-磷酸三乙胺(4:96)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248 nm,进样量20μL。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2μg/m L,0.08μg/m L,方法精密度RSD值在0.30%-4.78%;平均回收率为99%,RSD值为2.71%;IMP线性范围为12.2-97.6μg/m L,R2=0.9999,线性关系良好。此外,对样品进行不同处理提取肌肉中的IMP,测得鲜肉样、冷冻干燥样、鲜肉去脂样、冷冻干燥去脂样的IMP含量分别为0.014 g/kg、0.018 g/kg、0.023 g/kg、0.029 g/kg。发现前处理减小脂肪干扰,可提高IMP的提取率。(2)本次实验通过对影响IMP含量的日龄、性别、组织部位和贮藏温度等因素的探究,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的略阳乌鸡性别间IMP含量差异显着,母鸡大于公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IMP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1),150日龄含量最高;不同组织间IMP含量胸肌极显着大于腿肌(P<0.01);贮藏温度对肌苷酸含量影响较大,4℃冷藏贮藏时,第2 d IMP含量显着升高,是食用的最佳时期,之后IMP含量逐渐降低,第4 d损失率为9.36%,第6 d损失率为19.46%,第8 d鸡肉明显腐败变质;-18℃冷冻贮藏时,第8 d的IMP含量高于第1d,是食用的最佳时期,15 d内IMP含量变化微小,损失了5.24%,22 d IMP含量接近冷藏2~4 d,29 d接近4~6d冷藏贮藏,最佳冷冻贮藏的时期以15 d内为宜,冷冻效果明显优于冷藏。(3)本次实验通过对IMP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的分析,发现不同性别间GPATase、GARS-AIRS-GART、AMPD、GMPR基因的表达量母鸡极显着高于公鸡(P<0.01),pur H基因的表达量母鸡显着高于公鸡(P<0.05),ADSS、IMPDH基因的表达量公鸡与母鸡间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的表达规律为先增后减,ADSS、IMPDH为先减后增。不同组织间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的表达量胸肌极显着高于腿肌(P<0.01),而ADSS、IMPDH基因的表达量胸肌和腿肌组织间差异不显着(P>0.05)。IMP相关基因丰度的表达规律隐含了略阳乌鸡鸡肉鲜味持久的原因:AMPD基因可将AMP转化为IMP,AMPD基因大量表达,补充了IMP含量维持肉质鲜味;GMP也是呈味核苷酸之一,IMPDH基因的高表达是鸡肉维持鲜味的又一重要原因。以上结论为肉质鲜味持久的基因调控方式提供了基础依据。(4)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IMP含量与其合成降解基因的关联性,研究发现IMP含量和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性正相关(P<0.05),和ADSS、IMPDH基因表达量为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因此,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DSS、IMPDH、AMPD、GMPR基因可能参与了略阳乌鸡肌肉组织中IMP含量的调控。为高品质略阳乌鸡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5)从IMP含量和其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中发现,150日龄的略阳乌鸡肌肉中IMP含量最高,150日龄略阳乌鸡肌肉中IMP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降解基因表达量最低。因此,从鸡肉鲜味角度来说,150 d日龄的略阳乌鸡适合出栏,为略阳乌鸡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梅漫莉,孙鹏杰,徐庆阳[3](2021)在《利用膜透析技术提高腺苷发酵产量》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发酵法生产腺苷的产量,解决现有发酵产腺苷周期短,葡萄糖转化成腺苷的效率较低等问题,以Bacillus subtilis XGL(8-AGr+His-+xan-+SGr)为供试菌株,进行膜透析发酵生产腺苷的研究。在5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腺苷,分别在36、60 h对发酵液进行2次膜偶联透析,使发酵周期延长至96 h,菌体OD600 nm提高到94.6,单批次产苷448.3 g,平均产苷44.2 g/L,糖苷转化率提高到25.1%。相比传统发酵工艺,膜偶联间歇透析发酵使得产苷周期延长36~40 h,菌体量增加29.6%,单罐产量增加298.4 g,糖苷转化率提高8.8%。通过膜透析使副产物乙偶姻的产量降低,更多的碳源流向腺苷合成途径。在发酵52 h时检测透析发酵中磷酸核糖焦磷酸(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PRPP)转酰胺酶和腺苷琥珀酸合成酶酶活力,相比于正常发酵工艺均有所提高。得出通过膜偶联间歇透析发酵法生产腺苷能有效解除发酵液内产物的反馈抑制作用,降低副产物的质量浓度,延长发酵周期,有效提高发酵液的菌体量、腺苷产量和糖苷转化率。

张悦[4](2020)在《增强ATP供应提高大肠杆菌合成L-组氨酸》文中提出L-组氨酸是人体的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行业,还用于烟草制品和化妆品的生产中。目前L-组氨酸的生产以蛋白质水解法为主,但此法存在操作步骤繁琐、环境污染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微生物发酵法己成功应用于多种氨基酸的工业生产中,具有发酵周期短、成本低、作用条件温和、过程易控制和产率高等优点,也是工业化生产L-组氨酸的首选方法。微生物中L-组氨酸代谢途径冗长,与嘌呤合成途径相偶联,并且ATP是L-组氨酸合成途径的一个重要前体物,所以增强ATP供应提高L-组氨酸产量成为可能。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L-组氨酸菌株基础上,通过增强大肠杆菌中ATP供应,探究其对L-组氨酸积累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针对出发菌株HISO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基筛选与优化。筛选了三种培养基A、B和C,用菌株HISO对其同时进行摇瓶发酵验证,从L-组氨酸产量和菌体生物量两方面考虑,选择了培养基B。对比三种培养基配方,发现培养基B缺少Mg2+,通过改变Mg2+添加量来优化培养基B,最终确定Mg2+添加量为1 g/L,优化后摇瓶培养基L-组氨酸积累量达到3.45 g/L,菌体OD600达到31.0。其次,强化AMP合成途径。在出发菌HIS0基因组上整合大肠杆菌自身的肌苷环水解酶编码基因(purH),对其进行双拷贝和三拷贝,构建了菌株HIS1和HIS2。摇瓶发酵结果显示,HIS1菌株L-组氨酸产量增加为3.72 g/L,而HIS2菌株L-组氨酸产量和菌体OD600均大幅下降,显然purH基因双拷贝就能够满足代谢途径需求。在菌株HIS1基因组上同时整合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编码基因(purA)和腺苷酸基琥珀酸裂解酶编码基因(purB),构建了菌株HIS4。对其进行摇瓶发酵试验,结果显示L-组氨酸产量增加为4.71 g/L,比HIS1菌株提高了 26.6%,证明了通过增强AMP合成途径来提高L-组氨酸积累量的策略是可行的。第三,为了增强ATP合成途径,阻断了部分分支代谢。(1)在HIS4菌株基因组上敲除ATP水解酶编码基因(mazG),构建了 HIS5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HIS5比HIS4菌株L-组氨酸产量增加了 15.3%。(2)在HIS5菌株基因组上同时敲除ushA、surE、yrfG和yjjG基因,构建了HIS9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HIS9比HIS5菌株L-组氨酸产量增加了 17.6%。(3)在HIS9菌株基因组上同时敲除AMP核苷酶编码基因(amn)和嘧啶/嘌呤-5’-核苷酸核苷酶编码基因(ygdH),构建了 HIS11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HIS11比HIS0菌株L-组氨酸产量提高了 56.9%。(4)在HIS11菌株基因组上同时敲除apt和hpt基因,结果显示不利于L-组氨酸积累。最后,优化AMP、ADP和ATP间的动态调控。在菌株HIS11基因组上整合不同表达强度的腺苷酸激酶编码基因(adk),构建了 HIS15和HIS16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与HIS11相比,HIS15菌株L-组氨酸产量无明显增加,而HIS16菌株的L-组氨酸产量有所下降。在菌株HIS15基因组上整合核苷二磷酸激酶编码基因(ndk),构建了 HIS17。接着在其基因组上整合丙酮酸激酶Ⅰ/Ⅱ编码基因(pykF和pykA),构建了 HIS19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HIS17与HIS15菌株相比L-组氨酸产量增加了12.6%,而HIS19菌株菌体生长受到负面影响且L-组氨酸产量明显降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借助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增强ATP供应,提高了 L-组氨酸合成途径代谢通量,为实现L-组氨酸生产菌株工业化打下基础。

陈宝峰[5](2020)在《柠檬酸钠促进环磷酸腺苷发酵合成的机制和高产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磷酸腺苷(cAMP)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对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物质在植物生长、临床医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应用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法具有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cAMP合成方法。微生物发酵过程中,ATP在腺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下直接环化形成cAMP,ATP含量和再生效率的高低决定着cAMP能否高效合成。本文以节杆菌(Arthrobacter sp.)A.sp01为出发菌株,通过外源添加辅助能量物质的方式,对cAMP合成的代谢途径进行调控,显着提高了产物的产量和得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柠檬酸钠促进cAMP发酵合成的作用机制,并且提出了两个基于柠檬酸钠添加的cAMP高产发酵工艺,具体的结果如下:(1)研究了柠檬酸钠促进cAMP发酵合成的作用机制。摇瓶实验确定了发酵30 h添加3 g/L-broth柠檬酸钠的最佳条件,该条件下cAMP产量显着提高,比对照提高了54.3%。在7 L发酵罐上,验证了柠檬酸钠的最适添加条件,cAMP产量在50 h达到最大的3.68 g/L,比对照批次提高了11.2%(72 h,3.32 g/L),生产效率提高了60.2%,cAMP发酵性能得到显着提高。关键酶活性、中间代谢物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钠显着提高了磷酸戊糖途径、TCA循环以及cAMP合成途径中酶的活性,降低了糖酵解途径的代谢强度;同时胞内氨基酸尤其是Asp、Glu、Gly等前体氨基酸的含量明显上升。这表明柠檬酸钠的添加改变了代谢流的分配,使更多的碳流分配到cAMP合成途径,同时柠檬酸作为底物被吸收进入TCA循环促进了前体氨基酸积累和NADH再生,为产物高效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胞内NADH与ATP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作为辅助能量物质促进了NADH再生,为ATP的高效合成提供了能量基础,进而促进了产物的高效发酵生产。(2)通过从头合成途径进行cAMP生产时,适时适量添加前体氨基酸可以有效促进产物合成。在摇瓶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Asp 0.2 g/L、Gly 1.0 g/L、Glu 4.0 g/L为最优的组合条件。在7 L发酵罐上,考察了最优氨基酸添加条件对cAMP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27 h添加氨基酸混合液条件下,发酵进行至60 h产量达到最大,为3.35 g/L,与对照批次相比,发酵周期缩短了12 h,生产效率提高了21.7%。但是,cAMP的产量提高幅度不大,葡萄糖的消耗较大,添加氨基酸的优势未充分体现。提出了基于柠檬酸钠与前体氨基酸偶合添加的cAMP发酵工艺,并在7 L发酵罐上进行了柠檬酸钠与氨基酸不同组合的发酵实验。结果表明,24 h添加柠檬酸钠并脉冲补充氨基酸批次的cAMP产量最高,为4.31 g/L,生产效率达到0.086 g/(L·h),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9.8%和86.9%。(3)通过摇瓶试验证明次黄嘌呤为激活补救途径的最佳物质,并确定了次黄嘌呤的最适浓度为2 g/L。在7 L发酵罐上进行了添加次黄嘌呤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次黄嘌呤明显提高了cAMP的合成速率,减少了葡萄糖消耗;发酵51 h产量最大,比未添加批次终产量略低,但发酵周期缩短了21 h,生产效率提高了39.1%。为进一步提高cAMP的产量,提出了基于柠檬酸钠与次黄嘌呤偶合添加的cAMP发酵工艺,在7 L发酵罐上进行了24 h添加3 g/L-broth柠檬酸钠与次黄嘌呤脉冲式添加的发酵试验,cAMP产量达到4.42 g/L,发酵强度达到0.088 g/(L·h),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3.1%和91.3%。

冯建有[6](2019)在《中药柴胡及其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初探》文中认为选题依据:肝癌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疾病,其具有前期不易诊断,晚期致死率高等特点,已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目前针对肝癌的化疗方案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寻求肝癌治疗新策略。近年来中药治疗肝癌方面进展迅速,其在改善患者病发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针对中药治疗癌症方面的文献调研,其中柴胡在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席位,其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活性。临床上运用柴胡注射液配合TACE技术治疗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另有报道市售的柴胡注射液阻滞肝癌细胞于S、G2期,从而抑制其增殖;但是未探究柴胡注射液通过何种机制引起肝癌细胞周期阻滞以及诱导其凋亡;故此亟待解决柴胡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为以后推广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另外柴胡注射液主要含有挥发油类和皂苷类成分等,且皂苷类成分已报道具有抑制肝癌的作用,小极性成分挥发油类未见报道;这提示对柴胡的研究可从挥发油类及皂苷类切入。故此研究柴胡不同极性部位,明确其抗肝癌药效强弱及阐明潜在药效机制,为以后合理开发柴胡在肝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目的:筛选柴胡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肝癌药效强弱;研究柴胡不同极性部位及其注射液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结合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柴胡不同极性部位及其注射液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柴胡小极性部位(LPB)、中极性部位(MPB)、大极性部位(HPB)及柴胡注射液(BI)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药效,以5-FU选做阳性对照药;流式细胞仪检测BI、LPB、MPB干预后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状况;划痕实验检测BI、LPB、MPB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借助qPCR技术检测BI、LPB、MPB干预后肝癌细胞中周期相关基因的变化;借助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I、LPB、MPB干预后肝癌细胞中凋亡及迁移相关蛋白的变化;借助LC-MS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正常肝细胞与肝癌细胞中内源性差异物,以及BI、LPB、MPB干预后肝癌细胞中内源性差异物的变化。结果:1.以IC50值范围作为参考,柴胡三极性部位(生药量)间药效强弱按照:MPB(0.226 mg/mL)﹥LPB(0.437 mg/mL)﹥HPB(大于5.952 mg/mL)。2.流式细胞仪及qPCR结果表明:相较于肝癌细胞组,BI干预后肝癌细胞阻滞于S期和G2期,BI组Npas2、CDC25A、CDK2、CyclinA、CDC25B、CDK1、CyclinB1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 or 0.001)。LPB干预后肝癌细胞主要阻滞于G1期和G2期,LPB组Npas2、CDK1、CDK2、CyclinE、CyclinB1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CDC25A,CDC25B呈下降趋势(P﹥0.05)。MPB干预后肝癌细胞阻滞于G2期,MPB组CDC25B、CDK1、CyclinB1基因显着降低(P﹤0.05)。3.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I、LPB、MPB通过凋亡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BI、LPB、MPB干预后肝癌细胞凋亡增加,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01),Bax、Bax/Bcl-2、Cyt-C、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 or 0.001)。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相较于肝癌细胞组,BI、LPB、MPB组肝癌细胞迁移力减弱,TIMP-1显着增加(P﹤0.001),MMP-9/TIMP-1比值显着降低(P﹤0.01)。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BI干预脂质代谢途径、糖酵解途径、胆汁酸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脂肪酸代谢途径及核苷酸代谢途径;LPB干预糖酵解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脂肪酸代谢途径和核苷酸代谢途径;MPB干预脂质代谢途径、糖酵解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胆汁酸代谢途径、脂肪酸代谢途径及核苷酸代谢途径。结论:1.BI介导的S期阻滞可能与下调Npas2-CDC25A-CDK2+CyclinA通路相关;LPB介导的G1期阻滞可能与下调Npas2-CDC25A-CDK2+CyclinE通路相关;BI、LPB、MPB介导的G2期阻滞可能与下调CDC25B-CDK1+CyclinB1通路相关。2.BI、LPB诱导的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Npas2,CDC25A靶点以及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MPB诱导的凋亡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BI、LPB、MPB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可能与MMP-9/TIMP-1比值下调相关。3.BI、LPB、MPB调控多种内源性物质,调控众多代谢通路,从而诱导肝癌凋亡;体现出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刁娜[7](2019)在《产核黄素基因工程菌E. coli DR01的代谢工程改造》文中认为本文以E.coli DR01为出发菌株,考察了从5-磷酸核糖到核黄素/FMN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修饰对核黄素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效果显着的基因修饰靶标,并构建得到一系列核黄素产量显着提升的工程菌株。首先,基于中等拷贝数质粒载体(Col E1复制子)分别构建了嘌呤合成途径中两个关键基因prs和purF,以及从IMP到GTP合成途径中的四个基因guaA、guaB、ndk和gmk的表达质粒以强化其表达水平;基于sRNA技术分别构建了purA、guaC、ribF基因的sRNA表达质粒以下调其表达水平。将构建的质粒导入DR01菌株(其核黄素产量为473.5mg/L)并进行摇瓶发酵,各个基因修饰结果如下:rib F表达受到抑制的菌株DR11S的核黄素产量达到1173.4mg/L,比出发菌株DR01提高了147.8%,得率为112.8mg/g葡萄糖;prs过表达的菌株DR03的核黄素产量达到898.7mg/L,提高了89.8%,得率达到88.7mg/g葡萄糖;过表达pur F的菌株DR04的核黄素产量达到762.1mg/L,提高了61%,得率为75mg/g葡萄糖;过表达gua A的菌株DR05的核黄素产量达到748.7mg/L,提高了58.1%,得率为74.9mg/g葡萄糖,该菌株经过初始接种量优化后,核黄素产量进一步提升至991.6mg/L,得率为94.4mg/g葡萄糖;pur A表达受到抑制的菌株DR09的核黄素产量达到704mg/L,提高了48.7%,得率达到70.9mg/g葡萄糖,另外,过表达基因gua B,ndk分别能够使核黄素产量提高24.2%和30.3%,效果也比较显着。随后,对效果较好的基因修饰进行了不同的双基因修饰的组合,但同单基因修饰相比,核黄素的产量均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们发现采用中等拷贝数质粒进行多基因表达时会显着增加菌株的代谢负担和质粒丢失率,因此,考察了稳定性更好的低拷贝质粒(p SC101复制子)来表达基因prs,purF和guaA的效果,相应菌株的核黄素产量分别为616.4mg/L,620.5mg/L和725.6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0.2%,31.1%和53.2%,该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三个基因表达对提高核黄素合成的效果显着,虽然其产量比采用中等拷贝数质粒有所下降,但极大地降低了菌株的代谢负担,并且在单位时间内的核黄素产量均有所提升,表明可以基于该质粒进行多基因修饰的组装。本研究不仅得到核黄素产量和得率大幅度提升的工程菌株,还确定了对核黄素合成有重要影响的几个基因修饰靶标,为后续的多基因修饰组合和表达模块组装奠定了基础。

周博,闫俊书,吴乐,王樱洁,宦海琳,周维仁,李垚[8](2019)在《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研究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IMP)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肌苷酸,试验期30 d。试验结束前1周,母鸡产蛋率到达高峰期,连续收集7 d种蛋,共3 700枚种蛋孵化,孵化结束后,依据母代分组情况,选取孵化所得1日龄健康子代肉仔鸡3 000羽,分成4组,分别记为II(母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子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IN(母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子代饲喂基础饲粮)、NI(母代饲喂基础饲粮,子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和NN组(母代饲喂基础饲粮,子代饲喂基础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5羽。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子代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2)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子代肉仔鸡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II组腹脂率显着高于NI组(P<0.05)。3)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子代肉仔鸡胸肌、腿肌的红度(a*)和黄度(b*)值均无显着差异(P>0.05),II组胸肌的亮度(L*)值显着降低(P<0.05);IN和NI组胸肌和腿肌pH45 min显着提高(P<0.05),IN和NI组胸肌pH24 h显着提高(P<0.05),II、IN和NI组腿肌pH24 h显着升高(P<0.05)。4)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21和42日龄胸肌和腿肌的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GPAT)基因相对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21日龄NI组胸肌和IN组腿肌的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42日龄II和IN组胸肌的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无显着影响;能够提高肌肉pH,降低胸肌L*值,提高胸肌ADSL基因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子代肉仔鸡肉品质。

李杨[9](2017)在《基因组简化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以模式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68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连续删减操作,构建了一系列不同简化程度的基因组简化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研究了基因组简化操作对菌株形态、生理、遗传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代表性基因组简化菌株作为底盘细胞,分别引入特定目标产物相关途径修饰,以此探究了基因组简化菌作为细胞工厂底盘细胞的特点和优势潜力。主要结果如下:利用无痕删除技术逐步删减去除了基因组上噬菌体区(pro 16,spβ,skin,PBSX),抗生素操纵子区(pps,pks)以及部分非必需基因区(ycxB-sipU,yisB-yitD,pdp-rocR,yrkS-yraK,yybP-yyaJ,ydeK-ydjC,lyt H–yurT,sboA-ywhH),获得一系列精简程度不同的基因组简化菌株,最多删减了845.6 Kb(精简20.1%)。基因组简化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在基本盐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基因组简化菌株生长速率下降,细胞得率提高,细胞自溶性下降,转化率、产孢率以及维持能系数都下降趋势。基因组简化菌株在微氧发酵培养条件下生长比对照出发菌株快,乙偶姻得率与对照菌株差别不大。通过引入acoA、bdhA缺失突变,与同等修饰的对照菌株相比,基因组简化菌株产乙偶姻的产量、得率有所提高。在基因组简化菌株BSK756、BSK814和出发菌株BSF1中,分别敲除了purA,过表达prs、purF和guaB,菌株BSK756、BSK814鸟苷产量分别是104.2 mg/L和115.2 mg/L,分别是对照菌株的4.1倍和4.4倍。以BSK756为对象,引入胸苷合成相关基因修饰(敲除tdk,过表达prs,并过表达E.coli来源的prs、ushA、thyA、dut和ndk),得到菌株BSK756T3,该菌株产胸苷151.2mg/l,相比于野生型菌株增长5.2倍,得率也有所提高。以菌株BSR0(Bacillus subtilis 168Δupp::spc,ribC*)为出发菌株进行基因组删减,与出发菌株相比,基因组简化菌株的核黄素略有增加。分别在基因组简化菌株BSR563和出发菌株BSR0引入过表达purF、purF置换以及强化表达核黄素操纵子等一系列遗传修饰,实验表明,与对照菌株BSR0R5相比,BSR563R5核黄素产量增长了77%,显示了基因组简化菌在代谢改造生产核黄素的优势。

钱婷婷,杨志灵,曾庆银[10](2016)在《杨树ASE蛋白的生化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ASE)在植物嘌呤合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详细揭示杨树ASE蛋白的生化功能特性。[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以及测定纯化蛋白的催化活性等方法来研究其在体外的生化功能,进一步通过互补拟南芥缺失突变体(atase2)来研究杨树ASE基因的体内生物学功能。[结果]从杨树基因组中鉴别出2个ASE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很高的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两个杨树ASE基因在根、茎、叶和芽中均表达。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杨树ASE蛋白均定位在叶绿体中,而且两个杨树ASE蛋白均能完全互补拟南芥atase2突变体的表型。酶学性质分析表明,杨树两个ASE蛋白均能催化5-磷酸核糖-α-焦磷酸生成5-磷酸核糖-β-胺。[结论]本研究预示着两个杨树ASE蛋白在嘌呤合成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鸡肉品质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MP对肉质风味的贡献
    1.1 ADSL基因
    1.2 AMPD基因
    1.3 PURH基因
2 IMF对肉质风味的贡献
    2.1 H-FABP和A-FABP基因
    2.2 PPAR家族基因
    2.3 PGC-1α基因
    2.4 LPL基因
3 总结与展望

(2)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略阳乌鸡产业发展现状
    1.2 肌苷酸(IMP)定性定量检测的研究进展
        1.2.1 IMP的特性
        1.2.2 IMP含量的检测方法
        1.2.3 IMP含量的影响因素
    1.3 IMP合成和降解代谢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1.3.1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途径
        1.3.2 IMP的从头合成过程
        1.3.3 屠宰后IMP的形成
        1.3.4 IMP的降解和补救合成
        1.3.5 IMP合成和降解途径的关键基因
        1.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研究思路图
第二章 略阳乌鸡肌肉IMP检测条件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2.2.2 方法学考察结果
        2.2.3 四种方法处理下的肌肉样品IMP含量的测定结果
    2.3 小结
        2.3.1 色谱方法的优化和验证
        2.3.3 样品处理方法的分析
第三章 不同性别、日龄、组织和贮藏温度条件下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的变化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略阳乌鸡肌肉样品IMP色谱图
        3.2.2 不同日龄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3.2.3 不同性别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3.2.4 不同组织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3.2.5 不同贮藏温度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3.3 小结
第四章 IMP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与其含量的关联性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4.1.2 实验思路图
        4.1.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内参基因质量检测结果
        4.2.2 RNA的完整性和纯度检测结果
        4.2.3 目标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4.2.4 样品中各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4.2.5 不同性别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4.2.6 不同日龄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4.2.7 不同组织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4.2.8 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和IMP含量的关联性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3)利用膜透析技术提高腺苷发酵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种
        1.1.2 试剂
        1.1.3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方法
        1.3.2 培养方法
        (1)菌体收集:
        (2)酶蛋白提取:
        (3)腺苷琥珀酸合成酶活力的测定:
        (4)磷酸核糖焦磷酸(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PRPP)转移酶活力测定:
    1.4 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膜偶联透析发酵对腺苷生产的影响
        2.1.1 膜偶联透析发酵对菌体量、产苷量和发酵液中溶氧量的影响
        2.1.2 膜偶联透析发酵对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消耗速率的影响
    2.2 不同时期进行膜偶联透析对腺苷生产的影响
        2.2.1 不同时期进行膜偶联透析对菌体生长和产苷的影响
        2.2.2 不同时期进行膜偶联透析对葡萄糖消耗速率、糖苷转化率和副产物的影响
    2.3 不同比例的透析培养基对腺苷发酵的影响
        2.3.1 不同比例的透析培养基对腺苷发酵中菌体量和腺苷产量的影响
        2.3.2 不同比例的透析培养基对腺苷发酵中糖苷转化率的影响
    2.4 透析发酵中的酶活力
    2.5 膜偶联间歇透析发酵对腺苷发酵的影响
3 结论

(4)增强ATP供应提高大肠杆菌合成L-组氨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基因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L-组氨酸简介
        1.1.1 L-组氨酸理化性质
        1.1.2 L-组氨酸用途
    1.2 L-组氨酸生产方法
        1.2.1 蛋白质水解法
        1.2.2 化学合成法
        1.2.3 微生物发酵法
    1.3 L-组氨酸和ATP生物合成途径和AICAR循环代谢调控机制
        1.3.1 L-组氨酸生产菌
        1.3.2 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
        1.3.3 ATP从头合成途径
        1.3.4 AICAR循环途径和代谢调控机制
    1.4 L-组氨酸生产菌的育种策略及育种实例
        1.4.1 L-组氨酸生产菌育种策略
        1.4.2 L-组氨酸生产菌育种实例
    1.5 代谢工程在微生物定向选育中的应用
        1.5.1 代谢工程发展现状
        1.5.2 代谢工程育种策略和工具
    1.6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6.1 立题背景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引物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
        2.1.6 主要溶液
        2.1.7 抗生素
        2.1.8 主要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的小剂量提取
        2.2.2 DNA的纯化回收
        2.2.3 大肠杆菌基因组提取
        2.2.4 大肠杆菌化学转化法感受态细胞制备及化学转化
        2.2.5 大肠杆菌电转化法感受态细胞制备及化学转化
        2.2.6 PCR扩增
        2.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8 质粒构建
        2.2.9 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
        2.2.10 发酵过程参数检测
        2.2.11 L-组氨酸工程菌的发酵培养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摇瓶培养基筛选与优化
        3.1.1 摇瓶培养基的筛选
        3.1.2 摇瓶培养基的优化
    3.2 增强AMP合成途径
        3.2.1 purH基因的整合
        3.2.2 摇瓶发酵验证purH基因整合效果
        3.2.3 purA和purB基因的整合
        3.2.4 摇瓶发酵验证purA和purB基因整合效果
    3.3 阻断部分支路代谢
        3.3.1 阻断ATP分解途径
        3.3.2 摇瓶发酵验证敲除mazG基因的效果
        3.3.3 降低前体物IMP和AMP消耗
        3.3.4 摇瓶发酵验证敲除ushA、surE、yrfG和yjjG基因效果
        3.3.5 阻断AMP分解途径
        3.3.6 摇瓶发酵验证敲除amn和ygdH基因效果
        3.3.7 敲除apt和hpt基因
        3.3.8 摇瓶发酵验证敲除apt和hpt基因效果
    3.4 优化AMP、ADP和ATP间的动态调控
        3.4.1 整合不同表达强度的adk基因
        3.4.2 摇瓶发酵验证整合adk效果
        3.4.3 整合ndk、pykF和pykA基因
        3.4.4 摇瓶验证整合ndk、pykF和pykA基因效果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5)柠檬酸钠促进环磷酸腺苷发酵合成的机制和高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cAMP概述
        1.1.1 cAMP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
        1.1.2 cAMP的应用价值
    1.2 cAMP生产方法
        1.2.1 化学合成法
        1.2.2 酶法合成
        1.2.3 微生物发酵法
    1.3 cAMP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节机制
        1.3.1 cAMP生物合成途径
        1.3.2 cAMP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机制
    1.4 微生物发酵生产cAMP的研究进展
        1.4.1 菌种选育和改造
        1.4.2 代谢调控与发酵优化研究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意义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柠檬酸钠促进cAMP发酵高产的机制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种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培养基
        2.2.5 培养方法
        2.2.6 柠檬酸钠添加方法
        2.2.7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柠檬酸钠最适添加条件的确定
        2.3.2 柠檬酸钠显着提高cAMP发酵的整体性能
        2.3.3 柠檬酸钠对cAMP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2.3.4 柠檬酸钠提高三羧酸循环代谢强度
        2.3.5 柠檬酸钠对cAMP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2.3.6 柠檬酸钠对cAMP发酵过程中胞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7 柠檬酸钠对胞内NADH、ATP含量以及电子呼吸链活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柠檬酸钠与前体氨基酸偶合添加的cAMP发酵工艺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
        3.2.2 实验试剂与实验器材
        3.2.3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2.5 氨基酸添加方法
        3.2.6 柠檬酸钠添加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天冬氨酸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3.3.2 谷氨酸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3.3.3 甘氨酸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3.3.4 正交试验确定前体氨基酸最适添加条件
        3.3.5 添加氨基酸提高环磷酸腺苷发酵性能
        3.3.6 脉冲式补充氨基酸偶合柠檬酸钠添加的c AMP发酵工艺的整体性能
        3.3.7 不同发酵模式下主要发酵参数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柠檬酸钠与次黄嘌呤偶合添加的cAMP发酵工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种
        4.2.2 实验试剂与实验器材
        4.2.3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4.2.4 不同种类前体物质添加方法
        4.2.5 次黄嘌呤添加方法
        4.2.6 柠檬酸钠添加方法
        4.2.7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前体物质对cAMP发酵的影响
        4.3.2 次黄嘌呤最适添加条件的确定
        4.3.3 添加次黄嘌呤激活补救途径提高cAMP发酵性能
        4.3.4 脉冲式补充次黄嘌呤偶合柠檬酸钠添加的c AMP发酵工艺的整体性能
        4.3.5 不同发酵模式下主要发酵参数比较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药柴胡及其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
        1.2.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药柴胡与其在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
    2.2 癌症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2.2.1 癌症与生物钟基因相关性研究进展
        2.2.2 癌症与周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2.2.3 癌症与凋亡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2.2.4 癌症与迁移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2.3 代谢组学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中药柴胡及其注射液对SMMC-7721肝癌细胞药效评价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仪器
        3.2.2 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柴胡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及给药浓度的配制
        3.3.2 肝癌细胞增殖测定
        3.3.3 肝癌细胞迁移测定
        3.3.4 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周期
        3.3.5 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
        3.3.6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结果
        3.4.2 肝癌细胞周期阻滞结果
        3.4.3 肝癌细胞凋亡结果
        3.4.4 肝癌迁移抑制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中药柴胡及其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和材料
        4.2.1 仪器
        4.2.2 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肝癌细胞培养与收集
        4.3.2 基于qPCR技术的相关基因检测
        4.3.3 基于Western blot技术的相关蛋白检测
        4.3.4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周期相关基因相对表达结果
        4.4.2 凋亡相关蛋白相对表达结果
        4.4.3 迁移相关蛋白相对表达结果
    4.5 讨论
        4.5.1 探讨BI、LPB、MPB对周期相关基因的调控
        4.5.2 探讨BI、LPB、MPB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
        4.5.3 探讨BI、LPB、MPB对迁移相关蛋白的调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柴胡及其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仪器和材料
        5.2.1 仪器
        5.2.2 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培养与收集
        5.3.2 LC-MS分析方法
        5.3.3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代谢轮廓数据采集
        5.4.2 分析方法稳定性结果
        5.4.3 差异代谢物量变水平分析
        5.4.4 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差异代谢物寻找
        5.4.5 BI、LPB、MPB对差异代谢物的作用
        5.4.6 差异物代谢通路图分析
    5.5 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5.5.1 涉及到脂质代谢的内源性差异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5.5.2 涉及到糖酵解途径的内源性差异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5.5.3 涉及到脂肪酸代谢的内源性差异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5.5.4 涉及到胆汁酸代谢的内源性差异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5.5.5 涉及到氨基酸代谢的内源性差异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5.5.6 涉及到核苷酸代谢的内源性差异物生物学意义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1.1 中药柴胡不同极性部位抗肝癌药效比较
        6.1.2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BI、LPB、MPB药效机制梳理
        6.1.3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BI、LPB、MPB药效机制梳理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产核黄素基因工程菌E. coli DR01的代谢工程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核黄素的理化性质,功能和用途
        1.1.1 核黄素的理化性质
        1.1.2 核黄素的功能和用途
    1.2 核黄素的生产方法
        1.2.1 核黄素生产发展史
        1.2.2 植物提取法
        1.2.3 化学合成法
        1.2.4 微生物发酵法
    1.3 核黄素的生物合成
        1.3.1 核黄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
        1.3.2 核黄素生产菌株的研究现状
    1.4 嘌呤生物合成途径在核黄素生产中的应用
        1.4.1 嘌呤生物合成途径
        1.4.2 嘌呤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及其编码酶
        1.4.3 嘌呤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调节机制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核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应用
        1.5.1 CPEC技术原理
        1.5.2 CPEC技术的优势
        1.5.3 sRNA技术原理
        1.5.4 sRNA技术的应用
        1.5.5 基因编辑技术
    1.6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背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质粒和菌株
        2.1.2 实验仪器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溶液
        2.1.5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引物设计和基因测序
        2.2.2 PCR反应体系
        2.2.3 CPEC反应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5 DNA的纯化
        2.2.6 DNA的回收
        2.2.7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试剂盒)
        2.2.8 大肠杆菌电转化操作
        2.2.9 大肠杆菌CaCl2转化操作
        2.2.10 菌体培养与发酵
        2.2.11 发酵液菌体浓度测定
        2.2.12 发酵液葡萄糖浓度测定
        2.2.13 发酵液核黄素浓度测定
        2.2.14 发酵液中副产物的测定
        2.2.15 质粒稳定性的测定
        2.2.16 质粒及菌株构建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中等拷贝组成型表达质粒以及对照菌株的构建
        3.1.1 菌株DR02的构建
        3.1.2 菌株DR02发酵表征
    3.2 嘌呤生物合成途径的单基因筛选实验
        3.2.1 过表达基因prs和 purF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2.2 过表达基因guaA和 guaB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2.3 过表达基因ndk和 gmk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2.4 过表达突变基因purF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2.5 抑制表达基因purA,guaC,ribF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2.6 过表达基因prs,gua A的发酵菌株初始接种量的优化
    3.3 嘌呤生物合成途径的双基因代谢工程改造
        3.3.1 基因prs,purF组合过表达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3.2 基因guaA,guaB组合过表达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3.3 基因gmk,ndk组合过表达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3.4 基因prs,purA组合表达对大肠杆菌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3.4 过表达双基因的中等拷贝质粒稳定性检测
    3.5 利用低拷贝质粒过表达嘌呤途径单基因的考察实验
        3.5.1 低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3.5.2 低拷贝表达菌株发酵表征
    3.6 发酵副产物的测定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实验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8)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 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
        1.3.2 子代肉仔鸡屠宰性能
        1.3.3 子代肉仔鸡肉色和pH
        1.3.4 肌肉中肌苷酸含量
        1.3.5 鸡肉中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 (GPAT) 、腺苷琥珀酸裂解酶 (ADSL) 基因表达量
        1.3.5. 1 总RNA的提取
        1.3.5. 2 总RNA的检测
        1.3.5. 3 反转录 (RT) 反应
        1.3.5. 4 目的基因cDNA实时定量PCR体系与程序
        1.3.5. 5 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计算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2.3.1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肉色的影响
        2.3.2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胸肌及腿肌pH的影响
        2.3.3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沉积的影响
    2.4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GPAT、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3.4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GPAT、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 结论

(9)基因组简化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合成生物学和底盘细胞
        1.1.1 合成生物学
        1.1.2 底盘细胞
    1.2 基因组简化底盘细胞
        1.2.1 基因组结构和必需基因
        1.2.2 基因组删减策略和方法
        1.2.3 微生物基因组删减
    1.3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简化
        1.3.1 枯草芽孢杆菌
        1.3.2 枯草芽孢杆菌代谢工程
        1.3.3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简化
    1.4 基因组简化对菌株生理的影响
    1.5 课题研究内容
        1.5.1 课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因组简化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及质粒
        2.1.2 仪器
        2.1.3 药品和试剂
        2.1.4 溶液
        2.1.5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2 G+细菌基因DNA提取
        2.2.3 质粒DNA提取
        2.2.4 PCR
        2.2.5 重组质粒构建
        2.2.6 B.subtilis化学转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ro1区域删减
        2.3.2 pro2区域删减
        2.3.3 pro3区域删减
        2.3.4 pro4区域删减
        2.3.5 pro5区域删减
        2.3.6 pro6区域删减
        2.3.7 yrkS-yraK区域删减
        2.3.8 skin区域删减
        2.3.9 PBSX区域删减
        2.3.10 pps区域删减
        2.3.11 pks区域删减
        2.3.12 spβ区域删减
        2.3.13 cgeE-yotN和yokA-ypmR区域删减
        2.3.14 ycxB–sipU区域删减
        2.3.15 yisB–yitD区域删减
        2.3.16 pdp-rocR区域删减
        2.3.17 yybP-yyaJ区域删减
        2.3.18 ydeK-ydhU区域删减
        2.3.19 lytH–yurT区域删减
        2.3.20 sboA-ywhH区域删减
        2.3.21 yeeK-yesX区域删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因组简化菌株的生理表征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仪器
        3.1.3 试剂
        3.1.4 培养基
        3.1.5 溶液
    3.2 实验方法
        3.2.1 生长特性测定
        3.2.2 产孢率试验
        3.2.3 自溶性试验
        3.2.4 转化率试验
        3.2.5 恒化培养
        3.2.6 运动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因组简化菌生长特征
        3.3.2 自溶性试验
        3.3.3 产孢率检测
        3.3.4 转化效率检测
        3.3.5 维持能系数测定
        3.3.6 细胞运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因组简化菌株的应用——乙偶姻生产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仪器
        4.1.3 试剂
        4.1.4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构建
        4.2.2 发酵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因组简化对乙偶姻生产的影响
        4.3.2 acoA和bdhA敲除
        4.3.3 acoA和bdhA敲除对菌株积累乙偶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因组简化菌株的应用——鸟苷生产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和质粒
        5.1.2 仪器
        5.1.3 试剂
        5.1.4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质粒构建
        5.2.2 菌株构建
        5.2.3 发酵及检测
        5.2.4 RT-PCR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urA敲除
        5.3.2 过表达prs、purF和guaB
        5.3.3 基因操作对菌株鸟苷合成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因组简化菌株的应用——胸苷生产
    6.1 实验材料
        6.1.1 菌株和质粒
        6.1.2 仪器
        6.1.3 试剂
        6.1.4 培养基
    6.2 实验方法
        6.2.1 菌株构建
        6.2.2 发酵及检测
        6.2.3 RT-PCR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敲除tdk
        6.3.2 过表达prs
        6.3.3 过表达ushA、thyA、ndk和dut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因组简化菌株的应用——核黄素生产
    7.1 实验材料
        7.1.1 菌株与质粒
        7.1.2 仪器
        7.1.3 试剂
        7.1.4 培养基
    7.2 实验方法
        7.2.1 菌株构建
        7.2.2 发酵检测
        7.2.3 PRPP转酰胺酶酶活测定
        7.2.4 RT-PCR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BSR0系列基因组简化菌
        7.3.2 突变引入
        7.3.3 突变引入对菌株核黄素生产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杨树ASE蛋白的生化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ASE基因的序列搜索与鉴定
    1.2 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1.3 杨树ASE基因克隆
    1.4 杨树ASE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1.5 杨树AS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1.6 杨树ASE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生化功能分析
    1.7 杨树ASE蛋白质的酶活性测定
    1.8 杨树ASE蛋白互补拟南芥atase2突变体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杨树ASE基因的克隆、序列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杨树ASE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3 杨树AS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2.4 杨树ASE蛋白质生化功能分析
    2.5 杨树ASE蛋白互补拟南芥atase2突变体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四、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鸡肉品质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J]. 赵薇,曹国伟,周子航,王卫振,辛国省,蔡正云,顾亚玲,张娟.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02)
  • [2]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D]. 陈怡博.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利用膜透析技术提高腺苷发酵产量[J]. 梅漫莉,孙鹏杰,徐庆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23)
  • [4]增强ATP供应提高大肠杆菌合成L-组氨酸[D]. 张悦.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柠檬酸钠促进环磷酸腺苷发酵合成的机制和高产策略研究[D]. 陈宝峰.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0)
  • [6]中药柴胡及其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初探[D]. 冯建有. 山西大学, 2019
  • [7]产核黄素基因工程菌E. coli DR01的代谢工程改造[D]. 刁娜. 天津大学, 2019(06)
  • [8]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周博,闫俊书,吴乐,王樱洁,宦海琳,周维仁,李垚.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2)
  • [9]基因组简化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应用[D]. 李杨. 天津大学, 2017(08)
  • [10]杨树ASE蛋白的生化功能研究[J]. 钱婷婷,杨志灵,曾庆银.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4)

标签:;  ;  ;  ;  ;  

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