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翰晨[1](2021)在《《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文中提出
郭维[2](2020)在《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明版《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在当时的云南新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报创刊于全面抗战时期,既是战时历史的重要叙述者,又是中央在昆的喉舌,其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新闻言论都带有浓厚的党办色彩,而相对次要的的广告和副刊版块则党性相对较弱,主要以提高报社收入和增进与读者间互动为办报目的。社论作为报纸的核心新闻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报的立场。战时昆明版社论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增强国民党影响力、加大抗战宣传力度和争取国际支持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性和民族性并存。昆明版社论立足于国民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同时,其言论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微妙变化,党性愈加凸显,在抗战中后期发表了不少违背新闻原则的不实言论,但在民族存亡关头,该报社论不拘泥于为国民党宣传,亦积极进行抗战舆论引导,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昆明版又是《中央日报》的地方分版,传达中央声音的同时,关注政策在云南地方之实施,体现了该报的党办色彩。本文运用图、表将战时昆明版社论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理清其在不同时段的比重变化和走向。就昆明版与贵阳版的“七七”社论内容做详细对比,能大致了解两报战时意识形态的异同。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李杨[4](2020)在《《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研究》文中提出《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的直属机关报,它不仅承担着“为政府辩护”的职责,同时还秉承“宣传亦革命”的理念,因此又被称为是“国民党的喉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日报》刊登了大量围攻中央苏区的报道,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报道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攻,运用诋毁、诬蔑等话语表达方式,发表了大量反共舆论,颠倒是非、歪曲事实,企图塑造中国共产党“妖魔化”的形象,妄想蒙蔽群众的双眼,对当时中共在中央苏区的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析《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第一章概述了《中央日报》的发展历程,作为国民党党报的龙头,无论是它的运行机制还是办报特色都有其特点,为接下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第二章讲政治,主要分析《中央日报》中的政治类报道,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国民党的行政控制力。第三章讲军事,配合在中央苏区的“剿共”计划,制造舆论攻势。第四章讲经济,通过报道国民党在中央苏区实行的经济封锁,意图污名化苏区。第五章评析了国民党舆论宣传的效果以及共产党的应对策略,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我们党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央日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起到“为政府辩护”的作用,但在这种“弱势独裁”的体制下面对具有高度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的中国共产党,其结局也就毋庸讳言了。此外,国民党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肆意践踏实事求是的新闻宣传准则,这种做法必然会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与此同时,在《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报道中,更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红军在革命历程中所遭受的严重挫折并在长征转移中表现出的“惊人智慧和毅力”,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传动员,融合中央苏区民众的支持,最后汇聚成了革命的力量。这些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得以保存下来的力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极为宝贵的精髓,同时也为今后党的政治建设和新闻宣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张兰[5](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提出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陈娟[6](2019)在《武汉“青记”活动纪略》文中研究表明武汉时期的"青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通过召开第一次全国记者代表大会、组织战地记者采访团、进行新闻教育、维护记者权益、争取新闻自由等活动,不但迅速奠定了其作为抗战时期唯一一个全国性新闻团体的地位,而且为"青记"在全国各地发展会务、吸纳会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汉"青记"奠定了整个"青记"的思想、组织和人员基础,是"青记"后续发展的范本和蓝图,在整个"青记"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鲍立娟[7](2019)在《《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文中提出1911年8月密勒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份在华美式报纸《大陆报》,打破了英国报业在华垄断局面,一度成为远东地区销量最大的外文日报,在华经营时间长达38年。《大陆报》与当时在华外报的最大区别在于头版刊登重要新闻,刊登大量中国新闻。头版的阅读者人数是其他版面的两倍,报纸的头版报道往往反映出报刊最关注的内容。因其头版大量报道中国新闻,目前学界的普遍认识是《大陆报》对于西方读者认识真实的中国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份在华美式报纸如何报道中国、如何看待中国,为何这样看中国,目前为止尚无研究。将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有助于理清美国报业传统在华的出现、传播,有助于从“他者”的角度多样化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分析《大陆报》为何会在密勒等人的经营下成为在华发行量最大的外报,更有助于以史为鉴,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因此,本文根据《大陆报》(1911-1916)的文本材料,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大陆报》为何会在中国创刊,创刊后如何在中国扎根。然后通过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一般规律。从报道频率上来看,《大陆报》的头版中国报道基本与中国的现实律动保持一致;从议题设置来看,头版以时政性的硬新闻为主,兼具文化、社会、经济等新闻报道;《大陆报》对中国新闻的报道是从“国际新闻的视角”出发,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平衡,这也是起初《大陆报》获得大量读者,迅速打开发行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大陆报》对于中国内政的报道量最大,其次是国际关系议题的报道,再者是社会议题,文化议题,经济议题的报道占比最小。以此为基础,本文对这些议题进行整合归类,从《大陆报》如何报道中国内政,报刊如何建构中国的国际关系,如何看待西方的文化生活,如何践行其提出的“致力于中国发展”的方针几个方面分析《大陆报》如何看待中国,为何这样看待中国。通过1911-1916年的报刊原始资料分析,本文认为片面地从“利他主义”角度出发,认为这是一份完全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报刊;或者单纯地从“利己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大陆报》只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都是有失偏颇的。《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对美国来说,《大陆报》为其了解中国事务提供了一个媒介平台,打破了英式报刊的垄断,发出了上海滩的“美国之音”;对中国来说,在国际上传递了较为真实的中国图景,在国际舆论上对中国有所助益。《大陆报》报人以“美式精英”视角来看待中国,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支持中国发展;但是报刊也实践着其“致力于中国发展”的办报方针。美国人从报刊实践中获得物质利益、权力秩序和个人声望,中国借此机会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在国际舆论上获得助益。这一过程或多或少是一个“等价互惠”的存在。
陈岭[8](2016)在《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个案(1929-1941)》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国家目标具有强烈的“外倾”色彩,不断形塑并推动着国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与实践。大学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正是这一逻辑进路的显现。大学新闻教育本非中国固有,是同属西方异质文化的新闻事业与大学教育,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各自发展与彼此关联互动后的产物。它既遵循着展拓学理、推动学科发展的内在理路(可谓“学”),也始终具有服务新闻事业的强烈社会取向(可谓“术”)。最终,二者统一于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近代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实际成就言,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实为典范,“学”与“术”的结合尤为显着。特别是从中日民族矛盾凸显的1930年代开始,燕大新闻学系始终注重发挥新闻教育“经世救国”的社会功能,并努力推进新闻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在国难的非常社会情境下,北平“危城”的空间压迫与日俱增,时空的紧张纠合直接影响了燕大新闻教育的发展实态。先后掌系的黄宪昭、梁士纯、刘豁轩等人在燕大新闻系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改革,因应国难的现实需求,与推动学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国难之下,燕大的新闻教育展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特征,以解决中国新闻业与社会的实际问题为指归。教学与研究皆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教育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的调整、刊物的创办、学术取径的转向、内外交流的进行等皆是如此,凸显了“学以致用”的价值意义。并且,这些举措,符合大学新闻教育中国化的根本诉求。也就是说,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期,大学新闻教育的经世功能和学科逻辑有了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统一于以新闻教育的中国化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的终极目标,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力量。
王继先[9](2015)在《新闻人马星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着名报人、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及新闻管理者,马星野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新闻史绕不过去(或不应绕过去)的重要人物之一。自1931年由国民党“中央政校”保送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研修新闻,1934年回国任教于政校开始,马星野就成了“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作为体制内新闻人和“保守派中的开明分子”(李金铨语),他的一生始终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相伴随。他尽其一生所做的就是以折衷协调的方式,努力在矛盾对立面中找到交叉点和共同点,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以“圆融贯通”的中庸态度努力接近自己的理想,力求解决“三民主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平衡问题,并努力将三者融合内化为自身所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对马星野人生道路与新闻人生涯的研究,展现了少年、青年和新闻人三个不同时期马星野的人生经历。认为马星野之所以选择“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这条人生道路,有历史、社会和个人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源于诸如家世熏染,导师影响,时代环境、个人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国民党统治的顺从等多种因素。对马星野新闻教育实践的研究,把他14年人生经历划分为“试验新兵”、“全职园丁”、“兼职导师”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叙述,首次提出了国民党新闻教育的“政校模式”和由此形成的“政校(政大)新闻帮”这两个概念,指出“政校模式”新闻教育所具有的以模仿“密苏里模式”专业主义新闻教育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和“三民主义”要求而形成的特征;对马星野新闻业务和管理实践的研究,系统梳理叙述了马星野在《中央日报》、“中央社”的新闻业务实践以及任职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国民党“中央第四组”、国民党“中央新闻党部”、“中国新闻学会”、“大众传播教育协会”等机构和组织里44年的管理实践经历,指出在时代和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和中国传统儒家人文情怀最终必然受制于国民党统治需求这一现实的归宿;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三民主义”与西方专业主义两个来源,并以之为贯穿其新闻思想的主线,厘清了其新闻思想“产生”、“发展”、“延拓”的“三阶段”脉络,归纳出其新闻思想在各阶段的侧重内容,即“产生期的西方理论指导下的专业主义新闻思想”、“发展期的‘国家民族至上’的‘三民主义’新闻思想”和“延拓期的‘蒋公语录’精神阐释下的现代大众传播思想”,既体现了马星野新闻思想在各阶段必然存在的差异性,也体现了马星野新闻思想随时代和个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成熟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星野以“三民主义”为政治指导,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为实用方法的新闻事业思想的局限;对马售闻人个性风格的研究,凝练出作为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重要代表的马星野所具有的“以‘三民主义’为政治导向,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为方法,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追求为核心”的“马氏风格”内涵及承载这种风格的“中体西用”、“矛盾协调”方式的形成动因、具体体现和导致的“得”“失”。马星野在20世纪的中国新闻史上虽然不是推动或制约当时新闻业发展或变化的主流动力,但因其特定的社会角色使他成为这段时期新闻史发展历程,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中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因为他不仅代表“他”自已,而且代表了与他人生经历、人生哲学、理想追求及实现方式都有相近或相似之处的那个“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群体。对“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群体的重要代表马星野在20世纪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历史地位予以历史、客观、辩证的评价,是本研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曹爱民[10](2014)在《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围绕“新闻人”这一中心,梳理了黄天鹏的人生历程,系统探讨了黄天鹏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学术活动和新闻思想观念,并希冀对民国新闻史研究有所补益,对中国当代新闻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结合时代背景,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地点的变换为纬,对黄天鹏新闻人生历程进行总体概括。展示了他在普宁、汕头、厦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活动,着重揭示黄天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以及他人生之路选择的历史背景和内在原因。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三和四章,主要是在横向上展开,分别从新闻实践、新闻学术和新闻思想观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黄天鹏的新闻实践活动方面,重点阐释他在《时事新报》的业务改革以及负责《重庆各报联合版》出版和发行工作的情况,对黄天鹏离开《申报》赴日留学的原因进行考证和分析,概括黄天鹏主编期间《青光》副刊的内容特点,然后总结了他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黄天鹏不断革新新闻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黄天鹏的新闻学术活动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最为突出的贡献,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他通过创建北京新闻学会,主编新闻学术刊物,写作和编撰大量新闻学着作,建立新闻学研究室,开展新闻学术史分期研究等活动,旨在追求实现“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的目标,推进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等开启的新闻学科建设事业,将新闻学科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黄天鹏的新闻思想观念是他一切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章是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对前两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主要从新闻内涵、新闻事业性质、新闻事业管理、新闻记者素质要求及新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对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内涵、发展、演变过程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天鹏试图改变当时中国新闻事业状况的努力和探索。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五章,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本章认为黄天鹏新闻实践、新闻学术研究以及新闻思想观念的总体特征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并从政治视角、专业视角、价值视角对黄天鹏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予以评价,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为当前新闻学科和新闻理论建设提出一些富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思考。
二、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2)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的创刊及发展 |
第一节 抗战前《中央日报》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创刊 |
第三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经营概况 |
一、广告与发行 |
二、副刊与专刊 |
三、报纸更正 |
第二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总览 |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社论形式的统计 |
第三节 社论题材类型的演变 |
第四节 社论题材的分类概述 |
第三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民政府政策宣传 |
第一节 宣扬国民党党义 |
第二节 宣传文化统一性 |
第三节 加强国家总动员 |
第四节 关注云南限价政策之实施 |
第四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揭露日寇暴行 |
第二节 声讨汪精卫集团 |
第三节 宣传日本国内危机 |
第四节 争取经济战之胜利 |
第五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际宣传 |
第一节 剖析苏日、美日关系 |
第二节 关注太平洋战局发展 |
第三节 宣扬中国与友邦的友谊 |
第四节 争取国际支持 |
第六章 昆明版与贵阳版社论之比较 |
第一节 宣传内容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史料价值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历史观下的新闻史研究 |
(二)关于国民党史的研究 |
(三)涉及中央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 |
(四)小结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概念与时段的划分 |
第一章 《中央日报》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中央日报》的概况 |
一、《中央日报》的创刊 |
二、《中央日报》的办报宗旨 |
三、《中央日报》的改组与经营 |
第二节 《中央日报》的主要内容 |
一、《中央日报》的作者群体 |
二、《中央日报》的版面布局 |
三、《中央日报》的舆论宣传态势 |
第三节 《中央日报》的办报面貌 |
一、资金充沛,政府重视 |
二、监管严密,以火去蛾 |
三、弱化政治,强化改革 |
第二章 《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政治部署的舆论报道 |
第一节 国民党的政治战略 |
一、转变“剿匪”策略,为清党正名 |
二、重视党务,训练保甲 |
三、散布舆论,制造攻势 |
第二节 对中央苏区的政治“围剿”宣传 |
一、诋毁谩骂,煽动舆论 |
二、歪曲事实,黑白颠倒 |
第三节 政治“围剿”下的苏区社会 |
一、政权建设宣传 |
二、土地革命宣传 |
第三章 《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军事部署的舆论报道 |
第一节 国民党的军事战略 |
一、集中兵力,改进编制 |
二、转变战术,操练军官 |
第二节 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宣传 |
一、策动舆论,虚张声势 |
二、大张“声讨”,推波助澜 |
第三节 军事“围剿”下的苏区社会 |
一、开展“扩红”运动 |
二、组织群众支援 |
第四章 《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经济部署的舆论报道 |
第一节 国民党的经济战略 |
一、阻碍“增粮”,管控交通 |
二、复苏经济,平息民愤 |
三、封锁苏区,断绝物资 |
第二节 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围剿”宣传 |
一、以偏概全,煽动民意 |
二、公开谴责,博取同情 |
第三节 经济“围剿”下的苏区社会 |
一、增加税收,重视农业 |
二、发行公债,开源节流 |
第五章 国民党舆论宣传的效果评析与中央苏区的积极应对 |
第一节 国民党舆论“围剿”的困境 |
一、弱势独裁缺陷日益显露 |
二、地方党部边缘化发展 |
三、党义宣传走向扭曲 |
第二节 中央苏区的积极应对措施 |
一、理论科学,精准施策 |
二、准备充分,成效卓着 |
第三节 中央苏区应对工作的历史启示 |
一、坚定革命导向与群众立场 |
二、坚持实事求是与问题意识 |
三、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武汉“青记”活动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构组织,发展会务。 |
二、维护同业利益,规范行业标准。 |
三、进行新闻教育,提升行业水平。 |
四、团结协作,改善行业形象。 |
五、争取有条件的新闻自由。 |
结语 |
(7)《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研究问题的由来 |
一、选题价值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章节架构 |
第一章:《大陆报》的创办与经营 |
一、时代背景:美国新扩张主义与中国的外交方针 |
二、媒介环境:上海成为全国报业中心与租界内的言论自由 |
三、创办人密勒及其编辑方针 |
四、经营运作 |
第二章:《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总体特征 |
一、报道总量与频率分析 |
二、报道的议题类别分析 |
三、《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的主导视角与报道理念 |
(一) 国际新闻视角下的头版中国报道 |
(二) 力求平衡的报道理念 |
第三章:《大陆报》视野下的民初政局 |
一、从革命到共和:古老帝国的年轻转向 |
(一) 辛亥革命爆发:多方消息来源报道革命进展 |
(二) 政体更换:君主还是共和 |
(三) 《大陆报》对袁世凯的身份认同 |
二、关注中国现状:民初政治如何转型 |
(一) 支持“共和国列强贷款” |
(二) 国会—尝试共和的想象与幻灭 |
(三) 报刊如何看待二次革命 |
(四) 《大陆报》对袁世凯的形象塑造 |
三、《大陆报》视域下的帝制运动 |
(一) 帝制筹备期报刊对袁世凯与帝制的看法 |
(二) 公开称帝期:报道各地情况、观望局势发展 |
(三) 取消帝制后反袁声浪高涨 |
第四章:《大陆报》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建构 |
一、“分离中国领土的开始”:报刊对中俄蒙古问题的报道 |
(一) 持续报道事件进展、关注政府因应措施 |
(二) 反映公众对俄情绪 |
(三) 揭示俄国目的:“开辟在华特殊利益领域” |
二、报刊对日本的否定态度 |
(一) “强大而霸道的邻国”:中日南京事件与直隶事件的报道 |
(二) “远东悲剧的第一幕”:报刊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报道 |
(三) 批判日本对华的巨额索赔 |
三、报刊对美国正面形象的塑造 |
(一) 非常事态的介入:灾荒救济中“美国帮扶”的形象塑造 |
(二) “道德影响”:美国退出六国银行集团 |
(三) 建构中美“特殊关系”:美国承认中华民国 |
第五章:报刊与西方文化生活观念 |
一、西方视野下的休闲生活与时尚 |
二、提倡西方教育 |
三、宣扬基督教文化精神 |
第六章:“致力于中国发展”—《大陆报》报人的努力 |
一、支持中国禁鸦片运动 |
二、关注城市边缘人生计 |
三、主张废除妾室制度 |
第七章:结论 |
一、美国报业传统的移植 |
二、美国“精英”的中国观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个案(1929-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的回顾 |
(一) 有关近代中国新闻教育概况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 有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 有关国难与燕京大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四) 有关国难与新闻教育界、燕大新闻学系的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研究时段的说明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为国效荩忠”:“九·一八”后的燕大新闻系(1931-1934) |
第一节 因应社会需要:燕大新闻系的正式创立 |
第二节 “不可偏离中国角度”:黄宪昭对课程体系的调整 |
一、教学目标:培养报界专门人才 |
二、扩大课程范围,实行通才教育 |
三、推进研究生教育,养成高深学识 |
四、重视毕业论文训练 |
第三节 学理与实用并重:新闻刊物之创办 |
一、学理色彩浓厚:《燕大报务之声》与《新中国月刊》 |
二、回应现实:“九·一八”与《平西报》的创办 |
第四节 强化内外联系:新闻学术活动之展开 |
一、中外教育交流:“燕京——密苏里”计划 |
二、内联外引:沟通新闻界 |
第二章 “事在人为”:华北危机时的燕大新闻系(1934-1937) |
第一节 梁士纯对教育宗旨与课程体系的变革 |
一、培养有改革创见的“领袖”人才 |
二、通识教育下的“实用化”:课程体系再调整 |
第二节 “学”与“术”之载体:燕京新闻学会 |
一、学生自治社团 |
二、“生活即教育”:新闻学会“学”与“术”的展开 |
第三节 理论研究与现实体验:新闻刊物之再创 |
一、社区报纸的重构:《燕京新闻》 |
二、服务中国报界:《报人世界》与西方新闻学理的引介 |
第四节 救国的“另类形式”:学术研究活动的密集化 |
一、使命意识的逐步凸显:新闻学讨论会的创革与发展 |
二、“救国宣传”的另一路径:梁士纯与宣传学研究 |
第五节 投身国难事业:“新闻救国”实践之进行 |
一、参与新闻界联合救亡:梁士纯与平津新闻学会的筹创 |
二、时事座谈会:新闻系学生的“新闻救国”参与 |
第三章 “孤岛”不孤:北平沦陷后的燕大新闻系(1937-1941) |
第一节 刘豁轩掌系与新闻系课程体系的整合 |
一、“造就领导的报人”:教学目标之推展 |
二、“适应新需要”:新闻学课程结构的系统化 |
三、重视宣传问题:毕业论文中的“宣传”话语 |
第二节 “孤岛”治学:新闻理论刊物的创办 |
一、改进中国报业:《燕京水星》的短暂生命 |
二、新闻学之中国化:《报学》设立 |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与新闻系的停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新闻人马星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第一章 马星野人生道路与新闻人生涯 |
第一节 少年马星野:从平阳到温州 |
一、书香诗礼传家训 |
二、春风和气自清师 |
第二节 青年马星野:从厦门到密苏里 |
一、曲折的求学经历 |
二、关于“星野”笔名的考证 |
第三节 新闻人马星野:从南京到台北 |
一、短暂的国民党体制外新闻人生涯 |
二、漫长的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生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星野新闻教育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马星野的新闻教育实践经历 |
一、新闻教育实践的试验新兵(1934-1935) |
二、新闻教育实践的全职园丁(1935-1942) |
三、新闻教育实践的兼职导师(1942-1948) |
第二节 马星野与新闻教育的“政校模式” |
一、强调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的道德培养 |
二、严格选拔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 |
三、坚持课程设置的“四分法比例” |
四、贯彻“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
第三节 马星野与“政校(政大)新闻帮” |
一、“政校(政大)新闻帮”概念的缘起 |
二、“政校(政大)新闻帮”的基本状况 |
三、“政校(政大)新闻帮”的成因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星野新闻业务和管理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马星野与《中央日报》(1945-1952) |
一、马星野任职前的《中央日报》 |
二、在南京的四年(1945-1949) |
三、在台北的三年(1949-1952) |
第二节 马星野与“中央通讯社”(1964-1985) |
一、马星野任职前的“中央社” |
二、对通讯社业务的早期认识和研究 |
三、任职“中央社”的二十一年 |
第三节 马星野的新闻行政管理 |
一、任职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1942-1945) |
二、任职国民党“中央第四组”(1954-1959) |
三、任职国民党“中央新闻党部”、“中国新闻学会”及“大众传播教育协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星野新闻思想研究 |
第一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主要渊源 |
一、“三民主义”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影响 |
二、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影响 |
三、“三民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分工与融合 |
第二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产生期(1934年9月之前) |
二、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发展期(1934年9月至1948年) |
三、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延拓期(1948年至1985年5月) |
第三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产生期:西方新闻理论指导下的专业主义新闻思想 |
二、发展期:“国家民族至上”的“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
三、延拓期:“蒋公语录”精神下阐释的现代大众传播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星野新闻人个性风格研究 |
第一节 中体西用与矛盾协调:“马氏风格”的内涵 |
一、以“三民主义”为新闻人生涯的政治导向 |
二、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为新闻人生涯的实践方法 |
三、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为新闻人生涯的价值核心 |
第二节 “马氏风格”的动因、体现及得失 |
一、“马氏风格”形成的动因 |
二、“马氏风格”具体的体现 |
三、“马氏风格”导致的“得”“失” |
本章小结 |
结语:对新闻人马星野的基本认识 |
附录·新闻人马星野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析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结构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黄天鹏的时代和人生历程 |
第一节 家世与影响:家学的熏陶 |
一、黄天鹏的家世渊源 |
二、黄天鹏的出生年份考 |
三、黄天鹏的家世对他的影响 |
第二节 辗转与探寻:从普宁到京城(1905-1928) |
一、普宁求学 |
二、涉足报界 |
三、步入新闻学术界 |
第三节 彷徨与革新:离上海又返上海(1928-1937) |
一、上海办刊编报 |
二、离沪赴日留学 |
三、重回上海新闻界 |
第四节 拼搏与转折:从重庆回南京(1937-1949) |
一、参与重建“新闻长城” |
二、开展新闻专业教育 |
三、从事文化出版业管理和研究 |
四、当选国大代表 |
第五节 坚持与梦想:从大陆到台湾(1949——1982) |
一、继续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 |
二、担任“新闻记者出生的民意代表” |
三、考察指导东南亚侨报 |
第二章 黄天鹏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初入报界,立志革新 |
一、学生时代的报刊活动 |
二、进入《申报》,尝试改革 |
三、离开《申报》,事出有因 |
第二节 《时事新报》十年 |
一、组办新闻讲习班 |
二、改革报纸版面 |
三、采写系列调查报道 |
四、主编《青光》副刊 |
五、离开《时事新报》 |
第三节 主持出版《重庆各报联合版》 |
一、不惧生命危险坚持“联合版”正常出版 |
二、积极协调关系提高“联合版”工作效率 |
三、努力增加发行扩大“联合版”社会影响 |
第四节 黄天鹏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
一、以“革新新闻业”为出发点 |
二、因“兴趣”而投身新闻界 |
三、勇于承担“记者”的历史使命 |
第三章 黄天鹏新闻学术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倡建北京新闻学会 |
一、北京新闻学会创建的学术背景 |
二、北京新闻学会的创建和发展 |
三、北京新闻学会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之比较 |
第二节 创编新闻学术刊物 |
一、主编北京新闻学会会刊《新闻学刊》 |
二、改组《新闻学刊》扩大为《报学月刊》 |
三、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的主要内容特点 |
四、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的历史贡献 |
第三节 整理出版新闻文献资料 |
一、进行新闻学书籍和作品的编目工作 |
二、编辑出版早期中国新闻学研究文集 |
三、主持与计划编辑新闻学研究大型丛书 |
四、编辑出版个人新闻作品文集 |
第四节 构建新闻学科体系框架 |
一、侧重新闻规律探讨的新闻理论研究 |
二、重在总结实际经验的新闻实务研究 |
三、梳理新闻业发展理路的新闻史研究 |
第五节 创建全国性新闻学术研究中心 |
一、黄天鹏组建新闻学研究室缘起 |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室的筹建及其运作 |
第六节 开启中国新闻学史分期研究先河 |
一、计划编撰《中国新闻学史》 |
二、“五阶段说”与“四阶段说”之比较 |
三、三种不同时域下新闻学史分期之比较 |
第七节 黄天鹏新闻学术活动的特征探析 |
一、明确的学科目标:“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 |
二、坚定的路径选择:专业化建设与普及推广并重 |
三、科学的史料意识:注重史料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探微 |
第一节 黄天鹏的主要新闻思想观念 |
一、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 |
二、建设“新时代的新Journalism” |
三、建设“崭新而完美的新闻学” |
第二节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主要内涵 |
一、“新闻”中的“事实”具有“四种属性” |
二、报纸是“公共利益代言人” |
三、社会应该“尊重、扶植和善待新闻界” |
四、新闻记者应“专业技能与职业修养兼备” |
五、应该对大众“普及新闻教育” |
第三节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特征探析 |
一、“西方新闻学”是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主要来源 |
二、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的新闻本体意识明显 |
三、注重“新闻记者伦理”的作用和培养 |
第五章 黄天鹏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政治视角: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人 |
一、大胆针砭社会时弊 |
二、积极主张奋力抗日 |
三、努力倡导民主政治 |
第二节 专业视角:中国新闻学科体系建构的积极探索者 |
一、最先提出“建设中国本位新闻学”的目标和路径 |
二、促进了新闻学研究的学术化和专业化 |
三、填补了新闻教学和研究的诸多空白 |
第三节 价值视角:充满新闻理想的悲情人物 |
一、新闻专业主义追求遭遇尴尬而“罢笔” |
二、新闻学术理想停留在“设想层面”留下“遗憾” |
三、放弃挚爱新闻业转上仕途使学术理想成“黄粱梦” |
第四节 民国新闻人黄天鹏对当前新闻学研究的启示 |
一、应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
二、应该“理性看待”新闻专业主义 |
三、通过“新闻普及化”促进新闻专业化 |
四、应以“己严人宽”态度对待新闻批评 |
结语:新闻人与“黄粱梦” |
附录 |
A、黄天鹏生平大事记(1905—1982) |
B、黄天鹏新闻学着述全览与简评 |
C、黄天鹏参与创办或主编的报刊简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D]. 王翰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D]. 郭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研究[D]. 李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6]武汉“青记”活动纪略[J]. 陈娟. 新闻前哨, 2019(10)
- [7]《大陆报》头版中国报道研究(1911-1916)[D]. 鲍立娟. 上海大学, 2019(04)
- [8]国难下的新闻教育研究 ——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个案(1929-1941)[D]. 陈岭.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9]新闻人马星野研究[D]. 王继先.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10]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D]. 曹爱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