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砖瓦工业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王孟孟[1](2021)在《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也是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激发村庄公共生活的发生,提高村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公共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城固县垣山村作为秦巴地区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的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成为禁锢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表现,因此本文基于上诉背景,以提升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构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总结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公众活动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提升、集体组织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其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垣山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与村庄发展活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相关理论、相关文献研究,对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2)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相关研究及垣山村实地的调研走访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三大活力构成要素;(3)基于三大构成要素、六大活力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4)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判定其空间活力现状,对其空间活力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活力缺失问题;(5)针对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借鉴相关案例经验针对三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策略。
赵峥[2](2020)在《基于田园休闲景观下的养老基地环境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养老产业逐渐发展。养老模式的多元化促使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在转变,城市嘈杂的环境唤醒了老人对田园风光的向往,老人对养老环境有了新的需求。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对田园村居有着特殊感悟,这是打造田园休闲养老景观的重要感情基础。田园休闲养老基地是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的新方向、新策略。在养老基地内设计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田园景观,是一种回归田园的新方式。因此将田园休闲景观应用到养老基地环境的实践上,有助于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养老环境,有利于提升养老基地的景观质量,有助于实现老年人对晚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以田园休闲景观为切入点,研究养老基地环境设计。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与景观生态学,对田园休闲养老的景观要素、规划策略与原则和景观设计内容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本文对田园休闲养老景观的如何产生以及目前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界定了田园休闲养老环境的概念。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优秀案例,总结归纳田园休闲养老功能、特征和景观效益性。结合国奥乡居休闲养老基地和成都幸福公社调查分析结果,剖析出田园养老景观要素即田园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与乡村聚落的要素;并提出构建老年宜居环境景观的原则;探讨选址布局、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策略;分析得出田园休闲养老景观设计方法。将总结出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策略运用到泾阳县归园田居养老基地景观设计实践项目中,运用田园休闲养老基地景观设计理论指导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实践性的尝试。
侯一凡[3](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汪瑞霞[4](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张书[5](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凌梦月[6](2019)在《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938年5月2日,保田与重郎经新日本文化会的派遣,与佐藤春夫、佐藤龙儿三人从山口县下关市乘坐关釜联络船“金刚丸”,次日到达釜山,在朝鲜半岛游历釜山、庆州、扶余等地后前往中国大陆。在大陆游历“满洲”、北京、“蒙疆”等地,6月9日乘坐大阪商船“乌苏里丸”从大连返回神户港。本次东亚之行,前后历时四十余天。保田在此期间及回国之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而后这些文章一道被收录进单行本游记《蒙疆》(1938年)之中,该游记亦成为其唯一的一部东亚纪行杂文集。毋庸置疑,这一着作会是我们探索“保田与中国”这一主题的绝佳材料。如果说保田所谓的“昭和精神”是其探索东亚之旅的“手电筒”,那么本论尝试探究的“东亚之旅”,也就是保田的朝鲜、“满洲”、北京、“蒙疆”之旅将是一段独特的“景观”。我们遵循保田的“手电筒”所照射出来的“光束”,通过阐述各个不同区域的“景观”,不仅能认识到“光束”照射下的东亚,同时亦能发现“光束”所折射出来的暗影,从而勾勒出保田心中的中国形象。尤为关键的是,我们亦可以由此来认识始终蛰伏在“手电筒”之背后的日本这一最大的“暗影”。换言之,透过保田的中国形象乃至东亚的形象,我们可以反过来确认与确证保田的日本式思维,进而针对保田所谓的“昭和精神”展开反思与批判。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就保田与重郎的生平及社会评价进行概述。因此,本章在一开始阐述了保田作为诗人、文艺评论家、思想者、文学家的阅历与活动;梳理了日本学界对保田的评价,即大多集中在对其个人的历史行动与价值判断上,间或穿插针对其文学评论的学术评价,且大致经历纯粹否定批判—否定批判与肯定赞美并存的历程;其次,围绕保田着作的出版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保田的相关前期研究,本章进行了详实的陈述与具体的评价,尝试指出保田研究的问题与缺憾;第三,围绕本论的研究对象——《蒙疆》,本章就保田旅行的始末、目的等进行了阐述,并就该书的形成与出版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提出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二章以保田的朝鲜之旅为中心,通过梳理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往朝鲜旅行的、具有不同身份的三位代表性日本知识分子的朝鲜认识,采用横向比较、多点测量的方法论述研究了保田在1938年的朝鲜之旅。保田的朝鲜之旅带有“怀旧”与“新鲜”的双重内涵:一方面,采取“怀旧”的态度来追溯历史,渲染日本与朝鲜的渊源与情谊;一方面,通过“新鲜”的体验,强调朝鲜人之中“日本主义者”的重要性,突出朝鲜的“日本主义”运动。就这样,保田通过朝鲜之旅论证了“日本精神”的创造力与有效性。第三章以保田的“满洲”之旅为中心,首先围绕新闻记者小林爱雄、政论思想家德富苏峰、小说家林芙美子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知识分子的“满洲”纪行,尝试回到1908年、1917年、1940年这三个不同时代,构筑起在保田前后经历满洲旅行,并留下独特记载的日本人的“满洲印象”;而后,通过回溯保田的“满洲”体验,即追寻近代日本经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乃至“七·七事变”以来的战争所留下的所谓“圣迹”,来追索近代日本是如何通过一次次战争从而实现自一个东亚一隅之地的小国向东亚霸主、乃至世界“一等国”的跨越的“日本精神”,从而构筑起自身的“精神与朝圣”的“满洲”之旅。第四章以保田的北京(北平)之旅为中心,以保田与重郎在历史空间视域下的北京考察为着眼点,切入其现实空间视域下的北京文化体验,最后聚焦对话空间视域下的保田一行与中国文人的一场晚宴,由此探讨保田之所以对北京抱有一种“灰色与失望”的情绪之缘由。在如此情绪下,保田借助颓废不堪的古迹、无法共鸣的艺术、麻木的庶民、沉默谨慎的北京知识分子,搭建起一个看似了无生趣、毫无生机的北京形象。面对这样的北京,保田意识到“日本精神”难以改变它,由此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失望”。第五章以保田的“蒙疆”之旅为中心,首先探讨了“蒙疆”这一概念的多样性,而后就保田在蒙疆的城市掠影与人物掠影进行了文本分析,最后提示保田何以将“希望”落实于蒙疆的问题。具体而言,保田对蒙疆的考察始终在一个比较文化、比较文明的视野下,他通过构建“十九世纪”与“昭和精神”这一对立、对抗的空间结构,突出蒙疆的“原始”和“野蛮”之性格,从而呼吁“昭和变革”,以树立浪漫主义式的“昭和精神”。第六章作为结论,首先就保田的东亚之旅进行了概述总结。保田在朝鲜通过渲染朝鲜的“日本主义”运动从而论证“日本精神”的创造力;在“满洲”通过朝圣战争遗迹从而印证“日本精神”的成型;在北京由于遭遇冷漠麻木的北京民众和沉默谨慎的北京知识分子而把对“日本精神”的宣扬转为对北京的巨大失望;最后在蒙疆认识到具有未来性的“原始”和“野蛮”而重拾希望,进而大力宣扬他所谓的“昭和精神”。事实上,这样的精神带有近代的传承,即源自“明治精神”;亦带有时代感,即通过扩张与殖民而走向“世界史的创造”的“昭和精神”。保田的东亚之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建构这样的“昭和精神”。
宋国栋[7](2018)在《回纥城址研究》文中提出回纥又称回鹘,是活动在蒙古高原及中国西北地区的古民族。回纥人曾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幅员辽阔、盛极一时的回纥汗国(公元744-840年)。回纥人西迁之后,逐渐与当地民众融合,形成现今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这两个民族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回纥汗国的历史承载着这两个民族的远祖记忆。回纥城址是回纥汗国的主要遗存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以及中亚地区,是研究回纥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源,其分布的广泛性导致回纥城市考古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回纥城址为研究对象,全面地介绍了回纥城址的分布情况和保存现状,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了回纥城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主要得出如下一些认识:一、通过分析古突厥文碑铭中的内容,将哈剌巴剌嘎斯古城、博尔巴金古城、查干苏木古城、祁连古城确定为铭文中记载的汗庭类城址。古文献中多次提到“可敦城”,本文认为漠南可敦城为突厥可敦城,漠北可敦城为回纥可敦城。漠北回纥可敦城有两处,一处是图拉河流域的和日木登吉古城;另一处位于克鲁伦河畔,可能为祖赫雷姆古城。二、哈剌和林古城尽管以大蒙古国的都城闻名于世,但文献及考古资料皆显示,该城最早见于回纥汗国时期。汪罕、成吉思汗、窝阔台先后经营此城,逐渐改变了回纥城址的原貌。三、按照规格、功能、使用对象的不同,回纥城址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汗庭、可敦城、公主城,是规格最高的一类城址。第二类是小型城镇。第三类是边防城。第四类是沿用型城址。四、回纥人对城址位置的选择已形成了一些规则。回纥的建城方式主要有夯筑、土坯垒砌、石砌三种。回纥城址不设瓮城,但汗庭类城址的城门外设置双阙。五、用模数控制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传统方法,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即是这一方法的产物。回纥在建造汗庭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模数控制方法。回纥汗庭类城址的设计者,通过模数控制手法、功能区分隔、对角线交叉点安置重要建筑、轴线对称、主次分开、高低起伏等一系列规划理念,将回纥城址建造得气势雄浑、秩序井然。六、回纥汗国时期,除了统治阶层和哈剌巴剌嘎斯古城城郊的一些居民以土木结构建筑为住所之外,绝大多数回纥人仍以毡帐为居室。回纥汗庭的中轴线上建有宫殿,哈剌巴剌嘎斯古城和博尔巴金古城为前、后殿组合,明显受到了长安城太极宫和大明宫宫殿建筑格局的影响。哈剌巴剌嘎斯古城宫城中轴线上建造大型夯土塔台的设计理念,很可能受到了唐代洛阳城明堂和天堂的影响。七、本文以回纥兽面瓦为例,对其发展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回纥兽面瓦的制作工艺、图案、演变轨迹,皆与唐朝兽面瓦保持一致,反映出二者在建筑工艺上的交流具有直接性和持续性。八、回纥城址以东南为尊,城内的轴线为东西向。哈剌巴剌嘎斯古城主城的“日”字形平面结构,在回纥汗国的汗庭类城市中得到推广,同时影响了辽上京和青陶勒盖古城。哈剌巴剌嘎斯古城的行政区位于整个城址的北部,不设外城墙,对蒙元时期的沙章浩特古城和阿布拉格古城也产生了影响。回纥墓园与小型回纥城址在结构布局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反映出回纥统治阶层也存在“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九、回纥对于漠北地区古代城市建设的最大贡献,即是营建了漠北草原地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都城。回纥统治阶层在漠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半游牧半定居生活经验,所以在西迁后很快适应了环境,再度强盛。十、通过本文介绍可知,回纥汗庭类城址在外观、结构、规划理念、建造技术、建筑构件造型及图案纹饰等方面,受到了唐朝都城制度的全面影响。唐代已形成了一个遍及东亚的的建筑文化艺术圈,长安城和洛阳城即是其中的核心。
程枭翀[8](2015)在《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文中提出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人来华的建筑考察活动,将整个过程分为兴趣萌芽、初步探索和考察巅峰三个阶段。西方人的认识从最初的误解和偏见逐渐趋于客观,期间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西方研究成果大致可归为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类。综合研究是西方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全面揭示中国建筑的一般规律。限于时间、精力的不足,部分西方学者从小规模的个案研究入手,以小见大,逐步发现中国建筑的本质特征,同时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素材。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他们开始关注某一特定专题,如寺庙、佛塔、祠堂、城墙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上述三类成果,完整勾勒出西方学界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揭示出西方学者的中国建筑观。伯施曼是西方学界的巨擘,其成果涵盖了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个方面,代表了西方研究的最高成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西方学者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测绘完成了众多图纸,这些图像资料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国建筑观的重要载体。本文在解读文字资料时,也注重非文字材料的使用。利用数据库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历史照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利用GIS平台的分析功能,针对历史照片的部分属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刘琳琳[9](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研究说明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湛轩业[10](2012)在《法国砖瓦工业概况——米歇尔·考恩曼博士来华技术讲座活动侧记》文中认为艳阳高照,秋风送爽。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尊贵的客人——米歇尔·考恩曼博士(Dr.Michel Kornmann)。来自大洋彼岸的米歇尔·考恩曼博士在法国原砖瓦技术中心(2007年更名为法国自然建筑材料技术中心)担任技术主管职务达10多年之久,曾着有《烧结砖瓦产品的制造及其产品性能》一书(该书已由湛轩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翻译成为中文并出版发行),也曾公开发表了80多篇重要的有关烧结砖瓦的学术论文,在研究中被授予了近20项专利,他是西欧砖瓦行业内重量级专家之
二、欧洲砖瓦工业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砖瓦工业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
1.1.2 问题背景—空间活力缺乏,环境有待提升 |
1.1.3 学术背景—学术思潮涌起,研究意义重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空间活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畴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概念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乡村概念 |
2.1.2 空间活力的概念 |
2.1.3 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 |
2.1.4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
2.2 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田园城市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3 乡村振兴理论与乡村建设 |
2.3 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
2.3.1 场所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2 外部空间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3 新陈代谢-共生理论与公共空间 |
2.4 空间活力的相关理论 |
2.4.1 触媒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2 空间生产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3 环境行为理论与空间活力 |
2.5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分析 |
2.5.1 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 |
2.5.2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 |
2.5.3 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
2.5.4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 |
2.5.5 德国欧豪村 |
2.5.6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模式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垣山村公共空间概况 |
3.1 垣山村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土地及人口现状 |
3.1.3 村庄特色及周边资源 |
3.1.4 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
3.1.5 村庄建设概况 |
3.1.6 村庄发展定位 |
3.2 垣山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 |
3.2.1 传统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2 集体化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3 开放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
3.2.5 小结 |
3.3 村民的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
3.3.1 空间需求的理论解读 |
3.3.2 空间需求的实际调查 |
3.3.3 小结 |
3.4 公共空间识别与分类特征研究 |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 |
3.4.2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分析 |
3.4.3 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4.4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分析 |
3.5 村庄现状公共空间与空间需求的匹配度分析 |
4.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及构建流程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流程 |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 |
4.2.1 公共空间活力的的基本构成力 |
4.2.2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 |
4.2.3 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
4.2.4 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因素 |
4.3 活力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活力指标体系借鉴 |
4.3.2 大众调查结果 |
4.3.3 专家指标因子打分法 |
4.3.4 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
4.3.5 最终评价指标数据集的选取 |
4.3.6 指标内涵说明 |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5 指标体系的赋值与计算方法 |
4.5.1 指标体系的赋值 |
4.5.2 评价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1 评价流程 |
5.2 空间编码与问卷发放 |
5.2.1 空间编码 |
5.2.2 问卷发放 |
5.3 综合活力评价 |
5.3.1 问卷评价 |
5.3.2 整体评估 |
5.3.3 重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4 重点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5.4.2 公共空间可视性分析 |
5.5 公共空间活力的问题总结 |
5.5.1 公共空间功能设施不齐全 |
5.5.2 公共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
5.5.3 村庄居民的凝聚力不强 |
5.5.4 村庄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较差 |
5.5.5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管理 |
5.5.6 村庄公共活动丧失 |
5.6 本章小结 |
6.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
6.1 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
6.1.1 以人为本,注重需求 |
6.1.2 讲究实际、有限成本 |
6.1.3 多元融合,复合利用 |
6.1.4 传承文脉,引领发展 |
6.2 总体层面的营造策略 |
6.2.1 加快村庄生态化建设 |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 |
6.2.3 加强村庄组织建设 |
6.3 中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3.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 |
6.3.2 提升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
6.3.3 完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 |
6.4 微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4.1 重点空间整治 |
6.4.2 公共活动策划 |
6.4.3 加强公共空间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结论 |
7.1.2 实践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2.1 内容创新 |
7.2.2 方法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田园休闲景观下的养老基地环境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
1.1.2 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 |
1.1.3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整体框架 |
1.6 创新性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定义 |
2.1.1 田园景观 |
2.1.2 田园休闲养老 |
2.1.3 养老基地 |
2.1.4 养老景观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行为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人体工程学 |
2.2.4 霍华德“都市田园”理论 |
3 田园式休闲景观在养老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
3.1 田园景观特征分析 |
3.1.1 区域景观特征 |
3.1.2 场所景观特征 |
3.2 田园休闲景观要素分析 |
3.2.1 自然环境 |
3.2.2 人文环境 |
3.3 田园休闲景观受众分析 |
3.3.1 老年人生理分析 |
3.3.2 老年人心理分析 |
3.4 老年人对户外环境需求分析 |
3.4.1 户外空间需求 |
3.4.2 景观意象需求 |
3.5 国内相关景观案例调研分析 |
3.5.1 案例选择基本原则 |
3.5.2 国奥乡居田园养老基地景观调研 |
3.5.3 成都幸福公社景观调研 |
3.5.4 案例思考与解决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4 田园休闲景观在养老景观设计中的营建策略研究 |
4.1 田园休闲景观在养老环境中的设计原则 |
4.1.1 地域性文化原则 |
4.1.2 以人为本原则 |
4.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4.1.4 景观多样性原则 |
4.1.5 适老化原则 |
4.2 田园休闲养老景观设计中的设计策略 |
4.2.1 自然与人文并重,传承地域文化 |
4.2.2 尊重理解老年人,重视养老需求 |
4.2.3 保持田园景观,与自然和谐共生 |
4.2.4 优化空间组织,强化景观互融性 |
4.2.5 保障老人安全,以养老养生为主 |
4.3 田园休闲景观在养老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4.3.1 田园景观元素直接利用法 |
4.3.2 提取田园景观元素再利用法 |
4.3.3 抽象法营造景观意境 |
4.4 田园休闲养老景观设计内容 |
4.4.1 休闲性景观空间 |
4.4.2 娱乐活动空间 |
4.4.3 居住空间外环境 |
4.4.4 田园养生养老空间 |
4.4.5 交往互动空间 |
4.5 适老化景观设计要素 |
4.5.1 地形平坦缓坡 |
4.5.2 水体曲折有致 |
4.5.3 植物疗养身心 |
4.5.4 专项适老化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泾阳县归园田居养老基地景观设计实践 |
5.1 建设概况与现状分析 |
5.1.1 规划背景 |
5.1.2 自然条件 |
5.1.3 历史人文背景 |
5.1.4 建设内容及规模 |
5.1.5 设计依据 |
5.2 概念构思与总体布局 |
5.2.1 项目定位 |
5.2.2 规划理念 |
5.2.3 设计构思 |
5.2.4 总体景观布局 |
5.3 泾阳县归园田居景观设计应用 |
5.3.1 塑造农耕文化体验空间 |
5.3.2 构建适老化疗养场所 |
5.3.3 田园意境融合养老环境 |
5.3.4 创新互动交流空间形态 |
5.3.5 营造田园宜居庭院景观 |
5.4 田园特色景观要素的应用 |
5.4.1 园艺疗法滋养身心 |
5.4.2 田园肌理与养老环境的融合 |
5.4.3 农耕文化在景观细部的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讨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的展望 |
7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攻读学术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保田与重郎 |
1.1.1 保田与重郎的生平 |
1.1.2 保田与重郎的社会评价 |
1.2 前期研究 |
1.2.1 保田与重郎着作出版概况 |
1.2.2 研究着作 |
1.2.3 研究论文 |
1.2.4 《蒙疆》研究 |
1.3 保田与重郎与《蒙疆》 |
1.3.1 《蒙疆》的成立 |
1.3.2 旅行目的 |
1.4 研究主旨、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主旨 |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3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怀旧与新鲜”的朝鲜之旅 |
2.1 近代日本的朝鲜考察 |
2.1.1 股野琢 |
2.1.2 德富苏峰 |
2.1.3 藤山雷太 |
2.1.4 小结 |
2.2 保田的第一次朝鲜之旅 |
2.2.1 寺庙、城址 |
2.2.2 朝鲜人 |
2.2.3 小结 |
2.3 1938年的朝鲜之旅 |
2.3.1 怀旧与新鲜交织的朝鲜之旅 |
2.3.2 历史与现实呼应的镜像 |
2.3.3 小结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精神与朝圣”的“满洲”之旅 |
3.1 “满洲”的近代书写 |
3.1.1 小林爱雄的“满洲”之行 |
3.1.2 德富苏峰的“满洲”印象 |
3.1.3 林芙美子的“满洲”之行 |
3.1.4 小结 |
3.2 保田的“满洲”之旅 |
3.2.1 旅行目的 |
3.2.2 保田的“精神”之旅 |
3.2.3 保田的“朝圣”之旅 |
3.2.4 小结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灰色与失望”的北京(北平)之旅 |
4.1 保田眼中的中华古都 |
4.1.1 紫禁城 |
4.1.2 万寿山 |
4.1.3 卢沟桥 |
4.1.4 天坛 |
4.1.5 小结 |
4.2 北京的民众文化 |
4.2.1 市井文化 |
4.2.2 戏剧文化 |
4.2.3 小结 |
4.3 北京文人 |
4.3.1 竹内好与北京文人 |
4.3.2 佐藤春夫与北京文人 |
4.3.3 保田与重郎与中国文人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希望与重生”的“蒙疆”之旅 |
5.1 何谓“蒙疆” |
5.1.1 历史语境下的“蒙疆” |
5.1.2 日本想象空间下的“蒙疆” |
5.2 “蒙疆”之行的“浮光掠影” |
5.2.1 城市掠影 |
5.2.2 人物掠影 |
5.2.3 小结 |
5.3 “蒙疆”何以成为希望 |
5.3.1 诀别十九世纪 |
5.3.2 昭和的“变革” |
5.3.3 何以是“蒙疆” |
小结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保田的东亚之旅 |
6.1.1 朝鲜之旅 |
6.1.2 “满洲”之旅 |
6.1.3 北京之旅 |
6.1.4 “蒙疆”之旅 |
6.2 从“明治精神”到“昭和精神” |
6.2.1 “明治精神”的火炬 |
6.2.2 保田的“明治精神” |
6.2.3 保田的“昭和精神” |
6.3 结论 |
附录1: 保田与重郎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成果 |
(7)回纥城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 |
第二节 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三节 考古发现及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回纥城址的分布 |
第一节 鄂尔浑河流域回纥城址 |
第二节 图拉河流域和日木登吉古城 |
第三节 色楞格河流域、德勒格尔河流域回纥城址 |
第四节 叶尼塞河流域回纥城址 |
第五节 城址周围的防御设施 |
第三章 文献记载中的回纥城址 |
第一节 古突厥文碑铭诸回纥城考 |
第二节 汉文史籍中的回纥城址 |
第三节 回纥“可敦城”考 |
第四节 哈剌和林古城的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回纥城址分类及立都原因 |
第一节 城址分类 |
第二节 在鄂尔浑河流域立都的原因 |
第五章 回纥城址的规划营建 |
第一节 建城位置选择 |
第二节 建城方式 |
第三节 空间规划及建筑布局 |
第四节 建筑形态及功用 |
第六章 回纥建筑材料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种类 |
第二节 回纥兽面瓦研究 |
第七章 回纥城址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回纥城址的影响 |
第二节 回纥城市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论文结构 |
创新点 |
未尽事宜 |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 |
1.1. 从“非历史”谈起 |
1.2. 兴趣萌芽期(1840年以前) |
1.2.1. 早期的中国研究 |
1.2.2. 尼霍夫的中国旅行记 |
1.2.3.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研究 |
1.2.4. 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建筑的描述 |
1.2.5. 小结 |
1.3. 初步探索期(1840年-1900年) |
1.3.1. 摄影师的视角 |
1.3.2. 欧洲的汉学研究 |
1.3.3. 弗格森、艾约瑟、弗莱彻等人关于中国建筑的论述 |
1.3.4. 锡乐巴对大觉寺的考察 |
1.3.5. 小结 |
1.4. 考察巅峰期(1900年-1937年) |
1.4.1. 英国 |
1.4.2. 法国 |
1.4.3. 德国 |
1.4.4. 美国 |
1.4.5. 瑞典 |
1.4.6. 其它 |
1.4.7. 小结 |
1.5. 总结 |
第二章 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综合研究 |
2.1.20世纪以前 |
2.1.1.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 |
2.1.2. 弗格森《印度及东方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1.3. 艾约瑟的《中国建筑》 |
2.1.4. 弗莱彻的《比较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2. 20世纪初 |
2.2.1. 卜士礼的《中国艺术》的建筑部分 |
2.2.2. 闵斯特伯格《中国美术史》的建筑部分 |
2.3. 20世纪20年代 |
2.3.1. 伯施曼的《中国建筑》 |
2.3.2. 叶慈的《论中国建筑》 |
2.3.3. 喜仁龙《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建筑部分 |
2.4. 西方学者综合研究的特点 |
2.4.1. 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
2.4.2. 横向解读超过纵向梳理 |
2.4.3. 表象解读多于本质探讨 |
2.4.4. 对中国建筑史学的贡献 |
第三章 伯施曼对普陀山的研究 |
3.1. 《普陀山,神圣的观音岛,慈悲的女神》 |
3.1.1. 前言 |
3.1.2. 普陀山 |
3.1.3. 普济寺 |
3.1.4. 法雨寺 |
3.1.5. 宗教活动 |
3.1.6. 佛顶寺 |
3.1.7. 墓葬和题刻 |
3.2. 伯施曼普陀山研究的意义 |
3.2.1. 关注宗教和文化 |
3.2.2. 纠正前人偏见 |
3.3. 与梁思成独乐寺研究的对比 |
第四章 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研究 |
4.1. 作为景观和艺术要素的中国佛塔 |
4.1.1. 景观中的佛塔 |
4.1.2. 相关案例 |
4.1.3. 艺术中的佛塔 |
4.2.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一般类型 |
4.2.1. 级塔(Stufenpagoden) |
4.2.2. 天宁方塔(Quadratische Tienningpagoden) |
4.2.3. 叠层塔(Ringpagoden) |
4.2.4. 层塔(Stockwerkpagoden) |
4.2.5. 外廊层塔(Galeriepagoden) |
4.2.6. 小结:中国佛塔的分类 |
4.3.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特殊类型 |
4.3.1. 琉璃塔(Glasurpagoden) |
4.3.2. 石塔(Werksteinpagoden) |
4.3.3. 群塔(Pagoden in Gruppen) |
4.3.4. 小结:中国佛塔的多样性 |
4.4. 佛塔的次级形式(Nebenformen) |
4.4.1. 铁铜塔(Eisen- und Bronzepagoden) |
4.4.2. 墓塔(Grabpagoden) |
4.4.3. 香塔(Weihrauchpagoden) |
4.4.4. 内塔(Innenpagoden) |
4.4.5. 小结:中国艺术的关联性 |
4.5. 总结: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贡献 |
第五章 伯施曼对中国祠堂的研究 |
5.1. 历代名人祠堂 |
5.1.1. 中国古风时代 |
5.1.2. 三国时代 |
5.1.3. 中世纪和近现代 |
5.1.4. 小结 |
5.2. 庙台子 |
5.3. 二郎庙 |
5.4. 文庙 |
5.5. 宗祠堂 |
5.6. 总结 |
第六章 西方其他学者的个案与专题研究 |
6.1. 锡乐巴对北京大觉寺的研究 |
6.1.1. 引言 |
6.1.2. 历史沿革 |
6.1.3. 建筑群的区位和格局 |
6.1.4. 建筑的材料及构造 |
6.1.5. 建筑的内部装修与设施 |
6.1.6. 小结 |
6.2. 梅尔彻斯对中国寺庙建筑的研究 |
6.2.1. 研究内容 |
6.2.2. 研究特点 |
6.3. 艾克对泉州双塔的研究 |
6.4. 喜仁龙对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研究 |
6.4.1. 对中国城市的总体认识 |
6.4.2. 对北京建城史的梳理 |
6.4.3. 北京城墙 |
6.4.4. 北京城门 |
6.5. 艾术华对中国佛寺的研究 |
6.5.1. 中国佛寺的一般特征 |
6.5.2. 宝华山慧居寺 |
6.6. 总结 |
第七章 历史照片在建筑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
7.1. 历史照片的管理与利用 |
7.1.1. 历史照片的三大属性 |
7.1.2. 管理照片的技术手段 |
7.2. 应用实例 |
7.2.1. 《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
7.2.2.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
7.2.3.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
7.2.4. 《中国佛塔》 |
第八章 结语 |
8.1. 回到“非历史” |
8.2. 还谈“建筑观”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
一、资料性图书 |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一)总述·通论 |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
一、资料性图书 |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山西省 |
3、江苏省·浙江省 |
4、山东省 |
5、河南省 |
6、四川省·甘肃省 |
7、辽宁 |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吉林省·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 |
9、安徽省 |
10、福建省 |
11、江西省 |
12、山东省 |
13、河南省 |
14、湖北省·湖南省 |
15、广东省·海南省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
17、重庆市·四川省 |
18、贵州省 |
19、云南省 |
20、陕西省 |
21、甘肃省 |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23、台湾 |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 |
3、河北省·河南省 |
4、山西省 |
5、辽宁省·黑龙江省 |
6、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湖南省 |
12、重庆市·四川省 |
13、云南省·广东省 |
14、陕西省 |
15、甘肃省 |
16、西藏自治区 |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8、台湾 |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
1、北京市 |
2、山西省 |
3、上海市·江苏省 |
4、浙江省 |
5、福建省 |
6、山东省·河南省 |
7、湖南省·四川省 |
8、广东省·云南省 |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
10、香港 |
11、台湾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1、北京市 |
2、山西省·河北省 |
3、辽宁省 |
4、吉林省 |
5、黑龙江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安徽省 |
8、福建省·江西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 |
12、广东省 |
13、重庆市·四川省 |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15、陕西省 |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17、其他 |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
1、全国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黑龙江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南省·湖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重庆市·四川省 |
15、贵州省 |
16、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 |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A 总述·通论 |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
6、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北省·湖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重庆市·四川省 |
16、贵州省·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香港·澳门 |
20、台湾 |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辽宁省·湖北省 |
5、江苏省 |
6、浙江省·安徽省 |
7、山东省 |
8、河南省 |
9、海南省 |
10、重庆市·四川省 |
11、云南省 |
12、陕西省 |
13、甘肃省 |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5、其他 |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
B 其他字典字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 |
A 石刻·刻工目录 |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
1、中国 |
2、台湾 |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
勘误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法国砖瓦工业概况——米歇尔·考恩曼博士来华技术讲座活动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 法国烧结砖瓦工业在欧盟中的地位 |
2 法国烧结砖瓦产品的结构 |
3 法国烧结砖瓦产品的主要种类 |
3.1 烧结砖和普通空心砌块 |
3.2 保温隔热砌块 |
3.3 屋面瓦 |
4 法国砖瓦产品产量及产品结构的变化 |
5 法国烧结砖瓦生产企业概况 |
6 法国烧结砖瓦研究机构概况 |
7 关于合作开发研究的构想 |
四、欧洲砖瓦工业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王孟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田园休闲景观下的养老基地环境研究与实践[D]. 赵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5]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6]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保田与重郎的东亚之行 ——以《蒙疆》(1938年)为中心[D]. 凌梦月. 厦门大学, 2019(08)
- [7]回纥城址研究[D]. 宋国栋. 山西大学, 2018(04)
- [8]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D]. 程枭翀. 天津大学, 2015(08)
- [9]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10]法国砖瓦工业概况——米歇尔·考恩曼博士来华技术讲座活动侧记[J]. 湛轩业. 砖瓦世界,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