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媒体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十四)(论文文献综述)
张兰[1](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戴婧怡[2](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社会、媒体、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的变化引发媒体的多重转型,而紧紧依附着媒体进行言论表达的言论作者也经历了多重挑战和机遇。不管是把握机遇迎头赶上还是错失良机黯然退场,都会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影响。自媒体时代本是言论兴盛,意见争鸣的新时代,却出现传统言论作者大批退场、转业的情况,令人警醒,又引人深思。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个体机遇的规律,有助于言论作者发挥主动性,抓住机遇,成功应对媒体转型,重回舆论场。然而既有研究通常关注某一时期社会环境或技术环境的改变对某个媒体、某一批媒体人造成的困境和机遇,少有站在整个媒体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剖析。并且,因言论作者个体间差异较大,所以很难站在整个群体的角度上总结媒体转型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因此,访谈具有典型性的言论作者,勾连其个人经历和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媒体环境,寻找媒体转型中的言论作者个体机遇,成为可行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访谈“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了解其从投稿到进入县委宣传部到进入媒体工作的经历,和其从纸媒到网站再到自媒体平台的言论表达过程,以及他获得“三农评论员”称号的辉煌和遭遇封号的过程,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背景,发现文化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而媒体是将这种工具变为实际资源的一个重要中介。不同的媒体转型阶段,对言论作者运用文化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从表达力到批判力再到创新力,从表达形式到表达内容。言论作者需要洞察社会背景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准确判断当下社会文化和媒体发展,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并坚持不懈地行动,同时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政策制度,方能抓住机遇,成功完成转型。
乔方舟[3](2019)在《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学生体育赛事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对学校体育教育有何积极影响;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以及赛事当前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通过媒体的宣传作用推动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育赛事的开展。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对本研究进行准确立意;然后对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和高校体育传媒、学校体育研究方向的专家进行访谈,从不同媒体对学生体育赛事的报道特点、关注情况和赛前赛中赛后学生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最后选取国家权威媒体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形成报道数量、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差异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对该研究预期结果进行印证。本文选取2017年和2018年举办的五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为调查样本,选取国家级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共计13家为调研对象,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以下几点进行调研分析:(1)对选取的国家级权威媒体和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进行梳理和界定,并根据本研究需要进行抽样。(2)了解新闻媒体对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不同形式与特点,国家对体育传媒、国家级体育赛事和学校体育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报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现状,从调研的数据中找出差异,分析问题。(3)从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中分析学生体育赛事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紧密关系和深远影响、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体育赛事有哪些影响。(4)分析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与学生体育赛事的举办中存在有哪些问题、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原因、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法。通过调研分析得出结论:(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虽然主流媒体对学生体育赛事的报道并不多。但总的趋势是主流媒体逐渐加强对学生体育赛事的重视。(2)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数量和不同内容占比差别明显;网络媒体报道数量明显高于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图文报道较多;报纸头版头条和专栏数量占多数;电视媒体报道赛事及开闭幕式数量突出。(3)学校体育的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多途径来实现,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种,贴近性更强、受众面不断增大、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图片新闻占比明显;电视媒体作为时效性最强的传统媒介,运用转播报道学生体育赛事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传播赛事情况,观赏效果最佳;报纸媒体作为纸质版传统报道媒体,对赛事报道更加有深度,有内涵,更能表达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媒体间只有不停发展和不断融合,才能对学生体育赛事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影响,才能达到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4)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得出学生体育赛事通过媒体的报道有什么样的关注点和问题;对有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访谈,针对本研究出现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想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5)建议加大政府对学生体育赛事政策的倾斜力度;要全方位提升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专业水平;社会各界要意识到学生体育赛事与学校体育教育两者间的紧密关系。
张安华[4](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南长森,卢鑫[5](2014)在《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较之其他学科,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在社会转型和变革中呈现发展迅速、异彩纷呈之趋势。纵览、横视新闻传播学科及传媒界的发展状况,其呈现出融合、变革、反思、分化、深入的特点,具有多元发展、主体分化、理论提升、主旨分明之趋向。从13个方面对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围绕新闻传播学、传媒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改革并购与转型重组等问题,思考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一些新的热点研究话题。
赵明范[6](2013)在《分众传播时代高校本科新闻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信息全球化、媒体多样化以及受众的分化与选择性,使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分众传播,各类媒体开始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目标受众群体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这种由传播方式引发的传媒变革对新闻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新闻职业理想坚定,既懂新闻业务,又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能熟练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能对该领域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人才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单一;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通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师资紧缺、人员构成单一,缺乏从业经历;实践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借鉴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办学理论与经验,优化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新闻人才培养与传媒发展的接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搭建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研究。首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制定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彰显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第二,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比例。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比重趋于平衡,更好的服务于各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定位;第三,打破唯博士化的人才引进壁垒,鼓励青年教师定期进行媒体实训,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第四,拓展校内、校外实践资源,加大媒体实验室投资建设力度,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构成要素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帮助高校及时把握行业动态、根据各自特点与优势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缩小学界与业界之间的距离,进而缓解供需矛盾,提高新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伍顺比[7](2013)在《历史·现状·策略 ——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传播学教育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产物。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重新焕发了生机。我国高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恢复新闻教育,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格为一级学科,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武汉为重镇,辐射全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总体注重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为中国传媒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总的来说,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还处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模仿阶段和本土化的探索阶段,缺乏深植于中国传媒现实与文化传统的中国化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化、媒介化、数字化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瓶颈,尤其是优秀的、具有实战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极度缺乏。而西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面临着历史不长、师资匮乏、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的尴尬。在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如何突出重围,彰显地域特色,探讨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从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域,对近百年来我国及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置于整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探讨各个时期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时代背景、地域因素、教育观念、现实掣肘等主客观原因。本研究以新闻传播学国家级“质量工程”为切入点,分析西部与中东部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差距,寻找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未来走向。同时,论文运用比较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对美国、英国、港台地区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借鉴,为我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文章针对西部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定位模糊的现状,认为应该强化通识教育,突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突显实践育人理念。结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西部地域特色,提出了“开放·融合·实践”的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路径。
梁娟[8](2012)在《论我国新时期的新闻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系统工程。全球性新闻媒体转型和改革的环境,以及新闻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和新闻传播手段日趋现代化的形势,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的是我国的新闻学教育在当前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陈述目前我国新闻教育取得的成就。我国的新闻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新闻教育的发展,主要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成果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陈述当前新闻教育取得的辉煌成绩;第二部分重点研究我国的新闻学教育在当前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挑战,从六个方面进行剖析,包括整个新闻教育的教学体系不恰当、新闻教学的内容与实践不符合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陈旧、学生职业道德存在缺陷、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及人才供需不平衡、教学形式单一与新技术引进陷入困惑;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促进我国新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包括遵循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的规律,吸取前人和国外优秀的新闻教育思想和经验,新闻院校与新闻媒体之间构建密切的联系等,此外,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构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期新闻教育的发展必须先树立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从新闻教学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出发,确立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以及实践教学的目标,然后从高校和实务界两个主体层面探讨新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出新的发展构想策略。
卢颖[9](2011)在《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共官方三大喉舌之一,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思想舆论工具。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日报》都依其特殊的地位、以特殊的方式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而《人民日报》每一年元旦发表的社论,不仅反映了过去一年党政方针的实施情况,更是对新的一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发展的展望。伴随着时代发展主题的演变,它就犹如一面镜子一般,反映着中国社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进行探索研究,便可一览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过程。本文试图对1979-2011年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进行考察,以此为据分析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并推论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当代媒介生态环境之下党刊舆论引导责任的实现作出建议。对媒介生态的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新视角,在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保证其发展和谐有序,媒介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深入认识媒介生态的变迁表现与规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及价值的。
徐萍[10](2011)在《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媒介环境为背景,对晚清至民初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侧重小说)变革进行梳理性研究。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现代文学特别是“新小说”的兴起、兴盛、发展和衍变的过程,即考察“新小说”的流变及其与媒介环境的关系。着重考察现代传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又是如何影响的。研究的时间范围限定在晚清最后十几年至民初(五四新文学革命之前),即1895-1917年间。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而对媒介环境与文学变革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媒介环境学研究的主旨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环境”的着名论断,它有三层意思:第一,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第二,媒介(或技术)创造了新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第三,环境不是被动的,它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媒介不仅仅是静态的包装,而且是一种积极的进程。波斯曼给“媒介”的定义是:“媒介是文化发展的环境。”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媒介即环境……媒介和技术是环境,因为它们影响我们所处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影响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换一种说法,媒介未必改变我们文化中的一切,但它们必定改变有关我们文化的一切”;第二,“媒介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变成文化,媒介就是文化……我们的文化由传播活动组成,其构成成分只能是传播活动,包括一切传播活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为特定的地点和时代主导的、最强大的、甚至占统治地位的媒介的运作方式和主导程度各有不同。所以,波斯曼关于媒介环境学的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必须要理解媒介的这个偏向、这个环境、这种文化,并找到抗衡和平衡的办法。依据媒介环境学的理论预设,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审视晚清至民初时期亦即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学变革,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且视角独特。本论文另一个重要创新点是对“新小说”媒介技术角色的探讨和研究。学界对“新小说”的文学性、政治性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对其媒介技术角色的研究还是个空白。“新小说”的闪亮登场,是文学“新”模式与受众期待中的传统模式“错位”,这种“错位”又“暗合”了国人利用新媒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构建新世界的欲望,所以才会出奇制胜,成为文学“新贵”。“新小说”以文学的形式在舆论上起着主导媒介的作用,一度成为现代传媒的副产品。晚清至民初时期,报刊印刷媒介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作为文学的环境,它不仅影响了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而且还成为文学的一种维度。晚清至民初的中国文学发生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是晚清“小说界革命”所产生的“新小说”取代了古体诗文而成为文坛“新贵”;二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借新文化运动之势,以“新文学”取代了已经失去政治意义的、由“新小说”衍变而来的、具有消闲趣味和世俗情调的民初“言情”小说,而成为文坛主流。晚清至民初文学的两次变革,都是在现代新媒介环境中进行的,作为社会主导媒介的报刊印刷媒介,在两次文学变革中都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现代传媒在清朝末年从西方进入中国并参与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传播以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就与媒介的现代性进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了。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学现代性中的作用表现在:现代传媒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外在载体和传播渠道,而且是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重要构成成分;它不仅具体地实现中国文学变革信息的物质传输,还给予中国文学现代性以具体意义,并且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生产、流变和活力,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具体来说:第一,随着传媒力量的日益凸现,传媒生态环境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有力地参与和营造了文学现代性得以生成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公共领域”。第二,现代传媒直接创造了新的行业,如活字制作者、排字工、印刷工等;创造新的职业,如职业作家、报刊编辑、书商等;创造新的产业,如印刷机制造商、墨水生产商、现代化书局、出版社等。第三,现代传媒不但是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媒介,而且,它引进了一整套新的价值系统,它的生产理念、生产方式、公共性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方式。第四,现代传媒不仅仅是形式和载体,它还关乎现代文学的文本意义,从而关乎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意义构成。总之,现代传媒营造出的媒介环境,全面地、大规模地介入到中国文学的生产,使得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变革,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研究方法和视角:一是媒介环境学视角,对现代传媒、传媒环境、文学现象和文学变革的梳理式研究,以变化和比较的方法,对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媒介环境的形成及其对文学发生、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二是现代化视角,现代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现代性,晚清至民初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三是在对现代传媒环境和文学现象描述性和比较研究中,进行理论的提升。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考究现代传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发生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并考察是如何影响的。陈平原先生在其着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是这样论及现代传媒(特别是小说杂志)在文学变革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的:首先,从《新小说》开始,每批作家、每个文学团体都是通过筹办自己的刊物来实践其艺术主张;第二,不是出版商办杂志,而是作家亲自创办或编辑文学杂志;第三,晚清和民初两代作家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报刊上发表后才结集出版的。因此,陈平原先生说:这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晚清至民初,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办刊高潮,一是1902年至1906年,有六种具有影响力的“新小说”期刊陆续创刊,“新小说”蓬勃发展起来并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二是1907—1917年,其中经历了1907-1911年的“纠偏与创新”期,以及民初(即1912-1917年)的“反思与调整”期,“新小说”开始创新探索,从政治转向文学审美等多元追求。特别是民初,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期刊副刊化趋于普遍,使得小说创作最终走向对市民消闲情调的追求,最终终结了“新小说”的政治宗旨,使文学(小说)创作走向多元和成熟。三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特别是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传媒与大学联合、与社团结合,知识精英与文学作家开始有目的地结集,成为新文学革命的中坚力量,形成一种强大而有力量的媒介环境。在这个媒介环境中,文学开始了新的追求、新的走向。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前两次办刊高潮及其所形成的媒介环境新变以及给文学带来的新变化。(本论文暂不涉及第三次办刊高潮的具体情形。)本文为了比较、研究和叙述方便,将“新小说”杂志按刊行时间、办刊方针、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等大致分成五组,又按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传媒知识分子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有西学背景的学术性知识分子视域中的传媒和文学三条线索,文章也是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论文共九部分,七章:绪论: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现代性与文学变革第一章:晚清媒介环境与现代小说先声。主要论述现代传媒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以及媒介环境的形成,传媒与文学的联姻、最早的文学期刊和最早的小说期刊的创办、现代化运营方式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是现代小说)生产的借鉴和影响。第二章:文学(小说)提倡与舆论造势。“新小说”产生前的媒体舆论对小说的理论提倡、舆论造势以及小说创作的实践活动,以及西人傅兰雅的“时新小说”征文活动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工具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以《新小说》、《新新小说》、《粤东小说林》(《中外小说林》)为例,阐释政治家所办文学期刊的特点,杂志的办刊人是政治精英同时也是作家和小说理论家,他们虽然政治主张有所不同,但文学观念比较接近:立意政治小说,坚持刊物和小说的宣传、启蒙的工具作用。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办刊思想和文学实践,为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新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和创作境界,影响深远。《新小说》的创办意义重大,“新小说”的提倡与实践是史无前例的,“新小说”担当起小说从未有过的思想政治以及媒介技术角色。第四章:务实与趣味: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取向与探索。以《绣像小说》、《月月小说》以及部分文艺小报为例。特点是传媒知识分子办刊,办刊者是新式传媒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小说作者,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的务实与本真,才能使得“新小说”走向真正的文学艺术之途。在有选择地借鉴域外小说、保持中国特色、提倡短篇小说方面功不可没。第五章:艺术与审美:西学背景(学者型)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小说林》、《游戏世界》、《教育世界》、《河南》等杂志为例。这一组杂志比较另类,创办者和主要撰稿者具有西学背景,受西方美学理论影响而追求一种纯文学、纯艺术和提倡艺术审美。《小说林》对“新小说”理论与创作的过度政治化有一定的纠偏作用,《游戏世界》是文学“游戏”观(性灵说)提倡者和实践者,《教育世界》和《河南》因为三位着名人物王国维和周氏兄弟的参与而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印记。参与办刊、创作、翻译的知识分子们几乎都有着西学背景,中西文化并举,眼界开阔。他们提倡文学的游戏性、纯粹性、非功利性,理论上具有现代性,这些刊物的特点为办刊、翻译、着作、小说评论并举,且很有成就。这几种杂志使得“新小说”有了一种纯文学或者说是学术型的审美取向,真正使得新小说理论有了新质。第六章: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现代传媒发展到民初,出现新变化,首先是文学杂志办刊思想和创作取向以及风格的变化,接着带来了文学(小说)创作的变化。以《小说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礼拜六》(前期)为例,这一组文学期刊由晚清延续下来,多少都继承了一些晚清文学期刊的政治性特点,至少在表面上还保持有一种“启蒙”立场。主办者也是小说作者,主要有陈景韩、恽铁樵、包天笑、周瘦鹃等。特点是办刊、着作、翻译并举,名重一时。最显着的成就是对西方短篇小说的借鉴与创作,从题材、到形式、再到叙事都有新的尝试。虽然办刊宗旨中也提倡启蒙立场,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而已,在“启蒙”立场的旗帜下,提倡文学的消闲娱乐趣味。第七章:世俗情调的言情小说。以《民权素》《小说丛报》《小说新报》为例,这一组杂志大多由报纸的副刊转化而成,副刊的知识性、消闲性、娱乐性、大众性风格被自然承接下来,被称作副刊化期刊,它们基本放弃了“新小说”杂志的启蒙政治立场,专门刊登迎合世俗情调的“鸳鸯蝴蝶派”作品,是一种充满市民情调的“言情”文学。主办者兼作者主要有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他们办报刊、着书、翻译皆有成就,都是新式文人,创作多借鉴域外手法创作,以言情(时称为“惨情”)为主,尝试以骈文创作长篇小说且成“气候”。这一空前绝后的文学现象,堪称民初文坛一绝。结语: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
二、第四媒体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十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媒体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十四)(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媒体经历多次重大的转型 |
1.1.2 言论作者面临新的转型 |
1.1.3 媒体转型与个体探索密不可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关键概念 |
1.3.1 媒体转型 |
1.3.2 言论作者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作为方法的个体经历描述 |
1.4.2 改革开放40 年媒体转型研究 |
1.4.3 媒体人的发展出路与价值选择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个案研究 |
1.5.2 深度访谈 |
1.6 思路与结构 |
1.7 主要创新点与局限 |
1.7.1 主要创新点 |
1.7.2 主要局限 |
2 1980年代:机会留给爱文字的人 |
2.1 媒体转型:关注民众的休闲生活需要 |
2.1.1 媒体:四大晚报与周末版 |
2.1.2 内容:杂文和小言论的兴起 |
2.1.3 受众:为了切实的需求读报 |
2.2 社会机遇:文字能力成为社会流动的硬通货 |
2.2.1 人才:被挤出高考独木桥的人们 |
2.2.2 机会:文学提供表能能力的方式 |
2.2.3 机遇:文人走向行政事业单位 |
2.3 发展反思:个体发展依赖于媒体急速扩张 |
2.3.0 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
2.3.1 个体表达赢得社会共鸣 |
2.3.2 “种田”也能改变自我和社会 |
3 1990年代:社会需要大量信息 |
3.1 媒体转型:都市类媒体大发展 |
3.1.1 媒体:都市报的发展繁荣 |
3.1.2 内容:舆论监督成为社会风尚 |
3.1.3 受众:带有消费主义取向的读者 |
3.2 社会机遇:记者成为流动者 |
3.2.1 人才:媒体需要优秀传媒人才 |
3.2.2 机会:都市类媒体蓬勃发展 |
3.2.3 机遇:可以自由流动的职业 |
3.3 发展反思:社会流动背景下的信息饥渴 |
3.3.1 越是阅读,越是渴望阅读 |
3.3.2 言论表达既是工具也是目的 |
4 2000 年代:言论黄金时代 |
4.1 媒体转型:言论成为立媒之本 |
4.1.1 媒体:开始形成的媒体竞争格局 |
4.1.2 内容:求独到、求深入、求互动 |
4.1.3 受众:寻找事实背后的观点 |
4.2 社会机遇: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表达者 |
4.2.1 人才:无所不在的表达者 |
4.2.2 机会:积极的言论环境 |
4.2.3 机遇:畸高的稿费培养言论作者 |
4.3 发展反思:剧烈变化的表达 |
4.3.1 失去社会价值的批判表达 |
4.3.2 专业言论作者退场的征兆 |
5 2010 年代:摆脱渠道的束缚 |
5.1 媒体转型:自媒体平台的大发展 |
5.1.1 媒体:自媒体平台成为新的霸主 |
5.1.2 内容:融合中走向服务 |
5.1.3 受众:既是受者,又是传者 |
5.2 社会机遇:人人皆可成媒体 |
5.2.1 人才:创作者掀起自媒体创业热潮 |
5.2.2 机会:旧作者的坎坷自媒体之路 |
5.2.3 机遇:名气带来转型机会 |
5.3 发展反思:媒体发展与社会稳定 |
5.3.1 自媒体在狂欢中乱象频生 |
5.3.2 社会稳定需要媒体自觉 |
6 结语 |
6.1 转型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
6.2 机遇留给具有职业敏感的人 |
6.3 转型还需考虑政策、责任等因素 |
参考文献 |
附录 :洪巧俊访谈笔录整理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赛事的关系 |
1.3.2 我国不同媒体对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研究 |
1.3.3 学生体育赛事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1.3.4 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访谈法 |
2.2.3 个案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新闻媒体与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的选取分析 |
3.1.1 新闻媒体选取分析 |
3.1.2 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选取分析 |
3.2 媒体报道总体情况分析 |
3.2.1 媒体报道数量分析 |
3.2.2 媒体报道内容分析 |
3.3 不同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分析 |
3.3.1 电视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分析 |
3.3.2 网络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 |
3.3.3 报纸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的报道情况分析 |
3.4 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 |
3.5 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
3.5.1 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现状分析 |
3.5.2 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专家访谈录 |
附录C 专家访谈录 |
附录D 专家访谈录 |
附录E 专家访谈录 |
附录F 专家访谈录 |
附录G 专家访谈录 |
附录H 专家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
2、对外传播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
第一节 审美动因 |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 |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
第三节 政治动因 |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
第四节 经济动因 |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
第一节 艺术媒介 |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展示路径 |
一、艺术品外展 |
二、开放性展示 |
第二节 市场路径 |
一、画廊的展销 |
二、艺术品拍卖 |
三、艺术博览会 |
第三节 收藏路径 |
一、博物馆收藏 |
二、私人的收藏 |
第四节 教育路径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海外艺术教育 |
第五节 旅游路径 |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
第六节 艺术路径 |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5)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梦”的价值理念统领整个新闻传播学界 |
三、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转向 |
四、大数据技术下的新闻生产的变革 |
五、媒介转型加速,媒介重组提升行业竞争力 |
六、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 |
七、网络舆论格局的新特点与网络治理成为网络宏观调控的常态 |
八、媒商博弈,新闻伦理受到挑战 |
九、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研究议题 |
十、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议题的传播研究更加务实 |
十一、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议题 |
十二、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得以反思 |
十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凸显 |
十四、结语 |
(6)分众传播时代高校本科新闻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及分析 |
1.2.2 国外相关研究及分析 |
1.3 研究内容概述 |
1.3.1 研究样本抽样原则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涵 |
1.5.2 分众传播 |
第2章 分众传播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
2.1 超常规发展的新闻教育 |
2.2 分众传播时代对新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
2.2.1 分众传播时代的媒体特征 |
2.2.2 分众传播时代的新闻人才特征 |
2.3 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
2.3.1 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
2.3.2 问题分析 |
2.4 完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 |
2.4.1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
2.4.2 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突出办学特色 |
2.4.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第3章 分众传播时代新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
3.1 新闻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
3.1.1 思想政治教育 |
3.1.2 通识教育 |
3.1.3 专业教育 |
3.1.4 必修课与选修课 |
3.2 合理构建新闻教育课程体系 |
3.2.1 调整课程比例 |
3.2.2 加强通识教育 |
3.2.3 细分专业 构建跨学科模块课程体系 |
3.2.4 毕业论文设计 |
第4章 分众传播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
4.1 我国新闻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
4.1.1 整体师资力量薄弱 |
4.1.2 师资队伍人员构成单一 |
4.1.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 |
4.2 科学建设新闻教育师资队伍 |
4.2.1 打破“唯博士化”的人才引进壁垒 |
4.2.2 鼓励青年教师定期进行媒体实训 |
第5章 分众传播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5.1 我国新闻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现状 |
5.1.1 新闻实践教育重视不足 |
5.1.2 媒体实践资源管理分配不合理 |
5.1.3 媒体专业实习缺乏监管 |
5.2 科学搭建新闻教育实践平台 |
5.2.1 媒体实验室建设 |
5.2.2 校内实践媒体建设 |
5.2.3 校外媒体实习与校外社会调查 |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延伸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历史·现状·策略 ——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二) 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围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及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一、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一) 建国前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 |
(二) 建国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三) 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征 |
二、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一) 建国前西部地区新闻教育的滥觞 |
(二) 建国后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一、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审视 |
(一)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 |
(二)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 |
(三)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不足 |
二、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三) 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
(四)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启示 |
一、美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一)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二) 美国“密苏里法”新闻教育模式 |
二、英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一)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二)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与特点 |
三、港台地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一) 香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二) 台湾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四、对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 开放办学的理念 |
(二) 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 |
(三) 教学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四) 改革教师聘任和评价标准 |
(五) 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
第四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 |
一、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及辨析 |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 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辨析 |
二、强化通识教育的理念 |
(一) 通识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
(二) 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目的 |
三、突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一) 新闻职业的特征 |
(二) 新闻道德失范现象 |
(三)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四、突显实践育人的价值 |
(一) 实践育人理念的内涵 |
(二) 高等新闻教育中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
第五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策略 |
一、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
(一)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
(二)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原则 |
(三)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
二、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 |
(一) 开放教学体系,拓展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 |
(二) 融合各种资源,丰富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资源 |
(三)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8)论我国新时期的新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3 既往研究状况 |
0.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我国新时期新闻教育的成就 |
1.1 我国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
1.1.1 新闻教育的办学主体范围不断扩展 |
1.1.2 新闻教育的办学层次不断深化 |
1.1.3 新闻教育的专业体系不断拓展 |
1.2 我国新闻教育的师资力量壮大,学术成果丰厚 |
1.2.1 教师队伍壮大 |
1.2.2 学术成果丰厚 |
1.3 新闻学与传播学融合,新兴学科和先进技术吸纳其中 |
1.4 新闻人才培养成绩显着 |
第2章 我国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问题 |
2.1 我国新时期新闻教育问题分析 |
2.1.1 新闻教育超常规发展,层次划分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合理 |
2.1.2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 |
2.1.3 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
2.1.4 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缺陷 |
2.1.5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供需不平衡 |
2.1.6 新闻教育形式单一,新技术引进陷入困惑 |
2.2 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 |
2.2.1 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挑战 |
2.2.2 向全社会普及新闻教育的挑战 |
2.2.3 制定新闻教学课程模板的双重挑战 |
第3章 我国新闻教育的革新——可持续发展构想 |
3.1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指导新闻教育事业 |
3.1.1 坚持正确的新闻和教育的理论指导 |
3.1.2 吸取前人以及国外的优秀新闻思想和经验,指导新时期的新闻教 |
3.1.3 加强新闻院校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 |
3.1.4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3.2 追求个性化、有特色的新闻教育 |
3.2.1 新时期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目标 |
3.2.2 高校新闻教育办学模式发展探析 |
3.2.3 实务界的新闻教育发展 |
3.3 展望我国新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2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概述 |
2.1 社论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
2.2 新时期以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发展脉络 |
2.3 新时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
3 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 |
3.1 媒介生态环境的概念界定 |
3.2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与媒介生态环境 |
3.3 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 |
4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介的舆论引导责任 |
4.1 媒介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 |
4.2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党报舆论引导建议 |
5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现代性与文学变革 |
第一章 晚清媒介环境与现代小说先声 |
第一节 媒介环境(报刊印刷媒介)的形成 |
一 传教士宣教和办刊:传播观念的跨时空嫁接 |
二 现代报刊“本土化”形象培植 |
三 “传教士小说”的传播和影响 |
第二节 《申报》与《瀛寰琐记》 |
一 传媒与文学联姻:最具创建性的经典之举 |
二 《瀛寰琐记》及其期刊意义 |
三 一报一刊早期刊登的小说和译着 |
第三节 《海上奇书》:小说期刊的先行者 |
一 现代营销策略:广告先行与依托报纸销售网络 |
二 《海上花列传》的现代意识 |
第二章 文学(小说)提倡与舆论造势 |
第一节 “新小说”前的新小说 |
一 傅兰雅与“时新小说”竞赛 |
二 “时新小说”的“新”症候 |
第二节 “新小说”的舆论发动 |
一 《国闻报》:呼吁小说的重要性 |
二 《时务报》:域外观念引进与文学探新 |
三 《清议报》:“新小说”的启蒙工具论 |
四 《新民丛报》:倡导与呼应 |
第三章 工具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 |
第一节 《新小说》与“新小说” |
一 《新小说》:开启现代小说杂志新时代 |
二 “新小说”:文学大家族的“新贵” |
第二节 《新新小说》的“狭客”精神 |
第三节 《中外小说林》:独树一帜的小说理论 |
第四章 务实与趣味: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探索 |
第一节 《绣像小说》:图文并重与开发民智 |
第二节 文艺小报与“谴责小说” |
第三节 《月月小说》:趣味与多元探索 |
第四节 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取向与创作探索 |
第五章 艺术与审美:西学背景(学者型)知识分子的追求 |
第一节 《小说林》的纯艺术追求 |
第二节 《游戏世界》的“游戏”观 |
第三节 《教育世界》和王国维的艺术观 |
第四节 《河南》与周氏兄弟的文学观 |
第六章 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 |
第一节 《小说时报》的锐意改革和“催醒“作用 |
第二节 《小说大观》和《小说画报》的创新举措 |
第三节 前期《小说月报》对文学精神的追求 |
第四节 《礼拜六》(前期)及其他 |
第七章 世俗情调: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改良 |
第一节 《民权素》:新内容与旧形式的纠结 |
第二节 《小说丛报》《小说新报》:“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 |
一 《小说丛报》与《小说新报 |
二 民初言情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上海时期《新青年》的媒介策略 |
结语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第四媒体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十四)(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2]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D]. 戴婧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D]. 乔方舟. 河南大学, 2019(01)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5]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J]. 南长森,卢鑫.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6]分众传播时代高校本科新闻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赵明范. 河北大学, 2013(S2)
- [7]历史·现状·策略 ——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D]. 伍顺比. 西南大学, 2013(10)
- [8]论我国新时期的新闻教育[D]. 梁娟. 湘潭大学, 2012(01)
- [9]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D]. 卢颖. 暨南大学, 2011(10)
- [10]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 徐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