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东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叶霞,林虎绒,王元忠,黄衡宇,李鹂[1](2020)在《川东獐牙菜体外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构建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i Franch.)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以川东獐牙菜带叶茎尖、带芽茎段和叶片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全组合及L9(34)正交试验,探究不同激素对其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东獐牙菜3种外植体中,叶片适宜作为间接器官发生材料,在MS+2.0 mg·L-1 6-BA+1.5 mg·L-1 KT培养条件下,培养7 d便可见愈伤组织从切口处产生,培养30 d后即可分化出大量丛芽;不定芽在相同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可达8.75。带芽茎段则适宜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其在MS+2.0 mg·L-1 6-BA+1.0 mg·L-1 NAA中培养7 d后,节上腋芽开始萌动,培养30 d后腋芽发生系数可达4.06;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1,培养30 d后即可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为100%;生根苗经过炼苗,移栽30 d后成活率达90%以上。在川东獐牙菜的离体培养中,间接器官发生途径较直接器官发生途径效率更高。本研究通过叶愈伤组织-不定丛芽途径建立了川东獐牙菜高效再生体系,为保护其野生资源和种苗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其遗传转化奠定了试验基础。
于叶霞[2](2020)在《川东獐牙菜与4种同属植物的定性鉴别及其有效成分对生态因子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i Franch.)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土家族地区,当地医生常用其清肺热,治疗黄疸、急性肠炎、菌痢等病症。川东獐牙菜与同属近缘种外观极其相似,仅从形态难以正确鉴别。川东獐牙菜在我国湖南、湖北、四川等很多地区均有分布,不同产地的川东獐牙菜品质优劣不一。因此,构建川东獐牙菜与近似种鉴别体系,探究引起川东獐牙菜质量差异的环境因素对保证川东獐牙菜用药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技术手段,结合化学计量学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川东獐牙菜及同属近似种进行定性鉴别,明确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积累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3种方法均可用于川东獐牙菜与同属4种植物的定性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品质有明显差异,其中重庆地区的川东獐牙菜品质最佳。具体结果如下:(1)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5种獐牙菜属植物(川东獐牙菜、青叶胆、紫红獐牙菜、狭叶獐牙菜和西南獐牙菜),采集种獐牙菜属植物不同部位(根、茎、叶)543份样品红外光谱信息,原始数据经标准正态变量、多元散射校正、平滑、一阶导数、二阶导数、三阶导数等预处理后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模型。5种獐牙菜属植物根、茎和叶3个部位PLS-DA和SVM模型均能准确鉴别5种獐牙菜属植物,以MSC+SG+2D预处理效果最佳。(2)采用红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融合鉴别5种獐牙菜属植物,比较原始光谱图,进行聚类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HCA反映了5种獐牙菜属植物样品分类情况与亲缘关系,除紫红獐牙菜外,其余4种獐牙菜植物均分类正确,准确率为93.1%,青叶胆、川东獐牙菜、紫红獐牙菜与西南獐牙菜亲缘关系较近;基于FTIR、UPLC、低级和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建立RF判别模型,样品错判总数分别为1、5、1、0,中级数据融合效果最佳,所有样品均正确分类,所建模型性能良好。(3)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5种獐牙菜属植物进行鉴别和差异性代谢物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成功区分了獐牙菜属5个种,并鉴定出7个物种标志物。结果表明代谢组学方法可以用于獐牙菜属植物鉴别以及全组分鉴定。(4)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川东獐牙菜中3种主要环烯醚萜类(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及1种口山酮类(芒果苷)化学成分的含量,结合从世界气候数据库获得的生态因子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着,重庆市产地川东獐牙菜中的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芒果苷含量最高。4种化学成分在川东獐牙菜中含量表现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獐牙菜苷,其中獐牙菜苦苷与芒果苷含量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川东獐牙菜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和龙胆苦苷与生态因子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对3种化学成分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最干月降水。
曹团武,张小凤,谭晓平,杨兴伟,张芯雯,范君婷,许刚[3](2019)在《川东獐牙菜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NMR光谱数据分析和与已有物质对比分析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川东獐牙菜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7个已知化合物,包括3个少见的内酯烯胺酮、5个酮、5个环烯醚萜苷和4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entiocrucine(1)、gentiocrucine A(2)、gentiocrucine B(3)、junipediol A(4)、1-羟基-3,4,7,8-四甲氧基酮(5)、1,7,8-三羟基-3-甲氧基酮(6)、1,8-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酮(7)、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8)、当药醇苷(9)、去乙酰德苦草苦苷(10)、苦龙胆酯苷(11)、羟基当药苦酯苷(12)、獐牙菜苦苷(13)、龙胆苦苷(14)、齐墩果酸(15)、胡萝卜苷(16)、β-谷甾醇(17)。结论化合物1~6、10、12、16和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李婕[4](2018)在《三种獐牙菜植物化学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药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组培种苗已实现产业化生产。温度、光照、碳源、氮源、外源激素等理化因子对种苗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影响明显,导致中药质量参差不齐。除形态、显微等传统鉴别及整体定性指纹图谱鉴别外,重要药效成分的量化在质量评价中同样意义重大。多指标成分定量指纹图谱兼具指纹图谱整体定性优势和指标性成分定量分析功能,是评价中药质量的有效技术之一。借助模式识别方法处理指纹图谱多维信息库,阐释多成分非线性的复杂体系,实现样本的判别、归类、预测,以期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龙胆科獐牙菜属(Swertia)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具有清热利胆、退黄、除湿、平肝风、疏肝健胃等功效,在中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本论文以青叶胆(S.mileensis)、显脉獐牙菜(S.nervosa)、贵州獐牙菜(S.kouitchensis)的组培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建立三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解析样品图谱化学信息,探讨外源激素浓度、生长阶段、器官发生方式对特征成分含量累积与分布的影响并进行定性鉴别与定量评价研究,为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栽培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建立青叶胆化学指纹图谱,确定特征指标性成分,明确青叶胆及其近缘种之间的相似性;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探讨激素浓度、生长阶段和器官发生方式对特征成分含量积累与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三种獐牙菜属植物快速质量评价体系;第三部分(第五章)为文献综述,总结了1966-2016年间报道的30种獐牙菜属植物中419种化学成分,引用参考文献173篇。(1)本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4种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判别。色谱指纹图谱显示,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为所有样品的共有峰且均达到基线分离,确定獐牙菜苦苷为定量评价指标。川东獐牙菜(S.dividii)叶中獐牙菜苦苷含量最高(159.82mg/g),其次为青叶胆茎(25.91 mg/g),狭叶獐牙菜(S.angustifolia)中含量最低,叶中甚至低于检测限(6.53μg/mL)。紫外光谱指纹图谱显示,204-290 nm为所有样品的紫外特征吸收区域,240 nm处的强吸收峰表明样品提取液中存在丰富的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C=O和苯环的强共轭结构导致270 nm处出现显着吸收,推测样品提取液中含有口山酮类成分。紫外光谱数据经过4点平滑处理除去基线漂移和噪音的干扰,导入SIMCA-P+13.0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种间样品、种内不同器官样品均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基于色谱数据的相似性分析表明,青叶胆与川东獐牙菜相似性最高(>0.92),与其它两种差异较大(<0.50)。本实验中川东獐牙菜样品采集自低海拔地区(341±5 m),青叶胆、紫红獐牙菜(S.punicea)和狭叶獐牙菜均采集自高海拔地区(1300-2200 m),推测海拔是导致4种獐牙菜属植物化学差异明显的原因之一。(2)本章选取6-苄基腺嘌呤(6-BA)、α-萘乙酸(NAA)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外源激素浓度对青叶胆(n=9)化学成分积累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 mg/L 6-BA+0.05 mg/L NAA最利于獐牙菜苦苷积累,含量可达100.11(±0.25)mg/g,激素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9批组培样品中獐牙菜苦苷含量均显着(p<0.05)高于野生青叶胆样品,说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高产量可通过组培技术获得。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组培与野生样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最初5 min洗脱出来的大极性成分(死时间已扣除);9批组培样品中除2.0 mg/L6-BA+0.01 mg/L NAA样品被完全区分开,其余8组均未得到较好区分,变量重要性投影(VIP)显示2.0 mg/L 6-BA+0.01 mg/L NAA促进獐牙菜苦苷积累作用显着(p<0.05)。(3)本章选用显脉獐牙菜增殖苗和生根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方法探讨主要特征性成分的积累与分布。高效液相色谱图显示,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龙胆苦苷、马钱苷酸为所有样品共有峰且均达到基线分离。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地上部分为4种(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主要积累场所;不同的是,增殖阶段茎中积累量最为丰富(2.19±0.04–7.29±4.82 mg/g),生根阶段叶中积累量最为丰富(1.00±0.26–19.57±5.34 mg/g)。此外,增殖苗生根之后,獐牙菜苦苷含量剧烈增加(p<0.05),马钱苷酸、獐牙菜苷、龙胆苦苷含量显着降低(p<0.05),推测生根启动獐牙菜苦苷生物合成与转运机制。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器官样品之间差异较大,说明在不同生长阶段,显脉獐牙菜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与分布变化明显。(4)本章以间接和直接器官发生的贵州獐牙菜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紫外-可见光光谱、多元化学指纹图谱策略,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讨特征化学成分的积累与分布。高效液相色谱图显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为所有样品共有峰且均达到基线分离。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间接、直接器官发生的样品中,地上部分为4个特征性成分积累的主要场所,其中獐牙菜苦苷含量最高(30.54±0.2mg/g),獐牙菜苷最低,在根中甚至低于检测限(0.03 mg/mL)。相比于直接器官发生,间接发生样品中獐牙菜苦苷较高,其它成分含量相似,推测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在愈伤组织阶段就已经开始。HPLC(246 nm)+HPLC(258 nm)的融合策略分类效果最为理想,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E)和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小于0.07和0.1,正确率为100%。
杨晓泉,夏从龙[5](2017)在《“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活性,但其品种繁多、基原复杂,传统鉴别具有局限性。本文浅析蒂达品种及资源分布,并综述10年来"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应用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狄准[6](2016)在《川东獐牙菜及其两种近缘种的指纹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民族药是中国特色医药体系的一部分,其发展最大的阻碍是基础理论薄弱及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中药指纹图谱的出现为民族药物质量控制供了新方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涉及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基于天然药物的同源性,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可以作为建立民族药物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结合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和区分及评价3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论文的第一章论述了民族药和中药的联系,指纹图谱法在鉴别和评价民族药物中起到的作用,川东獐牙菜的介绍及其价值和目前该民族药主要的研究领域,在现阶段川东獐牙菜的研究中,利用指纹图谱鉴别及评价的报导较少。第二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指纹图谱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采集4个地区70株样品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数据,原始光谱经预处理(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一阶求导,二阶求导)后导入OMNIC 8.2,比较吸收峰的差异;用SIMCA-P+10.0进行PLS-DA分析,以前三个主成分三维得分图比较产地鉴别效果;红外光谱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通过树状图比较不同部位分类效果。FTIR技术结合PLS-DA与HCA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不同部位产地鉴别效果具有差异,二阶求导处理增强了光谱的特异性,使PLS-DA的三维主成分得分图分类效果更明显。第三章利用红外指纹图谱鉴别3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狭叶獐牙菜和紫红獐牙菜),比较原始光谱图,进行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部位的分类效果是不一样的,茎和叶的分类效果比根的好。第四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鉴别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文章比较了不同产地样品茎和叶中5种标准化合物的含量,不同部位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明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单纯茎或者叶数据矩阵鉴别效果不佳,将两者矩阵结合得到聚类效果极佳的分类图。主成分3D得分图,叶数据矩阵的鉴别效果优于茎数据。第五章采集3种獐牙菜共27株样品色谱图,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得到样品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对3组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峰面积数据导入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树状图和主成分得分图,观察聚类效果。不同种獐牙菜药用植物中指示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大,相同种类獐牙菜不同个体中指示化合物含量差异大。聚类分析树状图分类准确率为85.2%,误判的紫红獐牙菜样品与其余的紫红獐牙菜样品相比,指示化合物含量极低。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将3种獐牙菜区分开,相比川东獐牙菜和狭叶獐牙菜,紫红獐牙菜聚类效果较分散,个体之间差异大。第六章采集4个地区川东獐牙菜不同部位的紫外光谱,川东獐牙菜不同部位紫外光谱图均在240 nm、276 nm和324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前人研究中240 nm和276 nm为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最大吸收峰值,根据根、茎和叶的不同稀释倍数与比尔朗伯定律推测这两种化学成分在叶中含量最高。光谱数据导入UVProbe 2.34比较不同产地相同部位的紫外光谱图,将原始光谱数据以及经过8点平滑、一阶求导和二阶求导后的数据导入SIMCA-P 11.5,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比较三维得分图的产地鉴别效果。主成分分析中以叶的原始数据以及8点平滑处理数据鉴别效果最佳,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均为98.8%,其余预处理方式无法取得较好的鉴别效果可能与主成分数累计值有关(一阶求导为83.9%,二阶求导为47.3%)。根部数据能将重庆、湖北的样品和湖南样品分开,但重庆和湖北的样品无法区分。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检测鉴别模型的可靠性,并为预测更多产地的区分提供依据。将验证集带入训练集建立的模型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区分产地,证明该模型产地鉴别效果可行。PLS-DA中训练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985,其评估均方差(RMSEE)为0.159,验证集导入训练集后其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27,预测均方差(RMSEP)为0.327,RMSEE与RMSEP两者相近,且都小于0.500,该模型的预测可靠性高。
杨富茗[7](2016)在《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的提取纯化及中试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鱼胆草(Swertia davidii),官方称川东獐牙菜,是常用一个民族土家族民间医药,它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成分皂苷类及黄酮类成分,是獐牙菜属食品药品的的主要功效植物,其中獐牙菜苦苷含量占原药材的3%左右。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为裂环环烯醚萜成分,是龙胆科植物主要成分之一。它有防止肝损伤,抗氧化、镇静、镇痛、消除水肿、抗炎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2]。但是目前从鱼胆草中制备高纯度獐牙菜苦苷的文献报道较少,冯波等从龙胆中分离獐牙菜苦苷质量分数为2.44%[3],周大成等利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獐牙菜苦苷含量为52.29%[4]本文将通过提取、大孔树脂层析、活性炭柱层析,研究出一条高纯度獐牙菜苦苷(质量分数>90%)的工艺并通过中试研究,同时对分离的獐牙菜苦苷活性进行测定,具体内容如下:(1)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以獐牙菜苦苷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等条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温度60℃,乙醇浓度10%,提取时间为10 min,其提取率达到88%。(2)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分离工艺:通过对六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的筛选,经过静态吸附解吸附试验确定选用AB-8大孔树脂作为獐牙菜苦苷的分离树脂,其饱和吸附量为19.43mg/g,其柱层析参数为:动态吸附量为40.5mg/g、径高比为1∶8、洗脱溶剂为20%乙醇、洗脱量为3.5BV。柱层析分离得獐牙菜苦苷粗提物,含量为60%,柱层析过程獐牙菜苦苷的回收率为80%。纯化工艺:采用无水乙醇醇沉精制得獐牙菜苦苷精制物,将精制物水溶上活性炭和硅藻土混合柱静置2h,以2BV纯水除杂,近15BV甲醇洗脱,回收甲醇得到样品,再采用无水乙醇溶解静置结晶,獐牙菜苦苷晶体纯度>90%。(3)中试工艺调试在中试车间进行三批次中试调试,每批投料量为50公斤药材,以10、8倍量30%乙醇分别提取2次,提取时间均为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常温放置冷沉后过滤,提取率为86%;滤液通过AB-8大孔树脂柱、活性炭柱分离纯化,回收溶剂后得到獐牙菜苦苷提取物,其含量在88%以上,獐牙菜苦苷总回收率58%左右。通过中试调试验证,确定此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行,且中试三批次产品生产成本平均为8587元/kg,与同期市场价格比较具有竞争力。(4)活性测试将中试工艺中制得的58%、88%的獐牙菜苦苷样品进行巨噬细胞活化抑制活性探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来判定其活化作用。结果TNF-α含量由少到多依次为:獐牙菜苦苷(88%)+LPS组<LPS组<獐牙菜苦苷(58%)+LPS组,说明高纯度组獐牙菜苦苷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具有活化作用,能起到抗炎、抗感染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獐牙菜苦苷提取条件、大孔树脂以及活性炭填料的筛选,探索出了一条用廉价填料层析纯化高纯度獐牙菜苦苷的方法,通过中试调试以及原料成本核算确定了此工艺的可行性。且研究发现其高纯度提取物具有抗炎活性。以上结果将为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褚峤,夏从龙[8](2015)在《藏药“蒂达”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藏药"蒂达"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药效奇特,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材来源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此综述藏药"蒂达"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相关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
费良丹,王俊丽,田璧瑞,马林喜,彭耀,向碧云[9](2014)在《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武陵山地区南方山荷叶、多蕊蛇菰、七叶一枝花、川东獐牙菜、雪里见、大叶三七、湖北凤仙花、朱砂藤等几种民族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人工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杨俊美[10](2014)在《固公果根和美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为实验研究的内容,第三、四部分为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的内容分别对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固公果根[Rose odorata Sweet var. gigantea (Coll. et Hemsl.) Rehd. et Wils]和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美丽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 var. pulchella (D. Don)Burk.]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分别对彝族药固公果根和獐牙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综述。首先是固公果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固公果根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大花香水月季(R. odorata Sweet var. gigantea)以根入药,具有清热止痢,调气和血的功效,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彝族民间药材。从固公果根(R. odorata Sweet var. gigantea)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野鸦春酸(Euscaphic acid,1)、Kaji-ichigoside F1(2)、委陵菜酸(2α,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3)、野蔷薇苷(Rosamultin,4)、2,3,19,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2,3,19,23-Tetrahydroxyurs-12-en-28-oic-acid,5)、2,3,19,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β-D-葡萄糖苷(2,3,19,23-Tetrahydroxyurs-12-en-28-oic-acid-β-D-glucopyranosyl ester,6)、儿茶素(Catechin,7)、喹色亭酚-(4β,8)表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β,8)-catechin,8]、(4β,8)-非瑟酮醇儿茶素[(+)-Fisetinidol-(4β,8)-catechin,9]、表儿茶素(Epicatechin,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2)、-香树脂醇(-Amyrin,13)、熊果酸(Ursolic Acid,14)。其次是美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美丽獐牙菜(S. angustifolia Buch. var.pulchella)在云南常被当做青叶胆使用,本次研究从美丽獐牙菜中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分析(1H-NMR、13C-NMR等)方法和对照文献波谱数据,理化性质检识以及与标准品的薄层对照分别鉴定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5,8-Trihydroxy-3-methoxy xanthone,1)、1-羟基-3,5,8-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5,8-trimethoxy xanthone,2)、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5-dimethoxyxanthone,3)、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Gentiacaulein,4)、1-羟基-3,5,6-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5,6-trimethoxy xanthone,5)、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7,8-trimethoxy xanthone,6)、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8-Dihydroxy-3,7-dimethoxy xanthone,7)、1,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口山酮(1,7-Dihydroxy-3,4-dimethoxy xanthone,8)、1,5-二羟基-3,4,8-甲氧基口山酮(1,5-Dihydroxy-3,4,8-trimethoxy xanthone,9)、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7,8-Trihydroxy-3-methoxy xanthone,10)、1,3,5,8-四羟基口山酮(norbellidifolin,11)、1,3,7-三羟基口山酮(1,3,7-Trihydroxy xanthone,12)、1,3,7-三羟基-8-甲氧基口山酮(1,3,7-Trihydroxy-8-methoxy xanthone,13)、1,3,7-三羟基-4,8-二甲氧基口山酮(1,3,7-Trihydroxy-4,8-dimethoxy xanthone,14)、当药醇苷(Swertianolin,15)、1,7,8-三羟基-3,4-二甲氧基口山酮(1,7,8-Trihydroxy-3,4-Dimethoxy xanthone,16)、獐牙菜苷(Sweroside,17)、3,4-Dihydro1H,6H,8H-naphtho-[1,2-c:4,5-c’, d’]dipyrno-1,8-dion(e18)、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19)、(-)-Berchemo(l20)、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21)、-香树酯醇(-Amyrin,22)、β-谷甾醇(β-Sitosterol,23)、2,6-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6-Dihydroxy-4-methoxybenzoate,24)、香草酸(Vanillicacid,25)、丁香酸(Syringic acid,26)。上述化合物中2、5-8、10、12-14、16、18、20、24-26是首次从美丽獐牙菜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5、14、16、14、16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最后是彝族药固公果根的研究概述和獐牙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对固公果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测定方法以及专利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獐牙菜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
二、川东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东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东獐牙菜体外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外植体的处理 |
1.3 优化试验设计 |
1.3.1 单因素试验 |
1.3.2 腋芽诱导 |
1.3.3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丛芽发生及增殖 |
1.3.4 生根培养试验 |
1.4 炼苗移栽 |
1.5 指标测定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激素种类的选择 |
2.2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 |
2.3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 |
2.4 生根培养与炼苗移栽 |
3 讨论 |
3.1 川东獐牙菜不同外植体类型及其增殖途径 |
3.2 川东獐牙菜不同外植体对外源激素的响应 |
4 结论 |
(2)川东獐牙菜与4种同属植物的定性鉴别及其有效成分对生态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现代鉴别方法在药用植物评价中的应用 |
1.1.1 分子鉴别 |
1.1.2 光谱鉴别 |
1.1.3 色谱鉴别 |
1.1.4 代谢组学鉴别 |
1.2 药用植物品质与生态因子相关性 |
1.2.1 光照 |
1.2.2 温度 |
1.2.3 水分 |
1.3 川东獐牙菜研究现状 |
1.3.1 几种獐牙菜属植物的选择 |
1.3.2 鉴别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獐牙菜属植物的鉴别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样品制备 |
2.1.3 数据采集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5种獐牙菜属植物红外光谱分析 |
2.2.2 PLS-DA |
2.2.3 SVM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基于光谱与色谱数据融合策略的獐牙菜属植物鉴别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红外光谱采集 |
3.1.4 超高效液相色谱采集 |
3.1.5 数据融合 |
3.1.6 评价标准 |
3.1.7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红外光谱预处理筛选 |
3.2.3 HCA |
3.2.4 RF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4章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獐牙菜属植物鉴别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样品制备 |
4.1.4 色谱条件 |
4.1.5 质谱条件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PCA的代谢组学鉴别分析 |
4.2.2 基于OPLS-DA的代谢组学分析 |
4.2.3 差异代谢产物的筛选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仪器与试剂 |
5.1.3 对照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
5.1.4 色谱条件 |
5.1.5 线性关系考察 |
5.1.6 方法学考察 |
5.1.7 气候数据获取 |
5.1.8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产区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含量 |
5.2.2 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川东獐牙菜产地生态因子主成分分析 |
5.2.4 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川东獐牙菜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提取与分离 |
3 结构鉴定 |
4 讨论 |
(4)三种獐牙菜植物化学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青叶胆及其近缘种的相似性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色谱条件 |
1.3.2 光谱条件 |
1.3.3 对照品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
1.3.4 线性关系考察 |
1.3.5 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实验 |
1.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
1.3.7 数据分析 |
1.4 结果与讨论 |
1.4.1 UV条件优化 |
1.4.2 UV指纹图谱分析 |
1.4.3 UPLC指纹图谱分析 |
1.4.4 相似性分析 |
1.4.5 主成分分析 |
1.5 结论 |
第二章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后青叶胆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条件 |
2.3.1 色谱条件 |
2.3.2 对照品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
2.3.3 线性关系考察 |
2.3.4 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实验 |
2.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獐牙菜苦苷的定量分析 |
2.4.2 组培样品的判别 |
2.4.3 野生鱼组培样品的判别 |
2.4.4 野生样品的系统聚类分析(HCA)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生长阶段显脉獐牙菜环烯醚萜类成分定量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条件 |
3.3.1 色谱条件 |
3.3.2 光谱条件 |
3.3.3 对照品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
3.3.4 线性关系考察 |
3.3.5 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实验 |
3.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3.7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组培植株诱导 |
3.4.2 基于UPLC和UV的PLS-DA分类模型建立 |
3.4.3 系统聚类分析(HCA) |
3.4.4 不同生长阶段对4个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器官发生方式的贵州獐牙菜判别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条件 |
4.3.1 色谱条件 |
4.3.2 光谱条件 |
4.3.3 对照品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
4.3.4 线性关系考察 |
4.3.5 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实验 |
4.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PLC和UV指纹图谱 |
4.4.2 色谱-光谱指纹图谱 |
4.4.3 PLS-DA分类模型的建立 |
4.4.4 四个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
4.5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化学成分 |
口山酮类和黄酮类成分 |
环烯醚萜类成分 |
三萜类类成分 |
其它成分类型 |
药理活性 |
保肝活性 |
抗糖尿病活性 |
抗氧化活性 |
抗微生物、驱虫和抗病毒活性 |
神经保护活性 |
抗癌活性 |
生物合成途径 |
口山酮类化合物 |
裂环烯醚萜和三萜类化合物 |
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5)“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蒂达”基原植物及其资源分布 |
2 酮类成分 |
2.1 酮 |
2.2 酮苷 |
3 DNA条形码鉴定 |
3.1 DNA条形码鉴定概述 |
3.2 ITS序列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
3.3 其他DNA条形码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6)川东獐牙菜及其两种近缘种的指纹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色谱指纹图谱 |
1.2.1 高效液相色谱 |
1.2.2 气相色谱 |
1.2.3 薄层层析色谱 |
1.2.4 毛细管电泳 |
1.2.5 高速逆流色谱 |
1.3 光谱指纹图谱 |
1.3.1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
1.3.2 紫外光谱指纹图谱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别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1.3 样品制备 |
2.1.4 光谱数据处理 |
2.1.5 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平均光谱图比较 |
2.2.2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
2.2.3 系统聚类分析 |
2.3 结论 |
第3章 3 种獐牙菜属植物红外光谱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与软件 |
3.1.3 样品预处理 |
3.1.4 红外光谱分析 |
3.1.5 判别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 |
3.1.6 方法学考察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平均红外光谱 |
3.2.2 红外光谱的判别分析 |
3.2.3 红外光谱的系统聚类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材料及样品预处理 |
4.1.3 色谱条件 |
4.1.4 方法学考察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方法学考察 |
4.2.2 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
4.2.3 相似度分析 |
4.2.4 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3 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UPLC指纹图谱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样品制备 |
5.1.3 色谱条件 |
5.1.4 色谱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方法学考察 |
5.2.2 指纹图谱分析 |
5.2.3 3种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和芒果苷含量比较 |
5.2.4 聚类分析 |
5.2.5 主成分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剂及仪器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方法学考察 |
6.2.2 不同部位紫外光谱图比较 |
6.2.3 川东獐牙菜紫外光谱模式识别 |
6.3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的提取纯化及中试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1 鱼胆草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
1.1 鱼胆草的简介 |
1.2 鱼胆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 鱼胆草的药用研究进展 |
2 獐牙菜苦苷的研究概况 |
2.1 獐牙菜苦苷的分布 |
2.2 獐牙菜苦苷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2.3 獐牙菜苦苷的药理作用 |
2.3.1 抗高血脂及降血糖作用 |
2.3.2 镇静、镇痛作用 |
2.3.3 保肝、抗氧化作用 |
2.3.4 抗炎消肿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
2.3.5 抗菌及抗癌作用 |
2.3.6 其它作用 |
2.4 獐牙菜苦苷提取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2.4.1 回流提取法 |
2.4.2 大孔树脂树脂纯化法 |
2.4.3 溶媒复提精制法 |
2.4.4 硅胶柱层析法 |
2.4.5 活性炭吸附法 |
2.5 獐牙菜苦苷分离纯化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声提取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的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学考察 |
1.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的处理方法以及公式计算 |
1.3.2 HPLC测定方法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
1.3.3 线性关系考察 |
1.3.4 稳定性试验 |
1.3.5 重复性试验 |
1.3.6 精密度试验 |
1.3.7 回收试验 |
1.3.8 含量的测定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乙醇浓度的选择 |
2.2 提取时间的选择 |
2.3 料液比的选择 |
2.4 温度的选择 |
2.5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
2.6 验证试验 |
3 结论 |
第三章 大孔树脂分离富集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的工艺研究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树脂 |
1.3 实验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树脂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 |
2.3.1 獐牙菜苦苷提取液的制备 |
2.3.2 不同树脂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考察 |
2.3.3 AB-8 树脂穿透曲线的考察 |
2.3.4 AB-8 树脂溶剂洗脱浓度的考察 |
2.3.5 AB-8 树脂溶剂洗脱量的考察 |
2.3.6 AB-8 树脂径高比的考察 |
2.3.7 工艺验证实验 |
3 结论 |
第四章 活性炭层析纯化獐牙菜苦苷的工艺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獐牙菜苦苷粗提取物的制备及填料的预处理 |
2.1.1 獐牙菜苦苷粗提取物的制备 |
2.1.2 填料的预处理 |
2.2 活性炭层析精制獐牙菜苦苷粗提取物的工艺研究 |
2.2.1 离子树脂,酸、中、碱性氧化铝,聚酰胺,活性炭对獐牙菜苦苷吸附及解吸附研究 |
2.2.2 活性炭在不同溶剂中对獐牙菜苦苷吸附特性的研究 |
2.2.3 活性炭用量试验 |
2.2.4 洗脱溶剂的筛选 |
2.2.5 洗脱量的的考察 |
2.2.6 活性炭再生条件选择 |
2.2.7 结晶工艺的探索 |
2.2.8 工艺验证 |
3 讨论 |
第五章 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分离纯化工艺中试调试研究 |
1 中试原材料的购进及含量测定 |
1.1 原药材的购进 |
1.2 原药材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的测定 |
2 中试工艺流程及中试设备配置 |
2.1 中试工艺流程 |
2.2 中试设备的配置 |
3 三批次中试调试研究 |
3.1 中试批号:150911 |
3.2 中试批号:151021 |
3.3 中试批号:160203 |
3.4 注意事项 |
3.5 三批次獐牙菜苦苷中试生产调试结果 |
3.6 中试成本核算 |
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獐牙菜苦苷样品对巨噬细胞的活化抑制测试 |
1 筛选模型 |
2 筛选方法 |
3 模型原理 |
4 计算公式 |
5 筛选结果 |
6 结论 |
7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8)藏药“蒂达”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种类 |
2化学成分 |
3药理作用 |
4结语 |
(9)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研究 |
1.1 南方山荷叶 |
1.2 七叶一枝花 |
1.3 多蕊蛇菰 |
1.4 川东獐牙菜 |
1.5 雪里见 |
1.6 大叶三七 |
1.7 湖北凤仙花 |
1.8 八角莲和朱砂莲 |
2 生物活性研究 |
2.1 抗氧化活性 |
2.2 抗肿瘤活性 |
2.3 抑菌活性 |
2.4 中枢神经抑制活性 |
3 人工繁殖研究 |
3.1 引种驯化 |
3.2 人工栽培 |
3.3 组织培养 |
(10)固公果根和美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第一章 固公果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植物资源及分布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美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药材使用现状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彝族药固公果根的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功效及分布 |
第二节 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三节 药理作用研究 |
第四节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五节 工艺研究及专利介绍 |
第六节 研究现状分析与开发前景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獐牙菜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 |
第二节 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三节 獐牙菜属植物药理活性 |
第四节 临床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现状分析与开发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川东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东獐牙菜体外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于叶霞,林虎绒,王元忠,黄衡宇,李鹂. 核农学报, 2020(11)
- [2]川东獐牙菜与4种同属植物的定性鉴别及其有效成分对生态因子的响应[D]. 于叶霞. 吉首大学, 2020(02)
- [3]川东獐牙菜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 曹团武,张小凤,谭晓平,杨兴伟,张芯雯,范君婷,许刚. 中草药, 2019(18)
- [4]三种獐牙菜植物化学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D]. 李婕.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0)
- [5]“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J]. 杨晓泉,夏从龙. 中成药, 2017(01)
- [6]川东獐牙菜及其两种近缘种的指纹图谱分析[D]. 狄准. 吉首大学, 2016(02)
- [7]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的提取纯化及中试工艺研究[D]. 杨富茗. 贵州大学, 2016(03)
- [8]藏药“蒂达”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褚峤,夏从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4)
- [9]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J]. 费良丹,王俊丽,田璧瑞,马林喜,彭耀,向碧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0]固公果根和美丽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D]. 杨俊美. 云南中医学院,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