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沂蒙山区动物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廖申权,赵爽,戚南山,吕敏娜,吴彩艳,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张健騑,谢明权,孙铭飞[1](2021)在《重要食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防控策略》文中认为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食源性寄生虫是引起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主要通过人们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包囊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与细菌和病毒性食源性病原相比,它们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供应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饮食来源和饮食习惯呈现多样化,尤其对野味及生食的口感追求,促使食源性寄生虫病成为新的"富贵病",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食源性寄生虫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呈现流行新特点,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综述了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种类(肉源性寄生虫、鱼源性寄生虫、螺源性寄生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植物源性寄生虫、水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提升人们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识,为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张世杰[2](2020)在《上海地区牛和鸡2种原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和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能够感染绝大多数的人和动物,引起严重的腹泻,甚至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二者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药物来预防和控制该病。因此,开展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弄清二者在动物体内的感染情况,这对于我们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上海地区牛和鸡感染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本研究以牛和鸡做为研究对象,分别随机选取4个养殖场进行2种致腹泻原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应用基于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的套式PCR方法,对来自上海奉贤和金山区的703份牛粪样品和770份鸡粪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牛源样品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5.0%(35/703);在各个年龄段均能感染,其中断奶后犊牛感染率最高;奶牛在四个季节均有感染,其中春季的感染率最高;共存在3种隐孢子虫感染,包括C.bovis、C.parvum和C.andersoni,其中C.bovis是优势种。2)鸡源样品的阳性率为1.2%(9/770);感染日龄分布在20-120日龄之间;仅在秋季检出阳性样品;存在C.meleagridis和C.baileyi两种隐孢子虫感染,其中C.baileyi是优势种。应用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的套式PCR方法,同样对来自上海奉贤和金山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牛源样品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7.7%(54/703);奶牛的各个日龄段均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冬季是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的高发期;共发现7个基因型,包括J、Pt Eb X、SC02、HN7、CHALT1、Ebp C和I,其中人兽共患基因型J是优势基因型。2)鸡源样品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0.6%(5/770);20-50日龄鸡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并且仅在冬季检测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共发现2个基因型,分别为Type IV和D。本研究首次对上海地区不同日龄奶牛和鸡进行了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检测结果表明多数隐孢子虫虫种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属于人兽共患虫种或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制定合适的两虫防控方案,减少畜牧业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彭俊杰[3](2020)在《宁夏部分地区滩羊四种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芽囊原虫(Blastocystis)和隐孢子虫(Cryptosporidum spp.)都是常见的机会致病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这四种肠道原虫可感染的宿主种类繁多,它们可以寄生在人和大多数的家畜以及野生动物体内并定植于肠道上,感染后往往引起胃肠道疾病,可致宿主自限性腹泻、体重减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可见人畜共患的原虫给公共卫生事业和畜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原虫在牲畜的流行情况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还无在滩羊这一中国宁夏地区特有的品种上针对这四种肠道原虫进行过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旨在对宁夏地区滩羊四种肠道原虫进行流行情况及基因分型进行调查研究,可对滩羊肠道原虫感染防控提供有价值的流行病学依据。本研究在宁夏地区6个羊场共采集了1014份粪便样品,其中毕氏肠微孢子虫针对转录间隔区(ITS)运用巢式PCR扩增并结合DNA测序,再对ITS位点阳性样品基于MS1、MS3、MS4和MS7三个微卫星位点和一个小卫星位点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十二指肠贾第虫针对三个基因位点:β-贾第素(bg)、谷氨酸脱氢酶(gdh)和磷酸丙糖异构酶(tpi)进行了巢式PCR扩增,并基于以上三个位点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芽囊原虫针对小亚基核糖体SSU rRNA进行PCR扩增;隐孢子虫采用巢式PCR针对保守序列SSU rRNA进行扩增。所有阳性结果均对地区、年龄和性别三种因素上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不同因素所带来的统计学差异。对本研究不同样品所鉴别的基因序列均采用邻接法建立进化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评估种系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2.2%(124/1014),共鉴定出10种基因型,其中3种(BEB6、COS-I和CHG13)是已报道的,7种新发现的基因型命名为NX1到NX7,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所有的阳性样品均属于进化组Group2。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总感染率为14.5%(147/1014),通过序列分析发现了两种集聚体(集聚体A和E),其中集聚体A分别在bg和tpi位点各发现一种新亚型;集聚体E在bg位点发现10种新亚型,gdh位点发现11种新亚型;并对所有扩增的基因序列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共形成一种集聚体A的多位点基因型。芽囊原虫共有259份样品被鉴定,总感染率为25.5%,共鉴定发现6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为ST1、ST4、ST5、ST10、ST12、ST14,其中ST10数量最多,可能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2%(12/1014),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共鉴定出两个虫种C.ubiquitum和C.xiaoi.本研究为首次报道毕氏肠微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芽囊原虫和隐孢子虫在滩羊上的流行情况,明确了这些原虫的不同基因型在滩羊中的分布情况,并对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滩羊的这些肠道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公共卫生提供了数据支撑及参考作用。
徐宁[4](2019)在《湖南农村部分地区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及广西宾阳人群隐孢子虫感染预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掌握湖南农村部分地区人群及动物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等肠道原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测广西宾阳县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趋势,为制定我国农村地区肠道原虫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湖南农村部分地区人群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以湖南农村地区为研究现场,根据地理方位将湖南省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随机抽取2个片区,在每个片区内随机抽取一个市/州,在每个市/州内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一个乡镇,在该镇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人群纳入本次研究中。每个镇每年至少调查300人,总计每年至少调查600人。收集其新鲜的粪便样本并抽提粪便样本DNA,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获得其感染率及亚型/种/基因型/集聚体特征,采用单因素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地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2.湖南农村部分地区动物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上述调查地区结合人群居住环境,随机收集不同种动物的新鲜粪便样本,抽提动物粪便样本DNA,并采用PCR方法检测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获得其感染率及亚型/种/基因型/集聚体特征。3.广西宾阳县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趋势分析利用2014、2016、2017和2018年广西宾阳县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数据,建立非等间距灰色模型,预测未来两年该地区人群隐孢子虫的感染趋势。模型的检验采用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研究结果:1.湖南农村部分地区人群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共检出人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2种肠道原虫,隐孢子虫和贾第虫未检出。人芽囊原虫阳性率为5.5%(34/619),其中男性感染者占26.5%(9/34),女性感染者占73.5%(25/3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是否饮用生水是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χ2=6.282,P=0.012;χ2=11.972,P=0.00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12,OR=0.363,95%CI:0.165,0.797)、饮用半瓶生水/周(P=0.001,OR=4.282,95%CI:1.855,9.885)、饮用多于半瓶生水/周(P=0.040,OR=2.562,95%CI:1.044,6.290)和家中饲养家畜(P=0.048,OR=4.356,95%CI:1.014,18.702)是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农村人群中检测出人芽囊原虫包含5种亚型,其中ST1占20.6%(7/34)、ST2占 11.8%(4/34)、ST3 占 58.8%(20/34)、ST5占 2.9%(1/34)和 ST7 占 5.9%(2/34)。本研究在该地区农村人群检出3份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2份来自男性,1份来自女性。对3份阳性样本进行生物学分析,均为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D。2.湖南农村部分地区动物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共收集192份动物粪便样本,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均检出,感染率分别为14.6%(28/192)、1.6%(3/192)、0.5%(1/192)和0.5%(1/192)。感染人芽囊原虫的动物分别为鸡(n=16)、鸭(n=5)、猪(n=4)、犬(n=2)和猫(n=1)。人芽囊原虫亚型分别为ST5(1/28)、ST6(2/28)、ST7(23/28)和ST10(2/28)。在1只鸡和2只猫粪便中检出隐孢子虫,分别为C.avian genotype Ⅲ(n=1)和C.felis(n=2)。在1只犬粪便中检出贾第虫,为集聚体A。在1头牛粪便中检出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D。3.广西宾阳县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趋势分析本研究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预测模型为:X(0)(k.+1)=-6.8395/Δki+1(1-e-0.2891 Δki+1)e-0.2891Δki+1。根据该模型得到的 2014、2016、2017和2018年的拟合值分别为:2.9%、1.5%、1.0%和0.7%。2019年和2020年的预测值分别为0.5%和0.4%。预测模型绝对误差分别为0.000 0、-0.001 6、0.136 8 和-0.121 4,相对误差分别为 0.000 0、0.001 1、0.124 4 和 0.202 3。关联度r=0.667 7,后验方差比C=0.106 8,后验概率P=1.00。研究结论:本研究中,湖南农村部分地区人群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以ST3亚型为主,其中女性、饮用生水和饲养家畜等因素为该地区人芽囊原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提高对这类人群的健康宣传,控制肠道原虫病的感染。该地区农村人群微孢子虫感染率较低,均为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D。本研究未在研究人群粪便样本中检测到隐孢子虫和贾第虫。该地区动物粪便样本中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均检出,且大部分具有人兽共患性,因此应该提高对该地区动物粪便的管理以及人群的卫生意识,防止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本研究建立的广西宾阳地区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趋势非等间距灰色模型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用于本地区隐孢子虫的预测。
李坤[5](2019)在《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牦牛是地理分布非常有限的偶蹄动物之一,也是高寒地区特有牛种,更是高原地区支柱产业,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高寒藏香猪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带比较少见的小型猪种,亦是我国珍贵的、独有的猪种。然而,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牦牛、藏猪的健康,也制约着牦牛、藏猪产业的发展,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更潜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牦牛频发腹泻病,至今尚不清楚导致牦牛腹泻的具体病原。而寄生虫所致的动物腹泻病,占所有腹泻疾病的40%。故为摸清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常见原虫流行状态;初步挖掘牦牛腹泻的寄生虫病原体;揭示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挖掘潜在的药物靶基因。本研究开展了牦牛、藏猪常见原虫的血清学调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研究;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高原牦牛、藏猪常见原虫血清学调查通过IHA或ELISA的检测方法对在采自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四个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3582份牦牛血清(2011-2017),开展了牦牛七种寄生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泰勒虫、巴贝斯虫、棘球蚴、贝诺孢子虫、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检测。应用ELISA法对2016年采自西藏地区的454份藏猪血清进行了棘球蚴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牦牛这七种寄生虫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5.0%、6.3%、15.1%、21.5%、6.5%、1.1%、0.9%;藏猪棘球蚴阳性率为7.3%。2.我国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在我国西藏地区某屠宰场收集的藏猪肺线虫、结节线虫、蛔虫、包虫的包囊及在四川红原地区采集的牦牛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寄生虫虫体的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克隆、序列纯化、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Mega等,分别对这五种寄生虫的9种线粒体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感染我国藏猪的肺线虫为复阴后圆线虫,其中米林县、林芝县及工布江达县藏猪源复阴后圆线虫与澳大利亚野猪源复阴后圆线虫(NC013813.1)同源性为97.5%-97.7%。感染藏猪的结节线虫为三种混合感染(齿食道口线虫、长尾肠结节虫、猩猩管口线虫)。其中猩猩管口线虫为首次在猪上发现。将从藏香猪胃和结肠分离的猩猩管口线虫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其与猩猩管口线虫(AJ619979.1)同源性分别为89%和90%。基于nad1、cox3和ITS三种分子标记基因,发现藏猪胃、盲肠、结肠的线虫阳性率分别为81.13%、66.04%和77.36%。藏猪蛔虫与猪蛔虫(日本、我国湛江)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4%-99.9%,与人蛔虫(日本、巴西、我国临沭)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4%-99.7%。藏猪包虫线粒体cox1基因与包虫G4型(AF346403.11)高度同源,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G4型。藏猪包虫线粒体atp6基因与包虫G6型(AY056613.1)同源性较高,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包虫G6型。感染牦牛的蛔虫为牛弓首蛔虫,且与牛弓首蛔虫(AJ937266.1)同源性为99.7%。3.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甘南地区,采集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样品,通过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g DNA)和进行18S SSU r DNA序列扩增,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全面分析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线虫门和顶复亚门。其中三组牦牛在线虫门上,无显着差异性(p>0.05);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犊牦牛显着高于腹泻成年牦牛(p<0.05)。在纲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侧口纲、色矛纲和Gregarinasina(顶复亚门的一个纲),而仅有腹泻犊牦牛检测到旋毛纲和纤毛虫纲,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5种纲水平上均未发现明显的差异(p>0.05)。在目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前庭目、三毛滴虫目、杆线虫目和Eu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而Neo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毛滴目和Hypotrichomonadida(鞭毛虫刚的一类寄生虫),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检测到。腹泻成年牦牛在毛滴目上,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而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其它目水平上均未发现显着的差异(p>0.05)。在科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毛滴目下的一个科)和Haemonchidae(类毛样线虫上科)。而毛圆线虫科仅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毛滴虫科和网尾线虫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Plectidae(色矛纲下的一个科)、圆线虫科、Echinamoebidae(变形虫门下的一个科)、衣孢虫科、伪角毛虫科和Panagrolaimidae(线虫目下的一个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且在毛滴虫科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在属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内变形虫属、布克斯顿纤毛虫属和血矛线虫属。而绕线属和Echinamoeba(变形虫门下的一个属),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中检测到。毛圆线虫属和锥滴虫属,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但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未发现该虫属。簇虫属仅在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出,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未发现该虫属。在四毛滴虫属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4.急性腹泻犊牦牛的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四川某牦牛牧区,采集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犊牦牛的新鲜粪便样品。以粪便寄生虫为研究对象、以18S SSU r DNA为切入点、以高通量测序为载体,全面分析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发掘潜在的寄生虫病原体。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便血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顶复亚门、槽虫门、苔藓虫门,且健康犊牦牛在槽虫门上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明显高于健康犊牦牛(p<0.0001)。副基体门仅在健康犊牦牛发现,而Blastocysta、变形虫门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出。在纲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均检出Trichomonadea、Conoidasida、Phylactolaemata,而健康犊牦牛的Trichomonadea(p<0.001)和Conoidasida(p<0.0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Archamoebae、Aconoidasida、Blastocystidea这三纲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de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目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和Plumatellida,且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Pelobiontida、Piroplasmida、Blastocystida、Adeleorina这四目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均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科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Gregarinidae和Plumatellidae这3科,且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的Simplicimonadidae(p<0.0001)和Gregarinidae(p<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Entamoebidae、Theileriidae、Trichomonadidae、Blastocystidae、Cryptosporidae这5科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e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属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s、Gregarina,且健康犊牦牛在这两属上均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值分<0.0001和<0.01。Entamoeba、Theileria、Tetratrichomonas、Blastocystis、Cryptosporidium这五种属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s仅在健康组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到。5.高原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通过测序,将感染藏猪的肺线虫鉴定为萨氏肺线虫(Metastrongylus salmi),并首次揭示了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信息。藏香猪M.salmi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722 bp,碱基AT总含量为73.54%,核酸组成为A(23.52%)、C(6.14%)、G(19.60%)、T(50.02%)、N(UCAG)(0.73%)。包含12种蛋白编码基因(cox1、cox2、cox3、nad1、nad2、nad3、nad4、nad5、nad6、nad4L、atp6、cytb),22个t RNA和2个r RNA(rrn L、rrn S),而缺少编码atp8蛋白的基因。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4L、atp6、nad2、cob、cox3、cox1、cox2、nad5基因的3‘端会紧挨着一个trn碱基序。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可翻译氨基酸4237个,其中以ATA为起始密码子的最多41.7%(5/12);以TAA或TAG为终止密码子的有11个(91.7%)。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使用的密码子有63种,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的使用频率最高,而除密码子CGC外,脯氨酸的密码子CCC的使用次数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七种寄生虫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探明了牦牛腹泻的潜在寄生虫病原;确定了5种寄生虫的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揭示了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分子标记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信息。知己(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等)和知彼(全面掌握寄生虫的流行状态、分子特征等),方能有效的解决我国高原牦牛、藏猪的寄生虫疾病,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为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牧民的危害提供理论支持。
黄小娇[6](2018)在《四川阿坝部分地区牦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和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是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的两种重要寄生虫,这两类病原体主要引起家畜及人的隐孢子虫病、微孢子虫病。对于免疫系统发育正常的宿主而言危害较小,主要是造成宿主的自限性腹泻,然而对于免疫力受到创伤的宿主而言,尤其是患有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的宿主,则会造成严重的致命性脱水性腹泻,严重病患者可导致死亡。本实验通过提取毕氏肠微孢子虫和隐孢子虫卵囊的DNA,经过巢式PCR扩增测序,对四川阿坝地区黑水县、松潘县四个牦牛养殖场采集的200个粪便样本进行毕氏肠微孢子虫和隐孢子虫检测及基因比对序列分析。应用巢式PCR的方法,扩增ITS基因并结合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对来源于阿坝州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的四个牦牛养殖场粪便样本进行了毕氏肠微孢子虫卵囊基因型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在200份粪便样本中,检测到10份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感染,感染率为5%。毕氏肠微孢子虫仅在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到。本次实验中共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的2种基因型,分别是BEB3和PtEb XI,两种基因型均属于遗传组2(Group 2)的基因型,该组基因型具有宿主特异性,仅仅对某一个单一的物种种类的宿主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不属于人兽共患基因型。在本研究中,使用巢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对来自于阿坝州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的四个牦牛养殖场粪便样本进行了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在200份粪便样本中,仅在牦牛犊牛的粪便中检测到确定发现了隐孢子虫的感染,感染率为0.5%,通过测序结果对比序列分析,鉴定其为牛类易感染的牛隐孢子虫虫种(与GenBank数据库序列中编号为KF128742的样本同源性高达100%),检测结果表明,阿坝州部分地区牦牛隐孢子虫病由牛隐孢子虫所引起,并且犊牛对其更为易感。通过应用此方法并整合分析多个生物标签数据,这将会对将来学者们更好的完善研究毕氏肠微孢子虫和牦牛源隐孢子虫流行病学奠定数据基础,同时为阿坝地区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病以及隐孢子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蔡敏[7](2017)在《隐孢子虫在我国江苏及上海奶牛中的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孢子虫病是一种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中,牛是隐孢子虫的主要宿主之一。在发达国家,断奶前奶牛多被人兽共患的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感染,而我国的断奶前奶牛多被牛特异性的牛隐孢子虫(C.bovis)感染。为了进一步了解隐孢子虫在我国断奶前奶牛中的存在情况及其分布差异,我们在江苏兴化一发生疾病暴发的奶牛场采集样品,以了解隐孢子虫是否是导致疾病暴发的原因,并在上海的5个奶牛场采集了粪样,以了解隐孢子虫在这些断奶前奶牛中的分布特征。在江苏省兴化市某奶牛场采集825份奶牛粪样(184份为断奶前奶牛粪样,包括8头病牛),该场奶牛自2016年1月起,相继有400多头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其中300多头死亡,死亡的年龄段均为10到20天之间。此外,在上海的5个奶牛场中共采集818份断奶前奶牛粪样,并在每个奶牛场进行多次采样(最多5次)。采用基于SSU rRNA的巢式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DNA测序技术对隐孢子虫虫种进行鉴定。同时基于gp60基因结合测序对微小隐孢子虫阳性样品进行亚型区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对江苏8头病牛的四种抗原(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及微小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只检测出微小隐孢子虫的存在,说明导致本次暴发的原因为微小隐孢子虫而并非其他病原。使用巢式PCR对825份奶牛粪样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到103头奶牛感染了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 2.5%。断奶前奶牛,断奶后奶牛,育成牛及成年牛的阳性率分别为21.2%,31.1%,1.9%及1.5%。微小隐孢子虫为感染断奶前奶牛的优势虫种(51.3%),这可能与采样奶牛场发生了隐孢子虫病暴发有关。微小隐孢子虫与水性腹泻相关。本研究中成功分型的微小隐孢子虫样品均为ⅡdA19G1亚型,此亚型是我国的优势隐孢子虫亚型,而其在其它国家却非常罕见。以上结果表明导致本次奶牛腹泻直至死亡的病原为微小隐孢子虫ⅡdA19G1亚型,而并非国外常见的ⅡaA15G2R1。在上海,共检测到303头奶牛感染了隐孢子虫,各奶牛场的阳性率为25%(奶牛场2)至55%(奶牛场4)不等,平均阳性率为37%。共发现3个隐孢子虫虫种,包括牛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和瑞氏隐孢子虫(C.ryanae)。同时,在6个阳性样品中检测到了牛隐孢子虫和瑞氏隐孢子虫的混合感染。在前两次采样中,牛隐孢子虫是四个奶牛场的优势基因型,仅在一个奶牛场检测到微小隐孢子虫(57.9%)。在第3次采样时,其中1个奶牛场(奶牛场3)开始出现微小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与中度或水性腹泻相关,而牛隐孢子虫则不然。基因分型及亚型分型的结果显示奶牛场3中微小隐孢子虫的引入可能与几头公牛的临时寄养相关。同兴化的样品相同,本研究中,成功分型的微小隐孢子虫样品均为ⅡdA19G1亚型,但与兴化样品不同的是,微小隐孢子虫并不是上海断奶前奶牛中的优势隐孢子虫虫种。结合以上我国两个地区的研究,说明尽管微小隐孢子虫危害性很大,但该虫种在我国的断奶前奶牛中仍不常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尽早防止该虫种在我国的扩散。以上结果为我们了解隐孢子虫在我国断奶前奶牛中的分布情况及传播动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揭示了微小隐孢子虫Ⅱd亚型存在地理隔离遗传特征,为我国对微小隐孢子虫进行溯源奠定了基础。
汪天平,操治国[8](2017)在《安徽省重要寄生虫感染的新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寄生虫病是一类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防控技术的进步和防治措施的落实和加强,卫生设施、劳动保护措施的改善,以及居民教育水平、健康意识、防病行为的进一步提高,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新世纪以来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安徽省主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
李复煌[9](2016)在《北京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及综合防控》文中研究说明犊牛腹泻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论文对北京地区犊牛腹泻的流行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进行了病原学研究,通过制定综合防控措施,为北京市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对北京地区奶牛场的犊牛发病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犊牛腹泻的平均发病率为18.80%,平均死亡率为2.45%。在北京8个主要区县对30个牛场犊牛的986份血样和3360份腹泻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4.44%;粪样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1.10%,冠状病毒为2.20%,隐孢子虫为7.23%,致病性大肠杆菌为5.71%,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是最主要的混合感染形式,占混合感染的35.00%。对球虫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采自30个奶牛场的2307份粪样中,球虫平均感染率为23.88%,平均OPG值为549,所有牛场均存在感染。形态学鉴定出7种艾美尔属球虫,分别为邱氏艾美尔球虫(检出率33.01%)、牛艾美尔球虫(31.09%)、椭圆艾美尔球虫(25.32%)、加拿大艾美尔球虫(2.53%)、亚球形艾美尔球虫(4.41%)、柱状艾美尔球虫(1.34%)、拨克朗艾美尔球虫(1.45%)。发病的犊牛多为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主要致病虫种为邱氏艾美尔球虫。对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822份奶牛粪样中,14份呈现贾第虫感染阳性,感染率为1.09%,以0-6月龄的犊牛贾第虫感染率最高,北京贾第虫分离株经PCR方法鉴定为基因型E,与河南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55%,包括安氏隐孢子虫和微小隐孢子虫,后者为犊牛优势虫种,属于人畜共患的ⅡdA1SG1基因亚型。根据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制定了以生物隔离区和健康养殖规范为核心,快速诊断与治疗应急措施为支撑的综合管理方案,并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三年来,北京地区犊牛腹泻的发病率由原来的20.58%下降为16.82%,死亡率由2.90%下降为1.85%。
李榴佳,黄兵,舒凡帆,吴有陵[10](2013)在《我国鸟类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原虫是寄生于鸟的一类常见寄生虫,不仅危害鸟的生长发育,还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为了解我国鸟类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作者查阅了近几十年我国在鸟类原虫调查方面的文献。经归类整理,在我国鸟类中共发现原虫70种,隶属于3门、4纲、5目、9科、12属。其中,顶器复合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Sporozo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的原虫有26种,包括艾美耳科(Eimeiridae)的艾美耳球虫属(Eimeria)20种和等孢球虫属(Isospora)2种、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iidae)的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3种、住肉孢子虫科(Sarcocystidae)的弓形虫属(Toxoplasma)1种;孢子虫纲、血孢子虫目(Haemospororida)的原虫39种,包括疟原虫科(Plasmodiidae)的疟原虫属(Plasmodium)23种和血变虫属(Haemoproteus)1种、住白细胞虫科(Leucocystozoidae)的住白细胞虫属(Leucocytozoon)15种;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gophora)、动物鞭毛虫纲(Zoomastigophora)、毛滴虫目(Trichomonadorida)的原虫2种,包括单尾滴虫科(Monocercomonadidae)的组织滴虫属(Histomonas)1种、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的毛滴虫属(Trichomonas)1种;肉足鞭毛门、叶足纲(Lobosasida)、阿米巴目(Amoebida)、内阿米巴科(Entamoebidae)的原虫2种,即内阿米巴属(Entamoeba)1种和内蜒阿米巴属(Endolimax)1种;芽囊原虫新亚门(Blastocysta)、芽囊原虫纲(Blastocystidea)、芽囊原虫目(Blastocystida)、芽囊原虫科(Blastocystidae)的芽囊原虫属(Blastocystis)1种。球虫、疟原虫、隐孢子虫是鸟类中的常见原虫,球虫、疟原虫、血变虫、毛滴虫在鸟中的感染率较高,隐孢子虫、弓形虫、阿米巴、芽囊原虫等为可感染人类的原虫。了解我国鸟类的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对做好鸟类原虫病的防控和保护鸟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沂蒙山区动物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沂蒙山区动物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重要食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防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食源性寄生虫传播加剧的原因 |
1.1 食品供应全球化 |
1.2 烹调习惯改变及生鲜食物热衷度增加 |
1.3 检测技术及监管措施不足 |
2 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及其流行新特点 |
2.1 肉源性寄生虫 |
2.1.1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2.1.2 带绦虫(Taenia spp.) |
2.1.3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
2.2 鱼源性寄生虫 |
2.2.1 后睾科(Opisthorchiidae)吸虫 |
2.2.2 异尖线虫(Anisakis spp.) |
2.3 螺源性寄生虫 |
2.4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 |
2.5 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 |
2.6 植物源性寄生虫 |
2.7 水源性寄生虫 |
3 食源性寄生虫的防控策略 |
3.1 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原常规检测、快速检测、溯源技术研究 |
3.2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信息网络 |
3.3 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完善管理体制 |
4 展望 |
(2)上海地区牛和鸡2种原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隐孢子虫概述 |
1.1 隐孢子虫 |
1.1.1 形态与特征 |
1.1.2 隐孢子虫的亚型鉴定 |
1.1.3 隐孢子虫流行病学 |
1.1.4 隐孢子虫的传播途径 |
1.1.5 防治手段 |
第二章 毕氏肠微孢子虫概述 |
2.1 毕氏肠微孢子虫 |
2.1.1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传播途径 |
2.1.2 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情况 |
2.1.3 检测方式 |
2.1.4 防治手段 |
2.2 讨论 |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上海地区奶牛的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上海地区奶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地区鸡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地区鸡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宁夏部分地区滩羊四种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毕氏肠微孢子虫 |
1.1.1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概述 |
1.1.2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生活史 |
1.1.3 羊的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型 |
1.2 十二指肠贾第虫 |
1.2.1 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概述 |
1.2.2 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生活史 |
1.2.3 羊的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及集聚体分型 |
1.3 芽囊原虫 |
1.3.1 芽囊原虫的概述 |
1.3.2 芽囊原虫的生活史 |
1.3.3 羊的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 |
1.4 隐孢子虫 |
1.4.1 隐孢子虫的概述 |
1.4.2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 |
1.4.3 羊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 |
第二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滩羊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
2.1.4 测序结果分析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1.6 遗传进化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滩羊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 |
2.2.2 滩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基因型分型 |
2.2.3 滩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2.2.4 滩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多位点分型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对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滩羊的影响 |
2.3.2 滩羊毕氏肠微孢子基因型分析 |
2.3.3 滩羊毕氏肠微孢子虫进化树及MLST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宁夏部分地区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测序结果分析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1.5 遗传进化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 |
3.2.2 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基因型分型 |
3.2.3 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的MLST |
3.2.4 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对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滩羊的影响 |
3.3.2 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基因型及MLST分析 |
3.3.3 滩羊十二指肠贾第虫系统发育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滩羊芽囊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测序结果分析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1.5 遗传进化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滩羊的芽囊原虫感染情况 |
4.2.2 滩羊芽囊原虫的基因型分型 |
4.2.3 滩羊芽囊原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对芽囊原虫感染滩羊的影响 |
4.3.2 滩羊芽囊原虫基因类型分析 |
4.3.3 滩羊芽囊原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滩羊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测序结果分析 |
5.1.4 数据统计分析 |
5.1.5 遗传进化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滩羊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5.2.2 滩羊隐孢子虫的虫种分型 |
5.2.3 滩羊隐孢子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对隐孢子虫感染滩羊的影响 |
5.3.2 滩羊隐孢子虫的虫种类型分析 |
5.3.3 滩羊隐孢子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湖南农村部分地区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及广西宾阳人群隐孢子虫感染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四类肠道原虫的概述 |
1.2 四类肠道原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2.1 人芽囊原虫 |
1.2.2 隐孢子虫 |
1.2.3 贾第虫 |
1.2.4 毕氏肠微孢子虫 |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湖南农村部分地区人群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人群的基本信息 |
3.2 肠道原虫的感染状况 |
3.2.1 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亚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微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析 |
3.2.3 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感染状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湖南农村部分地区动物人芽囊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3.1 粪便样本的构成 |
3.2 动物中肠道原虫的感染状况 |
3.2.1 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及亚型分析 |
3.2.2 隐孢子虫的感染状况及虫种/基因型分析 |
3.2.3 贾第虫的感染状况及集聚体分析 |
3.2.4 微孢子虫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广西宾阳县农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趋势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隐孢子虫感染率 |
3.2 预测模型及感染率 |
3.3 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
3.3.1 残差检验 |
3.3.2 关联度检验 |
3.3.3 后验差检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1. 研究结果 |
2. 研究意义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牦牛和藏猪概况 |
1.1 牦牛和藏猪的简介 |
1.2 牦牛和藏猪的分布 |
1.3 牦牛和藏猪的价值 |
1.4 牦牛和藏猪的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2 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 |
2.1 牦牛球虫病 |
2.2 牦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 |
2.3 牦牛皮蝇蛆病 |
2.4 牦牛包虫病 |
2.5 牦牛弓形虫病 |
2.6 牦牛犬新孢子虫病 |
2.7 牦牛隐孢子虫病 |
2.8 牦牛贾第鞭毛虫病 |
2.9 牦牛微孢子虫病 |
2.10 牦牛弓首蛔虫病 |
2.11 牦牛肝片吸虫病 |
2.12 牦牛住肉孢子虫病 |
2.13 绵羊夏伯特线虫病 |
3 藏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
3.1 藏猪弓形虫病 |
3.2 藏猪肺线虫病 |
3.3 藏猪包虫病 |
3.4 藏猪蛔虫病 |
3.5 藏猪旋毛虫病 |
3.6 藏猪结节线虫病 |
3.7 藏猪疥螨病 |
3.8 藏猪鞭虫病 |
3.9 藏猪球虫病 |
3.10 藏猪棘头虫病 |
4 寄生虫病的危害 |
4.1 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 |
4.2 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 |
4.3 寄生虫病对畜牧产业的影响 |
5 寄生虫的主要检测方法 |
5.1 流行病学 |
5.1.1 剖检 |
5.1.2 虫卵检测 |
5.1.3 血清学检测 |
5.2 寄生虫分离鉴定 |
5.2.1 形态学鉴定 |
5.2.2 分子鉴定 |
5.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5.4 高通量测序 |
5.5 组学研究 |
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牦牛、藏猪七种寄生虫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待检血清 |
2.1.2 ELISA和 IHA检测试剂盒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及结果判定 |
3 检测结果 |
3.1 牦牛弓形虫的检测结果 |
3.2 牦牛犬新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3 牦牛和藏猪棘球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4 牦牛巴贝斯虫、泰勒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5 牦牛贝诺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6 牦牛住肉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弓形虫在青藏高寒地区牦牛的流行情况 |
4.2 犬新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3 棘球蚴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4 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5 贝诺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6 住肉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5 总结 |
第二章 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牦牛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牦牛与健康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4 分析讨论 |
第三章 急性腹泻牦牛的寄生虫病原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 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g 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犊牦牛与健康犊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4 分析讨论 |
第四章 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虫株的收集与保存 |
2.2.2 虫株的形态学鉴定 |
2.2.3 虫体基因组DNA(g DNA)的提取 |
2.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电泳和切胶回收 |
2.2.5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及测序 |
2.2.6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3 结果 |
3.1 PCR扩增结果 |
3.2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结果 |
3.3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五章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检测 |
2.3.3 肺线虫线粒体文库构建 |
2.3.4 藏猪肺线虫测序文库质量检测 |
2.4 测序 |
2.5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
2.5.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 |
2.5.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
2.5.3 进化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提取结果 |
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 |
3.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概况 |
3.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估计 |
3.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及评价 |
3.4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
3.4.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编码/非编码基因分析 |
3.4.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分析 |
3.4.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与氨基酸分布分析 |
3.5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功能分析 |
3.6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可视化分析 |
3.7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6)四川阿坝部分地区牦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孢子虫 |
1.1 概述 |
1.2 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 |
1.3 宿主范围 |
2 隐孢子虫 |
2.1 概述 |
2.2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 |
2.3 传播途径 |
2.4 牛隐孢子虫流行病学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牦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方法 |
1.1 主要与试剂 |
1.2 样品采集 |
1.3 样品处理和DNA的提取 |
1.4 巢式PCR扩增 |
1.5 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感染情况及巢式PCR扩增结果 |
2.2 序列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牦牛源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样品采集 |
1.3 样品处理和DNA的提取 |
1.4 巢式PCR扩增 |
1.5 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感染情况及巢式PCR扩增结果 |
2.2 序列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隐孢子虫在我国江苏及上海奶牛中的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隐孢子虫概况 |
1.2.1 隐孢子虫概述 |
1.2.2 隐孢子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
1.2.3 隐孢子虫分类与分型 |
1.3 隐孢子虫与公共卫生 |
1.3.1 隐孢子虫病临床症状 |
1.3.2 隐孢子虫传播途径 |
1.4 隐孢子虫的检测方法 |
1.4.1 显微镜检测 |
1.4.2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 |
1.4.3 PCR结合测序方法 |
1.4.4 ELISA方法 |
1.4.5 微小隐孢子虫的亚型区分方法 |
1.5 隐孢子虫在奶牛中的分布情况 |
1.5.1 隐孢子虫的虫种 |
1.5.2 隐孢子虫在奶牛中的分布及优势虫种 |
1.5.3 奶牛隐孢子虫病暴发的情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隐孢子虫在江苏某奶牛场的感染情况调查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提取 |
2.3.2 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及亚型的鉴定 |
2.3.3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步骤 |
2.3.4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ELISA结果 |
2.4.2 隐孢子虫在奶牛中的阳性率 |
2.4.3 隐孢子虫虫种/亚型的分布 |
2.4.4 隐孢子虫虫种在各年龄段奶牛中的分布 |
2.4.5 隐孢子虫感染与腹泻之间的相关性 |
2.5 讨论 |
2.5.1 引起江苏地区奶牛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 |
2.5.2 本研究与我国各地隐孢子虫感染率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隐孢子虫在上海断奶前奶牛中的分布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DNA提取 |
3.3.2 基因型和亚型 |
3.3.3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隐孢子虫在断奶前奶牛中的阳性率 |
3.4.2 隐孢子虫虫种/亚型的分布 |
3.4.3 隐孢子虫虫种在各奶牛场的纵向分布 |
3.4.4 隐孢子虫虫种在各年龄奶牛中的分布 |
3.4.5 隐孢子虫感染与腹泻之间的相关性 |
3.5 讨论 |
3.5.1 我国各地隐孢子虫感染率的比较 |
3.5.2 隐孢子虫在上海断奶前奶牛中的分布特征 |
3.5.3 C.parvum在断奶前奶牛中的亚型分布 |
3.5.4 C.parvum出现的原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安徽省重要寄生虫感染的新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疟疾、丝虫病和血吸虫病等传统的主要寄生虫病控制效果显着 |
1. 疟疾 |
2. 丝虫病 |
3. 血吸虫病 |
二、土源性寄生虫感染持续下降,感染地区和虫种构成有所变化 |
三、部分食源性寄生虫感染不可忽视 |
1. 姜片虫 |
2. 肺吸虫 |
3. 弓形虫 |
4. 隐孢子虫 |
四、输入性寄生虫值得警惕 |
1. 疟疾 |
2. 血吸虫 |
3. 包虫 |
五、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因素 |
1. 社会经济因素 |
2. 自然因素 |
(9)北京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及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奶牛腹泻综述 |
1.1 病毒性腹泻 |
1.1.1 牛病毒性腹泻病 |
1.1.2 牛轮状病毒感染(牛传染性胃肠炎) |
1.1.3 牛冠状病毒病 |
1.2 细菌性腹泻 |
1.2.1 牛大肠杆菌感染 |
1.2.2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
1.2.3 牛空肠弯曲菌病 |
1.3 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
1.3.1 牛球虫病 |
1.3.2 牛隐孢子虫病 |
1.3.3 牛贾第鞭毛虫感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北京地区犊牛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研、调查范围 |
2.1.2 调研、调查方法 |
2.2 结果 |
2.2.1 北京地区奶牛养殖情况调研结果 |
2.2.2 犊牛腹泻发病情况调研结果 |
2.2.3 犊牛腹泻主要病原学调查结果 |
2.3 讨论 |
2.3.1 北京地区奶牛的发病情况 |
2.3.2 北京地区犊牛的发病情况 |
2.3.3 北京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病原学情况 |
第三章 北京部分牛场球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 |
3.2.2 试剂配制 |
3.2.3 样品来源 |
3.2.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3.2.5 改良麦克马斯特计数法 |
3.2.6 卵囊的收集与孢子化培养 |
3.2.7 艾美尔球虫卵囊的形态学观察 |
3.3 结果 |
3.3.1 北京部分牛场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
3.3.2 不同年龄阶段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
3.3.3 艾美尔球虫种类及孢子化卵囊形态特征 |
3.3.4 不同种类艾美尔球虫在北京地区的感染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贾第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鉴定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样品采集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主要试剂及制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显微镜检查方法 |
4.3.2 DNA的提取 |
4.3.3 基因型/基因亚型鉴定 |
4.4 实验结果 |
4.4.1 北京奶牛贾第虫感染率 |
4.4.2 不同奶牛场贾第虫感染情况 |
4.4.3 不同地区奶牛贾第虫感染情况 |
4.4.4 不同年龄段的贾第虫感染情况分布 |
4.4.5 贾第虫基因型鉴定 |
4.4.6 种系发育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规模牛场奶牛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主要试剂及制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 |
5.3.2 改良麦克马斯特计数法 |
5.3.3 DNA的提取 |
5.3.4 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PCR-RFLP分型方法 |
5.3.5 SSU rRNA基因PCR产物测序 |
5.3.6 种系发育分析 |
5.4 结果 |
5.4.1 北京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 |
5.4.2 不同地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情况 |
5.4.3 犊牛隐孢子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
5.4.4 种系发育分析 |
5.4.5 隐孢子虫基因亚型鉴定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控 |
6.1 综合管理措施 |
6.1.1 建立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
6.1.2 建立犊牛生物安全隔离区 |
6.1.3 建立犊牛健康养殖模式 |
6.1.4 加强饲养管理 |
6.2 鉴别诊断 |
6.2.1 制定一套简易鉴别诊断表 |
6.2.2 诊断方法建立 |
6.3 建立治疗方案 |
6.3.1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
6.3.2 纠正酸中毒 |
6.3.3 营养调控 |
6.3.4 药物使用 |
6.3.5 中药治疗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我国鸟类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球虫 |
1.1 孔雀球虫 |
1.2 鸽球虫 |
1.3 鹤球虫 |
1.4 鹌鹑球虫 |
1.5 麻雀球虫 |
1.6 其他鸟类球虫 |
2 疟原虫 |
3 隐孢子虫 |
3.1 鸽子 |
3.2 鹌鹑 |
3.3 鸵鸟 |
3.4 其他鸟类 |
4 弓形虫 |
5 住白虫 |
6 其他原虫 |
6.1 火鸡组织滴虫 |
6.2 毛滴虫 |
6.3 阿米巴 |
6.4 血变原虫 |
6.5 芽囊原虫 |
7 结语 |
四、沂蒙山区动物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要食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防控策略[J]. 李娟,廖申权,赵爽,戚南山,吕敏娜,吴彩艳,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张健騑,谢明权,孙铭飞. 广东农业科学, 2021(03)
- [2]上海地区牛和鸡2种原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 张世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3]宁夏部分地区滩羊四种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鉴定[D]. 彭俊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湖南农村部分地区肠道原虫分子流行病学及广西宾阳人群隐孢子虫感染预测的研究[D]. 徐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
- [5]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 李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6]四川阿坝部分地区牦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调查[D]. 黄小娇.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7]隐孢子虫在我国江苏及上海奶牛中的分布特征[D]. 蔡敏.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8]安徽省重要寄生虫感染的新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汪天平,操治国.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7(01)
- [9]北京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及综合防控[D]. 李复煌.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2)
- [10]我国鸟类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研究进展[J]. 李榴佳,黄兵,舒凡帆,吴有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