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许烨婧[2](2020)在《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研究》文中认为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加持了多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媒体网络空间的多层次、丰富化、人性化设计,其功能的便捷化、智能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与使用,各种多样化的互联网络空间承载了网络民众的海量言论与信息行为,这些都对健康网络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舆情作为互联网络内容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其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舆情从广义上讲即是网络民众观点、意见、态度、情绪在网络空间中的集中体现。网民借助强大的互联网络平台进行表达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信息获取与管理问题随之出现。而网络舆情信息的科学管理源于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有效获取与分析,那么,如何精准、快速获取网络舆情信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大量文献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网络舆情受社会环境、客观事实、民众认知、网络媒体等要素综合协同影响而产生。由此,要充分考虑、整合上述诸多影响要素,展开对各种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信息获取分析。由于网络舆情信息的隐匿性、突变性、多元性、交互性、随机性等特征,加之其信息显性与隐性呈现状态的互相转换,亟需一种系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舆情信息获取及其获取效果测度,以提高网络舆情信息获取的客观性、精准性、高效性。怀揣对以上问题的深度思考,本文尝试探索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而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网络舆情信息获取路径与方法。目前,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于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概念、内涵尚无明确界定,有关话题追踪的文献更多的是侧重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尚未对舆情话题衍进追踪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鉴于此,本文综合信息学、管理学、情报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优势共同探讨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明确了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概念、特征、流程,深度解析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构建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探索了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内涵、过程,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话题的衍进态势,并构建了动态的追踪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的深度研讨,提高网络舆情信息获取的有效性,从而更好更快响应网络舆情的科学实践管理,进一步丰富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归纳,借鉴当前网络舆情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提出了多媒体网络舆情并发获取的概念、特征、原则,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数据源划分为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媒体、舆情本体四种类型的数据源,并探讨了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流程。第二,基于前文的基础研究,探寻了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支撑动力,分析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时态属性,从单维时序的角度描述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数据源形成机理、线程管控机理、数据监视累积机理、数据采集存储机理、数据触发机理;从多维态势的角度描述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话题衍进机理、话题衍进追踪机理。最后解析了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机理相互作用关系。第三,根据单维时序的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机理分析,明确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构成要素,综合运用DEMATEL分析法、AHP分析法、FMF分析法构建了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通过爬虫软件采集数据,根据模型计算过程进行数值计量,最后总结研究结果。第四,参考查阅相关文献信息,阐述了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内涵及特性,明确了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过程,从时间变化的角度解析了网络舆情话题衍进的追踪态势,阐明了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与话题衍进追踪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概念模型,并分析了舆情话题衍进过程中各时期的追踪特征。第五,在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晰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目标,从抽象---具象化角度对其展开深入探讨,分析了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流程,从网络舆情话题衍进指数、强度、关联度、漂移度四个方面构建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模型。依据构建的模型,采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六,根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与话题衍进追踪的研究结论,从网络舆情客体、主体、媒体、本体、情境五个维度提出了较为具体的管控策略,充分分析与利用有效获取的网络舆情信息,为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提供客观、可行的策略支持。本研究拓宽了网络舆情的研究范畴,从多视阈角度融入了新的探索理念,丰富了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的理论研究。通过数理分析、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的方式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与话题衍进追踪应用实践量化体系,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管控治理提供了可行的管理策略,有助于净化网络舆情环境,促进网络舆情走势的良性化。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5](2007)在《《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技术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它涉及所有运用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完全相同。中国的教育技术领域由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育技术事业和教育技术产业三部分组成,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技术体系。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的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问,它的研究目的是提高教育的绩效;研究的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即手段和方法);研究的任务是总结、提出运用相关的技术提高教育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研究的领域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研究的范畴包括对相关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由于其逻辑起点的双重结构,教育技术学科自身也同时具有双重属性,因而作为培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双重定位、多元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事业。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中国教育技术标准、教育多媒体信息资源表征规范和数字语言学习系统技术规范;进行了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提出了"教育技术史"学科的架构;发展了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提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和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进行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提出了教学交互理论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实践模式、现代远程基础教育的实践模式;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了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学资源中心的构建理念与方法、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模式、教学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构建的理念、方法与技术,探讨了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相应的对策。教育技术通过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教育技术产业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课题对教育技术产业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阐述了教育技术产业的理念、目标和意义,从理论上提出了教育技术产业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模式。
白成林[6](1998)在《智能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智能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网络环境,详细论述了基于Ethernet扩展的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7](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李燕华[8](2020)在《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已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包括教育领域,信息能力俨然成为促进人们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硕士生来说,其信息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着硕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硕士生信息能力水平及其培养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信息能力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本研究中信息能力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其次,根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7个地理区域中分别随机抽取2所地方师范大学作为被试,从教育学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举措这三方面出发,对这14所高校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剖析其信息能力培养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再次,以G大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三种方式对G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挖掘其在信息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对14所地方师范大学的对比分析及对G大学的个案分析,提炼出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信息分析能力较弱,对数据分析软件、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的使用能力堪忧。其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2)信息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欠理想;(3)信息能力相关培训的参与率低;(4)硕士生个人自学意识弱,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4点:(1)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的不完善;(2)高校信息能力培养体系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3)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时间和信息能力水平有限;(4)硕士生个人信息意识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根据现存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提出以下改进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第二,高校加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第三,硕士生要提升自身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编制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调查问卷,并验证其信效度,对硕士生的信息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但笔者研究能力有限,且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望未来的相关研究能扩大样本数量,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数据误差。
刘相伟[9](2020)在《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以沂河源学校1对1数字化学习实验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试点建设的普及,师生如何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信息能力作为开展1对1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能力亟待提高,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具备适应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信息能力成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信息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信息能力在特定学习环境下的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并不完善。因此,本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学校1对1数字化学习实验班的学习环境基础,通过对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和信息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研究,借助案例实施,提出并验证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为一线教师进行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提供合理的策略。研究围绕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案例的实施开展,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首先,综述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1对1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针对选取的调查对象开展信息能力现状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SPSS结果分析和访谈结果分析,结合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特点,为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提供实践基础和逻辑架构;然后,依据相关理论及调查结果分析,设计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模式,明确培养模式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要素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工具选用等关键因素;最后,将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与初中物理学科学习结合,反复实施验证培养模式的有效性。研究中设计并验证了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将信息能力培养纳入具体学科教学过程的培养,在促进学生掌握适应特定学科学习的信息能力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在界定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培养,促进学生掌握适应特定学习环境下的信息能力。通过模式验证实施,学生的信息能力显着提高,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改善。数字化学习是未来学习形式的重要发展领域,为适应学习环境的变革,信息能力融入学习环境培养将成为学习活动开展的必然要求。
陆真[10](2007)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需求,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作为研究课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施模式。理论研究是在教学论视野下对学科教学的特征、教学情境设计和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与空间作了分析;提出了在整合中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和过程;对适合整合的教学模式作了归纳比较。在理论研究和对化学教师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选取了当前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化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互联网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1.化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出了信息素养构成的四个层次要求,设计了信息素养培训方案。在省级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进行了理论与技能的分层次训练。反馈表明,了解在职教师实际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进行集中、扎实的训练,给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和指导,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化学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2.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和应用。在“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指导下,以课堂教学型和学生自主学习型两类网络课程设计为对象,提出了教学设计原则和要求。在“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设计中,设计了9个网络课件,在中学进行了实践应用和初步评价,得到了实证性结论:(1)“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是一种适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新型教学结构;(2)“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和应用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提高;(3)探究性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3.互联网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的研制。为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设计了“化学导航”网络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七个主要模块内容与链接基本满足了实施化学新课程教学活动的需求。“化学导航”具有信息量大、分类科学、教学针对性强、易于传播、双语设计和易于修改的特点,可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资源查询系统。论文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实施途径和方法。
二、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信息论与全信息理论 |
2.1.1 信息论 |
2.1.2 全信息理论 |
2.2 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传播理论 |
2.2.2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2.3 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 |
2.3.1 网络舆情 |
2.3.2 多媒体网络舆情 |
2.4 信息获取与追踪的相关理论 |
2.4.1 信息获取理论 |
2.4.2 话题追踪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相关分析 |
3.1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界定 |
3.2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目标 |
3.3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原则 |
3.3.1 整体与部分相协调原则 |
3.3.2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
3.3.3 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原则 |
3.3.4 单维时序与多维态势相结合原则 |
3.4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特征 |
3.4.1 多媒体网络舆情并发获取运行的非线性 |
3.4.2 多媒体网络舆情并发获取阶段的自适应性 |
3.4.3 多媒体网络舆情并发获取任务执行的时序性 |
3.4.4 多媒体网络舆情并发获取负载技术的均衡性 |
3.5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数据源分析 |
3.5.1 舆情主体数据源分析 |
3.5.2 舆情客体数据源分析 |
3.5.3 舆情媒体数据源分析 |
3.5.4 舆情本体数据源分析 |
3.6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流程分析 |
3.6.1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检索 |
3.6.2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抓取 |
3.6.3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萃取 |
3.6.4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存取 |
3.6.5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智取 |
3.6.6 多媒体网络舆情主体交互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分析 |
4.1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动力分析 |
4.1.1 并发获取内源动力 |
4.1.2 并发获取外源动力 |
4.1.3 舆情并发获取动力作用模式 |
4.2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时态属性 |
4.2.1 单维时序属性 |
4.2.2 多维态势属性 |
4.3 基于单维时序的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 |
4.3.1 并发获取数据源形成机理 |
4.3.2 并发获取线程管控机理 |
4.3.3 并发获取数据监视累积机理 |
4.3.4 并发获取数据采集存储机理 |
4.3.5 并发获取数据触发机理 |
4.4 基于多维态势的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 |
4.4.1 话题衍进机理 |
4.4.2 衍进追踪机理 |
4.5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机理关系分析 |
4.5.1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数据源与机理关系 |
4.5.2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过程与机理关系 |
4.5.3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机理间作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构建 |
5.1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构建总体思路 |
5.2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构成要素 |
5.2.1 构成要素解析 |
5.2.2 构成要素度量方法 |
5.3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 |
5.3.1 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构建过程 |
5.3.2 基于DEMATEL的构成要素识别模型 |
5.3.3 基于AHP的要素权重模型构建 |
5.3.4 基于FMF的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 |
5.4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实证分析 |
5.4.1 网络舆情数据源获取 |
5.4.2 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构成要素识别 |
5.4.3 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构成要素权重确定 |
5.4.4 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触发值计算 |
5.4.5 实验结果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过程及态势解析 |
6.1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内涵与特性 |
6.1.1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内涵 |
6.1.2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特性 |
6.2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过程 |
6.2.1 网络舆情演进 |
6.2.2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态势 |
6.2.3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 |
6.2.4 舆情话题衍进追踪过程 |
6.3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态势分析 |
6.3.1 舆情话题衍进的运动模式 |
6.3.2 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态势解析 |
6.4 多媒体网络舆情并发获取与话题衍进追踪的关联关系 |
6.4.1 单维时序关联 |
6.4.2 多维态势关联 |
6.4.3 综合关联关系 |
6.5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概念模型构建 |
6.5.1 模型构建 |
6.5.2 舆情话题衍进各时期追踪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模型构建 |
7.1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总体目标 |
7.1.1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动态表征 |
7.1.2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目标 |
7.2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抽象-具象化解析 |
7.2.1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抽象化共生作用 |
7.2.2 基于多维态势的具象化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 |
7.3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流程 |
7.3.1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技术分析 |
7.3.2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方法选取 |
7.3.3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的流程 |
7.4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的最优话题选取 |
7.4.1 最优舆情话题选取步骤 |
7.4.2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期间的数据预处理 |
7.4.3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特征词权重计量 |
7.4.4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的聚类算法 |
7.5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模型构建 |
7.5.1 网络舆情话题衍进指数模型构建 |
7.5.2 网络舆情话题强度模型构建 |
7.5.3 网络舆情话题关联度模型构建 |
7.5.4 网络舆情话题漂移度模型构建 |
7.6 实证研究 |
7.6.1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的选定 |
7.6.2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数据源获取与分析 |
7.6.3 多媒体网络舆情最优话题数量确定 |
7.6.4 多媒体网络舆情话题衍进追踪测度分析 |
7.6.5 研究结果总结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与话题衍进追踪的管控策略 |
8.1 客体管控策略 |
8.2 主体管控策略 |
8.3 媒体管控策略 |
8.4 本体管控策略 |
8.5 情境管控策略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7)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自主学习能力 |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
2.2 对外汉语教学 |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
2.4 O2O教学模式 |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
3.4.1 教学流程 |
3.4.2 教学条件 |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
3.5.1 评价目标 |
3.5.2 评价维度设计 |
3.5.3 评价方案 |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
4.1 案例简介 |
4.1.1 案例简介 |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
4.1.3 案例评价方案 |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
4.2.1 对象简介 |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2.3 实践结果分析 |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
4.3.1 对象简介 |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3.3 实践结果分析 |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
4.4.1 对象简介 |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4.3 实践结果分析 |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
4.5.1 案例总结 |
4.5.2 讨论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论文的贡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越南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信息时代对硕士生信息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
2.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师范类硕士生信息能力的挑战 |
3.信息能力支撑信息时代硕士生的专业发展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信息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师范大学 |
2.教育学 |
3.信息能力 |
一、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理论分析 |
(一)信息能力在硕士生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
1.信息能力是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关键 |
2.信息能力是养成硕士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
3.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早已纳入国家规范 |
(二)硕士生信息能力的评价 |
1.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信息能力评价标准 |
2.相关研究中的信息能力评价指标 |
(三)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方式 |
1.课程设置及教学 |
2.信息能力培养的讲座与训练 |
3.导师的指导与硕士生的自学 |
4.其他教育活动 |
(四)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启示 |
1.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
2.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启示 |
二、我国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要求及措施 |
(一)选取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的缘由 |
1.教育学具有相当强的代表性 |
2.地方师范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
3.个人兴趣和期望 |
(二)我国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解读 |
(三)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设置及信息能力培养目标设定 |
1.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差异较大 |
2.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目标设定不清晰 |
(四)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
1.开设信息能力教育课程 |
2.开展信息能力培养讲座与培训 |
3.相关赛事及实践活动 |
三、个案研究:G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一)选取G大学的缘由 |
1.G大学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地方师范大学 |
2.G大学教育学学科水平高 |
3.个人原因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问卷信效度分析 |
3.调查研究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2.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及硕士生的参与度分析 |
3.信息能力水平的描述统计分析 |
4.信息能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5.访谈结果分析 |
四、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
2.信息能力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欠理想 |
3.信息能力相关培训参与率低 |
4.硕士生个人自学意识较弱,重视程度不足 |
(二)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不完善 |
2.高校信息能力培养体系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 |
3.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时间及信息能力水平有限 |
4.硕士生个人信息意识弱,缺乏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 |
五、改进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
1.建立和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体系 |
2.加快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进程 |
(二)高校要加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
1.明确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提高信息能力教育的地位 |
2.建立完整的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结构体系 |
3.建立健全硕士生信息能力评价体系及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
4.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
(三)硕士生要提升自身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
1.增强信息意识,主动汲取信息知识 |
2.正视自身不足,端正学习态度 |
3.借助互联网开展个性化学习,提高信息能力 |
六、研究结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1.研究的创新之处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3.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以沂河源学校1对1数字化学习实验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 |
二、1对1数字化学习发展的要求 |
三、1对1数字化学习对信息能力的新要求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 |
二、信息能力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个性化学习理论 |
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信息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实施过程 |
三、问卷统计分析 |
第二节 访谈调查 |
一、信息能力访谈设计 |
二、信息能力访谈实施 |
三、信息能力现状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初中生信息能力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学生信息能力现状调查启示 |
一、学习过程设计启示 |
二、信息能力培养启示 |
第四章 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设计 |
第一节 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要素分析 |
一、丰富的数字化内容 |
二、具有信息化素养的教师 |
三、良好的软硬件平台 |
四、流畅的网络环境 |
五、创新的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培养模式设计 |
一、目标设计 |
二、设计原则 |
三、要素设计 |
四、模式设计 |
第五章 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对案例设计的要求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
第二节 教学案例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学习过程设计 |
三、学习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
四、学习流程设计 |
五、教学设计 |
第六章 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案例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案例实施 |
一、实施对象 |
二、实施过程 |
第二节 案例实施评价 |
一、学生自我评价分析 |
二、课堂行为分析 |
三、访谈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现状 |
1.1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历史溯源 |
1.1.1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
1.1.2 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
1.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
1.2 整合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目标 |
1.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
1.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寓意 |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际发展与现状综述 |
1.5.1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实现 |
1.5.2 英国信息技术和教育应用的发展 |
1.5.3 新西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规划 |
1.6 中国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整合现状与发展 |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发展—手持技术在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
1.7.1 手持技术的信息技术特点 |
1.7.2 手持技术的教学应用特点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论 |
2.1 理科教育中的现代教学论思想 |
2.1.1 理科教育的教学论内容知识 |
2.1.2 要加深对学科知识体系自身教学特征的深入理解与体验 |
2.1.3 要重视有效地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来促进概念的学习与转化 |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与空间 |
2.2.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 |
2.2.2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空间策略 |
2.3 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WebQuest |
2.3.1 WebQuest的含义和教学理念 |
2.3.2 WebQuest的分类 |
2.3.3 WebQuest的课程结构 |
2.3.4 WebQuest的教学设计理念 |
2.3.5 WebQuest的教学特点 |
2.4 ThinkQuest—以教育网站形式体现的网络学习新方式 |
2.4.1 ThinkQuest的起源 |
2.4.2 ThinkQuest的教学特点 |
2.4.3 WebQuest与ThinkQuest的联系 |
2.4.4 WebQuest与ThinkQuest在网络教学中的意义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与结构理论 |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
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与基本属性 |
3.3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与分析 |
3.3.1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时的三类教学策略 |
3.3.2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与过程分析模式 |
3.3.3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的特点 |
3.4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构 |
3.4.1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
3.4.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 |
3.4.3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
3.5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结构、流程与特点 |
3.5.1 “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5.2 “双主模式”的教学设计步骤和教学流程 |
3.5.3 “主导—主体”教学流程图 |
3.5.4 基于 Web的“主导—主体”网络教学结构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
4.1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
4.1.1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基本要素 |
4.1.2 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 |
4.2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
4.2.1 “基于问题学习”的基本过程和程序 |
4.2.2 信息技术与“基于问题学习”整合过程的分析 |
4.3 基于项目的学习 |
4.3.1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结构组成 |
4.3.2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教学步骤分析 |
4.4 网络个性化学习模式 |
4.4.1 个性化学习模式的优势 |
4.4.2 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策略 |
4.5 合作学习模式 |
4.5.1 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特征与优势 |
4.5.2 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 |
4.6 探究型学习模式 |
4.6.1 探究型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
4.6.2 学习活动步骤 |
4.7 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 |
4.7.1 基于资源的学习的特征和优势 |
4.7.2 基于资源学习模式的过程 |
4.7.3 基于资源的学习效果评价 |
4.8 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 |
4.8.1 基于案例学习的过程 |
4.8.2 实施案例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
4.8.3 优秀案例的标准 |
4.9 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整合中理科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
4.9.1 “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
4.9.2 “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分析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一 |
5.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
5.1.1 2004年对中学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现状问卷调查 |
5.1.2 骨干教师具备素养和培训需求中对信息技术提出的要求 |
5.1.3 2005年对参加新课程省级培训高中化学骨干教师的调查 |
5.2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构成 |
5.3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的制定 |
5.4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 |
5.5 化学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培训结果的调查反馈 |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二 |
6.1 网络课程的含义和分类 |
6.2 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作用 |
6.3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和要求 |
6.4 自主——探究型网络学习课程的结构与设计 |
6.4.1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
6.4.2 自主—探究型网络学习课程的设计理念 |
6.5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 |
6.5.1 教师主导过程的教学设计 |
6.5.2 学生学习探究过程的教学设计 |
6.5.3 自主探究网络课程教学软件的研制 |
6.5.4 模块化的网络课件制作过程 |
6.6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制作案例 |
6.6.1 课程教材分析 |
6.6.2 课程教学目标 |
6.6.3 课程教学内容 |
6.6.4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结构 |
6.6.5 课件模板构建 |
6.7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和实施 |
6.7.1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制作 |
6.7.2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实践应用过程 |
6.7.3 实证结果的初步评价与分析 |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三 |
7.1 互联网上化学教学资源和信息查询系统的需求 |
7.1.1 常用任意资源查询与搜索技术 |
7.1.2 信息资源的搜索策略 |
7.1.3 智能化搜索引擎建立的需求 |
7.2 “化学舵手”网上化学资源查询系统软件的设计、结构与功能特点 |
7.2.1 国内外化学教学资源网站的搜寻与筛选 |
7.2.2 “化学舵手”结构的设计和特点 |
7.2.3 “化学舵手”的技术平台 |
7.2.4 “化学舵手”使用实例分子模型的搜索与下载 |
7.2.5 “化学舵手”的网上化学资源查询系统推广和应用 |
7.3 “化学导航”网络化学教学资源查询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
7.3.1 “化学导航”系统的设计思路 |
7.3.2 “化学导航”查询系统的结构 |
7.3.3 “化学导航”查询系统的特点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应用与整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培训专题目录 |
附录三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页面 |
附录四 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实施报告 |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研究[D]. 许烨婧. 吉林大学, 2020(08)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 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 2007
- [6]智能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 白成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8(04)
- [7]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8]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D]. 李燕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以沂河源学校1对1数字化学习实验班为例[D]. 刘相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 陆真.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