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

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

一、应用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文献综述)

杨能[1](2021)在《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与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为25万例。“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其中遗传因素异常是造成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也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这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加以预防。自2005年以来,第二代DNA测序平台已经广泛投入使用,相对于第一代Sanger测序,二代测序不仅提高了测序通量且测序成本也得到大幅度降低。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测定人类的全基因组序列。而联合DNA靶向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方法,能够高效的完成人类基因组的编码区测序,该过程被称为“全外显子组测序”。目前该技术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新方法,可以在常规方法难以检测的情况下识别出与患者表型相关的致病变异。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临床医生能够以此技术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并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我国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表明,经超声发现的胎儿异常中65.9%为结构异常。利用传统的核型分析、FISH和CMA技术并不能完全明确胎儿结构异常的发生原因,因此亟需新的技术帮助临床医生完成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已知胎儿结构异常往往与相关基因的变异有关,因此合理运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发现胎儿结构异常的致病变异,以此完成更为精准的产前诊断,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结构畸形患儿出生,减少出生缺陷。对于罕见病家系中的先证者亦可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明确疾病分型与遗传病因,其结果将可能改善先证者的治疗现状并为家系的再生育需求提供指导,从而预防出生缺陷再次发生。方法:(1)利用侵入性手段(羊水或脐血穿刺)获取胎儿完整细胞,培养后进行核型分析和CMA。(2)提取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羊水细胞DNA,完成胎儿WES;若采取trio-WES,则还需提取胎儿父母DNA。(3)报告与胎儿超声结构异常有关的变异,综合胎儿表型与家系情况、一代验证结果、现有报道与研究,依据ACMG变异评级指南进行变异解读。(4)疑似罕见病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minigene验证变异致病性。结果:(1)纳入研究的119例超声结构异常胎儿未能通过核型与CMA明确病因。(2)全外显子组测序对119例胎儿样本平均测序深度为129.91±28.93×,平均覆盖度99.84%,其中大于20×的平均覆盖度98.91%。(3)119例核型与CMA检测未果的超声结构异常胎儿进一步通过WES检测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分子病因17例(17/119,14%),26例结论暂不明确(26/119,22%),仍为阴性76例(76/119,64%)。(4)疑似罕见病先证者测序发现COL7A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minigene实验结果表明变异c.5532+4_5532+5del AG能够引起COL7A1基因的64号外显子跳跃,形成异常剪接的转录本,致病性明确,与该基因另一变异c.3867del T共同引起先证者的RDEB疾病表型。结论:本研究为WES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对核型与CMA检测无果的超声结构异常胎儿采用WES分析可取得一定的分子诊断。WES联合现有技术在产前环境中能够预防部分出生缺陷,指导再生育;对罕见病患者的分子诊断可以改善患者临床诊疗。WES可以拓宽对疾病表型-基因型认识,发现新的致病基因或致病位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科学价值。

刘林英[2](2021)在《18-三体综合征宫内表型及产前筛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63例经产前诊断胎儿为18-三体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ES)孕妇临床资料,探讨ES的产前诊断指征,评估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技术对ES胎儿的检出情况,指导临床对ES的遗传咨询。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经羊水穿刺诊断胎儿为ES的孕妇资料63例。根据诊断指征可分为超声异常、产前血清学筛查(Maternal serum screening,MSS)异常、高龄(Advanced maternal age,AMA)及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高风险四类,统计各个指征出现时的孕周及超声异常(包括结构或软指标)分布情况,并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及家庭再生育情况。结果:63例均完成产前诊断确诊为ES且随访成功。1.年龄范围为22-45岁间,平均年龄33.2±6.5岁,孕周介于15-30周,平均孕周20+6周(孕周的计算方法:允许超声估算孕周与停经周数1周以内的误差,若停经周数与超声估算相符者,根据末次月经计算;不符者则根据超声推算);2.四类产前诊断指征分布情况分别为超声异常54例(85.71%)、高龄30例(47.62%)、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或高风险25例(39.68%)、NIPT高风险23例(36.51%);3.因单一指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者15(23.81%)例,包括9例超声异常,4例血清学提示高风险,2例高龄(年龄分别为39岁和41岁);4.(1)超声异常中可分为结构异常和软指标异常,结构异常分类情况为心脏畸形、四肢畸形、颜面部及颈部发育异常、颅脑畸形等,其中心脏畸形34例(62.96%);(2)心脏畸形中单纯室间隔缺损18例(52.94%);(3)软指标中可分为脉络丛囊肿、羊水过多、鼻骨发育不良及缺失、单脐动脉等。其中脉络丛囊肿38例(70.37%)最多见;5.根据出现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周分布情况可以发现:11-14周有9例,15-20周有45例,21-24周有7例,≥25周有2例,所有病例均在孕中期确诊,高龄妊娠与非高龄妊娠占比分别为52.38%、47.62%;6.血清学筛查在ES胎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7.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及妊娠结局:标准型57例(90.48%)、嵌合型6例(9.52%),嵌合比例3%-25%,63例资料中包括60例单胎妊娠,3例双胎之一为ES,其中1例因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转至新生儿科,在重症监护室经抢救治疗6天后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2例嵌合比例为3%和8.3%者妊娠至足月各顺娩1活婴,现体健,其余妊娠结局均引产。结论:由目前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多数ES会伴有超声异常,且超声异常往往为多系统胎儿畸形表现。超声结构异常中以胎儿心脏畸形最常见,心脏畸形中室间隔缺损占比最高,软指标中脉络丛囊肿最多见。2.大部分ES病例在孕15-20周出现各类不同指征,且随孕周的增加指征越来越多,均在孕中期得以确诊。3.孕期血清学筛查在ES胎儿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陆欣然[3](2021)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SCA)包括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45,X)、超雌综合征(Triple X syndrome,47,XXX)、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47,XXY)、超雄综合征(Jacob’s syndrome,47,XYY)。传统产前筛查方法无法检测胎儿SCA,产前诊断会导致宫内感染和流产的风险。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如今,NIPT在胎儿SCA中的检测仍在不断探索并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本研究拟对NIPT在产前检测胎儿SCA中的效能进行评估,并分析胎儿SCA发生风险与孕妇年龄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临床胎儿SCA相关的产前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目的】探讨NIPT在胎儿SCA产前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孕妇年龄与胎儿SCA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评估年龄是否为胎儿SCA的风险因素,为胎儿SCA的产前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1)收集2015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45773例单胎妊娠孕妇的外周血。记录孕妇的年龄、孕周、产前指征、羊水穿刺结果并随访妊娠结局。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2)对本院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分为30岁,30-34岁,35-39岁和>39岁四个年龄组。比较高龄与非高龄孕妇胎儿SCA发病率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胎儿45,X,47,XXX,47,XXY和47,XYY的发病率有无差异。【结果】(1)NIPT检测胎儿SCA结果:在45773例行NIPT检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中,共筛查出314例SCA高风险,包括147例45,X(46.82%),61例47,XXX(19.43%),71例47,XXY(22.61%)和35例47,XYY(11.15%)。143例自愿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依从率为45.54%),确诊58例,包括7例45,X,15例47,XXX,26例47,XXY和10例47,XYY,其余85例胎儿为正常核型。NIPT在胎儿45,X产前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较低,为12.5%(7/56)。而在胎儿47,XXX,47,XXY和47,XYY中的阳性预测值为51.72%(15/29),66.67(26/39)和83.33%(10/12);(2)NIPT在不同产前指征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45773例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血清学筛查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的孕妇人数最多,为19820例(43.30%)。其次为高龄孕妇(≥35岁),为16921例(36.97%)。NIPT在高龄孕妇SCA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为50.79%(32/63),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和高风险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30.43%(14/46),自愿无创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40%(10/25),错过血清学筛查时机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25%(1/4)和NT增厚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1/3);(3)妊娠结局随访及假阳性结果分析:85例胎儿SCA假阳性孕妇,成功随访67例孕妇,未发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患儿。随访171例拒绝行产前诊断孕妇,成功随访126例,其中86例因为担心胎儿流产而拒绝行产前诊断,33例因后期产检超声提示胎儿严重畸形而引产,7例自然流产或死胎。85例孕妇NIPT提示胎儿SCA高风险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为假阳性,32例NIPT怀疑母源性性染色体异常,其中23例NIPT怀疑为X染色体增加,9例怀疑为X染色体减少。23例孕妇NIPT怀疑母体X染色体增加,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其中2例孕妇核型为47,XXX。9例NIPT提示为母体X染色体减少,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验证,2例孕妇核型提示嵌合,分别为47,XXX[50]/45,X[10]和45,X[52]/47,XXX[8]/46,XY[2](4)7例孕妇确诊45,X,其中6例选择终止妊娠(85.71%),2例因超声提示胎儿畸形而引产。15例确诊孕妇,其中3例选择引产(20%)。26例确诊为47,XXY,19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73.08%)。10例确诊孕有47,XYY孕妇,1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5)孕妇年龄与胎儿SCA发生风险的关系:不同年龄组胎儿SCA的发病率显着不同,其中>39岁年龄组胎儿SCA发病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SCA在高龄孕妇中的发病率高于非高龄孕妇(χ2=8.229,P=0.004)。高龄是发生胎儿SCA的危险因素(OR=2.098,95%CI:1.250-3.521)。胎儿45,X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显着关系(χ2=4.328,P>0.05),胎儿47,XXX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有显着关系(χ2=12.616,P<0.05)。胎儿47,XX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有显着关系(χ2=12.570,P<0.05),胎儿47,XY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显着关系(χ2=1.074,P>0.05)。【结论】(1)NIPT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单体检测中的准确性低于性染色体三体;(2)对比NIPT和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结果,约12.5%的无创假阳性结果由母体嵌合导致;(3)孕45,X和47,XXY胎儿的孕妇更倾向终止妊娠相比于孕47,XXX和47,XYY胎儿的孕妇。终止妊娠与SCA的种类、产前咨询程度、孕产史、经济等因素有关;(4)高龄是胎儿SCA的危险因素;(5)胎儿47,XXX和47,XX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相关,胎儿45,X和47,XY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关。

赵莹莹[4](2020)在《ADAM12联合血清学三联在孕中期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5992例妊娠孕妇、其中诊断为孕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的孕妇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三联指标、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联合检测技术,以期优化血清学筛查模式,提高血清学产前筛查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为孕中期染色体非整倍体联合筛查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测定孕14+0~20+6周的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reeβ-hCG)、游离雌三醇(uE3)浓度水平,应用Lifecycle 4.0软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筛查风险情况及患者自愿原则,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羊水间期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产前诊断。通过妊娠结局,评价血清学三联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检出效率;通过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证实两种产前诊断方式在产前筛查高危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收集2014年1月~2019年6月孕周为15+0~20+6w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产前筛查并明确诊断为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的孕妇58例为实验组,其中孕21-三体综合征(DownSyndrome,DS)胎儿的孕妇28例(9例假阴性);18-三体综合征(EdwardsSyndrome,ES)7例(2例假阴性);13-三体综合征(PatauSyndrome,PS)7例(2例假阴性);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Sex chromosome anomalySyndrome,SS)16例(5例假阴性);随机选取妊娠结局正常的孕妇174例(24例21-三体假阳性,10例18-三体假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孕妇血清中ADAM12的含量,将对照组ADAM12与AFP、freeβ-hCG、uE3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ADAM12水平,探讨ADAM12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14年1月~2019年6月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孕妇15992例,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58例;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对染色体异常核型胎儿的检出率为68.97%,假阳性率为5.06%,阳性预测值为5.38%;170例高风险孕妇同时采用羊水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检测,除1例臂内倒位FISH未检测出外,14例异常核型FISH均检测出,且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FISH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符合率达99.41%;从孕15周到20周,对照组孕妇血清ADAM12水平与孕妇孕周呈正相关,与孕妇年龄、体重均呈负相关;DS组与对照组间ADAM12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SS组与对照组间ADAM12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ADAM12单独用于孕中期产前筛查,28例胎儿为DS的病例可检出12例,其中包括4例假阴性;ADAM12与血清学三联筛查联合应用DS检出率从67.86%可提高到82.14%;ADAM12单独用于孕中期产前筛查,16例胎儿为SS的病例可检出7例,其中包括2例假阴性;ADAM12与血清学三联筛查联合应用SS检出率从68.75%可提高到81.25%;ES组、PS组与对照组间ADAM12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不仅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其他出生缺陷诊断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2.孕中期妊娠妇女血清ADAM12可用于唐氏综合征和性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有望用于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筛查,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研究验证。3.ADAM12联合血清学三联指标可显着提高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血清学筛查指标。

马晓晨[5](2020)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产前筛查方式: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科学研究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 DNA)片段,通过富集这些片段进行检测分析用以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这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又称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简称NIPT)。本研究分析NIPT在用于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产前筛查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水平,以评估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用该技术进行产前筛查与直接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差异。同时根据纳入研究的高龄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不同,将其进行分段对比,比较各个不同年龄段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据此提出针对高龄孕妇优化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1127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高龄孕妇和中孕期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根据其知情同意选择NIPT或羊水产前诊断,分为四组:A组为高龄孕妇但知情同意选择先行NIPT者;B组为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知情同意选择先行NIPT者;C组为高龄孕妇直接行羊水产前诊断者;D组为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直接行羊水产前诊断者。并对她们完成妊娠结局随访。其中进行了羊水产前诊断的孕妇,以胎儿核型分析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而NIPT检测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采用随访的形式,以新生儿结局作为评价标准。采用SPSS(22.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IPT应用于不同年龄孕妇的效率和高龄孕妇不同年龄段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①纳入研究的高龄孕妇分娩时年龄在35?50岁之间,平均为39.48±3.83岁。行NIPT检测时孕周在孕12?30周之间,平均为16.18± 1.05周。②A组共计纳入研究对象为5050例,NIPT检测阳性人数为107人,阳性率为2.11%。其中89例孕妇选择进一步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显示:T21患者为29例,T18患者为13例,T13患者为2例,性染色体异常为6例,还有7例为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余未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18例孕妇中13例选择终止妊娠,但引产儿均未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失访2例;其余3例均已分娩,电话随访得知新生儿外观均尚未见有明显的异常情况。③B组1631名孕妇中NIPT阳性孕妇共计16例,阳性率为0.98%,其中15例孕妇选择再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显示:T21为4例,T18为0例,T13为1例,性染色体异常为2例,T20为1例,其他7例孕妇检测结果均正常。另1例行NIPT检测结果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孕妇,在妊娠中期胎死宫内,引产,未检查引产胎儿染色体。④C组直接行侵入性产前诊断1401例纳入研究的孕妇中,阳性共计为33例,阳性率为2.36%。其中T21为17例,T18为7例,T13为0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共6例。染色体多态性结果未计入阳性结果中。⑤D组3189例纳入研究孕妇中,经产前诊断确诊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妇共计为41例,阳性率约为1.29%。其中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孕妇共计为25例;还有其他16例孕妇检测结果为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嵌合体、基因片段微缺失或微重复综合征。⑥A组与C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B组和D组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率也基本接近,(P>0.05),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⑦NIPT在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产前筛查时,对于不同的染色体异常诊断符合率明显不同,其中以21-三体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可达到94.29%,而对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的诊断符合率最低,仅为19.51%。⑧本次研究根据A、C两组入组孕妇的预产期年龄的不同,对比各个不同年龄段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发生情况,将其进行分段比较,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段高龄孕妇的优化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方案。结论及意义: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技术在用于高龄孕妇产前筛查时检测效果较为理想,适宜用于高龄孕妇胎儿非整倍体的筛查工作。对于年龄不超过41岁,且未合并其余明确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可将NIPT作为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筛查的首选方案,根据NIPT结果再酌情行产前诊断,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于预产年龄超过41岁的孕妇,则仍建议其直接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以减少漏筛可能。

李莉[6](2020)在《OnePGT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染色体异常包括倍数改变、非整倍性改变、结构改变和微小片段重复和缺失。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人类胚胎低着床率、妊娠丢失和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降低流产率,防止遗传性疾病患儿的出生。PGT包括三个方面的检测,植入前胚胎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 formonogenic/single gene defects,PGT-M)、植入前胚胎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学检测(PGT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PGT-SR)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T for aneuploidy,PGT-A)。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可用于染色体遗传检测和分析,包括FISH技术、PCR技术、aCGH技术、SNP-array技术和NGS技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在一个工作流程里用一组试剂完成三种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和分析,同时达到区分染色体平衡易位者的正常型胚胎和易位携带型胚胎。因此我们确立了本研究:探索OnePGT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检查中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1.验证OnePGT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胚胎单基因疾病、染色体结构重排和非整倍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明确OnePGT方法同时区分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型和正常型胚胎的有效性和准确性。3.为临床PGT诊断建立一种新的、综合性、有效性的检测方法。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7日至2018年11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PGT-M的7个家系20个胚胎和PGT-SR的5个家系11个胚胎重新活检,以及父母的血样。1.单基因疾病检测:20个胚胎样本(对照7个)和父母DNA样本扩增,全基因组建文库,测序,获得对照胚胎致病基因位点+/-2Mb的SNP数据和父母样本的SNP数据,比对待测胚胎致病基因位点+/-2Mb的SNP数据,判别胚胎是否携带致病基因,与原结果比较OnePGT技术检测单基因疾病的可行性和准确性。2.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11个胚胎(对照4个)和父母NDA样本经扩增,全基因组建文库,测序,获得对照胚胎染色体异常位点+/-2Mb的SNP数据、父母样本SNP数据,比对胚胎染色结构异常位点+/-2Mb的SNP数据明确胚胎的携带型或正常型,与原结果比较OnePGT技术检测染色体结构重排的可行性和准确性。3.非整倍体检测:同时获取以上所有胚胎样本非整倍体结果,与原结果比较OnePGT技术检测非整体的准确率,嵌合体符合程度以及三体的起源。结果1.OnePGT方法检测的三种单基因疾病(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和脊髓性肌萎缩)胚胎遗传结果与原方法结果比较,完全一致。2.OnePGT方法检测的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患者的胚胎遗传结果与原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区分染色体易位携带型和正常型的符合率100%。3.OnePGT检测的非整倍体异常率72%,原方法检测非整体异常率88%,中度一致,嵌合体一致率50%;4个胚胎的三体均由减数分裂I的分离错误导致。结论1.OnePGT实现了一个操作流程里同一套试剂对三种染色体异常(单基因疾病、染色体结构重排和非整体)的检测和诊断;2.OnePGT可以区分染色体平衡易位者的正常胚胎和易位携带胚胎;3.OnePGT可以判断染色体三体错误的起源;4.OnePGT是一种新型、综合、有效的三合一式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方法。

黄一芳[7](2020)在《基于滋养层细胞的ER-LDA检测方法的建立、鉴定及其在地中海贫血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母体产道中的脱落胎儿细胞由于含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以及胎儿的整套基因组信息,而在非整倍体疾病、染色体微缺失、单基因性疾病以及新生儿溶血病等遗传性疾病的无创产前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脱落胎儿细胞的分离与鉴定仍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此外,目前尚缺乏对这些稀有细胞进行充分的胎源性验证;另外,目前这些稀有胎儿细胞在单基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应用仍需探究。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用于脱落滋养层细胞的鉴定与分离;同时,我们将单细胞分离的胎儿细胞进行深入的、多位点的胎源性验证;在第三部分中,我们还将这些稀有细胞运用于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中,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从而评估其在地中海贫血等单基因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1.通过ddPCR与qPCR评估脱落胎儿细胞的数目;通过显微镜荧光定量与流式细胞术等评估滋养层细胞与母体细胞差异,建立脱落滋养层细胞新型鉴定方法(内质网染色结合线性判别分析,ER-LDA);评估ER-LDA在细胞系模型与临床标本中的检测效果。2.通过单细胞分离,获取滋养层单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分析脱落滋养层细胞的蛋白标志物表达情况;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验证这些稀有细胞的胎源性。3.收集多个α地中海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孕妇病例样本,利用稀有滋养层细胞对相应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与分析;qPCR检测母体DNA与稀有滋养层细胞RHD分型,评估其用于新生儿溶血病产前检测的可能性;稀有滋养层细胞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评估其在检测其他单基因性疾病致病位点中的可行性。实验结果1.脱落滋养层细胞个数约为72-5150个;内质网染色后滋养层细胞的荧光强度约为鳞状上皮细胞的3.13±1.13倍,为白细胞的2.64±0.73倍;通过ER-LDA分析,可在细胞模型中获取敏感性为99.0%、特异性为98.75%、准确性为98.83%的滋养层细胞的鉴别能力;另外,通过ER-LDA获取的单细胞基因组扩增覆盖度良好。2.通过ER-LDA分离临床标本中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多个共同特征;均为HLA-G表达阳性或β-hCG阳性;FISH以及SRY-PCR检测候选男胎细胞可观察到Y染色体阳性信号;19个STR与22个SNP位点分析表明这些稀有细胞为胎儿来源性。3.稀有胎儿细胞可成功用于--SEA地中海贫血、-α4.2地中海贫血、多种β地中海贫血类型的突变检测,其检测结果与有创穿刺检测结果一致;通过稀有胎儿细胞RHD基因分型推测的RHD型别与血清型结果一致;稀有滋养层细胞WES分析可获取大量与疾病相关的变异位点,表明其可用于其他单基因性疾病突变位点的筛查与检测。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有效的滋养层细胞鉴定方法,通过单细胞分离获取的稀有滋养层细胞具有完整的胎儿基因组,可用于多种地中海贫血亚型的产前诊断、RHD基因分型以及其他单基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

石海娟[8](2020)在《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社会人群中随机选取550名为调查对象,发放《人群对常见性染色体异常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2)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年内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无创产前筛查的29246份病例,收集其中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病例361份,依据检测结果分成四组,A组:无创产前筛查及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均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B组:无创产前筛查结果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为阴性;C组:无创产前筛查及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均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阴性;D组:无创产前筛查结果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阴性,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为阳性。将各组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调查人群中有意愿在产前进行胎儿性染色体疾病检查者占89.6%。其中87.5%选择无创产前筛查。关于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妊娠结局分析,女性人群、4250岁人群、学历越高的人群以及医务工作者选择终止妊娠的概率分别为64.94%、77.55%、76.67%以及70.67%。(2)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符合率分别为100%、88.6%、11.4%、0.0%、55.0%、100.0%、88.6%及90.0%。结论:(1)普通人群有明显意愿在产前对胎儿性染色体异常进行检查,并倾向于选择无创产前筛查技术进行检测。女性、高龄、高文化水平及医疗工作者更倾向于放弃性染色体异常的胎儿。(2)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达55%,该项技术可用于临床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进行早期筛查。

温国[9](2020)在《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2n=2x=34)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果树之一,其中枇杷非整倍体对其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体中,不同基因剂量之间存在微妙而敏感的平衡。通常,整倍体不会改变染色体类型或基因的相对剂量。而非整倍体染色体之间的相对剂量是不平衡。非整倍体通常具有特定于分子核型的新表型。当前,检测植物非整倍体分子核型的技术较少,部分现有的技术成本较高,程序也较为繁琐。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检测技术十分必要。为此,基于非整倍体染色体之间相对剂量的不平衡,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用于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的检测,命名为“基于SSR分子标记和qPCR组合(SSR-qPCR)的枇杷非整倍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三倍体枇杷后代中进行了应用,为枇杷非整倍体的快速检测和分子核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qPCR引物的筛选(1)以23个不同倍性枇杷株系(品种)(包括22个整倍体和1个非整倍体H39)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209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出无多态性且扩增稳定的SSR引物17对,该17对引物分别位于枇杷的17个连锁群(根据一个已知的枇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2)将17对SSR引物进行qPCR检测,发现17对SSR引物在22个整倍体枇杷材料中扩增效率相同,溶解曲线均为单一峰,CT值在15至25之间,均是特异性SSR引物,可用于本次试验研究。2、基于SSR-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前述筛选的17对SSR引物,利用qPCR对3个整倍体枇杷株系(‘软条白沙’(2x)、‘无核国玉’(3x)、H424(4x))和1个非整倍体枇杷株系H39(2n=39)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在qPCR扩增的指数增长阶段(Ct值在16至24之间)检测PCR扩增产物的量(ΔRn值),在3个整倍体枇杷株系中17个SSR标记的ΔRn比值相近,而H39在5个连锁群的ΔRn值均发生变化。H39在LG3、LG8、LG10、LG16、LG17的ΔRn均值比整倍体高出约41.8%。表明H39在LG3、LG8、LG10、LG16、LG17上分别比二倍体‘软条白沙’多一条染色体。H39的SSR-qPCR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一致,均表明H39有39条染色体。可见,基于该17对SSR引物进行qPCR扩增能检测H39的分子核型。3、其他材料的分子核型鉴定三倍体株系能产生一些非整倍体后代,故本研究以三倍体枇杷株系(品种)的后代为材料,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和改进。(1)染色体计数通过染色体制片对部分三倍体自然结果的后代和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材料主要为:Q24(3x)ב华白1号’(2x)的9个杂交后代、三倍体枇杷A313的7个开放授粉后代和三倍体枇杷A322的9个开放授粉后代。结果显示:这些三倍体后代中22个为非整倍体,3个为四倍体。(2)SSR-qPCR检测(1)Q24(3x)ב华白1号’(2x)的后代为了量化SSR-qPCR准确率,使用SSR-qPCR对Q24ב华白1号’的9个杂交后代进行非整倍化检测,以4个整倍体枇杷株系‘华白1号’(2x)、‘常白1号’(2x)、Q24(3x)、‘华玉无核1号’(3x)为对照。对照材料的ΔRn值在0.84-1.08之间,8个杂交后代的SSR-qPCR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一致,SSR-qPCR检测准确率为88.9%。在枇杷的17个连锁群中均发现三体,8个杂交后代的三体主要分布于LG1,LG2,LG7,LG10,LG13,LG14。(2)三倍体枇杷株系A313、A322的开放授粉后代使用SSR-qPCR对三倍体枇杷株系A313、A322的16个开放授粉后代进行非整倍化检测,以‘大五星’(2x)、A313(3x),A322(3x)等22个已知整倍体枇杷材料为对照。对照材料的ΔRn值在0.81-1.15之间,将SSR-q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进行比较,发现SSR-qPCR的检测准确率为62.5%。共检出2个四倍体,3个三体材料和5个五体材料。3个三体材料的三体主要分布于LG1、LG4、LG7、LG9、LG10、LG11、LG12、LG14。5个五体材料的五体主要分布于LG1、LG3、LG4、LG5、LG7、LG8、LG9、LG12、LG13、LG14、LG17。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位于枇杷17个连锁群的17个特异性非多态SSR标记,并重新设计了其中6个SSR标记的引物,可用于检测枇杷染色体非整倍性。利用SSR-qPCR对三倍体枇杷的杂交后代和开放授粉后代分别进行分子核型检测,与染色体制片结果比较,SSR-qPCR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9%和62.5%。由此可见,SSR-qPCR可用于建立枇杷非整倍体的完整分子核型分析体系,是植物非整倍性检测的新方法,但准确性有待提高,这可能与SSR标记的多态性有关,后续需继续筛选非多态性分子标记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良。

孙艳美[10](2020)在《不同检测技术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目的:1. 探讨脐静脉穿刺指征及染色体异常类型分布,分析孕中晚期脐静脉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2.探讨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遗传学检测方式的选择;3.分析性染色体嵌合型妊娠结局及预后;4.胎儿染色体多态性临床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计3387例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行脐静脉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及检出率,并对胎儿性染色体嵌合和染色体多态性的妊娠结局及预后进行随访。结果:1.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布3387例脐带血中共检出182例异常核型,染色体异常率5.37%。在检出的182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19例,占65.38%,以21-三体最常见;染色体结构异常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倒位,占14.29%,以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为主;染色体嵌合型共19例,占10.44%,其中16例为性染色体嵌合型。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中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最常见,占比73.16%,异常核型检出率仅为2.02%,胎儿结构异常组异常核型检出率11.17%,高龄孕妇组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9.3%,父母核型异常组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3.33%,无创性产前DNA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genetic testing,NIPT)阳性组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46.97%,羊水核型验证组异常核型检出率达44.23%。常染色体非整倍体最常见于NIPT阳性组和超声结构异常组,性染色体异常最常见于NIPT阳性组,嵌合型最常见于羊水核型验证组,染色体缺失、重复、add及衍生染色体最常见于超声结构异常组,染色体易位和倒位最常见于超声软指标阳性组。2. 性染色体嵌合型分布及妊娠结局16例性染色体嵌合型病例中,13例选择了终止妊娠,1胎儿核型为46,X,i(Y)(q10)[20]/45,X[6]引产后生殖器显示欠清,余未见明显异常。3例胎儿核型为低比例嵌合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均足月分娩一女婴,随访至今智力及身体发育均未发现明显异常。3. 羊水异常核型验证52例因羊水核型异常行脐静脉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29例经脐带血细胞培养证明为正常核型,术后随访显示29名孕妇均继续妊娠,顺利分娩,新生儿未见明显发育异常。23例经脐带血验证为异常核型,其中包括嵌合型10例。4.染色体多态性及妊娠结局检出的80例染色体多态性病例中,失访13例,6例因为胎儿超声结构异常选择了终止妊娠,61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1例新生儿出生后发生严重窒息,1例出生后发现轻度足内翻,1例死于新生儿肺炎合并脑炎。结论:1.不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孕妇,NIPT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需要交待其局限性及可能出现的假阴性结果;2.高龄孕妇,不推荐NIPT作为首选,建议直接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若有穿刺禁忌,可以将NIPT作为一种替代方式;3.超声提示结构异常者建议直接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条件者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和微阵列分析;4. 羊水细胞培养中染色体核型为嵌合型时,需要行进一步的脐静脉穿刺确认,如果胎儿脐带血培养显示为正常的核型,则继续妊娠是相对安全的;5. 比例较低的性染色体嵌合胎儿,预后良好,不建议终止妊娠;6. 胎儿染色体核型为多态性时,需进一步行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第二部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并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CMA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选择行超声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或者脐静脉穿刺,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的单胎妊娠孕妇706例,分析不同穿刺指征及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布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检出率及差异性。结果:706例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的孕妇中,共检出81例异常核型,占比11.47%。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中,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最常见,占比36.54%。在检出的81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46例,占56.79%,染色体结构异常35例,占43.21%。染色体数目异常以21-三体最常见,染色体结构异常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和倒位。706名孕妇中,共检出122例CNV,占比17.28%,较异常核型检出率高5.81%,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中CNV检出率较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对比,我们发现除父母染色体异常组CNV检出率较异常核型率低以外,其他各组CNV检出率均高于或等于异常核型检出率。在62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为正常核型病例中,检测到63例存在染色体微缺失或重复,占10.13%。核型分析提示为染色体多态性13例,通过CMA检测发现3例存在微小片段的缺失或重复,占23.08%。结论:CMA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染色体畸变的检出率。第三部分基因测序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基因测序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二代测序对疑似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病例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筛查致病基因,分析遗传方式,明确临床诊断;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提取胎儿DNA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同时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二代测序结果提示患儿存在IBA57基因c.22C﹥T(p.R8X)和c.341G﹥C(p.G114A)杂合突变,IBA57基因c.341G﹥C(p.G114A)突变为母源,IBA57基因c.22C﹥T(p.R8X)突变为父源,其弟弟同时携带IBA57基因c.22C﹥T(p.R8X)和c.341G﹥C(p.G114A)位点,结合临床表型、遗传方式及基因测序结果,先证者所患疾病为痉挛性截瘫74型;两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细胞Sanger测序一胎儿未发现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一胎儿携带IBA57基因c.341G﹥C(p.G114A)突变位点;孕34周分娩,随访2+年均未见异常。结论:IBA57基因突变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重要原因,基因测序在精准医疗和产前遗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应用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提纲范文)

(1)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与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全外显子组测序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二章 前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意义
第三章 全外显子组测序对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病因学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全外显子组测序在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2)18-三体综合征宫内表型及产前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方案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3)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NIPT检测胎儿SCA的临床价值
    3.3 孕妇年龄与胎儿SCA的分析
4 讨论
    4.1 NIPT在胎儿SCA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2 NIPT假阳性原因分析
    4.3 胎儿SCA发病率与孕妇年龄间的关系
    4.4 胎儿终止妊娠率
    4.5 NIPT技术的新发展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ADAM12联合血清学三联在孕中期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孕中期血清学三联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血清学三联指标检测
        2.2 羊水细胞培养
        2.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2.4 随访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
        2 血清学三联筛查
        3 染色体核型分析
        4 荧光原位杂交
        5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比较
    讨论
        1 血清学三联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
        2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3 荧光原位杂交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小结
第二部分 孕中期ADAM12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测定方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
        2.2 样本及试剂准备
        2.3 样本检测
        2.4 注意事项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 ADAM12检测标准曲线
        3 孕中期 ADAM12 与 AFP、free β-h CG、u E3的相关性分析
        4 孕中期ADAM12与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相关性
        5 各实验组孕妇血清ADAM12水平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
致谢

(5)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NIPT检测试剂及设备
    2.5 研究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各分组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
    3.3 检出率分析
    3.4 A、B组间NIPT检测结果与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对比
    3.5 NIPT对常见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效果
    3.6 孕妇年龄与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产前筛查现状及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4.2 NIPT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情况
    4.3 本研究对高龄孕妇的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6)OnePGT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本课题总体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疾病类型
    2.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3. PGT遗传学分析检测技术
第二章 OnePGT技术检测单基因疾病、染色体结构重排和非整体中的作用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论文目录
致谢

(7)基于滋养层细胞的ER-LDA检测方法的建立、鉴定及其在地中海贫血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单基因性疾病
    2. 地中海贫血
    3. 产前诊断与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4. 基于脱落胎儿细胞的产前诊断
    5.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及目的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新型滋养层细胞鉴定方法ER-LDA的建立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滋养层细胞的特征及其胎源性验证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稀有滋养层细胞用于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与RHD分型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无创产前筛查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病例收集和分组
        2.2.3 无创产前筛查
        2.2.4 侵入性产前诊断
        2.2.5 统计学分析
        2.2.6 随访
        2.2.7 实验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人群对于常见性染色体异常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结果
    3.2 NIPT结果与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危害
    4.2 人群对于常见性染色体异常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
    4.3 NIPT技术在检测胎儿SCAs中的临床应用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枇杷研究进展
        1.1.1 枇杷的研究概况
        1.1.2 枇杷的倍性研究进展
    1.2 非整倍体的研究概况
        1.2.1 非整倍体及其生产、进化意义
        1.2.2 非整倍体的鉴定方法
    1.3 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1.3.1 SSR标记原理
        1.3.2 SSR标记特点
        1.3.3 SSR标记开发方法
        1.3.4 SSR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
    1.4 qPCR技术研究
        1.4.1 qPCR技术的理论依据
        1.4.2 qPCR的类型
        1.4.3 qPCR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qPCR引物的筛选
        2.2.2 基于SSR-q 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初步建立
        2.2.3 其他材料的分子核型鉴定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主要试剂
    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4 试验方法
        3.4.1 枇杷基因组DNA的提取
        3.4.2 SSR引物
        3.4.3 SSR-PCR体系
        3.4.4 DNA检测和稀释
        3.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3.4.6 染色体制片观察
        3.4.7 q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3.4.8 qPCR数据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22个整倍体和1个非整倍体H39)
    4.2 qPCR引物筛选
        4.2.1 SSR引物扩增情况
        4.2.2 SSR引物筛选
        4.2.3 SSR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4.2.4 qPCR引物特异性检测
    4.3 基于SSR-q PCR枇杷非整倍体检测体系在H39 中的初步建立
    4.4 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后代的染色体制片
    4.5 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 后代的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
    4.6 SSR-q PCR应用
        4.6.1 SSR-q PCR在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 后代中的应用
        4.6.2 SSR-q PCR在 Q24ב华白1 号’的杂交后代中的非整倍性水平检测
        4.6.3 SSR-q PCR在 A313和A322 的开放授粉后代中的非整倍性水平检测
第5章 讨论
    5.1 SSR-q PCR的特点
    5.2 SSR-q PCR在杂合基因型和纯合基因型中的适用性
    5.3 SSR-q PCR能使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应用于更多物种
    5.4 非整倍体化在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中的影响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获奖及参研课题

(10)不同检测技术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因测序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高龄孕妇染色体异常机制及产前诊断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应用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与罕见病家系中的遗传病因学研究[D]. 杨能. 西南大学, 2021(01)
  • [2]18-三体综合征宫内表型及产前筛查结果分析[D]. 刘林英.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D]. 陆欣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ADAM12联合血清学三联在孕中期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赵莹莹. 青岛大学, 2020(01)
  • [5]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研究[D]. 马晓晨. 山东大学, 2020(12)
  • [6]OnePGT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李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基于滋养层细胞的ER-LDA检测方法的建立、鉴定及其在地中海贫血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 黄一芳.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 石海娟. 南华大学, 2020(01)
  • [9]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D]. 温国. 西南大学, 2020
  • [10]不同检测技术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D]. 孙艳美.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引物原位标记快速产前诊断20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