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一、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慧[1](2021)在《清代山西发商生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是国家政务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着政治统治的统一或分裂、国民经济的发展或衰落、社会秩序的规范或混乱。清代生息银两制度是以政府信用为形式的财政政策,即政府拨出一定数额的专门款项,交给政府官员或者商人进行营运生息,定期收取息银用于特定开支。生息银两制度伴随满清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演化,呈现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皇廷帑本生息到地方银钱发商、从八旗赏恤到地方公用的历史变迁过程,此过程清晰地勾勒出发商生息在全国各地普及并成为地方政府收入方式的演变路径。发商生息作为生息银两制度地方化的主要内容,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相比虽数额微小,但其对政治统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山西发商生息以国家财政体制为制度归因,发端于雍正末年的“晋阳书院赐帑生息”,并伴随财政状况演变在生息银两制度变迁轨迹内形成了乾隆朝的初兴、嘉道时期的持续、咸丰朝的低落、同治朝的回升、光绪朝的高峰以及宣统朝消亡的发展过程。期间,布政使司库、河东运库、归绥道库、地方府县级政府、晚清署局所先后利用资本优势、职能特权或行政权威发商生息,累积本金约银482万余两、钱49万余串。研究发现:布政使司库、河东运库、归绥道库和清末署局(所、会)多以官款为本,府县级政府发商生息则以社会性本金为主导,清代后期随着政府经费日渐短缺,“以利作本”和“借款生息”不断增多;生息率受国家政策号召和商人利润空间的影响,以“一分生息”最为普遍;生息收入随发商生息规模扩大而不断增加,并在清前中期主要满足政府行政统治职能的经费需求,在清代后期向地方社会的民生需费倾斜。山西发商生息因经理主体不同可分为三大财库发商生息、各署局所发商生息、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三大类型。三大财库发商生息的“本金”、“生息率”、“息金”因素特征,无论是长时段的纵向考察,还是在某时期的横向比较,都因其财政职能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各署局(所)是晚清自治财政发端的产物,因其政务运转和人事需费而发商生息,对地方自治财政的产生运行有重要意义。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是当地政府(或地方官)直接或间接调动官方和民间资源,以获取当地公共事务经费补充,具有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并在时空分布上表现出阶段性和地域集中性。通过对各类发商生息相关史料的整理发现,山西发商生息有“官方营运”和“官督绅营”两种营运模式。“官方营运”模式下,生息银钱在官与商之间直接流动,“生息立项”、“本银发放”、“商人领本”、“利银解交”、“息银支用”各环节是在清代财政管理体系内,由各财政机关或地方行政单位的协作完成,体现出政府强制性和商人被动性。“官督绅营”模式采取了“绅”与“官”协作互动和制衡博弈。“绅”作为特殊社会阶层,不仅要捐集资金,组织发商生息,通常还受地方官员委托,直接管理生息经费的预算收支;“官”即地方政府,通过注册立案、存根账簿、悬榜公示、勒石立碑等多重方式幕后监控生息银钱运作。相对而言,“官督绅营”模式突破了政府行政体系范畴,引入地方士绅的社会力量,更具效率优势。就发商生息的经济效应,发商生息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互动效应。无论从区域视角还是时间截面上,经济繁荣和发商生息存在显着的对应关系,经济繁荣是有“商”可发的必要前提;反之,发商生息对商贸经济有着消极和积极的双重影响。从微观角度,商人权益在本银承领、息银解交、生息期限的程序受到严重损害;从宏观角度,发商生息对经济的市场环境、商路安全、市场秩序等存在积极作用。就发商生息的社会效应,发商生息为社会文教、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社会治安四方面的公共事务提供了财政分配之外的经费支持,为清代地方社会公共事业带来了生机,对地方社会的民生福祉、社会秩序、礼仪法度、国家稳定等都有积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发商生息作为清代生息银两制度变迁的效率性选择,是地方政府补充财政分配不足的手段之一;虽然生息营运以维护满清封建统治为根本,且存在政府对商人集团的剥削压迫、本金筹集中的强制性劝捐以及生息银钱的贪腐侵挪等弊端,但其在政府公费、商贸环境、市场秩序、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及社会秩序等方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效应。

杨超[2](2021)在《金代山西文化地理研究 ——以人才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白山黑水间崛起的金源王朝,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有过不容忽视的建树。山西地区作为金代统治下的腹里之地,教育、人才和文化成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金代山西文化发展迅猛发展的同时,表现出了显着的区域差异,人才地理分布集中展示了地理分布差异规律。本文选取金代山西地区学校、进士、正史列传人物、文人、着作等五项指标为分析对象,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金代山西文化发展和人才地理分布状况作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分析了影响金代山西文化发展和人才地理分布的原因。根据行政区域和文化人才地理分布状况将金代山西划分为以大同府为中心的西京路文化区,以平阳府为中心的河东南路文化区和以太原府为中心的河东北路文化区。研究发现各文化区之间,河东南路文化区发展最快,人才地理分布和文化成果数量最为集中;河东北路文化区发展次之,人才地理分布和文化成果数量居中;西京路文化区发展最差,人才地理分布和文化成果数量最少。文化区内部位于行政中心的府州比非行政中心的府州发展快,政治地位高的府州比政治地位低的府州发展快。个别府州文化发展突出,比如泽州,进士数量位列全省首位。自然风俗、经济发展、政治因素及文化传承等诸多因素的合力造成了文化发展和人才地理分布的差异。

杨文杰[3](2021)在《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朝自公元1115年立国,至1234年,历时119年,国祚虽短,但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留下了精彩纷呈的一页。山西作为金朝统治下的中心区域之一,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大量的木构建筑得以营建并保留下来,就全国现存金代木构建筑数量而言,山西占全国同期总量的80%以上,独树一帜。大定年间介于金朝中期,这一时期金国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建筑领域同样颇有成就。据统计,山西现存具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大定木构建筑为23座,位列金朝各时期之首,丰富的建筑遗存和实物样本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和依据。本文以“金大定时期”为切入点,以该时期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类比推理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木构建筑营造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总结大木作特征方面稳定的营造手法以及营造规律,并梳理营造特征在各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个性表现。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界定研究对象和案例,提出研究内容和方法,形成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第二部分:对金代山西地区历史背景、分期以及行政区划进行梳理论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统计分析山西境内金代木结构建筑,并进行分类汇总,以全面的视角阐释木构建筑时空分布规律和山西金代建筑大木作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以建筑营造背景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三大领域分析论述金大定时期山西地区的历史背景环境,对大定时期营造高峰的盛况进行佐证,分析历史环境和建筑营造之间的密切关联。第四部分:对大定时期山西现存木构建筑、省内分区以及案例特征研究内容三方面进行阐述。选取山西东南部、中部、北部及南部四大区域内的17座大定木构建筑实例,从平面布局及柱网排列、梁架结构体系、铺作特征以及建筑比例与尺度四个层面入手,通过数据的分析计算、对比等方式,分析金大定年间木构建筑大木作特征,总结区域共性及个性表现。第五部分:全面系统地总结归纳文章内容,包括建筑营造环境、归纳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各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以期为今后山西地区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以及理论参考。

王洋[4](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研究说明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潘科[5](2020)在《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漳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边界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部门对砂子等基础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漳河河砂滥采乱采现象愈演愈烈。河道中砂石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以及保护堤防的重要屏障。长期采砂加剧了河水对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冲刷,在洪水期加大了堤防等防洪工程被冲毁的危险,对漳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从而保护漳河堤防安全和水源地地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漳河非法采砂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漳河非法采砂是一种低效的砂石资源配置活动,受到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调节,根源在于砂石供需关系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运用治理理论,指出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手段,从河砂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侧发力,化解漳河河砂供需关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

杨慧敏[6](2020)在《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州县官,即知州知县,为地方基层政权组织之正印官。所谓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官员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安定。本文主要以清代山西部分州县为例,借助方志、正史、以及官箴书等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解读、定量统计等方法尝试性地研究清代山西州县官的所作所为,其主要内容为州县官员在辖区之内对农业钱粮、刑名治安与教育教化诸政举措。本文五章,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与第一章:绪论主要为概念界定、选题缘起、选题价值以及学界研究动态、本文研究方法、创新点等进行说明。第一章主要就清代山西省州县行政区划、州县正印官——知州、知县官两大问题进行论述分析。尤其是知州知县作为本论文的主体人物,对他们的面貌做一基本的概括,为后文州县官宦绩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二、三、四章,是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清代山西州县官员与其辖区的农业发展和钱粮征收、刑名治安、教育教化分别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考察:农业发展方面,为促进农业发展,州县官主要采取劝课农桑、鼓励农业发展、积极稽修水利等措施。州县官员都十分很重视农业发展与水利设施的建立、维修。其次是利用方志,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出清代山西部分州县钱粮征收的情况。各州县官员仅凭一己之力(虽有佐贰杂吏的帮忙但州县正印官为最终负责人)要对全州县数量众多的土地征收赋税,且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取消人丁税之前还要征收如此庞大人口的人丁税,可以看出州县官员治理地方之不易。最后是州县官为时刻保证各地钱粮征收,还要主持粮仓的修建。灾荒发生之后,大多州县官员积极赈荒,且努力为民请命减免赋税。刑名治安方面,主要是刑、民事案件、晚清教案的审理与地方治安方面的内容。这三类案件审理有典型的特征,民事案件审理应服从律法,但州县官常常秉着劝民息讼的理念;刑事案件较为重大,州县官往往亲力亲为,但仍旧逃脱不出人情二字;晚清教案处理更为复杂,涉及方面较多,州县官往往力不从心或许会成为教案牺牲品。有事处理案件,无事则保持地方安定。前期之保甲与后期之团练也是州县官要利用保持地方稳定的重要倚助。州县官平时虽然不亲自带领操练保甲团练,但也积极主导鼓励保甲团练的建立与发展。且若地方遇难,州县官员往往与民共进退,甚至与民共生死。教育教化方面,分为对读书之人的教育与对非读书人的礼节教化两部分。对于州县官来说,人心正否对地方治理尤为重要。因此,他们不仅仅按照国家政策主持县试辅助乡试,还积极督办学校优待学子,甚至拨田捐款修建义学、社学,清代后期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新式学堂。除此之外,对于非读书之人,州县官一方面通过礼仪规范外在行为,一方面通过移风易俗导向内在心理,内外兼施,使其辖区内百姓都变成良善之人。第三部分,即最后一章亦即第五章,内容为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特点与评价。有清一代,山西州县官员之所作所为有着典型的特点。首先,州县官员宦绩所涉及领域如此广泛,州县官并无多少可以实际意义上利用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这广泛庞杂的政务,也使得州县政府成为“一人政府”;其次,就宦绩本身来说,也有很大的突出与偏颇性,钱刑方面的成就远远大于教育教化方面的成就;最后,无论从时间还是地域上,都有其典型的不均衡性,清朝前、中期的州县官员的成就明显大于晚期;省治所、府治所所在县与首县州县官员的成就往往大于普通州县的官员。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除去州县官本身的能力与知识的不足外,很大部分还是由于清代政府一些政策的狭隘性。但从总体上来讲,山西州县官在有清一代,不仅仅促进了当地的稳定与发展,也对国家整体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杨凯[7](2019)在《明代山西旱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自然灾害中,旱灾和水灾发生最多,山西历来就有“十年九旱”之说,明代又是一个特殊时期,所以研究明代山西旱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史料主要来源为《明实录》、《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山西地方志等,通过总结和对照史料,制作了明代山西旱灾史料表格。全文总共4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等。通过分析史料,了解了灾害史的历史回顾,同时也了解了明代山西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第二章为明代山西旱灾总述和重特大旱灾。通过分析史料,了解了明代山西旱灾总体和严重情况,统计得出了明代276年中,山西发生了362次旱灾。第三章为明代山西旱灾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影响,统计得出了明代山西旱灾多发季节为夏季和秋季。通过空间方面的统计,得出了平阳府、太原府、大同府为重灾区。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了解了山西旱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四章为明代山西旱灾的应对措施,包括防灾和减灾措施。政府主要用赈济、蠲免、改折等措施,民间主要用祈雨、乡绅捐助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研究,对我们今天应对旱灾起到了借鉴作用。

冯佳[8](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研究说明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李娜[9](2016)在《盐池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盐池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从盐池县水利建设现状出发,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自治区对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以及盐池县自身水利发展需求,在对国内外规划研究的基础上,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主,通过人饮安全、水土保持、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农田水利、水利信息化六个方面描述了盐池县水利发展现状,并根据“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水务的要求,提出了盐池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水利建设和水务发展总体布局,水务发展和改革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及投资估算。建立了适合盐池水利规划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规划过程、规划技术体系和手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规划的可持续性六方面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建立了水利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了各方案值的模糊综合评价值,选取最佳方案。

周元源[10](2014)在《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产业结构单一,煤化工比重占80%强,一煤独大的挤出效应,导致农业发展水平低,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区,对于以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的襄垣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快速发展,农业转型顺利进行,城乡差距日益缩小的目标,才能适应国家社会结构转型发展的要求。而且,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资源型经济地区的当务之急。因此,从县域发展的角度入手,研究促进襄垣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真正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才能解决襄垣的“三农”问题,才能实现襄垣农业可持续发展乃至襄垣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为指导,试图通过调查研究襄垣县农业发展现状,探究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在政策扶持优势、资源优势和种植技术优势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农业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产业化程度、资金投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劣势,提出适合裹垣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粮食单产稳步提高,设施蔬菜形成气候,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显着,畜牧养殖迅猛扩大,果业生产提质增效,龙头企业有效壮大,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民增收大幅增长。分析以上情况得出,只有通过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强化资金保障、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等措施来促进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才能实现以上目标。

二、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山西发商生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清代地方财政的文献综述
        1.2.2 清代生息银两制度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兴起发展
    2.1 制度背景:生息银两制度变迁
        2.1.1 康熙朝:生息银两制度的初创
        2.1.2 雍正朝:生息银两制度的制度化
        2.1.3 乾隆朝:生息银两制度的转折
        2.1.4 嘉道时期:生息银两制度的普及
        2.1.5 晚清时期:发商生息的高潮与流变
    2.2 财政背景:山西财政状况
        2.2.1 清代前中期的山西财政
        2.2.2 清代后期的山西财政
    2.3 山西发商生息的兴起与规模化发展
        2.3.1 兴起及根源
        2.3.2 规模化发展
    2.4 山西发商生息的要素特征及变化
        2.4.1 经理主体机构
        2.4.2 本金来源
        2.4.3 生息率
        2.4.4 生息收入
第三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类别与特征
    3.1 三大财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1 司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2 运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3 道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4 三类发商生息的特征差异
    3.2 晚清各署局(所、会)经理的发商生息
        3.2.1 署局(所、会)代表性的发商生息
        3.2.2 署局(所、会)发商生息的各要素特征
    3.3 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
        3.3.1 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的双重属性
        3.3.2 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的规模特征
第四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营运模式
    4.1 发商生息的官方营运模式
        4.1.1 生息本金的承领
        4.1.2 生息利金的申解
        4.1.3 生息银钱的奏销
        4.1.4 生息银钱的转拨
        4.1.5 生息银钱的积欠与亏挪
        4.1.6 生息银钱的核算稽查
    4.2 发商生息的官督绅营模式
        4.2.1 官督绅营模式的采用
        4.2.2 发商生息的政府立案
        4.2.3 营运绅士的选拔任用
        4.2.4 账簿管理与监督管理
第五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经济效应
    5.1 商贸繁荣是发商生息的前提
        5.1.1 地域视角:归绥地区商贸经济与发商生息
        5.1.2 时间截面:道光年间的商贸经济与发商生息
    5.2 发商生息的经济负效应
        5.2.1 商人承领本银的相关分析
        5.2.2 商人解交利银的相关分析
        5.2.3 生息基金还本期限的相关分析
    5.3 发商生息的经济正效应
        5.3.1 发商生息有助于商路的通畅与安全
        5.3.2 发商生息有利于河东盐业经济及市场
        5.3.3 发商生息有利于维系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社会效应
    6.1 发商生息在社会文教方面的效应
        6.1.1 发商生息是书院、义学的普遍经费来源
        6.1.2 发商生息对科考宾兴的经费资助
        6.1.3 发商生息对教育近代化的经济贡献
    6.2 发商生息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效应
        6.2.1 发商生息为备荒仓储提供积谷经费
        6.2.2 发商生息对赈灾救荒的经济意义
        6.2.3 发商生息是慈善机构的主导性经费
    6.3 发商生息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效应
        6.3.1 水利设施——河道堤堰
        6.3.2 交通设施——道路桥渡
        6.3.3 行政设施——城垣署廨
        6.3.4 宗教设施——坛庙神祠
    6.4 发商生息在社会治安方面的效应
        6.4.1 发商生息有助于社会矛盾缓和
        6.4.2 发商生息促进地方的治安巡防
        6.4.3 发商生息成为警政狱制改革的筹资方式
第七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7.1 结论
    7.2 基于财政信用的思考
        7.2.1 财政功能方面
        7.2.2 信用功能方面
        7.2.3 当代的启示
    7.3 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金代山西文化地理研究 ——以人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目的及意义
    2.研究现状
        2.1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2.2 历史人才地理研究
        2.3 金代山西相关研究
    3.研究内容及时空界定
        3.1 研究内容
        3.2 时空界定
第一章 金代山西人才地理分布空间
    1.1 自然空间
    1.2 政治空间
    1.3 政区沿革
第二章 金代山西人才地理分布格局
    2.1 金代山西学校地理分布
    2.2 金代山西籍进士地理分布
    2.3 金史列传山西籍人物地理分布
    2.4 金代山西籍文人地理分布
    2.5 金代山西籍人物着作地理分布
第三章 金代山西人才地理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
    3.1 文化区之间人才地理分布差异及分析
    3.2 文化区内部人才地理分布差异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案例选择
        1.2.1 研究对象的范围
        1.2.2 研究对象的案例选择
        1.2.3 相关名词定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系统研究法
        1.4.4 类比推理法
        1.4.5 跨学科研究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框架结构
第2章 山西金代历史背景与建筑概述
    2.1 山西自然与人文背景概述
        2.1.1 山西自然背景
    2.2 山西金代历史背景概述
        2.2.1 金国缘起与历史分期
        2.2.2 山西人文背景
        2.2.3 开拓期
        2.2.4 兴盛期
        2.2.5 衰退期
    2.3 山西金代行政区划概述
        2.3.1 西京路
        2.3.2 河东北路
        2.3.3 河东南路
    2.4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概述
        2.4.1 概况
        2.4.2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纪年分类
        2.4.3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区域分类
        2.4.4 山西金代建筑特征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分析
    3.1 社会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2 政治军事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2.1 军事形势
        3.2.2 政治制度
        3.2.3 国家政策
    3.3 社会经济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3.1 农业的恢复
        3.3.2 工矿业的发展
        3.3.3 商业的繁荣
    3.4 思想文化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4.1 宗教文化
        3.4.2 思想教育
        3.4.3 民间祭祀
    3.5 其他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3.5.1 地理条件
        3.5.2 气候条件
        3.5.3 资源条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与特征研究概述
    4.1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现存情况
    4.2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地域分区概述
        4.2.1 山西木构古建筑分区概述
        4.2.2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地域分区
    4.3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特征研究概述
        4.3.1 平面及柱网特征
        4.3.2 梁架结构特征
        4.3.3 铺作特征
        4.3.4 建筑比例与尺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东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5.1 东南部长治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5.1.1 建筑概述
        5.1.2 营造特征分析
    5.2 东南部晋城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5.2.1 建筑概述
        5.2.2 营造特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西其他区域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1 山西中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1.1 建筑概述
        6.1.2 营造特征分析
    6.2 山西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2.1 建筑概述
        6.2.2 营造特征分析
    6.3 山西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6.3.1 建筑概述
        6.3.2 营造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背景总结
    7.2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特征总结
        7.2.1 平面布局及柱网排列
        7.2.2 梁架结构体系
        7.2.3 铺作特征
        7.2.4 比例与尺度
        7.2.5 其他细节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小结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小结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小结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小结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小结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
        3 技术路线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与不足
二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砂石及采砂
        2 采砂管理和采砂治理
        3 非法采砂
    (二) 理论基础
        1 治理理论
        2 公共物品理论
三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状
    (一) 漳河砂资源状况
        1 漳河概况
        2 采砂情况
    (二)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情况
        1 采砂危害
        2 治理情况
四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存问题
        1 非采现象难以杜绝
        2 采砂管理理念落后
        3 采砂执法力量薄弱
        4 采砂管制滋生腐败
    (二) 原因分析
        1 市场需求催生非采
        2 忽视市场公民作用
        3 采砂治理投入不足
        4 政府监管引发寻租
五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对策
    (一) 稳定砂石供需关系
        1 推进砂石需求侧改革
        2 推进砂石供给侧改革
    (二) 引入采砂治理理念
        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2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3 两种制度绩效比较
        4 充分发挥公共作用
    (三) 加大采砂治理投入
        1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经费
        2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编制
        3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设备
    (四) 加强渉砂腐败监督
        1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3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4 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六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及选题缘起、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眸
    三、研究方法及其史料征引
    四、研究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代山西行政区划与州县官
    一、清代行政区划与山西州县政区
    二、清代地方官制与山西州县官
第二章 清代山西州县官员与其辖区的农业发展、钱粮征收
    一、清代山西州县官员与其农业发展
    二、清代山西州县官员与其钱粮征收
第三章 清代山西州县官与其辖区的刑名、地方治安
    一、清代山西州县官与民、刑事案件的审理
    二、清代山西州县官与其地方治安
第四章 清代山西州县官与其辖区的教育教化
    一、清代山西州县官与教育的施行
    二、清代山西州县官与教化的推行
第五章 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特点与评价
    一、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特点
    二、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的成效
    三、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明代山西旱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明代山西旱灾概况
    一、明代山西旱灾总体概述
    二、重大特大旱灾
        (一)重大旱灾
        (二)特大旱灾
第三章 明代山西旱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
    一、明代山西旱灾的时间分布特点
    二、明代山西旱灾的空间分布特点
    三、旱灾造成的影响
第四章 明代山西旱灾的应对措施
    一、抗灾救灾措施
        (一)政府的救灾
        (二)民间的救灾
    二、防灾减灾措施
        (一)仓储建设
        (二)农田水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一、受灾区域概况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一、灾荒背景复杂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三、灾害循环相生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一、对人口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三、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二、救灾体制
    第二节 宣传动员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第三节 筹粮赈灾
        一、赈济粮款
        二、组织借粮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第四节 减轻税负
        一、减免公粮
        二、减租减息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一、节约募捐
        二、准备代食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救助移民难民
        二、开展卫生防疫
        三、处理偷窃问题
        四、惩治贪污腐败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一、兴修水利
        二、发展合作社
        三、开展捕蝗运动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三节 发展副业
        一、发展纺织业
        二、发展家庭副业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一、开展赎地运动
        二、开展救人运动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成功度过灾荒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主要特点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第三节 现实启示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盐池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水利规划发展现状
        1.2.1 流域规划
        1.2.2 区域规划
    1.3 水利规划评价研究现状
        1.3.1 水利现代化评价研究
        1.3.2 农村水利评价研究
        1.3.3 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利建设发展现状及形势
    2.1 基本情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区位交通
        2.1.3 社会经济
    2.2 水资源及水利发展现状
        2.2.1 水资源概况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 水利工程现状
        2.3.1 饮水工程现状
        2.3.2 农村水利现状
        2.3.3 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
    2.4 “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2.4.1 人饮安全
        2.4.2 农田水利
        2.4.3 防汛抗旱
        2.4.4 水土保持
        2.4.5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
        2.4.6 水利改革与管理
    2.5 “十二五”建设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2.5.1 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5.2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6 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
        2.6.1 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
        2.6.2 水利发展的有利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
    3.1 水利发展的规划范围、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1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3.1.2 指导思想
        3.1.3 基本原则
    3.2 水利发展规划目标
        3.2.1 城乡饮水安全
        3.2.2 农村水利建设
        3.2.3 防汛抗旱
        3.2.4 水土保持及水资源保护
        3.2.5 节水型社会
        3.2.6 水利信息化建设和体制改革
    3.3 水利发展总体布局
        3.3.1 城乡饮水安全
        3.3.2 农村水利建设
        3.3.3 防汛抗旱
        3.3.4 水土保持及水资源保护
        3.3.5 节水型社会
        3.3.6 水利信息化建设
    3.4 水利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3.4.1 水量预测
        3.4.2 城乡饮水安全规划
        3.4.3 农村水利建设规划
        3.4.4 防汛抗旱规划
        3.4.5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规划
        3.4.6 节水型社会建设
        3.4.7 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3.5 水利改革管理与保障措施
        3.5.1 水利改革与管理
        3.5.2 保障措施
    3.6 规划投资概算及分年度投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利发展规划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4.1 引言
    4.2 水利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2.3 水利发展规划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4.3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4.3.1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4.3.2 判断矩阵一致性判断
    4.4 模糊综合评价
        4.4.1 规划方案的引入
        4.4.2 模糊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1.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1.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2 关于国内外现代农业现状及发展水平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研究
    2.3 国内现代农业研究动态
    2.4 我国现代农业的几种模式分析
        2.4.1 以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地区为特征的集约型现代农业
        2.4.2 以部分发展较快、辐射带动力强中等城市为特点的以城带乡、以城带郊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模式
        2.4.3 以小规模农户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化型现代农业
        2.4.4 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以特色产品为主打的特色型现代农业
3 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3.1 襄垣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3.1.1 政策优势
        3.1.2 资源优势
        3.1.3 种植技术优势
    3.2 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2.1 培育主导产业,种养殖业形成规模
        3.2.2 壮大龙头企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3.2.3 狠抓基地建设,种植结构得到优化
        3.2.4 强化推广服务,科技水平有效提升
        3.2.5 农业发展基础坚实保障,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4 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高但数量少
    4.2 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4.3 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步伐不快
    4.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5 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5.1 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5.2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5.3 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5.4 强化资金保障、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四、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山西发商生息研究[D]. 陈文慧. 山西大学, 2021
  • [2]金代山西文化地理研究 ——以人才为中心[D]. 杨超. 山西大学, 2021(12)
  • [3]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D]. 杨文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5]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D]. 潘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清代山西州县官宦绩研究[D]. 杨慧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7]明代山西旱灾研究[D]. 杨凯.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盐池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及评价研究[D]. 李娜. 宁夏大学, 2016(02)
  • [10]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周元源.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襄垣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