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绪鑫[1](2021)在《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耕地功能不断显化,耕地保护开始凸显“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四位一体新内涵,可以说耕地保护就是耕地多功能性的保护,耕地多功能管理就是耕地多功能的耦合管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耕地多功能耦合。本文便在该背景下,系统梳理耕地多功能现有研究成果,以人地关系等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描述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耕地多功能现状,并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其从1998至2018年20年期间内耕地多功能及其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粮食主产区分为生态——社会型与生产——经济型耕地功能地区,针对性提出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及其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度较大、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政府需要引导耕地规模化与现代化集约发展、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的监管力度、全面开展耕地整治工作等对策。总之,耕地多功能耦合管理就是要政府在最大限度发挥各粮食主产区省份耕地优势或主导功能的同时,完善其弱势或附属功能以达到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的状态,促使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发展,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徐雨晴,肖风劲[2](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其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将中国中西部欠发达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联系起来,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状况关乎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研究对于推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风险防范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与归纳,总结出长江经济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服务功能、质量降低;湿地和湖泊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石漠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洪涝、干旱灾害交替出现等。当前研究以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时空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服务等特定功能的评估最为常见,未来需系统、深入地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防治、修复治理措施以及政策保障等研究,优化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的成果转化与业务应用,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融合。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赖芳[4](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曾思燕[5](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侯雪姣[6](2020)在《基于遥感的长江中下游大型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动态及其与湿地植被覆盖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悬浮泥沙浓度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不仅会影响水体颜色,还会影响水的透光度,进而影响水下动植物的生存。湖泊湿地植被在减缓泥沙再悬浮,改善湖泊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湖泊悬浮泥沙浓度及湿地植被遥感研究,并探索湖泊悬浮泥沙浓度与湿地植被间的互动关系,能为湖泊水质保护及水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淡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其淡水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受限于遥感技术及实测数据的获取,目前仍缺乏有关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群悬浮泥沙浓度与湿地植被的长时序时空变化数据,同时也缺乏流域土壤侵蚀对湖泊水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及水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与湿地植被覆盖间关系的研究。本研究利用长时序MODIS数据首次获取了长江中下游流域102个大型湖库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气象数据、流域植被覆盖数据及遥感提取的流域土壤侵蚀数据分析了引起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动态变化的原因。基于MODIS NDVI时序数据首次获取了25个大型湖泊湿地植被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引起湿地植被变化的原因,并首次揭示了悬浮泥沙浓度变化与湖泊湿地植被覆盖间的时空动态关系,研究具体内容如下:考虑不同水体的光学特征差异会影响悬浮泥沙浓度的反演精度,利用MODIS遥感反射率数据与长江中下游58个湖泊的实测数据构建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群的通用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反演模型,经实测数据验证,该反演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34.2%。在考虑并解决陆地邻近效应影响基础上,基于2000-2014年MODIS 8天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获取了长江中下游流域102个大型湖库15年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各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呈现显着的年际变化,在过去的15年,有49个非通江湖泊的悬浮泥沙浓度呈减小趋势,29个湖泊的悬浮泥沙浓度呈显着(p<0.05)减小趋势。通江湖泊中洞庭湖的悬浮泥沙浓度呈显着减小趋势。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 NDVI和MODIS Land Cover数据产品、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国土壤类型数据及长江中下游流域122个气象站点的降雨数据,基于土壤侵蚀模型(RUSLE),获取了长江中下游流域2001-2014年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2014年长江中下游流域超过80%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流域内整体水土保持得到改善。分析气象要素(降雨、风速)与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关系,发现两月前的降雨与悬浮泥沙浓度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风速与悬浮泥沙浓度间的关系并不显着。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内植被覆盖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太湖流域外,其他子流域的植被覆盖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植被增加能改善水土保持,这可能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减少的重要原因。结合遥感提取的土壤侵蚀量,进一步分析水土流失对流域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发现约45%的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减少可能与流域土壤侵蚀量减少有关,而约43%的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增加可能受流域内土壤侵蚀量增加的影响。考虑到不同水文条件湖泊的湿地植被群落分布差异,基于不同地物特有的物候特征,利用MODIS构建的NDVI时序特征谱,建立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尺度湖泊湿地植被的遥感精确分类算法。基于长时序遥感影像,获取了长江中下游流域25个大型湖泊2000-2014年的湿地植被分布时空动态。结果表明自2000-2014年,68%的湖泊其湿地植被覆盖度呈减小趋势。分析悬浮泥沙浓度、降雨、温度、日照时数以及湖泊周边化肥使用量与湖泊植被覆盖度间的关系,发现48%的湖泊其植被覆盖度与悬浮泥沙浓度呈负相关关系,92%的湖泊其植被覆盖度与当地降雨呈负相关关系,68%的湖泊其湿地植被覆盖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植被覆盖度与化肥使用量呈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的湖泊数目各占一半。基于获取的湖泊悬浮泥沙浓度及湿地植被数据,首次解析了水生植被高植被覆盖区及低植被覆盖区15年的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水生植被高植被覆盖区的悬浮泥沙浓度更低且波动更小,而低植被覆盖区的悬浮泥沙浓度更高且变化更为剧烈。统计各湖泊15年长期存在水生植被分布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发现水体悬浮泥沙浓度低于20 mg/L才能有助于各湖泊水生植被的生长与保护。本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水质改善及湿地植被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陈垚[7](2020)在《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文中指出《汉书·沟洫志》曾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着于四渎,而河为宗”,将黄河誉为“四渎之宗”。黄河的治理工作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属于重点,由于特殊的河情,使得流域内的水沙关系复杂多变,其治理问题也成了难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黄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黄河问题的关键在于泥沙,泥沙问题的根源在于水少沙多。因此对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其物源进行深入研究和甄别,可为黄河治理及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持,进而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之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黄河泥沙沉积环境展开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工作。以约50km为间隔采集黄河上游青海省久治县至下游入海口的河漫滩泥沙沉积物,以及上游玛曲(深7m)、刘家峡(深5m)、中游柳林—吴堡(深7m)和下游开封(深4m)等四个钻孔泥沙沉积物作为黄河泥沙沉积环境研究的载体,结合地球化学、沉积学、水文学及数学地质统计等方法揭示了黄河泥沙空间演化特征及物源信息,从而构建了基于层次聚类的粒度端元模型及物源示踪的多端元混合模型,对黄河泥沙搬运机制与物源区泥沙贡献率进行计算,提出了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体系,为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黄河泥沙沉积物的沿程粒度组分受地质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影响较大。结合河漫滩与钻孔点泥沙沉积物的C-M图、粒度相、粒度频率曲线以及沉积判别函数,阐明了黄河泥沙沉积物的沉积特性。建立基于层次聚类的粒度端元模型,揭示了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各粒径颗粒在运移过程中的主要搬运形式及搬运机制。上游至下游,黄河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河流的选择性运输、支流的汇入、河道形态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2.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的烧失量、红化率与磁化率的沿程变化规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判别不同河段沉积物的形成条件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烧失量、红化率与磁化率可作为黄河泥沙物源分析的基础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人类活动干扰下黄河泥沙沉积环境的变化情况;黄河泥沙的物源为干流沿岸侵蚀、风沙入黄以及支流携沙入黄。3.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多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段及刘家峡钻孔泥沙沉积物发育着V型撞击坑、水下磨光面以及麻点麻面等复合结构,说明该段泥沙沉积物与宁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以及库布齐沙漠等风成砂的有效输入有关。根据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之间的欧氏距离判断出泥沙入黄模式由上游未流经黄土高原段的河流近源侵蚀向中游的支流携沙入黄转变。4.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组合类型均以碎屑矿物为主,黏土矿物次之,碳酸盐矿物较少,铁氧矿物仅在部分点位检出。通过对不同钻孔点沉积物矿物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防洪、居民用水和灌溉的需要,水库排、蓄水调节作用是导致钻孔不同深度矿物含量呈周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将矿物含量变化情况与沿岸地质、地形地貌进行对比,推断出黄河石嘴山—巴彦淖尔段泥沙沉积物多来自于西北风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的流动沙丘;而巴彦淖尔—托县—三江口段泥沙沉积物多来自于库布齐沙漠、黄土高原、沿岸的支流以及大规模季节性的降雨将沿岸的碎屑物质携带入黄。5.黄河泥沙沉积物化学组成常量元素以Si O2、Al2O3及Ca O为主,伴有少量Fe2O3、Mg O、Na2O和K2O;微量元素中Ti、P、Mn、Zr、Ba以及Sr含量较多,而Cr、V、Rb、Zn、Ni、Pb、Y、Nb和Ga含量较少。采用Sr、V、Ni、V/Ni以及Sr/Ba等指标进行沉积环境识别与粒度特征判别结果基本一致。泥沙沉积物中Zr元素含量随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粒径的粗化明显增加;Ca O和Ti含量在清水河附近呈现较高水平;K2O和Sr含量则在十大孔兑附近含量较高。利用Sr/Ca和Ti/K值的区域分布能够较好区分宁夏河东沙地、支流、库布齐沙漠以及乌兰布和沙漠入黄对黄河泥沙的影响程度。6.利用黄河泥沙物源的判别结果,建立端元混合模型,确定了物源区对黄河泥沙沉积物的贡献率,并绘制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区贡献率分布图。结果表明:上游未流经黄土高原段河道中仅有52.4%的泥沙被黄河携带至刘家峡附近;上游宁蒙段以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入黄为主,并且该段超过75%的河漫滩泥沙被携带至窟野河入黄口附近;贯穿黄土高原的祖厉、清水二河也携带了大量泥沙入黄,并且对邻近地区黄河流域泥沙的贡献率达到71.9%;中游泥沙主要以窟野河、汾河、无定河、渭河携带泥沙为主;下游泥沙多源于上、中游泥沙运移至平坦地带的沉积。同时,考虑径流、支流流域面积、沿岸地形、气候及源岩等自然背景因素,对黄河泥沙物源分析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鉴于黄河自然环境与社会功能特点,提出因地制宜改善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措施,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刘索玄[8](2020)在《清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建于生态脆弱区,工程建设在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全面分析评价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修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区域集中在主要江河流域上,多以单宗工程、局部地区为研究尺度;且由于不同的流域特征、水电站开发方式等,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选取各有侧重,研究成果还缺乏普适性。本文以清江中下游为研究区,以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整体生态影响为研究方向,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了一套基于RS与GIS的多学科、多方法相互补充的评价模式,发现引进RSEI对水电开发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具有便捷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保护对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清江中下游水电梯级在建设和运行后共淹没了30.88%的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1.83%的耕地,促进了城市的扩张,引发了移民安置问题;水电梯级开发加速了研究区不同类型土地利用间的相互转化,导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处于快速调整和不稳定阶段。(2)在1987—2015年水电建设期间,生态恢复与生态退化同时存在,整体景观处于不稳定状态:香农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持续增长,变化率分别为5.34%和5.48%,弱势景观影响作用加强;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涨幅达到40.48%,蔓延度指数下降3.76%,连通性变差;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增长2.31%,斑块形状变得更加复杂;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增加25.72%,景观稳定性降低。(3)水电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侵蚀的强度和变化方向:研究区土壤侵蚀呈现条带状分布和块状分布的特征;下游梯级水电站建成后(1987—2004年),研究区平均侵蚀模数从1789.14 t/(km2·a)下降到1049.89 t/(km2·a),减幅为41.32%,土壤侵蚀状态较为缓解,水土流失加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支流沿岸及长阳自治县的东北部和宜都市的西部;水电梯级全面建成后(2004—2015年),研究区平均侵蚀模数上升到1558.11 t/(km2·a),涨幅为48.41%,水土流失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侵蚀增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布垭水电站周边的巴东县、长阳自治县和五峰自治县的西部。(4)通过探讨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在水电开发区的适应性,对清江水电开发区1987—2015年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清江中下游地区1987、2004和2015年RSEI均值分别为0.443、0.664和0.515,生态环境呈先变好后变坏的趋势;生态环境改善地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和平坦平原区,生态环境退化地区主要分布在水利枢纽中心及其附属库区、沿岸喀斯特山地及清江汇入长江口的丘陵区;清江水电开发区生态环境与MASVI(modifi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和NDSI(normalized difference soil index)关系最密切,3期平均相关度分别为0.879和-0.916,提高植被覆盖度以及对裸露、干化地表进行治理是水利枢纽建设区环境恢复的关键。
李越[9](2020)在《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无节制的对河流进行开发导致河流天然水沙情势发生改变,引起生态的严重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认识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河流水沙过程与河流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持续开发,维护河流系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长江为研究对象,选取屏山、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实测水沙数据,讨论河流水沙情势理论及其生态影响;分析近几十年来长江干流水沙时空变化特征,评价长江水沙情势的改变程度;以长江中重要鱼类—中华鲟和四大家鱼为目标种群,评价长江水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理论,探讨河流水沙情势及生态效应理论,阐明天然水文情势理论,概括了河流水文特征变量与泥沙变量改变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河流水沙情势变化对于河流系统中重要鱼类的影响。(2)长江年径流量总体无明显变化,中下游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突变点主要出现在水利工程建成蓄水的节点,以三峡水库蓄水最为集中;各水文站年径流量主要存在着14年-18年的主周期变化,输沙量主要存在着20年-24年的主周期变化;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而输沙量显着减少主要受水库蓄水拦沙、河道采沙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因素共同影响。(3)通过RVA法、DHRAM法和RI法定量评价可得,二滩水电站造成屏山站流量发生中度改变,水土保持工作造成寸滩站流量发生低度改变,三峡蓄水后宜昌、汉口和大通站流量均为低度改变。二滩水电站造成屏山站输沙量发生中度改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造成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输沙量发生中高度改变,2000年后长江各水文站输沙量基本上发生高度、严重改变。(4)采用逐步回归法识别出影响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的水沙指标主要为流量的逆转次数和年最大值出现时间、输沙量6月份均值;影响中华鲟繁殖群体的水沙指标为流量的1月份均值、年均3日最小值、年最大值出现时间和逆转次数、输沙量的高脉冲次数、年均90日最小值和基流指数。
耿直[10](2019)在《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长江上游四省市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四个省市行政单位,目前长江上游四省市在实践绿色发展过程中遇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两大难题,本文选择制约长江上游地区绿色发展的难题及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绿色发展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研究思路: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本文绿色发展的核心概念、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以及甄选出绿色发展影响因素。通过对比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的发展现状,分析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相比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两大共性难题;利用熵值法赋权对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共性难题中找出上游四省市存在的突出个性难题,接着对本文选取的绿色发展影响因素提出假设并利用面板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在总结前面章节研究结论和梳理各省市2017年党代会拟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基础上,沿着为了解决什么难题,达到什么目标的逻辑思路最终提出推进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长江上游四省市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的两大发展难题,并且它们之间的突出难题各有差异;影响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和环境污染等四个因素;攻克经济发展相对较低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的两大难题,实现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必须在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和政治五个方面综合施策,攻克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的个性难题在重点上还要因地施策。具体对策建议如下:一是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保护自然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以发展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为重点,提高绿色经济实力;三是以提升制度创新水平和加强环保立法为重点,加强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四是以提高工业“三废”治理设施质量为重点健全绿色公共设施,提升城镇化水平;五是以提升地区教育水平为重点培育绿色文化,提升绿色发展软实力。本文创新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大多数文献研究集中在长江经济带或长江中游城市群,本文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思想更加突出落实在长江上游地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的两大难题下探索绿色发展,对中下游乃至西部地区实践绿色发展都具有借鉴之处。
二、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耕地多功能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基本概念界定 |
一、耕地多功能与耕地多功能评价 |
二、耕地多功能耦合与耕地多功能耦合管理 |
三、耕地多功能评价与耕地多功能耦合的关系 |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理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粮食主产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一、中国粮食主产区概况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第三节 黄淮海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 |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系统性 |
(二)代表性 |
(三)科学性 |
(四)可操作性 |
二、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功能说明 |
(一)耕地功能说明 |
(二)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方法 |
一、极差标准化 |
二、组合赋权法 |
三、加权求和法 |
四、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三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耦合关系测度结果分析 |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五)综合功能 |
二、耕地多功能耦合关系测度结果分析 |
(一)耦合度 |
(二)耦合协调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 |
一、耕地生态功能管理不到位 |
二、耕地管理重视经济功能而忽视生态社会功能 |
三、耕地多功能管理“退耦化”现象明显 |
第二节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度较大 |
一、耕地数量逐渐减少 |
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
三、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困难 |
第三节 地方政府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 |
一、耕地生产配套设施保障政策条例缺失 |
二、地方财政农林水土事业资金投入短缺 |
第四节 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 |
一、耕地利用方式粗放浪费政府监督缺位 |
二、政府对农作物收购等价格管理失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引导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 |
一、倡导引导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
二、完善并鼓励实施农村耕地流转政策 |
三、构建耕地生产与保护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
四、完善条例加强农业生产销售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政府监管力度 |
一、利用数字化手段坚持实行最严耕地保护制度 |
二、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增长 |
三、贯彻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四、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机制 |
第三节 全面推进政府耕地整治工作开展 |
一、规范政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
二、加强政府耕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
三、主动督促或修复自然与人为损毁耕地 |
四、完善政府治理耕地内外源污染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其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
1.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破碎化程度加重 |
1.2 中下游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明显削减 |
1.3 自然湿地、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 |
1.4 生物多样性持续受到威胁、保护压力较大 |
1.5 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
1.6 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1.7 洪涝、干旱灾害交替 |
2 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评估/研究 |
2.1 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研究结果 |
2.1.1 森林 |
2.1.2 湿地 |
2.1.3 石漠化 |
2.2 对生态系统特定功能的研究 |
2.2.1 生态系统服务 |
2.2.2 生态环境承载力 |
2.3 生态环境相关其他方面的研究 |
3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3.1 存在的不足 |
3.1.1 研究范围较窄,系统性、深入性不强 |
3.1.2 研究方法差异性大,结果缺乏可比性与应用性 |
3.1.3 研究的动态性欠佳,时间序列普遍较短 |
3.2 未来展望 |
3.2.1 研究内容有待系统化、深入化 |
3.2.2 优化方式方法,为科学结论保驾护航 |
3.2.3 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业务应用有待加强 |
4 结语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区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地貌特征 |
2.1.5 经济与人口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地层岩性 |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
3.2 投影寻踪模型 |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综合量化模型 |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
3.5.3 有关分析 |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
4.3.2 断层因素维度 |
4.3.3 有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1 粗糙集模型 |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
5.1.4 粗糙集决策表 |
5.1.5 粗糙集模型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
5.4 耦合决策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
5.5.1 耦合关联结果 |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
(5)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2 逻辑框架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遥感的长江中下游大型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动态及其与湿地植被覆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遥感监测湖泊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研究进展 |
1.3.2 土壤侵蚀变化及悬浮泥沙浓度变化驱动因子研究进展 |
1.3.3 湖泊湿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与悬浮泥沙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遥感影像数据 |
2.2.1 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 |
2.2.2 MODIS植被指数数据 |
2.2.3 MODIS土地覆盖数据 |
2.2.4 Landsat地表反射率数据 |
2.2.5 ASTER GDEM数据 |
2.3 气象数据 |
2.3.1 气象站点数据 |
2.3.2 TRMM降雨数据 |
2.4 现场观测数据 |
2.5 湖泊流域边界数据 |
2.6 中国土壤类型数据 |
2.7 化肥使用量数据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库水体范围提取及面积变化研究 |
3.1 长江中下游湖库水体提取难点 |
3.2 湖库水体范围遥感提取及精度验证 |
3.2.1 湖库水体提取方法 |
3.2.2 湖库水体范围提取 |
3.3 湖库水体提取精度验证 |
3.4 湖库的面积变化及研究范围确定 |
3.4.1 湖库的面积变化 |
3.4.2 湖库湿地的边界范围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 |
4.1 长江中下游流域尺度湖库悬浮泥沙浓度遥感获取挑战 |
4.1.1 湖库遥感反射率数据获取及邻近效应剔除 |
4.1.2 湖库悬浮泥沙反演模型建立 |
4.2 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动态 |
4.2.1 湖库悬浮泥沙浓度的趋势分析 |
4.2.2 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整体时空变化分析 |
4.2.3 不同类别湖泊的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3 悬浮泥沙定量遥感反演的不确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5.1 土壤侵蚀模型及土壤侵蚀量的遥感获取 |
5.1.1 土壤侵蚀模型 |
5.1.2 土壤侵蚀强度制图 |
5.2 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原因分析 |
5.2.1 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变化 |
5.2.2 引起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的原因分析 |
5.3 引起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变化的原因分析 |
5.3.1 气象因素、人类活动和流域植被覆盖对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5.3.2 流域植被覆盖对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5.4 流域土壤侵蚀对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5.4.1 流域土壤侵蚀及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总体分布 |
5.4.2 流域土壤侵蚀对湖库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湖泊湿地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悬浮泥沙的动态关系 |
6.1 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湿地植被遥感提取的难点 |
6.2 湖泊湿地植被覆盖度遥感提取与分析方法 |
6.2.1 湖泊选取 |
6.2.2 湖泊湿地植被光谱和时序特征分析 |
6.2.3 水华剔除 |
6.2.4 湿地植被的分类 |
6.2.5 湿地植被分类精度验证 |
6.2.6 湿地植被变化的评估 |
6.2.7 驱动因素分析 |
6.3 湖泊湿地植被时空动态分布 |
6.4 湖泊湿地植被覆盖度长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湖泊湿地植被生长与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动态关系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习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7)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与水文 |
2.1.3 地质地貌 |
2.2 黄河流域河道特征与侵蚀强度概述 |
2.2.1 黄河河道特征与径流量关系 |
2.2.2 黄河流域主要地区侵蚀强度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样品分析 |
第三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的沉积环境识别 |
3.1 黄河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
3.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
3.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
3.2 粒度相特征对成因的指示 |
3.3 基于粒度特征的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 |
3.4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粒度端元混合模型 |
3.4.1 模型的建立 |
3.4.2 粒度端元分解 |
3.4.3 粒度端元指示的沉积动力环境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沉积环境指示 |
4.1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
4.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
4.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
4.2 黄河泥沙沉积物理化学性质与粒度的相关性 |
4.3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的物源分析 |
5.1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
5.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
5.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
5.2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相似性分析 |
5.3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指示的物源信息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的物源分析 |
6.1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
6.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
6.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
6.2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示踪研究 |
6.3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
6.3.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
6.3.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
6.4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指示的物源信息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的物源分析 |
7.1 黄河泥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演化特征 |
7.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演化特征 |
7.1.2 钻孔泥沙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演化特征 |
7.2 河漫滩及钻孔泥沙沉积物化学风化定量分析 |
7.3 黄河泥沙沉积物化学元素示踪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体系及水土保持意义 |
8.1 基于端元分析的黄河泥沙物源区贡献率定量计算 |
8.1.1 基础理论 |
8.1.2 物源区泥沙贡献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
8.2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影响因素 |
8.2.1 流域面积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
8.2.2 径流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
8.2.3 沿岸地形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
8.2.4 气候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
8.2.5 源岩、地质及地貌类型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
8.2.6 黄河泥沙物源分析体系的建立 |
8.3 物源区泥沙贡献率对黄河水土保持的指导 |
8.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清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定性研究 |
1.2.2 定量研究 |
1.2.2.1 单因子影响研究 |
1.2.2.2 综合影响研究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电开发对清江中下游土地利用影响 |
3.1 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解译 |
3.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3.2.1 下游梯级建设土地利用响应 |
3.2.2 水电梯级全面建设土地利用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电开发对清江中下游景观格局影响 |
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及计算 |
4.2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4.2.1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特征 |
4.2.2 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电开发对清江中下游水土流失影响 |
5.1 RUSLE模型的计算 |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
5.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5.1.3 地形因子L和S |
5.1.4 植被覆盖因子C和水土保持因子P |
5.2 水土流失量估算与时空分析 |
5.2.1 水土流失量等级划分 |
5.2.2 清江中下游总体侵蚀状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电开发对清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6.1 RSEI模型的计算 |
6.1.1 绿度指标 |
6.1.2 湿度指标 |
6.1.3 热度指标 |
6.1.4 干度指标 |
6.1.5 指标权重确定 |
6.2 模型适应性检验 |
6.2.1 RSEI综合代表程度 |
6.2.2 分量指标检验 |
6.2.3 RSEI综合指数检验 |
6.3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3.1 生态环境等级划分 |
6.3.2 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
6.4 保护与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
(9)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系统及其特点研究 |
1.2.2 河流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1.2.3 水沙情势变化后河流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河流水沙情势及生态效应理论 |
2.1 天然河流水文情势理论 |
2.1.1 天然水文情势 |
2.1.2 天然水文情势决定河流生态系统 |
2.1.3 人类改变水文情势 |
2.2 河流水沙情势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响应 |
2.2.1 水文变量与河流生态系统效应 |
2.2.2 泥沙变量引起的生态响应 |
2.3 河流水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
2.3.1 水文变量对鱼类的影响 |
2.3.2 泥沙变量对鱼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
3.3 鱼类资源概况 |
3.4 水文站点概况 |
本章小结 |
4 长江水沙情势时空演变特征 |
4.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
4.1.1 数据分析 |
4.1.2 研究方法分析 |
4.2 长江水沙时空分布特征 |
4.2.1 水沙地区分布特征 |
4.2.2 水沙年内及年际分布特征 |
4.3 长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 |
4.3.1 水沙趋势性变化分析 |
4.3.2 水沙突变性变化分析 |
4.3.3 水沙周期性变化分析 |
4.3.4 水沙关系变化分析 |
4.4 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水沙变化阶段划分 |
4.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流贡献率分析 |
4.4.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沙贡献率分析 |
4.4.4 人类活动对长江水沙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5 长江水沙情势改变度分析 |
5.1 水沙情势改变度研究方法 |
5.2 水沙情势变化阶段划分 |
5.3 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
5.3.1 RVA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
5.3.2 DHRAM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
5.3.3 RI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
5.4 长江水沙综合改变度评价 |
5.4.1 屏山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
5.4.2 寸滩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
5.4.3 宜昌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
5.4.4 汉口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
5.4.5 大通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
本章小结 |
6 长江水沙情势变异对鱼类影响 |
6.1 长江流域重要鱼类变化状况 |
6.1.1 长江鱼类及资源现状 |
6.1.2 三峡下游“四大家鱼”鱼苗丰度变化状况 |
6.1.3 中华鲟产卵繁殖变化状况 |
6.2 水沙情势变异对鱼类影响 |
6.2.1 研究方法介绍—逐步回归法 |
6.2.2 对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鱼苗丰度的影响 |
6.2.3 对中华鲟产卵繁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内涵 |
1.3.2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1.3.3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1.3.4 区域绿色发展 |
1.3.5 不同时期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情况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难点 |
1.5.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绿色发展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概念 |
2.1.1 绿色发展核心概念 |
2.1.2 绿色发展机制 |
2.2 绿色发展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科学发展观 |
2.3 本文理论逻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江上游四省市发展现状分析 |
3.1 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发展现状 |
3.1.1 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社会发展现状 |
3.1.3 生态环境现状 |
3.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共性难题 |
3.3 区域绿色发展经验及教训 |
3.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
3.3.2 英国泰晤士河流域治理经验及教训 |
3.3.3 案例对长江上游四省市践行绿色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1 构建绿色发展评价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确定指标体系 |
4.1.3 解释所选指标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3 评价指标赋权 |
4.3.1 熵值法步骤 |
4.3.2 指标贡献度 |
4.4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综合评价 |
4.4.1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情况 |
4.4.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
4.4.3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个性难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与面板模型建立 |
5.1.1 指标选取 |
5.1.2 模型建立 |
5.2 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
5.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长江上游四省市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两大共性难题 |
6.1.2 长江上游四省市之间的绿色发展存在各有差异的个性难题 |
6.1.3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和环境污染四个因素影响显着,教育水平影响不显着 |
6.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目标 |
6.3 对策建议 |
6.3.1 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保护自然生态 |
6.3.2 发展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 |
6.3.3 提升制度创新水平和加强环保立法 |
6.3.4 提高工业“三废”治理设施质量为重点健全绿色公共设施 |
6.3.5 提升地区教育水平为重点培育绿色文化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四、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D]. 王绪鑫.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其研究综述[J]. 徐雨晴,肖风劲.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02)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遥感的长江中下游大型湖库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动态及其与湿地植被覆盖的关系研究[D]. 侯雪姣. 武汉大学, 2020
- [7]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D]. 陈垚. 长安大学, 2020
- [8]清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刘索玄.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9]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D]. 李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耿直.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