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音乐与崇高的关系——对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的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郑波,周子渝[2](2020)在《论利奥塔后现代动漫艺术理论的四大原则及其视野局限性》文中指出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先生拒斥现代性宏大叙事,主张微观叙事话语原则;推崇异质化形象原则,反对同质化基础主义;赞扬力比多欲望的在化解意义缺失,抵制虚无主义中的正面价值,主张在消除话语霸权中心前提下的言语公正游戏。他推崇先锋派艺术,诸如:莱热的拼贴动画《机械芭蕾》、纽曼的《亚当》,杜尚的《大玻璃》、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蕴含了他所追求的"不可表现性之瞬间"崇高美。然而,哈贝马斯、韦尔施等却认为利奥塔的"异识""差异""局部"等理论原则因为缺失了"交往""共识""同一"性视野,而显得过于狭窄。
艾什利·伍德沃德,周净[3](2020)在《系统失灵?》文中提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充满争议的观点:关于社会共识和异议的价值,后现代科学对不稳定性的追求,以及关于教育在信息技术发展这一背景之下的未来,等等。然而,我想在这里着重谈论的是一个着名的论断,即:后现代性的特征是"对元叙述[metanar ratives]的怀疑",1正是这个论断使利奥塔的着作
刘雨矽[4](2020)在《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索伦·阿比·克尔恺郭尔(S?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是19世纪丹麦的神学家、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本论题以其音乐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克尔恺郭尔相关着作中关于音乐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揭示他是如何运用诗性语言和意象描述,对艺术中涉及的题材与经典、形式与内容、思想与媒介、音乐与语言等诸多美学概念及其对应关系进行的界定与阐释。之后再将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的特殊性与欧美其他主流音乐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展开多角度的分析探讨,总结西方音乐学界对其思想所做的反思,进而指出这一思想在当下学术语境中的意义及历史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克尔恺郭尔最有影响力且涉及音乐领域的着作《或此或彼》入手,从着述特点、逻辑建构、思想内涵、中心概念和研究方法这几个方面对这部着作进行剖析和解读。在该书的《直接情欲的诸阶段》一文中,克尔恺郭尔假以托名作者A的身份提出了一套立场鲜明、体系完整的“浪漫主义音乐观”,并用此理论详尽的分析了莫扎特的着名歌剧《唐·乔万尼》。只是,托名作者A在文中所表达的片面、武断的主题思想(情爱欲望是音乐惟一且适切的主题)以及多次犯下的对莫扎特歌剧《唐·乔万尼》的错误诠释让笔者反思克尔恺郭尔借以托名作者A的身份旨在“言此意彼”,即此种托名写作方式之目的实则是对同时期(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之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浪漫主义音乐观的讽刺。于是,本文的另一个切入点将以克尔恺郭尔的核心理论,如“生存三境界”、“间接沟通”、“托名写作”、“反讽”等一系列概念的辨析为佐助,诉诸这些理论以细致、缜密的分析,试图揭开克尔恺郭尔故意设计的思想陷阱,推导出让世人信服且合理的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这是本文的重点以及难点所在,亦是本篇博士论文的价值意义所在。本文主体内容由五章构成,前两章属于克尔恺郭尔思想理路溯源及概念辨析,由于克氏的语言风格十分诗意且碎片化,解读和把握如此杂散、怪诞的作品并从中剥离关于音乐方面的思想再加以系统化处理还是颇有难度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克氏音乐美学思想,需对其思想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和术语有所认识和了解。笔者在第一章介绍了克尔恺郭尔这位活跃于19世纪丹麦哲学界,却又在音乐美学界尚未得到重视的思想家的生平,从总体上追溯克氏思想理路的成因及其音乐学术研究的大致概况。第二章围绕克尔恺郭尔理论所涉及的五个问题域来阐释其间的关联性:诗—存在主义哲学—生存论美学观—作品风格—间接沟通。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题中心思想之核心。在前两章的理论铺垫下,第三章从题材与经典、形式与内容、思想与媒介、音乐与语言这四个方面来审视克尔恺郭尔对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在总结概括克氏思想前瞻性的同时,再揭示其中的“荒诞叙事”,预设被克氏众多假名作者之一的托名作者A所刻意构建的独特的“浪漫主义音乐观”并非克氏真正的音乐美学思想。第四章,笔者试图将托名作者A的音乐观回置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历史语境之中,从音乐文化的历史视角对此“浪漫主义音乐观”进行反思,提出托名作者A的观点是基于对《唐·乔万尼》的刻意误读之上,是源于其所身处的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潮盛行的大环境背景下的“应时应景之语”,即托名作者A的文章很有可能反映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之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浪漫主义音乐观”。继而具体分析和审视托名作者A对《唐·乔万尼》的错误诠释,捕捉其谬误言论间隐匿的思想关联性,最后间接推理出相对合理的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经过对第一、二章“理论”和第三、四章“实践”这两个层面的考察,第五章致力于从“历史定位”与“当代启思”这两个审思的视角对克尔恺郭尔一生的学术成就予以评价。分别聚焦于哲学、美学、文艺批评和音乐符号学领域。最后,结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以及创新性所在,并对克尔恺郭尔总体思想做出生成性的评说。本文的核心结论为:文章《直接情欲的诸阶段》是一篇基于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产物,是克尔恺郭尔借以托名作者A进行的反讽实践,旨在批判同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家之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浪漫主义音乐观。因此,在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论域中,除了情爱欲望,音乐还可以作为表达宗教激情之直接性的适切载体。基于克尔恺郭尔总体思想及其所身处的特定历史境域,再观照当下的音乐学术情境,本文认为,克尔恺郭尔始终是以一种当代的姿态在做思想发声与理论陈述,其深刻的学理反思、独特的语言风格、对诸多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前瞻性思索和精辟论断,不仅从美学内部发动了一场深刻意义的革新,成为引领传统美学学术转向的主要先驱之一,并对之后的不同领域、学界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总体学术思想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兼容性、批判性和实践性,但同时也不乏矛盾性。只是其思想的真实性被克氏间接沟通理论中的“托名写作”和“反讽”所遮掩,从而造成学术界对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误解。综上所述,本文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诠释学、音乐分析、音乐符号学等诸多领域,研究性质具备概念辨析、具体音乐作品分析、理论猜想推导及实践的融合研究。
周晨[5](2020)在《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文中研究指明作为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列宁奖章获得者的普罗科菲耶夫,在生命最后谱写的巨作《战争与和平》,概括性地反映了他的创作思维、美学理念和作曲风格。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中国“风骨”理论作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寻觅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作品《战争与和平》中隐藏的“风骨”意蕴,并对其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启示作进一步探讨。第一章:风力遒:动人之“风情”。本章从骏爽美、飘逸美、清新美三个方面阐释歌剧《战争与和平》中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超然物外的清新雅致和对大自然的心灵皈依。这类情感的抒发清晰明朗、郁勃充沛,隐含着理性的光辉和超凡的价值观,并渗透出创作主体的情志畅快与意气飞扬,具有“一种能够凌云高飞的强劲的力量”[1],与“风力遒”的审美特征相对应。第二章:骨髓峻:坚毅之“气骨”。本章从雄劲美、浑朴美、沉着美三个方面诠释歌剧《战争与和平》中坚毅的“气骨”:俄国军队的雄健刚勇,俄国人民的淳朴乐观,人民英雄的朴实无华,爱国者忧国忧民的悲悯沉郁等。这种因夹杂着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而深沉严肃、气韵雄浑的情感,渗透着创作主体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具有“巍然耸立或道义上的无畏勇敢的力量”[2],与“骨髓峻”的审美特征相对应。第三章:骨采圆:“风骨”之形态。本章继前两章所考察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风骨”美的两种主要风格特征后,结合音乐艺术的内部规律,对“风骨”美生成的内在机制展开更为细致的考察。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虚实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静为主、动为客;刚为主、柔为次;实为体、虚为用的内在关系,都是构成歌剧《战争与和平》“风骨”之美学品格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歌剧《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启示。本章针对歌剧所展现的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法,探究其在苏联歌剧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并就其作为战争题材艺术化经典之作的现代启示展开讨论。结语部分是对以上相关问题的总结与延续。该部分首先总结了“风骨”美在歌剧《战争与和平》中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方面问题:一为构成“风骨”美不可缺失的作曲家之“气”;二为音乐与书画、文学风骨论的沟通及分际,由此深化歌剧《战争与和平》之“风骨”美意蕴。本文关于西方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风骨”美意蕴的探索,对于构建中国学者具有特色的《战争与和平》书写方式,进一步充实已在文学、绘画、书法领域繁荣发展的“风骨”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开拓意义与现实意义。
朱文青[6](2020)在《管建华音乐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管建华是我国着名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他在音乐教育学、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后现代教育学、音乐哲学、世界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多元文化音乐研究等诸多领域建树颇丰。他宽阔的学术视野为民族音乐研究之路指明方向,卓越的学术贡献对民族音乐研究具有深刻的启迪,开创的学术理念为音乐学术理论发展夯实基础。管建华在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时意识到: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课堂中,很少传授本土音乐理论知识,几乎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地位呈现缺失状态。我国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中国民族创作体系,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音乐理论家,在试图构建民族的、本土的、地方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时,总是不能完全脱离西方模式。如何厘清中西音乐文化关系,如何界定中国音乐创作体系,如何打破全盘西化的僵局,让民族音乐在经历百年西方文明的洗礼后浴火重生,是管建华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孜孜不倦追寻的方向。本文通过管建华音乐教育人文视野的路径,梳理其音乐学术发展脉络,探索其音乐学术思想核心,研究其音乐学术理论成果:他以民族文化为统领,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传承问题,反思中国传统音乐主体缺失的危机,寻找传统音乐发展的出路;他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国音乐教育课程重构思路,推进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他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关注东方音乐,探索世界音乐,揭示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呼吁东西方音乐文化平等对话;他以后现代文化为导向,开展多元文化音乐理论研究,为国内音乐教育的后现代转向带来了全新视野。他潜心专研、孜孜不倦的音乐学术研究为“重构中华民族音乐话语体系”、为“中国民族音乐重现辉煌”做出重要贡献。
崔菱逸[7](2020)在《实验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现代主义自诞生至今,已然成为一种综合了社会现象、文化氛围和文化语境的多元集成。影视艺术,作为当前时代背景下最为大众化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媒介,成为了大众娱乐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让其专属的接受美学形态在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中,不断的发展和深入。基于这种关联性可以感知,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在互联网新媒体影视中日益凸显。互联网新媒体视频制作者正是根据互联网受众的审美特点和接受需求,以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制作理念为创新依据,制作出以《历史那些事》为代表的实验纪录片。该类纪录片以“历史真实”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以此寻求与传统意义纪录片在创作理念、文化表达等方面的区别及创新点和突破点。因此,实验纪录片在与后现代文化的对接、整合和交流的过程中,传统的纪录片创作理论已然无法诠释和分析当下纪录片创作的现状及其特色。本文将以蕴含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实验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纪录片《历史那些事》进行分析,探究蕴含其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美学特征,以期对后续的实验纪录片创作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归纳法、个案分析和推理演绎等研究方法,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一角度出发,在全面理解和阐释“后现代主义理论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历史那些事》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联系。在论文的“绪论”部分深入阐释和说明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点等内容,对《历史那些事》进行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总体概括,在正文的三个章节中,第三章题为“《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叙事表达”,主要是从“叙事”的角度分别从“狂欢化叙事”、“戏仿的细节处理方式”和“历史时空的解构”等方面,对作品从叙事层面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和解读。第四章的内容则是“《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主义的镜像表达”,侧重于从《历史那些事》的美学形式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分别从“形”之画面、“声”之声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而第五章则是从“《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表达与创作思考”的角度,从文化表达的角度对以《历史那些事》为代表的实验纪录片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文化表达”和“受众心理”的角度综合分析,以分析出实验纪录片在当前的创作环境出现的创作问题,并且提出有助于后续实验纪录片创作的应对策略。
陈一雷[8](2020)在《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后半叶,西方批评理论界开始了“空间转向”,学者们从地理、建筑等实体空间研究拓展至文学、艺术、社会等多个学科。人们不再停留在探讨物理空间,而是将空间与社会、政治、文化、种族、性别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空间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命题。电影作为以空间建构为重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现实、建构虚拟世界的艺术形式,成为空间研究的重要对象。迄今,以空间视角切入研究电影之成果不在少数,但是,将21世纪近20年好莱坞电影作为一整体,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论文以相关空间理论为手段,对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进行一个整体观照,以期揭示其空间寓意。在好莱坞电影的研究中,类型片的视角较为常见,因为它很好地兼顾了市场、受众、商业等因素,突出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中的影片共性,但缺憾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类型的分法缺乏严谨逻辑、类型的内涵互有渗透、跨类型和反类型等情况带来的挑战等等。而事实上,好莱坞电影的实质是“类型其表,现实其里”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和艺术品,而是意识形态、商业利益、社会舆论、艺术思维的角力场。因此在本论文中,弱化类型,偏重题材,分别以“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四种题材片为重点,研究好莱坞电影空间呈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深刻寓意。选择这四个种类,是因为它们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在空间表现上独具特色,展现出电影创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思考。除绪论外,论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了交代;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电影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并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交代了论文的整体架构。第一章概述交代论文的理论框架、选择四种题材片的缘由以及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首先,论文阐明了论文的总体理论框架。接着,以分析西方空间批评转向入手,指出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以及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理论,即:借鉴了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的三元辩证法,分别从第一空间(物质的和现实的)、第二空间(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和第三空间(真实的,包容开放的)来讨论21世纪好莱坞4中题材片中的空间特征及其蕴含,同时结合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镜头空间呈现,挖掘空间艺术特色。最后,还对使用“题材”而非“类型”进行了说明,对为何选择四种题材以及四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阐释。第二章聚焦都市题材片,讨论都市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面貌。本章主要以《爱乐之城》《阳光小美女》《三块广告牌》《海边的曼彻斯特》《社交网络》等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空间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现代指向。首先,论文对“景观”一词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实质的讨论,揭示现代社会通过视、听、影像等景观集聚,建立起一整套消费信仰,深刻主导着人们的消费理念。然后,从都市空间、家庭空间与网络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上述影片空间呈现的内容与形式。最后,论文指出:电影通过对景观的巧妙编码,美化了“美国梦”神话;通过小镇底层人的遭遇,传递出空间正义缺失与人际关系异化的信息;通过都市知识精英的竞争,反映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知识作为生产力,重塑社会空间。第三章以族裔题材片为中心,讨论美国边缘群体的空间诉求。本章主要以《藩篱》《月光男孩》《绿皮书》《撞车》等代表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21世纪美国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问题。这些电影通过白人与生存状态的再现,反映了由于白人主流文化霸权,使得有色人种个人空间受到挤压,最终导致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对峙与冲突。通过有色人种精神空间的再现,表达了有色人种的诉求。论文认为与历史上好莱坞种族题材电影不同的是,这些新世纪电影拓展了族裔空间,使得原先被边缘化的、甚至封闭的族群空间得以打开,传递出全球化时代,人类追求和平、公正、友好相处的积极思想,彰显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第四章以战争题材片为对象,讨论好莱坞通过本土与异域空间的建构,以揭示电影“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后殖民思维范式,同时,分析通过战争与创伤话题的讨论,影片制作者所要表现的当下诉求。本章主要以《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血战钢锯岭》《逃离德黑兰》等战争影片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这些影片所表达的意识形态、人性与道德、历史与记忆等主题。“9·11”事件后,反恐战争成为美国的中心任务。战争题材影片担负起传递美国思想、展示美国力量的任务。因而,这些影片一方面通过战场空间另类英雄形象塑形,来宣示大国力量、展示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以此来抚慰“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异国与本土空间的二元架构,凸显了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折射出“西优东劣”的后殖民主义思维模式。但这些作品除了表现出浓郁的意识形态思想之外,也反映了诸如记忆与创伤,人性与道德,杀戮与救赎等主题。第五章集中讨论科幻题材片,以揭示影片所折射出来的人与科技如何相处的思想。本章主要以《阿凡达》《降临》《水形物语》《她》等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现代科技如何重构了现实世界与个人空间,揭示出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应如何正确对待现代科技的主题。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不断挑战自然,从而改变了世界的秩序。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新世纪以来的科幻电影,通过狂欢化的虚拟空间建构,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地球与外星人应和谐相处的问题,同时,也警示人们在后人类时代,人类应该理性地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克服享乐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维模式。论文从空间视角切入,通过对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题材电影的研究发现,上述题材的电影,空间设计独特,内蕴丰富。都市题材电影通过对都市不同景观的呈现,表达了在消费文化大潮裹挟下,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不同阶层都市人追求梦想、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望。族裔题材电影通过从对峙、敌意,走向互助、包容的族群与个人空间呈现,倡导一种理解、包容、和谐相处的积极思想。战争题材电影通过本土与异域中,“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呈现,一方面凸显美国人的英雄形象和霸主地位,抚慰了人们“9·11”事件精神上的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历史、记忆、创伤主题的展演,唤醒人们对人性与战争的反思。科幻片通过虚幻空间的塑形,揭示了当下现实社会,人类应该处理好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倡导人类在智能化时代理性利用科技的理念。通过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研究,论文的结论是:1)这些影片讨论了20与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打上了“后”时代特征的烙印,带有“后大都市”、“后工业”、“后殖民”与“后人类”等批评理论的诸多色彩;2)这四类题材片中,空间既是讨论社会诸多问题的媒介,同时也是影片表现的对象,透过空间既可以窥见美国社会万象,也能领略新世纪好莱坞电影的艺术魅力。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原来越多的问题,战争、瘟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等,相信本研究能为解决当今世界不同社会中的存在问题带来一定启发。21世纪以来,好莱坞优秀影片迭出,但因篇幅所限,另一些题材的优秀影片未能纳入研究,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
孙云霏[9](2019)在《雅克·朗西埃政治美学的美感运作研究 ——艺术领域中美学再分配的三层运作》文中指出朗西埃赋予艺术“美学再分配”的效用,应该说这在西方美学史上并不罕见,但朗西埃政治美学的价值在于对“艺术对既有的感性分配进行打破和重组的方式”进行了独特的阐释,而国内外学界主要集中在“艺术的美学体制”的研究却忽视了这一核心问题的探讨。由此,论文将重点对“朗西埃政治美学的美感运作方式在艺术领域中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细化来说,要解决超越性的美感怎样体现于艺术中,艺术中的美感通过怎样的方式被感知,以及美感感知对审美主体进而对社会的影响。“艺术体制”是基于“可感性分配”提出的,“艺术的美学体制”的核心正在于“美学再分配”,因此应追溯至“可感性分配”和“美学再分配”。在朗西埃的理论语境中,“美学”指“感性”,从美学史上可以追溯至康德的“先验感性论”和鲍姆加登的“感性学”,而“分配”可追溯至福柯的“生命政治”。艺术中的美感运作分为三个相互承继的过程:首先,现代艺术诞生是由于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对平等的要求延伸至日常生活与艺术中,艺术通过物质让人民感知超越于物质的集体精神,感知平等和自由;其次,艺术作品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得平等能够被感知,这意味着艺术既不能采用纯粹的形式主义,也不能采用模仿现实秩序的再现体制,而应让艺术作品产生两种不同感知间的“歧感”,并在“共同尺度”中既连接又分离;最后,艺术中的感性再分配延伸至现实生活中,使得“被解放的观众”诞生并“主体化”,从而推动现实中未来“共同体”的到来。至此,朗西埃在艺术中完成了感性再分配的过程:通过将物质承载的审美超越性的感知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感知并置,通过“歧感”的方式使得对平等的感知溢出既有的感性分配,从而打破现实秩序,实现“美学再分配”。艺术中存在的超越性的平等感知并非来源于艺术自身,而是来源于人的感性经验的平等,因此,艺术自然而然地延伸至生活中,艺术中的“共同体”是艺术-政治中人类未来“共同体”的展现。朗西埃的政治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有其理论弊病和一定程度的空想性。总体来看,其美学思想是审美解放理论在后工业时代和后现代文化中的新发展。
肖扬[10](2019)在《日本影视作品《西游记》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游故事”从最初的纪实传记到明代成书,再到20世纪以来不断的影视作品改编已经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光,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西游故事”一直在扩展着自己的奇幻空间和哲理深度,吸取周边各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的元素,有着多姿多彩的讲述和表现形式,从明清时代衍绎为集大成的《西游记》小说,到在东亚各国广为传播和改编,一直未停下进化的脚步。《西游记》在近现代影视媒介的助力下,其影响和改编早已超越中国范围,尤其在日本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个经典范例。本论文在重新梳理《西游记》的生成及在日本传播接受的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西游记》在日本电影、电视剧、动画中的改编特征、接受情况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并给予文化分析。20世纪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越媒介隔阂、更为开放的文本互涉理论。这一理论对理解和分析文学文本的《西游记》的跨国影视改编提供了思路,使我们可以把中日《西游记》影视作品看做超文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此为切入点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在日本影视的改编机制与文化特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西游故事”在中国一千多年以来的流转变化,指出了“西游故事”是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语境下衍生出不同形式、内容、体裁的超文本,这些文本形成互涉关系,共同促使《西游记》的丰富和发展。其次,本章从日本翻译和传播“西游故事”的两条路径出发,梳理《西游记》在日本早期的接受情况。第二章着重梳理了日本1945年之前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试图阐明国家意识形态对改编机制的影响。第三章具体分析战后日本改编《西游记》动画作品,论述在后现代语境下,日本影视作品如何对《西游记》进行最具想象力的颠覆式改编。第四章对日本战后出现的《西游记》电影和电视剧改编进行文本分析,指出尤其是1978年版日本《西游记》电视剧首次做出了的较完整的改编,将中日文化进行了一次较为成熟的融合。第五章将尝试提炼出日本改编《西游记》的主要特征,包括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文化杂糅等方面。“西游故事”经历了漫长时光的磨砺,本论文希望在梳理《西游记》生成、演变、传播到日本生根发芽的历史脉络基础上,对日本西游记的改编机制做出归纳和总结,诠释各类日本《西游记》作品的成因动机,挖掘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情绪。
二、现代音乐与崇高的关系——对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的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音乐与崇高的关系——对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论利奥塔后现代动漫艺术理论的四大原则及其视野局限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观叙事话语原则及其视野局限 |
二、异质形象原则及视野局限 |
三、从力比多效应到公正游戏原则 |
四、不可表现/瞬间崇高美原则 |
(3)系统失灵?(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4)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论题研究现状 |
(一)译本比对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现状之不足 |
三、本论文的写作内容 |
(一)克尔恺郭尔间接沟通理论之运用 |
(二)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之澄明 |
第一章 克尔恺郭尔思想理路溯源 |
第一节 克尔恺郭尔生平及其时代 |
第二节 克尔恺郭尔学术背景和思想渊源 |
一、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 |
二、对基督教盲目性的反思 |
三、对德意志浪漫主义的扬弃 |
四、对苏格拉底式反讽的继承 |
第三节 克尔恺郭尔音乐学术研究总体概况和特点 |
一、19世纪北欧音乐历史背景 |
二、对莫扎特歌剧《唐·乔万尼》的偏爱 |
三、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的言说困境 |
结语:时代的错位者 |
第二章 克尔恺郭尔理论的问题域 |
第一节 诗人哲学家 |
第二节 存在主义先驱 |
第三节 生存论美学观 |
一、审美境界 |
二、伦理境界 |
三、宗教境界 |
第四节 克尔恺郭尔的作品风格 |
一、假名作品 |
(一)绝对假名作品:美学着作 |
(二)半假名作品:哲学着作 |
二、非假名作品:宗教着作 |
三、相关音乐的假名作品 |
(一)《或此或彼》 |
(二)《人生道路诸阶段》 |
第五节 克尔恺郭尔的间接沟通理论 |
一、直接沟通(direct communication)与间接沟通(indirect communication) |
二、间接沟通的表现形式 |
(一)托名写作作为间接沟通的方式 |
(二)反讽作为间接沟通的方式 |
三、实现间接沟通的有效途径:双重反思(double reflection) |
结语:错误的忽视与迟来的理解 |
第三章 “克尔恺郭尔”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
第一节 题材(subject matter)与经典(classic) |
第二节 形式(form)与内容(content) |
第三节 思想(idea)与媒介(medium) |
第四节 音乐与其他造型艺术、诗的比较 |
一、音乐与建筑、雕塑、绘画 |
二、音乐与语言 |
(一)音乐:抽象的感性艺术 |
(二)语言:具体的精神性艺术 |
三、音乐的“不可言说性(ineffability)” |
结语:被建构的“克尔恺郭尔浪漫主义”音乐观 |
第四章 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的悖论 |
第一节 托名作者A的“浪漫主义”音乐观 |
第二节 托名作者A对《唐·乔万尼》的刻意误读 |
一、骑士长:被边缘化的宗教旨向 |
二、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被忽略的语言反思性 |
三、墓园场景:被遗忘的道德审判 |
四、d小调:被错位安置的调式调性 |
第三节 反对“浪漫主义”:克尔恺郭尔的宗教诉求 |
一、托名作者A与浪漫主义 |
(一)托名作者A与柏辽兹 |
(二)托名作者A与舒曼 |
二、克尔恺郭尔的宗教诉求 |
结语:反对与诉求——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的既成性和生成性 |
第五章 对克尔恺郭尔总体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克尔恺郭尔的思想遗产 |
一、哲学、美学领域 |
二、文艺批评领域 |
三、音乐符号学领域 |
第二节 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的局限 |
结语:克尔恺郭尔历史地位之再审思 |
结论:被隐匿的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克尔恺郭尔作品年表 |
附录二(译文):绝对的音乐性的诅咒与承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唐·乔万尼》 |
附录三:与克尔恺郭尔相关的音乐作品 |
(5)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风骨”——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风力遒——动人之“风情” |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骏爽美 |
1.意气骏爽: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
2.秀拔清朗:营构爱情悲欢 |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飘逸美 |
1.清新雅致,超然物外 |
2.恬淡自然,寻求心灵之归依 |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清新美 |
1.清朗甜美,纯净质朴 |
2.新颖清爽,朴素真实的生活情调 |
第二章 骨髓峻——坚毅之“气骨” |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雄劲美 |
1.英姿雄健:火一般的激情 |
2.顽强刚勇:坚忍的守护 |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浑朴美 |
1.浑厚朴实:英雄的赞歌 |
2.淳朴无华:与人民相依存 |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沉着美 |
1.深沉蕴藉:黑暗中的希冀 |
2.离情愁思:嘶声传千里 |
第三章 骨采圆——“风骨”之形态 |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动与静 |
1.动静相称 |
2.动静相待 |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刚与柔 |
1.刚柔相济 |
2.刚柔映衬 |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虚与实 |
1.虚实映照 |
2.虚实相生 |
第四章 《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启示 |
一、歌剧《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 |
1.丰富与发展了苏联歌剧创作的历史经验 |
2.传统与现代技法融合共生之典范 |
3.歌剧结构的改革理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
二、战争题材艺术化的现代启示 |
1.促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互通 |
2.激发人们的生命力量 |
3.使人们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 |
结语 |
附录 1 歌剧《战争与和平》音乐结构图(总谱版) |
附录 2 苏联音乐史简纲(1919-1978)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管建华音乐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对管建华音乐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介 |
(二) 对管建华音乐学术成果的部分研究 |
(三) 管建华学术思想研讨会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时代背景对管建华音乐学术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中西学术观念的影响 |
一、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观念 |
二、西方哲学观念 |
三、西方音乐人类学家学术观念 |
第二节 中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影响 |
一、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占主导地位 |
二、中国音乐教育主体呈现缺失状态 |
三、中国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局限 |
第二章 以民族文化为统领反思传统音乐走向 |
第一节 在比较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音乐 |
一、多维度的中西音乐关系比较 |
二、比较音乐学中的传统音乐重建 |
第二节 在传承中思考中国音乐主体性危机 |
一、中西音乐关系错位的反省 |
二、中国传统音乐主体性危机 |
三、解决主体性危机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在全球视野下探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建立综合音乐观 |
二、中国音乐文化重新认定 |
三、区域性音乐风格重建 |
四、在“有机本体”中寻找中国传统音乐的出路 |
第三章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推进音乐教育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普通音乐教育多元平等发展面临挑战 |
二、高校音乐教育面临三个“缺失”问题的挑战 |
三、专业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面临挑战 |
第二节 多元文化音乐思想对“中华母语”的启示 |
一、管建华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 |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中华母语”音乐教育的启示 |
(一) 现代性压迫下的音乐教育问题 |
(二) 音乐教育领域文化中心与边缘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华母语”主导的音乐教育体系构想 |
一、“中华母语”本体意义上的中国音乐观 |
二、“中华母语”为主导的音乐课程建设 |
三、“中华母语”音乐教育实施的意义 |
第四章 以多元文化为基础转向世界音乐探索 |
第一节 东方音乐研究 |
一、印度音乐研究 |
二、阿拉伯音乐研究 |
第二节 东西方音乐文化差异研究 |
一、哲学本体观的差异 |
二、语言的差异 |
三、音乐类型及历史观的差异 |
第三节 关于《世界音乐系列》丛书编译 |
第五章 以后现代文化为导向拓展理论研究视野 |
第一节 从后现代人类学阐释音乐人类学发展 |
第二节 从后现代角度审视民族音乐文化发展 |
第三节 从后现代哲学视角强调多元音乐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实验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历史那些事》与后现代主义概述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后现代主义”概念界定 |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美学表征 |
第二节 《历史那些事》的节目概述 |
一、《历史那些事》创作背景概述 |
二、《历史那些事》主题内涵解读 |
第三章 《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叙事表达 |
第一节 狂欢化叙事:戏谑化的“故事”解读 |
一、《历史那些事》的狂欢化叙事表征 |
二、《历史那些事》的戏谑化呈现 |
第二节 情节戏仿:网络化的“杂耍”感知 |
一、“戏仿”的概念及其特征综述 |
二、《历史那些事》中的“戏仿”手法运用 |
第三节 解构历史:趣味化的“穿越”体验 |
一、《历史那些事》的解构主义特征 |
二、《历史那些事》中“穿越式”的时空重构 |
第四章 《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镜像表达 |
第一节 “形表意”:拼贴式的影像形式 |
一、表意与拼贴 |
二、《历史那些事》的“拼贴手法”运用 |
第二节 “声缘情”:多元化的音乐呈现 |
一、多元化与互文性 |
二、《历史那些事》的“多元化”美学理念的运用 |
第五章 《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文化表达与创作思考 |
第一节 《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
一、消费即消解:“弹幕”的互动形态表征 |
二、审丑即审美:受众的文化心理体认 |
第二节 实验纪录片后现代表达的思考 |
一、实验纪录片的创作现状思考 |
二、实验纪录片的创作趋势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研究的空间维度 |
第一节 空间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
一、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 |
二、空间理论与时代语境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与空间特性 |
一、题材:一种内部视角的考量 |
二、题材选定的共性与逻辑 |
第三节 20世纪好莱坞空间建构回顾 |
一、好莱坞的运作策略 |
二、20世纪好莱坞的空间建构特点 |
第二章 都市空间:景观社会中的异化 |
第一节 都市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生产与消费的都市景观 |
二、流动与混杂的空间体验 |
三、破碎与疏离的家庭空间 |
第二节 “美国梦”的追寻与都市精神危机 |
一、物质都市的梦境 |
二、都市心态的异化 |
三、现代信仰的崩塌 |
第三章 族裔空间:主流话语边缘的呐喊 |
第一节 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对峙冲突的族群空间 |
二、自我封闭的地理空间 |
三、尝试融合的种族壁垒 |
第二节 共同体的构建与族群关系反思 |
一、族群话语的丧失与重构 |
二、族裔内部的审视与反思 |
三、种族关系的破冰与融合 |
第四章 战争空间:力量神话的宣示 |
第一节 战争题材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一、展示实力的战场空间 |
二、危机想象下的异域空间 |
三、充满创伤的精神空间 |
第二节 国家力量的宣示与反思 |
一、意识形态的询唤 |
二、空间秩序的构建 |
三、来自人性的叩问 |
第五章 科幻空间:指向未来的想象 |
第一节 科幻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狂欢化的视觉空间 |
二、灾难想象下的生态空间 |
三、充满疑虑的赛博空间 |
第二节 视觉狂欢与后人类反思 |
一、景观电影的迷思 |
二、和谐生态的期许 |
三、人类主体性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雅克·朗西埃政治美学的美感运作研究 ——艺术领域中美学再分配的三层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朗西埃的政治美学 |
1.1.1 朗西埃思想建构的历史语境及发展阶段 |
1.1.2 “政治美学”的概念范畴及国外政治美学的主要范式 |
1.1.3 朗西埃“政治美学”的含义及独特性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 朗西埃的美学范畴溯源:可感性分配及美学再分配 |
2.1 “艺术的美学体制”的研究局限及概念溯源 |
2.2 可感性分配及美学再分配 |
2.3 “美学”:“感性学”的重返 |
2.4 “分配”及“再分配”:“生命政治”的再阐释 |
3 艺术领域中美学再分配的三层运作 |
3.1 艺术中美学再分配的可能 |
3.1.1 无意义的物质:审美距离的产生 |
3.1.2 艺术本质:精神的外化 |
3.1.3 生活物质与艺术精神的结合:集体精神及其外化形式 |
3.1.4 物质的政治:“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
3.2 艺术中美学再分配的形式 |
3.2.1 艺术的二元操作 |
3.2.2 “歧感” |
3.2.3 “共同尺度” |
3.2.4 艺术的政治:“美学异托邦”和“感性共同体” |
3.3 艺术中美学再分配的延伸 |
3.3.1 “被解放的观众” |
3.3.2 “主体化” |
4 朗西埃政治美学的评价与反思 |
4.1 “艺术的美学体制”的实质 |
4.2 朗西埃政治美学的价值 |
4.3 朗西埃政治美学的问题 |
4.4 朗西埃的政治美学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借鉴意义 |
5 结语:审美解放的当代变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日本影视作品《西游记》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西游记》文学文本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变幻自在:“西游故事”的超文本性 |
第二节 旅行开始:“西游故事”在日本的演变与接受 |
第二章 日本早期电影对《西游记》的改编(1926-1945) |
第一节 《西游记》与日本现代性 |
一、现代性理论概述 |
二、1926 年的《西游记孙悟空物语》动画 |
第二节 、近代的超克:作为“国策电影”的《孙悟空》 |
一、作为背景的1940 年《电影法》 |
二、“国策”与娱乐的杂糅 |
第三章 战后日本动画对《西游记》的改编(1946-2017) |
第一节 东映动画与手冢治虫的“西游情结” |
第二节 宏大叙事的凋零与“西游记资料库”的建立 |
第三节 “资料库”语境下的《西游记》动画 |
第四章 战后日本电影、电视剧对《西游记》的改编(1946-2017) |
第一节 奠基之作:78版《西游记》的忠实与反叛 |
一、本土化的超文本生成 |
二、文化融合下的改编特征 |
第二节 重新编码:后现代视域下的《西游记》电视剧与衍生电影 |
一、93版《西游记》及其衍生作品 |
二、06版《西游记》及其衍生电影 |
第五章 日本《西游记》的主要改编特征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变化 |
一、女性化的三藏法师 |
二、河童化的沙悟净 |
第二节 情节剧化的叙事结构 |
一、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化 |
二、二元对立下的情节剧叙事结构 |
结语 |
附录:日本改编《西游记》作品片目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现代音乐与崇高的关系——对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的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论利奥塔后现代动漫艺术理论的四大原则及其视野局限性[J]. 张郑波,周子渝. 动漫研究, 2020(00)
- [3]系统失灵?[J]. 艾什利·伍德沃德,周净. 新美术, 2020(06)
- [4]克尔恺郭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刘雨矽.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5]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D]. 周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管建华音乐学术思想研究[D]. 朱文青. 扬州大学, 2020(05)
- [7]实验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后现代表达研究[D]. 崔菱逸.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D]. 陈一雷.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9]雅克·朗西埃政治美学的美感运作研究 ——艺术领域中美学再分配的三层运作[D]. 孙云霏.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日本影视作品《西游记》改编研究[D]. 肖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