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

武汉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

一、武汉市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和[1](2020)在《武汉CBD的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说:"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武汉王家墩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务区),其规模和基础设施在全国各地CBD中可圈可点。武汉最现代的建筑群就坐落在这里,其绿色宜居的生态空间、地下空间与地面交通立体连接形成的立体交通构架,成为武汉空间结构变革、武汉经济结构变革、武汉城市建设变革的缩影。

朱慧林[2](2020)在《政策导向下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研究(1995-2019)》文中指出中国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与国家的建设发展始终同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各方面成就都与时代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成就密切相关。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建设进程中我国自上而下的园林绿化政策引导是促成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保障与方向。从探索园林绿化政策导向的价值与意义目的出发,通过对不同时代国家城市与地方绿化政策文献、国家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各级政策与具体城市绿化建设之间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并以武汉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变化和更新过程为列,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数据手段,在有效统计与分析国家与地方园林绿化政策制定、发布、执行和成效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国家与地方园林绿化政策的导向与建设关系。首先,从园林绿化政策文本政策内容计量研究方法入手,构建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政策工具的三个维度的量化框架,以此将我国绿化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回溯和梳理,并结合国家五年规划对发文数量进行阶段划分。其次,在此基础上,把武汉市对国家园林绿化政策的响应与三维度量化分析,梳理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的演进历程,确定了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导向的三个历史阶段,明确了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主导主体的转变、政策主题的建设转型、政策工具的类别变化等的建设发展导向特征。最后,通过对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导向与建设成果之间关系量化比较,总结了园林绿化政策和园林绿化建设之间存在动态化演进的时代特点;阐明了园林绿化政策具有恒持性、连续性、时效性与综合性等导向性功能。研究创新点在于构建了针对风景园林政策的三维度政策文本研究法与人工处理数据、大数据研究手段的研究手段;有效的探索了园林绿化政策导向的历史性功能与时代建设成果反馈机制。

黄舒敏[3](2020)在《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武汉市提出以重点功能区为平台,完善城市功能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重点功能区在规划的指引下快速发展,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亟需明确其实施效果,建立起规划实施的良性反馈机制,促进重点功能区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我国关于城市新区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基于重点功能区规划搭建起一套适用性高的评价流程和评价体系,是当前研究的重难点。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为2-6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搭建重点功能区规划评价体系,包括2、3、4章。第2章对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国内外重点区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确定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需突破单纯的结果评价,向全过程监测转变。第3章明确武汉重点功能区的三种类型,并对三种类型重点功能区的规划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明确现代服务型重点功能区的重要地位与研究价值,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第4章则明确了规划实施评价的基本思路、原则以及方法,重点对筛选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赋值和指标量化进行研究,搭建起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评价体系。第二部分是汉口沿江二七商务核心区的实证研究,即第5章。首先对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搭建的评价体系,从功能定位、土地利用、土地使用强度、交通环境、公共设施、历史文化保护、直接性与间接性政策等方面共二十七个评价因子,对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的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得出评价结论。第三部分是反思问题并探索对策,即第6章。通过评价过程和结论,分析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实施过程及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当前问题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核心区提出加强规划实施效果对策。本文以武汉重点功能区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同时分析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的特点与需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于二七商务核心区这是实证案例之中,为我国其他类似的功能区、政策区的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韩启轩[4](2020)在《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工业活动的重要成果,是各国、各城市进入工业时代后的重要见证,对于当地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教价值。自“工业考古学”出现以来,世界各地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如何科学的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将它们和现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至今仍旧存在的难题。武汉市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经过社会各界十余年的努力,武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体系,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与困境,急需新的理论和思潮进行突破。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需要对新博物馆理论和实践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武汉工业遗产的形成过程和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只有将新博物馆理论的内涵、类型和核心理念梳理清楚,并明确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背景及现有的价值,才能够做基于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和新博物馆理论结合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首先交代了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并对包括新博物馆理论、工业遗产和武汉市工业遗产在内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了新博物馆理论在国内外的各种实践,着重研究了新博物馆理论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案例。第二部分对1860年至1960年间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在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进行归纳的前提下,结合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在结合新博物馆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对策。结语主要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樊驰弘[5](2020)在《老地名语境下近代武汉城市街道营造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汉近代历史上城市面貌变化巨大,城市格局也几经变迁,许多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与线索也沉淀在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中。地名作为人们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信息载体,记录着城市的变迁。武汉城市历史悠久,地名内涵源远流长,其信息含量非常丰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地名也随之一起变迁,而变迁中的城市街道在这其中必然会产生空间的历时性发展问题。本文以老地名为线索,以武汉城市街道的历史发展和空间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展开研究。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武汉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老地名的意义。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确定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相关研究概念,明确研究目的,确立研究框架。第二章,以城市记忆理论和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依据,分析两种理论应用在武汉老地名及街道营造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梳理归纳理论要点。第三章,梳理武汉市老地名的概况,归纳总结武汉老地名的分类,从老地名角度出发针对老地名街道现状就行分析,总结归纳现有的共性问题。第四章,根据武汉老地名及街道现状问题,提出营造利用原则及策略。第五章,选取武昌长街、汉阳显正街、汉口长堤街三条老地名街道为具有代表性案例进行设计实践。从时间维度,分别对三条街道各自发展脉络与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依据城市记忆理论,对街道个性问题进行归纳。从空间角度,分别对三条街道地名的空间格局进行梳理,运用Depthmap软件对街道空间进行全局整合度、协同度、视线整合度计算,并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共生度,总结不同街道的不同特点和问题。在明确每条街道时空特征基础上,针对街道时间维度问题提出利用策略;针对对三条街道的空间问题,在空间现状上提出对应的营造利用方法。第六章,根据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省察本文中的不足与局限性,同时对武汉市老地名未来的营造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郭书毓[6](2019)在《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现阶段城市历史地段或传统特色街区内城市文脉断裂、遗产资源破碎化、城市街道亟待转型等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城市区域尺度内的遗产保护实践方式——“城市遗产步道(city heritage trail)”,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视角出发,以城市遗产步道构建的首要步骤——“线路规划”为主体进行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遗产步道相关概念与内涵,提出符合中国当下语境的城市遗产步道概念、特征、构成条件、构成要素等理论要点;通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相关研究,形成线路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即以选线为主的“文化线索-空间梳理”和以选线后评价为主的“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文化线索-空间梳理”,以地方志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在HUL层积性与关联性方法下,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历史层积下进行显性、隐性价值载体的梳理与关联,筛选文化线索。将遗产资源与文化线索在历史层积中动态关联,提取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得到部分遗产属性评价数据。“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从HUL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视角出发,将线路载体的城市遗产属性特征与城市步行道路特征置于同一框架中进行综合评价。将特尔斐法、GIS软件等理论判断评价与大众问卷等主体使用评价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因子分析、权重赋值、评价结果图示化呈现等内容。根据文化线索与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结果,形成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方案、后期应用与设计策略。武汉市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承载了近代以来的城市信息,城市文脉多元、历史信息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该片区进行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实证研究,一方面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对该区域的遗产价值与城市文脉有了更深刻与全面的认知。分析该区域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结果,认知到部分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形成了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建议方案与具体应用策略。最后,此实证案例证实了城市街道在遗产展示与城市发展中的协同作用,以及本研究对历史地段或传统特色街区内街道转型与遗产活态保护的切实指导意义。

吴柏华[7](2019)在《汉口开埠至今街道界面形态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口是武汉三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开埠以来,汉口的城市建设开始迈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城市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促成了汉口多样的城市肌理与街道界面形态。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历史文化街区被破坏,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街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品质也随之下降。街道界面在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保护中亦经常被忽视。论文围绕汉口开埠后街道界面形态的历史演变展开研究,在搜集整理各时期历史地图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界面密度”与“近线率”两个参数对汉口的街道界面形态进行量化测度,结合数据可视化与历史照片比照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汉口街道界面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其背后的形成机制。通过梳理发现,汉口街道界面形态的历史演变总体上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晚清时期,民国城建发展时期,战乱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其演变规律可概括为:错落与平直对立-交融与扩张-停滞衰败-拼贴-拼贴强化。演变过程受到政权更替、文化交融、技术发展、规划管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晚清时期,汉口的街道界面形态表现为华界的凹凸错落与租界的相对平直。民国时期,随着中西交融的加强,近代地产的发展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转换,大批以里分为代表的联排住宅使整齐的街道界面得到强化。日军占领武汉后至解放前的时期受战争的影响,城市与街道建设处于停滞与衰败之中。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宽马路、大街区的建设模式大行其道,街道界面变得稀疏错落,与传统的街道界面形成多元拼贴状态。市场经济时期,随着资本的介入及城市化进程的强化,传统凹凸错落的街道界面衰退,街道界面的拼贴状态得到强化。通过对汉口开埠至今街道界面形态演变机制的探析发现,区位与自然环境是构成街道空间的基础;社会生活是促进街道界面成型的助力器;规划与管控是控制街道界面形态的直接原因;文化传统和与之带来的审美观和建筑观是造成街道界面形态差异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展现了汉口开埠以来街道界面的发展脉络,梳理了汉口各时期各片区的街道界面形态特征,并探析了影响街道界面形态的背后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街道营造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供参考。

傅梦雪[8](2019)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发展引发社会变革,带动生产力提高,导致人口大量聚集,加快城市扩张步伐。9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调整,随着“退二进三”政策的全面实施,产业布局逐步改善,城市中心的工业用地被大规模置换,遗留下来大量工业厂房和设施,这些工业遗存的更新再利用深刻影响着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此背景下探讨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对构建公共性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作为武汉市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关联性研究的一部分,以武汉市江岸区为研究范围,以工业遗存和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形态学和星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了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典型城市公共空间个案的公共性评价,提出工业遗存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控策略。本文主体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第二章节。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以江岸区城市空间边界拓展以及空间肌理的变化为判断依据,探讨工业化时期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工业去化时期按照空间功能置换情况把工业遗存分为三种更新模式,探讨不同模式的工业遗存与城市空间肌理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三章。先从整体出发探讨工业遗存对城市公共空间层级、结构、类型的影响,再从历时性角度出发,探讨城市道路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建筑外部空间三类典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空间活力等与工业遗存之间的关联性。第三部分为本文第四、第五章。先以不同更新模式的工业遗存为研究样本,从场地道路、空间肌理以及功能的沿革出发,分析工业遗存的演变过程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的影响,再从星形模型的五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业遗存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李雅琪[9](2019)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硚口区为例》文中认为工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带动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但是随着传统产业的衰落,城市为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改善,开始将原本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空间进行清退。遗留的大量工业厂房和设施,在更新的过程中使得区域的城市公共空间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需要建立在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市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的是整个研究计划中的一个城市片区。论文以工业遗存和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硚口区为研究范围,以类型形态学和星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了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典型个案的公共性评价,提出工业遗存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论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第二章节,从历时性角度出发,整理出从1889年以来硚口区工业遗存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演变,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概括出工业遗存更新的不同模式和其影响下的硚口区城市空间肌理。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三章节,先从整体出发,从城市公共空间层级、结构特征和类型三个方面总结硚口区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关系,然后从历时性的角空间类型的空间形态、空间活力等与工业遗存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四、第五章节,基于前文中的对于工业遗存与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研究,选取四个典型案例进行现状、沿革和公共空间分析,揭示典型个案与工业遗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星型模型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公共性评价,指出当前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基于四类公共空间的案例总结,提出工业遗存更新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胡涛[10](2019)在《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城市空间重构的核心影响因素。产业空间演变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之一,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演变特征。21世纪以来,我国以798艺术区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浪潮兴起。武汉市依托优越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工业遗存,较早地开展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或园区的建设。相较于北京、上海、台湾、杭州、广州等创意产业发展成熟的城市而言,武汉市创意产业存在规模效应不彰、产业空间零碎、工业遗存利用不足等问题。鉴于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设计之都”等时代背景,本文开展武汉都市区范围内创意产业空间特征研究,探讨创意产业空间形成机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数据来源包括三类:基础数据,包括武汉市行政区划、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公园绿化现状等;地理数据,包括2013年武汉市经济普查企业数据,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文化设施等城市POI数据,创意从业者居住空间数据;问卷数据,包括创意产业空间行为主体中的企业和从业者两方面的行为数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及空间相关政策,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定量分析法研究影响创意产业空间形成过程中多主体行为的主要因素,采用GIS分析法分析创业产业空间特征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特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理论基础,通过对创意产业及相关概念的理解,对国内外创意产业门类界定进行分析,并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对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进行门类界定;格局特征,通过GIS空间分析和问卷调查等途径,研究创意产业六类核心领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创意产业总体空间特征、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特征及其空间组织模式;形成机理,研究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形成过程中影响三大主体空间行为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归纳出四大驱动要素,最后构建创意产业空间形成机理解析框架。引导策略,针对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引导策略。研究表明,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主要集聚在以江岸区、江汉区和硚口区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核心区和以武昌老城区-中南路-水果湖街-街道口-珞狮南路为主体的“T”字型创意产业绵延带,具有主城集聚、郊区化拓展、圈层递减、双导向发展、高向心集聚度等总体空间特征。通过对创意产业六大核心领域的空间分析可知,不同门类的创意产业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的三种主要空间组织模式——历史空间更新模式、园区新建模式和大型主体空间集聚模式。通过GIS空间分析和问卷调查等途径,提出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的形成主要是由四大动力要素(政策力、经济力、技术力、社会力)、三大行为主体(政府、企业、从业者)共同推动。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存在总体空间体系较为混乱,工业遗存、历史街区等空间利用不足,大学科教资源、郊区生态资源挖掘不足,支撑创意产业发展的交通条件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整体空间格局优化、区位选址指引完善、多元化集聚区空间组织模式拓展、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提升等空间引导策略,以期为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空间合理演变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引导。

二、武汉市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CBD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汉建设CBD的初衷:打造华中现代服务业中心
二武汉中央商务区(CBD)从规划到实施的发展历程
三武汉CBD建设让诗意的栖居、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可能

(2)政策导向下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研究(1995-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综述小结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4.3 统计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
    2.2 理论框架的构建
    2.3 数据来源和筛选
    2.4 政策类目分析与编码
    2.5 信度与效度检验
3 我国园林绿化政策演进
    3.1 我国园林绿化政策演进阶段划分
    3.2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政策发文主体分析
        3.2.1 单独发文主体构成与分析
        3.2.2 联合发文主体构成与分析
    3.3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政策发文主题分析
        3.3.1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3.3.2 第二阶段(1986—1995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3.3.3 第三阶段(2000—2010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3.3.4 第四阶段(2011—2019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3.4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政策工具变迁分析
        3.4.1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供给类工具应用
        3.4.2 演进四阶段供给类工具分析
        3.4.3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环境工具应用
        3.4.4 演进四阶段环境类工具分析
        3.4.5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需求工具应用
        3.4.6 演进四阶段需求类工具分析
    3.5 研究小结
4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演进
    4.1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演进阶段划分
    4.2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发文主体分析
        4.2.1 单独发文主体构成与分析
        4.2.2 政策发文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4.3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工具变迁分析
        4.3.1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中供给类工具应用
        4.3.2 武汉演进三阶段供给类工具分析
        4.3.3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中环境工具应用
        4.3.4 演进四阶段环境类工具分析
        4.3.5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需求工具应用
        4.3.6 演进四阶段需求类工具分析
    4.4 研究小结
5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的关系
    5.1 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阶段成果
        5.1.1 第一阶段(1995—1999年)
        5.1.2 第二阶段(2000—2009年)
        5.1.3 第三阶段(2010—2019年)
    5.2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之间的关系
        5.2.1 第一阶段(1995—1999年)
        5.2.2 第二阶段(2000—2009年)
        5.2.3 第三阶段(2010—2019年)
    5.3 政策导向与建设反馈分析
        5.3.1 建设对政策导向的反馈机制形成
        5.3.2 政策导向机制的特征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规划编制与实施之间的矛盾使得实施评价日益重要
        1.1.2 武汉市规划编制体系调整下的新思考
        1.1.3 重点功能区作为政策新区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国外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内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2.1.3 小结
    2.2 国内外城市重点区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国外重点区域相关理论研究
        2.2.2 国内重点区域相关理论研究
        2.2.3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汉重点功能区规划主要内容及特征剖析
    3.1 重点功能区概况及规划编制背景
        3.1.1 重点功能区概况
        3.1.2 重点功能区规划概况
    3.2 重点功能区规划主要内容解析
        3.2.1 现代服务型
        3.2.2 文化产业型
        3.2.3 绿色生态型
    3.3 重点功能区规划的特征总结
        3.3.1 规划工作的创新要点
        3.3.2 实施工作的创新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4.1 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1 评价对象
        4.1.2 基本原则
        4.1.3 评价目的
    4.2 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4.3 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4.3.1 相关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研究
        4.3.2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与思路
        4.3.3 评价内容层次划分
        4.3.4 重点功能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4.4 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及量化
        4.4.1 指标权重的分配
        4.4.2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4.5 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判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汉口沿江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实施评价
    5.1 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重点内容
        5.1.1 片区概况
        5.1.2 规划内容
    5.2 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2.1 功能定位
        5.2.2 土地利用
        5.2.3 土地使用强度
        5.2.4 交通环境
        5.2.5 公共设施
        5.2.6 历史文化保护
    5.3 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5.3.1 直接性政策
        5.3.2 间接性政策
    5.4 二七商务核心区最终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总体评价结果
        5.4.2 指标领域评价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七商务核心区规划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6.1 规划实施过程及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6.2 导致当前问题的影响因素
    6.3 规划实施建议对策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图片统计
附录B 论文表格及公式统计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4)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新博物馆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 工业遗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三) 武汉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一、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
        (一) 发展历程
        (二) 新博物馆学与传统博物馆学的对比
    二、新博物馆理论的内容
        (一) 核心理念
        (二) 基本原则
        (三) 工作目标
        (四) 组织与结构
    三、新博物馆理论的实践
        (一) 生态博物馆
        (二) 社区博物馆
    四、新博物馆理论与工业遗产的结合实践
        (一) 克勒索-蒙特梭煤矿社区生态博物馆
        (二) 铁桥峡博物馆
第二章 武汉市工业发展历程与工业遗产的形成
    一、清代末期(1861-1911):武汉工业的起步与崛起
        (一) 《天津条约》与武汉工业的起步
        (二) 张之洞与武汉工业的崛起
        (三) 清代末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二、民国初期(1912-1937):武汉工业的黄金期与波动
        (一) 民国初年武汉工业的黄金期
        (二) 20年代末30年代初武汉工业的波动
        (三) 民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三、战乱时期(1937-1949):武汉工业的萧条与挣扎
        (一) 抗战西迁与武汉工业的萧条
        (二) 抗战胜利后武汉工业的挣扎
        (三) 战乱时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50-1960):武汉工业的复兴与飞跃
        (一) 政策扶持下武汉工业的恢复
        (二) 一五期间武汉工业的飞速发展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第三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与特征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政策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三、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原真性受到破坏
        (二) 民众参与度不高
        (三) 市场开发有限
        (四) 集聚效应不明显
        (五) 教育功能缺失
第四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展望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一)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同目的的统一性
        (二)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
        (三) 保护与利用具有相辅相成的促进性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一) 保存工业遗产原真性
        (二) 加强社区参与
        (三) 重建集体记忆
        (四) 发挥教育功能
        (五) 提升经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老地名语境下近代武汉城市街道营造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既往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概念与理论:营造利用的理论依据
    2.1 城市记忆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理论要素
        2.1.3 作用与意义
    2.2 空间句法理论
        2.2.1 量化模型
        2.2.2 量化指标
        2.2.3 作用与意义
    2.3 武汉地名命名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状与问题:老地名街道的特征要素
    3.1 武汉老地名的现状与问题
        3.1.1 武汉老地名概况
        3.1.2 武汉老地名分类
        3.1.3 老地名现状问题
    3.2 老地名街道的分类与特征
        3.2.1 老地名街道分类
        3.2.2 老地名街道特征元素
    3.3 老地名街道的现状与问题
        3.3.1 老地名街道的现状
        3.3.2 老地名街道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则与策略:老地名街道的营造利用
    4.1 武汉老地名的更新利用
        4.1.1 老地名更新利用重点
        4.1.2 老地名更新利用思路
    4.2 老地名街道的营造利用
        4.2.1 营造利用原则
        4.2.2 营造利用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思与探索:老地名街道的实证研究
    5.1 武昌长街
        5.1.1 武昌长街现状
        5.1.2 长街时间维度特征
        5.1.3 长街空间维度特征
        5.1.4 长街营造利用构思
    5.2 汉阳显正街
        5.2.1 显正街现状
        5.2.2 显正街时间维度特征
        5.2.3 显正街空间维度特征
        5.2.4 显正街营造利用构思
    5.3 汉口长堤街
        5.3.1 长堤街现状
        5.3.2 长堤街时间维度特征
        5.3.3 长堤街空间维度特征
        5.3.4 长堤街营造利用构思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论文图表资料来源
附录 B 武汉老地名街道调研问卷
附录 C 武汉不同时期历史地图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6)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城市遗产保护的实践现状
        1.1.2 城市遗产保护的理论进展
        1.1.3 城市街道的价值转变与挖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遗产步道”相关概念
        1.3.2 “城市遗产步道”概念辨析
        1.3.3 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与内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的研究基础
    2.1 城市遗产步道相关研究要点
        2.1.1 城市遗产步道特征
        2.1.2 城市遗产步道构成条件
        2.1.3 城市遗产步道构成要素
    2.2 线路规划宏观层面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相关研究
        2.2.2 其他线型遗产相关线路规划研究
    2.3 线路规划中观层面步骤生成
    2.4 “文化线索-空间梳理”部分相关研究
        2.4.1 层积性相关研究
        2.4.2 关联性相关研究
        2.4.3 综合层积性与关联性的相关研究
    2.5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部分相关研究
        2.5.1 理论判断评价相关研究
        2.5.2 主体使用评价相关研究
        2.5.3 综合理论判断与主体使用评价的相关研究
    2.6 小结
3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框架构建
    3.1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原则
        3.1.1 系统规划,可持续开发原则
        3.1.2 遗产整体性评估,真实性表达原则
        3.1.3 以人为本,重视使用者感受原则
    3.2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角度与方法的选择
        3.2.1 线路规划角度的选择
        3.2.2 线路规划方法的选择
    3.3 “文化线索-空间梳理”部分框架构建
        3.3.1 相关概念与内涵
        3.3.2 具体步骤实施
    3.4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部分框架构建
        3.4.1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的评价策略
        3.4.2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的评价因子与权重计算
        3.4.3 线路载体综合评价框架
        3.4.4 调研问卷的设计
        3.4.5 线路规划方案与具体应用策略
    3.5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整体框架
    3.6 小结
4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实证研究——以武汉市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为例
    4.1 武汉市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概况
        4.1.1 选取缘由
        4.1.2 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概况
    4.2 六合路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文化线索-空间梳理”
        4.2.1 梳理历史层积过程
        4.2.2 梳理价值载体层积过程
        4.2.3 梳理文化线索
        4.2.4 文化线索与遗产资源动态关联
        4.2.5 提取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
    4.3 六合路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线路载体综合评价与构建”
        4.3.1 城市遗产属性特征评价
        4.3.2 城市步行道路特征评价
        4.3.3 六合路片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综合评价
    4.4 线路规划建议方案与具体应用策略
        4.4.1 线路规划建议方案
        4.4.2 具体应用与设计策略
    4.5 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载体综合评价因子权重调查
    附录B 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张自忠路A段步行环境大众问卷调查
    附录C 六合路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已登录历史建(构)筑名录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汉口开埠至今街道界面形态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2 汉口街道界面形态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汉口的研究综述
        2.1.1 基于历史学与社会学对汉口的研究
        2.1.2 基于城市形态学对汉口的研究
    2.2 关于街道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2.2.1 街道形态的定性研究综述
        2.2.2 街道界面形态的量化测度研究综述
3 汉口街道界面形态历史演变过程探析
    3.1 晚清时期(1861-1911 年)
        3.1.1 传统商业主导时期(1861-1889 年)
        3.1.2 现代化转型期(1889-1911 年)
    3.2 民国时期(1911-1949 年)
        3.2.1 辛亥革命与阳夏之战
        3.2.2 民国城建发展期(1911-1938 年)
        3.2.3 战乱时期(1938-1949 年)
    3.3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年)
        3.3.1 计划经济时期的原华界老城区
        3.3.2 计划经济时期的原租界区
    3.4 市场经济时期(1979 年-至今)
        3.4.1 市场经济时期的原华界老城区
        3.4.2 市场经济时期的原租界区
        3.4.3 街道界面现状与改善建议
4 汉口街道界面形态演变机制探析
    4.1 地理区位与地貌水文奠定街道格局
        4.1.1 汉口的区位优势
        4.1.2 汉口的地形地貌与水文特征
    4.2 社会生活对街道界面形态的塑造
        4.2.1 商业贸易对街道界面的塑造
        4.2.2 交通运输的演进
        4.2.3 住居方式对街道界面的进一步塑造
    4.3 规划与管控对街道界面的控制
        4.3.1 近代租界的规划与管控
        4.3.2 近代华界的规划与管控
        4.3.3 计划经济时期汉口的规划与管控
        4.3.4 改革开放后汉口的规划与管控
    4.4 文化的差异性——影响街道界面形态的内核
        4.4.1 中国文化传统对街道界面形态的影响
        4.4.2 西方文化传统对街道界面形态的影响
        4.4.3 中西文化的交融
    4.5 文化差异在建筑上的进一步体现
        4.5.1 建筑单体
        4.5.2 建筑组群
    4.6 其它因素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意义
    5.1 汉口街道界面形态演变规律
    5.2 汉口街道界面形态影响机制
    5.3 创新点
    5.4 局限性
    5.5 展望
    5.6 研究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8)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空间和工业遗存相关研究
        1.2.2 武汉城市空间演进相关研究
        1.2.3 星型模型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概念界定
        1.4.1 工业遗产与工业遗存
        1.4.2 公共空间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江岸区工业遗存与城市空间演进
    2.1 城市区域工业发展概况和阶段划分
        2.1.1 发展概况
        2.1.2 阶段划分
    2.2 萌芽时期(1861-1911)
        2.2.1 工业萌生与沿江散点状分布
        2.2.2 外延式扩张的城市空间
    2.3 奠基时期(1911-1949)
        2.3.1 工业曲折发展与沿铁路密集分布
        2.3.2 内向扩充的城市空间
    2.4 快速发展与鼎盛时期(1949-1985)
        2.4.1 工业跃进发展与“大分散小集中”式布局
        2.4.2 飞地式拓展与内向填充的城市空间
    2.5 工业去化时期(1985-2019)
        2.5.1 工业遗存更新与多种模式分区布局
        2.5.2 城市空间肌理的留存与重构
    2.6 本章小结
3.江岸区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建构
    3.1 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演进
        3.1.1 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层级
        3.1.2 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特征
        3.1.3 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特征
    3.2 工业遗存与城市道路空间
        3.2.1 道路网建构与街道生活的变革(1861-1911)
        3.2.2 工业运输需求激增与道路系统完善(1911-1949)
        3.2.3 城市主干道建设与工业影响下的街道生活(1949-1985)
        3.2.4 工业遗存更新与道路空间活力再造(1985-2019)
    3.3 工业遗存与滨水开放空间
        3.3.1 沿江堤岸建设与洋码头兴起(1861-1911)
        3.3.2 码头繁荣与滨江林荫道建设(1911-1949)
        3.3.3 工业区建设与天然湖泊的萎缩(1949-1985)
        3.3.4 工业遗存更新与汉口江滩公园建设(1985-2019)
    3.4 工业遗存与公共建筑外部空间
        3.4.1 工商贸易繁荣与新型公共建筑萌生(1861-1911)
        3.4.2 工业规模扩张与公共建筑空间混杂(1911-1949)
        3.4.3 工业区建设与单位大院公共建筑的出现(1949-1985)
        3.4.4 工业遗存更新与新型公共建筑建设(1985-2019)
    3.5 本章小结
4.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个案研究
    4.1 案例筛选原则
    4.2 “多牛世界”文化创意园(原平和打包厂):“渐变”模式
        4.2.1 现状分析
        4.2.2 场地沿革
        4.2.3 公共空间分析
        4.2.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性评价
        4.2.5 样本与城市公共空间关联性总结
    4.3 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原汉口电灯公司):“渐变”模式
        4.3.1 现状分析
        4.3.2 场地沿革
        4.3.3 公共空间分析
        4.3.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性评价
        4.3.5 样本与城市公共空间关联性总结
    4.4 武汉肉联产业园(原武汉肉联厂东区):“部分更替”模式
        4.4.1 现状分析
        4.4.2 场地沿革
        4.4.3 公共空间分析
        4.4.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性评价
        4.4.5 样本与城市公共空间关联性总结
    4.5 锦湖花园小区(原武汉肉联厂西区):“整体突变”模式
        4.5.1 现状分析
        4.5.2 场地沿革
        4.5.3 公共空间分析
        4.5.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性评价
        4.5.5 样本与城市公共空间关联性总结
    4.6 本章小结
5.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1 基于星型模型的三种模式空间样本总结分析
        ⑴“渐变”模式下的工业遗存
        ⑵“部分更替”模式下的工业遗存
        ⑶“整体突变”模式下的工业遗存
    5.2 公共性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3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书籍着作
    期刊文献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网络资料
附录

(9)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硚口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公共空间和工业遗存相关研究
        1.2.2 武汉城市空间演进相关研究
        1.2.3 星型模型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概念界定
        1.4.1 公共空间
        1.4.2 工业遗存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硚口区工业遗存与城市空间演变
    2.1 硚口区工业发展概况和阶段划分
        2.1.1 硚口区工业发展概况
        2.1.2 硚口区工业发展阶段划分
    2.2 萌芽时期(1889-1911)的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变
        2.2.1 工业的萌发与散点状分布
        2.2.2 城市空间演变:外部空间新兴
    2.3 奠基时期(1911-1949)的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变
        2.3.1 工业的曲折发展与混合式分布
        2.3.2 城市空间演变:外向拓展与内向填充
    2.4 发展与鼎盛时期(1949-1990 年代)的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变
        2.4.1 工业的跃进式发展与“大分散小集中”
        2.4.2 城市空间演变:跳跃式发展与轴向式填充
    2.5 去工业化时期(1990 年代-今)的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演变
        2.5.1 工业遗存更新与混杂式空间分布
        2.5.2 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更新
    2.6 本章小结
3 硚口区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
    3.1 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3.2 工业遗存与城市道路空间
        3.2.1 第一条现代性马路的出现与街道生活的变革(1889-1911)
        3.2.2 道路结构的完善与街道生活的更迭(1911-1949)
        3.2.3 三种路网结构与工业建构的街道生活(1949-1990 年代)
        3.2.4 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道路规划与街道生活重构(1990 年代至今)
    3.3 工业遗存与滨水开放空间
        3.3.1 护城河的消失与码头的繁荣(1889-1911)
        3.3.2 境内水体的萎缩与沿江码头的衰落(1911-1949)
        3.3.3 境内水体的消失与沿江的工厂建设(1949-1990 年代)
        3.3.4 工业遗存的更新与汉江江滩的建设(1990 年代至今)
    3.4 工业遗存与公共建筑外部空间
        3.4.1 工厂的设立与部分寺庙会馆的消失(1889-1911)
        3.4.2 新式公共建筑的出现和寺庙会馆的功能转换(1911-1949)
        3.4.3 工业空间对公共建筑侵占(1949-1990 年代)
        3.4.4 工业遗存更新与公共建筑建设(1990 年代至今)
    3.5 本章小结
4 硚口区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个案研究
    4.1 典型案例筛选原则
    4.2 宗关水厂(工业遗存生产中个案)
        4.2.1 场地现状分析
        4.2.2 场地沿革
        4.2.3 公共空间分析
        4.2.4 基于星形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2.5 样本总结
    4.3 新华社区与新华印刷产业园(工业遗存渐变模式更新个案)
        4.3.1 场地现状分析
        4.3.2 场地沿革
        4.3.3 公共空间分析
        4.3.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3.5 样本总结
    4.4 江城壹号文化创意园(工业遗存渐变+突变模式更新个案)
        4.4.1 场地现状分析
        4.4.2 场地沿革
        4.4.3 公共空间分析
        4.4.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4.5 样本总结
    4.5 东方花城居住小区(工业遗存突变模式更新个案)
        4.5.1 场地现状分析
        4.5.2 场地沿革
        4.5.3 公共空间分析
        4.5.4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5.5 样本总结
    4.6 本章小节
5 工业遗存更新背景下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1 基于星型模型的四类个案总结分析
    5.2 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3 本章小节
6 结语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示
        6.1.1 主导与突变——工业遗存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性
        6.1.2 瓦解与重构——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性
        6.1.3 基于星型模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6.2 研究局限不足和展望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10)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第2章 创意产业及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1 创意产业相关概念辨析
    2.2 创意产业门类界定
    2.3 创意产业及相关理论
    2.4 创意产业空间理论
第3章 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特征
    3.1 创意产业研究数据
    3.2 创意产业按主要门类空间分布特征
    3.3 创意产业总体空间布局特征
    3.4 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特征
第4章 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4.1 创意产业空间形成影响因素前期研究
    4.2 创意产业空间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及研究
    4.3 创意产业空间形成机理
第5章 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引导策略
    5.1 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存在的问题
    5.2 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引导策略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一:武汉都市区创意企业区位特征调查问卷
附表二:武汉都市区创意从业者工作与居住特征调查问卷

四、武汉市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CBD的建设[J]. 张乐和. 武汉学研究, 2020(02)
  • [2]政策导向下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研究(1995-2019)[D]. 朱慧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 黄舒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韩启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老地名语境下近代武汉城市街道营造利用研究[D]. 樊驰弘.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城市遗产步道线路规划研究[D]. 郭书毓.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汉口开埠至今街道界面形态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D]. 吴柏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D]. 傅梦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硚口区为例[D]. 李雅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武汉都市区创意产业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D]. 胡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武汉投资3.2亿元改造解放大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