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校务公开

浅谈高等学校校务公开

一、简论高等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梅士伟[1](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王哲[2](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陈兰英[3](2019)在《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先行。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所决定的,同时,一个民族国家的教育进步和文明又必须依赖法制和法治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国,警察、警察制度以致警察教育及其法制化却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可以说,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是经科学和理性启蒙的民族国家所为的有法可依、依法而行的制度实践。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和近代中国法制建设是相契合的,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客观事实存在,在中国教育史、中国法制史及中国警察史上,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但其重要性往往被学界所忽视。只有保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及对现实问题的警觉,才有可能意识到研究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的重要价值。本文的研究路径是在系统阅读、考察及整理大量近代中国警政及警察教育方面的历史档案、立法文本以及其他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选取警察教育法制问题这一专题即对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律制度做出一个历史性的研究,在时间跨度上限定在1901年~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这一历史阶段在中国发生的警察教育法律制度进行一个纵向梳理,尽可能展示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律制度的产生、变迁及制度进步的全貌,对其多样性发展要素及特点予以理性认知和历史解释。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经历了一个建构式的、移植式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本研究以历史描述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力图系统完整地呈现这份曾是无数先贤为之奋斗近半个世纪的辉煌事业,通过这一尘封已久的历史痕迹的再现,以管窥豹,寻历史逻辑,以史为鉴,通古明今。本文主要从近代化(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展示且阐释这一主题的。法律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基础,警察制度及警察教育法律制度诞生于近代社会,可谓一个历史性的跃进,一个现代化的早期物种。警察制度及警察教育法律制度在近代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法律演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是华夏民族走出中古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鲜明的特点便是近代化或现代化。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是一个时代的表征,是一个在由传统封建专制社会向现代民主共和社会转变中,处于动荡中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整体性的发生根本变化和不断调适的历史过程。一般而言,政法领域的近代化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这三大标准是因思维领域的理性化而导致的。近代社会变革是整体的、连续性的过程,处于这一社会变革中的警察教育法制是中国法制现代化典型代表。法制与近代化或现代化存有密切关系。本文对这一专题的研究是将近代警察教育的内容和历史置于法制这一概念框架内加以审视和讨论的,尤其专注于警察教育与法律的关系以及二者是如何相辅相成又是如何进步的,其中,对有关规范、组织结构、制度机制及运行实践等教育教学制度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性理论研究。通过对警察教育立法规范体系、教育组织管理制度及警察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的建构,以及其教育教学宗旨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等等依法而立,依法而行的法制模式的研究,进而揭示这一制度实践背后合理化运动的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和社会逻辑。无疑,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及其法制化进程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及其不断演进变革的一个集中反映,是中国政法体制一种革命性的进步。这一始于清末终于新中国建立近半个世纪的特殊法律制度现象,不仅扮演了拉下中国长期置于封建统治历史帷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揭开了近代中国走向法制以至法治历史篇章的重要一页,更是成为现当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建设的不可轻视的历史基石。

吴学松[4](2019)在《高等院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思考》文中提出校务公开在高等院校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院校的管理实践中,还存在认识不深刻、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校务公开的推进和深化。高等院校要从思想、组织、制度、实践等层面采取对策。

朱玉山[5](2017)在《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着名学者马丁·特罗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卷入高等教育的受众面涉及广泛,大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分割,大学与社会走向一体化,社会广泛参与大学治理成为普遍要求。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5年达到了 40%,进入大众化后期阶段,预计在2018-2022年之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突破50%,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即将面临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普遍要求。另外,中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如何构建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是当今中国大学治理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实现普及化以来,公立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已走向稳定而成熟。因此,分析和研究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的发生机制、实践经验和运作规律,可为中国即将到来的普及化阶段的大学治理变革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借鉴。市民社会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是解释大学治理社会参与这一命题的适切理论,它们分别从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视角阐释了"大学治理社会参与"这一命题的内在逻辑合理性。市民社会理论提供了大学治理社会参与问题的分析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从市民社会中界定大学治理多元参与主体的来源,第三条道路理论阐释了社会参与思想的来源,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吻合了大学这一现代机构的组织特性。运用市民社会理论提供的四分框架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的社会参与主体类型,借鉴社会参与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将大学治理社会参与这一概念清晰地界定为,基于政府、市场、大学、社会四分框架下的市民社会中的大学利益相关主体,通过个体或一定的组织形式如董事会(理事会)、学术社团(学会、协会、研究会)、基金会、媒体组织等,介入大学决策、监督、评价等事务,以使大学达到"善治"状态的行为。借鉴社会参与理论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从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三个维度,以及主体、渠道、知情、咨询、共同决定和效果六个层面来评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水平和质量。美国公立大学自诞生以来社会参与治理的过程经历了发生、发展到成熟的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公立大学初创时期、公立大学体系形成时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相应地有一类重要的社会参与主体出现。公立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自然发生后,历经两百多年的缓慢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考察分析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第一,每个时期的大学治理都是在政府、市场、社会和大学共同参与下的治理。第二,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体在不同时期的产生机制、参与内容和发挥作用不同——公立大学初创时期,董事会的参与是伴随公立大学的诞生而产生的,全部由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是公立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全权负责大学的一切事务;公立大学体系形成时期,高等教育协会组织产生并发展壮大,在参与大学治理以维持大学这一组织机构的学术性上发挥重要影响,影响内容涉及一切学术事务;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社会公众在"阳光法案"的保护下以各种形式普遍参与到大学事务中来。第三,不同时期各参与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初创时期董事会占主导地位;形成时期大学(校长)一度发挥主导作用;大众化后政府、社会和大学参与力量基本走向均衡,共同参与,多元共治。整个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历史阶段,遵循大学发展的认识论逻辑,从参与深度的发生顺序上看是沿着共同决定——咨询——知情的参与阶梯呈"下延式"发展,是"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个案,来考察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的现实状况,从社会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三个维度,以及主体、渠道、知情、咨询、共同决定和效果六个层面,讨论分析了大学董事会和大学咨询委员会两个组织的成员组成和工作内容以及大学校长遴选事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和个体普遍参与到大学事务的治理中来是美国民主社会普遍认同的事实和做法,参与主体分布广泛,参与渠道丰富多样,参与深度已达参与阶梯——知情、咨询、共同决定——的最顶端,参与效果各方满意。最后,在对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历史与现实考察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特点,即政府参与受限制、社会参与无边界、大学自治有限度、多元共治显特色;分析讨论了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所充分体现的多元价值即自由、忠诚、平等、卓越,以及这些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即自由与忠诚、平等与卓越的矛盾。美国公立大学的多元价值诉求正是在这种多元矛盾冲突中逐渐优化而达到平衡的,优化和平衡的结果使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各自价值诉求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缺少了社会参与,现代大学中的多元价值将无法完整表达。本文还运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治理权力变迁的过程,发现大学治理由中央控制向社会参与转轨的动力来自于政府的制度供给;通过大学章程文本的考察,发现近年来中国大学治理中已经实质性地出现了社会参与的成分,但是目前中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深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社会参与阶梯的最底端——知情层次的社会参与还不够完善,咨询层次的社会参与才刚刚起步,共同决定层次的社会参与还没有发生。比较美国和中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发生机制,可以发现,美国公立大学是在分权体制、民主制度、市场经济等社会环境下自然产生的社会参与,中国大学则是政府顶层设计的结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生机制类型即美国的自然生长型和中国的政府主导型。

夏贝[6](2017)在《高校校务公开的运行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工作过程不透明、腐败现象滋生、高校教职工及学生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前进的阻力,基于此,高校校务公开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由于校务公开是保障高校教职工、学生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高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有效形式,因此,其日益受到相关利益群体的重视。我国最早提出校务公开是在1999年,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校务公开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大高校校务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教职工、学生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合法权益的诉求越来越高;各界学者及高层对校务公开越来越重视等。相反,校务公开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广大群体对校务公开的价值追求认识不够深入;校务公开工作不规范;公开内容不合理;校务公开制度不完善;校务公开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存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校务公开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校务公开的概念及其内涵,从不同的角度辨析了高校校务公开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校务公开的理论依据及政策支持,高校校务公开的原则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校务公开的目的与意义。校务公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高校教职工、学生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校务公开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第三部分主要深入探讨校务公开的内容。本章节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与归纳校务公开的内容,一个角度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分析校务公开的内容并尝试构建了校务公开内容梯形图;另一个角度是从高校事务的类别进行分析与整理。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了校务公开的实施过程,主要包含校务公开组织机构的建立、校务公开的实施程序、校务公开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校务公开后其结果反馈与总体效果评价。

夏贝[7](2017)在《试析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校务公开和高校信息公开从提出到全面实施,已然成为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对高校校务公开和高校信息公开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在现有的研究中缺乏对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关系的辨析,导致很多人将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两者相混淆,更有甚者,产生了高校信息公开替代高校校务公开的误区,致使校务公开不能在高校顺利实施,本文从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两者的发展历程、内容、主客体、途径等方面去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理解高校校务公开的价值,对促进高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科学发展的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刘希悦[8](2016)在《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校务信息公开是继厂务公开、政务公开之后,将民主政治建设延伸到教育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校务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学校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也有利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有效行使民主权利和履行民主义务,大力推进高校民主改革管理的进程。通过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研究能够及时获取评价对象的校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现状,也可以找到其校务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完善和改进校务信息公开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进校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完整的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的评价方法基础之上构建了完整的绩效评价模型,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证调查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校务信息公开的概念及内涵,从校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原则和方式三个方面对校务信息公开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且说明了校务信息和高校信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阐述了绩效评价以及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的概念。其次,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的构建。首先对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及原则和评价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和公众调查初步确定了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再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值,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际评价,由此确定了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模型。第三,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实证研究。论文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的校务信息公开情况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根据该校校务信息公开的实际情况和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并进行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发放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测评结果。最后,提高校务信息公开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根据实证调查研究的结果,通过分析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提高对校务信息公开意义的重要性意识,完善校务信息公开制度、合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及时给予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校务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柴建华[9](2016)在《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校务公开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教育工会下发《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教育系统推行校务公开,对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与监督,完善教代会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受政府政务公开影响,我国教育领域的校务公开也经历了试点起步、立法保障、逐步完善和全面推进并将继续深入发展等颇为相似的环节。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校务公开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廉政建设和推动校务阳光运行的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文是在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职业教育新形势下,结合已有相关校务公开政策和安徽省高职院校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案例研究、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通过校务公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所选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外校务公开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高职院校校务公开概述。结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特点,阐述校务公开相关概念界定,与信息公开的区别,高职院校校务公开历程、内容与方式、作用及意义。第三部分为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现状阐述。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阐述当前安徽高职院校校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第五部分为提出完善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的对策。本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来的问题及成因作出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如何在转变观念上,在制度建设上,在强化教职(工)代会职能,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等方面作出改善,提出的对策进行整合归纳。

刘江,吴君明[10](2015)在《浅析深入推行高校校务公开的现实途径及其现代意义——以河海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校务公开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和重要内容,畅通公开渠道,创新和丰富公开形式,是深入推行高校校务公开的现实途径。高校校务公开对促进依法治校、彰显现代大学制度内涵、提升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深化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具有现代意义。

二、简论高等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高等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贡献
    三、研究述评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三)既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思路安排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腐败
        (二)治理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二)理论性取样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一)科层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机制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预测问卷设计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小结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小结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小结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小结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小结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小结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2 基础概念界定
        1.2.1 警察教育
        1.2.2 警察教育法制
        1.2.3 警察教育法律关系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体例安排
2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的历史沿革
    2.1 “警政”开端:清末的探索(1901年~1911年)
        2.1.1 1901年“京师警务学堂”
        2.1.2 1902年《京师警务学堂章程》
        2.1.3 高等巡警学堂
    2.2 民初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7年):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体系初步形成
        2.2.1 民初:“整顿警政,先从改良警学入手”
        2.2.2 北洋:“统一警政”,健全警察教育体制
        2.2.3 警察教育立法取得新进展
    2.3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1949年):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体系确立和发展
        2.3.1 创建首都警察厅,确立中央与地方警察的建制
        2.3.2 成立中央警官学校,加强中央对警察的培训教育机制
        2.3.3 《警官高等学校教育章程》和《警官学校章程》
    2.4 小结
3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立法
    3.1 立法概况
        3.1.1 1901~1911年警察教育立法的启动
        3.1.2 1912年~1927年警察教育立法的形成
        3.1.3 1927年~1949年警察教育立法的确立和发展
    3.2 警察教育立法体制与法律渊源
        3.2.1 警察教育立法主体
        3.2.2 警察教育立法权限
        3.2.3 警察教育法渊源
    3.3 近代警察教育立法特点评析
        3.3.1 统一而多层次的警察教育立法体制
        3.3.2 近代警察教育立法的规范化
        3.3.3 近代警察教育立法的系统化
        3.3.4 警察教育立法的科学化
    3.4 小结
4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4.1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4.1.1 清末时期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4.1.2 民初时期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4.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4.2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管理机构职权
        4.2.1 清末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职权及其隶属关系
        4.2.2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职权及其隶属关系
        4.2.3 北洋政府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职权及其隶属关系
        4.2.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职权及其隶属关系
    4.3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管理机制
        4.3.1 警察教育经费
        4.3.2 警察教育章程及规则的制定
        4.3.3 警察教育学科设置
    4.4 小结
5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规制
    5.1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教学组织机构的构建
        5.1.1 清末警察教育教学组织机构
        5.1.2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警察教育教学组织机构
        5.1.3 北洋政府时期警察教育教学组织机构
        5.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察教育教学组织机构
    5.2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教学机构教职员制度
        5.2.1 近代警察教育教学机构内部组织成员及其职权
        5.2.2 警察教育教学教职员职务制度
        5.2.3 警察教育教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
    5.3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学员制度
        5.3.1 警察教育机构招生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5.3.2 警察教育学警考核制度的变迁
        5.3.3 警察教育机构学警毕业选送制度的变迁
    5.4 小结
6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化模式分析
    6.1 警察教育的建构移植模式及其历史逻辑
        6.1.1 建构路径:以建构为主的模式
        6.1.2 移植方式:制度移植的典范
        6.1.3 动力系统:多方合力的作用
    6.2 警察教育的近代化模式及其科学逻辑
        6.2.1 近代化\现代化的模式
        6.2.2 健全的法制化样式
        6.2.3 因地制宜的教育宗旨
    6.3 警察教育的社会变革及政治逻辑
        6.3.1 社会秩序变革的影响
        6.3.2 维护政治秩序的需要
        6.3.3 民主与法制的理性启蒙
    6.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高等院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校务公开的意义
    (一) 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二)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三)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二、校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不深刻
    (二) 组织机构不完善
    (三) 制度建设不健全
    (四) 公开内容不到位
三、校务公开工作对策
    (一) 形成共识, 充分领会校务公开的意义
    (二) 健全机构, 切实拓宽校务公开有效载体
    (三) 建章立制, 构建校务公开长效机制
        1. 健全校务公开领导制度
        2. 建立工作报告制度
        3. 建立考核评估制度
        4. 建立责任追查制度
        5. 完善与之相关的工作制度
    (四) 重点引领, 不断增强校务公开实际效果
        1. 强化重点环节
        2. 关注热点领域
        3. 解决难点问题
四、结语

(5)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关于美国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的研究
        二、高等教育管理/治理中"社会参与"研究
        三、现代大学制度中"社会参与"研究
        四、大学(高校)治理的"社会参与"研究
        五、其他领域中"社会参与"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基本理论构建
    第一节 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理论阐释
        一、市民社会理论——大学治理社会参与之分析框架的建构依据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社会参与之参与主体的界定依据
        三、第三条道路理论——大学治理之社会参与的思想来源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大学治理之社会参与的合法性基础
    第二节 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分析框架、概念界定和评测维度
        一、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四元分析框架
        二、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核心概念界定
        三、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三维评测维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节 发生时期:建国到内战(1776-1862)
        一、公立大学的创建
        二、政府参与
        三、社会参与
        四、大学参与
    第二节 发展时期:内战至二战(1862-1945)
        一、公立大学体系的形成
        二、政府参与
        三、社会参与
        四、大学参与
    第三节 成熟时期:二战以后(1945-)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二、政府参与
        三、社会参与
        四、大学参与
    第四节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历史发展阶段评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现实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案例的选取
        一、选取案例的依据
        二、研究案例简介
    第二节 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广度分析
        一、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二、参与渠道的多样性
    第三节 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深度分析
        一、"知情"层次
        二、"咨询"层次
        三、"共同决定"层次
    第四节 大学治理事件中社会参与的综合分析
        一、校长遴选事件中社会参与的三维度分析
        二、UNC-Chapel Hill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六大特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特点、价值与发生机制类型
    第一节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特点
        一、政府参与受限制
        二、社会参与无边界
        三、大学自治有限度
    第二节 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价值
        一、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价值体现
        二、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价值讨论
    第三节 中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发生及现状
        一、中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改革走向——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二、中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现实状况——基于大学章程的分析
    第四节 美中两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发生机制类型
        一、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中的三类参与主体
        二、中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发生机制的基本特征
        三、美中两国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发生机制的两种不同类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UNC-Chapel Hill大学咨询委员会成员职业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2015年UNC-Chapel Hill历次董事会全体会议内容
    附件三 UNC-Chapel Hill校长遴选调查问卷
    附录四 高等学校信息透明度指数指标体系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6)高校校务公开的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的
    (四) 研究设计
    (五) 创新之处
一、校务公开的理论基础
    (一)校务公开的概念与内涵分析
        1.校务公开及校务公开运行模式的概念界定
        2.校务公开的内涵阐述
        3.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关系
    (二)校务公开的依据
        1.理论依据
        2.政策支持
        3.现实需求
    (三) 校务公开的原则
        1.校务公开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2.校务公开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3.校务公开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二、校务公开的目的与意义
    (一)校务公开的目的
        1.保障知情权
        2.保障参与权
        3.保障监督权
    (二)校务公开的意义
        1.有效预防腐败,推进依法治校
        2.引导公众参与,促进民主管理
        3.监督校务运行,推动科学发展
三、校务公开的内容分析
    (一)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校务公开的内容
        1.向教育管理部门公开的内容
        2.向高校管理层公开的内容
        3.向教职工公开的内容
        4.向学生公开的内容
        5.向与高校相关的社会企业公开的内容
        6.向社会公众公开的内容
    (二)依据公开的事务类别划分校务公开的内容
        1.高校基本情况
        2.教师及学生管理
        3.教学及科研管理
        4.收费及财务管理
        5.重大政策、决策制定过程与结果
        6.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
四、校务公开的实施过程
    (一)校务公开组织机构
        1.校务公开领导机构
        2.校务公开执行机构
        3.校务公开监督机构
    (二) 校务公开的程序
        1. 请示
        2. 审批
        3. 公开
        4. 监督
    (三) 校务公开的途径
        1.会议
        2.宣传媒体
        3.纸质形式
        4.校务公开公告专栏
    (四)校务公开结果的反馈与总体效果评价
        1.校务公开反馈与回应过程
        2.校务公开整体效果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7)试析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
    (一) 高校校务公开的发展历程
    (二) 高校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内涵
    (一) 高校校务公开的内涵
    (二) 高校信息公开的内涵
三高校校务公开与信息公开的异同
    (一) 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相同点
    (二) 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不同点
四结语

(8)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校务信息公开基本理论
        2.1.1 信息公开
        2.1.2 校务信息公开
        2.1.3 校务信息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
    2.2 校务信息公开的相关要素
        2.2.1 校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2.2.2 校务信息公开的方式
        2.2.3 校务信息公开的原则
    2.3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相关概述
        2.3.1 绩效评价的内涵
        2.3.2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的内涵
第3章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的构建
    3.1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
        3.1.2 全面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
        3.1.3 可行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
    3.2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3.2.1 文献分析以及综合归纳
        3.2.2 公众调查与专家咨询
        3.2.3 检验与预测试
    3.3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3.3.1 校务信息公开条件
        3.3.2 校务信息公开内容
        3.3.3 校务信息公开方式
        3.3.4 校务信息公开机构
        3.3.5 校务信息公开机制
    3.4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3.4.1 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的概述
        3.4.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第4章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4.1.1 实证研究的背景
        4.1.2 实证研究的目的
    4.2 数据获取与分析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2.2 调查样本的特征分析
    4.3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高校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提高校务信息公开绩效水平的对策建议
    5.1 从思想上提高校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性意义
    5.2 从制度上完善校务信息公开制度
        5.2.1 细化校务信息公开制度
        5.2.2 完善校务信息公开人员配置
    5.3 科学构建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体系
        5.3.1 完善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3.2 加大对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的监督力度
    5.4 合理利用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5.4.1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健全校务信息公开反馈制度
        5.4.2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校务信息公开效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B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C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9)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校务公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高等职业院校校务公开的概述
    2.1 校务公开的概念界定
    2.2 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的历程
    2.3 高职院校校务公开主要内容及方式
    2.4 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的意义
第3章 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现状分析
    3.1 相关调查及统计分析
    3.2 近年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取得成绩
第4章 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认识不全面
    4.2 制度虚位
    4.3 内容缺乏时效性和全面性
    4.4 教(职)工代会未能发挥理想作用
第5章 完善安徽省高职院校校务公开的对策
    5.1 在意识上需要转变观念
    5.2 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建设
    5.3 丰富校务公开内容与公开形式
    5.4 继续强化教(职)工代会职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简论高等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3]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研究[D]. 陈兰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4]高等院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思考[J]. 吴学松. 中国冶金教育, 2019(03)
  • [5]美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研究[D]. 朱玉山. 南京大学, 2017(06)
  • [6]高校校务公开的运行模式研究[D]. 夏贝. 渤海大学, 2017(08)
  • [7]试析高校校务公开与高校信息公开的关系[J]. 夏贝.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03)
  • [8]校务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研究[D]. 刘希悦. 湘潭大学, 2016(03)
  • [9]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校务公开研究[D]. 柴建华. 安徽大学, 2016(10)
  • [10]浅析深入推行高校校务公开的现实途径及其现代意义——以河海大学为例[J]. 刘江,吴君明. 文教资料, 2015(15)

标签:;  ;  ;  ;  ;  

浅谈高等学校校务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