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阿富汗的100天(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颖[1](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研究表明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窦哲佳[2](2020)在《《每一天都是赚来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每一天都是赚来的》是美国第68任国务卿约翰·克里撰写的回忆录。作者使用该书名向我们揭示: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来之不易的。该回忆录不仅仅是在向读者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历史事实,展现他的坚定意志和负责的处事态度,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激之情。作者在回忆录中提及了诸多历史外交事件,以第十六章为例,文中涉及到许多政治、外交类词汇,这些词汇成为了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难点。要了解这些词汇必须将其放在特定历史事件中,大量阅读背景文化知识,充分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身份地位。本文所研究的政治外交类词汇是在美国政治文化中广泛使用但不为中文语境中的译者和读者所熟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不能保证最佳的翻译质量。译者拟以语境理论为指导,从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探讨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情景语境中,本文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如何实现情景语境的对等;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论,通过剖析词、句在篇章内的意义和关系,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在文化语境中探讨如何向译文读者传递原文文化背景知识。报告中列举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例子并对其进行分析,译者在本报告的结尾总结经验和方法,对政治类词汇汉译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张燕[3](2020)在《《巴基斯坦:在困苦中前进的国家》(第十一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伦敦国王学院阿纳托尔·列文教授所着的《巴基斯坦:在困苦中前进的国家》。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包括十二个章节。译者所选的是第四部分里的第十一章节,此章节是对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介绍。该文本主要介绍巴基斯坦面临的一些社会、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所选章节主要描述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形成、塔利班的本质、以及巴基斯坦人对待塔利班的态度。塔利班不仅影响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更是关系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友好伙伴关系。阿纳托尔·列文以一个西方人的立场完成该文本,其目标读者既可以是那些想了解巴基斯坦历史与现状的普通民众,也可以是对巴基斯坦的深感兴趣的人。该翻译实践报告首先对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项目结构和翻译过程进行简单描述。其次,就翻译的难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翻译难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词汇层面的难点包括文化负载词、一词多义、以及词性三个方面难点;句法层面的难点主要是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长句的翻译。同时,在词汇层面,译者主要采取了加注法、词义选择和词性转换。在句法层面,译者分别采用了、前置法、后置法、顺句法、增译法以及句子重构。译者所选章节对塔利班的介绍,具有一定难度,这有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还增加了译者对巴基斯坦的深入了解。与此同时,译者也总结了许多翻译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译者希望通过翻译该文本,可以为国内研究巴基斯坦的学者们提供有用的研究资料。
曲琳琳[4](2019)在《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勒德·胡赛尼是第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将阿富汗这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国度,以细腻的文学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他个人辗转多国的生活经历,还是他笔下人物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无不体现着“流散文学”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主题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胡赛尼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化阐释,以整体性的视角对阿富汗文学中的流散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流散文化研究的源头与流变,流散民族的身份建构,权力理论视域下的流散与压迫,以及战争中的流散书写等问题。本文以胡赛尼小说创作的阐释为轴线,着重梳理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族裔意识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反思阿富汗历经的社会现实与全球化时代的流散现象。在广泛搜集和研究阿富汗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与命运抗争、找寻亲人等过程,探索胡赛尼民族身份的建构方式,同时,以个人视角叙写战争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呼吁世人关心饱受流散与民族纷争之苦的阿富汗人民。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人们对阿富汗文化和文学遗产的理解,进一步阐释近半个世纪以来阿富汗的社会斗争和经济状况。对许多西方人而言,阿富汗的民情和宗教情况仍然是一个不透明、让人不安的谜团,对此,胡赛尼并没有直接挑战西方对阿富汗的传统主流看法,而是通过生动感人、富于诗意的情节构思与叙事手法,纠正和丰富了人们对阿富汗的认识,向世人展示了祖国悠久的历史与多元文化,增进了理解与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打通了欧亚文化的壁垒,获得了来自不同文化圈的肯定。阿富汗流散作家基于自身的复杂经历、多元文化冲击和民族创伤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们对阿富汗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悲悯情怀,他们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现民族苦难,争取民族自由与尊严的先驱。胡赛尼的小说,一方面,力求真实展现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亦不回避运用悬疑、悲情、戏剧和情节逆转等必要的文学表现手法来强化和阐述自己的立场,展现出文学不仅是修辞技巧与思想的抒发,更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和人民的真正力量。从叙事技巧看,他的小说不以复杂多变的现代主义手法见长,而是秉承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风格朴实无华而又震撼心灵,成为通俗小说的教育性探索之典范。胡赛尼小说不仅促进了当代美国多元文化文学的发展,还强化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小说题材既尖锐又新颖,暴力、痛苦、虐待、背叛、抛弃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在他真诚直接、细腻诠释的风格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宽恕、救赎等深刻主题,既有典型通俗小说的魅力,也有深邃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文以“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为题,注重社会历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接洽融合,将胡赛尼的创作经历与艺术手法,置于广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重点关注他对流散现象、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的呈现方式,不仅拓宽了研究少数民族和移民问题的视野,而且是对民族中心主义、性别平等、权力话语、跨国移民及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的文学思考。胡赛尼特殊的移民和流散经历,逐渐形成了他极富特点的多元文化身份,美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母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赋予了他对流散身份的深入思考与浓厚的归国情怀,同时,形成了他兼收并蓄的写作风格及旁观者清的观察视角,使他成为当代流散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促进了美国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二湘[5](2019)在《暗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第一章吴贵林一行到达喀布尔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太阳如一颗没有温度的咸蛋黄,温软地挂在天际。从机场一开出来就是尘土飞扬,窗外灰蒙蒙的天,像是打底的薄薄的灰色秋衣,映衬着不远处一座座土黄的山,黄土崖上密密匝匝镶嵌着一个一个颜色斑驳的土房子,有几分像他小时候住过的土坯房。这让他对这个地方生出了一种模糊的熟悉感,像是回到他的老家,回到童年那
孟辽阔[6](2017)在《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战乱难民是难民的一种,主要是指那些为躲避战争、冲突或者各种混乱而逃离家园的人。战乱是引发战乱难民的直接原因,在历史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的战乱引发了大量的战乱难民,甚至可以说自从有了战乱以来,就有了战乱难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范围内虽然没有再爆发像一战、二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但是局部战争和冲突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战争和冲突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外,还引发大量的战乱难民。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数据,当前世界范围内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总数已经超过65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因为战争和冲突引发的战乱难民。当代世界战乱难民人数众多,分布范围广,境遇悲惨,而且战乱难民会引发一系列国际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包括战乱难民的含义、产生原因、分布、影响、引发的国际问题,以及当前国际社会应对和处理战乱难民的方式和对策、战乱难民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索国际社会应对战乱难民问题所应该采取的对策,以更好地解决当代战乱难民问题,并为我国应对战乱难民问题提供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并期待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更深入地研究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探究战乱难民问题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为国际社会和我国应对战乱难民问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要研究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难民和战乱难民的含义。论文在开篇就介绍了难民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难民的最新理论,并从定义上对难民和战乱难民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本文将引发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战”和“乱”。“战”包括内战爆发、国际战争、外国入侵和极端组织进攻,“乱”包括国内骚乱、民族或宗教屠杀与迫害、大面积饥荒、大规模流行病。当代世界战乱难民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具有爆发性强、人数众多、流动性强、生存状况恶劣、人员构成复杂、应对处理棘手等特点。战乱难民问题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战乱难民问题背后也潜藏着深层次的国际政治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战乱难民会引发一系列国际问题,包括引发一系列犯罪、给战乱难民来源国和进入国造成重大冲击和损失、给区域合作和全球发展带来重大冲击和影响、给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威胁。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战乱难民的主要方式有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向战乱难民提供援助、部分国家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援助的方式向战乱难民提供援助、部分国家对战乱难民进行接纳安置、国际社会的其他行为体通过多种形式向战乱难民提供援助等。当前国际社会处理战乱难民的主要方式有遣返、融入本土和第三国安置三种。联合国对于战乱难民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二战结束后的不同时期都对战乱难民进行了救助。当前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处理战乱难民的政策和方法各不相同,发达国家程序繁琐且要求较高,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国别差异较大,欠发达国家总体上持宽容态度。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与国际法密切相关,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法律问题包括战乱难民的法律地位、国际法视野下战乱难民的权利和战乱难民存在的法律问题。国际法视野下战乱难民的权利包括不被“推回”的权利、在所在国停留的权利、无犯罪不受拘留或逮捕的权利和返回原籍国的权利。当代世界战乱难民存在的法律问题有:部分国家在与难民相关的国际公约及国内立法上的立场不同和由于本国国内特殊情况无法对战乱难民进行保护、战乱难民无国籍或者不能有效证明自己的身份、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战乱难民的法律参差不齐、战乱难民在所在国犯罪等问题。研究战乱难民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战乱难民问题。本文探讨了解决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应该坚持的基本路径,这些路径包括从根源上解决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促使战争和冲突各方通过对话或谈判等政治方式解决问题,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要充分发挥国际维和的重要作用,国际社会要加强在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的合作,联合国难民署要在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最后部分探讨了我国应对战乱难民应采取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继续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妥善应对我国周边地区可能爆发的战乱难民潮,加大对我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利益型战乱难民”,继续与联合国难民署进行合作与沟通。本论文专门就战乱难民这一类型的难民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解决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应该坚持的基本路径。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填补了我国国内关于世界战乱难民问题研究领域的空白。此外,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对战乱难民应该采取的对策,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可以为我国相关部门应对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战乱难民问题提供参考。同时,本文首创“利益型战乱难民”这一新概念,并提出我国减少“利益型战乱难民”的对策,对于新时期维护我国的海外利益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金强[7](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指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唐淑娴[8](2016)在《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乌孜别克族是中国西北跨国民族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乌孜别克族人口只有14502人,大多数人口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散杂居在新疆南北的不同市镇。在历史上,他们曾以“布哈拉人”、“安集延人”和“浩罕人”的身份流动在中亚—中国的贸易网络中,形成了建立其上的移民网络和金融网络,并通过“以商居边、以商融边”的发展脉络最终成为中国新疆的一个群体。在近500年的跨国贸易和移民实践中,乌孜别克族在客观外力的压力下,不断适应着新疆地方性文化和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国多元文化,并通过各种行为调适进行着社会融入,在漫长的文化适应过程中,逐渐完成了乌孜别克族的“中国化”。如果说抗日战争时期至三区革命时期是乌孜别克族的族群意识和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形成时期,那么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乌孜别克族族群意识全面解构时期,也是乌孜别克族对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的重塑阶段。在整个过程中,乌孜别克族主动采取了文化“整合”的适应策略,即一边积极主动地与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为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和特征做出一定的努力。通过文化整合,其最初的群体文化被解构,语言文字、生计方式、服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仪轨、家族封号等也逐渐趋同于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的同时族群意识也逐渐趋于淡漠。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面对中国汉文化为主流的社会文化和西方话语时,在统一的教育体系和市场经济环境中,乌孜别克族边缘化特征开始受到本民族精英的关注,一部分人通过主动修改民族称谓的方式去模糊化处理在社会资源占有和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劣势,也有一部分人借助西方话语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带来的机遇,重新强调族群边界和文化差异,并通过延续乌孜别克族社团组织的社会功能与主流社会进行互动。总之,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是在政权变迁和部分客观外力作用下,进行的压力下求适应,适应中求整合,整合中求认同的过程,且始终伴随着坚持和突破,逾越与维持。
李有智[9](2013)在《张承志的关键词》文中研究指明张承志以知青题材的小说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正如有评论家所说,当“痛悔歌哭、委屈饮恨”的“伤痕文学”作品流行之时(孟繁华),他的那些描写知青在牧区生活的作品,为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王蒙最早关注了张承志的作品,非常敏锐地从中发现了“理想主义”的光彩,即当一些作品将知青运动描写成一场灾难时,张承志却肯定了那一代人的理想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在关于知青、红卫兵的长篇小说《金牧场》中,理想主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时,“理想主义”几乎成了张承志作品的一个代称。此后,对张承志知青作品更深入的研究也出现了,李敬泽就从文学史的意义上,再度阐发了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的意蕴。目前通行的文学史中,一般都是将《班主任》、《伤痕》等作为新时期文学解冻的一个标志,但李敬泽认为《班主任》、《伤痕》的政治文本意义大于文学文本意义,而且其语言、腔调等还停留在过去,还是为“文革式的文学逻辑”所控制;真正标志着解冻的文本,应该是《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这篇小说突出了叙事者“我”的“主体性”地位,一切均于“我”的视野中展开,这是此前的文革文学所未曾有过的。李敬泽也由此论证了张承志因为对“主体性”的坚持,与同代作家的距离渐次拉开,走向了一条“僻道”(《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短篇小说卷》前言)。1984年是张承志创作转向的一个标志,这一年他深入到宁夏民间地区,接触了回族底层的生活、民俗、历史等,写作内容、风格亦为之一变。这个转变性的标志已经为研究界所认可。张承志于民间的调查、体验中,发现了回族伊斯兰教中一个较小教派哲赫忍耶的百年受难史,这使得他于知青经历中所接受的底层价值观更加强化,作为深入民间的一个结果,即是长篇小说《心灵史》的发表。此一阶段创作中,有两个基本的术语或关键词出现频率极高,一个是“人民”,另一个是“人道”。在张承志的作品中,人民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指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另一方面也主要指这些民众的精神、信仰等,张承志称之为“另一种未被认知的文化系统”。人民是一个对抗性的概念,它的对立面是官方、体制等,人民自有其记述历史的一套方式,这种方式在张承志看来更注重心灵自由和人的尊严。有一些批评家和研究者据此以为张承志有“崇拜人民”、“神化人民”的倾向,作品中存在着民粹主义因素。这是一种误解。张承志是一个具有启蒙思想的作家,他后来将人民的范围扩大,诸如城市平民、打工者等皆包容于此概念之中,他既看到了人民身上伟大纯朴的一面,也批评其落后自私的一面。与此同时,张承志通过宗教题材的小说作品,表现了一种人道精神。他写宗教,其意不在于宗教本身,不是描写如神秘、幽玄等境界,而是写人道。有些批评者囿于题材表面,以为张承志如此高扬宗教,成了宗教徒作家,他的作品就是宗教文学。这也是一种误解,对此,张承志专门作文解释、澄清。张承志所写的人道,并非一种理论,他描写底层人民坚守信仰,实际上即是坚守人的尊严。《心灵史》并不复杂难懂,它描写一群觉悟到了人的尊严的人群,跟那些要把他们再度打回到先前混沌状态中去的体制作战。所以,在张承志这里,人道就是人的意识的觉醒,是人对人格的维护,信仰即包括于其中。这和80年代学术界关于人道主义问题讨论的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张承志本人知悉此区别,有些批评家也注意到了此种区别。9 0年代前期,张承志中止了小说写作,这取决于他的文学观,他认为,目前的中国还不是“小说的大潮”来临的时候,小说需要从容、余裕,和必要的虚构,而对现实的批判和干预的冲动则使他难以平静地虚构,因而散文成了他9 0年代以后创作的主要文体,他将此一阶段称之为“后《心灵史》阶段”,并期望自己的文学有“独立的思想和新鲜的文风”(散文集《清洁的精神》后记)。在整个90年代,张承志散文主要内容是描写他所称之为的“三块大陆”,即内蒙古草原、新疆天山以及西北黄土高原这三块地方的民众生活,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风俗等,他自称在内蒙古发现了“自由”,在新疆天山发现了“美”,在西北黄土高原发现了“信仰”。从当代文学史的角度看,他提升了文学中少数民族题材的主体性地位。同期,张承志发表《清洁的精神》一文,提出“清洁”的概念,引发了诸多激烈的论争。许多批评家再次误解了这一术语,以为与伊斯兰背景相关。实际上,这个术语是张承志从中国古典文献中择取而出,并赋予了其新的内容:清洁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底层价值,对抗权力和体制,二是心系家国、为民请命的传统,而清洁的载体则是士,也即知识分子群体。这反映了张承志对知识群体的看重,并不像一些人误解的那样,说他是敌视知识分子的。之后张承志又卷入了“人文精神讨论”的漩涡中,激烈批评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即无信仰,希望通过对伊斯兰文化的介绍,为中国文化输入一些异质的色彩,这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警觉和批评,而他自己也成了众矢之的。真正与张承志的伊斯兰背景有关的,是“正义”这一术语的提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连续发动了两次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作为-个穆斯林,张承志的反应是愤怒的,他为此写下了数量不少的批评文章,并提出了正义的概念。张承志的文章不单纯是政论性质的,也不单纯批评战争行为,而是从思想角度,剖析那些美化战争的意识形态宣传,包括学者和媒体如何联手为战争正名。张承志对美国有两个判断,一方面美国是一个以战争为生存之道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已成为一个以军工企业利益为基础的、右翼的新帝国主义,其目的是要重新控制世界。对此,张承志从穆斯林历史上发掘出了一个所谓“穆斯林屏障”的概念,即沿地中海一线的穆斯林国家对西方世界构成对抗,此屏障的存在即是阻碍了殖民主义的进程,此屏障的消失即是全世界殖民厄运的降临。另外,张承志又从日本的“亚细亚主义”中寻求一种互助,他认为,只要日本有勇气摆脱那种脱亚入欧的“魔圈”,清除自身的“帝国脏污”,日本有可能与它的邻国一起对抗西方殖民主义。张承志的正义概念,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它主要针对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知青、人民、人道、清洁、正义和红卫兵这六个大的关键词,大体上反映了张承志创作的总体风貌和特点,而贯穿着这六个关键词的,则是张承志一直坚持的底层价值观。
李建波,崔建树[10](2012)在《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这场战争之所以久拖不决,主要原因在于阿富汗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态势极其复杂、阿富汗国内政治重建进程步履蹒跚、"反恐"行动不仅在国外而且在美国国内也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等。从目前形势来看,美国尚无应对阿富汗困境的万全之策。其在阿富汗最乐观的前景可能仅在于阻止塔利班重新上台。
二、我在阿富汗的100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在阿富汗的100天(论文提纲范文)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旨趣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
一、时代背景 |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
小结 |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
一、探险目的 |
二、探险经费来源 |
三、非法入境 |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
五、结语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
小结 |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
五、结语 |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
五、未完待续工作 |
小结 |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
五、影响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四、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每一天都是赚来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TASK DESCRIPTION |
1.1 About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Author |
1.2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Source Text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Project Schedule |
2.1.2 Translation Tools |
2.1.3 Parallel Text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Text Analysis |
2.2.2 Main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
2.3 Quality Control |
3.CASE STUDY |
3.1 Introduction |
3.2 Context of Situation |
3.2.1 Field |
3.2.2 Tenor |
3.2.3 Mode |
3.3 Context of Co-text |
3.4 Context of Culture |
3.4.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3.4.2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
4.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3)《巴基斯坦:在困苦中前进的国家》(第十一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Work During 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of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Lexical Difficulties |
3.1.1 Cultural-loaded words |
3.1.2 Polysemy |
3.1.3 Parts of speech |
3.2 Syntactical Difficulties |
3.2.1 Attributive clauses |
3.2.2 Appositive clauses |
3.2.3 Long sentences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OF PAKISTAN:A HARD COUNTRY(CHAPTER ELEVEN) |
4.1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4.1.1 Annotation |
4.1.2 Choice of words’meaning |
4.1.3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
4.2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Preposition |
4.2.2 Postposition |
4.2.3 Sequential translation |
4.2.4 Amplification |
4.2.5 Recasting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Unsolved Problems |
5.2 Enlightenment from the Report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4)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创作背景与社会评价 |
第二节 国外胡赛尼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国内胡赛尼研究综述 |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流散文化研究:源头与流变 |
第一节 流散文学概况:从西方到东方 |
第二节 作为小说背景的阿富汗 |
一、地理和人口概述 |
二、民族和文化概述 |
第三节 胡赛尼创作的美国背景与文化动因 |
第二章 流散民族身份建构研究 |
第一节 《追风筝的人》与男性身份认同 |
第二节 《灿烂千阳》与女性身份认同 |
第三节 《群山回唱》与民族寻根 |
第三章 权力理论视域下的流散与压迫 |
第一节 男权统治与阿富汗女性悲剧 |
一、失语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
二、布卡与牢笼: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禁锢 |
三、姐妹情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镜像 |
第二节 权力视域下的性别建构 |
一、新女性形象:传统与现代之惑 |
二、男性气质焦虑:个人困境与民族隐喻 |
第四章 战争中的流散书写 |
第一节 流散难民书写 |
一、身体创伤叙事 |
二、家庭悲剧叙事 |
三、女性成长叙事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流散现象 |
一、多线索叙事与流散主题的表达 |
二、从个体重生到国家重建 |
第三节 胡赛尼小说的民族观与人道诉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暗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卷硅谷墓园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三卷深圳病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6)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战乱难民:理论与概念 |
第一节 难民问题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难民 |
一. 国外学者对难民的定义 |
二. 国内学者对于难民的定义 |
三. 国际法及相关难民公约对难民的定义 |
第三节 战乱难民 |
一. 国际战乱难民 |
二. 因战乱引发的国内流离失所者 |
第二章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产生的原因、分布和特点 |
第一节 引发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主要原因 |
一. “战”的方面的原因 |
二. “乱”的方面的原因 |
第二节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分布 |
一.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主要来源地 |
二.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主要进入地 |
第三节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主要特点 |
一. 爆发性强 |
二. 人数众多 |
三. 流动性强 |
四. 生存状况恶劣 |
五. 人员构成复杂 |
六. 应对处理棘手 |
第三章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引发的国际问题 |
第一节 战乱难民会引发一系列犯罪 |
一. 非法入境 |
二. 恐怖主义 |
三. 偷盗、抢劫和人身伤害 |
四. 性侵害和性交易 |
五. 毒品和武器交易 |
六. 对所在国主权和法律的藐视与抗拒 |
第二节 战乱难民给进入国和来源国造成重大冲击和损失 |
一. 给战乱难民进入国带来重大冲击 |
二. 给战乱难民来源国带来重大损失和威胁 |
第三节 战乱难民给区域合作和全球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
一. 给区域合作带来分歧和争议 |
二. 给全球发展带来障碍和影响 |
第四节 战乱难民给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威胁 |
一. 使地区安全形势变得严峻 |
二. 暴力冲突随着战乱难民流动在地区国家扩散 |
三. 影响国际安全与和平 |
第四章 当代世界应对和处理战乱难民问题的主要方式及对策 |
第一节 当前国际社会处理战乱难民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通行做法 |
一. 当前国际社会处理战乱难民问题的主要方式 |
二. 当前国际社会处理战乱难民问题的通行做法 |
第二节 联合国对战乱难民问题的立场 |
一. 联合国对战乱难民问题的关注 |
二. 联合国对战乱难民的救助 |
第三节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处理战乱难民的相关政策和方法 |
一. 发达国家:程序繁琐且要求较高 |
二. 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国别差异较大 |
三. 欠发达国家:总体上持宽容态度 |
第五章 当代世界战乱难民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战乱难民的法律地位 |
一. 战乱难民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二. 战乱难民法律地位的确定 |
三. 战乱难民法律地位的排除或中止 |
第二节 国际法视野下战乱难民的权利 |
一. 不被驱逐或被送回(不被“推回”)的权利 |
二. 在所在国停留的权利 |
三. 无犯罪不受拘留或逮捕的权利 |
四. 返回原籍国的权利 |
第三节 战乱难民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 部分国家由于本国的问题致使无法对战乱难民进行有效保护 |
二. 战乱难民无国籍或者不能有效证明自己身份的法律问题 |
三.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战乱难民的法律参差不齐 |
四. 战乱难民在所在国犯罪问题 |
第六章 解决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应坚持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从根源上解决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 |
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
二. 推动现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三. 对战乱难民问题实行全球治理 |
四. 国际社会要加大对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援助力度 |
第二节 促使战争或冲突各方政治解决问题 |
一. 政治解决战争或冲突对于解决战乱难民问题的重要意义 |
二. 政治解决战争或冲突的主要方式 |
三. 国际社会要促使并协助战争或冲突各方政治解决问题 |
第三节 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要充分发挥国际维和的重要作用 |
一. 国际维和对于应对战乱难民问题的重要意义 |
二. 国际维和要在消除战乱难民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
第四节 国际社会要加强在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的合作 |
一. 国际社会加强在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合作的重要意义 |
二. 国际社会加强在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合作的路径 |
第五节 联合国难民署要在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
一. 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战乱难民问题 |
二. 为难民营提供替代方案 |
三. 向战乱难民提供援助 |
四. 保护战乱难民 |
五. 对战乱难民进行紧急救援 |
六. 筹集难民事务所需经费 |
七. 庇护战乱难民 |
八. 联合国难民署和战乱难民自身能力建设 |
九. 为战乱难民提供持久解决之道 |
第七章 中国应对战乱难民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
第一节 继续致力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一. 推动现有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二. 中国要继续做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
三. 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 |
四. 与国际社会结成反恐统一战线 |
第二节 妥善应对我国周边地区可能爆发的战乱难民潮 |
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处理过的周边国家战乱难民问题 |
二. 加强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在预防和应对战乱难民问题上的合作 |
三. 继续发展与缅甸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缅甸国内“民地武”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加大对我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利益型战乱难民” |
一. 加强对我国海外企业、公民的安全保护 |
二. 为维护我国的海外利益,我国外交应向“创造性介入”方向发展 |
三. 建设一支远洋型海军,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坚实保障 |
第四节 继续与联合国难民署进行合作与沟通 |
一. 我国要妥善处理好向联合国难民署捐助问题 |
二. 加强与联合国难民署在难民相关事务上的沟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理论的开发和实践 |
二、乌孜别克族历史文化研究概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历史文献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五节 田野点介绍 |
一、中心田野点 |
二、参照田野点 |
第六节 难点和创新 |
第二章 乌孜别克族的源流及其形成 |
第一节 乌兹别克民族的形成 |
一、13 世纪以前西域族群的融合 |
二、术赤兀鲁斯的兴衰 |
三、乌兹别克族的形成和壮大 |
第二节 乌兹别克族人口分布 |
一、16-20 世纪中亚的政治格局 |
二、16-20 世纪欧亚交通线上贸易网络和移民网络 |
三、乌兹别克族人口分布的世界格局 |
第三节 乌兹别克族东迁中国的历史 |
一、内外部环境 |
二、东迁原因和时间 |
三、新疆乌孜别克族形成的过程 |
第三章 跨国迁徙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及生计适应 |
第一节 初到新疆 |
一、记忆中的跨国迁徙过程 |
二、早期的居住模式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政权变迁下的生计方式转型 |
一、被改造的生计方式 |
二、错位年代的生存策略 |
三、夹缝中的语言文字适应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裂变和重构 |
一、战火中的“自我实现” |
二、和平年代重构的社团 |
三、第一个地方性行政组织的诞生 |
第四章 社会关系及职业的选择性适应 |
第一节 解组后家族组织的一般形态 |
一、中国第二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
二、中国第三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
三、中国第四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
四、中国第六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
第二节 代际职业演化中的选择及不适应 |
一、第一次代际职业演化中的适应 |
二、第二次代际职业演化中的适应 |
三、代际职业适应中的“不适应” |
第三节 社会关系网络的维系及表现形式 |
一、海外社会关系的演化 |
二、族内社会关系的维系 |
三、族际社会关系的选择 |
第五章 风俗习惯的变异及文化隐喻 |
第一节 礼俗的变迁与适应 |
一、诞生礼和割礼的变迁及特征 |
二、婚俗革新及文化隐喻 |
三、葬俗文化中的仪式及意义表达 |
四、节庆文化的变异及其涵义 |
第二节 特殊语境下变迁的服饰文化 |
一、服饰文化变迁探微 |
二、服饰的文化符号及寓意 |
三、特殊语境下的“衣冠之治” |
第三节 居住习俗中的坚持和突破 |
一、居室建筑的外形变化与内容表达 |
二、室内陈设和饰物的传统与革新 |
三、起居礼仪中的传承与跨越 |
第六章 宗教适应语境下的社会融入 |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社会存在与中国的政治互动 |
一、宗教处境演变与主流意识形态互动 |
二、伊斯兰教的本土化实践及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宗教适应机制及社会融入现状 |
一、中亚伊斯兰教的适应机制演变及现状 |
二、新疆的宗教适应及乌孜别克族的社会融入 |
第三节 社会融入的困境和选择 |
一、宗教意识的断裂与表达 |
二、世俗化与去极端化中的选择和困境 |
第七章 政权变迁中的族群认同 |
第一节 政权变迁中的群体文化建构 |
一、身份认同与群体文化解构 |
二、文化边界的逾越与维持 |
第二节 社交情景中的传统再造及现实处境思考 |
一、民俗村寨的传统再造 |
二、一场“复古婚礼”的演绎和再现 |
第三节 族群意识的重塑及文化内涵 |
一、乌孜别克族“族群意识”的建构 |
二、乌孜别克族族群边界的维持与互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张承志的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基本内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意义及尝试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知青 |
第一节 知青对母亲(额吉)的感恩仪式 |
第二节 离开草原与身份转换:漫长的告别仪式 |
第三节 知青苦难生活的写照 |
第四节 对知青运动的评价 |
第二章 人民 |
第一节 “为人民”原则的时代印迹与特定内涵 |
第二节 禁忌的美学原则(一):《黑骏马》中的草原女性形象 |
第三节 禁忌的美学原则(二):《黄泥小屋》中的遥远“净土” |
第四节 “文明内部的发言”理论与民粹主义 |
第三章 人道 |
第一节 民间秘史的发现与创作题材的拓展 |
第二节 《终旅》、《西省暗杀考》中的“赴死”精神 |
第三节 《心灵史》中的人道主义和“牺牲之美” |
第四节 为中国文化提供参照 |
第四章 清洁 |
第一节 “清洁”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最终界定 |
第二节 古代清洁的人物 |
第三节 近现代清洁的人物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侠气”精神 |
第五章 红卫兵 |
第一节 张承志与“红卫兵”一词的相关史实 |
第二节 小说中的红卫兵形象及反省精神 |
第三节 红卫兵的遗产:反体制与血统论 |
第四节 对邵燕祥、刘心武等人“北戴河对话录”的批评 |
第六章 正义 |
第一节 “三国之旅”归来后对《金牧场》中“美国梦”的修正 |
第二节 “反对与对抗的立场”:视美国为新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
第三节 以日本为参照:寻求互助的正义 |
第四节 穆斯林屏障:从历史中寻求资源和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在阿富汗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文化困境 |
二、美国对阿富汗政治重建政策陷入困境 |
三、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困境 |
结语 |
四、我在阿富汗的100天(论文参考文献)
-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2]《每一天都是赚来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窦哲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巴基斯坦:在困苦中前进的国家》(第十一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燕.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D]. 曲琳琳. 吉林大学, 2019(02)
- [5]暗涌[J]. 二湘.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3)
- [6]当代世界战乱难民问题研究[D]. 孟辽阔.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8]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D]. 唐淑娴. 兰州大学, 2016(11)
- [9]张承志的关键词[D]. 李有智. 南京大学, 2013(08)
- [10]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研究[J]. 李建波,崔建树. 国际展望,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