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草菇生产现状及四川草菇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徐江,刘明,彭洋洋,杨秋明,何焕清[1](2021)在《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文中认为了解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分布、利用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为高效、科学可持续开发利用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实现本地草菇栽培产业菌种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采用文献查阅、野外采集与种植场或市场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广东地区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 Speg.)资源的组成和分布特点,草菇栽培种质资源的生产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趋势。广东极其适合小包脚菇类群的发生,已报道的小包脚菇类群多达20余种,占全国已报道小包脚菇种类的70%以上,目前利用的主要有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银丝草菇(V.bombycina)等,其余野生资源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本地区也是国内最主要的草菇栽培和消费区域,栽培历史悠久,然而栽培菌种资源混乱、菌种生产标准缺乏、没有专业的菌种生产企业等,珠三角及周边区域的草菇生产企业、种植户分散,缺少规模化的草菇生产导致该地区草菇产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加快本地区野生小包脚菇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草菇优良菌种的菌株提纯复壮、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形成地区特色种质资源库,制定草菇优质菌种生产标准、培育专业的草菇菌种生产企业是当前广东地区草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李延年[2](2021)在《香菇复配草菇酶解呈味物质的研究与产品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香菇和草菇是两类呈味物质丰富的食用菌,具有特殊的鲜香风味、极高的营养价值以及广泛的药理价值,但主要以鲜食、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本研究以香菇和草菇为原料,研制出香菇复配草菇调味料,两者复配既增加了产品风味,又使得营养物质丰富互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复合食用菌酱,以期为食用菌复配及精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参考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研制香菇复配草菇调味料时,以香菇和草菇两种食用菌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味精当量为指标,对香菇和草菇复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菇与草菇最佳复配比例为7:3;采用双步耦合复合酶解法对香菇复配草菇进行酶解,以水解后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6%、加酶比例3:2、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155.28μg/mL;以α-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方法优化了风味蛋白酶与5?-磷酸二酯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54.3℃,酶解时间183 min,加液量为14 mL/g时,α-氨基态氮含量为0.1102 g/100 mL,符合预期值,酶解液具有较强的菌菇特征风味和鲜味,几乎无苦涩和刺激性味道。(2)通过对香菇复配草菇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挥发性物质的测定,分析了呈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提升了78.57%,呈鲜味的游离谷氨酸酶解后含量提升了32.07%,大大高于其呈味阈值,这使得酶解液的鲜味较酶解前有了明显的提高;酶解后5′-核苷酸含量提升了2.60%,5′-鸟嘌呤核苷酸含量提升了6.02%,对酶解液整体鲜香味的提升有一定贡献;酶解前挥发性呈味物质共有48种,酶解后共有43种,酶解前后挥发性呈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占比上有较大差异。(3)以鲜香菇、草菇为主要原料,并加入制备的香菇复配草菇调味料,通过炒制工艺,开发出一款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产品。运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复合菌酱的配方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工艺配方为香菇草菇比例4:1,黄豆酱添加量10%,香菇复配草菇调味料添加量0.5%,辣椒添加量0.8%;此条件下制成的复合食用菌酱风味最佳,色泽光亮,咀嚼性好。经测定该产品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鲍大鹏[3](2020)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文中认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为育种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对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遗传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对杂交育种理论进行总结。对食用菌杂交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包括杂交亲本选配、配子体获得、杂交子产生和F1代栽培测试等方面,并对杂交育种中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食用菌杂交亲本遗传资源、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单核体的供体核角色和受体核角色、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等,同时指出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最后强调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育种工作要走商业化育种之路,才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种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柯范生[4](2020)在《草菇鲜辣酱制作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草菇原料,本实验研究草菇鲜辣酱的制作配方。主要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具体制作配方。结果表明:花生芝麻酱含量10%、复合味精(含2%I+G)含量1%、红辣椒粉含量0.85%及复合型增稠剂含量0.4%,制得的鲜辣酱品质最优,产品呈棕褐色、口感好、风味佳、香气浓郁、鲜辣适宜、滋味独特,而且组织形态较为均一。
高山雪[5](2020)在《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 Fr.)Sing.)产量丰富,在全球大多数热带季亚热带国家都可以对其进行广泛地种植,并且,草菇不仅味道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也具有保健功能,可作为药材使用,所以对草菇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受到广泛地关注。本研究就以草菇的子实体为原材料,对草菇子实体中甾醇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且通过优化所得到的工艺参数对草菇子实体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选取纤维素酶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实验,采用磷硫铁法对提取物中的甾醇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并以甾醇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对草菇中甾醇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证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4.75℃、酶提取浓度8.46 mg/ml、反应系统p H 4.4,此时甾醇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1.401%。将草菇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凝胶柱层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离,按其极性和分子量的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从草菇子实体中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ergosterol)(1)、3β-羟基-5α,8α-环氧麦角甾-6,22-二烯(3β-hydroxy-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2)、N-苯乙基-2-甲酰基-5-羟甲基吡咯(N-phenethyl-2-formyl-5-hydroxymethylpyrrole)(3)、5,8-环二氧基-5α,8α-麦角甾-6,9,22E-三烯-3β-醇(5,8-Epidioxy-5α,8α-ergosta-6,9,22E-tien-3β-ol)(4)、5α,6α-环氧-(22E,24R)-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5α,6α-epoxy-(22E,24R)-ergosta-8(14),22-diene-3β,7α-diol)(5)、3-异丁基六氢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3-isobuty-lhexahyd ropyrrolo[1,2-α]pyrazine-1,4-dione)(6)、3-(仲丁基)六氢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3-(sec-butyl)hexahydropyrrolo[1,2-α]pyrazine-1,4-dione)(7)。
邹苗[6](2019)在《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和平菇的影响》文中认为栽培过程中基质碳氮比直接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对子实体性状和生物学转化率有很大影响,栽培前后基质碳氮比、有机质含量含量下降。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组合栽培草菇,基质碳氮比最佳在30:1-40:1范围之间,有机质含量在690-730 g/kg范围之间;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组合栽培平菇,基质碳氮比最佳在18:1-25:1范围之间,有机质含量在600-700 g/kg范围之间。本论文以青花菜废弃物为试验对象,利用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草菇和平菇,研究其菌丝生长势,产量,生物学效率,营养品质及基质理化性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食用菌子实体农艺学性状的影响青花菜废弃物作为栽培基质可以用来栽培草菇和平菇,且能提高草菇和平菇的产量,青花菜废弃物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栽培基质中,有利于草菇和平菇菌丝生长,可以缩短其生长周期。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草菇,随着青花菜废弃物添加量的增加,草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综合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因素最佳配方为试验A1(5%青花菜废弃物+93%棉籽壳),生物学效率为23.8%。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平菇,可明显提高平菇的产量,最佳配方为a3(54%青花菜废弃物+23%玉米芯),生物学效率达到151.7%。2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食用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食用菌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青花菜废弃物作为栽培基质对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有促进作用,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组合栽培草菇,营养品质效果最佳是D6(30%青花菜废弃物+68%稻草),蛋白质含量为每1 g鲜菇中含46.65 mg蛋白质;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平菇,营养品质效果最佳是a3(54%青花菜废弃物+23%玉米芯),蛋白质含量为每1 g鲜菇中含34.34 mg蛋白质。综上,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组合栽培草菇,最佳配方为C6(30%青花菜废弃物+68%玉米芯);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组合栽培平菇,最佳配方为a3(54%青花菜废弃物+23%玉米芯)。
黄琳翔,李婕,王圣铕,肖淑霞,蔡志英,江玉姬,谢宝贵[7](2019)在《隧道发酵技术在草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栽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以期应用于草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发酵过程中检测了发酵料的温度、pH,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转移至塑料框内进行高温杀菌,并对草菇进行室内栽培.试验时,对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以及塑料框栽培的装料高度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草菇农艺性状的测定,探索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为50%,发酵料升温较快,发酵料终pH为7.89,适合草菇生长;塑料框装料高度10.0 cm时,草菇生长最好,单框产量最高为(434.14±132.39) g,横径和纵径最大为(40.34±5.12) mm和(43.71±5.97) mm,生物转化率较高,达(17.37±5.54)%.
徐晓东[8](2019)在《草菇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呈味肽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草菇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然后对其呈味物质的提取进行了优化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鲜味呈味肽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及呈味特性的研究。对提升我国的草菇产品附加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其他食用菌调味基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来鉴定草菇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缺失和香气重组确定关键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β-二氢-紫罗兰酮,1-辛烯-3-酮,1-辛烯-3-醇,桃醛,3-辛醇,3-辛酮,2-辛酮,己醛,2-甲基丁醛,莰烯,香芹酮,2-壬酮和苯乙醛为草菇中关键的芳香化合物。(2)采用高压蒸煮、常压蒸煮和酶解提取草菇中的呈味物质,分别以制备液的固形物含量、感官评价结果以及水解度为评价依据,对提取工艺分别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压蒸煮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时间1.5h,压力40kPa;常压蒸煮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时间2h,温度100℃;酶解最优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作用,料液比为1:40,酶解时间各1.5h,其中纤维素酶的温度为45℃,pH 3.5,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0.5%;风味蛋白酶的温度为50℃,pH 6.0,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0.4%。(3)研究常压蒸煮、高压蒸煮以及酶解处理3种预处理方法对草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提取方法对草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不尽相同,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酶解作用后,小于500Da组分的含量都有增加,以高压蒸煮的增加最为明显。高压蒸煮制备液中,小于3000 Da的组分含量最多,表明高压蒸煮是草菇呈味肽高效制备方法之一。(4)使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草菇中分离和纯化呈味肽,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呈味肽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鉴定出3个肽,氨基酸序列为ASNMSDL,YYGSNSA和LQPLNAH。对这些鉴定出来的肽进行固相合成,并做进一步的感官分析,研究其味觉特性,鲜味增强效果,以及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表明ASNMSDL具有轻微的鲜味增强作用,LQPLNAH具有强烈的鲜味增强作用,YYGSNSA没有鲜味增强作用,ASNMSDL和LQPLNAH在味精溶液中鲜味增强阈值分别为13.58 mmol/L和18.95 mmol/L。
张猛[9](2018)在《广西草菇主要栽培种及6株野生种质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草菇原产于中国,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食用菌。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栽培草菇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近年广西草菇栽培面积和产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草菇菌种容易退化,导致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种质资源是草菇优良菌种选育的基础,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的6株野生草菇种质和生产上常用的8种栽培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生物学性状、抗性特征和农艺性状等综合评价,为草菇新品种选育积累育种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拮抗试验表明菌株可分为3组,一组为V9,V14,V7,V10,V13和V11,二组为V4和V5,三组为V2,V8,V1,V12,V6和V3。菌株V4和V5,V9和V14,V10和V13无拮抗反应。2.经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供试的6个野生菌株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的草菇菌种同源性为98-99%,可鉴定为草菇。其中菌株V1、V13和V10聚在一起,V7单独聚成一支,其余菌株聚为一个大的分支。3.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RAPD-PCR扩增。根据有无条带结果输入NTSYSPC2.1,用UPGMA法构建树状图,在GS为0.46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归为5个类群。4.PDA平板培养基上,菌株V2的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达3.41 cm/d,其次是V7和V11,分别为3.29cm/d和3.25cm/d。在棉籽壳培养料中,菌株V13吃料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速度为1.51 cm,其次为菌株V2,1.48 cm。菌株V1、V3、V6和V12厚垣孢子较多。5.出菇试验表明,6个野生种质全部正常出菇,其中V1、V3、V12和V13为鼠灰色,V2和V4为浅灰色。产量最高的菌株为V2,生物学效率为18%,子实体浅灰色,出菇密度大,但子实体较小,容易开伞。其次为菌株V7,该菌株为白色种,现蕾快、密集,出菇早,抗逆性强。菌株V10和V13为大粒种,菌蛋椭圆形,V7、V10和V13外膜厚,V13单重高。6.抗性试验表明,菌株V3、V4、V7和V11对绿色木霉抗性较强,菌株V3、V4、V7和V11对鬼伞有一定的抗性;V6低温耐受性较强,V1、V2和V11耐酸性较强,V2、V11和V10耐碱性较强。7.菌株V7、V10、V13子实体采后可在15℃温度下保存3天,较耐贮藏。V3和V8采后最不耐储存。
徐晓明[10](2018)在《棕榈纤维对草菇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地理面积非常广阔,适合食用菌栽培的原材料也是各式各样,各个不同的地区在原材料的选择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并且综合考虑选择便于收集、经济效益高且数量庞大的原材料。除此之外,利用成本低廉的农业废弃材料也是一种开辟新型食用菌原材料来源的一种方式,还能解决农业废弃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其变废为宝,满足农业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的需要。本文针对开辟新型食用菌栽培材料来源,利用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或废弃资源等关键问题,以棕榈纤维作为培养料栽培草菇的实验,并从菌丝生长速率,子实体生长周期,不同处理产量的差异性,基础指标的测定,子实体品质影响等各方面研究了棕榈纤维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发育阶段的影响。本研究为新型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开发、发展的推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本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实验数据表明,棕榈纤维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草菇菌丝,其菌丝生长速度弱于PDA培养基与棉籽壳培养基,其菌丝长势比棉籽壳培养基及PDA培养基较次。在棕榈纤维滤液中加入不同梯度的蛋白胨制成的培养基对草菇的生长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且生长速率快、菌丝浓密。说明在以棕榈纤维为主培养料的栽培基质中添加适当含量的氮源可以良好的栽培草菇。即表明了棕榈纤维培养基中所含的成分符合草菇菌丝生长发育的所需,初步证明了棕榈纤维可以作为栽培基料为草菇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2)棕榈纤维可以作为栽培料栽培草菇,且栽培种原料使用棕榈纤维-棉籽壳混合培养料相较与纯棉籽壳栽培料和纯棕榈纤维栽培料培养时间更快。培养料中添加棕榈纤维可以很明显的提高草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并缩短草菇菌丝吃料时间。其中,处理3草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2.52cm/d,处理3和处理4菌丝吃料时间最短,其差异不显着。由此可见,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处理3最快,处理4次之。棕榈纤维与棉籽壳进行适当配比能够提高草菇的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其中,处理3最高为304.80g与30.48%,处理4(28.84%)和处理5(26.45%)次之,处理3较棉籽壳对照组生物学效率提高了15%,处理1的生物学效率最低,仅为20.31%,即说明使用纯棉籽壳以及纯棕榈纤维为主栽培材料的培养效果没有混合培养效果好。而从横向对比来看从头潮菇到三潮菇的产量各处理均依次减少。3)在培养料中适当添加棕榈纤维可以明显提高草菇子实体的菌盖厚度。单菇重量、处理3中草菇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柄直径。菌柄长度以及单菇重量均为最高值,由此可知,处理3的草菇子实体的形态指标最好。而对于同处理的不同批次,一到三潮菇形态指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4)栽培料中使用棕榈纤维与棉籽壳进行适量配比可以提高草菇子实体的营养品质,且效果显着。处理2草菇子实体粗纤维以及维生素含量最高,处理4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处理5中粗脂肪含量最高,而处理3中的各类品质成分含量都处于较高值,且与最高值差异均不显着,因此认为处理3培养料栽培的草菇综合营养品质最好。5)采用灰色评判分析,对棕榈纤维与棉籽壳为主栽培材料的五种配方处理栽培草菇的11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得出结论,在栽培料中添加棕榈纤维可以提高草菇生产的综合性状,以处理3为配方的栽培基质栽培草菇的综合评价排名最高,可以作为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6)得出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40%棕榈纤维、40%棉籽壳、20%辅料。该配方菌丝萌发快,吃料快,从而间接的减低了栽培过程中的污染率,且缩短草菇生长发育周期;总产量、转化率、高;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维生素含量等品质较好,综合评判值最高;原材料价格较为便宜,使用该配方栽培草菇生产成本比全棉籽壳栽培基质价格便宜。
二、我国草菇生产现状及四川草菇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草菇生产现状及四川草菇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包脚菇属资源现状 |
1.1 国内外小包脚菇属资源现状 |
1.2 广东地区小包脚菇属资源现状 |
2 广东地区栽培草菇现状 |
2.1 栽培草菇种质资源分类 |
2.2 广东地区栽培草菇菌种现状 |
3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3.1 产业发展变迁 |
3.2 相关研究现状 |
4 存在问题 |
4.1 广东地区草菇资源丰富,但研究开发利用较少,野生种质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
4.2 草菇栽培菌种同质化严重,且种源混乱,菌种质量缺乏保障 |
4.3 缺乏菌种质量标准,菌种保藏、生产以传统方法为主,缺乏专业的菌种生产企业 |
4.4 栽培模式多样化,规模小且分散,缺乏大型规模化企业 |
5 对策建议 |
5.1 做好种质资源的调查、保护工作,建立区域性特色种质资源库 |
5.2 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做好种质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
5.3 加紧培育草菇菌种生产专业企业,打造种业龙头企业 |
(2)香菇复配草菇酶解呈味物质的研究与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食用菌概述 |
1.1.1 香菇 |
1.1.2 草菇 |
1.2 食用菌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
1.2.1 非挥发性滋味物质 |
1.2.1.1 呈味氨基酸 |
1.2.1.2 呈味核苷酸 |
1.2.1.3 可溶性糖 |
1.2.1.4 有机酸 |
1.2.1.5 其他滋味物质 |
1.2.2 挥发性香味物质 |
1.3 食用菌酱产品开发 |
1.3.1 香菇酱 |
1.3.2 草菇酱 |
1.3.3 其他食用菌酱 |
1.3.4 复合食用菌酱 |
1.4 食用菌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
1.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香菇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
2.2.2 酶解方法 |
2.2.3 感官评价方法 |
2.2.4 味精当量测定方法 |
2.2.5 香菇草菇添加比例确定 |
2.2.6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2.2.7 α-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8 香菇复配草菇酶解工艺的优化实验 |
2.2.8.1 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2.8.2 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的正交实验 |
2.2.8.3 蛋白酶与5′-磷酸二酯酶酶解组合筛选实验 |
2.2.8.4 风味蛋白酶与5′-磷酸二酯酶酶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2.8.5 风味蛋白酶与5′-磷酸二酯酶酶解条件的响应面实验 |
2.2.9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
2.2.10 呈味核苷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
2.2.11 挥发性风物物质检测 |
2.2.11.1 样品提取流程 |
2.2.11.2 分析结果定性结果 |
2.2.12 香菇复配草菇调味料研制 |
2.2.13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实验流程 |
2.2.14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操作要点 |
2.2.14.1 辣椒煮制 |
2.2.14.2 香料炒制 |
2.2.14.3 原料炒制 |
2.2.14.4 添加食品添加剂 |
2.2.14.5 装罐、杀菌、成品 |
2.2.15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实验设计 |
2.2.15.1 感官评价方法 |
2.2.15.2 单因素试验 |
2.2.15.3 正交试验 |
2.2.16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指标检测 |
2.2.16.1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
2.2.16.2 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
2.2.16.3 致病菌的测定方法 |
2.2.16.4 总砷(以As计)的测定方法 |
2.2.16.5 铅(以Pb计)的测定方法 |
2.2.16.6 镉的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香菇草菇添加比例的确定 |
3.2 香菇草菇酶解工艺的研究 |
3.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2.2 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条件 |
3.2.2.1 酶解温度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2.2 加酶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2.3 加酶比例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3 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的正交试验 |
3.2.4 蛋白酶与5′-磷酸二酯酶复合酶解工艺 |
3.2.4.1 蛋白酶与5′-磷酸二酯酶复合酶解对α-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
3.2.4.2 加液量对α-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
3.2.4.3 酶解时间对α-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
3.2.4.4 酶解温度对α-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
3.2.5 响应面分析 |
3.2.5.1 响应面方差分析 |
3.2.5.2 响应面交互分析 |
3.2.5.3 响应面结果验证 |
3.3 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比较 |
3.4 酶解前后呈味核苷酸比较 |
3.5 挥发性化合物种类鉴定及分析 |
3.6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配方的单因素试验 |
3.6.1 香菇草菇添加比例对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风味的影响 |
3.6.2 黄豆酱添加量对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风味的影响 |
3.6.3 香菇复配草菇调味料添加量对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风味的影响 |
3.6.4 辣椒添加量对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风味的影响 |
3.7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配方的正交实验 |
3.8 香菇复配草菇复合食用菌酱指标 |
3.8.1 微生物指标 |
3.8.2 重金属指标 |
4 讨论 |
4.1 香菇复配草菇的研究 |
4.2 酶解工艺的研究 |
4.3 酶解前后呈味物质的变化 |
4.4 产品开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及相关科学问题 |
1 杂交亲本的选配 |
1.1 杂交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
1.2 杂种优势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
1.3 杂交育种中遗传距离的作用 |
1.4 食用菌育种中的配合力分析 |
2 获得配子体的路径 |
2.1 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区别 |
2.2 食用菌的离配和再配现象 |
2.3 配子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具有次级同宗结合性质的食用菌的杂交育种 |
3 单核体的杂交方式 |
3.1 种内杂交方式的配对模式和遗传多态性分析 |
3.2 远缘杂交的应用价值分析 |
4 杂交子F1代 |
4.1 杂交子的性状测试 |
4.2 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二、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
1 杂交亲本的遗传资源 |
2 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的关系 |
3 单核体在杂交过程中的核供体角色和核受体角色的分析 |
4 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的机制 |
三、我国食用菌产业育种展望 |
(4)草菇鲜辣酱制作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基本配方 |
1.4 操作要点 |
1.4.1 草菇泥的制备 |
1.4.2 蒜泥和姜泥的制备 |
1.4.3 蒜泥炸香 |
1.4.4 主辅料混合搅拌 |
1.4.5 隔水加热 |
1.4.6 均质 |
1.4.7 浓缩和灌装 |
1.4.8 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
1.5 草菇鲜辣酱的工艺研究 |
1.5.1 单因素试验 |
1.5.2 正交试验 |
1.6 成品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 |
2.1.1 不同增稠剂对草菇鲜辣酱品质的影响 |
2.1.2 花生酱添加量对草菇鲜辣酱品质的影响 |
2.1.3 味精(含2%I+G)添加量对草菇鲜辣酱品质的影响 |
2.1.4 辣椒粉添加量对草菇鲜辣酱品质的影响 |
2.1.5 复合增稠剂添加量对草菇鲜辣酱品质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 |
3 结论 |
(5)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草菇的栽培与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
1.1 草菇的栽培育种 |
1.1.1 草菇的保藏与耐低温草菇的诱导 |
1.1.2 草菇的栽培 |
1.2 草菇的营养成分 |
1.2.1 多糖 |
1.2.2 蛋白 |
1.2.3 甾醇与三萜 |
1.2.4 其他成分 |
1.3 药理作用 |
1.3.1 免疫调节作用 |
1.3.2 抗肿瘤作用 |
1.3.3 其他药理作用 |
第二章 酶法提取的优点与种类 |
2.1 酶法提取的优点 |
2.2 酶法提取的种类 |
2.2.1 纤维素酶法 |
2.2.2 果胶酶 |
2.2.3 复合酶法 |
2.2.4 转苷酶法 |
2.2.5 其他酶类的使用 |
2.2.6 超声—酶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草菇子实体中甾醇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酶解后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
1.2.2 单因素实验 |
1.2.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1.2.4 磷硫铁显色法测定甾醇类化合物提取率 |
1.2.5 数据处理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甾醇类化合物的标准曲线 |
1.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1.3.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1.3.4 结果验证 |
1.4 小结 |
第二章 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草菇提取物及萃取物的制备 |
2.2.2 石油醚相萃取物的分离纯化 |
2.2.3 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分离纯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化合物1 的~1H-NMR、~(13)C-NMR谱 |
附录 B:化合物2 的~1H-NMR、~(13)C-NMR谱 |
附录 C:化合物3 的~1H-NMR、~(13)C-NMR谱 |
附录 D:化合物4 的~1H-NMR、~(13)C-NMR谱 |
附录 E:化合物5 的~1H-NMR、~(13)C-NMR谱 |
附录 F:化合物6 的~1H-NMR、~(13)C-NMR、HMBC、HSQC谱 |
附录 G:化合物7 的~1H-NMR、~(13)C-NMR、HMBC、HSQC谱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和平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现状 |
1.3 青花菜废弃物的利用现状 |
1.4 不同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
1.4.1 不同废弃物栽培草菇的研究进展 |
1.4.2 不同废弃物栽培平菇的研究进展 |
1.4.3 不同废弃物栽培其他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
1.4.4 新型栽培料在食用菌栽培上的思考 |
1.5 关于青花菜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途径的思考 |
第二章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生长发育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草菇栽培试验设计 |
2.1.3 草菇栽培注意事项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草菇菌包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2.2.2 草菇菌丝生长势的测定 |
2.2.3 草菇生物学效率的测定 |
2.2.4 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5 子实体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2.6 基质中全氮的测定 |
2.2.7 基质中有机碳的测定 |
2.2.8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子实体农艺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3.2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3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栽培草菇前后基质碳氮比和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子实体农艺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4.2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
2.4.3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基质碳氮比及有机质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平菇生长发育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平菇栽培试验设计 |
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1 平菇菌包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3.2.2 平菇菌丝生长势的测定 |
3.2.3 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4 可溶性糖测定 |
3.2.5 基质中全氮的测定 |
3.2.6 基质中有机碳的测定 |
3.2.7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添加量与其他栽培料配方栽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3 青花菜废弃物与玉米芯配方栽培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
3.3.4 青花菜废弃物与木屑配方栽培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
3.3.5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添加量与其他栽培料配方栽培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
3.3.6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平菇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3.3.7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栽培平菇前后基质碳氮比和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平菇子实体农艺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4.2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平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
3.4.3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4 不同青花菜废弃物配方对栽培平菇前后基质碳氮比和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对草菇、平菇生长状况的影响 |
4.2 对草菇、平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4.3 对草菇、平菇品质的影响 |
4.4 对草菇、平菇栽培基质碳氮比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隧道发酵技术在草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1.1 材料 |
(1) 栽培料配方: |
(2) 草菇菌株: |
1.1.2 仪器与设备 |
(1) 仪器: |
(2) 发酵隧道: |
1.2 试验步骤 |
1.2.1 原料预处理 |
1.2.2 配料、拌料 |
1.2.3 发酵 |
1.2.4 装筐、灭菌 |
1.2.5 冷却、接种 |
1.2.6 菌丝培养 |
1.2.7 出菇管理 |
1.2.8 含氮量和含碳量的测定 |
1.2.9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变化 |
2.2 含氮量和含碳量的变化 |
2.3 出菇试验 |
2.3.1 塑料框不同装量对草菇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2 发酵隧道不同装量系数对草菇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8)草菇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呈味肽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形势 |
1.2 食用菌风味研究进展 |
1.2.1 食用菌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
1.2.2 食用菌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
1.3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分析 |
1.3.1 食用菌香气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1.3.2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1.3.2.1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提取 |
1.3.2.2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分离鉴定 |
1.4 食用菌呈味肽的分离 |
1.4.1 超滤技术 |
1.4.2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
1.4.3 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
1.5 食用菌呈味肽的鉴定研究概况 |
1.5.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1.5.2 核磁共振技术 |
1.6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草菇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标准品 |
2.2.2 实验材料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2.3.1.1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
2.3.1.2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 |
2.3.2 色谱柱的选择 |
2.3.3 GC-MS分析 |
2.3.4 特征香气物质的GC-O鉴定 |
2.3.5 香气物质的定量 |
2.3.5.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5.2 香气活力值的确定 |
2.3.6 感官分析 |
2.3.7 香气缺失实验 |
2.3.8 香气重组实验 |
2.3.9 香气轮廓分析 |
2.3.10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草菇香气物质的GC-MS分析 |
2.4.2 草菇香气物质的GC-O分析 |
2.4.3 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OAV分析 |
2.4.4 香气缺失 |
2.4.5 香气重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菇水溶性风味提取物的制备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预处理 |
3.3.2 新鲜草菇基本理化特性测定 |
3.3.3 草菇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3.3.4 感官评价方法的建立 |
3.3.5 提取条件的筛选及优化 |
3.3.5.1 高压蒸煮条件的优化 |
3.3.5.2 常压蒸煮条件的优化 |
3.3.5.3 酶解条件的优化 |
3.3.6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草菇基本成分 |
3.4.2 高压蒸煮条件优化结果 |
3.4.2.1 压力对高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2.2 料液比对高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2.3 蒸煮时间对高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3 常压蒸煮条件优化结果 |
3.4.3.1 料液比对常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3.2 蒸煮温度对常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3.3 蒸煮时间对常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4 酶解条件优化结果 |
3.4.4.1 料液比对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2 时间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3 pH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4 温度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5 加酶量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菇呈味物质释放规律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料前处理 |
4.3.2 草菇样品的不同处理 |
4.3.2.1 草菇酶解液的制备 |
4.3.2.2 草菇常压蒸煮液的制备 |
4.3.2.3 草菇高压蒸煮液的制备 |
4.3.3 呈味物质的测定 |
4.3.3.1 可溶性糖测定 |
4.3.3.2 有机酸测定 |
4.3.3.3 游离氨基酸测定 |
4.3.3.4 5'-核苷酸测定 |
4.3.3.5 分子质量分布测定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可溶性糖及糖醇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中的游离氨基酸及5’-核苷酸的影响 |
4.4.4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中肽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菇呈味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草菇粗提液的制备 |
5.3.2 草菇呈味肽的分离纯化 |
5.3.2.1 超滤 |
5.3.2.2 凝胶色谱分离 |
5.3.2.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5.3.3 通过UPLC-Q-TOF/ MS鉴定呈味肽 |
5.3.4 感官评价 |
5.3.4.1 超滤后三种馏分的感官评价 |
5.3.4.2 滋味稀释分析(TDA) |
5.3.4.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组分的感官评价 |
5.3.4.4 合成肽的定性描述性感官分析 |
5.3.4.5 合成肽与其组成氨基酸的比较评价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三种超滤组分的感官评价 |
5.4.2 凝胶色谱分离组分的滋味稀释分析 |
5.4.3 反相液相色谱分离组分的感官评价 |
5.4.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肽序列 |
5.4.5 三种合成肽的感官评估 |
5.4.5.1 合成肽的描述性评价 |
5.4.5.2 剂量反应实验 |
5.4.5.3 合成肽及其组成氨基酸混合物的感官评价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广西草菇主要栽培种及6株野生种质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草菇概述 |
1.2 草菇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
1.3 草菇研究现状 |
1.3.1 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
1.3.2 草菇的栽培技术 |
1.3.3 草菇常见病虫害 |
1.3.4 草菇采后保鲜技术 |
1.4 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 |
1.4.1 拮抗反应 |
1.4.2 分子标记 |
1.5 草菇种质资源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验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1.5 引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间拮抗试验 |
2.2.2 DNA提取方法 |
2.2.3 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
2.2.4 RAPD分子鉴定 |
2.2.5 菌丝体生长试验 |
2.2.6 抗逆性试验 |
2.2.7 采后贮藏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拮抗试验 |
3.2 ITS序列分析 |
3.3 RAPD分子标记试验 |
3.4 供试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3.4.1 菌丝体生长比较试验 |
3.4.2 不同菌株原种比较试验 |
3.4.3 斜面试管保存耐储性试验 |
3.4.4 供试草菇菌株液体培养比较结果 |
3.4.5 固、液菌种袋栽出菇比较结果 |
3.4.6 立体式床栽出菇比较试验结果 |
3.4.7 供试草菇菌株卵形期子实体形态对比结果 |
3.4.8 子实体各发育期形成时间 |
3.4.9 供试草菇出菇对比试验 |
3.5 不同供试菌株抗逆性试验 |
3.5.1 绿色木霉抗性 |
3.5.2 供试菌株鬼伞抗性 |
3.5.3 菌丝耐低温能力试验 |
3.5.4 温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3.5.5 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6 供试菌株采后硬度及鲜重损失率测定 |
3.6.1 硬度评定结果 |
3.6.2 鲜重损失率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 |
4.1.2 不同草菇生物学特性比较 |
4.1.3 草菇菌丝抗逆性与出菇情况关系 |
4.1.4 草菇采后耐储性与菇形的关系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棕榈纤维对草菇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棕榈纤维简介 |
1.2 草菇概述 |
1.3 草菇的研究现状 |
1.3.1 草菇栽培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2 草菇栽培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3 环境条件对草菇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4 草菇品质的研究现状 |
1.4 棕榈纤维充当草菇栽培基质的理论探究 |
1.4.1 营养成分预期控制 |
1.4.2 温湿度预期控制 |
1.4.3 酸碱度预期控制 |
1.4.4 透气性预期控制 |
1.4.5 光照调节预期控制 |
1.4.6 原材料价格预期控制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时间地点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流程设计 |
3.4 试验方法 |
3.4.1 棕榈纤维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2 棕榈纤维的不同栽培配比对草菇生长势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3 棕榈纤维的不同处理对草菇子实体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3.4.4 棕榈纤维的不同处理对草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5 棕榈纤维的对草菇生长影响的综合评判 |
3.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5.1 草菇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3.5.2 草菇生长势以及形态指标的测定 |
3.5.3 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测定 |
3.5.4 子实体品质指标的测定 |
3.5.5 灰色综合评判 |
3.6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棕榈纤维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 棕榈纤维的不同栽培配比对草菇生长势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
4.3 棕榈纤维的不同处理对草菇子实体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4.4 棕榈纤维的不同处理对草菇子实体品质指标的影响 |
4.4.1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4.4.2 粗脂肪含量测定 |
4.4.3 粗纤维含量测定 |
4.4.4 粗灰分含量测定 |
4.4.5 维生素C含量测定 |
4.5 棕榈纤维的对草菇生长影响的综合评判 |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
5.1 棕榈纤维对草菇菌丝生长影响 |
5.2 棕榈纤维的不同栽培配比对草菇生长势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
5.3 棕榈纤维的不同处理对草菇子实体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5.4 棕榈纤维的不同处理对草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
5.5 棕榈纤维的对草菇生长影响的综合评判 |
5.6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草菇生产现状及四川草菇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J]. 徐江,刘明,彭洋洋,杨秋明,何焕清.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香菇复配草菇酶解呈味物质的研究与产品开发[D]. 李延年.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J].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2020(04)
- [4]草菇鲜辣酱制作工艺的研究[J]. 柯范生. 轻工科技, 2020(09)
- [5]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D]. 高山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6]青花菜废弃物配方栽培对草菇和平菇的影响[D]. 邹苗.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隧道发酵技术在草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的应用[J]. 黄琳翔,李婕,王圣铕,肖淑霞,蔡志英,江玉姬,谢宝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8]草菇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呈味肽的制备研究[D]. 徐晓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9]广西草菇主要栽培种及6株野生种质资源评价[D]. 张猛. 广西大学, 2018(01)
- [10]棕榈纤维对草菇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D]. 徐晓明.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